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身在其境,下句话怎么说说:意于此境。

中国联通四大举措助推“一带一路”:今年82%境外拟投资项目圈定于此_网易财经
中国联通四大举措助推“一带一路”:今年82%境外拟投资项目圈定于此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联通四大举措助推“一带一路”:今年82%境外拟投资项目圈定于此)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在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头戏之一就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作为通信运营商,这也是其扩展海外业务的重要契机。以中国联通为例,其在近年来确立了“一带一路信息服务的优选运营商”的愿景,并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其国际战略的重点方向和国际业务的重要增长点。记者了解到,中国联通推出了四大举措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其中包括打造“一带一路”信息高速公路、加强“一带一路”全方位通信合作、推出“丝路”六大行业应用、大幅下调“一带一路”通信资费等四个方向。其中,打造“一带一路”信息高速公路是首要举措。中国联通在全球拥有丰富的国际海陆缆通道和局站点资源。中国联通高度重视主要经济走廊和信息港的国际网络资源部署,致力打造“一带一路”通信服务能力,构建全球高速传输网络,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一方面,中国联通加大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共建国际海陆缆。仅以中国联通自主建设的中缅国际穿境陆缆系统为例,作为国内运营商首个完全境外建设的光缆干线项目,该陆缆系统连接中国瑞丽和缅甸威双,极大缩短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至中国大陆的路由时延,丰富了路由选择,提高了路由安全性。再者,中国联通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双覆盖,畅通“一带一路”信息通道。除此之外,还发挥资源优势支撑“一带一路”金融活动,并积极探索未来智能网络,推动“一带一路”数字化经济。除了打造“一带一路”信息高速公路同时,中国联通还在促进“一带一路”全方位通信合作, 在“一带一路”沿线加快机构设立、加大投资力度。截至目前,与158家运营商开通国际漫游4G服务,覆盖112个国家。在海外设置10个境外全资子公司和21个办事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联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菲律宾、南非等11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2017年,中国联通境外拟投资项目中,“一带一路”区域投资占比达82%。在积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联通也在构建“一带一路”合作生态圈。中国联通积极推动与行业及产业链的合作,通过与国际运营商合作,加大网络资源共建共享,降本增效;通过与境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及时精准地提供资源保障;注重挖掘在IDC、ICT等方面的合作机会,拓展合作空间等等。另外,围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联网发展,中国联通面向“丝路”金融汇通、信息互联等六类重点行业客户,整合产品和服务,打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助力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降低通信成本,中国联通不断加强与境外运营商的谈判力度,促进资费下降。2015年以来,中国联通已先后8次下调国际漫游资费,尽最大努力降低国际结算价格,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优惠的境外通信服务。今年5月,中国联通已大幅下调“一带一路”国家和热门、重点方向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其中25个国家和地区资费下调至0.49元/分钟,于此同时,还下调了“一带一路”区域国际漫游资费,数据漫游涉及19个国家地区,最大降幅高达97%等等。除此之外,中国联通不断创新资费模式,通过优化数据包天产品,提供高品质国际漫游服务。从今年5月开始针对不同区域,推出两款“自动升级优惠”套餐,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该套餐5元起步,自动升级到每日25元/55元费用封顶,含每日100MB/60MB高速流量及常速全天无限量上网。用户免于申请订制,降低消费门槛,避免高额漫游费的发生。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火大。按照这个道理推下去,一切钢铁、石头,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离不开这四大。而这外面的四大,佛法认为,也就是对“一切唯心造”的解释,是由众生心中内在的四种烦恼,即贪、嗔、痴、慢衍变出来的,是一种假相。
虽是假的,但我们觉得十分真实,根本不虚,原因就是坚固的执着!你内在烦恼有多坚固,外面的这四大就有多么真实!因此,当真正的用功修行,把自己内心的贪、嗔、痴、慢习气彻底给断掉了,坚固的执着也彻底没有的时候,那么外面的地、水、火、风也就成了虚幻的影子,我们来去互相根本无碍,也就空了。
行,要彻底除掉自己内心中的贪、嗔、痴、慢,改造自己的灵魂,就必须严格的按照佛说的,以戒、定、慧的次第去修行,亲自验证,看看前面提到的“一切唯心造”的理论是否正确。
证,就是通过修行,彻底除掉自己内心中的贪、嗔、痴、慢以后,最后得到结论性的证据。那时候发现身心世界果然在你的境界中是空如梦幻,这是自证、自悟、自解脱的事情,别人无法替代你通过实践修行来证明这个“一切唯心造”理论的正确性,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信、解、行、证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实践验证的过程,而实验所用的仪器和实验室,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心。所以,三皈依里的第一皈依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里的“体”就是用你的身体亲自修证、验证,从而体悟、理解、明白这个宇宙生命、身心世界的实相——“一切唯心造”。由此可知,这四个中若缺少一个内容,都不是完整的佛法,尤其是最后的证据,真修实证是佛法不败于世间的根本。
而佛法的修行是按照戒、定、慧的次第去做的,由持戒生定,由定生慧。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掌握两个内容:一个是根本见地,另一个就是次第,就是修证的步骤和顺序。
根本见地就是我们依据的理论,即一切唯心造,心外无一物可得,都归于空。如果你偏离了这个,只在外面的事相上找真东西,那么修行一定会出错,所以,“空”就是我们佛教的正知正见,要牢牢把握。佛教区别正邪,就在于这一个“空”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如果只执着外面的事相,那么你就是邪。“诸法缘起性空,了无自性,无我空性”,这是佛法的正知正见。相反,我执、我见、身大、我慢绝对就是邪。
第二个是次第,就是告诉你先修什么,后修什么。搞一项科学研究,都要有严密的程序和操作步骤,如果中间发生错误,那么肯定会出事故。佛法的修证也是如此,一旦次第的顺序搞错,轻者,你得不到任何结果;重者,就把你自己搭进去了,譬如着魔、发疯、发狂。所以,次第很重要!
掌握了这两个重点,你如法修行,到最后就能得到一个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前面“一切唯心造”的理论。那个时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你把心里面的贪、嗔、痴、慢都除干净了,但地、水、火、风还没空,还能把你给障碍住的话,那么你可以否定“一切唯心造”的理论。如果你没真修实证到那个程度,就妄自去否定“一切唯心造”,佛法讲:你没资格,因为你没证据。我们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到历代祖师都留下了他们的证据,如舍利、肉身像等,也正因为有这些证据的存在,无量众生才能相信佛法,凡夫恶人等才不能否定和毁灭佛法。
同时我们在寺院里看到很多佛像,佛像是表法的,是向我们讲明一种道理,而不是让你把它作为神灵去膜拜。因为“理”非相而不能表,非事而不能明;“事”非相而不能见,非理而不能通;“相”非事而不能立,非理而不能解。
比如降龙罗汉,他表断贪欲。因为龙在所有动物里面是情欲最重的,是水中之王,能主水,水对应的是众生的贪欲,如果你把贪欲断的干干净净,那么水就淹不死你,而且水里的众生不会伤害你,并且会听你的指挥;伏虎罗汉,他表断嗔恨。因为老虎是山中之王,山能生火,火大对应的是嗔恨,如果你把嗔恨断的干干净净,那么火烧不死你,到了山里面,狼虫虎豹绝对不会伤害你,而且还听你的指挥。
再比如西方三圣,中间的阿弥陀佛显大丈夫相,旁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显贵妇人相。告诉你们,佛菩萨没有男女之分,有男女者,因为有情欲,所以才感应出男女。出了三界成为罗汉之后,就没有情欲了,所以没有男女相。罗汉都没有男女相,那佛菩萨就更没有男女相了。所以,这里的西方三圣像是表法的。阿弥陀佛大丈夫相,表的是根本智,就是前面讲的宇宙生命、身心世界最根本的道理。观世音菩萨表的是利他,大势至菩萨表的是自利,女相表慈悲。观世音菩萨利他度众生的时候,两边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善财童子表智慧,龙女表慈悲。意思是说,观世音菩萨度众生的时候,除了要慈悲外,还要有智慧。因为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要观机逗教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度化,这就是悲智双用。
回过头来再到信、解、行、证,这是我们研究佛法的四个部分,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因为身心世界本是一体,把自己身心研究清楚了,整个世界万物也就明白了,这比世间的科学研究要更严谨,但与他们有个本质的区别。世间的科学研究,他们都是研究外边的事物和物质,是心外求法。而我们佛法正好相反,以你的身心为实验对象。因为我们说过:一切唯心造,心外无一物可得。所谓: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者,即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要把“一切唯心造”这个佛的知见,告诉给众生,解释给众生,实践于众生,最后证明给众生,仅此而已,别无因缘。
UID14482 帖子5857 积分40608 阅读权限250 查看详细资料TOP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金座 大 中 小 发表于
07:27 只看该作者
礼佛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讲义 五台山比丘果戒开示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二)(五台山比丘果戒)
第二部分:礼佛。
性觉灵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露堂堂。三宝是慈航。一瓣心香皈礼法中王。
“性觉灵明”的“性”,就是上面讲的体解大道里面的道。道教说,道先天地之先而有。其实自性本无生灭,哪有先后之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我们佛教把它称为“性”。不要以为这个“性”与我们无关,不!它是我们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因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和我们最亲近。所谓: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也。因为从未离开过我们半步,所以我们才能用身心去体察到它。
“觉灵明”说的是我们自性的作用、特点和相貌,即是自性的体、相、用。体就是特点,相就是模样,用就是作用。“觉”就是它的作用,能觉能察,对一切东西都能觉察。“灵”就是它的体,特点,也就是说,我们自性的特点是很灵的。“明”就是它的相貌,光明而清净。又“觉灵明”者是涅槃三德,即法身、般若和解脱。法身无相,但尽无明,故说明;般若无体,如幻用智,故说灵;解脱无用,但离诸妄,故名觉。
“寂照真常”即寂而常照,这个可以和“性觉灵明”对应起来看。性对应寂,觉对应照,灵对应真,明对应常,也就是性寂、觉照、灵真、明常。合起来讲,就是自性本空寂,觉照于一切,灵敏而真实,光明而常照,这是显宗的说法。如果按照密宗来讲,“性觉灵明”就是密宗的四皈依。“性”就是他们讲的金刚上师,自性就是法身,是根本上师。“觉”是觉而不迷为佛,所以是皈依佛。“灵”正而不邪为法,所以叫皈依法。“明”光明清净,净而不染为僧,即皈依僧。这就是密宗里的四皈依。“寂照”就是密宗的空乐双运,也叫空明双运,即智慧和光明双运。“真”就是不加造作的大手印的境界。“常”是不变易,无增损,是大圆满的境界。合起来说,这是空乐双运,不加造作的大手印境界和大圆满境界,所以密宗里有很多双身像,那个就表示智慧和光明,即空明双运。
{居士问:什么叫大手印?
