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学姐们是怎么怎么样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情绪?

191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西安交大4600余名2018级本科生迎来大学新生活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西安交大4600余名2018级本科生迎来大学新生活
8月18日至19日,西安交大迎来4600余名2018级本科生,他们带着个人的梦想和家人的嘱托,昂首迈进西安交大的校门,开启一段崭新的追梦之旅。这里,将成为他们“温馨的家”。
18日一大早,无论是兴庆校区的宪梓堂,还是雁塔校区的505体育馆,面对纷至沓来的崭新面孔,工作人员亲切热情,尽力为其提供优质、便捷、贴心、周到的服务,激情的活力与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暑期的交大再次生机勃勃。
“数字迎新”持续发力 “刷脸签到”首次亮相
“数字迎新”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是进入学校的第一扇虚拟大门。今年迎新过程中,学校延续了2017年“智慧化迎新”的优势,提前邮寄校园一卡通,继续推行在线提前办理绝大部分报到手续的措施,持续疏通缓解了之前迎新现场的“拥堵”场面。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优化迎新措施,新生可以提前在线自助预定军训服装,并由系统分配体检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人脸识别签到系统的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新生和家长的目光。该系统通过扫描身份证和读取人脸照片,验证人证是否合一,精确判断新生身份并记录签到信息。“该系统将招生信息数据库、身份证数据库和现场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比对,达到1秒精准识别、快速匹配核对、精准签到记录的效果,同时,‘刷脸’成功后,系统会显示学生的报到学院,引导新生快速报到。”西安交大网信中心副主任徐墨表示,“数字迎新”的特色在于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实现人群分流、高效迎新的目的,确保新生“不走冤枉路”。截止18日下午3:30,已经有3500余名新生完成了“刷脸签到”,完成率达到75%左右。
刘飞星是一名来自广东的新生,今年被机类大方向录取。谈到学校的迎新方式,他点赞说:“‘科技范’十足,网上提前缴纳学费、预选床位、预定军训服、打印体检单等,再加上现场一秒识别个人信息,快捷、方便、准确,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让我们不再盲目。”
构建“绿色”迎新体系 贴心关怀“奔跑的孩子”
进入宪梓堂或505体育馆,便能看到醒目的“绿色通道”指示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时有申请“绿色通道”的新生前来咨询和办理审批流程。
“‘绿色通道’是迎新工作的重头戏,今年的‘绿色通道’工作利用大数据手段,在学生入校之前,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并实施精准资助。”西安交大学生处经济资助中心主管段继超介绍道。从2016年起,学校开始实行网上申请“绿色通道”的方式,今年,学校进一步优化流程:开启网上“绿色通道”保护学生隐私;为申请“绿色通道”的同学发放500元生活补助,并免费赠送且预先铺设一套床上用品;对特困区、灾区、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提前家访,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为迎新工作提供各类保障。新生入学后,资助中心将完成新生家庭经济状况统计分析,生成建档立卡户学生档案,学校也会安排辅导员与新生进行“一对一”交流谈心。除此之外,学校还将通过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帮困助学制度,满足贫困学子的生活需求。
来自临床专业的维吾尔族姑娘帕米莉亚进到宿舍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床铺已经铺上了崭新的被褥。原来因为家庭原因,她不能及时缴纳学费,与学校老师详细沟通后,她决定申请“绿色通道”,可延迟缴费至今年12月底。“我不会忘记学校对我的关怀,我将刻苦读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面对学校的帮扶,帕米莉亚激动地说。
2017年,学校升级、建设学生工作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护航”教育扶贫。段继超讲到,该平台将创新性地解决精准资助中的难题,全面提升精准资助的准度,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创新分流体检时间 新生不再“聚众扎堆”
走进校医院,走廊里十分安静,墙上的指引言简意赅,工作人员悉心为新生答疑解惑。记者了解到,新生体检需要检查八个项目,才能够到学院注册报到,但是往年“长而拥挤”的队伍不复存在,只见新生零零散散地在排队等候体检。
