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四科最重要的一科是什么是为人处事有多重要的基础安身立命之本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于十五世纪下半叶,和古代人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不同,近代自然科学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和侧面,例如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或者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等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科学家已不再关心古代自然哲学所讨论的那些诸如世界本原和运动的源泉问题,而是着眼于自然界的特殊的具体问题,探索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规律.

(2)近代自然科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近代每一门自然科学都要依据观察实验所积累的材料对探讨的自然现象提出理论上的解说和说明,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不像古代学者那样依靠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也不像古代工匠那样仅仅追求某种实际的目标(如制造某种产品,改进某种技艺),他追求的是对自然界的理解。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要求必须把自然现象从实际的生产过程和技术实践中抽取出来,在人为控制下加以研究,这就是近代自然科学所开创的实验方法。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独立的实践活动从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近代自然科学赖以发展的一个最切近的基础。恩格斯在总结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时指出:“现代自然科学与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散的并且大部分已经无结果的消逝了的发现相反,他唯一的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2〕。这段话指出了近代自然科学与古代自然科学的重大差别。

一提到中世纪,人们总认为一团漆黑,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只有从时间上划界,才能说清楚.科学史一般把中世纪时期分为两段,公元11世纪以前的五百年为前期;11世纪至15世纪为后期。中世纪的前期,科学遭到教会血腥镇压,几乎一片空白,是真正的黑暗期;中世纪后期,特别是当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找到了他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后,科学技术有了复苏,是中世纪的苏醒期。

(1)古希腊文明失而复得

尽管中世纪教会的思想禁锢无以复加,但古希腊科学思想还是被人们偷偷地保存下来了。由教士本尼狄克创立并为天主教教皇格里高里一世所发展的修道院制度,为欧洲在黑暗时期保存了少许文化知识,早期的修道院后来也变成了大学。罗马贵族波依修斯用拉丁文翻译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纲要和注释,是早期欧洲人所了解的仅有的希腊科学,科学以微弱而顽强的力量存活下来[6]。自十字军东征从阿拉伯人那里发现了古希腊文化以后,欧洲人在他们祖先的文明面前惭愧万分,他们积极向阿拉伯人请教,学习东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办译馆,开书院,走出去,请进来,到了13世纪就已经全部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如动力机械技术,熔炼铸铁技术,造船技术,火药火炮技术等。这些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欧洲人思想解放的进程,他们极力想冲破教会的束缚,重温昔日的辉煌。所以中世纪并不是科学的大毁灭,它酝酿着一场科学革命即将到来。

十三世纪对应的时代大约是中国的元朝,此时正值朝代更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如果要界定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准确时间,恐怕不是在明清之际,而是在此以前的十三世纪就已开始了,因为此时中国人的思想和欧洲人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了。尽管元朝还出现了富足繁荣的景象,但这是大宋时期全面发展的余辉,是发展的“惯性”结果,就像跑的很快的车,一下子要让它停下来是不可能的。十三世纪的欧洲却像蓄势待发的跑车,已经进入了比赛的场地,只等清道夫清除掉路障就可一展风采了。

(2)世俗大学的建立为欧洲科技起飞和科学革命准备了力量.

十一世纪后期,意大利成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大学,此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学,如牛津大学(1168)和剑桥大学(1209)及巴黎大学(1200)等.至十四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7]。这些大学成为当时学习和交流科学技术的专门学术机构,为欧洲科技起飞,也为近代科技在欧洲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从大学开设的课程来看,既包括人文学科,也包括自然学科,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天文、音乐、法律、医学等一应俱全,在校学生多达千人,学制5-6年,这些大学同时也为欧洲的科技革命提供了生力军。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有三分之二都是以前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如罗吉尔·培根、达芬奇、哥白尼、薄伽丘、塞万提斯、布鲁诺等。而与此同时的中国高等教育还袭用以前的“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千古不变,“农医天算”悉听君便,自然科学始终屈从于人的实用意图,不但起步较晚,而且时兴时废,完全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中。那时连办新式大学的想法都没有,这不能不是一个差距。

(3)欧洲中世纪已有了近代科学实验思想的先驱

在中世纪后期,继古希腊阿基米德之后出现又一位科学思想的先驱者――――罗吉尔·培根。罗·培根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在经院哲学盛行的时候,他大胆地卓有见识地提倡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界。他说“聪明人通过实验来认识理智和物质的原因,没有实验什么东西也不能令人满意地得到理解”。〔8〕罗·培根在重视实验的同时也很重视数学,他认为经验的材料必须用数学加以整理和论证,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离开数学。我们知道,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以及二者的结合,是近代自然科学赖以建立的支柱,这样的研究方法在阿基米德那里已见开端,罗·培根把它提到了原则的高度,如果说古希腊科学离近代科学已是一步之差,那么中世纪后期就已到了科学的边缘。由此可见,古希腊科学的理论优势加上中世纪科学思想的先入为主,造就了近代科学诞生的温床,科学选择了欧洲正像欧洲选择了科学作为文明复兴的法宝一样,都是理所当然的。

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既是一个谜,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可能存在单一的终极原因。如果从科学自身去找原因,可能会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那么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就是内因;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那么中西科学特征的差异就是主因,科学自身的缺陷和封建统治阶的不予重视是形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根源,而科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逻辑理论思维的欠缺是古代中国科学的制约因素。本文只从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探究这一难题,意在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一个民族和地域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有关部门能以之为鉴。

比较这三个阶段,在第三次中西文论的相遇中,西方文论在中国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前两次,西方文论(特别是20世纪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的影响也更明显。新时期以来,形式主义、新批评、巴赫金文论、结构主义和叙事学、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等各种文论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在学界引发了“美丽的混乱”(谢冕语)。一部西方文论著作短时间内出现两三个中译本这样的“奇观”屡见不鲜。[1]高校的西方文论教材往往是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文论传播的风向标。据笔者统计,从1985年缪朗山的《西方文艺理论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伍蠡甫的《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算起,20多年来大陆已出版了40余本西方文论教材。

在新时期30年中,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的相遇有哪些特点?其演变过程怎样?西方文论在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有什么教训需要汲取?这些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 新时期中西文论交流的两个阶段

在新时期之前,自古希腊至今的西方文论大约经历过五次重要的“转向”:人学转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神学转向(普洛丁、奥古斯丁)、认识论转向(新古典主义文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文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实证主义以及象征主义等)、语言论转向(现代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接受文论等)、文化论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1978年以来,经过这五次转向后的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的相遇,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出现了三种相遇方式:追补式、叠加式、平行式。[2]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1980年代末。这段时间中西文论相遇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追补式”相遇:当“新时期”国门重开,欧美西方文论重新登陆时,强烈的心理期待支配下的接受变得十分迫切,人们恨不得立时追补完建国后的30年与西方的文论思潮特别是“语言论转向”以来的西方文论疏离所耽误的文论。第二种是“叠加式”相遇:西方文论的种种文学观念,都在此时期蜂拥而至,联翩而来高度叠加或挤压到一起的特定方式,也导致了西方文论在中国传播的某种错位:一些文论虽然在西方早已风光不再但在中国却方兴未艾。这一阶段,结构主义、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新批评、精神分析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的译介和研究占据了西方文论传播的主流。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代初以来至今的十多年时间,这段时间里中国与西方的相遇主要是“平行式”。自“文化论转向”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西方文论思潮和中国的引介呈现出大致平行(或雁行)的姿态,有了接轨、同步的可能。其中,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等文论的传播构成了这一阶段的主潮。[3]

二 相遇的背后:文论转型与文学体制的保障

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在新时期之所以能发生如上相遇,其中不乏追赶学术界追新逐“后”的渴望,但更为关键的因素是受到了中国当代文论转型的内在需求的推动,和中国文化语境与接受主体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联。同时,也得到了文学体制的某种保障作用。

从时间上看,以“语言论转向”为主的文论如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最先在新时期登陆并掀起学界的译介热潮,而西方同一时期或更早些时期的文论,如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直到1990年代初以后才明显受到青睐,这种接受顺序和态势也正好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在新时期以来的从“向内转”(审美批评、本体批评)到“向外突”(文化批评、文化研究、文化诗学)的转型吻合。首先看“向内转”。1980年代之前,韦勒克所说的“外部研究”——政治-社会批评——在中国文论界长期处于一元独白的地位,认识论、反映论和政治论文艺学大行其道,文学和文论被视为政党革命和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审美论文艺学遭到挤压和排斥;改革开放以后,和文学创作的潮流相一致,审美研究这个时候代表着思想的解放,文论界为了“拨乱反正”,调整了文艺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理论观念,摆脱庸俗社会学的桎梏,开始重视文艺内在形式与审美特性,文论界把目光投向了新批评、形式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等重视文学文本分析、关注主体性等所谓“内部研究”的文论。新时期以来“人性论”、“人道主义论”、“本体论”、“主体论”等重大话题的提出,都是“向内转”这一主题的延伸。1985年的方法年,1986年的观念年也见证了倾向于“内部研究”的西方文论合法化的过程。再看“外突”的倾向。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结构转型的加速,大众文化和审美文化兴起,中国文化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主导文化不再一统天下,中国文化的格局是大众文化、主导文化、高雅文化、民间文化多元共生。中国文论如果继续“向内转”,那么就无力回答许多现实而尖锐的问题,因此又开始“向外突”,开始重视文艺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阐释,开始关注大众文化,过去为审美批评所排斥的“外部研究”以新的方式重新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文学研究的对象转向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机构、阶级和性别条件、社会语境、物质基础,审美性、文学性不再是文学批评的唯一取舍标准,过去不为批评家注意的文化现象,诸如广告、传媒、通俗读物、日常生活等均被纳入研究的范畴。在此过程中,后殖民主义研究、女性主义研究、新历史主义研究、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等等“文化论转向”以来的文论在中国逐渐受到推崇,由此也引发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文艺学边界”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等一系列热烈讨论,“绝望地回到文学本身”,“文学理论死了”等不无悲壮的呼声也在文论界激起一阵阵波澜。

新时期以来西方文论的引进和传播,除了文论转型的需要,与包括学术交流体制和学科建设在内的学术体制的保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往的文论研究对此往往不太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封闭已久的国门向世界敞开,学术交流制度得以恢复和重建。一批批中国学子负笈西行,久被疏离的西方文论得以被译介和传播到中国。新时期以来较早和有影响的传播西方文论的学者几乎都有海外留学经历赵一凡、张隆溪去哈佛大学读博士(1981,1983),王逢振去加州大学厄湾分校做博士后(1986),王一川去牛津大学做博士后(1988),王宁去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做博士后(1990)。如上经历为这些学者接受西方文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他们回国后的文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是就有了《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1986)、《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1988)、《语言乌托邦》(1994)、《后现代主义之后》(1998)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的出版。同时,西方学者频频到中国访问交流,也推动了前沿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如杰姆逊1985年在北大关于“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的演讲,米勒2000年关于“文学终结论”的大会发言,都为文论界接触西方文论的学术热点铺设了桥梁。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也为西方文论的传播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据笔者统计,自1983年中国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以来,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一共批准和建立了约34个文艺学博士点,此外文艺学学科的硕士点多达130多个。随着文艺学学科点的快速发展,西方文论研究不仅成为数量可观的一批学者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为西方文论的传播培养了重要的师资和接受主体,促进了风貌各异的西方文论教材的推出,扩大了西方文论的影响力。

1942年,著名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分析“中国文学理论不发达”的原因时,曾经得出了三点结论:一是中国的文学观念不正确,如不承认文学的独立价值,缺少“为文学而文学”的精神;二是中国的其他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美学、哲学、语言学、文法学、神话学等不发达;三是中国的著述体例不完备,中国文学理论多是诗话、札记、批点校正、指南等,缺少有课题、有结构、有系统的、有普遍妥当的原理原则。[4]如果以李长之的这些批评为参照,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虽然仍然算不上“发达”,但确实有了长足进步。

第一,在吸收了新批评、结构主义等侧重文本批评的文论之后,在“本体论”和“主体论”讨论之后,中国文论的审美批评已趋于成熟。如,在经过多年来的“本质论”式的追问之后,特别是在功利主义批评或工具主义批评被过度使用之后,中国文论界对文学的独特价值和审美属性已达成了某种共识,已认识到文学并非是政治的附属品,“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以感性修辞为基本属性的语言艺术品”等等。

