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先14一降到1.8这是怎么回事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前两天血糖值达到了20多这几天降到了8
前两天血糖值达到了20多这几天降到了8
基本信息:女&&40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前两天血糖值达到了20多这几天降到了8点多今天测9.4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不用胰岛素行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及肿瘤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外科
建议:患者的情况则是需要考虑为糖尿病疾病,则是需要采取降糖的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其次需要采取饮食的控制。
擅长:常见的呼吸,循环系统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科疾病诊断治疗,尤其糖尿病及心脏病,脑梗塞等慢性病的诊疗及预防。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齐齐哈尔市协育友好医院(原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内科
建议:可以口服药配合运动控制饮食,但是胰岛素没有什么副作用,对肝肾无影响,口服药影响肝肾,经肝肾代谢
有人说胰岛素用了就不能撤是真的吗 应该吃什么药
胰岛素可以停用的,我有的患者打了一段时间胰岛素,胰岛功能恢复了,就不打了,血糖也症状了,可以口服诺和龙试试
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康复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全科
建议:你好,糖尿病的话目前来说还是没有很好的还是药物治疗方法,主要还是药物治疗的,不打胰岛素你就吃降血糖药物。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消渴)(别名:消渴)  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II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老年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 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胰腺 全身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医院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糖尿病患者十个中就有一个想自杀
核心提示:糖尿病人不但要承受生理不适,精神和情绪亦因病受到困扰,香港中文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病人中便有3人有情绪病,其中1人更有自杀倾向。糖尿病人不但要承受生理不适,精神和情绪亦因病受到困扰,香港中文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病人中便有3人有情绪病,其中1人更有自杀倾向。
  人不但要承受生理不适,精神和情绪亦因病受到困扰,香港中文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病人中便有3人有情绪病,其中1人更有自杀倾向。病人不但要承受生理不适,精神和情绪亦因病受到困扰,香港中文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病人中便有3人有情绪病,其中1人更有自杀倾向。
  长期患病情绪困扰
  目前的现状是:明知部分长期患病的患者有心理问题,但因病人太多而无时间处理。调查显示,约1/3糖尿病患者受情绪困扰,病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在身心方面常出现一下征状:例如、、觉得自己无用、觉得将来没有希望等。
  严重比例高
  有病人乘车时因受血糖影响,短暂以至过了站,令他以后不敢一个人搭车;亦有病人不与朋友出外吃饭,担心要戒口令朋友扫兴,这些均对病者造成压力和困扰,导致30%有心理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有自杀的念头。
  笔者一项调查显示,近70%认为糖尿病带来生活上的压力,包括46%的患者觉得工作受影响,42%的患者认为社交生活受阻,32%的患者承认糖尿病影响性生活,6%的患者害怕独自乘搭交通工具。而在30%有情绪病的受访者中,属严重抑郁的占31.7%,受上述情况困扰的比率更高,包括40%感到性生活受影响,近60%感到社交受影响,46%不敢独自到人多的地方。糖尿病患者比一般市民患心理疾病的机会高出70%。
  情绪差影响治疗
