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4312音箱每吨多元

&p&&b&我高中的时候喜欢隔壁班班长。&/b&&/p&&p&她学习成绩很好,&/p&&p&每次考完试班主任就教育我:&/p&&p&&b&小通啊,你看人家隔壁班小卉&/b&,每次考试都甩第二名十几分,你们就不能有点出息嘛,再不努力赶上,老师的老脸要丢光了呀。。&/p&&p&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不能被一个女娃子压制成这样。&/p&&p&结果,我一直没能反超。。&/p&&p&&b&在一次次的压制中,我给她起了个外号——卉姐,表示无人能撼动的学霸地位。&/b&&/p&&p&就像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管我叫通哥,不过我比她可差远了。&/p&&p&卉姐实在变态,也没见她怎么努力,就靠脑子,传说卉姐记忆力超群,尤其是对数字,任何数字她只要看一遍就能背下来,&/p&&p&&b&更厉害的是,卉姐长相也是一流,至少在我们那几个班里算得上数一数二了。&/b&&/p&&p&我觉得人家就是厉害,我就是不如她,&/p&&p&&b&总之,老子彻底服了。&/b&&/p&&p&然后就高考了,&/p&&p&报完志愿大家都去聚会,我们恰好和她们班选了同一个ktv,半路上两拨人就碰到了。&/p&&p&我习惯性的想知道这次输了多少,结果又是她比我高10多分。&/p&&p&我表示意料之中,临走前随口说了一句,万一你发挥失误了,说不定还能做个大学同学。&/p&&p&&b&结果果然没有失误,卉姐考去了上海交大,我也去了理想中的学校中央财经。&/b&&/p&&p&从此再无消息。&/p&&p&两年后,我去同济参加一个比赛,路过交大,就给卉姐打了个电话,找她吃个饭。&/p&&p&结果交大太特么大了,好几个校区,结果我找错校区了,隔了十万八千里。然后就没吃成。&/p&&p&当时卉姐有男朋友,我也有女朋友,仔细想想专程吃饭也不是很合适。&/p&&p&又一晃过去了好几年,我创了业、没找工作,然后创业失败了,女朋友也分手了。&/p&&p&家里人纷纷安慰,外面不好混就回家吧,咱村的姑娘很好的,听说老x家的女娃子很有出息咧。我说我不要,我要的是自由恋爱,我不接受计划经济。&/p&&p&那个时候微信刚刚开始普及,有一天我想整理一下qq好友,把一些同学朋友加到微信上,于是就一条一条的加,然后就加到了卉姐。&/p&&p&原来,卉姐也分手了。&/p&&p&然而,我还是没机会。&/p&&p&卉姐考上香港大学的研究生,去了香港。&/p&&p&差距太大了之后,反而就不再往那方面考虑,因为知道没可能,反而轻松了,一贯的自卑也没有了,就开始闲的没事聊两句。&/p&&p&&b&结果不知不觉的,竟然就网恋了。。&/b&&/p&&p&然后爱情一旦点燃,时空似乎也不是问题。&/p&&p&香港大学怎么了,谈起恋爱照样翘课,&/p&&p&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p&&p&于此同时,家里还在不断的施加压力,姐姐苦口婆心说:小通你老大不小了,要赶紧成家了blabla..&/p&&p&&b&我开始了漫长的反抗相亲行动,两耳不闻相亲事,专注只撩卉姐心。&/b&&/p&&p&&b&怎么反抗呢?谁都不许跟我提相亲的事,提一次我就几个月不回家,电话里也不能提,一提我就挂电话。。&/b&&/p&&p&地下恋情进行了两年,&/p&&p&卉姐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年纪到了,长辈们总是想大包大揽的。&/p&&p&&b&于是我们决定,和家里摊牌!卉姐要带我见家长。。&/b&&/p&&p&我们准备引经据典,唐诗宋词,诗经离骚,毛主席语录,论理论据,中华上下五千年,新文化运动,总之只要能说服家里不要阻拦我们自由恋爱的,有啥说啥。。&/p&&p&结果到了她家,她全家都来了,寒暄的时候她爸爸就问到家里的情况,我说我是**村的,&/p&&p&&b&叔叔说不对啊,这个村只有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小卉,另一个老x家的男娃娃我们本来准备说亲的。。&/b&&/p&&p&我愣了一下:我也姓x&/p&&p&叔叔:那你认识x**吗?&/p&&p&我:认识啊,我爸啊&/p&&p&叔叔一脸尴尬的掏出手机,然后我看着他拨通了我爸的电话&b&:&/b&&/p&&p&&b&“老x啊,你知不知道咱俩傻孩子自己搞到一块去了?”&/b&&/p&&p&叔叔把电话递给我,就听电话那边我爸哭笑不得的说:“那个小卉就是我们一直要给你介绍的对象啊!你们怎么自己搞到一起去了。。”&/p&&p&这特么就厉害了,亲爹亲妈,你特么早说啊!&/p&&p&&b&原来两年来我一直誓死不从的相亲对象,&/b&&/p&&p&&b&竟然特么是自己人!&/b&&/p&&p&&b&打了两年仗,冲上高地结果发现是友军!&/b&&/p&&p&既然都是误会,那就办事吧。。。&/p&&p&然后,卉姐就成了我老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cea724285_b.jpg& data-rawwidth=&1774& data-rawheight=&1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cea724285_r.jpg&&&/figure&&br&&p&婚礼是我自己操办的,喜联为:&/p&&p&&b&呈春风二月花开并蒂,恰同学十年融卉贯通。&/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372bd56b48bb_b.jpg& data-rawwidth=&1707&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372bd56b48bb_r.jpg&&&/figure&&p&&b&做了十年同学,无数次错过,然而结局早特么写好了啊!&/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f099b4f1a096f876aa82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f099b4f1a096f876aa825_r.jpg&&&/figure&&br&&p&愿天下有情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c4e85c1c097ad1d26d8fe984edcef4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c4e85c1c097ad1d26d8fe984edcef4d_r.jpg&&&/figure&&p&&b&念念不忘,终成眷属。&/b&&/p&&br&&br&&p&&b&补:&/b&&/p&&p&关于卉姐的教养..&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 - 知乎&/a&&/p&&p&关于卉姐的智商..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 知乎&/a&&/p&&p&&b&———————————————————————&/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m0238& class=&internal&&pm0238 - 知乎专栏&/a& 产品、创业、互联网&/p&
我高中的时候喜欢隔壁班班长。她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完试班主任就教育我:小通啊,你看人家隔壁班小卉,每次考试都甩第二名十几分,你们就不能有点出息嘛,再不努力赶上,老师的老脸要丢光了呀。。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不能被一个女娃子压制成这样。结果,…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8d21aeaf69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8d21aeaf69c_r.jpg&&&/figure&&p&1、&/p&&p&三星集团长公主李富真离婚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a02a349fbe9fdccf34e900f_b.pn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a02a349fbe9fdccf34e900f_r.jpg&&&/figure&&p&&br&&/p&&p&李富真赢得了孩子的抚养权,但得赔偿前夫86亿韩元(约含5176万元人民币)的财产。前夫每周可以探望一次孩子。&/p&&p&但前夫任佑宰表示不服判决,讲继续上诉,直至获赔1.2万亿韩元(约合72.2亿人民币)为止。分析师认为,这几乎是李富真拥有财产的一半。&/p&&p&不过前夫胜诉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李富真多数是婚前财产,来源于她继承的家庭财富,并非两人共同创造。&/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2b08f59ea64e7ca3fbf4d_b.jpg& data-rawwidth=&1253& data-rawheight=&8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2b08f59ea64e7ca3fbf4d_r.jpg&&&/figure&&p&&br&&/p&&p&情感号主们是这么解读这件事的,她们强调了爱情中“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再一次以现实的角度讽刺了“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典故,更有甚者,把前夫贬的一文不值,认为他是“精神贫穷”的渣男,所谓山盟海誓都是狗屁,到最后都是钱罢了。&/p&&p&如果你对人性有深入的了解,你就不会这么简单的理解爱情、理解生活。&/p&&p&人的种种行为都被多种因素所制约,即便是普通人离婚,也并不是一句“不爱了”就可以解释的,更何况一个商业帝国的公主。&/p&&p&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p&&p&在韩国有一句俗语,“死亡、税收和三星,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三件事。”&/p&&p&可以说,三星对韩国人民的影响可谓是“无孔不入”的,举国上下大凡有点事,都能跟三星扯上关系。&/p&&p&“离婚赔70亿”表面上看,只是李富真一次失败的婚姻,但实际不过是三星风暴中微不足道的一环罢了。&/p&&p&在中国,有一定地位的人离婚,是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别看这也许是个人私事,不经意间卷入某种漩涡的话,便会对一个群体的政治生态产生影响。