第二,随着文学的相关学科的逐步成熟,中国文论研究也向多方位拓展,文艺学学科走向相对完善。中国不仅拥有被大大拓宽了的文艺社会学,还拥有了文艺美学、文学语言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修辞学、文学叙事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文学接受学等文艺学分支。

第三,随着文艺学学科的发展,符合现代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制度基本建立。中国文论的著述文体已经逐步走向严谨、周密。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在新时期的相遇,推动着中国文论走向开放,拓宽了中国文论研究的学术视角,促进了中国文学观念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中国当代文论的格局也从一元独白变成了多元共生的格局,中国文论的“对话化、学术化、常态化”的转型得以发生和完成。[5]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时期以来西方文论的传播也存在着需要汲取的经验。其中最应引起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在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和原创性的文论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文论是充分结合中国当代文学现实、激活和转化了传统文论资源的开放式文论。在1990年代初期,有比较文学专业的学者对中国文论的“西方化”提出了批评。这种批评认为:中国文论在西方话语霸权和“全盘西化”面前丧失了话语权,特别是在1980年代西方文论大规模进入中国后,国人言必称西方理论大师,在“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患了“失语症”[6]。“失语症”这一并不严密的提法很快就得到了许多人的接受与呼应,主要是基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普遍焦虑和民族认同。不过,“失语症”把百年中国文论的发展简单地等同于“西化”和“失语”的过程,无疑漠视了包括新时期在内的中国文论在与西方文论的对话、冲突和交融中形成的文论新传统和独创性。在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追求中,虽然是以西方现代文论为主要参照系,但中国文论的传统并未被抹杀而是“呈现出总体上的现代性与深层次的古典传统性相融汇的复杂品格”[7]。在这条路上,鲁迅、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钱钟书等前辈已经踩出了深深的足迹。新时期以来“建设中国特色文论”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文论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积淀说”、“审美意识形态”、“形式与内容相互征服说”、“文化诗学”、“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兴辞诗学”、“艺术至境论”、“圆形批评”“性格组合论”、“否定主义美学”……新的文论传统和美学原则正在累积和建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文学理论界要创建“中国学派”,还需要在百年来累积起来的中国现代文论传统的基础上接着说、对着说,任重而道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西方文论发生五次“转向”之后,在文学系统中的作者、文本、读者、世界各个要素都早已相继成为文学研究的重心之后,似乎很难再有什么空白可供再次挖掘了,也难以让人达到哪怕是“片面的深刻”了中国文论界要进行理论创新,所面临的难度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大。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在经历了“内转”和“外突”之后,在接受了文化研究浪潮的洗礼之后,会走向何方中国文论创新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思路,如在“比较、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成功转化中国古代文论[8],提倡一种现象学存在主义语境中的“哲学阐释学”[9]等等,但无论哪种方案,都不能忽视和无视西方文论已经对中国文论造成了深刻影响这一既定现实。很明显,我们不得不将目光继续投向西方文论,但同时也应该指出的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在吸收西方文论的同时不时地回到文本,在中国文本和个案的阐释中去寻找创新的途径。

从西方文论的发展演变来看,特别是17世纪之前和20世纪的西方文论,每一次创新和突破,都有特定的问题意识或挑战对象,有着自己的生存土壤——文学文本或符号系统。20世纪的西方文论很大程度上属于“批评理论”,大多来自对文学现象的细致而深刻的个案分析。而新时期西方文论的传播的致命缺陷之一就是许多学者沉醉于移植和演绎西方概念,宣称“中国文论十几年的功夫走完了西方文论百年来的路程”,却忽视了中国问题的发现和中国文本的阐释,结果只能是“食洋不化”。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学者巧立名目,译介文论,迄今已有二十年。同行普遍认为:这玩意佶屈聱牙,艰深晦涩。一不留神,就会变成精英游戏或沦为商业炒作。时下国内的文论教学,相对集中于一批重点高校博士班。所谓专家治理,亦处于探索阶段。不妨说,文论确已入中国,养在深闺无人识。”[10]当西方文论在中国传播超过百年之后,这种评价还不绝于耳,只能说是文论界的悲哀。

考察西方文论是否益于中国文论建设和创新,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拿它来解读中国文本和创作实践,根据对文本的悟性和解读,看看我们能否做出独特的结论和表述,能否对西方文论进行补充、改造甚至颠覆,进而提炼出我们自己的概念和范畴,否则就谈不上理论的成功传播,更遑论创新和超越。所谓“变而通之以尽利”,“推而行之谓之通”《(易经·系辞上》),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当理论盛行的时代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当文论研究者的角色从“立法者”转为“阐释者”之后,与西方文论保持不间断的对话,坚定地回到中国当代文本,可能是借鉴西方文论以及中国文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温文尔雅》:作品相关

  经典诗文名句是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经由不同时代的涤荡而得以留存,是一个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温家宝在不同场合挥洒自如地引用诗文名句,准确且令人信服地阐释了中国政府的政治策略和行政理念。

尔雅的《温文尔雅》

      乍看此书标题之时,我哂然一笑,多浅显的标题啊,“温文尔雅”四字不就是说写书之人是一态度温和的文士,所写之书是以“温柔敦厚”诗教为主旨。这样浅显的标题还真是丢在书堆里都不容易找到。
      但是当细读内容之后,我突然感到汗颜,对于自己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温文尔雅”四字在这里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其字面的意思,而是暗自运用了“隐微”的手法。温文表面上是指引用诗歌之人是一温和的文士,但是暗指引用的文本是温总理所言。“尔雅”二字就更是这一标题最具深意之处。
 大家都知道,儒家有一部经典文献就叫作《尔雅》,它是中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尔雅》这本词典为何会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呢?仅仅是因为它可以辅助人们读懂经书吗?实则不然。《尔雅》一书的编撰顺序体现了作者对于“六经”思想的理解才是它在后世被列入儒家经典最重要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尔雅》是一本作者将其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溶解进文字编排的书籍。因此,《尔雅》可以说是较早的具有隐微思想的儒家著作。作者将本书的题目取为《温文尔雅》,实则是借用了《尔雅》一书所隐含的隐微性,指出了本书的内核——通过解析温总理所引用的诗文,来体会诗文背后所隐藏的微言大义。
“隐微”之所以是后代最看重的诗歌内涵,并不仅仅在于诗歌本身的特质,而在于始自春秋的实际功用——外交辞令的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频繁,各诸侯国在与他国交往之时其实都试图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国家的利益,但是在春秋时期“温柔敦厚”思想的浸染下,各国的外交家们并不好意思将自己的意图直接表达出来,就在此时,他们发现了诗歌具有隐微的特质。春秋时期的诗歌多是以四言为主,四言句式并不能很好表达作者的意图,因此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就增加了。《诗经》就被认为具有这种隐微性,后人认为其中具有讽刺之意的作品甚多。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排解烦闷,讽刺时政的载体,更是与他国外交的语言工具。诗歌在中国古代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意味。
随着清末西方的思想传入中国,中国的学校进入了学科划分的时代。当文学、史学、政治学、哲学这些在古代社会密不可分的思想成为了单独的学科之时,诗歌已经失去了其生存的政治土壤,它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文本。因此现代人对于诗歌的理解仅仅限于文本本身,而极少注意到诗歌所隐含的内容,即隐微性内容。而这恰恰是《温文尔雅》一书所突出的重点。此书的体例安排就体现了这一点:此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列出诗文,并在诗文后“详其出处,明其作者”;第二部分是正文,大致可分为三个片段。首先列出现代人引用的背景;其次分析引用的古人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内容;最后分析现代人引用的诗文。

将诗文本意的解读嵌入现代人对于诗文的引用背景及现代人对其引用诗文深意的分析之中的体例安排,就体现了本书作者的隐微意图——以古诗文关照现实。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解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作品内容分析部分,本书作者着力甚深,不仅仅指出诗歌本身的内容,还通过作品写作背景或者原著者的生活经历或明或暗地指出了诗歌写作的隐微之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文。本书作者引用了《论语》中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说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的“士”并不仅仅是后世所指的普通读书人,而是“理想人格的典型楷模与儒家社会理想的坚定执行者”。
 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精神价值取向是什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自孔子以后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心骨,现代仍是如此。也许现代人会怀疑儒家思想是否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潮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之中,儒家思想已经浸入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无法根除。人们所遵循的“孝道”来自于儒家思想,“亲疏伦理”观念也来自于儒家……总之,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思想深处的根源。本书作者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专门解释什么是“士”的同时也解释了“士”应该具备哪些品格。作者最可贵之处还不在于此,而是在于运用古典诗文关照了现实世界。他解释古代“士”的含义之时并不仅仅是将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名词,而是作为一个现代“士人”,或者说政治家的化身。现在我们的时代仍是一个具有浓烈儒家思想元素的时代,我们所需要的也恰恰还是那些具有“弘毅”品格的“士”。“以古观今”而“古今皆见”正是本书的独特所在。温总理引用此言勉励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可谓是遵照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但是通过对“士”一词深层意义的解读又可明了它实际上具有了隐微性的外交辞令特点。这正是现代人引用古人诗文最美妙,或者说最独特之处。而这,恰恰是现代学科分科之后我们所忽略的诗文解读的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说《温文尔雅》是“以古观今”的杰出之作,也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隐微外交辞令”在现代的新型解读,甚至可以说它是“纠正现代人解读诗文方法”的示范之作。总之,《温文尔雅》是解释古典诗文的隐微性对于现代政治生活关照的作品,是以“尔雅”精神释现代政治的典范之作。

古典诗文与诗意栖居的理想

两百多年前,德国诗人、哲学家荷尔德林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人类如何能够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他的“诗意栖居”的理想曾经影响了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也影响了诸如海子等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时至今日,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精神给养愈来愈不依赖于诗歌的时代,亦即人们的生活愈发缺乏诗性的今天,这样的命题是否有意义呢?
      众所周知,自2002年温家宝就任国家总理以来,在记者招待会等各种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截至目前,温总理在公开场合引用过的诗文约有100多则。《温文尔雅》一书就是这些诗文的结集。
      经典诗文名句是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经由不同时代的涤荡而得以留存,是一个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温家宝在不同场合挥洒自如地引用诗文名句,准确且令人信服地阐释了中国政府的政治策略和行政理念。
      例如2003年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领导首次中外记者会上,在回答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不疾不徐地背诵出辛亥革命元老于佑任的《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温总理运用这首诗歌恰倒好处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心声,使这首原本不为多数人所知的诗歌传遍了大江南北。
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动整个亚洲的大地震突如其来,顷刻间,城镇变成废墟,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被吞噬。5月23日上午,已经几次奔赴灾区的温家宝总理,又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师生。在一间教室里,温总理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他说:“我们要记住这4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北川中学。它将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地震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精神的一种象征。”
 “多难兴邦”出自《左传?昭公四年》。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经过一度内乱之后,楚灵王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就有了称霸的野心。在众多的诸侯国中,楚国和晋国势力较强,楚灵王就派人出使晋国,要晋平公和他一起召集诸侯会盟,让楚国做盟主。一心想做盟主的晋平公,听了很不高兴。但他表面上不露声色,先安排楚国的使者去休息,然后找来大夫司马侯研究对策。

