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十2专本贯通三年后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怎么查是什么样的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

校区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公办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

五、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

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领导小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监察小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工作纪检监察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中本贯通本科阶段招生专业和计划为:


无男女比例限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色盲色弱不能报考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本贯通招生专业。

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不限;入学后教学外语语种为英语。

本校中本贯通转段考试招生仅限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原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护理学中本贯通试点的中职阶段三年级学生报考。

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若隐瞒病情病史,学校将按照本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与休学的规定执行。

1、考生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一条中列出的六大类疾病,不能报考上海中医药大学。

2、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二条中列出的色弱、色盲;不能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报考上海中医药大学。

3、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三条中列出的考生视力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

),相关信息均通过本科招生网站发布,不再另行通知。

2.本章程中未尽事宜按上海市教委关于中本贯通有关文件以及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执行。

原标题:招生领域利好政策落地与政策风险防控

学校如何保持“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质量无疑是核心,而规模则是前提。回首学校在小板桥老校区办学最困难的时候,规模不足百人,不少老师甚至摆地摊、开出租车、到食堂当大厨;回想学校在经开老校区稳步发展时期,规模从1000多人不断增长到6000多人(包括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五年制中职、一年制中职、成教(函授)、留学生,下同;2002年1666人,2003年2126人,2004年2298人,2005年2571人,2006年2735人,2007年2994人,2008年3434人,2009年4077人、2010年5410人,2011年6516人);回望学校在阳宗新校区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从6000多人快速增长到10000多人(2012年7527人,2013年8420人,2014年9720人,2015年10513人,2016年10619人,2017年10833人);正视已经出现的适龄上大学的学生人数未增加的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出生率整体呈现下降的态势。1987年为23.33‰,到了2004年只有12.29‰,降幅达到了一半。此后尽管有波动,但是整体稳定在12‰左右,201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和竞争态势已经呈现白热化的“生源大战”,以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招生工作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性分析研究把握利用好国家和云南省的招生政策,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招生政策风险,将对学校做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招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招生工作目

2016年12月12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云国土学院〔2016〕147号)对招生工作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层次定位、规模定位、招生工作目标、招生工作措施等提出了原则意见,为我们开展和做好十三五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到“十二五”末期,学校已形成了以三年制高职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本科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办学体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末全日制在校首次突破万人大关,学生总人数达10513人,招收首批联合培养本科生183人、老挝留学生90人,成人教育学生规模达到3966人,在校生规模处于云南省高职院校前列。

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加强本科层次合作办学力度,找准适合学校科学发展的规模定位,多方位扩大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留学生、派出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各类社会培训及教师队伍规模

以三年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好专科层次留学生培养,力争实现留学生教育专升本贯通的突破;继续做好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教育工作,有条件的专业可试行自办,为申办高职本科积极创造条件;积极畅通和拓展多层次继续教育和出国留学教育,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十三五”末,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3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学生达5000人左右,留学生规模达300人左右,各类社会培训达15000人次以上

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并稳定在13000人左右(其中三年制高职大专11000人左右、五年一贯制大专2100人),成人教育在籍学历生5000人左右,每年开展社会培训3000人左右

创新招生工作思路,提高生源质量及录取报到率。加强招生就业工作领导,适应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

从十三五规划可看出,学校党委、行政对招生工作的目标可概括为“四个基本数字”——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数、继续教育学生数,留学生数、各类社会培训人次。对招生工作的思路可概括为 “五个大力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培训,以解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大力外国留学生教育,以解决国内学生教育和外国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以解决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本科层次教育,以解决专科层次教育和本科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以解决高中起点三年制高职教育和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

以最重要的两个招生指标为例:第一,三年制高职大专达到并稳定在11000人左右,意味着每年实际报到的三年制高职学生数(含五年制高职转段学生数,下同)不低于3700人且连续稳定三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第二,五年一贯制大专达到并稳定在2100人左右,意味着每年实际报到的五年制学生数不低于700人且连续稳定三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二、国家和云南省招生领域利好政策解

