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高一没读了出来社会工作后觉得高一和初中五年专三年读完可以吗所学的知识一点儿用都没有,但我还是觉得那些笔记

[转载]给高一学生的诸多寄语(下)
&&&&&&&&&&&&&&&&&&&&&&&&
第二十一周&
老师,同学,新年好!
●我们提倡老师因材施教,学生也要因“才”而学。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往往都不是随大流学出来的,而是在学习上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目标不能定得太低,也不能太高。要跳一跳,够得着。
●能坚持到最后的就必定是胜利者。
●新年的计划好制定,但落实起来有点难,最难的是坚持。
这是你高中生活的第一个新年。开学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带着新年的喜庆来到学校,你应该向老师和同学祝福:新年好!
新的一年往往叫人产生新的遐想和新的希望,尤其是青年学生,这种遐想和希望应该比别的人群更多更强烈。
为了不使新年的遐想成为空想,希望成为失望,这时候,你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制定出自己新年的学习计划。你也许会说:我每天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课下课,按老师的安排学习和做作业,还要个人计划做什么?我告诉你,学校和老师的安排都是对大多数人做出的,一个学校几千名学生,一个班几十个同学,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都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提倡老师因材施教,学生也要因“才”而学。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往往都不是随大流学出来的,而是在学习上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你制定的学习计划应该有如下内容:(1)目标。就是在新的一年你的学习成绩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具体目标,各科的分数要进入哪一个分数段。目标不能定得太低,也不能太高。要跳一跳,够得着。(2)时间安排。要根据进入高中以来的学习状况,调整制定出有利于自己各科成绩齐头并进的一个学习时间安排表,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执行好。(3)学习进度。学校对学习进度有一个安排,每个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科学的进度。如果你认为老师讲课的进度比较慢,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把进度加快一点;如果你认为老师讲课的进度快了,那么你就要调整时间,在这一科上多下功夫,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一般来讲,老师的教学进度是根据班里中等成绩的学生确定的,这个进度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新年的计划好制定,但落实起来有点难,最难的是坚持。有的同学可能坚持一两天,一两周,有的同学可能坚持一两月,能坚持到最后的就必定是胜利者。
& 第二十二周&
你找到属于自己的
    学习方法了吗?
●你一定不要在各门功课上平均使用时间。
●你不要认为某门课难学就怕它,学习时就对它应付了事。这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
●应该采取的方法是越难就越要在这门功课上下功夫。
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不是书上看的,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摸索积累的。
诚然,老师也会教你一些学习方法,你也可以读一些成功人士介绍学习方法的文章。但别人讲的和你看的再多,都不如你做的。别人介绍的一些学习方法,是他自己的体会,对他适合,对你不一定适合。一种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与你自己的各科成绩、与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敏锐度,与你长期形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关,它还与你身处的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比如,教你的老师的水平如何,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的程度如何,学校在各科课程上的时间安排,你是住校还是住家等等,这些都是你调整学习方法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还有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体质状况,也都在你考虑之列。
我读高中时的学习环境,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学校师资力量非常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我确定了自己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就是以自己学习为主,以听课和与老师、同学探讨问题为辅,整块时间以学习数理化三科课程为主,零星时间以学习语文和政治为主。对当时高考时计算总分的这5门功课的学习,我制定了比较周密的学习计划。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我才在当时的环境下考出全校第一名的高考成绩。
现在的高中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师资条件、教辅材料、教育设施等,都与我高中时代的不可同日而语。生活条件更不必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你应该怎样学习呢?在前面的谈话中,我介绍了各门功课的一些学习方法,你不妨照那些方法尝试地做一做。如果有效果,你就一直这样做下去。如果没效果,你就参考一下那些方法,找出适合你的方法来。
有些方法上的问题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你一定不要在各门功课上平均使用时间。一个人对某一课程的接受和理解记忆能力不同,决定了他在这门课程上所花的时间不同。而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是整齐划一的,学校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如果这样,学校就不能组织教学了。但学生的学习个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你在学校安排的统一时间里,一定要根据你的个性特点,来安排好你的时间。在高中阶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你一定不要把对老师的喜欢程度,转化成你在这个老师所教的功课上下功夫的程度。这对你是非常有害的。老师的学识、讲课风格、个人修养等,都是有一定差别的;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程度也是有差别的。这一点,我作为校长也不用讳言。不少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就在这门功课上很用功。这种现象在学校是比较普遍的。你一定要注意,你对老师看法上的差异不一定就是很客观、很准确的。前面我已经讲过,只有你去适应老师,老师不可能来适应你。当然,我并不是说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就不应该改进和提高。多数学校,对老师在这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和考评体系。所以,作为你而言,要尽量从主观上找原因和下功夫。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偏科。
你不要认为某门课难学就怕它,学习时就对它应付了事。这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高中阶段的每一门课,特别是高考时必考的科目,你都不能应付,而应该认真对待。否则,你应付了它,它反过来就会应付你。到时吃亏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它。应该采取的方法是越难就越要在这门功课上下功夫,难的东西你弄明白了,更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更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你要努力培养自己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很重要。高中学习不是做学问,而是打基础。基础讲究厚实,学问讲究渊博。这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也自然就不同。高中的各门基础课,一是为你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二是它是你进入大学的一道门坎。你在哪一科再出色,其它科你不用功,你就进不了大学。几年前涌出的几个“高中作家”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你无论先前对哪一门或哪几门课没有兴趣,你现在必须将对它的兴趣培养起来。只有对它产生足够的兴趣,你才会自觉地努力学习它。
第二十三周&
●在高中,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有不少,最大的因素就是沉迷于网络世界。
●复读一年成绩增加170分,不是我们学校创造了什么神话,是这位同学自己用远离网吧的意志力战胜了自我。
●在网吧里,可以找到虚幻的一切“美好”,但永远找不到优异的学习成绩,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友谊和骨肉亲情。
●从你走进高中的那一刻起,这一点就很重要——远离网吧,把握今天。
网络无疑是有充分积极意义的一种现代文明,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青年人中,见面一句:“上网了吗?”如同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人们见面就问一句:“吃了吗?”
