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精选29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精选2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1

  稻盛和夫在《活法》这本书里阐述了很多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学原则原理,哪怕领会其中一条,也足够受用终生,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活法》的确是一部人生和心灵修行的灵魂之书,是独白式的关于人生在世苦修行,升华灵魂的修行之道。在这里,我就其中的几条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敬天爱人,人生的王道

  所谓“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天”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强调的“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哲学原点,“做正确的人、事,正确的做人和事”,这与政府提倡的发展观也是一致的。稻盛和夫的理念是坚持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作为企业,其所生产的产品要顺应社会、市场、客户的需要,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企业里的质量管理部门,要保证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养殖动物对营养的科学合理的需要,加工质量指标符合养殖动物采食特点,以便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各种需求的动物蛋白。所谓“爱人”就是“利他”。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他经营”,这个“他”是指客户,广义的客户包括顾客、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企业要从“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一切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特别是质量要求,这就是“原理原则”。

  二、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现今社会,物欲、名欲、权欲充斥进我们的生活,人们感到累了,为名权财所累。但即使累了,却不甘心的想去获得更多的“欲”。殊不知“欲壑难填”,欲不会轻易的得以满足,日日生活在痛苦的挣扎中。我们如果按照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抛弃物欲、名欲、权欲,去提升心性,磨炼灵魂,那么大到社会、企业,小到个人,就充满和谐,我们就会活得很轻松、满足、快乐。

  有人曾问稻盛和夫,企业经营成功的秘诀,他说“经营首先是由人来经营的,因此经营者的人性、人格至关重要。经营者必须要有高尚品德,如果没有高尚品德,他就不可能展开很好的经营。经营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就要提高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他的经营才能有所拓展。因此我经常说,经营的秘诀就是提高人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作为一名部门主管,要想带领好一个小团队,同样需要提升心性,磨炼灵魂,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并把这些思想传播到下属那里,和他们一起去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去为企业经营成功努力“修道”。

  三、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

  “稻盛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哲学的核心,它简练朴素而又精深博大,突出了人格、哲学、思想和理念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作用,而且三要素中,只有思维方式可能是负数,即思维方式错了,工作激情与能力再强都只能加重损失与失败,“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所以,我们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所谓正面的“思维方式”,就是坚持“敬天爱人”,“作为人,何谓正确”,“简单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则”,“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这些最基本原则。人生如同登山,经营企业亦如此,首先要确定应该攀登什么样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标仅仅定为小企业还是想创立一个大企业,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才有可能基业常青。落实到自己工作中,就是先做人,后做事,积极向上,有创新性,有建设性,有感恩心,有协调性,有爱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等,这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我们要在工作中使下属树立正面的“思维方式”、正面的热情,进行必要的培训、激励,以激发他们的潜能,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一起为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努力。

  四、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原则

  “单纯的原理原则就是不可动摇的人生指针”。“作为人,何谓正确”,做人准则是否正确,这是类似父母给子女言传身教的那些简单而朴素的教导,是人类自古培养起来的伦理、道德。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则”,抵制住诱惑,守住“简单的原则”,其实就是不简单。

  “思考至关重要”,“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真谛”,若没有强烈的愿望,就“看不到”办法,成功也就不会向我们靠近。首先需要有强烈的愿望,这很重要。只有这样,愿望才能成为新的起点,最终一定能够成功。无论是谁,人生就如你内心描绘的一张蓝图,而愿望就是一粒种子,是在人生这个庭院里生根、发枝、开花、结果的。所以,如果自己没有成功,如果自己的工作没有被认可,永远不要去责怪他人,因为也许你本身就没有强烈的愿望,你的热情没有激发出来,你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我坚信“从人的头脑中挖掘出的黄金远比从地下挖掘出的要多得多”,应该自我反省、思考,从而作出改变,改变心态,改变精神状态,改变行为习惯,顺应企业发展需要。

  “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每一天都极度认真”,“不在现场流汗什么也学不到”,这些道理告诉我们,制度、文件规定、任务计划,重在执行,重在我们这些中层主管去推动。“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要沉下去,深入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现场,去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2

