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还清还提示还款5万元,24个月还清。每月还款2300元是几分的利息?

女大学生陷套路贷:看2300元如何变10万元?
日消息,在经历无数次心理斗争之后,张欢(化名)终于鼓起了勇气,走进西昌市公安局报案,希望尽早结束担惊受怕的日子。23岁的张欢,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但她却背负了10多万元欠债。今年春节,她陷入一种新型的“套路贷”陷阱,从一笔到手2300元的贷款开始,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她就被逼还10万元。事实上,张欢的遭遇并非个案。最近,西昌市公安局已接到多起“套路贷”警情,包括张欢在内的多名受害者报案。对此,西昌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目前已介入调查。记者调查发现,一种新型的“套路贷”开始在高校中蔓延,一些不法公司或个人以小额借贷为名,层层布局债务陷阱,诱骗或强迫他人陷入借贷圈套,借款人的债务在短时间内暴增数十倍,继而以暴力催收等手段实施诈骗和勒索。警方提醒,“套路贷”要比“校园贷”“高利息贷”危害更大,属于新型诈骗行为。若是遇上了“套路贷”,请尽快报警,避免人身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案例4月11日,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张欢,她看起来有些憔悴。她说,最近一段时间,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吃不好睡不好,无法学习和生活,就连晚上睡觉时都会梦见有人在催债。”贷款:两月“欠”10万元“巨债”张欢来自四川某县农村,家庭并不富裕。2014年,她考上了某高校,大二的一个假期计划外出旅游,于是,第一次网贷了2000元。此后,张欢开始在各种网贷平台借钱,用于日常花销。随着网贷次数增多,张欢根本无力偿还,只好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贷,不得不通过更多的网贷平台借更多的钱,填补先前借的本金以及高额利息,“很多时候就只能用下一个平台借的钱,还上一个平台到期的钱,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张欢说,她在数十个网贷平台的APP上借钱,累积了几万元的债务,目前家人帮她还了部分。“能借钱的平台都借了,后来有的平台审核监管更严了,也借不到了。”转折发生在今年春节。有陌生人加了张欢的微信,问她需不需要贷款,她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家庭住址、身份证照片、电话号码以及父母、同学等通讯录后,拿到了一笔2300元的贷款,继续弥补此前的网贷“漏洞”。令张欢没有想到的是,仅仅短短两个月时间,这笔2300元的“小贷”,竟然滚成了10万元的“巨债”。随着贷款不断逾期,她被催债,对方甚至称要到法院起诉她。家人和同学知晓后,都觉得她可能被骗了。4月9日,在家人和同学的劝说下,张欢来到西昌市公安局,当刑侦大队的民警听了她的讲述后,民警判断她“欠”的10万元,是遭遇了“套路贷”。张欢回忆,当时因实在无力偿还,各种催款电话、短信接踵而至,她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威胁、恐吓的催债电话或短信轰炸,称她是老赖,甚至包含一些侮辱性语言。“电话反反复复地打,一直发短信验证码,手机一刻没有消停过,各种方式逼着你还钱。”对方称,他们是催款公司人员,如果不及时还清贷款,就会将欠款的事告知亲戚朋友,让她“身败名裂”。焦点:2300元如何变10万元?张欢也向成都商报记者讲述了被“套路”的过程。“我当时想借3000元,但是对方说写借条要翻倍,然后就写了6000元、借款期限为7天的借条,其中有3000元作为押金。实际上,最终到手只有2300元,对方已经把一周的利息700元扣除。” 张欢介绍,对方解释这是行规,业内都是采取“借一押一”的方式借款,不接受就没人借给你,对方称如果不违约只需要还款3000元。但是,很快一周过去了,张欢无力还款。因此,对方会不断给她推荐其他借款人,让她先从别人那里借来还款。就这样,她只有同意对旧的借款进行平账,而新的借款又重复前面的步骤,借款金额不断垒高。“其中还有一项貌似很人性化的提议,对方会告诉你还不上全款可以还借款总额的30%作为续期,再续一周。”张欢介绍,随着借款进行,对方会不断缩短借款期限,“最初是一周,但是到了后来,对方将借款期限从一周逐渐缩短至五天、四天、三天……”这样故意制造逾期困局,但如果逾期,要按照本金的30%罚息,押金全部扣除。要还清之前的逾期欠款,就要进行翻倍的借款,“比如3000元逾期,对方就要让你还6000元再加上逾期的费用,但是如果要借6000元,你再次借款就要写下12000元的欠条……借款金额就会不断被翻倍垒高,而实际拿到手的仅仅是第一笔借款。”张欢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还2万多元。随着借款和逾期次数增多,2300元借款“转账”就翻成了10万元。这段时间,张欢多次来到公安局提交相关证据,她仔细算了算,这2300元的“套路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翻了四十多倍。调查事实上,张欢的遭遇并非个案。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与一般的校园贷不同,“套路贷”不需要大学生用照片等方式抵押,其无抵押、手续简单、快速放贷的诱饵更是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上钩。放贷对象:半数是在校大学生张欢表示,她知晓有几名同学遭遇和她相似的“套路贷”,但因碍于面子,又或是没有意识到是诈骗行为,家里为了解决事情把钱还上了,因此都没有报警,“上个月,有个同学的家长还了20多万。”