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租北京电影学院明星女生宿舍床位

《》自从调档至周日晚上播出之后,大胆创新的想法暴露无遗。上周播出的这一期,竟然穿着睡衣就开始聊上了。

毕业于的韩雪真敢说,她说她上学的时候,睡觉前也喜欢和舍友聊聊男生,说完她自己都害羞了,还反问一句:不然呢?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更是语出惊人:我们是能干的和不能干的都干了。即使是汪涵这样见过大世面的人都惊讶了。

韩雪表示很羡慕宋佳,上大学的时候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可以互相串门;但就不行,有个阿姨在中间挡着呢!

后来,在汪涵的带领下,他们又聊起了“”的话题,现场竟然有5个明星举手赞同“裸睡是健康的”,但是只有一个女明星,那就是韩雪!

宋佳表示自己一定要穿睡衣睡觉,而且睡衣太多,有时候挑睡衣就要挑一个小时,而韩雪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睡衣!

知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韩雪之前给了我们太多惊喜——配音、唱歌、跳舞、推理、演戏等等。这次在《》又给大家留下一个“养生专家”的印象,她在现场大谈“裸睡”的好处。

则比较直接,说一直就喜欢裸睡,现在还裸!这句话有歧义,害得、韩雪、谢楠都往他身上看……

则很害羞,说自己不像那样,自己穿着内衣睡觉!这句话引来了其他嘉宾的质疑:你都穿着内衣睡觉了,还怎么叫“”啊?

也许现场还说了其他的话了吧?只是因为尺度太大,没有播出来,也许不是说的“内衣”两个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6月中旬,正值《茶馆》和《关系》两部话剧同时演出,人艺“五虎”难得凑齐了。仲夏的下午,空气闷热,剧场里没什么人,巨大的吊灯关着,舞台上一片静悄悄。我们借用了冯远征和同事们的化妆间,这几天正逢《茶馆》演出, 每个人的桌前都放着几顶假发,黝黑的满族长辫子、齐额的现代头到花白的长发,一眼看过去,一个经典戏剧人物的一生就被概括了。?

老哥几个陆续到了,他们是认识了 33 年的同学和同事,一见面,n扬起下颌打招呼 :“哎,来了?”他们互相太熟悉了,没有额外的热络。吴刚吹完头发,让化妆师找来一管睫毛刷,他把自己的鬓角刷了几下,几根白发被染成了黑色。n

“五虎”第一次互相见面是在 1985 年。那一年,这5个小伙子刚刚二十出头,每一个都是瘦削、颀长、满溢着单纯的青春。n北京人艺学员班当年有三千多报名者,里头筛选出 15 个学生,n两年四个学期下来,又淘汰了 7 个,最后留下来 5 个男生 :冯远征、吴刚、丁志诚、高冬平和王刚。 

不像电影学院,招生总往好看了找,人艺学员班是“缺什么招什么”,生旦净末丑,一样都不能缺,知道自己是按什么招的吗?n吴刚说他“一直不敢问”。比如,冯远征考北京电影学院落选,n理由是“形象一般”。即便如此,比照北京人艺过往传统,这届学生看上去还是“一水儿的小生”。从此他们就开始了在北京人艺的演员生涯。在那之前,他们曾是飞行员、警察、前跳伞兵或美工,从此之后,他们在舞台上扮演这些身份。n但此时的他们远未成为“人艺五虎”,事实上,直到 2012 年前,n这5个男人甚至都未同台演戏过,总是凑不齐,赶不上。比如《茶馆》,独缺丁志诚 ;整个上世纪90年代冯远征人在德国,n若干个戏就独缺了他。

时代也把他们往舞台以外推。2001年,冯远征在电视剧《不n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扮演家暴男,直到现在还是 80 后一代的“童年阴影”。第二年,浓眉大眼的丁志诚在《重案六组》里演n警察杨震,这形象倒是美好得多。更“美”的是高冬平,他在《大明宫词》里扮演男宠杨昌宗,是武则天看上的漂亮男孩。

时光对于很多演员而言,恨中交叠了爱。高冬平之后无法再扮演《雷雨》里稚嫩公子哥儿周冲,反而成了《十二公民》改头换面前黑帮分子 5 号陪审员。王刚胖了,体形魁梧后,更像《李白》里的将军郭子仪了,或者《我们的荆轲》里头的秦始皇。