师答:密宗修法时要打手印,大手印就是无手印。}
那么“性觉灵明,寂照真常”这两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怎么应用?当初释迦牟尼佛说:“大地芸芸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如果离开妄想执著,则自然智、根本智、无师智自然显现。“性觉灵明”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前面说的涅槃三德,就是我们真实的智慧德相。“寂照”就是让我们把妄想执著放下,静静地回光返照。那么怎么去寂照呢?
你看以前山里面的老修行人,他在那个地方静坐,把眼、耳、鼻、舌都收住,妄想杂念都静止,非常寂静,然后用智慧去照,“照”就是回光返照。当心非常清净的时候,心非常敏感,这种敏感的特性就是我们的智慧。敏感到什么程度呢?没有用过功夫的人,说出来你可能都不相信。就是说很远很远的地方走来一个人,或者有什么东西,他都能知道,而且判断非常正确。不明白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神通,不!这不是神通,这是我们本自所具有的一种智慧。这些老修行人在山里面静修、入定的时候,四十五里路以外的山上,那个蚂蚁叼着草走的声音,他都能听的清清楚楚。而且在他的境界里,那个声音就跟拉锯子的声音一样大。
象禅宗大德来果老和尚,如果他在这个楼上面打坐,楼下面虫子跑,跳蚤打架,他都能听见。如果他在这里静坐的时候,山下上来一个人,他就能听见。从那个人脚步声的轻重缓急,他就能听出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他的性情是急躁还是柔和。如果那个人进到院子里面,老和尚虽然坐在里面,但一听到院子里这个人的呼吸声,马上就能判断出来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而且还能精确的判断出这个人干的这件事情能否成功?也就是说,这个人干的这件事情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老和尚都能判断的相当精确!如果你再进来的话,他用眼睛一看,从你的神情气色,就能把你的过去、未来好多东西都判断出来。不知道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神通,不是!这是一种智慧,什么智慧呢?就是说的这个“性觉灵明”非常敏感。那么这种智慧虽然一切众生都具有,但为什么显现不出来呢?原因就是没有用寂灭的方法去养。
象释迦牟尼佛,一个大涅槃,没有出没有入,所以他的智慧是非常厉害的!过去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了。也就是说“性觉灵明,寂照真常”这两句话,就把我们佛法的根本性的东西道出来了。你们皈依佛法要干什么?以后就要完成这两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和佛一样的功德,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自性里面,过去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了,和佛无二无别。但是,因为我们在无量劫里,生死轮回中,六根随六尘,不能住在清净里面,所以我们的这种自性、智慧显露不出来。明白这个之后,我们以后要干什么呢?就是知道要修寂灭法,寂灭法就是清净、安静的意思。
所以说佛弟子一定要会修清净法,喜欢安静。越安静、越寂静、越清净的那种环境,佛弟子应该越喜欢。因为越清净、越安静,六根越容易安住下来,六根不动,安住下来的时候,我们的这种自性智慧才能养出来,也叫保养出来。
因此,念佛的人不要往热闹的地方凑,不要让眼、耳、鼻、舌、身、意往外散乱。为什么呢?因为你越散乱,越迷惑颠倒,自性的智慧越显露不出来。佛法以寂灭为体,以无相为宗,以无念为用。
过去的老和尚说:“道场以无事为兴盛,山门以清净为庄严”。就是说一个道场,越没有事,越清净,就越兴盛。山门也不在于你修建的多么漂亮,而在于当你走到门前,能感觉到一种寂静,这才是真正的庄严。
我们世间的凡夫认为,寺院人越多,香火越旺盛,今天搞修建,明天搞佛事,就跟菜市场一样,人来人往的才叫兴盛。错了!在佛法里来判断,那是一种衰相,是衰败的预兆。真正的兴盛是每天除了听经、闻法外,就是禅坐。静静地往那里一坐,寺院也没有人来往,也不搞什么门票旅游,那种道场是最兴盛的!为什么呢?过去的老和尚说过:“若人修造七宝塔,不如静坐一须臾(四十五分钟左右),宝塔终究化为尘,一念清净成正觉”。
因为寂灭、清净和我们的自性相应,所以一念清净就能种下成佛的种子,将来必定成佛。这里的“觉”就是菩提,所以你们常说要发菩提心,怎样才能发起这个菩提心呢?你只要让自己的心归于清净,就叫发菩提心,因为与你的佛性相应。而我们现在很多的居士,今天去这里干活,明天去那里劳动,说是发菩提心,你问问自己,你的心是否清净?你是以什么样的心去劳动的?很多人是以贪心去劳动的,求功德、求福报。你问问自己,一天能赚来一块砗磲(八宝之一)吗?人家用砗磲、金砖修的宝塔,终究也要化为尘土,还不如你静静的在那里一坐,回光返照。
“昔迷今悟露堂堂”。“昔迷”,迷的是什么呢?迷的就是六根随六尘在世间一切生灭无常里面去徒劳,所有一切奔波,所有一切执着,到最后唯有一场苦!唯有一场空!凡夫都在外面的事相上争高低、评贵贱、说是非,所以叫做迷。我们在没有修佛法之前,都干这样的事,所以叫做“昔迷”。外道心外求法,不识自性,所以叫做邪,也叫迷。我们在没有修学佛法之前,我们都是外道!
有人说:“佛教以外的就是外道,不念佛的人就是外道”,不能这么说啊!我们不能说人家天主、基督就是外道,正确的定义是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在我们穿袈裟,拿了皈依证的人里面,外道挺多的。相反,在人家儒家、道家、耶稣、天主教里面,也有咱们佛弟子。他们只要往心上用功,不向外求,都是佛弟子。《华严经》里就有这样的讲法:无论是外道还是佛子,得正觉者,皆名菩萨。所以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外道的概念,要搞清楚!
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象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须菩提尊者,那是大阿罗汉,多厉害啊!但他们在没有遇见释迦牟尼佛之前,全是外道!就是说,你再聪明、再厉害,如果没有佛法的指点,我们永远都是外道!
有个公案说的是永嘉禅师,他在没有遇到六祖大师的时候,就已经开悟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明白了宇宙生命、身心世界的那个根本的东西,他也很自信的,觉得自己开悟了。有一天六祖大师的弟子行脚到他那里,因为六祖大师的弟子也是开了悟的,说了没两句话,大师的弟子就知道这是个开悟的人,就问永嘉禅师:有没有人给你做印证?永嘉禅师说:没有。六祖大师的弟子说:我佛法里面,无师自证者那是天然外道。永嘉禅师一听,就向大师的弟子说:那你给我做印证吧?六祖大师的弟子说:我的话没有份量,没有加持,你去曹溪找六祖大师,因为六祖大师拿到五祖的衣钵了,他的语言有份量,有加持。然后永嘉禅师去找六祖大师,目的就是让六祖对他点头认可。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传承和加持。同样的一句话,你说出来,和人家说出来,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给大家讲过回向上的事情,你自己想了很多回向的语言,也许对你而言是对的,但是你不要往外传,也不要给别人教,因为即使你的发心是清净的,但是没有加持力。所以给人传和教的内容一定要出自大乘经典,因为大乘经典里的内容是十方诸佛在用,历代祖师也用,龙天鬼神、土地山神跟这些话都相应,所以有加持。而现在流行的很多小册子,是一些人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和体会,这个你自己可以用,但不要往外传。象刚才讲的那个公案,六祖大师的弟子那也是一个开悟的人,人家是可以给永嘉禅师做证明的,但是人家明白这个道理,说我的话没有份量,没有加持。其实开悟了的人说话哪能没有份量呢?要知道大善知识都很尊重正法传承上的清净和加持,不象现在,在家俗人,抽烟喝酒都不在乎,自恃有点聪明学术,就给别人“传法印证”。
“今悟”,就是说你们现在知道皈依三宝,修寂灭法,来显现你们自性,想获得和佛无二无别的这种智慧,所以你们悟了,觉悟了。“露堂堂”,这个“露”,记住!他本自具有,只是显露出来而已,并没有说,你从外面找到了,得到了。因为佛性、智慧,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你只要在那里修寂灭法,安安静静的静修,那个智慧就能显露出来,和佛无二无别的功德就能显露出来,所以叫做“露堂堂”。“堂堂”就是不加造作,真实不虚,堂堂正正。因为是自家本来面目,何须造作,真实归宿,更无欺狂。
“三宝是慈航”,在脱出轮回成佛道的这条路上,只有三宝能为我们引导路,所以叫做三宝是慈航。一切世间凡夫和外道,你再聪明,再有学问,也属于世智辩聪(八难之一),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在社会上念书,念十几年,几十年,没有一个学校给我们讲这个,也没有一门学问给我们讲这个。走入社会后,人们在各种外道学术和世间学术里面转圈子。学气功,搞这个教那个教,亲近这个名人那个学者,没有一个能把这个东西彻底的暴露出来。为什么?这是一个真理,这需要修证才能发现!而完成这件事情,唯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祖师!没有自己修证的人,是不会发觉这个真理的!所以这条路上,三宝是慈航,唯有依靠三宝!当然,一定要依靠真正的三宝,可不是假的三宝,现在末法时代,环境很复杂,真假难辨啊!
最近有很多人都崇拜藏密,我在藏地待了三年,发现那里很多汉人对显宗的理论都不通达,基本都落在名相里面,而且在那里住的时间越长的人,心理越不正常!因为汉人自小接受的传统文化跟藏地的不一样,汉人到了藏地就到处打听哪里有大活佛,大修行人。你问到的那个人,他介绍给你的恰恰就是他那个家族的活佛或是他的亲戚,因为他知道你要供养。然后他就给你说这个活佛有多厉害,在他娘的肚子里就是活佛。生下的时候有什么瑞相,能把太阳定在空中,能让河水倒流,说的都是一些传奇性的故事,那比释迦牟尼佛还要厉害!汉人很虔诚啊,一听这么厉害,马上就上当。然后跟活佛接触时间久了,心里就开始有点怀疑,但也不敢乱说,怕诽谤大修行人。就这样,表面上很虔诚,心里怀疑的程度慢慢加重,但他对后面来的汉人,还是说这个活佛有多厉害。久而久之,就心理变态,表里不如一,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而且汉人到了那里,都互相争供养,谁的供养多,谁就在那里有面子,然后到处吹嘘,说跟某某活佛吃了饭了,跟某某活佛说了话了,拿这个东西作为一种荣耀,这实在是跟佛法不相应!
