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都有哪些省份人均gdp排名省份不足一万美元

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北京去年人均GDP12643美元 接近富裕国家
[导读]201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实结果为16251.9亿元,比初步统计结果增加2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
  本报讯(记者马文婷 顾梦琳)北京市统计局昨天公告称,201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实结果为16251.9亿元,比初步统计结果增加2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643,比上年增长3.8%,较初步统计结果12447美元上调196美元。  分产业看,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亿元,比初步统计增加0.1亿元,比上年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3752.5亿元,比初步统计增加8.1亿元,比上年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3.1亿元,比初步统计增加243.3亿元,比上年增长8.7%。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0.8%,第二产业占23.1%,第三产业占76.1%。  据悉,我国GDP核算要经过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初步核实数较初步测算使用的进度统计资料更加全面可靠。按照GDP核算程序,国家统计局还将根据2011年有关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在初步核实数的基础上,对2011年GDP数据进行更准确的最终核实。  分析  人均GDP已近富裕国家经济增速将放缓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表示,按照2010年世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12643美元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中上等收入档的上限,说明北京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水平已经接近富裕国家。从国际一般经验看,人均GDP达到这个水平后,经济发展增速将呈现放缓趋势,经济结构也将出现调整。  于秀琴表示,2011年北京经济增长速度较“十一五”时期年平均增长速度下滑了两个百分点,但仍算是较快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客观要求。在结构方面,北京的经济结构将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今后将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  (马文婷 顾梦琳)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xc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深度:古巴人均GDP为何竟能接近中国 高达7000美元|中国|古巴|美元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深度:古巴人均GDP为何竟能接近中国 高达7000美元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这些天因为古巴伟大的革命家菲尔德。卡斯特罗逝世,古巴的一切都成了中国观众的议论热点,其中也包括古巴的经济。很多网友对古巴有天然的好感,引以自豪的认定古巴人均GDP有7000美元,而且纷纷说引用世界银行网站的数据,仿佛世界银行说的就是真理。
  这是有人从维基百科上扒下来的数字,据悉来源是世界银行的数据,很吓人,古巴在2014年购买力平价GDP达到了2346亿美元,人均18796美元。按国际汇率GDP高达827亿美元,人均7274美元。这个数字很接近中国目前大约7600美元的人均GDP,但是你相信么?
  苏联解体后,由于经互会体制终结,失去了外援,也失去了95%的出口市场和85%的进口市场,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古巴经济尤其是能源、供电、出口产生了巨大困难,经济每况愈下。古巴是个农业和旅游业国,其工业产值可以忽略不计,即便如此古巴至今的蔗糖年产量也不足180万吨,而1982年古巴生产了820万吨蔗糖,就是革命前的1952年蔗糖产量也高达722万吨。
  由于经济困难,古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放松经济管制,允许有条件的个体经济存在,不过那是纯粹的个体经济,就是开饭馆也只能让近亲帮忙,不能有雇佣,否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有司会过来抓你的。到了2011年,古巴终于放开个体经济, 允许自由市场存在,但个体经济只能有4名雇工,超出4名雇员的私人企业,税金会翻几倍。2014年古巴仅有1200家私营餐馆,到2015年才放开限额到9000家。
  跟周围的墨西哥、巴哈马、巴拿马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相比,古巴的经济很失败,除了古巴所实行的计划经济抑制了经济活力和效率之外,美国的制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古巴唯一可以让人羡慕的是完善的公费医疗体制和免费教育,但这两项耗费了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假如中国政府把每年15万亿的财政收入的一半投在公费医疗和免费教育上,你会同意么?
  不仅是去过古巴的游客,还是大量新闻画面所显示的,古巴都是个世界公认的穷国。2010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专访菲德尔·卡斯特罗,问卡斯特罗是否还认为古巴特色模式值得对外输出,卡斯特罗亲口承认道:“ 古巴模式对我们自己都不管用了。”
  2011年,古巴取消或削减了配给制,在这之前,古巴从1962年开始实行了49年的配给制,就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凭票供应。每个古巴家庭可凭“粮本”获得以下的食品和日用品供应:每月1瓶食用油,1袋洗衣粉,每人每天80克面包,每月2.7公斤大米,鸡蛋8个,黑豆900克,鸡肉900克,白糖1.4公斤,咖啡65克,巧克力粉70克。除此之外还有肥皂、香皂、火柴各一盒,外加7岁以下儿童的少量奶粉。
  其实世界银行所谓人均GDP7000美元数据的源头来自古巴统计局,古巴这个局在2013年发布过古巴GDP总量,大约772亿古巴比索。古巴人口有1137万,这样平均下来古巴的人均DGP应该在7000古巴比索~7100古巴比索之间。古巴统计局公布2015年GDP为642.2亿古巴比索,人均GDP为5644古巴比索(汗,怎么负增长了呢)。
  你知道我为何总是说“古巴比索”四个字,而不是简单地说“比索”两个字么?