(一)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

2014年9月3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按照云南省招考院的统一部署,我校已经从2013年开始组织高职(专科)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国家2014年下文开展三校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云南省2016年开始实行,我校承担了国土资源类三校生招生考试任务,2016年国土资源类三校生实际参考人数352人,2017年253人,2018年203人

(二)提供多样化入学形

2014年9月3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招生考试制度。根据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制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改革方案,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建立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重点探索“知识+技能”、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扩大招收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一线劳动者的比例。完善职业院校教学比赛制度,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国际影响力,将学生比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

按照云南省招考院的统一部署,我校三年制高职招生已经涵盖了普高、三校、单招、免试入学等多种形式。我校从2017年开始招收免试入学的学生,2017年招收了1名,2018年招收了2名

(三)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机

2014年9月3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机会。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行不同的选拔方式,为不同来源学生、不同学习方式制定不同培养方案。积极探索非户籍生源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办法。鼓励农民工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

按照云南省招考院的统一部署,我校贯彻落实“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的政策:国家2014年下文开展三校生技能+知识考试,云南省2016年开始实行,我校2016年计划172个,录取485人,报到450人;2017年计划509人,录取452人,报到436人;2018年计划408个,录取422人,目前报到352人;同时,借“适度提高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的政策东风,积极开展学生专升本工作,我校2016年专升本260人报考,被录取135人;2017年341人报考,被录取226人;2018年594人报考,被录取382人

(四)开展职业院校间联合办

2017年6月15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管理规定的通知》(云教职[2017]1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是依托联办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就业安置等优势,满足人民群众优质职业教育需求的一种办学形式。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可以开展“3+2”模式,高职(专科)阶段学校须在主办学校完成,不得由中职学校举办。联合办学的学生必须在联办双方均有学业任务(不包含顶岗实习时间)。

我校已经从2018年开始与云南建设学校、官渡区职高、红河财经学校、文山职高、腾冲一职中、禄劝职高等6个中职学校在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工程测量专业(对应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应高职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专业(对应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对应高职专业智能控制技术)、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对应高职专业宝玉石鉴定与加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对应高职专业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开展“3+2”联合办学

(五)积极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试点院校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

学校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以来,制定和实施了“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学校规范招生录取程序、企业规范用工程序。截止2018年7月底, 12个现代学徒制试试点专业与17家企业共同开展学徒(学生)选拔工作,先后招收学徒(学生)164人

三.国家和云南省招生领域利好政策落

云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每年的招生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综合测算后下达的,2017年下达我校全日制普通专科三年制招生计划为3500个(不含五年制高职转段学生数,下同;2016年为3500个,2015年为3500个,2014年为3500个,2013年为3500个,2012年为3500个),2018年我校拟申请全日制普通专科招生计划为4000个,但最终下达我校全日制普通专科三年制招生计划为3600个,只比2017年增加100个,主要原因是我校目前的生师比、教学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图书数量等三个条件尚不能适应办学规模稳步扩张的需要,必须下大力气加大投入、进行改善

我校现有事业单位编制390个,减去必须的管理人员数,专任教师数大约300个左右,兼职教师数340人左右(其中1000人左右是学校劳务派遣教师),按照目前的在校生数和教师数,根据合格指标18:1计算,2019年教师缺口在200人以上。目前,我校正积极申请办理增加222个教师编制的相关手续;按人事代理教师数量不超过现有编制数20%的上级规定,人事代理教师相关工作也要适时开展; 结合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校外兼职教师数要稳定在400人左右。通过上述3个举措,生师比将能适应今后在校生规模稳步扩张的需要