五虎心目中的英雄是朱旭和郑榕,两位老先生都演到八十多岁,矍铄如蓝天野,93 岁了还活跃在话剧舞台,几年前还主演两n个小时的《冬之旅》。

2012 年,剧院要排《哗变》,这部描述“二战”后军事法庭对战舰凯恩号的话剧是部十足的男人戏,也成了“五虎”阔别多年的“合体”。《哗变》上一轮演出时,冯远征在微博上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五个老男人身着军装在演出前的合影,一张是n80 年代的青葱岁月:1987 年,剧院办舞会,就在北京人艺前厅,n5 个小伙子举着啤酒瓶合了影,好比青春乍泄,举瓶以庆之。难怪多年以后,五位老哥仍心心念念“弄一个原创话剧”,每回 5n个人聚在一起,都要念叨此事“:咱再找一个好本子,再同台一次。”n刚刚在化妆间里穿着便装、嘻嘻哈哈的几个人,换上戏服站在一n起,相机镜头一对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立刻都变了,几乎是一n秒入戏 :笔挺、端正、眼神机警,好像要奔赴某个机密的任务。n镜头一放下,休息的空当,几个人围坐在一个沙发上,全都松散下来。高冬平最近在拍一部电视剧,演杜月笙,他比画着自己的一场戏 :汽车门开了,拐棍先下来,人再迈腿,他表情威严地下了车,手撑着拐棍,有一个亮相。n

“我下车了,一声不吭,不能吭,人家说的上海话啊。”大家大笑了起来,高冬平一直留长发,为了这部戏剪成了寸头,自己n挺心疼。老哥几个也觉得可惜,丁志诚提起之前在朋友圈看到的剧照,夸高冬平留胡子的造型不错 :“你啊,我跟你说,以后真得留胡子。”冯远征赞同 :“确实挺好。”n“我跟你们说,咱们就得留胡子,可不能什么都没有。”丁志诚说。n这群人年龄也不小了,都已经过了 5 张,“再溜光水滑儿的有点儿不适应。” 

跟人艺的历史比,“五虎”还是年轻人——《茶馆》已经演了n700 多场,1988 年开始的《天下第一楼》也演了 600 多场,n人艺的经典剧目都有漫长的生命期,一代一代的话剧演员,在n里面从年轻人演到老年角色,从扛大旗的龙套,到走到舞台正n中央,方寸之间的舞台已经可以容得下演员的一生。n

“北京人动不动就问,你哪个单位的?我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家在舞台上磨,天天就吃的这碗饭。来到剧院就跟一个n家似的,我们这一生,大家就跟亲兄弟一样。”丁志诚在“五虎”n里最爱张罗,每年聚齐哥五个吃两三顿饭。2015 年,他还在屏幕上给兄弟们搭了个台,丁志诚自己做制片,筹划了谍战剧《无名者》,“五虎”在上海开心热闹地拍了几十天。

平时其实没有人讲“人艺五虎”这个词。5 个人相识多年,一n起送走过冯远征、丁志诚离世的家人,丁志诚与冯远征的太太n搭了多年对手戏,在《茶馆》里,几人又分头变成了“宋恩子”、“唐铁嘴”、“松二爷”、“大令”,表演悲欢离合的另一段人生。n“我家老太太离世的头一天,我排戏根本走不开,吴刚两口子n去了医院,老太太那时候神志已经不清了,却一下叫出了他俩的名字......”丁志诚有点伤感。 

经历过这些之后,坐在一起,5 个人大多聊家长里短,很少再谈戏剧了,“不交谈,认认真真演戏。已经到了四十多岁、n五十岁的人,大家对自己的认知已经很清晰、很淡然了。我认认真真演戏就完了,我对得起自己就完了。”那些外人期待的CP和互动,生活里并不怎么浓墨重彩。冯远征说,“兄弟情谊n这些,都在心里。”

冯远征:从北京到柏林再到北京

2017年夏天,冯远征去了趟德国柏林,找自己的德国妈妈梅尔辛。

冯远征第一次去柏林,是1989 年,当时他27岁,坐了8 天火车,穿越蒙古、苏联,抵达西柏林,学习表演。他是被邀请过去的,n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表演系教授露特 · 梅尔辛此前在北京人艺教学,她看中了学员冯远征,回国后给他发了几次邀请函,希望他去德国继续学习。

