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资本主义最好的时代是四五十年代,那时,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像美国那样的社会刚刚好。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是当时最新的事物。而也只有美国那样的环境适合工业化。资本与社会完美结合。当时底特律的普通工人都是中产阶级,可以有房有车能海边度假。那时世界的其它地方,一方面本身软硬件都不能满足工业化的条件。而对资本家来说,资本的运作也并不方便。
  七八十年代之后,首先是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硬件环境、人员教育都已经逐步适应了工业化的条件。资本家已经可以并开始将较为底层的工业开始转移到四小龙、中国大陆等地区。对美国来说是产业升级,然而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却并非好事。以汽车工业为例,绝大多数工作基本上只要完成义务教育就完全可以胜任。而产业升级之后的硅谷,至少也必须大学毕业才能满足要求。那么对于那些只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人怎么办?当然国家并不缺钱,可以提供较好的福利。但福利与工资是不一样的。而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解决的。资本家追求的是利润,如果国外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即使付出算上交给国家更好福利的钱),加上金融业的发展,那么转移产能便是不可阻挡的。所以资本与生产开始脱节。资本家把越来越多的普通产业转移到国外以获得更高利润。而国内通过产业升级,只生产高科技同时也是高利润的产业。但问题就是越是高科技,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高,普通民众就越难进入。或者说从业人员必然越少(尽管产生的利润并不少)。因此,原来在工业化时代通过自己劳动就可成为中产阶级的只能完成义务教育的普通民众,就成为拿着相对较好福利的失业人群。
  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转身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高端的产业,而同时需要的人也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低端的产业逐渐流向四小龙、中国大陆、东南亚、非洲。资本主义国家剩下的就是少数最高端最聪明的精英,还在大量拿着高福利的废人。这就是【未来简史】描述的世界未来,也是【赡养人类】所描写的未来影像。

楼主发言:32次 发图: | 添加到话题 |

  所以,国内的产业升级也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求高端,只求利润。还要看参与的工人,考虑最大多数民众的就业。拿工资与拿福利是不同的。

  事实上,欧美英这些国家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华尔街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可以从全世界吸血的产业。这些行业都是犹太人在从事的行业。剩下的普通民众的行业工业都转移了。 美国就分为了两个阶层。精英阶层和群氓垃圾人口。在美国的同志精英眼里,这些垃圾人口都是无用的,都要被淘汰掉。怎么淘汰这些无用的垃圾人口?一是发动对外战争,送他们去做炮灰。二是控制世界粮食食物。像非洲大饥荒那样,统统都给他们饿死。只留下一点的人口来从事服务业啊。为这些所谓的精英阶层服务。这就是控制美国,控制世界的犹太银行家,对未来世界的安排。

  • 中国历代王朝覆灭,都是放弃或背离以功取士或以才取士,结果越来越衰弱异致灭亡。

  说人工智能控制人类或许还难说,但少数人通过科技控制大多数却正在发生。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人越来越少,可以控制的人越来越多。出现机枪,一个人可以控制几十人。出现坦克,一个人可以控制几百人。美国打阿富汗,几个人可以让几百人瞬间灰飞烟灭。
  那么,未来世界会不会只由几个科技怪人,通过科技控制全体人类呢?

  产业布局必须兼顾广大只能完成义务教育人群能力的工作。应该让所有的人从能力上都能有合适的有意义的工作。

  从分配角度来说,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体现了某种预见性,也是改变资本主义发展未来的道路。就是,必须改变以利润评价生产的方式,而应该以劳动,进而以需求来评价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而只是劳动。

  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提供劳动的机会。

  • 评论 :别钻牛角尖。这个不追求利润是指在现在的生产率的条件下,产生的价值已经是足够人类的消费了。那么主要矛盾就是能不能给人劳动的权利。楼主高明。

  这才凸显了全套产业链的重要性啊,从低端的到高端的全套都有,可以满足国内内循环需求也可以出口赚外汇。

  尽管很多工厂吧低端如制衣制鞋转移到越南缅甸等地方,但是从机器、衣服口子、鞋上的金属件等等甚至原材料还是需要从国内进口。

  而其他很多很多国家连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都发展不出,如韩国缺了小鬼子的光刻胶立马哭天喊地。

  所以靠劳力吃饭在国内还是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当然除非到了产业升级到所有需要劳力的工作都能用机器代替时候,那时候面对此问题就不止中国一家了,所以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而意想那时候场景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 评论 :全产业链目的是为了战争或者非战争时期不被封锁,其他都是附加红利罢了。

  不管什么主意只要能利民利国就是好主义。

  • 通过智慧建设,人人都是精英,人人都是平民,真正的平等建设可以来到

  人人都是精英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义务教育不可能再高很多。不是时间或者钱的问题,而是有些人就是不适合。而且总有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教育。

  • 有人回复我关于人工智能。对,人人不可能都是精英,再加上现在要发展科技,那么将来有一天,这些不需要很高的教育的人会被机器人工智能代替,那么这些人就需要另寻出路。未来世界详见各种科幻作品。
  • 评论 :怎么另寻出路?

