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应该是夹在书中还是露在上面?

摘要 宝,你应该是见过书签的对吧,找一张大小合适的白纸,画上与内容相符的图案。我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比较容易画,然后抄一句书中的名言在下面或者背面就可以了。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书签上钻个小洞,拴一根彩色丝带,这样就可以夹在书里露出丝带,方便查找。

宝,你应该是见过书签的对吧,找一张大小合适的白纸,画上与内容相符的图案。我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比较容易画,然后抄一句书中的名言在下面或者背面就可以了。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书签上钻个小洞,拴一根彩色丝带,这样就可以夹在书里露出丝带,方便查找。

宝给您找了两张可以选一选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FLBOOK电刊平台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老屋”,多么亲切的两个字眼呀,每每读到或者听见这两个字,我平静的内心就泛起一阵阵温暖的波澜。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如果说乡村是一幅宏大的油画,老屋就是这幅画面的主角,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端坐在历史的深处,任凭风云变幻,淡定,从容,沉静,悠然。
    最早的那处是父母婚后第二年盖的。那时大爷二爷都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四叔、二姑和爷爷奶奶六口人挤在三间低矮的土房里,中间一间烧火做饭,父母住西屋,爷爷奶奶四叔二姑住东屋。其时,四叔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奶奶就生了分家的念头,想让父母搬出去。可现成的房子没有,父母往哪里搬呢?奶奶坐在炕头上,手里捏着那根不离身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吸几口烟,翻翻耷拉着的眼皮说,咱家前河沿不是有块菜园嘛,你们就在那里盖个新房吧。父母一愣,心想建房的地是有了,可是手头一分钱没有,拿什么盖呢?
    老大和老二一人拿八十块,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奶奶是一家之主,大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她把烟袋锅子在鞋帮子上磕了磕,一锤定了音。
    后来的事实是,奶奶的话成了过耳的风,大爷二爷不但一分钱没拿,在父亲央求他俩帮着到西山推石头垒地基时,他俩竟然说脚上的鞋子破了,要父亲每人给买一双新球鞋才肯去。母亲气得心窝子一鼓一鼓的,撂下擀面杖就要去找奶奶理论,被父亲拉住了。父亲端着公家的饭碗,根本抽不出身,咬咬牙狠狠心答应了。一颗不满的种子自此种在了母亲的心田里,加上后来农忙时二位前辈不但不上前帮忙,还在别人帮忙时在背后说些风凉话,不满的种子终于破土萌发,长成了参天大树,导致了互不理睬互不往来的结局。想想骨肉亲兄弟弄到这步田地,禁不住悲从中来。
    从单位和同事手里借了一部分钱买了石头石灰和高粱杆,从邻居家借了一些麦秸,姥爷家又赞助了一部分檩条,两间土房终于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了。盖房时姥爷领着四个舅舅齐上阵,换来左邻右舍的啧啧称赞。再没能力打院墙了,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四敞大亮着吧。第二天,姥爷推来一车玉米秸,沿着院墙的位置刨了一道沟,埋上玉米秸,再用棉槐条夹起来,院墙也有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从此再也不用低三下四看别人的脸色了,瞅着简陋的房子,父母脸上洋溢着疲惫的喜悦。
    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早春里看杨树吐穗,那长长的柔柔的穗子随风舞动,一时觉得心也暖暖的,柔柔的。五月里,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晶莹剔透,好看极了,伸长鼻子嗅着阵阵浓香,禁不住心也醉了;有时馋了,爬上去撸一把,咬一口,满口的清香;收成不好的年头,把槐花掐下来,剁碎,掺上地瓜面或者玉米面蒸着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院子东南角有两个地窖,是夏天养兔子用的,白的如雪,黑的如墨,也有黑白相间的,掀开盖子,拿把草晃动一下,兔子们纷纷竖起前腿,挓挲着耳朵,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动,那模样可爱极了——拔草喂兔子是母亲交给我的任务,我很乐意干,因为兔子卖了可以买几只铅笔,几块散发着香味的橡皮,或者花花绿绿的糖块。东屋窗前还有一棵枣树,春天开着米粒大的花,夜深人静时才能闻到幽幽的香气,到了秋末,满树摇曳的红枣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到了冬天,下了雪,扫出一块空地,用竹筛子捉了麻雀,烧着吃,也是蛮有情趣的一件事。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也是在这所院子里,洒下了我许多痛心的泪水,其中两次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偷苹果”事件——我逃学去偷生产队的苹果,背着满书包的苹果想邀功却被母亲绑在大门口前的杨树上,用笤帚疙瘩照着屁股蛋子就是一顿乱抽,疼得我嗷嗷大叫,泪珠子四处乱飞,直到告饶说再也不敢了,母亲方住手。另外一次是“粮票”事件——为了炫耀,我把姐姐开运动会发的笔记本偷偷拿给小伙伴们看,夹在里边的几张粮票却不翼而飞,那个时候粮票就是人的命根子,母亲气得直打哆嗦,用擀面杖揍得我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粮票后来找到了,我从柜子里拿本子时粮票掉到了柜子和墙的夹缝里。
    厌旧喜新似乎是大多数人的秉性。有了些许积蓄后,父亲建新房的念头日渐强烈,终于请了酒,送了礼,在村北要了一块地基,盖了一座新房。青石房基,红砖墙体,房顶上覆盖着淡红色的瓦片,煞是好看。瞅着崭新的房子,父亲母亲脸上洋溢着浓浓的自豪,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似乎有了炫耀的资本。在农村,房子就是一个家庭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农村人的脸面。人活一辈子,要的就是这个脸面。
    因为通路,前河沿的老房只生活了十六年就夭折了,它还没看够村前的清清河水,还没听够我们的笑语和猪狗鹅鸭的欢声,便永远地消失了。拆房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中年,飘忽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故乡,飘向那已经消失的老屋,这时,那点点滴滴的细节便蹦出来,如一粒粒细小的枣花,氤氲出淡淡的清香,将我寂寥的心润染得温馨一片。老屋从我的视觉上消失了,但它永远鲜活在我的心里。
    第二处房子虽然还在,却已是物是人非。搬到城里的第二年,我看中了个城里女孩,想结婚却没钱,看着我愁眉不展的样子,父母一狠心愣是将家里的房子卖了。有句话说:老屋不能卖,卖了,根就没了。父母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说法,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我只知道拿到钱欢天喜地的结婚,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喜悦里,无暇也很难理解父母的感受——要是现在,死活也不卖。
    身在城里,心思却常常被老屋牵挂着,每逢刮大风下大雨,母亲就念叨老屋是不是漏雨了,门窗玻璃是不是被人打破了,留在家里的柜子是不是发霉了,屋檐下的那窝燕子是不是还在,等等等等。即使房子卖了以后,母亲的思念依然如石缝里的泉水滴滴答答。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有段时间母亲萌生了再把老房买回来的念头,想和父亲回家住,说还是住在老屋里睡得踏实,而且拉呱的也多,不寂寞。我们兄妹几个坚决不同意,老家离城里六十多里地,逢年过节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想回家看看很不方便,此其一;其二,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急病,没法及时处理。母亲的念想终于没能实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这是前几天在网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提炼得真是好,用它概括我对老屋的感情应该是很恰当的吧。
    【小题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小题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
    (2)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
    【小题3】.作者说“我家的老屋有两处”,那么这两处老屋都是怎样的房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小题4】.“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那么结合这一段落的内容,说说我都有哪些美好的记忆呢?从这些记忆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5】.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怎样起到这一作用的呢?(3分)
    【小题6】.第二处房子被易主后,作者写了父母“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怎样理解母亲的这些举动?又是什么“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呢?(4分)
    【小题7】.结尾处作者引用了一段话“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老屋”,多么亲切的两个字眼呀,每每读到或者听见这两个字,我平静的内心就泛起一阵阵温暖的波澜。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如果说乡村是一幅宏大的油画,老屋就是这幅画面的主角,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端坐在历史的深处,任凭风云变幻,淡定,从容,沉静,悠然。

