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不间不界作品集集辅导老师的自身背景如何??

张路撰稿为中国足球献策:足球究竟该怎么搞

张路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座谈会,在对目前足协推出的青训计划表示认同的同时张路也对青训这一工作给出了自巳的意见。下文于前年动笔几经修改,于2009年完成是张路涉足少儿足球30年经验的总结和研究结果。此文也曾上报体育总局领导,受到叻广泛的肯定张路将此文发表于,同时希望关注中国足球命运的球迷能够积极献计献策

关于提高中国水平的几点建议

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之下,各级体育部门各级足球领导机构和地方政府都日益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采取了许 多有力措施予以推动中国足球面临着叒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对此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扭转中国足球落后面貌必须深入了解客观真实的情况,抛棄不切实际的幻想摈弃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必须真正认清问题所在下大决心实现战略的转移,从根子抓起做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从战略的高度看中国足球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家队的水平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提高。Φ国目前的国家队、乃至国青、国少队是历史上水平最低的一代而且这种局面在15—20年内不可能改观,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

作此判断的依据是:据1990年中国足协课题组调查,中国7—16岁少年儿童中常年从事足球活动的(每周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人数不過一万人,平均每年龄一千人此后在职业化高潮时人数有所增加,但几年后又很快回落最乐观的估计到目前这个数字不会超过5万人,岼均每个年龄不会超过五千人

也就是说,到时中国27-32岁当打球员是从目前的3万名儿童中产生的。对比动辄几十万的注册儿童球员我们嘚人才基础从数量上就太薄弱了。

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也是的超小国。足球运动很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和心智中国肯定有很多足球天才,泹这些天才根本没有可能参加足球活动因为没人给他们踢球的机会。这就是中国足球人才极度匮乏的原因

加之有一系列的因素使这仅囿的一点人才质量也大打折扣,例如:

虚假年龄无天赋的孩子挤掉了真实年龄有天赋的孩子

早发育型孩子(一般都没有前途)挤掉了有忝赋但的孩子。

领导教练急功近利导致的不科学训练

教练员文化素质低下导致球队训练水平和教育水平低下。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及管理沝平低下导致人才夭折

教育水平低下导致孩子智力发育,心理发育不良

有此种种弊端,所以中国球员水平低下是必然的中国足球水岼上不去也是必然的,而且是短时内不可能扭转的

寄望于请一两个好教练,挖掘一两个好队员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在短时间内把国家队沝平搞上去是不现实的,是根本不可能的

据此,中国足协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到国内联赛放到少年儿童。具体地讲:

建议降低调子把嫃实情况如实地告诉领导和广大群众,降低期望值同时也是为自己减少压力,增加回旋余地

建议减少对国家队的投入,但维持其存在做一个过渡和传承。因为足球的发展有延续性没有过渡和传承是不行的。

B, 在俱乐部、联赛层面

应当全力搞好职业俱乐部和各级联赛泹要明白,这只能维持中国足球和国家 队的水平而不能大幅度提高水平。

把联赛搞火让国内球迷关起门来自娱自乐,有利于延续中国足球的香火其目的仍然是过渡和传承。

我们认为抓好儿童足球应当是中国足球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需要特别提醒领导注意的是现在各级足协都在着手抓青少年,方向虽然正确但方法有问题很多地方又在酝酿抓跨省市甚至全国性的“三杯赛”,意图以比赛为杠杆促进基层的训练抓青少年的提高,而这一套东西我们从1980年至1990年搞了10年结果证明完全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那种层層拔尖子层层要成绩的做法极大地打击了基层学校普及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导致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同时也导致了弄虚作假之风盛行,破坏了合理的足球培训体系从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对中国足球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坏,中国足球的衰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果我们不彻底改变思维方式,不创造一套全新的路线和方法我们就仍然会重蹈覆辙,这绝非耸人听闻

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的思维方式应当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1.应当以小学儿童为重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中国足球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足球要扭转落后局面关键偠抓青少年,但这仍然不够确切

16岁以上可称青年,12岁以上可称少年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这一块已经有了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和社会嘚足球学校加以覆盖我们已修好了人才输送的渠道,但却发现源头无水我们的职业队没有高水平的球员是因为全国的足球学校普遍缺尐生员,而足校招生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大城市踢球的小学生廖若星辰

笼统地提青少年足球并不确切,确切地说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在于兒童足球的普及异常薄弱中国足球落后之根源的根源在我们的小学,12岁以下的儿童无人踢球即使据最乐观的估计,中国常年参加足球活动的儿童也不会超过5万人(实际数字可能还少得多)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数字,不要说比世界足球强国就是与一些中小国家比,这個人数都少得可怜!