司马侯“多难以固其国”的主张虽然是为诸侯之间的争霸而服务的,但他的思想精髓却超越了那个时代和争讼纷纭的诸侯之战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后世的有识之士对其作了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将它表述为“多难兴邦”。如清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人李鸿章在其遗折中就说:“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提炼后的表述,文字更为简洁,寓意也更为鲜明。
      2008年5月23日,在灾后临时搭建教室的黑板上,温家宝总理用白色粉笔又写下了这四个苍劲大字,他是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人民表达灾后重建和发展兴邦的信心和决心!
      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恰逢其时,能引发人们诵读古典诗文的热潮。
2007年5月4日,温总理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子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温总理针对有同学问及自己在谈话中引用古诗文时说:“我在网上看到,沈阳师范大学有位教授曾经把我前四次记者招待会引用的古代诗文统计了一下,说‘总理引用诗文的百分之九十五是教科书没有的,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上的深思’。”
 总理的这番话也不禁令我们深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反省教科书的编写。因为,教科书的编写是着眼于知识体系的科学合理,强调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温总理引用的很多诗文,出典甚为广泛,是需要课外广泛阅读方能了解的。不过,从另一角度看,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对这些古诗词的引用,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
      同时,从拓展传统文化解读空间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温总理在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的新意。
 比如,2003年10月19日,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式讲话中,温总理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句古语,呼吁国际友人来中国旅游,强调的是泱泱中华不仅有“万卷书”的文化底蕴,更有“万里路”的山川灵秀。这种解读方式,自然浑成又别具新意。在沿袭这两句古语本身强调个人文化储备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积累的同时,一语双关,别出心裁地加以继承、发展。而作为国家领导人,运用传统诗文名句阐发政治理念,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也必将激发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阅读激情与探索兴趣。
 《温文尔雅》一书由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所属北京分公司历时两年精心策划,多位古典文学博士编撰。其中辑录了百余条温家宝总理在公开场合所引用的古今诗文名句,并对每条诗文详其出处,明其作者,同时细致说明引用的语境,并结合原作和温总理引用时的背景予以文学性和政治性的赏析。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可借此一窥传统文化之苑囿;而那些对温总理的政治胸襟、或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内涵有兴趣者,通过本书,能领略到一个大国总理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更能体会到东方古国传统文化的智性闪光。
      子曰,不读诗,无以言。无论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还是人格品性的养成,乃至大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积累,《温文尔雅》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她从基调、主题到笔触,都历经披荆拣棘般的磨砺,因此,值得您细细品读。相信这些诗文会和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一样,经得起岁月急流的冲洗颠簸。

以传统文化为生命底色,做温文尔雅的现代人

在历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在一次次重大外交场合,温家宝总理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非凡气度,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处理国际事务的非凡能力,温文尔雅的外交风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我们重新评价、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温家宝总理在各种场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是一个大国总理政治智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从另一角度来看,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对经典诗文的引用,其独特的解读视角和运用方式,更是为我们学习和运用古典诗文提供了一种借鉴的范本。
      有感于温总理在各种场合对中国传统诗文的娴熟运用,笔者将温总理所引用过的古今诗文作了一番梳理,从中筛选出百余条,始成《温文尔雅》一书。本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牵头,多位文学博士协作,将中国经典诗文与现代政治智慧融会贯通,以飨读者。
文以载道,经典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对芸芸众生而言,这里有实现身修的人格塑造与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政治社会的途径——做儒家所强调的“弘毅之士”,追求“仁”的终极理想社会。在这里,儒家学者还会告诉你,要想生活在一个人心皆善,远离虚伪欺诈的美好环境中,就要先修身,做到“德不孤”,这样你就会在无形中吸引许多性情温良的人前来比邻而居。对高居庙堂者而言,这里有儒家历来所倡导的仁政的源头——大禹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高居庙堂者可以通过借鉴这种施政主张,落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施政理念。
      上至高居庙堂者,下到芸芸众生,借《温文尔雅》一书,仍可从几千年前老子的“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的教诲中汲取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把工作乃至生活中繁杂、琐碎、细小的事当成大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做好,这样才能成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人生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这泪水是我对于祖国对于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于这片土地的挚爱;为什么“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为这“恻隐之心”是对民众疾苦的同情,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为什么面对“非典”时,我们能够坚信“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因为我们有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坚定决心与信念;为什么要贯彻“民惟邦本”的为政理念?因为我们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亘古道理……

      在经典诗文中,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常读常诵这些经典诗文,对每一个人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都会大有裨益。
相较于现代文学,因古典诗文内容的不易理解,人们在没有完全吃透古典诗文立意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对其产生歧义,故需要手不释卷、大量诵读,在一遍遍的诵读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水平。这对于当下时人追求“快餐文化”、“俗文化”的片面审美现状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冲击,同时也是一种有益的提升。这里有一则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北京某高校一位教授现代文学的老师原本不太赞同自己的孩子背诵古典诗文,她认为古典诗文内容很难,担心产生歧义,主张孩子先多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学习古诗文。一个晴朗的秋日,她带着八岁的女儿一同去爬香山,登上香山之顶,面对着碧蓝的晴空和漫山的红叶,她苦于该如何描绘,女儿脱口一句“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女儿如此贴切的审美表述让她呆住了。这两句诗原是赏月,而此处的活用则远远超出了赏月的意境,把造物主赐予人们的美景和小女儿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紧密结合,勾画出了一种别具韵味的意境。在现实美景和古诗优美意境中的交融中,孩子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综览当今社会,诚如一位普通中学语文老师所言:“时至今日,当丢掉传统的厚重以为可以轻装上阵的我们,不得不面对学生异常贫乏的精神世界、异常低浅的人文素养、异常脆弱的人格操守的时候,不能不痛彻心扉地意识到:真该留下点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保持住属于民族自己的个性。”这种感慨,不仅仅是一位教师在十多年教学实践中有感于学生精神资源匮乏所发出的感慨,它更是一位忧心忡忡的知识分子对国人精神文化建设的关注。
      亦如温总理在一次访谈中对广大学子、对“四万万同胞”提出“多读书”的希望时所言:“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特别关注。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即便不能穷尽心力,遍阅传统文化之浩瀚海洋,也能从《温文尔雅》中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一斑。此愿,亦即笔者的期望。

 2007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子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温家宝针对有同学问及自己在谈话中引用古诗文时说:“我在网上看到,沈阳师范大学有位教授曾经把我前四次记者招待会引用的古代诗文统计了一下,说‘总理引用诗文的百分之九十五是教科书没有的,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上的深思’。”
沈阳师范大学这位教授的“深思”也同样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据我们粗略统计,温家宝自2003年任总理以来,在不同场合引用的古今中外诗文名句多达130余次,其中大多是大中小学教科书中所未曾涉及的。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上的深思”,不过,我们的深思不意味着要反省教科书的编写。因为教科书的编写是着眼于知识体系的科学合理,强调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温总理引用的很多诗文,出典甚为偏僻,是需要课后广泛阅读时方能了解的。所以,不能因为总理引用过,教科书就必须容纳进去。不过,从另一角度看,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对这些古诗词的引用,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学生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确是很有意义的。
 英国的《泰晤士报》说:“温家宝是继毛泽东之后,唯一能在公开场合展现对中国古代文学精深造诣的中国领导人。”这个论断未必完全准确,因为毛泽东之后,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也曾在公开场合多所运用中国古代诗文名句阐发自己的观点,但这一论断足以说明西方人对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能力的欣赏。经典诗文名句是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经由不同时代的波浪淘洗而披沙拣金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智慧的结晶,当你在阐发个人观点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传统诗文名句,不仅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由于这些诗文名句所内具的真理性和共享性,将使你的论断更具说服力和公信力。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挥洒自如的引用传统诗文名句,便准确且令人信服地阐释了中国政府的政治策略和行政理念。之所以每每引起媒体的关注,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大国领导人温文尔雅的政治风度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展现。

显然,单一从教学角度的“深思”未免狭窄,我们似乎还应该从拓展传统文化解读空间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精华的角度来认识温家宝总理对传统诗文的运用。就解读视角而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多用来强调个人文化储备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积累,温家宝总理于“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的致辞中引用这两句古语,则是呼吁国际友人来中国旅游,强调的是泱泱中华不仅有“万卷书”的文化底蕴,更有“万里路”的山川灵秀。这种对古语的解读,自然浑成又别具新意。就继承发展而言,作为国家领导人运用传统诗文名句阐发政治理念,这一行为本身便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也必将激发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著述的阅读激情和探索兴趣。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将温家宝总理所引用过的古今中外诗文做了一番梳理,从中筛选出一百条。于每条诗文,详其出处,明其作者,细致说明温总理引用的语境和环境,结合原作和温总理引用时的背景予以文学性和政治性的赏析。故本书对于不愿仅限于教科书了解传统文化的学子而言,可藉此开阔眼界;对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而言,可藉此一窥传统文化之园囿;至于那些或对温家宝总理的政治胸襟、或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内涵表示兴趣者,藉此书将领略到一个大国总理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一个东方古国传统文化的智性闪光。
      书成待梓,出版社嘱为之序,于是写了上面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是否正确,书中所选条目及阐释是否准确、清楚,恳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正。

《温文尔雅》:第一部分

    当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古老的思想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我们现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其实质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关心和保障人的权益,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07年2月26日,新华社刊发了温家宝总理的一篇署名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温总理在这篇文章中谈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和意义,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温总理在文章中谈到:“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随后,温总理指出: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包括巡演巡展、汉语教学、学术交流和互办文化年等,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在上文中,温总理所提到的“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五子之歌》是一组组诗。据诗前叙事之辞介绍,该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夏后帝太康不理朝政,终日在外游猎玩耍,竟至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民怨四起。有穷国诸侯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抵拒太康不让他归国。在这痛心的时刻,太康的五个弟弟搀扶着他们的母亲来到洛水边上,等待太康的归来。他们回想祖父大禹的告诫,写了一组诗歌,以示怨愤。这里所选是其中的第一首。意思是说:我皇祖大禹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以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我看处理天下的事情,就是一般愚笨的人也能胜过我。一个人多次失误所导致的民怨难道要等它完全显现出来吗,应当考虑在它还没有显明时就省察自己。我治理人民,谨慎得像用坏索子驾驭着六匹马一样,做君主的人,又怎么能不有所敬畏呢?

 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作为诗眼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两句,更是以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宝贵的思想之一种——民本思想。也就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民本思想的萌芽在中国是很早的,从现存资料看,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民”在人们思想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就开始意识到,民心向背对封建王朝的兴亡具有决定作用。如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就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的论述则更多,他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中深深地渗透着对“民”的关切和重视。到了他的后学孟子那里,这一思想则被概括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今文《尚书》为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所献之本,其中夹杂了两汉魏晋人的许多伪作,《五子之歌》便是其中之一。据此,我们可以肯定:《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的思想,其实是人们对春秋以来已成为一种共识的“重民”思潮的概括和总结。这一思想产生之后,立即成了历代仁人志士反抗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王符《潜夫论》就说:“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无必从之。”程颐也说:“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遗书》二十五)朱熹则进一步发展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
当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古老的思想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我们现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其实质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关心和保障人的权益,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温总理的这篇署名文章发表在2007年3月“两会”召开前夕,在之后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民生问题备受关注,诸如棚户区、贫困生、征地补偿、抑制房价上涨等等问题,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高度重视,从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路。

  2007年6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进行交谈时说:“《诗经》中有句话:‘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思是说,我们做斧柄时,只要按照先人传下来的斧柄的样子去做,大体能像。做出来的虽然不是同一把斧柄,但是同根同源。即观斧造斧,斧砍斧削,互为其根,互为其本,这就叫一脉相传。”
 在很多采访中,温总理曾多次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回答记者提问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知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描写周代社会生活的大量诗句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户,《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则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屈原的《离骚》、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李白的《古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及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喻作品等,无不是对《诗经》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再来看《诗经》中流传较为广泛的这首《伐柯》,旧说多以之为“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这种说法显然是对《诗经》命意的过度政治化阐释,故为后世学界所不取。细味全诗,不难发现,《伐柯》其实是一首男子在喜庆的婚礼上所唱的乐曲。
 诗的前四句将伐柯之斧与娶妻之媒相比附,强调婚姻的成合无媒不成。伐,砍伐;柯,斧柄。意谓:怎样才能砍削一个斧柄?没有斧头砍不成。如何娶得妻子回,没有媒人办不到。可见,斧头和媒人是获得斧柄和成合家庭的必要条件。作者以设问的方式,借助砍削斧柄这一日常生活事象,将无媒不婚的道理说得浅显而明白。黄焯《毛诗郑笺平议》对此有精深体会:“伐柯宜斧,取妻须媒,与后世俚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意同。”故后世以“伐柯人”称媒人,并把为人做媒称为“作伐”、“伐柯”或“执柯”。
诗的后四句则将“伐柯”之“则”与“之子”之为相比附,表达了男子对新婚妻子的赞美。则,法则,标准;觏,遇见;笾豆,竹制的食器;践,陈列整齐。意思是:砍斧柄啊砍斧柄,斧柄的样子就在眼前;我娶的妻子怎么样啊?只看她应对婚礼很周全。在对后四句的理解上,学界颇感费解的是“笾豆有践”,多将之解释为婚宴上餐具摆列整齐有序。其实如果结合诗人借斧柄之则的设喻,不难看出,这位新郎颇为欣赏的是新婚妻子料理餐宴事宜的得体和周全。能把笾豆摆放得整齐有序,足见女子的细心和教养。所以后四句的潜台词就是,根据手头斧柄的样子就知道怎么砍削斧柄,看到新娘会不会料理家务就知道她将来是不是贤惠的妻子。
诗中“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一句,后人多引之来比喻两种事物的继承或发展的协调关系。温家宝总理引用《诗经》中的这句话,借斧头和斧柄的关系,生动地阐明了文化传统(带柄之斧头)与新的文化创造(新的斧柄)之间同根同源、互为其本的内在关系,既表达了对我国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赞美,也体现了对民间艺人继承传统文化的勉励。

