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你怎么看名实蛋白肽的口碑好吗?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2 1220在京揭晓。

今年的年度字词评选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十大网络用语”。专家们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语料数据的基础上对今年出现的流行词语、新词语、网络用语展开分析、研究、综合、提取。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唤醒了大家对音乐的追求和感动。以往选秀、音乐类节目中常见的华丽服装、炫目造型和激情伴舞被舍去,镜头对准的只有学员投入的表情。节目中评委背对选手、只听声音的盲选模式成为核心机制。这种纯粹用实力说话,对于内在的追求,是当下所稀缺的一种态度。

由此,网上开始流行起“中国好声音”体,被网友衍生出了“中国好股票”、“中国好微博”、“中国好高考”、“中国好老师”等众多版本。

“元芳,你怎么看?”现已成为网络上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其表达模式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最后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元芳体”来源于《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

一些地方的政府机构运用“元芳体”发表微博,提醒公众防止受骗等。官方微博使用网络用语,相比用刻板的语言教人去做事,更吸引人关注,效果更好。

在各大论坛、贴吧出现频率很高的“高富帅”经常被人用于调侃自己或他人,尽管他自己也可能是他所讽刺挖苦的“矮穷矬”。与“高富帅”相对的“白富美”,通常指皮肤白皙、家境良好、相貌出众的女性。众多年轻人对“白富美”、“高富帅”的追逐,让不少普通人感慨“心酸与残酷”。

与此同时,“高富帅”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提炼词语的方式,即用最少的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深入基层对几千名不同行业的人进行采访,提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各种有趣的回答也一时蹿红网络。一时间,“幸福”一词成为媒体热词,也引发了中国人对幸福的思考。

一个穿黑西服的韩国胖男人“鸟叔”,在桑拿室、马房、旅游巴士中傻傻地跳着骑马舞的MV,一下击中了流行文化和大众审美的命门。《江南Style》的骑马舞红遍全球,网络点阅人次突破4亿。《江南Style》引发全世界网民模仿、改编热潮。

“躺着也中枪了”最早出自电影《逃学威龙》里的一句台词。这句调侃词中包含了无奈与调侃,躺着中枪的人多为无辜者。如某女模特的一张广告成了网上的“最美死刑犯”,她将网站告上法庭索赔,维护自己的权益。“躺着也中枪”提醒人们,在信息面前要大胆质疑,更要小心求证,形成独立思考的网民特质。

“吊丝”最初源于足球运动员李毅的球迷“毅丝”,“毅丝”被论战对手以嘲讽的语气称为“屌丝”。李毅吧的“毅丝”并不恼火,乐呵呵地以“屌丝”自称,加上了一丝无奈和自嘲的意味。“吊丝”这个词很快走红网络。逆袭则是网络游戏常用语,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意外走红电视和网络。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

《最炫民族风》是凤凰传奇在2009年推出的一首歌曲,2012年却意外走红网络。这个节奏感十足、鼓点平稳的舞曲旋律,配上众多精彩搞笑的视频,成就了民族风的“全球化”演出。

2012年,和“囧”有一拼的网络用语,那就是“给跪了”。“给跪了”的缩写来自网络用语“我给你跪下了”,系时下微博、论坛上的流行用词。“给跪了”一方面用来表示感叹或表达心中的一种叹服、拜服,形容对方很强大,另一方面又含有无奈的自嘲的意味,用法类似“悲剧了”、“悲催了”。

2012媒体十大流行语:

十八大、钓鱼岛、美丽中国、伦敦奥运、学雷锋、神九、实体经济、大选年、叙利亚危机、正能量

正能量、失独家庭、鹰爸、元芳体、表哥、莫言热、弹性延迟、甄嬛体、骑马舞、中国式过马路

今年的国内年度汉字和年度词分别是“梦”与“钓鱼岛”。国际年度汉字是“衡”,年度词语是“选举”。

“汉语盘点”该活动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回顾往届评选出来的年度字词,每一年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现状,表达了民众的诉求和期望。

有涨就有控,有涨就需控。政府努力调控房价物价,百姓盼望政府能够控得好控得住。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XX控”,用以指称对某事某物偏爱、着迷或是受制之人。2011年,“控”字广为流行,具有更为轻盈的意义空间和更为斑斓的语言景观。