  第一次读完《活法》,使我感受颇深,他重点对人的心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只有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建立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我们的工作、事业才会得到许多的助力。

  活法开篇教给我们:人生工作其实就是不断的磨练自己的灵魂,在工作的人生中不断磨练自己的灵魂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努力方向以及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决定人生的结果。

  心态决定命运:要有感恩的心态,感恩人生中所有遇见的人和事;简单的心态,活在当下,努力工作,专心做事;敬业的心态,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会有回报,相信付出才是真理;利他的心态,做任何事的出发点要有利他的精神,只要有利他的想法任何事情都会成功。

  用《六项精进》过好每一天。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只要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拼命的工作,努力的付出,每天进步一点点;要谦虚不要骄傲,不管做什么事、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要谦虚,努力提升自己;

  每天反省,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懂得自省,懂得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懂得每天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反省;活着就要感谢,每天生活中要感谢所遇见的人和事;积善行,思利他,每天改一次过,日行一善,每件事的出发点要有利他的精神;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每天都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带给他人微笑。

  最后总结,在人生中要怀着一颗感恩利他之心,拼命努力做对的、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付出才会积累福报。懂得因果报应,行善积德,才能改变命运,让自己的灵魂比出生时更纯洁一点,高尚一点,这就是人生所要活出的价值!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篇3

  知道稻盛和夫是听翟鸿

  资本主义最好的时代是四五十年代,那时,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像美国那样的社会刚刚好。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是当时最新的事物。而也只有美国那样的环境适合工业化。资本与社会完美结合。当时底特律的普通工人都是中产阶级,可以有房有车能海边度假。那时世界的其它地方,一方面本身软硬件都不能满足工业化的条件。而对资本家来说,资本的运作也并不方便。
  七八十年代之后,首先是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硬件环境、人员教育都已经逐步适应了工业化的条件。资本家已经可以并开始将较为底层的工业开始转移到四小龙、中国大陆等地区。对美国来说是产业升级,然而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却并非好事。以汽车工业为例,绝大多数工作基本上只要完成义务教育就完全可以胜任。而产业升级之后的硅谷,至少也必须大学毕业才能满足要求。那么对于那些只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人怎么办?当然国家并不缺钱,可以提供较好的福利。但福利与工资是不一样的。而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解决的。资本家追求的是利润,如果国外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即使付出算上交给国家更好福利的钱),加上金融业的发展,那么转移产能便是不可阻挡的。所以资本与生产开始脱节。资本家把越来越多的普通产业转移到国外以获得更高利润。而国内通过产业升级,只生产高科技同时也是高利润的产业。但问题就是越是高科技,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高,普通民众就越难进入。或者说从业人员必然越少(尽管产生的利润并不少)。因此,原来在工业化时代通过自己劳动就可成为中产阶级的只能完成义务教育的普通民众,就成为拿着相对较好福利的失业人群。
  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转身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高端的产业,而同时需要的人也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低端的产业逐渐流向四小龙、中国大陆、东南亚、非洲。资本主义国家剩下的就是少数最高端最聪明的精英,还在大量拿着高福利的废人。这就是【未来简史】描述的世界未来,也是【赡养人类】所描写的未来影像。

楼主发言:32次 发图: | 添加到话题 |

  所以,国内的产业升级也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求高端,只求利润。还要看参与的工人,考虑最大多数民众的就业。拿工资与拿福利是不同的。

  事实上,欧美英这些国家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华尔街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可以从全世界吸血的产业。这些行业都是犹太人在从事的行业。剩下的普通民众的行业工业都转移了。 美国就分为了两个阶层。精英阶层和群氓垃圾人口。在美国的同志精英眼里,这些垃圾人口都是无用的,都要被淘汰掉。怎么淘汰这些无用的垃圾人口?一是发动对外战争,送他们去做炮灰。二是控制世界粮食食物。像非洲大饥荒那样,统统都给他们饿死。只留下一点的人口来从事服务业啊。为这些所谓的精英阶层服务。这就是控制美国,控制世界的犹太银行家,对未来世界的安排。

  • 中国历代王朝覆灭,都是放弃或背离以功取士或以才取士,结果越来越衰弱异致灭亡。

  说人工智能控制人类或许还难说,但少数人通过科技控制大多数却正在发生。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人越来越少,可以控制的人越来越多。出现机枪,一个人可以控制几十人。出现坦克,一个人可以控制几百人。美国打阿富汗,几个人可以让几百人瞬间灰飞烟灭。
  那么,未来世界会不会只由几个科技怪人,通过科技控制全体人类呢?