&/p&&p&《人民的名义》李达康书记和欧阳菁就是两个观念完全不相容的人,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违背“门当户对”了,但是导致达康书记下决心离婚的,到底是欧阳菁不能理解他的想法,还是背后的政治原因。&/p&&p&相对的,高育良和吴老师可谓非常门当户对,《万历十五年》他爱不释手,可他怎么会愿意抛弃一个明史专家,去爱上一个人格美容后的高小凤呢?&/p&&p&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入了赵公子的局。&/p&&p&所以,要理解李富真离婚,你就得了解她所处的位置,以及她必须面对的命运。&/p&&p&&b&人生这盘棋中,如果你只盯着一颗棋子看,那你也只是被人摆布的棋子。如果你能看到某片区域,那你可以当一个棋手。如果你能通晓整个棋局,那你就是个布局者。&/b&&/p&&p&&br&&/p&&p&2、&/p&&p&作为长公主的李富真爱上自己的保安队长,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当一个人处在风声鹤唳、四面楚歌的状态时,她可能真的会喜欢上那个和自己最贴近的人。&/p&&p&曾经风靡全国的韩剧都有这么一个套路,美女往往放弃了高富帅而爱上了穷小子。&/p&&p&即便中国古代也常有这样的故事,奉皇命远嫁去和亲的公主,拒绝接受自己的命运,反倒爱上了一路保护她的侍卫,《花木兰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p&&p&为此还有一个叫“公主和侍卫的生死抉择”的虐心测试,说的是一个公主爱上了侍卫,皇帝极力反对,还要处死侍卫,公主以绝食相逼,于是皇帝给侍卫搞了一个生死抉择。&/p&&p&他让侍卫在两扇分别关着一头饥饿凶猛的狮子和一位全国最为年轻美丽的少女的门前作出选择。&/p&&p&如果选择的是关着狮子的门,待卫将被狮子吃掉,如果选择的是关着美女的门,待卫必须娶她。&/p&&p&侍卫知道门后的东西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不知道哪扇门里关着的是什么,不过皇帝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公主,公主可以选择用眼神或手势暗示侍卫。&/p&&p&那好,此时公主该如何抉择。&/p&&p&如果她让侍卫选择关有美女的那扇门,那侍卫就会迎娶美女,但侍卫可能会变心,她会失去爱情。&/p&&p&如果她让侍卫选择关有狮子的那扇门,那侍卫就会死,她会失去爱人。&/p&&p&假如你是公主,你会如何选择呢?&/p&&p&此时还有一个问题,就算公主暗示了其中一道门,侍卫会怎么理解公主的想法,会按照公主的想法做吗?&/p&&p&第一种可能:公主为了保全爱人,她选择牺牲自己,暗示了美女门。可侍卫不愿意,他宁愿死也不背叛爱情,于是他照着另外一道门走去。&/p&&p&第二种可能:公主暗示了美女门,可是侍卫觉得公主不爱他了,一心想他死,他选择不相信公主,朝着狮子门走去。&/p&&p&生活是有无数可能的,这个测试有无数种结果,人们更喜欢第一种,因为讴歌了爱情,赞扬了牺牲。&/p&&p&但你不得不承认,现实中发生第二种的概率更高一点。&/p&&p&有趣的是,当你对三星集团的近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时,你会发现这个故事,无比的有代入感,韩剧《继承者们》的创意就来自三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1dc4bdadbc5ef8ce6eef_b.pn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1dc4bdadbc5ef8ce6eef_r.jpg&&&/figure&&p&&br&&/p&&p&&br&&/p&&p&3、&/p&&p&李富真的父亲李健熙,现任三星集团第二代掌门人,实际就是靠“玄武门之变”上位的。&/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5ff0d5e1e96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5ff0d5e1e96_r.jpg&&&/figure&&p&&br&&/p&&p&1966年根据韩国长子继承父业的传统,李秉哲宣布暂时退出经营一线,将三星交给长子李孟熙管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孟熙接手不到半年,就把公司弄得一团糟。&/p&&p&面对高管的集体弹劾,李秉哲只得把长子李孟熙撤下。二子李昌熙,又因为走私锒铛入狱(据说是为父亲顶包),出来时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p&&p&1973年三星帝国的“玄武门之变”正式爆发,李昌熙收集了李秉哲偷税漏税的证据,写成请愿书交给了韩国的青瓦台。&/p&&p&没想到事情败露,李秉哲使用家法将李昌熙监禁,并以其罹患妄想症为由,将其关押到了精神病院,于1991年去世。&/p&&p&老大李孟熙因使用过与李昌熙同样的手段状告父亲,最终被逐出家门,仓皇之中逃往北京,一呆就是十几年。&/p&&p&日李秉哲因病去世。20天后,45岁的李健熙接过“三星帝国”的权杖,就任会长。&/p&&p&然而李氏集团的斗争却更加激烈了,2005年,李健熙的小女儿李尹馨自杀,原因是父亲反对她的恋情。她留下遗书,称下辈子只愿出生在平凡人家。&/p&&p&接着李健熙的长子李在镕,在父亲生病住院时接管了三星的业务,他一举卖掉了李富真名下的四个公司,李富真资产大幅缩水,被迫退出了继承人之争。&/p&&p&2010年的一次三星内部调整中,他哄骗老爸把二妹李叙显调了另一个子公司,美名其曰「更适合她」,实则是因为这个子公司的最大股东是他自己……&/p&&p&寄人篱下的二女儿也因此失去了去抗衡哥哥的能力。&/p&&p&最近半年,他们的老爸李健熙虽然仍霸占着韩国富豪榜的首位和三星最多股份,可却病的越来越重,屡屡传出病危消息。不仅如此,李健熙因为招嫖事件,名声大跌。&/p&&p&正在李在镕认为自己稳操胜卷之时,朴槿惠的闺蜜门事件爆发,李在镕因为行贿崔顺实被韩国检方逮捕。&/p&&p&虽然他老爸也进过监狱两次,但都遇上特赦。这次李在镕卷入韩国闺蜜门事件,加上韩国政府已经在打压财团,他怕是凶多吉少。&/p&&p&那么现在的继承权可能再次落到李富真手上。当然,三星电子联席CEO权五铉和尹富根,从实际层面来说,更有可能。&/p&&p&&b&欢迎来到这个掠夺和被掠夺的世界。&/b&&/p&&p&&br&&/p&&p&4、&/p&&p&当李富真被命运再次推到继承者的位置上时,保护亲人和孩子则成为了她的首要任务。&/p&&p&“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是韩剧中《继承者们》的经典台词,但戴上了皇冠的人,必将成为孤家寡人,而要是不戴这王冠,那将被人消灭。&/p&&p&显然李富真的前夫任佑宰是没有办法承受这样的压力的,他连出国学英语都害怕,两次因为考试而自杀。集团曾经提拔他当副总经理,但他却无法胜任。&/p&&p&也许李富真爱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侍卫,他会给你讲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他会带你离开宫廷,去市集上吃一碗阳春面。&/p&&p&李富真不过想实现一个她妹妹李尹馨的梦想,那就是嫁给一个普通人,然后做个普通人。她本就不要求你门当户对,要求你有凌云壮志,经天纬地之才。&/p&&p&然而公主的罗马假日梦还是被现实撕碎了,日益迫近的危险已经不允许她做壁上观。哥哥虽然手段卑劣,但也许他上位后,还是能给自己点空间。&/p&&p&就像曹丕上位后,即便上演出兄弟相残,但念在“本是同根生”,还是会放条生路。&/p&&p&但要司马昭上位了呢?毫无疑问,他会屠尽曹家。&/p&&p&所以她并不是放弃了一个精神贫困的丈夫,她是放弃了一个平民爱情的美梦。&/p&&p&为了活着,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p&&p&只可惜老公还是长不大,本来他已经可以离开这个倾轧的漩涡,带上一笔不菲的财富。可他还在为一点分手费赌气,他始终想不通,你为什么离开我?&/p&&p&&b&打败真爱的,不是阶级,而是命运。&/b&&/p&&p&公主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爱情,让侍卫选择美女,去开始他的新生活。&/p&&p&而她得继位成为女王!&/p&&p&我相信这样的公主,不是遇人不淑的少女,也不是冲动爱情的傻姑娘,而是一个即便自己背负一切,也要照顾别人的人。&/p&&p&爱情,本以为你是一场美梦,没想到你是一场噩梦。 &/p&&p&&br&&/p&&p&完&/p&
1、三星集团长公主李富真离婚了。 李富真赢得了孩子的抚养权,但得赔偿前夫86亿韩元(约含5176万元人民币)的财产。前夫每周可以探望一次孩子。但前夫任佑宰表示不服判决,讲继续上诉,直至获赔1.2万亿韩元(约合72.2亿人民币)为止。分析师认为,这几乎是…
呵呵,特种部队?&br&这个部门击落米帝战机的战绩有木有能比的?&br&以下摘自网络:&br&发改委打飞机战果: &br&日,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当天,美国空军一架正在执行测试飞行F-22“猛禽”战机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以北六英里的地方坠毁(F-22战斗机每架成本1.4亿美元)。&br& 日:发改委发布调价通知,上涨油价。当天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22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人。 &br&日:发改委再次发布调价通知,上涨油价。当天凌晨,一架载有154人的空中客车客机在从也门前往科摩罗的途中坠毁,机上人员仅一人幸存。&br&日:发改委就成品油价格问题发表说明,称价格未调整到位。当日,伊朗里海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该国西北部城市加兹温附近的村庄坠毁,机上15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灭。 &br&日:部分城市提高水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发改委表示,要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当天,一架由德黑兰飞往马什哈德的伊朗阿利亚航空公司的客机在马什哈德国际机场降落时滑出跑道,造成至少17人死亡,19人受伤。&br& 日:发改委8月2日高调宣布: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35%。当天,一架乘载着16位乘客的双水獭飞机在印度尼西亚东部上空消失。截止8月4日,未发现生还者,预计全灭。