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心脏灌流系统系统的阶段分法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基于混沌理论的心音信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混沌理论的心音信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
作者:四叶虫
心脏解剖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掌握心脏形态解剖有利于理解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心病等疾病。我们心电图中的心梗定位、室早、室速、预激旁道的大体定位、房扑房颤的折返机理这些都离不开心脏解剖学知识。近十几年来随着二维超声、心脏 CTA、心脏磁共振、PCI、射频消融、腔内电生理这些新兴诊治项目的开展,在心脏解剖学层面上对心血管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既往经典解剖上本来不十分重要的部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随着心血管新兴的诊治进展很多新的解剖名词也应运而生,既往解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心血管进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对心脏的解剖学知识不能再停留在既往系统解剖学的层面,需要在心脏大体解剖、心脏血管造影解剖、心脏断层切面解剖、心脏超声切面解剖这四个层面海、陆、空全方位剖析心脏解剖。丁香园心血管时间的虫哥说图系列将用这四个章节内容,把心脏解剖与临床应用最密切的知识点介绍给大家,以开启一扇了解心脏解剖与临床之门,艰辛而又充满乐趣的心血管探索之路还要靠大家自己去远征,希望这些零星散落的路标,能让各位在心血管探索之路上少走些弯路。现在就开启《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 。先上两副图,大家热热身,解剖名词都已经标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展开。照例,这个不是亮点,下面才是虫哥要告诉大家的心得——正确的心脏空间观。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行走江湖,人生观错了,他就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同样,在心脏解剖中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所以在虫哥说图篇的开始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解读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度理解心脏视觉成像。LAO 30° 不会出现 RAO 45°的血管成像,心脏断层平面不会出现四腔前面的形态,心脏前后位不会出现左前斜位成像。说来简单但是事实上人是经常犯思维定式的错误。小明的爸爸有 3 个儿子, 老大叫大毛, 老二叫二毛, 老三叫什么?三毛! 错,他叫小明!这就是思维定式。同样左、右在我们思维潜意识里被赋予的对称的概念: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眼、右眼,对称是吧,而中和间被赋予居中的概念—鼻中隔,中央沟,正中线。心脏分为左房、右房,左室、右室,当中有房间隔、室间隔-----这个就潜意识里给我们对称的暗示,但是从正面视觉角度上看心脏的左房右房,左室右室,表现的相当不给力,不但形态上不对称,连位置都不对称。无图无真相,那好上图。选择一个屌丝,脱光,取菜刀一把,在双乳头连线的高度,与水平面呈 30 度角度,手起刀落(记住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就是如上视觉效果。这个就是心脏最漂亮切面——心脏四腔切面,关于四腔切面,之后推出的心脏超声切面解剖会详细提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室间隔所在平面应该与矢状面(xy 轴平面)呈 45 度左右角度。如果从正面上观察这个心脏,室间隔几乎是横在我们面前遮挡住整个左心室,只留下少许心尖部能看到。在我们正面看到应该是整个右心室,而左心房它完全是在心脏正后部,再往后就是食管、气管、脊椎。因此称右心室为前心室,左心房为后心房似乎更为恰当,它们位置上前后对称,而右心房和左心室称呼勉强合格吧,它们左右对称。下面虫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给亲们看看正确的心脏观有什么作用。有了正确的心脏观我们就不会在 CT 片上的左侧去寻找左心房、右侧去寻找右心室,如图。有了正确的心脏观我们就知道如果一个人是漏斗胸,它很可能压迫到右心室流出道,而不会压迫到左心室,如图。为了再次帮助亲们理解这一点,虫哥把右心室游离面透明化我们在正前方看心脏和室间隔应该是这个效果,类似的心脏的空间理念观会贯彻到随后的几个章节。好,开胃菜上完了,下面我们现在正式进入心脏的大体解剖。我们先把右心耳切开,往外翻大家看看右心耳切开外翻是不是更有耳朵的赶脚?