  产业布局必须兼顾广大只能完成义务教育人群能力的工作。应该让所有的人从能力上都能有合适的有意义的工作。

  从分配角度来说,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体现了某种预见性,也是改变资本主义发展未来的道路。就是,必须改变以利润评价生产的方式,而应该以劳动,进而以需求来评价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而只是劳动。

  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提供劳动的机会。

  • 评论 :别钻牛角尖。这个不追求利润是指在现在的生产率的条件下,产生的价值已经是足够人类的消费了。那么主要矛盾就是能不能给人劳动的权利。楼主高明。

  这才凸显了全套产业链的重要性啊,从低端的到高端的全套都有,可以满足国内内循环需求也可以出口赚外汇。

  尽管很多工厂吧低端如制衣制鞋转移到越南缅甸等地方,但是从机器、衣服口子、鞋上的金属件等等甚至原材料还是需要从国内进口。

  而其他很多很多国家连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都发展不出,如韩国缺了小鬼子的光刻胶立马哭天喊地。

  所以靠劳力吃饭在国内还是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当然除非到了产业升级到所有需要劳力的工作都能用机器代替时候,那时候面对此问题就不止中国一家了,所以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而意想那时候场景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 评论 :全产业链目的是为了战争或者非战争时期不被封锁,其他都是附加红利罢了。

  不管什么主意只要能利民利国就是好主义。

  • 通过智慧建设,人人都是精英,人人都是平民,真正的平等建设可以来到

  人人都是精英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义务教育不可能再高很多。不是时间或者钱的问题,而是有些人就是不适合。而且总有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教育。

  • 有人回复我关于人工智能。对,人人不可能都是精英,再加上现在要发展科技,那么将来有一天,这些不需要很高的教育的人会被机器人工智能代替,那么这些人就需要另寻出路。未来世界详见各种科幻作品。
  • 评论 :怎么另寻出路?

  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德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去生产智能设备,那是倒退不是进步,就算你不愿意进步 别人也会去研发生产,
  产业升级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在考虑产业升级的时候,还要考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能只求高精尖。更不能只求利。不能让资本逐利的本性变成国家发展的本性。

  • 高端定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用作坊式的工艺品式的消费品消耗多余的人力,这一点我认为中国具备基本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这样的一个大市场才是人类应该有的生活的环境。所以说文科,文化和艺术很重要,很重要。这个是以后的增长点。只是我们现在还在高科技上受制于人,所以还只是兼顾文化。

  其实 社会主义 也是这个未来
  区别是, 社会主义 会养着广大幸福废人
  所谓 的 共产主义
  就是 可控核聚变 成熟 + 量子计算机普及 后
  大多数工作被机器人占据, 只有科研、文化 等少量工作需要人,同时 物资极大丰富
  于是 只能按需供应(都没工作 还怎么拿工资), 能有工作 是少数精英的身份象征 ,所以人人要主动工作......
  不同。马克思早就设想了共产主义,就是说这个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事,还必须有精神文明。事实上,马克思的三段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先物质再精神发展的过程。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提高或者说培养人们的精神文明,两者必须协调。在资本主义阶段,物质生产力发展是主要的,而在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文明才是更主要的。人不能只为追求物质而发展。按劳分配减少了物质对于生产的影响,而按需分配则完全忽略了物质生产在分配中的作用。

  • 科技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共产主义,也许早期是全民福利,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温饱,基础教育都有政府配给,想过得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要靠工作了

  科技发展已经进入瓶颈了,
  就好比视频清晰,效果再牛逼,决定票房的还是编剧导演
  就好比汽车发动机转的再快,上高速还是有限速
  就好比手机功能再多,你还是要一天一充
  换句话说,前面的国家跑不动了,后面的国家开始逐步追上来了
  不仅仅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和落后国家

