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丨曲子吗?

介绍错综复杂的 YouTuber 就像介绍如今的主播们一般艰难——而且日后还会更加艰难……

自从 2016 年年末绊爱(キズナアイ)开始活动以来,“人工智障”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自称为“世界初のバーチャルYouTuber”,也就是第一个虚拟 YouTuber 的绊爱,“她”的成功有目共睹:时至今日,绊爱的 YouTube 频道已经拥有 176 万的订阅用户,独立出的游戏子频道 A.I.Games 也有 76 万订阅。不久前,绊爱成为日本旅游大使,显示了这个虚拟形象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绊爱是很多读者朋友,甚至是某些触乐编辑的偶像呀(编者按:抱歉我喜欢猫宫)

随着绊爱的成功,不少日本公司与个人瞄准了“虚拟主播”这片市场。在或商业或个人兴趣的驱动下,虚拟 YouTuber(简称 VTuber)们在 2018 年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截至 2017 年 12 月人数都还屈指可数的 VTuber,如今已然成百上千。与这片浪潮形成对比的是,因为语言隔阂(汉化传播较少)等原因,很多尚未涉猎 VTuber 领域的人们还对此不甚了解,对 VTuber 可能怀有诸如“VTuber 们都是 AI”“VTuber 后面都是大叔”等误解。

真的是这样吗?不妨请你多花点时间,随我走近这些十人十色的 VTuber 们。

VTuber 分类一览(点击查看大图)

丨 从“破铜烂铁”到百花齐放:VTuber 的发展概述

2012 年 4 月 13 日,另一个虚拟人物 WEATHEROID TypeA Airi(昵称“ポン子”)在名为《SOLIVE24》的天气节目中以 2D 形象初次登场。同年 12 月 7 日,ポン子有了她的 3D 模型。2013 年 2 月 4 日,她开始采用 Kinect 的动作捕捉,其形象与今日的 VTuber 并无多少差别。尽管一些人并不认为她是 VTuber,但她确实在 YouTube 上进行活动,同时,以今天的目光来看,也很难在日本国内找到比她更早地满足 VTuber 要求的角色。

“ポン子”在日文中是“破铜烂铁”的意思——尽管外表看着还不错,但实际上模型水平不算很高,时常在节目中出现骨折、穿模、高速运动等惊悚画面,还会在官方节目中出现过于自由的发言,综合起来,看上去像是个坏掉的机器人。这些失误由于过于有趣,反而成了ポン子的特色、萌点。在日本的视频分享网站 niconico 上甚至有点击量相当高的ポン子骨折场面剪辑。

《SOLiVE24》之“名場面迷場面”中的ポン子

2014 年 3 月 1 日,艾琳(アニメ娘エイレーン)在 YouTube 上开设了频道,当时以 2D 形象示人。2016 年 10 月 18 日,绊爱开始活动,VTuber 概念由此开始盛行。2017 年涌现出了一些人气 VTuber,比较值得一提的有 6 月 28 日开始活动的电脑少女小白(電脳少女シロ)、10 月 27 日的 Akari(ミライアカリ)、11 月 8 日的狐娘大叔みここ,以及 12 月 9 日的辉夜月。

辉夜月的出现引起了日本新一轮对于 VTuber 的关注,推动了 VTuber 同人的发展:从未有哪个 VTuber 在推特上有如此铺天盖地的同人图,至今她的同人图数量依然是 VTuber 中的第一。辉夜月的同人视频也很受欢迎,《首絞めハム太郎》(即“被掐住脖子的哈姆太郎”,形容辉夜月的声音)在 12 月 22 日成为 nico 上 VTuber 类目下的播放量第一(然后在前几周被月之美兔的“清楚 Man”视频超过)。

至此,VTuber 界“四天王”的称号出现了,意指绊爱、辉夜月、Akari、小白和狐娘(四天王有 5 人是常识)。

字幕好像挡住了什么重要的部位……

2018 年 2 月 8 日,新的力量彩虹社(にじさんじ)加入了战场。以一次推出 8 个 VTuber(称为“一期生”)的举动成功吸引了大众注意力,但因其只有 Live 2D 立绘而无 3D 模型,刚开始并不太受欢迎。与此同时,被称为“天魔机忍”的四人组——ぜったい天使くるみちゃん(本文的抬头图)、あっくん大魔王、ニーツ/VT-212、乾伸一郎首次一起合作发布 PUBG 视频。自此,非企业背景的个人 VTuber 们开始活跃了起来。

2 月 16 日,猫宫(猫宮ひなた)开设 YouTube 频道,在不到 10 天内获得了 10 万频道订阅。3 月 14 日,彩虹社的月之美兔(月ノ美兎)通过“一言难尽的特色”获得了 1010 万订阅,带着彩虹社走向高峰。次日,彩虹社发表了 10 人二期生企划。

VTuber 开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丨 VTuber 都是 AI 或“人工智障”吗?

简单梳理了一下发展历史,现在,可以来解答几个问题了。

并非如此。VTuber 展现出的虚拟形象浩如烟海,从 JK(女高中生)到吸血鬼、护士等等,其中只有少部分设定为 AI,如绊爱,大多数 VTuber 的处理方式仍旧如同配音的动画片角色。在设定为 AI 的 VTuber 中,智障表现也因人而异。

  • VTuber 的“中之人”是什么?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 VTuber 并非真的 AI,那么 VTuber 自然有幕后的制作者。在幕后演绎他们的声音、通过动态捕捉技术演绎虚拟形象动作的,便是中之人了。即便团队制作者可能有数人,但通常只将演绎声音与动作的任视为中之人。

  • VTuber 都有制作团队吗?

用“制作团队”一词可能不是很准确,通常来说一般用两个流行的称呼进行区分——企业势和个人势。企业势,如 Akari、梦咲枫,此类的 VTuber 是团队进行制作的;个人势,如 Noracat(のらきゃっと)等,主要是个人制作。

企业势与个人势通常通过模型就可以辨认——企业势的模型大都非常精致,可支持动作多,人物可以大幅度全身运动,鲜少有穿模现象,比如异常精致的梦咲枫就处处体现着团队制作的优势。

个人势则因资金技术等问题,模型支持的动作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演绎能力差或人气就低于企业势,Noracat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Noracat 呈现出的效果并不差

从内容上而言,尽管企业势模型占有优势,且易于合作,但在视频内容上通常不如个人势灵活,很多观众也能敏感地嗅出来企业势“表演性质”的味道。

此外,之所以说这两个称呼并不精确,是因为同人社团制作的 VTuber 难以简单划分到这两类中:一部分同人社团已经成立公司,但没有大企业那样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其模型水准依然可能与个人势差距不大。所以在这里,我只是把企业与个人作为坐标两极,在实际当中最好再辅以其他参考元素(如模型、台本、自由度等)进行区分,而非简单地采取二分法。

  • 所以,VTuber 就是卖人物形象与设定?