    最早的那处是父母婚后第二年盖的。那时大爷二爷都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四叔、二姑和爷爷奶奶六口人挤在三间低矮的土房里,中间一间烧火做饭,父母住西屋,爷爷奶奶四叔二姑住东屋。其时,四叔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奶奶就生了分家的念头,想让父母搬出去。可现成的房子没有,父母往哪里搬呢?奶奶坐在炕头上,手里捏着那根不离身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吸几口烟,翻翻耷拉着的眼皮说,咱家前河沿不是有块菜园嘛,你们就在那里盖个新房吧。父母一愣,心想建房的地是有了,可是手头一分钱没有,拿什么盖呢?

    老大和老二一人拿八十块,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奶奶是一家之主,大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她把烟袋锅子在鞋帮子上磕了磕,一锤定了音。

    后来的事实是,奶奶的话成了过耳的风,大爷二爷不但一分钱没拿,在父亲央求他俩帮着到西山推石头垒地基时,他俩竟然说脚上的鞋子破了,要父亲每人给买一双新球鞋才肯去。母亲气得心窝子一鼓一鼓的,撂下擀面杖就要去找奶奶理论,被父亲拉住了。父亲端着公家的饭碗,根本抽不出身,咬咬牙狠狠心答应了。一颗不满的种子自此种在了母亲的心田里,加上后来农忙时二位前辈不但不上前帮忙,还在别人帮忙时在背后说些风凉话,不满的种子终于破土萌发,长成了参天大树,导致了互不理睬互不往来的结局。想想骨肉亲兄弟弄到这步田地,禁不住悲从中来。

    从单位和同事手里借了一部分钱买了石头石灰和高粱杆,从邻居家借了一些麦秸,姥爷家又赞助了一部分檩条,两间土房终于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了。盖房时姥爷领着四个舅舅齐上阵,换来左邻右舍的啧啧称赞。再没能力打院墙了,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四敞大亮着吧。第二天,姥爷推来一车玉米秸,沿着院墙的位置刨了一道沟,埋上玉米秸,再用棉槐条夹起来,院墙也有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从此再也不用低三下四看别人的脸色了,瞅着简陋的房子,父母脸上洋溢着疲惫的喜悦。

