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王二小放牛郎旋律小汤3第一乐句有几个乐句?

器乐,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么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器乐教学。器乐教学充实丰富了课堂教学,调节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器乐进课堂,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音准感、协调感,对学生视觉、触觉、听觉的配合与协调发展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还提高了学生的表现欲,更让不爱开口唱歌的学生在学习竖笛中锻炼了胆量。在学习演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器乐教学也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竖笛教学一定要注意规范化。从演奏姿势到手形、用气都要一丝不苟,认真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竖笛教学可以分散在各节音乐课中进行,也可以集中一节课进行。学生有了竖笛后,不管有没有兴趣,会不会吹,都会乱吹,一声高过一声,此起彼伏,这时候,老师就要对这种“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我要求学生做到:在课内要做到行止一致,可以在课间和家里进行练习。

二、在唱歌教学中我让学生把竖笛的吹奏与唱歌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学生的嗓子,又能调节课堂的气氛,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竖笛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如何爱护和保养乐器常识的教育。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竖笛的清洁卫生,用完后可以洗一洗,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同学之间最好不要相互借用竖笛,以免口腔疾病传染.

1.学生熟悉了解八孔竖笛的构造,回顾演奏姿势及掌握基本呼吸方法。2.、复习巩固“1、2、3、4、5” 五个音的奏法及其五个音以内的练习曲。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玩”中感受学习竖笛的乐趣,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竖笛“缓吹”的方法及“1、2、3、4、5”五音及以内的练习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吹出干净动听的音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八孔竖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经典竖笛曲《森林狂想曲》,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1.播放几段竖笛演奏视频。

2、复习巩固八孔竖笛的姿势及演奏技巧:(1)持笛方法: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为背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1、2、3孔。右手大拇指持笛身,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4、5、6、7孔。(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边指导学生练习)(2)演奏姿势:

身体要自然端正,竖笛与身体的夹角保持40度左右,肩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手指、手腕放松,应注意用指肚按空,以使孔关闭严密。手指呈自然弧形,切忌瘪指。(3)运气:

气流强弱不同,也能获得不同的音高。如:开同一音孔,气流越强。获得的音则容易爆破,气流弱获得的音则柔和。教师引导学生做“按指”“缓吹”练习。(4)单音“1、2、3、4、5”的复习巩固(1)出示“1、2、3、4、5”五个音的竖笛图示(2)师随机指,生随机吹奏这五个音

(3)师将“1、2、3、4、5”这几个音随机组合,生练习吹奏(4)师将生分成五个音,生看师的指挥进行吹奏游戏。

(5)师抽测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生仔细聆听,辨别吹奏中的不足。

1、集体演奏《乃呦乃》

3、将生分成五个音,合作吹奏《划船歌》

4、抽个别学生吹奏《划船歌》

6、集体演奏《划船歌》

全体起立共同演奏今天复习的乐曲,教师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鼓励学生将笛声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

《乐器之竖笛》 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郝老师的二年级音乐课《乐器之竖笛》,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多一点自由给学生,分组创编并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1.复习巩固“1、2、3、4、5、6” 的奏法及其含这些音的练习曲。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玩”中感受学习竖笛的乐趣,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竖笛“缓吹”的方法及“1、2、3、4、5、6”的奏法及含这些音的练习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吹出干净动听的音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八孔竖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经典竖笛曲《森林狂想曲》,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1.播放几段竖笛演奏视频。

2、学生总结出吹奏竖笛的方法和技巧。

3、自由练习吹奏所学乐曲《其多列》、《牧童谣》

4、交流吹奏中的体会,找出难吹的乐句。

5、共同解决难点乐句。

6、再次练习这两首乐曲。

7、分组合作吹奏这两首乐曲。(将乐曲分成若干乐节,分组吹奏)

8、小组PK 共分三场,首先是由小组分别推荐一名学生上台吹奏,由老师和各组学生代表给出分数。再由老师随机抽取每组的一名学生上台吹奏,还是由各组学生代表给出分数。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吹奏制定乐曲,由老师给出分数。将这三次的分数累加,评选出获胜小组。

师给出几条不同程度的练习曲: 《蒙古小夜曲》 《粉刷匠》 《办家家》

由学生自由选择,最高等级是能熟练地准确的吹奏出三首乐曲,最低是吹奏出三首乐曲的一首。

竖笛教学六《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课稿 —— 林芳

竖笛课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课,同样的歌曲,上竖笛课和上音乐课所用的方法是不相同的,但是相同的是课堂的流程,音乐的旋律教学和情感的培养。我把我的课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此曲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熟悉旋律,能唱乐谱,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竖笛吹奏乐曲

3、将感情融入音乐,有感情的进行吹奏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吹奏乐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教学难点:演唱歌曲旋律,进行吹奏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感受音乐,学吹乐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3、熟悉旋律,学唱乐谱,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着用竖笛吹奏乐曲

(三)情感处理:通过让学生观看〈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电影片段,了解歌曲的情感

教师总结乐曲速度、力度、情感等相关因素特点。

(四)拓展延伸,二声部合奏训练

合奏是演奏的更高境界,需要的不仅是演奏水平和技巧还有演奏者之间的配合,适当的开设合奏能加强学生的演奏能力,提高各方面的音乐素质

三、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旋律小汤3第一乐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