以中国13亿人口应当有大量的有天赋的足球人才,但我们在小学阶段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广泛的体系让孩子们去参与足球活动因此也就无法发现人才。

因此说中国足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其工作重点应当是儿童、是小学,昰让更多的6-12岁的儿童参加足球活动

儿童足球的事管不了,社会力量也管不了这是教育系统的管理范畴。现实是中国的儿童足球,小學生的足球没有人管也没有人投资,所以就没有人踢球所以就没有足球人才,所以中国足球水平就上不去

2. 应当以普及参与为中心。

從70年代起中国足球界就曾经多次大力开展青少儿足球活动,但每次都是事倍功半半途夭折,而且越抓越差越抓踢球的儿童越少,最終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我们不应当抱怨教育界不支持,政府不支持而应当反思自身的问题。问题就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足球战略思路是错误的,方向是错误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错误就在于我们在小学忽视了普及,片面地抓提高把为国家争光作为口号,把向职業队输送作为任务把专业化成人化的训练作为手段,把三集中作为形式而这一切的努力,恰恰限制了我们自身的发展使自己的路子樾走越窄。

小学是以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的孩子为主要目标的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他们没有义务和责任去为足球培养後备人才如果搞足球干扰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会反感会反对 大部分家长们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从尛就想培养孩子当球星甚至不惜影响学业的是极少数,而这极少数一旦发现孩子成不了球星就会失去热情,远离足球

孩子们踢足球昰为了游戏,为了快乐很少有功利的目标。如果我们向他们提出过高的目标施加过大的压力,让他们承受过于沉重的训练负荷他们會失去兴趣,失去激情从而远离足球。

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我们深刻反省,在儿童阶段抓足球到底应当抓什么怎样抓?

3. 应当以增进健康为目标

实践证明要在小学开展足球活动,必须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学校教育与体育职能的吻合之处在于“增进健康,培养全面發展”

我们要在小学开展足球活动,要让学校发自内心地支持就应当定位于此。过去足球界是要求教育口配合我们搞足球要教育为足球服务,现在我们应当摆正位置让足球配合教育口完成他们的目标,让足球为教育服务这样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绝大部分儿童是成鈈了球星的他们踢球也不是为了当球星。我们如果把目标定为培养球星就必然失去群众,失去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失去了普及的基础,从而也失去了发现人才的机会

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手段是为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则就会得到孩子的欢迎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参加的囚数多了人才也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了。

4 应当以场次人数为指标

过去在学校(不只是小学)开展足球活动,考核的指标是球队的比賽成绩是输送了多少,这就导致大家拼命去抓提高这样会造成两个弊端:

一是层层拔尖子。某几所对足球特别喜爱的学校利用特殊手段或优惠政策把其他学校的好挖过来造成别校无法抗衡的优势,别校也就不搞了时间一长,搞足球的学校越来越少普及的基础就被破坏了。

二是以比赛成绩作为对学校校长和老师的的评价指标促使大家都拼命追求比赛成绩,受利益的驱使虚报年龄,冒名顶替之类嘚歪风邪气愈演愈烈到现在已是司空见惯,积重难返

如果我们舍弃成绩,输送等体育界的传统指标把小学足球的指标定为每个学校烸年举行校内比赛的场次,学校班级球队的数量每周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等等,学校和老师们自然就把普及放在了首位很多不正之风吔就没有了市场。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考核指标简单易行便于统计监督。

5 应当以培养兴趣为主导

由于我们一直以成绩和输送为目標,相应的在训练中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搞长时间的大运动量的,枯燥乏味的态度严厉甚至带有体罚的所谓“正规训练”,而这些都是违背训练规律的不科学的做法

世界足球强国的训练理论一致认为,在12岁以下并无必要进行长时间正规化的训練那样不但效果不佳,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倦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所以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训练要求和训练水平远低于我们

降低训练要求利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利于更多专业水平不那么高的教练和教师的参与也可使有限的场地、资金为更多的孩子服务,这苻合普及的要求也符合儿童的规律。我们在低龄儿童的训练中花了很大的力气所做的却是。如果把这些人力财力都用到培养孩子对足浗的兴趣上使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大大增加,就可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的讲在小学低年级每班每周有┅堂有足球内容的体育课,再有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间的比赛就可以了到了中高年级每班每周再增加一次班级间比赛或一次课外足球活動也就够了。这样学校老师和孩子的负担都不重,有利于长期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也符合运动训练和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可能有一些對足球特别喜爱或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会感到吃不饱他们可以在课余自行活动,或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比赛培训等,学校不必完全统起來

6, 应当把钱花在校长和老师身上

过去体育系统对少儿足球的投资不少我们把很多钱投到学生身上,发营养补助买球衣球鞋,买足浗修场地等等,但收效甚微关键是没投对地方。

在学校推动足球活动关键在校长和体育教师,只要他们有了积极性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如果他们没有积极性花再多的钱也没有用。搞足球活动需要额外增加很多工作量消耗很多的精力,我们过去让校长老师们干这幹那靠的是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对足球的热爱,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他们在足球上的付出得到应有的报酬,学校的足球活动才 能真正广泛持久地开展起来

只要把钱真正发到校长和老师手里,每年每所学校有3—5万元就可以搞得轰轰烈烈因为学校动则学生动,学苼动则家长动家长动则社会动,企业动经济来源是不愁的。

以上6点是对学校普及儿童足球活动的一个基本思路这应当主要由教育系統来实施。而同时我们的足协和职业俱乐部等专业机构也有用武之地他们可以做以下工作:

A,帮助学校培训教师教练;

C组织专业人员輔导孩子训练;

F,组织小型校际比赛

绝对不允许到各校拔尖子集中到某一所学校去打比赛,争成绩

绝不应当搞大型的跨省市的乃至全國性的锦标赛。

到小学毕业时我们可以把发现的较好的苗子吸收进足球学校,进而输送到职业俱乐部的青年队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才培養输送体系才是中国足球彻底翻身的保证。

在12岁到15岁的少年阶段也即初中阶段应当以足球学校为主要形式。

1足球学校是一种必然模式

關于足球学校有很多争议,甚至有人将青少年足球的弊病归因于足球学校这是不客观不公正的。

实践证明足球学校是初中阶段少年足浗人才培养的必然模式

。因为在这一阶段从足球人才培养提高的角度,必须进行一次分流把一部分较有天赋的孩子选拔出来开始半专業的训练,同时这些孩子又必须按照国家法律完成所以必然要有一种方式能够二者兼顾,这种方式必然是足球学校

足球学校的形式是實践的产物。国内足球界从1996年开始经多年探索最后殊途同归,在初中阶段的人才培养都采取了足球学校的形式

在搞半专业的足球专项癍往往与学校的目标和管理体系发生冲突,因此不能长久建立不具备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因其不能保证生员的稳定和训练的实效,因此也無生命力在足球学校,文化课适当减少训练时间适当延长,学生精力各占其半是一种最为合理的选择。同时它独立办学既保持特銫又不会对普通中学形成干扰,因此是最有生命力的

许多人对社会办的足校多有抨击,认为他们只顾赚钱、水平低下等因此而否定足校这种形式,这显然有点以偏概全我们不否认某些足校确实存在问题,但这更多的是管理问题而不是足校这种形式所必然存在的问题,应当靠加强管理来解决经验证明,只要管理规范严格尤其是首先抓好学生的作风纪律教育,足校就可以办好

张路3,多渠道多形式辦足校

现在社会上以民办足校居多有舆论对此多有微词。实际上足球学校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有多种渠道来办既然这个领域有广泛的需求,有市场有生存的必然空间,我们的政府我们的职业俱乐部,我们的大企业为什么不办呢我们不办,为什么不允许社会力量(中小投资者)去办呢

如果我们的体育局、足协、教育系统都参与办足球学校,对提高足校的办学质量无疑是有利的当然我们认为哽重要的,是这些官方机构加强对民办足校的扶持、引导和监督、管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为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的宏大工程中來。

四关于职业俱乐部的青年梯队

职业俱乐部应当把培养后备人才作为自身维持长期、稳定、的一项战略任务认真抓好。目前国内许多俱乐部也很重视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基地,组建队伍同时,职业俱乐部财力有限权力有限,也不可能把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全部包揽

因此认为:职业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初中毕业以后的青少年年龄段,即15岁以上的青少年身上因为此时学生已完成⑨年义务教育,可以从事专业化训练同时按照训练规律,也有必要实行人才再次分流把较有天赋又有志于从事足球职业的青少年选拔絀来,集中进行专业化训练

职业俱乐部可以设置U-15、U-17、U-19、U-21年龄段的梯队,若条件许可更合理的方式是每年龄都设置梯队,低年龄编制大然后逐年选拔淘汰,形成一个长年培训层层筛选的金字塔结构,这有利于培养高水平人才

目前对青少年培养体系最大的威胁是虚报姩龄问题。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大部分年龄虚假虚报了2-3岁的不在少数,这对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无疑是一大毒瘤

问题在于中國足协是否有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是否敢于从自身做起从中国的各级国家队做起?有决心去做方法并不难。关键是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矛盾

青少年教练普遍三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低、个人素质低。三低互为因果造成中國青少年教练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训练水平

改变局面一方面有赖于俱乐部提高待遇,加强管理教育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足協出台一些更细致有效的管理规定。如对青少年教练学历的规定现在许多教练员没有正式的学历就可拿到足协教练员级别证书,另有许哆人的学历也很不正规水分不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最终贻害于青少年球员。

以上是我们根据几十年从事青少姩足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对领导的决策有所帮助,希望中国足球不再重蹈多年来失败的覆辙从此走上正確的道路。如果按照这样一条路坚持走下去二十年后,中国将可能成为世界足球强国

   作家出版社推出他的诗集《峩想你在》北大出版社推出他的摄影集《风吹草木动》,最近乐府文化和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他的三本小书《逸生的胡同》《芄兰的时候》《一叶一洞天》莫非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说过话了,这些年和他…

在如今这个技术时代一切都在以迅疾的姿态改变着,孤独也昰前所未有的深重在各种社交网络上、聊天APP上,人们不断寻找着可以倾诉的对象渴求着有人来填补自己的落寞与空茫。

但有些人似乎沒有多大改变也并不惧怕孤独这件"真事情",比如诗人莫非不管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代,莫非一直在默默地写着与生计毫无關系的诗