耳朵里面交错纵横的这些结构叫梳状肌,为什么叫梳状肌?心耳位于心房上方,血流本来就慢,当房颤时候血流速度更慢,再加上左右心耳这些纵横交错的梳状肌结构,所以很容易在这里形成血栓,所以房颤超过 48 小时要抗凝治疗 3 周才能复律。一方面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另一方面要让已经形成血栓机化。另外即使房颤复律为窦性,左右心耳一般不能马上恢复节律收缩,仍处于顿抑状态,叫心房顿抑,所以仍要抗凝 4 周,这就是房颤抗凝前 3 后 4 的由来。(但是现在偱证试验表明在华法林抗凝治疗 3 周大多数人血栓会消失或明显变小,猜测虽然华法林不是溶栓药物,但是它破坏血栓沉积和溶解平衡,使天平向另一边倾斜。)下面我们把右心室游离壁也切掉,然后把三尖瓣、乳头肌透明化,我们就暴露出清爽的右房右室内部结构,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我们就开始介绍右心房、右心室内部结构。右房篇三尖瓣位于房室口,解剖上分为瓣环、瓣叶、腱索三部分,三尖瓣顾名思义有三个瓣膜,前瓣通过腱索与前乳头肌相连,后瓣通过腱索与后乳头肌相连,还有一个靠着室间隔叫隔瓣,它通过腱索与内侧乳头肌和圆锥乳头肌相连。因为有三个瓣叶所以在房室口的瓣环分为三个部分三尖瓣前瓣瓣环 8、后瓣瓣环 9 和隔瓣瓣环 10,大家先记住隔瓣瓣环 10,等下有用。卵圆窝是房间隔标志性建筑之一,相信亲们都找到了,卵圆窝很薄,厚度只有 2 mm,房颤射频消融是通常穿破卵圆窝把造影导丝升到左心房进行肺静脉造影,然后再股动脉穿刺, CARTO 定位,目前大多数卵圆孔未闭我们可以用封堵器进行封堵而不必再通过外科手术。我们注意到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开口于右房,但是很奇怪,我们没有找到上下腔静脉瓣。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没有静脉瓣,心房收缩时血流难倒不会倒流回上下腔静脉?呵呵,我们杞人忧天了,右心房在上下腔静脉口进化出肌袖这么一圈肌肉,这圈肌肉移行到上下腔静脉口,在心房收缩时肌袖随之收缩虽不足以封闭腔静脉口,但由于流体力学原因其产生湍流可以对抗心房压力。不过这些肌袖有 P 细胞有潜在起搏功能,这一点在左房肺静脉口的肌袖尤其活跃,常成为房颤罪魁祸首,所以目前环肺静脉消融就是这个机理,扯远了这个是左房内容,现在我们还是要回到右房。严格的说下腔静脉曾经是有静脉瓣的,在胚胎期它负责引导血流进入卵圆孔,随着卵圆孔封闭这个下腔静脉瓣也逐渐退化,最终退化成连接下腔静脉口和卵圆孔前段一个隆起的结构欧式脊,也有书直接称它下腔静脉瓣。如果欧式脊退化的不够好比较长叫欧式瓣,如果退化故障,甚至形成网状结构叫希阿里网也称 Charis 网,一个东西有 5 个名称坑爹有木有啊。Charis 网虽然很少见,但是这个真是一个讨厌的东西,大家想想讨厌在什么地方——它会经常被超声医生误诊为三尖瓣脱垂、右房粘液瘤,甚至装起搏器时还会缠绕导丝,所以我们做择期 PCI 或电生理检查有条件先查个二维探探路,了解下心脏解剖结构有没什么异常还是必要的。这条欧式脊还有一个作用,在欧式脊后方叫房间隔连接左右心房,比如我们刚才提到在卵圆孔穿刺是进入左房,而在欧式脊前方严格说应该叫房室隔,从这个地方穿刺过去是进入左室流出道,这个理解上有点困难虫哥上个图。冠状静脉窦口:心脏大部分静脉血由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汇入冠状窦静脉,通过冠状窦最后回流入右心房,冠状窦口下缘有冠状窦瓣,又叫 Thesbesian 瓣,记住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只有像虫哥这种人品好的人才有,出现概率 50%。过去这个解剖结构不受重视,随着射频消融和 CRT 开展,冠状窦成为一个很重要解剖结构,因为通过这里可以用 10 极 CS 电极进行电位标测,同时这个地方也是 CRT 左室后静脉电极必经之路。有趣的是,冠状静脉血流是会流会右房的,要在这里造影,造影剂会流回右心房,根本没办法成像,因此要在冠状静脉窦口打上气囊把它堵死,我们知道左主干不能断流太长时间的,这个思维定式被带到冠状静脉窦,并且影响了好几年造影方法,谁也不敢把球囊在这里封闭太久,后来才发现原来封闭冠状静脉窦口并没有那么可怕,思维定势害死人啊。在欧式脊旁边还有一条小小隆起叫 Todaro 腱,它是一条纤维状结构,记得虫哥前面提到过三尖瓣隔瓣吧,好了 Todaro 腱—三尖瓣隔瓣 — 冠状窦口,亲们一定猜到了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 Koch 三角要闪亮登场了。Koch 三角:Koch 三角在射频消融和心律失常形成机理上有重要意义,我们先来了解下 Koch 三角定义:Koch
三角内侧斜边为 Todaro 腱,外侧斜边为三尖瓣隔瓣瓣环,底边由 a、b、c 三部分组成。 b 为冠状静脉窦口直径,a 为冠状静脉窦口到 Todaro 腱最短距离,c 为冠状静脉窦口到三尖瓣隔瓣瓣环最短距离。大家可以从图上看到 Koch
三角顶部刚好就在室间隔膜部下方,因此从冠状静脉窦口,到室间隔膜部就是 Koch
三角的高。Koch 三角意义在哪里?现在电生理研究发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快径路和慢径路并不在房室结内,如果在房室结内那就悲剧了,那射频对 AVNRT 就束手无策了,因为房室结可不能拿来消融,它是心脏最柔软而不可触摸的部位。遗憾的是很多教科书仍然沿用既往的图示,引起误导。既然快慢径路在 Koch 三角区域内,那消融就安全多了,Todaro 腱的附近一般是快径路势力范围,三尖瓣隔瓣瓣环附件是慢径路势力范围,从上图可以看出,Koch