  原来,古巴有两种比索。一种叫古巴比索(Cuban Peso,标准符号:CUP),因为钞票是绿色的,因而绰号“绿比索”。另一种叫可兑换比索(Cuban Convertible Peso,标准符号:CUC),绰号“红比索”。这两种比索都是法定货币。古巴比索属于不可兑换比索,是古巴百姓日常使用货币。两种货币目前都在古巴合法流通,但又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流通领域。
  1993年古巴政府开始允许美元在古巴国内直接流通,美元与古巴比索的官方兑换率,大约1美元兑换26古巴比索,常年保持稳定。2005年开始,古巴政府下令禁止美元流通,同时发行可兑换比索,相当于中国80年代的外汇券,而且规定外国人或很多进口商品必须使用可兑换比索。 外国人用美元兑换古巴钱,必须先兑换成可兑换比索,然后再兑换成不可兑换比索(你晕了么)。
  古巴政府对于可兑换和不可兑换的两种比索,也有兑换率, 卖出价为1可兑换比索:24古巴比索,买入价为1:25。注意,这可不是什么黑市价,这是官方兑换率 。看上去是不是很流氓。
  古巴官方规定可兑换比索的汇率:1欧元=1.2可兑换比索,1美元=1可兑换比索。 兑换比索时,政府要收取10%的税。
  你晕了么,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1可兑换比索=1美元=1.2欧元=6.9元人民币=24古巴比索。
  拉美的经济数据一直就是笑话,汇率普遍被严重高估,例如秘鲁的实际发展水平与越南相当,但是几年前算出的人均gdp竟然与中国相当。
  古巴政府以古巴比索支付国民工资并支配国民经济,但古巴比索流通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局限于农贸市场,绝大部分消费场所如商店、超市、饭店、酒吧和咖啡厅等使用的都是可兑换比索。
  古巴从2013年10月开始,宣布启动货币和汇率并轨改革,宣称要逐步改变现行的货币双轨制,实现货币并轨,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以便更准确的测算和统计经济。改革会对可兑换比索贬值,同时将比索升值,使得两者的汇率逐步趋于一致。改革首先从支柱产业制糖业的外汇管制开始,此前制糖企业出口100万美元的产品,企业只能按照1:1的官方汇率获得100万古巴比索外汇收入,而现在企业可以按照1:12的汇率获得1200万古巴比索收入,多出来的古巴比索收入允许用来提高工人工资和蔗农的收购价。
  古巴长期实行的两种比索双轨汇率制和1:1记账制度,造成了大量经济问题和疯狂现象,例如国营公司和个体户用美元结算是赢利的,但用古巴比索结算就是亏损的。例如古巴医生和教师的月薪通常在500古巴比索左右,而旅游区的个体户司机月收入可以达到400可兑换比索,这相当于9600比索,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惊人。这就是古巴老百姓工资看上去特别低的真正原因。
  看到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何古巴有两种比索的官方兑换率,世界银行的数据为何还是按照古巴比索和美元1:1计算?
  原来,古巴政府规定,政府机关、国有单位和企业记账时,古巴比索与可兑换比索的比值依然为1:1。世界银行当然必须要按照古巴政府规定的1:1记账原则换算成美元来统计古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
  所以,在账面上古巴人民的人均GDP就达到了7000美元。(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比利时这国有啥?为什么人均GDP比中国都高?
主要是因为比利时因无知而自大的愚民比较少
134 个回复
跪了,你觉得中国人均GDP应该很高吗?【&在&kevinjoseph&的大作中提到:&】
迪庆脚踏卡塔尔拳打卢森堡,一个比利时其在华下【&在&dpblue&(deep&blue)&的大作中提到:&】标&&题:&Re:&比利时这国有啥?为什么人均GDP比中国都高?发信站:&水木社区&(Tue&Jul&&3&12:08:14&2018),&站内跪了,你觉得中国人均GDP应该很高吗?