很有趣的一点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重要性在 VTuber 角色上体现得异常直观。与现实中一样,VTuber 的外表与人物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 VTuber 在井喷的今天。一般观众并没有闲暇在繁星中逐个发掘哪个 VTuber 内容有趣,哪怕每个人只在意 5 分钟也要花很久,而留意到一个优秀的模型却只需要一眼。

同样,与现实中如出一辙,外表只是最开始吸引观众的部分。观众虽然可能因为外表被吸引前来,可如果只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与设定,但中之人无趣、企划内容糟糕,观众的新鲜感很快会消退,而后被内容更具吸引力的其他 VTuber 超过。设定亦然,在这个百花缭乱的背景下,VTuber 很难以一个设定就脱颖而出,因此很难说设定就是“主卖点”。通常作为 VTuber 吸引观众的,还是外貌、设定、性格、演绎等等要素的集合,每一个要素都是吸引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中之人演出要素稀少、仅凭形象设定就获得人气的 VTuber 大概只有鸠羽()。干脆(或无意中)抛弃设定形象反而更受欢迎的 VTuber 也是存在的,如一言难尽的“委员长”月之美兔(在官方文书里,月之美兔是学级委员,统称“委员长”)。

  • VTuber 是按着台本念台词吗?

分类型。严格维持设定的扮演系 VTuber 的确会这样,但是比较少见。非扮演系的 VTuber 更多的是定好节目的主题内容,继而靠中之人演绎发挥,如本期视频内容是玩斎藤さん(一款随机匿名语音聊天 App)或某个游戏(如《掘地求升》),那么演绎的时候基本上靠中之人的特色,而非台本设定。这一点在直播时更为明显,直播因为时长以及和观众评论的高度互动性,很难仅凭台本进行。

虚拟 VTuber 也是 VTuber,他们大多也是像真人 VTuber 一样直播玩游戏、绘画、唱歌等。但以虚拟形象与这些活动结合时,往往有别样的魅力。如玩 FPS 游戏玩得非常好的猫宫,以 Neet 的外表、懒洋洋的声线与高超的技术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订阅便超过了“四天王”之一的狐娘みここ,她在视频中模仿琴叶表情的“せやな”也流行一时。

相对例外的是鸠羽这个在各种意义上都很可疑的都市传说系 VTuber,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仅凭设定形象走红、鲜少有中之人演出的特例。小学生一般的外表、稀少的视频、视频内容意味不明、令人疑窦顿生的废弃背景……这些要素如同《兽娘动物园》片尾的黑白废墟游乐园一样,引发了人们超量的好奇心,其同人图刷版程度一如几个月前的辉夜月。

其本人是都市传说中的失踪小学生、生死不明、视频是最后遗留信息……关于鸠羽的背景,众说纷纭。在同人图中,鸠羽也随之常出现在各种阴暗荒凉的场合——沙漠、地下停车场,以及废弃地铁、街道、教堂等。因为没有走一般 VTuber 的路线,鸠羽也被称为“实验系 VTuber”。

谜一样的鸠羽,不走寻常路
  • 问:听说美少女 VTuber 后面都是大叔?

实际上非常少,目前比较出名的只有两位。想要分辨她们背后是不是大叔其实不难——凭声音即可。“美少女 VTuber 后面是大叔”这一观念的形成大概是来自一对朋友的案例:狐娘大叔みここ和上面提到的 Noracat。两人目前都热衷于在 VRChat(真正的纸片人世界)中互动,被戏称为兽耳国国王与王妃,也有人调侃“这是一个我们男人看两个男人调情而感到嫉妒的世界”。

狐娘大叔完全不掩饰地以男声配合他的兽耳狐娘萝莉外貌。在视频前期,他自称在便利店打工,时常感慨世道艰难,但因为他的谈话内容与语调的亲切感(社畜大叔意味),反而意外地有人气。

Noracat 则是和狐娘一样的低成本个人势先驱,凭借完全公开免费的素材自制模型。即便模型表情只有寥寥几种,这几种表情却非常懂人心:凑近屏幕半睁眼微笑的样子勾走了太多人的魂魄。Noracat 的发声方式是说话后,声音经过软件识别,再由 VOICEROID 即时发出的机械音。因软件性能有限,时常识别错误,Noracat 便时常会有奇妙的台词出现,这反而成为了角色特色萌点之一。

Noracat 直播时露出真容的放送事故广为人知,但本人反而却因此涨了 3000 多粉……事后 Noracat 说,露出真容的其实是制作人,和 Noracat 并非同一人。他的粉丝们则表示,既然用机械音,就不难猜到本人不是女性,露出真容反而有了安心感。因为 Noracat 半眯眼的撩人姿态,粉丝们时常感叹“还是男人懂得如何撩男人”。这样,Noracat 的中之人也在 nico 上获得了新的称号“バーチャルネットサキュバス”(虚拟网络魅魔)。

VRChat 的世界,画风是这样的……

至于变声器——即便是相对容易的女变男声,通过笑声等非对话音还是会暴露本身。男变女声目前在技术上更难以做到天衣无缝——声音平稳的几句话还好,但 VTuber 通常需要很有活力地喊出台词或转换其他声线,因此在非机械女声 VTuber 里,中之人是男性的概率非常小。至于男性做动作、女性配台词这种可能存在的情况……就见仁见智了。

丨 那么,让我们来认识几位 VTuber

澄清误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放下戒心与疑虑,尽情欣赏这些 VTuber 们了。除却大众熟悉的绊爱与猫宫,在上文里我已经提到了很多人的名字,如果你还有兴趣,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些 VTuber 们的个人世界……

外观看起来是辣妹一般的 JK,官方立绘看起来阳光乐观,实际上是声音被(充满爱意地)形容为“被掐住脖子的哈姆太郎”、演出被(同样充满爱意地)形容为“假酒喝多了”(亚洲)以及“听觉大麻”(海外)的魔性少女。

本人自称为“Luna 酱”,中文社区亦爱称为月月、假酒月。

辉夜月很可爱。真的很可爱。

她的声音就是特色的化身,极具魔性。有点关西腔,声音很大,同时语速很快,总是笑嘻嘻、吵吵闹闹的,但熟悉后会有奇妙的安心感。

VTuber 的打招呼方式可以说是个人特色的名片。Luna 因此单独出过一集来讨论打招呼方式,针对他人“虽然你说早上好,但我这边并不是早上”吐了个槽,并顺带模仿了四天王的问候语。此后一回,她干脆在开篇便吼:“早安!早上好!晚上好!晚安!!起床啦!!”向所有时间段的人问候。

