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无锡有哪些化妆学校初步学习,增分下

如何提高讲话的逻辑感?&br&为什么是逻辑感,而不是逻辑?因为逻辑比较复杂,本身就可以写一本书了。我们不讨论逻辑,我们只想让别人感觉我们的话比较有条理,而不是“完了还有……完了还有……”每天我在餐厅点菜的时候,看到我前面点餐的人完全没有逻辑,没完没了,我总有想K.O.他的心……&br&&br&简单的来说,我们经常跟别人说话的逻辑表达只有2种方式,即总分总和线型逻辑。&br&&br&总分总逻辑:这个非常简单,举例如下:&br&《西游记》的故事里,讲了4个主要角色,他们是:1、孙悟空,2、唐僧,3、猪八戒,4,沙和尚。就是这四个人,完成了去西天取经的故事。&br&&br&线型逻辑一:讲故事,用5W1H,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就和小学生作文一样,举例如下:&br&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以宋江为首108个英雄好汉都被逼上山东梁山起义。但宋江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改变了一切,原本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归于平静了。&br&&br&线型逻辑二:讲程序,今天我们要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分三步,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放进大象,第三步,关上冰箱门。&br&&br&线形逻辑三:演讲或写作文,通常用:1、总述,2、故事,3、感悟或寓意,4、总结。这样的线型逻辑。&br&比如,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以身做责”,什么是以身做责呢?大家一定听说过“曹操马踏青苗,割发代首”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后我想说,只有……才是以身做责。&br&&br&线形逻辑四:讲道理,通常用WHY,WHAT,HOW逻辑,举例如下:&br&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商务礼仪?什么是商务礼仪?商务礼仪应该如何做呢?&br&&br&线形逻辑五:讲东西或景物,主要是用我们的六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直觉(线型逻辑,从远到近的顺序)。&br&举例如下:远远的我们看到一座青翠的山峰,倾听到了泉水的声音,才知道这里有清凉的泉水,轻风微醉,泉水甘甜,我感觉这里如同天堂一样……&br&&br&另外,在语言的表达里,多说逻辑感强烈的词语,常用的逻辑表达方式如下:&br&&br&1、因为……所以……(因果关系)&br&2、之所以……是因为……(果因关系)&br&3、首先……其次……再次(从重到轻)&br&4、问题、答案法(一问一答)&br&5、第1、第2、第3(有序描述)&br&&br&先到这里,休息,休息一下吧!
如何提高讲话的逻辑感? 为什么是逻辑感,而不是逻辑?因为逻辑比较复杂,本身就可以写一本书了。我们不讨论逻辑,我们只想让别人感觉我们的话比较有条理,而不是“完了还有……完了还有……”每天我在餐厅点菜的时候,看到我前面点餐的人完全没有逻辑,没…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a02b3f256ee4f11cdc5f3b_b.jp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2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a02b3f256ee4f11cdc5f3b_r.jpg&&&/figure&&h1&  「那歌詞具體該怎麼寫?」&br&&/h1&&p&   歌詞可以分為文學面、音樂面、社會面&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1&&[1]&/a&來看。文學面我有個十字口訣:「比」、「開合」、「正反合」、「起承轉合」。簡言之:&/p&&p&&b&「比」是排比、對比、比喻,通過排列與對照,使人見你所見,與之相對。&/b&&/p&&p&&b&「開合」或曰起伏、平仄、收放,是呼吸、節奏、律動的講求。&/b&&/p&&p&&b&「正反合」是從一正一反、這個和那個的對比,引出更上一層或更進一步的意思。&/b&&/p&&p&&b&「起承轉合」是前三項的綜合運用,老師教的作文不外乎的四個基本。&/b&&/p&&p&  武俠小說或傳統思想的同好,也可以用《道德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貫串「比」、「開合」、「正反合」以及「起承轉合」。&/p&&p&  音樂面要講究的是「詞曲咬合」,有三項要講:&/p&&p&&b&「節奏相合」:基本要求,拍子要對得上。&/b&&/p&&p&&b&「聲調與旋律合」:進階要求,詞的四聲要合乎曲調,要順口,要避免誤會。&/b&&/p&&p&&b&「聲情與文意合」:高級要求,唱出來的聲音要能表露那語言文字內蘊的情感。&/b&&/p&&p&  社會面,就是&b&看它對你、對人的意義與功用&/b&。這方面的理論最多,我就少講理論,多舉實例,詳後文。&/p&&p&  掌握了這套心法,即可應對九成以上的古典詩詞和現代歌詞,看他怎麼鍛字煉句,問你如何命意謀篇,大抵皆能條分縷析,無往不利。碰到少數不循常軌的作品,也可以用這裡面的基本心法來推導,導出你的理解與構想,來去觀賞、表演或改編它、完成它。&/p&&p&  重點講完了,就這些,內行人或懶人看這幾百字已夠;還有興趣的話,下面便是長篇細論,請慢用。&/p&&h1&第二章 文字的排比與開合&/h1&&h2&2-1 比&/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88ec4d1dc2d0fa72efc96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88ec4d1dc2d0fa72efc96_r.jpg&&&/figure&&p&  「比」這個字,就是人和人排在一起。你把兩個以上的文字、音符或任何東西排在一起,都是比。世上任何一門藝術,都離不開這個「比」字;如果你想舉個例子跟我唱反調,你也就是在跟我「比」了,還是不會離開。&/p&&p&  通常講比,有三種講法:&b&排比&/b&、&b&對比&/b&、&b&比喻&/b&。其他你能查到的有「比」的詞,也都可以歸在這三類裡。何謂&b&排比&/b&、&b&對比&/b&、&b&比喻&/b&?大家應該不會想看我重覆小學課本講的那樣,所以這裡我只重覆一句小學老師常講的話:「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下面我們就舉幾個例子:&/p&&p&(1)
山川壯麗 物產豐隆 炎黃世冑 東亞稱雄(〈國旗歌〉)&/p&&p&(2)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童年〉)&/p&&p&(3)
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 五個 六個 七個 八個/……/紅色 紫色 藍色 灰色 綠色 白色 黑色 黃色/……/轉吧 轉吧 七彩霓虹燈 讓我看透這一個人生(〈轉吧!七彩霓虹燈!〉)&br&&br&&/p&&p&  以前我們國語、國文課講修辭,講得很死板,就要你認「這句是排比,那句是對比,這樣是比喻」來考試;近年的情況似乎更糟,這問題講起來沒完,先打住&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2&&[2]&/a&。那麼,靈活的講法是怎樣?我的講法是怎樣?我的講法是:&/p&&p&&b&  每個詞組,組成的句子,句子連成的篇章,都兼有排比、對比、比喻的性質。&/b&&/p&&p&  就拿(1)來說,「山」和「川」,「壯」和「麗」,「物」和「產」,「豐」和「隆」,是排比還是對比?都是。按一般的理解,性質相同、相近的叫排比,相反的叫對比;但我們又有一句成語說「一體兩面」,如「山川」是一體,「山」和「川」是兩面,那這是相同還是相反?如果叫你只能選一個,你想破頭也沒有人來救你。所以直接講答案:都是。&/p&&p&  那「比喻」呢?先講「喻」這個字,是「使人明白」、「教人知解」的意思;這裡講比喻,就是「看看別人」後半句的「想想自己」。&/p&&p&  如〈國旗歌〉,你開頭排比出「山川壯麗 物產豐隆」這道風景,為的是什麼?「炎黃世冑」,為我們祖宗的子孫,有這麼好的地盤,應該是要能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這就是「喻」。然而,「東亞稱雄」是真的嗎?這句沒寫,但我們都知道,以前曾經是,現在卻不是──這便是至少三組對比:地與人的對比、今與昔的對比、現實與理想的對比。比完,再接下去:「毋自暴自棄 毋故步自封 光我民族 促進大同」──第一行重點在「比」,第二行重點在「喻」;這第二行的前兩句、後兩句,各是一組排比,也都針對著國人的老毛病、志士的夙願,這又是三組對比。&/p&&p&  聽過這半首,你就大概知道這個國家的人有什麼問題和希望了。作詞者是國民黨元老戴傳賢(季陶),他早年是少數能與中共一辯的理論家,對政治失望後在考試院之類的虛位上養老,以復古思想為精神寄託,當時評價和歷史評價都不高,但我還沒有看過誰說他這首〈國旗歌〉歌詞不好。即便是厭惡國民黨、中華民國以及「炎黃世冑」這套民族主義的,看到「毋自暴自棄 毋故步自封」,也不好否定這種自省的態度,何況你還可以拿這兩句官方認證的信條來罵人,這便又是一種「比」。是排比,是對比,也是比喻。&/p&&p&  同理,〈童年〉前句排比「水彩蠟筆和萬花筒」,後句「畫不出」是喻,「天邊那一條彩虹」是和前句相對的自然景象,象徵小孩心中的嚮往;你從這詞裡看見他的童年,再想想你的童年,這又是比,也又是喻。&/p&&p&  〈轉吧!七彩霓虹燈〉前兩段首句都是最單純、最無意義的數數、數顏色,轉到副歌,啊,意義出來了:「讓我看透這一個人生」,五光十色的舞場,原是刺激感官,這裡卻從感官刺激講到人生哲理,這便有一種反差的趣味。仔細一想,這兩者的反差,也是可以歸於一體的──作者夾子小應應蔚民學長表示:這首歌紅,是因為夠原始,而他後來也沒寫出比它更原始的了。何謂原始?他有他的見解,我有我的見解,你也應該要有你自己的。如果不知如何去見、如何來解,或許可以從上面講的「比」字三義來發想。&/p&&p&  苗栗三義有木雕,我們談創作也不能刻舟求劍;「比」字除了拿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來比,還有一種「不倫不類」的比法,就是把不相干、不搭軋的東西混進來比,形成一種逸出常規思維、「擺你一道」的趣味。例如上一段我講「比字三義」,這是比照《詩經》六義(賦比興風雅頌)、《易經》三義(變易、不易、簡易)造的詞,但我如果這樣講,未免太古板了,不如偏偏來一個「苗栗三義」,苗栗縣三義鄉木雕有名,從木雕我又想到成語刻舟求劍,再扯回正題。這種拿同音、同名,而其實不太相干、又別有某種關係的事物來比的玩法,粵語稱之「食字」,吃你習慣用字和用字習慣的豆腐也。不食字,也可以食規矩,如〈倒退嚕〉:&/p&&p&  鳳梨西瓜邊 欠錢毋愛還 &/p&&p&  尖嘴个是雞喔 扁嘴个是番鴨 條條个是豬肉&/p&&p&  四角个是豆乾 白白个是麵線&/p&&p&  拜請拜請 你大仙个王爺公 細仙个王爺子&/p&&p&  我是假影請 你哪來我就加了餅哩&/p&&p&  天頂天公 地下母舅公 北海岸十八王公(嗷嗚嗷嗚)&/p&&p&  拜請拜請咧 拜請拜請 阮後生啊愛著阿琴伊查某子&/p&&p&  不知有影也無影 有影就喊三聲喔