  糖尿病加上心理疾病,对病情有更大影响,因为很多有心理疾病的糖尿病人,容易灰心放弃治疗,以至血糖骤然上升,令病人进一步痛苦和灰心。这种恶性循环下,病情只会愈来愈严重,故须同时处理身病和心病,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建议组织病友互助会
  糖尿病可以说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慢刀”,它先把你和你的亲友隔开,再把你和这个世界隔开,把你和希望隔开……总之,它会以一切温情的理由把你和生命感无情地隔开。与世隔绝后,人而死。有时,不单病可以病死人,寂寞也会杀死人的。
  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和社会团体建立“病友会”,让病友彼此坚强地继续求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助精神,让人感到温暖、平等和希望。让他们互相关心,彼此鼓励。这样也许比某些医生的高谈阔论更易入患者之耳。
(实习编辑:陈占利)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39糖尿病人吃什么好专题全面解析正确饮食对糖尿病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饮食预防糖尿病。并为你解答糖尿病人吃什么好、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糖尿病人能吃蜂蜜吗等糖尿病人关注的健康饮食问题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人类进入21世纪的最大特点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活快节……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切勿轻信偏方、神药,要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接受正规治疗,服用安全可靠的药。另外,对于糖友来说,血糖不是降得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根据自己的病情,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维持血糖稳定才是最健康的。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原来中药治好糖尿病靠的是剂量! - 今日头条()
编者按:中医祖传之秘在于用药的剂量,病入膏肓只用一点点药,当然不会好了,你看到很多药盒子上面标注了组成,却不透露剂量,正是这个道理,原来秘密都在用药的剂量上面。糖尿病也不是现在才有的病,很早以前就有“消渴症” 的记载,治疗也需在剂量上下功夫,下文是北京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对于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究。仝小林 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56年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病医、教、研工作。【摘要】对于用消渴理论治疗糖尿病治疗的问题,我觉得存在一个大的误区。消渴指糖尿病这是没问题的,但是消渴只是糖尿病的一个阶段,而且是偏于中后的阶段。中药降糖,目前大家公认是处于辅助地位的,没法和西药比,更别提和胰岛素比。中药能不能降糖?对此,我们做了长时间的探索。【本文为仝小林在2010年“全国经方论坛”上的演讲。】各位同道,大家好。《伤寒论》这本书最让我困惑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经方的来源,经方是从哪儿来的?对这个问题钱超尘教授、冯世伦教授等发表了一系列非常有见解的论文,提出《伤寒论》其实源于《汤液经法》?第二个是经方的剂量,我们现在的教科书认为经方一两等于3克,这个剂量在临床,尤其是治疗疑难病、急重症的时候,我常会感到剂量不足;第三个问题是张仲景所论的伤寒到底是现在的什么病,是外感热病的总称、广义的伤寒,还是一种可能在当时流行的、具有《伤寒论》描述的特定演变规律的一种传染病?十几年前,我在南阳开会,就把这三个问题提给钱老(注:钱超尘)。现在,钱老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经方的剂量,我们做了大量研究,也得到许多专家的指导。第三个问题——张仲景的伤寒到底是什么病,现在还没有定论。那么,这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们对于理解经方,运用经方来治疗一些真正困惑现代医学的疾病,是躲不开的,是非研究不可的。1溥仪的御医告诉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对这几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也和我“复杂”的经历有关。我在长春中医药大学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些很好的老师。