    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早春里看杨树吐穗,那长长的柔柔的穗子随风舞动,一时觉得心也暖暖的,柔柔的。五月里,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晶莹剔透,好看极了,伸长鼻子嗅着阵阵浓香,禁不住心也醉了;有时馋了,爬上去撸一把,咬一口,满口的清香;收成不好的年头,把槐花掐下来,剁碎,掺上地瓜面或者玉米面蒸着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院子东南角有两个地窖,是夏天养兔子用的,白的如雪,黑的如墨,也有黑白相间的,掀开盖子,拿把草晃动一下,兔子们纷纷竖起前腿,挓挲着耳朵,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动,那模样可爱极了——拔草喂兔子是母亲交给我的任务,我很乐意干,因为兔子卖了可以买几只铅笔,几块散发着香味的橡皮,或者花花绿绿的糖块。东屋窗前还有一棵枣树,春天开着米粒大的花,夜深人静时才能闻到幽幽的香气,到了秋末,满树摇曳的红枣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到了冬天,下了雪,扫出一块空地,用竹筛子捉了麻雀,烧着吃,也是蛮有情趣的一件事。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也是在这所院子里,洒下了我许多痛心的泪水,其中两次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偷苹果”事件——我逃学去偷生产队的苹果,背着满书包的苹果想邀功却被母亲绑在大门口前的杨树上,用笤帚疙瘩照着屁股蛋子就是一顿乱抽,疼得我嗷嗷大叫,泪珠子四处乱飞,直到告饶说再也不敢了,母亲方住手。另外一次是“粮票”事件——为了炫耀,我把姐姐开运动会发的笔记本偷偷拿给小伙伴们看,夹在里边的几张粮票却不翼而飞,那个时候粮票就是人的命根子,母亲气得直打哆嗦,用擀面杖揍得我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粮票后来找到了,我从柜子里拿本子时粮票掉到了柜子和墙的夹缝里。

    厌旧喜新似乎是大多数人的秉性。有了些许积蓄后,父亲建新房的念头日渐强烈,终于请了酒,送了礼,在村北要了一块地基,盖了一座新房。青石房基,红砖墙体,房顶上覆盖着淡红色的瓦片,煞是好看。瞅着崭新的房子,父亲母亲脸上洋溢着浓浓的自豪,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似乎有了炫耀的资本。在农村,房子就是一个家庭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农村人的脸面。人活一辈子,要的就是这个脸面。

    因为通路,前河沿的老房只生活了十六年就夭折了,它还没看够村前的清清河水,还没听够我们的笑语和猪狗鹅鸭的欢声,便永远地消失了。拆房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中年,飘忽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故乡,飘向那已经消失的老屋,这时,那点点滴滴的细节便蹦出来,如一粒粒细小的枣花,氤氲出淡淡的清香,将我寂寥的心润染得温馨一片。老屋从我的视觉上消失了,但它永远鲜活在我的心里。

    第二处房子虽然还在,却已是物是人非。搬到城里的第二年,我看中了个城里女孩,想结婚却没钱,看着我愁眉不展的样子,父母一狠心愣是将家里的房子卖了。有句话说:老屋不能卖,卖了,根就没了。父母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说法,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我只知道拿到钱欢天喜地的结婚,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喜悦里,无暇也很难理解父母的感受——要是现在,死活也不卖。

    身在城里,心思却常常被老屋牵挂着,每逢刮大风下大雨,母亲就念叨老屋是不是漏雨了,门窗玻璃是不是被人打破了,留在家里的柜子是不是发霉了,屋檐下的那窝燕子是不是还在,等等等等。即使房子卖了以后,母亲的思念依然如石缝里的泉水滴滴答答。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有段时间母亲萌生了再把老房买回来的念头,想和父亲回家住,说还是住在老屋里睡得踏实,而且拉呱的也多,不寂寞。我们兄妹几个坚决不同意,老家离城里六十多里地,逢年过节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想回家看看很不方便,此其一;其二,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急病,没法及时处理。母亲的念想终于没能实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这是前几天在网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提炼得真是好,用它概括我对老屋的感情应该是很恰当的吧。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

    (2)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

    3..作者说“我家的老屋有两处”,那么这两处老屋都是怎样的房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4..“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那么结合这一段落的内容,说说我都有哪些美好的记忆呢?从这些记忆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5..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怎样起到这一作用的呢?(3分)

    6..第二处房子被易主后,作者写了父母“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怎样理解母亲的这些举动?又是什么“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呢?(4分)

    7..结尾处作者引用了一段话“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分)