(無影 無影 無影)&/p&&p&  「鳳梨西瓜邊」和「欠錢毋愛還」有何相干?字面上完全沒有,但你聽一遍就知道他這是在祈求神明讓自己可以不用還錢;再聽到後面,你知道他也不是真想不還錢,而是在嘲諷這種貪小便宜的心理,神仙如果真的來,我還要多耗費幾張餅;也不是真的小氣,因為還是會請你吃的。到這邊有點詞窮了,繼續排比各路神仙名,再另起一段,拜請拜請,求神要幹嘛?求神問卜,卜什麼?這首歌是開玩笑的,不是認真的,所以就問一個:我兒子愛上阿琴她女兒,不知有無此事?有就喊三聲,結果喊了三聲「沒有」,那是有還是沒有?在意你就輸了。為什麼這裡沒頭沒腦就蹦出來一個阿琴?我原本以為是「孝女白琴」的典故,後來才有網友指正:「阿琴」是長年和此神曲作者黃克林在電台搭檔的女主持人。所以如果熟悉他們,聽到這句,就有加倍的樂趣;不認識的,把它當成普通的亂扯來看,也有普通的樂趣。&/p&&p&  廣義一點來說,不倫不類不相干的比,也可以視為一種對比:與「要倫要類要相干」的常規、習慣相對的比。而這樣比是為了什麼,能讓你「喻」到什麼?思維邏輯?風土民情?就看你的知識和聯想力能去到多遠。&/p&&p&  講到這裡,還要再講一講「明喻」和「隱喻」。以前我老是覺得課本教的不對勁,什麼「你像太陽」是「明喻」(simile),「你是太陽」是「隱喻」(metaphor)&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3&&[3]&/a&,有這麼簡單嗎?這樣分是不難記,但對我們創作有什麼幫助?怎樣的明喻算是好?怎樣的隱喻該說差?老師沒講,我也沒問。到我發覺該問的時候,稍微一想,也就得到答案了。這答案大家其實也都不陌生,只是很少拿來校對學校教的,或許這是因為學校教的老早就忘了吧。&/p&&p&  下面,就從「比喻」之義,重新定義「明喻」和「隱喻」(也可以叫「暗喻」):&/p&&p&&b&  「明喻」就是明明白白告訴你,這人事時地物是怎樣,讓你知道表面;&/b&&/p&&p&&b&  「隱喻」就是隱隱約約告訴你,這人事時地物是怎樣,給你領會裡面。&/b&&/p&&p&  問〈國旗歌〉、〈童年〉、〈轉吧!七彩霓虹燈!〉、〈倒退嚕〉某句歌詞是明喻還是隱喻?答案也和前面一樣:都有、都是。這世上的俗物,除了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壺,都可以分出表裡,比喻也差不多。&/p&&p&  如前所述,〈國旗歌〉的明喻,是直接從江山和祖宗跟你講「創業維艱 緬懷諸先烈 守成不易 莫徒務近功」,教大家「同心同德 貫徹始終」;隱喻呢?反過來看,這國度不就是一堆人都自暴自棄、故步自封、忘卻先烈、徒務近功、離心離德、混亂始終,詞才會這樣寫?有很多人打趣,說世界各國國歌往往都「缺什麼唱什麼」,就像我們命中缺什麼就取什麼名的習俗,沒錯。但你如果只這樣看,你看到的也只是明喻的反面,不是裡面。裡面是什麼?是&b&他如何確認&/b&情感的由來、弊病的所在、解決的方法、實踐的路徑。你可以由此來同情他,與傳唱這首歌的國民站在一起;你也可以由此來批判他,分析這種情感和思維的壞處。&/p&&p&  〈國旗歌〉歌詞本身沒有很多諷刺的意味,作者應該是誠心誠意在告誡同志的,後來同志們不長進,歌詞裡講到的病都犯了,結果很反諷,那是在作者本意之外的。&/p&&p&  〈童年〉也沒有刻意用心在隱喻、諷喻上,只是自然在回憶童年中帶出一種親近又遙遠的惆悵,這惆悵就是他的隱喻,羅大佑本人唱得最出,張艾嘉唱功較差,但她善於用情,又和大佑同輩,同在台灣成長,所以也有唱出那種共同的記憶與感覺。香港的蔡國權、關正傑版本,唱功好,也能用情,也是同輩,但是粵語版歌詞太露,把隱情放到明面上來講了,如「只可惜當天太快已消逝 童年時就如此飄過」,跟原版相比,就失了含蓄蘊藉。2000年,有後輩改編原曲,按原詞來翻唱,卻用輕快的調子和唱法,感覺就把原作的裡面埋沒掉了。&/p&&p&  〈轉吧!七彩霓虹燈!〉則不難看出隱喻、諷喻的心思。大家或許以為小應專寫俗豔的、搞怪的歌,沒錯,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是有一套學問、理念來引領他這怪歌創作的,他想得很多,從詞到曲處處使用簡單強烈的對比,都是精心設計的。而且他並沒有「隨著那穿腦的歌聲 證明這還是彩色的人生」就滿足了,後面他又來一段「今夜又來到炫麗的PUB 看看有沒有開心果」,什麼是「開心果」?不難聯想到搖頭丸之類的藥物。他為什麼要寫這個?如果只是想紅、想討好大眾,應該剔掉這種易起爭議的詞,畢竟大眾對嗑藥的接受度肯定不如單純的勁歌熱舞,但他還是寫了,而且有點像是故意硬加這段進去,刻意做到超過的。這是何以故?會不會是要用白描來暗諷,諷刺這等世紀末的狂歡,虛幻底下的虛幻?又或者,是刻意要挑戰主流的道德觀,故意不避諱,引人去思索人類對愉悅的追求?都可能。也可能,小應只是如實將他看到、感到的舞場文化演繹出來。那到底是怎樣?小應有上臉書,你可以問他本人,但這裡我認為我們自己的想法,會比官方解釋更好,因為人家的理解未必適用於你的人生、你的創作。&/p&&p&  〈倒退嚕〉卻是一個奇葩:它句句反諷,整首歌把拜神、祭祖、賂鬼差這三項應該認真的事拿來開玩笑,但黃克林並不是戴傳賢、羅大佑、應蔚民或我們這種讀了一肚子書,腦袋裡總轉著一堆理念的創作者,他就是把他幾十年在電台、秀場上習練的功夫發揮出來。聽眾喜歡什麼調調,台灣俗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怎樣,他就是按古調〈播稻歌〉把它編成一首好玩的歌舞來唱,這有一個說法叫「諧趣」。你可以看到他對神仙、祖宗、牛頭馬面都不抱什麼崇敬或畏懼的態度,而是當成家人朋友一樣來調侃,天界人界鬼界都熱熱鬧鬧的,可以一起笑罵「不孝的媳婦是過路搖」。黃克林沒有特別隱喻什麼,他隱喻的就是整個台灣甚至華人的民俗信仰。民俗把賄賂鬼神當成正經事,他也不煩用現代的法治觀念去改革;傳統社會壓迫婦女,他也不跟當代的性別理論來改詞。黃克林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人在想這些什麼法治、性別的,他最在乎的是怎麼在日新又新的流行歌壇裡,把傳統的、老土的、民間道教的東西拉出來揚眉吐氣一下,讓年輕人知道這些東西還活著。&/p&&p&  這是明喻還是隱喻,有意還是無意的呢?如果作學術研究,這裡面有不少科學而精確的講法,但我們這裡要講的是創作,不是解釋;不能直接幫助創作的理論,我就不多講;只因為學校教的修辭學害處很大,所以還要講幾句。&/p&&p&  你如果還沒把課本上的修辭學丟光,可以把〈倒退嚕〉歌詞找來練習一下,看哪句是排比,哪句是對比,這比喻又是明還是暗,然後你可以想想這能有什麼意思?你能從這裡面「喻」出怎樣的知、覺、情?聽原作是什麼感覺,聽翻唱改編是什麼感覺,加入你的感情和想法,讓你來翻唱、改編或另寫一些東西來跟它比、跟它對話,你又會怎樣去構思,怎樣來寫?這些都想過,甚至實作出一兩首以後,你再看看,哪些是老師教你的,哪些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你琢磨的工具又有哪些來自課本,哪些是來自其他地方,算一算比重,你就知道什麼才重要了。&/p&&p&  最後重覆兩句前文引過的名言,以及這一節提出的關鍵字:&/p&&p&&b&  「藝術在使人看見」&/b&(不知道誰講的,煩請識者告知)&/p&&p&&b&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b&(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p&&p&&b&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b&(不知道誰講的,但也不必知道)&/p&&p&&b&  「排比」、「對比」、「比喻」&/b&&/p&&p&&b&  「明喻」,明明白白報你知;「隱喻」,隱隱約約告你知。&/b&&/p&&p&  練習:照樣造句,改編本文提到的歌詞,或你喜歡的歌,不必整首填,寫一段、一行、一句都可以,裡面要有你想拿出來跟人比的東西。&/p&&br&&h2&2-2 開合&/h2&&p&  開合,也可以叫起伏、收放、抑揚、輕重、強弱,或者你還想得到什麼詞都可以。先抄幾首古詩詞來舉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d48b3fd5f3e1b62750e97_b.jp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d48b3fd5f3e1b62750e97_r.jpg&&&/figure&&br&&p&  有沒有看到什麼有趣規律?國文老師都教過,古典詩詞格律,平仄相間,「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老師可能沒教你的是,不但造句要遵守「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和句組成的篇章,每一句所寫的景象或情感,也要按「收-放-放-收」或「開-合-合-開」的節奏來;情和景的安排也要均勻,宋詞就多是上片寫景、下片寫情,也可以反過來,但總要在對比中見真章,然後交融以成,留個餘韻。&/p&&p&  一定要這樣嗎?沒有規定,但這樣寫起來好看,讀起來舒暢。你也可以挑剔上面的例子,說我標得不對,這句比較接近開而不是合,或者沒有開合,只是平鋪直敘……但請注意,現在我們是創作者,你想一想,如果有了這個開合的觀念,你寫文章寫歌詞的時候,是不是能派上用場?&/p&&p&  大家去翻更古老的《詩經》、《楚辭》或漢代的古詩、樂府,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講求這樣的開合變化,但也有一些詩句恰巧、自然地有了這個感覺。就我對上古文學的涉獵而言,最晚在孔子的時代,或者《周易》的《象傳》出來的時代,我們就有自主講求對仗、開合的意識了,戰國時代成書的《道德經》、《韓非子》就有不少這樣的篇章。至漢代先有「賦」發展了這種對仗的審美,詩則最晚從曹操就有開始把這個節奏用進去,如〈短歌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fe6fc21ff31e4dd661c00_b.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fe6fc21ff31e4dd661c00_r.jpg&&&/figure&&br&&p&  兩句為一組,兩組為一開合。為什麼是「開-合-開-合」不是「開-合-合-開」?因為他心情是這樣走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走。&/p&&p&  好了,再講下去又要一路復習到唐朝,還是直接回來講流行歌曲。歌曲的旋律就有高低起伏,我們跟著旋律的感覺和節奏,也往往能很自然就寫出具有開合韻致的歌詞。例如:&/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d51fa5c6bb4effe0a687_b.jp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d51fa5c6bb4effe0a687_r.jpg&&&/figure&&p&  注意:B1和B2的旋律幾乎一樣,但歌詞的精神氣勢走向不盡相同,這是趣味所在。請聽「立志要長高」一句,「33432」,旋律走勢是下降的,而歌詞與之相反,這就對了,正是要如此逆勢上揚。這樣,就是兩個對比:一對本句的旋律,二對前句「不怕風 不怕雨」,好聽,有勁。然而,結尾「實在是 並不小」就沒有那麼精彩了:它在聲調上倒了字(我未看歌詞時都不知道它在唱什麼),這樣用評價來結尾也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刻意;用開合的觀念來看,這種要開不開、要合不合的樣子,唱起來也就不夠暢快。&/p&&p&  其實我應該把簡譜打上來,大家可以看更明白,不過現在你既然上了網,應該也可以直接搜一下或點個連結聽歌。我特別找這首校園民歌時代的作品,也是為了說明,這種開合的技法,並不須特別訓練,而是只要順從直覺就不難掌握的。&/p&&p&  那有沒有高段一點的?張雨生〈口是心非〉:&/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1d67c3ea8c142ebaf755dbc29efb887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1d67c3ea8c142ebaf755dbc29efb887_r.jpg&&&/figure&&br&&p&  「愛恨交錯」會不會改標「放收放收」比較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你聽「消瘦」的「消」,拉得很尖很陡峭,真如刀削;下一行「靜默」的「靜」更精彩,更尖更細,真表露出了一種想靜卻靜不下來的神經質,連帶「默」也就含蘊了各種想說但是說不出來的話。