教我们内科的是任继学教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读硕士的时候,跟随安徽的李济仁教授,就是新安学派张一贴的传人。读博士跟的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这些老先生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谈到对经方剂量的关注,是源自1983年我读硕士的时候看到的上海柯雪帆教授的一篇文章。那篇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的文章,是关于经方剂量的,通过文献、出土文物的考证,柯雪帆教授提出经方的剂量不是现在教科书上写的3克,而是15.625克。我看到这篇文章后,特别吃惊。记得我1977年刚进大学,我的一位老师陈玉风教授——也是溥仪的御医,给我们讲课,提到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他说:“我可以告诉你方子中药物的组成,但我不告诉你剂量,你也治不好病。”对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看到柯雪帆教授的文章后,我想除了文献、文物考证,应该还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经方的真正剂量。后来我跟随周仲瑛教授研究急性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脑膜炎、腮腺炎、肺炎等,一直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尝试用经方一两等于15.625克的剂量治疗一些急危重症。博士毕业,先后在中日友好医院中风杂病科、糖尿病科工作,研究过肾病,期间又去了日本几年,做全科,现在主攻糖尿病。临床上,我觉得治疗一些疑难危重症,小剂量很难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是在突破剂量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中药能不能降糖?这些年治疗糖尿病,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糖尿病可以算是一个大内科、小全科,涉及到各个系统,尤其是在并发症出现后——比如糖尿病足涉及到外科、糖尿病眼部病变涉及到眼科等等。糖尿病是一个全科的疾病,治疗糖尿病也是个全科的实践,治疗糖尿病,往往需要针对其中难点问题进行逐一治疗。第一大难点就是降糖。中药降糖,目前大家公认是处于辅助地位的,没法和西药比,更别提和胰岛素比。中药能不能降糖?对此,我们做了长时间的探索。在中日友好医院的时候,我经常向冯世纶教授请教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问题。中药降糖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就是用消渴理论指导糖尿病的治疗;第二就是剂量问题,治疗消渴的方子在剂量上还是相对保守的。对于用消渴理论治疗糖尿病治疗的问题,我觉得存在一个大的误区。《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里讲了一段话,说脾瘅发病的原因是肥美,是吃的太好了、长得太肥了,所以“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就是肥胖人才发这样的病。吃的太滋腻,产生肥胖,这样发生的脾瘅;“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其中关键的词是“转为消渴”,这个“转”字,就说明在消渴之前是脾瘅,脾瘅之前是肥胖。这种描述和认识可以说和现代的糖尿病很一致。过去我们认为消渴对应糖尿病,实际上消渴只是糖尿病的一个阶段,偏于中后的阶段。中日友好医院的杨文英教授曾经发表文章,认为糖尿病一旦出现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已经可以比较明确的说到了糖尿病的中后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古人看到的糖尿病是中后期。人肥肥胖胖的时候,是脾瘅,古人不认为是病,只有到了多饮多食多尿,而且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变得消瘦的时候,才认为是得了消渴。消渴指糖尿病这是没问题的,但是消渴只是糖尿病的一个阶段,而且是偏于中后的阶段。消渴提到一个渴一个消,渴代表了三多,消代表了一少,古人看到的糖尿病中后期的更多一些,所以总结了“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理论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刘河间根据这种理论,提出对应上中下三消的系列治法。这些都无可厚非,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现代诊治糖尿病,在早期甚至病未成形的前期,就已经发现,糖尿病不再根据“三多一少”来诊断,而是根据血糖。血糖稍稍高点,就可诊断为糖尿病。