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功能但他不可能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只有解构,而无建构;只有瓦解,而无粘合;只有自由,而无责任。

解构与还原 --论王小波的自由主义
解构与还原 --论王小波的自由主义
&&&&“解构”是对人类“价值理念”的解构。
  “还原”是指把人还原为“存在本身”。
  本文是对王小波的“自由主义”思想的解读。
  1价值的可疑一、价值的发生学(一)王小波的“存在”理论(“原始欲望说”)
  1、“存在”作为欲望(需求)。
  A在王小波看来,“存在本身”就是欲望。
  B这种欲望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存需求;性的需求;趣味需求;情感需求。
  王小波对趣味需求和情感需求尤其重视。
  2、这种“欲望”作为一种“原始”欲望。
  (1)所谓“原始”,是指这种欲望的存在早在意识(思维)产生之先,也即“存在先于意识(思维)”。由此可知并非意识决定存在,存在是一种“自在”,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需求。
  (2)举例为证王小波在谈到性的需求时写道“……这里有一个原始欲望,早在男女之先。”--《三十而立》解读:
  众所周知,“男女”这一概念属于意识范畴。
  在王小波看来,人的性的需求不是在意识确立了“男女”这一性别概念后才产生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是先通过理性意识(思维)把另一个人定义为“异性”,然后对其产生性的需求;而是无论“男女”这一概念存在与否,人都会自发地产生性的需求。性的需求作为一种自发的需求,它的存在与意识(思维)无关,它远在意识产生之先。
  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王小波所讲的欲望的“原始性”。
  3、“原始欲望”作为人类一切行动的本原。
  “原始欲望”推动人进行种种行动以满足这种“原始需求”。人类的任何活动究其根源都源自此种“原始欲望”的推动。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实质上讲就是力图满足某种原始欲望的活动。
  (二)原初价值的发生(“生存需求”的层次)
  理解原初价值的发生,关键是理解王小波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饿得要死,渴得要死,色得要死,就会觉得馊窝头好吃,马尿好喝,老母猪看上去比较顺眼。“--《红拂夜奔》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推测出“价值“的发生过程。
  1、在“价值”这一理念产生之前,食物对于古猿来说就是食物,不存在它是“好”是“坏”的问题。此时思维尚未产生,古猿的意识处于混沌状态。
  2、在从猿走向人的过程中,古猿经历了一个生存环境极为严酷的阶段,也就是“饿得要死”的阶段。在此种条件下,古猿会觉得食物是“好”的。这种感觉经验存留于古猿原本混沌的意识中,就是“好”这一理念。原初价值由此产生。
  3、原初价值的产生过程也就是原初意识(思维)的产生过程,二者是一体的。古猿在“饿得要死”的时候把食物定义为“好”,这是最初的价值,也是最初的意识(思维)。原初意识(思维)的起源也即原初价值的起源。
  (三)“情感价值”的发生(“情感需求”层次)
  1、价值理念的存留以及价值思维的形成(1)价值理念的存留古猿所经历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时代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种生存环境中,古猿的生存需求时时受到威胁,于是古猿所具有的原初价值理念不断得以强化而存留于意识中。
  (2)价值思维的形成原始人利用此种价值理念来思考世界指导行动,这实质上是一种价值思维。
  2、“情感价值”的发生人的“情感需求”是一种“原始欲望”,这种“原始欲望”的满足有赖于借助某种工具。对人来说,这种工具就是思维。
  但是原始人只具有价值思维,因此原始人的情感需求就只有在价值论域里得到满足,于是人的“情感需求”就带上了浓厚的价值色彩。