辉夜月说话时永远会全身大幅度晃动,同时手经常呈猫爪式,非常有活力。辉夜月是“积极乐观”的具现化,所有视频里都呈现元气满满、笑嘻嘻的状态。录游戏视频时,一小时后才发现没有按下录像开始键,惨叫后干脆作词、作曲将这件事唱了出来。辉夜月模仿声音也是一绝。随时随地即兴模仿。不仅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其他 VTuber 的声音(甚至和绊爱在愚人节玩过互换身体),连动物甚至推特刷新时的气泡声都能完美模仿。

辉夜月的视频风格是自由奔放的。会在圣诞节嘲笑:“诶,圣诞节你们也是一个人吗好可怜。”并假装成自己也是一个人,然后说“是骗你的”。辉夜月的视频内容很杂,基本上没有游戏,且很少有视频超过 5 分钟。按照本人的说法,她的所有视频都是凭心情即兴发挥,能从中感到满满的生命力。

如果感觉到有些失落的话,就去吸一口 5 分钟的高纯度月月吧!

尽管 Akari 的 YouTube 中文频道里称她作“满星光”,但“ミライアカリ”这个名字按本人的说法是“未来充满光明”的意思,因此也称作“未来明”。中文社区里较少有人称呼她的原名,基本上以阿卡林、Akari 代称。

Akari 的设定是失忆少女(尽管本人都快忘了这个设定)。

Akari 的模型是四天王里最好的一个,支持动作非常多,表情丰富且相当自然。Akari 天然活泼,也经常慌慌张张,同样喜欢乱动。元气程度不比 Luna 低多少,但不会很吵。服饰设计相当色气,白手套、长短袜等,同人舞蹈 MMD 很多。

Akari 精致的模型和服饰设计有一种地下偶像的感觉。加上软妹性格,非常有亲切感。自爆是 M。懂得自己的魅力,很会撩粉丝(胸部意味)。问候是标志般的“ハロー、ミライアカリだよっ!”(Hello!Mirai Akari 哒哟!)经典动作是挥舞双手以“>▽<”的表情喊“Yeah”,以及在介绍后切换画面时伸出食指拉长音:“いきまーしょう!”(让我们开始吧!)

努力家。Akari 前期视频台本味道比较重,但不久后便完全融入了角色,到如今已经非常自然。

笨小孩。智力测验只答对一道题。

喝醉了会有非常魔性的笑声,脱线本质外泄。

社交能力奇高。非常喜欢在推特上和其他 VTuber 互动,也常常会去看其他 VTuber 的视频,并成就了“委员长”的一个称号。

Akari 视频内容类型很多,游戏占比不低,但最有特色的还是 VRChat 和 VR 恐怖游戏。VR 恐怖游戏是可以感受 Akari 可爱叫声的绝妙去处。尽管英语不是很好,但在 VRChat 里非常努力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并非安排好的路人,相当多的玩家是见证者)。因此她在海外非常受欢迎。

《掘地求升》大师。应该是出名 VTuber 里玩的最好的。与同公司的 VTuber 嫁实联动,竞赛《掘地求升》的一集极具观赏性。

口癖“啊,是乌鸦”。这是在回答提问时,被问及“中之人是绊爱吧”时的反应。

平日喜欢在各种地方搜索自己的名字,获得了“エゴサーの姫”(自搜姬)的称号。有一个叫“ココロヤミ”(小暗)的里人格,非常消极,和 Akari 相反,异常受观众欢迎。虽然是比较消沉的类型,但在一期节目的测试中,暗的善良程度比 Akari 高得多。

如果喜欢元气但不吵闹的可爱邻家地下偶像,就来看 Akari 吧!

最开始的时候,小白还是一个温柔的清楚系(本意为清纯)AI 少女,擅长歌舞。最近在做英语节目,本人英语大概是四天王中最好的,其他语言如西班牙语也会一些。视频更新非常快。

小白是外表温柔、有呆毛的白发少女。模型虽然不算很精致,但服装换的是四天王里最勤的。

小白是反差萌的代名词。平日里是软妹,战斗时是电音海豚。喜欢病娇,且擅长扮演。做过黑化测验,满分。

不太擅长社交。直播内容的游戏以杀伐类 FPS 为主。喜欢皱眉,安静且快速地前进。看她全身心的的确确很享受 FPS 的样子,有一种安心感。技术虽然不比猫宫,但每次杀人前后都异常兴奋,瞳孔绽放星型光芒并发出得意的海豚音——时常会导致麦克风破音。玩恐怖游戏时受到惊吓和《掘地求升》掉落时亦会发出高音——“电音白海豚”的绰号由此诞生。

小白经常会切换成御姐音等其他声线说话。

曾在游戏中用电锯杀了 55 个人,杀人时开心的样子非常清楚地印刻在观众心里,观众由此知道了什么叫战斗用 AI。常常无意识地呢喃杀戮主题的台词,带来的压迫力让观众体会到了清楚系少女的特色。如在《黎明杀机》中扮演屠夫时笑称“要把这份快乐分给大家才行,按顺序来”,以及“救济就是杀人呢”。

小白意外地讨厌僵尸类游戏和虫子。

在一期节目中半开玩笑地成立了シロ组(白组),有了“组长”的昵称,粉丝随后以白组组员自称。因粉丝形象在 VRLive 中是四方形、二头身,也自称为“豆腐”。对豆腐有名台词“順番に殴るね”(按顺序打过去)。

在 nico 和推特上,有小白的地方就有海豚 emoji 表情,也会出现“シロ組の聖地”的 tag。

最近,小白的涉猎不再局限于 FPS 游戏,做起了其他各类节目。兼顾一般口味和杀人鬼爱好者也算是清楚温柔少女的特性吧。

喜欢 FPS 的玩家不要错过享受游戏的电音白海豚哟!