“今年,考虑到两个校区的实际报到人数,雁塔校区的体检时间依旧为两天,兴庆校区的新生则从17号开始便能来校进行各类检查。与此同时,系统提前分流新生体检时间,一举两得,既令学生省时,也为我们缓解压力。”校医院副院长郝雁谈到。今年,为了向新生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医院要求15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同时,为了保证体检质量,医院特地向西安市胸科医院租用了一辆体检车,来完成拍胸部X光片的任务。
来自临床专业的翟璐17日就已和家人将行李搬入宿舍,因为提前打印好了体检单,明确了体检时间,18日一大早她就前往校医院排队体检,一个多小时后,翟璐就完成了各项检查。她表示,这比她自己预想的要快得多,“我本来还以为今天可能吃不上早饭了,准备体检完直接吃午饭呢。”检查室外,有社团组织提供的各种小吃,以防体检后长时间未进食的同学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张玉磊是校医院的一名主治医师,负责为新生测量血压。他谈到,全体医务工作者在17日上午7:40便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从早到晚,中间不休息,“我们认真了,新生才能够放心。”
截止18日上午11:30,两个校区已经有3083名学生完成了体检,完成数占总人数的2/3以上。“我们与网信中心的合作几年前已经开始,因为大数据的介入,我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效果明显增强,大面积排队的情况不见了,新生的赞扬声也越来越多了。”郝雁笑着对记者说。
最美的志愿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报到导引、答疑解惑、行李搬运……近400名身着统一T恤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是学校的迎新志愿者,是新生们的学长学姐。他们在各个迎新志愿服务点,提供饮用水、应急药品、手提袋等,提供答疑和指引,让新生在学校中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他们用亲切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务,为新生顺利报到搭起了一座“爱心桥”。
在迎新点,志愿者们细心地为新生办理相关手续,一切井然有序,每接待完一个新生,志愿者们都会送上学生会制作的“迎新手提袋”,袋内含有迎新手册、饮用水、地图、扇子、卡套以及学生会的招新资料。学生会主席代成军是本次志愿者工作的学生负责人,他介绍到,学校从7月1日便开始招募迎新志愿者,通过网上报名后,全体志愿者于8月17日进行集中培训,在熟悉各项流程后,当天便正式上岗。此外,为了减少新生报到的排队时间,学生会推出了“排队小贴士”服务,通过在校学生会公众号后台留言,即可获取各迎新点的排队人数情况。
彭康书院日语专业的王子璇一大早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要把交大人的精、气、神展现出来”,她表示,当听到新生喊“谢谢学姐”时,内心十分激动,希望新生们能够在大学里学有所成,不断进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生迎新生在交大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传统,在忙碌的同时,更为学弟学妹们欢欣鼓舞。”电气610班的徐怡凡是南洋书院的一名志愿者,他说,无私奉献是西迁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交大的优良传统能够越传越广。来自启德书院团工委的梁乐乐负责启德一号楼新生的入住登记,帮助新生把行李拿到房间。她还清晰记得自己报到时学长学姐提供的无私帮助,为当时初来乍到的自己平复了不少焦虑,所以希望通过奉献让每一位初到者感受到交大的温暖。
今天 在这里圆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昨天,他们是五湖四海的稚嫩学子,今天,他们将被烙刻上同一个身份——西安交大人。从今天开始,他们将在这所校园里挥洒奋进的汗水,未来,他们将在这里扬起梦想的航帆。
红岭馨是一名台湾新生,儿时随父母在内地生活的经历让她或多或少对内地高校有一些认知。作为一名理科生,她对西安交大也仰慕已久,她表示,西安交大虽然在西北,但是它的理工优势仍然非常突出。“软件工程是我选择的专业,在我看来,这是一条能够实现我人生理想的道路”,谈到未来的学习生活,红岭馨希望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锻炼个人社交、管理和应变能力,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定位。