  人类设置了某种(些)情感层次的价值目标,如道德、正义、崇高、荣誉、成功等,以对这些价值目标的追求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此对于“情感价值”的发生,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情感价值”的发生过程就是“情感需求”被价值化的过程。
  二、价值的本质(一)价值的本质由以上论述,可以归纳出价值的本质1、价值的内涵:
  “好”这一理念。
  对这一内涵的理解,应该注意“理念”不是“体验”。在饥饿之时,古猿“觉得”食物是好的,这是一种“体验”;在吃饱之后,这种“体验”消失,而代之以“理念”存留于意识中。古猿不再“觉得”食物是“好”的,而是“认为”食物是“好”的。
  因此,“价值”是一种“理念”而非“体验”。
  2、价值的外延
  所有被认定为“好”的存在物。
  对这一外延的理解,有两点需要注意:
  A“存在物”包括客观存在物与主观存在物。前者如食物、珠宝等,后者如荣誉、道德等。
  B“存在物”本无所谓好坏,是我们主观地把它们定义为“好”或者“坏”。于是人类的“好”、“坏”理念就以各种存在物为载体,这各种存在物就成为人类价值理念的感性显现。
  (二)价值追求及其逻辑1、有了价值理念,就必然有价值追求。价值追求总是基于某种价值理念而追求某种价值目标,我们可以归纳价值追求的基本逻辑为:
  ××是好的;我追求之。
  这是人类价值追求的最基本逻辑。
  2、由这一基本逻辑出发,人们追求某种价值目标,而这种追求多半会受到阻碍,于是人们觉得这些阻碍是“坏”的,这种“体验”存留于记忆中,在原始人的意识中产生了“坏”这一理念,由此产生了另一条逻辑。
  ××是坏的;我逃避之(或消灭之)。
  3、人们运用价值思维的这两条基本逻辑认识世界、思考世界并指导行动。我们的绝大部分理性行为归根结蒂都受此两条逻辑支配。
  在《寻找无双》中,王小波借用其中人物王安之口形象地揭示了这种价值思维:“创世之初,世间就有两种人存在。一种人是我们,另一种是奸党……到了今天,世上仍有两种人,一种还是我们,另一种还是奸党……一个人不是我们,就必然是奸党。”对于象王安这样用价值思维思考问题指导行动的人来说,我们一生的任务就是保存我们(好),消灭奸党(坏),我们一生就应该这样度过。
  事实上我们就正在这样度过我们的一生。在王小波看来,这样的一生还有什么意思?
  三、价值的可疑(一)形而下的论述1、畸形的价值设置历史上畸形的价值设置比比皆是。
  中国人曾经把女子的缠足这种畸形行为设置为“美”的,有价值的,以此来衡量女子的价值。并对此深信不疑。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行为是可笑乃至丑恶的。
  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以对革命领袖的无限忠诚与爱戴为“美”。时至今日,仍有人对那个时代神往不已,并力图为我们重新造出一个“神”来以崇敬之,如此便可天下大同。但实质上这不过是一种无限谄媚与顺从的心态,丑恶而愚蠢。人如果能从谄媚与顺从中获得乐趣,只能说明他中毒已深。
  中国当代的“法轮功”问题也源自一定的价值观。人们为自己设置了一个价值目标--“圆满”--并追求之,而且毫不怀疑这一价值目标,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已。
  当年宗教信徒烧死布鲁诺,法西斯屠杀无辜民众,这何尝不是源自某种美好的价值理念。对前者来说,烧死布鲁诺意味着捍卫上帝,是正义而毋庸置疑的;对后者来说,杀戳异族人意味着爱国,这是崇高的事业。
  由此可知,我们可能把任何本质上丑恶的事物定义为“好”的,有价值的,而且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并且自以为是正确的。我们又怎能保证我们现在所坚信的价值观不是丑恶的、错误的?
  2、矛盾的价值设置康德为我们设置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按照康德的论述,皈依这一价值理念之后,人类社会将成为美好的、温情脉脉的世界。
  尼采则为我们确立了“强力意志”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按照他的论述,皈依了这一价值理念之后,每个人都会成为“超人”,这显然也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康德与尼采所设想的理想世界都是美好的,二人的理论都是正确的。
  但是康德与尼采的理论是相矛盾的。前者主张道德,后者则是反道德的。二者针锋相对,不可调和,既然二者相矛盾,又怎么会二者都是正确的?
