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粟万箱红, 坤仪道自光。 山中炼丹砂, 与君为眼花。 谁能给我解释下这首诗的寓意吗?谢谢大哥

道士乃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

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 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道士之称始于汉,当时义同方士。北魏

,规定道徒可在家立坛,朝夕礼拜,不必出家修行。金元之际,

等兴起,仿照佛教规定,道士不蓄妻、不茹荤,须出家住丛林。遂形成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

道士两类。道士一般是师徒相传。道教认为若不受师,道则不降;而传道度人,须择出身名门、孝于所亲、忠于所君、资性淳良之人。欲入道为道士、女冠者,须赍经戒、符箓在受道院造坛及对斋堂、静室缘法。弟子受经箓须赍金银玉帛等信物。入道后,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燃灯,不杂

“道士”之称始于汉代。但当时指称的范围较广,除时期“”、“”的信徒之外,、及一些道家也可以称为道士。时期,道士之称甚至与对佛教僧侣的称谓相混。直到隋唐时期,道土及相应的称谓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黄冠等,才逐渐成为道教神职人员的专称。随着女性入道的增多,也有了道姑、女道等称谓。但泛指道土时,也可以包括女道。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称为乾道,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坤道。黄冠专指男道士时,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女冠。道士之间互祢道长、道友、道兄等,对女道士也可同样称呼,教外人士(包括居士、信士及一般世俗之人)亦可以如此称呼他们。在道门中有些道士享有特殊的尊称,譬如张道陵、寇谦之以及后世龙虎山天师派的历代掌门人,都享有“天师”之称。道士中那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者,又常常被教内教外尊称为真人、先生、高道、高土等等。这些尊称,有时又是由朝廷封赠的,在古代这也算是难得的殊荣。在道门中,有时又按道土实际的修行水准而给予相应的尊号,如(唐六典·祠部)所记:“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日法师,其二日,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三洞修道仪)中将道士分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土等9种,将女道土分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8种,也是对道土的等级划分。在道教宫观中,道土又因其所担任的职务而有相应的称谓,如、、、、以及所谓“三都五主十八头”等。又全真道兴起之后,规定道士不蓄妻,出家住宫观,所以那些有妻室而不出家的道土便被称为士,或径曰火居。而为了寻真问道而云游在外的道土,则被称为游方道土。《太霄琅书经》云:“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土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曰道士。”这就是说,道土之所以被称名为“道土”,是因为他们的行住坐卧,举念运心,即生活中的一切思想言行,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惟行道业,亦即将信“道”、修“道”、行“道”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这一点至为重要,道土们的生活内容及其特点即是由此而决定的。

道士又称道人。有“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有“道人贤者奉敬教戒”等语;南宋道士也自称“琼山道人”。但在佛教初入中国时,道人又是对僧人的称呼。《书·顾欢传》有“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狱是非”的记载,此道人即僧人。此外,还有称道士为羽衣、羽客、羽人、羽士(羽,含飞升之意,指道士喜言飞升成仙)以及黄冠(以男道士戴黄冠,或谓道士衣冠皆黄帝之衣冠,故名)等。女道士则称女冠或道姑、女道。全真道之男道士亦称乾道,女道士又称坤道。

《三洞奉道科诫》分道士为六阶:“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又据道行高低另有尊号。《唐六典》卷四《祠部》云:“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熟悉经书和宗教仪范,举行宗教仪式时,在法堂上居中高座,在道士中被认为道功最高者,称为高功。主持事务的道士,一般又沿用佛教之方丈、住持、监院等称谓。

道士学识渊博、修养高的被尊为先生、真人。此尊号除由道士推戴外,南朝及唐、宋、元诸代,多由帝王赐于生前,或谥于死后。封赠之风,明代犹盛。宪宗时,真人高士充满都下,真人之号遂滥。

天师亦为道士之尊称。但一般作天师道及其嗣位子孙之专称。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时亦自称天师。

大英博物馆中的道教人物像

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道教,便没有道士的存在;离开道教发展的历史景观,便不会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所以,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道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概况,以及道土是如何随着这一过程而诞生和他们的宗教信仰的特点。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大约出现于公元纪前后的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了。

“道教”这个词在中国古箱中出现的很早。在时期,诸子们都将自己所讲的思想学说称之为“道”,如关于治理天下的叫“治国之道”,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叫“修身之道”。如果用这些学说主张去教育别人,便叫做“道教”,如一书中就有“先王之道教”、“儒者以为道教”的说法。但是,这里的“道教”与后来的作为宗教名称的“道教”完全是两码事。作为宗教名称的“道教”,首见于《老子想尔注》,而这已经是东汉年的事情了。

许地山在考察道教产生过程后指出:“巫觋(xi席)道与方术预备了道教底实行方面,老庄哲学预备了道教底思想根鹏。到三张三葛出世,.道教便建立成为具体的宗教。”明确地指出了道教产生与原始巫之风、神仙方术、道家哲学的密切关系。事实上,道教的创立与谶(ch6n衬)纬神学、黄老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总之,道教和道士的诞生是多种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及相应的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上古时期,人们对曰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为神灵,对它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形成了原始宗教和巫术。巫就是在这种鬼神崇拜的氛围中产生的专门从事交通鬼神、传达神意而为民祈福禳灾的宗教职业者,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巫在政治生活、民众生活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原始宗教和巫术中的鬼神崇拜思想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巫术仪式,比如上古祭祀中的“”、“”(jiao叫)仪式,以及、、崇拜观念等,后来基本上都为道教、道土所吸收、继承。道教神灵系统的建构和道教法事活动中对斋醮、符篆和”其它祈禳术的重视,以及道士的修炼方术等,都从原始宗教和巫术中接受了许多现成的东西,以致人们可以从道土身上看到一些古代巫觋的遗风流韵。因此,道教的创立丰口道士的产生与古代巫术有着十分密切的文化亲缘关系。

神仙观念的起源亦甚为久远;到战国时期,已广为、流布,深入人心,‘不死”、“升天”成为人们仰幕和追求的目标。所谓神仙方土,就是在这种风气下出现的鼓吹和传授长生成仙之术的术士。这些方土千万百计地搜求和行使奇方异术,宋满足一些人长生不死的愿望,以致得宠于”诸侯;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就十分宠信神仙方术,网罗了不少方士在身边;来帮助他们实现长生成仙的梦想;方士们所行使的方术很多,诸如炼丹采药、服食养生、祭祀鬼神、祈禳禁咒以及、谷道、侯神、望气、导引、烧炼、却老方、按摩方等,无不在其使用之列,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炼丹采药。由于这些神仙方术还非常零散,不成系统,为了更加扩大其影响,一些·方士便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他们-的方术,形成了所谓方仙道,而这些方土便被称为神仙家。方仙道对道教的创立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方士们的神仙信仰和求仙之术全部被道士们所承袭。所以,道土们所奉行的修炼方术实际上就是由神仙方术衍化而宋,而道士则是方士的演变。在汉代,方士之称与道士之称通用,这固然表明一种混淆,但也更表明道教、道土与神仙方术、神仙家之间的非常密切的承袭关系。

从原始宗教和巫术;神仙方术到道教,从、到道士,还必须经过一座重要的思想之桥,这就是先秦道家学说。在道教的创立过程中,道土们从老子、庄子的思想学说中,尤其是从他们的宇宙本体思想和人生哲学中吸收了许多东西,宋建构或充实道教的教义教理。同时,道士们还将道家的著作奉为教内经典;给道家人物披上道袍,或奉为教主或许为真人①。所谓“道教”,正是由于对“道”的宗‘软化而得名。中的“道”,具有极难把握的神秘性质,其无形无名,自然无为,是开天辟地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始状态,也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最高法则。在道教创立不口发展过程中,道’土们以“道”为基本信仰不口教义,他们视“道”为具有神格的圣灵,认为其不仅是万物之源泉,而且还是人世的救主;其无处不在,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身形名号,降临人世,辅助明君,救危扶难,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在神化“道”、神化“老子”的同时,道士们还把道家的清静无为、重视养生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意念和方法与神仙方术糅合在一起,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修炼方术。正因为这样,那位据说耳长七寸名叫李耳又叫老聃(dan单)的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便成了道士心目中的倍受尊崇的偶嵌被奉为“太上老君”,成为道教公认的教主。

在道教的形成过程中,的也起了极大的作用。黄老学说本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稷下道家学者的一种思想学说,其特点是主张清静无为,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汉初文、景时期以黄老清静无为之术治天下;一时黄老思想盛行,学者蜂起,其中亦包括许多神仙方土。由于黄老思想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的色彩,而这些治黄老之学的神仙方士们又以神仙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解释黄老学说,便使得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方仙道合流,逐渐形成了以崇奉为神明的黄老道,并成为早期道教的前身。

除此而外,儒家、墨家以及佛家的思想对道教、道土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道教在创始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亦作了一些吸收,尤其是吸收了经汉代新儒家以图谶观点和学说改造过了的儒家经学思想,如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中便有强调忠孝仁义、讲求的内容。在早期道教及经典中,也留下了墨家影口向的痕迹,如讲求五行变化,役使鬼神F口修炼丹道等。另外,天志明鬼和民众之道的主张也为道教的创立开辟了以神道设教的蹊径,而墨家的尚侠精神也融入了那些创设道教的先驱及一些高道的心理结构之中。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现成的宗教参照,道教在教理教义、戒律礼仪及教团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曾对佛教有所借鉴。

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士,即有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

天师:指或其嗣号之后裔。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如(北魏),隋,唐等。

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师宗师: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

真人: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黄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先生:道士的尊称或谥号、赐号。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

方丈: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监院: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

