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代扣未存钱,银行却发来短信,代扣养老老保险625元成功

&p&半年前写的文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赞赏!我决定用大半年的时间写作一本书,将T字图和财务报表观的精髓进一步向读者们进行展示。&/p&&p&&b&刘泽宏的个人作品《你的第一本会计书》将连载于知乎专栏“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和微信公众号“ACCAspace刘校长”中,全书预计三十个章节,将覆盖国内外会计本科教育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每周日晚更新一个章节,预计在2018年6月份前更新完成全书。&/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你的第一本会计书》第一章 会计:人类最古老的语言&/a&&/p&&hr&&p&以下原文:&/p&&p&&b&多图预警,长文预警。&/b&&/p&&p&&b&恭喜我,终于让你们看到了这篇文章!本文里所总结的方法将极大降低会计的入门门槛,将极大减轻千万会计学子的学习负担,也将进一步促进会计思维的普及。为造福更多人,本文允许原文链接分享,允许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人的非盈利公众号免费规范转载,有需要的加我微信联系,我会给你们提供word原文,并在维权骑士中备案。&/b&&br&----------------------------------------&br&&b&《分录,我看见你了!》&/b&&/p&&p&文/ACCAspace刘校长&/p&&p&会计入门难吗?很多人说会计入门很难,因为有很多分录要去背,要定借贷方向,要定数字,要把分录编平,要努力从一个一个会计分录中发现规律。初学者都非常讨厌会计分录,因为我们常常无法理解分录为什么是这样的,于是只好采用背书和刷题的笨办法来学习。当你好不容易把典型分录记下来后,题目稍微变一下,就又不知道怎么做了。&/p&&p&从记账的角度讲,会计分录是非常伟大的发明,但从会计教学的角度讲,会计分录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用大量的分录来教会计和学会计是种本末倒置,“形式重于实质”的行为,这严重破坏会计本身直观的美感,让学生无法集中精神体会每笔商业交易的本质。&/p&&p&&b&本文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工具,一套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你不必再死背会计分录,让你能做平每一笔会计分录,让你能直观分析每一笔交易的本质,让你能够从容地自学会计。这套方法里的基本原理是每个老会计和会计讲师们都知道的原理,即便我不说,你不学,只要会计做到一定程度也迟早知道。但是,只有我,愿意把这套原理具体化,系统化,通俗化,工具化,大众化,并毫无保留地在会计入门阶段便免费分享给所有人。为此我有牺牲很多,有付出,但我坚信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只要你们都能学会并教授给他人,让更多人了解会计,热爱会计,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b&&/p&&p&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会计做题思路是什么样的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a9e07789aeddf479ecc6c57a7b7414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1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a9e07789aeddf479ecc6c57a7b74145_r.jpg&&&/figure&&p&拿到题目就想着分录该怎么写,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借”,然后就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了,生怕写多了写少了写错了而对不上,生怕写反了又要重写。&/p&&p&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可是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在照本宣科地按这个愚蠢的办法教书。好一点老师还愿意教你个什么“左右手”定则,再懒一点的索性就叫你死背分录了。并不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更好的方法,只是他们懒得总结,或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p&&p&那正确的思路是怎么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6abd510ddb5d2aada23a0d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77& data-rawheight=&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b6abd510ddb5d2aada23a0d3_r.jpg&&&/figure&&p&&br&&/p&&p&记住,拿到题目,碰到问题,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事情,是分析出交易的商业实质!所谓搞清楚商业实质,就是要搞清楚到底在交易中发生了什么,卖出去了什么,买进来了什么,花了什么,投了什么,融了什么,实现了什么,合并了什么?而把这个商业实质用分录写出来,只是一个机械的记录过程而已。&/p&&p&&b&学会如何把题目中的商业实质提炼出来,应该占到我们会计学习内容的99.99%,你只用花0.01%的精力学习如何写出分录。&/b&这就好比做数学应用题,最关键的绝不是学习怎么写数学式子,而是学习怎么抽象出应用题里的数学模型。&/p&&p&&b&为了把从题目到实质,从实质到分录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流程化,直观化,这里我将介绍一个由我自己精心设计,反复操练过的神奇武器——T字图。所谓T字图,其实就是三根线而已。但可别小瞧这三个线,我相信,这三根线将彻底颠覆现在主流的会计学习方式。&/b&&/p&&p&我们这就开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这样三根线,如下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05b61fba3cacae97cb7b18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1&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05b61fba3cacae97cb7b186_r.jpg&&&/figure&&p&其实就是一个T字加一杠。可以看到, 这个T字图把一块矩形区域分成了三个部分,左边整块区域的面积正好等于右边两块区域面积之和。这图的具体内涵咱先不说,先用上。&/p&&p&假设,刘校长我向银行贷款了100万元,期限五年。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刘校长多了两样东西,一是手里的银行存款多了100万,一是负债多了100万。&/p&&p&在T字图上,刘校长要把这笔交易画出来,怎么画呢?左边画一个向上箭头,然后写上银行存款100万,右上方的区域也画一个等长的向上箭头,写上长期借款100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3cf0fcd775c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1&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3cf0fcd775cc_r.jpg&&&/figure&&p&之所以这样子画,是因为我们T字图的左边,代表的是资产的增减,T字图的右上角,代表的是负债的增减。&/p&&p&再假设,股东向知乎投资了1亿。这里知乎的银行存款也一样增加了1亿,但还能像上面这样认为负债增加了1亿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股东给知乎的钱知乎是没(ken)有(ding)义(bu)务(hui)还的,放进负债显然不合理。那么,就放进右下角的这个区域里,写上实收资本1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fedcfec0a51dfb901961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fedcfec0a51dfb9019618_r.jpg&&&/figure&&p&&br&&/p&&p&根据上面这两笔业务,我们可以做一个初步的总结,那就是:&/p&&p&&b&T字图的左边,记载资产类项目的变动,T字图的右上角,记载负债类项目的变动,T字图的右下角,记载所有非资产非负债的其他项目的变动。&/b&&/p&&p&&b&会计上,我们一般认为,只要是我们控制着的,有价值的东西,即便不是我们自己的,也都是我们的资产,&/b&比如银行贷给我们的钱,未付款但已入库的原料,统统都是资产。但会计也很清楚,这么反映未免有些流氓,新闻里不就有人借钱提亲被丈母娘打了吗?所以,反映一下资产的来源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将来报告上出了偏差,等于会计是要负责任的。&b&会计把资产的来源分成两类,一类是借来的,一类是不是借来的,你会神奇的发现:借来的加不是借来的就是所有的,这真是句无比正确的废话啊!而这句永远正确的废话,便是整个会计学的基石!&br&&/b&&br&为了让你们不觉得这很废话,会计们给这个“不是借来的”东西起了一个听上去非常晦涩的名字——所有者权益。&/p&&p&不要觉得我以上的解释不专业,你可以看看所有者权益的专业定义:&/p&&p&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br&
——布什.杰莱德&/p&&p&&b&所以我们有了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非负债)&/b&&/p&&p&等式左边表示企业控制的资产内容,右边表示企业控制资产的来源,你会发现这和T字图的左边右边是一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dcac5fb5b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1&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dcac5fb5b0_r.jpg&&&/figure&&p&&br&&/p&&p&经过以上陈述,你应该隐约感觉到了T字图有很多的优势:&br&第一,它的结构完全符合会计恒等式,它是符合逻辑的,是科学的。&br&第二,它能非常直观地把所有的会计交易画出来,便于思考和复查。&br&第三,它便于书写,画三道杠远比写借贷二字要方便多了。&br&第四,它可以和分录进行双向转换,而且方法非常简单,这个过程我将在文章最后概括。&br&第五,正因为可以跟分录做双向转换,所以你在做题时不用考虑借贷的问题,你可以把思考的重心放到理解交易的商业本质上来,并自然而然地画出图,有了图就一定有分录。&/p&&p&用T字图做账的步骤总结起来便是:&/p&&ol&&li&画出三道杠&br&&/li&&li&理解交易的商业本质,确定所涉及的三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要素、科目、增减、金额)&br&&/li&&li&在图上画出增减变动情况&br&&/li&&li&将图像翻译成分录&/li&&/ol&&p&&br&&/p&&p&为了验证这个工具的实用性,下面,我就用T字图把《会计基础》中最主要的部分“权益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中涉及的交易全部做一遍,看看是不是真像我说得那样,有了T字图,你就不需要刷题,不需要背分录了。&/p&&p&《会计基础》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主要有以下七类:&/p&&ol&&li&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li&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br&&/li&&li&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li&&/ol&&p&&br&&/p&&p&我们一个一个来看。&/p&&ol&&li&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br&&/li&&/ol&&p&资金筹集业务,就是融资的业务,融资有两种途径,一是股权融资,二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就是发股票,出售股份,获得不需要还的资源。债权融资,就是发债券,借钱,获得是需要还的资源。&/p&&p&而不管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相同的地方就是会导致公司的资产增加。那么在T字图上,我们就要左边区域记出这样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资产的增加。而在右边,根据融资类型的不同,我们将在右上区域或右下区域也画一个相同长度的向上箭头。&/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39ffa1aa4096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39ffa1aa4096e_r.jpg&&&/figure&&p&箭头的方向,体现的是三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方向,箭头的长度,体现的三要素增减的大小。这样是不是很直观?&/p&&p&画好了箭头,下一步是确定科目名称。记住,一定要先确定三要素层面的变动,一定要先画出正确的箭头,再想科目名称。切莫先想科目名称,再想要素层面的变动。为什么呢?&b&因为三要素的层次是最宏观的层次,做分析要从宏观到微观地做。&/b&&/p&&p&那么下面,就是确定具体会计科目了。会计科目是什么,没学过会计的同学可能不懂。