这个时候没有三多,也没有一少。我们做了一个5000多例的社区调查,真正有三多一少症状的只有13%,这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人并没有出现“三多一少”。或者有些病人刚刚出现三多,血糖就被西药一下子压下去,不是持续的高血糖,就不会出现一少,就不会出现消瘦的过程。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肥胖患者发现糖尿病后体重减轻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持续的高血糖导致的消瘦,而是因为一发现糖尿病就开始节食,节食导致了体重减轻;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吃药,肥胖糖尿病患者首选的药物二甲双胍,有减轻体重的作用;还有的是通过锻炼。真正是因为渴而消的病人只占非常少的比例。消渴是由脾瘅转化而来的,用治疗消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理论来指导脾瘅阶段的治疗,是不合适的。我临床上尝试过用治疗消渴的方剂来治疗糖尿病,降糖效果很不理想。回过头来探究《黄帝内经》讲脾瘅的理论,用中满和内热的病机治疗糖尿病,降糖的时候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这种病人多数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吃的太多了,所以中满,中满郁而化热,产生内热。“三多一少”,主要是由胃热造成的,由热导致气的消耗,由热而导致阴的消耗,到了一定程度,气阴两伤,最后可以发展为阴阳两虚,出现脾肾阳虚的症状。从这样一个过程来看,我们治疗的重点是釜底抽薪。比如这是一个锅,锅底烧着火,烧开以后跑气,水不断的减少。治疗的时候,是往里面添水呢,还是撤火呢?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就在这里。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认识出发是要往锅里添水,补气补阴;而从根上去治,是应该撤火。我们使用一系列的方子,从早期到中期的治疗,都是针对中满和内热的。举一个例子:糖尿病前期的一个病人,我们用栀子干姜汤,栀子用30克的剂量,病人很胖,用决明子,用黄连,黄连也用到了30克。这个病人经过三个月以后的治疗,体重下降了7公斤,血糖也稳定了,空腹血糖从治疗前6.8降到5.9,餐后两小时血糖从10.2降到6.82,这个糖尿病前期的病例,重点从脾瘅角度治疗。3糖尿病不等于消渴糖尿病不等于消渴。我们把糖尿病分为郁、热、虚、损四大阶段。郁的阶段,刚才已经讲了。热的阶段,用大柴胡汤,小陷胸汤,白虎汤加人参,大黄黄连泻心汤,葛根芩连汤,三黄汤等。内热炽盛用三黄汤(编者按:三黄汤与经方有关者有3方:一为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的附方《千金》三黄汤,组成为麻黄、独活、细辛、黄芪、黄芩;二为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的,组成为大黄、黄芩、甘草、栀子的三黄汤;三为见于《千金翼》卷十五,组成为大黄、黄连、黄芩的三黄汤。按文意此处当为第二方);偏湿热用葛根芩连汤,胃肠实热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承气汤;肺胃热盛用白虎汤,伤阴的时候用白虎汤加人参,痰热互结用小陷胸汤,肝胃郁热用大柴胡汤。我们用经方来治疗糖尿病热的阶段,从实热到燥热到湿热,到伤阴,几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子。热的阶段好比屋子中间架了一口大锅,大锅里满满的盛着水,火先烧起来了,烧到水开的时候,气还没有跑多少,水也没有少多少,这个时候以三黄汤为主;到了水烧开一段时间之后,整个这个屋子里都烘热烘热的,大家可能都体验过桑拿,加水之后烘热,我们叫做燥热,用白虎汤,白虎汤的燥热可不是没有湿,像我们桑拿的时候,不断在火炉上加水,加水之后蒸发,湿气很重,整个屋子是烘热的,这个就是燥热,用白虎汤;到了气也跑的差不多了,水也少了很多的时候,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这个湿热的状态,是非常伤阴的,到最后会产生真正的阴伤,所以伤阴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在方子里头就用瓜蒌牡蛎散。瓜蒌用天花粉,牡蛎用生牡蛎。瓜蒌牡蛎散用的时候,是锅里面水已经很少的时候。加大剂量的生牡蛎,经常我们用到120克生牡蛎。天花粉主要针对于肺胃,用天花粉甘寒养胃阴。叶天士认为阴伤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津伤的阶段,用天花粉、麦冬等甘寒养胃阴;到了阴伤的时候,舌质干干的,红红的,真正是少苔无苔,当然也不至于萎缩,就是牛肉舌的时候,一定要用大剂量的咸寒滋肾阴的药物。如果是湿热状态很重,用葛根芩连汤。举个病例:34岁的一个男性,糖化血红蛋白12.3,空腹血糖17,餐后28.25,这个病例没用过西药。在我们门诊,如果是初发糖尿病病人,或者是没用过西药的,只要不是酮症酸中毒需要马上去住院抢救,基本都先用中药治疗。