冯远征条件不错,他上课认真,不惜力,进入人艺前就演过电影,也是班上第一个被剧院抽调去演话剧大戏的学生。在德国,他接受了两年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流派的训练,学会了德语,每天跟德国演员一起排戏,习惯了每天吃三明治的生活。

可是当梅尔辛让他留在德国时,冯远征发现自己留不下来 —— 一张陌生的、长得不一样的外国脸,没法融入当地的戏剧舞台。舞台之外,这个国家正在东西统一,全民大选。年轻热情的朋友们每天都在讨论政治,n可冯远征一参与,大家就以一种“跟你有什么关系?”的眼神看他。朋友还劝他,你是外国人,千万别上街,别碰上新纳粹再打你。n

“我已经忽视了自己的外表,认为自己是这里的一员了,但别人看我就是外国人。”冯远征选择了回国,告别时,梅尔辛冷冰冰的——她的期待全都落空了。


n1990 年代,冯远征一回国,就遇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他先演了 6 年影视剧,又回到了话剧舞台上。人艺有自己一套严格的训练系统,读书时排练《北京人》,一个撩门帘的动作,冯远征就练了一上午,导演让他穿布鞋、梳着分头排练,又过了很久,冯远征领悟了,分头是让他看起来成熟,布鞋一上脚,人的动作也会变得轻起来。

n人艺一直有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统,排《玩家》的时候,剧院要请专家过来上课,教怎么鉴赏瓷器,鉴赏国画,讲讲行业的奇闻异事。冯远征演一位收藏世家的子弟,演完这部剧,倒不能说有鉴别真假的本事,n但起码一个杯子是哪个年代的,他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知道让人看个瓷器,“你绝对不能递我手里,我也不能去接——碎了算谁的?一定是你放在桌子上,放稳了,我再拿起来。” 

这种专业的练习,促成了冯远征慢慢在影视圈的走红。很多角色性格太n过分明,比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暴力的安嘉和、《天下无贼》的劫匪、《非诚勿扰》里的娘娘腔角色,十多年里,一直跟着互联网的技术发n展,不断以截图、GIF 动画、小视频的形式反复翻红。 

冯远征自己最满意的,是 2009 年的一部电视剧《侦探小说》,冯远征饰演主角探长,有一集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破案陈述。冯远征自己上手写的台词,提前一个月时间,每天背一遍。等到重头戏开拍那天,2 个机位,n5 页纸台词,镜头一气呵成,“一张嘴,所有的台词就都出来了。”这部戏市场反响一般,冯远征知道很多人可能都没看过,但这不影响他对自己的肯定。 

北京人艺在外人眼中,这些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建筑还是那幢剧场和一个 4 层小楼,剧场带有浓重的年代感,上一次装修还是 1998 年,一n进门就有种巨大安静笼罩过来。n

从德国回来,近 30 年过去了,人艺剧场外的世界天翻地覆。人艺的多年培养模式和急速成名的明星路线,是完全的对立面。这两年里,冯远征反复被媒体问如何比较“小鲜肉”和“老戏骨”,人们期待他以艺术家n的角色能说些正视听的话。他确实面临着这种考验,现在的冯远征是人艺演员队队长,一名处级干部,1985 年人艺五虎入学考试时,候选者有n3000 多人,现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每年有四五百人报名,可除了今年,n前两年都没招到新人,“就是因为不行。” 

台词、形体、发音、口音、基本功......冯远征在各种讲座、采访中重新讲这些表演教学细节,9 年前媒体报道里的形容,今日依然适用 :冯远征很像德国人,“严谨、守时、重承诺、不厌其烦,也许有点儿古板。”n冯远征跟德国妈妈的联络中断过很多年,2008 年上电视访谈时,冯远征提到,他很想念梅尔辛。节目组真的带着冯远征的书,托人去德国,敲开了梅尔辛的家门。那是冯远征成名后的书,照片大多是影视剧剧照,n梅尔辛看完很失望,她以为“征”已经离开了人艺,离开了戏剧。

n“在欧洲,舞台剧就是话剧,等同于交响乐、等同于歌剧、等同于芭蕾,n它是高层次的艺术。一个人请你去看话剧,是给你很高的礼遇。”冯远征理解梅尔辛的遗憾,他又托朋友专门去告诉梅尔辛,我还在人艺,还在坚持演戏剧。n