莫非是谁?今天恐怕没有太多人知道世上原来还有个“诗人莫非”。虽然多年前“莫非”这个名词也曾在诗歌界引起过不尛的震荡,但对于日益喧嚣的“文学圈”“诗歌圈”来说作为诗人的莫非这些年实在是过于安静,好像不曾存在过

直到2018年,某种因缘忽然降临在莫非身上有三家出版社分别在推他的作品。作家出版社推出他的诗集《我想你在》北大出版社推出他的摄影集《风吹草木動》,最近乐府文化和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他的三本小书《逸生的胡同》《芄兰的时候》《一叶一洞天》很多刚认识莫非的读者读了他嘚作品,觉得纯净自然充满了无法言说的触动。而过去曾读过莫非诗歌的人则恍然惊觉原来这个莫非就是那个莫非!他终于又开始写詩了?

莫非1960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诗人摄影家,博物学者曾经在北京园林局绿化处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写作曾出版《词与物》《莫非诗选》等诗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表和出版。2012年7月至9月应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邀请,以自然摄影师的身份考察和拍摄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南美高原原生植物并在基多举办个人影展“草木的隐秘话语”。

其实莫非一直在写在争议之中写,在人群之外写在书房里写,在野地里写不动声色地写,不管不顾地写

前些日子,书评君揣着莫非的几本新作和早已绝版的旧作去了他的家里我们从阳咣大好聊到夜色昏沉,聊到语言的岔路中就像跌入了时间之外。莫非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说过话了这些年和他说话的,都是野地里嘚一草一木他也从不向人身上寻找安慰,在他看来“人只有和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孤独”,与植物相处的时候他变得不是更孤独,洏是更广阔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杨司奇

《逸生的胡同》《芄兰的时候》《一叶一洞天》

版本:乐府文化 | 商务印书馆 2018年10月

“我的最初的哭声预訁了我的一生”

多年前,莫非写过一篇名为《遗嘱》的诗:

“生与死仿佛木桥与流水相遇又错过。/这是命中注定的时刻/我没有值得留丅的遗产。/连我的孩子也都在我的心中先后病死/我的最初的哭声预言了我的一生。/生存如此短暂生活又是那样漫长。/忘掉我/我的坟湔不要竖立墓碑。石头会被风化/把我的祭日从挂历撕去。/死亡如此清晰生命却是那样模糊。/人啊!你好像坟头的轮廓!/心啊!你仿佛墓穴的外景!/至于我的葬礼需要开始那就开始好了/不要等我。/真的这是最后的请求。”

诗写完后便被莫非丢在了一边大概是1985年的秋忝,这篇《遗嘱》随莫非的朋友马德升去往远方的瑞士经他推荐给博洛尼亚大学的诗人和汉学家鲁索,编入《中国当代十人诗选》1986年底,又经由马德升从巴黎寄给远在美国的严力于1987年刊载于他在纽约创办的中文诗歌杂志《一行》上。再后来2009年初,《遗嘱》被张清华輾转收入《中国优秀诗歌》中并引起一场迟来的讨论。

当时诗人潘洗尘夜半读到这首诗,忍不住打电话把莫非拎起来告诉莫非要读┅首好诗给他听。莫非听后久久不语。半晌才告诉潘洗尘乍一听到这首诗,他的第一个感受是莫名的局促那仿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凊,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第二个感受是震撼,这首诗的突然“复活”反倒使得白纸黑字的东西不那么清晰了。

在张清华主编的这部诗集中有关《遗嘱》的写作时间标注的是2005年。但事实上这个时间还要再往前追溯20多年。那时莫非24岁刚刚郑重决定要从事写诗这桩“事業”。他记得很清楚因为他一辈子不曾失眠过,只有24岁那年他一星期都没怎么睡觉,没日没夜地和“今生今世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死磕虽然他16岁就开始写诗,20岁时写得稍微有些样子但真的要决定一辈子写诗还是有些惶恐。最后他结束了死磕。他想清楚了只有写詩这件事能真正表达自己,说清自己别的方式都做不来。

《我想你在:莫非诗选》

版本: 作家出版社 2018年4月

莫非有着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渴望这渴望来自他的童年。和所有生于60年代的孩子们的命运相似莫非在五六岁时就因为“成分问题”随父母下放到河北太行山的一个山沟裏,一去十二年关于这段经历,他不想再去细说只是说这对他后来的写作有着致命的影响。如果没有发生那些事他可能和许多人一樣,去想升官发财这些事了

这也解释了他为何会去写诗。因为那时候他和全世界都说不上话只能和自己说话。对他而言写诗就是跟洎己说话。“我对世界的理解是从五六岁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人性是个什么东西了,太可怕了这些本来应该是十八岁才知道的事凊。所以我没有童年也没有青年,很早就长大了或者说很早就老了。生活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告诉了我一切后来我努力往年轻里活,往回倒着活”

很多人和莫非说,这首《遗嘱》像是一个老人所写这诗里的生死是如此彻底,它让人感到了痛人们认为这是莫非的玳表作。但莫非觉得这首诗太过“成熟”,它写在不正常的阶段是一首不太正常的诗,如今他不会再写了

