火箭塔架可以多次神舟四号移向发射塔架吗?

发射塔架最下面一组回转平台打开 火箭助推器清晰可见
  中广网酒泉6月11日消息 神舟十号飞船于今天下午17时38分发射。根据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两次交会对接。
  发射塔架的最下面一组回转平台缓缓打开,火箭助推器清晰可见。
(原标题:发射塔架最下面一组回转平台打开 火箭助推器清晰可见)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9886条
评论29178条
评论25868条
评论16754条
评论15157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神七完成与长征2F火箭对接 近日将转运至发射塔架
中国网 .cn  时间:
新华网酒泉9月19日电(记者 孙彦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神舟七号飞船18日完成与长征2F火箭的对接,船箭组合体将于近日垂直转运至发射塔架。
18日傍晚,飞船和整流罩的组合体开始吊装,与火箭的第二级成功对接;随后,用于应急情况航天员逃生的火箭逃逸塔也安装完毕。至此,火箭与飞船的垂直总装顺利完成。
神舟六号飞行成功以来,发射场对中心指控大厅进行了升级换代,对雷达设备的部署进行了调整优化,在发射塔架上新增了3台高性能摄影机,使整个测试发射过程更直观可控。
这位负责人说,火箭和飞船进入发射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进行了多次联合演练,飞船、火箭等产品状态良好,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文章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小佳
版权与免责声明长征七号火箭转运细节:“踏上”发射塔误差仅5毫米_凤凰财经
长征七号火箭转运细节:“踏上”发射塔误差仅5毫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稳步“踏上”发射塔,等待点火的那一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转运侧记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2日电题:稳步“踏上”发射塔,等待点火的那一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转运侧记清晨六点,文昌龙楼,这个海南岛最东端的小镇,迎来了属于海南的第一缕曙光。我国新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内的垂直总装测试大厅内,早已是一片忙碌。他们所有工作的中心,是矗立在大厅中央的那枚庞大而洁白的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他航天器。6月22日上午,中国航天中型运
原标题:稳步“踏上”发射塔,等待点火的那一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转运侧记 6月22日上午,中国航天中型运载火箭的新秀,经历了从到文昌的6天半海上漂泊,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蛰伏”了1个月后,终于迎来了“踏上”发射塔架的日子。
原标题:稳步“踏上”发射塔,等待点火的那一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转运侧记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2日电题:稳步“踏上”发射塔,等待点火的那一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转运侧记清晨六点,文昌龙楼,这个海南岛最东端的小镇,迎来了属于海南的第一缕曙光。我国新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内的垂直总装测试大厅内,早已是一片忙碌。他们所有工作的中心,是矗立在大厅中央的那枚庞大而洁白的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他航天器。6月22日上午,中国航天中型运载火箭的新秀,经历了从天津港到文昌的6天半海上漂泊,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蛰伏”了1个月后,终于迎来了“踏上”发射塔架的日子。文昌航天发射场拥有2座多射向运载火箭发射塔架,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4年11月基本建成,现已圆满完成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两枚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具备执行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条件。测试厂房内的温度,相比前几日更高了。文昌航天发射场零号指挥员王光义告诉记者,转运前几天,他们就逐步调高室内温度,使其与室外温度基本保持一致,防止箭体凝露。8时许,随着测试厂房的大门徐徐打开,大厅内一片光亮,长征七号终于沐浴在海南的之下。“出发!”任务发射场区总指挥张振中一声令下,承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开始启动,在电机的驱动下缓缓地朝室外行驶。活动发射平台四周,警戒人员牵着警戒线,随着平台一道向前移动。平日里围着火箭忙上忙下,见到火箭从厂房出来的那一刹,大家激动得欢呼起来。火箭发射任务调度工作人员王璐和同事们一起,手持着国旗和实验队队旗,不停地挥舞。虽然只是清晨,但日光灼人,王璐白皙的皮肤已被晒得通红:“再晒再热也值得,作为一名航天人,能见证我们新一代火箭长征七号驶向发射塔这一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骄傲自豪。”活动发射平台的行驶速度并不快,在直道上不超过每分钟30米。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平台要驶过一段长2700米的铁轨。这条宽20米的铁轨,还有4个60度的弯道。为节省占地面积,最大程度保护热带原生椰林和湿地,发射场在设计之初,就决定将长征七号火箭和长征五号火箭共用一个转运轨道。不一会儿,平台行驶至第一个弯道。要让长26米、宽23米、重1800吨的“大家伙”转弯,可不是件易事。平台开始减速,火箭头部包裹着卫星,行走起来头重脚轻,必须“小步”慢行,转弯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15米。平台操作手王少博紧盯着两边的轮子。在“单轨差速转弯行走技术”中,控制好左右轮的速度差最为关键。大约20分钟,平台顺利拐过第一个弯,紧接着又平稳从第二个弯道驶过,进入了笔直的共用轨道。人群当中,有人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上百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举着,在行驶的平台前合影留念。两支来自火箭总体设计部门的队伍,组成30多人的横队,慢步跟在长征七号身后。犹如送儿赴沙场,面对着这枚亲手设计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他们满脸自豪与激动。转运轨道旁的一湾水塘,倒映着蓝天白云之下的火箭。微风徐徐,水波荡漾,高耸矗立的火箭在水中摇曳。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发射平台上,除了长征七号火箭,还有一座脐带塔。有了这座脐带塔,火箭在厂房测试结束后,可以在电、液、气均不断开的情况下,直接转运至发射塔架。这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采用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三垂一远”模式。在加上了防风减压设备之后,长征七号火箭可以抵抗八级风,同时还可以经受中雨以下的降水。但在转运现场,依然有20多名气象人员一直实时监测气象情况,为火箭转运保驾护航。11时许,随着王少博的一次性对中锁定,活动发射平台精准地停在了发射塔架——“±5毫米”,是最终的操作误差,远远高于“±15”毫米的设计要求。这意味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垂直转运圆满成功。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掌声。掌声经久不息,随阵阵椰风飘向远方,回荡在发射场。几天后,长征七号将从这里首飞冲天!(李国利、张晓霞、曾涛、陈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nbsp&&nbsp&&nbs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70720
播放数:860062
播放数:61618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发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