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流量上网卡属虚假广告吗?

运营商不限量套餐包含限速约定,不违法广告法运营商不限量套餐包含限速约定,不违法广告法会员专家百家号《新京报》日星期一刊登社论《“不限流量”套餐不应只是“广告词”》。文中,《新京报》援引了其他媒体报道的三个案例:①澎湃新闻报道的浙江温州姜先生100G被断网,且当月不能恢复;②《三湘都市报》5月16日报道,电信的“不限(流)量”套餐,各档都设定了降速阈值;③中国新闻社报道,三大运营商的不限流量套餐纷纷升级,一个突出体现就是降价,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4G·任我用卡(新)”每月需188元,经过优惠活动后,每月仅需98元;中国联通的“小冰神卡”,由原来的最低198元/月(“冰激凌套餐”)降低至99元/月。《新京报》认为,三大运营商一边向网民宣称他们提供的是“不限(流)量”套餐,却一边限制网民使用的流量阈值。根据《广告法》第28条规定,“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是虚假广告,判定在相关套餐称“不限量”但有限速约定,属于虚假宣传。《新京报》还建议,对于运营商可能存在的“不限(流)量却进行隐性限制”的做法,相关部门应该对他们可能构成的虚假宣传行为予以关注,并调查取证,对其涉嫌违法行为做出相应处理。首先,我们先看看三个案例。案例①姜先生所办的套餐已曝光,并不是不限量套餐。澎湃新闻中报道的不限量套餐也是100GB断网,与公司的现行政策不符,政策只是限速。案例②,媒体已经明确了电信的“不限(流)量”套餐,“各档也都设定了降速阈值”,这说明降速在用户购买前已经明示,在中国电信官网可以找到这张图,套餐之间的差异,一是包含的语音分钟数,二是限速阀值不同,限速说明是小了点,但不能说是“虚假宣传”。案例③中国新闻社报道三大运营商新推出的低端不限量套餐,三大运营商都对限速约定有清晰的说明。以中国移动“4G·任我用卡”为例:也就是说,案例①并非不限量,案例②、③不限量套餐对限速有清晰的约定。从哪来的不限量“虚假宣传”?谁说“不限量”就应该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另需注意,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用户在与运营商签订不限量套餐合约时,不知道限速的约定!如果真找运营商的毛病,多了去了,唯独不应该称“不限量套餐”有“达值限速”的约定是“虚假宣传”。记得运营商刚推出不限量套餐时,有100GB断网的规定,媒体质疑是假“不限量”,这有一定的道理,后来,运营商改成了达到100GB后二次降速,不再限量。上面中国电信新推出的全国不限量套餐也取消了二次限速的规定,只有达到20GB、40GB、80GB后一次降速到1Mbps的规定,且已经在套餐中明示。媒体为什么还穷追不舍,非要追套餐的名字叫“不限量”,就不应该有任何限制?另,近期130元以下不限量套餐的推出,运营商也并没有宣传降费,因为,这是原99元省内不限量套餐的改进版,因为国家要求取消流量国内“漫游”费。原套餐是99元含300~500分钟语音,1~3GB全国流量,省内流量不限量,40GB限速。新套餐是差不多的价格,包含语音分钟数也差不多,流量改为了全国流量,但将限速门槛降到了20GB。新套餐和旧套餐,哪个更优惠,大家可以自己比比看。如果非要运营商不限量套餐不包含任何限制性约定,也就没有近期推出的低端不限量套餐了。因为正是由于加了这些限制性规定,运营商才能把套餐费用降下来。另举几个运营商可能存在的问题:1、部分地方运营商在宣传“不限量”套餐时,弱化了限速规定,强化了“不限量”,或构成虚假宣传。如果媒体报道,应该找到这样的宣传资料。2、为争夺用户,运营商新推出的“不限量”套餐中,包含了前期赠送高速流量和语音时长,运营商重点宣传优惠后的价格,而忽略了用户可能越用越贵。3、运营商新推出的低端不限量套餐,有的仍限制新用户,有的虽然没有限制老用户转套餐,但优惠条款仅适用于新用户,老用户只能高价。4、定向免流中的一些诡异条款,如某APP内全部流量免费,但页面中的广告不免流,用户需要的不用再付钱了,不需要的却需要一直支付流量费。媒体真想追,可以追一下这些问题。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会员专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信息/数字评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全部资讯文库找工作&&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湖南认定“流量不限量”属虚假广告 三大运营商被约谈
现如今,各种所谓的不限流量套餐满天飞,但其实都隐藏了各种限定条件,达到XXGB后就会限速,再达到XXGB后就会断网。