但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而言,一切东西都可以完全赤裸的网络,其消极意义也是非常明显地存在着。
高中生的主要精力应该用于学习。但高中生在网吧上网是为了学习的人很少,大多是在玩游戏、聊天、听音乐,或是寻求一些其它的“新奇”。其中不乏为逃避学习的压力,在网络中“逍遥自在”的人。于是乎,把家长给的生活费用于上网吧者有之;夜晚翻墙离校外出上网者有之;在家骗家长说在校,在校骗老师说在家里者有之。我前面讲到过一个学生家长为了阻止儿子上网,当着全班师生的面把儿子的笔记本电脑砸坏。儿子当时表示痛改前非,但时间一长,网瘾还是复发。
在高中,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有不少,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沉迷于网络世界。尤其是在网吧,其身临的环境可以让你痴迷,有的学校上午第一节课,在教室里睡觉的学生你摇都摇不醒。在学校周边,一些网吧总是像一种叫做“回头青”的野草一样,前面锄,后面长。
一个高中生只要迷上了网吧,他的成绩就会直线下降。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是以优异成绩考进高中的,高二时开始迷恋网吧,学校和家长想了很多办法,他都改不了。2005年高考只考了420分,连第三批本科院校都走不了。那年暑假,面对进校成绩远在他之后的同学们一个个走进重点大学,他突然一下子醒悟过来。他发现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网络上拓展的“生存空间”完全是虚幻的。同学们上大学后,他成了一只孤雁。有一天,他关闭眼前的电脑,回首“网事”,希望从中搜索出几个闪耀的光点,来细细回味。但是,可怕的事情出现了,他竟然一无所获,他所付出的一切换来的是一片茫然。而与此同时,他眼前清晰地浮现的,是一幕幕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画面,是老师一次次将他在课堂上叫醒的情景,是父亲一次次把他从网吧拉出来的摇头和无奈的神情……他甚至发现,高二、高三两年时间,他忆不起校园内的花开花落,草青草枯。这时,他下定了决心,远离网吧,奋战一年,2006年到重点大学与同学们相会。预支的快乐带给他的是加倍的付出。一年后,还是在我们学校参加高考,他考出了590分的高分,被武汉大学录取。复读一年成绩增加170分,不是我们学校创造了什么神话,是这位同学自己用远离网吧的意志力战胜了自我。
当然,我并不是绝对地反对学生上网,节假日在家里上上网,查看一下学习资料,听听音乐,看看新闻,轻轻松松,也未尝不可。但是,我强烈反对学生进网吧。在网吧里,可以找到虚幻的一切“美好”,但永远找不到优异的学习成绩,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友谊和骨肉亲情。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而过,当三载光阴流过,物是人非,你是喜是乐?是悔是恨?从你走进高中的那一刻起,这一点就很重要——远离网吧,把握今天。
只要你这样做了,迎接你的是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
&  第二十四周&
你有把书读厚的本领吗?
●如何才能把书读厚呢?一要反复读,反复钻研,反复练习;二要博览群书,扩大阅读面。
●把书读厚是你学好高中课程的一种必然要求,你必须在学习中自觉养成这种习惯,逐步具备这个本领。
人们常用一桶水对一杯水,来形容老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好学生。其实,对学生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你学了100分的知识,你肯定很难考100分,你只有学了150分,甚至200分、300分的知识,你才有比较大的把握考100分。
这就要求你在三年高中阶段一定要把书读“厚”。
何谓把书读厚?一是要对每一门功课都认真地钻进去。教材上的内容,老师讲课的内容,都要充分地理解掌握,并能融会贯通。二是要通过自己独立地课外阅读和学习,扩大教学内容要求的知识面,加深对已学知识的深度把握和理解。
有人说,学多了记不住,反而把该掌握的东西忘了;学深了会把浅的东西忽视了,高考时会失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走路只要两只脚宽的路面就行,但如果路面真的只有两只脚距的宽度,两边是万丈悬崖,那谁也不敢上路。如果路面宽达1米,就会有人敢走了。如果达到3米,就可以放心地走了。如果达到10米,路两边即使是十万丈深渊,一般的人都可以甩开膀子向前走。还有练跑步时,你在腿上绑一个沙袋,比赛时你跑起来就很轻松。
这就是宽度与深度对人的感觉的影响。学习不是一种感觉,而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感觉的东西是精神的虚幻都如此重要,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是物质的存在就更不必说了。
如何才能把书读厚呢?一要反复读,反复钻研,反复练习。二要博览群书,扩大阅读面。我前面说过一个学生,她初中就读完了不少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一些古代经典名著,她的语文成绩想下都下不来。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黄祖洽先生小时候读书的故事也许你也可以参考。初中毕业时,黄祖洽家里一把大火把家里的藏书烧了个精光。他无书可读,翻出了父亲曾经用过的一本《代数学》课本。这是老一辈数学家何鲁著的教科书,除了代数外,还有方程等,内容简练,不容易读懂。看第一遍时许多地方读不懂,他就用铅笔打上问号。回头看第二遍后,先前不懂的有些懂了。再看第三遍,边看边拿起笔来自己推导一番,兴致越来越浓。连着看了六遍,全书的内容基本都弄明白了。通过这样反复阅读,反复推导,打下了扎实的自学基础,上高中就轻松了许多。黄祖洽先生曾经感慨地说:“我那时才15岁,读这本书,在自己演算、推导、证明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的兴趣,又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受益啊!”黄先生读高中时阅读面也很广。高一时读《史记》、《庄子》,高二读《通鉴纪事本末》,都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丛书里的。这种读深读宽的本领,对他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直至1950年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把书读厚是你学好高中课程的一种必然要求,你必须在学习中自觉养成这种习惯,逐步具备这个本领。只有这样,你才会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如鱼得水。
&第二十五周&
集体活动中有你的身影吗?
●一般来说,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都是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你只有融入了这个集体,你才会感到自己是生活、学习在一个不错的大集体之中。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品行和学习成绩同样优异。
●无论在哪一个集体中,你一定要有集体荣誉感。
●只有在集体活动中,你才会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向上向善的欲望才变得更加强烈起来。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尤其是青年学生,需要在一个集体里,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关爱,共同成长。
有的同学会说,高中三年,家长寄予了厚望,自己也下定了决心,一门心思搞学习,两耳不闻书外事,学校、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没有必要参加,那是浪费时间。
我要告诉你,这个观点是错的。一般来说,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都是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你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分子,必须热心地积极参加,这对你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学校的各种集会、比赛、劳动、演讲、晚会等,你都应该尽你所能,热心参加,并努力为自己所在的集体争得荣誉,即使你不是“主力”,当啦啦队也不错呀!因为你只有融入了这个集体,你才会感到自己是生活、学习在一个不错的大集体之中,否则,你会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心,一天到晚尽是烦恼的事,还哪来心思学习?
集体对人的重要性一般的时候同学们感觉不到。但是,当你置身于一个没有集体的地方时,你就会知道,离开人群,没有正常的交流和沟通,人的精神会变得沮丧,甚至崩溃。有几个战士,长期驻守在南海的某个礁岛。他们的生活里除了海,还是海。有一次,一个回家探亲的战士把一只小狗带到了岛上。小狗开始几天在小岛上东转转,西转转,觉得好玩,与战士们相处也不错。十几天后,小狗开始烦躁地叫唤。二十几天后,小狗不吃也不喝,沿着小岛面向大海边跑边狂叫。又过了几天,小狗开始见人就咬。战士们都知道,小狗的这种举动,与他们自己一样,是一种强烈的孤寂感造成的。小狗已经咬伤了几个战士,他们不忍心直接处理掉小狗,于是,找来几块木板,把小狗放在上面,放入大海。狗通人性,狗都如此,何况人类。人更需要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
在学校,你会身处很多个集体之中。小组是一个集体,班是一个集体,寝室也是一个集体,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兴趣小组、文学社、球队、课余竞赛班,还有党团组织等,都是校内的“集体”。在校际交流中,你就是学校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
每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团队,有些“集体”你是不可选择的。比如你进了某个学校、某个班,你就自然成了这个学校、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别无选择。而学校内的一些组织,你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队这个集体,而不加入队这个集体。你可以加入数学竞赛小组,而不加入校园文学社。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品行和学习成绩同样优异。而那些性格孤僻,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学生,一般难得有优秀成绩。这样的学生即使在考试中能获得高分,走入社会后也很难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无论在哪一个集体中,你一定要有集体荣誉感。不要一切都无所谓,一切都觉得与己无关。如果这样,时间久了,你就会慢慢变得十分冷漠起来,你会冷漠集体,冷漠学习,冷漠生活。你会遇到事情一个人在心里憋着,不与人沟通,甚至会走极端。这不是危言耸听。前几年出现的某重点大学学生杀死室友的事例,以及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现象,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这方面的警钟。
只有在集体活动中,你才会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向上向善的欲望才变得更加强烈起来。而这些东西,对你高中三年的成长是很有作用的。
第二十六周&
●你只有尊重了他们,他们才会尊重你。
●尊重别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宽容。
●他用智慧宽容了别人,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
●宽容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尊重自己。
●要别人尊重你自己,最重要是你成为一个高雅的人,优秀的人,也就是本身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你在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是同学、老师,还有家长。你几乎天天与他们在一起,你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们。你只有尊重了他们,他们才会尊重你。
你的周围一定不乏值得你尊重的人。对这类人,你从心底里敬佩他们,很自然地会尊重他们。这你很容易做到。
你不容易做到的是,这个社会确实有一些愚笨的、甚至一无是处的人。这类人你会尊重他们吗?绝对不会。如果你好坏不分,尊重了这些人,这就从另一方面暴露了你自己的缺点,表明你的知识和修养也和他们差不多。但是,即使是对这样的人,你也没有必要表露出对他们的轻蔑。这就是说,你尽可以在内心里随意讨厌任何人,但是没有必要将你的感觉让对方知道。如果你在言语或行动上表示过对某一个人的不尊重,我想这个人即使再宽宏大量,他也不会尊重你。
你的同学都是很有自尊心的同龄人,你的老师的自尊心应该更强,家长也一样。在学校和班里,如果你做错了某件事,并且确实是无意的,只要你解释清楚,大家会原谅你。但是,如果你的错误是侮辱了别人,那么别人是很难原谅你的。不管你是在多久之前侮辱过他,对方都会牢记在心。
尊重别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宽容。英国前首相邱吉尔退出政坛后,有一次骑着一辆在路上闲逛。这时有一位女士也骑着自行车,从另一个方向急驶而来,由于煞车不及,撞倒了邱吉尔。
“你这个糟老头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恶人先开口地破口大骂,“骑车不长眼睛吗?”