到什么时候可能要用一些西药配合呢,这要看患者对中药降糖的反应而定。三个月以后,糖化血红蛋白一般都在6.5,老年人在7.0这样一个水平,如果没有达标,可能要配合一点西药。我们治疗过的血糖最高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19.1,是一个肥胖病人,胰岛素分泌很低,用纯中药治疗,我们用的主要药物:黄连30克,黄芩30克,乌梅和白芍。治疗糖尿病我们提出苦酸治甜的理论,主要是用苦药和酸药的配合来治疗糖尿病。在自然界苦的天然对立就是甜,你看我们现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中药里,绝大多数是苦药,像黄连,黄芩,知母、黄柏,苦参,龙胆草,栀子等等,这些现代药理学证实非常有效的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多数是苦药,包括山萸肉总皂苷,都是降糖的药物。你尝一下总皂苷非常苦,我们原来认为山萸肉是酸味的药,但是提升到皂苷降糖的时候,还是一个苦药。我们称糖尿病为甜病,甜的天然的对立就是苦。除了苦,甜的天然中和剂是酸,我们炒菜的时候,醋放多了加一点糖,糖放多了加一点醋,这是生活里基本的规律。在糖尿病治疗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经常用苦味药来对抗甜,用酸味药来中和甜。酸味药我们经常用乌梅、山楂,白芍、山萸肉等等。如果是失眠,经常用炒枣仁来配合。回头说这个肥胖的糖尿病病人,经过一段时间大柴胡汤的加减治疗后,空腹血糖17降到了五点几,餐后28降到了六点几,汤剂吃了三个月,血糖都下来了,就改成水丸,长期的治疗。一般我们治疗重症或者疑难的疾病,大剂量汤剂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前三个月重点在整体的调整,调整差不多之后,改成水丸,或者改成胶囊,巩固疗效,长期治疗。你看这个患者胰岛素的变化,空腹3.45到20。这类糖尿病病人多数是属于肥、糖、脂、压几个方面都有问题,而且肥胖是根基。肥胖就像一个大树,这颗大树的树枝,可以是糖尿病,可以是血脂的异常,可以是代谢性的高血压,可以是高尿酸血症等等。它的治疗是以中满和内热理论来指导,不是以消渴的“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来指导。对于肥胖二型糖尿病,要从中满内热治疗,我们说“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它是多系统的异常,糖代谢、脂代谢、嘌呤代谢紊乱等等,要考虑从根本上治疗,尤其是肥胖,从痰、湿、膏、脂、浊这些方面来考虑。4糖尿病到了并发症的阶段就是虚和损糖尿病到了并发症的阶段就是虚和损。由于火热耗气伤阴,消耗脏腑元气,慢慢就由实的阶段进入到虚实相兼阶段,又从虚实相兼阶段逐渐转为虚证,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幻灯上这个病人下肢剧烈的麻木和疼痛,几乎要跳楼自杀,没法睡觉,持续疼痛难忍,每天晚上能睡一小时左右,用大乌头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用制川乌120克。另一个病人也是50几岁,是重症的神经病变,我们给他用制川乌,从开始病变到现在,还在治疗,已经治疗了14个月了,14个月持续用制川乌60~120克,每个月都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没有出现何问题,原来推轮椅来,疼的无法忍受,很快——治疗不到两个月——疼痛明显缓解,现在疼痛基本消失了。原来脚底感觉有一个大厚垫,像一个大靴子,现在薄薄的一层纸,有明显的好转。我们运用川乌的时候,经常是15克开始,然后逐渐的加量,30克,45克,60克,90克,120克,慢慢加,一直加到他疼痛减轻为止。在煎煮上,按《伤寒论》的讲法,和甘草同煎,就是配甘草,配生姜。可以配白蜜——如果不是糖尿病的病人,重症的时候可以配白蜜,用蜜跟它一块煎煮。另外为了安全起见,是小火慢炖8小时。为什么要小火慢炖?原来我们有一个用川乌治疗的病例,开始在广安门医院抓药的时候,吃的很好,但是回老家抓药吃的时候,就出现了口麻恶心想吐,当时他到急诊去看,没什么特别大的问题。这个病例就是乌头桂枝汤所描述的症状出来了,是一个轻度的中毒症状。后来他拿药给我们看,当地给他抓的是生川乌,当时我们用了60克,60克就出现了口麻舌麻欲吐的情况。所以我们想用8小时的煎法,七天的乌头一块煎8小时,然后放到冰箱里边去,每天拿出1/7来和其他的药同煎,这样安全性就更有把握一些。《药典》剂量川乌是1.5克到3克,想治疗这种重症神经痛不会起任何作用。但是调理,比如平时头痛,1.5到3克,冲散剂可能会起点作用,但是真正在汤剂里1.5到3克我想治疗重症是起不了作用的。黄连《药典》规定是3到5克。我们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表现为舌苔厚腻的这种糖尿病病人,分成三组,一组是用按经方一两等于3克来做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是按经方一两等于15克,中间设了9克组。葛根是八两,半斤,这个半斤按三克算是24克,葛根24克。黄芩9克,黄连9克,甘草我们用6克。按照这样一个比例。按我们考据的情况,经方的剂量绝对不是一两等于3克,可能在9到15克之间,是现在教材讲的三到五倍之间。