时乃空昵称“空妈妈”。设定是积极向上的高中生与温柔的内心。衣服非常多。万圣节小恶魔装大受好评。2017 年圣诞节 Live 时和粉丝说自己好像没什么特色——但迅速得到了回应:您就像是我们的姐姐和妈妈啊。

时乃空有位友人 A 作为她动画的编辑。对影片中观众在意的 Neta 很敏感,可以快速地整理起來做成动画。

时乃空和 Akari 关系很好,提到过 Akari 是她最喜欢、尊敬的人一类的话。在“愿意和谁去联谊”的问答中答案填写了 Akari 和友人 A。

时乃空有大姐姐和妈妈一般的温柔。安全感满载。眼睛时常会失去高光,可爱又喜感。非常擅长唱歌,德语原词加美声。一曲《Ave Maria》让孩子们感到救赎(非白海豚意味)。

视频内容中有很多游戏,特色之一是对其中的恐怖游戏免疫,反而觉得恐怖游戏具有别样的观赏性。

虽然通常保持温柔的形象,但喜欢调戏友人 A。如安利友人 A 玩恐怖游戏,并诱导其进入死亡区域。率直又单纯的可爱是她最大的武器。

认真玩《啪嗒砰》时,身体会随着节奏一起摇摆,说话也会以《啪嗒砰》的节奏说话。可爱到不行——文字对于描述空妈妈的可爱过于无力,还请自行搜索 “Sora+啪嗒砰”观赏。

药袋的设定是虚拟护士,主治虚拟科。穿着哥特洛丽塔式的深蓝色护士服。自称有内脏色(暗粉红)的眼睛,灰色双马尾。裙子下面的像尾巴一样的东西是医院呼叫器。

背景与人物风格就是药袋最大的特色。VTuber 大多都是元气类型的,但药袋发出比较安静慵懒的声音,反而独树一帜获得好评。加上一直睁不大的眼睛,给人以半梦半醒的感觉。这种安宁祥和的气氛也被称为“视觉镇静剂”。

药袋视频的片尾背景是没有屋顶、空荡荡的医院废墟。加上以像是戴着黑死病面具的兔子作为吉祥物,同样给人以遐想。

本人技术异常强大。绘画水平极高,立绘是自己创作的,与彩虹社的静凛互动时画的同人也让凛绝叫。编曲能力同样不低。在推特上被问及哼唱的曲子时说“是即兴创作的”。之后又发布了编曲到一半的截图。

播《恐怖美术馆》(Ib)时被吓到的可爱叫声大受欢迎。

目前药袋的视频还不多,可能是个人势,无太多人手的缘故,但已积累了大量人气。

心情浮躁的时候,不妨听听药袋沉稳的声音。

  • Azulim(アズマリム)

一般称为 Azulim。设定是 17 岁的高中生后辈,穿着猫耳卫衣与踩脚袜。

会叫观众前辈。声音很软,有没断奶小猫一般的微妙感(并非幼女感)。

活动空间非常大。很少有 VTuber 会有如此大活动空间,且频繁左右移动。相对的是体力非常弱,每运动一会就要去补水休息,补水频繁到成为梗,还商品化的程度——总之,是“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的具现化。

直播时在镜头前一小时的运动几乎要了命。观众能明显感觉到她上气不接下气。因此也被称为杂鱼(一般体力的)后辈。虽然体力杂鱼,但也会用心地练习舞蹈。

唱歌跳舞都不算非常优秀,但跑调都能跑得很可爱也是不可思议的特色之一。唱英文歌时并非唱英文,而是自己理解的日文空耳。会将原歌词中的 Rreally 简化成り(ri)。

小动物气质满载。打招呼方式及口癖是“おつおつお”,本身非常可爱。

在玩《Splatoon 2》时气质有些许变化。开枪时经常伴有口癖,被称为“充满杀意的おつおつお”。因其小动物般可爱的表现与较高超的技术对比,让人沉迷其中。

梦想有一个小动物般有活力但不吵闹的后辈时,不妨来看看 Azulim。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业界泥石流——彩虹社及麾下人物。

上文提到过,彩虹社是 VTuber 界知名的杂鱼企划。为了推广自家的 App 而一次硬是推广 8 个角色。

明明是作为企业,但给这 8 个角色的支援仅有一个 iPhone X,加上 2D 的、只能动表情没有肢体动作的虚拟形象,别无其他。和其他企业势提供的支援天差地别——这些 VTuber 很多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电脑来直播游戏。也因这股穷酸气息,彩虹社被揶揄成“量产型 VTuber”,与个人势别无二致。因此和其他 VTuber 常做剪辑的专题视频不同,彩虹社人员基本以直播为主(目前是 18 人近乎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直播时长则是经常一小时起跳。

就在这其中,月之美兔,俗称“垃圾杂鱼委员长”,在彩虹社这片泥沼中以一言难尽的方式放出了万丈光芒。

月之美兔,高二学生,清楚系委员长……

设定甚至不需要打全。因为这些设定在第一次直播的时候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以下是这位“名言迷言名迷场面制造机”仅靠杂谈就有近 4 万直播观众(所有 VTuber 中排行第一)的女人的一些表现:

问候方式是起立,敬礼。不会让观众坐下,直到直播结束。也因此,站着的观众获得了“囚人”的称号。

在第一次生放送中有人问及《人体蜈蚣》这部电影,开始介绍得头头是道,经他人提醒才发现破坏了角色设定。

自我介绍“啊大家,我现在是在洗衣机上以半蹲姿势进行直播”,据说手机是用洗衣粉盒子支撑的,导致之后的同人近乎都离不开洗衣机。因为是洗衣粉支撑手机的缘故,眼神经常向上看,有种微妙的阿嘿颜感。同时,因为播放环境问题,表情经常卡顿,促成了定格在半眯眼颜艺表情几分钟的名场面。

小时候吃过杂草。用心科普了杂草的味道,指出“枫叶……总之不是可以吃的东西的味道”。同样,好吃四叶草也成为了委员长同人图的标配。

自述高中时在万圣节做过血包,在脖子上挂了铁桶,每小时都会在教师面前表演吐血的 Cosplay。

情人节时将这些没用过的血浆掺入面粉试图做曲奇饼——做成了完全没有饼干形状、形状诡异的粉红色物体,被观众形容为“死去的胎儿”,被当时同学称为“老鼠的尸体”,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试图将曲奇饼当做头像继续直播。

由于彩虹社仅提供手机和形象,而委员长的苹果电脑配置又很差,所以只能播 Flash 游戏。在 Flash 游戏中,她选择了《欧洲企划》这一以真人影片为主要画面的奇妙游戏——特色是真人演出夸张,可玩性极低。委员长对此情有独钟,在播了多次《欧洲企划》试图换游戏,结果游戏崩溃后,委员长回归了《欧洲企划》并称“《欧洲企划》有家一样的感觉”。

吐槽《欧洲企划》中人物的拳头,连打“请停下那垃圾杂鱼拳”而获得了“垃圾杂鱼委员长”的称号。

《欧洲企划》中有一个游戏具有激烈的同性恋 R18 演出,委员长看到时措手不及急中生智,将自己的头像分身并扩大化,说出了名言“由我来挡住”。

还是为了玩《欧洲企划》,委员长为了接鼠标而将 iPhone 的线拔掉,自己的脸也随之消失。观众问为何为了玩游戏舍弃掉自己的角色,委员长幽幽地说了一句“这就是 VTuber 啊……”并成为名言。