三角顶部很靠近房室结,在这个位置消融因此很容易引起房室结损伤应该格外小心。另外这个区域也经常是房室交界区心律的起源点,而并不像向既往认为的是在希氏束以下的部位,理解了这个解剖部位和电生理特点有助于理解黄宛老师《临床心电图学》房室交界区心律这个章节。在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环之间有个右房后窝,也叫右房峡部,它是心脏比较薄的几个位置之一,电生理检查时很容易引起损伤,围绕着三尖瓣环折返的房扑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房扑类型,峡部是他必经之路,所以也叫峡部依赖性房扑,而围绕下腔静脉口和峡部折返的房扑起源位置比较低叫低位房扑。右室篇下面终于要进入右心室了。在中国古代有一位长期拒绝使用漏斗而名垂青史的男屌丝——这位屌丝叫卖油翁。据说右心室有个漏斗部,亲们猜一猜这个漏斗应该放在哪里?虫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看在这里,这是一个倒放的漏斗,漏斗是用来打酱油的,在右心室这个漏斗负责收集右心室流出道的血液汇向肺动脉,由于这个漏斗形似圆锥体,故又叫动脉圆锥部,那问题又来了何谓流出道、流入道?与其啰里啰嗦的解释不如直接模拟一个血流,蓝色血流代表流入道它位置较低,绿色代表流出道它位置较高。下面是心电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额面电轴上 I 、II、 III、 AVR、 AVL 、AVF 探测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当心室除极综合向量在额面投射方向与探测电流方向一致,QRS 主波向上,反之主波方向向下。如果除极激动来自于窦房结或 A 点(流出道),那么除极大方向和 II、III、AVF 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在 II、III、AVF QRS 主波方向向上,如果来自于流入道 B 点,可想而知心脏除极由下向上,和 II、III、AVF 大方向相反所以在 II、III、AVF QRS 主波方向向下,那么它很可能是个起源于流入道的室早或室速。同理,早期起搏器的心室起搏电极一般是放在流入道,因为这个地方柱状肌纵横交错,如果起搏器电极头做成倒钩状,就很容易被动固定,安装方便,但是这个地方位置低,心室收缩由下而上,QRS 波宽不生理,所以很多新型号的起搏器起搏电极都放在高位流出道,但这个地方很光滑,没办法被动固定,好在这里毛糙肉厚,所以可以用螺旋电极旋进心肌里面,这叫主动固定,我们一般只要看 II、III、AVF 主波方向就能大概判定起搏电极安放位置。右心室有个 Y 字型扁平肌肉隆起非常醒目。这个「丫」分三个部分: c 为隔带,a 为隔带前脚,b 为隔带后脚,隔带向下延伸为隔缘肉柱,是心脏最大一个肉柱。我们所说的右束支就走在里面,隔缘肉柱的末端和前乳头肌连在一起。下面说两个抽象而不重要的结构,亲们没有看错是——不重要。虽然不重要但是由于这两个名字出镜率实在太高,必先除之而后快。这两个结构就是室上嵴和界脊,说它们抽象因为在解剖上经常要把心脏切成两部分,如果一个结构跨越这两个位置或处于转折处作图表达起来就有困难,不多说,上图。室间隔这个部位是命名最混乱的部位,虫哥还是由简入繁的介绍。室间隔分法一;经典的解剖学划分方法:以这个丫字作为天然的势力划分范围,分为窦部、小梁部及漏斗部。 窦部上面有内侧乳头肌、漏斗部上面有圆锥乳头肌供三尖瓣隔瓣附着,小梁化部上面有肌小梁和肉柱。室间隔分法二:经典病理学分法分膜部、肌部。没有肌肉就叫膜部,有肌肉就是肌部,膜部势力范围很小,如图就那么一点点,它是心室肌最薄的地方,是室间隔缺损最好发的地方。室间隔分法三:经典供血分法这是我们很熟悉的分法把室间隔分为前缘和后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室间隔和后室间隔,有时又叫它室间隔上部和室间隔下部,如此众多的表达方法,虫哥表示鸭梨很大。前室间隔由前降支分出的穿隔支供血,后室间隔由后降支供血,所以这种分法也适用于心梗定位(左房左室篇会提及)。但是我们这里要知道这种分法遗漏了室间隔上缘:上缘这个地方地势奇特,毗邻众多,解剖结构异常复杂(它由分 3 个部分,这里虫哥就不展开了)。室间隔分法四:分室间隔上部、室间隔中部、室间隔下部,就是把上面两分法改为 3 分法,这个大家一看就知道,不展开了。室间隔分法五:超声切面分法:分上段、中段、下段,这个会在心脏超声切面解剖中详细说明这里就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在左室长轴切面切断,切线刚好经过间隔上部 A 点、中部 B 点、下部 C 点,它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室间隔是右室和左室共有的部分,右室的解剖讲解在这里结束,左室的解剖讲解又将从这里开始。六界轮回,生生不息,敬请关注《心脏解剖笔记:左房左室篇》,我们将从心肌的缺血定位开始。右房右室篇全文完。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心脏瓣膜病相关文章
心动过速相关文章