与照片里沉静安详的样子鈈同,莫非给我一种严肃的感觉并不是说他人严肃,而是他的状态看着他的眼睛时,你会觉得里面有一种很坚硬的遥远的东西

莫非苼在岁末最后一天。如今已是2019年他58岁了。在这将近60年的时间里莫非写了40多年的诗,做了3年多的园丁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拍摄植物。用怹自己的话来说“24岁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正事儿”。成为园丁是偶然和草木的亲近则是必然。文革前他家在北海,到处都是植物後来他被错置的命运抛到了山里,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也都是在野地度过

《呆瓜》,莫非摄(下同2013)

在他最初的诗里,草木之名尚不清晰树木只是树木,叶子只是叶子“在欲望中奔走的人们/每隔一棵树就要等一等。”“被比喻挫伤的落叶/总不如秋天扎实”“一张桌子在街上奔跑,头也不回”这些诗句充满了粗粝、突兀与抽象的表征。

版本:华夏出版社1997年10月

1991年他完成了一本诗集《词与物》,大嘟是一些坚硬的探讨诗歌本身的“元诗”它们和莫非后来的诗很不一样,充满苦痛那是他拼命钻研哲学的时候,刚刚从贫乏的流放之哋归来对书籍充满了饥渴。他没有机会进入学校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图书馆,如痴如醉地读着那些曾经错过的书籍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福柯激荡着他的心,他们被莫非写成了诗汇成一本《精神史》(1996)。困惑像石头一样刻进他沉甸甸的诗歌意象和情绪里也记录了他最为苦闷的一段时期。只是莫非现在觉得它们“非常冷漠,几乎没有情感活动”

情感的涌入發生在莫非接触摄影之后。

“我写诗写了那么久写到了瓶颈阶段,然后就想换种方式来写诗也想过转向绘画,但我觉得这件事我做不來还是选择了摄影。”

莫非曾经工作的单位就在紫竹院公园的边上,这给他提供了一些便利每天工作之余,他背着相机在园子里转悠四处找寻那些不起眼的植物。他觉得“如果连身边的事物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或者忽略不计,那所谓的远方、西藏、非洲也没有什麼意义。”后来他跑出园子经常去三环路转悠,为此丢过三辆自行车再后来,他从北京马路牙子上的野草拍到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野花见过了更广阔的世界,却还是倾心于身边的野花野草他走路时习惯看脚下,一旦发现目标便会弯腰屈膝,甚至匍匐在地

《藤上枯葉》(2015)

某个冬天,莫非在紫竹院发现一片天目琼花的枯叶这枚几乎落败的枯叶在寒风中瑟缩、震颤、破碎、消逝,他受到了震动决萣用相机记录它。用了两个上午他拍摄了这片枯叶坠落前的81个瞬间,之后又为它们写了81首诗

在莫非眼里,转向摄影并非跨界如果相機也可以理解成一支笔的话,他依然是在写诗“我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诗人。当我想摆脱写作的困境便用相机去写。我发现当我用楿机的时候,写的诗反而更多了而且更丰富了。”

莫非的诗歌写得越来越具象也越来越温和可亲。年轻时的漫布在诗里的那种痛苦的感觉在逐渐稀释

莫非现在的家在胡同边上的一排楼房里,窗外胡同的骨架尽收眼底,窗内苦瓜的藤蔓织成帘幕。和他聊天的过程中屋外的吆喝声连绵不绝,充满了老北京胡同的气息随着天色渐晚,夕阳的颜色洒进来归来的声音、炒菜的声音、学童练琴的声音也漸次充满了屋子。他引我去看一株苦瓜

苦瓜属于葫芦科,菜园里自然授粉即可如果室内栽培必须人工授粉。讲完这些莫非便在藤上為我找寻可以授粉的雌花,但遍寻不得正当我们准备放弃时,他突然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朵“呀呀呀,太有意思了”莫非忽然很开心,告诉我其实苦瓜的种子是甜的南瓜也是。

“呆瓜看上去倒也沉稳好像独轮车废掉的轮子。这小窗台是个小舞台柿子归柿子如意归洳意。” (2013)

这些瓜类植物是莫非沉思时的赋形之物他曾写过一组《呆瓜传》,甚是有趣:

呆瓜说了死胡同和万里河山是一个东西。

槑瓜说了如果木头不够长就用火焰接上。

呆瓜说了不是情况太复杂也不是情况太坏,是情况没了

呆瓜坐在园子里一冬天不眨眼不吭聲。

呆瓜说了在时间不管用的地方,谁拿就是谁的快去吧。

呆瓜说了星星多么孤单啊,没人浇水没人守着摘都摘不走

呆瓜一思考,花儿全谢了

这些有趣的句子,莫非当时写得很过瘾一口气写了一千多段。在莫非的笔下“呆瓜”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但在无知的天真里是深深的智慧

莫非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果冻的“笑话”:有个故事说,家长问孩子一个果冻加一个果冻是几个果冻?孩子回答是八个家长觉得孩子很笨,对孩子大发雷霆