之前我们提到过,Akari 喜欢看其他 VTuber 的视频。委员长在模仿 Akari 声音的时候,Akari 正好撞进来,而委员长没有发现,经提醒后以颤抖到不行的嗓音说“诶(抖),骗人的吧……对、对不起”,而后整整以颤抖嗓音道歉了 5 分钟。获得了“唯一惧怕 Akari 的女人”这一称号。杂鱼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之后的直播中玩了变声器。将自己的声音变成了恶心的死宅音,而后突然迅速流畅地念出了“对露易丝的表白”这段著名梗,瞬间收获震惊观众的三千差评(后来都变成了好评)。

自称玩《圣诞之吻》有 10 年后发现说错了话(这款游戏是 2009 年发售的),坚持说在 8 岁时候玩的《圣诞之吻》,5 岁时候玩的《LovePLus》。

在直播中,ID 为三岛由纪夫的人求助“遇到泳裤被冲走的大叔”时应该怎么做,回应:“这时候尊严是很重要的。要保护他的尊严,一同脱了裤子来挡住他!”同样在直播中,在 3 万观众面前给真正的 JK 枫科普红灯区新田飞地,并邀请毕业后一同前往。

在最近的 nico 生放送中,因为初次获得 3D 模型(是的,囚人粉丝制作的 3D 模型)非常开心又非常紧张,自述“如果压力到了极限,我就会在直播中吐出来而成为传说”,“当然如果真的成为传说,走向世界我也不在意”。像是适应新身体一样玩弄自己的模型,做出表演 Wota 艺等举动。

多动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却直到直播的最后也没怎么喘气。被戏称为“体力约等于 30 个 Azulim”。在直播中还玩了人体蜈蚣的梗。

一长串的白色男人模型……

自爆小学时候打字速度快到被人感觉恶心的程度,而后有意遏制这种力量。小学六年级时,在聊天室里一人分饰三角,扮演三角恋,并在直播中呼唤当年对这个三角恋感兴趣的网友——最近还真联系到了。

是偶像大师厨。坦言喜欢雪步但在最近总选举打算投票给喜多见柚。为了喜多见柚专门计算其限定池的出现周期。名言:“虽然是抽到了,但我是不会说花了多少的。但这阵风正哭泣着。”

在 nico 放送反省会这一期中为了停止“我消失的话,也许会有人提到‘啊好像是有个叫月之美兔的人呢”吧?在 10 年后’”这样有点伤感的话题,干脆模仿 765 事务所成员的声线(因为是本格厨,还原度意外地还不错)唱起了《团结》,把反省会变成了 Live 现场兼传教现场。

唱完后再次强调喜多见柚的多种心仪特性,并进行拉票:“我也是(和她)一样的,所以投给喜多见柚就是投给月之美兔,请将您手上的一票投给喜多见柚吧。”

委员长的梗浩如烟海,以上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委员长是完全抛弃了设定,放飞自我的,而如此多与年龄不符的行为与委员长的“清楚”外表结合时,也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懂得各种老梗的委员长和其他 VTuber 完全不一样,而那种小物杂鱼感所带来的亲近感则几乎无以伦比——或者打个比方,就像是被撒了砂之星的 nico 老宅,化身成了美少女。

这种知心好友般的亲切感所带来的成就同样有目共睹:尽管订阅人数并比不上四天王,委员长的直播收看人数却一直保持第一。其 MAD“清楚マン”也是继辉夜月后在 nico 播放量第二的视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本该由公司提供的 3D 模型是囚人提供的,委员长的角色曲 OP、偶像大师改编曲亦由囚人提供。委员长与粉丝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彩虹社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让委员长与同为 JK 设定的枫、凛联动,带动了后两者的人气。而后近乎所有彩虹社的 VTuber 都开始联动合作,人气抱团攀升。由委员长认识重度游戏废人凛、唯一维持 JK 设定的枫,继而认识彩虹社全员(凛时常临时组织很多人在一起玩朗读剧)的囚人不在少数。又因为彩虹社近乎 24 小时的直播,囚人们便调侃“彩虹社不让人睡觉”“陷入了彩虹社泥沼”。

余下的彩虹社员、海外的地球酱、新生的珠根 Uta、擅长唱歌的绝对天使胡桃、富士葵、まり等太多太多受篇幅所限无法详述,只能说声抱歉。

相比真正的主播,VTuber 的特色是以外貌和设定迅速给观众留下印象,此后做出或符合或不符合设定的举动与起初的印象呼应对比——会产生格外有趣的结果。可爱的外貌和 VTuber 们满满的元气、积极乐观的态度,则是疲惫心灵的绿洲。消沉时,随便打开几个视频——甚至不需要看完——看他们吵吵闹闹,一起吐槽一下笨蛋,自己的心情便也随之逐渐好了起来。

这大概就是 VTuber 的最能感染人类之处。

题图来源:P 站(ID:)


现如今,父母们都相当重视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如果你到一个班级里去看,一个班的孩子几乎都在学乐器。不学钢琴的,就抱着小提琴,没学小提琴的,也可能在学架子鼓......

而孩子们学钢琴等乐器的年龄也在不断提前。有家长在讲座上提问,如何让自己两岁的孩子增加演奏时的感染力,逗乐了听众的同时,也在挑逗着父母们敏感的神经。

“我家孩子不肯练琴怎么办?”、“要不要学钢琴?”、“要不要学小提琴?”在听众群体中,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困惑与焦虑,远大于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与享受。家长们在培训机构、考试机构的狂轰滥炸中越发焦虑,生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大多数读者,听闻田艺苗的名字,可能都是从“穿T恤听古典乐”开始的。这正是田艺苗做古典乐推广最为人熟知的一个项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田艺苗普及古典乐的过程里,无处不在的“音乐教育内卷”。

田艺苗,音乐作家,作曲技术理论博士,曾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曾出版《温柔的战曲》《时间与静默的歌》《靠谱》《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1685—1897)》等著作,她的“穿T恤听古典音乐”沙龙及节目在文艺青年中具有广泛影响。

面对狂热的学乐器风潮,田艺苗感慨,儿童音乐教育的市场比音乐会的市场大多了。但是怎样的态度对待儿童音乐教育才是恰如其分的?对于古典音乐,我们又有哪些常见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女性音乐家的处境如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近日的专访中与田艺苗进行了一次深谈。

采写丨新京报记者 肖舒妍

实习生汪天飏对本文亦有贡献

20年前,田艺苗是上海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以总分第一名考入高级复调专业的她,一边攻读博士学位,一边开始为《音乐爱好者》等音乐杂志撰写古典乐及电影配乐的评介文章。