所以这一点,想修密法的人一定要知道!那里有没有法?告诉你们,密法也是佛说的法。教、宗、律、净、密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法,这个我们要承认。我们不能诽谤密法!藏地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大修行人!但人家的大修行人,是待在山里面修行,根本不会出藏地,也根本不会说汉话。真正修行的人,你一见到他,能感觉的出来。穿的非常普通,眼睛根本不到处乱看。你问什么,他回答什么,很实在的。每天就是修行,也不搞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跟我们汉地的很多老和尚是一样的。问题是如果你不懂藏语的话,彼此不懂对方的语言,无法交流。因此,你在修密法之前,最好能掌握一些藏语。
所以在藏地也有佛法,也有大修行人,我们得承认。但是对于你们经常在汉地看到的到处跑的活佛,汉话说的顶呱呱的,五十岁以下的,穿戴都是成千上万元的衣服和手表,没一个是真的!就和我们汉地争着当会长,争着当方丈,争着当主持、买小车、耍股票的那些人一样。有人说我们不能说僧人的过失,告诉你们,按照《涅槃经》中四依四不依的内容来说,这些人根本不在僧数里面,佛弟子不说僧过,是指不能说正规僧人,也就是后面要讲的清净福田僧在僧团内部的过失。
所以在求法的时候,要有一双好眼睛,要能辨别真假。虽说三宝是慈航,但如果你看错了,假的岂能称为慈航?现在很多学密的,是以一种赶时髦的心态去学密法。告诉你们,这些人不是佛弟子!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没有皈依,或者只是名义上的皈依。
还有民间的一些练气功的和顶大仙的,到处跑着采气,也说自己是念佛的,其实他们对佛法的真相根本不明白。比如有的人在阿弥陀佛像前烧了一支香,从寺院出来后不小心摔了一跤,他就认为是没给观世音菩萨烧香,观音菩萨不高兴了,赶紧回去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烧了一支香,这都是以我们凡夫的观点去理解这个事情。错了!诸佛菩萨的福报多大啊?还缺你那支香吗?他的自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还在乎你那个东西吗?所以,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都在事相上乱搞,没有正知正见,非常可怜!修学佛法的人,我们不能落在邪里面,因为佛法是很严谨的,不是你用凡夫、外道的邪见和自己的烦恼能修学的,这关键就是要依止真正的三宝,做为自己解脱的慈航!
“一瓣心香”,听着!三宝是慈航,然而成就功德就在你的一念之心!功德过失在你的一念之心,那么三宝只是给你做一个引导,起一个老师指导的作用。不要认为皈依三宝了,你的一切东西就让佛菩萨来代替,就让师父来代替,不可能的!这个师父,他只能按照佛法原原本本的告诉你们该怎样修行,但改造命运、改造因果的这件事情该怎样做?还要靠你们自己!所以说,一瓣心香。功德过失在你们一念之心,师父只不过是个引路人。三宝是慈航,三宝是指导你们的,一瓣心香,修行在你们的一念之心!
“皈礼法中王”这个“皈”字,是一个白字加一个反,这是我们佛教专有的,一般的地方不用这个字,就是让你明明白白的回光返照。“法中王”指的是佛。什么叫“法”呢?黄檗禅师说:“清净之理名之为法”。道理一旦清净无染,就叫做法。
道理有很多,有世间和出世间的,有正道和邪道的。强盗有强盗的道理,土匪有土匪的逻辑。社会上的政治家有政治家的道理,军事家有军事家的道理。往小里讲,你们家里面一家人吵架,儿媳妇婆婆吵架,各有各的道理。儿媳妇有儿媳妇的道理,婆婆有婆婆的道理。往大里讲,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打仗,美国出兵伊拉克,美国有美国的道理,伊拉克有伊拉克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为什么不能叫做法呢?原因就是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呢?都是从烦恼的根本出发。儿媳妇讲的道理,是从儿媳妇的烦恼无明中讲出来的。婆婆的道理是从婆婆的烦恼无明中讲出来的。军事家的道理是从军事家的烦恼执着中来讲的,他们都是为了财、色、名、食、睡,离不开酒、色、财、气这些东西。一个国家,一个集团都是这样的,各有各的道理。黑道上有黑道上的道理,占山王有占山王的道理。这些道理为什么不能叫做法呢?就是不清净。都是从他们自心的贪、嗔、痴里面出来的,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讲出来的道理,所以不能叫做法。
那么佛讲的为什么叫做法呢?因为佛菩萨、罗汉,他通过无量劫的修行,把自心里面的贪、嗔、痴、慢的习气毛病全部除的干干净净。也就是说,他通过无量劫的艰苦修行,把自己内心里面肮脏的东西首先掏的干干净净,因为他自己心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人我是非,一个无我的空性境界,所以他说出来的道理是清净的、无我的。因此,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讲一切道理,都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挽救众生的善根和智慧,其用心良苦!
因为佛讲的道理是清净的,所以才叫法中王。王者是最圆满、最彻底、最透彻的!所以佛讲的这个道理是最圆满的、最透彻的!
佛,他只是一切智慧的最圆满者,慈悲心是最圆满、最平等的。但是,这里面大家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佛不是唯一的,佛不是万能的”。这个要记下!虽然他是法中之王,是一切智慧的最圆满者,他的慈悲心是最平等的!但是,佛不是万能的!佛也不是唯一的!听着!一切众生只要修行都能成佛。所以,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量无边。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要修行,都可以成佛,所以佛不是唯一的,佛也不是万能的。
这一点和其它宗教是不一样的。别的宗教说,神、上帝、主都是唯一的,都是万能的,什么事情都能做。佛不敢这么说,佛说:佛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有十愿三不能。就是说,十方诸佛的大愿合起来总结为十个大愿,其中有三个大愿,佛做不到,所以,佛不是万能的。
哪三件事呢?我们经常说: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没有缘分的众生,佛就度不了,所以,无缘不度。诸佛菩萨的心是非常平等的,想把所有的众生都度了,但是没有缘分的众生,他就是度不了。第二件事是定业难转。什么叫定业难转?我们说,自己的命运自己改造,自己的因果自己承担,诸佛菩萨只能给你做个老师,但他无法代替你的因果。他想代替所有的众生都受苦,佛想这样做,但做不到,因为定业难转。第三件事是众生度不尽。就是地狱、恶道的众生度不尽,也度不完。诸佛菩萨很慈悲,他想把地狱所有的众生度的干干净净,一个都不留,想把地狱给消灭了,从此之后没有地狱了,他想这样做,但他做不到,因为众生造的业,就是往那个地方去的,实在没有其它地方可去了,所以,佛不能让地狱消失了,这就是众生度不尽。因此我们佛法说:佛不是万能的。
我们常说,地藏王菩萨发过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刚才说了,地藏王菩萨发了这个愿,可他做不到,那么地藏王菩萨能不能成佛呢?回答是肯定的:能!因为他的愿力跟佛的愿力是一样的,他就是佛,显得是菩萨相。比如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王菩萨,他们的境界和功德与佛是一样的,显得是菩萨相,那么这四大菩萨的相是报身相,和佛的报身相是一样的。
说到佛像,我们谈谈造像。《造像量度经》里讲:佛是满月脸,脸就象十五的月亮一样。菩萨是鸡子脸,类似于鸡蛋的形状。天王四方脸,四大天王显威猛相,是四方脸。《造像量度经》里把这个说的非常清楚。
所以告诉你们,现在塑得佛像,很多都不如法。按照《造像量度经》里说的,这不得利益,没有功德。因为凡夫众生是眼根为利,眼根一见,看到佛像庄严,就起欢喜心,如果不庄严,就不起欢喜心。所以说,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塑出来后,那是人天福田,那个福报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佛像塑得庄严、如法,那个福报是非常大的,供养那个佛像和造佛像的人都有福报,都有功德。相反,如果那个佛像塑的不庄严、不如法,塑像的人有过失,供养佛像的人和拜佛像的人不得任何利益,种不下任何福报。
所以说,能遇到怎样好的佛像,也是众生的福报。上次说了,你们遇到怎样的师父,那是你们修的因缘和福报,现在告诉你们,你能看到怎样的佛像,也是你的善根和福报的体现。
有一次我们去山西省博物馆,里面有一个佛教展览区,那里的佛像全是没手、没胳膊,残缺不全的。那象征什么呢?象征着末法时代的众生没有福报,连好的佛像都没有,众生都看不到了。因为去博物馆参观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是成千上万个人,大家都指着那些残缺不全的佛像,说这就是我们的佛像,佛就是这个样子,意味着众生实在没福报了!
按照法的因缘来说,很庄严、很好看的佛像,包括佛法里面的宝,还有佛的舍利,还有很多大乘经典,是随着众生的福报因缘而变化。末法时代,我们人间的人已经没有福报,业障很重了。那时候,鬼神的福报比人还大呢!所以,那个时候,好的佛像,好的经书,鬼神就偷走了。即使这些宝物,你把它放在保险柜里,设置了密码,甚至外面站岗放哨,你没那个福报供养的话,诸天鬼神就偷走了。偷走了干什么呢?人家供养起来。你没福报供养,我就供养起来,你们人间供养那些烂石头、烂砖头就行了。同样,好的大乘经典,诸天鬼神都偷走了,留到人间的就是那些伪造经典、白话类的经典,修改过的不太好的经典。为什么?因为人类没有福报了,扶不住那样好的法宝了。所以,最后留给人间的就是你们在博物馆里看见的,没有手的,没有头的,丢了莲花座的,那些佛像留给人间众生来供养。
这就是我们讲的佛像,佛像是众生因缘、善根和福报的一种象征!所以通过以上,我们把佛法与伊斯兰教、耶稣教和天主教的根本区别给大家讲了一下,大家要牢牢记下!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香”,在性德上来说,它是戒。我们不是经常唱: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因为佛法以戒、定、慧而立,佛的五分法身以戒、定、慧为根本。那么,戒就是香,定是力量,慧就是光。“香光庄严”,不要说诸佛菩萨,诸天人都有香和光。福报修的大,人家身上就有香和光,所以叫香光庄严。香以戒为因,持戒严谨,修行好的人,他就有戒香。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我们说,众生的福报、智慧差别很大,相差的等级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二十八层天,从四天王天逐渐往上,福报差别是很大的。
四天王天是离我们人间最近的一层天,也是最低的一层天,人家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五十年。再往上的忉利天,人家的一天是我们的一百年。再上是夜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二百年。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的四百年。化乐天的一天是我们的八百年。他化自在天的一天是我们的一千六百年,成倍的往上翻。身材高低也是半里半里往上增加。四天王天的天人身有多高呢?全长半里路,这就是四天王天人的身高。往上的忉利天的天人,身高是四天王的两倍,也就是身高一里。夜摩天的天人身高就是一里半。兜率天的就是二里。再往上,化乐天的就是二里半。人家的身高就是这么高。那么穿的衣服呢?相反,是一半的一半。四天王天的天人,他的衣服只有半两重。忉利天的衣服是六铢重。夜摩天的天人的衣服只有三铢重,以此类推。并且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的光和香味,宫殿楼房都是随身带着光明,日月之光照不到他们那里。
《俱舍论》里讲:最低的四天王天的天人,往下靠近人间的时候,在离我们人间五十万里的空中,就能闻到我们人间的臭味。因为众生的业报差别很大,我们人间的人自己感觉不出来。虽然很多人抹香擦粉,感觉自己很香,实际上,一些修行人,心地清净的人一接近这些人,总能闻到一股臭味。那么诸天的天人,人家的福报更大,他们看我们凡间的人,就跟我们看厕所里的蛆一样,不仅小的很,而且还臭的很,寿命还很短暂。今天在这里跑,明天就死在那边的墙角里了。
由此你们好好想想,社会上流行的顶大仙的、跳神的,什么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等等,顶在那些人身上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真的天界众生呢?根本不是!