现如今,各种所谓的不限流量套餐满天飞,但其实都隐藏了各种限定条件,达到XXGB后就会限速,再达到XXGB后就会断网。工信部此前曾明确要求三大运营商就此整改,明确告知消费者。现在,更狠的来了!据《中国消费者报》的独家报道,8月2日下午,湖南省工商局召开通信运营商发布违法广告行政约谈会,认定“流量不限量”宣传为虚假广告!据介绍,湖南省工商局已查明,自2017年7月以来,由联通公司开始,湖南省三大运营商分别推出手机“流量不限量”套餐业务,在全省范围内多场所、长时间、大范围、高频次发布一系列相关广告,导致湖南联通、湖南电信、湖南移动分别有大约30万人、12.1万人、9.67万人因为月流量达到B而被降速到1Mbps。根据调查事实,湖南省工商局认为,三大运营商发布的“流量不限量”广告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消费误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的规定,此类广告属虚假广告。据此,湖南省工商局向三大运营商下发“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通知书”,要求必须立即停止发布“流量不限量”广告。参加约谈的三大运营商负责人均表示,将对“流量不限量”广告积极整改。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365天全天候线上展厅
最新活动更多 &&
光通讯射频工程硬件工程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三大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被批虚假宣传
  &全国流量任性用&&流量随意用&。三大运营商近期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但这些套餐并非宣传中描述的那样&不限流量&,而是使用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限速,部分套餐还会给出封顶流量,超出后则断网。
  以中国移动的&任我用&188元套餐为例,&客户全月国内流量达到12GB后网速将降至不高于1Mbps,当月全部流量使用达到50G后,停止上网功能,次月恢复&。其&任我用&288元套餐和&任我用&老用户版中都有类似限量限速的规定。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有类似规定,即用户达到一定的使用额度后,会产生&限量限速&的问题。
  有消费者如此评论:&原本以为真的&无限&呢,没想到还是有限制的。当你高高兴兴使用4G网络时,突然变成了3G网速,感觉有点被&坑&。&
  为何三大运营商口口声声说&不限流量&,却又附加多种限制条件?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网络容量是有限的,在满足用户正常流量需求的前提下,对超大流量用户采取限速,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对用户公平使用网络的一种保护。
  中国移动一位知情人士也表示,局部网络流量使用量过大,用户体验首先会下降;另外,这对网络安全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承载不了这么大的负荷就可能出现网络瘫痪。
  舆论关注热度
  早在今年2月,中国联通就对外推出全新冰激凌系列套餐,也是三大运营商首款&无限流量&套餐。今年4月27日,中国移动宣布自5月1日起推出七项降费举措,其中即包括针对新客户的&任我用&资费。随后几日,中国电信也紧跟步伐,推出了天翼不限量套餐。
  百度高级搜索指数显示,三大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虽然包含纸媒、网媒以及自媒体的消息类报道,但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过多关注,每日相关新闻报道量少则一两篇、最多十几篇。
  5月25日,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跃在股东大会后表示,对于市场上推出的&无限流量&计划,虽然短期内可能有盈利,但是长远来看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亏损。他会千方百计阻止&无限流量&计划的推出。
  李跃的此番讲话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并指出中国移动对&不限流量&不积极。此后李跃澄清此说法系误读,但媒体关注度开始上升。
  6月9日,中国新闻网发表报道《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其实限量限速你会愉快地用吗?》,文中称,&不限流量&套餐条条框框限制多,限速又限量。同时,虚拟运营商也加入了市场的争夺,如小米推出&米粉卡&,联通和腾讯合作推出&腾讯王卡&。报道还引用中国电信负责人的话称,由于种种原因,对超大流量客户限速限量是&国际惯例&。该报道刊发后,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截至6月11日,被各大网站转载超过230次,仅网易转载页面下就有两万多名网友参与评论。