会计科目的定义是:&br&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p&&p&简单的说,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分,为的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比如资产,可以分成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可以分为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为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f4ae2c39a60c5d348c156e09ad660d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f4ae2c39a60c5d348c156e09ad660dd_r.jpg&&&/figure&&p&&br&&/p&&p&上表列出了《会计基础》教材里涉及到的主要科目名称。不要害怕,并不需要大家现在死记硬背下来,这全部都要在对商业实质的分析中逐步掌握。除了这些主要科目外,还有些“亲戚科目”也将在后面的讲述中一个个掌握。&/p&&p&股权融资中涉及到的科目有哪些呢?我们已经知道了,股权融资会导致资产的增加,那么至于是什么资产增加,就完全看投入资产的性质了,基本上法律允许的都可以。如果是现金,那就增加银行存款,如果投入的是存货,那就增加存货,如果投入的是类似固定资产这样的长期资产,那就增加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p&&p&在计算投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有一句话,学会计的同学应该都听说过:&br&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b&约定价值&/b&确定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应按资产的&b&公允价值确定。 &/b&&/p&&p&&br&&/p&&p&这句话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入账。那么,什么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市价,是关于时间的函数,股票市场上不断变动的股票价格,就是股票的公允价值。用公允价值衡量投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就是把资产统一换算成货币计量,这合情合理。&/p&&p&因为是股权融资,所以所有者权益增加,而增加的金额代表的是公司股东持有的股份,因此,我们所用的科目叫做实收资本(非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本(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p&&p&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股东投入资本往往涉及到溢价,意思是本来1块钱面值的股票想买得花不止1块钱,所以,投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往往比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要大,这个差额,就得记进另外一个所有者权益中的科目,否则就不平了,这个科目便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p&&p&我们来看一道真题:&br&例一:甲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收到A公司投资350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按照双方的约定,其中的300000元,记入实收资本。&/p&&p&这个我们用T字图来表现一下便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8d14caa74d55dd6dc6e5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8d14caa74d55dd6dc6e52_r.jpg&&&/figure&&p&如果是固定资产投入呢?&/p&&p&再来看一道例题:乙公司收到甲公司作为投资投入的设备一台,该设备所确认的价值为6000元,价值公允,确认的溢价为2000元。&/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95d6fd9a53697e2ffee98593a16ccf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95d6fd9a53697e2ffee98593a16ccfa_r.jpg&&&/figure&&p&除了投入资产入股,还有一种特殊的股权融资形式,承担债务入股。这个怎么理解呢?有人愿意为你承担债务,就是愿意帮你还钱,这意味着你的负债减少了,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就假设上面这题改成了股东承担长期负债6000万,那么在T字图上画出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caa64cc6cc7dfb3149bfe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73&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caa64cc6cc7dfb3149bfe5_r.jpg&&&/figure&&p&怎么样,虽然资产没有变动,但右边一增一减,两边还是平衡的。&/p&&p&债权融资就更好理解了,负债增加,资产增加,图自己画出来就行了。&/p&&p&还有一种交易,是股东撤资的情况,意思是股东把他原来投入的资产拿走,然后相应的减少所有者权益。这里稍微得分细一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东的股票,本质都是一样的,回购股东股票也是把钱还给股东,把股票拿回来。&/p&&p&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直接做反方向交易,图自然也是反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e2b4cfc6cba76b72dd3c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e2b4cfc6cba76b72dd3ca_r.jpg&&&/figure&&p&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分两步走,第一步,买回股份,那么银行存款减少,&b&同时增加一个叫库存股的所有者权益备抵账户。&/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c87baa014e9325896aaad0feb1e42e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7&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2c87baa014e9325896aaad0feb1e42ec_r.jpg&&&/figure&&p&&br&&/p&&p&如果你是会计入门者,这里你肯定会有大大的疑问:&br&第一,你说的是所有者权益增加吧,为什么写的却是向下的箭头。&br&第二,什么是备抵账户。&/p&&p&关于第一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前面我反复强调,一定要先确定三要素层面的变动,再确定用哪个科目。所有者权益真的是增加的吗?这是回购股票,是股东撤资,所有者权益不会增加,而是减少的,箭头一定是向下。管他备抵不备抵,只管三要素层面变动。&/p&&p&&br&&/p&&p&&b&这里T字图的优势就显现了,在用分录记账时,确认借贷你还得想想这个科目是不是备抵账户,这里就完全不用管它是不是备抵账户,一门心思先确认箭头再说。&/b&&/p&&p&&br&&/p&&p&但我还是得解释解释什么是备抵账户,备抵账户。记住一句话XXX的备抵账户增加等同于XXX减少。&b&备抵账户是其主账户的抵减项,他们是三要素里面的反动派。&/b&&/p&&p&&br&&/p&&p&库存股是所有者权益里面的反动派,它的增加就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备抵账户还有很多我们后面都会一一了解到。&/p&&p&那么,既然是反动派,统统都要打倒,所以公司得在合适的时候注销库存股,假如他不打算后面卖的话。&/p&&p&注销库存股,不是交易,它只是公司内部的一种处理,所以不会影响到负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科目发生了一个此增彼减的调整。库存股变少,股本和资本公积变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fede8c0aeb9f4d5876cb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fede8c0aeb9f4d5876cb2_r.jpg&&&/figure&&p&&br&&/p&&p&我们来把两笔交易合并在一起看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a31deb1f4a10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37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a31deb1f4a10f_r.jpg&&&/figure&&p&是不是可以清晰地发现,并在一起后,库存股就没有了。这两笔交易,本质上就是用库存股作为桥梁,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的行为分成了两步来做。所以,不管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的本质都是一样的。&/p&&p&那为什么股份有限公司的就要分成两步来做呢?因为股份有限公式股东撤资是被动发生的,是通过公司主动从二级市场上回购股票来实现的,股票能回购,就也能卖出,所以说,为了方便区分买了在卖和重新发新股的区别,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得走库存股转一道。&/p&&p&到这里,融资基本就讲完了,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是债权融资中利息的处理。我们知道借钱都会有利息的。这个利息怎么处理呢?&/p&&p&利息一般是一年一付的,在应该付利息却没付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负债是增加了的,但是,由于还没付,手里控制的资产不多不少,所以,负债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必须减少才能平衡。这么一思考,我们便能清楚地在三要素层面分析出利息该记未付时应该怎么画箭头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96f2afda43f42a6d58c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96f2afda43f42a6d58c4_r.jpg&&&/figure&&p&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怎么确定科目。查一查上面那张我整理过的表,负债里面有一项应付利息,很显然,负债这边就是记它了。那所有者权益这边怎么办,所有者权益减少是可以确定的,但所用的科目,并不在上面的表里,因为,这里要开始介绍三个新的要素,收入与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还有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aa74c38f5c8fa789b3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82&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aa74c38f5c8fa789b3f_r.jpg&&&/figure&&p&&br&&/p&&p&这种关系,可以用上面这张图表示。收入-费用=利润,然后本年的利润会被归集进所有者权益中的利润分配科目里,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可以这么说,收入、费用和利润是用来详细解释所有者权益是“怎么”变动而产生的科目。&b&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反映的是过程,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状态。&/b&为了将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过程详细具体地反映出来,会计里产生了很多收入、费用类的科目,这些科目主要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3e82edf23d9a88e9d964b3c371d79c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3e82edf23d9a88e9d964b3c371d79ca_r.jpg&&&/figure&&p&和前面一样,这些科目我们都将在讲授过程中逐个学习,大家不用死记。回到计提利息上来,有了费用类科目后,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么一个非常切题的科目来当做所有者权益变动数的记载项了——财务费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5ddabe1f84c95df7e70e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5ddabe1f84c95df7e70ef_r.jpg&&&/figure&&p&&b&再重申那句话——箭头表示的是三要素的变动!&/b&尽管引入了备抵账户、费用类和收入类科目,但这个根本原则是始终不变的。尽管你们看到了财务费用的增加,也不要纠结,财务费用的增加还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盯紧三要素画箭头,这是原则!&/p&&p&第一个融资业务我就啰嗦了这么多,看上去是没有必要的。但实际上,目前已经解决了会计基础原理里60%以上的内容。后面的业务再繁杂,也绝对跳不出到目前为止所讲的这些道理。&/p&&p&来看第二节:&br&2.