告诉你们,真正的天上的众生是不会来人间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哪种情况呢?对于那种戒律特别严谨大修行人,他身上的戒香能上到二十八层天,这就是“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天人就会顺着香味下来供养,这就是天人供养的因缘。只有这种情况,天人才下来,除此之外,天人不会来人间。因为他没有慈悲心,他不可能下来度人的。因为天人和我们人间的人一样,也喜欢享受,他也有贪、嗔、痴,只不过比我们人要轻很多,所以你让他度众生,他不愿意,他喜欢享受,但他会跑下来供养大修行人。为什么供养大修行人呢?他要求福报。天人有他的寿命,也有他的苦,他的苦就是堕落之苦。天人为什么有堕落之苦呢?因为在天人寿命的最后七天(指他们天上自己的七天),他身上的光也消失了,花也枯萎了,身上腋下就有了臭气,然后,周围平时和他来往的天子、天女就远离他了,站在很远的地方,给他扔几朵花,祝愿他下去好好修行,再来天上享乐。天人一般有宿命通,他在堕落之前能看到自己的去处。有的在地狱里,有的在饿鬼道里,有的在畜生道里,有的在人道里,所以他非常苦恼。那个七天,他的苦恼比我们人间人死的时候更难受,所以天人之苦是堕落之苦。但是在这个七天之内,他如果发现三宝的大修行人,只要供养一次,寿命马上就要延长,身上的光马上就恢复,枯萎的花也马上恢复。因为天人一旦供养,他的果报马上就会现前,所以他们发现下面有大修行人时,就会顺着香味下来供养,求自己的福报。
唐朝的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持戒非常严谨,戒香很厉害,能上到二十八层天,诸天天人每天下来供养。因为大修行人起心动念的因果是很大的,有一天他动了一个念头,想自己修的还不错,天人都下来供养,有点沾沾自喜,就动了这么一个念头。马上,西安城里有个大禅师,叫窥基大师,也是个大修行人,就知道了道宣律师的这个念头。禅师知道,如果不帮他把这个念头改过来,对他将来的修行是个很大的障碍,所以,这位老禅师就想了个办法,要帮他破了这个念头。
有一天,老和尚就拄了个拐杖上终南山找道宣律师。因为这个禅师平时是修智慧的,智慧很厉害,表面上看好像不讲威仪和规矩,又脏又邋遢,穿的破破烂烂的,实际上,老和尚持戒是非常严谨的,只是众生看不出来而已。老和尚来到道宣律师的门口,用拐杖咣咣咣的敲门,道宣律师一看,怎么来了这么一个和尚?但是佛法里面有戒律的,对于远处来的修行人要热情接待,道宣律师只好把这位和尚请进屋里。只见这个老和尚把拐杖往旁边一丢,也不理会道宣律师,胳膊腿子伸的展展的往床上一躺,就开始打起呼噜来。道宣律师也不计较,就坐到旁边的蒲团上一直到天黑。到第二天一看这老和尚,还是在那里睡觉,道宣律师也没法子,又这样坐了一天一夜。期间,他在自己的身上抓痒,找到一个虱子,随手扔到了地上,看看老和尚,呼噜打的一个劲的,道宣律师就开始烦了,但也拿老和尚没办法。一直到第三天下午,老禅师起来了,伸了伸胳膊和腿,拿起拐杖就要走,走到门口的时候还用拐杖敲了敲门。道宣律师一看就来气了,说:出家人要有三千威仪,八万微行,你这算什么出家人啊?老和尚一听就来精神了,说:我还没给你找麻烦,你倒找起我的不是来了?道宣律师说:我怎么了?老禅师说:我睡觉的时候,你把那个虱子扔到地上,虱子断了一条腿,疼的在地上叫唤了一夜,吵得我都没睡好,说完转身就走了。道宣律师马上在地上找那个虱子,仔细观察,发现虱子的确断了一条腿,道宣律师这才知道,这个和尚也是个大修行人。次日到了中午,天人来供养饮食,律师问他:前两天为什么没来?天人回答:我们下来的时候,整个终南山金光笼罩,我们连路都看不到,无法供养。所以我们佛法里常说:天人供养无路。
从此之后,道宣律师再也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修行比以前更精进了。这就是说,大修行人之间会互相帮助,觉得对方有什么不好的念头和过失,马上会帮助他破了这个念头,改正错误,让他升起惭愧心。
佛法里面的戒定慧,戒就是香,定就是力量。禅定里的力量不可思议,僧人修定,在证果的那一刹那,诸天宫殿都要动摇,魔王宫殿都要倒塌,有地震的现象,但这种地震不会伤害一切众生。智慧就是光。好了,大家回向,稍作休息。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皆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UID14482 帖子5857 积分40608 阅读权限250 查看详细资料TOP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银座 大 中 小 发表于
07:29 只看该作者
求受皈依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讲义 五台山比丘果戒开示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三)(五台山比丘果戒)
第三部分:求受皈依。
夫宅中宝藏。非指示而莫晓。衣里明珠。必解说而方知。若不依僧。安能闻法。苟非佛法。无以出尘。
这里面的“宅中宝藏,衣里明珠”指的是前面所讲的自性,为什么称为宝藏呢?因为它能生一切万物。如同前面跟大家讲的,外面的地水火风、器世界、山河大地,这一切都是从我们的坚固妄想中生出来的。那么,当我们的戒定慧、慈悲喜舍修起来的时候,一切摩尼如意宝珠都会生出来的。得到一个如意宝珠,你想让它产生什么东西,它就能产生什么东西,然而我们的自性还能产生如意宝珠呢!“宅中宝藏”是说在你们的家里,也许床下面,墙下面埋藏着宝藏,但是没有明眼人给你指出来,你不知道。没有善知识给你指点,你看不见。“衣里明珠”就是你随身带着,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你,一直在你的身上,就是我们给大家说的自性。虽然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无法摸索,无法猜测出来,但是它从未离开过你半步,用功修行的人,最后会发现这个东西的。
当年六祖大师发现这个自性的时候,感叹的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平常我们发现不了,一旦发现,会非常欢喜的,因为它里面具足了一切。
所以说,你自己本有的明珠,还需要善知识给你指点出来,而为你指点的这位善知识,就是佛说的僧人和经典。说你们有,你们就要敢于承担,因为这是你们的本来面目。那怎么去找这个东西呢?因为这个东西不能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找,我们必须要把心意识和见闻觉知全部甩开,不能用思维判断去找这个东西,否则南辕北辙。离开心意识,我们就停在本不动摇、本自清净的那个地方去找,禅宗就叫做参。如念佛是谁?这个“谁”找到了没有,他们叫做话头。一旦用心意识,马上就走偏了。所以说:凡有言说,都不是真。因为言说,就落在了口里,就落在了六根里,因为六根里没有这个东西,所以你根本找不到,自然就错了。
很多人错就错在坐在那里用思维推测,还自以为高明、深奥,或从别的地方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开示,就自以为很清楚了。坐在那里思维,心里还自言自语的说:妙,真是妙!告诉你们,那已经错了。还有一些学理科的,非要用学到的那些理论去推理,什么能量守恒啊,电磁波理论啊,什么外道接信息等。非要用书上的理论去推理出来,这已经错了。因为它不是我们凡夫境界里面存在的一种东西,你怎么能用凡夫的这些方法去找到它呢?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我们无法用自己的六根,无法用世间的这些工具找出来,但是我们还得去找,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下地狱的时候跟着我们下地狱,一点都不减少;成佛的时候跟着我们成佛,一点也不增加;上天堂的时候跟着我们上天堂,从未离开过我们。
你们经常有睡魇的现象,睡魇的时候,我们的手不能动,嘴不能动,身体不能动,但是有一个明明白白的东西存在,而那个明明白白存在的东西,就是我们要找的自性。还有时候,在一种特殊的因缘下,我们突然发现找不到自己了,身体消失了,但是有一个知道找不到自己的这个东西还明明存在。但我们不认识这个真的东西,却一直在找那个假的身体,等恢复了以后,就认假为真,认为身体就是他自己,而忽略了那个短暂出现的真的东西。我们六道轮回以来,一直都认为假的身体就是我,当真的自性出现的时候,他反而不敢承担。
禅堂里坐禅干吗呢?就是在找这个自性。坐在那里参:念佛是谁?一直停留在“谁”的这个上面,把心意识全部甩开,甩开之后,说这个“谁”是什么东西?没办法说,无法用言语说出来,但确实是有。所以参禅的人就憋在那个地方,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咽也咽不下,吐也吐不出,就混成一团了。这个时候,外面有个什么东西,如我们的引磬,铛的一敲,当下明白的人马上就明白了,不明白的人,一起心动念也就错过了。
我们说的这个东西,不是凭空说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佛法就是要让我们得到利益。如果只是说,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下去要学习静坐,你用上面讲的方法,抛开你的心意识,去找找这个东西。起初确实是很难的,但长久下去,功夫自然提升,一定会让我们减少烦恼,增加智慧。
如上午我们说的:“若人修建七宝塔,不如静坐一须臾;宝塔终究化为尘,一念清净成正觉”。当你以一念清净心去静坐的时候,不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就和你的本来面目相应,功德不可思议,这是佛法专有的、独有的。我们在学校里念书十几年,没有一本书或者一门功课给我们讲解这个东西,当我们进入社会的时候,接触到很多外道、宗教和理论,也没有一个能把这个东西道出来。他们都是让你心外求法,告诉你心外有个东西,让你去求,让你去找。而佛法是让你往心内找,找那个让你安身立命的地方,这就是佛法的厉害之处!