  • 科目: 来源: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小班) 题型:现代文阅读

    “老屋”,多么亲切的两个字眼呀,每每读到或者听见这两个字,我平静的内心就泛起一阵阵温暖的波澜。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如果说乡村是一幅宏大的油画,老屋就是这幅画面的主角,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端坐在历史的深处,任凭风云变幻,淡定,从容,沉静,悠然。
    最早的那处是父母婚后第二年盖的。那时大爷二爷都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四叔、二姑和爷爷奶奶六口人挤在三间低矮的土房里,中间一间烧火做饭,父母住西屋,爷爷奶奶四叔二姑住东屋。其时,四叔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奶奶就生了分家的念头,想让父母搬出去。可现成的房子没有,父母往哪里搬呢?奶奶坐在炕头上,手里捏着那根不离身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吸几口烟,翻翻耷拉着的眼皮说,咱家前河沿不是有块菜园嘛,你们就在那里盖个新房吧。父母一愣,心想建房的地是有了,可是手头一分钱没有,拿什么盖呢?
    老大和老二一人拿八十块,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奶奶是一家之主,大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她把烟袋锅子在鞋帮子上磕了磕,一锤定了音。
    后来的事实是,奶奶的话成了过耳的风,大爷二爷不但一分钱没拿,在父亲央求他俩帮着到西山推石头垒地基时,他俩竟然说脚上的鞋子破了,要父亲每人给买一双新球鞋才肯去。母亲气得心窝子一鼓一鼓的,撂下擀面杖就要去找奶奶理论,被父亲拉住了。父亲端着公家的饭碗,根本抽不出身,咬咬牙狠狠心答应了。一颗不满的种子自此种在了母亲的心田里,加上后来农忙时二位前辈不但不上前帮忙,还在别人帮忙时在背后说些风凉话,不满的种子终于破土萌发,长成了参天大树,导致了互不理睬互不往来的结局。想想骨肉亲兄弟弄到这步田地,禁不住悲从中来。
    从单位和同事手里借了一部分钱买了石头石灰和高粱杆,从邻居家借了一些麦秸,姥爷家又赞助了一部分檩条,两间土房终于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了。盖房时姥爷领着四个舅舅齐上阵,换来左邻右舍的啧啧称赞。再没能力打院墙了,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四敞大亮着吧。第二天,姥爷推来一车玉米秸,沿着院墙的位置刨了一道沟,埋上玉米秸,再用棉槐条夹起来,院墙也有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从此再也不用低三下四看别人的脸色了,瞅着简陋的房子,父母脸上洋溢着疲惫的喜悦。
    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早春里看杨树吐穗,那长长的柔柔的穗子随风舞动,一时觉得心也暖暖的,柔柔的。五月里,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晶莹剔透,好看极了,伸长鼻子嗅着阵阵浓香,禁不住心也醉了;有时馋了,爬上去撸一把,咬一口,满口的清香;收成不好的年头,把槐花掐下来,剁碎,掺上地瓜面或者玉米面蒸着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院子东南角有两个地窖,是夏天养兔子用的,白的如雪,黑的如墨,也有黑白相间的,掀开盖子,拿把草晃动一下,兔子们纷纷竖起前腿,挓挲着耳朵,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动,那模样可爱极了——拔草喂兔子是母亲交给我的任务,我很乐意干,因为兔子卖了可以买几只铅笔,几块散发着香味的橡皮,或者花花绿绿的糖块。东屋窗前还有一棵枣树,春天开着米粒大的花,夜深人静时才能闻到幽幽的香气,到了秋末,满树摇曳的红枣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到了冬天,下了雪,扫出一块空地,用竹筛子捉了麻雀,烧着吃,也是蛮有情趣的一件事。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也是在这所院子里,洒下了我许多痛心的泪水,其中两次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偷苹果”事件——我逃学去偷生产队的苹果,背着满书包的苹果想邀功却被母亲绑在大门口前的杨树上,用笤帚疙瘩照着屁股蛋子就是一顿乱抽,疼得我嗷嗷大叫,泪珠子四处乱飞,直到告饶说再也不敢了,母亲方住手。另外一次是“粮票”事件——为了炫耀,我把姐姐开运动会发的笔记本偷偷拿给小伙伴们看,夹在里边的几张粮票却不翼而飞,那个时候粮票就是人的命根子,母亲气得直打哆嗦,用擀面杖揍得我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粮票后来找到了,我从柜子里拿本子时粮票掉到了柜子和墙的夹缝里。
    厌旧喜新似乎是大多数人的秉性。有了些许积蓄后,父亲建新房的念头日渐强烈,终于请了酒,送了礼,在村北要了一块地基,盖了一座新房。青石房基,红砖墙体,房顶上覆盖着淡红色的瓦片,煞是好看。瞅着崭新的房子,父亲母亲脸上洋溢着浓浓的自豪,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似乎有了炫耀的资本。在农村,房子就是一个家庭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农村人的脸面。人活一辈子,要的就是这个脸面。
    因为通路,前河沿的老房只生活了十六年就夭折了,它还没看够村前的清清河水,还没听够我们的笑语和猪狗鹅鸭的欢声,便永远地消失了。拆房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中年,飘忽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故乡,飘向那已经消失的老屋,这时,那点点滴滴的细节便蹦出来,如一粒粒细小的枣花,氤氲出淡淡的清香,将我寂寥的心润染得温馨一片。老屋从我的视觉上消失了,但它永远鲜活在我的心里。
    第二处房子虽然还在,却已是物是人非。搬到城里的第二年,我看中了个城里女孩,想结婚却没钱,看着我愁眉不展的样子,父母一狠心愣是将家里的房子卖了。有句话说:老屋不能卖,卖了,根就没了。父母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说法,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我只知道拿到钱欢天喜地的结婚,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喜悦里,无暇也很难理解父母的感受——要是现在,死活也不卖。
    身在城里,心思却常常被老屋牵挂着,每逢刮大风下大雨,母亲就念叨老屋是不是漏雨了,门窗玻璃是不是被人打破了,留在家里的柜子是不是发霉了,屋檐下的那窝燕子是不是还在,等等等等。即使房子卖了以后,母亲的思念依然如石缝里的泉水滴滴答答。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有段时间母亲萌生了再把老房买回来的念头,想和父亲回家住,说还是住在老屋里睡得踏实,而且拉呱的也多,不寂寞。我们兄妹几个坚决不同意,老家离城里六十多里地,逢年过节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想回家看看很不方便,此其一;其二,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急病,没法及时处理。母亲的念想终于没能实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这是前几天在网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提炼得真是好,用它概括我对老屋的感情应该是很恰当的吧。
    【小题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小题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
    (2)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
    【小题3】.作者说“我家的老屋有两处”,那么这两处老屋都是怎样的房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小题4】.“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那么结合这一段落的内容,说说我都有哪些美好的记忆呢?从这些记忆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5】.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怎样起到这一作用的呢?(3分)
    【小题6】.第二处房子被易主后,作者写了父母“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怎样理解母亲的这些举动?又是什么“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呢?(4分)
    【小题7】.结尾处作者引用了一段话“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文题为“拾叶者言”,请问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4分)