“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邱吉尔对那位女士的恶言恶语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看来你已经学会很久了,对不对?”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前首相,只好羞愧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刚刚才学会的。”
邱吉尔的语言充满智慧,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那宽以待人的美德。他用智慧宽容了别人,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如果他不用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那结果可想而知。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很智慧的宽容我的人。那是1984年,我从广播里听武汉大学毛治中教授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我把听课的一些想法写信告诉毛教授,毛教授回信时,结尾特别提到了我的信封写得很难认。我一看落款,毛教授的名字是“治中”,不是“志中”。而我听广播听的是音,把教授的名字写错了。这无意间造成的不尊重,毛教授很智慧地点出来了。虽然我至今没有与毛教授见过面,但这件事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宽容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尊重自己。
当然,我要求你尊重别人,不是要你去刻意讨好别人。如果你这样做,首先就失去了自尊。如果你刻意讨好某一个人,会失去周围所有的人对你的尊重。如果你刻意讨好周围所有的人,那你就已经变得不可救药,你会成为周围的人讨厌的对象。
要别人尊重你自己,最重要是你成为一个高雅的人,优秀的人,也就是本身值得别人尊重的人。你的性格、志趣、爱好等,都要有值得别人尊重的地方。如果你自己是一个低俗的人,即使你尊重了别人,别人也难以尊重你。他们会以与你为伍感到不自在,甚至感到耻辱。那样,将会是你一辈子的悲哀。
&第二十七周&
人要学会独立
●这些农家子女吃大食堂,睡大统铺,照样考状元。
●连生活上都独立不起来,何谈学习上的独立和刻苦。
●比较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差别,最大的就表现在独立性方面,在自主性方面。
●高中生学会独立的第一步是学会自理自学。
在学校里,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开学的时候,家长到学校来,为高中生报名,找教室,找寝室,并在寝室里帮学生把行李打开,床铺整理好,学生则袖手旁观。中午和下午放学后,许多家长跑七八里路,专程送饭菜到学校,学生天天心安理得地享用。有的学生说住集体宿舍不习惯,于是家长就在学校附近专门租房子来陪读……这些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这些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强。要知道,你可是高中生了呀!
你可以找一些做出了伟大事业的人物传记来读一读,你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在父辈的庇护下成长的。他们从小虽然不一定是什么天才,但从小一定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具有独立思维习惯的人。你也可以打听一下你的天门中学的那些学有所成的学长们,哪一个是在父母的娇宠下成才的?回答是:没有。天门中学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那些骄子,几乎都是农家子女,二十多年都是如此。这些农家子女吃大食堂,睡大统铺,照样考状元。相反,一些早晨要家长催起床,晚上要家长催睡觉,一天要家长送几遍饭的娇娇宝贝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连生活上都独立不起来,何谈学习上的独立和刻苦。如果对他们有这种要求,仅仅只是一种奢谈,仅仅只是家长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高中生已经是老大不小了,应该独立了,或者应该学会独立了。有人比较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差别,最大的就表现在独立性方面,在自主性方面。孩子刚学步的时候,美国小孩子摔倒了,父母很平静地鼓励他自己站起来。中国小孩摔倒了,父母一边惊叫“我的宝贝”,一边跑过去把他抱起来。长大以后,要上大学了,美国青年或者向家长借钱交大学学费,或者先打两年工,赚一部分钱后再上大学。中国青年多数是向家里伸手。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美国人在一些应用性科学研究上出类拔萃,中国人在一些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这就是独立性不同产生的差别,或者说这种差别与小时候的独立性教育有一定的联系。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教育文化。相反,我们的教育文化里的一些优秀的东西,也是美国教育里所没有的。当然,这已经是另外的一个很大的话题了。这里就不细谈了。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结论是,如果一个人到了高中时期的15-20岁这个年龄还不能独立,那么他这一辈子的依赖性就很强。男人女人都是如此。这类人一辈子是这样过的:小时候靠父母,成家后靠丈夫(妻子),年老后靠子女。这类人做事无主见,性格不坚毅,很难成大事。
高中生学会独立的第一步是学会自理自学。也就是生活上要自理,不能什么都依靠父母;学习上要养成自学的习惯,不能一切都依靠老师。第二步是要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要有自己的见解。第三步是要学会独立地处理矛盾和问题,独立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第四步是要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
能做到以上这些,你就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高中生了。
&第二十八周&
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
●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学习环境不是别人为我们创造的,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的。
●你要把整洁作为最直接的一个环境。
●高中三年你能否健康成长,交友很重要。
●只有从各方面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你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学习成绩而言,一些学生和家长采取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最直接的办法有三:择校,转班,留级。我们姑且不论这三个措施的正确与否,这些措施归结到一点,就是换学习环境。
其实,学习环境不是别人为我们创造的,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你能否进一所好的高级中学就读,决定于你自己初中三年的努力。你进了一所好的高中,你能不能心情愉快地度过三年学习时光,并取得优异成绩,环境也很重要。对于一个学校的几千名学生来说,总体上讲,环境是基本一样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则有千差万别。有的学生会在一所学校里如鱼得水,有的学生也许会成天抱怨学习环境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后一类学生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同一个学校和同一个班,好的学习环境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
你要把整洁作为最直接的一个环境。你的手脸要干净,衣着要整洁;你的课桌内外的学习用品和书籍资料要摆放有序;你的宿舍用品要保持干净并时刻整理好;你不要用牺牲周围同学共同空间的整洁来保持你个人的整洁;你要及时修剪头发和指甲;你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穿拖鞋、背心、短裤进教室。做到了这几点,你就会给周围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会赢得别人第一眼的尊重。
你要注意和家长沟通思想。现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一般都会有一个叛逆期。有的同学这个时期是在初中,有的则在高中。在叛逆期内,你觉得你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对父母的任何苦口婆心的话都听不进去。父母也拿你没有办法。这时期的你,与父母好象是一对冤家。你有不少委屈,而父母把你辛辛苦苦养育了十几年,他们的委屈更多。怎么样才能正常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关键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最有效的办法是遇事多与父母沟通。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不管父母的态度和方法如何,天下父母恐怕没有哪一个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不少家长省吃俭用,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花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高中,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假如你承认了这一点,你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呢?反之,如果你与父母相互不能理解,一天到晚烦都烦不过来,还哪来好心情专心学习?再说父母经历的事毕竟比你多,他们的一些观点对你的学习和生活肯定会有帮助。也许你关在心里想不通的一些事情,他们一句话就让你豁然开朗。
