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什么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频与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思想进行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相结合的
发布人:陶柱标 肖祥 黄琳庆&& 录入时间: && 浏览次数:16187 次
&&& [摘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认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和尚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创新路径,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意义;问题;创新
&&& 2004年4月中央召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工程”明确提出,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认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当中的重要意义、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路径,这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 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大学教育要面对新形势、立足新实践、着眼新任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养大学生,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当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其一,实现大学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科学和价值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培养人和塑造人为宗旨,它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开启智力和陶冶情操;有助于大学生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和激发活力;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的生活环境,个人实践的经历,所受的教育和环境事物的影响等等是不尽相同的,但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其信奉的世界观。没有一定的世界观作基础,自发形成的离散的、模糊的和不稳定的人生观是不能转变成自觉的、系统的、明确的人生观的。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等等问题的回答,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才能有正确的态度,――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人生理想。列宁同志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1]P41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昭示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做的贡献。责任就是动力,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求得个人本身的发展。责任感和时代相结合,与时代脉搏齐跳动,就产生使命感,使命感是责任感的升华。有了使命感,就有了为社会、为大多数人奉献的积极性和乐观态度。马克思曾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2]P7当代青年的使命就是树立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高度的爱国信念和民族自豪感,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勇于创新,献身社会主义事业,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才能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其二,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所有学科领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学科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和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科的层次。大学以学科品牌而闻名,以学科优势聚集和培养人才,以学科特色赢得竞争力,获得生命力,因此,大学的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贯穿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指导的意义,保证学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丰富和发展的意义。先进的哲学社会科学,总是力图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3]P120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新时期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指导原则。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与现实生活相统一。再次,马克思主义是前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仍作为一种先进世界观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适应实践发展要求,指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就能更好地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其三,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浪潮汹涌激荡,工具理性的膨胀削弱了价值理性,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消解着理想信念神圣的光彩,这种形势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新世纪的大学生,正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宏伟目标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大学生,使他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懂得应该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主体需要的最高尺度和终极性标准,由此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否则就会陷入价值相对主义或价值虚无主义。大学生们只有坚持价值性和真理性的有机统一,才能认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优势,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促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迫切需要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提出办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迫切需要研究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 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
&&&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尽管我们作了很多努力,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 一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大学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使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坚定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的信心和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理想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但是,现在大学教育一方面依然普遍地没有脱离“智育挂帅”状况,重视自然科学素质的提高而忽略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课堂讲授和学生挣学分必修的一门知识课程而已,它对学生的思想内化、品德提升、做人境界提高、服务民众的意识养成、见义勇为的精神塑造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还是令人担忧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是人的索质结构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其中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可能造成人格的缺陷、行为的扭曲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在培养人的素质,完善人的品格方面比自然科学起着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作为科学和价值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在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它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开启智力和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因此,如何在大学各学科教育内容当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更好地融合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联系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是一个亟待加强的重要环节。
&&& 二是如何突出教育重点,更好地吸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探索教育的新形式,避免陷入虚泛的口号化、政治化,使大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的开设就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之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当前社会现状是“经济繁荣”、“哲学贫困”,许多人“拒绝美德”、“躲避崇高”、“渴望堕落”,崇高的迷失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信仰危机,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理想追求,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也影响了大学校园。任继愈先生分析说:“……避免物质财富的损失,使人心明眼亮,总揽全局,保证规划成功,树立全局观念,则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功劳。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人还不认识。”[4]P9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的妄语、自言自话的教学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也是难以让学生自愿、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
&&& 三是学科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巩固、发展、提高。
&&& 一方面,教材建设和使用的效果有待检验,存在的问题急需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是紧密相联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学科建设又必须以教材建设为依托,教材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科建设好坏,也影响着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根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全面开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工作,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150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许多教材已经编写完成并投入试用。从2006年秋季学期,各高校陆续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四门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教材编写集中了许多全国著名专家的智慧,但是无庸讳言,教材当中依然存在着包容量大、说理不透彻、讲解难度大的问题。此问题又必须依靠课程的讲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和解决,这又涉及到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素质、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涉及到的现有学科与传统学科、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种交叉学科有机融合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进。比如,在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时,我们往往关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而忽略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后一方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系最为重大。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需要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协作才能有效解决。