2.教学行政办公用房面

我校2017年教学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为㎡;生均教学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尚不达标。按合格指标生均教学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6㎡/生计算,2019年所需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需增加值为65933.3 ㎡。利用德国促进性贷款改善办学条件建设项目于2014年获云南省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2014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土建部分为建盖实训楼1栋,建筑面积20196.96㎡,包括:地质灾害实训中心、土木工程实训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专业化培训基地等,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面开工,于2018年12月竣工验收,确保2019年3月投入使用。云南省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一期)于2016年底列入“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扶贫专项规划(2016—2018年)”,并获云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建设内容为新建校舍约40000㎡,包括资源环境公共实训与创新创业大楼约20000.00㎡,综合运动场、学生公寓等,目前施工单位正在开展建设,计划于2018年12月竣工验收,确保2019年3月投入使用。“补短板”项目(二期)综合楼10543.9㎡、9号学生公寓14000㎡以及学生创业基地3751.72㎡均已列入学校新校区三期建设发展建设规划,并已上报省教育厅

我校2017年图书总数为51.7万册,生均图书为47册/生,尚不达标。以合格指标生均图书60册/生计算,2018年所需图书总数为72.3万册,需增加值为20.6万册。一方面拓宽采购渠道,加大对纸质图书的采购力度,分年完成采购计划(2018—2020年每年计划采购数9万册左右,3年总计采购不少于27万册);另一方面积极响应“互联网+教育”行动,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建立与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本科层次教育(以解决专科层次教育和本科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以解决高中起点三年制高职教育和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的总体思路,为实现三年制高职大专达到并稳定在11000人左右,五年一贯制大专达到并稳定在2100人左右的工作目标,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优化招生结构

1.打好五年制生源储备这张

“五年一贯制大专达到并稳定在2100人左右”意味着每年实际报到的五年制学生数不低于700人且连续稳定三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而五年制高职大专实际报到人数2012年406人,2013年546人,2014年665人,2015年632人,2016年625人,2017年525人,始终都未达到700人。2018年五年制高职经开独立办学点目前已报道438人(截止8月27日),预计最终报到470人左右,联合办学点目前已报道186人(截止8月27日),预计报到240人左右,两项合计约700人,所以五年制高职大专招生工作在未来的2019、2020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按照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的政策,从 2017年开始,五年制高职转段学生数不占三年制高职的计划(2017年以前的三年制高职计划数都包含五年制高职转段学生转段数),五年制学生将成为高职生源的重要储备。而要打好五年制生源储备这张牌,五年制高职招生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经开独立办学,另一条腿是联合办学。在2018年开展联合办学的基础上,2019、2020年要用足用够“每年最多新增6个联办专业、每个联办专业协办学校最多2个”的政策:2019年拟新增6个专业6个学校;2020年拟新增6个专业8—10个学校;2020年拟新增6个专业8—10个学校。

2.提升三年制单招工作实

“三年制高职大专达到并稳定在11000人左右”意味着每年实际报到的三年制高职学生数(含五年制高职转段学生数,下同)不低于3700人且连续稳定三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而三年制高职大专实际在校生2012年6482人,2013年6950人,2014年7690人,2015年8359人,2016年8677人,2017年9053人,2018年预计达到9700人。 2018年三年制高职目前已报到2890人(截止8月27日),预计最终报到3100人左右,五年制高职转段593人,两项合计约3700人,所以三年制高职大专招生工作在未来的2019、2020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继续做好普高、三校招生工作,重点做好单招工作。我校从2013年开始组织高职(专科)院校单独考试招生:2013年计划160,录取144,报到138人;2014年,计划340,录取345,报到332人;2015年计划400,录取446,报到407;2016年计划600,录取810,报到780;2017年计划1000,录取1027,报到950;2018年计划1000,录取962,目前报到884;2019、2020年将考虑适度扩计划至1200—1300,考试时间尽可能超前,在地州设点,力争实际报到人数不低于1000人。

2015年,学校经与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协商,合作共建专升本培养基地,以“专业共建”合作形式招收培养专升本学生,涉及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3个专业。2015年面向全省招收专升本学生181名,2016年招收168名,2017年招收236名,2018年招收228名

