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高中学籍问题对高中的一些小问题

 初中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来年搞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再就是根据遗忘规律去记忆,即即使的重现,勤复习、多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学习才记忆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习惯很重要,既然是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曰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曰。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记性好不如烂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五:交叉学习效果好不少同学在读书学习时,长时间单一的学习同一内容,表面上看时间用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脑卫生学者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细胞是有分工的,学习不同学科的内容回引起不同部分的兴奋。大脑长久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使某一部位长久兴奋,就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若及时转换学习内容,合理调节“兴奋灶”,就可以避免大脑某一兴奋区长时间过于紧张,使别的部位出现新的兴奋区。马克思的“穿插读书法”是:当阅读理论书籍感到疲倦时,立刻把书搁下,去读一种不同的书籍,有时读诗,有时读小说。过一会儿,疲倦的大脑得到休息,便又重新研究起理论书籍来。马克思的读书方法符合生理科学。在读书求知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交叉阅读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书籍。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各门学科交替进行,特别是文理交替。学完语文做物理,读完政治写数学……学习之余,若做一些文体活动,或干点家务活,句可以使大脑原有的兴奋区得到调节。这样,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开阔知识视野,从而延长连续阅读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六: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可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指导读写训练,有必要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清晰、有条理、好用的“导读助练”的参考材料。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加工,其方法有“七”:一.忆。“趁热打铁”,即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二.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为的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条约、省略、简单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三.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四.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五.分。以文字(最好是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置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联系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六.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七.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簿,或一本簿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曰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发展阅读能力,增进阅读的理解和速度,提高学习成绩,都有好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制定阅读计划“凡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应有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时间、内容、要求,实现计划的措施。计划的形式不拘,但要切实可行。二.读、写、用相结合阅读后,要把新学的知识和技巧用于实际。写,也是一种运用。写心得、记笔记、写短评,最后达到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三.虚心求教在遇到通过运用工具书,查资料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要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勤于自学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学问勤中得”,这些名言都是说学习要勤。阅读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能办的无比办到,不可等老师教,也不可依赖工具书。要有自觉地学习行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五.阅读时要“心到”宋代的朱熹说过:“读书应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再加上一到,就是手到,要手勤,要摘抄原句或做上记号,进而在写读书笔记时将句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四到当中,心到手到最为重要。六.阅读时应多动脑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对读物多动脑分析、比较,进而去吟咏、体会。鲁迅先生主张读书要认真思考、观察。他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他还指出读书要先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结构,而后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同学们应在读书实践中不断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 上次看知乎上的一个数据,基本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70%的人了,所以大学录取率很高啊~

    因为基本就算是在30%里挑25%的人上大学啊~

  • 不是吧 我感觉我的初中同学都有念高中啊,我初中还是县里的。

  • 不是吧 我感觉我的初中同学都有念高中啊,我初中还是县里的。 不是吧 我感觉我的初中同学都有念高中啊,我初中还是县里的。

    世界不是按你的感觉转的

  • 我们班以前很多同学自己就不想读书了,并不是家里没钱或者父母不让,可能就是父母没什么文化,觉得孩子愿意读就读,不愿意就算了,孩子年龄小,成绩又一般,很多自己就不想读了,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种情况

  • 全国基本都是啊~ 上次看知乎上的一个数据,基本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70%的人了,所以大 全国基本都是啊~ 上次看知乎上的一个数据,基本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70%的人了,所以大学录取率很高啊~ 因为基本就算是在30%里挑25%的人上大学啊~