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br&有了前面的讲解,后面的思考就非常快了。主要任务只是认识些新科目,了解些新流程而已。&/p&&p&先来看固定资产的购入,这里就是个买东西的过程,买东西就是钱出去东西进来。钱出去是银行存款的减少,东西进来就是固定资产的增加。&/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daf518d178cbbbb932f83c0ffabd79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daf518d178cbbbb932f83c0ffabd794_r.jpg&&&/figure&&p&&br&&/p&&p&这多简单,根本体现不了T图法的优越性。搞复杂一点的,请看例题:&br&某企业2014年12月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价款1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700(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著名运输费500元,增值税额55元,包装费300元,设备安装完成后的员工培训费用为1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p&&p&对于这种略微复杂的交易,不要被阵势所吓住,这里讲一套处理原则:&br&原则一:老规矩,先确定三要素变动。&br&原则二:敲定数字的顺序是从资产到负债再到所有者权益。&br&原则三:有银行存款的先敲定银行存款。&br&原则四:发现写出的数字对不上时,先找所有者权益的问题再找负债的问题再找资产的问题,前提是原则二已经认真贯彻执行。&/p&&p&这里哪些要素有变化,资产变动了,而且既有加,也有减。负债减少了,产生了可抵扣应交税费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因为培训费用不允许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要费用化。箭头画出来再说:&/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5a83dce7d2ab232cca891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7&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5a83dce7d2ab232cca8918_r.jpg&&&/figure&&p&&br&&/p&&p&先敲定资产,而且从银行存款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不管别的,做一笔交易付了多少钱你还能不清楚吗?这是显而易见的。&/p&&p&银行存款减少了+55+300+500+元&/p&&p&那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呢?&/p&&p&买价加上可以资本化的成本:0=10800元&/p&&p&接着处理负债,因为我们买东西取得了可抵扣增值税发票,这个东西可以让我们少交税,所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少了5元&/p&&p&最后处理所有者权益,这里唯一不可以资本化的便是培训费,这个是费用,且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入管理费用1000元。&/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22e4fd08dea03f1e4a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22e4fd08dea03f1e4ae_r.jpg&&&/figure&&p&最后检查下对不对,左边净减少2755元,右边合计减少2755元,正好相等。所以这里你就看到了,在处理涉及多科目的交易时,T字图能把问题分解得很清楚,也特别方便复查和修改,不像分录搞成一团浆糊,不知道该先处理哪个。&/p&&p&再来看看折旧。折旧是会计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把资产的账面价值按一定的系统化的方法分期费用化。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资产会越用越旧,为了体现这个事实,咱们记折旧。另一个角度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想象一下,某总资产6000万的公司买了台5000万元的大型设备,可以用二十年,如果不记折旧,那么前些年,股东们拿到的报表上,每年都漂漂亮亮地放着个5000万元的设备,看似公司实力雄厚。然后,第二十年底,设备报废了,公司的资产刷地一下少了5000万,你说惊不惊悚。为了不这么惊悚,所以我们把这5000万慢慢费用化。&/p&&p&所以,折旧导致的是固定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增加)。为了核算多年累积的固定资产减少金额,会计上就创了一个固定资产备抵账户——累积折旧。&/p&&p&折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p&&ol&&li&年限平均法&br&&/li&&li&工作量法&br&&/li&&li&双倍余额递减法&br&&/li&&li&年数总和法&br&&/li&&/ol&&p&&br&&/p&&p&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可以自行百度“折旧方法”&/p&&p&折旧的处理在T字图上展示出来便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5cefe3ca9bafc40504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62& data-rawheight=&6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15cefe3ca9bafc405040_r.jpg&&&/figure&&p&一般每一个会计期间末,企业都会做一次这个调整。多年累积起来的折旧都会放在累积折旧这个账户里面。有公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累积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最终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看到的固定资产的数额都是固定资产的净值,也就是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另一个备抵账户,减值的问题《会计基础》不涉及,暂不赘述)&/p&&p&讲完了固定资产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折旧,接下来就是固定资产的处置了。&/p&&p&固定资产处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固定资产报废,一种是固定资产转让出售。另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一些意外事故而毁损。&/p&&p&固定资产一旦处置,就意味着固定资产要从账上划走了,彻底没有了,所以,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所有账户都应该清零,比如,固定资产主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账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不能没了身子,还留着尾巴。&/p&&p&来看一道题目:&br&乙公司现有一台设备由于性能等原因提前报废,原价为500000元,已计提折旧45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报废时的残值变价收入为20000元,报废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3500元。有关收入、支出均通过银行办理结算,不考虑相关税金。怎么画图呢?&/p&&p&先得介绍一个特殊的账户,叫固定资产清理,这是个资产类的过渡账户,主要是把那些正在处理流程中的固定资产丢进去,因为固定资产处置不是一个说处置就能处置的,他们往往很大,而且涉及的乱七八糟的科目很多,所以,统一在里面做归集。先把固定资产和其相关科目的余额丢进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228b3a4d4b0e8f74c3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83&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228b3a4d4b0e8f74c34_r.jpg&&&/figure&&p&&br&&/p&&p&固定资产减少这里是按照初始成本写的,为500000元。累计折旧这里箭头向上,意味着累计折旧减少了450000,两项相抵,相当于固定资产的净值50000元被划进固定资产清理了。这里好好体会下箭头的方向以及净额和初始成本的区别。&/p&&p&下面,我们把这部分清理的固定资产卖了20000元,同时为了做这笔交易,额外支出了3500元的清理费。把这个过程如下画出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6ecc1a709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427&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6ecc1a7091_r.jpg&&&/figure&&p&最后一笔,把剩下的固定资产清理33500全部作为清理带来的损失处理掉,作为营业外支出,调减所有者权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82bb996c4fd9d33f32fe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7&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82bb996c4fd9d33f32fe9_r.jpg&&&/figure&&p&到这里,你们可能有些云里雾里了,怎么一个处置固定资产要搞这么多图,烦不烦。别急,要是看分录你绝对会更晕,咱把四张图放在一起一重叠,你就能立马看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就是直观的好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78a967bf4d08cc4808b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78a967bf4d08cc4808b2_r.jpg&&&/figure&&p&并起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ccdbc970d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ccdbc970d1_r.jpg&&&/figure&&p&&br&&/p&&p&现在,你会发现,我们把固定资产清理的加加减减放在一起后,是全部可以消掉的,而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是可以相互抵减的(备抵账户和主账户原值相抵减会得到净值),营业外支出拆开,拆成30000元和3500元。最后你看到的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11dd0d62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73&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11dd0d624_r.jpg&&&/figure&&p&到底发生什么现在是不是很清楚了?一个账面净值为50000元的固定资产被卖了20000元,卖亏了30000元,同时,为了卖这个固定资产,咱付了3500元的清理费用。&/p&&p&这就是直观的好处,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固定资产清理只是一个资产类过渡账户,它是链接买卖两头的桥梁,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b&有了T字图,交易的实质真的就是一目了然!