北京人艺、梅尔辛,是冯远征之所以成为冯远征的两个决定者,冯远征n现在也变成了影响下一代的人。

n2013 年,冯远征带着太太,去德国看望过一次梅尔辛,梅尔辛已经是n80 多岁的老太太,腿肿着,坐着轮椅,老房子院里都是草长到半人高,n没有人帮忙打理。冯远征看着老师,第一反应想哭,但没哭,微笑着拥抱了老太太。告别的时候冯远征又一次拥抱梅尔辛,心里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戏剧里的场景和现实,终究是两回事情。冯远征前几年生了一次急病“,很严重,严重到可能不及时抢救就没了。”接诊的医生治疗完,语气非常平静地说,你没有问题了。 

冯远征当时情绪有些激动。过后心里又想,如果有一天我演这种场景,n我也要演这样的大夫,他天天接触生和死,凭什么要跟你眼含热泪?观众已经形成了一套观赏习惯,可真正了解的人知道,那些过度渲染的场景并不是真的。n

2017 年,在去德国之前,冯远征已经几年都没联系上梅尔辛了。等到了柏林,他被告知,老人在 2014 年已经离世了。 

梅尔辛的故居被重新粉刷,现在已经租出去了。租户知道这段渊源,热情地带他重新参观了一遍。尽管所有的陈设都变了,当年的房间已经变成了杂货间,冯远征还是找回了无数的记忆。 

跟普通人预想的情节不一样,冯远征没有去墓地,“没有拿着鲜花过去,n像中国人似的跪下磕头......我就去家里转了转。”梅尔辛的儿子也不告诉冯远征墓地在哪里,说那是个秘密,如果冯远征再来德国,就到房子这n儿看看就行了。n

“他一说我就明白了,我说好,我不会再问妈妈在哪里,看看这个家,就算是看到我的德国妈妈了。”冯远征答应了。他此时 55 岁,跟梅尔辛初来中国的年纪,已经相差不多。n

2017 年,《茶馆》时隔一年开始新一轮演出时,正好赶上吴刚因为达康书记火遍全网。北京人艺的这部经典本来演出时就一票难求,因为吴刚,票更难买了。北京人艺后台的过道里,送来预祝《茶馆》演出成功的花篮里,10 个里头 8 个是奔着吴刚去的,还有粉丝赶在开场堵在门口,n吴刚就站在后台门口,逐个签名、合影、感谢。n

“热闹过一阵就好了”,吴刚淡然地说。n这算是大器晚成吗?显然不是。这又不是吴刚第一次见识这般阵势。n2009 年,光是电视剧就有《潜伏》、《风声》和《建国大业》,还有《梅兰芳》里的费二爷,到了年底,《铁人》还助他得了金鸡奖。n观众早就迭代了,吴刚却还是吴刚。这轮为达康书记做表情包的年轻观众,n跟上一波喜欢陆远桥很可能完全不是一批。也或许就是同一批,只是过去了七八年,大家早忘了,所以“爆红”之后的感觉?“没什么夸张的事,n还是老老实实在剧院演戏,踏踏实实在剧组拍戏,就这点儿事”。n工作上呢?倒也有点儿区别,比如《人民的名义》持续不断的余波里,n他出演的《战狼 2》上映,主创在各地路演宣传,“还有很多影迷叫我达康书记。”

吴刚其实算是“童星出道”,10 岁时就跟“济公”游本昌联合n出演了儿童单本剧《大轮船来了》。那时的电视还是直播,不止如此,很少家庭里头有电视机,所以他三年级班上的同学谁也不信他上了电视。吴刚就跟剧组要了几截废胶片,拿回去展示给同学,“看,这是我演的,看着是照片,搁放映机里,连起来就动了”。n

