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3除以3分之一x=4分之一的得数是多少

201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您的位置: →
201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一、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元=5角+5角 10元=5元+5元 100元=50元+50元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有4个季度 1月分上中下旬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0.5时=30分
单位换算方法 1、高级单位 化成 低级单位 数值×进率 小数点向右移动 0.15千克=( )克 0.15×
2、低级单位 化成 高级单位 数值÷进率 小数点向左移动。 150克=( )千克 150÷
单位间进率是10,小数点移动一位。 单位间进率是100,小数点移动两位。 单位间进率是1000,小数点移动三位。
3、单名数单位(大或小) → 复名数单位 (一大一小) 5.45千克 =( 5450克 = ( 5吨450千克 5吨450千克 )千克( )千克( =( =( )克 )吨 )千克 )公顷 )平方米 )克
4、复名数单位 → 单名数单位
5公顷45平方米 = ( 5公顷45平方米 = (
8米5厘米=( 5米80厘米=( 3米4分米=(
2米6厘米=(
)米 1米34厘米=( )米 30米20厘米=(
1千米1米=(
5千米350米=( )千米
6千米66米 =( )千米
8分=( )元
8角8分=( 7元5分 =(
9元8角4分=( 23元6角=(
14元5角2分=( )元
0.64元=( )角( )分 8.57元=( )元( )角( )分
7千克4克=(
)千克 )千克
2千克20克=(
7吨60千克=(
1吨60千克=(
5千克8克=(
1吨6千克=( 1吨600千克=(
10吨60千克=(
7吨60千克=(
200千克=( 3吨30千克=(
290千克=( 2.01吨=(
)吨 )千克
)吨 )吨( )千克
5.08吨=( )吨(
3平方米5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平方米20平方分米=( 2平方米9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米
5公顷4500平方米=(
7公顷340平方米=( 9公顷650平方米=(
)公顷 )公顷
二、概念类
1、 小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 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 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 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意义
十分之几 一位小数
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计数 单位: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 就是十分之一,可以写作0.1。
2、小数的组成 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十 分 位 小数部分 数 位 百 十 个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万 … 万 位
计 数 单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十 百 千 万 分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位
计 数… 万 千 百 十 个 单 位
一 ( 个 )
十 分 之 一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万 分… 之 一
万 分 之 一
3、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
①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 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进率是10。 ②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 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 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 也要计入其中
4、小数的读写:
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 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 “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小数时, 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 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个1,3个0.1,4个0.01,组成( 2.34 )。
十分位是6,千分位上是5,这个数是(
26 0.26可以写作( ),有( 26 )个0.01 100
1里面有( 10 )个0.1 1里面有( 100)个0.01
2里面有( 1000 )个0.001
5.02里面有( 502 )个0.01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个位 ),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十分位 )。
0.6的计数单位是( 0.1 ),它有( 6 )个 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 4 )个这样的 计数单位就是1了。
0.60的计数单位是( 0.01 ),它有( 60 )个 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 40 )个这样的 计数单位就是1了。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 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 意义不同。 联系: 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 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 或化简小数。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 去掉“0”,小数的大小 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1)0.7与0.700相比,( B )
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C、大小不等,意义
相同 D、大小不等,意义不同
(2)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B )。 A、650 B、6.50 C、0.20 D、6.05 (3)0.1和0.9之间有(
C )个小数。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 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 小数就大…… 2、 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 的大小。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 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 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 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 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右移扩大(乘), 小数点向右 左移缩小(除)。 10 , 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数的( 10倍 一位想 ) 两位想100, 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 100倍 ) 三位想1000 … 1000倍 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数的( )
小数点向左 1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100 1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 )
0.07扩大到原数的( 10倍)变成0.7.
1 10缩小到原数的( 1000 )变成0.01.