  6月10日起,基于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纸媒,光明网、中国青年网、长江网等多家网站均出现了相关评论,不过新闻关注度相比9日有明显下滑。
  新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5月25日至6月11日,关于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共有相关新闻413篇,新浪微博话题3396条,舆论关注度在6月9日达到最高峰。
  网友观点分析
  &不限流量&的服务对用户无疑是一个大福利,但对运营商来说它却是一把双刃剑。为其带来新用户的同时,低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网友直言,商家的&噱头&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网友&zhangkw1285&说:&这要较起真儿来,应该算欺诈了!卖套餐的时候可没人告诉你限量又限速!&江苏省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惠天认为:&运营商可能已经涉嫌虚假宣传了。比如达到几十G之后直接停网,那你就限定几十G的流量,怎么能说&不限流量&呢?像这种涉嫌虚假宣传,可能管这方面的工商部门应该给个说法。&
  有网友对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地位表达了不满。网友&缘来是你JF&说:&都是垄断惹的祸!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私营电信运营商(例如:香港盈科)到大陆来参与竞争,所有电信费用和服务立马会有良性改善!&网友&来了就走_38862&说:&垄断行业就是这么任性,你不用还没办法。&
  还有网友表示,并不是第一次被电信运营商&套路&了。网友&这就是生活1010101&说:&家里网去年被强制提速20M变50M,发现速度没多大变化,和着联通给网络换个名称就叫提速降费了?&网友&蓉婚礼彩妆造型&说:&接了10016之类的电话就突然多出了承诺消费之类的业务,其实接电话时根本没说,事后你得自己发现然后找联通才给退。&
  也有小部分网友表示,真正的&不限流量&不切实际。网友&陌上&说:&实际意义上的无限流量,在保证正常通信的情况下,运营商是办不到的,除非你想通信瘫痪。&
  媒体观点分析
  《北京青年报》认为,运营商说的是&不限流量&,可实际上却是&限量又限速&,如此口不对心的做法属于虚假宣传,涉嫌商业欺诈,理应依法予以处罚。运营商拿&国际惯例&做借口,声称外国都没有做到,自己更是不能够。实际上并非不能开通不限时长、不限流量的业务,只是自己的网络基础不足、技术水平有限,以及丰厚利益难以割舍罢了。
  《新京报》社论认为缩水版的&不限流量&有悖于明白消费、公平消费的要求。平心而论,现在技术确实很难支撑&不限流量&的广泛应用。但轻易抛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兜售&伪无限流量&,仍有失妥当。对社会而言,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国企性质,意味着某种信用兜底,&提速降费&容不得来虚的。&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几个巨头运营商不应任性、随意使用&流量任性(随意)用&之类的误导式宣传语,而更应该在尊重、保障消费者权利上做表率。
  《南方都市报》认为,在国家力推&提速降费&之时,各大运营商积极给手机上网&扩容增量&也值得肯定。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不讲诚信,搞&明升暗降&,或是&明增实限&,将&任我用&变&逗你玩&。须知虚假宣传不仅有违商业道德和诚信法则,还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因此,对市场上此类行为不能止于质疑和谴责,还需严格依法追究和整改,以儆效尤,旗帜鲜明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时间&发表署名梁千里的评论文章称,不论从广告法还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看,运营商的这种用&不限量&当噱头的做法,容易导致用户误以为真的没有限制,作出不符合真实意愿的购买选择。从这个角度说,三大运营商推出这种套餐,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是却改不了制造信息不对称的老毛病,实在让人遗憾;而对于这样的商家,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免得到时后悔了。
  舆情点评
  舆论对三大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的质疑,怎么看都像是一篇报道引发的集中打假。在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三大运营商的反应出奇地一致,就是不作任何回应,在负面舆情应对上犯下了相同的错误。