小伙子张凯(化名)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钱不够开销,他在微信上找人借款1000元,同样被“套路”,借款很快就翻到2万多元。随着借款逾期,张凯无法偿还,每天数十名个电话轰炸他和家人,后来家人帮他还了2万元,但还有几千元没有还清。但是,这些催款人并不罢休,将他的照片PS成色情照,发给他通讯录的所有好友。之后,他和家人不堪其扰,到西昌市公安局报案。“从西昌市目前的报警情况来看,受害者多为女性,半数是在校大学生,几乎都是在微信上借款。”民警马永超介绍,从目前侦查的情况来看,女性将此类事件告诉家人及朋友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容易被“套路”;而在校大学生因为经济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有的人还有攀比心理,还款能力差也容易被套路,因此他们都成了“套路贷”的重点对象。总的来说,借款的人经济实力都不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到期基本无法还清借款,最终陷入层层圈套。为啥上当:“只享受花钱,不考虑后果”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和不想让家人知道的特点,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充分利用了贷款大学生的虚荣心,以“行业规矩”“借一押一”“借一押二”等各种名目为由,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虚高借款合同”等明显不利于借款人的债务合同,非法获取“手续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金钱利益,过程中采取“肆意认定违约”“贷款平账清账”等方式,达到非法索取巨额金钱的目的。“很多年轻人有攀比心理,也比较爱慕虚荣,再加上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只顾着享受花钱带来的**,没考虑到后果。等到还不上钱了,才后悔不已。”一受骗大学生说道,在物质诱惑和对钱的渴望面前迷失了自我,“当身边的同学们拿着最新的苹果手机,只有我一个还是前几年款的安卓手机,感觉怪怪的。”因此,想到了用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张欢表示很后悔,家人准备帮她将正规网贷平台上的贷款还清,拒还“套路贷”欠下的钱,而她打算毕业后考一名教师,好好工作和生活。当地警方: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目前,西昌市公安局已经在网上发布了“套路贷”专门警情通报,西昌市公安局还指派民警到各大中学校宣传,提醒广大学生及市民防骗。针对西昌发生的多起“套路贷”,西昌警方表示,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各种形式的“套路贷”进行严厉打击。“‘套路贷’与高利息贷不同,比高利息贷危害更大,套路更深。”民警马永超介绍,“套路贷”属于一种诈骗行为,是非法侵占公民的财产,与高利息贷等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新型犯罪。“套路贷”在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西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杨彪表示:最关键的还是大学生要提升责任意识、信用意识和理性消费意识,自觉抵制各种非理性消费的诱惑,加强金融知识与法律知识的学习,避免因借贷问题遭人诈骗。若确实遭遇了“套路贷”,应该告知家长、老师等,并及时报警,保存好相关证据提供给公安机关,减少自身财产损失。如遇有上门索“债”者,请立即报警。律师说法:此类案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套路贷”案件涉案人员众多、犯罪环节多、法律适用难,办理时存在取证难等诸多难点。不过,随着网贷平台全面整治的展开,全国多地也开始了“套路贷”的专项治理。“遏制‘套路贷’要事后打击,更要事前防范,防范重于打击,这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四川谦亨律师事务所张天鸿律师认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依法严格监管,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坚决有效遏制“套路贷”犯罪活动;高校应担负起安全防范教育责任,可开展针对“套路贷”的普法讲座,提高学生对不法侵害的辨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并对受害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张天鸿律师表示,因此类案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中央及国家各司法部门对此类案件提高了重视程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2018年1月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18〕1号)第20条也专门对“套路贷”进行了规定: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强立债权、强行索债的,应当根据案件具体事实,以诈骗、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抢劫、虚假诉讼等罪名侦查、起诉、审判。关注理财分享公众号(格格说财经:licai80),第一时间学习理财知识,助力财富增长!【免责申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页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推荐