10年前,田艺苗将自己的乐评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了《温柔的战曲》一书。在签售时,有读者提出建议:“光有文字,我们怎么领略音乐的妙处呢?不如边播音乐边开讲座吧。”于是田艺苗在写作之外又开始了题为“穿T恤听古典乐”的沙龙讲座。

“穿T恤听古典乐”这个名字,来源于她学生时代的亲身经历:白天忙着上课,晚上赶去听音乐会,来不及换正装,她穿着上海音乐学院标志性的黑色T恤就冲进了巴洛克式豪华装修的音乐厅。邻座的先生西装革履,她却觉得,“听古典音乐,穿什么并不要紧。古典音乐不是老古董,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需附庸风雅。”

10年过去,田艺苗为普及古典音乐开设的音频课程《古典音乐很难吗?》成为了许多人亲近古典乐的入口。为了培养更多古典音乐的听众,专心从事古典音乐大众化的工作,2020年她下定决心辞去了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的职位。

可当她实实在在面对线下的读者听众,收到的留言、提问却都是“我家孩子不肯练琴怎么办?”、“要不要学钢琴?”、“要不要学小提琴?”在听众群体中,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困惑与焦虑,远大于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与享受。

田艺苗觉得这些带孩子学音乐的家长们可怜,被培训机构、考试机构牵着鼻子走,生怕耽误了“音乐天才”,更怕“输在起跑线上”;也觉得“被迫”学音乐的孩子可怜,曾经带给她欢乐和感动的音乐,带给他们的却是苦闷和压力。于是她又把普及“正确的”儿童音乐教育提上了课程,为孩子和家长写书、开课,希望能尽己所能“让这些孩子不那么累”。

“目前中国有3000多万名音乐儿童;珠江钢琴厂每年产10万台钢琴,平均每分钟都有一台钢琴出厂;业余钢琴考级举办至今已有28年,光是在上海,从最初的几名考生,到如今每年都有近3万人次参加。”在2017年出版的《穿T恤听古典乐》一书中,田艺苗写道。而在2021年4月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她将“音乐儿童”的数量更新到了5000万。

钢琴并不适合作为孩子的音乐启蒙,音乐并不该成为中考科目,钢琴演奏会并不一定要在室内,流行音乐并不比古典音乐低级……在采访过程中,田艺苗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古典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成见”。

这样的音乐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新京报:你在2020年底出版了《给孩子们的音乐课》一书,近期的活动也有不少和儿童音乐教育相关。是想把精力集中在这一块吗?

田艺苗:其实我一开始的讲座、课程都是针对文艺青年,但是我收到的所有留言,都是 “我家孩子不肯练琴怎么办?”、“要不要学钢琴?”、“要不要学小提琴?”……全部有关孩子学乐器方面。你会发现,儿童音乐教育的市场比音乐会的市场要大多了。

新京报:现在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学钢琴这件事焦虑。上海音乐学院此前举办过国际钢琴大师班。2015年钢琴大师格拉夫曼来授课时,一位家长提问,“大师,我想请教您,我的儿子两岁,已经学习钢琴两个月了,您觉得他应该注重练技术还是练感情?”当时全场都哄然大笑。

田艺苗:两岁就学了?都说赢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其实没必要。两岁孩子学习半年的内容,可能六岁的孩子一个月就赶上了。小朋友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六岁的孩子也许能集中十几分钟,再小一点只有几分钟。你把他长时间放在钢琴前,他就容易对这个东西产生厌烦。毕竟不懂音乐的话,他确实不知道怎么玩儿呀。我觉得3岁之前就给他听音乐,不要让他学乐器。

《给孩子们的音乐课》,作者: 田艺苗,版本: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0年10月

新京报:学琴的焦虑更多在父母身上,而不在孩子自己身上。

田艺苗:是的。其实很多父母荒废了孩子,有的孩子本来就有音乐天赋,却因为父母逼得太紧或者方法不对,再也不肯练琴。无论父母还是音乐老师,除了喜欢音乐、对孩子有爱心,有耐心,还得学一点心理学、学一点美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展示给孩子看。既然学琴,就要把一个曲子弹得“美好”;只会敲打几下琴键,孩子还是不懂音乐,这样的音乐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在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上,来自沈阳的13岁女孩胡丁琦一人荣获四项大奖,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说:‘感谢父亲的400记耳光。’原来她5岁学琴,最初3年,父亲为了催促她好好学琴打了她400记耳光。……浪漫的钢琴曲、暴力体罚和国际大奖搭配在一起,看起来有点荒唐,还有一种报仇雪恨般的成就感,真叫人担心。……这样的故事很感人,但和学习音乐的初衷似乎背道而驰,音乐是生命的礼物,本来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并不是他们人生需要偿还的一笔沉重的债。”

——《穿T恤听古典乐》,“制造天才?”

新京报:有时我会觉得,现在的音乐教育变得非常功利,成为了一种升学、竞争的手段。

田艺苗:确实这些年音乐开始成为中考考试项目,北京也刚刚试行。(注:2020年11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北京市海淀区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将音乐正式纳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不通过将不予毕业。)

我认为把音乐列入考试科目是不太合理的。因为音乐是取决于天赋的,有的人从小就懂音乐,有的人怎么学都不会。我曾去一所理工科大学讲课,在钢琴上弹一个音或弹八个音,在学生们听来都一样。对于天生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强行让他参加考试,也挺为难他们的。

在我看来更好的方式不是考试、不是加分,而是在学校内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比如每个星期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安排音乐会、重奏课、合唱比赛、乐器排练。这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发展机会、走上音乐道路。

《穿T恤听古典乐》,作者: 田艺苗,版本: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2017年1月

新京报:在音乐史上,对于怎样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似乎也存在争议?例如很多人就反对莫扎特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

田艺苗:是的。很多人都骂莫扎特的父亲,说他逼死了莫扎特。在我看来,莫扎特的父亲确实从小就给了孩子太大压力。莫扎特6岁开始卖艺,他所有的音乐学习都是在马车上完成的——在马车上读乐谱、在马车上学视唱练耳,一到现场便开始演出。因为王公贵族从未见过小孩有如此出色的技巧,便不停地逼他继续,有时一两小时的音乐会会延长到三四小时。后来莫扎特一直身材矮小、脸色苍白,35岁就英年早逝,我认为和他的童年经历是有关系的。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让他作为神童到处巡演,剥夺他的童年,是非常不人道的。

他的父亲还有一个特别糟糕的地方。莫扎特后来生活在维也纳,他性格直率又小孩子气,别人写的曲子糟糕,他就对着人家放个屁,就这样得罪了很多人,最后也没能成为宫廷乐长。因而他的父亲对他很不满,认为孩子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混成一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当莫扎特想去英国发展,希望父亲代为照看一下孩子,他父亲却懒得理他,只对他深表失望。