  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德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去生产智能设备,那是倒退不是进步,就算你不愿意进步 别人也会去研发生产,
  产业升级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在考虑产业升级的时候,还要考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能只求高精尖。更不能只求利。不能让资本逐利的本性变成国家发展的本性。

  • 高端定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用作坊式的工艺品式的消费品消耗多余的人力,这一点我认为中国具备基本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这样的一个大市场才是人类应该有的生活的环境。所以说文科,文化和艺术很重要,很重要。这个是以后的增长点。只是我们现在还在高科技上受制于人,所以还只是兼顾文化。

  其实 社会主义 也是这个未来
  区别是, 社会主义 会养着广大幸福废人
  所谓 的 共产主义
  就是 可控核聚变 成熟 + 量子计算机普及 后
  大多数工作被机器人占据, 只有科研、文化 等少量工作需要人,同时 物资极大丰富
  于是 只能按需供应(都没工作 还怎么拿工资), 能有工作 是少数精英的身份象征 ,所以人人要主动工作......
  不同。马克思早就设想了共产主义,就是说这个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事,还必须有精神文明。事实上,马克思的三段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先物质再精神发展的过程。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提高或者说培养人们的精神文明,两者必须协调。在资本主义阶段,物质生产力发展是主要的,而在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文明才是更主要的。人不能只为追求物质而发展。按劳分配减少了物质对于生产的影响,而按需分配则完全忽略了物质生产在分配中的作用。

  • 科技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共产主义,也许早期是全民福利,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温饱,基础教育都有政府配给,想过得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要靠工作了

  科技发展已经进入瓶颈了,
  就好比视频清晰,效果再牛逼,决定票房的还是编剧导演
  就好比汽车发动机转的再快,上高速还是有限速
  就好比手机功能再多,你还是要一天一充
  换句话说,前面的国家跑不动了,后面的国家开始逐步追上来了
  不仅仅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和落后国家

  废人多了,市场在哪儿?
  给人一百元钱,与给人工作让人自己赚一百元钱,这是不一样的。短期的可能觉得白得一百元好,但长期如果无所事事,那不但对社会,对个人家庭也都是灾难。何况资本家从国外赚的钱是利润(一百元已经付出去了),资本家为什么要从利润中给老百姓呢?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赚取最大利润是它的目的,老百姓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事。资本家鼓励小政府,不让政府干预,就是资本家要自己作主。
  要想社会正常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那么就不能听任资本为所欲为。产业选择、产业升级就不能任由利润决定。不但考虑利润,还要考虑广大只完成义务教育的普通老百姓的就业。
  我说资本主义社会最好的时期是四五十年代,那时候世界一片荒凉,资本只能在发达国家国内发展。所以普通工人都是有房有车有海边假期的中产阶级。但之后亚洲四小龙,后来又是中国大陆等等相继完成基础社会结构建设,资本得以利用。大量资本就可以转移国外,像芝加哥之类的曾经盛极一时的城市开始衰落。虽然硅谷兴起,但那远不是只完成义务教育的可以胜任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硅谷很可能被更高科技更赚钱的什么谷取代。当然,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也许连普通本科也不能胜任。只收常春藤甚至常春藤博士。现在的码农基本上是中产,而未来也许码农也沦落到现在汽车工人的地位。终极的发展,资本越来越赚钱,需要的员工越来越少。而义务教育的、本科的,甚至相当于现在硕士博士的,也将成为废人,没有他们的市场。

  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德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去生产智能设备,那是倒退不是进步,就算你不愿意进步 别人也会去研发生产,
  产业升级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在考虑产业升级的时候,还要考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能只求高精尖。更不能只求利。不能让资本逐利的本性变成国家发展的本性。
  你扯远了,高科技可以制造出更多的价值,养活更多的人
  用养活(福利)来代替工资是危险的。劳动应该成为人们也应该是人们的根本需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说养活,而是让“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就这一点就比其他所谓哲学经济学家高的多。所以,在马克思的思想里,社会发展并不全是物质生产。在通过资本主义获得相当的生产力发展之后,社会应该实行社会主义,以提高精神方面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和谐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像每个人的发展,不能只想赚钱,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就要逐步加大对于自身修养文化的培养。这样才能过的幸福。

  • 高大上,佩服,世界上的人都能按你的要求去学习去做,这世界该多美好啊!!!

  科技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共产主义,也许早期是全民福利,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温饱,基础教育都有政府配给,想过得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要靠工作了
  全民福利是不可取的,按需分配不等于全民福利。按需分配必须与培养人们的劳动意识同步进行。所以,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都是到按需分配的逐步改进。如果真的实行全民福利,那社会可能会有另外的麻烦。

  4G、5G只是一种标准。有人说5G的高速不少4G也能达到,5G不过是一个概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要理解标准与特例的区别,二是5G标准的意义本身。
  设定标准那以后就都得按这个要求去建设,就好像高速路,你说我们村的路比高速还宽还好,但这没意义。那只是你们村,如果按你村的路造了辆车,可能只能在你们村跑,出了村就寸步难行。而如果是标准,那只要按标准建,那你就开到哪都可以。假设4G标准是10M带宽(虚构),那所有的应用必须能在10M上运行,这就会限制很多应用。如果你的应用需要11M,那就得准备在很多地方不能用,就得准备应付由此可能会带来很多纠纷。当然4G、5G标准的差别还不只是带宽。
  二是5G标准的意义。我的理解5G标准刚好在一个坎上。5G对就万物互联、信号延迟上确定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刚好使万物互联、实时网络成为可能。有点像修路的标准,以前2G4G的标准是为人走、为骑马定的,而5G是第一次为适应当前造车的技术为行车需要而定的。5G到底能做什么其实现在谁也不太清楚,就好像修了公路对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其实当初应该也没人知道,最初可能也只想着能跑快一点而已。