把2.01的小数点去掉,变成( 201 ), ( 扩大 )到原数的( 100倍 )。 与原数相差( 198.99 )。
3、直接写出各式结果。
2.17×10= 21.7 0.42×10= 4.2 0.3÷10= 0.03 5.31×100= 531
190 1.9×100= 0=
6.5÷100= 0.065 6÷
0.42÷10= 0.042 60÷100= 0.6
请将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5 0.5 10 小数:_____ 分数:_____
8 0.8 10 小数:_____ 分数:_____
分数_____ 小数:_____
分数_____ 小数:_____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 示( ),用小数表示( )。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用分 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48份,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479份,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280份,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
0.4是( 0.23( 0.600是(
)位小数, )是位小数, )位小数,
23.47是( 200.2是(
)位小数,
)位小数, )位小数,
624.00是(
)位小数。
0.46读作: 16.29读作: 383.27读作: 三十二点三五写作: 四百七十七点九二零: 九十九八点零零九: 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 数写作( ),读作( )。 3 6.09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 9在( )位上,表示( )个( )。 4 0.4里面有( )个0.1,
0.025里面有( )个0.001。
6.79是由6个( ),7个( )和
9个( )组成。 一个数的百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3,其它
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5.0.8里面有( 62个0.01是( )个0.1, )。
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 十分位在小数的( )边第( )位。
用箭头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小数的位置。 0.3 1.6 2.8 4.2
5、图形的分类: ① 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② 把平面图形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曲线围成的, 一类是由线段围成的。 ③ 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6、三角形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 (不稳定性)的特点。
三角形分类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①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①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发现: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1、 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 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
1、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四边形。 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一个四边形,如果只有一组对边平 行,它就是( )形;如果两组对 边分别平行,它就是( )形。 (2)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 ) 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最多只能有( )个钝角。 (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85度,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子图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形四边形 和一个梯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180°-60°
-40°=80° 锐角三角形
它们说的对吗?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
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8-5< 第三条边的长 <8+5
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意思。
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画“ ”。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1. 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 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
1.已知∠1、∠2、∠3是三角形的内角。 (1)∠1=60o ,∠2=60o ,∠3=( ), 这是一个( )三角形。
(2)∠1=15o ,∠2=35o ,∠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1=54o ,∠2=36o ,∠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8° 54° C A B =
1、下面图形中,(
)是平行四边形。
2、下列物体的形状具有稳定性的是(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只剪一刀,不可能 剪出( )个梯形。 A、 1 B、 2 C、 3
4、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的内角和 A、大于 B、等于 )锐角三角形 C、小于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条边 ( )于两条直角边的和。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6、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 )类。 A、 3 B、 2 C、很多
7、在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20°,另
两个角不可能是( )
A、20°和140°
B、20°和70° C、80°和80°
在一个三角形中,笑笑量得其中 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7厘米, 请想一想第三条边最短应该是多少 最长呢?(取整厘米数。)
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 要明确观察到的形状,即有几个小正方体 组成以及每一个正方体的位置,才能画的 准确。 用一定数量的正方体按指令搭立体图形或 还原立体图形,要根据正方体的个数和从 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考虑,不能遗漏。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是 方块? ,从左面看到的形是 。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立
答:最少5个小方块
最多8个小方块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是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 最少需要几个 小立方块?