  康德与尼采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因此我们无法判定谁对谁错。所以只剩一个答案,即二者皆错,也就是说,“价值”本身就是可疑的,不论它体现为何种内容。
  2、“形而下论述”的缺陷形而下的论述确实可以论证许多具体的价值理念是可疑的。
  但是有人认为,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寻找或建构出某种正确的价值观,摒弃错误的价值观。以上所论证的许多价值理念确实是可疑的,但它们属于错误的价值观之列,它们的可疑并不能表明正确的价值观不存在。他们坚信一定有某种正确的无可挑剔的价值观存在着。
  形而下的论述对此种观点束手无策,因为它无论论述多少种价值理念是可疑的,都不能穷尽全部价值理念。因此它无法论证“价值理念”这一形而上概念的可疑。
  (二)形而上的论述在此论述的不是价值理念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而是论述“价值理念”本身是否是必要的。如果价值理念本身就是不必要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讨论价值理念的正确与错误问题。
  1、“存在本身”(原始欲望)并不需求“好”这一理念。
  (1)人的价值追求表现为对某种存在物的追求。这些存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被认定为“好”。因此,价值追求实质上是对“好”这一理念的追求。而我们所追求的存在物则是“好”这一理念的感性显现。
  (2)但是人的“存在本身”需求的是体验而非“好”这一理念。人饿了就需求“饱”,成年人需求性,人无聊时就需求趣味与情感。人需求的这些显然都是“体验”而非“理念”。存在本身并不需求“好”这一理念。
  (3)应该注意的是人们容易把“存在本身”的需求同对“好”这一价值理念的追求混淆起来。
  例如人需求食物,需求性,价值思维可从把食物和性定义为“好”的,有价值的,因此我们的原始需求看上去是对“好”这一理念的需求,但实际上不是的,它把人对体验的需求同人的价值追求混淆了。
  实际上存在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价值思维将其定义为“好”或“坏”。我们需求食物,需求性,需求趣味以及情感,这是一种客观的原始的需求,决不是因为食物、性、趣味、情感是“好”的我们才需求它们。
  小结:“存在本身”(原始欲望)并不需求“好”这一理念。
  2、罪恶问题的解决不需要价值的参与我们有这样一种成见:如果没有了价值理念,尤其是道德理念的规范,世界将会罪恶横行。
  A但是根据王小波的存在理论,“存在本身”(原始欲望)并不导致罪恶。
  B事实上,任何罪恶总源于某种价值理念。
  (这两点将在下文中进行论述。)
  所以,罪恶问题的解决不需要价值理念的参与甚至要刻意规避价值理念。
  2价值与罪恶一、罪恶的发生(一)“原初罪恶”的发生原初价值思维的产生→把食物(及其他生存必需品)定义为“好”,从而赋予这些客观存在物以价值→价值追求(力图最大量地占有这些被赋予价值的存在物)→价值追求导致冲突(相互之间争夺这些存在物)→罪恶的发生(相互残杀而造成伤害)
  (二)“情感罪恶”的发生1、情感需求→情感层次的价值设置(确定某种正面的情感理念目标。例如:正义、荣誉、成功等)→情感层次的价值追求→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某种负面的“敌人”→对“敌人”产生仇恨并力图消灭之→罪恶的发生(对“敌人”造成伤害)
  2、王小波作品中的一段话更形象地说明情感层次的价值追求导致罪恶:
  “我盼望另一种竞争。在战场上,我的英勇会超过一切人。假如做了俘虏,我会偷偷捡块玻璃,把肚子划破,掏出肠子挂到敌人脖子上去……
  到现在我明白了,掏出肠子挂到别人脖子上,那是很糟糕&的想法。自己活得不痛快,就想和别人打仗。假如大家都这么想,谁也别想过好日子了……
  我自己也再不想掏出肠子挂在别人脖子上。”--《似水流年》王小波一直想成为“英雄”,这显然是一种美好的价值理念,但王小波最终发现,“英雄”所做的,都是些很糟糕的事,事实上,它只会导致罪恶。
  (三)小结:
  1、罪恶的发生基本过程如下:
  价值设置→价值追求→价值冲突→罪恶产生2、任何罪恶的发生都可以用“价值追求”来解释。
  无论给出何种(具体)罪恶,我们都可以论证它总是源于某种价值理念。
  二、“善”(道德)的可疑(一)“善”(道德)的发生1、“原初道德”的发生原初罪恶的发生→威胁人类的生存需求→人们觉得罪恶的反面--善--是好的,善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由此发生→对善(道德)的追求。
  2、“情感道德”的发生情感需求作为一种原始欲望→接受“善”这一情感层次的价值理念→情感需求道德化(价值化)→追求道德(善)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二)“善”的可疑1、“善”重新导致罪恶(此处的“善”指“情感道德”而非“原初道德”)