&/b&&/p&&p&&br&&/p&&p&这是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的情况(卖价低于账面价值),如果是卖赚呢?无非就是把右下角的营业外支出改成营业外收入罢了,所以你只要能看到交易的实质,不管题目怎么变,都是不要紧的。&/p&&p&3. 材料采购和发出业务&br&这一块里,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为什么存货要在卖出时才确认成本,二是材料成本差异是个什么东西,三是增值税的进项销项是什么回事。有了T字图,这些都很好理解。&/p&&p&采购原材料和采购固定资产是一样的,钱出去,物进来,那图该怎么画,我就不说了。但是,存货相比固定资产来讲,还有个特殊性:第一,存货的价格往往是波动的,受到市场、进货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存货的购入是频繁的。那么,每一笔存货的购置如果都按照实际的进价来处理,就会带来较大的管理负担,为此,企业采取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计划成本法。&/p&&p&所谓计划成本法,就是根据长期以来的历史采购价格,或是预算上确定的价格,对存货做一个价格上的认定。举个例子,某公司长期进购苹果,价格在一斤4块钱左右波动,那么不管每一批次实际价格多少,都按照4块钱的计划价格记账,那这样子,就会有实际与计划的差额,这个差额,我们归集到一个叫“材料成本差异”的账户里,然后在期末一次性地做集中处理。由于差额可正可负,所以累计出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可正可负的。&/p&&p&来看一道真题举个例子:&br&一般纳税人A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货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22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p&&p&第一步,我们先按实际价格对材料购置进行记录:&/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51fbef00c507fdc8eced87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9& data-rawheight=&7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51fbef00c507fdc8eced877_r.jpg&&&/figure&&p&&br&&/p&&p&关于增值税,这里是买东西,所以是进项,进项抵减应交增值税,因此负债这边是减少的。材料采购这个账户放着的是实际的采购成本。&/p&&p&现在,把实际的转成计划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cffb7cc9e81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90&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cffb7cc9e81e_r.jpg&&&/figure&&p&&br&&/p&&p&因为实际的小于计划的,所以材料成本差异这里应该是用来抵多的,所以是向下箭头。其实两个图可以合在一起,材料采购就不存在了,材料采购这里也只是暂记的作用。&/p&&p&后来,A公司又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入甲材料一批,货款230000元,增值税39100元,计划成本还是220000元。这里咱就不用材料采购账户转一道了,直接并起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cc165a90da4f0aecb5e2e35a7776b7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cc165a90da4f0aecb5e2e35a7776b7c_r.jpg&&&/figure&&p&因为还没付钱,只开了票,所以银行存款不减少,应付票据(负债)要增加,等兑付时,再减少银行存款,减少应付票据。&/p&&p&两笔比较一下,第一笔导致材料成本差异负20000元,第二笔导致正10000元。假设这家公司继续这么采购下去,一年下来,材料成本差异就加加减减,留下了这么个余额,这个余额就是这一年里实际采购成本比计划采购成本多或少的金额。这个金额有什么用,业绩评估上就很有用,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是正数,而且很大,那说明采购部买东西买贵了,超出了预算,这是成本控制没做好的表现。那如果是负数,采购部就有奖金可以拿了。&/p&&p&接下来是原材料的发出,原材料发出不是卖掉原材料的意思,是把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意思。&/p&&p&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也有两大类,一类也是实际成本法,一类也是计划成本法。并且和购入的是对应的,就是说,买入按实际计量,发出也按实际计量,购入按计划计量,发出也按计划计量。&/p&&p&发出的实际成本法又分为四类,分别是:&br&1. 个别计价法,顾名思义,就是识别出每一个存货的购入价格,从原材料转入生产成本,一般适用于飞机大炮坦克这种大大的东西。&br&2. 先进先出法,意思就是名义上默认先买的被先发出了,咱进了几批苹果,混在一起,发出是也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但默认先进库的被先发出了。&br&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就是按一个月里进的原材料的总买价除以一个月里进的原材料的总量,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然后再按发出的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计发出存货的成本。比如第一批100个,每个3.5,第二批300个,每个3.6,第三批200个,每个3.4,那这600个平均单价3.52,这个月若发出了250个,那发出成本就是880元。&br&4. 移动加权平均法,也是加权平均,但和上面不一样,这个是每次进货都重新把账上的和新增的合在一起加权平均一次,得到新的原材料单价,操作上略微麻烦,往往是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用计算机自动算的。&/p&&p&那计划成本法呢?&br&我们知道,计划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原材料成本被放在材料成本差异里面了,所以要在发出时一并把归属于发出原材料的那部分材料成本差异一并给带走,放进生产成本或者是费用。&/p&&p&来道真题:&br&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值差15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5000元,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该企业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5000元,行政部门领用材料500元。&/p&&p&我们先把购货的情况画出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b3f2dee43fd1ca0c30262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b3f2dee43fd1ca0c302629_r.jpg&&&/figure&&p&&br&&/p&&p&这个图上面的小横线代表的是账户上的期初留存的余额,是存量,不增不减。&/p&&p&那么现在发出了一部分原材料,一部分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行政管理。用于生产记为生产成本,用于行政管理的记为管理费用。&/p&&p&先把原材料发出额敲定:&/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e18a50be7d7da0cbd3c3cb29e7ca0e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6&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e18a50be7d7da0cbd3c3cb29e7ca0e8_r.jpg&&&/figure&&p&这里说一句,生产成本这个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本应画在右下角,标向下标志。但我为什么放在资产里面呢?首先,你会看到,这样做是不影响两边平衡的。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生产成本会在下一个部分(生产业务账务处理)里面经过生产流程和直接人工费用一起,变成库存商品(产成品)成本的一部分,库存商品是资产,而在库存商品被卖掉之前,这笔成本并不会流出企业,说是成本,实际还是资产。&/p&&p&原材料处理完了,下一步是处理材料成本差异,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合理分摊出单位原材料的成本差异,再按发出量算出发出部分应该该分摊的成本差异。发出原材料时,原材料的金额是00=200000元,成本差异是-3500元(),那就是每一块钱原材料该分摊-0.0175元。所以,生产车间该分摊的部分是15000X(-0.0175)=-262.5元,行政部门领用应该分摊的部分是500X(-0.0175)=-8.75元。&/p&&p&那么,现在就可以把这部分搞定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0beb205a96f7a0b6b76b3a48eba97f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7& data-rawheight=&7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0beb205a96f7a0b6b76b3a48eba97fa_r.jpg&&&/figure&&p&这里怎么理解,有了T字图就比较好看懂。材料成本差异里本来是负数,意思是节约差,就是采购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砍价,导致原材料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少了3500元。那这部分节约的,因为原材料发出被转出了271.25元。节约的部分被转出了,就是资产变多了271.25元,箭头向上。这个节约的部分,算两个东西头上去,一是生产成本,节约了262.5元,二是管理费用节约了8.75元。不要问我为什么管理费用节约了8.75元箭头是向上的,我说了,箭头表示的三要素层面的变动,管理费用节约,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多。&/p&&p&到此, 材料采购和发出业务也搞定了。&/p&&p&4. 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br&生产业务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归集到我们的最终产生品上。财力是银行存款,物力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人力就是应付职工薪酬(负债)。&/p&&p&基本的T字图便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92c42ee60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9&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92c42ee60a_r.jpg&&&/figure&&p&&br&&/p&&p&这里制造费用啰嗦几句,它和生产成本一样,是个管理会计用的账户,所以财务会计报表上是看不到这个东西的,它说是成本类科目,其实是个半资产。生产成本我刚才说过,生产库存商品所投入的原材料就丢进去,制造费用里放什么,放那些要在多个商品间系统分摊的成本,比如A仓库同时生产甲乙丙丁几种商品,那么产生的水电煤气费也搞不清楚是谁的,就统一丢进制造费用里,再用一定系统方法在甲乙丙丁间分摊,计入库存商品,资本化。