這是文字的開合。&/p&&p&  旋律的開合,也是「弛-張-張-弛」的走勢:第一句密度太大,太緊張,所以第二句「怕是怕」給你鬆弛一下,舒緩下來;到第三句拔得更高、更加淋漓,第四句終結,也就可以更為盡致。&/p&&p&  〈口是心非〉這首歌和這張專輯是張雨生的最高傑作,惜哉,天不假年。當我用這「開合」的觀念仔細去聽他的歌曲時,我見到了他在開朗的作派之下,實有一種深邃而使人癲狂的糾結心理,而他的應對方法,是裝扮得盡量平易,自嘲「癡傻」,與我們交陪。我們懷念他,除了貼近他的心事,也要學會他的技藝。&/p&&p&  如果你看過武術家、舞蹈家、戲曲名角表演,你會發現他們一舉手一投足都有張力,一呼一吸都是戲;我們寫歌唱歌,也就要以「開合變化」搭配呼吸,談吐含露出可以有的劇力與張力。&/p&&h2&2-3 正反合&/h2&&p&  講「正反合」,最好拿來舉例的就是對聯,上聯為「正」,下聯為「反」,兩者對起來,又可合出另一層意思,這另一層意思,如果寫出來,就是橫批;不寫出來,讀者自己領會,如「東引西引大家飲/南竿北竿一起乾」,可能還不夠明白,再加個橫批「親愛精誠」,台灣的成年男子就知道這是在外島馬祖當兵的學長寫的。這並不是很工整的對聯,但這條橫批實在是我讀過的所有聯語裡面最能畫龍點睛的。&/p&&p&  我們寫歌詞,不必像對聯那麼工整,但也要能「點睛」,然後可以傳神。如《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裡當鋪的門聯:「你不來他不來自有人來/是你的是他的都是我的/你得認命!」&/p&&p&  丁曉雯詞,陳志遠曲,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p&&p&  (正)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p&&p&  (反)等待一扇不開啟的門&/p&&p&  (合)(正)善變的眼神(反)緊閉的雙唇 &/p&&p&  (合)(合)何必再去苦苦強求 苦苦追問&/p&&p&  第三句就開始合了,但描寫還不夠,所以再來一個開合,再到結論,節奏就剛好。&/p&&p&  羅大佑〈戀曲一九八○〉:&/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6a4bd90df089ced7bcb6a1f1e7521c7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figure&&p&  合句裡,「春風秋雨」、「多少」、「海誓山盟」又各是一正一反,最後才到真要感嘆的「隨風遠去」。&/p&&p&  如果你問我怎麼都講這些老歌?我這裡再給你來一首更老的,差不多正好一百年前(1914-15),李叔同的〈送別〉,原曲John Pond Ordway(),
&i&Dreaming Home And Mother&/i&:&/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f8cf6b73594_b.jp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f8cf6b73594_r.jpg&&&/figure&&br&&p&  有沒有這麼整齊?就是這麼整齊。「合」句不但承接之前的正反,也開啟下一個「正」,搭配下一節要講的「起承轉合」,三四十二,層層疊疊,連綿到終篇。&/p&&p&  2+2=4;2+3=5;6=2+2+2=3+3;所有大於3的整數都可以用2和3的組合來表示,而3=2+1,正反合的「合」可以視為後面那個1。俄羅斯方塊一塊4格,我們漢字方塊一塊是1字、2字或3字,任憑你曲式、拍子如何罕見,只要不故意搞些無理數出來,我們都可以用2和3的組合來填它,或者說我們不管寫好寫壞,都離不開這個一二三,問題只是怎麼把它寫好寫漂亮。「正反合」就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方法,不一定要這麼寫,也不一定要叫這個名,但它很好用,大家都用。京劇《空城計》唱詞:&/p&&p&  【西皮慢板】&b&我本是&/b&臥龍崗散淡的人,&b&論陰陽&/b&如反掌保定乾坤。&/p&&p&&b&先帝爺&/b&下南陽御駕三請,&b&聯東吳&/b&滅曹威鼎足三分。&/p&&p&&b&官封到&/b&武鄉侯執掌帥印,&b&東西征&/b&南北剿博古通今。&/p&&p&&b&周文王&/b&訪姜尚周室大振,&b&漢諸葛&/b&怎比得前輩的先生。&/p&&p&&b&閑無事&/b&在敵樓我亮一亮琴音,&/p&&p&  (撫琴)(笑)哈哈哈&/p&&p&  (續唱)【慢板】&b&我面前&/b&缺少個知音的人。&/p&&p&  不如〈送別〉工整緻密,這是因為劇情需要;規矩是人定的,當然不用自己整自己,硬要每句都對,但你可以看出,這基本都是按「正反合」的習慣來編,需要出格的地方再出格。&/p&&p&  「正反合」一名,來自我在國中歷史課本上讀到的對黑格爾哲學的介紹,後來我聽說,我們課本是用中國文學那一套概念來講,和黑格爾的原意有些出入;詳情我沒有多研究,但我認為我們讀慣了古文的人,會用易理或詩詞的概念理解「正反合」,實在是非常自然的事。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就也借用了這個詞,來談論他心目中上等對子的條件:&/p&&blockquote&&p&  凡上等之對子,必具正反合之三階段。(平生不解黑智兒&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4&&[4]&/a&之哲學,今論此事,不覺與其說暗合,殊可笑也。)對一對子,其詞類聲調皆不適當,則為不對,是為下等,不及格。即使詞類聲調皆合,而思想重複,如《燕山外史》中之「斯為美矣,豈不妙哉!」之句,舊日稱為「合掌對」者,亦為下等,不及格。因其有正,而無反也。若詞類聲調皆適當,即有正,又有反,是為中等,可及格。此類之對子至多,不須舉例。&/p&&p&  若正及反前後二階段之詞類聲調,不但能相當對,而且所表現之意義,復能互相貫通,因得綜合組織,別產生一新意義。此新意義,雖不似前之正及反二階段之意義,顯著於字句之上,但確可以想像而得之,所謂言外之意是也。此類對子,既能備具第三階段之合,即對子中最上等者。趙甌北詩話盛稱吳梅村歌行中對句之妙。其所舉之例,如「南內方看起桂宮,北兵早報臨瓜步」等,皆合上等對子之條件。實則不獨吳詩為然,古來佳句莫不皆然。豈但詩歌,即六朝文之佳者,其篇中警策之儷句,亦莫不如是。&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5&&[5]&/a&&/p&&/blockquote&&p&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文言太難讀,請靜下心來,一句句慢慢讀過去,不懂就查,不會很難的。既然你想寫歌詞,這點對文字的耐心應該有。&/p&&p&  用這個標準來看,「東引西引大家飲/南竿北竿一起乾」是「合掌對」,應該是下等的,可是為什麼我覺得好?因為加了橫批「親愛精誠」。在這裡,該說它的上下聯是「正」,橫批是「反」,而言外之意的「合」,在我們對國軍文化的各種幹意、各種感情,所以雖然我不是外島的,也不在陸軍服役(我海巡),但我第一次在同學個板上看到這一聯的時候,就把它牢牢記住了。我們寫歌詞,是否也寫得出這麼能引起共鳴的句子呢?&/p&&p&  流行歌曲裡面,有哪些堪稱上文所說的上等對句?試舉國、台、粵、客語各一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e4baed3_b.jpg& data-rawwidth=&777& data-rawheight=&1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e4baed3_r.jpg&&&/figure&&p&  不見中秋又逢冬&/p&&p&  只有玫瑰雪中紅  &/p&&p&(胡曉雯詞,吳嘉祥曲,王識賢、張秀卿〈雪中紅〉)&/p&&p&  (正)冷眼對血路 (反)寂寞是命途
&/p&&p&  (合)(正)明月映山崗
(反)倍覺孤高 &/p&&p&    (盧國沾詞,黎小田曲,關正傑〈天蠶變〉)&/p&&p&  (正)(正)葡萄醇酒
(反)一口飲盡&/p&&p&  (正)(合)敬?對你个思念&/p&&p&  (反)(正)風華不再
(反)良人何在&/p&&p&  (反)(合)霜雪幾時頭上戴&/p&&p&(官靈芝〈人靚不如命靚〉)&/p&&p&  流行歌詞的正反合,多是以段為單位,如AABA,主歌A1、A2是正反,副歌B1是合,A3也可以是合;要在同一段甚至上下句尋找能產生「言外之意」的對句,比較難,上面舉的幾例,也都不是十分符合陳寅恪所舉的典型。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歌詞篇幅長,不須把一切對比都壓在兩三句裡,前後句對比也不必太大(如「冷眼對血路/寂寞是命途」;「風華不再/良人何在」),可以層層展開、步步遞進。每一種文體、曲式都有適合的寫法,流行歌詞和近體詩、對聯當然不能一樣;但如果你要寫〈送別〉那樣的短歌,就很可以學習古典文學的章法。例如傳說中最容易洗腦的「三三五」或「三三七」句式:&/p&&p&  風雲起 山河動 黃埔建軍聲勢雄&/p&&p&(何志浩詞,〈中華民國陸軍軍歌〉)&/p&&p&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p&&p&(公木等整理修訂,〈東方紅〉)&/p&&p&  公雞啼 小鳥叫 太陽出來了&/p&&p&(兒歌〈太陽出來了〉)&/p&&p&  天茫茫 地茫茫 無親無故靠台郎&/p&&p&  月光光 心慌慌 故鄉在遠方&/p&&p&(鍾永豐、夏曉鵑詞,〈外籍新娘識字班之歌〉)&/p&&p&  四四拍子,第一小節為正,第二小節為反,三、四小節為合,句式用三三五、三三七、三三四、三三六都可以;要快一點的話,就切一半,如上引〈太陽出來了〉只用兩個小節,或者二四拍子的四個小節。這句式最容易入腦了,所以國民黨愛用,共產黨愛用,兒歌愛用,教新移民學中文的也愛用。&/p&&p&  流行歌裡的例子:&/p&&p&  華燈起 樂聲響 歌舞昇平&/p&&p&(范烟橋詞,周璇〈夜上海〉)&/p&&p&  你主宰 我崇拜 沒有更好的辦法&/p&&p&(施人誠詞,S.H.E〈Super Star〉)&/p&&p&  一句話
一杯酒&/p&&p&(劉思銘詞,周華健〈朋友〉,後句拆成三三,又是一個正反)&/p&&p&  一陣風 一句話 一滴雨水一分癡&/p&&p&(黃強華詞,黃妃〈非常女〉)&/p&&p&  一陽指 蛤蟆功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p&&p&(黃霑詞曲,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台《射雕英雄傳》主題曲,林穆唱)&/p&&p&  混一色 碰七筒 一簡白板發財做眼槓紅中&/p&&p&  六八筒 叫卡窿 原來咁橋佢係呀係七筒&/p&&p&(黎彼得詞,許冠傑〈打雀英雄傳〉)&/p&&p&痛別離 惜分飛 緣份一朝忍心拋棄&/p&&p&(許冠傑詞曲,王傑〈天才白癡往日情〉)&/p&&p&為了愛 夢一生 這是瘋狂還是緣份&/p&&p&(陳樂融詞,王傑〈為了愛夢一生〉,〈天才白癡往日情〉的國語版)&/p&&p&
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p&&p&(Westlife, &i&Seasons in the
