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视频与正常人的洗脸区别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偏瘫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010-
1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14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2
6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8
7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8
5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全国最大的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本品用于补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引起的...
参考价格:¥18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
参考价格:¥1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6周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重新评估,了解2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 & 0.05) ,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
  急性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高致残率给社会、政府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近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尽早进行康复护理,最大限度的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1]。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对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以促进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发病均在1周内并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3~78岁,平均61.30&14.70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16例,额叶梗死5例,颞叶梗死5例,顶叶梗死4例,枕叶梗死6例,腔隙性梗死4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4~80岁,平均60.53&15.30岁。其中基底节区梗死18例,额叶梗死5例,颞叶梗死4例,顶叶梗死3例,枕叶梗死4例,腔隙性梗死6例。病情程度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分轻型(1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病例入选标准 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组标准:①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或既往有病史但无肢体瘫痪后遗症的再发患者;②发病1周之内,肢体近端和远端肌力小于4级(含等于);③头颅CT除外出血性疾病;④无出血疾病及出血倾向者。
  1.1.3排除标准 ①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③伴脑水肿的大面积脑梗死;④活动性肺结核及严重肝肾功能疾患者;⑤精神病患者,有认知障碍、失语、视听障碍等患者; 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⑦患者不配合未能坚持治疗、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入院评估除给予常规护理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 h内即进行康复护理计划。
  1.2.1肢体康复训练:首先要进行康复基本能力的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要以被动训练为主,逐渐过渡为主动训练。
  (1)良姿位的摆放。
  早期患者体位是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患者下肢应放在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下肢外旋。防止患者肢体受压在发病急性期最好采用健侧卧位。为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部静脉炎等并发症,要经常交换体位,每2 h翻身一次,在翻身时,应用健侧卧与平卧位交替的办法,尽量减少患侧卧位,预防患侧肢体过度受压。
  (2)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
  床上被动功能锻炼 注意加强患肢功能锻炼,以&健&带&患&,对患肢出现水肿或萎缩时,进行全身擦浴,按摩、抬高患肢,改善微循环,以减轻水肿,保持正确体位,加强患肢功能恢复。
  下床主动功能锻炼 病情平稳,意识恢复时,应及早训练患者主动活动能力。从简单动作开始,由旁人帮助,指导进行。在锻炼过程中,对患者微小进步加以鼓励,以增强患者信心,取得患者配合。锻炼时间每日3次,一般在输液前、后、睡前进行。活动量逐日增加,从3人协助活动到1人协助,最后独立行走。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脑梗死患者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次日开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鼓励患者利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等,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并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心理的不同阶段给予沟通、疏导、支持、鼓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2.2各种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
  (1)由于长期卧床,机体运动、感觉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之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便秘、尿路感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患者应每2 h更换体位1次,并予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为患者翻身时避免拖、拉、推,以免损伤皮肤;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嘱患者多吃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减少便秘的发生;另外,由于患者肢体感觉不良,应绝对禁止使用热水袋,以免烫伤。
  (2)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应从发病早期开始,在患者卧、坐、站等体位时均应注意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如采取患侧卧位、仰卧位时垫软枕于肩背部,使肩前屈。坐位时,将患肢放于前方桌面上。总之,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和康复护理手段,可使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降低。
  (3)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康复护理。由于患肢长时间不活动,肢位处于不良体位,尤其是过度掌屈位。因此应保持良好的姿位,尽可能不用患手背静脉输液,预防患者外伤等。早期护理可预防和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1.2.3心理护理:脑血管病发病急,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难难以接受。易产生恐惧、消极、悲观、烦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日常生活过分依赖他人,强化患者角色,对治疗缺乏信心。针对以上情况,护士应同时做好家属和患者两方面工作,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对患者家属应详细解释,说明早期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对患者耐心开导,进行安慰、鼓励,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相应护理,帮助其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抑郁情绪,促其主动锻炼并说明主动锻炼的好处及对疾病预后恢复的影响,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和稳定心态,密切配合。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相关推荐偏瘫患者的肢体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来源:&&&
  众所周知,偏瘫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许多人患上了此病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现象。严重的话,患者还不能够行动。为此,大家对偏瘫疾病一定要重视起来,科学的进行护理工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偏瘫疾病患者的肢体护理方法。  1、加强瘫痪肢体活动  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以防止肢体畸形、挛缩。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达到效果,患者手中可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微曲,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防止足部下垂,使踝关节,稍背曲;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可放沙袋或其它自制支撑物。  3、生活自理和职业能力训练  瘫痪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尽可能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用餐等。  4、预防并发症  由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发生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通常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酒精或跌打油进行按摩。床铺应保持干燥、松软,并保持患者身体卫生,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水温适当,既防止受凉,又要防止被烫伤。病人翻身时,应扣击其背部,鼓励咳痰,以防止坠积性肺炎。  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量,尤其是水、维生素和纤维素。养成排便习惯,防止便秘。早餐前先给一杯热饮料(如热开水、茶水、牛奶等),以促进肠胃蠕动。为促进排便,还可以按摩腹部,由右下向右上,转向左上,再转向左下,每次按摩5-10次。便秘时可遵医嘱用药。  以上就是我们小编为大家所介绍的偏瘫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科学的护理工作对于偏瘫疾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具有十分大的帮助。广大的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食用蔬菜和水果。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对于偏瘫疾病,大家应该还是比较了解的。许多时候,偏瘫疾病往往是和中风疾病挂钩的,它是中风患者的一种临床表现。许多人因为此病的降临往往会比较畏惧。下面小编就带大家...