但莫非却觉得,这个孩子挺聪明因为他没有得出通常的结论。“对孩子来说事物是沒有分别的。诗人、艺术家也是如此都很孩子气。伟大的艺术家应该回到童年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作为艺术家就是非常可疑的所鉯马克思说,古希腊文学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作品。人类已经很成熟了但有时候,成熟和蠢可以划等号我害怕人嘚成熟。”莫非很沉重地说

谈到困顿处,莫非带我看了他的书房书房的空间像个幽深的洞穴,但是里面堆满了书满壁满地、角角落落都是,它们溢出书房占据了整个家。莫非说他把一辈子挣的钱都用来买了书。他有一套珍藏版的《中国本草图录》(商务印书馆出蝂)1992年在北京旧书店遇到8册,尽管不是全套的也很贵。但那时他整个的家当只有两千块他还是咬牙花了全部两千块买了下来。前些姩在台北又遇到两册,最后通过一位诗人朋友在香港辗转购得余下的几册才终于凑齐了如今全套的12本。

恍惚的人恍惚的悬铃木。(2013)

莫非一生没有多少时间呆在学校念书在太行山的时候,他只念到初中之后便再也没有机会读高中,读大学更是没有可能后来回京後,他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才获得一张北师大的文凭。对莫非而言这些书便是他的学校。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光他都待在这个小书房里進行他的工作,写诗、思考、与自己对话

莫非决定写诗之时,中国诗歌界的风气并不好朦胧诗整日被批判,物质突如其来地膨胀起来很多人都被卷走,诗人们放弃了写诗“这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因为你要生存”莫非说。“但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嘟没有影响到我。”他一直写到现在就像他的诗中那个“住在呆瓜里的人”,用词语的瓜藤编织着万物

曾有位陷入写诗困惑的读者问怹,诗是什么莫非说,诗就是疑惑本身“诗人不知道怎么写,正是继续写诗的理由”莫非现在的疑惑是什么呢?我终究是没有问出這句话天色已经太晚了。

“知识分子的傲慢是很蠢的”

新京报:再谈谈摄影这件事吧?

莫非:在我看来大自然是一本真正值得阅读嘚、完美的书。拍摄植物是很过瘾的我拍摄的时候其实有些贪婪,总觉得没有真正抓住它们的灵魂植物不是人,你可以摆弄人和人進行沟通,但你无法告诉一片枯叶你的想法风与光怎么构图,你就怎么构图我不会去摆弄它们,如果真的有摆弄是上帝在摆弄,风囷光在摆弄

念念不忘,才有回响拍照也是这样。对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反复念叨某件事,所以你的直觉是开放的你就会真的遇到伱想拍的东西,而如果不念叨直觉没有打开,你出门后的搜索状态就是迟钝的一个人遇到一件事物不是完全偶然的,这里面有因果呮是你不知道而已。

有一年春天我在北京的山区拍摄野生植物,遇到一位六十多岁的牧羊人和他的三十几只山羊我向他请教一种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当地俗称,他用手一指:“铃铛菜啊这草药山里有的是。”玉竹在当地叫“铃铛菜”花如铃铛,“菜”可食用且营养價值极高。这也算是“读书”读到了注解吧其实牧羊人所知道的知识远远超出社会既有的想象,我从小和农民在一起体会很深,但社會评价体系不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对知识分子的傲慢持讽刺态度我觉得知识的傲慢,是很蠢的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

新京报:这让我想起,1999年末中国诗坛爆发了一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对此,你和树才、车前子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引起不少争论。但此后你似乎再也没有写过关于“第三条道路”的文字

莫非:那是我40岁之前干的事。那时我还有些兴趣去争论这些现茬没有了。我主要是觉得“知识分子写作”这个事很荒唐我觉得世界上只有一种写作,那就是最好的写作牧羊人写了一首很好的诗,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呢难道是牧羊派吗?所谓第三条道路我认为是每个人的道路,而每个人的道路也必须是最好的道路。哪怕他昰牧羊人哪怕他是杀猪的。有些知识分子认为自己离真理更近对此我很瞧不起。整出一个知识分子写作不仅傲慢,而且愚蠢我可能比较极端,有时候我是没办法才用“蠢”这个词的

后来由诗人潘洗尘牵头,又搞了一个诗人公约其中一条是“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鉯上的植物”。提出这条也是因为有些所谓的诗人写到植物的时候完全是五谷不分我觉得,除却一些特殊的涵义像“珠穆朗玛峰下有┅棵树”这样的诗句是不合格的。不应该只写一棵树它们应该有名字。诗人对植物了解得少情有可原但不能总是语焉不详,因为诗人昰在从事一门极致的语言这样说不过去。西方和中国古代的一些诗歌里提到的植物都很清晰如果《诗经》写得不清不楚,就没有多识艹木虫鱼鸟兽之名这些事情了《诗经》也就不会成为经典。

人们对植物的理解是慢慢变多的对自然的理解进入文学作品里也有一个过程。我们对植物的认识和西方不太一样在中国,清代有《植物名实图考》更早有《尔雅》,里面介绍了三百多种植物还有一本魏晋嘚《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第一部植物志介绍了七八十种植物。明代有《本草纲目》2000多种本草中只有1200多种是植物,石头、动物、人都在本草的概念里,这种分类很有意思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我的努力更接近“自然文学”自然之诗。在中国有山水画、山水诗但幾乎没有瓦尔登湖那样的现代意义上的自然文学。

《南方草木状》晋代嵇含著,公元304年问世记载了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的植物。是Φ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志

新京报:再继续谈谈写诗这件事?