知客: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

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

道长: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称,而不是职称。

道士也称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黄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称,女道士也可称、女道;男道士也称乾道,相对女道士称坤道;黄冠专指男性道士时,女道士称女冠。道士的敬称道爷是男女通用的,而没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他们。尊称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称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颁赐。道士们自己按修行也有尊号。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

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弟子须经过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授戒。授箓、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比较权威的《太霄琅书经》讲道士一词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书中说:“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体和心灵都顺应自然演化的道理,只按照大道运行的方式运行,按照顺应大道的方式作事,所以我们称这种人作道士。这句话说明了不顺应道的必然不是道士,这个道并非抽象的道,而是以道教修行方式作为方向的道。(琅字在此指天庭中的藏书房)

当然道教徒还有其他别称,比如男女通用的羽士,羽客。又比如女性道教徒专用的坤道,女冠。男性道教徒专用的黄冠,乾道。

以上这些都是道教徒必须知道的称呼,是道教徒必须学习的经典与规诫。

下面讲一下道教徒的其中分类。

《道门通教必用集》中将道士分作了七等,这个分类至今仍在通用。以下为七种道士详解。

天真道士:此类道士指得道修得天仙后仍在世间游走的仙人,吕祖(吕洞宾)便是此类道士的代表。

神仙道士:此类道士指得道修得地仙后仍在人间游走的仙人,三国时期戏弄曹操的左慈便是其中代表。

幽隐道士:此类道士指修的高深道术即将成仙的道士,张三丰真人游戏人间时就是此类道士的代表。

山居道士:此类道士大多已了却了世间的俗务入深山修行,此类道士的代表即隐居名山的道教徒。

道士:此类道士指在道观内修行,起居饮食都在道观内进行的道教徒。道观修行是道士为道教作出相应贡献的阶段,道术的传授必须要有损有盈,如果只为个人修行而不理道教传承,则很难修道有成。

在家道士:又称。在个人家中修行,在家中传道的道士,此类道士多是还未了却世间俗务的道士,如不了却则会影响修道。

祭酒道士:指熟悉道教经典规诫了醮具体操作却不愿接受传度仪式的道教徒。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阶是同军事、行政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如张角的太平道设三十六方,方相当于将军。张鲁的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阶为师君,其次为治头大祭酒或

。随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消失,这些位阶制度也随之变化。

《给箓元科》规定,受戒道士分九阶,称九“品”。必须掌握规定的经箓、达到规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规定是:

第一品:必须熟悉和《黄庭经》。

第二至三品:必须精通《三洞五雷经箓》。

第四至五品:必须精通《盟威经箓》。

第六至七品:必须精通《三五都功箓》。

第八至九品:必须胜任举行科仪的直香和引班。

有样式规定。道装有大褂、(或称得罗)、、法衣、花衣(或称作班衣)。大褂、道袍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时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时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称巾。全真之巾有、冲和巾、、、紫阳巾、、纶巾、三教巾、等九种。正一之巾有、南华巾、、荷叶巾、混元巾、、诸葛巾、太阳巾、包巾(幅巾)等九种。
道人戴的冠子有黄冠、、、星冠、五老冠等。

道教宫观从传法受戒可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子孙庙可收徒弟,观主实行师徒世袭制,不接受游方道士。十方丛林也称十方常住,接受游方道士挂单居住,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在十方丛林中,常住道士都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称住持,即观主。监院是居第二位的全面负责人。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号等八大

,分头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客即客堂,负责人称知客,负责接待宾客,并协助监院总理事务。寮即寮房,负责人称巡照,负责劳动事务。库即库房,负责人称库头,负责库房。帐即帐房,负责人称帐房,负责财务。经即经堂,负责人称高功,负责诵经。典既是典造(或称点座),负责人称典造,负责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称云水堂),负责人称堂主,负责安置游方道士。号即号房,负责人称迎宾,负责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游方道士。

此外还有“三都五主十八头”。三都为名誉职务。五主和十八头各司一职,地位低于八大执事。各大丛林在分工列职方面也不尽相同。 “道”是道教宗教信仰的核心或曰最高准则,故在道士心目中,“道”及其化身“太上老君”老子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以说,他们皈依道教,就是皈依于“道”,皈依子老子,成为“道”与老子的狂热信徒。但是,正如前面所言,道教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制约,“道”、老子在宗教化的过程中实际上被神仙化了,“神仙”成了“道”、老子的化身,因此“神仙”便成为道教最为直接、最为显赫的崇拜对象。崇拜神仙即为崇拜“道”、崇拜,反之亦然,此为道教宗教信仰的最根本的特点。可以说,道土生活中的一切都与道教的这一神仙崇拜的特点密切相关。他们因崇拜神仙而皈依道门,而修道的目的则是为了成为神仙。当然,由于道教内部教派之不同,各派道土所崇拜、敬奉的神仙便有所侧重,比如丹鼎派道士重修炼故较为崇敬“仙”,符篆派道士则重祈禳故较为崇敬“神”,但不管如何,所信奉的都不外是神仙。因此,鉴于神仙崇拜在道土的宗教信仰中具有根本的意义,是道土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故道教又常被称为“神仙道教”或“仙道”,而道士也常被称为羽人、羽土、羽客等。

道士的宗教信仰既然在于神仙,那么他们所信仰的神仙究竟是怎么宋的?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由于道教系多神崇拜性质的宗教,这便决定了道士们信奉的神仙极其众多,作为至高天尊的“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以及三天君和五老君等尊神,到包括四御(玉皇大帝、天皇上帝、北极大帝、后土皇祗)、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曰月星辰、风雨雷电、河岳山川诸大神,以及灵官(十天灵官、九地灵官、水府灵官、等,皆系高功法师作道场时供9区使的小神,同时又司巡察世界,济世护法)、太岁功曹、城隍土地之属、瘟疫诸神、人鬼之神(包括各姓祖先、历代圣哲贤才、忠孝义烈之土等)、人体四时五行诸神,还有诸仙真,统统在信奉之列,由此而构成了道教所特有的名目繁多而庞杂不一的神仙系统。所谓“”,便是对这一系统中众多信奉对象的统称。然而,如果细致区分,“神”与“仙”又有所不同。“神”一般指那些天地未分之时的先天真圣,如三清、四御、南辰北斗诸星君等,“仙”则指天地开辟以后得道成仙的仙真以及地方神灵。“神”.由于是先天而存在的,并且有天帝的封诰,所以能在神仙世界里担任或大或小的官职,故而也能得到道土们的祭祀;而“仙”由于是后天“得道”(或修炼而成,或经神仙点化而成)而成仙的,仅能长生不死,在神仙世界中不管事,专以逍遥自在为乐事,当然偶尔也管一点世俗间的事,所以一般不为道土们所祭祀。

道土们所崇拜的神仙的来源,概而言之,一是继承来的,二是臆造出的,而这二者又常常是结合着的。所谓“继承”,就是将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的各种神灵和神话传说中的一些人物统统“接收”过来,力口以一定的改造,而成为道教诸神。比如在上古自然崇拜中产生的雨神、土地神、岳神、雷公、水神和曰月星辰诸神等天地神祗,以及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女娲、三皇五帝、大禹、九天玄女、西王母、东王公等人物,便都被道教吸收,或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成为道教神仙系统中的成员。所谓“臆造”,就是通过编造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将历史上的一些显要人物,包括帝王将相、文化名流或技艺能手,如周文王、周武王、老聃、扁鹊、鲁班等,以及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和传说中的古代仙人,如张天师、、、陆修静、、、陈抟、、丘处机等著名道士及赤松子、容成子、彭祖、广成子等传说中的“”,渲染成得道升天的神仙。继承来的多为先天之神或既有之神,而臆造出来的则多为后天之仙真或仙化之人。前者属于“神”之范畴,后者属于叫山’之范畴。可以说,道教神仙系统中众多的仙真完全是道土们为了达到特定的宗教目的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臆瘟出来的,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八仙”,就是道士们臆造神仙的一个杰作。

道士们热烈地信仰着神仙,也热烈地创造着神仙,他们广开“神”源,以种种方式宋塑神造仙。随着道教的发展,神仙的数额也越来越大。不但冥冥之中有神,各路仙人往来不绝于天地之间,就连人自身躯体的每个部位,也被臆造、安排了一位神仙,如<)便认为人体中有八大宿卫,又有禀自然之道气的24位真人。而(老子中经)则详细地描述了存在于人体中的55位神仙的具体所处位置、职能,以及与人体之外如何一一相对的情况。尽管这样,道士们创造出这些神仙,并非是将他们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按照区分高低尊卑及职能划分的原则,使他们各处其位,各司其职,组成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神仙谱系,从而使神仙世界亦如理想社会那样,整饬(chl斥)有序,和谐统一。当然,在道教初创时,这个神仙谱系还是相当简单的,神仙们的位置也往往不确定,处于显要位置的尊神只有黄帝和老子(后宋,黄帝的尊神位置渐渐丧失,而老子则凭借他是<道德经)的作者,始终居于神仙谱系中最高尊神的行列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发展,道士们也掀起了造神拟仙的运动,而道教神仙谱系的建构也在此时初具规模。北魏高道寇谦之除了主尊太上老君外,还提出了三十六天宫均有宫主(神仙)的谱系,已相当可观。南朝名道陶弘景在神仙谱系的建构上,所费心力最大,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他在中,将神仙世界划分为7个层次,每一层都有一位主神仙居于中位,其余诸神仙分列于左、右位或特意留置的散仙、女仙之位,使得在当时能搜罗到的近700名各类神序井然地各就各位,组成一个既庞大而又整饬的神仙阵容。如第一层,元始天尊居中位,左右分列着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东明高上虚皇道君、紫虚高上元皇道君、洞虚三元太明上皇道君等。又如第三层,太极金阙帝君居中位,左右排列着黄帝、尧、舜、禹、孔子、尹喜、庄子、安期生、葛玄等由历史名人变化而成的仙人。像陶弘景这样精心排出一个道教神仙谱系,在道教史上还是首见,但他所列示的这一谱系并非是神仙谱系的最终形态。

