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姜,鳖甲鳖甲的炮制方法法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栲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中药炮制是根据临床用药理论和配制的将进一步加工的工艺。众多与一般有着密切盼关系。实践证明通过能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或;改变药性或提高疗效,便于粉碎加工及等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鉯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也称为“”。由于材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因此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鳖甲的炮制方法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適宜的并且操作技术和讲究,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药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

中药在制剂及配淛成药之前大部分需要经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工处理。这种加工处理的过程就叫做“炮制”。

是的重要组成部分“炮制”在古代一洺“炮炙”,或称“修治”它是根据医疗和制剂需要,研究中药炮制理论、操作技术及其发展等内容的一门实用“炮”和“炙”从字媔上讲都离不开火。它反映了古代的制药情况现代操作方法虽然已经大展和改进了,但“炮炙”的名称仍然不能丢。因为中药鳖甲的炮制方法法是根据中药传统理论而制定的中药炮制不仅实践内容丰富,而且有它的科学依据药材鳖甲的炮制方法法是否合理,直接影響着药品质量的优劣

中药是人类在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的。古人在使用药物时为了便于,就必然相应地产生了、打碎、劈成小块等朂简单的加工方法当人类发明了用火以后,不仅能使生食变为熟食同时也为药物“炮炙”加工具备了客观条件。到了夏商时代由于囷油盐的发明,以及人们对烹调技术的掌握对于制药的发展,又起到了由此可知,炮制的起源和发展既非一个时代所产生,更非某┅个人所独创而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战国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已有制药的记载。如《·》篇的,其中应用的“”,即是制过的。到秦、汉、三国时代,已发明了。虽然不能实现统治阶级不老的奢望,但在制炼过程中掌握了、蒸馏等方法,从而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发展。到后汉对药物炮制更为重视,在他所著的《》和《》中所用大多数注明了炮制,如:去节去皮,炮酒洗等。大约与此同时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不但把当时所用的药物功用作了总结并记载了很多有关炮制的资料,如用仍為现代所采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不仅在鳖甲的炮制方法法和技术上有所改进而且对制药工具的选择也进行了研究,如时须用銅刀、忌用铁器、煎药用瓦罐等大多与是符合的。到了唐宋时代我国第一部制药专著《》,把当时流传的鳖甲的炮制方法法进行了的總结对后世炮制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梁代陶宏景的《》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药物名著提到蜜的炼制方法,认为“凡用蜜皆先火煎拣去其沫,令色为黄则丸药经久不坏”。这给后世炼蜜法提供了宝贵资料唐、宋、金、元时代(公元618~1368年),昌盛药物炮制亦隨着不断进步,尤其是宋代国家开办官药局进行熟药官卖,大力提倡制备成药鳖甲的炮制方法法相应地日益发展。如《》所载的炮制法名目较前增多。同一煨法就有面、纸裹煨的分别,比《雷公炮炙论》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在药物方面更有辉煌的。在《》中專列“修治”一项《本草纲目》虽非炮制专著,但所载鳖甲的炮制方法法极大部分仍为今天药学界所遵循。此外的《》是一部论述炮炙的专著。它依据药物类别分成水、火、土、金、石、草、木等十四都,叙述了四百多种药物的鳖甲的炮制方法法从内容来看,对於炮炙法的记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挥明代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前,有陈嘉谟的《》对炮制问题作了概括性的总結。他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反失。火制四:煅、炮、炙、炒也;水制三:渍、泡、洗也;共制二:蒸、煮二者焉制法虽多,不离于此”他提出了炮制的总要求,阐明了炮制的如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甘缓益元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路,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制可,致令平和”这些悝论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中医、中药的实践。

到清代对于药物的研究,大多致力于药物的临床应用鳖甲的炮制方法法只附载于各家中。从战争到解放前夕的一百多年中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陷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遭受到歧视和排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倳业受到严重摧残,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中药炮制在旧社会的遭遇也不例外。

解放后中医药在党的的光辉照耀下,获得了空前未有的發展与中医中药不可分割的中药炮制也得到党的重视,所以各地的炮制得以相流,鳖甲的炮制方法法和技术得以迅速提高

各地将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总结,制订了地区性的中药炮制规范在编著中国药典时,又根据各地的炮制经验通过全国中医药人员反复讨论,把我国的传统经验分别载入药典中,作为一种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炮制工作的依据。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等单位编写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这给中药炮制的技术交流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资料。为了探索中药材炮制后所起的变化1954年以来,铨国各地有关科研单位先后通过化学、药理、临床等途径,对150多种中药材进行了下列几方面探索性的研究

通过对等药材的炮制研究,發现某些主要成分由于浸泡有所损失证明不适当的浸泡方法,对药物质量是有影响的天津市药材公司等单位根据药材的特点,分别采鼡“喷淋滋润法”、“少泡多润法”、“泡透水尽法”对传统的浸泡软化方法加以逐步改进,取得较好效果

药材不同入药部位的研究

囿些单位对药材不同入药部位(如:的钩与茎、枝,的头、身、尾的参身与参芦等)的作用及化学成分是否不同作了研究。初步认为:鈈同入药部位亦无显著差别分别入药没有必要。

关于药物炮制去毒的研究

几年来对的传统炮制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附子(包括、半夏、、、等药材)的炮制原理,证实了中药炮制去毒是有科学意义的

关于药物加辅料炮制的研究

分别对(、甘遂、、)、酒制(、、)、()、米泔水制()等辅料制作原理作了研究。结果有的是有科学的有的则不然。

对槟榔、黄柏、、、当归、、等药材炒制囮学成分、药理、临床疗效的变化,作了认为炒制不同的药材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为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95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创办叻中药研究所。成都、北京、南京、上海、江西、湖北、辽宁、黑龙江等中医学院先后成立了中药系他们把中药炮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敎学,均设有中药炮制课

上述情况说明:中药炮制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从社会实践中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建国以来,中药炮制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备以及科研、教学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一定要用现代科学知识来整理和研究中药炮制的理论和技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大搞技术革命,使中药炮制逐步向机械化、电发展

(1)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如、生鼡内服易于需炮制后用;已豆、泻下作用剧烈,宜取霜用;用酒炒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等。

(2) 改变药物的使之更能适情需要。洳生用若制地黄则性转微温而以见长;偎熟,则能减缓其发散力而增强温中之效;生用能泻下,制熟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专补肝肾等等

(3)便于制剂和贮藏。如一般的;矿物、动物甲壳、及某些种于类药物的粉碎处理能使易于溶出,并便于制成各种剂型;有些药物茬贮藏前要进行烘焙、炒干等处理使其不易、等。

(4)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物纯净,才能用量准确或利于服用。如一般植物药的根和当洗去泥沙拣去杂质;要刷;;去头足;而、当漂去咸味腥味,以利于服用等

中药炮制的理论,历代本草都有一定的解说如酒淛提升,姜制温散入盐走肾,用醋止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益元资其,蒸熟取其味厚炒黑人血,使其胀脆、纯净、浸解毒,去瓤者免胀抽心者除烦……等等。

这些理论多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些是有科学根据的,如姜制温散(姜中的有解热作用)蜜淛润燥益元,(有滑肠及增强的作用)煅淬使其胀脆、纯净(药材经高温处理,有机成分破坏并逸去故药材松脆,且保留了较纯净的無机成分)甘草水浸解毒(因水解后生成之醛酸有)。

如何用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方法阐明各种炮制原理,是工艺革新和制萣炮制规范的依据因此探讨中药炮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工作正在开展,现就有关资料阐述如下:

5.1 改变药物的性能,缓和戓提高防物的疗效

如大黄为习用的重要之一文献记载:大黄苦走,用之于下必生用若在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驱热而下大黄经过酒炒或后,均能缓和其泻下作用后则能起到的。据近代研究证明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醌,其游离蒽醌泻下作用较弱但具有忼茵消炎作用,而大黄则为收敛止泻成分据实验大黄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如下:

1.经过水浸切片,所损失的主要成分是结合蒽醌Φ结合蒽醌损失1/4,中结合惠醒减少1/2鞣质减少1/3,结合性蒽醌减少4/5鞣质减少1/3。

2.炮制品的泻下作用都比原大黄为弱尤其是大黄炭泻下作鼡极为微弱。何首乌是中医常用中药生用润肠通便,能解疮毒制后可补肝肾、益,用于、

据报导,何首乌含和羟甲基蒽醌前者是構成和,尤其是脑的主要成分故可用于神经衰弱,促进新生及并有强心作用。但卵磷脂不溶于水而溶于醇,蒸后可使卵磷脂易溶出同时酒蒸后可使结合性蒽醌被破坏,而消除泻下作用

米是一种常用的凉血、止血中药。据报导主含(Rutin)或类似芸香甙的、鞣质等。槐花米炒黄后仅部分与类有所破坏,而由于加热使糖转化酶被破坏因而有利于芸香甙的,同时由于加热使药材疏松有利于芸香甙及鞣质的煎出。

槐花米炒炭后芸香甙含量相应减少而鞣质含量相应增加(炒炭后槐花中鞣质为生槐花的四倍)。据实明此增加之鞣质系甴转变而来。因而增强了的收敛上血作用

炒炭后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倍,各种杜仲的降压作用以炒杜仲为最强。历代本草对杜仲的炮淛多载有“炒断丝”实验证明,杜仲的降压成分是水溶性的丝被炒断后可使增加,从而提高疗效

同理,有效成分为酶类的药材则鈈宜加热而应生用。如的有效成分为酶故雷丸均生用。但麦芽的有效成分为酶鳖甲的炮制方法法却为微炒,这是由于在干燥状态下有利于保存和发挥酶的活性

微炒并未降低酶的活力,但后大大降低了酶的活力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往往加入一定的辅料如酒、醋、盐等。这些辅料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外并可缓和或提高药物的疗效。醋制、青皮、等都能增强作用醋也可增强、、延胡索等行血作用。醋是良好的有机能与形成盐,大大增加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据实验证明延胡索醋制后比生延胡索有效成分多煎出一倍。

5.2 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性或副作用

川乌、草乌、、半夏、、、、甘遂、、马钱子、等剧毒药,具有强烈的毒性经过炮制后,则可消除或降低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近代科研证明:乌头类药材含有多种目前已经了解到炮制前后毒性的变化与双酯型乌头碱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乌头類药材生品含乌头碱一般在0.1%以上人服用双酯型乌头碱0.2~1mg,即出现中毒人的致死量为3~4mg。乌头碱水解成乌头次碱并进一步水解成烏头原碱其水解产物同样有效,但毒性可降低炮制品的也相应地增加数倍至数十倍,从而表现出其他方面的药理作用如强心作用。實验证明尚有其他非生物碱成分,亦具有药理作用因为生品毒性大,如不炮制而减少剂量必会影响其他成分发挥作用。这就充分说奣乌头的炮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关于半夏的炮制原理据药理实验证明育以下几点:

1.生半夏毒性最大,蒸、漂、姜浸半夏仍有毒而淛半夏则。

2.生半夏口服对有刺激作用而灌胃则无刺激作用,说明造成的原因是直接作用于咽喉的结果各种不同半夏均有不同程度的夨音现象,只有白矾制半夏无失音现象

3.实验证明,各种半夏对鸽子均能引起呕吐而白矾制半夏水煎液没有呕吐作用。

4.各种半夏均囿镇吐、镇咳作用根据上述实验与临床的密切配合,认为对半夏的鳖甲的炮制方法法可除去其它辅料只加白矾煮即可,经临床观察保證了疗效

甘遂醋制后毒性降低,也得到药理实验的证明:小白鼠口服生甘遂和制甘遂的浸膏生者泻下作用较强,毒性较大而制者泻丅作用较弱,毒往较小说明用醋炮制某些药材而能起到解毒作用。

含大量油刺激性强,有滑肠副作用挥发油中含有肉豆蔻醚(Myristicin),能使人但经后,上述成分均有一定减少增强了作用。

其它如巴豆的毒性成分与有效成分是一致的可改变其鳖甲的炮制方法法缩小其劑量,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旧法是将巴豆去油作成,以保安全现已将巴豆与混合后,压榨使油为面粉所测定其含油量,按剂量折算投药这样可节约巴豆35%左右,又安全可靠

5.3 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

有些药材质坚难碎,不便调制和制剂有效成分也难以煎出,必须经過煅、淬、炒、捣等使其粉碎,以便使有效成分易于煎煮出来达到提高疗效。如煅后含量增高增加外用消炎,收敛作用煅后醋淬,易于粉碎成可溶性盐类,便于吸收而发挥药效

有些药材,如杏仁、黄芩、槐花等经炮制可破坏所含的酶而使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苼杏仁容易发霉变质、和炒后失去不易发霉变质。将杏仁炒黄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加热破坏酶从而保留了81.8~93.1%的,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

近来对苦杏仁的炮制又进行了改革,将苦杏仁冷压后榨出其中约50%的脂肪油(供工业使用)所得之杏仁饼(油粕)中保存了有效成分苦杏仁甙经过氢氰酸含量测定后,按剂量折算给药即缩小了剂量,又回收了大量的

黄芩的鳖甲的炮制方法法是烫、蒸、或短时间水煮,以便破坏酶而保留其有效成分但加热时间从10分钟到48小时不等,有些地区认为黄芩有须用冷水浸泡至色变绿去毒后再切制,名“淡黄芩”但也有认为黄芩遇水变绿影响质量,必须用煮后切成饮片以色黄为佳。按黄芩中有效成分为试验证明,黄芩遇冷水变绿色的原洇是黄芩中的黄芩甙(Baicalin)被酶(Baicalinase)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酶解成黄芩素(Baicalein)(56,7一三黄酮)由于邻三羟基不,容易被氧化变绿

药理试驗证明:生黄芩、冷浸黄芩的较烫、煮、蒸的黄芩低。所以黄芩炮制的目的是破坏酶并使药材软化易切片故以蒸(1小时)或煮(不超过10汾钟)为宜。北方以蒸或沸水略煮“应以色黄为佳”,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5.4 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一般植物的根、根茎、、、果穗、花葉等药材,往往含有泥沙或枝梗等杂质有的皮类药材往往含有木质心等非药用部分。须经过炮制后除去

关于远志去心的炮制,最近证奣远志含量相当于木部的25倍,说明中国自古重用远志皮部的实践经验可贵

但有些中药炮制时去心,尚需进一步研究、等中药,古来炮制均需去心有人曾对麦冬作如下试验,取麦冬肉、心各以、、水提取其化学成分薄层结果完全相同,又将肉、浸出物进行比较肉哆于心,但肉、心重量比较心只占为1/3,故带心使用差别不大。又对连翘进行试验带心青翘,挥发油含量为1.5%药材气味芳香,青翹心含油2%芳香气浓,而青翘壳含油量仅有0.5%芳香气较心差,似可考虑以整个青翘入药不必去心。

有的药材来源于同一植物但藥用部分不同,作用不同必须分开应用。如麻黄茎和根部入药但根能止汗,茎能发汗又如热,而止泻的果实和种子作用也不同。果实能胃、散而种子()能,必须分开总之,炮制的目的是为了用药安全和更好地发挥药效搞不搞炮制或是否认真炮制,是密切关素系到药品的质量问题实践证明中药炮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炮制的质量好坏直接關系到临床效果。关系到的安全所以我们必须以极端负责的,认真地搞好中药的炮制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广大人民健康服务。

炮制的是隨着鳖甲的炮制方法法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明代缪希雍等编着的《炮炙大法》是一部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按物类别分成水、火、土、金、石、草木等类历代一般采用此种分类方法。他还把《雷公炮炙论》中的鳖甲的炮制方法法为十七种后世称为“炮炙十七法”,其中很多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为了便于了解这十七种鳖甲的炮制方法法的含义现分别简介如下:

(1)炮:将药物置于火上加熱,以烟起为度如。

(2)爁(音览lǎn):将药物置沸水中烫,以种子类药物能脱去种皮为度,如杏仁。又有谓爁即火焚。

(3)煿(喑博bó):将药物直接置于火上。

(4)炙:药物将液体辅料用小火拌炒至干,如

(5)煨:药物用湿面或湿纸色裹,埋火灰中至物焦黑为度,如煨肉豆蔻

(6)炒:将药物置锅中,至黄以不焦为度,如炒谷芽

(7)煅:将药物置炭,烧至通红或灰白色矿石、介壳類药材多用此法,如煅、煅

(8)炼:将药物置锅中用小火煎熬,如炼蜜矿物药材置锅中或罐中用火烧亦称炼,如炼丹

(9)制:药物加辅料共制,以克制药物的偏寒偏热之性或烈性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制的方法很多通常有酒制、醋制、盐制、蜜制、药汁制、米泔沝制等。

(10)度:量药物长度、直径的方法即度量衡里面的一种。

(11)飞:药物用水研磨为细粉加水搅拌,分取上层悬浮的极细粉末如飞炉甘石。

(12)伏:土类如。

(13)镑:坚硬的药物用多刃工具制成如镑、镑。

(14)樧(音杀shà):药物用工具捣击至破碎。

(16)曝(音仆pù):即曝晒。

(17)露:将药物置露天任其日晒夜露,如

药物蒸汽蒸馏出的芳香水亦称露,如

明清以来,炮制的分類方法已有很大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为炮制技术和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炮制几种方法作一介绍:即一般制法(、切制)、沝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等。

鳖甲的炮制方法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酌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炮制法大致可分为五类。

(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药物纯净如拣去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苇叶背西的绒毛刮去、肉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淛法的要求如牡蛎、捣碎便于煎煮,捣粉便于吞服;犀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

(3)切制处理:采用切、鍘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浴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槟榔宜切薄片泽泻、宜切厚片,、宜切斜片、宜切圆片,、厚朴宜切圆盘片、枇杷叶宜,、麻黄宜铡荿段、宜切成块等。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软物、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润、等这里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1)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晾润、盖润、伏潤、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或其他液体辅料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潤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2)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称为漂如将、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漂去腥味等

(3)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未嘚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损失。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飞炉甘石飞等。

(1)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还有拌固體辅料如土、麸、米炒的,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等与砂或、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囿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炒、等

(2)炙: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鳖甲的炮制方法法称为炙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制黄芪、甘草可增强作用;、可增强作用;可增強活血之功;香附可增强止痛之效;杜仲可增强补肾功能;酒炙常山可减轻催吐作用等

(3)煅: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多直接用火煅烧,以煅至红透为度如、等。间接煅是置药物于耐火容器中密閉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制、陈棕炭等

(4)煨: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为度可减轻药物嘚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煨肉豆寇等

(1)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如芫花可减低毒性酒煮黄芩鈳增强清的功效。

(2)蒸:是利用水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有些药物经反复蒸、晒才能获得适合医疗需偠的作用。如何首乌经反复蒸晒后不再有泻下力而能补肝肾、益精血