分摊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都是按不同基准分配,原理是一样的,在此不赘述了。&/p&&p&另外,在核算时,制造费用不一定直接丢进库存商品的成本里,可能先分摊进生产成本,再从生产成本丢进库存商品。总之,企业所有资产的归属,要么是成为了另外一项资产,要么就是成为了一笔费用消失在了空气中,除此之外,还有分红给了股东。会计的工作就是记录这个纷繁复杂的转换过程。&/p&&p&5.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p&&p&产品生产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卖掉了。还记得固定资产处置是怎么做的吗,把处置时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和收到的钱款之间的差计入营业外收入(卖赚)或营业外支出(卖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c5dade1ca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91& data-rawheight=&7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c5dade1ca1_r.jpg&&&/figure&&p&&br&&/p&&p&卖库存商品,原理是相同的,但有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差别就是,在做固定资产处置时,我们是把盈亏的差额净值计入收入或费用,而在卖库存商品时,我们则是做双向记录。什么意思,你们看了就知道了:&/p&&p&第一向,钱进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c183b646d2d0a6cfbef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0c183b646d2d0a6cfbef9_r.jpg&&&/figure&&p&第二向,物出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ba48736abebb3e2cc8e2a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ba48736abebb3e2cc8e2af_r.jpg&&&/figure&&p&就是说,一进一出,要分别表示,为的是提供更详细的会计信息。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也是一样。&/p&&p&另外,在销售商品时,因为增值税而多收到的钱财,是要交给国家的,所以,不要忘了在左边多画一笔银行存款,在右边多画一笔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p&&p&6.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p&&p&这一块没什么好说的,基本都是一个T字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00a413f4c1a385ec704a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00a413f4c1a385ec704ae_r.jpg&&&/figure&&p&7.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br&终于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部分了,钱赚到了,该是时候对我们一年的业绩做一个汇总了。&/p&&p&第一步,把所有的收入和费用都汇总成为本年利润。&/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1aa672bc3a3c667d57e1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95& data-rawheight=&7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1aa672bc3a3c667d57e1f_r.jpg&&&/figure&&p&第二步,把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等待下一步处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f13ee87e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f13ee87ec_r.jpg&&&/figure&&p&第三步,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分两部分,法定的和任意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86a8acd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86a8acd7_r.jpg&&&/figure&&p&第四步,如果要决定分配股利了,那就是把所有者权益变成了负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5ae3fcdb6a2ea2f4368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90&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5ae3fcdb6a2ea2f4368b_r.jpg&&&/figure&&p&等到真正支付股利时,应付股利和银行存款同时减少就行了。&/p&&p&到此,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全部用T字图表示完了。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把T字图翻译成借贷呢?&/p&&p&&br&&/p&&p&&b&一句话:左边的向上箭头全部改成借,右边的向上箭头全部改成贷,左边的向下箭头全部改成贷,右边的向下箭头全部改成借,即可。&/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e8dbf4acadcf435becc4e77f66de72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94&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e8dbf4acadcf435becc4e77f66de725_r.jpg&&&/figure&&p&&b&你不用管什么备抵账户、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的事情,前提是你坚持箭头只记录三要素层面的变动这个原则。&/b&&/p&&p&越是复杂的交易,T字图在做理解分析上越是有用。在讲解库存股、固定资产清理和材料成本差异时大家应该可以注意到,用T字图一梳理就远比分录要的直观准确。直观这一点,是借贷分录怎么都做不到的。朋友们可以用这个工具进一步理解一些不好理解复杂交易,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等,用T字图来分析这些交易是极好的。只要能写出分录的,就一定能用T字图!&/p&&p&&b&后记&/b&&br&本文总计万余字,配图45张,编辑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这些文字背后,是我这个从零开始的会计小白在四年多求学生涯中的点滴感悟、理解与总结。写作的过程,就像是在给四年前那个一无所知的我讲课一样那么自然而有耐心。到这里,我已经把T字图的原理完完整整地教给你们了,也用《会计基础》的架构操练了一遍,相信你们对这个工具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愿这能解决你们在会计入门时的一些困扰。只要是工具,都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优化,而这个过程还要大家一起来,我这里只是做一个开头,有任何问题,都欢迎和我交流。&b&刘校长坚信,学生的学习实践才是老师教学创新的最大源泉。&/b&&/p&&p&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会计启蒙老师,Henry 冯骁骅老师,你是帮我打开会计大门的人,你给我的启发与鼓励我毕生难忘。感谢在ACCAspace和知乎上认识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你们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d784ac585fcb613f4c3d96a& data-hash=&d784ac585fcb613f4c3d96a& data-hovercard=&p$b$d784ac585fcb613f4c3d96a&&@张骎驰&/a&,你不仅是我最爱的人,更是我在事业上最坚定的战友!&/p&&p&最后,祝每一个会计考证人早日出坑,我们学的东西并不枯燥而且非常有趣!&/p&
半年前写的文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赞赏!我决定用大半年的时间写作一本书,将T字图和财务报表观的精髓进一步向读者们进行展示。刘泽宏的个人作品《你的第一本会计书》将连载于知乎专栏“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和微信公众号“ACCAspace刘校长”中,全…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d4486bd53bfae74b1665d3baf6c5f68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d4486bd53bfae74b1665d3baf6c5f68_r.jpg&&&/figure&&strong&倒计时8天&/strong&&p&昨天起,距离2016年CPA专业阶段考试的天数就进入了个位数,经过了一个幸福的国庆假期,我不禁有些感慨,毕竟之前10年我都只有看别人过节的份儿。&/p&&br&&p&就要上考场了,过去十年,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我睡眠不足的时候,套题永远还有很多没做完、错误永远还有很多没搞清楚、知识点永远还有很多没背下来......&br&&/p&&br&&p&不过考试并不会因此停下向你靠拢的脚步,过去的时间,不论是玩耍了、疗伤了、发呆了还是加班了,都不用再悔恨;不论是闭关了、发奋了、苦读了还是突击了也都不要大意,还不到松气的时候。&/p&&br&&p&&strong&毕竟还有8天,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别忘了我那年临时决定参考财管,也只突击了一周半通过,虽然有侥幸的成分,但我想说的是,一切还都有可能&/strong&。&/p&&br&&p&不是推崇临时抱佛脚,只希望所有的你们,也是曾经的我,不要因为时间短就放弃,也不要因为准备的充分就大意,在剩下的一周里,我们要做的是:&/p&&p&&b&进考场前再多掌握一些,&/b&&/p&&p&&b&进考场后再多答对一些。&/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d96ccabaccc72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p&毕竟考了10年,再不济对这个场子也比别人更熟悉些,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考场,&b&接下来的这一个礼拜我会做这些事&/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1c0f55bd2fecd5f68a471cb1b1c70c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1c0f55bd2fecd5f68a471cb1b1c70ca_r.jpg&&&/figure&&br&&b&一、最后一周冲刺方向&/b&&br&&p&1、&strong&多做模拟试题&/strong&,了解自己的答题速度,给每一部分的试题分配固定的答题时间,便于考场上判断答题进度和调整答题次序;&br&&/p&2、 &strong&模拟试题在电脑上作答&/strong&,锻炼打字速度、熟悉机考形式&br&&br&3、最重要:时间很有限,需要&strong&有策略的选择性放弃&/strong&——时刻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的通过,而不是平均分高或单科拿第一。