  神行至韶山冲,对那个人说道:
  “你要替我在暗夜中举起火炬,把那些疲惫的人、迷惘的人、受苦受难的人,辛劳一生却一无所得的人,都聚集到你的旗帜下面。你们要走上我指引的光明大道,穿过幽暗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冰封的群山和泥泞的草地,你们将衣衫褴褛,饱受饥寒却不畏惧邪恶。饥寒困苦的人们寻到你便有希望,为富不仁、鱼肉百姓之徒听到你的名便心惊肉跳。”
  “你要建立神的国度,国都便是北裂境之城。它即便沉沦、反复,最终还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个人便行动起来。
  他走进工人之中,热情地赞颂他们。他说:‘工’字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代表我们工人,我们工人就是这样,顶天立地,自食其力!”、“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他走进农民之中,跑到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

  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上日程。人们的教育水平要赶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未来中国因为人口足够多,可以形成低端教育人群做三产。比如养老,服务,餐饮。等等。高端人群做尖端科技。中端人群做技术人员。

  美国财富高度集中,20%富人拥有80%国家财富。
  而北欧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这就要看政府的力量。北欧某种程度已经不是传统的资本主义了。欧美总是鼓吹小政府,其实就是为资本开路。政府小,权力还要关入所谓笼子,正好资本可以大行其道。

  根据最新消息,英警方还不能确定货柜死者身份,可为什么就匆忙公布为中国籍?是否有政治阴谋?当初俄罗斯间谍中毒,英国乃至整个西方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是俄罗斯干的,并启动制裁。当时苏格兰场还比较慎重,公开说真相还需调查。而这次却是警方直接公布。

  看来,几个月过去,西方连警察也堕落啦。

  据中国驻英大使馆消息,使馆已派负责领事事务的公参抵达埃塞克斯郡,并与英国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英国警方表示正在核实遇难者身份,尚无法确定遇难者是中国国籍。(央视记者 康玉斌)

  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上日程。人们的教育水平要赶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未来中国因为人口足够多,可以形成低端教育人群做三产。比如养老,服务,餐饮。等等。高端人群做尖端科技。中端人群做技术人员。
  拿工资与拿福利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不是要养活每一个人,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所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不只是“按需分配”。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不是人人都可以不干活光拿钱,而是“劳动成为第一需要”,就是人人都得自觉自愿地劳动。

  中国人的勤劳,来源于自古以来“人人平等”的观念
  西方总是宣扬它们的普世价值,最响的两条是:人人平等和信仰自由。而中国人对这两条都不太在意。所以看着好像西人很重视人权,注重人人平等,也给人充分自由。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喊的越响的,往往是越缺乏的。
  西方自古以来一直是等级鲜明,克仑威尔即使把英王铡了,自己也不敢称王。而所谓小费其实也是源于等级观念,开店的贱民只能靠老爷的打赏,是没权力为自己的服务定价的。同样的,信仰自由喊最响的西方,曾经仅仅因为宗教不同就杀的尸横遍野。
  而在中国,由于在宗教产生之前就建立了相当发达完善的世俗社会系统,加上对于祖先对于经验的尊重,宗教一直没能形成与世俗政治系统相抗衡的影响。所以从来就没有为宗教打过仗,从来没有信仰自不自由的问题,所以喊信仰自由很难在国人中产生共鸣。完善的世俗社会系统也对人人平等产生了需求,尤其任人为贤,科举制度,更是为人人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们可能因为时运不济而沦落,但只要努力勤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民勤奋可以成为新的地主。即使只有几亩薄田,如果勤奋读书也可能当官封妻荫子。
  人人平等,勤劳便可改变命运,塑造了国人勤劳的性格。

  资本主义有个鬼的未来,真要象你说的变成极少数精英和广大的废人,那么这个国家必定灭亡,极少数精英有多少人?一万还是一千,一百?你觉的一万精英带着十几亿废人这个国家就能强大了?还是你觉得精英的后代必定是精英?美国现在就是少数精英养着一大群废人,结果呢?一个国家真正的力量来自他的人民,而不是少数精英,发挥所有人的力量才是一个国家长久不衰的根本.
  你说的是理想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将控制越来越多的人。最简单的,以前劳改监狱10个犯人就需要一个狱卒。后来有枪,几十个犯人只要一个狱卒。一把刀只能管几个人,一把枪可以管几十个人,一颗导弹可以管几百人。现在的美国,总共三亿人,通过各种高精尖的武器控制了世界上几十亿人。

  从人生意义看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真的很重要吗?
  先说一下,由于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任何说科技不好的难免被人说是酸葡萄心理,自己不好就贬低别人。如果有人这么认为就不用看这贴子了,本贴还就是想说科技并不那么重要。也有很多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现代科技的,都在说中国不好的方面。但有没想过也许中国人的哲学根本就不追求科技发展(奇技淫巧)呢?就好像不能因为一个文科生数学不好就怀疑他的学习能力、他的智商、他的逻辑等等。他分数低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他不喜欢没下功夫。他每天半小时学数学考20分,你每天10小时学数学考140,按效率你或许还不如文科生。

