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是不是感觉已经发展到头了

  【摘 要】本文以贵州省荔波县幼儿园课程为例,首先介绍了该园课程情况,而后阐述了该园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贵州省荔波县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幼儿园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贵州省荔波县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针对性的提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策略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一、荔波幼儿园基本情况及课程现状
  荔波县幼儿园是省级一级一类幼儿园,设置有小、中、大班。该园采用整合式教材,上课的形式以集体、分组授课为主。五大领域包括了以下内容:(1)艺术:包括唱歌、跳舞、绘画、手工艺术为主题内容的艺术领域;(2)健康:包括了幼儿健康理念和生活习惯教育为内容的健康领域,其形式主要以体育课为主;(3)社会: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待人处事道理,讲授文明礼仪规范,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4)科学:从幼儿身边出发,讲授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的精神;(5)语言:以儿歌、故事、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荔波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任务繁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幼儿园存在一种现象:某位教师是负责艺术教学的,就只局限在艺术领域,另一教师是负责语言教学的,也仅仅局限在语言领域。对幼儿实施分科教学,每个教师各司其职,忽略了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幼儿对各门学科的认识产生了局限性,出现了教学上的“分离式”,另外一些老师与社区和家长沟通有问题,就造成了这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就大大的降低了五大领域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课程实施偏离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
  在调查中还发现本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培养幼儿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缺乏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游戏的操控能力,过于放任幼儿,不善于利用游戏来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而且,游戏的设计能力不足,经常一个游戏重复的做,没有足够的创意,丧失了通过游戏娱乐来对幼儿进行思想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知识的传授的教学效果。
  2、缺乏对幼儿心理成长的足够认识,没有从幼儿自身成长规律出发,设计与幼儿成长规律相协调的课程,没有从幼儿的身心出发。
  (三)忽视外部资源的利用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荔波县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开发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忽略了外部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了将家长、社会人士整合到课程之中的设计能力。例如在上到有关环保活动时,本可以与幼儿所在的社区或家庭联合起来创设对幼儿有利的教育环境,但园中有些教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另外一些老师觉得想要得到社区和家庭的支持太难。这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就大大的降低了五大领域课程的实施效果。
  三、荔波幼儿园推课程改革策略探讨
  通过本次对贵州省荔波县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笔者发现,该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开发的效果不足,发展缓慢,情况不容乐观。虽然教师们在不断的改进课程编排和教学方法,但是已背离五大领域课程开发的初衷,今后可以向积极方向发展,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观念为基础,利用多种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幼儿课程的编排设计看似简单,内容也并不会太多,但是由于受幼儿自身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它要求教师首先要建立“幼儿园一切活动皆课程”的课,挖掘和利用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其次要充分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荔波是个少数民族地区,风景优美,幼儿园应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开展各领域活动。二是基于经验,给予拓展。在幼儿熟知的动植物基础上,介绍一些山区不常见的动植物,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三是基于兴趣,提供环境。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在建构课程内容之前,充分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关注点,针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以上三个原则基础上,把握和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合理编排。
  (二)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
  从教学的实践来说,五大领域的教学课程要求教师、园长、家长以及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需要来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分析幼儿的需要、兴趣和已有生活经验,从而因地制宜、因利势导的开展幼儿教育。该幼儿课程内容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但是知识的灌输大大超越了幼儿的接受能力,造成幼儿巨大的负担。在该园课程表中,拼音、科学、数学的课程量较大,幼儿要求从4岁开始读拼音识字和数字的书写等,有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嫌疑,这就严重地违背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导致幼儿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三)课程实施偏离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
  在调查中还发现该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培养幼儿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缺乏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游戏的操控能力,过于放任幼儿,不善于利用游戏来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
  2、缺乏对幼儿心理成长的足够认识,没有从幼儿自身成长规律出发,设计与幼儿成长规律相协调的课程。比如在进行亲子教育时,往往从家长着手,而非从幼儿的角度着手。再如有位教师在开展“钻山洞”游戏时,让幼儿排着队,一个一个的玩,这个对于幼儿的组织性要求过高,无法让幼儿融入到集体、自由的游戏氛围之中,这种成人式规范的游戏,就偏离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失去了游戏的娱乐性,同时更无法对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在该园部分教师眼中,课程就是具体学习科目的总和。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教材,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因此将很大精力花费在怎样上好一堂生动的课上,而没有从幼儿的身心出发,设计幼儿科学合理的园内一日活动。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习,忽略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兴趣、需要,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认识社会,接受知识,启蒙思想的场所,对幼儿的整个人生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要进行精心的筛选与设计。通过对贵州省荔波县幼儿园课程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其存在诸如课程内容与幼儿发展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整合不强、外部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改善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整合,并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
  [1]周芳芳.论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课程改革,2011,(6)
  [2]刘莹,付志.对当前特色幼教及幼儿园课程特色的分析――以幼儿读经为例[J].专题研讨,2011,(9)

[单项选择题]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分别为。

A:健康、语言、常识、社会、音乐
B:体育、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C: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D:健康、语言、数学、社会、艺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