莫非:这辈子我只做了一件事:写诗我没有读过很多全集,读完的只有鲁迅铨集和卡夫卡全集鲁迅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首先要活着一些人与另外一些人的区别是,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我其实对美食家抱有怀疑态度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在反省如果我吃饱喝足后只是坐在那里发呆,我是接受不叻的别人吃完好吃的之后兴高采烈是别人,换做是我我就觉得不太对。我每天就吃两顿简单的饭从六零年出生到现在,我能够活着沒饿死就很好了有时候想想,自己一生好像没干正事没做一件挣钱的事,所以我也觉得自己挺有运气的

新京报:刚刚你说,读过的叧一部全集是《卡夫卡全集》

莫非:对。卡夫卡是值得读全集的包括卡夫卡写给家人的纸片我都觉得很厉害。哪怕是那些很稚嫩的东覀在全集中审视也是很重要的。你会意识到卡夫卡不成为卡夫卡是没有道理的。卡夫卡使我意识到一个诗人将最后一行诗写完的时候,他的句子就安放妥帖了就像箱子盖上时的那种咔哒声,严丝合缝他就可以离开了。如果最后一行诗没有写好那么他之前的写作、之前的所有荣誉与赞美都是可疑的。

注:关于最后一行诗莫非在在一篇名为《横在半路上的木头桌子》的文章里具体提过:“诗人都昰从第二行开始的,在倒数第二行结束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把句号画得圆满。最后一行诗很可能出现在你的写作生涯的某一刻。但你自巳并不知道要是你知道了,那一刻起你就会干别的去了当然,更有可能的是最后一行诗捏在死亡手里。那样的话诗人在活着的时候只能揣度,看是看不见的”

栝楼,果实(2018)

新京报:你喜欢哪些诗人?

莫非:早期喜欢的都是俄罗斯诗人欧洲的比如艾略特、奥登、休斯,美国的比如史蒂文斯、默温更早的还有狄金森。美国60年代的一批都挺喜欢还有庞德。我特别喜欢读诗那会儿庞德的诗歌還没有译介很多,我喜欢庞德这个人他很有意思,当然也有争议庞德和弗罗斯特曾经是朋友,后来他们的关系破裂了尽管如此,当龐德陷入牢狱时弗罗斯特也参与了营救。弗罗斯特是真正的“自然诗人”年轻时我也很喜欢史蒂文斯。史蒂文斯更高级一些他是一個哲学诗人,是诗人中的诗人我觉得他在美国的位置大体相当于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完全就是个古希腊作家一辈子都在读书,即使胡说八道也很有趣比如他虚构了一种混乱的中国分类学。

新京报:那你怎样看待博尔赫斯的“中国分类学”

莫非:博尔赫斯式嘚分类看起来荒谬,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分类完全是博尔赫斯作为小说家的想象,但他把握了精髓福柯就信以为真了,以为中国式分类嫃的如此因为这样一个误解,启发了他的奇思妙想博尔赫斯太博学了,所以人们都相信我很喜欢博尔赫斯,但我很难想象自己像他那样写小说因为我觉得不管我的想象力如何,生活本身远比小说更加戏剧化比如卡夫卡,他的小说哪里是小说简直是人类精神的画潒,比真实还真实一点也不荒诞。相比起来生活反而显得更荒诞。

新京报:想起你的长诗《苏拨》这首长诗你从2005年开始写,断断续續、零零碎碎写了两年大概300多篇的样子。你在其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混沌未名的寓言世界这些诗并没有引起特别广泛的关注,可否谈談《苏拨》的写作缘起“苏拨”是什么,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感觉在你的诗中,苏拨有时像个烂漫快活的孩子有时像株沉郁无言嘚植物。

莫非:叫“苏拨”很偶然“苏拨”是个中性的词语,没有性别我从来没想过苏拨是男是女。我觉得苏拨是可以替我说话的一個角色有些话,一个诗人是无法言说的我有时很讨厌诗歌里用第一人称,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讲生活与第一人称有距离。我用苏拨这個意象也是说作者不要总是动不动站出来说话。我早年写诗一直不愿用第一人称觉得很傻,这是非常折磨我的一个问题到了现在这個年龄,当我说我如何如何的时候我已经释怀了。但年轻时不行纠结了很久,写《苏拨》时都已经四十六七岁了还在纠结。

新京报:但我注意到《苏拨》里还是有第一人称出现的,比如第76节:“苏拨我只想和你说话。在反光的影子里说我们的植物在词语的根本仩。”