  废人多了,市场在哪儿?
  给人一百元钱,与给人工作让人自己赚一百元钱,这是不一样的。短期的可能觉得白得一百元好,但长期如果无所事事,那不但对社会,对个人家庭也都是灾难。何况资本家从国外赚的钱是利润(一百元已经付出去了),资本家为什么要从利润中给老百姓呢?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赚取最大利润是它的目的,老百姓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事。资本家鼓励小政府,不让政府干预,就是资本家要自己作主。
  要想社会正常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那么就不能听任资本为所欲为。产业选择、产业升级就不能任由利润决定。不但考虑利润,还要考虑广大只完成义务教育的普通老百姓的就业。
  我说资本主义社会最好的时期是四五十年代,那时候世界一片荒凉,资本只能在发达国家国内发展。所以普通工人都是有房有车有海边假期的中产阶级。但之后亚洲四小龙,后来又是中国大陆等等相继完成基础社会结构建设,资本得以利用。大量资本就可以转移国外,像芝加哥之类的曾经盛极一时的城市开始衰落。虽然硅谷兴起,但那远不是只完成义务教育的可以胜任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硅谷很可能被更高科技更赚钱的什么谷取代。当然,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也许连普通本科也不能胜任。只收常春藤甚至常春藤博士。现在的码农基本上是中产,而未来也许码农也沦落到现在汽车工人的地位。终极的发展,资本越来越赚钱,需要的员工越来越少。而义务教育的、本科的,甚至相当于现在硕士博士的,也将成为废人,没有他们的市场。

  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德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去生产智能设备,那是倒退不是进步,就算你不愿意进步 别人也会去研发生产,
  产业升级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在考虑产业升级的时候,还要考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能只求高精尖。更不能只求利。不能让资本逐利的本性变成国家发展的本性。
  你扯远了,高科技可以制造出更多的价值,养活更多的人
  用养活(福利)来代替工资是危险的。劳动应该成为人们也应该是人们的根本需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说养活,而是让“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就这一点就比其他所谓哲学经济学家高的多。所以,在马克思的思想里,社会发展并不全是物质生产。在通过资本主义获得相当的生产力发展之后,社会应该实行社会主义,以提高精神方面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和谐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像每个人的发展,不能只想赚钱,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就要逐步加大对于自身修养文化的培养。这样才能过的幸福。

  • 高大上,佩服,世界上的人都能按你的要求去学习去做,这世界该多美好啊!!!

  科技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共产主义,也许早期是全民福利,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温饱,基础教育都有政府配给,想过得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要靠工作了
  全民福利是不可取的,按需分配不等于全民福利。按需分配必须与培养人们的劳动意识同步进行。所以,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都是到按需分配的逐步改进。如果真的实行全民福利,那社会可能会有另外的麻烦。

  4G、5G只是一种标准。有人说5G的高速不少4G也能达到,5G不过是一个概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要理解标准与特例的区别,二是5G标准的意义本身。
  设定标准那以后就都得按这个要求去建设,就好像高速路,你说我们村的路比高速还宽还好,但这没意义。那只是你们村,如果按你村的路造了辆车,可能只能在你们村跑,出了村就寸步难行。而如果是标准,那只要按标准建,那你就开到哪都可以。假设4G标准是10M带宽(虚构),那所有的应用必须能在10M上运行,这就会限制很多应用。如果你的应用需要11M,那就得准备在很多地方不能用,就得准备应付由此可能会带来很多纠纷。当然4G、5G标准的差别还不只是带宽。
  二是5G标准的意义。我的理解5G标准刚好在一个坎上。5G对就万物互联、信号延迟上确定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刚好使万物互联、实时网络成为可能。有点像修路的标准,以前2G4G的标准是为人走、为骑马定的,而5G是第一次为适应当前造车的技术为行车需要而定的。5G到底能做什么其实现在谁也不太清楚,就好像修了公路对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其实当初应该也没人知道,最初可能也只想着能跑快一点而已。