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偏瘫的孩子。见证了他们的结局。积累了一些经验注意事项,在这里分享给大家:首先,介绍一下导致婴幼儿乃至儿童偏瘫的病因有哪些:主要有脑外...
生活中的老年,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话,是很容易引起偏瘫的。偏瘫不仅难以治疗,而且患者一般年龄比较大,想要让病情好转,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饮食上也应该选择对偏瘫有...偏瘫患者平衡训练方法
来源:网络
发布者:xiaobai
  生活中疾病给患者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很多的患者一旦发病就会心情莫名其妙的烦躁感,使患者的疾病变严重,生活中避免不了疾病的发生,但是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这样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这里就偏瘫患者平衡训练方法给大家做具体介绍,让您对自身健康予以重视!病例一:病情描述 :  中风吃什么药中风右边肢体有点麻,右嘴角稍有下垂,言语稍有问题,右手右脚有点浮肿平时有高血压发病6天,以前得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在仍然服药问题回答 :  
病情分析:还是需要去医院的,小心为好指导意见:在家难以正规的治疗的,所以还是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身体,拖下去会有生命危险的,因为你以前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更容易复发
您好!您说的情况可能是脑梗塞引起的。建议您去医院检查一下,确诊后可以回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老人家血压很高时,要防止第二次脑出血的可能。祝早日康复!
病例二:病情描述 :  偏瘫怎么治疗是最好的方法生活部能自理可能药吃的不对问题回答 :  
病情分析: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 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 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指导意见:偏瘫或单肢瘫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之一.同时病人常会伴有语言障碍,因球麻痹而产生呛咳,还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下降.因此,对病人须加强护理并作好以下几点:  心理护理很重要:因瘫痪会给病人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因此要重视和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家属和医护人员工作,坚持进行瘫痪肢体的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达到效果,患者手中可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微曲,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防止足部下垂,使踝关节,稍背曲;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可放沙袋或其它自制支撑物.   加强瘫痪肢体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以防止肢体畸形,挛缩.   预防并发症:由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发生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通常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酒精或跌打油进行按摩.床铺应保持干燥,松软,并保持患者身体卫生,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水温适当,既防止受凉,又要防止被烫伤.病人翻身时,应扣击其背部,鼓励咳痰,以防止坠积性肺炎.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足够营养摄入量,尤其是水,维生素和纤维素.养成排便习惯,防止便秘.早餐前先给一杯热饮料(如热开水,茶水,牛奶等),以促进肠胃蠕动.为促进排便,还可以按摩腹部,由右下向右上,转向左上,再转向左下,每次按摩5-10次.便秘时可遵医嘱用药.   生活自理和职业能力训练:瘫痪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尽可能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用餐等.
病情分析:偏瘫患者就能在生活上到达一定程度的自理急性期要预防关节肌肉萎缩,保持良肢位,床上进行体位变化,注意纠正卧位姿势,适当的按摩和作一些被动运动.在作被动运动和介助运动时手法应注意不要过重,并一定要在病情稳定时做.按摩应缓慢,轻柔.患者渡过了危险期,进入恢复期,这个时期突出的问题是与后遗症的斗争,这是康复治疗的最关键时期.指导意见: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有1. 功能训练:(1).按摩患侧肢体再进行被动运动.(2).主动运动:健肢主动运动:要慢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运动.患肢主动运动:先做瘫痪肢体假象运动然后作助力运动进而做主动运动.应当注意运动幅度逐渐增加,不应引起疼痛和损伤,避免过度疲劳而使肢体痉挛加重.并应鼓励病人尽量用健肢给患肢作被动运动.(3).坐起训练:应当按以下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这不仅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一部分,也可有效的改善体位性低血压.抬高床头-扶助坐起-自助坐起-双腿下垂床边-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4). 移乘训练:着重训练从床上-轮椅;轮椅-床上.为今后更全面的康复训练作好准备.在作移乘训练时应注意患者的心肺功能,训练前要检查有无心肺功能疾患.坐轮椅时一般在40分钟-1小时活动一下身体或抬高臀部除压30秒.患侧上肢放在胸前注意保护,患脚防止擦伤.同时要注意安全.(5).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在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的.步行训练一般可进行迈步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在步行训练时应注意保护好患者,严防摔到.治疗者要站在病人的患侧稍后15cm.如果用手杖介助,手杖高度最好与患者的髂前上嵴相水平.对有些不能完成步行动作的患者要耐心的练习和讲解.对患有严重高血压,低血压,心衰,肺部感染的患者则不宜步行训练进行.总之后期作好康复治疗可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偏瘫患者平衡训练方法就是上面文章介绍的了,在生活中要引起重视,多注意患者的疾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护理上要得当,不要刺激到患者,尽量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患者多沟通,经常的陪伴患者多参加一些活动,对护理方面加以重视。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