拟将目前与昆工城市学院联办的3个专业扩至5—6个,年实际录取规模200人增加至600人 ;同时拓展与其他本科院校,如昆明学院等院校的联合办学

(三)探索招生招工一体

回想2016年,对于如何选择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二级学院及专业,学院党委行政在决策时,也面临不同选择:是试点1个专业,力求做精做细?是试点3—5个专业,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覆盖面?还是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每个二级学院都选出1—2个专业,实现从学校层面全面推进试点?最终学院党委认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学校实现“二次跨越”、由“省队”进入“国家队”、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总抓手,因而从10个二级学院中各选择了一个专业,共计10个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10个试点专业基础上,由于二级学院专业归属调整后有两个学院没有试点专业,遂各新增1个试点专业,确保每个二级学院都有1—2个试点专业,从点到面,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转型。学校同合作企业开展了“七位一体”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按照“校企育人,七位一体”的试点经验和做法,2020年底,将在全校所有专业(50个)、不同学制(三年制、五年制)、不同层次(独立办学高职专科,联合培养高职本科)专业中推行现代学徒制,并尽可能增加每个专业的学徒人数,实现真正的“全覆盖”。不像广东等沿海省份,云南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目前还暂时难于突破现有的招生政策,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招生招工还存在较大难度。学校将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采用单列企业员工招生指标和计划等方式,力争2020年前想方设法突破校企联合招生的瓶颈。

四.招生领域违规违纪风险防

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中有关问题的意见》(教计[1996]16号)规定的两个“不得”

合作办学原则上不得在低层次的学校举办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普通高校不得以“合作”、“联合”名义擅自将招收的本专科学生安排在成人高校、中专学校以及其他低层次教育机构进行培养,个别特别需要举办的,须由学校主管部门报国家教委审批。

2.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管理规定的通知》(云教职[2017]15号)规定的六个“不得”

职业院校不得与不具备学历教育资质的办学机构、高等教育助学机构、职业院校教学分支机构(分校、教学点)联合举办学历教育。各学校不得与中介机构、个人和培训机构联合招生和挂靠学籍;不得与不具备职业院校招生资格的学校(机构)和个人以校外校、校内校和校外班等形式进行联合办学。不得与已停办学校(包括暂停招生)开展联合办学及设立分校(办学点、办学班)。不得通过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形式举办或设立校外学历教育教学点或分校

不得通过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开设新专业或举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版)》以外的专业,今后若目录修订则遵循新目录

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的学校不得与非医药卫生类学校(包括省外学校)联合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专科)不允许举办临床医学类专业。有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资质的中职学校不允许与其他中职学校联合举办学前教育,但可以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办五年制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医药卫生类专业及学前教育专业不得在校内及校外设置分校、教学点、教学班等

3.教育部“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

针对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的11项: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不得超越职权制定招生办法或照顾优惠政策;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擅自调整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试点高校范围、招生计划和规定的项目范围;不得划转计划委托任何军队院校招生;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得将未按要求进行公示的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考生档案投放给高校或为高校办理录取手续;不得擅自改变高校招生计划类型;不得为无计划高校或擅自为高校突破招生计划办理录取手续;不得对已录取考生违规变更录取学校和专业;除国家特殊需要外不得在招生结束后违规组织特殊类型招生补录

针对高校的16项:各高校不得发布未经主管部门备案的招生章程或者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擅自扩大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规定的项目范围、招生计划;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不得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变更经公示的考生入选专业、录取优惠分值或录取不具备条件的考生;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不得在新生入学后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学生调整到普通类专业或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的学生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不得向中学、考生及家长收取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或与招生挂钩的任何费用;不得避开省级招办通过中介机构或学校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违规录取考生;不得在单独考试、综合评价等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组织不符合本地高考报名条件的外省生源;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不得在高考前以任何形式开展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活动;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不得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有关工作,或将审核、考试、选拔等工作下放至学校内设学院(系、部等部门)独立负责;不得未经考核发放专业合格证或圈定合格名单;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不得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

针对高中的3项: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高校收取与招生挂钩的任何费用;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二)其他学校违规违纪典型案例

1.云南200多名学生学籍被“掉包”事件

据新华网昆明2015年8月24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云南200多名学生学籍被“掉包”事件是一起民办高校违规合作办学招生,并私下调剂学籍的典型案例