&&& 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创新路径
&&& 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任务艰巨,内容广阔,包括如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等等方面。如何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创新路径,是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关键。
&&& 其一,指导思想创新。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应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旨归。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教育中承担着思维方式、价值和理想的牵引的重要角色,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精神情操和高尚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英国教育家纽曼曾经说过:“大学教育是通过一种伟大而平凡的手段去实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目的。它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旨在修养大众身心,旨在提炼民族品味,旨在为公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旨在为公众的渴望提供固定的目标,旨在充实并约束时代的思潮,旨在便利政治权利的运用和净化私人生活中的种种交往。”[5](P97-980)从此意义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教育中承担着责任和作用远远大于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如何在学科建设中围绕帮助学生把握和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系的主题,这是我们的目的。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 其二,学科体系创新。按照中央的意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研究和传播先进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如何实现学科体系的创新呢?第一,学科体系的建设必须置放于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关注人类的未来发展,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现实,思考人类与人生实践,而不应囿于狭小的学科视野,囿于狭隘的学术意见,这样才能做到科学性、实践性、现实性的紧密结合。第二,加强传统学科建设,使传统学科增强活力,适应时代的发展。现时代,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产生意识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镜像”聚焦模糊[6]P111。1993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对于传统应有的态度,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路径依赖,他强调一个国家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历史习惯性因素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不知道自己过去从何而来,不知道已面临的现实制约、传统影响以及文化惯性,就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7]P29第三,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使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的更新发展;还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逐步建立起体现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学科体系。
&&& 其三,教学模式创新。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信息来源广泛,他们的思维方式及思想觉悟较之以前有较大的变化,以前是“接受→消化→实施”,现在是“判断→取舍→实施”。因此知识灌输式的方式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往往引起他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忽视甚至排斥。教学模式创新,一是在工作方法上要深入细致,在潜移默化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同时,要多采用双向交流的方式,力避单一灌输;还要因材施教,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二是改进教学手段。“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增加教育效果,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生动活泼、扎实有效。三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认识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总之,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改革,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
&&& 其四,效果评价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应彻底改变以考试的方式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做法。哲学社会科学的评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采取多元化评价体系,慎选指标,重视非正式学习情境,建立经常性、长期性的检核机制。当大学生普遍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就可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自然科学支撑,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引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应该成为每一个哲学社会工作者追求的职业理想。赞助商链接
论文分类导航
经济管理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医药卫生论文:
法学研究论文:
文哲艺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子信息论文:
农业科学论文: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
  摘 要:正确认识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道义性,是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前提,是增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坚定性、自觉性的思想认识前提。要充分认识在我国社会科学工作中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性。正确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主义活的灵魂,注意防止否定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地对待主义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主义;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中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坚持主义为指导等问题,对我们进一步搞好社会科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要在中国的社会科学领域更好地坚持以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正确认识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道义性&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问题。可以说,正确认识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道义性,是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前提,是增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坚定性、自觉性的思想认识前提。&
  主义不是,不是说教,而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主义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主义是由、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部分组成的严密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主义是主义整个学科体系的灵魂、基础和根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①主义经典作家运用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客观世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理,如关于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原理,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原理,关于阶级和国家的原理,关于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原理,关于社会主义的原理,等等。正如习近平所论述的:&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变世界&。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②正如习近平所说,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正是由于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科学性、道义性,它才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显示了巨大精神力量。它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民族民主革命浪潮。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可以说,都是在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
  要正确认识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道义性,必须继续加强对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涉及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我们必须深学、真学,才能把握其精髓,领悟其真谛,掌握其灵魂,也才能有效解决真懂真信问题。时下,在对待坚持以主义为指导问题上,虽然绝大部分同志都有清醒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同志存在糊涂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在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也还存在把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现象,从而使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认识问题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一些同志对主义还研究不够、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反映出我们在建设以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我们必须继续推进主义研究建设工程,加强对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研究,不断提高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要通过切实搞好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使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认识所掌握,从而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自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充分认识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性&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发展中坚持以主义为指导,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科学坚持以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此论透彻深刻。在我国,不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笔者认为,我国社会科学坚持以主义为指导至少有两方面突出的意义。&