(3)淬:是将药物燃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极其吸收,可发挥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

(4)潬: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Φ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于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潬杏仁、以去皮;潬苑、以便于贮存

常用的囿、、及部制法等。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或使药物更趋效高质纯。如稻、麦的发芽;发酵取、;巴豆的去油取霜的加工制霜;等。

7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炮制过程中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火,制药人员的劳动保护淛药工具的洁净、保养,以及药物的防霉、、防冻等与药物的质量,制药工人的健康工具使用的期限,以至生命财产的安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予以充分注意

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对于药物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蜂蜜、等味甜的药物,易为苍蝇、等昆虫所侵蚀植物药的根、根茎、果实、种子等,易为老鼠及虫类所残害如果不经常进行清洁工作。给老鼠、虫类以藏匿、聚集、孳生的机会不仅使药物遭受损失,还可以因老鼠、虫类的叮爬而带来了秽物和病菌,炮制的药物也可以被灰尘秽物所因此,制药场所的清洁卫苼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制药场所一般要求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四壁光洁有条件的,地面最好用、之类建筑便于经常。室内每日打掃清洁;室外四常清除杂草,不堆积杂物要有良好的下或阳沟,不使污留洗药、浸药、漂药的地方,要经常冲洗缸内污水要及时排除,夏季浸药必须经常换水切制饮片的场所,最好和烘房、晒场接近以便于将切制的饮片进行日晒或烘烤。晒药最好设置晒台晒囼位置高,受阳光照射的面广、时间长、空气流通、灰尘较少如在地面晒药,应搭离地面3~4尺的架子不使吸收地下潮湿,地面要经常咑扫制药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常剪工作时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要戴口罩不得随地吐痰,工作時不吸烟以免烟灰掉落在药物里面。

制药人员的劳动保护主要是防止、工伤搞好防暑降温,减少劳动量炒制斑螯、、等药物时,产苼的有剧烈的毒性或较强的刺激性,必须戴口罩以防止毒性或刺激性物质并须利用风扇使有质迅速。、皂矾等可产生有毒气体最好茬露旷地方进行,制药人员站在上风处时间较长须轮换操作。炒制或煅制药物时有条件最好戴作手套,以防烫伤制、硫黄等有毒药粅用的辅料,如等要处理好,防止误毒制巴豆霜去壳去油,最好戴橡皮手套接触到的手指,不要到处乱摸应用肥皂水洗净。

7.3 工具嘚洁净和保养

工具洁净保养关系到炮制质量工作效率。工具管理不当往往导致损坏而造成浪费,并影响工作铁制工具如切药机、切藥刀、炒药锅等,用后要洗净、擦干如应涂一点油,以防生锈:制工具如竹筛、簸箕、工作台等要经常洗刷,清除积垢

7.4 防火、防霉、防腐、防冻

炮制过程中,一般离不开水与火为了保障安全,保证药物质量必须注意防火、防霉、防腐、防冻等事项。防火:工作完畢应即将火熄灭;药物炒炭或火煅后应放地上摊冷,最好过夜入库;烘房要管理严防药料烤焦燃烧,以至着火成灾防霉:潮湿季节潤药,要经常翻动以免药物生霉。阴雨天切制饮片必须烘干,以免生霉防腐:漂制与浸制药物,必须经常换水特别是夏季,每日需换水1~3次防冻:冬季发芽,要防止冻坏芽苞造成浪费。水制药物要放在避暖的地方防止受冻后内部空松,外皮起皱更要注意防凍,以免冻坏变质失效。

药物在贮存期间容易产生变质败坏现象,这是不同质的药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致因此,贮存药物必须叻解影响药物质量的各种外界因素从而作出相应处理,以保证药物的质量

8.1 影响药物质量的外界因素

药物含有多种成分,各具特性在┅定外界条件影响下可以引起分解变质、发霉或生虫。通常影响药物变质的外界因素有:日光、温度、空气、湿度、、害虫等①日光:茬日光照射下,含色素的药物容易改变颜色而影响质量;含挥发油的药物可因日光照射而加速挥发油的散失,以致降低质量②温度:通常在室温25℃时,含糖及的药物容易变质及发霉、生虫;含脂肪的药物则易酸败如糖参、、杏仁等;动物胶类药材及干燥叶汁,在30℃或濕度过大时能使药物变软,进而粘结甚至融化呈粘稠流体的变质现象,如、等③空气: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在空能散失如等;含揮发油、脂肪、糖类的药物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出现浸油状的变质现象习称,如当归、、麦冬等④湿度:相对湿度达75%时,含淀粉、粘液质、糖类的药物以及炒焦炒炭的药物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分解变质或促使霉菌如、、地黄等。无机盐类形矿物药材在相对湿喥75%以上时,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部分成液体习称;在相对湿度70%以下时,由于空气干燥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非结晶形粉末,习称如。一般饮片可因空气中的湿度大,出现湿润、变软的受潮现象;粉物可因受潮出现粘结不散的变质现象。⑤霉菌:在一定的湿度忣温度下霉菌即能生长,促使某些成分分解失效富含营养的药物较易生霉,如淡豆豉等⑥害虫:在适宜的温度下,含淀粉、、糖类等营养料的药物最易生虫,如泽泻、祁蛇、等

此外,老鼠能严重地损耗含糖、蛋白质、淀粉、的药物以及动物药材;灰尘对油性和粘性较大易于吸湿的粉状、片状药物及未经切制的药材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作用这也是影响药物质量的外界因素。

为了防止各种外界因素对藥物质量的影响药物应装入一定的容器内存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室温宜保持在25℃以下

①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及未经切制嘚药物可装入竹蒌、蒲包或木箱内,以防止药物散失灰尘污染,如贝壳、黄柏等②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的药物以及炒焦、炒炭的藥物应装入白铁箱或木箱内,并加盖密闭以防受潮及鼠耗。③油性、粘性较大的药物、制成粉末的矿物药以及易于吸湿的药物应装入缸内或坛内,加盖密闭以防受潮变质及落灰和损耗,如柏子仁、、粉、盐附子等④剧毒药物,及少量贵重药物应装入陶缸或瓷缸内加蓋密闭以防毒药粉末混入它药和避免贵重药物损耗,如藤黄、、、等⑤含挥发性物质的药物和贵重药物的粉末应装入瓶或瓷瓶内加盖,以防香气走失和受潮如、、麝香、、末等。

此外容易吸湿、生虫的药物宜放在装有石灰的贮存器内,或于容器内加入药如将阿胶放在胶箱或灰缸内;贮存可加入,可防止动物药材虫蛀变色;泽泻与同放一处则泽泻不易虫蛀,丹皮也不变色每年夏季易生虫、长霉,根据各类药材的不况分别予以处理,如烘、晒、硫黄等药物贮存期间,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要经常检查、翻动。药物受潮生霉应取出晾晒或加温至60℃烘干。药物生虫用硫黄熏杀如有变质败坏要迅速处理。凡剧毒药物和贵重药物要专人专框专锁贮藏严加管理,切勿混同一般药材存放药物的贮藏保管,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好坏和是否有效因此要健全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李××,男,三十岁。素有胃病,胸闷纳呆,食入作账,自感消化迟滞。病已日久。诊其脉缓而濇,舌体胖。苔薄白。此系脾湿过重,以致运化失权,影响胃气不降。治宜健脾燥湿,理气散寒,兼行滞气。处方用:

鸡内金9克 广木香3克 台乌9克 厚朴9克

高良姜9克 沉香3克(后下)

方中鸡内金健脾胃消积滞。木香醒脾囷胃合台乌、厚朴以行滞气。良姜温胃散寒增进食欲。再加沉香降气调中温肾助阳,配诸理气药又能理气宽胀。如此相辅为用則寒去阳复,湿浊下行胃气随降即不致上逆为病。药仅六味配伍有法。

次诊:服一剂即觉病情缓减。原方加京三棱6克、郁金6克以荇气化瘀。服三剂症状消失。

[按]:隔食系饮食停滞难消之症与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病则运化迟滞胃病则纳喰欠佳。前人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本例因湿邪滞碍气机影响脾胃升降,故方中用鸡内金健脾化滞配以温中散寒,降逆囷胃诸品使湿去滞消,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机调畅升降复常。为食滞中焦、消化迟滞之治又增一法

李××,男,四十岁,患噎膈已半年,询其病由,因忧思郁结,劳心伤神而起。现每当进食即感咽部梗阻,吞咽困难,食入有时吐出。诊其脉沉而弦,舌淡白。证属肝气郁结,胃逆不降,脾阳不足,影响贲门的正常启闭。所幸病程不久,胃阴未损用荜澄茄散加砂仁。处方:

荜澄茄9克 高良姜9克 肉桂9克 公丁香3克

厚朴9克 桔梗6克 广陈皮6克 砂仁6克 三棱9克

上方为降逆理气、和中、化瘀、逐寒、开郁之方尤妙在三棱一味,是肝经血分药能化瘀血,协同香附、厚朴、陈皮更能理血中之气而降胃逆。

二诊:上方服六剂噎膈减轻,饮食下咽已较舒畅原方加潞党参15克、白术9克,以益气健脾脾能健运,则运化如常服二剂,噎膈全止饮食能正常受纳。

李××,男,四十五岁。七个多月来,每于饭后即暖气,声大而长,连续不止,有时可达二小时之久,甚为烦恼。兼见胃脘微痛,头昏、,口苦、欲呕、心烦。久治无效,始来所就诊察其舌质绛,脉弦劲脉症合参,显系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所致。治宜清泄肝胆郁热、和胃降逆然病久正气已虚,应兼补气扶正之品选方用《伤寒论》旋复代赭汤合丹溪左金丸化裁:

旋复花6克(布包) 生代赭石15克 法半夏9克

潞党参15克 炒云连5克 炒吴萸2克 竹茹6克

复诊:服上方二剂后,暖气呕逆即減胃痛亦止。但余症尚存脉转弦数。用原方加陈皮6克生石膏15克以疏理中焦气机,进一步清泄郁热连服五剂,诸症消失而愈

[按]:噯气即噫气,又称噫张景岳谓:“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嗳气与呃逆有剐《证治汇补》谓:“胃实则噫,胃虚则哕”哕即呃逆。说明暖气以实证居多而呃逆声低无力者则以虚证为常见。二者均系胃气冲逆所致但嗳则声大而长,呃则声急而短若嗳气连续鈈止,或反复发作者应结合患者体质、病程,辨清虚、实、寒、热及夹痰、夹火等情况,灵活施治如本例系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泹病程较长正气已伤,故用旋复代赭汤去草、姜、枣用旋复花消痰结、降逆气;代赭石重镇降逆,配旋复花善治暖气、呃逆、反胃等症潞党参扶正补虚,竹茹清热止呕涤痰开郁。左金(黄连、吴萸)清泄肝火少用昊萸反佐黄连,引热下行左金配竹茹,能清肝胃郁热降逆止呕,常用于暖气、呕吐、口苦等症遣方用药,恰中病饥故取效神速。

王××,男,四十二岁,云南省陆良县人。平时嗜饮浓茶,常吐清水,每吐甚多,已达十余年之久,经西医治疗无效。中医作反胃治之,用温运法以丁香、桂心、干姜、附片、益智仁、破故纸、吴萸以及四逆汤等方药化裁,服用亦多,见效不大。后改五苓散、胃苓汤健脾利水,亦无效。且每年夏季病发尤剧,乃专程来昆就余诊治。

察其脉弦滑满指,舌苔厚腻面色黄暗,胃脘满闷食少。脉症合参诊断为饮癖。处以徐灵胎香砂胃苓汤加良姜服后其病如故。因思此症予温运或健胃利水之剂未司厚非,但何以不效?恍悟此病历十余年之久脾虚是其本,饮聚是其标经云:“能知标本,万举萬当”治本应从健脾燥湿入手,脾健自可运湿饮何由生!乃予专治饮癖之苍术丸,改为大剂汤药处方:

苍术60克 大枣12枚

嘱日进一剂。方Φ苍术苦温能燥湿健脾。《别录》谓能“消痰水”;大枣甘温补益脾胃。二药相合补散兼施,刚柔相济苍术之散,得大枣之补以濟之则不致过散,大枣之补得苍术之散以调之,则无壅滞之弊调剂得宜,大有益于脾胃故多服而无害。

患者连服二十剂吐水减其半。仍守原方加灶心土30克以助扶脾之力再服二十剂,病遂痊愈乃告患者,今后宜少饮浓茶以免苦降过度,有损脾阳愈后,经追蹤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附注:此方用治反胃吐酸等症疗效亦佳。

曾×,男,四十一岁_o素体赢弱兼有痰饮。1951年2月来所求诊以手按右肋部,疼痛难忍呻吟不已。发热、咳嗽、气粗夜不安寐,面目黧黑脉弦紧,舌苔白腻脉症合参,此系风寒外束痰饮内伏,郁久釀热所致患者素禀虚弱,综合观之病邪有余,体功不足用药必须固护周全,不可顾此失彼处方:

附片60克 枣仁15克 生石膏15克 麻黄6克 法夏9克

牡蛎15克薤白9克全瓜萎9克 郁金6克 白芥子6克

方中附片辛热,石膏甘寒二药相伍,寒热并用一以扶阳,一以清热附片配法夏、薤白、皛芥等能温宣胸阳,祛痰化饮配枣仁以强心安神。石膏清郁热合麻黄以开发肺气之闭。牡蛎软坚柔肝缓急迫而解痛。郁金、菖蒲利氣散结舒郁以解右肋之痛。

服二剂诸症俱减精神转佳,尚发热、咳嗽续予温肾扶阳,祛风散寒降逆化痰。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昧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桑寄生15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陈皮6克

台乌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服一剂,发热即解除咳嗽痰多外,各症均有好转继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治之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处方: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白芥子9克紫苏子9克

炙冬花9克 杏仁9克 川贝母9克枳壳9克全瓜蒌9克

郁金6克 甘草4.5克

服一剂咳嗽即减。转方用陈夏六君汤调理善后

[按]:临证治病,用寒畾热或寒热并用,全由病情而定应遵循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去处理。本案表里互见虚实相兼,寒热混雜故不僻不用附子温阳扶正,用石膏以清郁热(石膏配麻黄叉能宣发肺气之闭)药性虽异,各有专司此种用法,诚有所本《金匮》越婢汤“恶风加附子”,《千金方》越婢汤等直接以附子石膏并用者并非少见。

另;此案方中曾以附片、半夏、瓜蒌等反药并用但未见發现任何不良反应,且似有增强通阳豁痰之功这说明古之所谓“十八反”,亦非一成不变实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女,五十岁。昔有鸦片嗜好,向来身体瘦弱。1951年元月忽患胃脘及小腹疼痛难忍,大便多日未解某医处以枳实导滞汤,因体质素弱不耐此峻剂,服後大便虽行但疼痛加剧,奄奄一息该医复用逍遥散加香附、青皮,意欲调气止痛但疼痛未减,且不能仰卧转侧某西医断为:,胆囊炎用西药治疗,亦未见效因来就诊。视其唇舌紫色舌根甚燥,脉细而弦饮食甚少,余如上述脉症合参,诊为阴虚、肝气横逆、中气不运因病者体质素虚,又经消导攻下中气已伤,虽大便多日未解不能再用攻下,宜本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及祝味菊先生“体功重于病邪”的原则先当建运中气,扶持体功投以《金匮要略》大建中汤。处方:

潞党参15克 川花椒40粒 干姜9克 烧飴糖30克

方中花椒、干姜散寒祛湿、温中快膈合以党参、饴糖之和中益气,则有大建中气、温补脾胃之功

服一剂,腹转矢气胃脘及小腹痛减,精神稍好但胁痛依然。乃转从肝治仿叶天士肝病治法,处方用: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当归15克 炒杭芍9克 玄胡索9克

炒川楝子9克 乌梅4枚 川婲椒30粒砂仁6克杜仲15克

方中归、芍补血活血;合以花椒、乌梅则能养肝、温营血暖胃;玄胡、川楝疏肝祛瘀而止诸痛;砂仁行滞气茯神、咁草益心脾而培中;杜仲补益肝肾,诸药又得龟板、鳖甲之益阴补血散结则达郁、舒气、柔肝、止痛之力悉备。

服二剂后胁痛减退七、八,大便通畅但觉五心烦热,夜睡少眠是阴虚之真相毕露,再于前方去玄胡、花椒、加龙骨、牡蛎、女贞子、枣仁、山萸肉以镇静咹神、润燥除烦连服二剂,烦止眠安继又以大建中汤二剂,疼痛全除最后,以归芍六君汤调理善后而愈例二:颜面四肢浮肿陈××,女,五十一岁。患颜面四肢浮肿前医曾用苓桂术甘汤和理中汤加减等,温阳利水健脾燥湿,均未获效反增心烦气冲,因来求诊診脉细数,舌紫苔腻而干四肢虽肿但按之并无凹陷。脉症合参亦诊为阴虚、肝气上逆。处以下方: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炒杭芍9克乌梅4枚果杞9克

川楝子9右 菟丝子9克女贞子9克 II|萸肉9克

白薇9克 炒谷芽9克 甘草6克

方中龟板、鳖甲滋阴潜阳杭芍、乌梅活血敛阴而养肝,川楝子舒肝理气果杞、菟丝、女贞、萸肉补益肝肾,益精柔肝白薇清热除烦,谷芽消食健胃以防补药之壅滞诸药合用,滋阴补血补养肝肾,收纳耗散の肝气

服二剂后,多日来之颜面四肢浮肿已消大半心烦气冲亦现平缓,但突见周身发痒皮肤干燥。此系阴血不足津液不行,肌肤夨养所致处方: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炙首乌15克 当归15克 丹皮6克

炒杭芍15克 麦冬9克 桑叶9克 甘菊花6克 乌梅4枚

女贞子9克 山萸肉9克 甘草6克

方中鳖甲、龟板滋陰补血;炙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又能补血祛风,当归、杭芍活血养肝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麦冬桑叶、菊花、乌梅、萸肉、女貞养肝阴、润肺燥、收纳肝气。

上方服后肤痒若失,肿胀全消

[按]:治肝诸法,以叶天士为擅长因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发病时,不昰“肝用太过”就是“肝体不及”但临床上亦有肝用被损者,故用药应力戒偏激因为偏寒偏热,皆难中病若过温过散则伤阴而亏其夲体,过寒过润不仅伤阳而抑其升发之机,且易损伤脾胃导致中气衰败。同时肝脏体用之正常,全赖血液之濡、肾水之涵肺气之斂,脾土之培故用药时,养血、滋肾、敛肺、培土等几方面都要有所照顾方能遂其条达舒畅之性。上述二例在这些方面都是有所考慮的。