答:最少5个, 最多6个。
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
体图形的形状。
小芳用5个小立方块搭出了立体图形。 画出从上面、下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上面看到的
从正面看到的 从左面看到的
小数乘法的意义
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相同。可以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 如:2.3×5表示求5个2.3的和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求2.3的5倍
2、 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乘法的变化规律: ①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m≠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n≠0)倍, 积扩大到原来积的m×n倍 ②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m (m≠0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n (n≠0)倍, 积扩大到原来积的m ÷n 倍。 ③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 (或缩小到原来的 )n( n≠0),另一 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n (n≠0)(或扩大到 原来的n倍),积不变。
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 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 、1/100 、 1/1000…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 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2、 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 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 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 ,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 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 应把末尾的“0”去掉。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积就有几位小数。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 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能化简的 要化简。
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 1、 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 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 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3、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 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 (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 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7、 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 8、 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 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 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9、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 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 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最后检验, 写出答语。
图形中的规律 摆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摆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小棒。
① 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 ②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③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 ④正方形面积公式:S= a 2
① 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
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a×b=b×a ④乘法结合律(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a+b)×c=a×c+b×c ⑥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三、计算类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
递等式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 是将数位要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 定要把“0”去掉。
2.4×0.85 = 2.04
2.4 × 0.8 5 1 2 0 1 9 2
小数乘法的 计算法则:
按照整数乘法的 法则算出积,再看 两个乘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 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小数,点上小数点。
3.5×103= 12.4×0.7= 2.3×6.2=
0.702×5= 2.3×11.2= 0.58×0.09=
3.15×4= 6.9×0.3=
6.7×3= 0.29×7= 3.02×2.5=
0.66×0.04= 6.5×0.4= 2.6×1.8=
3.7×4.6= 56×1.33=
688÷4= 675÷15=
1017÷9= 168÷28=
8544÷16= 2899÷18=
2432÷64= 156÷24=
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19.4×6.1×2.3
=118.34 ×2.3 =272.182
5.67×0.21-0.62
=1.1907 - 0.62 =0.5707
8.72+0.45×0.24
=8.72 + 0.108 =8.828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60 ×60 =210 + 85 =1000- 200 = =×25
=125 ×8 × 4×25 =1000 ×100 =100000
102 -2×35
=102 - 70 =32
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 ×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 c=a×b+a×c 32.8 ×4+17.2 ×4 =(32.8+17.2) ×4 =50 ×4 =200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 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0.65×201
=0.65× (200+1) =0.65 ×200+0.65 ×1 =130+0.65 =130.65
16.75-0.42-4.58 =16.75-(0.42+4.58) =16.75-5 =11.75
=10 ×8.3+0.1 ×8.3 =83+0.83 =83.83
0.25 ×17 ×40
=0.25 ×40 ×17 =10 ×17 =170
=0.25 ×4 ×2.2 =10 ×2.2 =22
(10+0.1) ×8.3
0.125 ×8.8
=(5.6+4.4) +(6.51+3.49) =10 +10 =20
5.6+3.49+4.4+6.51
32.8 ×4 +17.2 ×4
=(32.8+17.2) ×4 =50 ×4 =200
=16.75-(0.42+4.58) =0.65× (200+1) =16.75-5 =0.65 ×200+0.65 ×1 =11.75
16.75-0.42-4.58
=130+0.65 =130.65
.0.25×4.78×4
2.57×63+57×37
=57×(63+37) =5700
=4.78×(0.25×4)
4 28.6 ×101 -28.6
=28.6 ×(101 -1) =28.6 ×100 =2860