&br& 日: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4日表示,随着天然气供应量的逐渐增加,价格的提高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天,一架曼谷航空公司飞机于下午三点十六分在泰国南部苏梅岛着陆时失事,并造成至少十人死亡,四十一人受伤。&br& 日国家发改委监测显示猪肉价格保持稳定。当天,韩国首枚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失败,卫星坠毁。&br& 日:发改委油价上调,当天,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的首席部长雷迪9月2日上午8时35分许,从安得拉邦的海得拉巴乘坐直升机前往南部的奇图尔准备参加活动。然而,直升机起飞约一个小时后在讷勒默拉森林上空坠机,机上人员全灭。&br&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下调190元。降的不多不少,只伤飞机:当天,据德国《图片报》9月29日报道,近日,一架载着80名乘客、飞往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波音737-700客机,刚刚从杜塞尔多夫机场起飞,就遭到一群欧掠鸟的“袭击…… &br& 2009 年11月9日:发改委宣布中国成品油价格年内第五次上调。自11月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8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 (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36元和0.41元。航油价格每吨上涨320元。新华网内罗毕11月9日电(记者赵卓昀)一架小型货机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个机场坠毁,造成机上两名驾驶员死亡。 &br&日:发改委调高太阳能上网电价6分钱,次日,波兰总统 Lech Kaczynski 飞机接近俄国机场时候坠毁。&br& 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为每吨320元,相当于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24元和0.27元,当日,一架印尼客机坠河解体,20人受伤,次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地震。&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48a3b1afce88d38845dc55c_b.jp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7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48a3b1afce88d38845dc55c_r.jpg&&&/figure&
呵呵,特种部队? 这个部门击落米帝战机的战绩有木有能比的? 以下摘自网络: 发改委打飞机战果: 日,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当天,美国空军一架正在执行测试飞行F-22“猛禽”战机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以北六英里的…
美苏的几千枚核弹也不是一夜之间造出来的,中间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博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军事科技的进步、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有人性所面临的终极考验。&br&&br&我们从第一颗核弹讲起。&br&&br&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引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在德国跟斯大林参加波茨坦会议,得知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后,他告诉斯大林美国掌握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斯大林对于这句话并没有特别多的表示,只是简单地做了回复。杜鲁门觉得有点扫兴,觉得傻乎乎的斯大林根本没听说过原子弹,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br&&br&下面是波茨坦会议上的斯大林,一幅小熊维尼式的憨厚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f7a26f498c44a5ca5fc679859daaf2e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f7a26f498c44a5ca5fc679859daaf2e_r.jpg&&&/figure&&br&&br&但波茨坦会议上的斯大林只是在故意装傻而已。斯大林不但知道原子弹,甚至比杜鲁门更早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机密——曼哈顿工程。(这就是历史的黑色幽默)&br&&br&由于曼哈顿工程在美国被列为顶级机密,杜鲁门作为副总统时竟然也完全不知情。一直到日,在原总统罗斯福去世、杜鲁门成为新的美国总统十三天后,才有人向他报告了曼哈顿工程的详情。而斯大林通过苏联的间谍活动,从1942年就开始在获取美国人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相关资料。据说曼哈顿工程遭到苏联间谍渗透的原因是它的保密级别太高——高到FBI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工程,自然就没办法防范苏联间谍。&br&&br&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美国人虽然已经试爆过一颗原子弹,但还是被它实战中展现出来的威力吓了一跳。美国人意识到虽然自己是第一个造出原子弹的国家,但也不可能永远保持核垄断。于是,美国代表心急火燎地在联合国提出建议,要求所有国家的核武器研制以及核材料的生产都要接受联合国的监管,以防止核武器扩散(大哥,现在全世界就你有啊)。苏联代表当然不买账,表示美国先把自己的核武器销毁掉,我们再来谈这事。大家整天口水仗打来打去,后来苏联代表干脆连会都不来开了,让美国跟自己的小兄弟们在会上尽情意淫。&br&&br&联合国里的口水仗一打就是好几年,一直打到日苏联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br&&br&就这样,美国的核垄断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四年。美苏之间长达40年的核对抗正式拉开了帷幕。&br&&br&在这四年里,美国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核战略,也没想明白原子弹应该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在苏联引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之前,美国人的态度差不多就是没事就先造着,造出多少来算多少。到1949年底,美国大约拥有235颗核弹。&br&&br&苏联第一颗核弹的爆炸声惊醒了处在深度自我陶醉中的美国人。出于对苏联的极度不信任,美国开始加速核武器的制造。&br&&br&到了1950年,苏联拥有5颗核弹,美国有369颗。&br&&br&到了1953年,苏联拥有120颗核弹,美国有1436颗。&br&&br&在这个时候,美苏双方的核打击能力都还没有到按一个按钮就毁灭世界的程度,因此美国还能愉快地跟盟友讨论下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一下核武器。比如1952年美国就在西欧部署了核武器,声称苏联一打过来就要用核武器自卫。在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国政府也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要不要使用核武器。这个时候美苏由于地理位置遥远,双方都缺乏有效的远距离打击手段,因此顶多也就是相互进行一下核威慑,全面核战争是打不起来的。&br&&br&不过,在几年后苏联人取得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直接导致了美苏间的核对抗的进一步升级。&br&&br&日,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ICBM),击中了6000公里以外的目标。洲际导弹一出,国土广袤、战略纵深这些概念统统都成了浮云。就算你国土再广袤、战略再纵深,对于导弹来说不过是多飞几分钟的事。美国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向来不用担心本土的防守。但在苏联部署洲际导弹之后,美国本土也完全暴露在了苏联的核打击之下。&br&&br&如果说之前的美苏就像两个男人在相隔十米的距离上用枪瞄准对方,那么在洲际导弹出现后,这两个男人就好像是被关进电话亭里然后互相用枪指着对方的头,动也动不了,躲也躲不开。&br&&br&1957年10月,苏联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很多美国普通老百姓晚上看到苏联人造卫星在天上一闪一闪,担心说不定哪一天上面就会丢个核弹下来。对于美国普通民众来说,遭受核打击的威胁从未如此真实过。&br&&br&这个时候的美国政府当然也怕,然后就有人提出了&b&相互毁灭保证&/b&(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MAD)这个理论。这个理论提出,在全面核战争中应该有两个概念:先发打击能力(First Strike Capability)和二次打击能力(Second Strike Capability)。&br&&br&先发打击能力很容易理解,指的是把所有的核武器发射到对方国家去的能力。而所谓的&b&二次打击能力指的是在经受对方的一轮核饱和攻击之后,仍然能够保存的核打击能力。&/b&如果美苏双方都能够确保自己具备二次打击能力,那么无论谁先发动核攻击,最后的结果都是两个国家(包括各自的盟国)一块从地球上消失。在这样的设计下,两国政府都会保持克制,避免发动全面核战。&br&&br&美苏核对抗升级到这个程度的时候,美国就非常非常怕自己失去二次打击能力。怕到什么程度呢?从1960年代初开始,为了防止苏联突然发动核战,美国永远保持一部分B52战略轰炸机挂着核弹头飞在天上。