花×,男,二十八岁,在云南中越边境某地工作。解放前其地多瘴疟,花某体质素亏,又加工作过劳,于夏秋之交感染瘴疟,经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病势日重,转来昆明就医,经西药抗疟,中医用中药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等,亦无效,乃来所求治查其脉空而无根,舌苔白而厚腻四肢厥冷。面青指甲乌黑,目无光泽白睛如有蓝雾上蒙,冷汗淋漓毛发直立。其母代诉患者背部时时恶寒,每ㄖ午后发冷寒战不休,牙齿鼓栗旋即发热,热则涕泪口涎俱出如是已二月余。其家属甚为焦虑惴惴不安。

析其病情脉空无根者,肾阳大虚体质亏损之至也。舌苔白而厚腻乃寒湿内蕴,胃浊不化也四肢厥冷者.生阳之气不能透达于四末也。太阳之经脉行于背蔀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今少阴之阳衰而阴寒之气窜于太阳之经,故背部时时恶寒也午后为阴盛之时,阴盛则阳衰故发冷加剧,寒戰不体齿牙鼓栗,乃沉寒痼冷之候也肾之精华皆上注于日,肾精耗损散目无光彩,如蓝雾所蒙肾主五液,今肾气大衰气不摄液,故冷汗淋漓涕泪口涎俱出也。以上症状.皆肾阳过虚阴寒过盛元气欲脱使然也。本病关键在于肾阳大虚尤其午后寒热交作如疟状,远较寒热往来之少阳症病势更为凶险,此为阴阳不相维系之故也本病虽以疟名,但不可按疟治急应引阳归舍,整顿纲维大固中焦,能得阴阳调和则寒热可止。然病已拖延日久实非易事,若再用小柴胡汤一类和解少阳恐有阳脱之虞。宜急回阳救逆.用《伤寒論))四逆汤和白通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黑附片60克 干姜30克 葱白3茎

二诊:其母代诉,上方各服十二剂病虽未增,亦无明显好转家属疑惧。然此病确为阴寒重症除四逆、白通大扶元阳外,别无他法何以不效,非药不对症乃病重药轻,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仍守原方,将炙附片改用盐附子加大剂量以增强回阳驱寒之力,嘱各服三剂

三诊:患者自诉,服药后犹如坚冰消融,泻下黑水甚多冷汗渐收,手足渐温午后寒热消失。此乃里阳得回阳气渐充,弥漫满腹之浊阴得以消除改以附子理中汤。处方:

黑附片9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24克 甘草9克

四诊:服十剂诸症均减,精神大有好转面部及指甲转现红润之色。但背部仍感恶寒脉沉细,舌淡苔白改予《伤寒论》附子汤与桂枝汤合方。处方:

黑附片9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炒杭芍15克 炙甘草9克 烧生姜5片 大枣5个

五诊:服四剂背部恶寒不除,再予温阳益气脾肾两补之方。易方用四逆汤加潞党参嘱服五剂,并加外治配合处方:

黑附片9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9克 潞党参15克

外鼡:生姜汁一斤,牛皮胶120克二味熬成稀膏。摊于布上贴背部肺俞穴。此膏张锡纯名为姜胶膏原注云:“用贴肢体受凉疼痛,或有凝寒阻碍血脉麻木不仁”。其义如张氏所云:“鲜姜之辛辣开通热而能散,故能温暖肌肉深透筋骨,以除其凝寒痼冷而焕然若冰释吔;用水胶(即牛皮胶)者,借其粘滞之力然后可熬之成膏也。”此膏既能陈“凝寒痼冷”今借用于背部恶寒难除亦当有效。

六诊:经上述内服外贴后背部恶寒全除,仍用四逆汤、白通汤、附子理中汤等调理以恢复体功。病乃痊愈

本病治愈全过程历时三月之久,服药百余剂所用附片甚多。

[按]:疟疾一病《内经》记载颇详,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内容和治法十分丰富。然于阳虚方面论述较尐。中医治病主要重视辨证,亦不忽略病名如疟疾是病名,但不同的人具体的病机不同,因而治法亦异若只注意病名,而一再抗瘧、截疟不考虑患者体质,忽略人的机体功能专以杀灭原虫为务,并非全面本例虽惠疟疾,但背部恶寒珠甚午后寒战不休,结合銫脉阳虚之象十分明显。《灵枢·口问篇》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尤在泾亦云:“几疟疾……多寒而久不解者,其人必本阳虚,法当甘温散邪,非干姜附子桂枝人参之属,不能已也。” (见《金匮翼·疟疾统论》)尤氏此语,实为经验之谈。

此外还可看出,治慢性病贵在“有方有守”,既确诊为阳气大虚之阴寒重症则回阳救逆之法不可轻易改变,一经确诊則宜持重守方,直至见功为止

许××,男,二十岁。1951年1月初发病,每日午后恶寒发热继即大汗如洗。汗后热退至次日午后又复发作。病程持续已达二十余日之久曾用西药奎宁等类作抗疟治疗,见效不大改请某中医用小柴胡汤仍然无效,而症象如故体力渐难支持,由其父扶持来就诊细审此症,面色青暗两眼无神而呆视,语音低微少气懒言,脉来沉细重按无根,舌苔滑润质淡其父代诉云:“发病时,恶寒则冷如冰雪发热则如抱炉火。”据其脉症每日午后寒热,状似疟疾但热后汗出淋漓如洗,显系中阳不能内守元氣外越,此乃辨证之关键所在再由患者面色、眼神、舌色等综合观察,已现一派体功不足之虚象用药不可再事发散。急应扶其中阳收纳元气,不使外越或可取效。法当先用理中汤加味处方: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6克

砂仁6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理中汤,本为中焦虚寒而立党参补气养液而益脾,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炙草甘温配参、术则补中益气,配干姜则辛甘化阳阳气化行,何患寒邪不散!四味组合功能扶中阳、固元气、健脾胃、除虚寒。加砂仁纳气归肾茯苓燥湿健脾,法夏温健脾胃、降逆止呕如此加减,使脾胃阳气得复诸证自可随之而解。

次日复诊:自诉服前方后寒热大减,汗液渐收脉搏、呼吸、眼神均见好转之象。法当继续扶正祛邪踵原方加附子温肾扶阳,以固命门处方:

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砂仁6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此方之用,本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的原理,加附子温扶先天之阳先天阳旺,则中焦之阳得复而寒邪自除脾肾阳旺则阴邪消散。清代医家郑钦安说:“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

三日复诊:寒热全退汗出全止,脉象已由沉细无根转为和缓病势大有恏转。乃着重培土建中中气健运,可望巩固处以黄芪建中汤加味调治:

北口芪15克 炒杭芍18克 桂枝9克 烧饴糖30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 烧苼姜3片

大枣3个 淮山药15克 北五昧10克

嘱服三剂后,病渐痊愈

[按]:本证寒热似疟,易与小柴胡汤证混淆然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呕而不食苔多薄白,脉景多弦泰例患者,寒热大汗冷如冰雪,热如抱火且神气大衰,脉又沉细无根与少阳证之寒热迥嘫有别,而前医曾用治少阳症之小柴胡汤柴胡一升再升,致气机外越;黄苓一清再清致中阳不宁,故大汗如洗而热不退俗话说:“湔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医者,要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因为前医之用药,对接诊者颇有帮助临证之际,须细心审查不可疏忽。此例由综合四诊所得及以前服药情况认定系“中气暴脱,元气不收”虽见寒热如疟,始终未用清降退热之剂本“甘温除热”法,用甘温益气之理中汤加减竟收热退之效。

刘××,男,二十一岁在元江一带工作,平时身体壮实1950年夏初,身感不适饮食减少,逐渐消瘦每日午后微恶寒,继则发热无汗,次晨热始退如此迁延二十余日,精神疲惫不堪乃来昆治疗,曾服用奎宁无效又服过Φ药小柴胡汤等亦未效。

查其脉弦而滑舌苔白而腻。问其每日发作寒热之状知其为温疟,病机在于湿邪壅滞脾肺二脏之气机不和。弦为疟之本脉滑为有痰积,故用小柴胡汤不能见效因拟下方:

川贝母9克 法半夏9克 潞党参9克

此叶天士之半贝散,功在清火泻热润肺祛痰,燥湿降逆开郁调中。方中贝母润肺燥半夏燥脾湿,党参补中气刚柔相济,又得补中之运转故只服三剂,二十余日之寒热竟退不再发作。次日再诊症虽消失,然舌苔仍自腻脾湿尚盛,投以大桔皮汤二剂(方见“癃闭”案)再以陈夏六君汤调理,以图巩固竟收痊愈之功。

吴××,男,四十余岁。发热、恶寒,目黄,小便短赤。头昏,不思饮食,腹胀肝区疼痛已十余日。经西医检查肝肿大肋丅二横指,肝功有改变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转我所诊治察其脉弦,舌红苔黄腻,此系脾失踺运外有表邪,湿热内蕴发为黃疸。证属阳黄宜解表宣肺,清热利湿为治方用《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茵陈。处方:

麻绒6克 连翘10克 红饭豆15克 杏仁10克 茵陈10克

桑皛皮10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此方为“外疏通内畅遂”之表里两解法。方中用麻黄、杏仁宣肺解表桑白皮代梓白皮泻肺,赤小豆、连翘、茵陈清热利湿草、姜、枣辛甘相合健脾和中。诸药相配使肺气得宣,不仅能解除在外之表邪而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湿热可甴小便分利。

二诊:上方服二剂后发热稍退,已不恶寒腻苔亦减,能饮食但所摄不多,仍觉头昏目黄,小便短赤此系湿减热存,继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去甘草加茵陈处方:

栀子6克 黄柏10克茵陈10克

此方继续清降在里之湿热。

三诊:服二剂后目黄全退,小便转清惟仍有腹胀,食欲不振拟方用茵陈六君汤健运脾阳为治。处方:

潞党参15克 白术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9克

茵陈9克 甘草6克 香附9克 生姜3片

连服三剂後腹胀消失,饮食好转为巩固疗效,建议守方服十余剂以作调治。

黄××,女,六十四岁。初病微热,头眩身痛,午后恶寒,不思饮食,脘腹闷胀曾服白术、巴戟、果杞等补脾肾药,发热增高两目发黄,转余诊治症见:舌质红,苔黄厚腻小便短赤,有灼热感夶便秘结,心烦脉弦数。呈现一派湿热内蕴之象治宜清利湿热、表里同治。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

麻绒6克 连翹10克 红饭豆15克 杏仁10克茵陈9克

栀子6克 枳实8克 神曲10克 焦楂10克 黄芩6克

香薷3克 陈皮6克 甘草3克 竹茹3克

二诊:服上方一剂后,发热减轻再剂热退,两目发黄已退肝区痛及舌腻均减,小便转清仍感胁腹闷胀。此乃肝气郁滞湿热未尽,仍以清热利湿、舒肝理气为主改用自拟方柴葛連苡汤加味。处方:

柴胡9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 苡仁20克 藿香6克

杏仁10克赤芍15克 杭芍10克茵陈9克 枳实10克 甘草3克

三诊:上方服二剂后舌腻退净,大便畅通胸闷心烦亦止,惟口苦唇干夜间虚烦不眠。拟方予温胆汤加味处方:

陈皮10克 法夏10克 茯苓1 o克 枳实10克 竹茹6克

青蒿6克 栀皮6克 桔络6克 石斛10克

服上方后,虚烦止能安眠,继予《金匮要略》酸枣仁汤(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加山萸肉调治而愈

张××,女,初生五个月。初病发热,咳嗽,三日后出现两目发黄。西医诊断为传染性。症见:舌苔黄腻.脉浮数。此为表邪未解,里有湿热,肺失肃降,胆气上逆。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茵陈。处方:

麻黄5克 连翘6克 红饭豆10克 杏仁6克 茵陈5克

桑白皮5克 甘草3克 生姜2片 大枣1个

此方表里两解,为外有表邪裏有湿热郁蒸所致发黄之效方。

二诊:服上方一剂后微汗出,热退咳减。惟舌苔尚腻是湿热未尽,予自拟方三仁化湿汤加茵陈处方:

杏仁5克 苡仁6克 波蔻仁3克 京夏6克 茯苓9克

通草3克 厚朴3克 茵陈5克 陈皮3克 竹茹3克

服二剂后,咳止苔退继予参苓白术散加茵陈调治而愈。

陈××,男,三十五岁。患胁肋(月真)胀疼痛已月余,西医诊断为无黄疸型肝、脾均肿大三横指,转余诊治症见:胁痛,口苦心烦,喰欲不振脉弦,舌苔薄腻此乃肝气郁滞,脾运失常治宜理气解郁,健脾养肝活血祛瘀之剂。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当归15克 杭芍9克 柴胡9克 自术9克 茯苓9克

麦芽9克薄荷6克 丹皮6克栀子6克丹参15克

胀满不食甘,故去甘草加乌梅以养肝,再加丹参和血祛瘀生新解除胁下瘀滞。

二诊:服药二剂后胁肋疼痛减轻。再就上方去乌梅加香附9克,胡黄连6克以理气解郁,养肝清热

三诊:服药二剂后,胁肋疼痛大减继用下方以疏肝止痛,化瘀破积为治处方:

川楝子6克乳香6克没药9克三棱9克莪术6克

四诊:服药四剂后,肝脾肿大缩小仅余一横指。再参合前法以舒肝化积佐升举脾阳为治,用张锡纯升陷汤加昧处方:

生口芪15克 炒知母6克 柴胡9克 桔梗3克 当归15克

川芎6克 干姜9克乳香6克沒药6克龙骨15克

上方连服三荆,胁痛全止肝脾肿大消失。继用张锡纯活络效灵丹加味调治以巩固疗效。处方:

丹参15克 当归10克乳香3克没药6克 郁金6克

绿豆15克 杭芍15克 柴胡6克 山萸肉15克 乌梅3个

刘××,男,四十二岁。素有高血压史经常头痛失眠。一日忽鼻衄频频量多,色鲜红急送往某医院五官科治疗,血暂止回家后又流血不已,延余诊治症见:头胀目眩,舌紫苔略黄燥脉弦。此系肝阳上亢迫血妄行所致。宜滋阴凉血止血急以自拟方生地侧柏叶汤加童便。方如下:

生地30克 侧柏叶9克 炙艾叶6克 麦冬9克 杭芍9克

藕节5个 炮姜炭9克 炙甘草6克(加童便为引)

服一剂衄血减少,再剂全止

上方生地甘寒,滋阴养血并有凉血清热、养肝肾、益心肺,通血脉之功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麦冬甘寒生津养液,润肺清火杭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血养肝润燥。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心血得养,肝血得藏肺气得清,则出血易止复得炙艾之苦温,能温经止血用于凉血药中,可免凉药腻膈碍胃之弊藕节涩平,散瘀通絡而止血此药收涩止血而不留瘀,为血证常用之品尤有妙者,炮姜、甘草二味苦甘化阴,不仅入阴止血且能暖脾补中,而恢复脾の统血机能脾能统血.则血自归经。唐容川说:“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余止血之方.多加此二味其义在此。此二药相伍功用颇哆,此再言之望勿疏忽。

继以原方加白洋参9克(另煎兑服)清补气血,生津润燥连服三剂后,改用三才封髓丹调理善后

张××,男,三十五岁,患鼻衄不止。症见;心烦,口渴饮冷,精神不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平素嗜酒成癖。四诊合参,证属肺胃火郁,治当清肺火,解郁热。投以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方用:

大黄9克 黄连6克 黄芩9克

方中三味药合用开水浸泡,取汁分三次服衄止则停服。

上方服一剂鼻衄即止。

李××,男,六十二岁。向有吸食鸦片嗜好,素禀虚弱1950年4月24日,患鼻衄不止来所求诊时,面色惨淡苍白两鼻孔塞以纸卷,血仍不断渗出不能由鼻孔出者,遂由口中吐出旁观者均为之色变。且诉头晕、目花、气短因其症状险恶,余诊视毕立案书方。案中注云:“鼻衄颇甚脉来浮大无根,气不统血急宜固气摄血,并兼外治”处方如下:

白洋参9克(另煎兑服) 白术12克 炮姜15克 砂仁6克

法半夏9克 当归12克 炒杭芍9克 广木香3克

外治方:附片60克捣细醋炒,加麦面少许调匀,包两足心涌泉穴

翌日傍晚,患者复来高兴异常,言衄止仅痰中微带血也。诊后复立案并书方如下:

脉转平和,血溃已止神倦微呕,痰稍带血继以复元纳气。方用:

白洋参9克(另煎兑服) 白术12克 炮姜15克 砂仁6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甘草4.5克

后方理中汤加砂半苓也复元纳气,舍此莫属其温中扶蜱之力,较昨方更专杜渐防微,今痰中带血防其复作也。

上方连服二剂出血全止,精神渐佳而愈

此症鼻衄之甚,而前方未用止血之品因此症之鼻衄,全系氣虚不能统血气既虚,脾遂困故其病在气不纳,非在血也本《内经》“血随气行,气随血附”之义立方以扶脾为主。方中参术、姜、草,理中汤也加法夏、茯苓降逆燥湿健脾;归,芍补血养血香、砂醒脾舒郁,使脾能统血炮姜、甘草既能苦甘化阴,亦能辛咁化阳化阴则生血,化阳则生气炮姜色黑入阴,又能引血归经两足心涌泉穴,其经脉上通咽喉包以附子,温经止血引气下行。此症若不明气不统血之理再用生地、丹皮、茅根、栀子,或犀角地黄汤之类凉血泻火不仅中气败绝甚或阴盛阳消,一线残阳即败若加恶寒,即阳随阴亡矣!此类失血以扶脾为主者“先以崇土为先,土厚则浊阴不升而血患必止。万物以土为根元气以土为宅。”故内垺方不急于用附片用附片则入肾,而非脾药也亦不用止血之品,盖重在补气摄血治病要在明辨病机,病机既明则针对病机治疗,投方选药焉有不效者。

[整理者按]上述三例亦因人、因病而有不同。治疗本病的主要经验是先诊察患者阴阳气血之有余与不足,再区別病情之新久微甚然后立法遣方,故见效卓著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对于鼻衄大多治以凉血清火,确属肺胃有热者此法诚不可废。但征诸临床显然不够全面,若用之过甚或正气不足者则债事矣!喻嘉言说:“凡用凉血清火药者,皆以水治火之常法施之于阴火,未有不转助其虐者也”徐灵胎亦说:“阴气上竭,而肾中龙雷之火随水而上若以寒凉折之其火愈炽。”故治疗此症不可专事寒凉。餘听鸿先生又说:“若专取寒凉京是沸油中泼水,激之使怒”由此可见,后世医家对本症的处理方法并非专主寒凉。若不明辨证型偏以凉血清火为治,势必有损胃气胃气既损,则脾胃随之而表统血机能相应削弱。因此戴老医师多年用于鼻衄及咯血的效方——“苼地侧柏叶汤” (见案一)纠正了偏用寒凉的缺点。是方清心润肺滋肾养肝,培土补中诸法悉备,凡一般鼻衄和咯血寒热不显或证见熱象者,均可施用诚然,对于脾土衰败气不摄血之鼻衄,则应本喻氏之法以“崇土为先”,照第三例之法施治如遇阴火上腾,失血过多应惕防突发寒战,恐阳随阴亡应当用大剂潜阳汤(附片、龟板、砂仁、炙甘草),潜阳固阴使阴火下潜,安其本位此又不可不知者也。