血栓形成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  摘要:目的:对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胎儿超声心电图专项检查的高危"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分析
2013年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对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胎儿超声心电图专项检查的高危胎儿120例,对所有胎儿行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高危胎儿经三节段诊断法检查,发现23例存在先天性心脏病,17例完全符合产前诊断结果,2例部分符合产前诊断。16例胎儿在引产后经尸解得到证实,5例在新生儿时期经超声心动图证实。1例胎儿为单心房单心室合并右旋心,在心脏三节段诊断时漏诊。结论:在胎儿心脏病超声系统诊断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中国论文网 /1/view-5301088.htm  关键词:胎儿心脏病;超声系统诊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新生儿出生缺陷症,具有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且会对出生后新生儿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对胎儿有无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准确、有效诊断,对于优生优育和产后新生儿的及时救治有重要意义[2]。目前,胎儿心脏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为节段分析法和超声心电图检查法[3]。为对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笔者选取120例高危胎儿,均展开心脏三节段诊断,诊断率较高,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胎儿超声心电图专项检查的高危胎儿120例,孕妇年龄为23-41岁,平均(28.3士1.2)岁;孕周为17-40周,平均(31.2±1.4)周;孕妇检查指征:有孕早期服用致畸药物或感冒史,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育史、在常规检查中发现胎儿其他器官存在畸形、怀疑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存在心率失常表现,高龄孕妇等。   1.2 方法   采用GE Vivid 7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制造)为120例胎儿展开超声检查,所用探头为3.5c探头与M3S面振探头,将探头频率设定为2-5MHz。开启胎儿检查程序,先采取常规产科检查方法,对胎儿方位予以确定,之后根据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对120例高危胎儿心脏展开相应检查:(1)对胎儿心房予以准确定位。按照胎儿脊柱与胎头间关系对胎儿方位进行判断,利用右手法则对胎儿左、右位进行判断,右手法则操作方法为:孕妇右手伸出后手心与胎儿胸部相对,手指指于胎儿头部,手臂方向为胎儿足部,此时其大拇指指向即是胎儿左侧。在确定胎儿左右后,在胎儿腹部正横切片位置,对胎儿腹部主动脉、脊椎、下腔静脉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沿静脉导管对下腔静脉进行观察,以对胎儿右心房位置进行判断;正横切胎儿胸腔可获得四腔心切面,根据心底与心尖连线所指方向、心房中卵圆瓣位置及胃泡关系对胎儿左心房位置进行判断。(2)对胎儿心室进行准确定位。在心室四腔心切面中,通过肌小梁、调节束与房室瓣的附着位置对胎儿心室位置进行判断。(3)确定动脉与心室间关系。利用头侧偏转法,结合胎儿四腔心切面准确定位主肺动脉纵轴切面与左右流出道切面,获取大动脉中横轴切面,在彩色多普勒监测下对大动脉和心室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2 结果   120例高危胎儿经三节段诊断法检查,发现23例(19.17%)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其中17例完全符合产前诊断结果,2例部分符合产前诊断。16例胎儿在引产后经尸解得到证实,5例在新生儿时期经超声心动图证实,2例失访。在23例先心病胎儿中,4例为法洛四联征,1例为右室双出口,1例为左室双出口,2例为室间隔完整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为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2例为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2例为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为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为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为室缺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2例为心室占位;其中有2例胎儿同时有心脏位置异常表现,1例胎儿为单心房单心室合并右旋心,在心脏三节段诊断时漏诊。