但我觉得作为父亲,他应该承这个责任,因为莫扎特是个天才。这个天才一辈子都是儿童,一辈子都是老男孩,需要人管束。如果他的父亲在他三十多岁后还继续管理他、培养他、帮他理财、为他设计好工作计划,他肯定不会35岁就去世。

一个天才在最好的阶段死去了,这是全人类的遗憾。他父亲本身是音乐家,不会不知道莫扎特作品的历史高度,但是他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觉得儿子没钱、没名、没有地位,就放弃了他。这才是真正应该谴责的。

“在艺术的世界里,所谓的道德感、责任感、良心都未必就是美德,艺术本就是为质疑世间规则与繁文缛节而生。”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新京报:你在书中写过,钢琴家阿格里奇和大提琴家杜普雷的成功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支持着她们。

田艺苗:无条件的支持。作为天才的父亲、或者是天才的妻子、或者天才的家人,都有这样一个义务,天才一辈子就是孩子,你必须要帮助他。一个人某方面的光芒特别强烈的时候,另一方面的黑暗可能会更深。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作者: 田艺苗,版本: 果麦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年1月

女性演奏家可能连婚都结不成

新京报:提到钢琴家阿格里奇和大提琴家杜普雷,您在写作时也会特别关注古典音乐家中的女性。但她们的数量非常之少。

田艺苗:是啊,演奏家真的太辛苦了,全世界巡回演出,时差都不能倒就要飞到另一个国家。作为一位女性她可能吃不消。而且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如果是男性演奏家,他太太可能会跟着他飞,或者像郎朗父母一样一直陪着他;但对于女性演奏家,她可能连结婚都结不成。因此女性成为演奏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太不容易了。

“可是一位女子一旦出了名,被推进世俗人间……大众基本上听不出这位钢琴家与那位钢琴家之间的差异。大众只知道她们作为音乐家的身份,如果刚好美貌有气质,就会被各种八卦,她的生活琐事,她的婚姻家庭,人们把约定俗成的幸福观和价值观套在她们身上,哀叹她们多么不幸,说什么女人真不该太出色。”

——《穿T恤听古典音乐》,“她比烟花绚烂”

新京报:像你在《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中写的,钢琴家克拉拉嫁给作曲家舒曼之后,不仅要生儿育女、还要赚钱养家。

田艺苗:生了好多孩子。她钢琴演奏的事业基本就荒废了。

新京报:反而在舒曼去世之后,她才有时间重拾钢琴演奏,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欢呼与荣耀。

田艺苗:董明珠也一样,在离婚之后她反而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新京报:你能看出这个级别的青年演奏家天花板在哪里吗?

田艺苗:一看就看得出来。像郎朗就是音乐感觉特别好的人,他能红到80岁。而很多演奏家你一听就知道,他虽然技术也不错,但是没有“音乐”——他不了解音乐是什么,他心中没有诗意的东西。这是需要天赋的,有些人就是不够敏感。

新京报:那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和男性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阐释能力有区别吗?

田艺苗:其实真的没有区别,而且女性的能力更全面。肖邦有首著名的曲子叫《英雄波兰舞曲》,这是首非常男性化的曲子,但是阿格里奇可以比男性演奏者弹得更加有力、更加勇猛。所以女性也能够演奏出阳刚之气。而对于传统的女性气质,女性钢琴家可以弹奏得更好。

因为性格更敏感,女性作为艺术家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是大部分公众对于女性的评价方式,是要她们“演奏得和男性一样”,只有这样才算好。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公平了,女性演奏者能够找到自己的视角、找到自己的诠释方式。

新京报:在你的人生经历中,女性身份有对你产生过任何影响吗?

田艺苗:对我而言,身为女性好像反而更好。因为我身处的古典音乐行业中女性比较少,我周围全是男性,我就有更多机会被看到,而且男性也更愿意和我合作。他们彼此之间会有一些竞争,但是不会把我作为对手。

当然如果我是男性,可能会享受更多的益处吧,因为现在是“男神”的时代呀,身为男性可以拥有更多的粉丝。

新京报:但另一方面,在音乐学院的学生中,女性是远多于男性的,为什么在之后的学术研究中,男性学者反而多于女性学者了呢?

田艺苗:对,其实女性反而是更能专心做学问的。做学问这件事,确实不盈利。男孩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本科一毕业就会从事其他工作,比如卖钢琴、创业;专心从研究生一直读到博士的女孩却还蛮多的,但是博士之后,她们好像也有各种限制,坚持做研究的、做学者的不太多,这个行业毕竟比较小众。

在音乐里哪有什么权威?

新京报:在古典音乐的大众科普之外,你也很关注流行音乐?

田艺苗:对,我还会做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的评审,去看看他们在唱什么样的歌、在做什么样的音乐。

新京报:你觉得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界限吗?

田艺苗:我觉得音乐是没有风格之分的,只分这个人有没有乐感、有没有天赋。比如黑人的爵士乐、布鲁斯,弹着吉他没几句,你就可以听到他哭泣的灵魂。

新京报:但大众可能会认为古典音乐更高级,流行音乐就是“烂大街”。

田艺苗:这是一种很狭隘的看法。就像很多学院派会觉得自己是权威、自己才高级,但我觉得这种想法蛮幼稚的。在音乐里哪有什么权威?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只有生动鲜活的东西才是真正有“音乐感”的。

电影《海上钢琴师》里,有一位自认为权威的黑人爵士钢琴家,跑去和1900比赛,结果当然一目了然——1900弹出来的音乐是有生命的、灵活的,而那位爵士钢琴家的音乐带着一种欲望,让人感到密不透风,显然是“更低一级”的。即使他在历史上还蛮有名的,对爵士乐的历史、源流都曾做出贡献。但这样一个人,他的音乐就会僵硬,也就失去了生命。

电影《海上钢琴师》剧照。

新京报:是不是对音乐的感受,是有点儿近乎本能的?

田艺苗:本能的,直觉的。

新京报:那对音乐的欣赏品位是可以、或者说需要训练的吗?

田艺苗:对,这是可以训练的。听得多了、有比较了就能明白。比如听过霍洛维茨弹琴——哇!这个音色太迷人了,这么变幻莫测,琴音中有历史、有涵养、千言万语蕴藏其中;然后再听一个音乐学院刚出道的孩子弹琴,你会觉得他只是把音都弹对了,就像白开水。

新京报:音乐也好,画作也好,有的艺术作品听众或观众瞬间就能明白它的好,而有的作品却需要受过训练的耳朵和训练的眼睛才能判断,为什么?