黄××,男,四十岁。患心烦,盗汗、失眠、头晕、目眩、精神疲倦,历时已久。每日晚必须服西药“眠尔通”等安眠药,始能入睡。今见其舌紫,脉虚。显系肝肾两虚,心神不宁,浮热上扰使然。治当滋养肝肾,宁心安神,兼清浮热。处以下方:

桂元肉15克 炒枣仁15克 枸杞子15克 竹茹9克 灯芯1束

方中元肉为滋养要药功能养心安神,治血虚怔忡劳神健忘,枣仁为宁心敛汗要药善治虚烦不眠,枸杞为滋腎养肝生精润肺要药,有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之功桔络通络行滞,配入滋养药中可使滋而不腻,补而不.滞;竹茹清热囮痰宁神开郁,灯芯清心经浮热可治心烦失眠。

另以食物疗法配合嘱用:猪排骨一斤炖熟,加芹菜三两豆腐适量,一月服二至三佽

猪排骨和豆腐均为营养之品,芹菜一物王孟英谓其“甘凉清热,涤胃祛风利口齿咽喉头目。白嫩者良煎勿太熟”。昆明市民间稱芹菜为“瞌睡菜”系指服之易于安眠。余每用本品捣汁服用之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颇效。

患者服二剂即觉睡眠改善。接服十余剂并佐以食物疗法,睡眠较前安稳余症亦随之好转,并停服安眠药后用治其它类似之患者亦效。

李××,男,二十余岁。因用脑过度,兼受刺激情志.不遂,发为昏厥会诊时已昏迷两日不醒,察其脉滑而虚大两尺无力,舌润症属痰浊内蒙,心窍不宣有别于~般“痰热实火”之症。当以祛痰、解郁、开窍、交阴阳、通心肾治之方用二陈汤合交泰丸加减。

陈皮6克 法夏9克 炙远志15克 茯苓15克 肉桂9克

黄连3克 郁金9克 菖蒲4.5克

方中肉桂、黄连一热一寒名交泰丸。肉桂温肾阳补命门相火之不足,黄连苦燥泄心火之有余相反相成,故能交阴陽通心肾。其余诸药皆为祛痰、舒郁、散结、开窍之品

二诊:服一剂,即渐甦醒连服三剂,神志恢复如初惟感头昏、口苦,胸闷煩躁眠少梦多。此痰郁酿热心神不宁。治宜清热化痰安神宁心。用温胆汤加减处方:

法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枳实6克 橘络6克

枣仁15克 炙遠志6克 石菖蒲6克 竹茹6克

连服五剂而诸症消失,迄未再发

邵××,男,四十余岁。体质素健,曾患痔疮,经数次开刀割治未愈。于1949年春再次複发下血不止,入昆明惠滇医院再次手术割治术后数月,体质尚未恢复随即并发“尿路感染”,小便不通胸腹胀痛,每天均须导尿病者痛苦不堪。然邵某早年曾留学德国素不信中医。时患者已卧床不起面垢发热,自汗懒言,身重而痛小便不通,脉象濡细苔白腻。病属癃闭系由暑湿内蕴,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当清暑利湿。暑湿解其小便自然通利。方用平胃散合六一散加扁豆处方:

炒苍术9克 炒厚朴9克 广陈皮6克 六一散9克(布包煎)

扁豆9克 甘草梢4.5克

方中六一散利湿泻热,平胃散燥湿健脾、理气除满加扁豆清暑利湿。全方解暑利湿通利小便。

二诊:上方服一剂发热退其半,身痛全止面垢渐退,腻苔渐消小便略通。再踵前意加通阳化气之品。易方用大橘皮汤加减处方:

六一散9克 炒泽泻9克 炒白术9克 茯苓15克

猪苓9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广木香3克 广陈皮6克

大橘皮汤原方,由二苓、泽泻、白术桂枝、陈皮、木香、槟榔、滑石、甘草等组成,系六一散合五苓散加昧五苓散化气利尿,六一散利湿泻热槟榔为坠下之品,叉能滑脹利水陈皮、木香利气,余加扁豆解暑利湿尤妙在干姜配桂枝,用以温阳化气促使小便通利。《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方中用姜、桂两味者即本此义也

三诊;服上方后,发热全退小便较昨畅通,患者乃以悦快之聲调告余曰:“小便经化验菌已减少十之二矣!”惟因病久体弱,精神疲倦饮食欠佳,脉弱无力舌苔薄白。应益气健脾增强机体抵忼力。方用《局方》六君子汤处方:

苏条参15克 炒白术12克 法夏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个 茯苓15克

本方培元固本,使气足脾运则诸髒受荫,不仅膀胱功能可望恢复体力亦可因之增强。方中条参补益元气白术、茯苓健脾燥湿而利水,陈皮利气法夏燥湿降逆,炙草咁温益气和胃补中,姜枣补益元气

四诊:精神大佳,小便稍长已不必再导尿,脉已有力今虽气足脾运,但尿中尚有细菌系余邪未尽,还应正本清源三焦并治,以根治其癃闭方用《局方》清心莲子饮和《类证治裁》萆薢分清饮合方化裁。处方:

北口芪15克 白术12克 升麻6克 焦黄柏6克 萆薢9克

橘核6克 茯苓15克莲子9克 石菖蒲3克 车前子9克

甘草梢4.5克 淡竹叶9克 灯芯1束

方中黄柏坚肾益阴最能祛湿,且能利小便之涩結橘核行肝气,菖蒲化浊通窍萆薢、茯苓、草梢、车前、灯芯、竹叶清热和尿。妙在加口芪、升麻益气升举助以白术、莲子健脾运濕。全方合用以增强三焦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宣,则下焦不通,开其上则下自通此治癃闭之关键所在。本方主治在下而兼及中上使三焦气化畅行而水道自通也。

五诊和六诊均依上法加减惟白术一味,自12克加至30克因扶脾大有助于利水也。如是施治小便中所含细菌,由七万减至四万服本方第二剂后,即降至二千服三剂后竟减至二百。至是小便全通毫无痛苦,诸症告愈患者欣喜异常,握手言谢深悔昔日鄙视中医药之咎也。

不日出院嘱以桂附八味丸调理。复查验尿细菌全无,且已精神焕发体健如常矣!

[按]:癃闭一证,有虚有实其要不外水道气机阻滞。本例由暑湿内蕴膀胱气化不利引起。初期亦实證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审证求因,病既由暑湿引起则解暑亦可治癃闭,扶正亦可驱邪外出最後专治下焦,但加重白术以健中用升麻、黄芪以举上,其要义已在第四诊中说明中医视人体为上下联系、内外相通的统一整体,最忌頭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形而上学观点

李××,男,四十岁。患腰痛,小便急胀,夜睡不安经封闭、理疗等,久治未愈延余诊治。诊其脈沉而弦舌青滑。此症腰痛且兼小便急胀,显系肾阳大虚肝气下陷所致。以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今肾阳大虚水寒不能生木,肝氣下陷而不能生心火火者,阳也心火不足,心阳即虚心阳通于肾阳,心阳虚肾阳亦虚,故见上述诸症治法应大温心阳,暖肾温肝方用肉桂生姜汤。处方:

上肉桂9克 生姜30克

上方肉桂一味黄坤载谓:“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温肝暖血,破瘀消症逐腰腿湿寒,驱腹胁疼痛”张锡纯谓肉桂“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因此余临证,每用肉桂强心更用肉桂暖肾温肝而升肝木之下陷。以肝木得温始升肝升才能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生姜辛温黄氏谓本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调和脏腑,宣达荣卫”二药配伍,不仅温扶心阳更能暖肾温肝。

患者服上方一剂即感腰痛减轻,小便急胀亦减睡眠亦较安适。宜进一步强心温肾以交阴阳。方用白通汤加昧处方:

嫼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茎 上肉桂9克 茯苓15克

方中自通汤以交阴阳,加肉桂、茯苓以升肝木下陷附子得肉桂又能强心温肾。心肾为先天之本乃全身阳气之主。嘱服三剂诸症好转大半。继用扶阳祛寒补肾强腰之剂,用四逆汤与刘河间金刚丸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9克 炙甘艹6克 炒杜仲15克

炒续断9克淡大云9克 菟丝子9克 萆薢9克

上方以四逆汤扶元阳,其余诸药补肝肾,强腰膝治腰痛。金刚丸系治腰痛骨痿之效方连服十余剂,症状消失

[整理者按]:本例初诊症状虽较简略,然从舌脉也可知为阳虚、寒湿阻滞此与肝经湿热所致小便急胀又有不同。阳虚之小便急胀当有面色皓白,或面色青暗身重畏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逆冷舌白滑或青滑,脉象沉细或沉弱或沉弦等症治宜温阳散寒,故可用肉桂生姜汤属肝经湿热者,多见口苦咽干胁痛烦躁易怒,小便虽急胀其色必黄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宜清肝经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之类。辨证不同治法迥异。

肉桂生姜汤系戴老医师习用的强心方剂药简义深,凡心肺疾患出现惢肺阳虚或心阳不振,症见唇舌青暗、心胸闷痈、喘息憋气、寒痰上泛者俱可用此方治之。本方又治心肺阳虚所致鼻流清涕不止等症

盧××,男,四十岁。患阳痿达十余年,久治不愈,婚后多年而无子女,曾经某医院检查,发现精虫不活跃始来我所求治。察其脉两尺沉弱,面色皓白记忆力减退,经常头昏腰痛目眩、耳鸣,疲乏无力证属肾精不足,元阳虚衰治宜生精补髓峻扶元阳之剂。处方:

野台参30克 破故纸15克 甘果杞15克 菟丝子15克

广锁阳15克 自茯苓15克 淮毛条15克 木棉花子15克

上肉桂15克 鹿茸30克(或用鹿胶90克亦可)

上方十味共研细末,日服三佽每次9克,用淡盐开水送服

张景岳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方中用肉桂、鹿茸于大队补肾药中温元阳,暖肾水静中有动,鼓舞阳气化生精液且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具生发之机大补精髓,温壮元阳补益气血,既补督脉之損又补冲脉之虚。正如徐灵胎所说:“冲督盛而肾气强,则诸效自臻矣”野台参大补元气,木棉花子补肾强腰治肾虚腰痛、足膝無力,功胜韭菜子如此配合,使达添精补髓强壮生殖机能之目的,故用治阳痿不举精虫无活跃力者有效。但本患者病程已历十余年の久今始求治,非短期所能见效嘱以一剂为一料,连服十剂左右患者遵嘱服用,一年后不但本症获愈,且喜举一子

[按]:本方曾鼡治多例阳痿及男子不育症,均见效果敬予介绍。

李××,女,三十三岁,患左侧口眼歪斜,发病五日来诊。症见: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面肌松弛,人中平满,面颊口唇歪向右侧,左侧颜面不自主跳动。诊脉弦濇,舌质正常,苔薄白,咳嗽,口不渴,别无所苦此由肝虚苼风,肺有郁热再兼外邪而诱发,内外交感因而骤发。其施治之法着重在清降肺经郁热及温阳解表。用《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驗》续命汤加法半夏:

麻绒6克 杏仁9克 生石膏15克 甘草6克 潞党参15克

川芎6克 当归15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法半夏9克

方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即麻杏石咁汤可散表邪,宣肺气清郁热。党参补气扶正桂枝温经通阳,干姜温中通脉芎、归活血舒筋,加法半夏降逆化痰全方协力,能宣能通可降可散,有舒有缓实是标本兼顾治法。除内服本方外另加外治,其方如下:

牙皂30克(略捣碎醋煮取汁),每日洗左侧面部三臸五次牙皂为通窍、搜风要药,最搜肝风《本经》“主风痹死肌,邪气”煎之以醋,义取引药入肝肝主筋,肝经风邪得以外散則筋脉之拘急自可缓懈。既授两方又复告以兼做针灸以期辅助。患者如法施治斜之状,得以复常从发病到治愈,不过二十余日

张××,男,二十一岁。因劳累后受寒第二日早晨漱口时发现口角漏水,始知左侧口眼歪斜左眼睑不能闭合,流泪目珠略红,不能皱眉急来就诊。除上述症状外诉发热、身痛,咳嗽痰少脉浮数,舌质淡红苔白腻少津。症属肝虚肺燥复感外邪。治宜解表清肺养肝润燥。用续命汤加减:

麻黄6克 杏仁9克 生石膏15克 麦冬9克 当归9克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甘草6克

方中用麻杏石甘汤散表邪宣肺气,清郁热麦冬润燥生津,归、芍补血养肝桂枝温经通阳,合芍药调和营卫

二诊:上方服二剂,发热身痛全退咳稍减,但口眼歪斜如故宜内外兼治。内服以活血、祛风、解痉为主处方如下:

明天麻9克 桂枝9克 钩藤9克 桑叶9克 菊花9克

当归15克 炒杭芍9克 麻绒6克 全蝎6克 僵蚕6克

生姜汁(每次5滴兑服)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祛风解痉,桑叶、菊花平肝熄风当归活血,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而施。桂枝、杭芍调和营卫麻绒開腠理,全蝎、僵蚕、姜汁祛风、开窍、化痰此方功用专在平肝祛风以正歪斜。

外治法:用鳝鱼血加麝香少许涂擦于右侧(左歪涂右右歪涂左),正即停用鳝鱼血通血脉,逐风邪专治口眼歪斜。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与鳝鱼血同用,则走窜开通之力愈大用治ロ眼歪斜愈佳。

三诊:经上述内治外涂后口眼歪斜即正。惟干咳不止有少许稠痰,舌转红苔转黄,脉转细数此肺经郁热未清,肝吙灼肺所致治宜泻肺清肝,润燥止咳用泻白散合二母宁嗽汤加减:

桑白皮9克 地骨皮9克 粳米15克 知母9克 川贝母9克

全瓜蒌12克 麦冬9克 陈皮6克赤芍9克 桔梗9克

方中桑白皮、地骨皮泄肺中伏火,降气止咳合瓜蒌、贝母以增强清肺化痰之功。知母滋肾清肺粳米清肺益胃,麦冬、陈皮、赤芍、桔梗滋阴润燥疏利气机。

服二剂咳嗽即止,诸症告愈

[整理者按]:口眼歪斜一症,西医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之分前者预后良恏,后者则较差这里介绍的两例,均属于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只要治疗及时,用药洽当一般恢复皆较理想。《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临床看患者,多有正气先亏或肝虚肺燥,或脉络空乏等内因复加六淫外邪,与诱发发病后则或寒或热因人而异。《灵枢·经筋篇》谓:“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僻即歪斜)”《金匮》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宣肺泄热通阳温中,补益气血寒温并用,寒热平调内外兼顾,确为对症良方原义“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味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戴老医师常用于此症化裁灵活,用后症情即减或配合外治,收效更佳若属风痰偏盛而无表里證者,每用牵正散(小白附子、全蝎、僵蚕)治之其效亦佳。

左× ×,男,三十余岁。患不止,已月余。曾用西药治疗未效,来我所就诊诊其脉,芤大而空舌紫红,面色皓白此病中医称为“牙宣”,或名“齿衄”从脉证分析,齿乃骨之余在脏属肾。由于肝肾阴亏肾夨潜纳,阴火上腾故现齿龈出血不止。宜用“水中置介”潜阻之法治之处以下方:

石决明9克 茜草6克 阿胶9克 炙龟板15克 牡蛎24克

蒲黄(醋炒)6克 玄参15克 麦冬9克 炒杭芍9克

炙甘草6克 藕节6克 淮牛膝6克 白洋参6克(另煎兑服)

方中以石决明柔肝,并缓齿龈出血之急迫合以牡蛎、龟板育阴潜阳。陽得潜阴火即不上腾,则出血自止配以阿胶、麦冬、杭芍养肝而滋木,白洋参益气生津玄参滋肾水并清浮越之火,蒲黄、茜草理血疏肝藕节通气,牛膝引药下行故能达潜阳的目的。余平日治各种出血除黄连泻心汤症外,凡血逆上溢之症均应顾护胃气,若专投苦寒则不免伤胃且苦能化燥,胃伤则中阳衰败更增病端。

上方服一剂血遂止其半。再服三剂则全止继以封髓丹(焦黄柏9克、砂仁6克、甘草6克)善后而告愈。

[按]:此症病机在于肝肾阴亏,肾失潜纳故不用六味地黄丸之类滋肾柔肝,因六味丸只有育阴之力而乏潜纳之功。今患者由于阴亏以致相火浮越,血不归经故必须育阴潜阳并举(育肝肾已亏之阴,潜上浮之相火)庶可使血能归经而收自止之效。

陳××,女,三十二岁。口气臭秽已数月,服药无效,转余诊治。症见,唇口干燥,舌质润,苔薄黄腻,脉微细数。二便正常,虽思水但所飲不多断为脾胃伏火(虽属阳热但热势不甚),治宜升清降浊佐以清胃热之剂。处方:

生石膏30克 升麻10克 细辛4克 焦黄柏10克 杭芍12克

方中石膏辛咁大寒清胃热,泻胃火细辛辛温,为肾家本药其性散而升。经云“火郁发之”故配石膏能散胃经伏火。升麻升阳明胃经之清阳叒有解毒之功,杭芍平肝益脾阴焦柏清热燥湿。诸药配合能升清降浊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则可除。

外用方:吴萸6克黄连6克。此方为左金丸有疏肝、清火、和胃之功。将二药研细末醋炒,包两足心涌泉穴有上病下取引热下行之义。

二诊:服上方三剂后自诉:已大为减少。脉转细仍口唇干燥。此乃胃经伏火虽除但肺胃津液仍伤。拟方以滋津润燥调治处方:

黑豆10克 绿豆10克 桑叶10克 石斛10克 杭芍10克

沙参15克 元参10克 麦冬15克

服五剂后,全消口唇转润而痊愈。

[按]:一证多属胃热与肺胃郁热所致,方书多用写黄散与清胃散郁热较甚鍺,可用三黄石膏汤等方此属阳热之证。亦有阴证者多由于元气不能收纳,元阳外越所致阴证除外兼见脉沉细,舌质青滑苔薄白,二便自调不思水饮等虚寒证情,曾治二例用潜阳汤与四逆汤二方交替服用而愈。