来自四川的柏同学和父母都是第一次来西安,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介绍,一家人游历了大雁塔、兵马俑等景点。她父亲表示,女儿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这几天,家里人对西安的历史沉淀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希望孩子对西安有所熟悉和适应。柏同学说:“父母都是高中老师,但自己对医学情有独钟,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医学专业,家里人也很尊重自己的想法。在交大的这几年,希望自己能努力学习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了解并报名参加了“越杰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孙培元,对于大学四年也有自己的期待,“先打好基础,再去参加更多的活动和研究”,这是他对大学学习和参加社团的看法。提及今天的新生报到现场,孙培元对志愿者尤为注意,这些学长学姐不仅帮助新生更快地了解学校,也更让他感受到了温馨的关怀。他表示,如果条件允许,自己也愿意在明年新生报到期间成为一名志愿者,延续这种情怀。
据悉,西安交大2018级本科招生共4642人(含港澳台45人),男生3165人,女生1477人。其中,雁塔校区经金学院263人,医学部627人。除少年班外,年龄最小的新生仅为15岁。为了帮助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自8月20日起,学校将组织2018级本科生参加以“弘扬西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两周军训,进一步引导新生增强国防观念、坚定理想信念。
责任编辑:余骏洁
Sina.cn(京ICP0000007) &西安交大4600余名2018级本科生迎来大学新生活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原标题:西安交大4600余名2018级本科生迎来大学新生活
8月18日至19日,西安交大迎来4600余名2018级本科生,他们带着个人的梦想和家人的嘱托,昂首迈进西安交大的校门,开启一段崭新的追梦之旅。这里,将成为他们“温馨的家”。
18日一大早,无论是兴庆校区的宪梓堂,还是雁塔校区的505体育馆,面对纷至沓来的崭新面孔,工作人员亲切热情,尽力为其提供优质、便捷、贴心、周到的服务,激情的活力与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暑期的交大再次生机勃勃。
“数字迎新”持续发力 “刷脸签到”首次亮相
“数字迎新”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是进入学校的第一扇虚拟大门。今年迎新过程中,学校延续了2017年“智慧化迎新”的优势,提前邮寄校园一卡通,继续推行在线提前办理绝大部分报到手续的措施,持续疏通缓解了之前迎新现场的“拥堵”场面。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优化迎新措施,新生可以提前在线自助预定军训服装,并由系统分配体检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人脸识别签到系统的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新生和家长的目光。该系统通过扫描身份证和读取人脸照片,验证人证是否合一,精确判断新生身份并记录签到信息。“该系统将招生信息数据库、身份证数据库和现场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比对,达到1秒精准识别、快速匹配核对、精准签到记录的效果,同时,‘刷脸’成功后,系统会显示学生的报到学院,引导新生快速报到。”西安交大网信中心副主任徐墨表示,“数字迎新”的特色在于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实现人群分流、高效迎新的目的,确保新生“不走冤枉路”。截止18日下午3:30,已经有3500余名新生完成了“刷脸签到”,完成率达到75%左右。
刘飞星是一名来自广东的新生,今年被机类大方向录取。谈到学校的迎新方式,他点赞说:“‘科技范’十足,网上提前缴纳学费、预选床位、预定军训服、打印体检单等,再加上现场一秒识别个人信息,快捷、方便、准确,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让我们不再盲目。”
构建“绿色”迎新体系 贴心关怀“奔跑的孩子”
进入宪梓堂或505体育馆,便能看到醒目的“绿色通道”指示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时有申请“绿色通道”的新生前来咨询和办理审批流程。
“‘绿色通道’是迎新工作的重头戏,今年的‘绿色通道’工作利用大数据手段,在学生入校之前,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并实施精准资助。”西安交大学生处经济资助中心主管段继超介绍道。从2016年起,学校开始实行网上申请“绿色通道”的方式,今年,学校进一步优化流程:开启网上“绿色通道”保护学生隐私;为申请“绿色通道”的同学发放500元生活补助,并免费赠送且预先铺设一套床上用品;对特困区、灾区、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提前家访,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为迎新工作提供各类保障。新生入学后,资助中心将完成新生家庭经济状况统计分析,生成建档立卡户学生档案,学校也会安排辅导员与新生进行“一对一”交流谈心。除此之外,学校还将通过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帮困助学制度,满足贫困学子的生活需求。
