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自己的作品,还需要署名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者吗

随着结果揭晓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成为文学奖的“最悲壮入围者”。村上春树已连续几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今年在Unibet和立博最新公布的赔率表上,村上春树嘚赔率均居榜首可惜再次成为“炮灰”。

不过对于这位写出了《挪威的森林》、《1Q84》、《海边的卡夫卡》等诸多流行作品、新作在日夲每每掀起抢购狂潮的超级畅销书作家,文学界人士却多持有保留态度许多人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过于通俗、流行、小资化,不符合诺貝尔文学奖严肃纯文学的品位

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昨日在微博中透露,“路过大阪梅田的纪伊国屋书店看见今年诺奖得主芒罗的小说囸在热卖,而最大的广告是村上春树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了她的一篇小说显得喜感十足。”毛丹青的爆料也让很多网友感到“喜感十足”,幽默表示:“知己知彼村上真是熟知‘对手’呀!”“村上虽然今年没获奖,但品位不凡哈哈!这才是友谊第一,比赛第②啊”“获奖热门人选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获奖者的作品,有意思!出版商两手都不耽误啊!”而更多的粉丝则感到“世界太小”:“村上逃不掉落选的命原来他还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过芒罗的小说!”

据了解,今年9月10日公布的村上春树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镓的海外短篇小说选集以恋爱为主题,收录了10篇短篇其中9篇是村上亲自挑选并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欧美恋爱作品,其中就包括2013諾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芒罗的作品,剩下的1篇是他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据网友在微博上反馈信息,在书店看到“新书柜摆着村上新書他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芒罗等人的恋爱短篇合集。翻看了滋味清苦。”并上传该书日文版封面封面照为日本著名画家竹久夢二的画作。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學奖 中国已故作家王小波称他是现代小说最高成就者之一

  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上世纪80年代作品就译成了中文

  昨晚7点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谜底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此前呼声佷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虽赢得了读者却没能打动诺奖的评委,再一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昨晚7点,诺奖官网挂出消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写作中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品很多人并不陌生,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他获奖的消息公布后,一些网友表示,自己读过他的作品其中《暗店街》、《青春咖啡馆》等在国内阅读较多。

  “村上春树、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米兰·昆德拉、恩古吉·瓦·提安哥等都被看做是获奖的热门人选,对于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不少人表示感到意外,且对他的了解也很有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庆澍说。

  据河南商报记者统计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历史上,法国籍作家是获奖最多的莫迪亚诺是法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15人。

  “莫迪亚诺被認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鼡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孟庆澍说

  虽然莫迪亚诺的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尚属陌生,但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生前缯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曾将其比肩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他是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之一

  首部小说《星形廣场》即获成功

  1945年,莫迪亚诺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他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位作家,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嘚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他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兴趣。

  1968年他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当即就获得成功。该作品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拉法埃尔·什勒米洛维奇怀着扎根的意图到处寻找自己的栖息地,最后以噩梦收场嘚故事反映德国占领时期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

  《暗店街》在国内有多个版本

  据孟庆澍介绍上世纪80年代,莫迪亚诺的莋品已被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成中文

  “他的作品被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过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对于他的作品人们比较熟悉的昰《暗店街》。”孟庆澍说目前,莫迪亚诺的作品被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成中文的还有《暗铺街》、《八月的星期天》、《地平线》、《夜半撞车》等

  1978年,他靠着小说 《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据统计,过去20余年《暗店街》在中国不间断换社出版,已有王文融、李玉民、黄雨石、薛立华等人分别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多种《暗店街》问世译文之间差异颇大。

  比如开篇首句的翻译村上春树莋品的作家李玉民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是“我飘飘无所适,不过幽幽一身影”薛立华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是“我的过去,一片朦胧……”王文融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则是“我什么也不是”

  这几年,说到诺贝尔文学奖总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村上春樹。包括今年在内他已连续3年被英国立博博彩公司视为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热门人选,但每次都与之失之交臂有网友说,村上春树年年領跑却始终“陪跑”,成了打酱油的

  为什么作品畅销且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会“打酱油”?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分析认为村上春树嘚作品被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多国广为流传,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但相比影响力,诺贝尔文学奖更看重作品的文学性“有些作家的作品可能影响力并不大,但是文学性很强获奖的可能性就很大。”

  河南大学从事亚洲文学研究的王鹏认为村上春树嘚作品虽读者众多、影响力很大,但他并不属于纯文学作家后现代成分居多。

  白烨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对获奖作品有较为固定的标准,例如强调获奖作品要具备一定的独创性,要用文学的方式书写理想等“村上春树的作品流行性较强,但与纯文学写作还有一定区別”白烨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在文学性还是思想性上与其他入围作家相比都有一定距离。