2005年3月4日,温家宝总理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和农业界联组会议,会上温总理说:“我今天来有三个任务。一是看望,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问候。二是感谢,感谢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改革和建设作出的贡献。三是请教,就是听取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从“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历来文人对君子之交的渴望无不表现在其创作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之中。温总理与古人有着相似的情怀,他曾多次引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关友情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重视。上文中温总理就引用《诗经?小雅?伐木》里的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希望广交朋友的意愿。
  回到《伐木》一诗中,我们通过诗人的描述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从深山峡谷飞向高大的丛林枝头,嘤嘤作响以求得友伴相知。鸟儿尚且如此,人岂能不知友情的重要。因为知道友情的重要,故而又有了这样的画面:好客的主人滤清纯之酒,烹肥美鲜味,打扫房屋,满备佳肴以招待他的叔伯舅亲,即使亲戚朋友们可能不一定前来,但主人还是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因为这样主人才不会有遗憾和愧疚。

 通篇来看,如此求友若渴的热忱贯穿始终。清代黄中松在《诗疑辨证》中说:“细玩此诗,专言友声之不可求,求字乃一篇大主脑。”庶人皆求友若此,在上位的天子则更加需要贤良之友不离不弃,使得整个国家上下亲若友朋,和睦团结。如此有德之明君,则人民将争相依附,国家必兴盛繁达。正如《毛诗序》之所注:“《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伐木》一诗以鸟鸣求友起兴,因此这里值得考究的是,开篇以“伐木丁丁”起笔是为了与“鸟鸣嘤嘤”同起兴还是另有他意?有学者认为,“伐木”就是诗人在伐木之中闻鸟鸣而产生的最初联想。也有学者认为,起笔写“伐木丁丁”,意在借伐木“丁丁”与“许许”的声音来与鸟鸣“嘤嘤”相呼应,为诗经惯用之叠音叠字与比兴的写法,是虚写。如同此说,那么不该出现“伐木于阪”。可见,前者说法较为可信。
篇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被后人广泛传诵。文人墨客常多借此句来说明人应该重视感情,广结良朋,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以求进益。温家宝总理引用《诗经?小雅?伐木》里的这句诗,是希望通过表达自己广交朋友,虚心纳言的态度来鼓励大家大胆直言,参政议政。正如2008年3月4日,温总理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农业界联组会议时所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成朋友了,我和政府部门的负责同志对和大家结成朋友感到非常高兴”,“希望你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向我本人反映意见和建议”。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2008年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主要讲“革新”意识,当时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正是因为这种废旧立新的“革新”精神,使得当时各部落在周文王的统治下势力强盛,从而为之后周武王伐纣灭商提供了物质准备和精神支持。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这种“革新”意识,在今天可解读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温总理的引用,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对改革和创新意识的重视,同时也在强调我们中华民族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但是不断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温总理引用的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文王》是《大雅》的首篇,据《毛诗序》说:“《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郑玄笺注云:“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说明这是一首谱写周文王业绩、歌颂他受天命而王天下的诗篇。全诗前半部分主要赞扬文王之德:文王之德上与天合;其德并不止于一身,能使子孙贤德,百世不替;由于文王德修兼备,群臣能虔敬谨慎,遇事而惧,由于文王深谋远虑,光明恭敬,商王朝的子孙“侯服于周”,殷商的臣子也臣服于周,并来京助祭。全诗后半部分勉励周王朝诸臣,要感念先祖的懿德,修养自身的德业;同时告诫子孙要以殷为鉴,不断宣扬美好的德行。
 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周族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小邦,但承受天命以后就换了一副新气象。”另一种解释是“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字面上,这两种解释都行得通,但从后世引用的情况看,后一种含义较为普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首先,它强调了修德在“维新”中的重要性。郑玄笺此句曰:“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也。”也就是说,文王之所以能以“旧邦”而受天命“维新”,是由于文王的修德,文王之德泽溥被,周族的发展有了光明的前途,承受天命也就适得其时。这实际上为历代统治者“以德治国”的理念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其次,诗句强调了“变”的思想。“其命维新”,不管将“新”解释为“新气象”,还是“革新”,它们所突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字,变则新,新则久,这一点已触及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实质所在。正因为如此,这句话引起了先贤的高度重视。儒家经典“四书”中有两部就直接引用了这句话。《大学》还引经据典,进一步发挥,指出早在商汤时期,“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提示出求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尚书?康诰》篇云“作新民”,强调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之后,《易传》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作了进一步概括,《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理论纲要:道是由一阴一阳的运动体现出来的,阴与阳相互交合易转,形成生生不已的变化过程,日新月异,气象万千。张岱年解释说:“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张岱年全集?卷五》)冯友兰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冯友兰学术精华录?康有为“公车上书”书后》)由三千年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引申、发展而来的新变思想,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用这句诗非常精辟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对于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温总理回答说:“你实际上在问我关于读书和思考的问题。让我引用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它可以形象地告诉你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经常读哪些书,在思考什么问题。‘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篇首引文节选自屈原的《离骚》。温总理在一些公开场合多次引用《离骚》名句,表明他对这部作品的由衷喜爱,同时也说明他对屈原爱国之情的深切领会。
节选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这样的一种情愫:诗人欲采香木的根株,戴薛荔的花心,佩戴蕙草编制的长长的胡绳花索来效法前代的贤人。他宁愿被今人所嘲笑也要遵循彭咸遗留下的规范。每想到此景,诗人总是擦拭着眼泪深深地叹息,哀伤自己活得如此艰难,只因为热爱美德并以美德自约,诗人早晨被责骂,晚上又被罢官。虽凄凉至此,诗人仍高歌,只要是自己衷心喜爱的食物,纵然为它死上千百次也不后悔半点。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共373句,近2500字。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释为“离忧”(《史记?屈原列传》);班固释为“遭忧”(《离骚赞序》);王逸释为“别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宋项安世根据《国语?楚语上》“迩者骚离”一句的韦昭注“骚,愁也;离,叛也”,判定“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其后词人仿之,作《畔牢愁》,盖如此矣。”近人游国恩则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二者“一事而异名”,由此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离骚纂义》)。这些说法虽都言之成理,但以司马迁和班固的说法最为贴近题旨,既有训诂依据,又有“独历年而离愍兮”(《思美人》),“思公子兮独离忧”(《山鬼》)等诗句为旁证,较为可信。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由文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抒情诗,《离骚》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为后世文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离骚》的主题是多重的,它既充分表达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和深沉执著的爱国情感,同时又展现了“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和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其中爱国和忠君两个主题尤为突出。司马迁说:屈原“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离骚》在艺术上的造诣也极高,在形象塑造、创作方法、表现形式、语言表达诸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作者不仅以自身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还在创作方法上继承发展了《诗经》、神话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为基调,浪漫主义为特色,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后世的抒情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它不仅继承并发扬了《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艺术成果,采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而为一,通过“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之类的描写,创造出一系列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而且还在吸收民间文学和先秦散文语言营养的基础上,打破《诗经》的四言格式,“自铸伟辞”(《文心雕龙?辩骚》),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骚体。总之,其艺术成就之辉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离骚》不仅在艺术上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创作,其高风峻节的超凡人格体现以及崇高的爱国情怀也无不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这种影响持久而深刻,温总理对《离骚》诗句的多次引用,便是最好的明证。
      温家宝总理较近一次引用《离骚》是在2010年3月14日。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再次以诗明志,表明自己深情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并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身。

2007年9月24日下午,在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中,温家宝总理说:“在座的各位既普通又特殊,普通是因为你们生活在人民中间,特别是和知识分子有广泛联系。特殊是因为你们有知识、有专长,可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你们中许多人都已高龄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们要继续关心国家大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名句,曹操的一生正是这句诗的写照。在创作这首诗时,54岁的曹操刚刚在官渡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叛乱,正是踌躇满志、睥睨天下之时。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锐意进取精神。
 开篇四句从人寿有限着眼,通过两层比喻,以证明世间万物都逃不过生死盛衰的规律。“神龟”典出《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腾蛇”典出《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以长寿而著称的神龟和能腾云驾雾的腾蛇,它们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样,也都难以摆脱生死大限。

这种对生命极限的无奈感慨,在刀光剑影的汉魏六朝乱世时代,是颇为普遍的。但与同时代人因生死大限难脱而转向“邀游快心志,保己终百年”(曹丕《芙蓉池诗》)的及时行乐不同,已处人生暮年的曹操,却希图继续创建伟业。第二节四句诗,以伏枥老骥自比,表达作者的“烈士”壮怀。尽管对“伏枥”一词学界解释各异,或谓伏卧于厩,或谓服食于槽,然皆可状垂垂老矣之马。在曹操笔下,垂垂老矣之马虽不免困于马厩之老惫,但却有着为常马所不具备的日行千里的远大志趣。这一老马,可说是作者的自喻,也是作者心仪并自许的烈士。“烈士”一词,《庄子?秋水》谓:“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韩非子?诡使》谓:“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这类“烈士”都还只是道德意义上的,曹操则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烈士”内涵,真正的“烈士”应是如伏枥老骥一样,即便走向了生命的衰老,但仍然“壮心不已”。
      第三节“盈缩”四句,从慷慨激昂的志趣挥发转入理性的生命思索:人的寿夭修短,不应只简单的归结为天命,如若善于修养,也可以延年益寿。从前诗对壮志情怀的抒发我们可以推知,诗人的生命“养怡”之福里,显然也包含着对不老的理想抱负的“养怡”。
      全诗从人寿有限到“可得永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有限和无限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作为自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作为精神的志趣和理想却是无限的,正是对这种无限的理想抱负的追求,才使得生命具有了永恒的意义。这或许才是曹操这首《龟虽寿》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
诗中尤为后人称赏不已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诗生动体现了曹操虽然人到老年,但仍然雄心勃勃,希冀再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壮烈情怀。直至今天,人们为了表示自己的才能和雄心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希望再有所作为时,也经常会说到这句话。温家宝总理引用这句诗,就是希望年事已高的各位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的馆员们,即使身处暮年,也应雄心不老,继续为国家、为政府献计献策,书写生命的暮年辉煌。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2003年1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的采访。在采访中温总理说:“听说你是第一次到中国来,我对你和你的同事们表示热烈欢迎。中国有一句古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再过十几天,我就要访问你们伟大的国家。在这里,我首先通过贵报,对伟大的美国人民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国人自古就有好客的传统: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就描绘了素不相识的“桃花源人”见到有客至,立即设酒杀鸡做食来招待误入桃源深处的游人;南宋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时也曾描写当地人“丰年留客足鸡豚。”因为好客,所以喜欢礼尚往来,即崇尚礼节上的相互拜访,有来有往。这种淳朴的民风保存至今,很多地方小镇的亲戚妯娌间依然在节日期间相互拜访。每一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络绎不绝地相继踏入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国人也争先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这种交流无疑对于我们弘扬中国文化、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都很有利。温总理引用这句诗,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的好客精神,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大国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视。

  温总理引用的是唐初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的一首乐府诗。虞世南是唐初越州余姚人。唐太宗常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他的著作仅有一卷录存在《全唐诗》中。这一卷共32首,注明隋时所作有7首。作为一位深得南朝文学趣味并训练有素的宫廷诗人,虞世南隋时所作明显带有词藻堆砌、铺陈婉缛的特色。入唐以后,虞世南因道德文章并重而被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有一次,唐太宗写了首宫体诗,命大臣赓和。虞世南犯颜直谏:“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作为李世民特意树立的一块“德行”与“忠直”的模范,虞世南的诗风因受到唐初开国宏大气象与昂扬格调的感染,呈现出新的风貌,表现出了对宫体诗的突破与超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初唐文学的健康发展。虞世南的这首乐府诗《结客少年行》就以开阔的气势与刚劲沉郁的风格体现出了初唐诗风革新的先声。
虞世南的《结客少年行》写了一位“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的少年侠客,他到处交游,希望能为世所用并不惜“轻生殉知己”,将豪气逼人的少年侠客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称赏韩魏自古多有节操奇特的人,他们不计名利而风流倜傥,信守承诺而纵横天下。如果与朋友约好了,他们一定会一言九鼎,即使远在千里也会如期而至。“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用伍子胥、高渐离的故事,歌颂侠客们身佩深绿色的弓弦,金鞍骏马交游天下,寻求建功立业的机遇。博望侯,指张骞,汉武帝元朔六年,张骞随大将军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写侠客们戈矛如霜,剑气如虹,意象新奇壮丽。“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西域特有的季节景观,扼要鲜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著称于世。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家宝总理选择“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这句诗作为开场白,一方面表示了自己对唐尼一行不远千里到中国来采访的欢迎,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为了促进中美两国的交往,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将要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希望双方都能信守承诺,一言九鼎,珍视中美双方所达成的共识。