来自临床专业的维吾尔族姑娘帕米莉亚进到宿舍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床铺已经铺上了崭新的被褥。原来因为家庭原因,她不能及时缴纳学费,与学校老师详细沟通后,她决定申请“绿色通道”,可延迟缴费至今年12月底。“我不会忘记学校对我的关怀,我将刻苦读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面对学校的帮扶,帕米莉亚激动地说。
2017年,学校升级、建设学生工作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护航”教育扶贫。段继超讲到,该平台将创新性地解决精准资助中的难题,全面提升精准资助的准度,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创新分流体检时间 新生不再“聚众扎堆”
走进校医院,走廊里十分安静,墙上的指引言简意赅,工作人员悉心为新生答疑解惑。记者了解到,新生体检需要检查八个项目,才能够到学院注册报到,但是往年“长而拥挤”的队伍不复存在,只见新生零零散散地在排队等候体检。
“今年,考虑到两个校区的实际报到人数,雁塔校区的体检时间依旧为两天,兴庆校区的新生则从17号开始便能来校进行各类检查。与此同时,系统提前分流新生体检时间,一举两得,既令学生省时,也为我们缓解压力。”校医院副院长郝雁谈到。今年,为了向新生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医院要求15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同时,为了保证体检质量,医院特地向西安市胸科医院租用了一辆体检车,来完成拍胸部X光片的任务。
来自临床专业的翟璐17日就已和家人将行李搬入宿舍,因为提前打印好了体检单,明确了体检时间,18日一大早她就前往校医院排队体检,一个多小时后,翟璐就完成了各项检查。她表示,这比她自己预想的要快得多,“我本来还以为今天可能吃不上早饭了,准备体检完直接吃午饭呢。”检查室外,有社团组织提供的各种小吃,以防体检后长时间未进食的同学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张玉磊是校医院的一名主治医师,负责为新生测量血压。他谈到,全体医务工作者在17日上午7:40便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从早到晚,中间不休息,“我们认真了,新生才能够放心。”
截止18日上午11:30,两个校区已经有3083名学生完成了体检,完成数占总人数的2/3以上。“我们与网信中心的合作几年前已经开始,因为大数据的介入,我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效果明显增强,大面积排队的情况不见了,新生的赞扬声也越来越多了。”郝雁笑着对记者说。
最美的志愿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报到导引、答疑解惑、行李搬运……近400名身着统一T恤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是学校的迎新志愿者,是新生们的学长学姐。他们在各个迎新志愿服务点,提供饮用水、应急药品、手提袋等,提供答疑和指引,让新生在学校中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他们用亲切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务,为新生顺利报到搭起了一座“爱心桥”。
在迎新点,志愿者们细心地为新生办理相关手续,一切井然有序,每接待完一个新生,志愿者们都会送上学生会制作的“迎新手提袋”,袋内含有迎新手册、饮用水、地图、扇子、卡套以及学生会的招新资料。学生会主席代成军是本次志愿者工作的学生负责人,他介绍到,学校从7月1日便开始招募迎新志愿者,通过网上报名后,全体志愿者于8月17日进行集中培训,在熟悉各项流程后,当天便正式上岗。此外,为了减少新生报到的排队时间,学生会推出了“排队小贴士”服务,通过在校学生会公众号后台留言,即可获取各迎新点的排队人数情况。
彭康书院日语专业的王子璇一大早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要把交大人的精、气、神展现出来”,她表示,当听到新生喊“谢谢学姐”时,内心十分激动,希望新生们能够在大学里学有所成,不断进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生迎新生在交大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传统,在忙碌的同时,更为学弟学妹们欢欣鼓舞。”电气610班的徐怡凡是南洋书院的一名志愿者,他说,无私奉献是西迁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交大的优良传统能够越传越广。来自启德书院团工委的梁乐乐负责启德一号楼新生的入住登记,帮助新生把行李拿到房间。她还清晰记得自己报到时学长学姐提供的无私帮助,为当时初来乍到的自己平复了不少焦虑,所以希望通过奉献让每一位初到者感受到交大的温暖。
今天 在这里圆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昨天,他们是五湖四海的稚嫩学子,今天,他们将被烙刻上同一个身份——西安交大人。从今天开始,他们将在这所校园里挥洒奋进的汗水,未来,他们将在这里扬起梦想的航帆。