所以说:“若不依僧,安能闻法?苟非佛法,无以出尘”。如果不按佛法,谁都把这个东西弄不出来。因此古往今来都说:“无僧讲法鬼神愁,有佛出世龙天喜”。如果某个地方有僧人讲法,即使是居士讲法,只要是佛的法,或者有人念经修行,这个地方的山神、土地、一切鬼神都欢喜,他们自己也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因为当他们听到佛法,听到有人念经修行,它们的福报会增加。
所以某个地方上有一个大修行人,修行完离开了,你再去这个地方,感觉明显不同。有很多人说是磁场好,其实是这个地方的土地、山神随着这个修行人的修行,它们的威力和功德也随之增长的原故。同样,你们在家里面好好修行,修戒、定、慧,家里的众生、土地的福报和威力也会增加的,你的家里就格外安宁、平静,人们把这个就叫做加持。
佛法是了义的,是一切众生都能得利益的法,它是宇宙人生最真实的真理。对一切众生只有益,没有害。所以只要你在哪个地方如法修行,哪个地方的众生就得利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众生,无情是物质,都有共同点。外面的物质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它肯定是随你的心在变,这个我们不用怀疑。只是我们眼睛功能太有限,看不出来而已,诸佛菩萨就能看出来,只要我们在这里用功修行,周围的这些物质的确都在发生变化。
你们看日本江本胜博士著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上面不是讲到水试验吗?与佛法讲的是一样的。因为水本来就是我们自性里变现出来的,当你的心在变的时候,水就会随着你的心在转变。
量子力学里有一个不定性理论,当时爱因斯坦不赞成用统筹学的概率论来解释,但人们又找不到其它更好的解释。爱因斯坦还说:这是上帝和我们开玩笑呢!怎么可能出现这种结果呢?后来其他的一些人就用统筹学和概率学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更合理的理论去解释了。现在的大学就以这个所谓的最终理论去教给学生,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一种正确的解释。因为佛法上讲,那些物质本身就是我们自性里变现出来的,所以它随着我们的心变化,这是很正常的。当我们动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些很微小的粒子马上就发生变化,用一些工具我们是可以证实这一点的。但是微小的粒子我们能发现,大到一堵墙,或者一座山的时候,我们凡夫的眼睛就不能看出变化来了,仅此而已。
他们当时做不定性理论试验的时候,装置和做波的干涉、衍射的装置是一样的。最后面放一个屏幕,屏幕之前放一个开了两个小洞的铅板,前面再放一个开了一个洞的铅板,最前面放一个粒子发射源。按照理论,把粒子加速发射出去,穿过第一面一个洞的铅板,必然也会穿过后面铅板中的任何一个孔,然后落在最后面的屏幕上,成为一个点。但他们发现,当做实验的这个人不观察粒子运行的轨迹,只关注屏幕的时候,屏幕上显示的是两个波的干涉。当做实验的这个人注意观察粒子的运行过程的时候,见它始终是一个粒子,落在屏幕上却是一个点。所以,他们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对同一个粒子,人看它和不看它,竟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粒子怎么知道有人在看它?有人看它,它就是粒子,没人看它,它就是波,所以当时有人说,是上帝跟我们开玩笑呢!后来,就按照不定性理论,概率理论来解释这个东西,说那个只是概率,实际上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所以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用佛法去解释,是相当简单,相当圆满的,也是最究竟的。
今居士等,身处世俗,念欲皈真。理须求请明师。乞受净法。
这是说,你们身在红尘当中,但念欲皈真。念者是什么意思呢?你看“念”这个字,今天的“今”字,下面一个“心”。就是当下的这个心就叫做念,所以我们老说念佛,当下之心只要觉而不迷,就叫做念佛。“真”者就是我们说的本来面目,和佛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今天我们既然有这个心,想回到我们的本来面目,那么“理须求请明师”,就是要求请一个明师,因为:修道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也枉然。盲修瞎练的人是很可怜,很可怕的!这个“明”是明白的意思,可不是名气和名声。不是说,哪个佛学会的会长,哪个统战部的部长,不是什么省长、县长,也不是藏地哪个家族的大活佛,因为藏地的大修行人不在那里。在藏地,过去一直是政教合一,他们“明”“名”不分,混淆为一个字,所以色达五明佛学院的老法王晋美彭措是不承认活佛的,只看你今生是否是个好僧人。
“乞受净法”。乞就是乞求,净法为清净法。法要靠自己发心去求,不是你在家里等着,人家给你送上门来的,送上门来的一般不是真正的法。
我今为汝恭请某某堂上某某和尚,为汝等作三皈本师。
某某堂上某某和尚说的是一个传承问题,比如我果戒得比丘戒,做僧人,做佛弟子,我的证明师是上智下敏老和尚,那上智下敏老和尚得比丘戒,得这个法,他的证明人是谁呢?是他的戒和尚。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一直追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说,这个法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下来,有人作证,可不是假的。因为我果戒得这个戒不是假的,是有证明的,我得戒是真实不虚的,那么今天,我果戒给你们做证明,你们今天得受三皈戒体是真实不虚的,你们是三宝弟子。我给你们做证明,并不是说你们皈依某一位师父,而是皈依三宝,这位法师只是给你们做证明而已。相反,如果没有证明人,那你是假的。就跟社会上入党、入团一样,谁是证明人,你要添表的,那一套全是从佛法里来的。如果你不相信,你去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话,他们都承认,辩证法的老祖宗就是佛法。他们亲口说:辩证法来自于佛教。所以他们采用的很多东西,跟佛教是很相似的。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 各称法名 今请大德为三皈本师。愿大德为我作三皈本师。我依大德故。得受清净三皈。慈愍故。
这里为什么说大德为三皈本师呢?因为此法由本师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所以观皈依和尚如同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
第四部分:法师开示。
善男子等。汝今既已殷勤申请。可为汝作三皈本师。所有言词。听我开导。
这里面的善男子,指有智慧心。善女人,指有慈悲心。上午给大家说过了,它是表法的,修学佛法是智人的选择,所以称你们为善男子。
原夫佛未御宇。邪师说法。言皆是妄。法不契理。盲引痴愚。欲升反堕。
也就是说,在佛没有出世的时候,在没有佛法的时候,在佛法没有传到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所遇的皆是邪师。“邪师说法,言皆是妄”,这个“邪”早上也给大家交代了,就是心外求法。
佛法说有五种种性:凡夫种性、外道种性、二乘种性、菩萨种性和佛的种性。凡夫是妄觉、外道是邪觉、二乘是半觉、菩萨是偏觉、佛是正等正觉。所以邪觉是针对外道来说的。凡夫为什么叫妄觉呢?因为他是从一种妄想转到另一种妄想。比如说一个教书的人,觉得自己收入太少,看到人家做生意挣了很多钱,就觉得不能再这样执迷不悟了,说自己觉悟了,要放弃教书去做生意,这就是从一种妄想转到另一种妄想。外道是邪觉,你看这里面的“邪师说法,言皆是妄”,这指的是外道,外道就是心外求法。
外道的种类很多,特别有一种附佛外道,是趴在佛菩萨背上的外道。其主要特点:第一诱惑性:说它们能给人们治病,有特异功能,能通鬼神,有什么什么的感应等,还能让你的家庭顺利,生意兴隆等。第二帮派性:一帮一伙都说自己是神佛,抢着度众生,到处宣传,拉拢眷属。第三依附性:它们总离不开佛教的经典、祖师、佛菩萨或当代有名气的僧人。第四危害性:它们毕竟没有佛教的四法印的印证,最终以野鬼教而害人们。
百分之七八十的外道都是附佛外道,都是打着佛菩萨的旗号,他们的很多理论都来自于佛教,有的甚至拿的是佛教的《金刚经》、《地藏经》、《法华经》、《弥陀经》,专门骗那些不了解佛法的人。一出来就说他是达摩祖师的第几代传人,这种人现在很多,这是典型的附佛外道。虽然他是以佛菩萨做为幌子,但他说的时候一下子就能露出底子,都是骗一切众生向心外求法。心外求什么呢?求他!他就是神佛,是救世主!
求他之前,首先要伪装自己,说自己是哪个菩萨,哪个佛的化身,或者是哪个祖师的第几代传人,这种现象在藏地也很多,说自己是哪个大德、哪个活佛的第几世,经常有多个活佛同时都说是同一个大德的转世,这都是哄着让这些人心外求他!为了让别人觉得他很了不起,就用一些传奇故事来伪装自己,通过光盘和网络传播一些所谓的神奇镜头,从而让自己的形象在信众面前变的非常伟大。历史上哪个大德厉害,就把自己化装成哪个大德的转世。当然,这些现象在汉地也很多,比如说过去的诸葛亮、关羽、姜子牙、太上老君,这些都挺有名的,也很厉害,一些人就打着这些人的旗号,到处骗信众,我曾经在河北还听到过称自己为毛泽东附体的,开口就是东方红,奇奇怪怪的太多了。
所以,邪魔外道的共同特点就是诱导一切众生心外求法,而心外求的就是他!他是万能唯一的,是至高无上的!凡是有这种特点的,皆称为邪,不用怀疑!真正的佛法,是句句不离自性,让一切众生各自回光返照,向内心寂灭处相会,最终一无所求,一无所得,这是佛法的根本。而一切邪师外道恰恰与此相反,总得为从外面得到一个满足自己无尽欲望的宝贝而造作不休。
我们经常听说,这个地方来了什么菩萨,那个地方来了弥勒佛,特别是台湾、河南、东北和藏地这一带,这种事情多的很,总是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都是以好奇性和诱惑性很强的东西(尤其以台湾在家人,多是会道门的组织,在台湾都是合法的,但知见非佛知见,皆是心外求一个奇人奇法)来冒充佛菩萨。众生尊敬三宝,想求佛法的心是很好的,是很虔诚的,但是众生愚痴,不知道根本三宝不离自性,所以都是在心外求。一见到这么一个大菩萨、佛,都是以很虔诚的心去求,正好就上了外道邪人的当了,人家就能控制你。
开始的时候,用种种利益诱惑你。对于一般人,说你怎么样就能消灾免难、身体健康,如何就会升官发财、生意兴隆。对于修行人,就说你怎么样就会开悟、能成佛、能出神通。当众生相信他靠近他后,他马上就控制住对方,说:我就是你们的金刚上师,我就是某某佛,你如果违背我,你就有过失,会有灾难,你就会下地狱的,用这些话把众生给吓住了。民间的也是一样,说他是太上老君,什么神仙下凡,你若是违背他,你就会有灾难,用各种手段把靠近他的这些人全部统治住,把众生的思想全部禁锢起来,都搞的是这一套。
你们记住!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把众生心里面所约束的东西全部给你打开,让你得到解脱,你执着什么,佛就帮你去掉什么,什么东西能把你的心念、意识禁锢起来,佛法就帮你取掉什么。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么一切邪魔外道正好与这个相反,他就是要想办法,把众生的身心、思想给约束住,从而控制你。说给你一个什么东西,你供养他就能得到什么利益。因为一切凡夫都有一个特点:贪!低等的众生贪的是名利,高等的众生贪的是开悟、成佛做祖,这都是贪。所以一有贪,对方马上就能控制你,再加上邪魔外道身上都有魔王和鬼王的力量,因此能控制你。所以看我们这个时代,《楞严经》真的很厉害!就像一面照妖镜一样,把末法时代的这些邪魔外道说的很详细,如果你没碰到过这些邪魔外道,你根本体会不到《楞严经》有多厉害,有多么好!