  首先,面对舆论&涉嫌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的质疑,三大运营商没有修改自己的宣传页面。笔者查看运营商官网发现,中国移动在&任我行&套餐界面显著位置仍然标注&国内流量随意用&,中国联通在&冰激凌套餐&下标注的&国内流量不限量&,以及中国电信则在&天翼不限量套餐&下写明的&全国流量不限量&也都没有改变。
  其次,从6月9日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使得舆论对&不限流量&的指责爆发至今,三大运营商一直没有作出正面的回应或解释,使得舆情进一步发酵,并加深了公众对三大运营商&虚假宣传&的印象。
  实际上,不仅仅是流量,几大电信运营商的套餐和话费问题,也一直屡受诟病,媒体对此多有报道。如套餐限定条件太多,让用户雾里看花,话费机制不明晰等,都在客观上给消费者制造了消费陷阱。这次的&不限流量&套餐又为此再添新例。
  由于我国电信市场的垄断格局,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极强的定价能力,电信市场整体上是一个卖方市场,消费者无法实现&用脚投票&。这就需要政府以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修复和改善电信市场环境,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管,以&无形的手&约束三大运营商。否则,电信用户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责编:徐娜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
三大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被批虚假宣传 称是国际惯例
  (数据来源于谷尼新媒体大数据分析平台“新微邦”,6月7日至6月11日)
  “不限流量”套餐被批虚假宣传
  “全国流量任性用”“流量随意用”。三大运营商近期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但这些套餐并非宣传中描述的那样“不限流量”,而是使用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都会限速,部分套餐还会给出封顶流量,超出后则断网。
  以中国移动的“任我用”188元套餐为例,“客户全月国内流量达到12GB后网速将降至不高于1Mbps,当月全部流量使用达到50G后,停止上网功能,次月恢复”。其“任我用”288元套餐和“任我用”老用户版中都有类似限量限速的规定。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有类似规定,即用户达到一定的使用额度后,会产生“限量限速”的问题。
  有消费者如此评论:“原本以为真的‘无限’呢,没想到还是有限制的。当你高高兴兴使用4G网络时,突然变成了3G网速,感觉有点被‘坑’。”
  为何三大运营商口口声声说“不限流量”,却又附加多种限制条件?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网络容量是有限的,在满足用户正常流量需求的前提下,对超大流量用户采取限速,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对用户公平使用网络的一种保护。
  中国移动一位知情人士也表示,局部网络流量使用量过大,用户体验首先会下降;另外,这对网络安全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承载不了这么大的负荷就可能出现网络瘫痪。
  舆论关注热度
  早在今年2月,中国联通就对外推出全新冰激凌系列套餐,也是三大运营商首款“无限流量”套餐。今年4月27日,中国移动宣布自5月1日起推出七项降费举措,其中即包括针对新客户的“任我用”资费。随后几日,中国电信也紧跟步伐,推出了天翼不限量套餐。
  百度高级搜索指数显示,三大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虽然包含纸媒、网媒以及自媒体的消息类报道,但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过多关注,每日相关新闻报道量少则一两篇、最多十几篇。
  5月25日,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跃在股东大会后表示,对于市场上推出的“无限流量”计划,虽然短期内可能有盈利,但是长远来看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亏损。他会千方百计阻止“无限流量”计划的推出。
  李跃的此番讲话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并指出中国移动对“不限流量”不积极。此后李跃澄清此说法系误读,但媒体关注度开始上升。
