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的国漫没有预想的那么火爆,凉的快?

《脱口秀大会4》上线了!

虽然这季请了杨澜,显得格格不入。

虽然请了黄西这位脱口秀界的“在天之灵”,实际上一点都不好笑。

虽然我最喜爱的王建国和张博洋,早早就结束了比赛。

虽然这季来了很多长得“奇形怪状”的新人……

虽然有这么多不足之处,但我仍然要夸一夸李诞。

这个总是眯着眼睛、穿着“睡衣”的光头发起人,让我看到了一个行业的崛起。

这季有一个选手,只讲了一个段子就离开了,却让人印象深刻。

我说的是黄俊,那个警察叔叔。

专业脱口手,需要尽可能体验生活才能创造出活色生香的段子。

比如建国和呼兰,为了讲自己老了,特意学着年轻人去蹦迪,体验气喘吁吁嗨不起来的感觉,然后把这个感觉写出来。

比如上季冠军王勉,为了讲一个理发的段子,特意去了一趟理发店,然后回来装模作样地咆哮“谁剃了我的美人尖”。

就连张博洋那个脍炙人口、被白凯南抄袭的酒吧蹦迪之旅,也是自己真实遇到过的事,然后讲出来。

还有去年的黑马何广智,被蒙恩称“中国脱口秀界讲地铁的段子,没人能超过他”,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天天乘很远很远的地铁回家,才有了更多感悟。

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脱口秀更是如此。

没有那么多生活体验,脱口秀创作,只是闭门造车。

回头说我们的警察叔叔。

这是一个不需要去体验生活、每天就有很多生活素材送到他身边来的职业。

有人问路,有人酒驾,有人因为什么事闯红灯……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在他身边上演。

也许他不需要任何加工,只需在他每天见过的成千上万的路人中挑选那个三两个讲给我们听,就是一个很精彩的5分钟脱口秀。

所以这一季的脱口秀囊括了各行各业的选手,材料学硕士、240斤的“李逵”、广告公司的老总、普通打工人、被催博的博士、各种玩花活的艺人、网红……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库,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自己所在行业的故事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真正的脱口秀精神,不是让脱口秀演员靠体验生活来向我们讲述什么是脱口秀。

而是让更多普通人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能“秀”5分钟。

《脱口秀大会3》中,罗永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他的脱口秀处女秀《真还传》的高潮迭起,还是他作为领笑员的妙语连珠,都奠定了他作为中国脱口秀前辈的地位。

尤其他在考虑这个演员应该值几个灯、即使好笑但是否传递了让人舒服的价值观,这样为全局考虑的“大局观”,也奠定了他在脱口秀大会领笑员中的地位。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程璐讲了一个很好笑的段子,几个领笑员都拍灯了,罗永浩虽然也笑得略显失态,但还是没给灯。

他说,这个段子有一点让人不舒服的地方,讲小孩子偷钱。而我是一个英语老师,这种价值导向不可取……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众都只有自己喜欢的脱口秀演员。

但作为一档动辄点击上亿的综艺节目,仅有观众的喜好是不够的。

看看现在出事的那些流量?哪个担得起年轻人的偶像?

罗翔说:脱口秀也不是法外之地。

有些段子固然好笑,但其精神内核要传递的价值观,是否值得追捧?能否给人带来积极正向的体验?

脱口秀,仅有好笑是不行的。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季脱口秀请了“正道的光”杨澜,好比当年的非诚勿扰请了黄澜。

她们也许降低了节目的趣味性,但给节目的价值导向,指明了“正道的光”。

至于杨澜是否适合这个节目,目前《脱口秀大会4》才刚播出两期,还不好下定论。

她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随着的节目的持续播出,也许后面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上一季王勉夺冠,很多人说不公平,有黑幕。

如果这个黑幕是李诞在主导,我要给他竖个大拇指。

犹记得这一季有一个街舞主持人来说脱口秀,他在表演结束时感谢程璐,因为程璐让他尝试着结合街舞来说脱口秀。

我想起王勉,音乐+脱口秀的表演形式,这种组合形式,国外尚且没有,王勉如果真的能凭这个走出国门,也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了。