  情感需求的道德化→追求善(道德)这一情感层次的价值目标→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一个敌人,将其认定为“恶”→力图以善治恶,从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对“敌人”造成伤害,罪恶由此产生。
  2、“以善治恶”的可疑(1)治标而不治本前面已论述过一切罪恶源于价值理念,而道德的功用不是解构价值理念,它只是对罪恶的一种压制,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道德自身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不可能解决“罪恶源于价值理念”这一根本问题。
  (2)道德作为价值理念的脆弱道德作为价值理念,其号召力是很小的。尼采的“强力意志”是反道德的,但其魅力显然要大于道德。
  道德作为价值理念很容易被其它价值理念所取代。
  (3)“存在本身”不导致罪恶存在本身不导致罪恶(这一点将在下文论述)。因此为压制罪恶而产生的道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4)道德重新导致罪恶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
  二、对于存在本身的扼杀--价值的最大罪恶。
  本段论述是我对王小波的《〈怀疑三部曲〉总序》(《浪漫骑士》P55-58)的理解。
  (一)王小波对人的内心生活提出“三大基本假设”A凡人都热爱智慧(智慧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B凡人都热爱异性C凡人都喜欢有趣(二)但现实情况是:
  人们并不热爱智慧(理性思维的乐趣);人们视“热爱异性”为罪恶的念头;很多人根本不喜欢有趣。
  “人的生活应该无智、无性、无趣,在我们这里仿佛已经成了人间的至理。”(三)这种灰色的世界的由来王小波引用一个书名“WORD&IS&OUT”,他认为,我们之所以不敢坦然地去热爱智慧,热爱异性,热爱有趣,“仅仅是因为别人已经把反对它的话讲了出来”。
  王小波在此没有提这些“反对它的话”的根源,但根据王小波的思想,我们可以认定这种根源就是价值(尤其指情感价值)。
  举例为证。
  建国初狂热的领袖崇拜及大跃进时期的大放卫星的浮夸风是十分愚蠢的行为。要消除这些愚蠢,只需要每一个热爱智慧(理性思维的乐趣)的人进行一些思考。但是一思考,就必然会怀疑领袖的神圣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而有人早就指出领袖是神圣的,革命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些都是真理,不可怀疑,如果胆敢怀疑,就是亵渎神圣,会为人所不齿。于是没有人敢去真诚地思辨,智慧只有在混沌中存在。
  “凡人都热爱异性”,对我们来说,异性决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也就是说,对异性的热爱必然推动我们去爱很多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有人早已把反对它的话讲了出来。在他看来,爱情就应专一,否则就是道德沦丧。爱情的任何一方都不允许对方去热爱除自己以外的异性,这种做法天经地义,不可怀疑。在道德及其它价值理念的威慑之下,谁都不敢坦然地去热爱异性,“性爱受了本身力量的推动自发做一件事是不被许可的”,性爱只有在混沌中存在。
  “凡人都热爱有趣”。这是王小波一生不可动摇的信条。但是人们早已提出了正义、崇高、成功、荣誉这些价值理念,一个人从儿童起就被灌输这些理念,他的发自天性的热爱有趣的行为总是受到斥责,久而久之,人不再热爱有趣,他成为无趣的人,受价值所摆布。
  小结:无智、无性、无趣,这样一个灰色的世界,源自价值理念对原始欲望的扼杀。
  (四)最大的罪恶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扼杀人生而具有的满足自己的种种的原始需求的权利(生存需求,性的需求,趣味需求,情感需求)。
  而我们所从未怀疑的价值理念行使的就是此种罪恶。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理念是最为隐蔽并且理直气壮的杀人工具。一个价值充斥但却无智、无性、无趣的世界,对任何一个本真的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3“存在本身”的无穷魅力一、“存在本身”不导致罪恶(一)、“存在本身”的非价值性“存在本身”是一种原始需求,它的存在早在意识之先。而价值理念是一种意识,因此“存在本身”早在价值产生之先就已存在,原始需求本身并不需求“好”这一价值理念,“存在本身”具有非价值性。