Sun&/i&)&/p&&p&  大概都是這樣的節奏,一行四小節,為一個正反合,遞進到下一行。管你什麼主題,社會寫實、偶像崇拜、友情勵志、言情、武俠、打麻將,都能用它。然而,這種句式也不是隨便都能發揮好的,如〈小蜜蜂〉:&/p&&p&  嗡嗡嗡 嗡嗡嗡 大家一起來做工&/p&&p&  來匆匆 去匆匆 做工趣味濃&/p&&p&  簡單是簡單,但沒什麼意思,平鋪直敘,開合缺少變化,「做工趣味濃」又露出教條味。印象中,我聽人唱〈小蜜蜂〉,還有在小學唱遊課上,都是直接用唱名唱「So Mi Mi Fa Re Re」,很少聽到人唱它的中文歌詞,唱也頂多唱第一行。這應該就是因為詞填得太無趣了。像「公雞啼 小鳥叫 太陽出來了」雖然也很簡單,但意象就比單調的「嗡嗡嗡」可喜得多。&/p&&p&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如果把〈小蜜蜂〉的詞改用〈外籍新娘識字班之歌〉的調子來唱,它馬上就會變成一首慘到不能再慘的鬼島之歌。&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6&&[6]&/a&詞能換另一首歌的曲來唱的機會不多,也就是七字調或這種三、五、七句式的比較可能,大家可以略為留意。&/p&&p&  上面舉的例子並不全是好的。〈射雕英雄傳〉把原作的「一陽指 蛤蟆功」搬過來,正派邪派武功相對,再來個點將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字都不用改就極盡了氣勢與妙處。然而惡搞板的〈打雀英雄傳〉寫「混一色 碰七筒」,就只有字面對仗,意思卻不對仗,後面「一簡白板發財做眼槓紅中」整兩行下來也就講了一副牌,&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7&&[7]&/a&格局便差遠了,只是它本意只在諧趣,不用那麼講究。&/p&&p&  我們也不要唯古典筆法是尚(雖然現在大概也沒幾個能用好古典筆法的人),比較許冠傑〈天才白癡往日情〉粵語原詞和陳樂融的〈為了愛夢一生〉即可見一斑。許冠傑是聽粵曲長大的,他那一輩的歌詞還保留許多我稱為「舊書袋」的慣用文雅詞句,如「痛別離 惜分飛」,很工整,但犯了合掌,後面接白話一點的「緣份一朝忍心拋棄」也還是同一點上打轉,整體缺乏新意。相對的,「為了愛 夢一生」,前句聚焦一點,後句拉開一生,愛與夢的對比也簡單直接地表露出這是另一樁求之不得的情事,接著再用設問法「這是瘋狂還是緣份」,合句之內也包含了正反,整體的張力就遠大於粵語原詞了,而且讓人期待下一句的發展。在這一例上,可以說陳樂融的白話歌詞比粵語舊書袋更能抓到古典詩詞的精髓。&/p&&p&  那,如果按陳寅恪所想的「正反合」去寫,可以怎麼作呢?下面摘錄他兩首七律:&/p&&p&    吳氏園海棠 其二 (1936)&/p&&p&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b&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b&&/p&&p&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霑襟。&/p&&p&    殘春 (1938年5月)&/p&&p&  無端來此送殘春,一角湖樓獨愴神。&b&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還憶去年人。&/b&&/p&&p&  過江愍度饑難救,棄世君平俗更親。解識蠻山留我意,赤榴如火綠榕新。&/p&&p&  第二首顯然是第一首改過來的,唯「讀史早知今日事」一句未改。光看那兩句,不看別的,你會不會想知道那「今日事」是什麼事,「去年人」是什麼人,其中又有何隱情呢?結合日期來看,1936年他「猶是去年人」,1938年就變成「還憶去年人」,是不是他變了呢?為什麼呢?1937年抗戰爆發?我們寫歌詞,這等微小而關鍵的差異,就很可以用在兩個段落上。&/p&&p&  走筆至此,現在是日,如果抹掉原作其他部份,把這兩句當成寫去年「太陽花學運」的詩,你會想到什麼?這個人是看透了?沮喪,失望,但是還沒絕望?「看花猶是去年人」和「對花還憶去年人」,有什麼不同?如果是你,你會用哪句?&/p&&p&  或者,我們不要二選一,我們自己另外對一句。上聯同樣用「讀史早知今日事」,請對下聯。我們是寫歌詞的,可以不必工整,你想增減字也可以,但要能把你一個「正反合」的意思做出來。&/p&&p&  我3月7日對過一句:「論文猶是去年坑」,當時沒有想到可以用在哪裡,也沒有想到學運,只是寫著好玩,慶幸自己論文已經寫完了,可以不至那麼悲慘。但如果搬到學運的場合來,就可能變得很有諷刺性和殺傷力了。好比同一副對聯,貼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意趣。&/p&&p&  我們這裡可以再提出一個三角關係:作品、場合、觀者。這個三角之中,任意兩角都可當作「正」、「反」,第三角自然就是「合」。常言道「孤掌難鳴」,我們很多歌曲投到市場或網路上,即便打了廣告也沒人理,為什麼?是不是我們沒有做到「三足鼎立」,作品沒能和場所、觀眾形成有趣的互動?掌握了「正反合」觀念,當可幫助大家檢查作品內以及作品外的結構經營。&/p&&h2&2-4 起承轉合&/h2&&p&  足球不外乎四個基本:傳、停、帶、射;作文不外乎四個基本:起、承、轉、合。孔子論樂,也說「樂其可知也,始作,&b&翕如&/b&也;從之,&b&純如&/b&也,&b&皦如&/b&也,&b&繹如&/b&也,以成。」這句比較難讀,你如果不想查書,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漫畫,我畫的。總之,都是把開始到結束分成四個階段。你要改分三段或六段也可以,我們也可以把三段中的一段拆成兩段,或把六段中的四段併為兩段,重點是建立一個步驟、流程的概念,方便你表達;久了以後,這「起承轉合」的體裁也會漸漸發展出一種形式的美感與美學。&/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a6737608efc6b7d317d3c6f30ec39dc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3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a6737608efc6b7d317d3c6f30ec39dc_r.jpg&&&/figure&&p&  我查了一下,「起承轉合」這個說法,有說是元代出來的,也有說是五代、宋朝,詩論作者用它來總結近體詩的創作規律;也就是說,唐詩已經做到了「起承轉合」之實,把它的形式和技法發展完備了。之後何時有人發明了這個名堂來稱呼它,乃至用到八股文,又一直用到現代的作文教學上,對我們來說倒不是那麼重要;真要說最早,孔子就已經有這種意識了,他給音樂打比方,四字裡用了兩個和紡織相關的字。為什麼用紡織來比?可能因為小時候他母親織布養活他,織機是有節奏的,孔子在音樂的節奏裡面也想到了他母親的勞動與生命。如果你對某種勞動或某一行業有深刻的記憶或感情,你也可以用那一行的概念來給音樂打比方。&/p&&p&  流行歌曲常用AABA曲式,這就可以套用「起承轉合」:一段四行,是一小個起承轉合;四段組成整首歌,又是一大個起承轉合。結合前面講的「比」、「開合」、「正反合」,我們就可以應付所有一般的曲調了。舉一個可入教科書的典型範例,〈似是故人來〉:&/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aea785bd2a0d_b.jp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7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aea785bd2a0d_r.jpg&&&/figure&&br&   羅大佑作此曲,用的是他拿手的「羅式長句」:一長句為四小節,由三短句組成,迴環遞進;林夕也很順手,就用「正反合」法填上了歌詞,就像我們上一節講的〈送別〉,〈送別〉只有一大段,〈似是故人來〉來個五段。&/p&&p&  起承轉合四個字,怎麼有五段呢?有看漫畫的人應該知道「四天王有五個人是常識」,我上面在B段標「副」不標「轉」,這就是把主歌和副歌對立起來,成一個正反;你也可以把它改標「合1」,A4段改標「合2」,看你如何理解這歌詞的進行。對著歌詞聽一遍,可以聽出,歌中的感情是比較含蓄、淡然,若有還無,把自己抽離出來觀照幽怨的態度;曲式是「AABAaBA」(第五段為演奏,不配詞,故用小寫a表示),也暗示A3要留餘意、餘韻,留想像空間去接無歌詞的間奏,到B2又一高潮,再到A4完結。如是者,「合1」、「合2」亦是一個開合。怎麼分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這個分段的概念,引導你去代入主人公的情思,把歌詞填出來。&/p&&p&    再來看一首填詞歌曲,2014年我最欣賞的台語歌:&/p&&h3&頭家&/h3&&p&詞:武雄 曲:理查克萊德曼〈秋日低語(A comme amour)〉 唱:施文彬&/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fc65a7d74d13d7d33ebfa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fc65a7d74d13d7d33ebfa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ea0de7b9e52c4c_b.jp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ea0de7b9e52c4c_r.jpg&&&/figure&&br&&p&  武雄把這首纖巧的鋼琴曲,一變而為描寫中小企業和勞工辛酸的寫實作品,極具反差之趣,但它反映的現實又讓你不能一笑了之,實在是一首五味雜陳的佳作。但這裡重點不是賞析,而是問:如果你來填,你會怎麼填?設使你靈光一閃,寫出了A1段的歌詞,後面都還沒有,你能怎麼接下去?&/p&&p&  曲式「AABCAAB」,開合為「開合合開合開合」,正反合為「正反合合正反合」,起承轉合為「起承轉合承轉合」,你也可以有別的排法,或者不管這個,直接隨原曲感覺來寫。但是怎麼接呢?我們現在可以跟隨武雄的成品,一句句來復盤:A1段寫賺錢,A2就寫虧損;B1轉來寫大環境和公司的危局,C1就用個人的希望來小結。還有半首,上半片寫工作,工作為的是養家活口,那下半就寫家庭吧!A3過渡,A4再寫個上有老下有小,將惶恐窘迫之情拉到極點,配合MV畫面上「結束營業」的招紙和無語問蒼天的員工們,沉重現實和輕靈曲調的反差完全出來了。再到最後一段B2,仍將殘餘的一些希望寄予頭家,然而又有多少希望?我們心裡都有答案,這便完成了一首讓人低迴不已的社會寫實改編歌。&/p&&p&  這樣一路推演過來,如果說有什麼訣竅的話,就是一句成語:「順理成章」。順著曲調和故事的理路,我們不難決定哪一段要填什麼。然而,大綱擬好以後,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把它填出來、填完、填好,就看各人造化了。&/p&&p&  以上,「比」、「開合」、「正反合」、「起承轉合」四法,就是我個人研究歌詞、評論歌詞,寫歌詞的要領,希望也可以幫助大家觀摩別人的作品、檢查自己的作品。如果你覺得別人一首歌寫得好,卻不知好在哪裡,或覺得自己哪裡寫差了,又不知差在哪裡,這十個字或許可以引導你說出個所以然來。說得出所以然來,就能確定改進的方向與目標,一字字一句句一篇篇地磨到好了。&/p&&br&&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1&&[1]&/a& 我在論文裡面,將流行歌詞的相關論著,分為文學面、音樂面、社會面,及知識向、技能向、情感向。我發現歌詞作品本身也可以從這三面來看,並可用「辭章」、「聲韻」來代表文學與音樂面,社會面則可以有「功能」、「背景」、「脈絡」、「思想」等等講法,本文便這麼講。&/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2&&[2]&/a& 我們知道初學者經常「見樹不見林」,好的課程,應該逐步引領生手,一方面往宏觀去「見林」,一方面往微觀去見「樹」的各種細節;但我們現在那種氾濫的修辭學,卻是教人去在乎樹的名稱。給學生塞了更多名堂,對閱讀寫作能力非但無益,反而有害。這個問題以後慢慢談,各位如果看到講得特別好的文章,也請推薦一觀。&/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3&&[3]&/a& 大約二十年前一部美國片,老師引導士兵讀詩、讀《哈姆雷特》,先教了這兩個名堂,我從而查覺到,似乎我們在國文課學的修辭學名堂,也是從源自希臘的這套西方修辭學搬來的。後來我漸漸讀了一些西方修辭學於清末傳入中國以後的流變與反響,發覺問題複雜。&/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4&&[4]&/a& 今譯「黑格爾」。