田艺苗:像我们去听Beatles演唱会,那些歌曲我们一听就明白旋律很好听,我们甚至都能跟着唱,一些经典歌曲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回忆,这是大家都能感受的。但如果在音乐会上,一位音乐家演唱了半个小时,并且他选择的歌曲曲调很高,有许多和声的变化、婉转的细节,那么没有受过训练的耳朵就无法分辨其中的巧妙——有些和声是他收住了、有些和声是他在等待,每个和声都有它的目的。

这两种音乐都是好的。并不是说旋律好听就低级,好听的旋律也不是谁都能写的;只是说和声需要受过训练的耳朵才能判断。

新京报:你最开始做“穿T恤听古典音乐”讲座的时候,也遭受过一些质疑。

田艺苗:对,有些人觉得听古典音乐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需要焚香沐浴。其实这也没错,表达了对古典音乐的尊重。但是古典音乐里,也并不全是高深的东西,有些古典音乐它的核心素材是简单的,比如《欢乐颂》,全世界普通民众都能合唱。只不过作曲家的写作技术特别好,能把这些简单的素材裁剪、组合成了一部72分钟的大型交响曲。

《温柔的战曲》,作者: 田艺苗,版本: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7月

新京报:你觉得古典音乐其实是可以大众化的?

田艺苗:对,是大家都可以听的,但是需要学习。你要学习作曲家用什么方式把简单的素材组织成大型的作品、它是如何产生张力的。我现在会在自己的视频号上给大家一小节、一小节弹巴赫的曲子,再讲解每一段的意思:比如第一小节确定了一个主要的和弦,第二小节这个和弦变得复杂了,第三小节它变得开阔了;下一个小结它在等待,再下一个小结它把这个等待解决了;再后面,有一个长长的持续音,好像把我们悬置在一个地方,一直在积累张力让你得不到解决,使得最后的解决让你特别舒服。这样一来我的听众们会觉得,真的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学会听了。

新京报:你好像一直致力于打破古典音乐的边界感、距离感。比如你举办的“落日音乐会”,就是把钢琴从传统的室内音乐厅搬到了开阔的自然空间里。

田艺苗:我就觉得挺好玩儿呗。有一个美国的团体率先做了这样一个尝试,把音乐带到各种场景中演奏,瀑布前、古城中、菜市场……这样一来音乐就变成了与各种环境的对话,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

但是我看到所有的室外音乐会,都不具有时间性,只是发生在一个场景之中。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于是我想能不能让它在一段时间里面发生——从落日开始弹,弹到落日结束。每一天、每一个地方这个时段是不一样的,可能在深圳是六点开始、在武汉是五点开始,这个过程刚好是半个多小时。从这个落日开始弹到天黑,天黑了我们大家还能一起放烟花。

落日的时间是我们每个人最轻松的时候。一天的工作都做完了,可以抬起头来看看落日了。这个时候喝杯茶,你会心情特别好。在这个时间弹琴,就强调了这段时间的感受。所以我自己很喜欢这个想法。

书法思考网整理“曲”字的相关介绍分享,这里整理了曲的拼音怎么读、曲的部首是什么、曲的意思详解、曲的组词语有哪些等内容,并且还有曲的组词语的造句子例句,以及曲的相关诗句分享!

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

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

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

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

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6、曲的笔画顺序图片:

7、曲的笔画顺序名称:

竖→横折→横→竖→竖→横→曲

背鼎锅跳加官(旧时戏曲开场或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 闭着眼睛哼曲子、 不听曲子听评书、 此曲只应天上有、 呆子哼曲子

歌曲、曲线、弯曲、曲折、曲面

侧:不正;艳:艳丽。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作为〈形〉词的意思解释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周遍;多方面;详尽 。
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作为〈名〉词的意思解释

其言曲而中。——《易·系辞下》
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在汾一曲。——《诗·魏风·汾沮洳》
汾之一曲。—— 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如:曲头(巷头;街头)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作为〈动〉词的意思解释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弘曲躬而自卑。——《后汉书·郑弘传》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作为〈名〉词的意思解释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作为〈名〉词的意思解释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五更转曲。——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
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作为〈量〉词的意思解释

14、曲的词语造句范例

(1)、手指在琴键上弹奏,那一曲曲的是充满忧伤的旋律

(2)、哈哈镜爱以扭曲别人为乐,那是因为自己畸形。

(3)、白天说夜晚的黑是它开始幸福的诞生曲。

(4)、生活如琴,让轻松的梦幻曲在我们的指间划落。生活如歌,用蝴蝶、月光、鸟鸣语写成一首首“让心灵燃烧的歌。”只有永远拥有充满想和激情的心灵,才能真正的明白生活的意义,也才能以真正的意义享受生活。

(5)、曲琴韵瑟瑟,悲欢尘世离合。醮一抹沧桑,盈满袖暗香,将尘俗情思泯于无痕。在指间舞落一世繁华,弹尽一曲浪漫忧伤。掮一轮皓月,携一缕清风,穿越千年尘烟。寂寞纤指滑过灵魂的忧伤,多少深情未了。多少笑泪飞扬,蓦然回首,惘然一梦,倾尽一生温柔与诗意,惘然回顾中,却早已遗失了你。

(6)、适时适度的弯曲,便于卸掉那份多余的沉重,从而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15、含有“曲”的诗句

《三溪》(作者:尹恕)——|曲折有如九回肠,合汇门前清彻底
《渔樵》(作者:侯蕃)——|换得酒来歌得曲,大家不惜醉如泥
《洞庭晚望七首 其一》(作者:高善濂)——|何能雪鹭银鸥侣,尽日无愁曲岸隈
《玉女峰》(作者:周载)——谁将玉女对妆台,曲水分明一鉴开
《中秋同诸子九曲泛月》(作者:虞亿)——|况兹九曲溪,正漾清涟漪
《接笋峰》(作者:邱攀桂)——|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拟古 其四》(作者:赵处澹)——|古人为此曲,寓意良以深
《追拟玄真子渔歌 其一》(作者:赵处澹)——|飞鸟白,断云红,一曲清歌淡月中
《八月十四夜》(作者:赵处澹)——|焦桐弹一曲,孤鹤舞风前
《唐明皇游月宫》(作者:葛秋崖)——|如何不觅长生药,只记霓裳一曲归

【曲】字的五行属【木】

17、曲的五笔输入法:

【曲】字的五笔顺序是【MAD】

18、答案是“曲”的谜语:

1.一物伸不直,好听不好吃(打一字)

2.六口紧相连,两牙出嘴边(打一字)

上面的内容涵盖了曲的拼音和部首是什么的介绍、也包含了曲的意思简介与详细介绍,并且还有曲这个字的常见组词语以及组词语的意思解释和造句运用,更有“曲”的相关诗句,帮助您更好的掌握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靜脈曲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