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心脏病类型,多发生于妊娠早期,外在及内在因素均会对胎儿心脏正常发育造成影响[4]。先心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母体在孕早期内有抗糖尿病、抗肿瘤等药物服用史、发生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等有关,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早期时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随着年龄增大病情会慢慢加重,导致后续治疗较为困难[5]。因此,对高危胎儿是否存在先心病展开准确、有效诊断,可提高优生优育率,同时可为先心病新生儿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Van pratgh提出,最初仅是在先心病病理学诊断中应用,现如今在儿童先心病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我院在对120例高危胎儿进行诊断时,在超声系统诊断中应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对先心病胎儿给予了详细而全面的诊断。在心脏三节段诊断中,首要步骤即是判定胎儿心脏位置。孕妇体内胎儿体位是不确定的,尤其是胎心位置的判定更为困难,右位心需对镜面右位心与右旋心予以区分,左位心需将正位心及左位心予以区分。胎儿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内镜相对较小,因此难以判定血管具体形态及其波动情况。此时利用多普勒频谱进行判定可快速、确定心脏位置。判定胎儿心脏位置后即需对心房位置进行判定。胎儿胃泡为无回声区域,通过多普勒超声很容易就可检测出来。由于胃泡一侧心房多为左心房,因此经排除法可确定左心房位置。通常情况下,右心房连接于下腔静脉,可沿静脉导管对下腔静脉进行定位,之后根据下腔静脉位置确定右心房位置。在对胎儿心室位置进行判定时,可对二尖瓣与三尖瓣位置进行准确判断,而右心室常伴随于三尖瓣,左心室常伴随于二尖瓣。在儿童时期,可经两心室短轴位置对房室瓣关闭与开放状态进行观察,同时对三尖瓣、二尖瓣和室间隔的附着位置观察,以此确定三尖瓣、二尖瓣位置。然而,胎儿时期三尖瓣、二尖瓣和室间隔的附着部位十分接近,此时难以清晰分辩其具体位置,因此在判定心室位置时需对诸多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后,需对大动脉位置与连接情况进行观察。在主动脉弓处有头臂动脉向主干中的延伸,而在肺动脉远端的分叉处存在左肺动脉及右肺动脉。然而胎儿肺动脉弓与主动脉弓长轴尚不能清楚显示,因此需与彩色多普勒、频谱等方法有机结合,根据右心室与主动脉同在一侧的宗旨对大动脉位置进行判断。   在本组研究中,120例高危胎儿经三节段诊断法检查,发现23例存在先天性心脏病,17例完全符合产前诊断结果,2例部分符合产前诊断。16例胎儿在引产后经尸解得到证实,5例在新生儿时期经超声心动图证实。1例胎儿为单心房单心室合并右旋心,在心脏三节段诊断时漏诊。由此可见,在胎儿心脏病超声系统诊断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彩欢,黄丽卿,庄景辉,等.三节段分析法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154-155.   [2]高波,邢国平,彭小宝.节段分析法在产前超声诊断大动脉位置异常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7-18.   [3]董凤群,张燕宏,侯振洲,等.超声心动图评价动脉导管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324-325.   [4]杨慧,朱琦,陈娇,等.心脏三节段法诊断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5]张颖,蔡爱露,赵一理,等.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矫正型大动脉转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42-543.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胎儿超声心动图系统多切面法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年