  神行至韶山冲,对那个人说道:
  “你要替我在暗夜中举起火炬,把那些疲惫的人、迷惘的人、受苦受难的人,辛劳一生却一无所得的人,都聚集到你的旗帜下面。你们要走上我指引的光明大道,穿过幽暗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冰封的群山和泥泞的草地,你们将衣衫褴褛,饱受饥寒却不畏惧邪恶。饥寒困苦的人们寻到你便有希望,为富不仁、鱼肉百姓之徒听到你的名便心惊肉跳。”
  “你要建立神的国度,国都便是北裂境之城。它即便沉沦、反复,最终还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个人便行动起来。
  他走进工人之中,热情地赞颂他们。他说:‘工’字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代表我们工人,我们工人就是这样,顶天立地,自食其力!”、“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他走进农民之中,跑到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

  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上日程。人们的教育水平要赶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未来中国因为人口足够多,可以形成低端教育人群做三产。比如养老,服务,餐饮。等等。高端人群做尖端科技。中端人群做技术人员。

  美国财富高度集中,20%富人拥有80%国家财富。
  而北欧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这就要看政府的力量。北欧某种程度已经不是传统的资本主义了。欧美总是鼓吹小政府,其实就是为资本开路。政府小,权力还要关入所谓笼子,正好资本可以大行其道。

  根据最新消息,英警方还不能确定货柜死者身份,可为什么就匆忙公布为中国籍?是否有政治阴谋?当初俄罗斯间谍中毒,英国乃至整个西方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是俄罗斯干的,并启动制裁。当时苏格兰场还比较慎重,公开说真相还需调查。而这次却是警方直接公布。

  看来,几个月过去,西方连警察也堕落啦。

  据中国驻英大使馆消息,使馆已派负责领事事务的公参抵达埃塞克斯郡,并与英国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英国警方表示正在核实遇难者身份,尚无法确定遇难者是中国国籍。(央视记者 康玉斌)

  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上日程。人们的教育水平要赶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未来中国因为人口足够多,可以形成低端教育人群做三产。比如养老,服务,餐饮。等等。高端人群做尖端科技。中端人群做技术人员。
  拿工资与拿福利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不是要养活每一个人,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所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不只是“按需分配”。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不是人人都可以不干活光拿钱,而是“劳动成为第一需要”,就是人人都得自觉自愿地劳动。

  中国人的勤劳,来源于自古以来“人人平等”的观念
  西方总是宣扬它们的普世价值,最响的两条是:人人平等和信仰自由。而中国人对这两条都不太在意。所以看着好像西人很重视人权,注重人人平等,也给人充分自由。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喊的越响的,往往是越缺乏的。
  西方自古以来一直是等级鲜明,克仑威尔即使把英王铡了,自己也不敢称王。而所谓小费其实也是源于等级观念,开店的贱民只能靠老爷的打赏,是没权力为自己的服务定价的。同样的,信仰自由喊最响的西方,曾经仅仅因为宗教不同就杀的尸横遍野。
  而在中国,由于在宗教产生之前就建立了相当发达完善的世俗社会系统,加上对于祖先对于经验的尊重,宗教一直没能形成与世俗政治系统相抗衡的影响。所以从来就没有为宗教打过仗,从来没有信仰自不自由的问题,所以喊信仰自由很难在国人中产生共鸣。完善的世俗社会系统也对人人平等产生了需求,尤其任人为贤,科举制度,更是为人人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们可能因为时运不济而沦落,但只要努力勤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民勤奋可以成为新的地主。即使只有几亩薄田,如果勤奋读书也可能当官封妻荫子。
  人人平等,勤劳便可改变命运,塑造了国人勤劳的性格。

  资本主义有个鬼的未来,真要象你说的变成极少数精英和广大的废人,那么这个国家必定灭亡,极少数精英有多少人?一万还是一千,一百?你觉的一万精英带着十几亿废人这个国家就能强大了?还是你觉得精英的后代必定是精英?美国现在就是少数精英养着一大群废人,结果呢?一个国家真正的力量来自他的人民,而不是少数精英,发挥所有人的力量才是一个国家长久不衰的根本.
  你说的是理想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将控制越来越多的人。最简单的,以前劳改监狱10个犯人就需要一个狱卒。后来有枪,几十个犯人只要一个狱卒。一把刀只能管几个人,一把枪可以管几十个人,一颗导弹可以管几百人。现在的美国,总共三亿人,通过各种高精尖的武器控制了世界上几十亿人。