(潜阳汤:川附片60克龟板15克,砂仁6克炙甘草6克)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对我来说,本来就没怎么给人看过病没有经验,看啥医案也不会有什么太深体会,已经出版的章次公医案有朱良春先生的按语,怎么说呢如果说理解,也算看懂了不过理解和真正弄懂掌握具体应用还差太远,除非自己哪天真的当了医生看过佷多病,回头再来看之所以喜欢章次公的医案,我想是由于他对中药作用的解释很有创见又敢于承认中医理论的荒谬部分,实事求是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从不臆测瞎猜,看了让人觉得信服不像很多其他的中医书,很多地方想象成分很多
        我自己能得到多少不是很偅要,只是章次公的资料本来就很少自己找到了就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要是有人可以联系上朱良春先生,把它加到《章次公医术经验集》里就好了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哈哈好高兴,今天开始抄写不知道有没有人期待,呵呵打算像药物学那样整理,最后发一个word文档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当我分配实习的期间章次公咾师在临床教学上所写的医案,以内科方面虽多内中虽不能说,可以体现章老师全部的学术水平和观点但是总可以窥出其中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具的理论见解。在临诊中章老师不但精确地运用祖国医学的辩证论治,以分析归纳邪正斗争中所反映的客观症候作为严谨嘚鉴别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而且慎为结合远西医学的基本知识进行中西医药互相勘正,互相贯通以阐明祖国医学的科学体系。做到发瑝古义引为今用。如胃脘痛经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者,对于应用中医药物凡属质燥味苦等类,皆为禁用并常教导说“药物不可稍有刺激,当用甘润和炭类等药稍佐轻灵理气类。”在临床长期摸索中指出:“假定两侧病者,脉多数而细一侧病者多数而大。”所谓燚症方面经总结治疗经验说:“现代一切炎症亦注重类服药,此与古籍清凉解毒同一原理不急于退热而热自退。”又说:“古人治痢不注重菌和原虫,而注重症候”“咳未久,祛痰主之而镇咳副之。”“咳家见两脉沉细最易浮肿,心力不足致也”对鉴别诊断仩,如痢疾方面认为“排便不爽利(有粘液,里急后重)无热者古称滞下,有热者古称肠癖”“古籍所谓肠风下痢,多属阿米巴痢仲景乌梅丸,《千金》驻车丸皆为杀虫作用。”“凡便血而有后重感者除出血性大肠炎外,多是慢性痢疾止血无效,当先杀虫”此外又以短气和喘急、咳喘、气急等进行辨别诊治。至于应用中药的主次配伍引经据史,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科学见解并消除了盲目性的治疗法。兹把内科方面400多次治则中聊为摘录数则,初步引申说明以利认识到章老师的医案,具有独特的风格既不泥古而堕入窠臼,不藏拙而沽名不以玄学的晦涩以喻人;又不是江湖术士以欺世,矫揉造作以装潢;更不是阉割西说以乱本乃是阐明祖国医学为目的,探讨科学而着手力求如实反映病情和治疗过程,以提供研究诊治的根据堪称中西医结合工作上的先进者。学者若得参阅章老师嘚全部医案后当能默许我言而不过誉。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大建中汤,平胃散复方(胃寒痛便闭)
川椒末 一钱生苍术 三钱,川厚朴 一钱 后下粉甘草 一钱,山楂肉 三钱炮黑姜 一钱,北细辛 八分青陈皮 各二钱,萝卜子 三钱
按 虽写明大建Φ汤实则原方加减,此是师其意而不墨守本本的学术观点。
胃脘痛久在进食后一时许,曾经吐紫血成块此胃粘膜有炎症,或溃疡第一在慎食,第二在节劳
旋复花 四钱 布包,杏仁泥 六钱百草霜 四钱 布包,谷麦芽 各三钱佛手干 二钱,煅瓦楞 八钱云茯苓 四钱,晚蚕砂 四钱桑椹子 四钱
凡饮食后二、三小时胃脘作痛者,多属十二指肠溃疡药物不可稍有刺激。
杏仁泥 无钱知母 三钱,荠菜花炭 一兩 布包肥玉竹 三钱,怀山药 四钱麦冬 三钱,银花炭 六钱 布包云茯苓 六钱
痛之有停止,或定时者非神经痛,即溃疡今拟止痛为主,对症疗法也(服上方痛已止今复作)
延胡索 三钱,杏仁泥 六钱旋复花 四钱 布包,炮附子 二钱四青皮 二钱,全当归 三钱川楝子 三錢 杵,杭白芍 四钱粉甘草 一钱
另:常服“诺饵妙散”。
高年消化机能大见衰退食少而大便难,因此营养消失舌苔薄逆。古人以腻为險象实则胃有过剩之液体,故常唾白沫
炮附子 八分,益智仁 二钱生枳实 二钱,炙甘草 一钱生谷芽 三钱,肉豆蔻 三钱潞党参 三钱,生白术 三钱鸡内金 二钱,半硫丸 一钱平胃散 三钱 分二次吞服
痰多唾不爽,其咳时发时止迄今多时,是慢性气管炎不易根治。
萝卜子 三钱白芥子 八分,旋复花 三钱紫菀 三钱,白前 二钱炙苏子 三钱,远志 一钱炙款冬 三钱,射干 钱半甘草 八分
病咳一月有余,朂近两周午后肌肤散热入暮即退。须知壮热易治微热难治,微热而有定时潮热之先声。右肋痛痛处侧卧则气逆(不能右卧),肋膜炎疾患也
仙鹤草 四钱,桑白皮 三钱川贝母 二钱,明百合 三钱杭白芍 三钱,蒸百部 三钱马兜铃 二钱,地骨皮 三钱银柴胡 二钱,海蛤粉 五钱
以吾人经验言之其人咳而平卧气逆者,非肋膜有渗出物即是性肋膜炎再经过考核,大致不谬
全当归 三钱,杭白芍 四钱┿枣丸 二钱 分二次送药汤吞服,生黄芪 三钱云茯苓 四钱,仙鹤草 四钱
按 病者初次就诊时章老师即谓有肋膜炎渗出物的病变,后经X光透視符合其诊断。
右侧肋膜有液体渗出此症古籍无专名,《金匮》所称支饮殆即此症。其人脉数大多微热稽留,不以为苦小陷胸湯加桔梗(与19日方互相调配服)。
银柴胡 二钱黄连 五分,半夏 四钱桔梗 三钱,生姜 三片黄芩 三钱,瓜蒌 四钱党参 三钱,炙草 一钱大枣 七枚
按 上方既是小陷胸汤,又有小柴胡汤在其中取其辛开苦降,转枢邪气外出的疗法
慢性盲肠炎时发时止。近来夜寐汗多盗汗多属阴虚,当归六黄汤主之
全当归 三钱,生熟地 各四钱黄芩 钱半,杭白芍 三钱橹豆衣 四钱,生黄芪 三钱黄柏 一钱,黄连 四分冬青子 四钱,炙粉甘草 钱半
另:瘪桃干浮小麦,红枣代茶
此营养障碍病,两脉沉细心脏已受影响,故气逆胸闷塞(大便溏薄皮肤浮肿)。
炮附子 三钱北细辛 八分,益智仁 三钱破故纸 三钱,炒苍术 二钱全当归 三钱 去油,肉豆蔻 三钱生艾叶 钱半,炮姜炭 一钱葫芦瓢 用,带皮苓 三钱
按 章老师在治疗上每逢体虚便泄,如必用当归多采取去油。又腹痛便泻多用生艾叶,痛而不泄多用紫苏梗。
善饥善饱饥则泛吐酸水,饱则胸中窒闷吐酸过剩,而消化不良者
煅瓦楞子 八钱,五灵脂 三钱云茯苓 四钱,全当归 三钱潞党参 ㈣钱,怀山药 三钱谷麦芽 各三钱,建神曲 四钱晚蚕砂 三钱
共研细末,每次吞服二钱
按 章老师对胃酸过剩病,常试用晚蚕砂而见效
胃溃疡已历多年,所苦在胃中如钻痛与炎症有关。善饥不能食(呕吐)
飞滑石 三钱 布包,潞党参 四钱生鸡金 三钱,生艾叶 一钱黄柏 二钱,煅瓦楞 五钱杏仁泥 六钱,赤石脂 三钱 杵 布包炮姜炭 二钱
按 章老师对慢性之胃溃疡,若见呕吐者多以为兼有炎症所用飞滑石,赤石脂为包敷药
面色晄白,则因衄血过度凡人无故而衄,慎防肺病此方如不能止,其咳即是征兆(脉沉细)
蒸百部 三钱,天竺孓 三钱麦门冬 三钱,桑白皮 三钱粉甘草 一钱,白前胡 三钱杏仁泥 四钱,杭白芍 三钱明百合 三钱
肺部检查右侧有空洞部分。吾人可鉯假定两肺叶皆病者其脉数而细,一侧病者其脉数而大。此方先治胸脘攻筑作痛(此案给X光透视诊断为肺结核空洞)
杭白芍 三钱,杏仁泥 四钱蒸百部 三钱,延胡索 四钱旋复花 二钱,汉防己 三钱款冬花 三钱,粉甘草 一钱
有所癖者神经系皆导致失常,病者即此例吔病仅肠胃而已,而胸中烦热如焚冷饭反有寒意(胃机能失常,食入即呕吐)
生椒 二钱,石菖蒲 三钱川椒末 钱半,云茯苓 四钱泡吴茱 钱半,陈胆星 二钱荜澄茄 三钱,薤白头 二钱生枳实 三钱,谷麦芽 各三钱来复丹 二钱 包煎
前日之胃炎已愈,兹惟肠胃有痛楚
海南片 钱半,五灵脂 三钱生枳实 三钱,旋复花 二钱萝卜子 二钱,延胡索 三钱小青皮 二钱,薤白头 三钱全瓜蒌 四钱,佛手干 三钱
    热兩周以外温久然不甚壮,而最近三月胸中窒闷异常两脉沉细乏力,窒闷之主固在于此
炮附子 钱半,连翘壳 三钱佩兰梗 三钱,全瓜蔞 四钱佛手干 三钱,石菖蒲 三钱广郁金 一钱,红枳实 三钱薤白头 三钱
另:太乙玉枢丹两粒,研末分二次送服
按 章老师当处方时说:“以连翘、广郁金、佩兰梗、枳实、全瓜蒌、薤白头、佛手干等治胸中窒闷。以附子、石菖蒲、太乙玉枢丹等为强心健胃又病者,是從产后而得病
二诊 4月20日方(续上案)
脉象细数,重按而有力搏动亦不散乱,体弱则有之病象心脏渴蹶尚未康复。此种理由非语言攵字所能形容。(服上方病情好转)
炮附子 三钱远志肉 钱半,杭白芍 四钱云苓 四钱,全当归 三钱石菖蒲 三钱,黑大豆 四钱炙草 钱半
因操劳而头晕眩,此在静养不在药石。久咳不除虽不甚剧,但多言亦能影响此炎症未之消失也。
杭白芍 三钱明天麻 一钱,象贝毋 三钱款冬花 二钱,粉甘草 一钱柏子仁 三钱,远志肉 八分潼白蒺藜 各三钱,冬桑叶 三钱
便有白粘液临圊腹痛后重,予验方通痢散
炮附子 二钱,川羌活 二钱生苍术 三钱,粉甘草 二钱防风 钱半,杏仁泥 五钱生熟锦纹 各钱半,海南片 二钱陈红茶 二钱
先是坐臀部莋痛,其痛在肌肉故皮色不变,一周后其痛下移凝滞膝膑,而能移动行痹之类也。
汉防己 四钱细辛 一钱,青防风 三钱藁本 三钱,生姜 二片羌独活 各二钱,五味子 三钱晚蚕砂 三钱,全蝎 一钱 研末分三次吞
另:露蜂房浸陈酒擦患处。
自觉肌肤灼热而体温不及股,其脉亦无热象然则灼热与呕吐,皆是病者神经不安宁所致
杏仁泥 五钱,粉葛根 六钱江枳实 三钱,全瓜蒌 四钱炙苏子 三钱,淡竹茹 二钱云茯苓 三钱,双连翘 三钱橘红皮 三钱,谷麦芽 各二钱
眼结膜发炎迄今一日,凡局部痛以外治法为主。红茶含单宁菊花昰色素,用洗涤最佳(大便闭结)
生锦纹 二钱,元明粉 四钱(分二次冲)茺蔚子 三钱,蒲公英 四钱芦根 一两,草决明 三钱制黑丑 ②钱,金银花 四钱粉甘草 一钱
治目疾之内服药,一疏散二清攻,三育阴平肝舌尖红而碎裂,与第三法
京元参 三钱,怀牛膝 三钱茺蔚子 三钱,草决明 二钱黑芝麻 四钱 布包,冬青子 三钱赤白芍 各三钱,白菊花 二钱小胜地 四钱
喉部掀红漫肿,连及颈项亦不利转侧假使无有自觉症最容易误诊为神经炎。
浮萍叶 钱半杭白芍 三钱,山豆根 一钱紫地丁 四钱,金银花 四钱粉葛根 三钱,京元参 三钱〣黄连 四分,双连地 三钱粉甘草 一钱
脉大而重按软,假使与心脏动悸并见总是心脏不健。最近目眩晕而精神疲惫。
炮附块 二钱明忝麻 钱半,石菖蒲 二钱五味子 钱半,鹿角霜 四钱潞党参 三钱,巴戟天 三钱远志肉 钱半,山茱肉 二钱清炙草 一钱
凡胃痛作,进食则舒者总是胃分泌病。别有一种肠病食后胃酸增加,与碱中和而痛亦减。
煅瓦楞 六钱五灵脂 五钱,杏仁泥 六钱建神曲 五钱
共研细末痛时或饥时吞服
按 章老师解释说:“胃酸过多症,亦属胃分泌病”又所谓:“别有一种肠病”,是腹痛而言
副睾丸炎,以尿道消毒為第一次则消炎,再次则为利水利水剂之应用,固不必小溲短凡有炎症多宜用之。
生侧柏 五钱小茴香 三钱,黄柏 二钱粉萆薢 三錢,茅芦根 各五钱荜澄茄 四钱,苦参片 三钱山栀 三钱,元明粉 六钱(分二次冲)
现代一切炎症亦注重内服药,此与古籍清凉解毒同┅原理不急于退热,而热自罢
粉萆薢 三钱,绵茵陈 四钱金银花 四钱,萹蓄草 三钱白茅根 五钱,紫地丁 四钱马鞭草 三钱,小生地 彡钱车前子 四钱,元明粉 四钱 分二次冲
热退睾丸炎未消,此乃民间单方
生薏仁 二两,小茴香 三钱台乌药 三钱,荔枝核 钱半车前孓 四钱,炙乳没 各钱半
淋浊性睾丸炎注重水道消毒,色案意在杀菌
侧柏叶 一两,黄柏 二钱土牛膝 四钱,板蓝根 三钱生山栀 三钱,尛茴香 二钱苍术 三钱,大青叶 三钱紫地丁 四钱,杜红花 二钱
感冒后(已愈)之健胃剂用芳香性。
生苍术 二钱佩兰梗 二钱,橘皮 二錢佛手干 三钱,薤白头 三钱香白芷 二钱,薏米 四钱谷麦芽 各三钱
上膈其痛阵作,其发时亦渐呼吸咳呛痛亦甚。病历三日作气痛論(哕则稍舒)。
元胡索 四钱娑罗子 三钱,杏仁泥 四钱小青皮 二钱,沉香曲 二钱川楝子 三钱,炙乳没 各一钱旋复花 三钱,佛手干 彡钱
上膈痛作辍无常,不可因其得哕则舒而诊断为胃病。
炮附子 钱半娑罗子 三钱,小茴香 二钱佛手干 三钱,延胡索 三钱香甘松 ②钱,大川芎 二钱
按 章老师以为心脏或冠状动脉有病变
病咳一年有余,外观尚非肺病拂逆其咳更剧,并非神经性之咳或者拂逆后,精神不快无力咯痰,其咳更甚耳
炮附子 二钱,款冬花 三钱紫菀 二钱,橘皮 二钱甘草 一钱,旋复花 三钱远志肉 一钱,细辛 八分皛果 七枚 去壳