也就是说,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管美国老百姓在吃饭还是在睡觉,军方永远有一部分战略轰炸机在空中巡逻——不为别的,只为万一下一分钟核战爆发,他们可以立刻调转方向奔赴苏联投下机上的核弹。(评论区里有人问如果巡逻时核弹掉了怎么办,大家可以参考海岸星光的这个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一些冷门有趣但又深刻的历史故事?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下面是众多巡逻路线中的一条,大家可以感受一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26fe54b76aea145ce9fc7dd158bc022_b.jpg& data-rawwidth=&5398& data-rawheight=&69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26fe54b76aea145ce9fc7dd158bc022_r.jpg&&&/figure&&br&从1954年到1963年,美国人一共造了700多架这种B52战略轰炸机,下面是一群B52退役后被堆在一起的照片:&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a9c40d6c2db1cb87a117ece6f708e73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a9c40d6c2db1cb87a117ece6f708e73_r.jpg&&&/figure&&br&&br&当然除了战略轰炸机之外,美国还有陆基弹道导弹和可以从潜艇上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来保证二次核打击能力。这三种武器也构成成了美国的战略核三角(Nuclear Triad)。&br&&br&在MAD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政府最担心的不是核战爆发,而是核战爆发后自己没有能力确保对方也完蛋。反过来讲,如果能让对手相信自己在经受核饱和攻击之后,仍然有能力进行反击,全面核战便不会爆发。&br&&br&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1960年代美国开始疯狂的加速核武器的制造和部署。同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有意无意地在各种报告中夸大苏联的核攻击能力,向总统施加压力要求更多的经费和更多的核武器。有趣的是,在地球另一端的苏联也上演了同样的一幕。苏联军方向中央委员会拼命强调美帝的核打击能力,请求拨给他们更多的经费去扩大核武器库。&br&&br&到了1960年代初期肯尼迪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已经拥有大约27,000核弹,而苏联的数量大约是这个的十分之一。&br&&br&这个时期美国内部也有人质疑是否需要这么多的核弹,甚至肯尼迪也觉得美国的核弹已经太多了。有报告声称只要有200枚核武器能够在第一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就足够维持必要的二次打击能力。但是,要造多少枚核武器才能确保有200枚能够存活下来?500枚?1000枚?还是5000枚?没有人经历过全面核战争,也没有人敢做这个保证。所以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结论就是核武器的数量只能增加,决不能减少。&br&&br&下面是美苏双方在冷战期间的核武器数量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到,美国核武器数量增长最疯狂的就是1960年代这一段时间:&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2d10ce729bdc76fd02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2d10ce729bdc76fd02f_r.jpg&&&/figure&&br&有了足够多的核武器之后,还要有相应的指挥和通讯系统将他们发射出去。在1960年,美国军方制定了一个核打击系统叫做SIOP(Single Integrated Operation Plan)。这个方案简单地讲就是把美国所有的核武器的发射系统整合到一起,然后把发射权交到总统手里。每当有新的美国总统上任时,军方都会专门针对这个系统对总统做一次简报,告诉总统美国核打击力量的组成以及如何使用这个系统。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1960年的艾森豪威尔、1961年的肯尼迪、1969年的尼克松)在听过这个简报之后都表示觉得心情很压抑。&br&&br&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苏联领导人身上。1972年,苏联军方向勃列日涅夫汇报了如果美国进行先发核打击的话会有什么后果:苏联的军事力量减少到原来千分之一,八千万居民死亡。勃列日涅夫听了以后马上整个人都不好了。还没等勃日涅列夫恢复过来,军方又准备了三枚未安装核弹头的战略导弹让他熟悉发射流程。在按下发射按钮时,这位苏联领导人紧张到手抖,反复跟身边的人确认这三枚导弹是不是真的没有安装核弹头。&br&&br&作为一名人类的个体,美苏领导人的这种反应是非常正常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他们,在美苏核对峙最严峻的年代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每一分钟你都可能接到军方的紧急电话:“总统先生/总书记,对方的核武器已经全部升空,我们等待你的命令。”&br&&br&这个时候,你将会有大约20分钟来做出你的决策。但所谓的决策,无非只有两个选择:&br&&br&1)什么也不做,等着自己这半个世界在20分钟后被摧毁;&br&2)发射自己的核武器,摧毁对方那半个世界(但那时你应该已经死了)。&br&&br&人类有文字的文明大约有五千年。在这五千年里,人类的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但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却和五千年前的人类没有本质的区别。五千年前还在过着部落生活的生物,现在却要在20分钟内做出是否要毁灭世界的决定。如果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核弹头导弹的话,留给苏联领导人做出选择的时间将由20分钟进一步缩短至6分钟。这也是为什么苏联领导人对于美国人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如此介怀,也是为什么美国拼了老命也不让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弹。&br&&br&人类核武器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类这种生物的大脑所能承受的能力。&br&&br&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遭到全面核打击的情况下,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一个心理学上的终极问题。美国军方在向总统演示核武器发射流程的时候,也绝不会让总统站在发射台前,而是让一个替身扮演总统,真正的总统站在旁边观看即可。这样做是避免总统在演练过程中的操作会暴露自己的“终极选择”。&br&&br&把是否毁灭世界这件事交给一个人在6分钟内决定,也难怪美苏领导人一想到这些就心情压抑。&br&&br&不过,这竟然还不是美苏核对峙中最疯狂的时刻。&br&&br&美苏双方在建立了庞大的核武器库后,分别把发动核打击/反击的的权力交到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手里。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同时也是一份沉重的负担。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期间,理论上讲全面核战可能在每一分钟爆发,因此美苏领导人必须随时随地都能与自己的核战略力量保持联系。&br&&br&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总统开始使用核公文包(俗称Nuclear Football)。这个核公文包由专人携带,无论总统去哪都必须寸步不离左右。携带公文包的人也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背景审查才能接受这个光荣的任务。&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94d20fb47eadd09e63c692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94d20fb47eadd09e63c692e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8cebd22f84ea06eff03c726f5da0c7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8cebd22f84ea06eff03c726f5da0c7d_r.jpg&&&/figure&&br&跟很多人所想的不同,核公文包打开以后并不是一颗大大的红色按钮,它只是一个保障总统与核战略部队联络的一个通信工具。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美国的核公文包中有描述核打击选项的文件以及授权进行核打击的密码卡片(也有总统把卡片装在身上)。&br&&br&苏联在1985年也开始使用类似的核公文包(也有可能更早,因为苏联方面的信息一向不如美国透明)。苏联核公文包原理的跟美国的大同小异,也是保持总书记与自己的核战略力量随时通信的一个工具。&br&&br&这样的指挥系统看起来挺完善,但其实还是有几个问题:&br&&br&第一,万一总统/总书记在第一轮核打击中被斩首了怎么办?美国在1980年代曾高调地将针对苏联领导人的斩首行动列入核打击的一部分。苏联方面无疑也会有类似的打击计划。日,车臣领袖杜达耶夫只是打了一个卫星电话就被俄军两枚呼啸而来的制导导弹炸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相信为了斩首美国总统,苏联军方会很乐意付出比这多一千倍的努力。我不知道本来就心情压抑的美苏领导人每天想到对方会慷慨的拿出一部分核弹专门瞄准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心情更加抑郁。