2009年3月13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记得去年9月24日,我在纽约讲过一句话,就是‘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那时,世界还是一片迷惘,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也看不清楚。现在,时间过去不到半年,我们已经提出了一揽子应对计划。实现这个计划,我依然认为,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我希望这次记者会能够开成一个提振信心和传播信心的会。这应该是每位记者的良知和责任,也是人们的期望。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谢谢大家。”
      温总理在此反复强调信心,并巧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要勇于面对和挑战。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不要为今年如画的春景即将逝去而伤感,要知道明年的春天必将以更美的景色来报答你的期待。
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出自杜审言的佳作《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史书上记载,唐高宗乾封三年、总章元年(668),杜审言游寓长安,参加省试下第。此诗当是杜审言当春下第后所作。诗的首联交代宦游的时间和地点。秦,指唐代京城长安。一个“独”字,将诗人游寓他乡的寂寥心情表现得既淋漓又含蓄。然而,长安古都的春和景明、鸟语花香,对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来说,却并“不当春”。这一联巧用重字,使作品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自我形象。

颔联是对首联“不当春”三字的具体化。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前139)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今已无存。这里借指长安园林。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一带。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在西京长安,上林苑里鲜花盛开,细柳营前柳枝嫩绿,然而,这一切因诗人省试下第被迫沦落他乡,自然无心看顾。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这一联景中见情,一个“徒”字和一个“漫”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睹物伤怀的惆怅心绪。
 颈联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唐朝时长安是西都,洛阳是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又在洛阳西巩县,因此他对洛阳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后人称之为西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典故。诗人想象友人此时在洛阳南桥游赏,又在西第宴饮。想象中的欢畅,正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出自己的寂寞孤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在这里,作者不直接写自己对洛阳亲友的思念之情,而是想象旧时朋友踏春欢聚的盛况,运用了“诗从对面写来”的写作手法,使诗意跌宕起伏。诗写至此,似乎已完足诗题中“有怀”二字。但诗人犹觉未够,又引出尾联传颂千古的名句。
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与一般“有怀”诗相比,这首诗扩大了“有怀”的范围。作者一反前两联的孤独与伤感,将思念化为祝愿,将孤独化为自信,抒发了对洛阳风物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律结句之妙者,“则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杜审言这首《春日京中有怀》,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结句,因其别出心裁,成为千古佳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将此诗尾联化为“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旨在鼓励世人不要被金融危机吓倒,增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坚信明年的形势必定会大大好转,明年的春色必将以更加明媚的笑容来报答辛勤耕耘的人们。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2005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加强亚欧财金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讲话。温总理说:“中国有句古话:‘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与亚洲各国山水相连,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亚洲文明;古老而美丽的‘丝绸之路’,谱写了中欧千年往来的美好篇章。中国与亚欧各国的互利合作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已成为亚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力量,我们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同亚欧各国发展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与亚欧各国相互支持,携手前进。”
与友邦相交的历史自古有之。最辉煌的当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到了东汉时期甘英行驶至波斯湾沿岸,再到明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岸。与友邦相交,不仅能把中国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还能对友邦的异域文化和经济生活作一了解。虽然古代的外交多是以政治目的为主,然而现在看来其历史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张九龄的诗作。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是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贤相,历任中书侍郎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等,后因病逝世。唐玄宗每让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张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张九龄死后,曾被其预断为“必反”的安禄山掀起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因追思张九龄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九龄。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有启迪作用。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唐中宗景龙初年(708),张九龄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校书郎。校书郎级别虽低,却“为文士起家之良选”,历来是文士们孜孜以求的官职。此诗当是张九龄任秘书省校书郎时之作。何格恩《张曲江诗文事迹编年考》认为这首诗是唐开元十八年张九龄洪州任上所作,似误。因为诗中“别酒青门路”,已经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诗题《送韦城李少府》中的“韦城”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李少府,其人事迹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称为少府。
张九龄的诗歌,以古风体《感遇十二首》为代表,此外他的律诗亦别具风韵。由于廷臣身份的局限,张九龄的律诗多以应制酬唱为主,但他的不少律诗,力破齐梁咏写物象、流连光景的绮靡诗风,直接取法汉魏古诗的抒情言志传统,格调超迈苍古,这些律诗的创作对唐诗风貌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这首五言律诗在张九龄的诗作中极具代表性。诗题“送韦城李少府”点明该诗乃送别之作。历代关于送别之作,多不胜数,要想将此种题材写得别具新意,并非易事。南朝江淹曾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自古言别,总是让人黯然魂销,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以表现悽怆感伤的情调为主。张九龄的这首送别诗,一洗悲酸之态,化沉郁为豪放,格调昂扬,催人振奋,尤其是诗中“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一句,最为后人赞赏。在此之前,三国时曹植《赠白马王彪》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唐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这首《送韦城李少府》与上述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塞着放达之情与豪迈之气,很可能受到前代诗作的启发。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说:“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承露,故当于尘外置赏。”这些评论都阐幽发微式地道出了张九龄律诗创作的特色。张九龄的诗歌语言清新简练,结构严谨,使读者于体会离情的刹那,品味着高雅的人生哲理,从中可见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温家宝总理引用张九龄的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方面说明亚洲人民与欧洲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弥足珍贵,另一方面也传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亚欧各国乃至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心愿。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脍炙人口。诗作第一句直接抒情,简洁而又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自己客居他乡的思家情怀。这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非常概括地表达了飘泊他乡的游子的客寓心情。《古诗十九首》有诗句云:“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天涯游子之所以会产生思乡之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乡所遇的陌生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差别很大,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这种不同与差异使得孤独的游子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视为“异客”,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不如归去”的思乡感叹。两个“异”字加上一个“独”字,非常准确地道出了人们飘泊异地的独特处境与心理感受。在中国,每当佳节来临,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叙亲情,笃友谊,这种团圆带给人们的欢乐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因此,对于流寓他乡的游子来说,每逢佳节不能与亲友团聚也就显得尤为悲伤。“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以白描式的表达手法非常直接地表达了人们每逢佳节的思亲情怀,语句简炼,情真意挚,历来不知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成为最能表现游子思乡的名言佳句。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驱寒祛风的功能。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据说登高时佩带茱萸可以避灾。后两句意思是说,时值重阳佳节,家乡的兄弟亲人在这一天佩带茱萸登高远眺时,一定会因为自己没有参与而倍加思念。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白晓畅,但却言浅意丰,气蕴浑厚天成,可谓家喻户晓,历来诗家评论较多。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对方设想抒写自己的思乡之情。
2004年是台湾的“选举年”,温家宝总理在当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引用了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现了对台湾同胞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统一的殷切希望。海峡两岸自古以来血浓于水,这种亲情不能也不可能被任何因素割离。大陆每时每刻不在盼望着台湾同胞的归来,相信台湾同胞每时每刻也在思念着大陆亲人,特别是在每一个佳节来临之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03年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说:“中国有一句描写登泰山感受的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对待中美贸易问题,要有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诸如美中贸易逆差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贵国社会各界甚为关注。所有这些问题,是在中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取得共识,也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影响中美经贸发展大局。只要双方有诚意,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扩大合作来加以妥善解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讲述了高瞻远瞩的重要性。诗句出自杜甫《望岳》。这类题为《望岳》的诗篇,杜甫诗集中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本诗所咏为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作于诗人“忤下考功第,放荡齐赵间”(《壮游》)之时,即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是杜甫早期诗歌的代表作。
首联以设问起兴,突出描写泰山的总体特点。“岱宗”是泰山的别名,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郑昂语云:“王者升中告代必于此山,又是山为五岳之长,故曰岱宗。”在统治者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权“与天无极”、“天禄永得”的一个象征。作者称泰山为岱宗,其间可见他忠君思想之一斑。夫如何,就是到底如何之意;“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极为别致。“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山色;未了,不尽;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首句以问句起笔,既为引出下文埋下伏笔,同时又表现出作者乍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和仰慕之情。次句是经过一番揣摹之后对首句的回答,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之高,也不像谢灵运在《泰山吟》中用“崔崒刺云天”之类夸张的语言加以形容,而是从自己的体验入手,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可谓别出心裁。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这两句是对“青未了”之景的具体化。“钟”字赋予大自然以灵性和情趣;“割”字乍看似乎突兀,但细品却别有妙趣: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两个动词的运用使得原本没有生机的画面显得生机盎然。于中可见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早在青年时期就已养成。颈联写细望泰山所见。荡胸,心胸开阔;眦为眼角,决眦写出了凝视时间之久。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尾联化用典故,抒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两句当由此而来。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合当。凌,登临;绝顶,最高峰。“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全句意为:我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诗人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两句虽无一个“望”字,但“望”意无处不在,诗人不仅在用眼望,更是用心在“望”。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韵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慨。清代金圣叹说:“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而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千百年来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全诗短短八句四十字,却描绘出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雄健,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仇兆鳌亦云:“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遒劲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杜诗详注》)。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杜甫的这两句诗,是要告诉美国经济界人士和欧盟领导人,在经济贸易和国家关系上应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增信释疑,通过平等协商来扩大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006年9月5日,在访问欧洲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各国媒体采访的开场白中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你们,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不久,我将要去欧洲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和中欧领导人会晤,并访问芬兰、英国、德国。这是我担任总理以后第三次访问欧洲。”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所体现的是对客人的尊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得知远方的亲朋好友要登门拜访,提早就把庭院和屋檐精心打扫,甚至作一番装饰。不是作秀不是显露,而是出于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一面。温总理在多次开场白中都曾引用这句诗来表达我们对于各国友邦人士来华的欢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引自杜甫诗《客至》。这首脍炙人口的《客至》是杜甫在上元二年(761)春天所作,当时诗人五十岁,在成都草堂居住。诗下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相过,探望、相访。明府,是唐时对县令的尊称。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人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这位客人有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这首诗首联写景,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舍,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诗中“皆”字写出了春水涨溢的情景。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而“群鸥日日来”,既写出了诗人毫无机心,得与鸥鸟相伴的人格襟怀,还点出了诗人所居环境的清幽僻静。当然,惟有鸥鸟相伴的背后,也透露出当时诗人亲友云散,交游冷落的窘况。颈联写作视角由户外转到院中,引出“客至”。“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此联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因好友来访的喜悦。

颔联描写待客的情景。盘飧,盘中的菜肴;飧,本指熟食,这里泛指菜;兼味,菜肴两种以上叫兼味;旧醅,旧酿的陈年浊酒,古人好饮新酒,所以诗人因旧醅待客而感歉意。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家贫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但客人毫不计较这些,从中可见主客之间的真诚坦率。尾联笔锋一转,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结束全诗:客人肯不肯与邻家的老翁相对而饮呢?如果肯的话,我就隔着篱笆,招唤他过来一起陪坐痛饮。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时过从招饮,使人于真率的人际关系中领略到一种弃绝虚伪矫饰的纯朴之乐。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也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而且没有提到饮酒。这首《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精彩细腻,亲切自然。表述上质朴流畅,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不同。
 在访问欧洲前夕,温家宝总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杜甫《客至》中的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方面表达了自己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愉悦心情,希望使采访时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融洽;另一方面也借此表达了中国愿意与欧洲各国加强合作的诚意。这样做的目的正如温总理在这次采访中所说:“中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需要和平,我们需要朋友,我们需要时间。”