红岭馨是一名台湾新生,儿时随父母在内地生活的经历让她或多或少对内地高校有一些认知。作为一名理科生,她对西安交大也仰慕已久,她表示,西安交大虽然在西北,但是它的理工优势仍然非常突出。“软件工程是我选择的专业,在我看来,这是一条能够实现我人生理想的道路”,谈到未来的学习生活,红岭馨希望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锻炼个人社交、管理和应变能力,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定位。
来自四川的柏同学和父母都是第一次来西安,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介绍,一家人游历了大雁塔、兵马俑等景点。她父亲表示,女儿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这几天,家里人对西安的历史沉淀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希望孩子对西安有所熟悉和适应。柏同学说:“父母都是高中老师,但自己对医学情有独钟,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医学专业,家里人也很尊重自己的想法。在交大的这几年,希望自己能努力学习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了解并报名参加了“越杰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孙培元,对于大学四年也有自己的期待,“先打好基础,再去参加更多的活动和研究”,这是他对大学学习和参加社团的看法。提及今天的新生报到现场,孙培元对志愿者尤为注意,这些学长学姐不仅帮助新生更快地了解学校,也更让他感受到了温馨的关怀。他表示,如果条件允许,自己也愿意在明年新生报到期间成为一名志愿者,延续这种情怀。
据悉,西安交大2018级本科招生共4642人(含港澳台45人),男生3165人,女生1477人。其中,雁塔校区经金学院263人,医学部627人。除少年班外,年龄最小的新生仅为15岁。为了帮助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自8月20日起,学校将组织2018级本科生参加以“弘扬西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两周军训,进一步引导新生增强国防观念、坚定理想信念。
责任编辑:余骏洁
Sina.cn(京ICP0000007) &致高三:上届学长学姐讲述高考前的亲身经历
距离高考不足30天
同学,你要相信
你付出的所有汗水
都将变成未来的礼物
15位15届学长学姐
回忆他们的去年今日
讲述高考前一个月的自己
希望能够激励现在的你
临高考前一个月,我自持成绩挺靠前,开始有点傲气。结果高考失误,来到了深 大食品系。我想说,高考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内心,成绩差的怕考不好,成绩 好的骄傲,最后肯定考不好。最后一个月,放松心态。既然现实如此还不如放手 一搏,也许结果会让你惊喜。
我是阿团学长
毕业于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就读于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当你下定决定做一件事,那就去尽力做,即便这件事最后,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回 报,但你还是得认真、努力去完成,在这过程中你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 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给自己一个期限,不用告诉所有人,不要犹豫,直到你真 的尽力为止。
我是黄俊鸿学长
毕业于深圳市美术学校
就读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遇到了不少困扰,作为一个成绩一般般,考一本还得看看 运气的学生,越临近高考,心里越不踏实,时常会担心高考突然失利,然后看着 周围的学霸,压力也是很大,因此导致心态不平稳。直到一次,我无意间浏览到 Stusz官网的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高三最后冲刺阶段如何放平心态,看完之后 我大有所悟,其实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真正能挽回的东西已不多,需要做的就是 调整好心态,不管成绩怎样,都要以一个较为自信,乐观的心态去高考。在题目 上,就不要去死抠难题,怪题,偏题,那些整了三年都还是不会做的题我想最后 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整不出来的,抓基础题是很有必要的,如数学的选择填空及前 几道较为容易的大题,语文的前四道选择题,默写等等,这些题目对于最后阶段 极为重要,要尽量保证不出太大的错误。同时,整天加班加点地学习也是不可取 的,学习之余,听歌,打球,跑步是缓解压力很好的方式。简而言之,放平心 态,抓基础,是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无论你的成绩怎样,都要记住,要保持好 的心态到高考铃声结束的那一刹那。那一刻,你的世界可能会天翻地覆。最后, 真诚地祝各位学弟学妹高考旗开得胜,考出满意的成绩!