比利时从来都是发达国家整个西欧技术水平都差不多的,生产也一体化了完全可以看作西欧国的一个省所以法国德国能挣多少,比利时也就能挣多少加上位置好,港口各种国际组织都在那里所以还是江浙或者广东这种好地区【&在&kevinjoseph&的大作中提到:&】
还有比中国低的欧洲国家?除了乌克兰比利时人家正宗西欧发达国家你连南欧四猪都比不了还和西欧比……勇气可嘉【&在&kevinjoseph&的大作中提到:&】
貌似比利时人均GDP比法国高,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去过布鲁日,感觉人家最近二百年都是发达国家,人家那才叫生活,中国这绝大部分都是生存【&在&kevinjoseph&的大作中提到:&】
只是说明你比较认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网购快捷,移动支付方便,晚上10点以后想吃好吃的街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生活也很幸福【&在&chenminer&的大作中提到:&】貌似比利时人均GDP比法国高,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去过布鲁日,感觉人家最近二百年都是发达国家,人家那才叫生活,中国这绝大部分都是生存
你得问平时中国的人均gdp高于比利时?中国有那么多的农业人口,有那么多老少边穷地区,凭啥和一个发展了百年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人均gdp?【&在&kevinjoseph&的大作中提到:&】
可以和东欧的一些比。南欧人家也是发达了几百年的国家了,凭啥瞧不起别人?【&在&hailvR9&的大作中提到:&】还有比中国低的欧洲国家?除了乌克兰比利时人家正宗西欧发达国家你连南欧四猪都比不了还和西欧比……...................
你说的这些,主要都是建立在更多的辛苦送外卖,晚上十点后还要给你做吃的人上的他们就不算人了吗?【&在&dpblue&的大作中提到:&】只是说明你比较认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网购快捷,移动支付方便,晚上10点以后想吃好吃的街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生活也很幸福
他们挣钱啊,有谁是被强迫的么?【&在&zyd&(dd)&的大作中提到:&】你说的这些,主要都是建立在更多的辛苦送外卖,晚上十点后还要给你做吃的人上的他们就不算人了吗?...................
你说的这个当然挺幸福的了,但是这并不是中国所有地区人民的普遍生活状态。楼主说的也是全国的人均GDP相比,不是北京上海人均GDP和比利时的比较。所以不是一回事儿啊【&在&dpblue&的大作中提到:&】只是说明你比较认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网购快捷,移动支付方便,晚上10点以后想吃好吃的街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生活也很幸福
拿中国和比利时比那是毫无意义的,中国应该和整个欧洲来比平均。欧洲有穷有富,中国也一样,拿欧洲的富国和整个中国比平均,那肯定比不了【&在&zyd&的大作中提到:&】你说的这些,主要都是建立在更多的辛苦送外卖,晚上十点后还要给你做吃的人上的他们就不算人了吗?
北京上海gdp和比利时也差很多,不过差距没有那么大了【&在&fanz&的大作中提到:&】你说的这个当然挺幸福的了,但是这并不是中国所有地区人民的普遍生活状态。楼主说的也是全国的人均GDP相比,不是北京上海人均GDP和比利时的比较。所以不是一回事儿啊
那的确是,陕北老农和比利时的老农真心没法比,差一百年以上是有的【&在&fanz&的大作中提到:&】你说的这个当然挺幸福的了,但是这并不是中国所有地区人民的普遍生活状态。楼主说的也是全国的人均GDP相比,不是北京上海人均GDP和比利时的比较。所以不是一回事儿啊
考虑幸福感的话还要考虑物价等因素。不过感觉有点跑题了,不讨论了。【&在&zhenniub&的大作中提到:&】北京上海gdp和比利时也差很多,不过差距没有那么大了
996的中国人,晚上10点还在下班路上吧【&在&dpblue&的大作中提到:&】只是说明你比较认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网购快捷,移动支付方便,晚上10点以后想吃好吃的街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生活也很幸福
lz,天天挖这种坑会折阳寿的【&在&kevinjoseph&的大作中提到:&】
整个社会在剥削他们,他挣得那点钱能享受他所服务的那些人的生活吗【&在&fhd&的大作中提到:&】他们挣钱啊,有谁是被强迫的么?刘世锦:中国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 绝不能自傲
[摘要] 中国人均 GDP 刚刚超过 9000 美元,还没有到 1 万美元,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 4 万美元以上,美国是5.8 万,欧洲几个国家超过 8 万美元了。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现在仍然是个追赶者。  中国的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这些基础性成本如此之高,令人困惑,值得深思。  ——刘世锦  文/刘世锦  编者注:  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进程中,一批学者和官员发挥了“智囊”作用,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刘世锦即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014 年,《第一财经日报》曾经将刘世锦列为中南海六大财经智囊之一。  刘世锦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长达 20 年之久。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承担了大部分国家核心经济改革的调研,其中重要课题刘世锦都会组织。刘世锦还参与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文件的起草;是主持研究较早提出“新常态”的人;在中国经济变革的当前,他主持的研究还较早预见并提出增长阶段转换(也就是增速换挡)的判断。  2005 年 4 月,刘世锦为政治局委员讲授《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2018 年 6 月,刘世锦加入新一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1  为何欧美企业能在低经济增长环境下稳定盈利,中国企业却不行?  中国的企业大多是速度效益型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当速度开始下降时,效益随之下降。  十几年前我们做过研究,如果速度效益型的模式不变,GDP 增长速度低于 7% 时,有 40% 甚至一半的企业会亏损。  我们的企业在高速增长时才能赚钱,但国外企业却是另一种情况。美国平均增长速度 2% - 3% ,日本 1% - 2% ,欧洲甚至零增长,但大多数企业能稳定盈利。  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现在的增长速度已经是7%以下,以后还会有 5% - 6% ,甚至更低一些,大多数企业要有稳定的盈利,就需要盈利模式的转型。