&br&&p&&b&6*59 & 1*100+5*0 & 2*60+4*0&/b&&/p&&br&&p&(1)&strong&放弃部分科目&/strong&:整理一下复习情况,模考30分以下的可以彻底放弃了,分出时间给更有可能通过的科目。&br&&/p&&p&(2)&strong&放弃部分内容&/strong&:根据老师串讲的重点,选择还没有学懂甚至还没有学习的非重点内容/章节放弃,把精力投入重点内容。&/p&&br&&br&&br&&b&具体科目:&/b&&ul&&li&&strong&审计&/strong&&br&&/li&&/ul&&br&死磕&strong&徐永涛串讲讲义&/strong&,查漏补缺,要求记忆的就算背不下来也要多读几遍。&br&&ul&&li&&strong&财管&/strong&&br&&/li&&/ul&&br&死磕&strong&教材例题&/strong&,例题都会做肯定能通过。&ul&&li&&strong&会计&/strong&&br&&/li&&/ul&&br&&p&死磕&strong&长投、企业合并、合并报表&/strong&&/p&&p&PS:如果让我蒙个题的话,今年资本市场这么火,股份支付、可转债、每股收益可赌;同理经济法的并购重组可赌(证券法总体重要)。时间充裕的话,少刷会儿朋友圈多看两眼,两眼就两眼,两眼你买不了吃亏,两眼你也买不了上当。&/p&&br&&ul&&li&&strong&战略&/strong&&br&&/li&&/ul&死磕&strong&星星点点&/strong&(当做查漏补缺的提纲),重点背诵并充分理解几个&strong&模型&/strong&(主观题有送分题)&p&&br&&b&二、熟悉机考系统&/b&&br&&/p&&p&登录中注协官方机考模拟系统&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pademo.cicpa.org.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练习试卷&/a&,熟悉机考系统的界面、答题步骤、试卷结构和样式,仔细阅读一遍机考操作说明(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看)。重点熟悉以下操作:&/p&&strong&1、标记&/strong&&p&机考系统给所有题目和大题的文字都设置了标记的方法,其中:&/p&&p&(1)&b&对题目的标记&/b&:可以在返回试题列表后看到被标记的题目,便于全部答完后返回来把标记出的题目再检查一下;&/p&&p&(2)&b&对文字的标记&/b&:可以在阅读大题的文字部分时随手高亮显示重要文字,便于答题时迅速定位重点内容。&/p&&br&&p&&strong&2、公式&/strong&&br&&/p&&p&机考系统预置了所有会用到的公式和符号,主要适用于财管:&/p&&p&(1)&b&不便于打出的&/b&:直接选择公式,并在公式对应的位置输入数字或字母&/p&&p&(2)&b&+-*/&/b&:这些常用的符号直接手敲更便捷,不用非得选系统里的&/p&&br&&strong&3、输入法&/strong&&p&机考系统预置了几乎所有主流的输入法,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那一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cbeaf2af257cca5848e95c_b.jpg& data-rawwidth=&152&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2&&&/figure&&br&&p&个人建议用&strong&搜狗&/strong&,因为搜狗有个&strong&逆天的功能&/strong&:中文模式下输入v后输入需要计算的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按错计算器了(感谢微博@机智的兔子杰 提供信息)。截图如下:&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8e3cd67e77f0cd05bdbc_b.jpg& data-rawwidth=&367& data-rawheight=&1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7&&&/figure&&p&&strong&注意:&/strong&这个模式下不能识别百分号,&strong&百分数需要使用小数形式&/strong&表示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公式把百分数写成小数不会扣分)。&/p&&br&&strong&4、倒计时&/strong&&p&以往我们计时都是按照表走的方式,机考系统下,右上角有个考试剩余时间的提示,尽量熟悉这个计时方式,合理分配好答题进度。&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98ab259ddfbcb21e5dafb0a_b.jpg& data-rawwidth=&207& data-rawheight=&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7&&&/figure&&br&&br&&p&&strong&5、大题小问别遗漏&/strong&&br&&/p&&p&大题中的1234问,机考中是以标签形式展示的,不要只看题目不看标签,很容易漏答。&/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8252ffa443f9f5f05e725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figure&&br&&br&&p&&strong&6、漏答及标记检查&/strong&&br&&/p&&p&答完后,最好返回试题列表检查一下是否存在题目漏答(不能显示小问的漏答情况),以及是否还有标记题目未解决。&/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b9f4d1ee711b4decdf696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b9f4d1ee711b4decdf696_r.jpg&&&/figure&&p&PS:绿色是已答、灰色是未答、黄角是标记&/p&&br&&br&&p&&b&三、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b&&br&&/p&&p&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复习阶段喜欢熬夜晚起,充分利用夜深人静的时段,觉得这样学习效率高。不过这些同学请快点儿醒醒,从今天起要开始调整作息时间了,不要像我一样,有一年第一门审计睡了将近一小时......&br&&/p&&br&&p&&strong&1、从今晚开始&/strong&&strong&,&/strong&每天早上床0.5-1小时,早上早起0.5-1小时,直至起床时间调整到适合考试的时间。尽量不要一次性把作息时间做大幅度调整,突然早睡没意义,根本睡不着,还浪费了考前宝贵的学习时间;&br&&/p&&br&&br&&p&2、把做模拟试卷的时间,安排在和每个科目&strong&考试时间一样的时段&/strong&,这样容易计时和安排做题进度,也便于提前适应考试状态。&/p&3、如果作息实在调整不过来也不要勉强,考场上紧张、兴奋会分泌肾上腺素,自然就不会太困(之前审计睡觉主要是复习的不到位没抱希望)。不过为确保万无一失,最好提前半小时喝一罐&strong&红牛&/strong&(我咖啡因过敏,不过敏又咖啡有效的可以改咖啡),进考场前再&strong&爬两趟楼梯&/strong&,一准儿精神。&br&&br&&br&&b&四、考场答题技巧&/b&&p&&b&大题挑会的先做&/b&(特别是财管),不会的先做标记,考试时间通常都非常紧张,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时间,题目排列并不是从易到难,很多时候后面的题往往简单的出乎意料,我就有好几次都因为死磕某道题,钻牛角尖错失通过的机会。&br&&/p&另外,考试时间很紧张,基本上不会有时间检查,别抱侥幸心理,&b&争&/b&&b&取一次做对不返工&/b&。&p&具体科目:&br&&/p&&ul&&li&&strong&战略——&/strong&&br&&/li&&/ul&&br&&p&综合题通常至少有一问或几问都是根据某模型的几个维度发问,回答时&strong&复制粘贴案例中的原文&/strong&即可,约等于&strong&白送分&/strong&;&/p&&br&&ul&&li&&strong&审计——&/strong&&br&&/li&&/ul&&br&&p&一般会有一道大题问重大错报风险与哪些报表项目的哪些&strong&认定&/strong&相关,只要&strong&不答反&/strong&(比如:发生答成完整等),&strong&靠得上边的多答不会扣分&/strong&&/p&&p&PS:我的意思是拿不准的情况下可以这样,但千万不要陷进去答个没完没了&br&&/p&&br&&ul&&li&&strong&会计——&/strong&&br&&/li&&/ul&&br&&p&&strong&大题最后一问如果涉及所得税计算&/strong&,没把握的的话最好放弃,因为这一问得分的基础是前几问都算对,一旦有一问算错了,所得税肯定错,&strong&得分概率低。&/strong&&/p&&br&&br&&p&&b&五、临考准备&/b&&/p&&p&1、在地图上看好考试地点,车程超过1小时建议在考场附近(步行能到的距离)&strong&预定宾馆&/strong&,避免道路突发事件,也节省考前考后路上的时间;&br&&/p&2、如果住宾馆,尽量&strong&提前至少一周以上预定&/strong&,以免不能选到满意的地点或房间;预定时要特别备注安排安静的房间,毕竟快捷酒店隔音效果都不怎么好,而考前好的休息很重要;&br&&br&3、 提前&strong&做好中午时间(考试间隙)的安排&/strong&,如果宾馆在附近最好了,如果不方便回家或回宾馆,一定提前在考点附近找好吃饭和午休的地点。虽然前期的复习很重要,但都到这个时候了强调一下临时抱佛脚的作用也没什么大逆不道的,况且考前这几个小时/几十分钟甚至还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个时间重点看哪些内容也要提前安排好(头一天晚上安排就行);&br&&br&4、 如果心里不踏实,&strong&午饭就面包牛奶&/strong&好了(提前买好),校园里的长椅就可以解决午饭、午休和抱佛脚的问题;&br&&br&5、最好&strong&准备一件外套&/strong&,防止考场温度不合适影响心情;&br&&br&6、出门前要带的东西很多,往复杂里说:笔(验算)、表(机考都有倒计时,不特别需要了)、计算器(会计、税法、财管必备)、纸巾(擤鼻涕、擦汗、上厕所)、水等等,当然还要带上抱佛脚需要用的资料们。不过要说简单也简单,只要&strong&检查好身份证和准考证&/strong&就好了,其他的到了考试现场都能解决,毕竟脑子和运气都不用特意带。&br&&br&&strong&7、最后,无论怎样,进考场前告诉自己,我已经准备好了。&/strong&&br&&p&CPA考试,我曾经花了十年时间面对他,对我来说他亦师亦友,在那些年里他始终和我在一起,工作中遇到困难最先想到的就是翻一翻注会书。十年过去,当我真的跨越了之后,反而觉得这是一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那些陪伴我的书本、试卷、课件、考场,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夏天和秋天,都变成了这个证书的一部分。&/p&&br&&p&&strong&最后,对于CPA考试,每个敢于踏进考场的都是勇士。&/strong&&/p&&br&&p&~~~~~~~~~~~~~~~~~~~~~~~~~~~~~~~~~~~~~~~~~~~~~~~~~~~~&/p&&p&后记:&/p&&br&&p&原本计划在假期最后一天开一堂直播课,和大家聊一聊考试、事务所、职业规划以及审计工作中的困惑,甚至有可能的话做一堂《审计》考前串讲,于是在假期第一天我就做了一份《&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wenjuan.com/s/mEziu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PA/审计答疑直播课&定制邀请函&&/a&》,想通过汇总大家的疑惑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解答,毕竟微信微博知乎每天都有很多人发私信、评论、留言给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我都来不及回复就被淹没了。对我来说这样的方式既不经济也不高效,很多问题重复回答很多遍,但不能被更多人看到。