  (二)“存在本身”不导致罪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作品中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如果没有了“上帝”,人什么都可以做。”也就是说,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切感受到道德的可疑,但是他担心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世界将会罪恶横行。
  王小波的自由主义理论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在其自由主义看来,还原于存在本身的人没有了“上帝”(道德律令)的约束,确实什么都可以做,包括罪恶。但是这只是提供了罪恶产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实际上人不会去行使罪恶,因为“存在本身不会推动人去行使罪恶”。
  1、“存在本身”具有非价值性。而我们前面已论述一切罪恶都源自某种价值理念。因此可断定存在本身不导致罪恶。
  2、从“原始欲望”的内容看,我们需求生存、需求性、需求趣味、需求情感,但决不需求仇恨与罪恶,因此原始需求本身不会推动我们去行使罪恶。
  二、人之作为人的绝顶美好之处(一)还原于“存在本身”之后人的存在状态。
  1、两种思维我们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两个层次)--价值思维和智性思维。
  价值思维例如“好”、“善”、“美”等理念思维。
  智性思维例如“书”(概念)“这是一本书”(判断)“这本书一定很贵,因为其包装精美”(推理)。
  价值思维是原初思维,其特点就是理念性。原始人在运用价值思维认识思考世界的过程中,理念思维不断明晰化、具体化,从而形成了智性思维。
  2、智性思维的存留及其满足人的原始需求。
  (1)解构价值理念同时也就解构了价值思维,人仍保留了思维,但不再是价值思维,而是智性思维。人类以智性思维为工具,间接或直接满足人的原始需求,实现人的存在本身。
  (2)间接满足(生存需求)
  在生存需求(而不是价值理念)的推动下,人运用智性思维思考世界并指导人进行合规律(即合客观要求)的活动,从而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
  价值理念可以推动人进行合目的的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而在生存需求的推动下智性思维同样有能力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而且会做得更好。
  (3)直接满足在趣味需求及情感需求的推动下,人以智性思维为工具直接满足人的趣味需求及情感需求。我们把这种思维称作艺术思维。
  人进行艺术思维的过程就是人的趣味需求和情感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在艺术思维的同时产生了趣味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是对人的趣味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直接满足。
  (二)、人之作为人的绝顶美好之处1、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而动物则不具有。
  而且人的思维已经达到了智性思维的层次。
  2、动物的“原始欲望”及其满足在原始欲望的内容方面,动物(高等动物)与人应该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也就是说,(高等)动物同样具有生存需求,性的需求,趣味需求,情感需求。
  但是动物不具有思维,它不可能以思维为工具间接或直接满足自己的原始需求。它只能在原始需求的推动下本能地简单地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
  也可以这么说,动物并非无智、无性、无趣,但因为没有思维这种工具的帮助,所以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性爱在混沌中存在,趣味在混沌中存在。
  3、在更深层次上满足人的“原始欲望”。
  有思维作为工具,人可以走出混沌,在更深层次上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
  举例为证:动物只能在吃饱的层次上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而人利用智性思维这一工具可以在吃好的层次上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