  扯远了,言归正传。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以前有个故事,说古时一天下雪,先生心有所感,便给学生出了个上联:
  老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时多麻烦,何不当初就下雨。
  先生很得意,说:“我去上个茅厕,回来看你们能不能对出下联。”等先生回来,却看黑板上已经恭恭正正地写了下联:
  先生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变成屎时多麻烦,何不当初就吃屎。
  人经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生时创造多大的辉煌,死了还是一抔黄土。因此人生并没有确定的目标,重要的还是过程。说起来,真要有目标,那只有在地球毁灭之前,能把人类带出地球。不过那可是五十亿年后的事。除了这个目标,人生就像一场无休止的旅行,山的那边还是山,路的尽头还是路。人生在路上,死也在路上。人生的意义需要人类自己寻找自己创造,科技只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工具而已。
  没有电话的时候,父辈祖辈鸿雁传书也是极尽浪漫。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既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砸核桃。科技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改变生活的意义。没有牛顿,打仗大不了再用刀箭。没有爱因斯坦,日本鬼子说不定还死的彻底一点。万有引力定理早发现晚发现早晚发现。别人有电视我没有会很不平衡,但如果大家都没有,从来就不知道有电视这样的东西,那生活还不是一样?就好像我们现在也没有今后五年、五十年会出现的新科技,但生活一样有滋有味。决不会因为今后有8G、80G的手机,用4G手机的我们就都去跳楼。
  在对待人生的意义上,中西方显然有不同的追求。西方更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而中国传统上更希望把旅行过的更有意义,至于山那边等走到那自然会知道。现代西风压倒东风,因此科技被抬到很高的地位。知乎里有人问,如果你有一瓶起死回生的药,你会给牛顿还是李白?选牛顿的多于李白。世界历史上前十伟人排名,牛顿也高于孔子。但万有引力晚一百年、一千年发现,人类生活的方式会很不一样,但人生的意义会有很大不同吗?或者说现代人比唐朝人更幸福更有满足感吗?整天“九九六”的码农比“锄禾日当午”的农夫更快乐吗?恐怕未必。当然科技的发展既然被挑起了,就走上了不归路,就像打开潘多拉盒子,不跟着跑也不行。
  牛顿让人类吸上了鸦片,而爱因斯坦说:鸦片不够劲,要不试试海洛因?

  住水泥管,下水道,吃转基因食品,随时被枪杀?未来美好得不忍直视

  美国的全国选举有三项:众议员、参议员、总统。美国全国按州分为大选区,参议员不分大小人口每州选2个,众议员按人口约50万选一个。按参议员众议员的人数加华盛顿特区3人作为全国代表,选总统。
  所以,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
  1、美国的选举虽然一人一票,但并不遵从“人人平等”原则。就是说,美国人无论在选总统,还是选参议员,各人投票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有人一人一点几甚至好几票,有人一人零点几票。
  2、美国的总统并不是直接选举。同样也不遵从“人人平等”原则。有权选总统的只有每选区按参议员众议员人数选出的选举人。
  3、由于所谓赢者通吃,当选总统也有可能只有少数人支持。并不服从民主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4、对于特别不喜欢的人,一般直接被禁止投票。华盛顿的方法歧视(黑人穷人女人在华盛顿时期都无权投票,尽管同时期的独立宣言里已经写了人人平等),这种方法一直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而更直接的是林肯,直接出去联邦军队大开杀戒(有5%的美国人死于南北战争)。

  整天说资本主义灭亡,结果自己崩溃了。留下来的都是闭关锁国,高压政治下自圆其说。

  • 现在闭关锁国的是美帝。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通用19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1

  或许是因为最近亚马逊及当当等商铺的竞争愈加的激烈,导致图书的折扣越来越大,让久未买书的我为了这折扣兴奋了一把,于是借机将大量的图书搜罗一番纳入囊中。

  我无心将所有的书目讲解一遍那样便成了读书笔记,这样做的人不少,我自认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今天只想谈谈其中让我最快读完却印象不减的《幸福了吗》来自白岩松。

  说起白岩松,对于常年不看电视的我其实仅是一个名字,没有任何的画面感。记得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来自于2000年的《痛并快乐着》,虽然不曾读过却记得当年同学们纷纷说央视的主持人压力太大得了忧郁症于是写了这么一本书,一抒胸中的不快。直到后来才明白这是闹了个“张冠李戴”的笑话,却也只是当成了笑话,并没有认真到非要去看一看不可。

  在作者自己的后续中说《幸福了吗》是作者对于自己的一个十年约定,也算是对过去十年的一个总结与交待。读了之后我并不能较之前他的语言是否更加犀利、视角更加独特做出一个判断,也不曾出现过再去重读过去的冲动。十年物是人非,人总是在成长,十年后的他给了今天的我感动与方向。十年前的那份是属于十年前的我,只是年少的自己并不懂得,一本好书、一句鼓励能够如此的振奋人心,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道路。

  他说在一次母校的演讲中他站在讲台上,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向他提问说“白老师,今天你站在第一排而我在最后一排,我要怎样才能到达您的位置?”他回答:“在我的眼中你现在才是第一排,你有无数的方式到达我这里,可我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到达你那,应该是我羡慕你啊?”每每当有人问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想时,这必定是我要先重复的段落,以至于我几乎将它烂熟于心了。我试着想象听到这段话的如果是我会如何的热泪盈眶,如何的感动于心,更不用说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种怎样的鼓励。对于刚刚迈开人生一步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需要这样的鼓励。

  他在前言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中说有一群人在匆忙的赶路(暂且不去计较那些是哪个国家的人吧),忽然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其他的人都奇怪的问发生了什么。停下来的人说:我走的太快,把灵魂落在了后面,停下来等等它。故事的最后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是中国人,至少不是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还会谈论灵魂,那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但是问题的根源在哪呢?在今天若是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又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去谈理想呢?