当下,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物质繁华,一方面是安全事故频发、社会不公、公权缺乏制约。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恩惠的同时,内心却越来越焦虑,对不尽如意的社会环境变得敏感而易受伤害。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人以弱者自居,“伤不起”也就遍地开花。

本指水位升高,引申为价格提高。2007年汉语盘点,“涨”字当选国内字,今年亦是呼声一片。“甭说猪肉涨,蒜涨姜涨,芝麻绿豆也在涨,神马(什么)都涨,涨得深圳人上香港打酱油去了。”政府则千方百计“治涨”,有些货品涨势受控,价格回落。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工资也“欢蹦乱跳地涨一涨”。

这是一个在南非世界杯期间流行开来的网络热词,1110更是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一时间成为现实中人们竞相使用的时髦词汇。“给力”首先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用来表达人们的那种真诚的帮助和美好的期待:关键时候能够拿得出、用得上,绝不掉链子。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不仅用这个词去表达相互之间的鼓励和赞扬,亦用它去表达对30多年来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方方面面成绩的高度赞许。这些年来,网络热词往往语带诙谐和反叛情绪,而“给力”一词则一反这种负面印象,积极向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给力”确实给力!

“被”,从衣皮声,作介词时表示被动。由“被自杀”、“被就业”等新词语在2009年生发出大量“被××”结构的流行语,如“被捐款”、“被涨薪”、“被幸福”、“被艾滋”。它们的流行表达了公众对于公民权责名实相符的吁求。

“民生”二字,听着温暖,想着动情,做起来艰难。民生乃民之生计,国之根本。在刚刚走过的这一年,政府力推新农村建设、关注就业,建立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发展保障性住房,关注空巢老人,大力推进灾后重建,改善生态环境……这一切,人们看到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奋力跋涉,感受到的是以人为本的阵阵清风。民生多艰,时不我待,问题仍多,重任在肩。

“和”,属于2008年的中国素描。这一年,国人共同经受了雪灾和地震的严峻考验,体现了“人心和”;北京奥运,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齐声歌唱了一曲祥和的《我和你》,显示了“宇内和”;金融海啸,我国政府斥巨资与欧美等国携手对抗这场危机,这是“和”的最佳演绎。天时地利人和,惟以“人和”,最为关键。

年度词:改革开放30

30年,人之“而立”;30年,国可复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写下一路辉煌。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建设的进展、思想观念的变化、自然环境的改善,中国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涨”字本义,一指水面升高,一指价格提高。“涨”字在2007年几乎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可能是不见云端的“蓝筹”,也可能是一路飙升的“房价”。而2007年最因“涨”字暴得大名的,是曾在吴承恩笔下风光过一把的“天蓬元帅”。在2007年的一则新段子里,唐僧对猪八戒说:徒儿啊,你的肉如今可比我的值钱啊!

民生是政府工作之重,也是芸芸众生之梦。猪肉价格和油价轮番上涨,这是民生之急;各地矿难此起彼伏,这是民生之痛;“最牛钉子户”引发热议,这是民生之重;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民生之幸。民生,无疑是2007年政府工作和民众关心的一个亮点。

原指一种烹调方法。它是炒作的炒,也是炒股票、炒基金、炒鱿鱼、炒老板、炒二手房、炒原始股的炒……。天下之大,可炒之物很多,就怕把东西炒糊了。

2006年,没有比“和谐”更频繁地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了。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和谐”与其说是一种社会理想,不如说是一种现实期待。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世界,在无法超越的矛盾凸显期,“和谐”是“幸福”的一种表达。它也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或者生活方式。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战国纵横家唯一流传至今的著作。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谋略学著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

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①。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②。右主名③。

①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指名实相符则会政治清明,名实不符则会政治混乱。陶弘景注:“循名而为实,因实而生名,名实不亏,则情在其中。”
②德生于和,和生于当:有德必和,有和必当。德,指万物之间的规律。《老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当,适当,恰当。

按照事物名称去探知事物,就会获得实情。名实相符,就能合于情理。所以说,名称恰当是因为符合实情,而实情又源于万物之理,道理产生于追求名实相符的美德,这种美德产生于平和心态,平和心态产生于处事恰当。以上是说君主要做到名实相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合蛋白肽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