快速精准找贷款
委托申贷(免登录)
贷款顾问帮你贷款比“校园贷”更可怕!女大学生借款2300元,两月后被逼还10万!比“校园贷”更可怕!女大学生借款2300元,两月后被逼还10万!成都商报百家号在经历无数次心理斗争之后,张欢(化名)终于鼓起勇气,走进西昌市公安局报案,希望尽早结束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23岁的张欢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今年春节,她陷入一种新型的“套路贷”陷阱,从一笔到手2300元的贷款开始,短短两个月时间,她就被逼还10万元,陷入一个无尽的深渊。事实上,张欢的遭遇并非个案。最近,西昌市公安局已接到多起“套路贷”警情。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继“校园贷”整治之后,一种新型的“套路贷”开始在高校蔓延:一些不法公司或个人以小额借贷为名,层层布局债务陷阱,诱骗或强迫他人陷入借贷圈套,借款人的债务在短时间内呈数十倍翻滚,继而以暴力催收等手段实施诈骗和勒索。警方提醒:“套路贷”比“校园贷”、“高利贷”危害更大,属于违法犯罪的新型诈骗行为。如遭遇“套路贷”,请尽快报警,避免人身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张欢收到的催款信息案 例 短短两月 “小贷”滚成“巨债”4月11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见到了张欢,她看起来有些憔悴。张欢说,最近一段时间,她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连晚上睡觉都会梦见有人催债”。“噩梦”始于3月20日,张欢微信上的“借款”大量逾期了。但这一次,她发现自己的贷款漏洞实在无法补了。催款:每天上百个电话轰炸因实在无力偿还,各种催款电话、短信很快接踵而至,张欢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威胁、恐吓的催债电话或短信。“电话反反复复打,一直发短信验证码,手机一刻都没有消停过,各种方式逼着你还钱。”对方称,他们是催款公司人员,如果不及时还清贷款,就会将欠款的事告诉亲戚朋友,让她“身败名裂”。“窟窿越来越大,欠的实在太多,根本还不起。”张欢无奈地说。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看到,张欢的手机微信上有诸多催款信息:“本公司已委托催收公司,进行全天、全年催收模式,还款唯一指定微信,转到其他方本公司不认;你这样我们只会采取措施,联系当地催收,你要是不想事情闹大,就主动联系我们……”▲张欢收到的催款信息“他们将我的身份证照片和欠款信息,群发给通讯录的所有好友。”张欢说,特别是4月初那几天,她的家人和同学每天都接到数十个电话轰炸,“那段时间,严重影响到我的正常学习、生活,我也觉得对不起家人”。贷款:两月欠10万“巨债”张欢来自四川某县农村,家庭并不富裕。2014年,她考上省内一所高校。大二的一个假期,张欢第一次网贷了2000元,用于外出旅游。此后,张欢开始在各种网贷平台借钱,用于日常花销。随着网贷次数增多,张欢根本无力偿还,不得不通过更多网贷平台借更多的钱,填补先前借的本金及高额利息。“很多时候就只能用下一个平台借的钱,还上一个平台到期的钱,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债务越滚越大。”张欢说,她在数十个网贷平台的APP上借钱,累积了几万元债务,目前家人帮她还了一部分。“能借钱的平台都借了,后来有的平台审核监管更严了,也借不到了。”转折发生在今年春节,有陌生人加了张欢微信,问她需不需要贷款。她向对方提供了家庭住址、身份证照片、电话号码以及父母、同学等通讯录后,拿到一笔2300元的贷款,继续弥补此前的网贷“漏洞”。令张欢没想到的是,短短两月,这笔2300元的“小贷”,竟然滚成10万元的“巨债”。随着贷款不断逾期,便出现了上述大规模催债。4月9日,在家人和同学劝说下,张欢来到西昌市公安局报案。刑侦大队民警听完她的讲述,判断张欢可能遭遇了“套路贷”。▲张欢收到的催款信息焦点:2300元如何变10万?“我当时想借3000元,但对方说写借条要翻倍,然后就写了6000元、借款期限为7天的借条,其中有3000元作为押金。实际上,最终到手只有2300元,对方已经把一周的利息700元扣除。” 张欢介绍,对方解释这是行规,业内都是采取“借一押一”的方式借款,如果不违约只需还款3000元。很快一周过去了,张欢无力还款。对方又不断给她推荐其他借款人,让她先从别人那里借钱还款。就这样,她只有同意对旧的借款进行“平账”,而新的借款又重复前面的步骤,借款金额不断垒高。“其中还有一项貌似很人性化的提议,对方会告诉你还不上全款,可以还借款总额的30%作为续期,再续一周。”▲对方会不断给她推荐其他借款人,而手续也更简单张欢说,随着借款持续,对方会不断缩短借款期限,“最初是一周,后来从一周逐渐缩短至五天、四天、三天……”故意制造逾期困局。如果逾期,则要按照本金的30%罚息,押金全部扣除。▲张欢收到的催款信息要还清之前的逾期欠款,就要翻倍借款。“比如3000元逾期,对方就要让你还6000元再加上逾期的费用;但如果要借6000元,你再次借款就要写下12000元的欠条……借款金额不断垒高,实际拿到手的却仅仅是第一笔借款。”张欢说,随着借款和逾期次数增多,2300元借款很快就翻成了10万元。“这比‘校园贷’可怕多了。”张欢仔细算了算,这2300元“套路贷”,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翻了40多倍。