《温文尔雅》:第二部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温家宝总理在许多场合多次引用这两句爻辞,就是在强调这种精神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06年4月6日,正在新西兰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当地华侨华人代表时,语重心长地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团结包容、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高尚品质,不仅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创业,还能够在世界各地努力奋斗,创造丰硕的成果。”
      篇首引文出自《易经》的“象传”。“象传”是战国时代学者对《易经》中部分卦名、爻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所进行的阐发和解释。乾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之首,象征孕含万物的天道自然,它是永恒的,也是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
 “乾”与“天”、“元”同义,与“坤”相连,是古代文化中内涵最为丰富的基本范畴之一。“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根据“乾”的这一含义而作的引申。据孔颖达《正义》记载,“‘天行健’者,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乾’是众健之训。今大象不取余健为释,偏说‘天’者,万物壮健,皆有衰怠,唯天运动日过一度,盖运转混没,未曾休息,故云‘天行健’”。“天行”就是“天道”,“健”就是健壮、运动不息;“天行健”是说天道日夜运行,四季交替,雷动风散,雨润日照,永不止息。“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在这种天道启发下的人道的表现。也就是说,在“象传”的作者那里,赞美天道就是为了塑造和提倡一种理想的人格。天道运行,一往无前,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作为人来说,应该效法天道,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活力,树立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了人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无畏气慨,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它体现为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革》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当“积弊日久”时,总会发生或者改革、或者革命一类的运动,如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这些都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革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自强不息”体现为一种刚健、豪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汉唐将士的积极戍边、扬声边陲,民族危亡、外族入侵之时有志之士的喋血沙场、视死如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慨,“海县清一,寰宇大定”的远大抱负……历朝历代,无数英雄豪杰和先贤圣哲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乃至宝贵生命,书写着这一精神的美丽篇章。最后,就个人人格的独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言,“自强不息”或表现为仁人志士在强暴面前的坚持正义,誓死不屈;或表现为在人生遭遇面前的奋发图强、绝不灰心。前者如有“史笔”之称,不向权势低头的董狐;后者如忍辱负重,成就千古大业的司马迁。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一精神的形象注脚。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自强不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四点,其一就是刚健有为。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作题为“君子”的演讲时,即以“自强不息”为中心,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韧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于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接着,他又提到了“坤”卦中的“厚德载物”,以为“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梁启超先生通过对这两卦的分析,要求莘莘学子既要像天体运行那样,有着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又要像大地包孕万物一样,有一种兼容并包、广收博采的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温家宝总理在许多场合多次引用这两句爻辞,就是在强调这种精神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2010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问题之时,说:“你提到一个让我感到非常担心的问题。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处理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方才我说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这是很难实现的,但却必须实现。我们必须注意三点:第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利率的合理水平,同时管理好通胀预期,处理好这三个问题是货币政策的精髓。第二,高度重视农业,千方百计使今年农业有一个好收成。农业不仅是整个经济的命脉,而且就今年来讲,关系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是否能够管好通胀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我们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起稳回升的好形势。”
      温总理接着说:“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我相信明年的记者招待会我还是满面笑容地来对待你。”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出自《周易?艮卦?彖传》,温总理在引用这句话时,对《周易?艮卦?彖传》卦辞做了调整,但是总体意思并没有变化。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根据时势要静止就静止,要行动就行动,静止或行动不失去它的时机,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在这里,“时”的概念非常重要。《周易》特别强调对“时”要有所知。如《贲卦?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即仰观日月星辰等天象的运行,可以察知季节的变化;《丰卦?彖传》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即日至中天必将西斜,月至圆满必将亏损,天地的变化都是根据一定的时机而消长生息。

《周易》强调对“时”要有所知,而“明时”的目的则在于让人们依时而动,做到“时行”。“时行”非常重要,因为“时”是事物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背景要素,无论自然还是社会,都是在“时”之背景、“时”之条件下的运动变化。另外,依时而行固然重要,依时而止意义也非常重大。所以《艮卦?彖传》谓之“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但是止的意义并不简单,不能以为停止不动才是止,其实止还包含着行的意义在内。我们坚持不懈地干一件事情,就是止于行的行。后来我们发现情况变了,这件事情必须停止,不能再干了,这就是止于止的止。止于“行”或止于“止”,决定性的因素是“时”,所以说“动静不失其时”。那么,如何把握时呢?《周易》认为,要想很好地把握时,就要多在“知几”上下功夫。“几”是什么呢?通俗一点说,就是苗头。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事物的发展趋势从细小之处,从眼前之景,便可推得。所以,《周易》特别强调“知几”的功夫,认为如果能够见微知著,守时待变,因时变革,就能够成就大事业。
《周易》中这种“时”的哲学,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思想之一,正是这种思想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伟大民族。温总理强调要“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正是对《周易》中这种“时的哲学”的引申。温家宝总理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政策要十分谨慎和灵活,我们要跟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2003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开幕式上说:“古往今来,旅游一直是人们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强健体魄的美好追求。在古代,中国先哲们就提出了‘观国之光’的思想,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观国之光”的说法出自《周易》中的观卦爻辞,“观”是观察的意思,“光”,指的是民风中好的方面和礼仪制度中的先进部分。一个邦国或地区,只有做到政治清明、风俗淳厚、人民生活富足满意,才能吸引很多的人前来观光。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因为力行仁政,吸引了许多诸侯国的人前来观瞻。例如虞、芮两国的人希望周文王为他们解决纠纷而朝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眼前的一切使他们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们觉得自己的问题过于鄙劣,由是争论不解自决。“利用宾于王”是言观察者应学习被观察国家的人民为国效力的精神,以运用于国家大事和民情民意。“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是说运用观光他国的方法,最终达到借鉴的效果。可见,中国古代观国之光的概念带有很大的人文内涵,在历史上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在我们讲观光,其意义指向与旅游一词相近,指的是观瞻一个国家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光辉灿烂的人文景观。观国之光,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旅游观念。
  说起“旅游”这个词汇,它在中国古代早期是分开来讲的,即“旅”与“游”互不相涉。关于“旅”,《周易》中有旅卦,唐代学者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旅”字是这样说的:“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对于“游”字的解释,《礼记?学记》谓:“闲暇无事谓之游。”相较起来,可以说“游”字与现代所说的“旅游”观念更加接近。将“旅”与“游”合在一起讲,较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例如梁代诗人沈约在《悲哉行》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苹。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这里所谓的“旅游”,是诗人因为客居他乡思念故国从而外出游赏以解忧愁,它还不具备我们今天所说旅游观念的全部内涵,但已经显示了中国古代的旅游观念从早期观国之光的注重人文风俗的考察到偏向游玩消遣的用意转变。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士人喜欢寄情山水,借山水之游以远离政治险恶,从而乐以忘忧。唐宋以后,士人们开始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非常自觉地外出游历,欣赏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人文风俗与民风民情,借此陶冶自己的情操,增进自己的见识修养,以期广结良朋,胸怀天下从而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旅游观念怎样变更,其中都包含有观国之光的积极成分在内。
 观国之光作为中国早期的旅游观念,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与民众的人文教育中曾经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今天,各地区都在发展旅游经济,如果注重发挥旅游中的观光效应,将本地的自然风貌与民风民俗相结合,无疑会提升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温家宝总理引用中国古代先哲观国之光的旅游思想,借以阐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是非常妥帖的。在新的时期,深入发掘中国的旅游资源,倡导观国之光的旅游理念,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05年12月6日上午,在法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应邀前往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总理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于它的刚健自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变革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作为儒家经典之首的《易经》,最早叫《易》,到《周礼》才出现了“周易”之名。“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是“周普”的意思,也就是无所不备,周而复始。但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又有人认为《周易》的得名与《易经》流行于周朝有关;还有人依据《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认为《易经》乃周文王所著,故称为《周易》。“易”的解释也有多种,但通行的就是东汉郑玄的“三义”说。郑玄《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存在状态主要有三种:一是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二是时时在变易之中的;三是恒常不变的。如此众多的解释,一方面说明《周易》成书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部著作内蕴的丰富性。
  今通行本《周易》和马王堆帛书本均包含《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中国古代