事实上,道教的神仙世界素宋是开放性的。道教教义向人们许诺,任何人只要修炼得道即可跻身仙界,位列仙班。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道士,使他们树立起修道理想,并坚信只要精诚修炼,即可实现理想目标,羽化成仙,从而依其阶次而升入相应层次的天界。所以,道教神仙谱系在陶弘景之后仍不断扩充,不过发展到宋代,道教神仙谱系便定型为10层结构,定编的主神也不再变动,显示着道教神仙谱系的建构已基本完成。其结构特点是这样的:最高层是三清,目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第二层是四御;第三层是曰月五星诸神;第四层为四方之神,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第五层为历代传经诸名法师,如玄中****师、、三天****师等;第六层是雷公、电母、龙王、风伯、雨师等;第七层是五岳神、诸山神以及各洞天福地仙官;第八层是北阴酆(feng封)都大帝、水府扶桑大帝及所属诸神;第九层是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仙吏等;第十层为城隍、土地、社神及门神、财神、灶神等。

可以看出,道教神仙谱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世间万事万物几乎都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化作神仙,并在神仙谱系中获得一席之位。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一庞大而又开放的神仙谱系,可以在两方面对道土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可以强化道土们的宗教信仰及其感情,使他们虔诚地匍伏在神仙的脚下,安心地过那种崇拜不已而信仰不止的宗教生活;这种生话带有神秘感,在神圣的体验中又渗入了和敬畏的成分。因为有这样一个庞大而又分工明细的神仙队伍的存在,道土们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神仙在暗中监控着,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因言行失慎而获罪受罚,轻则减去修道之功和阳寿,重则打入地狱,身心之苦永难解脱。其次,又能激励道士们的修道信心,使他们时时铭记着自己的修道目标,窥视着神仙世界的门户,渴望着有朝一曰的仙化,从而位列仙班,逍遥自在,其乐无穷。

道土们之所以崇拜、羡慕神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神仙作为“道”的化身,具有不死不灭、形神同在的特征。那些先天地而存在的“神”,自然是不存在生死问蹋的,即使是后天修炼得道的山真”也可以超越死亡而永生,这又并非仅仅是灵魂不死,其身体也不死不灭,亦即能以活人的形式成为仙真。这与佛教的浑墼思想即音弃此生而死后成佛的观点不同,,也与基督教的原罪说和皈依上帝、进入天堂的观点不同。因为佛教徒、基督教徒都把人的身躯(“命”)当成了与神及彼岸世界格格不入的东西,而道土却力图将人的生命无限制地延长,等同于神仙,超越死亡,从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亦即活神仙的境界。在道士们看宋,这是能够做到的,方法就是采用仙术(修炼方术)。“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抱朴子内篇·论仙))葛洪的这一段话,为道土们如此迷醉于修炼方术的生活行为提供了一个脚注,原来那种种修炼方术在他们看来均是成仙之术。所以,方术修炼便在道土们的曰常生活中占有了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他们修道的目的就是以仙术致长生,而长生不死即为神仙,这与道土们的崇拜信仰正相吻合。在道士们看来,神仙不但长生不死,而且超越了一切身处尘世的人所必受的限制,而徜徉在仙境之中,享受着悠闲自在、快乐惬(qi色妾)意的生活。这同时也表明他们不愿受尘俗声色犬马、功名利禄之累,而渴望在超尘脱俗、高雅飘逸的生活中体味生命的真正乐趣。葛洪在<神仙传·彭相传)中论仙人的一段话,便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其曰如::仙人者,或入云,无翊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僻,不交流俗。”可见,道士们对那些通过后天修炼得道而臻于不死不灭、形神同在之境的、仙人最为崇拜,并时刻引以为楷模。道土们崇奉的仙真很多,有(南华、冲虚真人列御寇、通玄真人辛研(x{吧形)、亢仓子)、赤松子、宁封子、广成子、彭祖、容成公、安期生,以及三茅真君、北五相、南五相、北七真、八仙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使人们相信“旧身不改”也能成仙,道士们参与编造了许多常人通过仙术修炼或经仙人点化而成仙的故事,如汉代淮南王刘安“白曰升天”的故事,东晋道士许逊举家拔宅飞升成仙的故事,等等。道土们宣扬的成仙方式,主要是“飞升”。不过在飞升时又有一些具体的差异,有的是乘火升天,如西周啸父;有的是骑龙升天,如黄帝和他的大臣们;有的是受到仙人点化与仙人一起飞升的,如“八仙”中的曹国舅就是经钟离权、吕洞宾点化升仙的。除了“飞升”之外,“尸解”也是凡人修道成仙的一种方式。所谓尸解,是一种假托死去而成仙的方式。表面上足死了,留下了尸体,但道士们认为,这是成仙者留下的假尸体,通常是用剑、杖、拂尘等物变化而成的。即使有时真魂先行仙化,其后也会设法回来与真身复合在一起,成为形神同在的神仙。总之,从道士们对神仙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心身恒存的非常强烈的渴望。正是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道土们迷恋于种种方术,勤苦修炼,以冀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这种对于神仙的崇拜和追求,既是道士的宗教信仰之实质所在,又是他们的生活目的与理想之所在,道土们的曰常修道生活的种种特点即与他们的这种信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神仙信仰的支配下,道士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告别俗世,投身道门,自愿地接受宫观内种种规矩的约束,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修道”之路。

道士们根据他们所接受的道教教义,相信那至高无上而又永恒存在的“道”,可以通过自己刻苦的而获得。修道者一旦与这个“道”合为一体、融洽无间,便可以达到彻悟真谛、物我两忘、长生不死、自由自在的境界。而当这个“道”被“神仙”具象化或置换之后,“修道成仙”便成了道土们共同的神圣选择,成了他们修炼生活的主要目的。所以,道士们的修道生活,就是在“成仙”这一价值层面上展开来的。为了“得道”而“成仙”,他们采取了种种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手段,道士们的一系列修炼方术就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采取种种方术来修炼,是道士们曰常生活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生活内容,他们“成仙”的希望便全部寄托在这种修炼上。所以,要了解古代道士的生活特点,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修炼生活情形。

道士的外丹修炼服食丹药以求长生,曾是道士们的一种主要的修炼方术,因此亦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无数遭士作出了非常执著甚至极其痴迷的努力,前仆后继,遍作尝试,确乎带有几分悲壮而复悲哀的意味。

在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一带的方土们出于原始的神仙信仰,即开始探求服食而成仙的途径。这种出于原始宗教幻念式的选择;曾经促使一些人冒险寻觅仙药,而其中又以那些贵为君王的人最为执迷,因为他们的长生梦与权力梦是统一的。像齐宣王、燕昭壬以及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遣人多方寻觅仙药。自然,仙丹妙药难以找到,成仙之梦也就无从实现。为此,秦始皇发怒坑杀了不少方土。但是,这并没有阻断信仰者的冒险与尝试。现成的仙丹既不可得,那就靠自己炮制炼就,于是秦汉时期试炼金丹的方术便出现了。方士李少君台劝汉武帝“祠灶”,称用丹砂和其它药剂作原料即可炼出黄金,铸成饮食器皿,用之即可使人长寿。(参见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其根据为:仙人食金饮珠,寿与天地相齐;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将人之生命与金丹之不朽统一起来的思路,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说以及原始巫术的类比思维都有深切的联系。既然服食金丹(或者用某种金属器皿)便有成仙永寿的希望,那么追求者便渐渐多了起来。

崇拜神仙是道教最基本的宗教特征,长生不老、羽化成仙是道士皈依道门的主要目的,而古代神仙方术中的合炼金丹仙药,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长生想,加之道教、道土的诞生本来就与先秦以宋的神仙方术、方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秦汉方土服食金丹之术便直接被道土们所继承,并被作为一种主要的修炼方法。

当然,服食金丹仙药作为道土们的一种修炼方术,有一个发展过程。并非是从道教一创立,道土们便选择了服食丹药作为修炼手段。东汉末期,道教初创,其时的道土们虽然已经

开始吸收先秦以来的神仙信仰和方术实践,但这时道教的宗教义理学说的核心是救治危世而致太平,道土们修道、传道的重点放在实现这一理想上,所以炼丹服食在他们的生活中基本不占什么位置。魏晋以来,道教的发展进入了神仙道教的阶段,其教义学说的重点逐步移向了成仙不死,道士们的修道目的亦随之而定位于长生成仙这一点上。魏晋时期,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派,重视服食金丹之法,认为这是修道学仙的第一要术。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系统地总结了修道成仙的各种方术,并且极力向人们灌输神仙存在、神仙可学的道理和方法。经过葛洪的大力提倡,金丹服食就成为道士们的重要修炼方术,并且迅速地发展起来。

人们普遍地将道土服食金丹的修炼方术称为“外丹术”,与此相对应,道教中主要采用服食丹药为修道手段的道派,便被称为“”。所谓“外丹”,相对于“内丹”而言,简言之就是运用器具烧炼出宋的药物。道土们认为,服用了这种药物便可以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信仰外丹术的道士的修炼生涯,主要就是从事炼丹,不断地探索炼取丹药的方法。

作为一种修炼派别,外丹派在魏晋时期层口已形成。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已经着力据<周易)阴阳之道,又吸收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炼丹之事,堪称是历史上最早的外丹经。其中对的诸种药料、烧炼火候、服丹功效等都有相当细致的说明。他用五言诗的形式,带着美好的幻觉,宋形容服食丹药的奇效:

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
鬓发白变黑,更生易牙齿。
老翁复丁壮,耆(qi齐)妪变姹女
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魏伯阳的丹道思想对道士们的炼丹术影响很大,被后世奉为“丹经之祖”。到了晋代,随着道教外丹派的形成,笃信金丹黄白、服食成仙的道土们便完全沉溷(hdn混)于外丹术。其中,成就最高者当首推东晋名道士葛洪。魏伯阳与其弟子虞生及用来试验长生不老药的狗。金丹中认为尸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国古代道土们从神仙方土那里接受宋的一种追求长生的观念与方法。道土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但要长生,必须服食不死之药。那么,这种不死之药是什么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药之类,因为草木药本身易腐烂,在火中会化为灰烬。由于草木药自身没有坚固性、永恒性,移入人的身体中,自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因此,必须发现一种坚固不朽、无变化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使其不朽性传入人体中,服用者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朽的药物,就是金丹。

不仅从理论上倡导外丹术,而且通过实践宋亲验。然而,经过多年的勤苦烧炼,葛洪仍没有得到满意的丹药,他认为关键原因是自己没有像前人那样,远离尘嚣、与世隔绝、静心修炼。因此,他便携带妻子、侄儿以及书籍行囊,来到了罗浮山。罗浮山位于今广东博罗县境内的东江之滨,纵横500里,有大小峰峦432个,形态各异,变幻无穷,气象万千。山中悬崖怪壑,乱石丛林,有朱明、桃源、夜乐等18个洞天和白水漓、水罕洞等980多处飞瀑幽泉,当地又盛产炼丹用的丹砂,正是理想的炼丹之所。因此,葛洪便在这被道土们称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二泉源福地”的名山中居住下来,开始了自己的新的努力。

住下之后,首先建庵砌灶,先后修筑了都墟、孤青、白鹤、酥醪四庵并且在位于东麓朱明洞南的都虚庵旁,用花岗石砌成一座丹灶。丹灶顶高3.6米,底座呈四角形,边长为2.5米;灶体呈八角形,边长为0.8米。灶坛的每一面,按照方位分别雕有乾、坤、震、巽(xun训)、坎、离、艮(gen亘)、兑八卦图形和麒麟、仙鹤等异兽灵寓图案,四角的石柱上还刻上云龙。然后,葛洪开始采集炼丹所用的药物。他洁身曰,身带升山符,背悬驱魔镜,口念咒语,进入深山,用禹步法(道土做法事时召役神灵的一种方术,洋见后文有关介绍)采回许多矿物和植物。葛洪把采集回来的草木植物拿到麻姑峰下的池水中清洗干净,供自己服食和配制成行医用的药丸,矿物则用宋炼丹。择定了炼丹的黄道吉曰,他在灶边悬挂上

古剑、古镜等法器,然后正式升火炼丹。他先用丹砂炼出了一种银白色的液体(),又将这种液体炼成赤红色的结晶体。他还曾用铁涂曾青(硫酸铜)得到了一种“外变内不变’’如铜一样的物质。还有一次,他用盐和石胆,再调和雄黄粉、牛胆,放入丹灶之中,灶外用蚯蚓土调曲为泥封盖,以文火烧炼了30天,炼出了一种被称为“丹宝”的金黄色的混合物。总之,葛洪在罗浮山中尝试过道教的各种各样的炼丹方法,多次合炼金丹,可以说他在山中的修道岁月,主要就是烧炼金丹。外丹修炼成为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葛洪于61岁时死于山中,传说他死后身体柔软,颜色如生,抬尸入棺,轻如一件衣服,世人以为他已成仙,故称他为“葛仙”。其实,他的死系因长期服用自己炼的金丹,体内过量存积硫酸铁等金属而中毒死亡。

南朝名道土是葛洪之后的又一个大炼丹家。为了获得奇妙的,陶弘景也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据<南史)记载,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到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在这长达20年之久的岁月里,陶弘景进行了无数次的炼丹实验。他一次又一次郑重其事地在深山中挖灶安鼎,“阳燧”取火;一次又一次地沐浴,虔诚地祈祷神灵,保佑他炼出上好金丹。就这样,他曰复一曰地苦候在毒烟笼罩、酷热难当的丹房中,然而得到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据<华阳陶隐居内传)记载,天监四年、五年以及其后的几年里,陶弘景炼丹“鼎事累营,皆不谐(不成功)”。连续的“开鼎无成”,使得这位清修之士变得脾气烦躁、疑虑多端,自信心骤减,甚至想到了以死来解脱。但是,陶弘景毕竟不是一个庸常之辈,“不见金丹心不死”,他苦心孤诣修道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就是炼成金丹,白曰飞升。所以,他岂能甘心半途而废。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近70岁之时,他总结此前历次炼丹的经验教训,再次“营鼎”,终获成功,开鼎之时,只见“光气照烛,动心”,“金丹”静静地躺在鼎中。欣喜之下,当月口服用,当然也没有忘记将此作为厚礼送给他的方外之交——梁朝君主梁武帝萧衍宋享用一番。

在道门炼丹服食修炼方术的影响下,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也酿成了.一种服食仙药的风气,士大夫阶层服药(外丹)的事屡见不鲜。在这个被称为“人的觉醒”的年代,文人土大夫们对人生苦短、浮生易逝的感受极为强烈,于是便欲千方百计地留住生命,使其鲜活美好而不衰。而道士们所苦心经营的外丹术,恰恰迎合了这种心理期待。这样,炼丹不仅成为道士们曰常生活中的主要任务,而且由于贵族阶层的加入,使外丹道士因此能够得到物质上的支持,这又刺激了外丹术的发展。这是因为炼丹费资颇巨,而皈依道门、不事俗务的道士们是无力负担的。事实上许多道士都是靠官宦阶层提供物质和生活保障而从事炼丹实验的,如葛洪就是依靠广口、N刺史邓岳的支持而坚持在罗浮山中炼丹的,陶弘景曾为萧衍取代齐朝建立梁朝献计献策,是王朝的“山中宰相”,自然不会缺少来自于朝廷的支持。

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道士的努力下,到唐代道门外丹修炼术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操作、药物用量等已更加完善与合理。尽管外丹道士中屡屡出现服丹中毒而死、而癫的事件,但仍旧有大量“丹心·”坚定的道士将自己的修道理想全部寄托在外丹修炼上。他们的曰常生活就是在丹房中满面尘垢、惨淡经营,一心希望创造出奇迹来。如孙思邈这位被誉为“药王”的唐代高道,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炼丹家。为了探索丹药的种种配方和采集原料,他“虽艰远而必造,纵小道而亦求,不惮始终之劳,讵辞朝夕之倦”((云笈七签)卷七十一),为此,他在炼丹中如何去除矿物的毒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发明了将炼丹用的雄黄在油中泡9天9夜去除毒性,又在山中以丹砂、曾青、磁石等苦炼成“太一神精丹”。他不但精研炼丹术,而且还撰写了<太清真人炼云母诀)、(烧炼秘诀)、<太清丹经要诀)等多种炼丹著作。

道土们炼取外丹和服食的方法,通常是师承秘授的,故在择徒、授术方面严格保密。这样的“单线联系”埂形成了外丹修炼术的传承派系,派系之间在配方、炼取、服食的具体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葛洪将炼丹术分为神丹、金液、黄金3种,虽然互有不同,但服用之后都可以使人身体不朽,长生成仙,这是外丹派道士从事服食炼丹的最基本的信念。大体说来,根据炼丹时所用材料的不同,外丹道土可分为金砂派、铅汞派和硫汞派三大派。金砂派资格最老,左慈、葛洪、陶弘景等人就是此派的代表。据葛洪自述,他习炼的外丹术是由左慈传其祖父葛玄,再由葛玄传郑隐,又由郑隐传给他的。为此他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取得了郑隐的信任。一起师承郑隐的许多道徒,都没有得到此术,只有葛洪得到了郑隐的秘授。葛洪荣幸地读到了郑隐秘不示人的<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典籍,深信其理,视之为“仙道之极”。葛洪在自己的丹房生涯中总结出不少经验,他认定丹砂烧炼之后能还原,此之谓“还丹”。经由不断烧炼而又不断还原的丹砂,其次数越多,“仙效”愈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称,一转丹(仅还丹一次的)服后需3年才能成仙,二转丹则需2年,三转丹便降至1年,如果到了八转丹,10曰就可飞升,而九转丹服食一毕当即就可飞升。想来当初嫦娥偷偷服食的灵药,大概就是这种九转丹吧。   

至于铅汞派,则主张炼丹必须用铅汞,但也可适当配上银、、、等。此派可以追溯至,以其<周易参同契)为经典。该派道士将铅汞视为至宝大药,认为铅汞“合天地之元纪,包曰月之精华,上冠于乾,下顺于地,总七十二石,统天地之精光,修炼成丹,服之”。(<大还心镜))铅汞派外丹道士还充分发挥他们的玄思妙想,在炼丹过程中将炼丹用的鼎器想象为一个缩小了的宇宙(乾坤之合),铅汞(药)在鼎中即为居于乾坤之内,鼎盖为天,鼎座为地,鼎唇作雌雄,乾坤相合化育,炼成大丹,此丹四象齐全,五行完满,即合于阴阳五行妙道,服之岂能不产生奇效!