  狮、虎只能食生肉,人却能够食熟食,前者没有思维作为工具,只能食生肉,后者运用思维指导行动,在更深的层次上满足了自己的生存需求。
  同理,以智性思维为工具,人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满足自己的性的需求、趣味需求、情感需求。
  比之于动物,人具有了思维,并以之为工具,走出混沌,在更深层次上满足着人的原始欲望,这就是人之作为人的绝顶美好之处。
  三、“存在本身”的无穷魅力(一)、科学问题和是非问题可以从理论上予以论证,但是存在本身的那种体验的无穷魅力无法论证,无从言说。
  打一个比方,我想向别人证明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是好的,最好的办法是把他的作品推荐给别人去读,而不是力图从理论上加以证明。而且我也无法证明。作品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一切理论论证都是多余。
  因此我给出王小波作品中的几段文字。想要在一篇论文中证明存在本身的无穷魅力,我想这是最好的方式了。
  (二)“体验”的魅力1、“我……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三十而立》提示:在王小波对存在本身的这段描述中,看不出任何价值理念。存在本身的魅力完全在于体验,难以言说。
  2、“真正的终结是:变得老态老钟,变成残花败柳,;被风吹走,被车轮碾碎……你不喜欢吗?这有什么关系。也许你想过要占有什么,占有自己的美丽,占有别人……但这都是幻觉。人生在世,除了等待被占有,你还能等待什么呢。……”--《东宫西宫》提示:我相信这一段话是王小波人生探索的终极。王小波在写出这段话之时,一定体验到了令人战栗的绝望之美。
  我们知道王小波身上有着极为强烈的价值理念并甘愿为之献身,然而“存在本身”的那种情感体验如此诱人,远非任何价值理念所能比,王小波最终皈依了这种情感体验。
  读者如果能领会到蕴藏于《东宫西宫》这部剧作中的令人战栗的绝望之美,那么一切价值理念都显得苍白而毫无魅力可言,“存在本身”的无穷魅力也就可以自明。本论文前面的所有论述也就都可视为多余。
本文由原作者授权刊登,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以任意形式转载、节选或改编
[解构与还原 --论王小波的自由主义]相关文章:&陈寅恪并非杭州人,在杭州只是短暂地居住过,但杭州曾是其祖父陈宝箴为官之所,更重要的是,杭州也是寅恪双亲与长兄的坟茔之所在。他曾写下“钱塘真合是吾乡”的句子,也曾在与定居杭州的朱少滨的往来通信中屡屡对杭州表示了盛赞与牵挂。无论于情于理,陈寅恪一旦百年后,葬于杭州的父母坟茔边上应是不二之选。无奈天不遂人,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景最终竟没能实现。
&数十年间,杭州墓园三历沧桑之劫。有鉴于此,陈氏姐妹决定退而求其次,努力谋求改葬江西庐山松门别墅。松门别墅原本是民国时代的江西省因拖欠陈寅恪留学款项而赔偿陈家的,陈寅恪本人在诗中也曾将此处视为故宅,因此陈氏姐妹认为归葬庐山并未违背亡父的意愿。此外,庐山既为风景区,游人不断,且海内外知名,众目睽睽之下,远比杭州安全可靠。
 汪荣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绝食身亡于侵华日军占据北平之后五日,此后寅恪辗转流离,并严拒日本人请其办“东亚文化学院”的要求,故他之于这场战争的立场,本来也应无疑义。然而对于像汪精卫这样“众人皆欲杀”的角色,尽管陈寅恪也不无微词(“战和飞桧两无成”,以蒋为飞、汪为桧),但毕竟是有保留的,仅是指责其投降路线寸功无收,而更大程度上则是给予“问心”的理解——至于“阜昌天子”一诗,便句句皆是同情了。其烛照幽微之处,揎拳裂眦的爱国青年们恐怕是不愿理解的。
&汪精卫的哥哥汪兆镛骂了汪精卫一辈子,他以为汪精卫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在这一点上,倒是陈寅恪先生的幽微心绪更具史家情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对一个人的评价,盖棺尚不一定有定论。自己的民族气节是一回事,对历史的认识又是一回事。认识历史有时候甚至比舍生取义更难。
 余英时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上世纪80年代,在著名学者余英时和大陆某位化名“冯衣北”的学术枪手之间,围绕着陈寅恪晚年的政治立场,展开过一场论战。余英时坚持认为陈寅恪十分后悔留在大陆,没有听从妻子唐筼当年的苦劝;而冯则对余展开激烈攻击,似乎将其当作“国民党的宣传人员”。余英时的推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解读陈氏当时诗句中的“暗码系统”而得出;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余英时所用的研究方法固然是借鉴于陈寅恪研究柳如是,但余用得过头,流于穿凿了。遗憾的是,余英时的这一著作,在今天大陆仍无法从正式渠道阅读。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当时读到寅恪先生‘作者知我’四字的评语,心中的感动真是莫可言宣。我觉得无论我化多少工夫为他‘代下注脚,发皇心曲’,无论我因此遭到多少诬毁和攻讦,有此一语,我所获得的酬报都已远远超过我所付出的代价了。”