比如练中功的张宏堡,人家身上就有大力鬼王附体,所以他在那里讲的时候,身上就能放光,显出各种神通来。下面的信众一看,这个果然厉害,全部就跟着练了。然后你归信于他,人家给你讲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鬼王下面有很多小鬼,魔王下面有很多小魔,鬼王附在张宏堡的身上,下面的小鬼、小魔就附在他的弟子们的身上。张宏堡就告诉他的弟子们,几点几点,你们朝着某个方向接功、接信息,当你接的时候,鬼王派的小鬼就一个个来了。所以他的弟子们身上都有感觉,还认为自己有了神通,是自己修出来的,这跟民间顶大仙、请神的是一样的,请来请去,请的都是些狐黄白柳。说你家里供个什么奶奶、什么爷爷就好了。还有的说请个观音像,表面上看是观音像,实际上那个绝对不是佛菩萨像,究竟什么东西附在上面,这个就不好说了。你自己又是心外求法,也不是正信的佛弟子,修行也不如法,谁知道你请了个什么东西供在家里。而那个顶大仙的,他让你请的就是他派来的下面的眷属,这个不用怀疑!所以我们看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向外求,佛法里是绝对不搞这一套的。
当然,在我们没有把佛法搞清楚地时候,一切众生都是邪。我们现在是知道了一些佛法上的东西,我们看社会上的一些众生,说他们是邪,而在罗汉和菩萨的境界里观察我们,我们也是邪。也就是说,众生的邪,程度不同,我们看社会上的巫婆、神汉,他们邪的是太厉害!一些凡夫,他们邪的太颠倒!这就是“原夫佛未御宇。邪师说法。言皆是妄”。
“法不契理”是说这些邪师讲的道理是不清净的。“盲引痴愚,欲升反坠”,盲就是瞎子,指的是外道邪师,愚痴就是傻子,指的是凡夫。一个瞎子领着一群傻子要了生死,要成佛作祖,你们想一想,能成佛,能了生死吗?瞎子在前面走,傻子们在后面跟着,前面都是万丈深渊了,瞎子看不见掉了下去,傻子们一看,瞎子不见了,就说他已经成佛了,已经上天了,我们得快点走,就都跟着跳下去了。
邪魔外道就是如此,社会上的中功、法轮功、香功、菩提功等所有的气功和巫婆神汉全属于“盲引痴愚,欲升反坠”。这些人全部涌进佛门,发展成现在的野鬼教了。说什么能治病、通鬼神、送附体,一群野鬼千万百计破坏佛法。众生本想去好的地方,可没想到,由于缺乏智慧,跟了一个邪师,跟了一个瞎子,反倒堕落下去了。
凡是人都希望去好的地方,都愿意把自己的命运改造得好一点,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都希望走上坡路,但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升上去,反而堕落了,原因就是跟着外道邪师,自己又没有智慧去分辨。凡夫是这样,外道也是如此,你们看那些气功师引了多少凡夫啊?害了多少人啊?政府能不着急吗?
再看凡夫怎么改造自己的命运啊?你看现在,说是要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后代造福。想法是没错,可是结果却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为什么呢?心净则国土净啊!不从自性上下手去净化人心,却从外面的事物来着手改造,无有止境的去开发自然。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文明被消灭,圣贤被践踏!真的是为了后代子孙吗?不是!是为了自己现有的享受,满足自己的欲望。最后的结果就是天地非天地:四季错乱,五谷生毒;人伦非人伦:善恶颠倒、正邪倒位。最终还是灾难重重,苦毒自受。所以,一切外道以及凡夫都是瞎子引傻子,烦恼做主故,心外求法故,这就是“盲引痴愚。欲升反坠”。
一直到佛出世间,就是在我们把佛法搞清楚了之后,“如杲日丽天。群昏灼破”。这非常厉害!我们看八九点的太阳,一升到空中,什么东西都能看的见,无有遁形。
皓月当空。诸有清凉。诚反邪归正之导师。是与乐拔苦之慈父。
这就是说,当我们无量的烦恼上来的时候,如同火烧身心,炽热难耐。“杲日”是说佛的智慧,能破一切魔外(就是邪魔外道)的无明昏暗;“皓月”是说佛的慈悲,如同甘露,令众生息烦恼火而住寂灭场,到清凉地。也就是说,在我们学会佛法后,这个被烦恼之火内外灼烧的身心,如同沉净在月光下,顿感清凉舒适。这都是比喻的说法,我们要用心体会里面的含义。
良以一切智穷彻因果。
这就是说,为什么佛能有如此的功德呢?就是因为佛有一切智,可以穷彻因果。“良”者,意为:原来是因为……。
若性若相。靡不实知。
“性”就是理,“相”就是事。这是说,无论是理上的,还是事上的东西,佛都能如实的知道。
两足尊圆满福慧。
“两足尊”指福报和智慧都圆满具足。也就是说,唯有佛才能达到福报和智慧圆满,三界内外,福报没有能超过佛的,佛的福报是最大的,所以你们注意听!
老百姓都喜欢供财神,这个财神,只要福报比你大,他就可以给你当财神。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他的财神就是他的父母。上班的时候,他的财神就是他的老板,因为他要靠老板开工资。那么,四天王天的人,福报要比我们的大,他就可以给我们当财神。忉利天的天人就可以给四天王的天人当财神,由此往上推,一直推到出三界,罗汉可以给三界以内的众生当财神,所以罗汉能享受人天供养。菩萨又可以给罗汉当财神,佛可以给菩萨当财神。那么我们看看,谁的福报大呢?你们供财神,究竟要供谁呢?对!供个佛就行了,佛才是真正的财神,是最大的财神!
若折若摄。无非利物。
“折”和“摄”是方便、智慧并用。比如说杀生,假如某个人胆子很小,就执着在这一点上,脚下不小心弄死一个虫子,一个蚂蚁,吓的他三天三夜不能睡觉,饭也吃不下,从此之后结了一个心结,产生了障碍。
佛在世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晚上出去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草地,咔嚓一响,他感觉是踩死了一个蚂蚱,从此之后,心里面老责怪自己,说自己杀生了、破戒了,由此产生了很大的障碍,也由此因缘,死后堕到了地狱。对于这种人,佛就不给他重点强调杀生的过失,而是说,只要你好好修行,将来你成佛后,你踩死的蚂蚱就是你的弟子,是你度化的对象。就跟关老爷伽蓝菩萨一样,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但那些人以后全是他度化的对象。
藏地有个密勒日巴尊者,是个大修行人,他刚开始是修邪法的,修的是诛杀法。一念咒,天上马上下冰雹,把整个地方的人、牛羊和畜生全部打死。打死之后,自己就怕了,想到弄死了这么多众生,肯定要下地狱的。他的师父怎么说呢?说你杀的这些众生是你成佛之后座下的第一批弟子,他马上起了贪心,说那我再杀他一批,老和尚说不行,因缘就是如此。那么对于一些喜欢吃肉、吃鱼、吃虾的人,喜欢以杀生为乐的人,对于这种众生,告诉你!你杀的命,将来你要一条一条的还!