    北京不是,北京能达到70%多

  • 没有看过北京的数据,没有办法说。

  • 感觉现在上普高比以前更难了,现在貌似在推广职业教育,像本省,中考六门科目按ABCD分等,只要有一科是C还是D来着,就不能普高。六门全A才能上省重点。挺难的。

    现在想想虽然自己念中学时也算不上什么大学霸,但真的已经淘汰掉很多人了

  • 我们当地高中录取率大概50%吧,一半人上不了高中。

  • 城市里面的都基本达到70% 排出的大部分是小孩子成绩一般,自己不乐意读,父母又不管的。

  • 原来有这么高-0-想想以前一个班50来号人也就几个人上了中专诶

  • 我们班以前很多同学自己就不想读书了,并不是家里没钱或者父母不让,可能就是父母没什么文化,觉 我们班以前很多同学自己就不想读书了,并不是家里没钱或者父母不让,可能就是父母没什么文化,觉得孩子愿意读就读,不愿意就算了,孩子年龄小,成绩又一般,很多自己就不想读了,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种情况

    跟这完全没有关系,政府发展规划是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1:1,录取分数线根据这个比例划出来的

  • (你的好友很勤快,什么也没有留下) 10:29:54

  • 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大了?
    我好像理科有一个D……
    不过不是重点就是了……
    LS那些说身边都上了的……
    我身边也是……不过我读的是重点初中……

  • 我们初中班级五十几个人,二十多上了高中(?3[▓▓]这是我身边真实的世界,不然五年制大专哪里来的那么多。不过这几年过去数据肯定是有所提高的

  • .....不知道 可能我初中的环境是 大家都挤着上区top2的省重点
    然后中考考砸了上了个普通省重点保底
    最后高//考也只考了个一般的学校。。。
    就是普通省重点大概是1000左右的学生文理科加起来70+能上一本吧

    坐标武汉 这是在一本扩招之前


    湖北其他市的好学校重点可能一本率更高一点

    啊其实我是想说。。。上了省重点也不一定能上好大学啊。。。。北京可能会更容易点

  • 上海百分70左右吧 记得当时也有好多再复读上高中的

  • 而且两极分化也蛮严重的,初中那个班我们成绩好的一批去了重点高中,成绩差的就直接不读书了,现在基本上娃都能打酱油了。

  • 分地方吧。比如我家乡是个县城,20万人口,只有一个高中,每年只招400人。但另外一个省的县城,35万人口,四所高中,每年总共招生2000人。

  • 确实很多人不能上高中 或者因为私立高中学费而放弃高中上职高

  • 城市里面的都基本达到70% 排出的大部分是小孩子成绩一般,自己不乐意读,父母又不管的。 城市里面的都基本达到70% 排出的大部分是小孩子成绩一般,自己不乐意读,父母又不管的。

    政府发展规划是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1:1,录取分数线根据这个比例划出来的,高中建的数量根据这个比例建出来的,考高中是根据分数线上的,又不是四六级过关就行

  • 确实是这样 深圳很多孩子上不了好高中 直接去职高了

  • 有吗。。。。。我们一个年级240个人30个左右没高中上

  • 我都没好好了解过,不过我这初中学校总体上线率在全市非常高,以前一直以为一个年级一半人上重点高中线很正常,直到我大学考各种证往各种初中跑的时候看到他们的红榜,原来别的普通学校几十个重点线以上已经是很厉害了……这么平均下来,上高中的真不多

  • 上海百分70左右吧 记得当时也有好多再复读上高中的 上海百分70左右吧 记得当时也有好多再复读上高中的
  • 政府发展规划是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1:1,录取分数线根据这个比例划出来的,高中建的数量根据这个 政府发展规划是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1:1,录取分数线根据这个比例划出来的,高中建的数量根据这个比例建出来的,考高中是根据分数线上的,又不是四六级过关就行

    好吧。我不懂这个,不过我觉得大学还是在严格点好。 即便严格起来,我这种辣子鸡可能没书上我还是要说最好严格点。

  • 江苏这里更恐怖,我们初中300多个人,基本只有年级前80的样子能上高中

  • 江苏小地方,我是借读的我们那儿的top2高中,文科普通班,班上考上一本的一个手就数的过来,一共五个文科班其中一个是强化班,学校里考到特别好的大学的其实不多。

  • 魔都,普高职高就是1:1

  • 初中同学没有高中同学联系的人数多

    因为高中同学毕业怎么着都会继续念书 大家放假了还一起玩

    初中学区普普通通 同学好像有一半都没有念高中 要么职高要么就直接上班了 还有毕业第二年结婚生娃的 社会人比学生忙好多 根本没时间联系一起玩 他觉得你不愁吃穿很幼稚 你觉得他念书不多程度浅 也玩不到一起去