  从人生意义看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真的很重要吗?
  先说一下,由于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任何说科技不好的难免被人说是酸葡萄心理,自己不好就贬低别人。如果有人这么认为就不用看这贴子了,本贴还就是想说科技并不那么重要。也有很多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现代科技的,都在说中国不好的方面。但有没想过也许中国人的哲学根本就不追求科技发展(奇技淫巧)呢?就好像不能因为一个文科生数学不好就怀疑他的学习能力、他的智商、他的逻辑等等。他分数低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他不喜欢没下功夫。他每天半小时学数学考20分,你每天10小时学数学考140,按效率你或许还不如文科生。

  扯远了,言归正传。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以前有个故事,说古时一天下雪,先生心有所感,便给学生出了个上联:
  老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时多麻烦,何不当初就下雨。
  先生很得意,说:“我去上个茅厕,回来看你们能不能对出下联。”等先生回来,却看黑板上已经恭恭正正地写了下联:
  先生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变成屎时多麻烦,何不当初就吃屎。
  人经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生时创造多大的辉煌,死了还是一抔黄土。因此人生并没有确定的目标,重要的还是过程。说起来,真要有目标,那只有在地球毁灭之前,能把人类带出地球。不过那可是五十亿年后的事。除了这个目标,人生就像一场无休止的旅行,山的那边还是山,路的尽头还是路。人生在路上,死也在路上。人生的意义需要人类自己寻找自己创造,科技只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工具而已。
  没有电话的时候,父辈祖辈鸿雁传书也是极尽浪漫。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既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砸核桃。科技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改变生活的意义。没有牛顿,打仗大不了再用刀箭。没有爱因斯坦,日本鬼子说不定还死的彻底一点。万有引力定理早发现晚发现早晚发现。别人有电视我没有会很不平衡,但如果大家都没有,从来就不知道有电视这样的东西,那生活还不是一样?就好像我们现在也没有今后五年、五十年会出现的新科技,但生活一样有滋有味。决不会因为今后有8G、80G的手机,用4G手机的我们就都去跳楼。
  在对待人生的意义上,中西方显然有不同的追求。西方更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而中国传统上更希望把旅行过的更有意义,至于山那边等走到那自然会知道。现代西风压倒东风,因此科技被抬到很高的地位。知乎里有人问,如果你有一瓶起死回生的药,你会给牛顿还是李白?选牛顿的多于李白。世界历史上前十伟人排名,牛顿也高于孔子。但万有引力晚一百年、一千年发现,人类生活的方式会很不一样,但人生的意义会有很大不同吗?或者说现代人比唐朝人更幸福更有满足感吗?整天“九九六”的码农比“锄禾日当午”的农夫更快乐吗?恐怕未必。当然科技的发展既然被挑起了,就走上了不归路,就像打开潘多拉盒子,不跟着跑也不行。
  牛顿让人类吸上了鸦片,而爱因斯坦说:鸦片不够劲,要不试试海洛因?

  住水泥管,下水道,吃转基因食品,随时被枪杀?未来美好得不忍直视

  美国的全国选举有三项:众议员、参议员、总统。美国全国按州分为大选区,参议员不分大小人口每州选2个,众议员按人口约50万选一个。按参议员众议员的人数加华盛顿特区3人作为全国代表,选总统。
  所以,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
  1、美国的选举虽然一人一票,但并不遵从“人人平等”原则。就是说,美国人无论在选总统,还是选参议员,各人投票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有人一人一点几甚至好几票,有人一人零点几票。
  2、美国的总统并不是直接选举。同样也不遵从“人人平等”原则。有权选总统的只有每选区按参议员众议员人数选出的选举人。
  3、由于所谓赢者通吃,当选总统也有可能只有少数人支持。并不服从民主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4、对于特别不喜欢的人,一般直接被禁止投票。华盛顿的方法歧视(黑人穷人女人在华盛顿时期都无权投票,尽管同时期的独立宣言里已经写了人人平等),这种方法一直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而更直接的是林肯,直接出去联邦军队大开杀戒(有5%的美国人死于南北战争)。