  书主要通过他在生活中的见闻展开,也列举了很多对他产生影响的人和事,尽管我不能全部苟同。但耐人寻味的话语在书中我还是可以摘出很多的,它们不能感动所有的人,只是让不断摸索前行的我们适时的停一停、想一想、看看我们的方向是否始终如一,我们的目标是否依然清晰。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2

  完完整整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面朝着太阳,心中想: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有幸福的地方。白岩松,一个优秀的央视主持人,在对以前生命反思的时候写了这本书,书中的形式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近几年发生的事情,题材有辉煌的,有悲伤的,有尚待发展的……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亲切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一个饱受了灾难,但是现在仍然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发展着。以一个腾飞的形象展现在全球的面前,她现在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在一个现象的背后,白岩松都是以他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高度在反思着,他能让我们静静的思考看起来已经理所当然的,已经被我们忽视了,麻木了的事情,让我们重新对这种事情进行着思考,我细化他书中的畅所欲言,喜欢他们这些新闻人背后的故事。在他的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欣赏着他,佩服着他,从他的身上,从他的文字中我学会了对事情不同角度的思考,学会了对一件事情进行反面思考的方式,从书中我也学到了要慢慢的建立自己的话语权的能力,建立自己独立看问题的能力。人进入40,按照古语来说应该是四十不惑。可是在白岩松看来,他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反而是困惑更多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毕竟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敢闯、敢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但是人到四十后仿佛又是一个高峰,什么事情好像也看明白了,想问题、办事情更加成熟,也更加睿智了,他的第一本书是《痛并快乐着》,我在阅读完《幸福了吗?》后,有幸拜读了这本三十岁写成的书,因为是读书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再加上作者十年来的阅历又增长不少,我个人认为这一本写的非常好,而且也包含一部分上一本的内容,使整本书看起来更加完整,作者自己鲜活的人生经历就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书中还附有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讲得也是很精彩,妙语连珠,风趣幽默,推荐大家看看,在网上也可以找到的。三十岁写了本书,42岁又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书,证明作者的人生经历还是很丰富的,十年就能再出一本书。记得有个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能够写一本自传,这一生过得也就算充实了。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写一本自传,不必出版,与自己的亲人好友共同欣赏也就很满意了!你需要预定么?一本书可以带给我很多东西,多读书,读好书。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3

  暑假中侄子拿回一本《幸福了吗》的书,因为作者是白岩松,我喜欢的央视主持人,我喜欢他的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再加上我和他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出生在六十年代,受教育在八十年代,很多时代感还是很一致的,因此我很有兴趣的读完《幸福了吗》这本书的。这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以此点出种种幸福。

  幸福是什么?书上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讨论过,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并且经常问我自己我幸福了吗?我觉得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是吗,幸福只是靠你自己来感觉,感觉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点点幸福,在年幻的时候新有一件漂亮的衣裳那种满足是幸福,在高考题名时成功的喜悦也是幸福,在年青时美好爱情的甜蜜和等待也是幸福,在初为人母那种温馨也是幸福,在为人师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幸福,在走过几十年风雨中,有快乐、有幸福也有困惑和痛苦,也许这就是人生。

  《幸福了吗》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还是白岩松说到的老师,白岩松是幸运的,我记的他的家人亲人很多是教师,在学校中学习中总是得到教师的鼓励,我也是教师,也深有体会,在我的一生中也有两位教师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我小学的扬老师,一位是我的高中的班主任,老师不仅是教育我们学业,而且是不断的鼓励我们前进。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希望儿子能碰上一两位受他尊敬受他崇拜的老师,这段时间他总是和我说起他的英语老师怎么会鼓动同学,我心里想也和他说儿子也许你的英语老师对你的影响会很大,教你知识是一方面,作用就大的还是不断的鼓励推动你的进步。

  今天,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幸福了吗?会有学生会为我感到幸福吗?我也在思考。教师本身就是个奉献的职业,如果你老是拿自己和其他高薪职业做比较,肯定会觉得很累、很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教师要多想想和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渐渐地你的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了。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不同于物质的东西。作为一种个体化的感觉,幸福感应该是植根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我们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的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的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长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4

  白岩松,一个资深的媒体人,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讲述了不少真实的事件,表达了不少真切的感受,与其说他在书中和读者一起探讨着幸福的根源,不如说是在扪心自问:我幸福了吗?在他的陈述和自问中也坦白了一个媒体人理所应该的担当,一个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幸福了吗》作为白岩松阔别十年的又一著作,是继《痛并快乐着》的又一经典之作。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这本书无疑是对他这30年生活的很好回顾。在他的媒体经历中,他报道了多少新鲜的故事,有见证了多少历史大事的发生。他用他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观察力,向我们阐述了他人生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和我们分享了他人生中的精神养品。

  对于我来说,《幸福了吗》就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在当代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学会看淡人生或许我们就不会生活得那么辛苦。生活中,人人都为了挣钱,都迷失了他们最原始的心灵。地位的卑微只是让他们抬不起头,想金钱看齐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整个社会充斥着金钱主义,难道没有钱和地位我们就真的万万不能了吗?“太多真实与谎言,记录了太多坚持与理想,在现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有个能得这么清楚,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思想,执着自己的信仰的人不多了。”石岩松的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我们对自我的坚持,不跟风随大流,而是追随我心。