▲张欢收到的逾期信息现 状 受害者多为女性,半数是在校大学生事实上,张欢的遭遇并非个案。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与一般“校园贷”不同,“套路贷”不需要大学生用裸照等方式抵押,其无抵押、手续简单、快速放贷的诱饵吸引了很多大学生上钩。张凯(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钱不够开销,他在微信上找人借款1000元后,很快就翻到2万多元。随着借款逾期,张凯无法偿还,每天数十名个电话轰炸他和家人。在家人帮他还上2万元、尚有几千元未还清的情况下,催款人又将他的照片PS成色情照,发给通讯录所有好友。之后,张凯到西昌市公安局报案。家住西昌的年轻女子李敏(化名)也有同样的遭遇。前段时间,她通过微信借了一笔3000元的贷款,但实际写下了5000元的欠条,对方还单方面制造银行流水,她多次被“套路”,借款翻到2万多元。李敏说,她是搞销售工作的,每个月都拿出部分工资来还借款,“但好像永远还不完,欠的越来越多”。李敏的家属介绍,他们每天都被催款电话或短信轰炸,“对方说如果不还款,还要到西昌来报复我们一家”。由于担心出事,她们一家向西昌警方报警。“从西昌市目前的报警情况来看,受害者多为女性,半数是在校大学生,几乎都是在微信上借款。”西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马永超介绍,从侦查情况来看,女性将此类事件告诉家人及朋友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容易被套路;而在校大学生因为经济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款能力差,也容易被套路。因此,他们都成了“套路贷”的重点瞄准对象。▲张欢向对方打的3000借条,实际到账只有1000多元揭 秘 “套路贷”五大套路:制造银行流水、故意让人违约……警方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套路贷”是一种概括形象的说法,简单来说,是以民间借贷为名,行诈骗之实。据西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马永超介绍,近年来,国内多地都出现“套路贷”案件,目前西昌已有多人报案,此类案件反映出当前“套路贷”犯罪的五大套路。一、制造民间借贷假象。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合同”及“房产抵押合同”,同时还有以“行规”为名,欺骗或逼迫受害人签订翻倍的借条。二、制造银行流水痕迹。与被害人签订合同后,不法分子按合同向被害人转账,但要求被害人将汇款立即取现并交还给团伙,从而制造已向被害人交付借款的假象,既是后期讨债的“工具”,又是逃避打击或实施诉讼逼迫受害人就范的证据。三、单方面认定违约,并要求偿还“虚高借款”。为追讨虚高债务,犯罪分子往往刻意造成被害人违约,例如被害人如期还款,团伙使用短信不回、电话不接、“玩失踪”等手段拒绝接收还款,刻意拖延并造成借款人逾期还款困局等。四、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被告人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被害人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不同团伙间通过“转单平账”手段让被害人的债额短期内几何式倍增。五、软硬兼施“索债”。或者提起虚假诉讼,通过胜诉判决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实现恶意讨债。或者犯罪团伙以各种暴力、胁迫手段追讨债。打击 涉“套路贷”案集中爆发全国多地已开始专项治理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涉“套路贷”案件在今年集中爆发。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地都出现“套路贷”案件。有的借款人最初只借了几万元,最终却被逼还数百万元。“套路贷”案件涉案人员众多、犯罪环节多、法律适用难,办理时存在取证难等诸多难点。不过,随着网贷平台全面整治展开,全国多地也开始了“套路贷”专项治理。 四川谦亨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天鸿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2018年1月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18〕1号)第20条也专门对“套路贷”进行了规定: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强立债权、强行索债的,应当根据案件具体事实,以诈骗、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抢劫、虚假诉讼等罪名侦查、起诉、审判。据澎湃新闻今年1月报道,20岁的上海在校女大学生因身负500万元“巨债”,名下两套房屋被查封。原来,一切都是“套路贷”团伙设下的局,其“男友”也是一名“套路贷”中介。从10万元借款开始,通过几轮“平账”,这名女大学生的借款半年时间就滚成500万元。上海闵行法院对这起“套路贷”案件作出宣判,24人分别获刑,最高13年。针对西昌发生的多起“套路贷”,西昌警方表示,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各种形式的“套路贷”进行严厉打击。提 醒 “套路贷”属于诈骗行为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套路贷’与‘高利贷’不同,比‘高利贷’危害更大,套路更深。”