我是付豪学长
毕业于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就读于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或许你也听到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那年夏天我无比憧憬大学,今年夏天,我无 比憧憬那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年就要过去了,一年前的现在或许夹杂着很 多复杂的感觉是对高考的害怕.是对离别的惋惜.是对未来的满满憧憬。但还是每 天很有规律地备战高考教室、刷题、饭堂、宿舍、夜车。一年后的现在虽然确实 没有了束缚,你可以自由安排选择自己喜欢的朝着自己想要的努力但不可否认开 始怀念一起走操场无话不说的时光、解题的成就感、那群宿友等等。高考一年后 时间一久慢慢地你也就真的会觉得高考也就那么回事也没什么,不过你会感谢一 年前的自己不管那时的你在努力做什么。高考一年后你会怀念高中时代你会想念 深圳校服,但你也会是那个穿着便服朝着自己喜欢的想要的目标在大学的校园 里。一年前的过去是憧憬的一年后的现在是怀念的,然而这就是青春丫。
我是潘安怡学姐
毕业于深圳市新安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去年今日的我说实话是非常放松自己的,不像周围的同学那样老是埋头苦干。我 比较看重劳逸结合,每天找一些不懂的问题问同学问老师,总之要搞懂,然后就 不会继续苦学,而是走出教室去运动,我一个人复习总是会遇到瓶颈,所以我一 般和要好的同学或者老师混在一起复习,这样随时可以问问题,也学得比较开 心。我复习的时候着重复习的是课本,而不是题堆,嘛,总之大家有大家的方 法,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压力束缚住自己,目标定好,学得开心是最好的了。
我是TCC学长
毕业于深圳市东升学校
就读于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去年今日我跟你们一样也是在拼命发奋读书,因为我中考考差考到了一个很差的 高中,又结交了一群非常爱玩的朋友,从此我的成绩便开始一落千丈,成绩本来 就不好变得更不好。到了高三开学,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离高考好像不远了,不可 以再每天堕落下去。我开始试着每天早点睡觉,上课尽量不让自己睡着,老师要 求背的课文画的重点一个不漏的全部记下来,开始拼命的做卷子、课外练习题等 等,不懂的就一定要去找老师问清楚!(当然同学也可以啦)我当时是不给自己 留有课余时间的,每一节课的课间就复习这节课讲的内容,晚上回到宿舍后就开 始做数学题或者背课文。因为自己之前落下的实在是太多了(._.)…最后,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嘛,我现在在自己理想的大学非常开心。
我是刘禹洁学姐
毕业于深圳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从现在开始到高考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好好利用还是 可以提升很多,不要有太大压力,只管暗自努力就好,最后的结果让自己安心, 好也能给父母证明自己的能力。高考只是一段很短的经历,不要看得过重,全国 有那么多的考生,和你一样焦虑的人肯定也很多,如果有机会的话和老师聊聊或 者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师 。无愧于心就好,不要沉沦要努力!
我是米方学姐
毕业于深圳市育才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法学院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啦,去年这时候我正在努力找回考试的感觉。就像一个运动员 一样,比赛之前一定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练习,才成就了他自己。高考也是如此, 高考前努力让自己保持高考的作息和状态。这样高考自然水到渠成啦。另外学弟 学妹们在这段时间特别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做事情尽量和平时一样,才会有惯 性,才不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我是Cc学长
毕业于深圳市宝安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我整个高三都是为“逆袭”两字所累。高三,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抱歉,逆袭什 么的,实在不靠谱。高三最后一个月要干嘛,平心静气,查漏补缺。而不是坚定 了信念告诉自己我一定能逆袭。如果基础差得多,复习起来精卫填海,千万不要 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数学物理大题不会做再研究研究,考场上一紧张八成还不 会。静下心来能拿一分是一分,也不要想旁门左道,专门买押题卷什么也不要 了,别抱侥幸心理。大部分回家复习的绝不如在校的...理综选择题的大部分和理 化生的选修模块比较容易,是一定要抓住的分数,它涉及的都是基础,要从这些 做起。英语和语文背些句子也许作文用得上,还有保持语感,每天必须扫几眼。 数学,我欲哭无泪的科目,这小婊砸着实太奸诈了啊,花样层出不穷,套个马甲 我就不认得了,做题一旦一开始方向错了,基本这题你是做不出来了。多刷题是 最有效的,可只剩一个月也刷不了多少题...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证计算的准 确性,一点没有思路的题扣分不亏,但是第一问求双曲线方程就算错了,下面还 写个毛...