(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斩首行动不一定意味着杀死对方领导人本人,也可以理解为直接瘫痪对方的指挥中枢)&br&&br&第二,总统/总书记没被斩首,但与核战略部队之间的通信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全面核战中,重要的战略目标都会遭受到超饱和攻击,因此一些地面指挥中枢可能在发动核反击之前已经被摧毁。例如另外一个答案中提到的美军神经中枢夏延山军事基地,号称可以承受核弹攻击。但答主在《死亡之手》这本书里面看到的描述是,里根在参观这个军事基地时有人问指挥官如果苏联的SS-18直接命中这里会怎么样,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会被炸飞”。&br&&br&第三个问题与人性有关。如果接到发动核打击的命令后,战略轰炸机的飞行员、导弹发射基地的指挥官、核导弹潜艇的舰长,他们会真的像训练的那样去马上执行吗?如果全面核战爆发,世界上将不再有军事法庭,也不会有人来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真的会亲手按下毁灭世界的按钮吗?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人性所面临的终极考验。在一部纪录片里,一位美国战略轰炸机的飞行员坦言如果当年服役时接到全面核战的指令,他会选择把机上的核弹丢进大海然后找一个大洋中的荒岛迫降。苏联也曾经出现过导弹部队在接到系统自动发出一个提高戒备等级的命令时,军官纷纷向上级打电话求证命令真实性的案例(这还只是提高戒备等级而已)。&br&&br&无论是美军还是苏军,都不可能对以上几个问题视而不见,让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和人力打造了庞大的核武器库在核战爆发后变为一堆废铁。因此,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部分地)解决以上几个问题。&br&&br&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br&&br&&b&Designated Survivor (指定幸存者)&/b&:看过电影《空军一号》的都知道,美国政府对总统突然死亡或被绑架后由谁来继任总统有明确的规定(Presidential Line of Succession)。比如总统死亡后,副总统就继任接任总统,如果副总统也死亡的话就轮到众议院议长,依次类推。不过,在一些比如像总统就职典礼这样的活动中,这个继任者名单中的大部分都会出席,如果苏联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动袭击怎么办?这时就会有一名内阁成员成为指定幸存者,在整个典礼进行的过程中身处一处秘密的藏匿地点。&b&在藏匿期间,指定幸存者也会有一个核公文包在身边。&/b&如果就职典礼现场发生灾难性事件导致所有潜在的总统继任者身亡,指定幸存者将继任成为美国总统。&br&&br&&b&Operation Looking Glass(镜像行动)&/b&:为了保证即使在地面通讯和指挥系统全毁的情况下也能下达核打击的指令,美国在一些EC-135C飞机上复制了整套核武器指挥和通讯系统。从日到日这长达29年的时间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美军天天都有一架这样的飞机在空中(好像只中断过几个小时?)。如果地面指挥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架飞机将成为空中指挥中心,并自动获得授权进行核打击的权限。在60年代后期美军装备了空中发射控制系统(Airborne Launch Control System)之后,飞机上的军官甚至可以在地面导弹部队人员全部死亡、地面通信系统全毁的情况下直接启动导弹发射,以完成美苏相互毁灭的保证。&br&&br&下图就是一架正在执行镜像任务的EC-135C飞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1fa9c0fdbe89aacc3c038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1fa9c0fdbe89aacc3c0382_r.jpg&&&/figure&&br&&br&有一点请大家注意,美国政府用来应对苏联核打击的具体方案都是最高机密,公众能得到的只是军方选择性披露出来的非常有限的信息。真正核心的内容都没有解密,也许永远也不会解密。所以上面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让大家感受一下美苏核对峙时期的紧张气氛。&br&&br&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苏联的。&br&&br&与美国相比,苏联的通信技术更加落后一些。但是技术上的落后无法束缚苏联工程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了避免前文提到过的种种问题,苏联设计师们制造出了一种特别的导弹,这种导弹上安装的不是核弹头,而是一种特殊的电子设备。在升空后,装在导弹头部的电子设备会向全苏联境内的洲际导弹发出广播,装有真正的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在收到这个广播后将会自动发射。这种设计可以在地面通讯系统全毁的情况下发动核反击,同时也解决了一线导弹部队指挥官拒绝执行命令的问题。&br&&br&那么,由谁来下令发射这些“广播导弹”呢?在1980年初,苏联设计师曾经考虑过把这个系统交给计算机来自动控制。如果电脑通过对地震波、放射线等数据的检测判定苏联已经遭到核攻击,将会自动释放“广播导弹”发动核攻击。这样的话,就算苏联从总书记到平民全部死光,一样可以对美国进行核反击。如果这套系统成为现实,那么就等于把全人类的命运完全交给了计算机来控制。计算机由于任何原因出现的误判,将直接启动毁灭世界的全面核战。&br&&br&在之前的冷战对峙中,不管美苏双方的核武器数量如何增长,局势如何紧张,至少发射权还是掌握在人类手中的。所以,答主个人认为,&b&在苏联设计师提出将这套发射系统全自动化的时候,就是美苏核对峙中最疯狂的时刻。&/b&科幻小说中机器控制人类命运的故事,在这一刻差一点就要成为现实。&br&&br&幸好,就连苏联军方也觉得这个想法过于疯狂,最后还是决定给这套系统设计一个开关,由人类来控制,仅在出现核危机的时候激活。这套系统被称之为死亡之手(Dead Hand),于1985年投入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退役)。&br&&br&在冷战已经结束的今天,大家读上面的内容时可能感觉就像是在读科幻小说(评论区很多人说像三体的情节)。但是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民众,世界核战爆发的可能性就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甚至有专门给小孩子看的教育动画片,告诉小孩子核战爆发后应该如何保护自己。&b&在这样的恐怖平衡中,对于美苏政府来说,保持双方核弹数量的对等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而已。&/b&事实上,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单纯的核弹数量要多得多:打击计划,核弹存活能力,核弹投放载体、指挥系统的可靠性等等。就像前文所介绍的那样,在核对峙的一步步升级中,美苏双方不但建立起了庞大的核武器库,还给这些核武器配备了一触即发、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启动机制。&br&&br&&b&今天,当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庆幸长达40年的冷战没有以另外一种方式结束。&/b&&br&&br&好,历史背景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开始回答题主的问题(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我只是来讲故事的吧)。&br&&br&关于题主的问题“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一些答案在上面的历史背景里已经提到过了,现在重新总结一下(先写下几个要点,稍后再扩充,写到半夜答主脑子已经不清醒了):&br&&br&1)由于相互毁灭保证的存在,美苏双方都需要考虑制造更多的核弹,以保证足够数量的核弹能在第一轮核打击中存活下来。由于核武器在实战中几乎没有被使用过,双方都很难计算出要保证足够的二次打击能力究竟需要制造多少核弹。&br&&br&2)一个国家的核力量是国家最高机密,因此美苏在判断对方实力时都会出现很大的误差。而两国的军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在报告中有意无意的夸大对方的实力。&br&&br&3)政治家的政治需求,以及给予普通民众安全感。例如在肯尼迪竞选总统时,他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大肆抨击,指责他们导致了美国在军事上的落后,同时强调增强美国军事力量的紧迫性。&br&&br&可能有人会问,答主为什么前面要啰啰嗦嗦讲一大堆,而不是直接上结论。其实这几个结论,其他答案里都有,讲得比这个回答更细致。但是,答主觉得历史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灵魂的。与单纯地列出几条原因相比,大家可能在感受了当年冷战中核对峙的疯狂和恐怖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因。&br&&br&以上。&br&&br&=====================正文结束的分割线======================&br&&br&又写到了凌晨一点钟,终于写完了,脑子已经不清楚了,有什么遗漏的内容等明天再补充吧。&br&&br&如果文中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尤其评论区中的高人 &a data-hash=&bf7c67decbdf& href=&//www.zhihu.com/people/bf7c67decbd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JK JK& data-tip=&p$b$bf7c67decbdf& data-hovercard=&p$b$bf7c67decbdf&&@JK JK&/a& )。接下来答主将对大家提出的错误进行一一核实并修改(可能会花很长时间),谢谢。