&/p&&p&这份定制邀请函我设计了大半天,希望能收到像之前那样大批量的问题,我便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始备课。但似乎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密集,我也就愉快的欢度我来之不易的假期去了。没成想从前天开始,微信微博又炸开了锅,原来大家只是之前在享受假期而已。。。&br&&/p&&p&为了更充分的和大家交流,让更多人得到想要的答案,再次恳亲大家移步邀请函页面,花几分钟时间,把你关心的问题通过问卷反馈给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你的问题一定会被我看到并收集起来一并回答,谢谢大家!《&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wenjuan.com/s/mEziu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PA/审计答疑直播课&定制邀请函&&/a&》&br&&/p&&br&&br&&p&欢迎围观更多&strong&乌龟&/strong&的&strong&原创&/strong&文章:&/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5MzE1ODcw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b4b2bf9acda%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业十年,考试十年,告诉你CPA考试真实的样子&/a&&br&&/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5MzE1ODcw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bcd5b2f3f2ffb2%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处罚频出,审计行业会不会走下坡路?&/a&&/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5MzE1ODcw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ce3f082b49e9daacaa5bf620%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财报错,谁之过】谁动了我的财务报表?&/a&&/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5MzE1ODcw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0e1d0c5bffb%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瑞华”猜想:用数字说话,浅析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a&&/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5MzE1ODcwN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a9f6f102a14bfdb1cc11771a%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史上最没正形儿的审计老师——乌龟&/a&&br&&/p&&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YxNDA4NTIxNg%3D%3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乌龟审计公开课:从顺丰借壳,看审计中的舞弊风险评估&/a&(主要是嘚瑟片头片尾的配音)&br&&/p&&p&~~~~~~~~~~~~~~~~~~~~~~~~~~~~~~~~~~~~~~~~~~~~~~~~~~~~~~~·&/p&&br&&p&就匠吧,一个资深审计逗逼脑细胞阵亡的地方&/p&&p&作者:乌龟&/p&&p&微信:wugui_cpa,微博:乌龟_CPA&/p&&p&长按下方二维码可获取更多有趣的文章&/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5acdb848be40cef74bd3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r&&p&本文为就匠吧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或作者本人获取授权&/p&
倒计时8天昨天起,距离2016年CPA专业阶段考试的天数就进入了个位数,经过了一个幸福的国庆假期,我不禁有些感慨,毕竟之前10年我都只有看别人过节的份儿。 就要上考场了,过去十年,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我睡眠不足的时候,套题永远还有很多没做完、错误永远还…
这份东西需要和五年前那份《发展规划》对照起来看。&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33& data-rawwidth=&627& src=&https://pic1.zhimg.com/50/b2295cdad2967ceb8d2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2295cdad2967ceb8d2bb_r.jpg&&&/figure&&br&两份规划里比较务虚的那些话就不用看了,有实质性内容的部分拿出来比较一下:&br&&br&&u&2010的主要问题:&/u&&br&&ul&&li&&b&注册会计师的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b&&/li&&li&行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li&&li&&b&高端人才规模增长速度不适应行业发展速度等&/b&。&/li&&/ul&&u&2010的主要目标:&/u&&br&&ul&&li&注册会计师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行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b&会员人数达到25万名左右&/b&);&/li&&li&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等高端人才规模显著扩大(&b&培养350名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600名&/b&);&/li&&li&适应新业务拓展的专门领域人才初具规模;&/li&&li&基本建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联系院校及社会教育机构相结合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体系。&/li&&/ul&&br&&u&2015的主要问题:&/u&&br&&ul&&li&&b&高端人才严重不足,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总体上有待提高&/b&,&/li&&li&会计师事务所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不正当低价竞争现象仍然存在,&/li&&li&行业监管机制有待改进等。&/li&&/ul&&u&2015的主要目标:&/u&&br&&ul&&li&注册会计师人数力争达到14万人,非执业会员达到15万人;&/li&&li&注册会计师行业全国领军人才数量达到500人;&/li&&li&行业业务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达到14%左右,其中非鉴证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接近40%;&/li&&li&行业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5%以上。&/li&&/ul&&br&简要来说,2010年时注协认为的主要行业问题就是两个:人手不够;水平不高。基于这两点设立了五年发展目标,规划了一些措施。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讲很不理想。&br&&ul&&li&人员方面,目标是到2015年底有25万CPA,实际上只有21.5万人,完成率86%(预计增幅49%,实际增幅只有18%)。在这份新规划里,增长目标稍微调低了一点,预计CPA增幅(含非执业)是35%,但照现在的增长趋势来看,难度很大——从侧面来说,是否意味着CPA的准入门槛会降低一些,CPA考试的通过率会提高一些?大家自己猜测吧。&/li&&li&水平方面,没有量化指标可参考。但注意到新的规划中,谈的第一条问题就是“高端人材不足,能提总体上有待提高”,说明注协对这五年里执业人员表现出来的水平素质总体是不满意的,之前的规划目标是失败的、未能实现的。(至于行业领军人数,到2015年是356人,数量上是达标了,但这个本来就是注协按照名额评出来的,不存在完不成的可能性,不说明什么问题。)&/li&&/ul&&br&因此看2015年新规划的目标里:第一,淡化对整体从业人员水平的期望,只谈顶尖人材,大概注协也意识到普遍水平就那个样,短期内拉不高的,把金字塔尖、尤其是参与证券业务的那四十个所里的CPA水平抬抬高、少出点幺蛾子,就阿弥陀佛了。第二,整体收入翻一番这个目标,我觉得问题不大,除非整体经济环境出现大的动荡,否则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摆在那儿,要跑量是不难的。但非鉴证业务是否能达到40%,我个人是高度怀疑的,之前专栏文章里讨论过了。我觉得非鉴证业务不是现在国内所的重点方向,有在尝试摸索、有在增长,但起点很低、投入的资源也不多(也没太多资源好投入),发展速度不会很快。第三,国际收入占比15%这个目标,也不太看好。当然这要取决于什么叫“国际业务收入”,如果把国际品牌的内资成员所从海外分来的境内业务也计算在内,那15%这个目标妥妥的,当我没说;如果单是指国内所去境外提供服务产生的收入,嘿嘿……&br&&br&在事务所治理上,新规划里主推大所的继续坐大、品牌建设,意思就是鼓励合并,这个以前我也谈过了。至于小所的“突出差异化服务特色”,我认为是毫无营养的废话,意思就是你们自生自灭。另外提了下风控和职业保险,这和之前出台的职业保险制度是配套的,背后意思是注协认识到未来越来越多的民事赔偿风险,但具体会发展成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没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保险制度搭起来,抗风险能力提高一点是一点。另外注协的质量抽查频率和严格度可能会有所提升(如果真能做到,举双手欢迎,现在的质量抽查太水、标准太低,起不到优胜劣汰的作用)。&br&&br&最后,关于互联网的那些不用看了,乱写,毫无价值。
这份东西需要和五年前那份《发展规划》对照起来看。 两份规划里比较务虚的那些话就不用看了,有实质性内容的部分拿出来比较一下: 2010的主要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端人…