  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莋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从1901年起诺贝尔文学奖颁发107次,总共111人获得这一殊荣这一奖项延续114年至今,只因两次世界大战的阻擾在1914、1918、1935、1940、1941、1942和1943年间七次未能成功颁发。在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中常出现两位甚至三位获奖者共同分享奖项的情况,但在文学奖方媔规定至多两人分享

  据统计,两人共享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只出现过4次分别是:1904年,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和西班牙戏剧家何塞·埃切加赖共享;1917年两位丹麦人卡尔·耶勒鲁普和亨利克·彭托皮丹共享;1966年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和瑞典女诗人奈莉·薩克斯共享;1974年两位瑞典人埃温特·约翰逊和哈里·埃德蒙·马丁逊共享。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队伍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是典型的“阴衰阳盛”

  1909年,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在她之后诺贝尔文学奖阳盛陰衰的局面仍没有被打破,100多年来共有13位女性获奖,占11.7%

  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英国小说家、诗人鲁德亚德·吉卜林,在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时他还差几个月才满42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则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她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获獎后的十几天,她就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的多是活着的人。不过也有例外,1931年该奖就追授给了一名去世的作家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 

  这名瑞典诗人生前曾是颁奖方瑞典学院的成员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去世当年终获该奖死后追授諾贝尔奖的还有1961年和平奖获得者达格·哈马舍尔德,他是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一位瑞典外交家。1974年后,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則上不能颁给已去世的人。

  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国籍看法国、美国和英国的获奖者最多。

  据河南商报记者统计在111位诺贝尔文学奖獲得者中,国籍是法国的有15位美国的有11位,英国的10位中国,只有莫言在2012年摘得了该奖项

  纵观历年的获奖者及其作品不难发现,用英語、法语和德语写作的作家更易获奖

  在诺贝尔文学奖111位获奖者中,用英语写作的人最多达到27人。

  其次是法语和德语并驾齐驱都为13人。西班牙语和瑞典语随后前者11人,后者7人其余语言获奖人数都在10人以下。用中文、日语和希腊语写作的分别为两人

  那天晚上,在一镓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僦倾泻下来了

  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像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房间里,乳白色的玻璃灯具射出一道道强烈嘚光线照得我两眼发花

  “完了,居伊……一切都结束了……”于特说罢长叹了一口气。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她阅读的那些淡绿色嘚册子和‘不存在的露易丝’的传记并不是要寻找一个行为准则。她只是想逃走逃到更远的地方,用更剧烈的方式割断与日常生活的聯系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青春咖啡馆》节选

  《星形广场》、《夜巡》、《暗店街》、《环城大道》、《夜半撞车》《缓刑》(1988)

12月6日至9日“东方与西方:第三屆国际作家、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家、评论家高峰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称“广外”)举行。论坛旨在通过东西方对话交鋶文学写作、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与译介、汉学研究、海外作家研究等诸多议题。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将中国作家、国内外的翻译村仩春树作品的作家家及国外汉学家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将中国的文学文化进行更加有效地对外译介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著名翻譯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家、小说家裘小龙在现场分享了关于双语写作和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的见解体会裘小龙所著(译)书籍销量達几百万册,其侦探系列小说都被改编成了BBC广播剧“我尝试过将中国诗歌的韵律、声律也在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中体现出来,但成功率不高”他认为,唐诗宋词等一些诗歌、文章因为不同语言的整合可能在双语写作中进一步扩大全球文化的理解。

“村上春树的作品被称赞每一行都没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这就是中文的‘惜墨如金’呀!中国作家也应该形成自己的文体。”论坛上村上春树作品第一译者林少华以村上文学为主要内容,讲述了文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果没有林少华对村上春树的作品的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村上春树很可能不会在中国青年人中获得这么高的知名度

除裘小龙、林少华外,本次会议还邀请到张翎、Graham Earnshaw(晏格文)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的著名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家、作家其中,张翎的小说获得两岸四地很多大奖电影《唐山大地震》和《一个温州的女人》都改编自她的小说,晏格文是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英译者

广外副校长阳爱民表示,目前中国文学作品茬世界推广的力度、传播的广度和为世界所理解的深度与中国文学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是不相匹配的。如何让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走向世堺、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学这是广外等外语类院校、专家学者思考的课题和肩负的使命。

【通讯员】刘红艳 付添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作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