  整天说资本主义灭亡,结果自己崩溃了。留下来的都是闭关锁国,高压政治下自圆其说。

  • 现在闭关锁国的是美帝。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常听说”道”,道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博大精深,而这里说的道,是指“人间大道”,是指决定人类世界运行方式的物质与精神协调运动的客观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共产主义的内涵,因为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达到“高度丰富的物质”与“高度文明的精神”所构成的幸福境界。共产主义就是人类世界共同追求的人间大道。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在东方文化已经败坏不治,西方文化也是败相显露的时候提出来的,他从剩余价值中看到西方文化被资本腐蚀的本质缺陷,认识到西方文化并不是人类最好的文化,所以他在《资本论》中揭示西方文化必然会衰败的结局,提出了创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剥削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力还不发达,工业生产靠延长工时不加薪和克扣工资来降低生产成本,剥夺工人的剩余价值非常明显。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发达的科技知识使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再以工人的血汗为代价,而是通过产品的批量、质量、科技含量和时间运筹等因素形成的价格差来实现。人才竞争使资本家放弃了剥夺劳动力价值的方式,把目光放在用科学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上。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自动消除了剥削现象,充分尊重劳动力价值。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剥削因素,这是马克思当初未能认识到的。 
    资本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之处,在于它把社会价值从过去向王公大臣聚集,改变为用资本来实现人人享有聚集财富机会的经济机制,这是价值分配上的进步。但是,到了后期这种经济机制也显露出了它的缺限:贫富差距拉大,出现了新的价值分配问题:资本在运动中自然形成的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与封建制度一样形成少数人享受财富和特权,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呈现出价值分配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资本运动自然产生的不公平比封建特权产生的不公平有很大的进步,主要在于人人都有机会在资本运动中聚集财富,但是这种机会也形成了对人心和人性的巨大破坏性引力,造成私欲膨胀,人心败坏,社会问题因此而层出不穷。所以,资本社会并不是一种善良的社会,对人性的破坏力很大,人类社会在资本运动的机制中疲于争夺,并不幸福。 
    资本主义社会的败坏主要表现在精神上的无聊和物质上的疯狂,原因就在于资本运动对财富的分配是纯物质性的,缺乏道德的因素,导致道德意识屈从于物质运动,从太极来说,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失衡。东方文化精神上的修心养性与西方文化物质上的生产方式,正好是精神与物质的对应,共产主义就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精神与物质相互均衡作用的社会运动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社会价值在人心的高境界中大都变为公益价值,有需求就取用,无需求不多拿,精神的高尚与物质的光华相映成彰,人们的生活安祥而幸福。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高境界之上的现实人类社会,东方文化提供了精神建设的方式,西方文化提供了物质建设的方式,共产主义则是将两种建设方式有机融合,从而创建人类社会的新文化和新机制。因此,共产主义的本质不是政治性的社会革命,而是文化性的社会建设,是人类共同的建设事业。现在,资本运动已经使人类社会具备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建设能力,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使人类具备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精神建设能力,因而全世界人民共同实践和实现共产主义已经是呼之欲出之势。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将东方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为此,必须先搞清楚“共产”的含义。“共产”是“共用财产”的意思,不是“共有财产”的意思。
   “共用”不是“共有”,没有“所有”概念。在财产“共用”的社会,没有所有权的意识,生产物与自然物一样,都是共用的,不存在所有和归属的问题。比如村子面前的一条河,是共用之物,谁想用就去用,并不归属于村民所有,村外的人也可以享用。这就是“共用”概念,没有“共同所有”之义。共产主义社会是财产共用的社会。
    人类的财产能不能实现“共用”?能,但是必须首先破除人类的“所有”意识,同时提高人类的思想境界。没有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实现社会财产的共用;有了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就能自然实现社会财产的共用。 
    在一个思想境界极其高尚的社会,生产和管理既是生存的手段,也是生活的方式,更是生活的乐趣,参加生产和管理都是义务劳动,没有资本、没有分配、没有权益,劳动成果都是共用的,人们享受劳动成果与享受自然风光没有区别。在思想境界极其高尚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没有占有欲望,“个人独自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共同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境界,离不开环境条件。人与人是互为条件、互为环境的,只有人人共同幸福才是真实永恒的幸福。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共同幸福的社会。
    “共产”的含义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关系,包含了物质与精神圆融运动的机制。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找到物质与精神之间相互协调作用而产生的社会运动机制,这正好就是太极的基本原理。这样,共产主义与太极原理联系起来了,太极原理是实践共产主义可借助的思维启示和思想智慧。 