&/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5&&[5]&/a& 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青鶴》1.3(日),亦見於《學衡》79期;此處轉引自王震邦《獨立與自由-陳寅恪論學》,台北:聯經,2011年7月。這種論文式的注釋大家看了可能要倒胃口,所以多說幾句:1932年陳寅恪給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出國文試題,出了幾題「對對子」,引起很大爭議,被認為是逆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而行,特別是第一題「孫行者」預設答案「胡適之」,就是要把胡適和猴子相比,可惜沒人答出來。為回應質疑,陳寅恪就給清大國文系主任劉叔雅寫了這封公開信答辯。信中還講到,第二題「少小離家老大回」,有很多考生答不出來,或以原詩下一句作答,還有一個最妙的,塗改多遍,最後草草寫下「金銀珠寶往家抬」。我們寫歌,倒很可以借用這一句。&/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6&&[6]&/a& 毛鑄倫老師3月25日於臉書留言回應:「以蜜蜂本能的生存程序,附會成勤奮勞動,是資本主義/資本主通過曲解美化,欺騙社會/勞動階級達成剝削/役使目的詐術。」&/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7&&[7]&/a&可以推知,這副牌是碰、槓了中中中中,手上發發白白白,碰七筒又聽七筒,還忘記自己碰過七筒,可謂糊塗。當然,等六八筒上手來改聽對對胡,拼大三元,也是很合理的,所以也不能說他亂打。&/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8&&[8]&/a& 多少。俗作「外多」,這裡參考各種「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訂正之。&/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9&&[9]&/a& 頭低低。&/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10&&[10]&/a& 犀牛抬頭望月,視線會被自己的角遮住,猶言看不見未來。&/p&&br&&p&&a href=&file:///D:/031%E6%B5%81%E8%A1%8C%E8%A9%9E%E8%A9%B1%E9%80%B1%E5%88%8A/%AD%8C%E8%A9%9E%E5%89%B5%E4%BD%9C%E8%A6%81%E9%A0%982.docx#_ftnref11&&[11]&/a& 房租或房屋稅。&/p&
「那歌詞具體該怎麼寫?」 歌詞可以分為文學面、音樂面、社會面來看。文學面我有個十字口訣:「比」、「開合」、「正反合」、「起承轉合」。簡言之:「比」是排比、對比、比喻,通過排列與對照,使人見你所見,與之相對。「開合」或曰起伏、平仄、收放,…
3.19更新一些评论区网友问题和回复&br&&br&==========================分===割===线================================&br&&br&A6000用户,一条一条来吧。&br&&br&&b&1.这款微单适不适合我上面描述的这种情况使用? &/b&&br&&br&A6000基本参数:传感器APS-C幅面,具备2400万像素,内嵌了179个相位对焦点,处理芯片使用与A7相同的BIONZ X处理器。因为没有反光板动作,所以在高速和连续性快门动作上有天生优势,提供最高11fps的连拍速度(这个牛)。按钮后背布局,与NEX-6几乎如出一辙,原来的同轴心线双转盘现在分置为两个转盘,依然为模式与普通转盘。翻转屏一直是NEX系的良心,这款继续提供;EVF相比NEX-6有缩水,从原先的236万缩减到144万,视野率仍然维持100%。具备内闪,同时提供MI热靴。本机搭载WiFi功能,具备NFC,具有app市场功能 (绝对是革命性的,延时摄影,各种滤镜,手机快门,直接传输照片到手机等等)。&br&&br&&b&相比单反的优点:&/b&&br&1、轻便,上街根本不用背摄影包,相机装进相机小包后,直接放进随身包,具有单反无可比拟的优势;&br&2、无打板问题,高速和连续快门有先天优势;&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jc4MzYwMjE2.html%3Ffrom%3Ds1.8-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ny a6000高速对焦测试.&/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jcyMTE2NTgw.html%3Ffrom%3Ds1.8-1-1.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ny a6000 丧心病狂的APS-C微单&/a&&br&3、法兰距短,转接镜头能力优秀;&br&4、有APP功能,功能性和可玩性强。&br&国行免费APP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laymemoriescameraapps.com/porta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yMemories Camera Apps,相机应用程序下载服务&/a&&br&淘宝代装收费APP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taobao.com/search%3Fq%3Da6000%2Bap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6000 app_淘宝搜索&/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eidansj.com/photogra_5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简介&/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497affab2bb4fa168b4f94c357bcf33_b.jpg&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3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497affab2bb4fa168b4f94c357bcf33_r.jpg&&&/figure&&br&&b&相比单反的缺点:&/b&&br&1、外形小,不够唬人(不要笑,确实很多人觉得拿微单的没有单反的专业);&br&2、镜头群也没有佳能尼康的丰富(新手不建议转接,虽然大法号称万能数码后背);&br&3、没有高性价比的定焦镜头,相比佳能五六百就能买到50定,索尼还是得一千多,但是相比镜头上的溢价,机身不是比同级别的单反便宜不少吗?如果只添置长焦和50定焦,价格相差不大。&br&&br&对于很多朋友非常关心的&b&画质&/b&问题,从DxO的测试成绩看,索尼A6000与尼康D/D7100在色深与高感方面的表现是非常接近的。考虑到D取消了低通滤镜,所以综合表现还是与D5200最为接近。在今天,小巧的无反相机确实具有与主流单反相机相同的成像基础。至于如何发挥,就要看镜头和使用者的技术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1bc13ece00b0ecc56aeb2f394ef1395_b.jp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1bc13ece00b0ecc56aeb2f394ef1395_r.jpg&&&/figure&&br&&b&综合以上,A6000完全适合以上你的使用场景。&/b&&br&&br&多说几句,其实很多用单反的用户不去了解微单的最新发展,就一棍子打死,殊不知这几年微单技术的突飞猛进,看看最新的微单旗舰A7RII,真是吊打一众单反。出色的转接对焦功能,让大法获得万能数码后背的称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b5c8d2c110_b.jpg& data-rawwidth=&1197& data-rawheight=&9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b5c8d2c110_r.jpg&&&/figure&&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xomark.com/cameras%23hideAdvancedOptions%3Dfalse%26viewMode%3Dlist%26yDataType%3DrankDx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mera Database&/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49fab0377a16fe7ce616_b.jp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49fab0377a16fe7ce616_r.jpg&&&/figur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I2MzU0NDgwOA%3D%3D.html%3Ffrom%3Ds1.8-1-1.2&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索尼a7R II转接佳能卡口镜头对焦速度测试。&/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I3NjgyOTcwMA%3D%3D.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解密A7RII无缝转接C和N&/a&&br&&br&&b&2.如果适合的话,在哪个渠道购买是最放心同时价格相对来说不贵的?(京东?官网?实体店?)&/b&&br&苏宁,天猫旗舰店,京东,卓美,锐意都行吧,我是在卓美买的&br&&br&&b&3.如果适合的话,我应该如何选择镜头? &br&附上官网链接,一共有两种镜头可选,我是否两种镜头都要买? &/b&&br&建议暂时只买套头1650,等你玩会套头后自然知道需要买的下一个镜头,一般情况下第二个镜头的选购是这样:如果需要拍人像,背景虚化之类的,就E50 1.8,如果旅游就再选配55 210。至于你说的拍风景用的广角镜头暂时先用套头的16广角端用,等你什么时候需要换10 18自己至少会知道。&br&&br&来自相机笔记的『几个镜头组合方案』&br&日常家用:16-50/18-55 + 55-210(优先覆盖焦距)&br&旅游拍摄:腾龙18-200(大变焦,相对便携)&br&人像拍摄:添置35/1.8或50/1.8&br&风景拍摄:10-18 + 55-210(可考虑三阳8mm鱼眼)&br&扫街纪实:适马19/2.8&br&真爱且APS-C不换粉:10-18 + 16-70ZA + FE70-200G(焦距密不透风,且均为F4恒定),再加蔡司Touit三只,原厂24/1.8 ZA和55/1.8 ZA。&br&&br&其实如果不差钱的话建议上A7II加FE24240加FE55,进了摄影这个坑,基本都会上全画幅。&br&&br&&b&4.颜色问题。我特别喜欢银色,但是有朋友告诉我说相机最好选黑色的,不然容易反光到要拍的东西上。银色的相机影响大吗? &/b&&br&没有这回事,尽管选购&br&&br&&b&5.