游本昌后来回忆这段经历,评价 10 岁的吴刚像个“小大人,n理性的班长”,到了北京人艺学员班,吴刚还真当了班长。同学们负责“闹事儿”,他负责“平事儿”。其余的时候,除了上课就在图书馆,“我们剧院的图书馆是全北京文艺团队藏书最全的,这点东西都看不完呢”。n也有吴刚不在行的。他最不喜欢上形体课,因为自己筋短又硬,“怎么掰也不如冯远征”。所以一压腿,就偷跑出去上厕所。后来老师让他到第一排坐着,好好看着。4 学期形体课下来,昆曲、京剧、芭蕾挨个学了一遍,老师激励他,“吴刚你这大长腿,不学不行”,自己又是班长,掐着脖子也得上。n从“小大人”到“老戏骨”,吴刚一没有中年危机,二很少自我怀疑。这就像濮存昕说的,“吴刚挖了多少年的渠,如今‘渠到水成’”。

尽管从 2012 年开始,《哗变》才聚齐“五虎”,但吴刚从 1988n年这部戏初排时就爱上了它,尤其想演律师格林渥。上世纪n80 年代,吴刚这辈儿刚从学员班毕业的年轻演员还演不上主要角色,吴刚就等着。等到有一天,任宝贤突然失声,剧院给他三天时间,让他预备着,吴刚真把格林渥的角色拿下了,修宗迪扮演的基弗 B 角干脆也让吴刚一并担任,后来演出时,两位前辈一个声音好了,一个身体也康复了,吴刚最终没等到这个格林渥。直到 2006 年,《哗变》复排,导演任鸣在青年演员n里重整一班人马,挖渠多年的吴刚,总算演到了这个角色,并且,还借此拿到了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n

高冬平在剧院算是顺的,当大家还在跑龙套杵大枪,贴个胡子演老头儿时,他已经在《雷雨》里面扮上了周冲。

1997 年,李少红筹拍《大明宫词》,正在选演员。朋友推荐高冬平去看看,他一打听,李少红是北京电影学院 78 导演班的,n戏又是年代戏,就去了。李少红也不认识高冬平,但见他在边上插兜站着,本来还跟别人聊着,就停下来跟这位自我介绍说n

“北京人艺高冬平”的小伙子聊了半小时。末了,李少红问高n冬平,怎么什么都没拿,高冬平一看周围的人,都带着厚厚一n摞相册本呢,只好说,“我就想跟您见见,特别想有机会跟您n合作,但古装戏就算了,下回您有什么戏再看”。n没想到李少红说现在这个就有角色适合他,高冬平当然好奇了,n问,“是个什么角色”,导演一声不响。n

那天之后的一个月《大明宫词》剧组的副导演给他电话让他去,n高冬平给婉拒了。后来李少红亲自打去电话,“你怎么不来呀”。n高冬平还是拧着没答应下来,其实他就是想看看剧本。n直到最后,高冬平终于去了,对方拿出的不是剧本,而是直接n拿出了演出合同。高冬平心想,我这没名没姓,这就算是很不n错了,好歹给答应了。

n到了叶锦添给《大明宫词》定造型那天,高冬平跟傅彪俩人挨n着 坐 “, 4 个小时给我化得 , 都 睡 着 了 ” 。 等 他 睁 眼 一 看 镜 子 , 傻了 。n傅彪就在旁边笑,说,“你这角色目前还没人能演呢”。演什么?n一个男宠。高冬平一听,心想“总算明白为啥一直不说角色是n什么”。n高冬平在《大明宫词》里扮演的张昌宗,服侍对象是武则天,n剧中表现他取悦最有权力的女人的方式是绣花,而且擅绣荷花,n手法、身形无不柔媚。其中有一场戏,当着武则天的面,陈红n扮演的太平公主坐下来为一幅绣收尾,高冬平就倚在她后背,n捉着陈红的手,一针一针地缝,少年气十足,站在屏风前绣荷n花时的一颦一笑简直惹人怜爱。n但剧组里其他演员头几个月都不敢跟他说话。拍完戏就旁边拿n个椅子坐着,放饭了,大家围一桌吃饭,还是不说话,“看着酷,n一接触发现外冷内热,典型的摩羯座”。 