举这些例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表明佛说法,无有定法可说,你有什么执着,佛就给你说破执着的法。假如你执着黑色的东西,由此起烦恼造业,佛就告诉你,你执着黑色的东西是不对的,会有什么过失和果报。如果你执着白色的东西,佛就说,黑色的东西很好,白色的东西不对。这就是法无定法,也就是“若折若摄。无非利物”。同样一个东西,在这个人面前说是对的,在那个人面前说是错的,没有一定的格式,去掉众生心中的执着才是唯一的目的。
自佛始证无上菩提。初游波罗奈国。耶输伽父。信受三皈。教源肇起於西天。法水漫流于东土。直至于今。在家二众。咸沾恩泽。
就是说刚开始,佛只给出家人讲法,不摄受在家人,也就是不给在家人传法,一直到了波罗奈国(印度的一个国家),摄受了耶输伽父。耶输伽父是释迦牟尼佛教化里面的第一个在家皈依居士,所以说“耶输伽父。信受三皈”。从那以后,“教源肇起於西天”,就是说这个时候印度有了在家学佛的居士,西天就是印度。“法水漫流于东土”是说佛法从印度传到了我们中原。“直至于今。在家二众。咸沾恩泽”。在家二众就是近事男、近事女,也就是我们说的男居士、女居士,经书上称之为优婆塞、优婆夷。
在唐宋时代,佛法很兴盛,男的叫优婆塞,女的叫优婆夷,后来就成为传统保留下来,直到现在有些地方,把女的还叫婆夷,就是从我们佛法里来的。可见,唐宋那个时代,佛法有多兴盛!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在家居士。
所以佛法传到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你比如说“江湖”这个词,走江奔湖就是从我们佛法里来的。以前有两位大德,一个是百丈禅师,在江西,一个是石头禅师,在湖南。当时出去参学的人,不是走江就是奔湖,就在这两个地方走动,慢慢的传到社会上,就成为江湖了,所以就叫闹江湖、走江湖的。
汝等欲受三皈者。准律所明。有五种三皈。一翻邪三皈。二五戒三皈。三八戒三皈。四十戒三皈。五具足戒三皈。然今所受是第一种三皈也。
按照律藏来说,三皈依是根本戒,所以从律藏来说有五种三皈:一、翻邪三皈;二、五戒三皈;三、八戒三皈;四、十戒三皈;五、具足戒三皈。虽说都是三皈,但是从低到高,程度不同。今天我们讲的三皈是翻邪三皈。
为什么叫翻邪呢?过去我们都是用眼、耳、鼻、舌、身、意往外求,现在我们开始要往内求,这就是翻邪。广而言之,就是把凡夫、外道的所有知见都倒过来。
比如说改造命运,谁都希望把自己的命运改造的好一点,人人都喜欢长寿和健康,为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一般凡夫、外道和我们佛弟子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凡夫为了长寿健康,吃很多大鱼大肉,把自己养的胖胖的,就认为自己健康了。而外道呢,想着去一些地方,采天地之灵气,把他体内不好的气给置换了,用这种方法来获得健康长寿。我们佛教用什么方法呢?我们说,你想要得到健康长寿,你就得让别的众生健康长寿,你自己才能得到健康长寿,就得戒杀放生,去珍惜所有的生命,这是按照因果规律去做的。
为了同样的目的,采取的方法却不同。凡夫众生往心外去求,我们佛法从心内求,从因果报应上来求。所以,佛法与世间及外道的东西恰恰相反,所以叫翻邪。比如一个凡夫犯了个错误,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说无知者无罪。佛法不这样说,你不知道的话,犯了双重罪。你不知道,是无知罪,加上你犯的这个罪,就是双重罪(出处《能海上师全集》),跟世间的这些正好是反的,所以叫做翻邪三皈。
UID14482 帖子5857 积分40608 阅读权限250 查看详细资料TOP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4^ 大 中 小 发表于
07:37 只看该作者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四)(五台山比丘果戒)
复于所皈三宝而有住持一体之别。若不知之。恐执相昧理。偏理废相。
住持三宝是从事上讲,一体三宝是从理上讲。住持三宝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佛、法、僧。一体三宝就是六祖说的我们自性里的觉、正、净。说觉而不迷为佛,正而不邪为法,净而不染为僧。住持三宝加上一体三宝,一共是六个,这也是密宗里面的六皈依,其实跟我们的三皈依是一回事。他们除了住持三宝的佛、法、僧外,还有上师、本尊、护法,这三个叫三根本,是我们修行成就的根本。
根本金刚上师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法身佛;通达空性而圆满清净的正知正见就是本尊报身佛;戒律严谨,三业无过的行为就是护法化身佛。
又这三根本者:戒为无上菩提之本,清净戒行是离欲之根本;若不见性,修行无益,密宗说不见本尊,修法无益,正知正见是断惑之根本;清净自性合于正等正觉,归无所得,是圆满菩提之根本,所以密宗叫三根本。
又三根本者:真如自性(根本上师)是加持的根本;正知正见(本尊)是成就的根本;戒律严谨(护法)是利生事业的根本。这是我们说的一体三宝觉、正、净。自性觉而不迷为佛宝,就是密宗的上师;自性正而不邪为法宝,就是密宗的本尊;自性净而不染为僧宝,就是密宗的护法。我们要把这个搞清楚,尤其一些学习藏密的人,如果不懂教理,最好不要自迷,自迷则密,佛对众生何密之有?
谈到密宗,我顺便把密宗的皈依圣境图给大家讲解一下,因为现在很多人学密学的很糊涂,根本不知道表法的意义,这样学得不到任何利益,与了生死无关。
我们来看皈依圣境图,这是觉囊派的传承图。密宗不论是哪个派,都有这张图,如果学密宗的不知道这些所表法的意义,那么这个人不能学密宗。他把这个当成双修的双身像,然后找一些不持戒律的江湖人物,男男女女混在一起搞双修,这是非常糟糕的!而且他也不考虑上师要具备三种功德,只要见个喇嘛,会念个六字大明咒,就称人家为上师,这是非常糊涂和颠倒的!自己不持清静戒律,用酒肉供护法以求升官发财,结果家里召来好多狐黄白柳和孤魂野鬼,那肯定会吃亏的,是非常倒霉的!所以学密宗的人,如果不明白理相上的东西,千万不要学,否则非常容易走偏!
皈依境是把住持三宝和一体三宝以及这六个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图的整个轮廓来讲,密宗在修这个皈依的时候,他要观想一个很大很大的宫殿,宫殿有四个门,分别由四大天王把守,意思是把贪、嗔、痴、慢挡在门外,让我们断除这四种烦恼。在宫殿内的中央有一棵很大的如意宝树,由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翡翠、赤珠八宝组成,非常庄严。而在这棵树上,佛、法、僧三宝和我们的自性觉、正、净三根本这六个内容,按照一定的位置进行布局,表明了六个内容的相互关系,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觉、正、净三根本,也就是密宗所说的上师、本尊、护法。
我们看最上面的树梢是普贤王如来,下面有法身佛金刚持佛,报身佛时轮金刚和化身佛释迦如来,这三身佛是并列的。再下面是更钦笃布巴和多罗那他这两位觉囊派最大的祖师,他们的周围是上师,是历代祖师,也叫金刚上师。这些历代祖师的下面是本尊,中间最大的是时轮金刚,两边是父续、母续的百部本尊。在这些本尊的下面是佛、法、僧三宝,最下面树根这一部分是护法,就是戒律。墙内为出世间护法,全是菩萨的化身,墙外为世间护法,象四大天王,天王下面还有天女、紧那罗等,这些护法全部都有。
三宝有自性三宝和住持三宝,自性三宝是觉、正、净,住持三宝是佛、法、僧。觉而不迷就是自性佛宝,即密宗说的上师;正而不邪就是自性法宝,是正知正见,即密宗说的本尊;净而不染就是自性僧宝,是戒律,即密宗说的护法。这自性三宝也叫三根本,觉而不迷是加持的根本,一念觉悟就是相应,相应就是加持;正而不邪是成就的根本;净而不染是弘法利生的根本。
在这个图里面,护法是在最下面,为什么呢?我们说:“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它是根本,是基础,所以护法都在最下面。因此严持戒律,你才能护持正法,弘扬正法。严持戒律,令正法久住,才是真正的佛教护法!
所以我们看图,戒律的上面就是住持三宝,在住持三宝里,中间的佛像是佛宝,佛像的两边是僧宝,一边是大乘菩萨僧,一边是小乘罗汉僧,最两边的书表法宝,这就是佛、法、僧三宝,这是建立在清净戒律的基础上,有了清净戒律,然后亲近住持三宝,最后得到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就是图上住持三宝上面的这些本尊。有了正知正见,最后恢复你的自性,就是本尊上面的金刚上师,就是我们的自性,证明你把自性证圆满了。记住!金刚上师就是我们的自性。这是从下往上讲的。
成就了你的自性之后,具备了图里面的四个功德,就是法身、报身、化身,还有三身上面的法界体性身。自性证得了,智慧具足了,行为做到了,这样具足圆满功德的人就可以当祖师,所以你看最上面的这些人都是祖师,密宗叫做上师。也就是说只有成就这种功德的人才能称为祖师,密宗才能称当金刚上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报、化三身不离一心,历代祖师彻证此理!
有本书叫《禅门宝典》,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问:怎样的人才能称为祖师?答: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为祖。“明佛心宗”就是把佛的心已经知道、明白了。“行解相应”就是他的行动已经跟他的这个理解一致、相应了,这种人就叫做祖师。法身就是自性,报身就是智慧,化身就是行为。
我们继续看图,这三个身上面还有一个佛,这个佛叫做法界体性身,就是指我们的这一个心,而这一个心就具备了下面三身的功德了,没有如此功德者,如果自称上师便是魔王的大将军。
《楞严悬镜》里面憨山大师说:“依一心立三观,而以三观还证一心”。一心者,就是上面讲的法界体性身,密宗叫做普贤王如来,在这个图上就是最顶端中央的佛像。普贤王如来下面就是法身、报身和化身。中间蓝色的是法身,左边的时轮金刚是报身,右边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这三个指的就是三观,法身是空观,化身是假观,报身是中观。也就是说,你这个心具备这些功德的时候,你这个人就是祖师。这是从下往上的解释,我们自己就要走这条路,就是自度。如果不懂此理而修学藏密者,定是大仙、二神之类的野鬼教。
从上往下解释是度他的过程。一个人只要明佛心宗,行解相应,一心具有这三观,也就是把法身、报身、化身的功德都具足了,就是说,即明心见性,而且一切方便智慧都有了,同时行解相应,说的到就做的到,心里的这点东西能拿得出来,没有一点误差,这种人就是祖师,你若成为这种人的时候,你就是祖师。这时候,你流露出来的一切智慧绝对是正知正见,你能让一切众生得到正知正见,你能成熟一切众生的正知正见,所以看图中上师的下面,就是本尊。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修到这种功德的时候,他才能让别的众生得到正知正见,本尊就是正知正见。所以密宗说:“若不见本尊,修法无益”,这个本尊就是正知正见。我们禅宗说:“若不见性,修行无益”。还说:“修行别无修,贵在识路头”,这个“路头”就是正知正见,就是这个本尊,否则就是前面讲的“盲引愚痴,欲升反堕”。
接着往下看,一切众生得到正知正见的时候,才能接受佛、法、僧三宝,才能使正法久住。相反,如果众生得不到佛法的正知正见,歪门邪道、孤魂野鬼教就要来灭佛法,世间三宝就要灭亡。为什么?众生无正知正见,外道邪魔就把这些众生给欺骗走了,最终佛法无法弘扬,只有正知正见的众生,才能接受佛陀的教化,所以说学佛是智者的选择。
再看本尊下面的佛、法、僧三宝。中间的佛像,是释迦牟尼佛;旁边是菩萨,是大乘僧。另一边是罗汉,是小乘僧。最两侧是经书,这就是佛、法、僧三宝。而要想使正法久住,必须要严持戒律,所以三宝下面是护法,护法就是戒律,没有戒律,正法不能久住。
{居士问:请师父开示空、假、中。
{师答:《楞严经》叫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天台叫做空观、假观和中观,这三观又对应的是三止,即体真止、方便随缘止和息两边分别止。体真止对应空观,方便随缘止对应假观,息两边分别止对应中观。而这三止三观又对应的是三谛,即真谛、俗谛和中谛。
真如自性就是法身,在显宗是觉而不迷为佛,在密宗是金刚上师;自性报身佛就是智慧,在显宗是正而不邪为法,在密宗是本尊;自性净而不染是化身佛,你的戒律清净,行为没有一点污染,这在密宗里对应的是护法。
天台里面,从三观讲,法身对应的是空观,报身对应的是中观,化身对应的是假观;从三止讲,法身对应的是体真止,当体即真。化身对应的是方便随缘止,报身对应的是息两边分别止;从三谛讲,法身对应的是胜义谛,也是真谛。化身对应的是俗世谛,也是俗谛。报身对应的是中谛;在《楞严经》里,法身对应的是空如来藏,报身对应的是空不空如来藏,化身对应的是不空如来藏。
然后我们把三止、三观、上师、本尊、护法和觉、正、净,还有戒律、智慧、正知正见这些全部统一起来,它能连成一个大网。佛法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整体,只要抓住一头,提起来就是一串子,个个都能对应起来,一个都漏不掉。
{居士问:师父,戒律是戒自己的,并不是戒他人的?