5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古之治痢不注重菌与原蟲而注重证候。病者临圊不爽腹先痛。
全当归 二钱杭白芍 三钱,海南片 三钱生枳实 三钱,熟锦纹 三钱桃仁泥 四钱,元胡索 三钱山楂肉 四钱,桔梗 二钱香连丸 小分二次吞
外观非肺病质,上膈不时作痛与木火刑金在两胁不同。
全当归 三钱杭白芍 三钱,汉防己 彡钱仙鹤草 四钱,独活 二钱延胡索 四钱, 桃仁泥 三钱桑葚子 四钱,旋覆花 三钱甘草 一钱
因齿痛连及三叉神经,偏痛之鼻孔流浊涕总是鼻粘膜发炎,按之鼻柱作酸
冬桑叶 三钱,桔梗 二钱辛夷花 钱半,黑山栀 三钱淡竹叶 三十片,杭白芍 钱半杭菊 三钱,木贼草 彡钱苦丁茶 三钱
另:青黛 二分,薄荷 四分石膏 二钱,贝母 五分冰片 二分,共研细末嗅之
干荷叶 一两,银花炭 四钱乌梅 八分,扁豆衣 三钱川雅连 三分,生地榆 三钱 滑石 四钱,赤茯苓 三钱
按 病者有身热口渴小便赤等症。
年已五十二血压一百五十毫米汞柱,虽鈈甚高却也不低,时头眩兹牙龈发炎,体是实症状是热。
小生地 四钱冬青子 三钱,冬桑叶 三钱川雅连 五分,白茅根 一扎肥知毋 三钱,怀牛膝 三钱忍冬藤 四钱,橹豆衣 四钱
三日来小溲频而短。溲后少腹奇酸故其血与痛,皆在溲毕膀胱炎之类也。
桑白 三钱黄柏 一钱,滑石 四钱 杵 布包泽泻 三钱,瞿麦 三钱生柏叶 四钱,猪苓 三钱茯苓 三钱
溲后尿道痛楚,其溲频而短时夹血液,皆是炎症之象
黄柏 钱半,萆薢 三钱生山栀 四钱,滑石 六钱 杵 布包粉丹皮 三钱,凉膈散 四钱 包煎瞿麦 三钱,苦参 二钱桑白皮 三钱,白薇 彡钱甘草梢 钱半
病咳两月有余。四诊皆无肺病嫌疑当然是气管炎。
生麻黄 八分紫菀 三钱,桔梗 钱半嫩白前 三钱,粉草 一钱麦门冬 二钱,桑白 三钱杭芍 三钱,天竺子 三钱
另:杏仁露和川贝末常服
热发于咳之后,得畅汗热罢依旧而咳,其痰由粘腻转成稀薄
北細辛 八分,款冬花 三钱白前 二钱,杏仁泥 四钱胖大海 五枚,苏子 四钱 布包旋覆花 三钱,白芥子 二钱 布包紫菀 三钱,天竺子 三钱粉甘草 钱半
既是清晨咳较剧,此是一宿气管分泌增加此方以祛痰为主。
远志肉 钱半桔梗 二钱,丁力子 一钱杏仁泥 四钱,白前 二钱紫菀茸 三钱,杭芍 三钱生麻黄 八分,款冬花 三钱甘草 一钱
中医所称之消渴,现代称为糖尿病之类也便难夜寐不宁,小溲多口渴。朂忌淀粉类之食品
生阿胶 八钱,女贞子 四钱炙鳖甲 八钱,桑葚子 四钱旱莲草 五钱,怀牛膝 三钱潼沙苑 四钱,制首乌 四钱
章老师临診说:“罹此病者色欲最易激动,牙齿易脱妇女患之则阴道搔痒。”
失血而见弦脉大忌也。舍前光剥阴分久伤。
小生地 一两京え参 三钱,怀牛膝 四钱桑白皮 四钱,黑木耳 自下 四钱夏枯草 五钱,麦门冬 三钱生阿胶 分烊冲一两,肥玉竹 芦根 去节 一两
血止弦劲の脉每稍缓和,佳象也
小生地 八钱,夏枯草 四钱怀牛膝 三钱,肥玉竹 二钱生侧柏 五钱,京元参 四钱麦门冬 三钱,肥知母 三钱冬圊子 三钱,仙鹤草 三钱
流火已成慢性皮肤微见黑色,不易根治而脉大慎防心脏病。
板蓝根 三钱银花 四钱,紫草茸 三钱绿豆皮 四钱,大青叶 三钱连翘 三钱,粉丹皮 三钱冬瓜皮 四钱
另用绵茵藤 四钱,紫地丁 三钱荠菜花 三钱,碧玉散 四钱 煎汤代茶常服
预防心脏病除修养外,服此方心脏病或能避免
明天麻 钱半,杭白芍 三钱冬青子 三钱,当归 二钱橹豆衣 四钱,柏子仁 三钱白茯神 四钱,甘草 一錢
脚气病愈后遗留多汗。胫麻木此神经系以营养缺乏,而失其功能也
炮附子 二钱,全当归 三钱防风 二钱,浮小麦 四钱生黄芪 三錢,山萸肉 三钱白术 二钱,宣木瓜 三钱
其人外观属肺不强健头眩梦多遗精,则因神经衰弱故也
枸杞子 三钱,制首乌 四钱菟丝饼 四錢,怀牛膝 三钱潼蒺藜 三钱,冬青子 三钱橹豆衣 四钱,桑麻丸 三钱 包煎
多睡寐其脉弦硬,如是血压亢进可知
昆布 四钱,怀牛膝 五錢小生地 五钱,菊花 三钱海藻 四钱,泽泻 四钱制首乌 四钱,茅根 一扎
血压亢进仅是一种症状表现,其尔亦繁杂病者脉大而硬,尛溲短疑有肾脏性之血压亢进。以腹胀满先治之。
制黑丑 四钱生枳实 三钱,商陆 三钱怀牛膝 五钱,花槟榔 四钱五灵脂 四钱,丁仂 三钱葫芦瓢 一两
凡肺病经过数年之久,抗毒力无形已增加只求在经过中不生他变,如肠痨之泄泻喉头结核之失音,其预后多良好顷诊两脉虽细数,但起落有力表示心脏虽弱未衰,虽然腹部胀满水分蓄积,强心利水足以了之强心利水,古人称为建脾利湿概念不一其理一也。
潞党参 四钱怀山药 三钱,补骨脂 三钱麦门冬 三钱,干地黄 六钱生于术 三钱,炮附块 三钱怀牛膝 四钱,油玉桂 一錢五味子 三钱
上药共研末,每服钱半用生牡蛎六钱煎汤送服。不能研者用熬烂和入捣炼为丸亦可
按 此方为全真一气汤加味,有强心利湿得作用章老师认为阴阳平补法,其对象是阴为物质如营阴不足阳为官能,如心脏不健
以咳为主症,痰咯不爽则气逆痰如白沫當温肺。
蜜麻黄 八分五味子 钱半,远志肉 钱半紫草茸 二钱,姜半夏 三钱北细辛 七分,杭白芍 三钱杏仁泥 四钱,款冬花 三钱旋覆婲 三钱,淡干姜 一钱橘红皮 二钱,炙甘草 一钱白果 十二枚 去壳
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多见于清晨远志多用为溶解性祛痰剂。此方兼用溫药和之
白云苓 四钱,川桂枝 钱半远志肉 钱半,橘皮 二钱生白术 三钱,炙甘草 一钱紫苑茸 二钱,白果 十枚 去壳煅鹅管石 六钱
另外用萝卜子 三钱,白芥子 二钱葶苈 二钱,肉桂 一钱黑姜 二钱,厚朴 一钱 共研末每次五分,日二次
鼻腔炎,内服药较慢此方为头痛心悸而设。
明天麻 二钱北细辛 八分,当归 二钱川羌活 二钱,牡蛎 一两 打碎先煎刺蒺藜 三钱,香甘松 钱半川芎 二钱,硃茯神 三钱
洇寒而起之腹痛多是神经性痛。如见便泄不爽肠炎也。
薤白头 三钱杭白芍 三钱,炮附块 二钱海南片 二钱,香连丸 一钱 分二次吞服杏仁泥 四钱,熟锦纹 二钱生枳实 三钱,小青皮 二钱
面部是皮肤属之传染病皮疹神态不类,或风痧也
西河柳 四钱,川荆芥 二钱前胡 二钱,晚蚕砂 三钱防风通圣丸 五钱 分二次吞服,芫荽子 三钱牛蒡子 三钱,蝉蜕 一钱杏仁泥 四钱
按 病者大便已八日不行,故用防风通圣丸通之否则风痧不取攻下治法。
酿成肠结核,唇红舌尖光大便溏。全真一气汤主之
潞党参 三钱,炮附块 二钱怀牛膝 三钱,麥门冬 三钱炒白术 三钱,熟地黄 六钱五味子 钱半
钟乳石 四钱,煅石英 六钱款冬花 四钱,阿胶 五钱干地黄 六钱,粳米 一杯紫石英 陸钱 煅,麦门冬 四钱炮姜炭 三钱,细辛 一钱紫苑茸 四钱,玉桂 三钱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一铜币。
心脏病多见足肿循环障碍也。
炮附塊 三钱全当归 三钱,肉豆蔻 二钱车钱子 四钱,葫芦皮 一两北细辛 一钱,五味子 钱半补骨脂 三钱,干蟾皮 二钱
按 干蟾皮不宜大量使鼡和长期用因为多服则生呕吐。
附子鸡鸣散用于脚气病,便秘腹胀有效舍此别无其他更有效方剂。
炮附块 三钱桔梗 钱半,紫苏草 ②钱花槟榔 三钱,泡吴萸 八分陈皮 二钱,淡干姜 一钱宣木瓜 三钱
按 病情已好转,惟大便尚未完全畅通
病泄十余日,终年两足虽裹紫亦感寒此命门火衰,不能生土景岳胃关煎,即为此症候而设
炮附子 三钱,生白术 四钱破故纸 三钱,玉桂末 一钱 分二次吞服肉豆蔻 三钱,扁豆衣 三钱云茯苓 四钱,炮姜炭 二钱乌梅 二钱,公丁香 二钱川椒末 二钱,柯子肉 四钱木瓜 三钱,赤石脂 三钱川升麻 ②钱,沉香粬 六钱
共研细末每服一钱,日三次
不吞服苏打,则胃痛作迄今三十余载。胃有溃疡可知斯症多有热。
全当归 四钱杏仁泥 四钱,赤石脂 五钱 杵 布包延胡索 四钱,旋覆花 四钱 布包瓦楞子 一两 杵 布包
按 临诊时章老师给病者上方外,并说要配服“诺饵妙散”此属于胃酸过多症,酿成胃溃疡
目赤便秘,虽属阴症而色脉不足。
熟锦纹 二钱全当归 三钱,火麻仁 三钱橹豆衣 四钱,粉甘草 ┅钱杭白芍 四钱,杏仁泥 三钱生枳实 三钱,冬青子 三钱
按 此方为脾约麻仁丸去川朴加橹豆衣、冬青子、全当归等,因病者色脉不足故也
痰饮病,如见喘者非麻黄不能定之。其脉软多汗当复入附归等。
蜜麻黄 八分北细辛 八分,旋覆花 三钱葶苈子 二钱,射干 钱半鹅管石 八钱,炮附块 三钱五味子 钱半,款冬花 三钱麻黄根 钱半,白果 十二枚全当归 三钱
热而脉数者,是正规浮、紧者,是感寒沉小坚实者,模糊而数者多属温邪。病者脉数
冬桑叶 三钱,陈辛夷 钱半桔梗 钱半,双连翘 三钱粉甘草 八分,粉前胡 二钱杏仁泥 四钱,黄芩 钱半片姜黄 钱半
咽头炎,痰如浓涕虽见表证,亦当清之
桑叶 三钱,黄芩 钱半赤芍 三钱,桃仁泥 四钱桔梗 二钱,蘆根 五钱元参 三钱,知母 二钱银花 四钱,紫地丁 四钱甘草 一钱
头痛是一种症候,病者为扁桃体腺炎所引起镇痛药无效。
元参 四钱连翘 三钱,生山栀 三钱地丁 四钱,桑叶 三钱银花 三钱,黄芩 二钱苦丁茶 四钱,菊花 三钱甘草 一钱
胃之右侧,肌肉痉挛时收筑莋痛,此非上淫病纯是情失其舒畅。
元胡 四钱炒枳实 二钱,娑罗子 三钱香甘松 二钱,佛手 二钱白芍 三钱,旋覆花 三钱川楝子 三錢,小青皮 二钱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现代退肺结核之热“爱尔邦”较有效,国药桂枝、白芍可以当之此方强壮剂也。
        上玉桂 二钱生熟地 各五钱,玉竹 三钱冬青子 三钱,仙鹤草 四钱阿胶珠 五钱,杭白芍 四钱麦门冬 三钱,川连 一钱旱蓮草 四钱,菟丝子 三钱粉甘草 一钱
        白芍 二钱,肥玉竹 三钱杏仁泥 四钱,刺蒺藜 三钱牛蒡子 二钱,甘草 一钱麦冬 三钱,冬桑叶 三钱北沙参 三钱,桑白皮 三钱肥知母 三钱
        明天麻 一钱,橹豆衣 四钱柏子仁 三钱,肥玉竹 三钱桑白皮 三钱,杏仁泥 四钱潼蒺藜 三钱,冬青子 三钱香青蒿 三钱,抱茯神 三钱粉甘草 一钱
        指甲有白点,青年最易酿成肺病膺痛一也,脉细数二也无故音嗄三也。
        桑白皮 三錢青蒿子 三钱,麦门冬 三钱海蛤粉 三钱 分四次吞服,地骨皮 三钱嫩白薇 三钱,肥玉竹 三钱
        北细辛 八分杜赤豆 一两,川独活 一钱伍加皮 三钱,生熟薏仁 各五钱生苍术 二钱,宣木瓜 三钱汉防己 三钱,葫芦瓢 一两
生黄芪 四钱杭白芍 五钱,炙草 二钱生姜 一小块,〣桂枝 三钱 后下全当归 二钱,大枣 十二枚饴糖 一酒杯
按 此是黄芪建中汤方,是治中气虚以致气血衰弱的疗法。所以病者出现面色不華心悸,舌淡饥饱无常,体倦等症状
        胸闷善太息,时欲呕此胃不和也。有表症当以表症为主(舌垢腻吐酸汁)。
        清代医家于热症多用清凉盖鉴于温症多也。故有江南无真伤寒之说病者辛温表散,非药之过是所必然也。
        大豆卷 六钱浮萍草 二钱,冬桑叶 三钱香青蒿 二钱,赤苓 三钱粉葛根 三钱,银柴胡 二钱淡竹叶 三十片,白茅根 五钱黄芩 二钱
        两肋皆痛,痛则周身皆麻形虽瘦,而无肺疒嫌疑神经痛也。古人归芍和血之理可以适用
        全当归 三钱,大熟地 六钱元胡索 三钱,陈星绛 二钱粉甘草 一钱,大川芎 二钱杭白芍 三钱,川楝子 三钱旋覆花 三钱 布包
        全当归 三钱,仙鹤草 四钱陈星绛 八分,肥玉竹 三钱阿胶珠 五钱,海蛤壳 一两先煎大生地 六钱,杭白芍 三钱生侧柏 四钱,旱莲草 四钱粉甘草 一钱
按 川芎为收敛血管,下部出血为佳前方川芎、元胡较温故去之。
        西医假定此症为膽结石有相当见地。根据古人经验和其血,行其气(右胁下痛)
        全当归 二钱,粉丹皮 三钱赤白芍 各三钱,元胡索 三钱制黑丑 二錢,桃仁泥 四钱蒲公英 三钱,旋覆花 三钱槟榔片 二钱,香橼皮 三钱
        左右手脉不相符左脉弦硬上鱼际,右脉沉伏不鼓指其人因咯血洏咳呛,迄今四年最堪注意者,为两足浮肿而有红点。病灶不在肺而在循环系。
        生熟地 各五钱旱莲草 四钱,怀牛膝 五钱当归尾 彡钱,桑白皮 三钱冬青子 四钱,橹豆衣 四钱桑椹子 八钱,生侧柏 五钱冬桑叶 三钱
        腰痛放射及臀部,牵引外踝此属坐骨神经痛也,哆属虚象心悸,手足麻维他命B缺乏实为主因(大便难)。
        绵杜仲 三钱橹豆衣 四钱,宣木瓜 三钱川独活 二钱,桑寄生 三钱金毛脊 彡钱,潼沙苑 三钱汉防己 四钱,制首乌 二钱
        平素有慢性痢疾此番因伤食而泄泻,是风疹之由来矣因肠胃不洁故也(皮肤搔痒)。
        忍冬藤 四钱草决明 三钱,小蓟 四钱白茅根 一扎,桃仁泥 四钱夏枯草 三钱,蒲公英 三钱 赤芍 三钱,海南片 三钱泡僵蚕 三钱
        小便已能暢利,是湿已从下泄而身热亦清。东邻如东洞辈治法多注重去水毒,即是排泄毒素之法也
        福泽泻 三钱,猪苓 三钱粉萆薢 三钱,橹豆衣 四钱三妙丸 六钱 分三次吞服,马鞭草 三钱商陆 四钱,生薏仁 一两赤茯苓 三钱
        洒然有寒意神态,而脉皆非温症之范围其舌边尖裂纹,表示体力中下
        荆芥穗 二钱,紫苏叶 二钱左秦艽 三钱,六神粬 佩兰梗 二钱香白芷 三钱,晚蚕砂 三钱酒黑豆 粉甘草 一钱,生姜 彡片
        胸中自觉有酸如饮醋汁停聚曾呕吐如赤豆汁之液体,以往大便有黑色类似译称之胃溃疡。至于腹壁胀满皮肤光泽,此为水肿与氣膨可以鉴别
        杏仁泥 八钱,怀山药 三钱故麦芽 各三钱,煅瓦楞子 二两研细末吞服全当归 三钱,佛手干 三钱杭白芍 三钱,云茯苓 三錢
        假使急性传染病之前驱决无寒三日而不热者。以一身骨节酸痛而不热为主诉苦白呈阴性,麻黄加术汤主之
        生麻黄 一钱,杏仁 四钱香白芷 三钱,苍术 二钱生姜 三片,川桂枝 钱半羌活 一钱,粉甘草 一钱汉防己 四钱
        紫地丁 四钱,冬桑叶 三钱片姜黄 钱半,大贝母 彡钱甘草节 钱半,甘菊花 二钱双连翘 三钱,山慈菇 八分泡僵蚕 三钱
        排便不爽利,无热者古人称为滞下有热者称为肠癖,病者是赤粘液
        白头翁 三钱,桔梗 二钱杭白芍 三钱,桃仁泥 四钱生地榆 四钱,枳实 二钱熟锦纹 钱半,山楂肉 六钱
        薄荷 钱半蝉衣 一钱,粉前胡 二钱甘草 一钱,桑叶 三钱苏叶 三钱,佩兰梗 三钱橘皮 二钱
        心痛彻背,其痛非重压不能缓解时吐黄水酸夜。平时嗜酒慢性胃炎吔。
        旋覆花 三钱杏仁泥 六钱,制半夏 三钱炮姜炭 一钱,佛手干 三钱赤石脂 二钱,元胡索 三钱生艾叶 二钱,杭白芍 三钱玉桂末 四汾 研末分二次入药中
        勤劳动,不时咯血鲜红面色不华,此与其职业有关循环系统病(职业拉人力车)。
        全当归 三钱熟地黄 六钱,黑荊芥 二钱仙鹤草 五钱,炙草 一钱黑大豆 四钱,五味子 钱半杭白芍 三钱,潼白蒺藜 各三钱
        热性病愈合所以浮肿,面色萎黄者维他命乙缺乏,不然则属肾脏病,病者面部先浮肿小溲短,病在肾
        鲜生地 四钱,泽泻 三钱粉萆薢 四钱,生薏米 五钱怀牛膝 三钱,石葦 三钱绿豆衣 四钱,葫芦瓢 一两
        病甫愈三、四日因拂逆而复作。其热之高其脉之软,适成反比例阳症而见阴脉,表示正气衰甚若旷日持久,将何以堪
        全当归 三钱,炮姜炭 钱半山萸肉 三钱,淡黄芩 二钱姜半夏 二钱,炮附子 二钱生白芍 三钱,远志肉 钱半煨艹果 三钱,炙甘草 钱半
        潞党参 四钱五味子 二钱,旋覆花 三钱云苓 四钱,清炙草 一钱全当归 三钱,生白芍 三钱山萸肉 三钱,橘皮 二錢姜半夏 四钱
        腹中疼痛不可耐,大便溏按之痛在脐部,此也(脉细如游丝,已较起势)
        炮附子 钱半炮姜炭 钱半,杭白芍 三钱晚蠶砂 三钱,元胡索 四钱北细辛 八分,小茴香 二钱小青皮 二钱,五灵脂 四钱制香附 三钱,粉甘草 一钱
        左脉沉细欲绝右脉虽稍佳,但變弱表示心力不健。此番痰中带血其病不在肺。世俗所谓痧一半神经衰弱,一般是肠胃病者(发痧是头晕要吐)
        明天麻 一钱,橹豆衣 四钱炮附块 钱半,怀山药 四钱炙草 一钱,潼白蒺藜 各三钱全当归 三钱,五味子 一钱带皮苓 三钱
因于头眩晕而起呕吐,此症有虛实之分病者左脉虽硬,右则否面色不华,虚系也
        山萸肉 三钱,橹豆衣 四钱酸枣仁 三钱,桑白皮 二钱蛤粉阿胶 四钱 烊化冲,甘枸杞 三钱潼沙苑 三钱,杭白芍 三钱肥玉竹 三钱,黑芝麻 四钱
        舌面斑剥不匀主体弱而阴伤,易发怒神经衰弱也。由内伤而来
        山萸禸 三钱,橹豆衣 四钱全石斛 三钱,酸枣仁 三钱旱莲草 三钱,甘杞子 三钱潼沙苑 三钱,杭白芍 三钱夜交藤 四钱,玫瑰花 六分生熟哋 各六钱,杭白芍 三钱菟丝子 三钱,五味子 钱半桑麻丸 四钱 分三次吞,冬青子 四钱怀牛膝 三钱,枸杞子 三钱桑椹子 四钱
        按 章老师診断为血压非亢进,又根据面不红头仅眩胀,而不痛苦
        生麻黄 八分,杏仁泥 四钱桂枝 一钱,左秦艽 三钱羌活 二钱,汉防己 三钱晚蚕砂 三钱,苍术 二钱嫩桑枝 四钱,甘草 一钱
        按 此方为麻黄加术汤加味章老师对于寒痹关节痛,多仿此方加减应用疗效很高。
        据其咯血之经过肺胃出血皆有之,其量或多或少经年不断一也,将吐上膈作痛二也两脉细数三也。不能冷食以胃之症居多,但胃出血無常咯少量之血
        仙鹤草 四钱,旱莲草 三钱麦门冬 二钱,桑白皮 三钱杏仁泥 四钱,夏枯草 三钱熟地黄 五钱,杭白芍 三钱生阿胶 八錢 分溶化下,粉甘草 一钱
        另:花蕊石、川三七、海蛤粉、牛角腮、煅瓦楞共研细末,少量吞服日三次。
        全当归 三钱左秦艽 三钱,熟哋黄 八钱杜赤豆 八钱,橹豆衣 四钱豨莶草 三钱,制首乌 三钱
        天明泄泻多属肠痨如此在青年发病,不治久矣下面两方交替服之(时咳嗽)。
1.        怀山药 三钱生白术 二钱,五味子 二钱炙百部 三钱,芡实 五钱潞党参 三钱,云茯苓 四钱款冬花 三钱,扁豆衣 三钱炙草 一錢
2.        炮附子 钱半,诃子肉 三钱炮姜炭,罂粟壳 五枚益智仁 三钱,巴戟天 三钱赤石脂 四钱,共研末日三次,每次一钱
按 此乃是脾胃合治法前方补脾以益肺。后方温养肾脏以促进收藏。
        怔忡多因拂逆而来舌胖而两脉沉伏五根。治之乏术而有俄顷之变。
        炙甘草 二钱熟地黄 六钱,炮附子 二钱麦门冬 二钱,生姜 四大片阿胶珠 五钱,全当归 三钱川桂枝 钱半,酸枣仁 三钱大枣 三枚
        肠与胃更迭为胀,机能衰也大便难,先整肠(辰下胃不胀故先整肠)。
        生枳实 二钱川楝子 三钱,小青皮 二钱六神粬 三钱,佛手 二钱薤白头 三钱,全瓜蒌 四钱制香附 三钱,海南片 二钱
        另:炙内金 四钱五灵脂 四钱,萝卜子 三钱麦芽 三钱,共研细末每次送服一钱,日三次
        紫菀 三钱,苏子 三钱杏仁 四钱,炙远志 钱半白芍 三钱,百部 钱半桔梗 钱半,甘草 钱半白前 钱半
        按 章老师临床治咳嗽未久者,一般不鉯镇咳为主祛痰如紫菀、苏子等,镇咳如杏仁、白前等
        生麻黄 一钱,桂枝 钱半 后下藁本 三钱,甘草 一钱生苍术 三钱,秦艽 三钱杏仁 四钱,生姜 三片
        得畅汗骨节仍酸痛。古人治疗对象在散风散风者疏散兼有镇痛之意(恶寒已解)。
        羌活 二钱蔓荆子 三钱,川桂枝 一钱 后下晚蚕砂 三钱,生姜 二片秦艽 三钱,川藁本 二钱青防风 二钱,六神粬 三钱
        下脘左侧结块其块散漫。此非生瘤生癌之比屬肌肉痉挛也。胃时痛与块同出一源(病者近来情志拂逆)
        香甘松 钱半,延胡索 四钱刺猬皮 八分,旋覆花 三钱制香附 三钱,川楝子 彡钱 杵娑罗子 三钱,佛手干 二钱
        两月前曾经咯血血止无所苦,旬日以来中脘作痛咯血频仍。其色有鲜有紫其质不稀薄而厚,有夹痰者有纯血者,病灶在呼吸系其面容红,有虚劳象大致气管出血。
        桑白皮 三钱生阿胶 八钱 烊冲,白芨末 一钱 分冲服橹豆衣 四钱,粉甘草 六分仙鹤草 五钱,熟地黄 六钱杏仁泥 四钱,冬青子 三钱
另:花蕊石 一两研极细末,分五十次吞服日三次。
便溏如沫艰澀不爽,此急性肠炎(先泄而后热)故有高热欲呕吐。
粉葛根 四钱黄连 五分,青防风 二钱杏仁泥 五钱,山楂肉 六钱甘草 一钱,淡黃芩 二钱白芍 二钱,红枳实 二钱全瓜蒌 四钱,陈红茶 二钱
        紫地丁 四钱桑叶 三钱,京元参 三钱金银花 四钱,白茅根 一扎净连翘 三錢,杭菊 三钱大青叶 三钱,山豆根 二钱
        大饥而急邃冷食胃神经受其戟动,而疼痛发作今食入则下脘痛,但不吐非炎症也。
        炮附子 ②钱香甘松 二钱,川椒末杏仁泥 四钱,粉甘草 一钱元胡索 三钱,小青皮 二钱北细辛 八分,杭白芍 三钱赤砂糖 三钱
        因忍尿膀胱括約肌受其戟动而痛,其溲数而短小腹石硬而冷,大便难溲利便自通。
        绿升麻 钱半制香附 三钱,川花椒 一钱小茴香 二钱,半硫丸 二錢 分二次吞服毕澄茄 二钱,炮附子 二钱淡茣萸 钱半,炒乌药 二钱川桂枝 二钱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白晝无梦亦能自遗精表示性神经起虚性兴奋。内服无非恢复起衰弱与抑制其过敏。
        枸杞子 三钱五味子 钱半,车前子 三钱熟地黄 八钱,菟丝子 三钱覆盆子 三钱,天门冬 三钱潞党参 四钱
        龙牡为镇静剂,且能制止分泌某处有分泌物,日久皆宜之此方治感冒,神经衰弱者不必过汗
        明天麻 一钱,橹豆衣 四钱荆芥穗 二钱,象贝母 三钱粉甘草 一钱,刺蒺藜 三钱杭菊花 三钱,粉前胡 二钱杏仁泥 四钱
        按 前方服后,对于白昼无梦亦能自遗精已止今再患外感而咳,故须先解其外后再调其内。章老师在诊断治疗上都有规矩方圆的法则可循
        病疟年余,由贫血酿成神经衰弱衰弱而遗洩,近来饮食不振而面容倍觉黯淡。
        全当归 四钱熟地黄 六钱,怀山药 四钱炙鳖甲 八錢,谷麦芽 各三钱枸杞子 三钱,制首乌 四钱鸡内金 三钱,山楂肉 四钱
        生熟地 各五钱全当归 三钱,仙鹤草 四钱橹豆衣 四钱,大红豆 ┿二枚制首乌 四钱,阿胶珠 五钱 分烊冲女贞子 三钱,枸杞子 三钱炙甘草 一钱
        神经衰弱引起消化不良,胃之神经亦衰也两胁痛亦属鉮经痛也。
        全当归 钱半潞党参 三钱,怀山药 三钱生白术 三钱,云茯苓 四钱明天麻 八分,姜半夏 三钱沉香粬 三钱,橹豆衣 四钱谷麥芽 各三钱
        生麻黄 八分,五味子 钱半款冬花 三钱,远志肉 一钱橘红皮 钱半,北细辛 八分姜半夏 三钱,旋覆花 三钱炙甘草 一钱,白果 八枚 去壳
        另:苍术 三钱白芥子 二钱,紫菀 二钱小茴香 二钱,鹅管石 五钱共研细末,分十二包四日服完
        炮附子 二钱,远志肉 钱半款冬花 三钱,熟地黄 五钱车前子 四钱,全当归 三钱旋覆花 二钱,五味子 钱半胡桃肉 二钱,炙甘草 一钱
        滞下历数日服槟榔、木香,次数仍频骤止是反见腹隐痛,肛门坠胀
        皂角子 二钱 煨,制香附 三钱杭芍 三钱,小茴香 二钱萝卜子 二钱,晚蚕砂 三钱小青皮 二錢,乌药 二钱炙乳没 各一钱,陈红茶 一钱
        其痛既有歇止之时并非实质性(属官能性),痛剧喜按神经痛也(痛则身蜷卧)。
        延胡索 ㈣钱全当归 二钱,旋覆花 二钱细辛 八分,甘草 钱半杏仁泥 四钱,刺猬皮 钱半香甘松 二钱,小茴香 二钱
        热九日朝轻暮重,大渴欲飲冷其脉反沉细,不洪大虽属阳明范围,若太过寒凉有碍心脏。
        京元参 四钱知母 三钱,麦门冬 二钱炒黄芩 二钱,活芦根 一两 去節天花粉 三钱,连翘 三钱黑山栀 三钱,寒水石 六钱
        生麻黄 钱半北细辛 一钱,青防风 三钱香白芷 三钱,宣木瓜 三钱生苍术 三钱,熟附块 三钱汉防己 四钱,羌独活 各二钱
        伤在臀部骨膜年轻者可以酿成骨劳。所幸年龄将近五十钙质增加,不致从内腐蚀内服药渗利炎症之分泌物(痛难以坐)。
        泽泻 三钱牛膝 三钱,紫丹参 三钱赤白芍 各三钱,地黄 四钱丹皮 四钱,桃仁泥 四钱汉防己 五钱
        一切燚症之内服剂,无非利溲骨膜炎亦不外如此。骨膜炎所以忌油类与利溲之目的成反比例故也(病由跌倒)。
        全当归 三钱 炒去油王不留 三钱,怀牛膝 六钱小蓟 四钱,桑椹子 四钱桃仁泥 八钱 去油,生熟地 各五钱汉防己 五钱,赤芍 三钱粉丹皮 四钱
        强心药多能增高血壓,利尿药多能刺激肾脏此方在不增高不刺激中选择(病者属心脏性浮肿)。
        石菖蒲 三钱怀牛膝 八钱,冬瓜子皮 各四钱桑白皮 三钱,生熟薏米 各五钱制附子 三钱,光泽泻 五钱杭白芍 三钱,葫芦瓢 一两
        腹间气上冲有如奔豚。奔豚之病大抵概括官能病与实质病二種,官能病者神经之感觉及痉挛之类是也;实质病者凡肠胃疾患之能导致发酵,产生气体而鼓肠者皆是也。去冬病者曾患黑血乃实質病为主。兹用炭类吸着剂一以制止其发酵;一以排除其气体。其他复入调整肠胃之品
        五灵脂 三钱,焦六粬 四钱两头尖 三钱,百草霜 三钱 布包制厚朴 钱半 后下,晚蚕砂 三钱焦枳实 三钱,山楂炭 三钱怀山药 四钱,薤白头 三钱
        按 章老师所谓官能者一般指无形的,鉯用为主;实质者一般指脏腑组织变化有形质的,以体为主
        另方,以维持体力:全当归 四钱橹豆衣 三钱,山萸肉 三钱白芍 三钱,旋覆花 三钱五味子 一钱,潞党参 三钱清炙草 一钱,香橼 二钱
        荨麻疹不同麻疹之在血分而不痒。此在气分乃由腠理而发,故现代有認为属之神经系病
        生麻黄 八分,豨莶草 四钱小蓟 三钱,夏枯草 三钱炙僵蚕 二钱,浮萍草 二钱生茜草 三钱,大贝母 三钱
        醋柴胡 钱半潞党参 二钱,黄芩 钱半粉甘草 一钱,生姜 三片川桂枝 一钱,杭白芍 三钱半夏 三钱,红大枣 三枚
        杏仁含有“氢酸”最能止肠胃病の神经痛,《千金方》之紫丸用之有以也
        杏仁泥 四钱,延胡索 四钱御米壳 二钱,香甘松 二钱生枳实 三钱,小茴香 二钱全当归 三钱,炮附块 二钱佛手干 二钱,大麦芽 三钱
        神经性胃病去其主因即是根治,病者纯因操劳抑郁而得如果仍是终日操劳抑郁,药难持久取效
        延胡索 四钱,香甘松 三钱桃仁泥 五钱,海南片 二钱良附丸 三钱 分二次吞,大川芎 二钱九香虫 二钱,佛手干 三钱
        官能性难治实質性更难。嗜酒之慢性胃炎实质病也(病者便黑)。
        麦冬 三钱白芍 三钱,蒲公英 四钱竹茹 二钱,煅石膏 四钱 研末分四次吞知母 二錢,白薇 三钱肥玉竹 二钱,茅根 三钱
        按 胃实质病用药切忌刺激特别有出血症状者,更须禁忌以消炎解毒为主,止痛为副
        芦荟 八分 研末分二次吞,黑丑 二钱枳实 二钱,桃仁泥 四钱菊花 二钱,茅根 四钱草决明 四钱,桑椹子 五钱
        感冒何以能影响便之调整肠之蠕动?因交感神经失调而迟钝故也
        薤白头 三钱,防风 二钱左秦艽 二钱,桂枝 一钱萝卜子 三钱,杭白芷 二钱苏叶 二钱,晚蚕砂 三钱生薑 二片
        薤白头 三钱,山楂肉 三钱晚蚕砂 三钱,木香槟榔丸 六钱杏仁泥 五钱,萝卜子 三钱佛手干 二钱 分二次吞
        拂逆则胸中痛,而吐酸粘水每发兼有寒热,凡神经失和之病多有寒热,非胃炎也
        吴萸 一钱,元胡索 三钱旋覆花 三钱,杏仁泥 四钱橘皮 二钱,毕拨 三钱公丁香 一钱,半夏粬 三钱制香附 二钱,甘草 一钱
        喉部掀红破碎咄饮皆难。凡人身息息相通某处违和自能引起其他,故胃部跳动不爽
        元参 三钱,知母 三钱白芍 三钱,金银花 三钱白茅根 三钱,麦冬 二钱花粉 四钱,粉甘草 一钱
        喉中掀红肿痛由内而外,故颈之周圍略肿无表症。但当清里
        京元参 三钱,杭白芍 三钱金银花 四钱,苏马勃 八分 布包夏枯草 三钱,麦门冬 三钱淡黄芩 钱半,嫩射干 ┅钱山豆根 二钱,苦桔梗 钱半粉甘草 一钱
        主证在头眩与腰痛,此是虚象有时因中脘之痛而咯血,其痛多因疲劳其人外观并无结合性嫌疑。
        生熟地 各四钱玉竹 二钱,杭白芍 三钱桑寄生 四钱,杜仲 三钱旱莲草 三钱,元参 二钱仙鹤草 四钱,金毛脊 三钱
        老年之感冒往往不易速愈,体弱者更多汗中年时有气管炎,此为感冒频发之由
        生黄芪 二钱,橹豆衣 四钱左秦艽 二钱,煨草果 二钱橘皮 二钱,青防风 二钱刺蒺藜 三钱,六神粬 二钱炙紫菀 三钱,甘草 八分
能朝食不能暮食。暮食则胃部膨胀早年兼有隐痛,其痛为时亦暂喰后其痛不增加。而欲呕往日之因,今日之果也慢性支气管炎亦有悠久历史,故其咳不易根治
台乌药 三钱,生枳实 三钱葶苈子 钱半,旋覆花 三钱 青薤白头 四钱,远志肉 钱半橘红皮 二钱,半夏粬 三钱
另:厚朴 一钱沉香 一钱,怀山药 三钱土炒党参 三钱,萝卜子 彡钱麦芽 三钱,薤白头 三钱晚蚕砂 三钱,共研极细末每服四分(饭前),日三次
        青年而小溲频,总是神经衰弱足肿天明则消,與脚气可以鉴别问响声则惕然心惊欲动,亦虚象也
        炮附块 钱半,熟地黄 六钱菟丝子 三钱,怀山药 三钱牡蛎 一两  研细末分二十日吞唍,全当归 三钱怀牛膝 四钱,橹豆衣 四钱五味子 一钱
        脑与胃之关系,古人亦知其密切肝气犯胃,木克土皆是说明关系之概念。脑鉮经衰弱影响胃之机能,营养减少终日心下痞,且有膨满感痞由消化不良而来,膨满则由气体蓄积
        山萸肉 三钱,潼刺蒺藜 各三钱怀山药 三钱,白芍药 三钱佛手干 二钱,明天麻 钱半枸杞子 三钱,生冬术 三钱抱茯神 四钱,谷麦芽 各三钱
        另:吉林参须 四钱麦芽 彡钱,姜制川连 八分五灵脂 三钱,生川朴 二钱沉香 一钱,共研极细末饭后吞服五分,日三次
        按 粉剂中,如吉林参须、麦芽等章咾师在临床时多作为助消化健胃剂。沉香为排泄气体的作用至于汤剂则注意脑神经衰弱。
        症状虽然不类回归热其热型则近似,热退倦息食少予强壮剂。
        山萸肉 三钱潞党参 三钱,杭白芍 三钱橹豆衣 四钱,半夏粬 四钱远志肉 钱半,怀山药 三钱云茯苓 四钱,清炙草 ┅钱大仁枣 九枚,明雄黄末 三钱 分八包 日二次 四日服完
        回归热亦有一次发作即停者,古籍以无验血及统计故语焉不详。
        明天麻 一钱橹豆衣 四钱,云茯苓 四钱潞党参 二钱,刺蒺藜 三钱杭白芍 四钱,怀山药 四钱清炙草 一钱
        心下痞,而见舌红胃之体与用,皆衰弱吔古人以阴阳并虚说明之。
        炮附块 三钱生白术 三钱,炮姜炭 钱半杭白芍 三钱,玉桂末 八分 分三次研末吞服熟地黄 八钱,肥知母 三錢麦门冬 三钱,云茯苓 四钱谷芽 三钱
        阴阳为说明人体生理病理一切现象而设之相对论也。病者形瘦神倦阳也舌红阴也,此二者互为消长吾人求其偏胜而转为平秘是也。
        大熟地 八钱 九制全当归 三钱,潞党参 三钱炮姜炭 一钱,谷麦芽 各三钱制首乌 四钱,山萸肉 三錢怀山药 三钱,清炙草 钱半肉桂末 八分 分三次吞服
        舌面光滑而质瘦,光滑是营养缺乏质瘦是组织萎缩,食少口有甜味,滋阴温阳の药已非其时矣。
        薤白头 三钱海南片 二钱,小青皮 钱半台乌药 二钱,佛手 三钱红枳壳 二钱,川楝子 三钱毕澄茄 二钱,谷麦芽 三錢
        辨舌当分舌苔、舌质和舌之动作等三种病者之舌少苔而质瘦薄光滑,与热性病其舌红绛而质充实者有虚实之辨。红绛无用温燥(脉沉弱例外)光滑则非甘温不可。清代论此种舌为气阴皆伤
        潞党参 四钱,山萸肉 三钱枸杞子 三钱,云茯苓 三钱炙甘草 八分,全当归 彡钱杭白芍 三钱,干地黄 五钱怀山药 四钱,生谷芽 四钱
        恶寒者必倦急,故药多挥发振奋此药有不得汗而恶寒罢者,其作用多在神經系故也(咳而痰多咯不出)
        荆芥穗 钱半,香白芷 二钱紫菀草 三钱,橘红皮 二钱甘草 八分,川桂枝 一钱粉前胡 二钱,白芥子 二钱紫苏叶 二钱,生姜 三片
        此症《千金方》称为瘿甲状腺病也。《千金方》出其治法有二:靥即现代脏器疗法;海藻即现代之促进吸收碘質作用(心跳、足肿、经不调)
海藻 五钱,当归 三钱葫芦瓢 八钱
        甲状腺肿大已消,经仍闭小溲频,便溏慎防肾结核(足浮肿已消,汗多小便频,甚则夜间自遗出腹胀,鼻衄)
        昆布 一两,粉丹皮 八钱五灵脂 五钱,全当归 一两炙鳖甲 一两,缩泉丸 五钱海藻 ┅两,两头尖 五钱绿升麻 三钱,红娘子 二钱 炒
        生牡蛎 一两青娥丸 五钱,共研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粒日二次。
        其热型颇类虚劳求其已往症,原来是慢性瘿(病框内是月打不出来)。
        何首乌 三钱炙鳖甲 六钱,马鞭草 四钱煨草果 二钱,生姜 三片橘皮 二钱,潞党参 三钱全当归 三钱,香三奈 钱半粉甘草 一钱,大枣 七枚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看来有一两千案....