I 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从孔门四科看孔门的价值引导与人格追求 院 系: 文学院 专 业: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号: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姓 名: 李玉玲 指 导 老 师: 指 导 老 师: 李芳瑜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单位: 文学院 2012 年 年 5 月 16 日 II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 李玉玲 2012 年 5 月 16 日 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论文(否)保密论文。 保密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 李玉玲 2012 年 5 月 16 日 III 摘要: 本文以《论语》文本为立足点,从孔子所分的四科入手,讨论孔子对孔门四科的道德引导,这些学生的领悟、特长、性格和命运,在探讨过程中对这四门学科作分别论述和综合对比,寻找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并对从属于这四科的代表弟子作深入研究,探讨其外在行为和内在人格精神,以及由这些行为和精神所导致的最终命运,从而揭示教育引导、价值观、性格或者说人格精神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由此为现实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以及现代教育应该给读书人怎样的价值观引导。 孔子在教学中将自己的弟子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在四科中,尤以“德行”居首。孔子的教育是以德育为主的,其弟子大多也都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在这中间,有一些人的行为更趋近于这个“德”的标准,比如被孔子划入“德行“科的颜渊、闵子、仲弓等人,然而这个“德”其实只是精神的想象,孔氏门人毕竟是凡人,活在俗世之中就必定需要考虑生存之道,这就需要现实世界的经营,也就是要有所行动,在分科中叫做“言语”“政事”“文学”。 “德”排斥务农(“繁迟请学稼”一段即是例证)也不提倡经商,认为子贡是“不受命而货值”,这些事情为孔子所不屑,儒家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然而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多次都是依靠子贡的经济援助才得以脱难,后来孔子自己也意识到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孔子对其他三科的论述也以“德行”为基准,这就形成了“德行”与其它三科的对立统一。再从这些弟子们的命运来看,德行科的诸弟子大多生活艰难,未得善终;其它三科的弟子们则在政治、外交、文学等方面做出了各种成就,推动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德行科与其他三科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以《论语》文本为立足点,从孔子所分的四科入手,讨论孔子对孔门四科的道德引导,这些学生的领悟、特长、性格和命运,在探讨过程中对这四门学科作分别论述和综合对比,寻找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并对从属于这四科的代表弟子作深入研究,探讨其外在行为和内在人格精神,以及由这些行为和精神所导致的最终命运,从而揭示教育引导、价值观、性格或者说人格精神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由此为现实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以及现代教育应该给读书人怎样的价值观引导。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论语》这本书的研究比较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向:一,从《论语》文本的解读出发,主要以文义阐释和阅读心得为主。二,从《论语》文本出发,讨论其思想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等,以及单个人物形象的研究或两三个人物形象的对比。三,从孔子本人出发,探讨其思想观念、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等,以及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本文突破了这几个研究套路,找到了一个新的着眼点:从学科划分和学科特征入手,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另一方面,也从门人弟子的接受角度考虑,讨论他们的个性及人格精神,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他们最终的命运归途,从而揭示教育、价值观引导以及个人的性格、人格对与个体命运的影响。,并对当下读书人予以启示。 21 分类与引导:谈《论语》里的“ 教” “ 学” 智慧 1. 1 孔门四科与诸弟子的特征综述 《论语·先进》篇里有这样一段话:“‘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弿,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由,子夏。”在这段论述里,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在孔氏门人中存在着四个分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且这四个类别是学科与专长交融在一起的。本文为了行文需要,暂沿用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孔门四科”这一说,认为这里所讲的是学科划分。 孔子的教育的重心是“德行”,孔子的“德行”思想贯穿于其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所以它居于四科之首。 孔门四科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钱穆先生说: “但孔门所授,乃有最高的人生大道德行一科??子夏列文学科,孔子教之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则治文学科者,仍必上通于德行。子路长治军,冉有善理财,公西华熟娴外交礼节,各就其才性所近,可以各专一业。但冉有为季孙氏家宰,为之理财,使季孙氏富于周公,此已违背了政治大道。孔子告其门人曰‘冉有非吾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但季孙氏也只能用冉有代他理财,若要用冉有来帮他弑君,冉有也不为。① 这一段话非常精辟地道出了孔子以德行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孔门四科中一共提到了十名弟子,这十个人性格各异。德行科的四个人有着十分鲜明的共同点:笃信好学、安贫乐道、深沉内敛、不骄不伐、固守正道。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得到孔子和同门弟子的称赞与尊重。 言语科的两个人在《论语》里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宰我真诚坦率,具有婴孩一般的天真,他的言语往往口无遮拦、不加思考、直白尖锐,他的言语带着一股子刁钻劲,具有向人发难的挑战性和杀伤力。《论语》里有关于宰予对三年之丧的发难: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可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② (《论语·阳货》) 虽然对于此番言语夫子大为不悦,背后还骂宰予“予之不仁也。”然而这里宰予只是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父母尽孝并不表现在守丧期限的长短上, ①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②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 3我想宰予在这里说的话在当时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许多人都这么想,只是他们不敢说,宰予有这个胆量,因为他足够单纯。宰予如此说话定然要引起老师的不满,而且他平常行为又不规矩,还在白天睡觉,难怪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桍也”。(《论语·公治长》)事实上,这只是师徒间互损的玩笑罢了,宰我虽然在小节方面不拘礼数,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还是坚守儒门之道的,他同样具有忠孝节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格。言语科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子贡,他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这一点将在下文做详细论述,这里不赘述。 政事科的两个人似乎都不太让孔子满意,《论语·先进》篇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对于子路,孔子更是劳心伤神,子路不仅好勇无谋,而且喜欢顶撞老师、顽固不化。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往往有一点火药味,比如《论语·子路》篇里的这段对话: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竟敢当面直言“子之迂也”,这在孔门弟子中恐怕独一无二。还有一次,子路让子羔做费宰,孔子说:“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侫者。”(《论语·先进》)子路当着老师的面挑战读书的权威,也真是莽撞冒失了。不过,尽管孔子对冉有和季路心怀不满,对于他们的为政之才孔子还是充分肯定的,他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治长》)尽管冉有和季路的性格中有一些瑕疵,但正如孔子所说:“弑父与君,亦不从也。”他们还是有道德底线,坚守着儒门最基本的原则。 子游和子夏在《论语》中个性特征不鲜明,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具有孔门弟子基本的德行,比如仁、义、礼、智、信等。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 “今读《檀弓》上下二篇,当时的公卿大夫士庶,凡议礼弗决者,必得子游之言以为重轻。故自论‘小敛户内,大敛东阶’,以暨‘陶咏犹舞’诸节,其间共一十有四,而其不足于人者,唯县子‘汰哉叔氏’一言,则其毕生之合礼可知矣。”③ 由此可见,子游在当时是一个礼学大师。 综观上述十人,虽然他们个性各异,但他们的骨子里有着一种相同的品质,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领悟、践行这种品质,那就是“君子人格”。这些人一直坚守儒家的道德要义,虽然他们可能离孔子所规定的“仁”还有一定距离,但他们确实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行。 ③ 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一版,第 443 页。 41. 2 因材施教,孔子的价值观引导 在孔子的教学中,不仅把学生按其个性、特长等条件分门别类,他还针对不同归类、不同特长、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授予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要表现在针对不同弟子的个性、特长、才能施以不同的教学,弟子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会针对不同人的特点给予不同的答案。比如问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世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颜渊学问最精,因此孔子将仁的内涵延伸及“礼”,礼乐文明是儒家提倡的核心,也是最博大精深的部分,以此来教诲颜渊,因为颜渊具有这样深刻的思想和领悟能力,并且也能帮助他更进一步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仲弓的学问不及颜回,因而孔子对他的回答就更浅显明了。子贡是长于言语和政事的人,因此孔子直接以从政做比,告诉他在政治舞台上怎样才算是“仁”。再比如问政: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进一步问如何取舍时,子曰:去食、去兵,“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同样是问政,孔子的回答也完全不同。子贡长于在政治舞台上斡旋,因此孔子给他的回答最具有实践性,对其要求也相当高。“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是为政的基本目标,却也是为政者应该孜孜以求的境界。子路比较鲁莽急躁,因此孔子告诫他要身先士卒,替人民着想,以自己的劳动带动群众的劳动,并且还要在自己的职位上不倦怠。这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却是子路迫切需要做到的事情。孔子给仲弓和子夏的回答也比较具体细微,这都是针对他们的个性而言的。颜渊是孔门弟子中学问和德行的集大成者,因此孔子对他的回答就精深而宏阔,它包括损益夏商周的制度、构建礼乐文明、举贤任能等宏伟的蓝图,这是治理国家的一种理想境界,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充满浪漫的设想,孔子将其告诉颜渊,显然是对其给予了厚望。对于弟子其它的问题,孔子都是遵循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来回答的。 5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文学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培养了多才多艺的士人,也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性。 2 理想与人生:探《论语》里的悲剧意蕴 2. 1 德行科:精神修炼的“ 理想国” 孔门四科中德行科的代表弟子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有几个十分鲜明的共同点:都注重品德修养,在精神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以颜渊最为突出。在颜渊身上,集中体现了孔子所称道的几种品行:坚守原则、安贫乐道、刚毅木讷、深思好学??正是如此,颜渊受到了孔子的大力称赞和同门弟子的景仰。 除了颜渊外,德行科的其他三人也受过孔子的高度赞扬,比如孔子称赞闵子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闵子骞不仅孝,而且还坚持正义和原则,绝不为虎作伥,对于不忠、不臣、不礼的季氏,他坚决拒绝为其效命。《论语·雍也》篇记载: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仲弓也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孔子评价仲弓说:“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仲弓可以南面为君,这是极高的评价。其他人评价冉雍说:“雍也,仁而不侫。”也就是说他品行仁厚却不谗佞,由此可见仲弓的仁德之厚了。冉伯牛这个人在《论语》中只有一处提及:“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孔子对伯牛的疾病很是挂念和痛惜,可见冉伯牛是个贤人,才会得到孔子如此地眷顾惋惜。被列入德行科的诸生都是具有贤德贤才的人,尽管他们的德与才不尽相同,但综观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着一些突出的共同点,正如前文所说,他们都笃信好学、安贫乐道、深沉内敛、不骄不伐、固守正道。这些人的品行概括起来正好用孔子的一段话来表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儒家道德提倡的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恭俭让等内容,具体来说,它要求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谐、朋友忠信,此外还要温良恭俭、谦让有序。齐景公问政时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对于孝悌的具体表现他也作了说明:“父母唯其 6疾之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里的孝悌不仅包含对父母,也包含对兄弟。在孔子的时代,长幼尊卑的伦理顺序分得很清楚,兄长如父,自然兄弟关系也就成了长幼关系,他要求兄长慈爱,幼弟恭顺。“夫妇和谐”在孔子看来也十分重要,所谓“家和万事兴”,古人十分注重“和”字。《论语·学而》篇里有有若的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有子看来,“和”还是要用礼来规约,否则就会生乱。孔子认为在夫妻关系中应该“夫唱妇随”,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方能琴瑟和谐。《论语》中对朋友关系也有论述,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夏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讲信用、守诚信。孔子认为,对朋友应该友善、帮助、真诚、不拘小节。《论语·乡党》篇记载了孔子对朋友的方式:朋友死,无所归,(子)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对待朋友,孔子十分慷慨,可以倾囊相助;他对朋友的馈赠也不十分礼让,这样朋友之间才能保持一种亲密、轻松、自然的关系。 关于孔子的德行教育,有评论者说: “孔子一生从事的都是以道德修身、以德治国,所以他非常喜欢第一类学生。第二类学生以言语著称,孔子虽然很重视言语修辞,但是能言与侫者之间只有一线之隔,所以孔子并不是很喜欢第二类学生。但是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孔子一生都不得志,他所喜欢的那些注重的性的学生也都跟他一样,生活都很贫穷,仕途也不得志,而他不太喜欢的第二、三类学生偏偏混得不错” ④ 这一段评论虽然诙谐,但不无道理,从这些弟子们的命运来看,德行科的诸弟子大多生活艰难,未得善终;其它三科的弟子们则在政治、外交、文学等方面做出了各种成就,推动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这样看来,孔子教育的重点与实际效果错了位。 从理论上看,孔子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完满的道德图景,在这幅图景里,每一个人都安于本分、安居乐业、各知天命、各得其所;人们互相尊重、相互宽容、互帮互助;社会礼乐和谐、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其乐融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真可谓是“大同盛世”。然而,这种道德教化、礼乐文明在当时的社会最终没有盛行起来,孔子的匡时救世思想也屡屡受挫,终不得用。这里面自然有世风时弊的缘故。在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终结也宣告了那个完满世界破灭,孔子的时代已经是一个世风日下的时代,蒙昧原始的公有制社会已不复存在,人们已经私欲膨胀、贼心泛滥、贪图享乐、腐化堕落;而孔子却企图用礼乐文明的规约来 ④ 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78—179。 7约束人们向上古三代那个和谐一体的社会靠拢,欲压弥张、欲抑愈狂,人心在压抑与克制的状态下是不能长久平静的,这种规约化的文明注定无法达成其最终目的,所以孔子的文明思想破碎了,即使在以后的历朝历代君主将其制成法律来遵守,整个世风也只是越来越衰退,而没有出现所谓的“大同盛世”。所以这套礼乐文明下的“德行”规范注定永远只是设想,是存在与精神世界的“理想国”。 除了世风时弊的社会和时代因素,《论语》里的这套“德行”思想本身也出了问题。孔子论道论德,但他所构建起来的整个道德体系都是建立在“真空”状态下的精神“理想国”。孔子所说的“道”“德”排斥务农,认为那是劳力者所做的事,读书人不应该干这苦力活,所以“繁迟请学稼”遭到了孔子的严厉斥责;他也不提倡经商,认为那是不受天命,他说子贡“不受天命而货值”。