&p&这些天P2P圈风声鹤唳,很多发友表示贵圈太乱,高攀不起,正所谓我看上了你的利息你看上了我的本金.&/p&&p&炒股水太深,信托买不起,P2P不敢投……&/p&&p&对于一般的投资小白而言,除了余额宝里够买衣服的那点钱之外,银行卡就是“投资理财”的大本营了。&/p&&p&可是银行就一定是安全的吗?最保险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有哪些风险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2bf722f56b7dc4bdfa9abb3d8953879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br&&p&&b&负利率 &/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806f4a176553bcfce72cb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p&大家都知道,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p&&p&每当国民经济陷入低谷,各国政府就会无耻地下调利率,来刺激贷款需求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p&&p&比如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当时的日本银在1999年宣布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一直到2006年才正式解除。&/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a9dc2813acf5cfbd8058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p&它一般是指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当然也有银行存款率直接为负的极端情况。比如2016年1月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就是货真价实的“负利率”……&/p&&p&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CPI同比上涨2.3%,1-3月平均CPI同比上涨2.1%,而目前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只有1.5%。&/p&&p&假如今年的CPI和基准利率维持这个水平,理想情况下,你年初存进银行的10000元,年底取出时为10150;但是你年初10000元能买到的东西,年底需要10210元才能买到。&/p&&p&也就是说,你的10000元缩水了60块钱……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216bfb6dd3bdf832bdc131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br&&p&&b&银行破产&/b&&/p&&p&年金融危机期间,米国银行巨头纷纷宣布破产,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我大天朝P民表示不屑:银行破产?只存在于腐朽没落、充满投机的资本主义国家吧。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cc3cee79dd7de27c75c7cd7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p&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一时间闹得纷纷扬扬:银行破产?不是只存在于腐朽没落、充满投机的资本主义国家吗……&/p&&p&话说欧美国家银行破产的确很频繁,比如从2008年以来,美国已有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p&&p&此外,大银行也有倒闭的案例。比如1995年轰动一时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的确很坚挺。&/p&&p&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银行是国家开的,代表着国家的公信力,政府不会让你任性的说倒就倒;&/p&&p&另一方面,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欧美国家那样成熟,银行倒闭经济和社会都吃不消……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4bcfdaf1be41cf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5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f62b9c974546cfdab58e64b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5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所以,不要以为天朝的银行不会倒闭……&p&&b&存款保险制度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9d7d6acb8bb831c98c87b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p&日,央行宣布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一旦银行出了问题,保险机构对存款人进行赔偿。&/p&&p&也就意味着,银行以后要自力更生了,你们倒闭的锅,国家表示不背……&/p&&p&从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存款保险条例》无疑是个进步,能促进银行良性竞争,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1f648dcfe7adba2fa15a252c57e518b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p&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才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部分保险公司不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deb2e84a49f68ddceeab92_b.jp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1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p&而且只有在银行破产的情况下,存款保险条例才能对储户的存款起到保护作用。&/p&&p&像银行系统被黑导致用户存款被盗,或者银行高卷钱跑路这些情况,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银行自己想办法……&/p&&p&当然,像工行、农行这些政策性银行破产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地方银行就说不定了,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滑、金融泡沫破灭、银行坏账横行的形势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4fe3b1b061c7a2005ebb10e79f06c80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4fe3b1b061c7a2005ebb10e79f06c80_r.jpg&&&/figure&
这些天P2P圈风声鹤唳,很多发友表示贵圈太乱,高攀不起,正所谓我看上了你的利息你看上了我的本金.炒股水太深,信托买不起,P2P不敢投……对于一般的投资小白而言,除了余额宝里够买衣服的那点钱之外,银行卡就是“投资理财”的大本营了。可是银行就一定是…
&p&从事银行网点转型工作5年,谈谈个人对于网点转型工作的一些心得。&/p&&p&个人觉得迫使银行进行转型的主要两个方面:&b&利率市场化&/b&和&b&金融脱媒&/b&&/p&&p&大中型企业,资产优良,是银行追逐的客户,但这类客户议价能力超强,不再满足于银行的利率水平,中小型企业达不到银行融资条件,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三方获取资金。企业客户的利润贡献度的占比是逐年递减,但是个人客户的利润贡献度占比逐年递增。所以银行瞄准了个人客户,这是银行网点转型的根本,也就是以前只服务对公,到现在的公私兼顾。&/p&&blockquote&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方向包括两个:销售化以及智能化。&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caesar-chan-82& class=&internal&&Caesar Chan&/a&&/blockquote&&p&我是比较认可的,智能化其实我们更准确、全面的描述是网点轻型化。&/p&&p&&br&&/p&&p&主流的支行网点人员配置一般是:行长、副行长、会计主管、三个综合现金柜员、一个低柜理财专员。(大堂经理外包)&/p&&blockquote&现在网点业务被大量分流&/blockquote&&p&现在网点业务分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主设备(ATM)和电子渠道(网银、手机银行等),部分银行的业务替代率已经超过90%,工行08年以前柜员每日平均业务笔数近400,柜员每天上班到下班头都不抬,去银行办业务得自己带小板凳去,2014年人均业务量100多,其中老年人业务占比90%(吉祥三宝:低保、社保、养老保),现在也逐步的往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转移。&/p&&p&&br&&/p&&p&可以展望,不久这些业务替代以后,人均业务就40笔,那么人员配置&b&行长、副行长、会计主管、三个综合现金柜员、一个低柜理财专员。&/b&业务处理岗位就会产生闲置人员。在我做网点转型期间,你增加一个客户经理,我能够让他通过业务开展养活自己,但是从来不会要求增加柜员岗位(就算人均业务400笔以上也不会增加),因为我不能保证他创造的绩效能养活自己,甚至很多时候这个岗位是负绩效。问题出现了,随着业务替代率提升,&b&业务处理岗位人员过多,多出的这部分必然转变为营销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就是第一个转型网点销售化。&/b&(曾经建议一家网点增设大堂经理岗位一名5月份,年底的时候接到行长的电话,说今年存款比往年多增长了8000万(半年),绝大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岗位带来的,这里只是增设了一个服务岗,告诉她对每一个客户多说两句话:您觉得我们的服务怎么样?那您把工、农、中、建的钱转过来呗,也是对我们服务的肯定。)&/p&&p&&br&&/p&&p&银行的网点选址必然是人流中心,大部分是租赁的,动辄几百上千平米,随着业务替代率和人员岗位变动(后期可能只需要一个柜台,凭证全部电子化,柜面空间可以全面压缩),只需要保留简单的业务处理区,改建客户接待洽谈区,&b&使臃肿的网点轻型化,这是网点第二个转型&/b&&/p&&p&&br&&/p&&p&&br&&/p&&p&这里多说一些&/p&&blockquote&帕累托定律(二八定律)正是这个转变的原动力,我们知道,银行80%的利润实际上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从数量上来看80%的业务办理属于微利甚至亏本,这80%的业务基本属于流程型&br&&/blockquote&&p&我刚入从事这个工作时,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但是现在不是适合所有的银行:业务替代率和网点轻型化,服务能力飞跃提升、成本逐渐下降,&b&成本到那个时候也许就是固定的,对于长尾的80%低端客户也能够产生相应的利润了。&/b&&/p&&p&&br&&/p&&p&&br&&/p&&p&&b&网点转型不是几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也不是预期未来什么样,我们现在就要做成什么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是科学的。&/b&&/p&&p&&br&&/p&&p&-------------------------------------------------------------分割线---------------------------------------------------------------------&/p&&p&&br&&/p&&p&&b&关于银行网点是否大规模裁撤,为什么发展社区银行?&/b&&/p&&p&&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organize& class=&internal&&John Reese&/a&&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cheng_zhe& class=&internal&&江北宅男&/a&&/p&&p&你们两个的问题其实是类似的,我集中给你们回答吧。&/p&&p&不仅不会,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会大量开设。&/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襄州社保卡代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