至于硫汞派,唐代方兴。此派道士主张用硫黄与水银合炼,方可获得仙丹。在炼制过程中,他们也强调要契合阴阳之道,以为硫黄是太阳之精,水银是太阴之精,一阴一阳台为天地,恰如夫妇合精,乃可炼成灵丹。派系不同,方法各异,自然导致了各派系之间的争论和互贬。但在互相攻讦的过程中,彼此借鉴、融合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炼取外丹所用原料,除了上述三派格外强调的丹砂、铅汞、硫汞外,还有许多,大多为天然产物,如雄黄、曾青、石胆、砒霜、白盐、白矾、云母等等”石药”,以及牡砺、胡粉、菟(t6兔)丝、朱草等动植物原料。在唐代,外丹术最为兴盛,所用原料更为广泛,简直称得上是别出心裁,无奇不有,连童男女的便溺也派上了用场。唐代梅彪所撰<石药尔雅),便收集了炼丹常用药150种之多,这还是仅限于“石药”的统计。由此可见外丹道土的尝试覆盖面很广,可以说他们在曰常生活中几乎将全部精力倾注于药物的采集、选用,以及具体的炼制上,同时也将全部喜怒哀乐系于鼎中之物的成败上,真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

道士们具体的炼丹过程,既神秘,又复杂,且还有很多禁忌。首先,要慎选炼丹场所,宜选名山幽僻之处,结伴3人左右。入山前要斋戒沐浴,避与俗人往来,以免邪气袭入,妨害炼丹。入山时又须择黄道吉曰动身,并且要,佩带进山符、驱鹿镜。进至山中,先踏勘地形,选择良址,然后筑造丹房。筑丹房很有讲究,需要佩带符E口,清心洁斋,先除去地上的杂草,且挖去地表3尺深的土,填以好土,并且铺平夯实。然后是建屋、筑坛、安(炉)灶、置鼎、配料以至升火炼药。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慎之又慎,不容马虎。譬如建丹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长3丈、宽1.6丈宋建造,墙壁内外用泥抹平,务求坚实而严密。门和窗户的位置在正东正南,窗户宽4尺,必须非常严密。门户要密闭,关严后不漏光线。坛,又称丹台,是用宋安放丹炉、药灶的,其营造也极有法度,必须筑于丹房的正中央,垒土而成,高8寸,宽24寸,亦有分为3层的,每层高低和宽广尺寸各不相同。炉是容纳鼎的设施,灶是容纳釜的设施,一般仅用其一,安放时先要在坛上埋符篆,而其大小尺寸以及置放的方位、安放的时间等也必须与天地曰月星辰、五行八卦一致。鼎有内盛水、盛火两种,从材质来讲则有金鼎、银鼎、、厶未济炉既济炉》铁鼎等等,安法不同,名称也不同,水鼎在上、火鼎居下的安法叫“既济炉”;水鼎在下,火鼎在上的叫“未济炉”。“既济”与“未济”均系(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卦名,上坎(水)下离(火)为“既济”卦,上离下坎为“未济卦”,这就是二炉名称之由来。鼎是炼丹的反应容器和冷凝装置,其中火鼎最重要,炼丹用的药料即放于其中,鼎内燃火加热;水鼎中盛的是水,外围充以灰土之类。二鼎有管相通,水鼎另有一管贯通,以供给冷水和引出蒸汽。

炼丹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具体又可分为水法反应和火法反应两种。水法反应主要是溶解。<正统道藏)中收有<三十六水法),相应的具体配方有59种。火法反应在炼丹过程中更受道士们的重视,基本方法有煅(长时间加热)、炼(干燥物加热)、炙(局部烧烤)、熔(熔化)、伏(加热使之变性)等等。掌握火候是火法反应的重点,难度最大。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即炼丹“火候”图代,要做到适时、恰当地控制炉内温度,颇为不易,故有“万卷丹经,秘在火候”(<诸家神品丹法)卷二)之说。为了掌握好火候,炼丹道士要按时添减燃料,调节通风量,以及密切注意炼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还要做一些记录。在掌握火候时,临到丹头(指初炼出的用于点化的丹药,又称黄芽)已成的时候更须小心,稍有疏忽,便前功尽弃。北宋高道在《悟真篇》中有这样的描述: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子;

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

这首小诗实是对炼丹(包括外丹和内丹)的要言不繁的形象概括。

除了火候之外,由于火法反应需要一个密闭的反应空间,因此炼丹道士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密封技术,道士们称此为“固甘汞的升华(录自明·刘文泰编《本草品汇精要))。最常用的是“法”,即将戌盐、卤盐、矾石、牡砺、赤石脂、滑石、胡粉7种药料(“六一”为七,故称‘‘六一泥法’’)研细和泥,涂于鼎器对接之处,既起密封作用,有时也参加化学反应。因为炼丹是在一种秘密状态下昼夜不息的‘‘实验”,所用时限一般都较长,如果是炼大丹,便需要一年的时间。长久地在丹室中忍受烟熏火燎,加之在技术上又丝毫马虎不得,所以外丹修炼实际上也是对道土们的体能、智能、意志的严峻考验。

金丹一经炼成,即可开鼎。其时应虔诚地斋戒,念诵祷词。取得灵丹,  还要先设大祭,  祭祀天地、曰月、山川之神,表示让神们先行享用,  然后方可自己服用。据道经云,如果取丹不祭,  妄自先用,  则必遭祸殃。服用丹药,  具有较大的冒险性,  当然因为道士们有成仙成真的幻念支撑,所以即便是冒险,  他们也义无返顾,  勇于一试。侥幸者一般无事,  甚至还从丹药中得到一些补益,  比如滋润皮肤、治疗某些疾病等,  但必须严格控制服用量。如果大量服用,则大难临头,中毒而死。不过外丹道土一般不认为这是中毒,而有另外的说法,  叫尸解成仙,非但不以为悲哀,反而将之视为梦寐以求的事。陶弘景由于长期服用金丹损害健康而亡, 

性灵昔既肇,缘业久相因。
即化非溟灭,在理淡悲欣。
冠剑空衣影,镶辔及仙身。
去此昭轩侣,结彼瀛台宾。

弘景成劝神仙,但是至少他是带着服食而成仙这一幻觉离开人世的。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修炼一生因服食金丹中毒而亡的外丹道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然,外丹道士们的种种努力并非全然是徒劳无益的,他们在丹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际上是在做一种化学实验,并且取得了相当人的成就,由此获得了许多化学反应、矿物溶解反应、矿物蚓冶金学,以及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驰6世界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唐代的炼丹术I们发明创造出来的。而这些成就,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化9科技成就的全部。尽管外丹道士们在生活中的外丹修炼,狈以求的是神丹仙药,目的是不死成仙,但是后人却不会忘他们的历史功绩。

唐代是道教大兴的历史时期,也是外丹修炼术的黄金时期。但是,道士服用的所谓金丹实际上只是、汞、硫、一类晒及其化合物,  这些物质有的本身即有毒,  有的组成化合归毒性更强。所谓服食金丹后的“白曰飞升”,实际上是服庐过量服食而迅速死亡。因此,道士们迷恋于服食成仙实际上最终反而被金丹所误,不但许多道士因此而中毒贮,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是上层社会,包括皇帝在内,唯而死者亦不计其数。唐代一些著名文人如、,都对炼丹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曾亲自从事炼制。不少大臣也热衷于服食延寿,以致殒命丧生。至于唐代皇帝因为服用丹药而死亡的人数更为历代之冠,据记载,除广为人知的唐武宗因迷信长生药饵,吞食金丹毙命而外,尚有太宗、高宗、宪宗、穆宗、敬宗、宣宗等亦因服食而致死或。因此,道教外丹修炼术从唐末五代开始便逐渐衰落。惨重的生命代价促使道土们开始对外丹术加以反省,并寻觅新的更有效验的修炼途径,希望通过一种既安全而又可靠的修炼方术宋取代外丹术,以达到长生成仙的修道目的,由此道教内丹修炼术开始兴起。不过,  外丹术并没有就此而绝迹,信奉者仍有之,宋、元、明、清几代,都不乏炼外丹的道士, 

“内丹”作为道士们的一种修炼方术,系相对于“外丹”而言。作为道士们的主要修炼功法之一,内丹修炼术不同于外丹修炼术之处主要在于其不是以金石铅汞等药物在炉鼎中冶炼成金丹来服—食,而足以修炼者自己的身体为炉鼎,以身体中的精广气、神为药物,通过一系列特殊的修炼功法,在自己的体内炼成“金丹”。因这种修炼主要是在修炼者自身的体内“作业”,故称为“内丹”修炼。道士们认为,通过这种不假借外物的自我修炼,便能收到如服食金丹那样的功效,获得金刚不坏之身,寿蔽天地,不死成仙。

内丹术是继承、综合了古代的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气功功法,同时也继承不口发展了古代精、气、神学说和经络学说,并以阴阳、图卦说为理论框架,M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修炼功法,是宋元以后道士们的主要修炼方术。关于内丹术的起源,说法不同。有人认为东汉末已有之,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就是讲内丹的,其所说的清虚内守、强骨益气、会精养神、筋骨致坚等等,均属内丹功法;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已有之,如(黄庭内景经)中的“僻(wd舞)”讲的就是内丹,甚至东晋时许逊<灵剑子·服气诀)中还有了“服气调咽用内丹”的说法;又有人认为隋朝的名道士的<旨道篇)就是专讲内丹的著作。不管如何,在唐代持内丹修炼术的道士已逐渐增多,这自然与唐代道士迷恋外丹服食中毒身亡的惨痛教训有关。

唐末五代时期,研讨内丹在道土们中间已普遍成风,产生了如<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入药镜)等内丹著作,内丹修炼术的理论和方法更力口丰富和系统化了。宋代以来,内丹术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以名道士张伯端所传功法为相,主要流行千南方。张伯端的<悟真篇)等为该派功法的经典著作,其特点是主张先命后性。北宗以全真道教主为相,()等道书为该派的经典著作,其特点是主张性命双修,以修性为先。此后,又有元代道土李道纯创立的中派,明代道土陆西星创立的东派,清代道土李涵虚创立的西派。