有什么书籍适合初学者学习基本摄影技术的吗? &/b&&br&&b&&br&摄影知识&/b&方面:你在百度上搜索一个&b&摄影笔记&/b&的PDF文档,把这里面的知识学会了,基本也就入门了&br&摄影笔记PDF:&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nku.baidu.com/link%3Furl%3DjqXZR7dBce3VTAewp8GEuQFA5fVn5dctU58-Vv3SGgkkNkAlWbl4_3-g68Mga0OFb9pfecJ_X4t3lseel1p1lxvohh1MS2RSGzKhIcx7sx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摄影笔记 摄影其实不难学&/a&&br&一张图学会摄影:&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ybiji.com/may.php%3Fc%3Dw%26a%3DoneClass%26t%3D1%26id%3D2711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张图学会摄影__摄影笔记&/a&,点击即可跳到相应知识,有点思维导图的意思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f4d83b28f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f4d83b28f_r.jpg&&&/figure&&br&&b&器材知识&/b&方面:有个&b&相机笔记&/b&,上面好多文字就是复制自这个网站,基本就是一个器材数据库。&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tphotos.net/index.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T的独家记忆】&/a&,&br&&b&微单世界&/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eidansj.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单世界&/a&&br&优酷搜索“&b&相机逻辑&/b&”,说的也不错,有一期专门讲A6000&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zA0MTAwMjgw.html%3Ffrom%3Dy1.6-91.3.1.feb711e4abd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mLogic相机逻辑&/a&&br&&br&&b&照片管理和调色&/b&,&b&秋凉老师的lightroom教学视频&/b&,虽然很长很“拖沓”,但认真看完后绝对受益匪浅,尤其是照片管理方面;&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hoto.withqiuliang.com/lightroom4/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ghtroom4基础视频教程(中文)_秋影随行&/a&&br&&br&&br&&b&后期方面&/b&,&b&李涛&/b&老师的&b&Photoshop教程&/b&,&b&简单摄影后期课&/b&,绝对值得一看,(什么是道、法、术?真的刷新我的观念);&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tudy.163.com/course/courseMain.htm%3FcourseId%3D/courseMa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涛Photoshop高手之路基础篇&/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tudy.163.com/course/courseMain.htm%3FcourseId%3D1970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涛Photoshop高手之路提高篇&/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1017091.htm%23/courseDetai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简单摄影后期课&/a&&br&&br&&br&&b&闪光灯方面&/b&:&b&Zack的单灯教程&/b&,然后看&b&Joe&/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ODQwMzkyMzg4.html%3Ff%3Dfrom%3Dy1.7-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ACK ARIAS 单灯教程2.0】&/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ODg3MDQ5OTMy.html%3Ff%3Dfrom%3Dy1.2-3.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老乔&/a&&br&&br&&br&&b&交流方面:&/b&国内的有&b&图虫&/b&,&b&Eput&/b&,&b&LOFTER&/b&也不错,国外的有&b&500px&/b&,&b&flickr&/b&(需要科学上网)&b&tumblr&/b&(好吧,我承认这个被玩坏了)&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uchong.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虫&/a&&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put.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put&/a&&/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ofter.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fter&/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500px.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500px&/a&&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lickr.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ickr&/a&&/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umblr.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Tumblr&/a&&br&&br&关于评论区知友问题的一些回答&br&&br&Q:请问一下,闪光灯只有原厂的吗?(?ω?) 有点贵&br&&br&A:影棚可以走常亮路线(淘宝找那些棚拍搭建的),不过你还是要明确一下用途。不要TTL的话,永诺的560TX系列很不错,你可以考虑买一只560-4,配两只560-3 ;全套应该不到1000,可以实现远程调节功率。 要TTL的话,原厂的43M可以做机顶主灯,其他的灯陆续添置,也可以就选择一样的;只需要小型化的话(不考虑影棚)可以考虑国产MK320。&br&&br&Q:答主,问下,如果拿同档位的富士微单来对比的话,不后期直出的a6000颜色方面是不是没有xt 10那么吸引眼球?&br&&br&=====================================================&br&&br&A:索尼热衷于数码电子科技,那是它的强项;富士热衷于调色,这是它的强项。富士的色彩扎实和浓郁,且具有多种胶片色彩模式,其JPEG直出的色彩也是复刻了历史上著名的普罗维亚PROVIA胶卷,VELVA维尔维亚胶卷和ASTIA胶卷。&br&&br&=====================================================&br&&br&Q:A5100和A6000的优缺是什么&br&&br&A:A6000有电子取景器,方便太阳底取景,另外连拍速度快,A5100有翻转屏,自拍方便&br&&br&=====================================================&br&&br&Q:你好 我微单已入,最近学习了一下摄影,收获颇丰,觉得16-50不够用了,准备买个头出去旅游拍风景加人像,10-18的拍人像不太好临时更换镜头也麻烦,最近在考虑18-200的那个头和16-70的那个头,请问这两个头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因为三个头都有点贵所以暂时只入一个&br&&br&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tphotos.net/sony_sel1670z_selp18105g.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索尼SEL1670Z和SELP18105G&/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phell.com/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8444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也来聊聊Sony新出的两只镜头16-70z,18-105 G PZ&/a&&br&你自己感受下,18-200画质一般,推荐18-105&br&&br&=====================================================&br&&br&Q:只是旅游时拍风景和人 还想要背景虚幻的效果 请问除了套机的镜头还要配其他吗?&br&&br&A:旅游拍摄:腾龙18-200或&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tphotos.net/sony_sel1670z_selp18105g.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a&8-105(大变焦,相对便携,一镜走天下)&br&人像拍摄:添置35/1.8或50/1.8(你需要的背景虚化)&br&风景拍摄:10-18 + 55-210(广角和长焦端,补足套头缺失的焦段,拍风景)&br&&br&=====================================================&br&&br&Q:为什么我的应用看到的没有答主多呢?好多应用都看不到&br&&br&A:因为付费的原因(不确定),国行的应用少了很多,而且好多是阉割版,上面发的是港行的应用,需要安装可以淘宝直接搜索A6000+APP,注意可能对保修有影响。&br&&br&=====================================================&br&&br&Q:a6000的曝光延迟是不是最多只有三十秒?还是根据镜头的变化而变化的呢?求解答,一直以来困扰很久的问题&br&&br&A:快门选择BLUB(B门模式),这时的快门时间是你保持按住快门的时间&br&&br&&br&我也是个摄影新手,欢迎来交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ay-chin.lofter.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y's House&/a&,板砖轻拍。
3.19更新一些评论区网友问题和回复 ==========================分===割===线================================ A6000用户,一条一条来吧。 1.这款微单适不适合我上面描述的这种情况使用?