  6月9日,中国新闻网发表报道《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其实限量限速你会愉快地用吗?》,文中称,“不限流量”套餐条条框框限制多,限速又限量。同时,虚拟运营商也加入了市场的争夺,如小米推出“米粉卡”,联通和腾讯合作推出“腾讯王卡”。报道还引用中国电信负责人的话称,由于种种原因,对超大流量客户限速限量是“国际惯例”。该报道刊发后,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截至6月11日,被各大网站转载超过230次,仅网易转载页面下就有两万多名网友参与评论。
  6月10日起,基于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纸媒,光明网、中国青年网、长江网等多家网站均出现了相关评论,不过新闻关注度相比9日有明显下滑。
  新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5月25日至6月11日,关于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共有相关新闻413篇,新浪微博话题3396条,舆论关注度在6月9日达到最高峰。
  网友观点分析
  “不限流量”的服务对用户无疑是一个大福利,但对运营商来说它却是一把双刃剑。为其带来新用户的同时,低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网友直言,商家的“噱头”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网友“zhangkw1285”说:“这要较起真儿来,应该算欺诈了!卖套餐的时候可没人告诉你限量又限速!”江苏省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惠天认为:“运营商可能已经涉嫌虚假宣传了。比如达到几十G之后直接停网,那你就限定几十G的流量,怎么能说‘不限流量’呢?像这种涉嫌虚假宣传,可能管这方面的工商部门应该给个说法。”
  有网友对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地位表达了不满。网友“缘来是你JF”说:“都是垄断惹的祸!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私营电信运营商(例如:香港盈科)到大陆来参与竞争,所有电信费用和服务立马会有良性改善!”网友“来了就走_38862”说:“垄断行业就是这么任性,你不用还没办法。”
  还有网友表示,并不是第一次被电信运营商“套路”了。网友“这就是生活1010101”说:“家里网去年被强制提速20M变50M,发现速度没多大变化,和着联通给网络换个名称就叫提速降费了?”网友“蓉婚礼彩妆造型”说:“接了10016之类的电话就突然多出了承诺消费之类的业务,其实接电话时根本没说,事后你得自己发现然后找联通才给退。”
  也有小部分网友表示,真正的“不限流量”不切实际。网友“陌上”说:“实际意义上的无限流量,在保证正常通信的情况下,运营商是办不到的,除非你想通信瘫痪。”
  媒体观点分析
  《北京青年报》认为,运营商说的是“不限流量”,可实际上却是“限量又限速”,如此口不对心的做法属于虚假宣传,涉嫌商业欺诈,理应依法予以处罚。运营商拿“国际惯例”做借口,声称外国都没有做到,自己更是不能够。实际上并非不能开通不限时长、不限流量的业务,只是自己的网络基础不足、技术水平有限,以及丰厚利益难以割舍罢了。
  《新京报》社论认为缩水版的“不限流量”有悖于明白消费、公平消费的要求。平心而论,现在技术确实很难支撑“不限流量”的广泛应用。但轻易抛出无法兑现的承诺,兜售“伪无限流量”,仍有失妥当。对社会而言,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国企性质,意味着某种信用兜底,“提速降费”容不得来虚的。“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几个巨头运营商不应任性、随意使用“流量任性(随意)用”之类的误导式宣传语,而更应该在尊重、保障消费者权利上做表率。
  《南方都市报》认为,在国家力推“提速降费”之时,各大运营商积极给手机上网“扩容增量”也值得肯定。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不讲诚信,搞“明升暗降”,或是“明增实限”,将“任我用”变“逗你玩”。须知虚假宣传不仅有违商业道德和诚信法则,还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因此,对市场上此类行为不能止于质疑和谴责,还需严格依法追究和整改,以儆效尤,旗帜鲜明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时间”发表署名梁千里的评论文章称,不论从广告法还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看,运营商的这种用“不限量”当噱头的做法,容易导致用户误以为真的没有限制,作出不符合真实意愿的购买选择。从这个角度说,三大运营商推出这种套餐,虽然有一定意义,但是却改不了制造信息不对称的老毛病,实在让人遗憾;而对于这样的商家,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免得到时后悔了。