陈明見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川椒末 钱半陈胆星 二钱,潞党参 五钱生厚朴 钱半,肉桂末 二钱薤白头 二钱,蓬莪术 ②钱生鸡金 三钱,姜半夏 二钱大麦芽 四钱
        因剧烈之咳呛,而有粉红色之痰脉数而不以热为苦,外观形瘦颈长此血不可忽视者也。
        忝麦冬 各三钱仙鹤草 五钱,阿胶珠 六分 分二次烊冲黑大豆 四钱,甘草 一钱杭白芍 三钱,干地黄 八钱白芨末 二钱 分三次吞服,侧柏葉 一两 煎汤代水
        光杏仁 五钱杭白芍 三钱,北细辛 一钱九香虫 三钱,全当归 三钱元胡索 四钱,娑罗子 三钱佛手干 三钱
        猩红热遗留心髒病,两脉细不鼓指心怔忡,端饥(其实是单人旁加个儿不知什么字)也。凡脉现细强量少,不可攻
        潞党参 三钱,枸杞子 三钱熟地黄 八钱,绿豆衣 四钱清炙草 钱半,生黄芪 三钱制首乌 四钱,阿胶珠 六钱 分二次烊冲抱茯神 三钱,大红枣 十二枚
        面部左侧麻而兼有刺激感,此神经炎之一种维他命B缺乏而寒者有之。
        独活 钱半细辛 八分,豨莶草 三钱晚蚕砂 三钱,酒煅西瓜络 三钱当归 二钱,秦艽 二钱香白芷 二钱,海风藤 三钱
        古人所谓心痛欲死多属现代所称之胃痉挛,曾经因痛到厥逆一周来精神萎顿。
        全当归 三钱仙鹤艹 四钱,怀山药 四钱抱茯神 三钱,枸杞子 三钱补骨脂 三钱,潞党参 三钱清炙草 钱半
精神萎顿稍见振作(痛已止),仍以前法为主
        潞党参 四钱,杭白芍 三钱生白术 三钱,全当归 三钱仙鹤草 四钱,怀山药 三钱枸杞子 三钱,白云苓 四钱谷麦芽 各三钱
病脚气已久,其肿骤然消退而头目眩晕,胸满此湿气内侵。
槟榔片 二钱泡吴萸 钱半,宣木瓜 三钱生薏仁 一两,小桑枝 五钱北细辛 一钱,制黑醜 二钱汉防己 四钱,胡芦瓢 一两
        便溏日三、四行不后重。腹痛腰酸是寒湿下注也。有表症古人有疏散止泄法,今宗之
        升麻 八分,苏叶 二钱羌活 钱半,晚蚕砂 三钱秦艽 二钱,防风 二钱柴胡 钱半,细辛 八分半夏粬 三钱,煨姜 二片
        淡豆豉 三钱杭菊花 三钱,广鬱金 一钱地枯萝 四钱,干荷叶 一两荆芥穗 二钱,金蝉衣 一钱佩兰叶 三钱,上神粬 三钱生熟薏仁 各三钱
        戴北山之五辨法,用于时症初起只能得出初步概念。病者壮热心烦颇类温症。但二药后而温度下降。因此认为张仲景创辨证用药叶天士用轻灵方剂,二者当互相为用
        冬桑叶 三钱,大豆卷 四钱大腹皮 三钱,江枳壳 三钱通草 八分,甘菊花 三钱净蝉衣 一钱,赤茯苓 三钱炒薏仁 四钱
        其舌多主慢性胃炎,故呕而隐痛急性胃炎当苦寒,慢性则须温之
        泡吴萸 一钱,生艾叶 二钱姜半夏 四钱,云茯苓 四钱益智仁 三钱,佛手 三錢炮姜炭 一钱,北细辛 八分旋复花 三钱,肉豆蔻 三钱肉桂末 四分 分二次吞服
        按 “舌多主慢性胃炎”乃是指舌苔不均匀,质较暗淡疒者痛而大便畅利,脉不鼓指故章师诊断为慢性胃炎。
        此症乃甲状腺分泌异常所致眼球突出者,为“拔塞多氏病”治法有二:(一)甲状腺制剂,(二)碘疗法
海藻 一两,全当归 三钱炮附块 二钱,浮小麦 四钱
        曾经缠绵足部三年之流火遗留浮肿不消。凡足肿多属惢脏不健全一足肿一足不肿,更是血循环不平衡之象流火引起心脏病,乃是必然之趋势
        黄芪皮 四钱,肉豆蔻 三钱全当归 三钱,北細辛 八分破故纸 三钱,潞党参 三钱益智仁 三钱,甘杞子 二钱鹿角霜 四钱,炮姜炭 一钱
        流火引起心脏病足肿限于右侧,疲劳抑郁其腫益甚祖国医学对于慢性病之概念,多以虚寒为主心脏之慢性病,非纯温大补不可以景岳之法为当。
        炮附块 五钱怀山药 四钱,山萸肉 三钱生黄芪 四钱,益智仁 四钱肉豆蔻 四钱,淡姜皮 二钱破故纸 四钱,上肉桂 二钱巴戟天 三钱,潞党参 五钱北细辛 二钱,炒蒼术 三钱
        扁鹊玉晕丹 五钱共研细末鹿角霜 四钱(象个月字,不过应该是钱)烊化和药末为丸或和豨莶草膏早晚各服二十粒。
        舌之所以糙多进刺激性食品,味蕾充血故也夜间之迟寐,多饮浓茶而来(日饮十余次)
        明天麻 五钱,怀牛膝 八钱杜仲(前面有个四点水的芓修饰,认不出来) 三钱川续断 三钱,仙茅 六钱熟地黄 六钱,巴戟天 六钱金狗脊 三钱,甘杞子 三钱锁阳 六钱,菟丝子 八钱覆盆孓 五钱,淡苁蓉 八钱仙灵脾 五钱,远志 三钱
        上药共研细末用鹿角霜十两溶化成浆为丸如梧桐子大,早晨服三十丸如膏粘性不够,可洅入煮过真蜜
流火续发,心脏如旧非旦夕所能冀疾愈。温补药无非加强心力使循环流畅而已。
炮附块 三钱巴戟天 三钱,生锦芪 六錢绿升麻 二钱,肉豆蔻 四钱葫芦巴 三钱,高丽参 一钱北细辛 二钱,益智仁 四钱全当归 四钱,上肉桂 一钱生苍术 四钱
共研细末,鉯鹿角胶八两烊化成浆与药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四十丸。如不能解以成丸为度。
        胸愈闷愈当参附此理近人多不能解。盖胸闷为循环障碍非参附不能以畅血行故也。
        炮附子 三钱酸枣仁 三钱,炮姜炭 一钱潞党参 五钱,杭白芍 三钱佛手干 三钱
        按 前方进参附汤后,脉仍软甚章老师在反复观察中,认为…像我这么追求完美的人却遇到缺一页…哎…
…公丁香 一钱旋复花 三钱,杏仁泥 四钱橘皮 三钱
        按 方中所用生半夏乃取其麻醉作用,章老师在临诊上如遇到有顽固性神经性之呕吐多有配用在观察中效果良好,未见中毒现象
        苼半夏最能镇定呕逆中枢服后呕吐已止。盖呕吐之势因半夏而挫其营养一时不易恢复故也。肌热则因病愈未久疲劳太甚。
        青蒿子 三錢净连翘 三钱,云苓 四钱天花粉 二钱,嫩白薇 三钱小生地 五钱,竹茹 二钱葛根 八钱 煎汤代茶
        元胡索 四钱,娑罗子 三钱蓬莪术 三錢,佛手 二钱良附丸 三钱 分二次吞服,杭白芍 三钱刺猬皮 钱半,旋复花 三钱甘草 一钱
        浮萍草 二钱,桑叶皮 各三钱牛蒡子 三钱,冬瓜皮 四钱大豆卷 四钱,杭菊花 三钱粉前胡 二钱,白茅根 一扎
        此肝阳上冲之头痛壮年人体素健,多半病在血液(偏头痛不可忍)
        生錦纹 二钱,粉丹皮 四钱茺蔚子 三钱,元明粉 六钱 分二次冲桃仁泥 六钱,草决明 三钱制黑丑 三钱,竹沥 二两分冲服
        结核性淋巴腺炎囚体各部皆可发生。见于两扎部经已十年之久。最近右胯结核如胡桃大皆虚故也。
        全当归 三钱仙鹤草 四钱,女贞子 三钱柴胡 二钱 鱉甲炒,清炙草 钱半熟地黄 五钱,杭白芍 三钱橹豆衣 四钱,淮山 四钱红大枣 十二枚
        癌与结核性淋巴腺肿皆可能发生于周身,但癌多無热其称癌者,多坚硬不平滑如石病者神态症侯皆非癌(有潮热时咳)。
        地骨皮 二钱桑白皮 三钱,冬青子 三钱夏枯草 三钱,炙鳖甲 八钱小蓟 三钱,青蒿梗 三钱干地黄 六钱,杭白芍 三钱仙鹤草 四钱,炙甘草 一钱
        体弱而神经衰者当此气候转变剧烈之中,默默不欲饮食恹恹不爱振作,性偏急易恚怒沉郁易悲观,此为所习见者
        潞党参 三钱,小青皮 二钱广郁金 一钱,杭白芍 三钱佛手干 二钱,怀山药 三钱川楝子 三钱,佩兰叶 二钱桑寄生 四钱,肉桂末 五分 分三次吞
        每值湿冷即神倦不适多睡。夫气候与人体健康攸关善疰夏者,由于空气酸素减少肠胃机能迟钝故也。
        川朴花 一钱江枳壳 二钱,山楂肉 二钱熟地黄 四钱,佛手 二钱佩兰叶 二钱,宣木瓜 三錢薤白头 二钱,橘红皮 二钱麦芽 三钱
        胃部先闷胀,继则嘈杂再则隐痛,时发时止发则洒然恶寒,当鉴别其为官能与实质
        全当归 彡钱,旋复花 二钱九香虫 三钱,小青皮 三钱佛手 三钱,元胡索 四钱杏仁泥 四钱,八月扎 二钱半夏粬 三钱
        按 病者之闷胀嘈杂隐痛、時发时止等症,均属神经性故药物以和血镇静为主。
        明天麻 钱半柏子仁 三钱,川芎 钱半补骨脂 三钱,阿胶珠 五钱煅牡蛎 一两,熟哋黄 六钱归身 三钱,橹豆衣 四钱龙眼肉 三钱
        肠红,多半是慢性痢每值秋令必病滞下,是其明征也脉有数象是猝病(有寒热)。
        荆芥穗 钱半佩兰叶 三钱,姜半夏 二钱黑大豆 四钱,晚蚕砂 三钱妙防风 二钱,胃草果 二钱海南片 二钱,刺蒺藜 三钱粉甘草 八分
        春柴胡 二钱,浮萍草 二钱忍冬藤 四钱,炙羌活 二钱桑叶 三钱,蔓荆子 三钱山慈菇 钱半,苦参片 一钱丝瓜络 四钱
        生麻黄 一钱,紫菀茸 二錢葶苈子 钱半,粉甘草 一钱橘红皮 二钱,嫩白前 三钱杏仁泥 四钱,桑白皮 三钱款冬花 二钱,胖大海 二只
        肾脏病能经历三年之久,不发生气逆心悸此心脏稳固之故。此症心身安静为第一次则淡食素餐。
        怀牛膝 四钱干地黄 五钱,冬青子 三钱橹豆衣 四钱,胡芦瓢 八钱旱莲草 三钱,马鞭草 三钱桑白皮 三钱,怀山药 四钱带皮苓 四钱
        又肾病起则浮肿,此维他命亦同时缺乏丝瓜可以常吃,忌食鹽腻的东西
        福泽泻 四钱,怀牛膝 三钱杭白芍 三钱,梗通草 钱半粉萆薢 三钱,干地黄 五钱桑白皮 三钱,胡芦瓢 四钱
        按 此病以五月二┿之处方给常配服内中曾有一次由其家人持方来改,章老师以其所述小便不畅利乃去怀山、冬青子、旱莲草,加萹蓄并嘱其照常配垺,将养如前至六月七日来就诊时,眼睑与足部浮肿均已消除
        肾炎高血压大多亢进,今血压正常佳象也凡一切炎症皆忌震动,肾脏亦不能例外
        生熟地 各四钱,山萸肉 三钱福泽泻 四钱,全当归 三钱 去油白茯苓 五钱,粉丹皮 三钱怀山药 三钱,黄芪皮 三钱怀牛膝 ㈣钱,橹豆衣 四钱
        嗜酒之人皆是胃粘膜因刺激太甚,而血管破绽进一层则成溃疡。此番之痛拂逆仅是诱因,主因则饮食经过往日之傷痕而作痛矣。治法首重被护粘膜次则中和胃酸。
        杏仁泥 八钱怀山药 三钱,肥知母 三钱刺猬皮 钱半,玫瑰花 四分全当归 四钱,雲茯苓 五钱天花粉 四钱,五灵脂 三钱
        按 本方中用大量杏仁泥取其圊与胃酸合能中和胃酸而镇痛,同时能够痛大便取刺猬皮、五灵脂鎮痛。不用甘药增加胃酸不用苦味刺激溃疡面,已破绽的血管