你要注意同学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要有几个知心朋友。知心朋友的情感基础要建立在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之上,不能建立在聚餐、上网、抽烟、打牌之上,更不能在异性同学之间发展超乎同学友情的其它情感。高中三年你能否健康成长,交友很重要。交友不慎,轻者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个人性格的养成;重者被拖下水,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近年来中学校园时有恶性事故发生,有些是所谓“朋友”反目械斗,有些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致人于死地。这些事情虽属少数极端事故,但高中期间同学玩在一起不用心学习的人却大有人在。这应该引起你足够的注意。
你要注意培养与老师的感情。一般来说,学生喜欢听哪一科老师的课,或者喜欢哪一个老师,他会很自然地在这个老师所教的课上多下一些功夫,这一门课的成绩自然就会好一些。老师对学生应该说是没有偏爱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多问多思,老师自然会喜欢你这个学生。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成绩还不错,就对老师表现出不尊重,也不要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就感到自卑。千万不能这样。你努力了,你付出了,老师会记在心里。你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心底里为你高兴。你的成绩不尽如你意,他会为你分析原因找病症。他不会因为你成绩不好对你另眼相看。即使有少数老师这样做了,你也不能以偏概全,对老师失去信心,对自己失去信心。
你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高中三年,你肯定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人和事,这很正常。你不要一遇到这样的事就愁眉苦脸,并天天把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上。要快乐一点,阳光一点。要学会忘记,学会放弃。即使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和困难,只要天不塌,人不死,就要继续朝前走。因为高中三年,你等待不起,蹉跎不起。这三年对你一辈子太重要了。培养良好的心态最好的办法,是凡事多从几个角度想一想,多从积极的方面去想。
只有从各方面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你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第二十九周&
贫困不是你的错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不能贫困。
●贫困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父母的错。
●我们暂时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
●我们所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力争以后在我们这一代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
这个社会永远都会有贫困者。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不能贫困。
有一次学校开展一项活动,希望在座的“阳光班”和“维新班”的同学们把手举起来。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奇怪的是,主持老师连说了几遍,举手的人只有几个。原因是这两个班的同学都接受了每人每年3000元的贫困生补助,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亮相”。
这怎么行?
那次活动结束后,我把阳光班、维新班的同学留下来,专门为他们做了一个“贫困不是你的错”的演讲。希望这两个班的同学正视贫困,消除贫困带来的心理负担,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学习。后来的一些活动中,这种不敢“亮相”的阳光生和维新生少了许多。
其实,在高中阶段,贫困生大有人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来的学生,都有家庭不宽裕和困难的。尤其是在农村,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其它收入,光靠几亩田很难支付一个高中生的所有开支,何况多数农村家庭不止一个孩子。
对于这一现象,同学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贫困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父母的错。贫困现象有直接的家庭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些东西是我们作为一个高中生所解决不了的,因而也是你高中阶段没有必要探究的。我们暂时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我们所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力争以后在我们这一代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中国千万个家庭脱贫了,国家也就富强了。
你不要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各方面都低人一等。你想一想,你除了生活上比有些同学的标准低一些之外,还有什么比他们差呢?没有什么!你能够考进我们学校,就说明你的成绩是不错的。你们中的一些成绩排名在全年级500名之前的特别困难的学生,还被选进了阳光班和维新班,三年高中读下来享受9000元的贫困生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资助,也是一种荣誉,你应该感到骄傲才对。你也许不知道,还有多少同学向你投以羡慕的目光。无奈学校每年名额有限,不能满足每一个需要资助的同学。
作为一个贫困生,你应该自强不息才对。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大学的事迹,不知你听说过没有?黄来女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做家教,养活自己和父亲,还帮瘫痪的父亲治病。这是多么不容易!一个大学生,也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当然不一定需要完全效仿她这样做,但是她的这种精神是完全值得你和你的同学们学习的。有一次,我安排学校政教处在各班调查摸底,看有没有贫困生愿意在课余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学校发给这些学生一点补助。调查摸底的结果令我大失所望。那么多贫困生,竟然没有一个人报名。可能你们是怕丢面子,可能你们是怕影响学习……你们怕这怕那,我所怕的只有一点,就是你们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你们已经是青年人了呀!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贫困生在学校学习时,一般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刻苦,你们的成绩也一般比较优秀,你们把目标都定在上重点大学。这一点历来都是如此。
有一点我要提醒贫困生注意,就是不要因为贫困而责怪自己的父母,或者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俗话说的好,子不嫌家贫。你只要充满信心,就一定能改变贫困的生存状况。
&第三十周&
做一个阳光的高中生
●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有了它,你才不是一具空空的躯壳。
●奋斗的过程就是你成为一个阳光高中生的过程。
●做阳光高中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要开朗。
●如果这三年你阳光了,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一路阳光。
现在的高中生,多数家长对他的要求就是一个——学习成绩好,能考上重点大学。为此,家长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惜花钱为学生择校,不惜花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专门陪读三年。学生无论提什么要求,家长基本上都满足他。我不否认这样做的家长能培养出好的大学生,但是,我同样也不否认这样做的结果,是培养了不少这样的学生:一切以“我”为中心,任性,不与人沟通和交流,缺乏社会和家庭责任感,缺乏爱心,不讲文明礼貌,反叛精神强,自己不怎么样却还瞧不起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这是何等的悲哀!