云南XX职业学院由于就业好,学院每年招生指标都能招满,2011年底学院张老师和郑老师说,他们与大理XX学校关系很好,想在大理开一个办学点,他就支持并委托两位老师前往大理洽谈

之后,XX职业学院与大理XX学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时间为2012年3月到2045年3月。记者看到两校在2012年签订的办学协议复印件,上面写着:成立云南XX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大专“云南省大理XX学校教学部”项目,前三年在大理XX学校就读,后两年在云南XX职业学院就读

大理XX学校校长说,与云南XX职业学院合作办学以来,他们学校只提供住宿和日常生活管理,招生、管理和教学都是新兴学院派老师来负责

随后,2013年教育部下发文件,严格规定医学专业不能与非医学专业的学校联合办学。当时XX口头通知了张、郑老师停止招生。“我现在后悔当时没有跟他们签停止招生的协议,结果他们没有刹车,仍然继续招生。” XX说,两位老师在2013年11月已经从学校辞职了

XX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告诉记者,当年云南XX职业学院招录考生过多,XX职业技术学院又有指标空缺,因此学院就作出承诺帮云南XX职业学院解决学生的学籍问题。云南XX职业学院将这些学生信息汇总后交由XX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办学籍,还说以后再给这些孩子转学,后来大家都很忙就把这事耽误了

学籍“掉包”事件引发纠纷后,云南省教育厅组成调查组初步调查证实,该事件是由云南XX职业学院与大理XX学校违规合作办学,云南XX职业学院和XX职业技术学院不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违规招生引起。云南省教育厅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对违规违纪行为,将一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教育厅也与三校沟通协调寻找解决办法,希望能让学生学籍回“家”。此外,云南省教育厅已从8月12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专项清理整顿民办学校违规合作办学的情况,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2.XX学校合作办学不合规被通报处

2018年5月24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XX学校合作办学不合规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云教发[2018]6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XX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违反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中有关问题的意见》(教计[1996]16号)规定的两个“不得”,责令学校作出深刻书面检查,按照学校2017年招生计划基数的10%扣减2018年五年制高职专业招生计划。责令学校限期整改,若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或者再次发生违规行为,将取消学校五年制招生和高职单招资格。

(三)学校的风险防控措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招生工作要求,利用学校现有网络平台,校园官微,做到招生政策公开、计划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

1)招生政策公开。利用学校现有网络平台,公布我校单独招生考试、高职(专科)招生章程、招生简章等系列招生政策及相关招生条件、方案、录取办法,让考生及家长知悉招生政策

(2)招生计划公开。学校通过教育部“阳光招考网”、校园招生网、微信公众平台、纸质宣传材料等方式,公布我校每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3)录取结果公开。学校根据全国26个省录取批次、录取时间在校园招生网依次及时、准确的公布录取结果,便于考生第一时间知晓录取结果并对此进行监督

(4)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学校通过开通网络、电话和现场咨询等方式对考生及家长进行答疑,同时公开学校监督电话,便于社会对我校招生工作全程监督,及时受理相关投诉和举报工作

(5)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学校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招生考试办公室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核,确保录取结果的公开、公正

(1)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对招生工作中涉及到的重大决策、招生计划投放、录取专业调整、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重要事项,由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决定。

(2)严格规范执行招生计划投放及调整工作。学校严格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结合学校招生情况,科学合理编制、投放招生计划,在录取过程中及时准确对生源计划进行调整

(3)严格招生录取程序。学校在录取工作过程中,要求招生工作人员熟悉政策,规范招生。在录取现场粘贴招生录取工作准则和要求,严格规范招生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在纪委的监督下规范运行

(4)规范招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学校在录取通知书的管理上做到专人专管,录取通知书严格按程序发放

学院纪委对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加强对重要环节监管,受理相关信访投诉举报,确保录取工作公正、公平、公开,切实维护国家招生政策和纪律的严肃性,确保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利益。

文/齐武福 李艳 李娟 杨沛楠

投稿日期:2018年8月29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录取通知书怎么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