现在我们正在做973,就是“经典名方量效关系相关基础研究”,大家可以多关注这个研究,除了我们临床研究这部分,还有药学的研究和文献的研究。973临床,我们一共做了五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葛根芩连汤,治疗以湿热为主的糖尿病;第二是大承气治疗肠梗阻,也是大中小剂量,看看到底在解决肠梗阻上各种剂量怎么样;还有一个是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第四个就是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特别是眼底并发症,也把它分成三个剂量组,看看半年以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最后是丹红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看不同剂量和效果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有三个汤剂,一个成药,还有一个注射剂,整体来看量效关系,看多大的剂量合适。去年(注:指2009年)我们开了一次经典名方的量效关系研讨会,本来想开一个小范围的会。结果整个楼道挤的满满的,一天半的会议,大家都是站着听,所以今年(注:指2010年)我们在10月16号、17号,将举行第二次经方量效关系的研讨会,还会请到很多的大家来给我们讲座,就是在经方应用上,对剂量上很有体会的,像李可医生,还有很多像汪承柏医生,在治肝炎上有很大的突破。赤芍用到一百几十克,莪术也用到90克,非常的有突破,在治疗重症的肝病方面,还有河南中医大学非常有经验的用经方治疗的李发枝教授,还有黄煌教授等。5现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唯独对于剂量还不足经方的剂量研究,现在是提高临床疗效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年研究方研究的比较多了,研究药比较多了,包括我们现在的中药药理研究也很透彻,唯独对于剂量,可以说还不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现在主攻的就是研究经方的剂量,量效关系。比如我们治疗糖尿病的一些重症,像糖尿病的呕吐,就是糖尿病胃瘫,吃了就吐,多少年都这样。在过去来说“人无胃气则死”啊,早都应该去见上帝了,因为现在有静脉高营养,一直能够维持生命,这样的病人我们治了不少。我们用经方治疗的时候,以附子理中汤为主,附子大剂量,人参根据情况也可以大剂量,可以迅速的止呕,已经持续多少年的不吃不喝,脾气衰败了,胃气也衰败了,肾气也衰败了,这种情况,附子理中汤非常有效。刚才我提到了剂量问题,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医生,能够参与到这个研究里边来,因为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可能量的突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现在《药典》的规定有一些不太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情况,比如说葛根,葛根在南方,就是当饭吃用来炖肉,有必要限制那么严格吗;山药,山药多吃一点也不会有问题,这种药食同源的药物做严格的限制没必要,超一点剂量就盖章。制定《药典》的时候以安全性为主,而不是以有效性为主,这样非常严重地限制了临床疗效的提高。我们开方的时候,经常是盖一大片的章,开一个四五味的药,可能有三四味都是盖章的,七八味的话五六味是盖章的,经常有这种情况,对临床医生来说是比较麻烦的。实际上《药典》应该对药食同源的药物区别对待,对于大毒的药物应该严格限制,但是常用的药物,剂量应该适度的放宽。我们研究的葛根芩连汤,大剂量组是葛根八两120克,黄芩三两45克,黄连三两45克,甘草二两30克,按这样的剂量进行的研究,三组研究现在做了五六十例,初步结果已经看出来了,小剂量,黄连9克的已经超《药典》了,《药典》是3到5克,降糖多数效果不明显,三个月的糖化蛋白多数变化不大,而大剂量的多数有效,糖化明显降下来,中间那个有效的和无效的差不多,有效的多一点,因为我们用的葛根是72克,黄连27克,黄芩27克,甘草18克。可能有人会问方子里这么多的苦寒药,用三个月,不会苦寒伤胃吗?所以我们给他佐了一个干姜,干姜配合黄连以后就不容易伤胃了,苦寒伤胃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古人也认识到了黄连是可以降糖的,《千金方》里面已经描述了,黄连一天可以用一斤,频频饮服,来治疗消渴症。为什么后来就没有把这个大剂量的黄连来用于糖尿病,主要是苦寒伤胃的问题,包括栀子,苦参,都是苦寒伤胃的。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佐干姜解决苦寒伤胃的问题,只要你配伍好,就可以吃几个月的时间,胃不难受。6经方特点就是精炼,90%以上少于八味药我们说《伤寒论》经方的特点就是药少而精,配伍精良,疗效确切。经方药少到什么程度呢, 50%左右的方子是少于四味药,90%的是少于八味药,这个情况真正能够看出来君臣佐使。