  一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需要。习近平说,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此话发人深思。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遭列强侵略、蹂躏,内部政治腐败、落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列宁主义,从此诞生了以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用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的主义。正是在主义指导下,特别是在中国化的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选择。从更深层次上讲,中国道路的选择,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特征,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智慧。坚持以主义为指导,从深层次的历史角度和精神角度讲,正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需要;从现实政治角度看,是肯定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合理性、进步性的需要,是坚定&三个自信&的需要。二是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需要。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密切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加科学地观察、认识、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各种现象并揭示现象背后所蕴含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途径。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者就可能陷入神秘主义、不可知论、虚无主义、神学、迷信的泥沼。历史上有不少很有建树的学者、思想家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导致自己的观点、学说最终走入唯心主义。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只有坚持以主义为指导,我们才能更好地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才能更好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才能更好地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很显然,理论的需要最终都来自实践的需要,坚持以主义为指导,最终来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
  三、正确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
  如何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是问题的关键。要更好地发挥主义对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必须注意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是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核心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主要解决的是一个态度问题、立场问题,同时也有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主义的鲜明立场;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创造者,是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内容、重要观点。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的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拥有人民情怀。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心中装着人民、想着人民,要有为人民著书立说、为人民代言献策的使命担当意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察民情,体民意,听民声,集民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多出一些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成果,多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独特贡献。&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还必须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注意防止三种不良倾向性问题。第一种是为少数人利益代言的问题。要谨防个别专家学者的研究为个别利益集团所绑架,不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而是为极少数人服务,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第二种是闭门造车、&独善其身&的研究倾向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关心人民疾苦,不考虑社会需要,躲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自得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研究。第三种是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作用下的研究倾向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研究工作,把著书立说、出成果仅仅看作&稻粱谋&,看作为自己谋利获利的&工具&,在研究中存在投机取巧、营私舞弊、沽名钓誉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主义的鲜明特点。曾指出,过去的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立足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天职。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到我国社会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要注意研究战略性问题、前瞻性问题。要运用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行客观判断,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要切实搞好智库建设,提高智库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注意克服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两种不良现象。一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脱离实际研究现象。不联系实际,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从书本到书本,&喊口号&式的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洋洋万言,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提不出任何良策。另一种是盲目崇外,照抄照搬他国经验和理论现象。不研究、不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情,盲目把其他国家的一些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奉为圭臬,当作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这两种倾向都偏离了问题导向意识,都无助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要坚持主义活的灵魂。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坚持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③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坚持主义活的灵魂,必须正确处理对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没有对主义的坚持、继承,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主义;同样,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主义,也谈不上对主义的坚持和继承,主义就会失去活力,失去生命力。主义是随着时代变迁、实践变化、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主义,用发展着的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新时期的社会实践,指导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
  四要注意防止三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要正确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社科界必须注意防止三种错误的思想倾向。第一种是认为主义已过时的完全否定主义的思想倾向。毫无疑问,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出的个别论断、个别观点、个别行动纲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历史局限性,如关于社会主义的多国胜利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的论断等,但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却对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永恒的价值。我们&不能把主义和、恩格斯的观点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坚持、恩格斯的所有观点才是主义&④。第二种是教条主义对待主义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是:僵化地、教条地对待主义,不能领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囿于、恩格斯的个别具体观点、论断;总想在马恩著作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⑤正如有学者所论述的,&教条主义将主义理论照抄照搬,照葫芦画瓢,不动脑子不下功夫,看起来是全盘接受,实则是阉割主义精神&⑥。第三种是实用主义对待主义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是:把主义标签化、虚空化、庸俗化,当作&装饰品&&挡箭牌&,&随意裁剪&&为我所取&。有人对、恩格斯的个别观点、表述穿凿附会,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比如,有学者认为100多年前的、恩格斯就主张社会主义实行个人所有制、实行市场等。有人把自己的一些思想观点甚至是不正确的思想观点都贴上主义标签。根本否定主义的思想倾向显然是错误的,而教条主义地、实用主义地对待主义同样是非常有害的。要正确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防止否定主义的思想倾向,坚决反对和防止教条主义地、形式主义地对待主义的思想倾向;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主义,坚持主义活的灵魂,在坚持、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发展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永葆主义的生机活力,才能正确发挥、充分发挥主义的指导作用。 注释&
  ①王伟光:《不断巩固主义的指导地位》,《求是》2015年第7期。&
  ②③习近平:《在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河南日报》日。&
  ④杨耕:《以主义的态度对待主义》,《光明日报》日。&
  ⑤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出版社,2011年,第245页。&
  ⑥曹建文、商志晓、郭建宁、韩振峰:《坚持以主义为指导的五个核心问题》,《光明日报》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