正因为内丹术只不过是道土们为了避免外丹术所带来的中毒死亡代价的替代性的修炼方术,所以其与外丹术实际上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通俗些说,“内丹”不过是道士们将“外丹’’移至自己的身体之内宋炼罢了。就是说道士的炼丹炉鼎不再是那些金属制的沉重家伙了,而是他自己的躯体;炼丹药料也不再是什么丹砂、铅汞、硫汞了,而是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这三者经过一定的修炼(自然也并非是容易的事)而凝结成的东西仍叫“金丹’’①(或叫“内丹”、“圣胎”),其功效可使人养生长寿,甚而成仙不死。所以,内丹术基本上沿用了外丹术的那一套术语。这说明,从内在原理来看,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是道土们求取仙丹以谋永生的手段。正因为如此,修炼内丹便成了他们曰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并且都宁愿为此而承受修炼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种种辛苦。对于内丹道士来说,虽然表面上看来不必像外丹修炼盖屋、安鼎、升火,以及守候在丹房中忍受寒暑侵袭、烟火熏烤等诸多辛苦,但是要真正炼出“内丹”宋,则更有登天之难,仅从时间上来说,就远非一年半载所能奏效的,所以比外丹修炼更能考验一个道士的信念与毅力。

一般说来,道士们进行内丹修炼的过程分为筑基准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这样四个阶段。筑基准备是内丹修炼的前提,要求道士或道姑以基本功调理好自身的一切,达到精全、气全、神全。比如要无病、填亏、补虚,男性戒绝房事,女性回绝月事。并且还要改变呼吸方式,因为呼吸时㈠顺行成人,逆行成仙”。其要点是吸时收腹,呼时鼓腹,且要细长均匀深厚。

炼精化气是内丹修炼的“初关”,目的是使体内精、气这两种药互化互凝,结成先天之气——大药,就已能防病健身了。

炼气化神是内丹修炼的“中关”,目的是将精、气、神三者炼至更高层次的“”状态,使它们凝结成‘‘圣胎,,(亦即‘‘内丹”),其时,“圣胎”留在体内循行,便使修炼者得以长寿还童了。引下,运输丹药(精、气、神)在体内循环,先由背部通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三个部位),然后沿前面三丹田下降。三丹田指上丹田(脑部泥丸宫,在两眉间)、中丹田(胸部黄庭宫,在心窝处)和下丹田(腹部脐下一寸三分处)。通三关谓为“进火”,降三田谓为“”,如此周行于人体这一小小天地之中,有如天地相合、时运周转而又天人感应,便可皈依自然之神、虚化成仙。这种被称为“周天功法”或“还丹”的内丹术,为后世气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在道教史上,先后出现了许多修炼内丹术的著名道土,为内丹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首先应该掘到的是隋末唐初的著名道士苏元朗,他对于内丹修炼术,曾作过大力的提倡,并且在内丹理论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探讨和阐释。苏元朗曾在罗浮山青霞谷修道,故自号青霞子。必深究,但苏元朗重视与提倡内丹修炼术,却是真实的。苏元朗还在<龙虎金液还丹涌元论)中,明确地将神丹U刁于心炼,说:“天地久大,圣人象之。在乎曰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龙虎宝鼎目口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宝,津为华池,惟用天铅。……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可见,苏元朗的确是有将外丹理论转化为内丹理论的企图,并且进行了切实的实践。道教中人说他修炼内丹9年而道成,冲举而去,自然未必可信,但内丹术因他而渐兴却是事实。

唐代的道士,有许多是内、外丹兼修的,如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孙思邈曾在五台山中隐居修’道。五台山又称“药王山”,在今陕西耀县城东。山中翠柏葱郁,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整个山势高而不险,卑而不夷,山顶有五小峰对峙相聚,顶平如台,故称“五台山”。在山中,孙思邈一边炼外丹服食,同时又修炼内丹。每天,他鸡鸣时分就起床,先在室内自我按摩,活动肢体,然后在户外漫步,排出体内废气,餐露,呼吸新鲜空气。户外活动的时间,根据气温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远者二三里,近者仅数百步而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称此为“小劳”。户外活动之后,孙思邈便回到屋中,面向南,双手放在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然后,定心禅坐,闭目养神,让元气由丹田自达涌泉穴,使“身体振动,两脚卷曲,床坐有声啦啦然”。每天他都坚持这么练一二次,他认为“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只要去掉名利声色、喜怒哀乐的惑扰,善于养生,坚持修炼,延年益寿、或长命百岁完全是可能的。孙思邈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在于他相信炼内丹可使人“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美食,气力强健,目病皆去”。(<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孙思邈还注意将修炼内丹与运动和饭食相结合。在曰常生活中,他坚持不吃生食、陈食,饭后漱口,并对最常见的水果、谷米、菜蔬等150多种食物的性质和食疗作用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平时,他坚持练功后散步,吃饭后“行步踌躇”。孙思邈修炼内丹的目的比较现实,即注重去病,延年益寿,而不过分迷恋于尸解成仙。这与他将炼制外丹与“救疾济危”结合起来,重点在运用炼丹术宋炼制药剂是一致的。孙思邈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终年101岁,如此高寿,正得益于他舶内丹修炼和其它养生术。

唐末五代时的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彭晓、陈抟等高道,以自己亲炼亲传的努力,将内丹道派推向了道教的前沿地带,较业已衰退的外丹道派更为世人注意。吕洞宾本是唐末道土,名岩,道号纯阳子,后来道教内部和民间将他神仙化,为他编织了许多仙话,列为“八仙”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现实生活中的吕洞宾也是一个修炼内丹的高手,他年过百岁之时,身体仍相当健壮,步履如飞,状貌如婴儿。他在隐居修道的曰常生活中,内外丹兼‘修而侧重于内丹炼养,并曾作<内丹百字吟),介绍了自己如何炼气养神固精,在身体内部通过存精保神运气的功夫而炼成“圣胎”,而返老还童,其曰如: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同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内丹修炼理论,其特点是不假于外物,视人体为鼎炉,以精、气、神为药料,“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大概正因为吕洞宾是一位内外双修的高道,且成就惊人,享年甚高,所以死后便被列为“八仙”之一,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被称为“睡仙”的北,亦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内丹修炼家。他的内丹修炼功夫体现在唾上,不过这种睡不是普通人的睡懒觉,而是一种高深的内丹术。陈抟可以不吃不喝不动地酣睡一个多月,他曾写过一首《睡歌》进呈:“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凭时正鼾睡。闲想张良,闷思,说甚。休言刘备,两三君子,只争此小闲气。怎如臣,问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头,解开肚皮,一觉睡去,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活脱脱地刻画出了一个“昏昏黑黑睡中天,无暑无寒也无年’’的潇洒超脱的‘‘睡仙”形象。陈抟的这种“睡功”奥妙何在呢?说穿了就是‘‘胎息”功夫,其修炼秘诀祢为“胎息诀”,:《道藏)中对此有记载:有个叫金砺的云游者去华山拜访陈抟,正值陈抟睡觉。有人告诉金砺陈抟一睡长则数月,短则月余,金砺只好怏怏而去。次年他再去华山,终于见到了陈抟,便请教睡功之奥妙。陈抟介绍说睡有世俗之睡与真人之睡的区别,世俗之人,因饥饿而食,因倦困而卧,鼾声四闻,心志被吃喝玩乐所遮盖,神识为名利所吞没,一夜数觉。而得道真人的睡,饮纳玉液,运转真气,神水循环体内,然后神出躯体,出没昆仑紫府,遍游洞天福地,冉冉如祥风,飘飘如白云,如覆实,升上若就下。在唾中,不知岁月之迁移,不愁陵谷之改变,所以能睡的久长,睡的安稳。据<天仙道戒须知)介绍,陈抟的睡姿是:或左或右侧卧,左侧式则是弯曲左胳膊,以手心垫面,伸开大拇指和食指,将左耳贴放在拇指和食指中间,腰背伸直,左腿弯曲,须接触到小腹,右腿伸直放在左脚旁侧,右手心贴在肚脐之上。右侧式如左侧式,只是反左为右罢了。陈抟还作过两首描写“世俗之睡”和“至人之睡”的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
举世以为息,魂离形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欲动。
堪笑尘地中,不知身是梦。
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
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长存药,壶中别有天。
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可见,陈抟的睡,确实是一种高深玄妙的内丹修炼功夫,据说是得之于一位叫何昌一的西蜀高道所传授的“”。吕洞宾曾解释陈抟的睡是尸抟非欲长睡不醒也,意在隐于睡,并资修炼内养,非真睡也。”(<华山搜隐记))确实如此,陈抟不仅以“睡功”闻名于世,而且精于(易)学,他作的<无极图)概括了内丹术的功法和理论特点,对后世内丹术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内丹修炼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但无论修哪一派的功法,重视“鼎炉”(修炼道士的身体,尤指任督脉以上的几个关键部位)和“药物”。

据记载,吕洞宾是陈抟的师友,两人曾同隐西岳华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炼道土的精、气、神)、“火候”(修炼过程中对意念或运用意念掌握呼吸的程序、法度)却是共同的特点。讲究程序,依法而炼,防止走火入魔,也是各流派道土在修炼中予以注意的要点。在道门中,功法的传授主要是师徒之间的直接传授。有些功法因不轻易外传,便采用了灯谜、譬喻的形式,再力口之所采用的术语差不多完全是外丹术的那一套,所以显得非常神秘玄虚,亦非常芜杂。但是,其综合道、释、儒思想,容纳学说的特点却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具有兼采众家之长的优点,既克服了儒佛只讲心性修养,忽视对身体(命)的珍视摄养之不足,又纠正了道教外丹派只讲求食丹服散,舍本外求,缘木求鱼的弊端,在养生的“命功”和修性的“性功”两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使道士们的修炼思想和方法更加合理可行,并且也改变了道土们的曰常生活方式,使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道士们的修炼生活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单调乏味,个中滋味究竟如何,也许只有身处道门、躬行修炼者才能说待痛楚。仅从道士们的修炼方式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外丹、内丹两种。比如服食、守一、行气、、、以及道门中讲求的记功过、守庚申和练动功(太极拳等)等等,都属于道土修炼生活的范畴。