  回顾他的一些言论,我不由得心生敬仰。每一句话都那么的深刻入微,每一句话都让人感慨连篇。或许有时候学学他的人生哲理,我们也许就能够看淡人生,找到我们幸福的源泉。

  “1+1=2,这多简单,没压力的情况下,谁都知道。但环境稍有改变,1+1=3会得到好处,就会在一瞬间,让相当多的人脸不红心不跳地脱口而出 ‘1+1=3’。”这就是现状。只要假话、空话、套话占据上风,我们的命运就随时可能被逆转。”这是关于假话与命运的言论。的确,现实中的我们,太习惯于说谎了,以至于分不清楚真与假,以至于我们自身也被习惯所习惯。因此,我们所追求的,一般也不是我们内心的最真切的渴求。除了迷茫,我们也忘了幸福在哪里?

  “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这是年轻人的三座大山,是我们身上背的行囊,我们只能往前走,没有回头路。在无数次的寻寻觅觅,我们忘了最初坚持的原则,忘了“君子坦坦淡淡”,也忘了我们要的幸福在哪里。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是一种沉沦。

  如果你问我:”你幸福吗?”我回答:“现阶段,我很幸福,只是我不知道幸福的终点在哪里。”你知道吗?至少石岩松知道。是他,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手放开得到解脱,你也就幸福了,幸福在于不执著,在于看淡人生。我不能说我很懂他的幸福理论,但至少我愿意花时间去努力学习。因此,真正懂得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懂得幸福在哪里。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5

  “天上的星星哪去了,一眨眼,不见了!”一曲童谣勾勒出了童年的美好幸福的回忆,或许纯真的幸福该是在童年,而那天,早已经被锁在了那昨日记忆中了,像小孩吹出的七彩泡泡,美丽易碎。越长大,越孤单,时常追问自己,幸福是什么问着自己幸福了么而那属于海子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是想望,却遥不可及。正如白岩松《幸福了吗》所说,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现今社会中,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匆匆而过,人们在忙忙碌碌的创造着所谓的中国奇迹。是节奏的变快,还是真正寻求心里的些许安慰还是让自己时刻与时代同步,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宛如抓着的一根救命稻草,而正因为人人如此,内心焦灼与日俱增,也成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盖洛普调查的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结果显示令人诧异:中国人的幸福感低于伊拉克,七成中国人感觉生活困难!对于这略显夸张的调查,我们不予苟同,白岩松说:“时代的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需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是的,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从大人到孩子,都背负着不同的压力,比如学生的学业,大人们的家庭事业,他们的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现实又无形的压力压得我们“面怒狰狞”,扭曲了微笑!“橡胶人”孕育而生。我们这些所谓幸福一代,其实在自己还未舔食完时代给的那层糖衣时就被卷进了现实的血雨腥风中了!我们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还贷压力……这样我们当中当然就不乏“啃老一族”,“卡奴”,“房奴”了。可能正是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吧!

  人们也越发趋向于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了!比如,读书,现在少有人会捧着一本对于自己无用的求来熏陶自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工具书指导书的盛行!太过于功利,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毕竟正如哲人所说,读书就是读自己!我们迷失在一片雾中,都在挣脱。现实竞争的残酷性,我们的神经总是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即使有些人经受住了,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但他也可能失去了许多,可能是心理上的神经质,身体上的亚健康!有些人则选择了怯懦的逃避,沉溺在自己虚拟的精神世界中难以自拔!直到有一天,现实侵入他的梦境,将其一切灰飞烟灭!他就萎靡了!所以,在这竞争中,懂得调节,张驰有度,懂得偶尔的慢慢走,带着欣赏,才能闯出自己的王道!不是自己太过专注也不是这个世界太过认真!现今的我们,该是放慢脚步,思考一下为什么的时候了。认知一下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把灵魂落在了后头,走远了,别忘记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让自己杂些吧,少一些功利。或许在杂的世界里,才能真正看到幸福的七彩光芒。世上不乏强者,当然也就不乏平凡之人。白岩松在书中说道:“所谓混的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的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净!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拥有的好!”对的,拥有便是幸福,无论拥有是否贵贱。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6

  前些天,同事给我拿来了一本书是白岩松的《幸福了吗》,白岩松我自认为很了解,中央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焦点访谈》栏目的铁嘴钢牙。我虽是一个中学数学教师,也算得上是一个小文化人,一直很崇拜白岩松,因为白岩松的言论一向以有勇气、有价值著称,他敢说真话,语言犀利,直面真理。

  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内心有崇敬、有共鸣、有叹息、有不平。我合上书本,苦思敏想,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自己幸福吗?从白岩松的书中让我们理解幸福不是单纯的钱赚的多,房子住的大,社会地位高。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一己私利实现的快感并不是幸福,只有从心底想着“付出”,而且在行动上做到了,才是幸福,靠真本事努力,并享受着努力的过程才是幸福。

  怀着纯真的梦想,我满腔热忱的踏上了三尺讲台,从如画的江南大都市上海来到千里冰封北国,转战咸阳,三十多年来我也曾不计得失的一头扎进我所热爱的数学教学工作之中,我也曾毫无保留的奉献着我对学生全部的爱。