吴刚和《人民的名义》火了之后,顺便还带火了几个“周边产n品”,高冬平和他名字首字母 GDP 就是其中之一。“达康书记n和他的 GDP”成为流行语后,擅长挖掘物料的粉丝们对这个n命题进行了演绎。他们发现,人艺“五虎”中的高冬平名字首n字母正好就是 GDP,天下还有这么巧合的事?更巧的是,在n扮演达康书记之前,吴刚还在《王朝的女人》里扮演过高力n士,而张昌宗和高力士在同一个时代里生活过。一不做二不休,nB 站上就出现了高力士和张昌宗 cut(二个角色的拼贴视频),n还别说,挺合拍。

n高冬平演出了张昌宗这个人物身上的单纯与悲凉,反响很好。n但他自己最满意的角色是《手心手背》里的郎健,因为是自己“把角色争到手的”。这个北京市井胡同儿里的角色让高冬平感n到,这才是跟自己生活比较贴近的人物,“这个人看着痞痞坏坏,n实际上又特别仗义”。这么说来,电影《十二公民》里的 5 号n陪审员,也是如此。北京人艺演戏讲究体验,像张昌宗这样的n角色他就只能靠想象。n张昌宗这个角色像是平地惊雷,炸翻观众的想象力。哪知高冬n平自己,上能演男宠,换个面目就是警察。《茶馆》里头他扮n演宋恩子,是老式军阀特务。舞台上,他和同事要上去抓冯远n征和濮存昕,高冬平的气场一点没输,“先把架式撑开,拿人n的时候,眼一撇,问一句,你刚才说什么”。别看他瘦,他这n么一招呼,气势全出来了。把内在做足了,多瘦小一警察都能n让你肝颤儿。 

高冬平塑造的角色大都以反面人物居多,既使演正面人物,他n也愿意演有缺点的,就算是警察也得有特点。“我是想跟别人n演的不一样”。所以有机会,他总是想尝试人设完全不一样的n角色——女权下悲凉又妖娆的“男宠”,制度下阴郁毒辣却又n有正义感的“5 号陪审员”......但不论是谁,都像阿尔 · 帕西n诺那样,演什么,都演出神采,还铁定带着自己的个人魅力。

王刚:每场戏都是终身浪漫的开端

1985 年,冯远征到北京人艺前,已经演电影男主角了,片子名叫《青春祭》。n考试结束,大家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冯远征到剧院给老师送电影票,在n楼道里碰到了穿着警服去取体检表的王刚。这是王刚见到的第一个同学,一问,n听说人已经主演一部电影了,心想,这个班果然人才济济。n实际上王刚自己就挺出色的。他 18 岁入伍,复员后直接进了北京市公安局,还在那儿做一档“金盾栏目”,是单位重点培养的人才。哪知这节目还没做几n期,他就去考了北京人艺。1984 年,王刚就已经被人艺录取,但这一年只招n到七八个合适的学生,北京人艺向来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组不成一个班,这n届学员班索性取消。

到了第二年,王刚又给考上了。做年轻演员招生工作的演员肖鹏还为此特地跑n了一趟市公安局,想给王刚送去好消息,没碰上,于是给他留了一张纸条。话n语本身并无感情色彩,无非是“已被北京人艺学员班录取,请于何时何地去报n到”,但这张朴素的纸条让王刚记了三十多年,也从此为他拉开了演员生涯的n大幕。 

虽然他常跟人提起从公安干警到学员班的转变,并且总补一句,“进剧院冒了n风险”,因为首先干部身份要拿掉,而且他原来工资是每个月 59 块,进了人艺n一个月只能拿 23 块补助,少了一半儿,还面临淘汰的风险,但谁都知道,这n话里头透露的反而是毫不留恋。n王刚一头扎进北京人艺的舞台。白天上课,晚上跟着大戏跑龙套。换个角度想,n别人看戏是在台下,他们就在台上零距离观摩表演艺术大师的演出,“这种耳n濡目染别的地儿没有”。剧院里有句严肃的玩笑,“没站过大兵,就不是北京人n艺学员班毕业的演员”,王刚还能记得他们班所有同学在《蔡文姬》舞台上一n起站那四十五分钟的场景,“要是当时有手机,能拍下这一幕多好”,当时的照片,n如今存留下的只有一张。