  舆情点评
  舆论对三大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的质疑,怎么看都像是一篇报道引发的集中打假。在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三大运营商的反应出奇地一致,就是不作任何回应,在负面舆情应对上犯下了相同的错误。
  首先,面对舆论“涉嫌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的质疑,三大运营商没有修改自己的宣传页面。笔者查看运营商官网发现,中国移动在“任我行”套餐界面显著位置仍然标注“国内流量随意用”,中国联通在“冰激凌套餐”下标注的“国内流量不限量”,以及中国电信则在“天翼不限量套餐”下写明的“全国流量不限量”也都没有改变。
  其次,从6月9日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使得舆论对“不限流量”的指责爆发至今,三大运营商一直没有作出正面的回应或解释,使得舆情进一步发酵,并加深了公众对三大运营商“虚假宣传”的印象。
  实际上,不仅仅是流量,几大电信运营商的套餐和话费问题,也一直屡受诟病,媒体对此多有报道。如套餐限定条件太多,让用户雾里看花,话费机制不明晰等,都在客观上给消费者制造了消费陷阱。这次的“不限流量”套餐又为此再添新例。
  由于我国电信市场的垄断格局,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极强的定价能力,电信市场整体上是一个卖方市场,消费者无法实现“用脚投票”。这就需要政府以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修复和改善电信市场环境,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管,以“无形的手”约束三大运营商。否则,电信用户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8-06-21 08:26
18-06-14 08:16
18-06-12 08:35
18-04-02 08:35
17-03-20 17:53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联通所谓的不限流量100g断网属不属于虚假宣传【中国联通4g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551贴子:
联通所谓的不限流量100g断网属不属于虚假宣传
既然宣传不限量,为何100g断网,断网后还要去申请开通,复网还要等,万一正好有重要的事断网了,或者是等待复网的期间有重要的事,届时无法正常处理,损失和影响算谁的,联通赔么?而且有这个100g封顶万一哪天联通不爽了,不给封顶解除,到时候这些所谓不限流量卡不就成了100g卡,大家应该联合起来投诉让联通取消100g封顶,电信就没有,联通的这个封顶真的很恶意,这就是为什么联通到现在资费再便宜也没有让人觉得它好,整个公司对待客户的态度就十分有问题
云总机含021总机号码,免中继费用,免总机设备,即开即用,每月仅50元起.
更别提我最近一直婊的二次限速,反观电信没有100g断网也没有二次限速,联通这样子永远都只会是三流公司
为什么限速+封顶,就是为了防止你这样的痧比,下载无用东西,开热点,分享N个人,刷流量,反正不用白不用,都像你这样网速都被拖垮了
条款里面写着呢,40GB后限速3.1Mbps,100GB限速128kbps。我的电信校园卡,10GB后限速3.1Mbps,100GB后限速128kbps,电信的卡全部是100GB后限速128kbps,至少河北的电信这样。
没有执行二次限速不代表条款里面没有。你当地不执行二次限速不代表别的省份不执行二次限速。懒得回帖,自己说的什么都是对的。。
电信版的米粉卡,电信版的魅友卡,电信199全国不限量老套餐,全部是100GB后限速128kbps的。说谎颠倒事实有意思?吧友?
所以还是用星粉卡吧
爱信不信。我准备把王卡转到星粉卡。
苏宁易购诺基亚手机,给力大促,狂欢到底,全国联保,服务一站式,体验心动购物!苏宁易购诺基亚手机,支持货到付款,让您省钱省心!
都一样的,不过至少比移动好
真正用到100G的用户凤毛麟角呀,正常使用应该都不会觉得有障碍
我一个月努力的用,也用不了20个g太难了。
超过150GB没有断
你可以用移动啊!移动不限量!!
这个月使劲用才用了10G不到
携程冰激凌了解下 无二限
不属于,公平交易原则,以前美国还有人告过ATT还是T-Mobile,没用,自己去看看相关法律法规
楼主给你看看6月的
现在取消100G断网了,不过限速还是有的,国外那个什么资源公平使用原则了解一下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限流量上网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