    说句势利的 现在在我眼里 学区真的非常重要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都是p话 从小接触的圈子整个层次都不一样的 出了社会人脉有多重要不用我说 同样优秀的孩子 打小学区优质 同学都一样优秀 起点都高出很多

  • 坐标珠三角二线城市,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初中生能上普高,其余的即使没有成绩都可以进职高。

  • 我们班以前很多同学自己就不想读书了,并不是家里没钱或者父母不让,可能就是父母没什么文化,觉 我们班以前很多同学自己就不想读书了,并不是家里没钱或者父母不让,可能就是父母没什么文化,觉得孩子愿意读就读,不愿意就算了,孩子年龄小,成绩又一般,很多自己就不想读了,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种情况
  • 可是现在这么重视教育..不会这么少吧..我是10年前上的初三..好像90%都上了高中了..

  • 成都就是百分之五十能上高中,而且在这里面还分普高和重点。成都主城区的高中都是重点,所以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在市区内上高中

  • 在中考是就规定了物理化学等级科
    就算分数够,等级科不行一样上不去

  • 对啊!我们那乡下的初中,只有数十个能考得上高中

  • 是这样子 初中同学没有高中同学联系的人数多 因为高中同学毕业怎么着都会继续念书 大家放 是这样子 初中同学没有高中同学联系的人数多 因为高中同学毕业怎么着都会继续念书 大家放假了还一起玩 初中学区普普通通 同学好像有一半都没有念高中 要么职高要么就直接上班了 还有毕业第二年结婚生娃的 社会人比学生忙好多 根本没时间联系一起玩 他觉得你不愁吃穿很幼稚 你觉得他念书不多程度浅 也玩不到一起去 说句势利的 现在在我眼里 学区真的非常重要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都是p话 从小接触的圈子整个层次都不一样的 出了社会人脉有多重要不用我说 同样优秀的孩子 打小学区优质 同学都一样优秀 起点都高出很多

    对,环境很重要。孟母都说了。。

  • 然而去职中的伙伴们gk成绩也很好,工作更好找,而且工资高

  • 对啊 中考只有一半不到的人能上普高
    然后到了普高,也只有一半不到的人能上本科...反正我们这边是这样

  • 这是政府发文制订的比例啊,很多省市都是这个比例

  • 现在要提高职校,高中比以前少了,大学生也比以前少了

  • 所以从小父母就让孩子好好上学,读当地比较好的学校是有道理的啊,删除掉了很多不稳定因素,觉得自己身边都能上高中的,应该自己本身学校就不差到那里去了吧,我高中重点普通班,我一个朋友普通中学重点班,最后我考的比她还高,好学校升学率就是不会差到那里去啊。

  • 是这样的,我们这儿就是,坐标,江苏某十八线

  • (愿你在孤独中学会爱人与自爱。) 10:55:36

    我上高中的时候还没有划线呢,确实觉得比较好上,过了一两年就听说中考划线了,没过线的只能去职高,普高不给建档

  • 成都就是百分之五十能上高中,而且在这里面还分普高和重点。成都主城区的高中都是重点,所以只有 成都就是百分之五十能上高中,而且在这里面还分普高和重点。成都主城区的高中都是重点,所以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在市区内上高中

    你去家长帮上看看,成都好像只有35%,然后大家一起骂北京

  • 江苏这里更恐怖,我们初中300多个人,基本只有年级前80的样子能上高中 江苏这里更恐怖,我们初中300多个人,基本只有年级前80的样子能上高中

    我也江苏的啊,我觉得起码一半多能上啊,我就十八线小城市的镇上上的初中

  • 不是义务教育吗? 从高中开始分水岭吧? 普高和技校 .. 我家是12年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高中都不用给学费... 除了自己不读书外 上学的普及率应该挺高的吧?