我是若曦学姐
毕业于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就读于深圳大学高尔夫专业
去年今日的我,早早起床背文综刷英语阅读,中午匆匆吃完饭只为多背一段政 治,晚上晚修跑去实验楼的楼道里写作业。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今日,看看自己 的成绩单,我想着自己可能考不上大学,每天都会胡思乱想,但是依旧没有放 弃。学到累了就找朋友聊聊天,在本子上写励志的话。我想对去年今日努力奋斗 的我说,谢谢你!
我是大萌学姐
毕业于宝安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英语师范专业
回想一年前的自己,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在班级里奋力的向着自己梦想的大学 冲刺,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只知道告诉自己最后一点时间了 一定要用尽全力,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高考临近那时候每天就是规规矩矩是学 习,自己也不想让自己三年的努力浪费掉。宁可现在累得不行也不愿自己后悔不 已。
我是叶钰学长
毕业于深圳市盐港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现在这个时候想必一定是你们压力最大的时候吧,因为至少那时候我是这样的, 当我在你们这个时候,心情真的非常不安焦躁,因为家长老师口中常常说的“人 生中第一个转折点”就要来了,而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但是回首往事,我发现 命运从来不是残酷而绝对的东西,很少人会失常发挥,正如很少人会超常发挥那 样,你平时怎么样,考出了也差不多是怎么样,命运不会毫无理由的以痛吻你, 而就算是真的考察了,那又如何?高考给了你选择权,而高考成绩给了你选择范 围,但以成绩来决定的范围并不绝对。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所谓三百六十行行 行出状元,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专业,只要你用心去学、去爱,就会发现他们都是 值得你骄傲的,所有的专业和学校都没有高贵低贱之分,所以今年高考的你们, 不要顾虑太多,高考其实就如以往的考试一般:发卷、响铃、提笔、响铃、停 笔、收卷,然后考试结束。你们绝对能行!
我是向小葵学姐
毕业于宝安中学
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去年今日的我,应该和此刻的你们心情差不多,期待,却有些害怕,总回想起高 中三年做了什么,以后可能会做什么,带着这种左左右右、起伏不定的心,迎接 高考,准备着结束这一切,每到这种时候漂浮不定的心思肯定会影响备考,放松 心情,做好手上的事情,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是雙頭燕学长
毕业于宝安第一外国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想想去年的自己每天晚修都要做一堆试卷背书之类的,当时我们班上课的时 候,如果困了就会自己站到后面去听课,真的很拼,有的时候一站就是好几个 人,很难忘。所以不要觉得别人会认为你在装正经,为了自己的目标拼是没人 会笑你的,为了目标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上课不睡觉,强迫自己学习,相信 我当你上了大学以后你还会想念刻苦的“那时候”的。
我是小杰学长
毕业于深圳市南头中学
就读于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专业
去年今日的我,正在为还没提上来的成绩忧愁,时时刻刻都在和时间作斗争。早 上起早一点,为了多背一些文综;中午少睡一点,为了多看一些错题;晚上挑灯 夜战,为了能多记一些重点。去年今日的我,目的很纯粹,为了成绩能再提高一 些,为了能如愿考上大学,更是为了对自己寒窗十年负责。如今,我很庆幸地就 读于深圳大学,如果没有当初屡败屡战的勇气,我想我会再来一次高考。永远记 得,千万不要在拼搏的年纪选择安逸,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
我是大莉学姐
毕业于龙城高级中学
就读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感谢这15位学长学姐
在百忙中抽空写下真实感受
预祝即将高考的你们
能收获一个无悔的高中三年
封图/李大卫工作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管你曾经还是现在是深圳学生,来这没错!
不管你曾经还是现在是深圳学生,来这没错!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缓解压力焦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