{师答:对!现在的人了解了一些戒相上的东西,就去对照别人的过失,从来不问问自己是否严持戒律?这是极大的错误!还有自己不持戒,到处跑着去求护身符,供护法等。殊不知,戒律就是最大的护身符和护法,只要你严持戒律,护法一定会来护持你。特别是学密宗的人,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三皈五戒的戒体,也没有正知正见,自己不严持戒律,还要用酒肉去供养唐卡和那些喇嘛的照片,还有乱七八糟的图片等护法的像,那你得不到任何利益,还会招惹一些孤魂野鬼之类的玩意,这是绝对的,不用怀疑!
讲完皈依圣境图,再给大家谈谈护法,特别是针对现在社会上密宗流行的供护法,我这里要详细说明一下。
自性净而不染为僧宝,就是密宗说的护法。也就是说,当我们清净不染,持戒严谨的时候,就能摄受护法。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护法,他的分别心很重,当你这个人有戒律、有德行,他自然来护持你,如果你没修行,也无德行,他不护持你,因为他根本瞧不起你。
虚云老和尚曾经讲过一个公案,说当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条毒龙在一个地方上兴风作浪,经常出来伤害当地的众生,于是当地的施主就请了五百罗汉来降服毒龙。五百罗汉那多厉害啊!当时,五百罗汉想用禅定力赶走毒龙,于是就坐在那里入定,但是却没赶走毒龙。这时候有位持戒很严谨的僧人路过,就对毒龙说句:贤善远自除去。结果毒龙就走了。事后众人问他有何神通?僧人说,我平时持戒甚严,对轻戒也不敢违犯,并无神通。这说明严持戒律,则护法威猛,龙天拥护,所以毒龙敬畏而远离。也就是说,持戒严谨的人,就能摄受世间的一切护法。能海上师在《五字真言讲义》中也同样强调:修供和指配护法者,戒行必须要严谨,否则会自招其祸!
所以告诉你们,现在社会上到处流传的供护法,如果你的戒律不清净,你根本供不起护法。人家不是你养的狗,也不是你雇的打手,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哪有这样的事情?他是护持正法的,不是帮你去求名求利,升官发财的。很多人愚痴的很,自己贪心很重,也不严持戒律,供养护法一些好东西,就想让护法来护持他,这跟世间的行贿受贿有什么区别?如果在没有严持戒律的情况下,护法还来护持他,那么这个护法我们就要打个问号了。不是什么山精鬼怪,就是狐黄白柳,这个不用怀疑。因为佛教的护法,他的威力和功德都很大的,当年都在佛前发过愿,要护持佛法。你有道,他才发心护持你,并不是因为你供养他一些酒肉,好吃的东西,他才护持你,绝对不是这样的!
民间有句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那些山精鬼怪、狐黄白柳等,你把这些东西一旦请到家里来,久而久之它就不想走了,想一直控制你。因为狐黄白柳、山精鬼怪这些东西业障很重,极难接受佛法的教化,尤其愚痴是畜生。它们修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一些神通,一有了神通,它们的寿命是很长的,有成千上万年,那我们人才几十年的寿命。所以你把人家请到家里来,等你死了之后,它就让你的儿女继续供养它,儿女寿命尽了,就让你的孙子供养它,就这样祖祖辈辈的把它供下去。所以你看世间那些顶大仙的、跳大神的,你打听一下他的祖上,往往都供的是这些东西,民间的大仙们说这是香根。而这些曾经供过它的、顶过它的人,死了之后就是它的眷属,就去了它那个道了,造业厉害的一并下了三恶道,十分可怕!这就是民间为什么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是非常有道理的。
它们的神通只是一些小神通,与一切烦恼相应,是业报神通,受业力的限制,修诸善法的时候,它的神通就失灵了。一般确实能帮着供养的人实现一些愿望,供养的人有贪心,它们也希望有人供养,所以彼此利用,讨价还价。你帮我发个财,我供养你什么。你为了眼前的那点小利益,一旦跟人家达成协议,那么对不起,你把你的子孙后代也给搭进去了,这叫愚痴!
这两年,我们去的地方很多,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出不了三种情况:第一、问他祖上是不是供过这类东西?第二、问他以前是不是练过什么功法?如气功外道等。第三、问他以前是不是找过巫婆、神汉?一般出不了这三种原因。
所以,你只要听到哪里搞什么气功外道,搞什么感应,求什么通,十个里面,有八九个人身上都附着非人,一点都不用怀疑。因为他跟的练功法的那个头,他的身上绝对附着一个鬼王或者魔王。你们看那些从台湾、东北、西藏等地,每过一段时间就出来一个,各自手段还不一样。什么养身术、林显宗的沟通术、供婴灵、河南助念团、山西小院等又不是传出来了吗?下一个还不知又是什么邪货呢!正是:末法时代的众生总想找个便宜,但总是祸不单行!
因此,邪魔外道是一家,狐黄白柳是一家。这是我们讲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的时候,顺带给大家讲的,都是经常碰到的事情。因此你们一定要记住!自己没有戒体,知见也没有,法也不去修,你还想供这些东西,绝对是要吃亏的!
好多学密的,喇嘛们都让你们供护法,说能让你的生意好一点,你就乖乖供起来。如果你是居士,你先问问自己的三皈戒体怎么样?如果你受了五戒,你问问自己是否严持五戒?连三皈五戒的戒体都没有,你就不要供,因为护法根本不护持你。我们佛教的每条戒都是有护法的,我们叫护戒神。如果你没有戒体,你就没有护戒神。在家人如此,出家人也一样。我们汉地古往今来都不专供这些东西,为什么呢?护法是跟着你的德行走的,你只要修行上严谨,不需要你供,护法自然来护持你,因为他们在佛前发过这个愿。相反,你的德行上不去的时候,你供护法,人家理都不会理你,而那些狐黄白柳、山精鬼怪就乘机进来钻空子,冒充护法让你供养。为了让你相信,还给你显个小神通,达成你的一些愿望,你就觉得供护法灵的不得了。
我们看藏密的一些护法,有世间护法和出世间护法之分,还有共与不共之分。什么叫不共呢?就是他们在供养护法的时候写的很清楚,说保佑他们藏区怎么怎么样,或者他们这个派,这个法脉,只是特指在藏区这个区域。还有小到一座庙,都有各自的护法,这叫不共护法。由于政教合一,各派系的政治利益直接影响到各派系,甚至各寺庙的修法和护法都不一样。那些护法是世间鬼神,有一些是出世间共同护法,不分地域、派系,所有佛法都护持,这些护法摄在三宝里面,随我们的戒体而行。那么好了,你们在汉地供养藏地的不共护法,能起什么作用呢?因为世间鬼神都有一个土地的关系,不论它们走到什么地方,土地神都是老大。比如说,它们来榆次这个地方,榆次这里的土地就是老大,它一点办法都没有,有的甚至来也来不了,除非是有一些特殊的因缘。
讲完这个我们再回到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一体三宝是理上的,住持三宝是事相上的,两个都要清楚,否则“偏理废相,执相昧理”都是不对的。
比如说,有些人对事相上很执着,说你这个水应该怎么怎么供,你供的不对,佛菩萨会不高兴。香应该怎么怎么烧,否则佛菩萨不高兴。或者说,今天不能干这个事情,明天不能做那件事情,早上不能读这部经,晚上不能诵那部经。告诉你们,佛法里面没有这些说法,凡是这么说的,全是执着于事相,不懂佛法。因为规矩和讲究,必须要从我们佛法的正知正见里出来,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说法,不要轻易相信。
居士当中到处流传着一些怪的说法,非常之多,不知道从那里来的?绝对不是我们佛教里面的东西!难道修行还能有限制吗?我们修行是要了生死的,难道你能肯定自己是白天死还是晚上死?是在这里死还是在那里死?人一口气上不来就没命了,你还给自己套上那么多限制。只要能用功,只要能精进修行,不要管晚上还是白天,也不要在乎地方是干净还是污秽,说不定你在上厕所的时候就死在里面了,难道你还不在厕所里念佛了?
因此我们对道理一定要明了,不能只执着于相上的东西。有人说发菩提心,说去某个地方干点活就是菩提心。说这是因果那是因果,我吃两口饭,然后塞几块钱,就不背因果,这种知见实在是荒唐之极,把真的东西都丢掉了!所谓:天下丛林饭是山,随缘到处任君餐,今生吃了佛家饭,结下来世佛门缘。
还有一种情况是“偏理而废相”,就是说,看了两本书,或者听了几句法,就在理上绕来绕去,事相上的东西却不重视,也不去做。因为相是表法的,必须要去做的,所以说理事都要做到,不能偏于一项。
是故我今先为示明。所言住持三宝者。如来出世。夜睹明星。树王得道。是为佛宝。
维持正法,令其久住,就叫住持。这是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候的佛宝,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
依一实相。说四谛法。是为法宝。
实相就是前面给大家讲过的宇宙生命、身心世界最彻底、最根本的那个东西,也就是性觉灵明的那个性。也是前面所说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颜色味道,没有形状的那个东西。虽然是这样,但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和我们十分亲近。就是前面说的清净之理,真理。依此真理说了四谛,四谛是苦、集、灭、道,也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是法宝。
UID14482 帖子5857 积分40608 阅读权限250 查看详细资料TOP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5^ 大 中 小 发表于
07:39 只看该作者
《三皈仪规显密双解》(四)续(五台山比丘果戒)
初度陈如五人。召善来比丘。是为僧宝。
那个时代的人,善根是很深厚的,所以这五位比丘叫做善来比丘。比丘从上往下有好几种,善来比丘就是善根、智慧最好的人。当时他们到释迦牟尼佛前顶礼三拜,说:世尊,我想发心出家修道。佛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话音一落,人家的头发就自然掉了,诸天供养的袈裟就自己披到身上了,当下就能显现僧相,这就叫善来比丘。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候的三宝,既佛宝、法宝、僧宝。
佛灭度后。以刻铸图绘如来遗像。是为佛宝。
这是佛灭度后的三宝。佛宝就是雕刻的、画的佛像,而且必须是佛像,不是人像。在《造像量度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境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