A6000基本参数:传感器APS-C幅面,具备2400万像素,内嵌了179个相…
首先强调(有任何不适请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br&&br&那先讲一下代谢类疾病和肥胖形成原因:&br&&br&(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素抵抗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br&&br&初期20多岁的人因为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胰脏在过量分泌胰岛素,此时胰岛素抵抗逐步形成,血糖依旧稳定。&br&&br&因为抵抗形成,血糖在进入细胞时遇到阻力,于是代谢轨道慢慢改变,部分血糖直接转化为脂肪。此过程10年左右。因为糖大量储存,缺少能量,人的精力、体力、免疫力开始下降,内脏脂肪堆积。常见于35岁以上的人上班开会打瞌睡,同时啤酒肚出现。同时,脂肪斑块在血管壁慢慢堆积出现高血压、高血脂。&br&&br&大脑认为你缺少能量,于是继续进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来补充。导致胰脏负荷加重,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也在加重。此过程10年左右,胰脏分泌的胰岛素已经不能把血糖送进细胞分解,也就直接导致糖尿病。&br&&br&脂肪斑块堆积脱落游离到脑血管,堵塞就引发中风。不死也残。&br&&br&经欧美国家的充分经历证明,当精米、精面、精粮面包等高碳水化合物主食进入一个国家20-30年,将会爆发三高以及脂肪肝等代谢类疾病。(冰岛以前居民大多吃鱼、肉,后来面包进入,导致代谢疾病大量出现)。而我国,从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35年,所以不仅是城市,乡镇农村都大量发现三高现象。&br&&br&以上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等等的形成原因。&br&&br&我摘抄了营养干预的减脂方法&br&&br&(主要减腹部脂肪以及血脂,保持一生不反弹,改善生活习惯的一种减脂方法,来自“爱乐仕”公众号)&br&&br&此方法会持续减脂减肥到标准体重。减肥一周3-7斤,一个月10-25斤。&br&&br&糖尿病等如果保证执行的好的话,2-3天就可以停药。&br&&br&(此时停药血糖会暂时升高,停药是因为:如果打胰岛素或吃药会降低血糖,而治疗方法会让碳水化合物摄入变少,两个变少重叠,导致低血糖会产生瞑眩反应。而之后大脑会出现应激反应,大量提高血糖浓度,又出现了血糖过高现象。)&br&&br&理论支撑(升糖指数、胰岛素抵抗、新版哈佛食物金字塔、碳水化合物上瘾)不懂的人士可以百度。&br&&br&&br&减脂操作流程&br&&br&清理家中减脂期间的禁忌类食物(含糖饮料、水果、各式糕点等);&br&&br&采购减脂开始后需要食用的各种食材(牛肉、鸡、鸭、鱼、豆制品、无糖酸奶、无糖豆浆、亚麻籽油或者橄榄油);&br&&br&从明天开始按照减脂食谱准备食物,开始实施我们的减脂计划;&br&&br&从减脂开始后的第二天早上开始,每天起床后测体重和尿酮,并记录;&br&&br&减脂期基本要素&br&&br&蛋白食物:每餐蛋白食物替代主食;(ps但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当然最好是使用特定餐包,含各种营养、燃脂辅酶等)&br&&br&我说的用蛋白食物代替主食,原理是用蛋白代替碳水化合物摄入。&br&人的代谢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br&在不提供碳水化合物同时增加蛋白质摄入,达到启动脂肪大量代谢,蛋白质维持平衡。让身体免疫力、精力不会下降。&br&当然不吃主食及一些食物会缺少很多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这个时候就要有营养片、营养丸补充。&br&这样就不会各种营养缺陷导致的身体问题出现。&br&&br&&br&&br&饮食:要吃适量的蛋白食物(牛肉、鸭肉、鱼肉、虾肉等)、鸡蛋、蔬菜、豆制品;&br&&br&不吃甜食、主食、饮料和根茎类植物;(ps米饭升糖指数84~87,白糖85,玉米只有55,要多吃粗粮,少吃细粮,保证提供能量来源的前提下,粗细结合着吃)&br&&br&运动:每天1-2次的15分钟快走(或做五行操1-2次),要达到后背发热,微微发汗;&br&&br&饮水:每天不少于8杯,包括喝餐包用的水。&br&&br&减脂期饮食雷区(勿踩)&br&&br&不吃糖和甜的食物(包括含糖饮料、水果等);&br&&br&不吃主食(米、面制品、粉条、糕点等);&br&&br&不吃高淀粉的根茎类植物(土豆、芋头、红薯、山药、南瓜、藕、黄豆芽、胡萝卜等);&br&&br&不喝含酒精的饮料,包括一切酒类;&br&&br&不用味精、糖、淀粉、沙拉酱等调味料。&br&&br&&br&&br&减脂期间食谱&br&&br&有餐包食谱:&br&&br&早餐:煮鸡蛋1个 + 200ml无糖酸奶+餐包1包(300ML温开水或脱脂牛奶或无糖豆浆冲调)&br&&br&上午加餐:餐包一包 (早餐和午餐之间)&br&&br&午餐:巴掌大蛋白食物一份(瘦肉或豆制品) + 蔬菜随意 + 餐包1包&br&&br&下午加餐:餐包一包 (午餐和晚餐之间)&br&&br&晚餐:同午餐(蛋白和蔬菜品种可多样变换)&br&&br&如果按照以上一天五餐饮食,还是会感觉饿,只要前后两餐间隔超过1个小时就可以加一份蛋白食物。&br&&br&&br&无餐包食谱:&br&早餐:煮鸡蛋1个 + 200ml无糖酸奶+蛋白食物适量&br&上午加餐:巴掌大蛋白食物一份 (早餐和午餐之间)&br&午餐:2份巴掌大蛋白食物一份(瘦肉或豆制品) + 蔬菜随意 &br&下午加餐:巴掌大蛋白食物一份 (午餐和晚餐之间)&br&晚餐:同午餐(蛋白和蔬菜品种可多样变换)&br&如果按照以上一天五餐饮食,还是会感觉饿,只要前后两餐间隔超过1个小时就可以加一份蛋白食物。&br&&br&&br&&br&减脂成果维持三要素&br&&br&1、少吃细粮,多吃粗粮&br&&br&&br&&br&2、适量运动,并持之以恒&br&&br&&br&&br&3、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br&&br&&br&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保持健康的身体!&br&&br&&br&食物选择&br&&br&&br&&br&蛋白食物&br&&br&可吃:牛肉、鸡蛋、鱼肉、虾、海鲜、禽类、豆制品、无糖酸奶是200毫升&br&&br&不吃:猪肉、羊肉、和任何的脂肉&br&&br&每餐(中餐或晚餐)蛋白食物总量:自己手掌的大小&br&&br&注:如果尿酸高,只能选择鸡蛋、无糖酸奶、海蜇皮和海参&br&&br&蔬菜食物&br&&br&可吃:芹菜、生菜、青菜、油麦菜、海带、冬瓜、香菇、莴苣、绿豆芽、西红柿、黑木耳、金针菇、 西兰花、白菜、空心菜、平菇、黄瓜、韭菜、菠菜、小葱、苦瓜、青椒、萝卜、茼蒿、茄子、辣椒;&br&&br&中晚餐蔬菜食用量适量、清汤食用量随意。&br&&br&注:如果尿酸高,蔬菜不能选择菌菇类、菠菜、芦笋。&br&&br&&br&&br&食物搭配:上述的一份蛋白、一份蔬菜可单独吃,也可合起来做成一道菜。&br&&br&关于水果:减到标准体重前尽量不吃,&br&可适量吃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桔子、橙子、柚子等(最好应季)。&br&&br&不可吃香蕉、西瓜、桂圆、荔枝、菠萝、柿子等(含糖量高的水果)&br&&br&&br&&br&&br&&br&调味剂烹饪&br&&br&调味料&br&&br&可用:葱、姜、蒜、花椒、大料、辣椒、醋、芥末、酱油、盐。&br&&br&&br&&br&烹饪方法&br&&br&可用:首选凉拌、生吃,次选清炒、清蒸&br&&br&不用:煎、炸、焖&br&&br&&br&以上为调理期的减脂方法。&br&&br&调理结束到标准体重(内脏脂肪不超标)后,可以增加主食(多粗粮),也要适量。可照下表,以低糖为主的进食,保持碳水化合物收支平衡。
首先强调(有任何不适请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 那先讲一下代谢类疾病和肥胖形成原因: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素抵抗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2型…
&p&本回答涉及的两个重要的外部内容——“减脂入门包”和111减脂操作均完全免费,不要付费询问我入门包和111里已经有的东西,想不赚钱就这么难么?&/p&&br&&br&&p&&b&【防歧义的两个声明】&/b&&/p&&p&首先,这篇回答虽然巨长巨理论(其实很粗浅,只是和流行的美图系减脂文章比显得“理论”而已),但&b&目标读者完完全全是普通人&/b&,包括只想减回正常健康身材的健康向减脂者,和健身举铁的塑形向减脂者这两大类(塑形向减脂的特殊要点会单独发文章讲)。本文中出现的所有术语和理论,都是普通减脂者应该理解和牢记的,不是用来吹牛逼的。&/p&&p&另外,&b&本文不区分“减脂”,“减重”,“减肥”&/b&,这三个词在本文中的意义&u&完全相同&/u&。减脂和减重当然有差别,但是受流行说法的影响,二者的差别已经被吹上天。事实上,合理的减脂方法必然会&u&自动优化&/u&减重过程中的脂肪和瘦体重流失比例,从而不需要很在意减脂和减重的差别。力量运动虽然能进一步优化这个比例,但这种进一步的优化,对于没有增肌塑形需求的人来说意义并不大,而有增肌塑形需求的人不需要别人提醒也会做力量运动以保护肌肉。如果还不服请参考&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减肥和减脂是一个概念吗? 有什么区别? 减肥还是减脂显瘦?&/a&&/p&&br&&br&&p&&b&【Big Question:为什么只想减个肥的你要看这么长的玩意?】&/b&&/p&&p&这篇回答巨长,而且确实难消化,在神技减脂法和美图减脂法横行的知乎显得非常枯燥无味,但是你仍有两个理由去啃这篇回答:&/p&&p&1.减脂没有简单的逻辑;