 陆键东三联书店1995
&陈寅恪一生魂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诸位同辈学人高呼全盘西化的口号时,犹能守志不移,以“文化保守主义者”称之,盖不为过。然而其早年为王国维所题、且自己也终生躬行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十字箴言,又令人很容易将其定性为自由主义者——尽管这里两处“自由”所指是否为同一物,似乎仍可商榷。
&除了其渊博学识及其创造性成就外,更重要的在于,陈寅恪代表了中国近代的、兼容中西的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它是中国文化面对现代世界的挑战而生的一种新人文道统。他一方面吸收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是一种对中西文化皆有深厚学养的“文化保守主义”。此外,他属于借鉴西方文化的“历验世务”派(另一派则是“附会”派,即空想派,主张全盘设计,推倒重来,具乌托邦色彩)。陈寅恪在上述两方面的主张,与自由主义在精神上都是息息相通的。
 刘克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几乎点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三纲六纪”,亦即叫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专制主义。这位传统文化最后的孤臣孽子对已衰亡的纲纪感到极爱而深惜,其后半生的行止更像是在茫茫人世中孤独地为传统文化守灵。然而实际上,对于钳制了独立自由的专制主义,陈寅恪又无论如何都不肯作半点附和——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还是下半叶。
&历来有一种说法,认为陈寅恪是一个“文化遗民”,胡适即主此说。其实光就王国维纪念碑铭看,陈寅恪竭力引进自由、独立的精神,而且竭力要使之接上中国文化的传统,就可以否定此说。不过,恐怕陈先生万万没有料到是,在大量中国传统文化扫地以尽的时候,其中最黑暗、最反动的专制主义却历世长存。
 徐迅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
&钱穆日致时在美国求学的高足余英时的信中对陈寅恪的文章明确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冗沓而多枝节”且不“可诵”;二是“临深为高,故作摇曳”。前者实对陈寅恪文多考据而有所不满,后者则涉及二人讲史重专深还是重博通的不同。
&陈寅恪始终对“先务大体”的整理方法是否能做到“不涉附会”保持警惕,故终其一生很少涉足于此。钱穆则不然,他一生以通人之学自期,但过于看重这种“通”,或者说急于要打破当时占据史学主流的“考订派”之“不通”,又使得他不自觉地夸大了史观的重要性,从而陷入陈寅恪曾批评的“新派”史学研究者的行列。陈寅恪就曾指出此种新派“看上去似很有条理,然甚危险。他们以外国的社会科学理论解释中国的材料。此种理论,不过是假设的理论……”必须说明,陈寅恪素非守旧之人,但对于这种“以外国的社会科学理论解释中国的材料”的史观派,陈寅恪则极力反对。
 陈寅恪三联书店2009
&1978年,钱锺书参加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欧洲汉学家第26次大会,终于忍不住还是不指名地批评陈寅恪了,指责所谓“实证主义”就是烦琐无谓的考据,盲目的材料崇拜,并将陈对“杨玉环入宫时是否处女”的严肃考据调侃一番。钱的行为所透露出的不仅仅是文学家与史学家立场不同,重要的是,这是钱在捍卫一个学术范式——意大利的讲演最终透露了钱锺书想取而代之的旧权威。
&学术的不同最终是学者人本身的不同。在解诗方面,陈、钱都不愧为艺术家,然而钱是智慧型的解诗艺术家,而陈则是情感型的解诗艺术家。这种“情”当然不是一般日常人生之“情”,而是对于历史文化近乎宗教般的痴情。他几乎是带着深深的宗教情怀,在古代世界中欷虚呼吸,为沉睡于故纸中的历史人物招魂返魅。所以他要精心发展出一套诗史互证方法,以及古典今典同异俱泯的方法,以延伸他的文化生命。
自他去后,天地已换。如今之世,哄哄攘攘,念他名字者多,知他心事者少。可怜他生前孤愤,身后也注定是寂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它不可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