    2.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4分)

    3.结合语境,欣赏文章划线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1)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2)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A.文章运用衬托手法,用香山红叶和银杏的黄叶,相互衬托,形象地说明了各种颜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风景才好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别人”与“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作者“拾叶”的特有情趣。

    C.文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银杏树的高大伟岸抒发昂扬之情,借银杏树叶抒发飘逸雅致之趣。

    D.文章运用运用象征手法,用银杏树干象征伟岸的人,用银杏树叶象征寻常的人,既贴切又形象。

  • 科目:中等 来源:2012届吉林省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小班) 题型:现代文阅读

     “老屋”,多么亲切的两个字眼呀,每每读到或者听见这两个字,我平静的内心就泛起一阵阵温暖的波澜。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如果说乡村是一幅宏大的油画,老屋就是这幅画面的主角,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端坐在历史的深处,任凭风云变幻,淡定,从容,沉静,悠然。

    最早的那处是父母婚后第二年盖的。那时大爷二爷都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四叔、二姑和爷爷奶奶六口人挤在三间低矮的土房里,中间一间烧火做饭,父母住西屋,爷爷奶奶四叔二姑住东屋。其时,四叔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奶奶就生了分家的念头,想让父母搬出去。可现成的房子没有,父母往哪里搬呢?奶奶坐在炕头上,手里捏着那根不离身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吸几口烟,翻翻耷拉着的眼皮说,咱家前河沿不是有块菜园嘛,你们就在那里盖个新房吧。父母一愣,心想建房的地是有了,可是手头一分钱没有,拿什么盖呢?

    老大和老二一人拿八十块,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奶奶是一家之主,大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她把烟袋锅子在鞋帮子上磕了磕,一锤定了音。

    后来的事实是,奶奶的话成了过耳的风,大爷二爷不但一分钱没拿,在父亲央求他俩帮着到西山推石头垒地基时,他俩竟然说脚上的鞋子破了,要父亲每人给买一双新球鞋才肯去。母亲气得心窝子一鼓一鼓的,撂下擀面杖就要去找奶奶理论,被父亲拉住了。父亲端着公家的饭碗,根本抽不出身,咬咬牙狠狠心答应了。一颗不满的种子自此种在了母亲的心田里,加上后来农忙时二位前辈不但不上前帮忙,还在别人帮忙时在背后说些风凉话,不满的种子终于破土萌发,长成了参天大树,导致了互不理睬互不往来的结局。想想骨肉亲兄弟弄到这步田地,禁不住悲从中来。

    从单位和同事手里借了一部分钱买了石头石灰和高粱杆,从邻居家借了一些麦秸,姥爷家又赞助了一部分檩条,两间土房终于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了。盖房时姥爷领着四个舅舅齐上阵,换来左邻右舍的啧啧称赞。再没能力打院墙了,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四敞大亮着吧。第二天,姥爷推来一车玉米秸,沿着院墙的位置刨了一道沟,埋上玉米秸,再用棉槐条夹起来,院墙也有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从此再也不用低三下四看别人的脸色了,瞅着简陋的房子,父母脸上洋溢着疲惫的喜悦。

    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早春里看杨树吐穗,那长长的柔柔的穗子随风舞动,一时觉得心也暖暖的,柔柔的。五月里,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晶莹剔透,好看极了,伸长鼻子嗅着阵阵浓香,禁不住心也醉了;有时馋了,爬上去撸一把,咬一口,满口的清香;收成不好的年头,把槐花掐下来,剁碎,掺上地瓜面或者玉米面蒸着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院子东南角有两个地窖,是夏天养兔子用的,白的如雪,黑的如墨,也有黑白相间的,掀开盖子,拿把草晃动一下,兔子们纷纷竖起前腿,挓挲着耳朵,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动,那模样可爱极了——拔草喂兔子是母亲交给我的任务,我很乐意干,因为兔子卖了可以买几只铅笔,几块散发着香味的橡皮,或者花花绿绿的糖块。东屋窗前还有一棵枣树,春天开着米粒大的花,夜深人静时才能闻到幽幽的香气,到了秋末,满树摇曳的红枣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到了冬天,下了雪,扫出一块空地,用竹筛子捉了麻雀,烧着吃,也是蛮有情趣的一件事。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也是在这所院子里,洒下了我许多痛心的泪水,其中两次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偷苹果”事件——我逃学去偷生产队的苹果,背着满书包的苹果想邀功却被母亲绑在大门口前的杨树上,用笤帚疙瘩照着屁股蛋子就是一顿乱抽,疼得我嗷嗷大叫,泪珠子四处乱飞,直到告饶说再也不敢了,母亲方住手。另外一次是“粮票”事件——为了炫耀,我把姐姐开运动会发的笔记本偷偷拿给小伙伴们看,夹在里边的几张粮票却不翼而飞,那个时候粮票就是人的命根子,母亲气得直打哆嗦,用擀面杖揍得我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粮票后来找到了,我从柜子里拿本子时粮票掉到了柜子和墙的夹缝里。