民警马永超介绍,“套路贷”属于一种诈骗行为,是非法侵占公民财产,与“高利贷”等有本质区别,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新型犯罪。“套路贷”在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 张天鸿认为,要遏制“套路贷”,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依法严格监管,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坚决有效遏制“套路贷”犯罪活动;同时,高校应担负起安全防范教育责任,可开展“套路贷”普法讲座,提高学生对不法侵害的辨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并对受害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此外,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消费观。 西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杨彪提醒,学生若遭遇“套路贷”,应该告知家长、老师等,并及时报警,保存好相关证据提供给公安机关,减少自身财产损失。如遇上门索“债”者,请立即报警。张欢表示,家人准备帮她将正规网贷平台上的贷款还清,但拒还“套路贷”欠下的钱。曾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编辑 刘艳美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成都商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西部影响力最大主流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贷款16万利率6℅一月还2300元一年利息是多少_百度知道
贷款16万利率6℅一月还2300元一年利息是多少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保险类行家
采纳数:1468
获赞数:5396
毕业于长安大学应用数学系,学士学位,目前从事保险行业相关。
年利率为6%,那16万一年就要交纳利息为:%=9600(元)。月还款2300元,应该是本金加利息一起偿还,应该是等额本息计算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应该是8.9年,不到9年。
zyrdahai98981
来自经济金融类芝麻团
zyrdahai98981
采纳数:4601
获赞数:10261
参与团队:
  你自己已经说出了年利率为6%,这就意味着每贷款100元就要向银行交纳6元的利息,那16万一年就要交纳利息为:%=9600(元)。  你所说的月还款2300元不知道是根据什么为基数计算出来的,月还款2300元,一年就要偿还本金为:00(元),00=5.7971年,接近6年,你什么时候见过还款期限是不足年的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保险类行家
采纳数:27004
获赞数:59729
毕业于先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从事项目管理、投资咨询、建设工程等10多年经验。任工程项目经理
这个不好算,关键看你还多少年?还款方式是什么。
采纳数:46
获赞数:84
利息=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自己算吧!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银行按揭贷款十万元5年期,年利率6.75,但在还款计划中银行出59期,月还近2300元,5年利息近_百度知道
银行按揭贷款十万元5年期,年利率6.75,但在还款计划中银行出59期,月还近2300元,5年利息近
银行按揭贷款十万元5年期,年利率6.75,但在还款计划中银行出59期,月还近2300元,5年利息近35000元,比其他行高太多,我是每月还款,怎么这么多利息,如5年到期还本付息我能理解,这种...
银行按揭贷款十万元5年期,年利率6.75,但在还款计划中银行出59期,月还近2300元,5年利息近35000元,比其他行高太多,我是每月还款,怎么这么多利息,如5年到期还本付息我能理解,这种就看不懂了,请高手详细指点谢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提问者悬赏30(财富值+成长值)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保险类行家
采纳数:27004
获赞数:59729
毕业于先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从事项目管理、投资咨询、建设工程等10多年经验。任工程项目经理
.75%/12=562.5元。本金==1694.92元。第一个月还款.5=2257.42。如果是等额本金还款。利息会逐月减少。不会是35000元。
是等额本息,
我看是安年息12计息的,业务员说是年固定利息697/万元,我如果5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135000,我能理解,这个我就不懂了,他说什么如贷一年期年息1200元/万元,但我是按揭月供,不明白请指点,是否有可能是银行工作人员弄错了,不明白请详解谢谢!
既然是年息12%计算的。那就差不多。业务员说的不对。你一年的利息不是1200元/万元。你把利息栏加起来就是。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贷款还款一年后一次性还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