我要求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做一个阳光的高中生。阳光高中生的标准有这样一些:有远大的志向,有坚韧的毅力,有宽广的胸怀,有开朗的性格,有团结友爱的品质,有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有良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有健康的体魄。做到了这八个“有”,你就是一个很阳光的高中生了。
做到这“八有”并不难,难的是你愿不愿去做,愿不愿意持之以恒地去做。你愿意这样做,这很容易,否则就很难。
这“八有”做的过程比结果还重要。比如远大的理想你一定要有。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有了它,你才不是一具空空的躯壳,才会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奋斗,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你成为一个阳光高中生的过程。再比如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我这里没有提出你必须在学业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准,因为全校那么多学生,不能人人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人人都考上重点大学。但是你一定要有自觉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浪费宝贵的三年光阴,你一定比用懒散放松的态度去学习的收获大得多。你这样做了,不管学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你都问心无愧。
做阳光高中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要开朗。让别人了解你,你也能了解别人。性格内向不利于你的学习,也不利于你今后在社会上发展。2006年我们学校的高考状元蒋毓,就是一个整天快快乐乐的女孩,什么事什么话她都可以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高考前几周,学校发的奖学金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她请假两天,回家调整了一下心态,回到学校继续快快乐乐地上课复习备考,终于以全校第一名、湖北省第23名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试想,如果她因为奖学金这点事整天闷闷不乐,关在心里面冥思苦想,她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吗?显然不能。
另外,如果你在高中阶段能够成为一个阳光的男孩或女孩,对你一辈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段时间是你的世界观和个人的性格、习惯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三年你阳光了,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一路阳光。
第三十一周&
成绩下滑的苦恼
●成绩下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想下滑。一个学生的成绩,很少有直线上升的。
●你努力少一点,别人都会超过你,就别说你不努力了。
●只要你在各方面都努力了,在学习上刻苦了,没有浪费时光,成绩不管是上升还是下滑,你都问心无愧。
成绩下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的成绩确实下滑了。还有一种是你感觉你的成绩下滑,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对于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你过去在某个地方读初中,你在全校排名可能一直靠前,老师、家长、同学都给予了你充分的肯定,你那种“优秀”的感觉非常好。而你到了我们学校,全市各个地方的“优秀生”都集中在一起,在几次考试中,别说在全校,也许在全班你的成绩都很一般。于是你的直觉是你的成绩下滑了,而实际情况是你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也没有真正的下滑。对于这种情况,只要认识清楚就好处理了。对于前者,我要着重与你们讨论一下。
成绩下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想下滑。一个学生的成绩,很少有直线上升的。特别是高中生,你在努力,别的同学也在努力。在重点中学尤其如此。高考就像国际性运动会一样,是一种挑战学生的意志力、心理状态、学习方法、体能、智慧等各方面综合极限的考试。你努力少一点,别人都会超过你,就别说你不努力了。你努力了,成绩不一定上升。但是,你不努力,成绩肯定会下降。所以说,不管在什么时候,首先不能下滑的是你的思想底线。
有时候成绩下滑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一个高中生,他的身体正在发育成熟,心理处在不断变化的活跃时期,学习方法也在完善调整之中,还有家庭环境,交友情况等等,都在变化之中。当这些因素都处在最佳或接近最佳状态时,你的成绩就是你发挥最好的时候。尤其是女生,这种状态非常明显。有些情绪不稳定的男生也是这样。还有,一个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一般都有一个叛逆期。在这个时期,你会自以为是,瞧不起父母、老师、同学,更不要说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如果你这一时期是在初中,就对你升高中有影响。如果你这一时期是在高中,就对你升大学有影响。要是高三的时候,你还没有走出叛逆期,那对你一辈子的影响可大了。这个时期对不同的学生,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在一年左右,长的可能是三年,甚至整个青春期。
如果你是因为根本不想学习而成绩下滑的,那你没有必要苦恼。你最好把你的想法告诉家长,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必呆在学校闷得慌。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再进学校学习也不迟,总比在学校上课望着天花板、下课东游西逛强。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适合创造探索的时代,只要你用心地去做一件事,勤奋地去做一件事,什么行业都可以做出成就,不必来挤高考这个独木桥。
如果你主观上想学习,客观上也很勤奋努力了,成绩还是不理想,那你就好好找一下原因。你首先考虑一下你这段时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没有事情让你分心了。比如家里父母之间闹矛盾,生活上有困难,对异性同学产生了好感,对哪一个老师的课不喜欢,对哪一门课有一定的畏惧感等等。这些都是可能让你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的直接原因。找准了原因,你就与老师、家长多商量,尽量换几个角度去思考一下那些原因,也就是问题。别人无论说什么,起作用的关键还在于你自己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功课上来。
你还可以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这也是影响你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这一点,我在第22周已经专门谈过了。除了我谈的那些,你还可以与你的每一科的老师多探讨交流。这样做应该有一定的效果。
你必须正视这一点,也就是全年级全班这么多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功课打的基础不同,个人的爱好习惯不同,学习方法的不同,乃至智商的不同,同样花100%的努力,100个同学会考出100个分数,绝对不可能都在一个分数层次。这一点你必须充分认识到,并以积极的心态去正视它。你应该知道,你花了100%的努力,你还不如别人。那么,假如你不努力,就会更加不如别人。你可以这样想一想,你高二时的知识水平是不是比高一时强了许多,高三的时候就会更强一些。因此,与你自己相比,你还是进步了不少,收获也是很大的,只不过是别人可能比你收获更大一些。这一点你也要认识到。
关于你在高中三年的每一次考试成绩,你应该看重,但又不能过分看重,特别是不能背上成绩的包袱。你正确的态度是,只要你在各方面都努力了,在学习上刻苦了,没有浪费时光,成绩不管是上升还是下滑,你都问心无愧,你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长和学校。我们学校在评价你时,也理所应当地会把你归到优秀学生之列。
&第三十二周&
用一个个小行为编织人生修养
●人生的修养是从一个个小行为开始的。年轻时候的修养影响你的整个人生。
●很小很小的事情,可以看出你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事的态度。
●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在一分钟内做好,但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一分钟内做坏。
人生的修养是从一个个小行为开始的。年轻时候的修养影响你的整个人生。
你应该学会从每一天,每件事做起,炼就你的人生修养。早晨起来,自己把被子叠好,把房间收拾干净,把自己收拾整洁,向爸爸妈妈说一声再见。如果父母还没起床,收拾的动作就轻一点,走的时候轻轻关上门。这些细小的行为你做到了吗?如果你做到了,就说明你是一个比较注重修养的人。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可以看出你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事的态度。
有一位大心理学家的名言你肯定早就知道: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照这个推理,一个人的命运是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的。这不一定十分准确,但完全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一位大学老师在给新生上课时说:“你们大学四年能不能有所成就,不是看你们在课堂上干什么,而是看你们在课外干什么。”这话也很有道理。如果一个大学生课外的行为都值得充分肯定,那他课堂内就应该是更值得肯定的了。大学生是这样,高中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那么,我们都应该注意哪些小行为呢?比如:在校园内碰到老师要问好,进办公室要喊报告,不要随地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上完厕所要冲水,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要保持个人卫生和衣着整洁,回到家里要叫长辈。还有很多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小行为,我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只有靠你自己在平时去积累,并认真慎重地对待。切不可以为这些是小事而忽视它。
我有一次去理发,看见那个理发店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句话: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在一分钟内做好,但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一分钟内做坏。这句话出自哪里我不知道,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说:一个行为不可能成就你的人生修养,但你的人生修养可以在一个行为中毁掉。
第三十三周&
优秀生一定要选理科吗?