(4.23 +6.17) ×0.8
0.8×(4.3×1.25)
= 0.8×1.25× 4.3 = 1× 4.3 = 4.3
3.69-(1.69-5.8) 2.85×5.2+2.85×5.8-2.85
4.28+0.53-3.37
2.5x13 + 0.9 0.25X3.7X 0.4 1.83+3.79+0.17
1.54+2.08+3.62
2.6+ 1.4 X 3 0.89X4.8 + 0.89X 5.2 10 C 0.34 C 0.66
2.5X 0.6 C 1.8X 0.5 4.15+3.24+9.85+6.76 3.2X4.6+3.2X5.4 12.8+2.04X9.5
5+x = 25 未知数x在加号的后面是一个加数 X = 25-5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解: X = 20 检验、把x=20代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 5+x=5+20=25 方程右边 =25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20是方程5+x=25的解 x+8.3=10.7 未知数x在加号的前面是一个加数 X = 10.7-8.3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解: X = 2.4
减号的前面是被减数 x-1.8=0.36 解: X = 0.36+1.8 被减数=差+减数 X = 2.16
81- x = 40 X在减号的后面是减数 X = 81-40 解: 减数=被减数 C 差 X = 41 x -13.7= 5.29
52-x=15 15+ x+15.5=67.5
126÷X=42 未知数x在除号的后面是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解: X = 126÷42 X = 3
X÷0.4=35.2 未知数x在除号的前面是被除数 解: X = 35.2×0.4 被除数=商×除数 X = 14.08 7X=49 X = 49÷7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解: X = 7
未知数Y和7之间没有写出计算符号, 说明省略了乘号
3x + 6 = 15
把3x看做一个整体 3x在加号的后面是一个加数
3x=15-6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x=9 x=9÷3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x=3
把4x看做一个整体 4x在减号的前面,是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4x - 2 = 26 解:4x=26+2 4x=28 x=28÷4 x=7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5x-25=60 91÷x=13 x+32=76 6x+18=48 2x-5.2=2.8 13x+5=169
2500+x=X=44 4x-39=29 x-76=1 4.3x-1.8=97.5 2x-20=4
4x+x = 19.5
26.4-3x = 15.3
x-3×4 = 12
5x-x+14 = 18
2x-0.5×2 = 0.8
四、解决问题
⒈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重124 吨,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吨,这头大 象重几吨? 一只蓝鲸 = 一头大象体重 X 25 - 1 124 = ? X 25 - 1 ⒉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一只蜂鸟重2.1 克,一只麻雀的体重比蜂鸟的50倍多1克。 一只麻雀重多少克? 一只麻雀的体重= 蜂鸟 体重 X 50 + 1 2.1 X 50 + 1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488本,科技书比文艺书 的2倍少126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488本,科技书比文艺书 的2倍少126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3、水果店新进香蕉和菠萝共848千克, 香蕉的质量是菠萝的3倍, 香蕉和菠萝各有多少千克?
4.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鸡123只, 比去年养鸡只数的5倍少2只,去年养鸡多少只? 今年养鸡只数=去年养鸡只数×5 - 2 123 = 5x - 2 5、爸爸今年32岁,比儿子的年龄的3倍还大 5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6.世界上最高的鸟是鸵鸟,最高
的哺乳动物 是长颈鹿。一只鸵鸟身高是2.75米,一只长 颈鹿的身高是鸵鸟的2.2倍。这只长颈鹿的身 高是多少米?
.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是
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星期日,冬冬和爸爸、妈妈一家去动物园, 儿童票每张5.5元,成人票每张比儿童票贵 2.5元。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一只小斑马身高1.89米,长颈鹿 比它高2倍还多1.56米,长颈鹿身高多 少米?
今天卖出25套风光明信片,每套12张, 每张售价 1.2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25 × 12 × 1.2=360
复读机的价格是176.5元/套,电视机的价 格是复读机价格的9倍,学校买3台电视机 ,共需要多少元? 176.5 × 9 × 3=4765.5
.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
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10块够吗?
0.9×0.9×110=89.1(平方米)
小区修建一个长10米,宽6米的草坪。 实际修建的草坪宽比计划增加了2.5米。 ⑴草坪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⑵草坪的实际面积比计划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⑶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可吸收0.04千 克二 氧化碳。这块草坪建好后每天可吸收 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
某工厂运来184吨煤,前8天平均每天用 去15吨。剩下的预计4天用完,平均每 天可用多少吨?
李工程师为市民广场设计了一个宽是15米的 长方形花圃,后来他又将这个花圃的宽 增加了8米,于是这个花圃的面积增加 了240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
王老师买了一个足球和6个排球, 一共花了470元。一个足球的价格是80元, 一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一个足球的钱+ 6个排球的钱=470 解、设一个排球x元 80 + 6x = 470 6x = 470 - 80 6x = 390 x = 390÷6 x = 65 答 一个排球的价格是65元
一辆卡车上装了面粉和大米两种粮食 (见下表),列式计算出表中的问题。
大 每袋50千克 米 面 每袋 25千克 粉
49袋 ?袋 一共3吨
长方形的周长为60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 求它的面积。
长方形的周长为20米,已知长比宽的2倍少2米 求它的面积。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
1、条形统计图优点: 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优点: 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 的增减变化。 3、 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 上升或者下降。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
少,并且能够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2、要表示某地区二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应选 用( )统计图
3、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长度表 示30吨,那么120吨应画( )厘米长。 4、折线统计图用( )标示数量的多少, 用( )反映数量变化的情况。 5、只要求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应选用( )统计图。
三年级第四组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 1.求平均数最基本的方法 总数÷份数=平均数 2.移多补少法: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 16 11 18 16
(1)读上面的统计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2)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电池?