&br&&br&还有,评论中很多人说此回答很像《三体》里的情节,答主没看过《三体》,所以也不大清楚你们在说什么……&br&&br&评论区里有一位兄弟说答主的这个回答是抄袭的,&b&这是一项很严重的指控&/b&,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澄清一下。&br&&br&答主在写这个回答的过程中,用到的参考资料有大约七八本书,维基百科,两部纪录片,还有其他十几个网站。看这些参考资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数据和历史事件,比如第一颗核弹是什么时候爆炸的、苏联领导人在核战爆发的情况下有几分钟时间来回应、肯尼迪对于核弹数量的态度、以及勃列日涅夫在演练发射导弹时的反应等等。&br&&br&答主所做的是把这些找到的数据和历史事件串在一起,加上自己的点评和观点,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尽量讲出一个流畅的故事。&br&&br&我不知道除了上面这种方法,还可以怎样写历史。难道要肯尼迪复活,然后我去采访他?&br&&br&我不知道别人写一个答案要多长时间,反正这篇答案写到现在已经花了六个小时的时间(还不包括查资料和搜图片)。答主的另外一个过万赞的关于破解恩格玛机的回答,累计写了大约三十个小时,分六次才更新完。&br&&br&如果答主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其他书籍中提供的数据和历史事件,就构成抄袭的话,那么所有写中国历史的人都是在抄袭《二十四史》。&br&&br&如果我的文章中有错误,请随时提出,答主绝不是知错不改的人。至于是不是抄袭,就让大家自己来判断吧。&br&&br&谢谢大家支持。&br&&br&下面是截止到现在答主所用到的参考资料,本来是打算更新完毕一起放出的,看到评论区里有人要,我就放上来,之后可能会再增加。&br&&br&&b&书籍&/b&(有一些是有中文版的,但我看的是英文版,所以列出英文书名):&br&&br&[1] Nuclear Weapon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br&[2] Cold Wa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br&[3] Real World Nuclear Deterrence: the making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br&[4] The Dead H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cold war arm race and its dangerous legacy(这个有中文版,书的主标题叫做《死亡之手》,副标题很长的那个)&br&[5] Dilemmas of Nuclear Strategy&br&[6] Nuclear Weapons and Strategy&br&[7] The Manhattan Project - Making the Atomic Bomb (这是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文件)&br&&br&&b&网站:&/b&&br&&br&[1]英文版维基百科各种相关词条;&br&[2]其他各种网站,实在记不清了。&br&&br&&b&纪录片:&/b&&br&&br&[1] 《冷战谍中谍》(小米盒子上有得看)&br&[2] 另一部纪录片答主是N年前看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里面有doomsday这个词,搜了一下感觉应该是《On the Brink: Doomsday》这部。这部纪录片很震撼,答主就是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才知道冷战时期的核对峙有多么的恐怖。记得片子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是“Tomorrow...could be doomsday.”&br&&br&&b&图片:&/b&&br&&br&除了下面三张以外,所有的图片都来自维基百科。&br&[1] 战略轰炸机飞行路线来自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ukestrat.com/dk/alert.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nuclear information project: the airborne alert program&/a&&br&[2] 退役B52轰炸机的图片是从Bing图片搜索上随便搜来的(你问我为什么不用goolge图片搜索?对啊,为什么呢?)&br&[3] 第二张核公文包的图片也是Bing图片上搜来的
美苏的几千枚核弹也不是一夜之间造出来的,中间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博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军事科技的进步、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有人性所面临的终极考验。 我们从第一颗核弹讲起。 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引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
我哥(不是亲的,我是领养的),为了摆脱追他的女生,当着那女生的面亲我。当时他们在学校的一个休息室里,我哥就把我扑倒在沙发上。。。&br&
我不会喝酒,半瓶倒那种。从小只要醉了就自动爬到他的床上(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我十六岁知道自己是领养的,高考完同学聚会,我喝得烂醉的我把他强吻了,至于后来发生了啥,额。。。我也不知道了。。。&br&
他生日我陪他逛街,结果都买了我的东西。我说,“我不给你买是因为我觉得你不缺啥”他说,“你送我的我就缺那个”。他一米八五左右,我才一米六,他用大衣把我包起来,我就趁势亲了他一口(脸颊,只是脸颊),跟他说这是礼物。然后真诚地说,“今天我把自己送给你”(我承认当时是有点想撩他)他明显愣住了,我继续说,“因为我喜欢你呀!我要你永远做我的哥哥,永远永远。”他当时特别轻声地说,“嗯,永远永远。”&br&
大学的时候好朋友和男朋友在一起了,我当时特别心痛朋友的背叛(至于那男的。。。无所谓了。。。),喝得挺多回家。那段时间我爸妈都不在家,我进家门还没开灯就看见人影,知道那是我哥就冲上去抱住了他。我记不太清这次有没有强吻了。。。&br&
后来我俩在一起,一同去美国留学。回来我妈就给我俩介绍对象,当时的心情啊——百感交集。晚上我在自己房间洗完澡裹着浴巾出来我哥就把我摁墙上(这次是他强吻),说他忍不住了。。。然后我俩就商量咋办。印象最深的是我哥叮嘱我把吹干头发再睡我闲他啰嗦,他就咬了下我的嘴唇,还说,“小没良心的,除了我谁还这么管你。”&br&
。。。。。。&br&
反正后来我俩在一块好好的,爸妈也没反对,反倒还挺开心(内心千万只草泥马奔过)&br&&br&
下周的婚礼&/p&
我哥(不是亲的,我是领养的),为了摆脱追他的女生,当着那女生的面亲我。当时他们在学校的一个休息室里,我哥就把我扑倒在沙发上。。。 我不会喝酒,半瓶倒那种。从小只要醉了就自动爬到他的床上(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我十六岁知道自己是领…
中特帝大家说的很多,说个美军的吧。&br&在美帝陆军车辆在战地运行SOP里面,没有命令是不允许停车的。&br&&br&也就是说,你开着一辆军队大卡车在路上,前面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你是不可以停车的!马路足够宽你可以变道,可以适当减速,但是不能停车!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只能直直的碾过去。&br&&br&你是不想杀人的,孩子也是不想死的,但是这一切于事无补。&br&&br&我在06年从儿科转到急救的第一个call就是有一位宪兵从阿富汗出征回来以后在自己的车库里自杀了。最后的原因就是在阿富汗的时候没办法碾死了4个孩子。
中特帝大家说的很多,说个美军的吧。 在美帝陆军车辆在战地运行SOP里面,没有命令是不允许停车的。 也就是说,你开着一辆军队大卡车在路上,前面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你是不可以停车的!马路足够宽你可以变道,可以适当减速,但是不能停车!没有其他办法的…
没有人说里根遇刺案吗?&br&&br&&br&&br&1981年富二代约翰·欣克利长期追求女演员朱迪·福斯特无果,于是他决定,&br&&br&&br&&br&刺杀总统!!!&br&&br&&br&&br&&br&原因是&br&&br&&br&&br&&br&&br&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爷们儿!!!&br&&br&&br&&br&八十年代大约防范很不严密,3月30日中午,刚上任69天的69岁的总统里根在首都哥伦比亚特区的希尔顿酒店和工会团体代表一起吃午饭并发表讲话,离开酒店时,&br&&br&&br&砰砰砰砰砰砰六声,欣克利在1.7秒内一股脑地把左轮手枪中的六发子弹射完。&br&当然,这哥们儿怨不得人家女孩子看不上他,几米的距离,开了六枪,居然,没有一枪直接打中总统。&br&&br&第一枪打中了白宫新闻发言人詹姆斯·布拉迪的头部,第二枪则打中了转身试图保护总统的特区警官托马斯·德拉汉提的后颈。&br&这时他有了枪杀总统的清晰视野,然鹅,他的第三枪却打中了街对面另一家酒店的玻璃。&br&这时,安保特工中的负责人杰瑞·帕尔拼命将总统推入轿车,而第4枪则击中了奋不顾身扑在总统身上作挡箭牌的另一特工蒂莫西·麦卡锡的腹部。&br&第5枪击中了轿车打开的车门上的防弹玻璃。&br&第6枪则比较滑稽了,先是击中了轿车的防弹装甲后反弹从总统腋下击中肺部,距心脏仅有约2.5厘米。&br&&br&&br&里根可是美国当选时年龄最大的总统,不过老头的身体确实挺好,要搁其他人早就毙命了。但是里根经过抢救很快脱离危险。第二天就接见了访客,而且签署了一份法案,第十三天就出院了。&br&&br&&br&&br&&br&所以,欣克利最终的下场是&br&&br&&br&&br&&br&&br&&br&&br&&br&&br&&br&无罪!!!&br&对,无罪。&br&法庭请精神病专家诊断。结果确定欣克利患有精神病。日,被判定无罪。但因具有暴力伤害危害性,所以送进精神病医院治疗。2004年受害人里根逝世,所以2005年12月,联邦法官判定他不再有暴力危害性,开始可以定期回家“看望”。&br&&br&&br&&br&&br&&br&另外,朱迪之所以死活不肯接受欣克利,是因为&br&&br&&br&&br&&br&&br&&br&&br&她是个女同性恋!!!&br&这剧情真是狗血。&br&所以这个刺杀案给答主的启示就是,&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千万不要爱上直男!!!!!(除非你确定自己能把他掰弯?)&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高冷的分割线&br&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br&但是,经评论区提醒&br&这还不是最狗血的,&br&&br&最狗血的是,朱迪和罗伯特1976年出演的电影《出租车司机》中,主角对朱迪的女友有想法,也想刺杀总统竞选者。可能欣克利就是受此启发。然后……