这是从微观层面上看中国经济转型面临且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2  五大改革要害  第一,加快打破行政性垄断,着力降低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五大基础性成本。  根据研究,中国的这五大基础性成本大概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到两倍。中国人均收入 8000 美元,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 4 万 - 5 万美元,我们的这些基础性成本如此之高,令人困惑,值得深思。  除了资源禀赋外,主要还是相关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竞争不足,效率不高。这些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还影响到民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必须按照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方面已经讲了许多年了,应当有标志性的大动作,以彰显改革的勇气和决心。这将是一项最大的降成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效率至关重要。  第二,把减税与税改结合推进。  中国的企业税率在国际上看并不算很高,但各种收费的负担相当重,这样算下来,税费综合水平就比较高了。  美国特朗普减税后,国内减税的呼声也比较高。但在现有税制且财政收支压力大的情况下,实际上能够减的空间并不大。  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应以间接税为主逐步转向直接税为主。减税要与税改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进。一方面,应当把房地产税、环境税等征起来,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的一部分,相应降低企业生产环节的税费。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相应降低企业上缴“五险一金”等的负担。  第三,以管资本为切入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十九大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深化和提升,是国资国企改革思路的重要调整。国有经济必须实现战略性调整,从传统企业体制退出,从传统的实物形态中退出,从过剩的、缺少竞争力的产业退出。发挥国有资本规模大、直接体现国家和各级政府意志、对政府要求执行力强等独特优势,更多地集中于提供公共产品,如社保基金、保障性住房等;战略性大型项目,如大飞机、核电站等;创新基础设施,如国家实验室等;国防建设、生态保护等领域。  第四,农村土地改革不能再拖了。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的城市化,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两件事情是内在统一的,乡村振兴实际就是城市体系在乡村的延伸。这些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真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的要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农民宅基地也要创造条件流转起来。人员、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进行市场化配置。把中国城市化下半程的土地红利更多分给农民,真正保护和扩大农民利益,扩大最具潜力的中等收入群体。  第五,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开放。  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差距最大的是服务业,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研发、金融、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技术是软技术,知识是不可编码的知识,体验性的知识。吸收这类技术、知识、经验,一定要深度开放和合作,这与过去工业领域引进技术有很大不同。同时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改革和竞争,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3  中国人均 GDP 还不到  1 万美元,绝不能自傲  中国人均 GDP 刚刚超过 9000 美元,还没有到 1 万美元,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 4 万美元以上,美国是5.8 万,欧洲几个国家超过 8 万美元了。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现在仍然是个追赶者。  从 1 万美元到 4 万美元,都可以从发达国家身上寻找经验,这里边很多东西都是要学习的。这个学习的基础打牢了,将来创新才能创出新的东西来。  中国现在非常需要一个正确的定位。自信是必要的,但多跨出一步就是自傲,中国远远不到自傲的时候,虚心一定会使人进步。  中国的重点大学或者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可以作为下一步开放的重点。  美国有很多的优势,它最大的优势是人才的优势,集聚了全世界优秀的人才,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白人,而是那么多的黑人。  中国下一步怎么能够有高水平的教育和研究?如果没有一大堆诺贝尔奖的创新出来,中国要成为创新大国很难,这个距离还是要拉长。  知识的积累,人才的积累,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若干年以后,要成为真正的创新大国很难。  建议在中国创新比较活跃的地方,比如说深圳或杭州,搞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研究特区,实行一些特殊政策,在国籍、人才吸引、招生、经费管理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深圳的南方科大,杭州的西湖大学都可以试试。这样下一步对外开放,它真正是上水平,上台阶了。  4  创新的要害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推动以下方面的改革。  其一,解决好对增长目标的认识和机制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没有关于 GDP 增长的指标。我们以后再也不能被那些不切实际的高增长指标绑架经济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我们以后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就业创业、质量效益、经济的稳定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其二,稳定社会、市场和企业家的预期,这一点很重要。  十九大报告中有几句话值得关注,就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市场优胜劣汰。  