●究竟应该选理还是选文?你一定不能跟风。
“理”和“文”在社会上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读大学选专业与就业有很直接的关系,但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选文选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选择你的兴趣和长处,选择你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不知道在其它学校怎么样,在我们学校,文理分班时,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都会选择理科。这种选择不能说是错的,但就我在学生和家长中的调查情况来看,他们选择理科,理性成分少,跟风成分多。
究竟应该选理还是选文?你一定不能跟风。应该说,这是你人生一次比较重要的选择,所以,你应该慎重再慎重。选理选文,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这要看你将来打算做什么?你给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怎样定位?或者还考虑近一点,你准备读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你只有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了,你才能确定好选理还是选文。
“理”和“文”在社会上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这要看你的兴趣。拿治国来讲,学理学文都可以成为治国之才。纵观世界各国元首,大致有三种背景经历:一类是行伍出身。一般是战乱时期的建国元首,或国家处于不稳定时期的“非常”元首。二类是理工科背景。一般是国家处于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过渡,或者说国家经济发展处于由不发达向发达过渡时期的元首。三类是人文社会和经济法律学科背景。一般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你可以按照我这个分类,查一查近代以来各国元首的经历,虽然有少数例外,但大体如此。
至于说学理学文对社会的贡献,那也不能简单地说孰大孰小。只要你在一个岗位上能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事情,就是有贡献。美国十八、十九世纪是各种发明创造不断涌现和工业化进程非常迅猛的发展时期,为美国成为当今之美国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毫无疑问,理工科出身的人在推动这一进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从事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文科背景的人制定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联邦宪法》,以及其它的法律制度体系,美国的土地上就不可能产生出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所以说,当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美国成为当今之美国也功不可没。
当然,上面这些话,你可能会觉得离你选择文理科时的考虑太遥远。你考虑最多的可能还只是你高中毕业后升大学或者直接就业的问题。我要告诉你,读大学选专业与就业有很直接的关系,但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学主要是培养人的一种能力。真正走向社会,光靠大学学的那一点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很多人走向社会后从事的是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这样说是不是读大学的某个专业就没有用了呢?肯定不是。上个月我受重庆大学之邀参加该校“牵手中学名校”活动。在重庆大学,我了解到,我们有一个校友,在重庆大学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留在学校办公室做管理干部。他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做行政管理工作照样出色。在我去重庆的前不久,被调到教育部去做人事管理工作了。从大学到博士的这些年,他受惠最大的是学校给予他的能力培养,而不是简单的专业教育。
现在在中国,大学招生规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仍然很大,有半数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进不了大学,有接近80%的高中生进不了一类和二类本科院校。在升学压力如此大的前提下,有一个大学读就很不错了。我这样说,不是让你随随便便读一个大学选一个专业,而是要让你知道,选文选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选择你的兴趣和长处,选择你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三十四周&
让我们插上文科的翅膀
●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一样,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理科知识的用途是让你有一种服务社会或者小一点说是养家糊口的本领;文科知识的运用则可以让你掌握社会或者社会的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单位的发展命运。
●这个社会本来就很复杂。我建议你插上文科的翅膀,就是想你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律后,循着规律的广阔天空展翅翱翔,而不是违背规律四处碰壁。
文科知识对一个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历史和未来,了解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的一般规律,从而使你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定位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你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文科方面的知识。这有益于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如果你升高二时准备学习文科课程,而你又确实喜欢文科,那你真的是插上文科的翅膀了。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一样,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加上文科知识以读和记为主,抽象思维的东西少。一个高中生如果是发自内心地想学好文科,而在行动上又那样做了,他的文科成绩肯定差不了。
如果你升高二时准备选择学习理科,那你也不要忽视对一些文科知识的了解。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过去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吧?这就得学习历史。你要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空间吧?这就得学习地理。你也要了解这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法律制度吧?这就得学习政治。了解了这些东西,你就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学。你就有了学习的目的和生活的目标,你的人生才会有意义。你才会从高中阶段就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从现在起朝这一个理想而脚踏实地努力拼搏。
文科知识浩如烟海,高中生对文科知识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才好呢?这里要根据你个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你准备将来学文科,你就得熟练掌握高中文科教材的全部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读一些与此相关的课外书,丰富、补充和深化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这样,你的文科功课才会优秀。如果你准备学理科,那么你对文科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但是你的涉猎面最好广一些。这样你的视野就变得比较开阔。有了开阔的视野,你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和方式就不至于处在一个比较狭窄的层面上。这对你的学习和生活,包括为人处事都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一个人想在这个阶级意识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个法律制度比较完备、物质文明日趋发达、贫富差别仍然明显、国家和民族利益越来越重的社会上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你就不能不学习和掌握文科知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理科知识的用途是让你有一种服务社会或者小一点说是养家糊口的本领;文科知识的运用则可以让你掌握社会或者社会的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单位的发展命运。当然,我这样说完全没有重文轻理的意思。我自己在高中学的就是理科。我的文科知识主要是参加工作以后学的。
我不重文轻理,也不重理轻文。我认为,一个高中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文理兼而有之。但是为了应付高考,有些中学高一就文理分班了。虽然学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学生和家长也要求和支持这样做。
面对当前这种状况,我经常建议一些学生和家长,采取非常规的思路,处理文理科问题。这里也不妨向你介绍介绍。如果你大学准备读文科,你完全可以在高中阶段学习理科,因为很多大学的文科专业都兼招理科考生,有的还只招理科考生。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你高中学的是文科,大学又读文科,那么你这一辈子都不大可能了解理科知识了。因为理科知识参加工作后很难系统地自学。而文科知识就不一样,你高中读了理科,大学又读文科,这样你的知识结构就比较合理。你就既了解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又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也许你会说,我哪里考虑这么多!我读高中考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这么简单的事被您说得这么复杂。那么,我要告诉你,这个社会本来就很复杂。我建议你插上文科的翅膀,就是想你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律后,循着规律的广阔天空展翅翱翔,而不是违背规律四处碰壁。
&  第三十五周&
你好,谢谢,对不起
●生活中这些随口而出的简短的语言,是一个人是不是有修养的最直接的表现。
●一句“你好!”传递着师生的情谊,同学的友爱,陌生人的印象。
●一句“谢谢!”会让人心中涌动一股暖流,也会让人对你产生一种人格的敬意。
●一个人的修养就应该从“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简短的语言开始,从年轻的时候开始。
在校园外,见到同学、老师和其它熟人,点个头,说一句“你好!”在校园内,迎面遇到一个人,无论认识不认识,说一句“你好!”这足以显示出你的礼貌。
别人为你做了一件什么事,哪怕微不足道,哪怕是他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你都应该说一句:“谢谢!”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你无意间做了一件不正确的事,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事,这些事与别人有一定的关系,你应该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是你的涵养的表现。
生活中这些随口而出的简短的语言,是一个人是不是有修养的最直接的表现。作为一个高中生,你应该养成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的良好习惯。
不要认为这些语言既不影响学习成绩,又不影响你的吃饭穿衣,它们在你的高中生活里无足轻重。如果你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在三年的高中生活里从没有使用过这一类语言,那么我把话说重一点,就从这点小事上,我可以看出,即使你的学习成绩再好,你这一辈子都有可能无可救药——在个人修养方面。
一句“你好!”传递着师生的情谊,同学的友爱,陌生人的印象。假如师生、同学在走廊上相遇,如同相遇路人一样,那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大家都这样的话,不仅是你们个人的悲哀,也是一个学校的悲哀。在校园里,只要单独相遇,你都应该向对方问好。尤其是对于不认识的人,在判断不出对方究竟是老师、同学、工友还是家长的情况下,可以用通用的语言,你好!也可以根据大致的判断,说老师好,同学好,叔叔好,阿姨好。你投之以桃,对方一定会报之以李。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文明礼貌的校园。
一句“谢谢!”会让人心中涌动一股暖流,也会让人对你产生一种人格的敬意。当你一句“谢谢”出口,你付出的仅仅是两个字。但你得到的东西,这两个字绝对承载不起,你的人格修养会在对方心里“油然而生”。当然,你说谢谢的时候是没有想到有什么回报的。相反,你的“谢谢”本身就是对别人为你付出的某种东西的语言回报。
一句“对不起!”会消除许多误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矛盾冲突,会多一些谅解,多一些沟通,会让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尴尬中得以解脱。
一个人的修养就应该从“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简短的语言开始,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假如你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语言习惯的话,那么,你在高中阶段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否则,成人后你就会受人轻视,被人看不起。
这些语言不仅仅是在学校使用,在家里也同样应该使用。早晨上学,应该说一句“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到家,应该说一句“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爸妈为你端出饭菜,你应该说一句“谢谢爸爸妈妈”。放学回来晚了,应该说一句:“对不起,因为参加班团活动,我回来晚了,让爸爸妈妈久等了”。我相信,如果你在家里做到了这一点,爸爸妈妈为你付出再多,他们也会从内心里感到欣喜,因为他们从这些语言中,看到了一个懂事的有教养的儿子(女儿)的希望与未来。
我相信,你能够坚持做到说好这些语言的小事,就一定能够成就你梦想的大事。让我们一起说一句——你好!谢谢!对不起!