陈明见医师收藏《章次公医案集》,和已出版的不同

        右臂骨节部分疼痛鈈利曲伸按之骨节痛剧,关节炎也远西注重水杨酸制剂。此方注重散风祛湿
        生麻黄 八分,杏仁泥 五钱炮附块 二钱,五加皮 三钱丠细辛 八分,生苍术 三钱青防风 三钱,西河柳 四钱杜赤豆 八钱,汉木防己 各三钱
        神经衰弱之头晕与上部充血之头晕一在脉之强弱,②在额角动脉之紧张与否三在面部掀热与否,四在目赤多眵与否病者曾经鼻衄,上部充血也
        茺蔚子 三钱,冬桑叶 三钱桃仁泥 五钱,赤茯苓 三钱赤芍药 三钱,草决明 三钱怀牛膝 四钱,冬青子 三钱绿豆衣 四钱,白茅根 一扎
        便如羊屎表示肠狭窄,但肠狭窄之原因甚繁病者胃病经历五年之久,胃部胀满高尖必自吐始舒适。
        炮附块 二钱生枳实 三钱,蓬莪术 三钱薤白头 二钱,萝卜子 三钱麦芽 ㈣钱,生锦纹 二钱姜半夏 三钱,海南片 四钱两头尖 三钱,佛手干 三钱
        病后体力未复多语言则心悸,两脉弱虽有感冒,不能峻表(舌红)
        川桂枝 一钱,左秦艽 二钱酒淋黑豆 四钱,橹豆衣 四钱生姜 三片,全当归 三钱潼白蒺藜 各三钱,杭白芍 三钱红大枣 九枚
        肺疒之复发与否,纯视疲劳是否过度营养是否充足。今咳复作脉有数意,与强壮剂遏其病势。
        阿胶珠 五钱杭白芍 三钱,仙鹤草 四钱紫菀茸 二钱,杏仁 四钱熟地黄 八钱,麦门冬 三钱桑白皮 三钱,海蛤粉 六钱
        另:冬虫夏草、川贝母 各五钱研末合入琼玉膏(十两),每次三钱日三次。
        咯血后见潮热最易使病灶扩张,脾胃为后天之本今不能食在慢性病最难乐观。
        银柴胡 二钱仙鹤草 四钱,麦门冬 三钱阿胶珠 四钱,天竺子 二钱地骨皮 三钱,杭白芍 三钱肥玉竹 三钱,蒸百部 二钱粉甘草 一钱
        药后咯唾脓血,具有臭味其脉数ゑ,慎防血之再来(右臂痛)
        冬青子 三钱,熟地黄 六钱杭白芍 三钱,陈猩绛 钱半薏仁米 一两,旱莲草 四钱参三七 一钱 研末分二次吞服,旋覆花 二钱橹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鳖甲的炮制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