2.市面上和你脑子里的几乎所有有关减脂的说法都是错的。&/p&&p&先说1。&/p&&p&减脂的逻辑并不简单。&b&所有能简单描述出来的减脂逻辑和减脂方法,要么没有实践意义,要么完全是错的&/b&。比如“少吃多运动”,“制造热量差”,“吃健康食物”之类的说法,没有任何实践价值,只能算是一种归纳总结而已,而诸如“少吃多餐”,“晚上少吃主食”,“控制GI”等等看似一招鲜的讨巧办法,则完全是扯淡。本回答仅仅是关键点讲解,已经超过万字,变形大师发布的号称“最简最必要”的“减脂入门包”累积超过三万字,虽然我本人文字啰嗦,但减脂这个事也确实不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p&&p&减脂的具体操作方法,确实可以用比较小的篇幅描述完整,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减脂的,并不是他使用的操作是否合理,而是他&b&对减脂逻辑的理解&/b&,而要想使一个人对减脂逻辑达到“理解”的程度,则需要较大篇幅的展开。&/p&&p&总而言之,普通人要想减脂成功(注意“成功”并不简单指减掉几十斤,后面会讲),烧脑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本回答的一万字内容其实也只是烧脑的起点。&/p&&p&再说2。&/p&&p&天朝的减脂和健身知识普及率为&b&负数&/b&,市面上几乎所有和减脂有关的说法都是错的,你脑子里的那些关于减脂的知识也一样。&/p&&p&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很有基础了”,懒得再看这么长和枯燥的东西,我可以非常霸道的告诉你:你没有任何基础,只有幻觉。我知道你做过无数的功课,研究过大量知乎微博豆瓣或者公众号里的“干货”,拜读过各路粉丝无数的大神的文章,但是这改变不了什么,因为你在天朝,所以你能看到的东西几乎个个是错的,就算你智商破200,也会被幻觉彻底洗脑。&b&你没有基础,只有幻觉。&/b&&/p&&p&这篇很长的回答,可能会让你获得一些基础,或者至少把你脑力里幻觉清除掉。&/p&&br&&p&&b&【本回答结构】&/b&&/p&&p&本回答分两部分,分别是正面的减脂关键逻辑讲解,和黑暗面的错误方法摧毁。&/p&&p&本回答改版后,正面的减脂关键点讲解被放在了前面,但我仍然建议那些自认为有一定“基础”的人先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错误方法罗列,会覆盖市面上流行的所有减脂观点,运动系的减脂法会被一棒子全部打死,饮食系的减脂法也极少会有幸免。不破不立,对于自认为“懂减脂”的减脂者来说,尤其是已经通过某种方法&u&获得了可观的减脂效果&/u&的人来说,首先清除脑子里的幻觉是非常必要的。&/p&&p&第一部分,正面的减脂逻辑讲解,对于看惯了神技减脂和美图减脂的你来说,会显得非常的庞大和烧脑,请做好战斗准备。&/p&&br&&p&——————第一部分:减脂逻辑和关键点——————&/p&&br&&p&&b&【减脂逻辑的核心:热量平衡&/b&和&b&可持续性】&/b&&/p&&p&很多事情和“减脂”这件事有关,但称得上“&b&核心&/b&”的,只有两个因素,分别是&b&“热量平衡”&/b&,和&b&“可持续性”&/b&。&/p&&p&这两个东西,是&b&减脂逻辑的最核心节点&/b&。其他一切事情与减脂的关系,其实都是与这两个节点的关系。&/p&&p&&b&热量平衡&/b&,指的是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的变化和关系,热量差与脂肪的减少有绝对关系,热量盈余与脂肪的增加也有绝对关系。热量平衡因素超越其他一切因素,&b&独立决定&/b&脂肪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其他任何因素,如果能够影响到脂肪的变化,必然是通过对热量平衡的影响实现的,没有任何其他途径。&/p&&p&&b&可持续性&/b&,指的是减脂手段是否能够长期执行的能力,与你的生理感受,饮食愉悦度,以及各种操作占用的时间和精力都有关系。可持续性不仅决定热量平衡带来的减脂效果能够持续多久,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减脂成果是否能够常年保持。如果没有可持续性,减脂效果就不会持续的产生,甚至已经获得的减脂成果也早晚会消失。&/p&&p&&b&减脂方法的逻辑,实际上就是控制热量平衡和实现可持续性的逻辑。&/b&任何减脂方法,不论是已经存在的,还是未来才会出现的,都不可能通过这两点之外的其他节点起作用。&/p&&p&在和减脂有关的各种事情中,重要的事情,就是对这两点有显著影响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就是对这两点没有明显影响的事情。比如饮食愉悦度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饮食愉悦度对可持续性影响巨大;比如休息是很重要的,对热量平衡和可持续性都有影响;比如运动则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运动对热量平衡和可持续性的影响总在“打架”——大量运动能够改善热量平衡,但却没有可持续性,少量运动有可持续性,却不会明显影响热量平衡。&/p&&p&最后我们再进一步的解释下“&b&核心&/b&”是怎么个意思:&/p&&blockquote&&b&只要你能控制好热量平衡,同时保证可持续性,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在意;只要无法搞定热量平衡和可持续性二者之一,其他事情做到“极致”也没用。&/b&&/blockquote&&br&&br&&p&&b&【减脂方法的主干逻辑:控制热量平衡,实现可持续性】&/b&&/p&&p&上段提了,减脂方法的逻辑,实际上就是控制热量平衡和实现可持续性的逻辑。合理的减脂方法,就是能够稳定控制热量平衡,并且你使用起来不痛苦不累的方法。&/p&&p&我们举几个具体减脂方法的例子。&/p&&p&&u&最常规最传统最基础的“diet”方式——计算热量&/u&:使用厨房秤精确的计算摄入的热量和营养,从而精确的控制热量差大小。这种方法对热量平衡的控制能力极强,进行一些调整操作后对热量平衡的控制力会进一步增强,如果持续使用的话,所有人都能以100%的成功率稳稳的控制住体重。但是算热量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持续性可能有天壤之别。&/p&&p&&u&轻断食&/u&:这里指的是指只使用轻断食(每周1天完全断食),不使用计算热量等其他手段的减脂方法。一天的彻底断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导致总体的热量摄入减少,热量差实现,体重和脂肪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减脂者在其余六天摄入的总热量会与他的消耗再度打平,体重和脂肪停止下降。如果保持轻断食,则已经获得的减脂成果一般不会丢失,但如果从轻断食恢复回正常饮食,&/p&&br&&p&&b&【可持续性为什么关键?】
(虽热直接决定减脂效果的是热量平衡,但是我们先讲可持续性,因为可持续性更容易被轻视和忽略)&/p&&p&可持续性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可持续性不仅&b&1.直接影响你能够获得多少减脂成果,还会2.决定你获得的减脂成果能不能保持住。&/b&&/p&&p&这两点,都会&b&直接决定&/b&你的减脂大业是不是成功:没有从大胖子减回正常身材,而是减成了中胖子就减不下去了,应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算不上成功;而从大胖子完全减成正常身材,但是一年之后又回弹成大胖子,显然更算不上成功。&/p&&p&关于减脂成果保持这件事,虽然看起来很反常理,但是请接收这样一个事实:&/p&&blockquote&&b&绝大多数人在减脂结束后都会在一两年内彻底反弹回原体重。
&/b&&/blockquote&&br&&p&“绝大多数”到底是多少,目前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统计,但全球范围内出现过统计和调查,得到的彻底反弹比例数据,基本都在85%以上,很多人认为真实的比例超过90%。&/p&&p&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主力原因,一定是那些“貌似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使人反弹”的呵呵减脂法,包括各种花哨的运动减脂法和哥本哈根这种傻叉diet。但&b&即使那些合理且“健康”的减脂方法,如果不在意可持续性,也同样会以极大的概率导致彻底反弹&/b&。&/p&&p&至于原因,简单来说,如果你减脂时候使用的手段,无法经过细微的调整,变成可以常年保持的生活方式,那么在减脂结束后,你注定会停止使用这些手段,此时你又没有其他选择,只会慢慢的回归减脂之前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而减脂之前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其实就是你减脂前的热量平衡终点,将会使你彻底弹回减脂前的体重,误差很少超过10%。&/p&&br&&p&&b&【实现可持续性的大体思路】
为了实现减脂手段的可持续性,首先你需要有可持续性的“&b&意识&/b&”。具体来说,你需要非常频繁的问自己,自己现在的饮食和运动方式能不能常年的保持下去,如果不能的话应该如何调整。&/p&&p&任何负面的感受,包括饥饿,焦虑,劳累等等,当他们经常出现的时候,你就必须果断采取行动让他们消失,每一种负面的感受都有应对和解决的方法。当然这需要一些姿势和技能,这里就细说了。&/p&&p&&b&饮食愉悦度&/b&,是目前我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可持续性的因素,也是个价值万字的大话题,为了实现可持续性,你必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学习化妆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