&第三十六周&
多读一点课外书
●学业负担重,不能成为你不读课外书的理由。
●我建议你不妨读一点史书,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
●读课外书的方法主要是泛读。
●养成了读课外书的习惯,走向社会后,你才能成为一个学习型人才。
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很重。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对这一个问题,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无能为力。但学业负担重,不能成为你不读课外书的理由,你应该尽量挤出一些时间,多读一点课外书。
读课外书不能用正常的学功课的时间来读。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吃饭之余,睡觉之前,这些零星的时间用来读课外书是最好不过的。也可以用整块时间来读,那就是星期天和寒暑假,还用其它几个长假。
课外书很多,高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课外书呢?我建议你不妨读一点史书,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也可以读各个领域的一些科普类读物,还可以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书刊——如果你对某一领域有兴趣而想深入了解一下的话。当然,读一些诸如《读者文摘》、《中国青年报》等正规报刊,也是不错的。高中时期,你读课外书的目的应该说有两个: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扩大知识视野;二是休闲,缓解课程学习上的压力。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就是一些涉及到人生修养方面的书和文章,或多或少地会对你的人生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读课外书的方法主要是泛读。读课外书一定不要有什么压力。饭后和睡觉前翻一翻,了解一下大致内容,知道有这么回事,真正要用的时候再去认真地读一读。有些你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精读,甚至做读书笔记。
读课外书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利用学业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是我很反对的。高中生毕竟要面对高考,这是你不可能回避的人生的一次很关键的考试,你必须认真对待,必须完成好你每天的学业。二是看一些无聊的书刊。现在的书刊,“鱼龙混杂”,尤其是一些非法出版物,梦幻的、猎奇的、黄色的、甚至邪教的东西都有,少数高中生没有辨别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往往陷在这些书刊里不能自拔。这样的学生成天都沉醉在书里的“那个世界”,在课堂内外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家长和老师的耳目,与网迷一样,很难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其学习成绩往往直线下滑。高中生成绩下滑有三种“绝对杀手”:上网成瘾,谈情说爱,看无聊书刊。三是读课外书太用功。读课外书毕竟是对“课内书”的一种补充,太用功了就一定会影响你的学业,也增加了你的负担,这大可不必。
最后还跟你说一说为什么要读课外书吧。在写这次谈话稿的当天上午,《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到学校来采访,我说我是《中国青年报》的老读者,事实确实也是这样。我读了20多年《中国青年报》,从17岁读到了40岁左右,近几年才不读此报。我说:有一份《中国青年报》相伴走过青春岁月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追求上进,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即使在最普通的岗位上、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记者说,你这话可以成为我们报纸的广告词了。我个人确实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课外和工作之余,我多数时间是与书报相伴。可以说我现在用的大部分知识,都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是在课堂外学的。
养成了读课外书的习惯,走向社会后,你才能成为一个学习型人才。即使你高考时马失前蹄,我相信你一定会“是金子总有闪光的那一天”。
&    第三十七周&
●“聆听”不仅需要人们用耳朵去听,更需要人们了解、领会说话者的意思。
●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也显示了你对对方的尊重。
●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
●学会聆听,也是学会宽容、谦虚和礼貌。
说起“聆听”这个词,恐怕你会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听”吗?的确,“聆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只简单地解释为“听”的意思。但“聆听”在本质上是不同于“听”的。“听”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听,用耳朵接受声音。它接受的是表面的东西,不分辨真伪,所以从古至今常有听信谗言的事。而“聆听”不仅需要人们用耳朵去听,更需要人们了解、领会说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会聆听,对于你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学会聆听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让对方说话而不打扰他;二是全神贯注地听;三是理解对方所想说的真正意思。
你首先要学会聆听老师的教诲。上课时,你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老师所讲的要点。有的学生上课漫不经心,虽然也和别的学生一样,听老师讲了一节课,但一点收获也没有。为什么呢?责任并不在老师。那是因为你只是在“听”,而不是在“聆听”。这种情况最极端的是有学生在课堂上闹出了圆明园不是我烧的笑话。上课时学会聆听,你就会听到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你就会去分析、判断老师所讲的内容,你就能筛选出对你有用的信息,你就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如果能这样听一节课,你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同学之间交往时也要学会聆听。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的确,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也显示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你有没有试过你对某人说话,但却发觉他其实并不是在认真听呢?这时你一定会很不高兴。你想,这样的交流怎么能培育友情呢?成功的交流需要彼此坦诚地交谈和细心、专注地聆听对方的谈话。同时,不要老是打断对方,也不要因为对方一两句不合适的话而大发脾气。学会聆听,也是学会宽容、谦虚和礼貌。
和父母交流时你更要学会聆听。你们这一代人,因为时代的原因,大都受到家人的娇宠,从而养成了在家人面前特别放纵自己情绪的性格。现在很少有孩子能听家长把教育自己的话讲完。绝大多数是家长刚一开口就极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你为什么不能耐心地让父母把话讲完呢?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都很难看到自己的背后。我们性格中的某些缺陷自己是很难看清的。学会聆听,你就得以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以此完善自我,改正错误。更何况,你聆听的是父母的教诲呢?有的同学,父母一开口就下判断,以为父母又在误解自己,拒绝和父母交流,和父母闹矛盾,并认为这是父母不理解自己,是所谓的“代沟”。其实,只要你学会聆听,只要你耐心地听下去,你一定会感受到你父母对你的爱,你一定会从父母的谈话中获得益处。
聆听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心情浮燥的人不会聆听,心胸如豆的人不会聆听,盲目自大的人不会聆听。你想想,你愿做这样的人吗?
学会了聆听,你就会少走弯路,少做错事,及时补救可能发生的失误,你才会不自满,不孤独;你才会增长学问,善于思考;你才能健康成长,并走向成功。
&第三十八周&
不妨作一个文学青年
●文学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它能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思想境界,提升你的文化品位。说得还实用一点,它能增加你的知识,增强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姊妹,科学也包含人文科学。古往今来,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大都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
●年轻的时候,你如果爱好文学,你就会对生活充满激情,你就会感受到每一天的日子都充满阳光。
文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们读书、看报、看电视甚至谈话等各种行为中,都可看到文学的影子。作为一个高中生,你应该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所以,我建议你,不妨作一个文学青年。
你也许会说,文学是文科生的事,甚至只与文学爱好者有关,我将来准备学理工科的,要懂文学干什么?我告诉你,你错了,文学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盲人乞丐在街头乞讨,没有一个人施舍给他。一位诗人见了很同情,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写道:“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路人纷纷捐款。你说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可见,文学与做好一个乞丐都有关。我们现在有的同学连一封家书都写不好,三言两语,干巴巴的,将来怎么去求职,怎么去与人有效交流?
