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练蹲墙功的坏处专业培训班吗

我已整整练了八年蹲墙功
我的图书馆
我已整整练了八年蹲墙功
疾病搜索、在线咨询、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如果有人想健身锻炼的话,我极力推荐《面壁蹲墙功》,因为我已整整练了八年,体会颇深。面壁蹲墙功是庞鹤鸣《智能气功》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小功法,最适合想健身又不想复杂的中青年人习练。它最简单最有效,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室内练可以,在室外练也可以,且不用任何器械,不学繁杂的招式;说它有效,是因为它是一项调节全身的运动,运动量可大可小,任人调节,能够对人体起到祛邪安正的作用,还能够配合医生对一些慢性疾病有综合治愈的效果。&面壁蹲墙功的动作要领为:面壁而立,脚尖抵墙,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眼闭合,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舌抵上腭,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始终将两腿并拢,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蹲墙功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初始阶段(快速蹲墙)。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每次蹲30个为一组,多多益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以我的实践经验看,第一天、第二天只蹲30个,第三天、第四天可增加到60个,以后只能10个为阶梯递增,到一个月头上,可增加到200个左右。我一般是在家里蹲墙的,早晨一起床就开始蹲,夏天只穿小裤头、冬天也仅是秋衣秋裤之类。在这个阶段,我一个小时蹲300至500个,这个运动量就不小了,大概蹲到100个就开始冒汗了,对肺活量的锻炼是相当大的。需要提及的是,刚开始蹲墙时,蹲到2至3天,就可能双腿有酸痛感,这时不要停止蹲,每天继续坚持蹲,过七天闯过去也就不痛了,这时候如果不蹲了也一样要酸痛的。&二、熟练阶段(可慢可快)。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同时减少蹲墙的次数但时间不变。快蹲用自然呼吸即可;慢蹲则可以配合深呼吸(腹式呼吸),即下蹲时往出呼气,上起时往进吸气。深呼吸可以蹲五至十个调节一次呼吸,也可蹲一次调节一次。深呼吸法有鼻入鼻出、鼻入口出、口入口出、口入鼻出等法。我的经验是,在第二阶段强调身体的柔韧性锻炼和腹式呼吸,使整个脊柱的拉伸得到锻炼,肺活量得到进一步增强,深呼吸我一般用前二种。&三、提高阶段(有兴趣可做)。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蹲墙的数量,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1、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2、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平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撑臂与蹲墙也可以分开完成,在蹲墙完了之后,再抽时间专门习练撑臂。撑臂在看电视和与人交谈中都可以做,当你能坚持连续撑到一小时左右而姿式不变的话,说明你的上肢就通透了。提高阶段还有背手蹲墙、拳抵鼻尖蹲墙、耗功蹲墙等,这些对于一般人不做也罢。我现在是慢蹲,从时间上还是一小时,但只蹲100左右稍有出汗就行了。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气功有两大特点,一是意守,二是圆滑。蹲墙功的意守很简单,下蹲时意守下丹田(肚脐),上起时意守百会穴就行。圆滑是指动作圆滑,随着蹲墙的逐步深入,身体各关节的打开,整个脊柱的拉抻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底椎和尾椎得到较强的拉抻锻炼。在蹲墙过程中,感觉自己形体仿佛成了一个面团,处在一上一下的晃晃悠悠之中,身体的柔韧性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整个过程处在美妙和畅快之中。早晨蹲墙,一天清松。&以上也可以说是我对自己八年蹲墙健身锻炼的总结。想当初,我的右膝关节严重的滑膜炎使腿部伸曲困难,找医生看病也疗效甚微。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也是朋友推荐了蹲墙功,引我艰难地上了路,刚开始时,根本蹲不下,只是半蹲,我不气馁,仍然坚持着蹲,到半年头上,蹲到一半的时候才能彻底蹲下去,但蹲完站起来以后,膝盖就又僵硬了,这样一直坚持蹲了整整一年的时候,终于彻底地好了,直到现在,再也没有重犯。&蹲墙还治好了我的慢性鼻炎。以前我的鼻子基本闻不到味,就连睡觉都是张着嘴出气,没办法,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也挺烦人的,习练蹲墙功一年多以后,随着滑膜炎的消失,慢性鼻炎也不治而愈了。就连对待感冒我也有了好办法,我有两招,第一招是在自我感觉有了感冒征兆时赶快冲喝两包感冒冲剂,第二天也可能就没事了;第二招是果真被染上了感冒也不要紧,干脆也就不再吃药了,一连三天加大蹲墙力度,三天下来了,感冒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无论是发热感冒还是风发性感冒统统如此处理,蹲墙八年来从未失过手。&还有就是蹲墙对身体胖瘦可以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蹲墙以来,我脸色红润,消化功能强壮,根本不用马丁灵帮忙什么的,同时我结合饮食控制从160斤下调至140斤,几年过去了从未反弹过。