2009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6
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1)(16+24+35+21)÷4 (2)(16+24+35+21)÷12 (1)(16+24+35+21)÷365
9 8 7 这是小熊 6 商店前三 5 天卖出冰 4 糕的情况。 3 2
(8+7+9)÷3
今天我 该进多 少箱冰 糕合适 呢?
星 星 期 期 三 四
想一想:下面哪个列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 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23 26 28 30 29 个数 20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181
1、同学们去公园用了( )小时,实际 骑了( )小时。 2、同学们在公园游玩了( )小时。 3、同学们回来时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横轴表示( ),数轴表示( ) 3、纵轴一格表示( )吨 4、( )月份的产量最高,是( )吨; ( )月份的产量最低,是( )吨。 5、( )月份到( )月份的产量呈( )趋势; ( )月份到( )月份的产量呈( )趋势。
1、六年级平均每人每天丢弃纸团多少个? 2、全校平均每人每天丢弃纸团多少个?
3、六年级平均每人每天丢弃纸团比五 年级多多少个?
下表是一名婴儿出生时以及一个月、 二个月……六个月的体重记录:
时间 出生 一个 二个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时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体重 00 00 8000 (克) (1)用( )统计图来表示这名婴儿的 体重情况比较合适。
(2)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填空
00 00 00 0
出生时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五、综合练习
填空 1、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 小数( )到原数的( ); 如果把3.14小数点向( )移动两位, 小数扩大到原数的( )。 2、按角分,三角形可分为( ( )、( 3、72+68+132=______ + ( 35×92+35×8=________× ( )、 )。
4、 0.057读作:________________; 四百零五点七六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5、 改写成用“亿”作 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6. 6.02米=( 3千米10米=( 6.05千克=( )厘米 )千米 )千克(
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0.7 0.706 0.76 0.67 0.076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它的 顶角是( )。
9、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要用4分钟,如果 锯成8段要用( )分钟。
10、在○里填“&”“&”或“=”。
9/10 ○ 0.06 7千克 ○ 6800克 1.5亿 ○ 15000万
3千米56米 ○ 3.56千米
11、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是( )万, 把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是( )亿。 12、 由9个十、3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它是一个( )位小数。 13、 0.08扩大到原数的( 42缩小到原数的( )倍是8, )是0.042。
14.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5°, 它的顶角是( )。
15、100.0103读作( ), 五十点五零写作( )。 16.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 这个数写作( )。 .17在一个三角形中,已
知∠1= 720, ∠2= 480,∠3= ( ); 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o,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三角形 (按角分类)。
19.把25缩小为原来的 ( )是0.025 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20、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1、0.28里有( )个0.01, 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元。 22、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23、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 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24.三百零五亿六千零八万写作( ), 改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 25.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0 o, 它的顶角是( )X|k | B| 1 . c|O |m 26.由9个十,2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它是一个( )位小数。 27.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4.00,这个数 最大是( ),最小是( )。
28.如图:∠1=40 o, ∠2=115o,∠3=( ) 2 1 3
29、7.95中的“5”在( )位上,计数单位 是( ),7.95表示( )个百分之一。 30.一根铁丝可以折成一个长4.5米,宽3米的长 方形,如果用它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米。 31.计算(72-6)+10÷5时,先算( )里面 的( )法,再算括号外面的( )法,最后 算( )法,得( )。 32.,沿一条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栽 了12棵(两端都有),这条路长( )米。 33.一根方木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 锯下一段需要9分钟,锯完要花( )分钟。
201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分之一除以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