另外还要注意一句话,就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我觉得这传递了很多信息,我们的社会、市场,特别是企业家都应看到,中国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的发展目标,正在坚定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保护产权,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其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低全社会的土地、能源、通讯、物流、融资成本。  这些在十九大报告中都强调了,特别提到要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最近讨论比较多的、感到很困惑的问题,就是中国现在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相当多的成本比发达国家都要高。  其四,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战略性重组。  关于这方面,应特别关注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提法,就是“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这应该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进行再一次的延伸、提升。  其五,更加重视创新环境的建设。  创新是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动力。我以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这方面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创新主体的稳定预期、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同阶段集中产品的有效服务、产业配套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支撑等。  我国在创新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应用和市场推广上,原始创新或源头创新甚少,短板主要在基础研究和大学教育。补上这一短板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思想市场、鼓励创造性的学术规范和包容性促进机制。  最后,进一步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从工业化或者经济发展的很长历史阶段来看,我们现在还处在追赶期,还需要谦虚谨慎,还需要去学习,有些方面甚至还需要去模仿,当然今后我们的创新会越来越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还要继续吸引外资,并不是因为缺资金,而是缺资金背后的技术、管理、供应链、品牌、营销渠道等东西。针对这一点,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一点应当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5  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触底  经济增速逐步下行,有些人相当悲观,担心中国经济到底还有没有底?我的观点是,不要那么悲观,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而且已经开始触底,逐步进入中速增长期,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高投资要触底,主要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这三大需求要触底,或者通俗地说,这三只靴子就要落地。  目前出口已经回落,基础设施投资的最高点已经过去。房地产也是如此。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人均 GDP 达到 1.1 万国际元的时候,房地产投资都接近历史需求峰值。经过我们测算,中国占房地产投资 70% 的住宅历史需求峰值是1200 万 - 1300 万套,已在 2014 年达到。此后,房地产投资增速会逐步回落。  2016 年一季度,由于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房地产投资开始回升,有人又变得乐观起来。我们提出,这只是短期回升,不可持续,还会往下。  2017 年是一个触底的验证期。一说触底,有人就会兴奋起来,马上想到一个词叫“触底反弹”。最近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上 7%,还能持续一些年。但我们认为大的 V 型或 U 型反转是不可能的。如果采取某种激烈的刺激措施,也不排除偶然会上 7% ,但一年都撑不下来,而且必然会大起大落,副作用很大。这里所说的触底,确切的含义是指“稳住了”,不再明显地持续下降,然后平稳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6  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竞争机制,首先要解决发展的目标、评价和激励体系问题。GDP 挂帅不能再搞了,用什么样的新指标,需要深入研究。一个办法是找一个新的主要指标,如就业;另一个办法是找若干个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如就业创业、质量效益、稳定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形成一个指标体系,或综合系数。  接下来就是地方竞争的内容,与高速增长期相比,将会有很大改变,包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营商发展环境的竞争;培育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性城市的竞争;吸引中高级升级生产要素、形成合理分工结构的竞争;“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竞争;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包容性、稳定性内在一致的社会治理方式竞争,如此等等。  7  让“老经济”释放新动能  如何使“老经济”释放出新动能?关键是要让“老经济”加上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释放新动能,大体上应着眼以下几个领域。  01  聚焦基础产业  制造业投资的成本一直受到市场关注。在社会生产运营成本结构中,能源、电信、运输、融资等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部分成本降不下来,与这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性垄断直接相关。  