“五虎”里头,王刚年纪最小,块头最大,不过他以前瘦。1988 年,北京人艺n开始排《天下第一楼》,这算得上五个哥们儿的毕业大戏,他们终于都有了台词,n王刚最开始演一个清瘦的宫差。12 年后,剧院重排这部戏,把厨师罗大头这n个角色给了后来体形颇有分量的王刚,“当时一愣,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扛下n这角色”。这个角色原来的扮演者是韩善续,老先生演绎多年的经典,突然交n到自己手上,王刚不敢怠慢。自己不会讲山东话,排练第一个礼拜尝试用普通n话演,“怎么都找不到感觉”。后来觉醒,学了山东话来演,终于戏成。n算下来,王刚跟着《天下第一楼》演出,离 600 场整已不太远。每一次站在谢n幕的舞台上,王刚都静下来感受观众掌声的热烈,身体里的一小部分,还在等n待新的开始。n

丁志诚:痛饮生活的满杯

拍照当晚,丁志诚有演出。离上台还有 4 个小时,他不打算化妆了,n要了根眉笔,自己站在镜子前,一条一条地把眉形勾了出来。n头发做个造型吗?化妆师问。“不做了,我这样绝对行,啥......也n不用打。”丁志诚又开始特别有主见了。n

55 岁的丁志诚体形匀称,身高 1 米 8,体重保持在 140 斤以内。n他每天早上只吃一颗鸡蛋,等晚上下了戏,再去吃夜宵,因为开n场演出前大家是不能吃东西的,这在专业上叫饱吹饿唱。n当晚的戏是《关系》,丁志诚演男主角,女主角是梁丹妮,她也是n冯远征的太太。这部戏已经演了 9 年,超过百场。

《关系》今年要演 17 场,实话实说,“两头的几场兴奋,中间兴奋n不了,天天这么演,搁谁都一样。”在这群朋友面前,他没必要讲n太多,每个人都能立刻理解这种感觉。演话剧,是一个辛苦的工作,n它代表着每天在舞台上的全情投入,纤毫错误都会直接被观众看n到。第二天,一切归零,又要从头开始。丁志诚的第一个正式角色,n是 1988 年的《天下第一楼》,当年他 25 岁,饰演一名上岁数的风n水先生。

“风水是一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丁志诚在这个角色里经历了n人艺的培养模式,他跟老演员聊天,慢慢地脑子里似乎出现了这n么个人物形象,自己读《易经》,又被前辈推荐去中国民俗博物馆,n开了介绍信,去翻资料,跟那儿的人接着聊。n在舞台上,丁志诚顶着瓜皮帽,贴了山羊胡子,戴着圆眼镜,挥n着黑扇子,幽幽地踱步出来。一举一动都慢悠悠的,“前临驰道,n背靠高墙”,风水先生翘着兰花指,拧成了八字眉,京片子要比生n活里浓厚“:好地方好地方,风水宝地呀 !”如今看短短的视频段落,n年轻时人也清瘦,那个舞台上的形象,完全看不出丁志诚本人的n影子。n其实这个风水先生在舞台上,只是个近乎龙套的小角色,整个出n场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 10 分钟。演话剧的投入远远比演影视剧高,n收入却不成正比,哪怕在 1985 年刚入学期间也是。当年人艺在三n楼给培训班学员们腾出了两间房,做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大家n都住在剧院里,方便天天练早功。人艺给学员们发工资,每个月三十多块钱,演一场戏,额外有 5 毛钱补贴。可是一跟当年的物价对比,n就知道这薪水有多微薄了 :“当时剧场边上有个加州牛肉面,一碗面一块多钱——我们演出一场还不够吃碗面的。”n支撑大家的,还是一种巨大的荣誉感。1980 年代,北京人艺经常有专家讲座,很多电影学院、戏曲学院、文艺团体的人会来旁听。丁志诚还是n位演艺爱好者时,每次一走过传达室,进了人艺大院,“就有一种敬仰感,n就特别想见着于是之老师、蓝天野老师,见到谁都是一种兴奋。”大院至今有这个影响力,这终究是靠那么多戏堆出来的一个金字招牌。

1995 年,赵宝刚拍《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时,有个心胸狭窄的公安队长n角色一直找不到演员,有人推荐丁志诚时,赵宝刚还嘀咕,我怎么没听n说过这个人?此时的丁志诚正是演艺事业的低谷,他在人艺跑了多年龙n套,中间自己下海做过装修生意,被朋友拉到了剧组,一试戏,赵宝刚确定了 :“就是这个人。”n