这些修炼方术,  有的与外丹术有关系,比如服食,但又并非完全是一回事。道士们服食的范围很广,既可服食外丹(用丹鼎炼就的金丹),  又可服食其它东西,  如各种草木药和食物,尤其是素食和一些中草药。古代道土爱服用终南山所产的胡麻、黄精、天门冬、茯苓、五味子、松脂、黄芪等草木药物。这些天然之物多具有滋补、镇静等功效,楼观道土因地制宜而采取的将修炼与曰常饮食结合起来的一种修炼方式。也有的与内丹有密切关系,如守一、行气、导引等,  内丹术就是吸取这些方术之后才形成的。但是内丹术在吸收借鉴、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而独特的思路与方式,  因此终究又不同于守一、行气诸法。

所谓“”。就是守持身中魂神或精、气、神的内修之法,  目的在于使精、气、神不向外散逸而长驻体内。早期道教如太平道,便提倡守一,  以为守一时可以并行存思之术,即存思身内之神,以求宁静神安,长生久视。这在形式上与内丹术有“内养”上的共同点,但毕竟有所不同,  即使在内丹术广泛流行之后,操此术的道土亦不乏其人。

所谓“行气”,又叫服气、食气或炼气,  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修炼方式的内养方法,种类繁多,据卷下<御女损益篇)‘中,对房中术进行了总结。他在<真诰)中也生动地展示了上清派的“房中观”,即追求那种将享受与长生相统一的房中术。其要点在于还精补脑,  恰当节制。唐代高道、名医孙思邈也非常重视房中术,作过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见解。他在卷二十七<养性·房中补益第八)中讲道:  “凡欲绝泄者,  当闭口张目,  闭气握固,  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  ……并琢齿千遍,  则精上补脑,  使人长生。”他认为房中术应以“闭固为谨”,  同时还应兼服药饵,只要坚持不懈,便可气力百倍,  智慧曰新。道教房中术对女性也相应给予了指导,  即“留胎止精可长生”。《黄庭经》所谓“留胎”,  即不生育。道教房中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从汉代到唐代是房中术比较流行的时期,历代留传下来的房中术著作洋洋可观矣。概而言之,  道教房中术之目的在于“务求节欲,  以广养生”,  而不是“务于淫佚,  苟求快意”、“淫女色以纵情”。认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否则致疾病,但如果,不加节制,  必将丧命,这是这种修炼术的基本理论出发点。无疑,  这种认识很有科学性,即使在今天来看,  也多有借鉴之处。不过,  在历史上,房中术也常常被一些人歪曲利用,  成为一些低级道士和上层社会寻欢作乐的手段和口实,  对道门和社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口向。在南宋以后出现的道教清修派,  如全真道龙门派,  就摒弃了房中术。

在道士的修炼生活中,  还要做两件也不太容易做到的事,即记功过和守庚申。道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教的长生成仙理想结合起来,认为欲成仙真,必须积德行善,  因此出现了以天人感应、因果报应为思想基础,以儒家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为具体衡量标准的劝善书,如流传极广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zhi质)文)等。这些劝善书为道土曰常生活中的道德伦理修养规定了种种善恶标准,  如<太上感应篇)便列出了26种善,170种恶,并认为如行1300善者成天仙,  行300善者成地仙。但是,如何来具体计算,  则没有明确规定,即仅有“定性”而没有“定量”。因此,  为了能更加精确地衡量道士在曰常生活中的善恶表现,在<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等的基础上便出现了<功过格)这种具体计算道土善行(功格)和恶行(过格)的形式,著名者有(太微仙君功过格)、  <警世功过格)、<十戒功过格)等。在这些书中,根据道士善行或恶行的大小程度,,相应地规定了该记若干功或若干过。比如道士医救重危病人1次,  记10功;如打杀1只蚊子,  记1过,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修炼中的道土,要根据<功过格)的具体标准条款,坚持长期自记功过,善言善行记在功格,恶言恶行记在过格。月月结清,年年总结,  功过相抵,累积的功或过转入下月或下年,这无异于一种自我考核。如此自记功过,  仿佛曰记,  自己树一面镜子宋观照检查自己的曰常言行,借此督勉自己更好地修炼,以便早曰名列仙班。从方法上来讲,道士们的这种做法,是仿照儒生三省吾身的方法,而且在<警世功过格)、<太微仙君功过格)等常为道土所用的朋子里,  用以区分善恶功过的具体标准,也大多是依据儒家的伦理纲常而规定的。

守庚申也是道土修炼生活中不可轻忽的一件事。道士们认为人的体内有三尸虫,  即上尸彭倨,  在人头中;  中尸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彭矫,在人足中。此三尸虫专门引诱人犯戒,上尸诱人滋生色欲,  中尸诱人滋生爱欲,  下尸诱人滋生贪欲,  且喜欢打小报告,  专门于庚申之夜离开人体赴天庭或地府言人过咎,削人生籍,正所谓“塞人三关之口,  断人三命之根,遏人学仙之路,  抑人飞腾之魂”。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但是,  如果道士在庚申曰通宵静坐不眠,  此三尸虫便不能离开人体,也就无法上天入地去说长道短,伤害这位道士了,道士们称之为“杀灭三尸”。道书中对守庚申即斩灭三尸有具体的方法上的规定,  一般认为应先灭下尸,继之灭中尸,最后灭上尸,  而每年六月、八月的庚申曰则最为行此法的“黄金时间”。道士在守庚申的过程中,  静坐不眠并非惟一的形式,尚需伴以口口齿、密咒、服药、服气、思念道诫等。可见,所谓“守庚申”,是与服食、炼气等其它修炼方术结合进行的一种修炼方式。其实质是通过这种形式,尤其是虚构出人体中的“三尸”,  来增强道土们的道德观念,以便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修道意识。在打坐静思的同时,辅之以一定的服食、炼气,可使清气入,浊气除,以便道士们坚持“守”下去,  否则抗不住疲倦而睡过去了,  岂不半途而废。

至子一些道书中所列出的去“”服食方,  如似真人下三尸法)中,  以蜀狗脊、干枣、芜荑(“提)为配方,  往往是一种内服杀虫药方,说明一些道士将“三尸”与人体内的寄生虫混为一谈了。但杀灭体内寄生虫,  自然有益健康,  而这与道土的修炼目的是一致的。

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都容易忽视道士在动功方面的修炼。道土固然以求清静无为、得道成仙为目的,但也并非全然与动功无缘。在道士性命双修的追求中,练形的过程就必须适当结合动功。特别是云游在外的道土,必须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这也促使一些道徒专门练一门动功,以便关键之时派上用场。事实上,  内功与动功并非完全分家,  内功往往是动功的根基,  动功高超者,  内功无不造诣精深,历代道土中不乏这样的内功、动功兼修的高手。吕洞宾的内丹修炼功夫在道教史上赫赫有名,且据(宋史·陈抟传),  他又善剑术,行走如飞。另据<历代真仙体道通鉴)所记,  吕洞宾对宝剑是情有独钟的了。而流传的大量关于吕洞宾的故事,许多是讲述吕洞宾身怀绝技,  浪迹江湖,除恶扶善,仗剑行侠的业绩。可见,  吕洞宾的动功修炼也非常高深。内外兼修,  动静结合,正是一种理想的修炼模式。另如向来被视为隐仙的张三丰,能文能武,  不但精通内丹法,  而且通过观察鸟蛇之斗以及吸取少林拳术,  创立了享誉天下的。这种拳路屈伸俯仰,变化自如,  以静制动,贵柔尚意,  融内丹炼养的内功于外在搏击的拳脚中,形成为一种内功与武术相结合的上乘锻炼方法。这种功法对道士们来说,  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故练习者蜂起。将练功与练武结合起来,统一在修道的原则之下,  这种情形在道士中相当普遍。

试图通过种种修炼方式而达到生命永驻的境界,这是道士们在宗教信仰支配下的神圣选择,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目的。他们的曰常生活都是围绕实现这一最高理想而展开、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道士亦展开了对生命的大敌即死亡的持久的反抗。在执著不息、幻想联翩的生命追求中,虽然他们一次次地失败了,但就在他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中,却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口教训,在有意无意之中踏入了科学的疆域。

道土的外丹修炼贯穿了整个道教史,目口使在唐末趋衰之后,习炼外丹者仍不绝如缕,时至清代后期,还有(金火大成)之类的外丹著作出世。虽然这种外丹修炼长生成仙的追求是虚妄的,失败的,不仅损害过许多道士的生命,也损害过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乃至一般民众的生命,但是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道士们生活中的这种努力并非全然是徒劳无益的,在道教外丹术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服丹成仙和飞丹合药的根本信仰及基本理论,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包括方法、器具设备、原料药物及炼丹产物、对丹药中毒的认识等等,都广泛涉及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科学技术思想,涉及、、、不口药物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种情形追求宗教信仰却踏入科学之门,倒确如一句俗话所说的那样: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比如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它的发明即与道土炼丹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火药最主要的成分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道土们炼丹配药时,常将硝石与三黄(硫黄、雄黄、雌黄)及其它一些原料合在一起烧炼,结果引起了剧烈燃烧或爆炸。炼丹道士在,晾魂甫定时必然会注意并思考这种现象,<周易参同契)对这种现象便作了记述,并提醒炼丹者予以注意,否则配方及操作不当,就会出现“飞龟舞蛇,愈见乖张’’的剧烈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炼丹道土的生命。中唐的<真元妙道要略)也记载广硝石,宜佐诸药,多则败药。生者不司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这种现象发生多了,便会形成相应的概念,所谓“”之称,便是唐代炼丹道土对这种会发火爆炸的药物的称呼,尽管他们是在“药’’的系列里为火药安置了一席之位,还没有认识到火药的其它价值,但早如果没有炼丹道士的实验,火药的发明也许要推迟许久。炼丹道士的丹房本是羽化飞升、炼丹成仙的所在,但实际上却成了原始的“化学实验室”。在他们于震悚中i己下“火药”名字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积累了许多化学知识及实验技术。其中有关于铅、汞、矾、砷、金、银、硫等化学物质的知识,对许多矿物的认识,古代炼丹道土实际也走在了前列。特别是对这些金属、矿物的化学反应过程的了解与把握,勤谨而又虔诚的道士也积累了不少知识,并实际炼成了被视之为‘‘合金’’的物质,如“雄黄金”、“雌黄金”、“曾青金”、“硫黄金”、‘‘”、“朱砂金”等等。难怪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会将中国古代炼丹术视为近代化学实验的先驱。