没有人说里根遇刺案吗? 1981年富二代约翰·欣克利长期追求女演员朱迪·福斯特无果,于是他决定, 刺杀总统!!! 原因是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爷们儿!!! 八十年代大约防范很不严密,3月30日中午,刚上任69天的69岁的总统里根在首都哥伦比亚特区的希尔顿酒店…
&p&我讲一事,这事发生在东北,一杀人抢劫团伙,用棍棒、枪、刀、绳索等工具,十二年间,杀害了21人,杀伤25人,抢劫金额超过300万。&/p&&p&这伙劫匪的第一次作案,就杀了人,死的是一名司机——事实上,被这伙人杀死的21人里,有10名司机,看起来好像他们对抢劫司机情有独钟,但其实不是,杀死这些司机身上,他们另有目的。&/p&&br&&p&我从他们第一次作案开始说起。&/p&&p&日,一辆车牌辽D开头(抚顺)的出租车,顺着沈抚公路开往沈阳。&/p&&p&除了司机朱某外,车上还有两名乘客,坐在副驾驶的孙德林,和坐在后面的汪家礼。&/p&&p&傍晚时,出租车从马官桥下道,孙德林看了看四周没车没人,地方比较偏僻,转过头:“师傅,靠边停一下呗,尿个尿,憋不住了。”&/p&&p&朱某靠边停车,孙德林假装尿急跑下车,站在路边解开裤子,一边撒尿,一边转头看后座的汪家礼——汪家礼紧握着一根铁棒,想给从后面给朱某“狠狠的来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ea2cd95bfb809e9c74bfb5caa7e3490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ea2cd95bfb809e9c74bfb5caa7e3490_r.jpg&&&/figure&&p&&i&(他们每次都假装撒尿,让司机把车停在没人地方)&/i&&/p&&p&但由于第一次作案,心里紧张,汪家礼的手怎么都抬不起来。&/p&&p&孙德林这时已经尿完,抖索半天了,看汪家礼迟迟不动手,怕露出马脚,心里骂了声废物,提裤子上了车——但他没回副驾驶的位置坐,他拉开后门,告诉汪家礼“往里挪挪”,坐在了驾驶员的后面,顺便从汪家礼手里,接过了铁棒。&/p&&p&又开了一会,换成汪家礼让朱某停车,说也要下去撒尿——朱某靠边停下,后排的孙德林忽然挥手扬起铁棍,狠狠的打在他的头上。&/p&&p&将他打晕后,孙德林又掏出一把从肉铺偷来的尖刀,对着他的胸口补了几刀,转头看向吓懵了的汪家礼,说这回应该死透了。&/p&&p&等汪家礼缓过神,两人将朱某尸体搬到路旁的沟里,坐上车,试图把车开走,却发现车怎么也打不着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5ca23dbf79cc_b.jpg& data-rawwidth=&801&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5ca23dbf79cc_r.jpg&&&/figure&&p&&i&(案发后很多出租车司机人心惶惶)&/i&&/p&&p&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弃车逃跑。&/p&&p&过了几天,司机朱某的尸体被发沈阳警方发现,他们认定这是起抢劫杀人案,完全没想到,背后其实还有一系列的设计。&/p&&p&如果我是沈阳警方,估计也会做出一样的判断,因为孙德林设计的这套作案手法太难预防——他注意到东陵区的一个派出所所长,每天带枪骑自行车上下班,于是想到了一条“发财大计”。 &/p&&blockquote&1、从外地抢劫一台汽车,并杀死司机,防止有人很快注意到这台车被抢了
2、用抢来的车,撞死带枪上下班的派出所所长,抢夺枪支
3、用抢来的枪实施包括抢银行在内的一系列抢劫行为&/blockquote&&p&计划很周密,但由于车出了毛病,两人的计划没能得以实施。&/p&&p&在后来的多次抢劫里,这伙歹徒多次使用这个方法,有成功也有失败——所以才死了那么多司机,这些一会儿再说。&/p&&p&先说说杀了人的孙德林和汪家礼。&/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09aafef5390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09aafef5390_r.jpg&&&/figure&&p&&i&(老大孙德林)&/i&&/p&&p&因为第一次杀人,不清楚警察的搜寻力度,俩人决定“小打小闹”几年,从1988年到1990年3月,孙德林和汪家礼基本上做的都是些盗窃案——不是在饼干厂偷台摩托车,就是在环卫所盗两个发动机。&/p&&p&依靠这些小偷小摸,两个人倒也活得下去,但他们总觉得这样来钱不快,于是他们决定走回“老路”,抢劫。&/p&&p&孙德林觉得,靠他们两个人,盗窃没问题,但抢劫可能有些人手不足,要是遇到抢劫对象激烈反抗、或者男性多的时候,他们俩可能制服不了对方,甚至还有被制服的风险,于是他和汪家礼商量了一下,决定再拉几个人入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da32c2fa07e7b5ba19de_b.jp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9da32c2fa07e7b5ba19de_r.jpg&&&/figure&&p&&i&(汪家礼,它实际是团伙里的二号人物)&/i&&/p&&p&汪家礼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二哥汪家仁。&/p&&p&这个汪家仁,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他在“文*革”时,就因为打砸抢被抓到凌源监狱服刑了9年,出狱后做什么买卖都不成,不仅赚不到钱,还赔钱。&/p&&p&除此之外,他非常痴迷于嫖娼,只要有一点钱,就去找小姐——这也导致他的生活非常穷寇潦倒。&/p&&p&他一直很羡慕三弟汪家礼,觉得汪家礼这几年不缺钱花,所以汪家礼一找到他,说明要一起“干几票”时,他马上就答应下来。&/p&&p&这时汪家仁已经五十几岁,行动能力远不如孙德林和弟弟汪家礼,所以他在之后的案件里,主要负责的是踩点的工作。&/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ab395c2f0cd99_b.jp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ab395c2f0cd99_r.jpg&&&/figure&&p&&i&(汪家仁,主要负责团伙踩点)&/i&&/p&&p&汪家仁进入团伙之后,又拽上看自己曾经的工友王文绪,没下岗之前,俩人一起在冶金机械修造厂工作。&/p&&p&王文绪的人生跟汪家仁类似,年轻时也参与过打砸抢,后来因为盗窃被法院判了12年,1983年又被判刑了5年。&/p&&p&又加入了两个人,四人小团伙正式形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6dfe3a102e7f97fe4ab31e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6dfe3a102e7f97fe4ab31e_r.jpg&&&/figure&&p&&i&(王文绪是团伙里最不受待见的人,后面会讲)&/i&&/p&&p&四人凑在一起后,连续做了几起入室抢劫案,抢了20来万,搞得整个沈阳人心慌慌。&/p&&p&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金后,孙德林产生了买枪的想法——他对枪有种执着,早在只有他和汪家礼两人团伙的时候,他就一直想搞一把枪。&/p&&p&我在前面讲过,他们第一次作案,杀死司机,就是为了抢车撞警察,然后抢枪。&/p&&p&在俩人盗窃的那三年里,孙德林也有一次差点就搞到了枪。&/p&&p&1987年的一天,孙德林找到汪家礼,说自己搞清了于洪区乡政府财会科的位置,就在二楼,问汪家礼“干不干”。&/p&&p&汪家礼当然干,两人准备了一番,假装办事的来到乡政府办公室踩点,进入楼里的时候,被一名女干部发现,赶了出去。&/p&&p&但这趟踩点,对于孙德林来说有意外之喜——他发现了乡政府的武装部,并在柜门里发现了一颗手榴弹。&/p&&p&出于谨慎,孙德林并没拿走手榴弹,他怕打草惊蛇,打算过两天偷着溜进来,看武装部里是否有枪。&/p&&p&几次踩点之后,孙德林发现乡政府楼的外墙是土坯的,应该很容易掏开。&/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bafaa269a3ea73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bafaa269a3ea73_r.jpg&&&/figure&&p&&i&(孙德林的挖墙工具)&/i&&/p&&p&孙德林以前做过车工,对各种家伙式(工具)都很熟悉,回到家后,他自己做了个掏墙工具——一个能撬砖能挖土的铁钎子。&/p&&p&工具做成的晚上,他叫上汪家礼,又来到了乡政府,可能没想到有人会来政府盗窃,并没有看门的人,俩人轻松的进了楼里,孙德林上了二楼,让汪家礼在楼下给他把风。&/p&&p&到了武装部门口,孙德林拿起自己制作的“掏墙神器”,就开始挖武装部的墙,挖了半个多小时,孙德林放弃了,下楼告诉汪家礼:“CTMD,挖不开,武装部的间壁墙是水泥的。”&/p&&p&为了报复,孙德林用“挖墙神器”挨个撬办公室的门,偷光了乡政府里所有的钱和值钱物品。&/p&&p&孙德林在被枪决前接受过一次采访,在被问起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枪时,他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热兵器更有震慑力,受害人不容易反抗,抢劫银行等有枪的地方,能有同等的火力。二是枪能和公安机关的对抗、保护自己,所以必须要有枪。&/p&&p&由于抱着这样的信念,两次失败,并没让孙德林放弃要有枪的想法,抢了几次钱后,孙德林把三个同伙叫到一起,说不行啊兄弟们:“我觉得咱得有枪,要不做事不方便”。&/p&&p&孙德林是团伙的老大,说了话几个人都得给面子,所以几名匪徒一拍即合,开始着手买枪。&/p&&p&他们先后去了广东和海南,最后在开原、吉林买到了四支猎枪。他们把枪柄锯短,放在汪家礼家里,随用随取。&/p&&p&拥有了枪后,这伙匪徒更加猖狂,从1992年7月,到1994年5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伙歹徒抢劫了15次,其中入室抢劫9起,杀死6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8da70f4d9c477f5a4fdd9b19237a7ef_b.jpg& data-rawwidth=&786&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8da70f4d9c477f5a4fdd9b19237a7ef_r.jpg&&&/figure&&p&&i&(当时民间的猎枪还很多)&/i&&/p&&p&被杀的6人都是司机,这一切都源于孙德林“先抢车,后抢劫”的犯罪理念。