  现在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每逢多年教过的学生来看我时,在大街上行走,听到喊我一声老师好,碰到学生家长问寒问暖,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在学校在课堂,我把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当作我生活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学生们把我当母亲,当朋友,我高兴时他们欢愉,我生气时他们内疚,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感到的是温暖是幸福,什么房子、车子、票子对我来说根本没有这些重要,我只要我的学生学习努力,到了社会上受到称赞和尊重,是一个有用的栋梁之材,这就是我的幸福。

  在目前,我感到我是幸福的。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7

  花了好几个星期把白岩松的《幸福了吗》读完了。

  有人说,300页不到的书,居然花了几个星期看,可见效率很慢。其实不然,因为最近工作忙,傍晚回家后,吃完饭就看会报纸,看会书,白天太累,导致晚上比较泛困,看了一会就想睡觉了。所以正因为这样,幸福了吗才刚刚看完。说到整本书,基本上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以此点出种种幸福。所谓经历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才会看淡,看真,幸福其实就在身边。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幸福呢。有父母爱,有朋友帮助,有自己乐意做的事,这就是幸福。

  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其中肯定会有共性。过分追逐名利,看似是在追求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幸福,其实是在摧毁幸福。我不认为钱很多就一定幸福,钱少的人家也团团聚聚开开心心地围着火炉吃饭;钱多的人家,也有不断弄着离婚,婚外情的人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钱,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内心,能否经得起诱惑,抗得起干扰。这年头,世界太乱,有钱人太多,不少人都在加紧脚步拼命赚钱,并且有些人赚钱是有违道德的。世俗的社会,物质的人们使我们更加陷入了一种混沌。幸福不在于钱多少,而在于自己。在来说说白岩松,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一直给人以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

  看到书中他自己介绍偶尔也踢球,还是最佳射手,突然发现自己有点像他,个人境界成就方面都不如他,但有些地方却出其地相似,不是我妄自菲薄,内心里真是这么觉得的。幸福一直是个话题,曾经有个笑话,说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幸福需要好好把握,珍惜身边的幸福。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8

  去年的时候,《幸福了吗》这本书在我的周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白岩松的一举一动,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出现频率最高的谈资。作为央视名嘴,他一直以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决定拜读一下。

  看看停停,历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细细品味了一下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以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视角点出种种幸福。相比《痛并快乐着》,该书凸现了白岩松的成熟、睿智以及身在高处,却清醒、平和的心境,是一部解读“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重量级作品。《幸福了吗》是对当下光怪陆离的社会的质问,也是对人们久经炎凉而日益麻木的心灵的一种呼唤。在涤荡悲喜的故事中,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在历史车轮的呼啸中,白岩松字里行间跳脱出来的,是对当下这个物质时代最迫切的追问:“幸福在哪里?”以及对每一个焦虑忙碌的现代人最善意的提醒:“你,幸福了吗?”。

  白岩松以自己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所事所为、所思所想,生动深刻地记述了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大事小情。有影像、有故事、有哲理、有思考,妙语警句,满目皆是。因为他岗位独特,有幸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因为他能接触国家领导,当面向领导建言; 因为他痛并快乐着,思考写作是他的习惯;因为他身在名利场,却从不惧怕各种考验;因为他立足本职,思考着昨天今天和明天;因为他广交朋友,受到普遍的信任和喜欢;因为他敢讲真话,敢于把实情写进书里边;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平静地向前!他的言论一向以有勇气、有价值著称。相比十年前,无论他的人还是他的书,让人感受到的是眼界,是心境,是胸怀。

  对于我自己来说,什么才是幸福呢?我可以清楚的回答:现在的我就是幸福的。从小到大有父母疼爱,不开心的时候有朋友诉苦,做着一份自己喜欢别人羡慕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有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这么简简单单的就是幸福。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其中肯定会有共性。所谓经历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才会看淡,看真。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就在身边。幸福需要好好把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篇9

  几个城市的周转,忙碌的生活,日子还是那么的平白无味,工作吃饭睡觉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的抑郁,人说相由心生,那期间我觉得自己奇丑无比,惨不忍睹。在整整泣不成声的哭了三个小时后,我觉得自己有大病初愈的感觉,我决心做些改变,毕竟日子还长,毕竟我活着不是为了感受忧伤,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自己感觉到幸福,我努力地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幸福了吗?如果不幸福,那我努力的价值在哪里?白岩松在书中写到:“曾国藩坐到皇帝身边,吃了一顿至高无上的饭,似乎一生,都为了这奖励一般的一顿饭。看到这,我过了一个坎儿。如果这意味着人生的巅峰,不要也罢。”看到这,我自己也过了一个坎,如果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只是为了银行帐号里积攒越来越多的钱,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却不管自己当下的每时每刻是否过得幸福,却没有用金钱改善我的生活质量,全心工作却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的追求不要也罢。

  由于防御心理很强,坐火车我从来不与人交谈,一般都闭目养神听音乐或埋头看书,但前些日子由于坐高铁身边的大叔帮我放了行李,当他主动跟我交谈时我不好拒绝。北大毕业,合肥某所高校当老师,心理学,自己还有一个心理咨询工作室。看著名片上写着儿童心理,家庭心理的名称,想起在家时叔叔谈起堂弟眼看就要高考了,却还总是逃课在网吧里很是头疼,便向大叔咨询如何是好。但他一个问题就把我问倒了。假如你堂弟现在去认真学习了,能改变什么?这样做只是让你叔叔自己心里觉得舒服,但他有想过你堂弟的心理诉求吗?他为什么逃课?为什么沉迷网络?他是在逃避什么?有没有去关心过他这个人,而只是关心他的学业。是啊,这个问题确实是问到点上了,新闻里好像有个学生考了第二,只因母亲说了一句又不是第一就自杀了。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荣辱与孩子的学业挂钩,不要忘记,他们是人,不是物品。但在不看过程只求结果的现在,一切是否都显得太晚了?