比如,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除了“三桶油”,包括地方国有炼油企业在内的其他企业受到诸多限制,民营企业进入更为困难;发电企业竞价上网进展迟缓,输电价格不尽合理;我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电信用户和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成本理应最低,但资费高的问题依然突出;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其运营和服务水平与其他竞争性运输行业相比仍有差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来已久,银行上市公司利润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以上,中国金融业占 GDP 的比重甚至超过美国等金融业发达国家,表明银行和其他金融行业在市场开放、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可以在基础产业领域采取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举措,如石油天然气行业允许地方炼油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进入上下游,通过上海石油交易所打通国内国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在发电、配电环节逐步形成竞争性市场,输电环节也可通过特许权或经营者竞标,在一定程度上引入潜在竞争者;在铁路系统开展网运分离等引入竞争的探索;组建一两个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改进电信市场的竞争结构;在金融市场推动更多鼓励支撑实体经济、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准入和竞争。  基础产业放宽准入,也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战场。“混改”可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和展开,一是在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引入非国有投资者;二是在国企垄断的行业中引入非国有企业。前者可称之为“企业混改”,后者可称之为“行业混改”。从实际经验看,后者更易操作并取得成效。这类改革在提高行业效率的同时,也将带来可观的投资增量。  02  助力优势企业  近期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化”,在部分企业盈利回升的同时,另外一些企业(在有些行业是多数企业)日子并不好过。这种态势反映了经济接近底部、转入中速增长的一个规律性变化。当需求相对收缩、供给侧竞争加剧,分化就不可避免。那些在转型升级或创新方面率先行动的企业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反应迟缓或不行动者将“被组合”或被淘汰出局。  适应供给侧竞争机制面临多方面挑战。例如,所谓“落后产能”,是以技术装备的容量大小,还是以实际市场竞争力状况作为判别尺度?去产能,是人为减少生产时间,还是使无竞争力生产能力特别是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兼并重组,是让优势企业主导,一加一大于二,还是行政性地“拉郎配”,让好企业背上差企业?如此等等。思路和机制对头,优势企业将加快成长;不对头,则可能使去产能成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甚至拖垮好的企业或行业。  03  促进服务业增长,进一步扩大开放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至少还有 20 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生产性服务业是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其中包括研发、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行业。另一个重要的增长领域是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行业,如医疗卫生、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等。  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这些新特点,由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向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势在必行。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开放和改革,打破服务业的行政性垄断和不当限制,吸引社会资本更多进入服务业,推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的市场化配置,形成服务业生产率全面提升的长效机制。  04  提升实体经济效率,加强与互联网技术融合  互联网技术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超出预期的一个领域。通过加深信息密度、减少或消除信息不对称、线上线下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等,提升了部分领域的效率,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方式。可以预见,互联网与流通和消费端的结合只是序幕,与生产领域的深度融合具有更大潜能。  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市场广大、产业配套条件好等突出优势,已经形成了若干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如深圳、北京、杭州等地。在这些地区,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展示,多种创新要素汇集、融合,商业模式创新活跃,技术创新也呈后来居上之势。一批企业已经进入国际竞争前列,可以预见,更多的世界级大企业将会涌现出来。  这个领域也表现出典型的“创造性破坏”特征。在网购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商业减速或衰落;网约车则受到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抵制;互联网金融行业鱼龙混杂,在看起来创新活跃的同时,不乏传统欺诈借道互联网技术的案例。  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顺应互联网融合实体经济大势的前提下,在发展初期给创新者更多的空间,允许他们试错、纠错,同时谨慎处理好“创造性破坏”带来的诸多冲突和矛盾。  比如,鼓励传统商业搭互联网快车,实现业态转型;通过培训、拓展渠道等,促进就业结构调整。难度更大的或许是监管者需考虑如何跳出“要么全放、要么全管”的行为惯性,通过监管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对互联网时代经济活动新特点的适应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ckyji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省份人均gdp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