  • 是的,我江苏的,十几年前我自己初升高还是很容易的,大多都能上,现在不行了,我前段时间刚看见新闻说我们这里初升高今年的比例是百分之48点几。

  • 原来是这样 不过我十八线小县城 初中同学绝大部分都上高中了

  • 我本来也以为都能上高中啊,因为身边都是念了高中的比较多,直到后来相亲。。。恩,中专生真的挺多,是我见识少了。

  • (说得上为什么,我变得很主动。) 10:57:15

  • 这是政府发文制订的比例啊,很多省市都是这个比例 这是政府发文制订的比例啊,很多省市都是这个比例

    是的,但是很多人跟我说不可能他们小县城都是绝大多数上高中的。。。

  • 高中普高上不了 就上技校 也就是zhong zhuan
    zhong zhuan也可以参加GAO考的 可以升大专 可以参加脱产的学习 这部分就很少了

  • 我们重点初中都有1/3上不了高中呢,更何况是普通初中
    综合起来至少50%淘汰率有的,可能高一点就是70%了

  • 坐标山东 我们的中考就是一场厮杀 我是普通初中的 中考全班55个人 排前25的能上高中(甭管多烂的高中)排在后面的据我所知很多女生上了师范和幼师 男生去职高啊中专啊 其他那些干什么去了不知道。。

  •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 10:59:03

    感觉现在上普高比以前更难了,现在貌似在推广职业教育,像本省,中考六门科目按ABCD分等,只要有 感觉现在上普高比以前更难了,现在貌似在推广职业教育,像本省,中考六门科目按ABCD分等,只要有一科是C还是D来着,就不能普高。六门全A才能上省重点。挺难的。 现在想想虽然自己念中学时也算不上什么大学霸,但真的已经淘汰掉很多人了

    怎么感觉像是说的山东 哈哈 对不对!

  • 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惊呆了

    我们那里95%都上了高中啊

  • (谁料想会把爱爱成账单和苟且) 10:59:54

    可能是我比较老?我初中班上成绩最差的也上了高中了。。。

  • 我中考的时候十年前了,在农村,镇上面的初中,一届400人到初三只有200多人参加中考了,考上高中的一共七十多个,前三十多是县里一高中,后面的是二高中。

  • 怎么感觉像是说的山东 哈哈 对不对! 怎么感觉像是说的山东 哈哈 对不对!

    不是哦~是湖南哈哈哈哈,都是教育大省,差不多吧

  • 不然大学生太多了就业难

  • 竟然淘汰率这么高??初升高没啥太大感觉 但我确实大部分小学同学都没念大学

  •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啊,不过我们那时候初中毕业,确实有些同学就没再上学了,基本都是成绩最差的几个

  • 我初中不怎么样,考高中的时候大部分本校直升,小部分考出去上重点或者比本校稍微好一点的学校。但是留本校高中人也不多,一个年级就2个班还是3个班,其中还有别的初中考进来的。现在没和初中同学联系了,大概上了大学的就那么几个,一些大专一些没上学。上一本的可能就不超过10个。

  • 坐标济南。初中全市最好 一千二三百人 四分之三上一类高中 但是高中就很可怕了 我上的倒数的一类高中 全班50人上本科的10个以内

  • 就是我们这边啊,一个班五十个人最多15个能上高中

  • 对啊,然后我们市八所重点高中就收这些能上高中的百分之二十

  • 原来有这么高-0-想想以前一个班50来号人也就几个人上了中专诶 原来有这么高-0-想想以前一个班50来号人也就几个人上了中专诶

    这种事情看班级吧,像我们班应该差不多得有十几快二十中专或者直接去打工 还有家里有钱就出国的

  • 江苏的 一届大概五百人 还分两个重点班 其他普通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去读职高的

  • 坐标济南。初中全市最好 一千二三百人 四分之三上一类高中 但是高中就很可怕了 我上的倒数的一类 坐标济南。初中全市最好 一千二三百人 四分之三上一类高中 但是高中就很可怕了 我上的倒数的一类高中 全班50人上本科的10个以内

    怎么感觉这么像我们高中??jnyz吗?