还要鼓励王勉,不但通过夺冠的形式鼓励他,还斥巨资给王勉买了一架钢琴,鼓励他多学一些乐器、乐理知识,将“音乐+脱口秀”的形式发扬光大。

还想起梁源,他在上季结束后飞去东北,专门学习二人转,研究二人转与脱口秀的结合可能。所以这一季我们看到了梁源“鼓掌的都是爹”这样的梗。

不论效果如何,让我们看到了脱口秀的更多可能。

未来,也许还有更多脱口秀形式,快板+脱口秀,街舞+脱口秀,二人转+脱口秀……

对了,这季进了一组漫才选手。

漫才,日本的一种喜剧表现形式,跟对口相声有点像。

这组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把建国和张博洋这对组合PK了下去。

有人说这是节目故意的,就是为了保漫才选手。

虽然我很喜欢建国和张博洋,但在他们创作出现疲惫的时候,保下一组新型的脱口秀表演形式,有何不妥?

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样,这个生态系统才越稳定。

同理。脱口秀这个新型而小众的职业,表演形式越多样、演员来源越庞杂,这个行业才越欣欣向荣。

所以李诞不但邀请各行各业都来表演脱口秀、给各种表演形式以扶持,甚至邀请竞争对手来表演,如周奇墨、刘暘都是单立人喜剧的演员。

连这季呼声最大的黄西,未来都可能李诞的竞争对手。

有对手不可怕,行业不景气才可怕。

如果说郭德纲让相声这种日近西山的传统艺术形式重新复兴,那么李诞就是让脱口秀这个新兴而小众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的灵魂人物。

李诞,格局好大一男的。

喜欢看动画的小伙伴,对于“泡面番”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

它指的是每集时长很短的动画,大概3-6分钟,刚刚够泡一碗方便面的时间。

因为时长短,这类动画的剧情要么节奏快、脑洞大,要么轻松简单无须过脑。

盛产动漫的岛国日本,就有不少高分泡面番。

比如著名的《黑塔利亚》,它把地球上的各个国家拟人化,以喜剧的形式讲述历史事件。

比如主打“云吸撸”的《起司猫》,剧情简单到无以复加,猫奴们也爱不释手。

当然,泡面番并非只在岛国有,咱们国产动画里也有不少宝藏!

比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就是一部有内涵的泡面番。

它通过“种花家的兔子的故事”,影射真实发生过的中国近代史,剧情感人催泪又振奋人心。

而去年,又出现了一部脑洞爆表的泡面番。

它根据微博阅读量超10亿的同名人气漫画改编,最近刚刚更新完毕,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非人哉》。

非人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简直不是人啊!”。

所以片名已经提示了我们,这是部“主角全员不是人”的动画。

但它没有违反“建国后不许成精”的不成文规定,因为片中的角色早在建国前就“成精、成神”了,它们是——

九尾狐、哮天犬、二郎神、哪吒、月兔、红孩儿、精卫、观音……等中国古典神话中的人物代表。

整部动画的剧情,说的就是这些年过千岁的“老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的日常。

光是这个设定,就足以展开各种爆笑脑洞。

比如名叫九月的九尾狐,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这样的:集高贵优雅于一身,九条尾巴仙气四溢——

但实际上,九月在生活中经常为自己的尾巴烦恼。

这个硕大的身体零部件,让她成为地铁里最受鄙视的霸座乘客——

到了夏天,这九条尾巴立刻变成甩不掉的小太阳。

想要剃毛凉快凉快,结果一不小心就剃出贵宾狗的气质——

由于毛发过于蓬松,九月的尾巴还经常成为大型失物招领处,一条尾巴可以翻出整个世界……

当然,尾巴多也有好处。

比如,她一个人就可以把整部话剧《雷雨》演完,培养出一身的“艺术细菌”。

而除了九月这个“狐朋”,还少不了“狗友”哮天犬。

哮天犬具备了一切细(二)犬(哈)的优秀品质,热情好动、思维单纯,二郎神杨戬没时间遛狗的时候,他可以贴心地自己遛自己。

不过他有一个“硬伤”,就是在求人摸的时候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从狗变成赤果果的人形。