    厌旧喜新似乎是大多数人的秉性。有了些许积蓄后,父亲建新房的念头日渐强烈,终于请了酒,送了礼,在村北要了一块地基,盖了一座新房。青石房基,红砖墙体,房顶上覆盖着淡红色的瓦片,煞是好看。瞅着崭新的房子,父亲母亲脸上洋溢着浓浓的自豪,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似乎有了炫耀的资本。在农村,房子就是一个家庭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农村人的脸面。人活一辈子,要的就是这个脸面。

    因为通路,前河沿的老房只生活了十六年就夭折了,它还没看够村前的清清河水,还没听够我们的笑语和猪狗鹅鸭的欢声,便永远地消失了。拆房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中年,飘忽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故乡,飘向那已经消失的老屋,这时,那点点滴滴的细节便蹦出来,如一粒粒细小的枣花,氤氲出淡淡的清香,将我寂寥的心润染得温馨一片。老屋从我的视觉上消失了,但它永远鲜活在我的心里。

    第二处房子虽然还在,却已是物是人非。搬到城里的第二年,我看中了个城里女孩,想结婚却没钱,看着我愁眉不展的样子,父母一狠心愣是将家里的房子卖了。有句话说:老屋不能卖,卖了,根就没了。父母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说法,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我只知道拿到钱欢天喜地的结婚,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喜悦里,无暇也很难理解父母的感受——要是现在,死活也不卖。

    身在城里,心思却常常被老屋牵挂着,每逢刮大风下大雨,母亲就念叨老屋是不是漏雨了,门窗玻璃是不是被人打破了,留在家里的柜子是不是发霉了,屋檐下的那窝燕子是不是还在,等等等等。即使房子卖了以后,母亲的思念依然如石缝里的泉水滴滴答答。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有段时间母亲萌生了再把老房买回来的念头,想和父亲回家住,说还是住在老屋里睡得踏实,而且拉呱的也多,不寂寞。我们兄妹几个坚决不同意,老家离城里六十多里地,逢年过节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想回家看看很不方便,此其一;其二,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急病,没法及时处理。母亲的念想终于没能实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这是前几天在网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提炼得真是好,用它概括我对老屋的感情应该是很恰当的吧。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

    (2)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

    3..作者说“我家的老屋有两处”,那么这两处老屋都是怎样的房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4..“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那么结合这一段落的内容,说说我都有哪些美好的记忆呢?从这些记忆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5..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怎样起到这一作用的呢?(3分)

    6..第二处房子被易主后,作者写了父母“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怎样理解母亲的这些举动?又是什么“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呢?(4分)

    7..结尾处作者引用了一段话“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分)

  • 科目:3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边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个退休后来到此地不久的人失去了他生活的伴侣。他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

      他没有儿子,没有亲戚,甚至没有朋友。

      他对自己的孤寂感到惶惑不安。但他的孤寂并没持续多久。一天清晨,当他开门取奶时,发现奶箱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由于送奶车已坏,自明日起,至少一周之内我们不能送奶到户了,敬请见谅。”

      这真是一个难题,患病的孤寡老人人们每日都需要喝牛奶,没人送可怎么行呢?

      一个想法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了,他在家中无事,自己的汽车又闹着不用,何不将自己的汽车贡献出来,给牛奶公司使用,为订户服务呢?这部汽车是他最值得纪念的了,那是他和妻子结婚后辛勤劳动换来的,车内留下了他们欢乐的笑声,车轮记下了他俩共同走过的人生之路。而今,怎样做才能赋予这辆车以新的意义呢?

      他驾车直驱牛奶公司,向经理说明了来意,并表示要无偿地亲自开车替公司送奶,而不向面临困难、很有倒闭可能的牛奶公司索取分文。

      经理十分过意不去。由于老人态度坚决,最后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他披上白大褂便开始工作了。

      老人高高兴兴地开始挨家挨户地送牛奶,订户为此对该公司大加赞美,因为新的送奶员虽然年老体衰,但服务态度却极为热情。他不仅将奶瓶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且像对待亲人一般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另外还为大家义务运送日用品,送危急病人去医院就诊,送老人到车站。他工作得多么愉快呀,累、苦、脏早已不在他的眼中了。人们都亲呢地称他为“送牛奶的好爷爷”。这就够了,他心满意足地笑着,车轮又飞转起来。

      突然,“送牛奶的好爷爷”中断了送奶,人们翘首望着,不见他的车子,也不见他的踪影;只见眼前一片茫茫白雪。严冬的清晨,晨光熹微,云影凝滞,鹅毛大雪正纷纷扬扬地从那无尽的苍穹飘落下来,周围一片宁静。但人们的心情却难以平静,他们默不作声地坐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预感到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派到牛奶公司打听他的下落的人回来说,从昨晚起他就一直没有回到公司!