胎儿超声心动图系统多切面法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FECG)的系统多切面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系统多切面法即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腔静脉长轴切面等对6253例孕21~30周孕妇进行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 6253例胎儿产前检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161例,检出率为2.5%,其中复杂先心病15例,误诊9例,漏诊7例。结论 FECG系统多切面法联合筛查法为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方面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率,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单位】:
【分类号】:R540.45;R714.5【正文快照】:
胎儿超声心动图系统多切面法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邓劲松$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超声科
@张春丽$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超声科
@曾广绥$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超声科
@计宏媛$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超声科
@蒙思薇$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超声科
@邓素雅$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超声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维源,郭维琼,李明;[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于莎莎,吴雅峰,魏琳;[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09期
朱若燕,桂永浩;[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4期
王红英;邓又斌;;[J];放射学实践;2006年03期
杨娅;李治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年02期
许川一;;[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09期
徐燕;胡娅莉;茹彤;;[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1期
谌奎芳;孙海琦;梅建红;陈佳凤;黄亚辉;;[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22期
刘建军;;[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年04期
许川一;张玉奇;;[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斌;胡元平;倪显达;管丽洁;;[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赵博文;;[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栾妹蓉;李治安;房芳;孙琳;裴金凤;杨娅;闻月异;刘永愉;;[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杨娅;李治安;;[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赵玲变;;[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谌奎芳;;[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聂宏艳;;[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赵博文;杨园;;[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周玲玲;;[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陈娇;杨太珠;朱琦;罗红;杨帆;田雨;庞厚清;何敏;徐红;郭文琪;;[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刘冬梅;[N];天津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若燕;[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新华;[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陆红妤;[D];浙江大学;2013年
周林玉;[D];浙江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