    人类思想史上发生过两个重大事件:佛教思想在古印度产生,传到中国扎下根后却在印度消失了;共产主义在欧洲诞生,引进中国扎下根后也在欧洲消失了。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不是,其中有着深刻的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这两大思想都是冲着中华文化中的太极而来的!
    佛教文化展示和建立了人类精神境界的深邃性,思维功力极强,但是具有重精神轻物质的特征,是唯心思想系统。中华文化展示和建立了人类对物性运动的认识系统,物性虽然不是物质,但是也属于唯物思想系统。佛教传入中国扎根,是唯心文化与唯物文化的自然结合,是人类文化自我完善的历史运动成果。这种结合正是暗合太极原理,是人类文化的太极运动的表现。
    共产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心的欧洲诞生,一是因为欧洲有物质文化,特别是有指导物质发展的科学技术理论;二是表明太极是全人类的,不只是东方文化要求物质与精神俱全,全人类的文化都要求物质与精神俱全。共产主义是科学的社会理论,但是马克思在提出共产主义时,没有解决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由于受到西方物质文化的思想局限,他在论述共产主义时,整体思想是重物质轻精神的,把精神附属于物质,忽视了精神的独立性。这一思想缺陷,决定了共产主义需要到中国的“道德文化”和“大同文化”的文化环境中发育成长,用太极原理加以完善,并用太极原理把共产主义的内涵显示出来。
    佛教为什么在印度消失?因为佛教的思想是绝对精神至上的,没有物质的内涵,而中华道学和儒学是物性思想,含有物质内涵。绝对精神的追求没有物质的支撑,时间长了就会陷入思想虚空境界,使修炼者难以理解和难以达到彼岸。佛教就是因此而在印度消失的。
    共产主义为什么在欧洲消失?道理很简单:思维方式不合。在西方文化中,人们的思维只在物质空间中,精神没有独立的空间,是附属于物质的。所以,西方文化思维不可能理解物质与精神的运动机制。 没有精神内涵和精神境界,共产主义的内涵在欧洲就不可能被真正认识,而且会被极端物质思维排挤。在以物质文化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及思维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也不可能完整,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常常因为不能自圆其说而不能深入人心。失去人心和文化的支持,也就失去了共产主义成长的思想土壤。

    文化是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反映,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追求是文化的昌盛,人对物质或精神的极端追求是文化的溃烂。在现实中,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以物质力量说话的政治疯狂,导致恐怖主义与之对抗,这是文化败坏到极点的症状。人类必须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重新调整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认识,从物质文化的巨大阴影和巨大误导中走出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人类的危害。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两肩担道义”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共产主义宗旨,尽管时事艰难,仍然不忘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仍然不忘记在学习西方“以法治国”思想的同时,推行东方“以德治国”的思想。这些都是在做着“物质与精神均衡发展”的事,都是在暗合太极原理。中国共产党全力发展中华民族经济,是在补物质文化发展的课,是在完善中华文化的思维。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加入世贸;欧洲国家建立经济共同体,实现统一的欧元货币流通机制,这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说明世界性的“经济大同”正在形成,由“经济大同”带动“文化大同”,再由“文化大同”带动“政治大同”,最终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世界大同”。 
    人类文化极度败坏之时,正是实践共产主义之时,因为人类已经被破败糜烂的旧文化搞得很痛苦了,开始寻求创建新文化,此时必将欣然接受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共产主义文化,必将欣然接受深刻无比的太极原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中国古圣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担当起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的历史重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灭亡越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