他欣赏颜回的“安贫乐道”,认为“君子固穷”,这种安于贫穷的思想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它违背了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最终只能被历史淘汰,只能永远存在与精神世界的“理想国”之中。 2. 2悲剧探讨:论颜渊人生的悲剧意蕴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同门师兄弟的精神领袖,是“德行”科最出色的人物,然而他的命运却让人扼腕叹息。他穷苦一生、孜孜以学、年少白头、最后英年早逝,终其一生都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虽然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还“不改其乐”,但这种乐其实是很无奈的: “《孔子家语》说他(颜回)‘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早死。’从孔子对他的描述看来,颜回的早死可能跟他的贫穷有关,他多半死于营养不良。站在今天的立场,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当具备正常生活的能力才对。颜回的情况,只能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权作阿 Q 的自我安慰。”⑤ 也许颜回当时沉浸在钻研学问求取仁义的精神世界中自得其乐,不觉得生活艰苦,但贫寒、饥饿、疾病等现实的苦痛都是实际存在的,和他如影随形,他可以忽略命运,但命运却丝毫没有放松过他。 其实,颜渊命运的悲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在他的性格和价值观方面,有一些东西与生活和时代格格不入,他们很矛盾地结为一体存在于颜渊的意识之中,随着矛盾的深化,它们并没有得到和解,反而一如既往地生机盎然,最终把颜渊推向了深渊。首先,从性格上来看,颜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安、固、讷。“安”即安于现状、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等;“固”即固执己见、固守道德、顽固不化等;“讷”就是寡言少语、不善交际应酬、不善经营谋划,简单地说也就是性格内向。在孔子看来颜回的这些性格特点刚好都符合儒家的“德行”修养, ⑤ 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80。 8然而从现实生存的角度来看,颜渊的性格是不利的,甚至是致命的。先说“安”这一点,安则定,定则不变,不变则穷。也就是说内心安的人就不会想要改变现状,就不能进取。常言道“哀兵必胜”,一个人内心有了愤怒、有了波涛、有了风浪才会奋进、才会拼搏、,最后才会取得进步很成功。颜回的性格中因为有了“安”这个因子,使得他对于自己贫穷的现状并没有感到不满,没有想过要改善它,反而是消极地适应它,其结果是一穷再穷,一直穷下去。当然,这并不是说“安”这种心态绝对不好,而是要适时而安、适可而安。“安”是一种守的策略而非攻的态度,是尽力而为但结果不尽人意时的一种安慰和休整,是全力拼搏之后的一种撤退和放松,是入乎其内之后的出乎其外。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首先所持的态度应该是“不安”,以动荡不安的心态去奋斗,然后才是以安之若素的心态来享受过程、面对结果。颜渊不是这样,他是从一开始就“安”了,结果当然是空乏一世了。再说“固”。颜渊是一个固守儒道、执着儒学、坚守儒德的人,这个本来可以叫做“坚定”“执着”的美德却恰恰成了颜渊性格的缺陷,因为他太固执以至于不肯变化,到了顽固不化的程度。孔子曾这样感叹颜回:“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这里的“进”是指在学问和道德修炼方面,颜渊一心钻研儒学和儒家思想,一心修身养性修炼自己的人格精神,到了只进不止的程度。这就麻烦了,当一个人沉迷于一件事到了迷信、膜拜的程度时,他就走火入魔失去心智了;当学问和德行成了一个人的宗教时,他就只能入乎其内而不能出乎其外了,就不能对学问和德行有所分辨和取舍了,所以颜渊对孔子的教诲惟命是从、无所疑辩、终日不违。有人这样评价颜回的“盲从”: “他对孔子的一切言论主张都坚信不移,时时、处处、事事都按照孔子的教导办事,不越雷池半步,这种盲从态度是不对的。因为孔子自己都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的圣人,他也会有过失。”⑥ 孔子曾这样评价颜渊:“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迷信书本和老师就会愚笨、呆板、后知后觉、不能学以致用、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变通,这自然会使生活陷入困境。再说“讷”。颜渊性格木讷、寡言少语,他不仅在听课时“终日不违”,在私下里也是一个默默地冥思苦想的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本来不一定是坏事,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不适合社会生存,因为他们不善于和人群交流,自然也就难以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帮助;他们不善于从事物质社会的经营和周旋,这样他们就得不到社会给与的相应报酬,就没有了生活来源,这样的生活注定是孤独、贫寒、清苦的。颜渊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心中的条条框框是儒家的各种道德规范,这限制了他大胆经营生活的行动,使他的生活一直得不到改善。 ⑥ 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12:426。 9颜渊的人生悲剧不只与他的性格有关,还与他的思想观念有关,而且他的某些思想观念本身就影响了他某些性格的形成。首先,在颜渊的思想观念里,有一套“君子谋道不谋食”的价值体系。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这一点对他性格中“安”的心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间接导致了他性格中“固守”的一面。孔子在教诲弟子时,一直强调一种“君子人格”,这也是弟子们努力学习并践行的品格。这里说君子只计“谋于道”而不计“谋于食”,这一点使得颜渊只注重道德精神的钻研和修炼、而不注重现实生活的劳作和经营有了理论依据,迷信孔子的颜渊当然这样做了。但问题是,这段话后面还有“学也,禄在其中矣”这一句,这是儒家思想的大宗:学而优则仕,学习的最终目的乃是进入仕途、治国安邦。然而,颜渊学习优秀之后并没有积极地谋求进入仕途治国安邦,而是消极待仕,“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在颜渊的政治思想里自己完全是被动的、是等待的,再加上他又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也没有建设性的政治见解,这样想要统治者主动来请他出山是不太可能的,所以,颜渊始终只停留在“谋道”上,没有向“禄食”转化,这就注定他生活无依无着、贫困终生了。 在颜回的思想里还有一种观念对他性格的养成影响很大,那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让本来就口齿木讷的颜渊更是理直气壮了,给他的不善言辞提供了一个美化的工具。同时,颜渊之所以口齿木讷、少言寡语还与他意识深处的“读书人清高”有关。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大多有一种“清高”情结,这种思想不是骄傲自大、小看他人,而是一种知音难求、曲高和寡的孤独情绪,一种遗世独立、独善其身的高洁。这种“清高”情绪在中国有着渊源流长的传统: “如果恪守孔孟之信念伦理, 以至只能“独善其身”, 势必要摆出一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士状, 这时,“一箪食, 一瓢饮”的颜回和“亡在草泽中”、耻病不耻贫的原宪等儒家前辈就可以成为自我安慰以至自我标榜的楷模。既然天下事与我无关, 修身养性的道家和后来的佛教( 尤其是禅宗) 很自然就成为不得志的儒者的另一处精神家园。”⑦ 当然,颜回的早死不只是他自身的原因,还有许多其它因素,有学者指出: “在对颜回的教育上,孔子不免有重道德而轻全面发展的弊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其早死的原因,或因家贫,营养不良;或因日夜苦读,心力早衰,但其缺乏锻炼或许是更为直接的原 因。”⑧ ⑦ 陈玉明:《子贡与颜回》,《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12: 154。 ⑧ 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12:427。 103 经营与思考:观《论语》里的现实世界 3. 1 言语、政事、文学:俗世经营的“ 竞技场” 在孔门集团中还存在着另外三科:言语、政事、文学。这三科不像德行科那样重视精神世界那些理想的东西,不是意识层面的想象和幻想,他们是注重实干的,是在现实社会中动口、动脑、动手经营的劳动和创造。 言语科的代表人物是宰我和子贡,子贡在《论语》里出场次数很多,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了子贡奉孔子之命出使齐、吴、越、晋,取得存鲁、乱齐、灭吴、霸越、强晋之功绩的一次精彩的唇舌之战,在这次出使中,子贡充分发挥了他的辩论才干和机智的头脑,正如有些评论者所说: “春秋之际,风起云涌。诸侯称霸,战乱不已。各国鹬蚌相争,又相生相克。若要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利用外交关系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须得纵横捭阖,充分利用各国的复杂地缘关系,摸准各国的要害和主政者的心思,借力用力,因势利导。子贡出使之时,灵活应变,见招拆招,两面三刀,通过力量关系的‘长链’,最终保全了鲁国,出色地完成了孔子交代的任务——这不得不归功于子贡对地缘政治敏感而准确的把握。”⑨ 子贡的口辩之才在这次出使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子贡的辩论颇有战国谋臣策士的风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击之以危、因势利导、各个击破。 除了言语之外,子贡还有许多才能,比如从政和经商。子贡的政治才干从前文他出使四国就可明了了,他的经商才能也是一绝。《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 ,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⑩ 由此可见子贡经商非常成功,富甲天下,他的财富对孔子扬名天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子贡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思想活跃,不拘一格,在师门中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因此深受孔子的喜爱。但是,这些并没有使得子贡对孔子有丝毫的不敬,相反,子贡在孔子生前和死后,都能坚定地支持老师”11 政事科的代表人物是冉有和季路,关于这两个人的政治才能,孔子在 ⑨ 岑燮钧:《杰出的外交家子贡》,《文史天地》。2010.08:68。 ⑩ 《史记·货殖列传》,《史记:评注本》,司马迁著:韩兆琦等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1761。 11 张西光:《子贡在孔门中的独特之处》,《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7:56。 11论语中有多处评价,比如《论语·公治长》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政治才能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冉有、季路为季氏家臣,当然竭力为主人效力,不过,虽然冉有竭力为季氏奔走违背了儒家道德原则,但在关键问题上他还是坚持孔门弟子的道德底线的,在卫灵公、卫出公争夺权力的那场战争中,冉有坚定地选择了儒家的道义跟着孔子出游他国,而季路却在这场争斗中迷失了方向,最后死于非命。后来,当鲁国归于平静,季氏再次想起了冉有,冉有重回鲁国,再次做了季氏的家臣,这表明他的政治才能已经得到公认,季氏对他已经十分重视和信任。冉有这次回国也为孔子再次归鲁奠定了基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其明年,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则可矣。”而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12 可以说,在孔子去鲁复归鲁的过程中,冉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缘于他杰出的政治才干。 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子游和子夏在《论语》中出场不多,如前文所说,“文学”在这里不是就文学艺术这个层面而言,而是文学典籍、文章博学、文学文化、文学传承这个层面。有研究指出: “子夏对儒学的创立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 子夏整理古代文献的贡献仅次于孔子, 而他的经学对传播继承孔子学术的贡献又是孔门其他弟子无法比拟的。当代学者李启谦曾说: 子夏“对后世的实际思想影响,超过了孔门弟子中的任何人, 就是颜回、子贡等人也要比他差一等” 13 由此可见,子游和子夏对儒家典籍和儒学文化的发扬与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言语、政事、文学科的诸生所具有的特长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或是 12 《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评注本》,司马迁著:韩兆琦等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773—774。 13 齐廉允:《论子夏》,《英才高职论坛》。2008.08:31。 12言语、或是计谋,或是脑力或是劳力,对那个社会产生了干预和影响,他们与德行科的诸位弟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是内含的,一个是外露的;一个沉静的,一个是运动的;一个属于精神领域,一个属于世俗经营。再从诸生的命运来看,德行科的几个人都生活得比较艰难,他们解决这种艰苦生活的办法是树立精神原则——安贫乐道,这正是孔子提倡的生存境界,所以孔子最推崇颜渊。然而,对于当时那个社会和孔门集团的现实生活来说,真正起推动作用的是其他三科的诸生,他们从事言语、政事、文学方面的工作,这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命运的结局来看,德行科的几个人都清寒终生、生活艰难,而其他三科的人命运各有千秋,为当时那个时代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了那个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从这一点看,德行科在孔门四科中的首席位置恐怕要重新审视了。 · · 3. 2 现实思考:知识分子人格的平衡与优化 通过前文德行科和其他三科的对比可以发现,孔子教育的重心偏在德行上面,他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人格精神,他重点在教诲学生拥有一种君子人格。这与儒家所提倡的礼乐文明、道德教化是息息相通的。因为孔子过分重视精神世界的构建,因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技能培养,前文已经谈过,孔子所说的道德排斥务农,认为那是莽夫所为,不是一个读书人应该从事的事情;他也不提倡经商,认为子贡经商是不接受天命,然而孔氏门人毕竟是凡人,活在俗世之中就必定需要考虑生存之道,也就是现实世界的各种经营,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物质世界的创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说: “重道当然没有错,问题是,知识、技能毕竟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社会实践的主观条件,也是道德形成的基础条件,因此重道而轻艺,把艺与道对立起来就不对了,此一思想倾向和道德导向有碍于中华民族科技的发展。??这种鄙视研究技术的心理对后世知识分子影响极大。”14 因此可以说,孔子教育的重心偏向了错误的一端,他对精神世界的构想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受这种教育影响非常强烈的学生,势必出现精神过分强大而生活能力极度匮乏,颜渊就是例子。幸好子贡、冉有、季路之类的学生没有唯师命是从,否则孔门集团早就崩溃了,孔氏一门也就不会如此扬名千古了。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整个古代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造就了一种传统的知识分子人格:以儒家思想为道德操守的君子人格。然而,也直接导致了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懦弱和含蓄内敛、保守不前的中庸,以及迷信书本、不切实际的呆板和低能等一些传统读书人 14 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228。 13的缺点。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知识分子品格应该有一个新的定位与转型。 然而,在传统知识分子转型的同时,现代知识分子也迫切需要“回归”,即向传统知识分子寻求精神皈依。当下社会是一个浮躁、喧嚣的社会,在这个一切以名利为计量单位的时代里,读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们越来越迷失了方向。“追名逐利”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内心暗流,各种文化作秀和学术造假不断涌现,自我吹捧和相互敌视愈演愈烈,低俗文化和商业文化混淆着文化的正统血脉??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知识分子保住自己的人格与灵魂尤其重要,孔子时代的“君子人格”在当下社会很有恢复的必要。 “我们都应该承认中国现代化得不彻底,不能让人充分满意??中国之所以现代化得不彻底,恰恰是因为她已经变得太现代了,我们已经过于强调现代的这个外壳,而没有充分发育外壳里面应该有的文明内涵,是我们的现代生活不够丰富,这从而也会影响到现代性的整体外观??要充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恰恰是要努力发掘古代传统,才能使这个现代文明变得丰厚而充实。”15 当代知识分子的现代元素与古代知识分子的“君子人格”相结合,才是一个全面的、充满希望的知识分子。 结语 孔子的教育过分关注精神修养而忽视了世俗经营,这导致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营养不良”。在这种教育影响下,再加上自身性格的因素,使得颜渊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言语、政事、文学三科的诸生在现实世界中各显神通,从事各种事情发挥自己的才干,极大地影响了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鉴于此,在当下这个浮躁、虚华的社会,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进行互补优化十分必要,传统的知识分子需要现代知识分子的洒脱和技能,现代知识分子需要传统知识分子的品格和灵魂,如此相互损益,方能达到平衡和优化。 15 陈来、甘阳主编:《孔子与当代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90。 14参考文献 专著 [1]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 [4]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 [6]《史记:评注本》,司马迁著:韩兆琦等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 [7]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陈来、甘阳主编:《孔子与当代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期刊 [1]陈玉明:《子贡与颜回》,《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12: 154。 [2]岑燮钧:《杰出的外交家子贡》,《文史天地》。2010.08:68。 [3]张西光:《子贡在孔门中的独特之处》,《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7:56。 [4]齐廉允:《论子夏》,《英才高职论坛》。2008.08: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人处事有多重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