  • 上海我记得标准是1:1普职比。我学校比较好,班级40个人,其中大概27人上了高中(包含民办,走关系等等),10个人考上211以上的大学。211以上相当于前25%了

  • 这种事情看班级吧,像我们班应该差不多得有十几快二十中专或者直接去打工 还有家里有钱就出国的 这种事情看班级吧,像我们班应该差不多得有十几快二十中专或者直接去打工 还有家里有钱就出国的

    这么多…我们整个年级也就是十来个人…初中成绩差的一般都是不想学的…高中才能看出层次来诶

  • 看小别离刚看几集 感觉有很多对美高的误区啊

  • 以前没有深思过,中学六年又读的是一所市重点,所以好多熟人……
    哎,感觉我们的下一代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啊……

  • 今年我们技校招生爆满,因为限制了高中建档分数,也就是分数太低连私立高中都不能上,根本没有考大学的资格,连我们技校的中专升学班(就是能考大学的)都限制分数不够不录取的

  • 不是吧……高中哎……不管重点还是普高,没有这么低的吧

  • .....不知道 可能我初中的环境是 大家都挤着上区top2的省重点 然后中考考砸了上了个普通省重点 .....不知道 可能我初中的环境是 大家都挤着上区top2的省重点 然后中考考砸了上了个普通省重点保底 最后高//考也只考了个一般的学校。。。 就是普通省重点大概是1000左右的学生文理科加起来70+能上一本吧 坐标武汉 这是在一本扩招之前 湖北其他市的好学校重点可能一本率更高一点 现在一本扩招了容易点 啊其实我是想说。。。上了省重点也不一定能上好大学啊。。。。北京可能会更容易点

    不是吧,我们市重点 本一率都百分之八十九了 这还不是最好的那一所

  • 哪里有数据看啊 我想看看啊 小学初中高中都上的不同层次的学校感觉不能拿身边情况说事

  • 我妈就在技校工作,以前招生招不到,现在人多了不收,和前几天收到通知书但没床位不能注册入学的一毛一样……,但我妈单位以前都招不到生的

  • 全国基本都是啊~ 上次看知乎上的一个数据,基本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70%的人了,所以大 全国基本都是啊~ 上次看知乎上的一个数据,基本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淘汰了70%的人了,所以大学录取率很高啊~ 因为基本就算是在30%里挑25%的人上大学啊~

    但是要算本科的化,根本不是30%里面的25%,本科录取率不到也就10%左右,剩下那些都是着花钱都能上的专科技校之类

  • 卧槽?!我们这里只有个别的不上高中啊

  • 看下来明白了,是时代变了
    国家目前的政策是推行职业教育
    要做到普高和技校 1:1

  • 不会吧 没有这么低 我08年那届 刚拿出毕业照数了下 全班43人 有30个人都上了高中

  • 但是要算本科的化,根本不是30%里面的25%,本科录取率不到也就10%左右,剩下那些都是着花钱都能 但是要算本科的化,根本不是30%里面的25%,本科录取率不到也就10%左右,剩下那些都是着花钱都能上的专科技校之类

    确实是,补充一下,我这里说的25%是指大专及以上学历。

    当然也不是技校之类的,必须是全国统招的文凭。

  • 这么多…我们整个年级也就是十来个人…初中成绩差的一般都是不想学的…高中才能看出层次来诶 这么多…我们整个年级也就是十来个人…初中成绩差的一般都是不想学的…高中才能看出层次来诶

    我们市好的初中基本都是私立 自己考的 然鹅我当年没有考上 :-(

  • 这么多…我们整个年级也就是十来个人…初中成绩差的一般都是不想学的…高中才能看出层次来诶 这么多…我们整个年级也就是十来个人…初中成绩差的一般都是不想学的…高中才能看出层次来诶

    还有就是我们班比较辣鸡,换一个班就不会这样,比如重点班,全班基本前一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生高中学籍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