这不,我经常还吃红烧肉呢!我的信条是该吃则吃该炼则练。我感觉在一定幅度内,蹲墙确实可以调节体重。如果身体想增胖,意念改变一下,结合饮食调理,就可达到增胖的效果,但这个我没试过。还有就是别人骑单车爬坡比较吃力,只好推着走还气喘徐徐的,我呢,现在经常骑单车上大坡长坡,也不觉得累。还有就是有时参加单位组织的登山旅游,有的人下山要找个拐杖还脚肚子抽筋,我是从容上山悠着下山,就是第二天一点也丝毫感觉不到脚肚子酸困什么的。&以上是我对蹲墙功的点滴体会,可以说是我对蹲墙功情有独钟,蹲墙功对我呵护有加。它伴随我走过了八年的岁月,并将永远伴随着我。这就是我习练蹲墙功的原因和经历,它确实使我受益菲浅。小儿疾病、腰痛、男科、补肾、腰间盘突出、腿痛、颈椎病、肝病、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妇科、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咽炎、痛风、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鼻炎、眼病、手脚病、感冒、咳嗽、失眠、痔疮、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静脉曲张、癌症、食物属性、补血、瘦弱、肥胖、瘦腰、湿气、经络、中成药、打嗝...诊断:辩证、背诊、面诊、月经、舌诊、青筋、汗诊、目诊、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敲胆经、揉地筋、醋泡蛋、艾灸、姜、穴位、高抬腿手册:老年保健、急救常识、水果养生、穴位按摩、黄帝内经
推一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来源:《中国气功科学》2000年第10期 作者:熊子祥
健康最幸福──浅谈我练蹲墙功的体会
(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新中医》1975年03期
《赤脚医生》1975年05期
《中国气功科学》2000年10期
中国气功科学
主办: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
出版:中国气功科学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数字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60号最简强身法&&&蹲墙功坚持能治百病
蹲墙功以其法简效宏再次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首选的武功修炼及养生方式。但是敝人发现不少练此功的朋友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修习之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与进展;二是修习的前几天感觉还不错,但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什么进展;三是有些病症并未改善,甚至加重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明确功法练习的要领。换言之,就是没有掌握心法。二是不明功法怎样逐步递进,怎样进入更深的层次。三是功法的选择不对路。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对面壁功的功法、心法(要领)、功理、功用做一全面了解。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功法做到真正了解,练习起来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受益匪浅。
一、蹲墙功功法:&
&&&&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壁而立,两脚尖与鼻尖均接触墙壁。缓缓吸气的同时,下蹲,鼻尖、脚尖与膝盖同时接触墙壁,不得离开,蹲到底为止。缓缓吐气的同时,百会上领,缓缓站起,脚尖、鼻尖与膝盖均接触墙壁,不得离开(上述过程,身体与头部都要保持正直,绝不能左偏右歪)。站直,稍事休息,然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一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二、蹲墙功心法(要领):&
&下蹲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身体在下蹲,而是我的骨盆在将整个脊柱节节下拉,要悉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上起时候的心法,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是我的双腿在用力支撑身体上起,而是由我的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地向上拽起来,要悉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以上两点就是蹲墙功的心法(要领)。明白了以上心法,武友也就可以明白有的老师教功法时要求下蹲时意守丹田(其实就是骨盆),上起的时候意守百会的个中深意了。大家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心法(要领),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在下蹲时用骨盆将脊柱缓慢拉长,而在上起时以百会引领脊柱缓慢回缩,蹲墙功所练习的正是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三、蹲墙功对脊柱的修正及其养生功用:
蹲墙功的养生功用表现为两点。其一,蹲墙功能够对脊柱错位与偏斜进行修正。因此,蹲墙功对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弯腰驼背等脊柱系统的错位及偏斜,具有相当的治疗与预防作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根据实验,如果一个人在正常站立状态下脊柱长度为50厘米,他正常蹲下时的脊柱也只是被拉长3厘米左右(合每个椎间大约被拉长0.1厘米)。而在蹲墙状态下,则可以拉长到10厘米左右(合计每个椎间被拉长0.3厘米)。这是多么大的差异通过蹲墙功的这种一张一弛,一伸一缩,脊柱中错位与偏斜的椎体被自然回复到原位。而蹲墙功起落的同时,也锻炼了相应的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肌肉与韧带,由于这些软组织坚强的维系作用,复位的椎体很难再脱出,从而使根治脊柱椎体偏斜成为可能。通过蹲墙功修炼治愈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轻微驼背、轻微鸡胸等椎体偏斜错位的病例不胜枚举。其二,现代脊柱医学认为,“脊柱不正乃万病之源”,不同部位的椎体出现问题能够引起不同的内脏病症,仅以腰椎为例,第一腰椎偏斜可以引起阳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第二腰椎偏斜可导致精力下降、尿床、腹膜炎、便秘;第三腰椎偏斜可导致腹泻、浮肿、肾炎、蛋白尿、痛风;第四腰椎偏斜可导致坐骨神经痛、头痛、难产第五腰椎偏斜可导致膀胱炎、腹泻、痔疮、子宫内膜易位等等。其它如颈椎、胸椎、骶椎错位也可引起相关病症,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说,有数百种疾病都与脊柱不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通过蹲墙功对椎体偏斜的修正作用,由脊柱偏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上述病症也就被釜底抽薪而很快得以根治。因此,有各种内脏疾病者不妨一试蹲墙功,相信很多朋友会从中收获惊喜。
&&&&&&&&四、蹲墙功对脊柱系统肌肉的锻炼及其技击功用:
修炼蹲墙功在技击上有两个作用,一是极大而快速地增强腿脚实力,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身体的抗击力。&&&
为什么蹲墙功能够极大增强腿脚的实力?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如前文所说,蹲墙功在一张一弛之间,矫正了偏斜的椎体,使脊柱正常进而使发力顺畅。内家拳讲究“力由脊发”。很难想像一条不正的脊柱能够胜任高级的发力。这是其一。其二,请注意蹲墙功由百会引领躯干上起的时候,颈椎部肌肉、胸椎部肌肉、腰椎部肌肉、骨盆(骶椎)部周围肌肉、大腿部肌肉、小腿部肌肉依次分别收缩用力做功,而所有肌肉收缩所产生之力,其目的无疑都是使身体上升。换言之,它们的发力最终都集中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腿部肌肉的用力方向。这时,腿部的发力早已不单单是腿部肌肉的发力,而是上述胯腰背,乃至颈部肌肉力量的集合。这便造就了内家拳所梦寐以求的整体力。“腿脚千斤力”即由此而来。记得李紫剑先生在其轨迹拳学中提出,以“对争”与“贯通”两大概念来阐述桩功的发力奥秘。其实,有心人不难发现蹲墙功正同时暗合了“对争”与“贯通”的原理。而通过蹲墙功的修炼,之所以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抗击力,正是因为通过对争与贯通使习者的躯体成为一个整体,受击打时的力就被整体传导并共同承受,整体的抗击力显然要大于局部的抗击力。这就是抗击力的来源。
&&&&&&&五、蹲墙功的功法进阶问题:&
蹲墙功有一定的进阶性,每当修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功力进展极慢,这就意味着必须进入更深层次的修习了。按照目前最流行的练法,首先是穿鞋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求赤脚练习。这是第一次进阶。其目的是,加强脊柱的拉长度。然后,要求双手持砖块练习。这是第二次进阶。其目的是,加强脊柱(尤其是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最后,要求双手背于身后练习。这是第三次进阶。这是最奥妙之处。修习过蹲墙功的朋友都知道,蹲墙功对脊柱的拉伸最主要集中在腰椎部分,典型表现是,在下蹲时腰部后突异常明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蹲墙功在太极秘传中被称为“松腰”法,而不是松胯、松背法。但是腰椎的伸缩与张弛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就难有进展。如果偏要勉为其难,反而会造成腰部严重损伤。这时我们就要把抻拉脊柱的重点从腰部转移到背部(胸椎)乃至颈椎。而转移的不传之秘,就是双手紧背于腰部。这样,在下蹲时,腰部就因难以后突而不易拉伸。而我们要下蹲,却又不得不拉伸脊柱。这样,就只好弃腰椎而被动拉伸胸椎乃至颈椎。由此,使胸椎乃至颈椎周围的肌肉得以锻炼加强,蹲墙功所造成的整体力也就随之加大,功夫也就进一步加深。修炼蹲墙功伊始功效宏大,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少有进展的朋友们,从中应有所启发。&
对单纯追求养生的朋友来说,敝人建议,在双脚穿鞋能够熟练完成下蹲上起后,直接进入到手背后的蹲墙练习。这样,就可以在修正腰椎之后,更快且更有效地投入到胸椎乃至颈椎的修正中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视频:小伙示范蹲墙功,真正的练腰秘诀,它能修复腰椎,学会了终身受益
&gt健身(大众运动)
视频介绍:
原创腰椎锻炼康复视频,讲解锻炼动作要领,分享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经验,带着大家一起锻炼,远离亚健康。《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辈子只练蹲墙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