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内超声消融术怎样?

  冠状动脉超声消融术表现出以下优点:

  一 是不受时间限制,对新、旧血栓、斑块都能有效消融;

  二 是超声消融后的血栓和斑块的碎片比人体血液细胞还小,完全可以被血液和组织吞噬,不会造成末梢血管阻塞;

  三 是操作比较简便,安全系数大,对心血管壁无任何损伤;

  四 是把冠心病猝死率降到最低限度;

  五 是治疗时间大大缩短,费用降低50%。


目的对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瓣膜置换术伴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同期实施经心外膜途径的超声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总结。方法房颤病史大于6个月的89例病人入选,其中永久性房颤的67例,阵发性房颤22例,所有病人需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手术。首先在心脏跳动下,应用Epico装置经心外膜途径围绕肺静脉实施房颤超声消融术,随后采用Epico装置在肺静脉环形消融线与二尖瓣环之间附加一条消融线,然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结果术后6~12个月随访时,房颤治愈率为83%,其中永久性房颤的治愈率为78%,阵发性房颤的治愈率为100%。房颤的治愈率与房颤病史长短及房颤的类型有关。结论在心脏跳动下经心外膜途径的超声消融术对于冠心病和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所合并的心房颤动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要】: 超声血管成形术是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种新的血运重建方 式,采用低频高能超声的机械振动、空化作用等效应裂解粥样硬化斑块、 消融血栓、恢复闭塞血管的再通,而对正常血管壁各层结构几乎无损伤。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①.通过对低频高能超声作用后动物模型血管平滑肌 细胞(VSMC)C-sis表达水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细胞增 生状态的评价,明确低频高能超声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②应 用低频高能超声消融体外全血细胞血栓及体内急性心肌梗塞死、陈旧性心 肌梗死患者,观察超声消融血栓的效果、安全性;③体内超声消融冠脉重 度狭窄,研究低频高能超声对粥样硬化斑块消融的效果。 采集正常人静脉血2ml制备为全血细胞凝块20例并行重量测定。应 用40KHz,18W/cm~2脉冲式超声对全血细胞凝块消融。消融后取沉淀涂 片,显微镜下检查碎块大小,并与红细胞直径比较。结果发现,超声能量 释放15秒内血栓完全溶解,溶解速度为0二兆土0刀N七。显微镜下检查 90%的碎片直径小于红细胞直径。 应用低频高能超声通过导管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 及其PTCA失败的患者进行消融,观察消融前后闭塞相关血管(IRA)TIMI 血流改变并利用 SHIMADZU Dghtex a 2400计算机分析系统测量残余狭 窄程度,检测手术前后CK-MB、心电图ST段及临床症状的改变,评价 低频高能超声血管成形术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测定消融前后静脉血中 下降)50%,CK-MB峰值明显前移(5石士1.二小时)。2例患者超声消融 后冠状动脉造影闭塞相关血管管腔大于非狭窄段,30分钟后造影残余狭 窄分别为 24o、180。8例 OMI患者中,7例消融后 IRA达 TIMI血流 3 低频高能超声通过导管技术对冠脉重度狭窄进行消融,比较消融前 后冠脉狭窄程度的改变,分析手术前后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手术前后 运动试验测定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诱发 ST段下降 0.lmV所需时间、 运动诱发ST段下降最大幅度的比较。结果发现,15支狭窄口75%的血管 痛所需时间及运动诱发 ST段下降 0.lmV所需时间、运动诱发 ST段下降 最大幅度与手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本研究结论:1.低频高能超声作用后VSMC的增生、迁移无显著改 变。2.体外实验及临床病例研究证实低频高能超声能有效溶解新鲜及陈旧 恢复TIMI级血流,是一种新的冠脉血运重建方式。4.血管闭塞时间长, 常规PTCA失败的病例,超声血管成形术能成功再通闭塞血管,提高PTCA 的成功率。5.超声能量可以有效裂解粥样硬化斑块,但仍然存在血管残余 狭窄;与球囊扩张联合应用能够降低所需压力,改善术后再狭窄。6.低频 高能超声的血管舒张作用,提高了超声血管成形术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1


欧阳平,刘伊丽,许顶立,黄洪莲,侯玉清,王煊,戴云,李进;[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赵侃,毕亚艳,黄永麟,谷宏越,孟繁超,张爱萍;[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年03期
唐其东,林曙光,林秋雄;[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3期
祝辉,周作民,林敏,沙家豪;[J];中国男科学杂志;1999年02期
黄红林,陈临溪,朱炳阳,余麟,廖端芳;[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年04期
舒先红,沈学东,陈世波,陈灏珠;[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张德俊;[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贾如意,沈学东,李志善,陈灏珠;[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唐其东,林曙光,王若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李传行,徐国良,黎建军,罗广裕;[J];癌症;2002年03期
孙万森,吴喜利,乔成林;[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徐戈;周胜华;李醒三;黄伟强;黄海;;[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8期
郑维斌,张江灵,毛荆平,郑伟生,杨金莲,张秀玲;[J];南京部队医药;2002年05期
陈菁,赖西南,王丽丽,樊亚文,黄宏,吴国萍,陈志强,李兵仓;[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欧阳平,刘伊丽,许顶立,侯玉清,黄洪莲,戴云,郭亚军,刘新垣;[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王万辉,周国宏;[J];国际眼科杂志;2003年04期
雷建华,胡弼,唐朝克,廖端芳;[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杨和平,欧和生,刘革修,杨永宗,涂玉林,张新华;[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4年03期
黄红林,尹卫东,廖端芳,陈剑雄,唐小卿,李波平,曹建国,余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年04期
廖端芳,尹卫东,陈剑雄,滕华,唐小卿,李波平。余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4年04期
王明生,胡大一,陈方,王乐丰,杨明,李田昌,张建军,杨新春,贾三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年03期
邱立波,胡弼,廖端芳;[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年04期
肖观莲,廖端芳,陈剑雄,余麟;[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年02期
唐其东,林曙光,孙家珍,陈绮云;[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6年03期
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佟铭,王祖录,杨文,李菲,刘盈,李振荣,胡连源,张英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年08期
吴天;;[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7年06期
王建华,林贵,顾正明,董惠群,缪延杰,熊汝成,叶建荣,陈福真;[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0年03期
王岚峰,赵进军,黄永麟,杨树森;[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易玉海,刘道祯,徐良,邓莉,魏敏,张绪萍,谢宗贵,王宗德;[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年08期
齐自荣,褚建国,黄卓英,杨淑惠,刘淑英;[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6年04期
王东琦,兰燕平,崔长琮,付文,张全发,刘引会,刘维维,徐林;[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7年04期
冯笔华,郑道声,王彬尧,张世华,费虹明;[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7年03期
王东琦,兰燕平,崔长琮,付文,刘引会,刘维维,徐林;[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8年0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准分子激光冠脉消融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