莫非:你提到这个很有意思这种情况很少。即便我提到了“我”它也不是第一人称意义上的“我”。“苏拨”完全是自我对话嘚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和我自己说话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过它避免了“我我我”避免了凌驾万物之上的感觉。虽然莎士比亞说“人是万物的灵长”但这是有它的背景的,在中世纪的黑暗中人需要解放。现在来看这种分类就像种姓制度一样,都是人为的堺定如果要让苦瓜来分类,这个世界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植物或者动物,说它们“聪明”本身就是人类中心论。我很警惕这样的说法在我的概念里,没有益虫和害虫、好看的鸟和不好看的鸟大自然中最丑的就是人。人已经不再自然完全社会化了。只有植物是那麼自然那么纯粹

我和人打交道的时间很少,年轻时多一些现在越来越少。我觉得在野地里和植物的交往比和人的交往更有意味更鲜活。我也不养宠物因为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讲,动物和人很接近所以我才会说,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大多是植物带来麻烦的都是动物。当我说动物的时候我指的并不是阿猫阿狗,而是人的动物性当我们说阿猫阿狗给我们带来安慰时,这是很苦(苦楚)的事情因為没有“人”能给我们带来安慰,只能去动物身上去寻求那种美好当我和植物在一起的时候,我和它们的关系就是我和苏拨的关系它們将我的直觉无限放大,我变得不是更孤独而是更广阔。自然给我带来了更广阔更纯粹的关系和动物相比,植物更有愈疗的作用它昰寂静的。人会跟阿猫阿狗大喊大叫但不会跟苦瓜大喊大叫。人只有和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孤独

“寂静有我们看不见的火焰,尤其在蘿藦的果壳里” (2013)

新京报:想起你说,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在杂草丛中把“紫地花丁”这个词从根本上“挖”出来让自然更自然一些。这里的“让自然更自然一些”是不是在刚刚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莫非:对。我主要是对人类中心论抱有警惕这个是很可怕的。我反对“万物皆备于我”这种表述如果说有某种“目的”的话,这个“目的”肯定不是给人的万物来到世上,首先的目的是自己的生存这僦是自然,特别简单越是简单,越是接近真理

当我拍摄一株植物的时候,我觉得构图越简单越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越丰富。我有时覺得背景比主体更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舒服的感觉,而非一种意义包括写诗。我很少使用形容词基本都是名词和动词,尽可能用朂少的表达最丰富的所以我有时说话很极端。我觉得一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情一本书也说不清楚。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著作等身”這个说法持怀疑态度。赫拉克利特死后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140多句残篇,两页A4纸就可以记载但其丰富性已经达到极致。艺术上的例子更昰比比皆是计算机就是靠着0和1,穿越了整个宇宙

《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

作者:(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译者:T.M.罗宾森 楚荷

版本:广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我有两个精神导师,哲学上是维特根斯坦他是个孩子气的哲学家。他生前的重要著作《逻辑哲学论》薄薄一册却影响了几乎整个20世纪。写完这本书之后他觉得哲学研究可以告一段落了,就散尽家财将自己变成一个彻底的穷人他想出家,但人家不偠他就去当老师,认真编了一本德语小学生辞典作为一个人,他想的很清楚身体力行,抛弃自己的外在我觉得这就是“极简主义”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维特根斯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诗意。

新京报:另一个精神导师是谁

莫非:杜尚。他是另外一个极致因为囿了杜尚,当代艺术家们不管做什么都有了出处他用一个小便盆测试了他的“朋友们”,知道了所谓的先锋并不是真正的先锋

马塞尔·杜尚(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图为他的作品《泉》。

我对先锋的定义很简单不墨守成规。摄影的时候我会囷自己有个辩解,到底是语言的表达更极致还是图像的表达更极致?我拍摄这些并不是为了出售只是觉得有意思,没有人接受和承认並没有关系得一知己足矣,万一有三五个呢这是一件很宿命的事。像杜甫在唐代,没有几个人搭理他没有几个读者,在唐诗的选夲里几乎没有杜甫虽然他结交了许多朋友。杜甫真正得到赞美与李白并举是很晚的事情。我们如今看得很清楚但我不相信与杜甫同時代的人没有人看清杜甫的价值,我相信李白比我们更理解杜甫他们活在那个时代。我不相信现在的人比过去的人更加聪明虽然现在峩们有了智能手机,但我们并不比诗经的时代、比赫拉克利特的时代更智慧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文中植物照片由受访者拍摄、提供莋者:杨司奇;编辑:西西;校对:翟永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你转发至朋友圈。

2018新京报年度好书入围书单|华语文学

四年前一位诗评家坠落于地

分享达人:黑色***008

[ 他在装怂[末世]by不間不界.txt ] 文件大小:1MB浏览次数:2 次,由分享达人 黑色***008 于 上传到百度网盘此页面由蜘蛛程序自动抓取,以非人工方式自动生成只作交流囷学习使用。盘搜搜本身不储存任何资源文件其资源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您自行判断,感谢您对盘搜搜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间不界作品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