现在我们一开方都是大方,十几味二十几味三十几味四十几味,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有五十几味药,君臣佐使如何体现呢?方子里各个药之间去打架,互相之间怎么样去反应都搞不清楚。所以经方的特点就是太精炼了,90%以上是少于八味药。用《黄帝内经》所讲的大中小方剂来看,《伤寒论》绝大多数都是小方,连中方都够不上,君一臣二是小方,三味药;君一臣三佐五,中方九味药,你看我们《伤寒论》90%都小于八味,连中方都算不上;什么是大方呢?君一臣三佐九,十三味药,在《内经》看来就是一个大方子了,我们现在的方子大都是超大方。广安门医院,平均各科一个月统计的平均一个方子18.26味药,我想其他的医院可能比我们也少不了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经方剂量的错误是重要原因之一。桂枝汤本来一味桂枝三两,45克,或者我们按9克算的话,27克够用了,但是现在你用3克来算,桂枝9克,9克一般感冒可以治,但是重症感冒的时候效果就不行,效果不好怎么办?就加点荆芥吧,再不够加点防风吧,荆芥加9克防风加9克,凑到一块这个方子就十几味,每个药都不敢多用,每样一点点,不是以君臣佐使为主,而是以军团为单位,一个军团五六味,一个军团五六味,一组合二十多味。我觉得经方剂量出现错误是导致方子越来越大的一个根源。我们还是提倡用经方,今天大家这么多人都在关心经方。经方怎么用,剂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不是一味地强调大剂量,治疗的时候是讲究策略的。在什么时候大剂量呢?急性病,重症,急危重症用大剂量。是不是从头到尾大剂量呢?也不是,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可能由大剂量转为中剂量,再转为小剂量。有些疾病,慢性病从开始就不需要大剂量,慢慢调就行了,一般慢性病的时候都不需要大剂量,配点水丸长期吃就可以了。所以不是大剂量一贯到底,而是应该讲究治疗的策略。比如前段时间治疗一个脑中风,大面积脑梗,84岁的患者,肢体瘫痪,痰特别多,腹胀如鼓。前面的医生给看了,但是五天没有大便。神志昏迷,痰热之象非常明显,治以清热化痰通腹,桃仁承气汤加一些化痰的药。大黄用了多少呢?起步就是30克。芒硝用了30克。84岁的老人,用芒硝30克、大黄30克有危险吗?危险是有,但是在给药上做文章可以避免危险。我们嘱咐患者一剂药分8次服用,1个小时服1次,用到什么情况停药呢?大便一通,立刻停药、换方,这样危险就少了。7《伤寒论》最可怕的有四味药我觉得《伤寒论》里的药物如果按15克换算的话,最可怕的有四味药:一是柴胡,最大八两;一个是大黄,最大六两;芒硝最大半斤;石膏最大用量也非常大。可不可以用这样大的剂量的呢?我认为在治疗急性病、重症的时候,用到这个剂量,问题不大,关键是给药的方式。我们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时候,遇到一个病人,非常重,发烧一个多星期,40度以上,神志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滴尿都没有,然后心衰,肺气肿,然后脑衰竭,神志昏迷,然后胃肠道衰竭。当时最重要的是要把体温降下来,把大便通下来,我们用药的时候,一方面解热,一方面通腹。通腹的药给他灌肠,大黄芒硝用的剂量非常大;口服降温的,我们一天之内喝2剂,上午一剂下午一剂,生地用到800克,石膏600克。怎么给呢?就是1小时给1次,插胃管,热从40度降到38度,减一半的剂量,从38度降到36度再减一半剂量,然后小剂量维持。治疗效果非常好,这个病例体现了中病即止,这也是治疗的策略之一。用中药的时候,对一些毒剧药,不是不敢用,不能用,而是一定要讲究使用的策略,对疾病要有很好的把握,到什么程度算中病,即减。如果不是大剂量起步的话,就很可能贻误战机,本来能救过来的病人很可能就会死。当年我们在治疗出血热、流脑、乙脑的过程中,用了很多经方,像膀胱蓄血症,狂躁,小便一点都没有,脑水肿,狂躁得我们有六个人都按不住。这个时候就用大剂量的桃仁、大黄。还有治疗肾功能衰竭,因为高热,尤其是老年人高热,舌质干红干红的,甚至根本吐不出来,一点津液也没有,伤肾阴,我们用猪苓汤,起步猪苓、茯苓都用120克。最后总结一句。今天我讲了这些内容,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伤寒论》药物剂量的一些观点。谢谢。■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医师承学堂,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点击阅读原文,参加健康之星活动
血糖高管是一个血糖智能管理、糖友卫教和糖尿病医患互动交流平台。
广东卫视官方头条号,除了宣传推介,我们还定期举行互动哦!
小番茄:我一定要活到DM被消灭!一个热情如其名的头条号,是糖友居家旅行必备之一。
《大众健康》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健康报社主办的全国性卫生科普月刊。
分享糖尿病知识,分享糖友抗糖经验。
让百姓更懂中医药,传播养生正能量,分享实用健康知识!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患者长寿秘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