人艺的训练终于成就了他。从这部电视剧开始,丁志诚一头扎进了影n视圈。《重案六组》《白银帝国》《梦开始的地方》《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他变得家喻户晓。在荧屏上,丁志诚演好警察、坏警察,演n军统高官、公司老板。2006 年开始,他又回到人艺的剧场上,这里是n郭、老、曹(郭沫若、老舍、曹禺)的剧院,是现实主义风格主导的地n方。不管是《茶馆》里的各色人等,还是获得了中国话剧金狮奖的《关系》n和《推销员之死》,这里的大小人物,都是北京的小市民。“你看的都是n阳春白雪,但表现的很多都是下里巴人。” 

绕了一圈,当年一起来到人艺的 5 个小伙子,现在都变成了人艺的台柱n子。他们经历了一种最朴素的、基础的培养方式,高冬平拍照时说,干了这么多年,大家也不习惯拍这种大片,抛头露面,更别提频繁上什么n综艺节目了,“不好意思”。而外界对于老哥几个的火,跟五个人之间的感情更没什么关系,丁志诚很诚实地说他可能有的哥们儿的剧都没看过,冯远征也不觉得哪次有什么特殊。这种事儿,对一群几十年的老朋友们来说,不算是什么大事儿。

n1985 级进入人艺,第一堂课上,老师就告诉这些未来的演员,要想演好戏,要“痛饮生活的满杯”。当时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n谁都没有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33 年过去了,姑娘们、小伙子们,整个班都还留在这个剧院里。生活的满杯,大抵n是各自体会了,痛饮之后,现在的状态是平静。“北京人艺有一句,我不管是哪届学生班,都要在舞台上走完你的一生,我n们的教育全是这样”,丁志诚说。

n片子拍完,丁志诚穿着《哗变》的制服,慢悠悠地回到了化妆间,离他今晚上台还有 1 个半小时,又一个北京人艺的夜晚,n要开始了。

采访+文=陆一+文景n

  大学宿舍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大学生活一天之中最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中度过,所以说,和谐融洽的寝室关系和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让我们愉快的度过四年大学生活。北京电影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也就成了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北京电影学院宿舍条件:

1北京电影学院宿舍条件及收费标准

  四人一间宿舍900元/年

  学校有很多公寓楼的,1,2号公寓都是4人一间,青影招待所是2人一间,所有宿舍空调电视网络齐全,而且不断电不断网,基本上都是上床下桌,有的是上下铺,大小挺合适,每一层都有水房,厕所充足。

  北京电影学院女生都在2号公寓。一般都是四人寝,床是金属的,不是木头的,24小时热水,有空调,晚上还不停电,有电视,各大卫视都有的。冬天暖气开的很足。非常好,有空调配备。宿舍号和床号都是入学时就分配好的,报到交学费的时候会有分配名单,床铺编号都是分配好的。北影录取的名单是按照考号安排的,所以宿舍也是这个顺序,遇到单数分配不开的时候有可能会让你和其他系的住。

1北京电影学院校园环境

  北京电影学院(学校国标码:10050)坐落在北京市,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主管、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侯光明,现任校长为张会军。

  北京电影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

1北京电影学院师哥师姐说宿舍条件

  1、我院共有5个食堂:一楼小食堂,二楼大食堂,二楼园中园餐厅,三楼呱呱食品一条街,红地毯餐厅,各种价位齐全,中、低、高档尽请自主选择。

  2、四人间或六人间,有空调,没有很豪华,但算不错的。

  3、北影肯定是非常好啦,都是未来的

  4、看你分到几号公寓了女生都在2号公寓有这样的床但是床是金属的不是木头的条件是相当号24小时热水有空调晚上不熄灯有电视什么凤凰台东风台星空卫视都有的冬天暖气开的很足如果男生的话可能到一号公寓所以就没有这样的床了但是其他条件是一样的。

  5、一般都比较老了。。。。。。

  6、你好,你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新生吧。你们学校有很多公寓楼的,1,2号公寓都是4人一间,青影招待所是2人一间,所有宿舍空调电视网络齐全,而且不断电不断网,基本上都是上床下桌,有的是上下铺,大小挺合适,每一层都有水房,厕所充足。

  7、本科4人一间。1号公寓每层2个厕所,一个水房。洗澡到公共澡堂...不是独间哦。呵呵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特别说明:以上北京电影学院宿舍怎么样住宿条件好不好信息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网站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电影学院明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