  一路的畅聊,自然也就聊到了我身上。大叔说我拥有我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心理,很是难得,但也希望我能停下追寻的脚步停下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内心,跑得太快了,这样下去会有问题的。大叔说的时候我表现的很不以为然,其实我心里已经是巨震了,他对我的分析都让我很折服,也让我想通了很多问题,却倔强的拒绝面对。我明白自己应该从忙乱中,从急促的走向未来的路上停下来。书中写到,如果你自信于一生都有挣钱的能力,为什么那么急于一时?人,是自己欲望的主人还是奴隶?该挣的钱坚决要挣,不该挣的钱坚决不挣;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定不花。是否还打算只买棺材不买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尽心竭力的维持着一切,让生命避免危机四伏,却与快乐背道而驰。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的,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生活中,让我们精疲力尽的有时候不是忙,而是乱。有些人事情很多,却做的井然有序,在有条不紊中既锻炼了自己,又收获了自信。有些人事情不多,却把自己弄的心力交瘁,做着今天的事情,却一边忧虑着明天的事,一边又放不下昨天的事。学会平静,凡事急不来,只能慢慢来。忙而不乱,像大自然,它从来不忙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 以至于有人说:“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这是不少人讨论关于“幸福指数”的一个热门话题。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 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 B. 缺少对生活的自信
  • D. 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

若遇到问题请联系 客服QQ:

为解决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不足等问题,实施 “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一些地方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 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 1 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目标。为 防止这些有知识、有热情,但缺乏农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干部出现“水土不服” 情况。乡镇政府要着力抓好的行之有效的工作包括( )

  • A. 开展创业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提升他们的创业技能
  • B. 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
  • C. 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行政府贴息支持
  • D. 建立企业家、科技专家、领导对口帮扶机制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强省,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由“山东 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延伸。提升工业技术 水平、装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应重点抓好( )

  • A. 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B. 大力推进产业整合
  • C. 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带动的战略
  • D. 落后地区工业变大变强

行政自由裁量权主要是行政机关对违法的事实、性质及情节轻重的认定 权,在行政处罚种类、范围、幅度内,选择具体行政行为,决定是否执行和行政 权力。在过去长期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自由裁量权在行政处罚中 显失公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后标准不一。要确保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自由裁 量权工作依法进行,必须坚持( )

  • A. 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 B.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 C.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 D. 相似违法行为处罚决定标准一致的原则

据报道,近年来,从事故、污染到日常行政管理行为,一些机关单位的 行政问责制度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这既体现了民意,也是一种管理干部的好手 段。建立行政问责制的目的,是强调领导干部要为自己的作为负责,确保那些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领导干部受到追究,从而起到预防 损害发生或惩前毖后的作用。行政问责制向纵深发展,要做好的工作包括( )

  • A. 相关配套措施要跟进
  • B. 建立被问责干部的保障机制
  • C. 司法问责及时建立
  • D. 进一步完善信息透明制度,把所为置于公众的监督、问责之下

目前,在许多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务工的情况下,山东省却有相当 一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农村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群的出现,给发展现代农业带来 了知识、技术和资金,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增收。为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提供良 好的软硬环境,应特别抓好( )

  • A. 产业规划,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搭建舞台
  • B. 筹划项目,整合资源,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有效途径
  • C. 培育引导,搞好帮扶
  • D. 夯实基础,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环境

有效管理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完善社会 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注重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使信访 工作更加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此,信访干部应坚持( )

  • A. 在政策上不能随意开口子
  • B. 处理问题要坚持合法、合理、合情
  • C. 要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
  • D. 想方设法解决上访者的实际困难

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必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 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管理,是加强环境保护、 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强化典型案件挂牌督办,是解决突出环境违法案件的 有效形式。加快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要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这包括( )

  • A. 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 B. 环境执法人员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敢于碰硬,规范执法行为
  • C. 各级领导要关心执法队伍建设,支持执法部门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 D. 要抓紧完善环境法规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加大处罚力度

自 1993 年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我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 愿者达到 2000 万人。全国累计亿多人次在扶贫开发、 社区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提 供了超过 55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志愿者群体,已成为社会中一段鲜活的健康力量、 中坚力量。但是,社会中也存在着对志愿者的不公正或让其热情空耗的现象,解 决的办法包括( )

  • A. 完善志愿者工作的法规建设
  • B. 树立志愿者行动的规则意识
  • C. 对其行为成本的适当补偿
  • D. 对其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济发展的梯度原理,发达地区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是一个规律。 对于这种转移,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还是以我为主,择善而“取”,正是一 个地方领会和落实“又好又快”发展的标尺。弄清楚对方为什么要转移。避免将 那些别处驱逐的污染企业“引狼入室”,能有效地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 老路。经济要“又快又好”发展,就要转变增长方式,从偏重“量”的增长转向 “质”的提高;而评价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灭亡越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