      人们再也坐不住了,几十个人自动走出家门分头到寒风刺骨的雪野里寻找他的踪迹。

      找到了!在通向牛奶公司的一条僻静的路上,一辆汽车被大雪覆盖着,车前部和后备箱打开着房边立着一个雪人,他一动不动地躬身站在机器旁,手里紧握着修理工具,他的帽檐挂着几根细细的冰凌。他一动不动地躬身站着。汽车在雪野里抛锚了,他不能让汽车停在这儿,公司在等他回去,他还要用汽车装满牛奶送往订奶人家。

      不,此刻大家在等着他回答他们急切的询问,他却一声不响地立在那儿,一动不动,身子躬向前方。人们沉默了,脱帽向他致哀。

      狂风大作,似狮吼,像虎啸,似哀歌,如悲悼。暴风雪夺去了人们敬爱的爷爷的生命,却刮不掉埋不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怀念和由衷的敬意。

      人们后来终于得知,他原先是一位大学教授,是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勤恳教学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用毕生的心血培育了许许多多的高材生,把他们一个个送到重要部门工作,送到国外去留学深造;而他自己在退休后却偕老伴来到这偏远的农村,呼吸这儿清新的空气,看看这些朴实而善良的农民。

      把欢乐留给人间的人啊,你去了,但你的为人、你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1)你觉得“送牛奶的好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他一动不动地躬身站着”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文章倒数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把它找出来并说说这两处描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起什么作用。  

      (5)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粗的词,说说它们写得好不好。 

      ①人们翘首望着,不见他的车子,也不见他的踪影

      ②人们再也坐不住了

      ③手里紧握着修理工具

      (6)文章原来的题目是“他死了却永远活着”,请你结合《有的人》这首诗,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中心的理解。 

  • 科目:3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

    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文题为“拾叶者言”,请问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

    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结合语境,欣赏文章划线句子的精彩之处。

    (1)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2)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下列关于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文章运用衬托手法,用香山红叶和银杏的黄叶,相互衬托,形象地说明了各种颜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风景才好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别人”与“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作者“拾叶”的特有情趣。

    文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银杏树的高大伟岸抒发昂扬之情,借银杏树叶抒发飘逸雅致之趣。