因为这个,他一不小心就会被不知情的小姐姐们送警局……

这种天然呆气质,恰好与性格直率的九月,形成“狐朋狗友”反差萌。

如果说这两个人物,多少还原了狐狸和狗的属性,那么接下来的这个角色,就将突破你对神话的认知——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

这位“龙二代”有个更知名的身份,就是《西游记》里的白龙马。

作为中国的“海王”之一,敖烈体内藏着一片盛产海鲜的大海。

西天取经过后,他一直惦记着唐僧,时不时就会变成“马男”过过瘾,然后陷入“师父请再骑骑我”的幻想中。

当然,在神话传说里,跟龙族有关系的不光有唐僧,还有“闹海的藕霸”哪吒。

在这部动画里,还在上学的哪吒为了彰显自己的男孩本色,剃掉长发,变成了3000多岁的短发正太。

经由九尾狐的介绍,敖烈认识了哪吒。

但下一秒,他潜藏的心理阴影就被唤醒——这货不就是抽龙筋的那位小哥吗?!请跟我保持安全距离谢谢!不约不约!

因为哪吒施加的精神压力,敖烈还没忍住,直接吐出了一片海(鲜)……

更不幸的是,之后敖烈再也甩不掉哪吒了。

因为这枚藕霸,最大的爱好之一,便是“强人锁龙”。

其实从这些笑点满满的人设就能看出,《非人哉》之所以能有高人气,就是因为它把神话人物和当下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让古典神话不再有陌生感和距离感。

这让我想起去年岛国也出过一部构思类似的动画《工作细胞》,讲的是人体内37兆2千亿个细胞的工作日常。

它采用的也是拟人化的手法,把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具象化,带着观众跟随主角红血球一块经历成长,并展现人体内庞杂的微观世界。

这部动画会随着剧情发展,时不时就给观众科普相关的知识梗,既有趣又有干货。

而今天聊的《非人哉》,就属于同一类。

创作者通过古典神话人物和现代时空的跨次元碰撞,既展示了深不见底的脑洞,也讲明了各种神话典故。

开“莲花跑车”的观音送哪吒上学

比如在《非人哉》的票圈里,有一位“无头男”刑天。

这个角色取自《山海经》,是被黄帝砍掉脑袋的巨人,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没有头部仍然可以战斗不止。

但到了“非人哉宇宙”中,活在现代社会的刑天,每天都有着说不出的苦楚和委屈。

因为没有头,戴着假头开车的刑天,经常被交警蜀黍无情查处;

因为两眼的距离过于宽阔,刑天戴不上电影院的3D眼镜;

到了冬天,穿了羽绒服的刑天,还会被侧漏的羽绒蒙住宽阔的双眼……

简单说,在《山海经》里“操干戚以舞”的刑天,在这部泡面番里就是典故梗搞笑担当。

而跟他一样主打典故梗的,还有填海的精卫。

在动画里,她是一个头顶着老公海燕、披着美丽青发的妹子。

平日里精卫特别低调,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但实际上,她一直有个无法摆脱的人生大bug——填海。

只要看到水,精卫总会从角落里摸出石子儿,把眼前的水域填满。

她成功填过公司的马桶、观音的鱼缸,一张嘴就是一片海的“海王”敖烈,更是她填海的重点目标。

正因为有典故梗支撑,《非人哉》的故事也诞生了各种CP。

其中相爱相杀得最狠的,要数观音大士和二郎神杨戬。

据不完全统计,这二位神仙曾因为“哪吒该先做作业,还是先玩游戏”的问题撕过,

因为“神兽美还是汪星人美”的话题吵过,

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厨艺过人,彻夜展开厨神大赛。

这场比赛最终没有分出胜负,还把寄养在观音家的哪吒、哪吒的同学龙女和红孩儿,都喂成了小胖子……

虽然这部动画的很多笑点都出自原著漫画,但对于原著党来说,依旧能够被动画化的《非人哉》逗乐。

被观音大士开过光的家长签字

其中的功劳,也离不开幕后的配音演员。

比如,为优雅高冷观音大士配音的姜广涛。像《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系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进口大片里的重要角色的译制版,都是他的作品。

他的声线可大叔,可少年,是怪物级别的声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很多国漫不更新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