既然道士们生活中的种种修炼方式目的在于养生益寿,那么这些修炼手段便自然与医学科技有不解之缘,因此对中国古代医学甚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古代社会巫医不分,巫师又兼医师的角色,他们除以种种巫术为人消灾除病外,同时也以药物为人治病,比如中即有、等巫师“皆操不死之药”的说法。到了秦汉时期,在众多神仙方土中更不乏掌握一定医药知识之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据说很可能即为秦汉以来的神仙方土整理汇编而成。道士们在这方面的成就比之于古代巫师和神仙方土,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通过自己的修炼实践或直接的行医实践,在病理学、药理学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其中医术高明者也不在少数。如葛洪既为一代高道,又是著名的家,由其撰写的<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医药著作,在疾病防治、药物性能鉴别、养生保健等方面,可称得上是中医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对于某些疾病和传染病如天花、结核病、恙虫病、的记录和认识,以及对免疫方法的认识和以免疫法治病等,则在中外医学史上均有先9区首创之功。此外,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葛洪对于药用菌科生物和植物的药性功能及用法的记叙,亦贡献甚巨。南朝高道陶弘景对中医的贡献则突出地体现在药物学方面。他一生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③,其中的《注)在系统整理、全面总结前人药学经验,以及创立新的药物分类法等方面,功盖后世。唐代的(开宝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法方面均受其影响。至于被奉为“药王’’的唐代名道孙思蓟,更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神医”,他修道炼丹,又兼行医看病,在中医方剂学、本草学、各科疾病防治以及整理<伤寒论)等方面均成就斐然,至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二书,堪称中医史上的宏构巨著。孙思邈的医学成就,是道门的一大骄傲。除上5菹三人外,道土中精于医术者还大有人在,这里难以一一介绍。总之,从道教的性质以及道土修炼的目的两方面来看,道土们的修炼方式除了其终极目的之外,亦有与医学科学相通的一面,这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尽管在道士修炼方式基础上形成的道教医学因受神仙观念等的影响而掺杂有许多非科学的糟粕,但其在中医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均值得大书特书。

道士生活中的内丹修炼,则具有气功养生学方面的价值。学者密尔顿曾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宇宙、地球、人体在化学组成方面确实具有相关性和同一性,天人感应及内丹术也

均有化学方面的依据。他明确指出,道士们把人体看成小炼丹炉不失其从某一角度看问题的合理性。随着现代生命科学、中医学、仿生学、养生学及气功学的发展,人们对内丹修炼(主要是气功)的内在合理性必然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气功与内丹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内在的传承关系与相通之处早为人们所公认。道士炼内丹讲究运用先天真气、,导引吐纳,使人体内的精、气、神凝合为丹(实为“功”),这种路数在气功中体现得十分鲜明。一般情况下,都要求练功者调节内气,寂然入静,在调身、调息、调心的努力下,排除杂念,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在呼吸、反复修炼的过程中,即可调和阴阳,精气,存神内视,气沉丹田,经络畅通,神完气足,由此便能激活生命潜能,“小可祛疾,大可延年”。现在学者研究认为,气功能够开发人的智力,优化人的情绪,增进人的身心健康,防治人的心身疾病等等,功能之大,不可轻视。也有人论证,气功治病,可以不假外药即可病除,其原理是微粒流产生的异体电波输入病者体内,刺激病人神经系统或病灶部位,改善内在血脉与经络的现状,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这些说法,抑或有待验证,但是以内丹术为代表的道土修炼方法对现代气功的启示,却只会有增无减,则是无疑的。

道土方式与的诸多联系,丰富了道士生活的内容。他们在修炼过程中偶然所取得的一些科学成就,不管是出于有意或无意,终归是他们的生活收获。所以,在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道士生活的同时,且不可疏忽了道士生活中的科学发现与创造这一点。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唐詩選評卷二 五言古詩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聖代複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台月。 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 浮雲隔兩曜。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實。天霜下嚴威。

沈歎終永夕。感我涕沾衣。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穀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鳳飛九千仞。五章備彩珍。 銜書且虛歸。空入周與秦。

橫絕曆四海。所居未得鄰。 吾營紫河車。千載落風塵。

藥物秘海嶽。采鉛青溪濱。 時登大樓山。舉首望仙真。

羽駕滅去影。飆車絕回輪。 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申。

徒霜鏡中發。羞彼鶴上人。 桃李何處開。此花非我春。

唯應清都境。長與韓眾親。

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絕。

中有綠發翁,披雲臥松雪。不笑亦不語,冥棲在岩穴。

我來逢真人。長跪問寶訣。粲然啟玉齒,授以煉藥說。

銘骨傳其語,竦身已電滅。仰望不可及,蒼然五情熱。

吾將營丹砂,永與世人別。

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蟣。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客有鶴上仙。飛飛淩太清。 揚言碧雲裡。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 飄然下倒影。倏忽無留形。

遺我金光草。服之四體輕。 將隨赤松去。對博坐蓬瀛。

莊周夢蝴蝶。蝴蝶為莊周。 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複作清淺流。 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身將客星隱。心與浮雲閑。 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

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長歎息。冥棲岩石間。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 觀變窮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 騶虞不虛來。鸑鷟有時鳴。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 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沈冥。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 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 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淩虐。天驕毒威武。 赫怒我聖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 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

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 劇辛方趙至。鄒衍複齊來。

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鶴舉。千里獨徘徊。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 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

前水複後水。古今相續流。 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

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 月落西上陽。餘輝半城樓。

衣冠照雲日。朝下散皇州。 鞍馬如飛龍。黃金絡馬頭。

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 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

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 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

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歎息。綠珠成釁讎。 何如鴟夷子。散發棹扁舟。

西嶽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淩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

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世道日交喪。澆風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棲惡木根。

所以桃李樹。吐花竟不言。 大運有興沒。群動爭飛奔。

歸來廣成子。去入無窮門。

燕趙有秀色。綺樓青雲端。 眉目豔皎月。一笑傾城歡。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風寒。 纖手怨玉琴。清晨起長歎。

焉得偶君子。共乘雙飛鸞。

三季分戰國。七雄成亂麻。王風何怨怒。世道終紛拏。

至人洞玄象。高舉淩紫霞。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聖賢共淪沒。臨歧胡咄嗟。

玄風變太古。道喪無時還。擾擾季葉人。雞鳴趨四關。

但識金馬門。誰知蓬萊山。白首死羅綺。笑歌無時閑。

綠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顏。大儒揮金椎。琢之詩禮間。

蒼蒼三株樹。冥目焉能攀。

鄭容西入關。行行未能已。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裡。

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里。 仰噴三山雪。橫吞百川水。

憑陵隨海運。煊赫因風起。 吾觀摩天飛。九萬方未已。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徵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 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

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 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

功成無所用。楚楚且華身。 大雅思文王。頌聲久崩淪。

安得郢中質。一揮成斧斤。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 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直木忌先伐。芳蘭哀自焚。 盈滿天所損。沉冥道為群。

東海泛碧水。西關乘紫雲。 魯連及柱史。可以躡清芬。

燕臣昔慟哭。五月飛秋霜。 庶女號蒼天。震風擊齊堂。

精誠有所感。造化為悲傷。 而我竟何辜。遠身金殿旁。

浮雲蔽紫闥。白日難回光。 群沙穢明珠。眾草淩孤芳。

古來共歎息。流淚空沾裳。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且複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鳳饑不啄粟。所食唯琅玕。 焉能與群雞。刺蹙爭一餐。

朝鳴昆丘樹。夕飲砥柱湍。 歸飛海路遠。獨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晉。結交青雲端。 懷恩未得報。感別空長歎。

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 隱隱五鳳樓。峨峨橫三川。

王侯象星月。賓客如雲煙。 鬥雞金宮裡。蹴鞠瑤台邊。

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 當途何翕忽。失路長棄捐。

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

殷後亂天紀。楚懷亦已昏。 夷羊滿中野。錄施盈高門。

比干諫而死。屈平竄湘源。 虎口何婉孌。女媭空嬋媛。

彭咸久淪沒。此意與誰論。

戰國何紛紛。兵戈亂浮雲。 趙倚兩虎鬥。晉為六卿分。

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殺齊君。

倚劍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

鳳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 螽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

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羽族稟萬化。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揮。

願銜眾禽翼。一向黃河飛。 飛者莫我顧。歎息將安歸。

我到巫山渚。尋古登陽臺。 天空彩雲滅。地遠清風來。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淪替。樵牧徒悲哀。

惻惻泣路歧。哀哀悲素絲。 路歧有南北。素絲易變移。

萬事固如此。人生無定期。 田竇相傾奪。賓客互盈虧。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險巇。 鬥酒強然諾。寸心終自疑。

張陳竟火滅。蕭朱亦星離。 眾鳥集榮柯。窮魚守枯池。

嗟嗟失權客。勤問何所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祚坤刘建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