    文章运用运用象征手法,用银杏树干象征伟岸的人,用银杏树叶象征寻常的人,既贴切又形象。

  • 科目: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小题1】文题为“拾叶者言”,请问作者从拾叶中收获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4分)
    【小题2】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4分)
    【小题3】结合语境,欣赏文章划线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1)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2)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小题4】下列关于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运用衬托手法,用香山红叶和银杏的黄叶,相互衬托,形象地说明了各种颜色相互搭配世界才美,风景才好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别人”与“我”到香山不同目的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作者“拾叶”的特有情趣。
    C.文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银杏树的高大伟岸抒发昂扬之情,借银杏树叶抒发飘逸雅致之趣。
    D.文章运用运用象征手法,用银杏树干象征伟岸的人,用银杏树叶象征寻常的人,既贴切又形象。
  • 科目:偏易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老屋”,多么亲切的两个字眼呀,每每读到或者听见这两个字,我平静的内心就泛起一阵阵温暖的波澜。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如果说乡村是一幅宏大的油画,老屋就是这幅画面的主角,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端坐在历史的深处,任凭风云变幻,淡定,从容,沉静,悠然。
    最早的那处是父母婚后第二年盖的。那时大爷二爷都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四叔、二姑和爷爷奶奶六口人挤在三间低矮的土房里,中间一间烧火做饭,父母住西屋,爷爷奶奶四叔二姑住东屋。其时,四叔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奶奶就生了分家的念头,想让父母搬出去。可现成的房子没有,父母往哪里搬呢?奶奶坐在炕头上,手里捏着那根不离身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吸几口烟,翻翻耷拉着的眼皮说,咱家前河沿不是有块菜园嘛,你们就在那里盖个新房吧。父母一愣,心想建房的地是有了,可是手头一分钱没有,拿什么盖呢?
    老大和老二一人拿八十块,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奶奶是一家之主,大小事都是她说了算,她把烟袋锅子在鞋帮子上磕了磕,一锤定了音。
    后来的事实是,奶奶的话成了过耳的风,大爷二爷不但一分钱没拿,在父亲央求他俩帮着到西山推石头垒地基时,他俩竟然说脚上的鞋子破了,要父亲每人给买一双新球鞋才肯去。母亲气得心窝子一鼓一鼓的,撂下擀面杖就要去找奶奶理论,被父亲拉住了。父亲端着公家的饭碗,根本抽不出身,咬咬牙狠狠心答应了。一颗不满的种子自此种在了母亲的心田里,加上后来农忙时二位前辈不但不上前帮忙,还在别人帮忙时在背后说些风凉话,不满的种子终于破土萌发,长成了参天大树,导致了互不理睬互不往来的结局。想想骨肉亲兄弟弄到这步田地,禁不住悲从中来。
    从单位和同事手里借了一部分钱买了石头石灰和高粱杆,从邻居家借了一些麦秸,姥爷家又赞助了一部分檩条,两间土房终于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了。盖房时姥爷领着四个舅舅齐上阵,换来左邻右舍的啧啧称赞。再没能力打院墙了,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四敞大亮着吧。第二天,姥爷推来一车玉米秸,沿着院墙的位置刨了一道沟,埋上玉米秸,再用棉槐条夹起来,院墙也有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从此再也不用低三下四看别人的脸色了,瞅着简陋的房子,父母脸上洋溢着疲惫的喜悦。
    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早春里看杨树吐穗,那长长的柔柔的穗子随风舞动,一时觉得心也暖暖的,柔柔的。五月里,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晶莹剔透,好看极了,伸长鼻子嗅着阵阵浓香,禁不住心也醉了;有时馋了,爬上去撸一把,咬一口,满口的清香;收成不好的年头,把槐花掐下来,剁碎,掺上地瓜面或者玉米面蒸着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院子东南角有两个地窖,是夏天养兔子用的,白的如雪,黑的如墨,也有黑白相间的,掀开盖子,拿把草晃动一下,兔子们纷纷竖起前腿,挓挲着耳朵,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动,那模样可爱极了——拔草喂兔子是母亲交给我的任务,我很乐意干,因为兔子卖了可以买几只铅笔,几块散发着香味的橡皮,或者花花绿绿的糖块。东屋窗前还有一棵枣树,春天开着米粒大的花,夜深人静时才能闻到幽幽的香气,到了秋末,满树摇曳的红枣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到了冬天,下了雪,扫出一块空地,用竹筛子捉了麻雀,烧着吃,也是蛮有情趣的一件事。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也是在这所院子里,洒下了我许多痛心的泪水,其中两次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偷苹果”事件——我逃学去偷生产队的苹果,背着满书包的苹果想邀功却被母亲绑在大门口前的杨树上,用笤帚疙瘩照着屁股蛋子就是一顿乱抽,疼得我嗷嗷大叫,泪珠子四处乱飞,直到告饶说再也不敢了,母亲方住手。另外一次是“粮票”事件——为了炫耀,我把姐姐开运动会发的笔记本偷偷拿给小伙伴们看,夹在里边的几张粮票却不翼而飞,那个时候粮票就是人的命根子,母亲气得直打哆嗦,用擀面杖揍得我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粮票后来找到了,我从柜子里拿本子时粮票掉到了柜子和墙的夹缝里。
    厌旧喜新似乎是大多数人的秉性。有了些许积蓄后,父亲建新房的念头日渐强烈,终于请了酒,送了礼,在村北要了一块地基,盖了一座新房。青石房基,红砖墙体,房顶上覆盖着淡红色的瓦片,煞是好看。瞅着崭新的房子,父亲母亲脸上洋溢着浓浓的自豪,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似乎有了炫耀的资本。在农村,房子就是一个家庭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农村人的脸面。人活一辈子,要的就是这个脸面。
    因为通路,前河沿的老房只生活了十六年就夭折了,它还没看够村前的清清河水,还没听够我们的笑语和猪狗鹅鸭的欢声,便永远地消失了。拆房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中年,飘忽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故乡,飘向那已经消失的老屋,这时,那点点滴滴的细节便蹦出来,如一粒粒细小的枣花,氤氲出淡淡的清香,将我寂寥的心润染得温馨一片。老屋从我的视觉上消失了,但它永远鲜活在我的心里。
    第二处房子虽然还在,却已是物是人非。搬到城里的第二年,我看中了个城里女孩,想结婚却没钱,看着我愁眉不展的样子,父母一狠心愣是将家里的房子卖了。有句话说:老屋不能卖,卖了,根就没了。父母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说法,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我只知道拿到钱欢天喜地的结婚,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喜悦里,无暇也很难理解父母的感受——要是现在,死活也不卖。
    身在城里,心思却常常被老屋牵挂着,每逢刮大风下大雨,母亲就念叨老屋是不是漏雨了,门窗玻璃是不是被人打破了,留在家里的柜子是不是发霉了,屋檐下的那窝燕子是不是还在,等等等等。即使房子卖了以后,母亲的思念依然如石缝里的泉水滴滴答答。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有段时间母亲萌生了再把老房买回来的念头,想和父亲回家住,说还是住在老屋里睡得踏实,而且拉呱的也多,不寂寞。我们兄妹几个坚决不同意,老家离城里六十多里地,逢年过节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想回家看看很不方便,此其一;其二,人年纪大了,万一有个急病,没法及时处理。母亲的念想终于没能实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这是前几天在网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提炼得真是好,用它概括我对老屋的感情应该是很恰当的吧。
    小题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小题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如果说童年生活的点滴记忆是一朵朵洁白的浪花,那老屋就是穿行在这些浪花中间的一艘帆船,在我人生的长河里悠然地航行。
    (2)一到五月份,喇叭一样的梧桐花争先恐后地露出灿烂的笑脸,那鲜艳的紫色和浓郁的香气,让人生出缕缕浪漫的遐思。
    小题3:.作者说“我家的老屋有两处”,那么这两处老屋都是怎样的房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小题4:.“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多来自于这所土打的房子”,那么结合这一段落的内容,说说我都有哪些美好的记忆呢?从这些记忆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5:. “老屋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摇篮,盛满了我童年数不尽的欢乐,也承载着一些无法忘却的伤痛。”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怎样起到这一作用的呢?(3分)
    小题6:.第二处房子被易主后,作者写了父母“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完坟,母亲总要蹩到老房前转一转,左看看,右瞧瞧,还用手摸摸,仿佛是自己好久没见面的孩子,上车时那份依依难舍的目光,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怎样理解母亲的这些举动?又是什么“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呢?(4分)
    小题7:.结尾处作者引用了一段话“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夹在书里的卡片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