文学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它能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思想境界,提升你的文化品位。说得还实用一点,它能增加你的知识,增强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和没有文学基础的人,他们的写作、阅读、交流能力是很不一样的。在高中阶段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文学青年,对你今后进入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在这一点上,我有很深的体会。高中时我的作文一直写得不错。师范毕业后我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那是八十年代初,全国青年中涌动着文学热,我也在工作之余写诗写散文。这种动笔写东西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对那些立志学理工科的同学,我还要特别和你谈谈。科学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姊妹,科学也包含人文科学。古往今来,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大都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我国汉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现代的华罗庚是伟大的数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有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数学大师苏步青,都是很有名的诗人。艺术和科学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人类的许多伟大的科学创造,就是在艺术的辅助下完成的。曾经有人说过,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对于大自然的美的洞察力,没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是很难想象出被称为改造世界的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所以,如果你想将来学理工有所成就,最好还是不妨作一个文学青年。
当然,我说要你不妨作一个文学青年,并不是要你将来一定成为一个作家,而是要你在年轻时的知识积累阶段,打一点文学的基础。你不能或不想成为一个靠文学吃饭的作家,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年轻的时候,你如果爱好文学,你就会对生活充满激情,你就会感受到每一天的日子都充满阳光。
作为高中生,培养文学能力主要是多阅读,多写。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你多读多写,你的文学水平就一定会提高。
现在学校里有很好的文学社,你最好能积极参加。学校里有阅览室、图书馆,你可以多去看看。我相信,只要你有兴趣了,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文学青年。
&   第三十九周&
为自己加油
●为自己加油是自己在鼓励自己,为自己打气。
●为自己加油,能让你把一份坦然的自信留在心底;能让你的青春风采展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能让你从绝境走向一片光辉灿烂的天空。
●多为自己加油吧!当你一鼓作气走过这段看似困难的上坡路后,平坦的光明大道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马上就要进行高一年级的学年考试了。这时候,你的心情一定很特别,你想的东西可能有很多很多。我告诉你此时一个有效的办法:为自己加油!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看到一些喊加油的场景,你也曾经大声为别人加过油。在运动会上,你的一句加油,会令场上奋力拼搏的健儿力量大增;在同学困难的时候,你的一句加油会令人斗志满怀;在朋友失败的时候,你的一句加油能滋润他的心灵,令他精神振奋。
作为高中生,你心中应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或奋斗目标,但是当你自己奋斗受挫而理想可望而不可即时,你曾经为自己加过油吗?有一些同学在学习中一遇到挫折,就灰心失意,彷徨痛苦,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就是不知道为自己加油。想想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为别人加油的劲头,你不觉得你对待自己的态度很不对吗?前几天我走在天门大桥上,忽然听到后面有“加油——加油——”的叫喊声,循声望去,原来是我后边登三轮车的师傅在加油,只见他左右来回扭动着身体,吃力地登车爬着上坡,嘴里大喊着加油,自己在为自己鼓劲。作为青年学子,你不也是在书山题海中拉车么?你希望装上满车的知识,让车载着自己,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在拉车途中,难免会遇到崎岖不平的道路,你为什么不能像这位登三轮车的师傅那样,为自己加油呢?每遇到挫折或烦恼时,许多人总想得到别人的鼓励和帮助,可为什么不对自己大喊一声“加油”呢?
不要以为为自己加油是自欺欺人,其实为自己加油是自己在鼓励自己,为自己打气。新东方总裁俞敏洪曾经说:“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你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使它陷于一片黑暗,你的生活怎么能有光明!封闭的心,如同没有窗户的房间,你会处在永恒的黑暗中。但实际上四周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外面则是一片光辉灿烂的天空。”人处于绝境的时候,自己鼓励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别人的鼓励更重要。因为有些窗纸,只能由自己去捅破。
为自己加油,能让你把一份坦然的自信留在心底;为自己加油,能让你的青春风采展现在举手投足之间;为自己加油,能让你从绝境走向一片光辉灿烂的天空。
我有一个学生,高三开始的时候为自己定的目标是在期末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能在全年级居文科前20名。但在复习过程中,总遇到极不如意的事情,我以为她会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当我找她谈心,想鼓励她一下时,她却说,你不用担心,我相信我能行。她说,不如意时,我就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喊加油,心中的不快马上就烟消云散了,压力也舒缓了,学习起来感到精神也更旺盛了。这个学生最后如愿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
你现在面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现在离高考还有两年时间,这中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多为自己加油吧!当你一鼓作气走过这段看似困难的上坡路后,平坦的光明大道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第一个暑假我们这样过
      ——帮一下爸爸妈妈
●农活虽然很苦,但很多活你是可以做的。你多做一点,你的父母就少流一点汗。
●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也是一种光荣。
●我要你帮一下父母,首先是想让你用行动来表示对父母的感谢。
●暑期里帮一下父母,实际上是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马上要放暑假了。这是你高中阶段的第一个暑假,你打算怎么度过呢?你也许早就计划好了,或者要在紧张地学习了一学年后好好放松一下,或者要依家长的要求或自己的兴趣,走进各种补习班或培训班。不管你计划做什么,只要是不违法的,只要是有益你身心健康的,我都支持。不过,我对你有一个建议:暑假里,帮一下爸爸妈妈。
如果你是农村的孩子,暑假里你应该为你的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我有深刻的体验,农村的父母是最苦的。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几亩薄田,养家糊口已够艰难,还要供你读书,他们的艰辛可想而知。你现在是一个高中生了,应该为家里分担一点责任。农活虽然很苦,但很多活你是可以做的。你多做一点,你的父母就少流一点汗,你应该知道我要求你做的事的意义了吧!
如果你是做生意人家的孩子,暑假里你可以帮父母看店,照顾生意。不要以为看店、送货是丢人的事,许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是边打工边上学,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何况你是在帮自己的爸爸妈妈。再说,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也是一种光荣。黄来女靠打工挣钱背着父亲上大学,不是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楷模了吗?我要求你帮爸爸妈妈一下,还不是要你自己养活自己,只是适当地替他们一下,减轻一下他们的负担,你应该能做到。
如果你是工薪人家的孩子,暑假里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拖地、洗衣服、买菜,这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果你能干一点,甚至还可帮爸爸妈妈做饭。你想一下,当他们在外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整洁的房子、香喷喷的饭菜时,该是多么欣喜!
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年暑假我都要替父母干活。那时农村还是搞合作社,小孩子是不用上工的。我就每天拿着镰刀去割牛草,担回来晒干后为母亲去挣工分。至今,我还深深地记得母亲从生产队出纳手里接过全队最厚的一叠票子时欣慰的笑容。
我要你帮一下父母,首先是想让你用行动来表示对父母的感谢。父母无怨无悔地为你做一切,他们其实也并没有想着这时要你的回报。相反,你想帮他们一下,你的家长还可能会因为心疼你,或者怕耽误你的学习,不让你帮他们。但是如果你做了,他们会觉得你懂事了,他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他们会感到莫大的安慰。
我要你帮一下父母,其实也是你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作为一名校长,我希望你能成长为综合素质好的社会有用人才。暑期里帮一下父母,实际上是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你不但明白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学会了尊重、体谅、感激父母,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的道理,而且还可以磨练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有益的事,你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你早已计划好了的事,也可以去做,只是一定别忘了,帮一下爸爸妈妈。(转自网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一年学完三年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