&/p&&p&1994年,孙德林想到了一条比入室抢劫来钱更快的方法——沈阳有很多的工厂,这些工厂每月都是现金发工资,他们可以趁发工资的那天,去抢劫工资款。&/p&&p&同年1月,劫匪们踩点后决定,铁西某厂的工资款——他们决定使用“老套路”。&/p&&p&抢劫的前一天,先抢两辆车,一辆跑得快的轿车,用来当抢劫用;一辆外地骗来的小货车,用来逃跑、接应。&/p&&p&这两辆车的司机都要杀掉——就是说无论第二天能不能成功抢劫,都要先死两名司机。&/p&&p&1月9日上午,王文绪到辽阳雇26岁的李某到沈阳拉货。李某开着自己的蓝色微型帆布篷货车到达沈阳铁西区的亚州宾馆附近时,汪家仁上了车。&/p&&p&汽车又开了一会,在南郊大堡见到了等在那的孙德林和汪家礼,几个人合力用绳子把司机李某捆了起来,在车厢里把他掐死了。&/p&&p&晚上,劫匪们把李某扔进了洪区张士乡道边发现一眼枯井里。&/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61abb0c6c21c920f749f9f80daae6a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61abb0c6c21c920f749f9f80daae6a1_r.jpg&&&/figure&&p&&i&(蓝色微型帆布蓬货车)&/i&&/p&&p&1月10日,因为有很多警察在他们要抢劫的厂子附近,他们没有抢成。&/p&&p&2月,汪家礼决定从他之前工作的酒厂抢钱。&/p&&p&3月2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踩点后,几个人分好工,孙德林去“准备”轿车,而汪家仁去“准备”货车。&/p&&p&早上,孙德林在艳粉街永善小区等来了一辆白色伏特加。伏特加司机名叫刘某,是于洪区杨士乡人,四十来岁。&/p&&p&另一面,汪家仁也从南塔雇了一辆132型长箱货车。&/p&&p&劫匪预定好的作案地点,在于洪区大坝下南塘鸡场附近的土道上,汪家仁和货车司机吕某先到达了这——车刚停,汪家礼和王文绪就冲上来,堵住车门,捆住了吕某的手跟脚,然后将他的嘴堵住。&/p&&p&吕某不想束手就擒,拼命挣扎,汪家礼照着他的腿就是两刀,直接把吕某刺的失去了反抗能力,然后绕到他身后,用绳子勒死了他。&/p&&p&刚杀死吕某没多久,伏尔加拉着孙德林到了这里,他们又以同样的方法勒死了司机刘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d2ff8a85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d2ff8a850_r.jpg&&&/figure&&p&&i&(南塘养鸡场,他们经常在这儿杀人)&/i&&/p&&p&处理完两个司机的尸体后,汪家礼坐进了伏尔加里,然后他发现——伏尔加跟自己平时开的车不一样,他不会开。&/p&&p&有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伏尔加是什么车,我稍微解释下,为什么车技很好的汪家礼不会开这台车——伏尔加是前苏联的“国车”,几任苏联领袖平时出行,都会乘坐“伏尔加”,就连普京最喜欢的车也是这个,但现在已经停产了。&/p&&p&这车和其他车最不一样的地方是,离合器特别灵敏,周庸家收藏了一台伏尔加的老爷车,我曾经开过一次——因为离合器太灵敏,1档和2挡很难挂挡的,根本无法摸清车子的离合结合点。&/p&&p&是我开过最难开的车。&/p&&p&我估计当时汪家礼面临了一样的问题——这车他根本驾驭不了,他当时就冲着老大孙德林发了火,说你抢的这是什么jb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19ddfa9f5edf92bceaf0c58fc8352c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19ddfa9f5edf92bceaf0c58fc8352cd_r.jpg&&&/figure&&p&&i&(难开的伏尔加车)&/i&&/p&&p&孙德林当时没还嘴,但经过这事,两人心中都有了一个坎。&/p&&p&因为不会开伏尔加,错过了酒厂发工资的时间,几人的计划又失败了。&/p&&p&同年的5月19日、20日两天,几人为了抢劫南塘鸡场的工资款,又杀了在抚顺开132型货车的39岁司机唐某和在沈阳开拉达的司机居某。&/p&&p&但因为鸡场工资不是同一天发,而是分好几天发,计划又一次流产了。&/p&&p&杀了6个人,却什么也没抢到,这伙恶徒想的竟然不是放弃,而是接着这么干——终于,他们干成了一票。&/p&&p&日早上,一辆桑塔纳运钞车载着29.8万现金停靠在皇姑区华山城市信用社门前。&/p&&p&一辆白色的天津大发微型面包车停在了运钞车的不远处,三个套着丝袜的男人从面包车上跳下。他们用猎枪控制住运钞员和司机,将两个装钱的黑色提包抢走后跳上面包车离开了。&/p&&p&当天晚上,那辆白色的天津大发面包车在皇姑区昆山中路89号东侧的一条胡同里被找到,这个胡同离华山信用社只有几千米。&/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fa872ccc3b868c7560e88eacfe183a1_b.jp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fa872ccc3b868c7560e88eacfe183a1_r.jpg&&&/figure&&p&&i&(警察在胡同里发现了作案用的面包车)&/i&&/p&&p&警察赶紧联系面包车的车主35岁的黄某,但黄某的亲属说他在6月26日一早就出去拉脚了,一直没有回家。&/p&&p&直到九天后,黄某的尸体才被于洪区环卫所的工人在于洪乡姚家村路边一片稻田里发现——因为正赶上夏天,又长时间泡在水里,尸体已高度腐烂,爬满蛆虫。&/p&&p&这三个套着丝袜的男人,分别是孙德林、汪家仁还有孙德林的弟弟孙德松,开车的司机是汪家礼。&/p&&p&看到这儿你们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多出了一个孙德林的弟弟孙德松,原来的团伙成员王文绪呢?&/p&&p&其实这个时候,团伙已经把王文绪排出在外了。&/p&&p&王文绪这个人,性格不好,没有什么能力,却总想抢占话语权,而且仗着岁数大,从来不听指挥,让团伙的另几个成员都很困扰——关于他性格不好的问题,我会放一个几名犯人死刑前接受采访的视频在最后,你们看过就懂了,直到那时他还不知悔改,觉得自己判死刑是不公平的。&/p&&p&在前几次劫车杀人,却没能成功抢钱后,王文绪不断挑战老大孙德林的权威性,并且经常违背团伙内部的规定,让其他几人都心生厌恶。&/p&&p&最后让他们下定决心将王文绪踢出伙的,是因为王文绪违背了团伙的“销赃原则”。&/p&&p&在这个劫匪团伙内部有个规定,为了安全考虑,抢到金银首饰之类的物品,要统一销赃后,平分金钱——但王文绪不听,拿着自己抢到的金饰,上金店随随便便就卖掉了,让团伙成员十分担心会不会因此被查到。&/p&&p&他的存在,让整个团伙陷入了危机,所以必须把他踢出队伍。&/p&&p&你可能会有疑问——这伙劫匪杀人如麻,为什么不直接干掉王文绪,解决隐患。&/p&&p&其实孙德林当时考虑过干掉王文绪,但他想了想,又觉得没必要,王文绪也参与过杀人,应该不敢到外边瞎说,干掉他没必要,反而有风险,以后抢劫不带他就行了。&/p&&p&于是他和汪家礼、汪家仁商量了一下,之后的几起抢劫,都没有通知王文绪,但为了平衡团队,继续保持自己的位置,他把自己的弟弟孙德松拉入伙了。&/p&&p&孙德松当时正值离婚、做生意失败的时期,心灰意冷,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efbd1d8dad6ccc35f175c664a46d12d_b.jpg& data-rawwidth=&482&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efbd1d8dad6ccc35f175c664a46d12d_r.jpg&&&/figure&&p&&i&(孙德林拉了弟弟孙德松入伙)&/i&&/p&&p&抢劫信用社运钞车的案子,很快上了报纸。普通民众不懂,但王文绪太熟悉他们的套路了,一看就知道是孙德林带人抢的。&/p&&p&王文绪很气愤,找到孙德林几人,质问为什么不叫他。孙德林没承认,说不是他做的,并且过几天要干把大的,让王文绪一起。&/p&&p&王文绪听说又能赚钱了,就没再追究,结果孙德林找到汪家礼和汪家仁,商量说给王文绪做个局。&/p&&p&又过了几天,四人相约带着猎枪,在铁西区新开河边见面。&/p&&p&王文绪最先到的,等了很久,三人终于来了,并在王文绪面前演了一场戏,说要金盆洗手。&/p&&p&为了使这件事更真实,三人把带来的猎枪拆了个稀碎,扔进了新开河里。&/p&&p&看着几人都把枪扔了,王文绪没办法,掏出自己的猎枪,也拆掉扔进了河中。&/p&&p&金牌洗手当然是假的,扔掉猎枪的原因是,孙德林觉得武器应该更新换代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ff8a2c94dd82f4ed024f21c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ff8a2c94dd82f4ed024f21c_r.jpg&&&/figure&&p&&i&(他们在新开河把猎枪扔了)&/i&&/p&&p&猎枪的弊病,在之前的抢劫里,显露无疑——因为走火和哑火,已经导致了两次抢劫失败,孙德林想,猎枪终究是不成事,是时候换成手枪了。&/p&&p&将王文绪踢出团伙,猎枪也扔掉了,大家开始四处寻找买手枪的路子,几个人先后走了很多的城市。&/p&&p&1995年春节一过,汪家仁、汪家礼带上钱,坐上了去广西的火车。&/p&&p&汪家仁找人办了个通行证,往返越南多次,终于买到了一支“五九式”手枪。他把手枪藏在水果篮里返回了沈阳。汪家礼后来也在广西买到了一支“五四式”手枪。&/p&&p&把枪带回沈阳后,汪家兄弟开始手痒,觉得既然买了枪,就应该拿出去“试试”。&/p&&p&日,汪家兄弟没通知孙家兄弟,两个人走进二手车行,以看车为由寻找目标。&/p&&p&很快,他们盯上了一辆红色桑塔纳。&/p&&p&桑塔纳车的主人也是一对兄弟,田晓光和田明宏。汪家礼冲过去跟哥俩说要把车开回厂子给老板看,就算不成也给200块钱。哥俩着急把车卖出去,就同意了,让汪家仁、汪家礼上了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e5b3e9bf8720de4faecd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6e5b3e9bf8720de4faecd7_r.jpg&&&/figure&&p&&i&(他们盯上了卖红色桑塔纳的田氏兄弟)&/i&&/p&&p&开到了于洪区的南塘种鸡场附近时,汪家礼看四周没人,掏出手枪呵斥田晓光停车,田明宏趁汪家礼盯着田晓光时,一把抓住了汪家礼的手枪,汪家礼使劲把枪拽了出来,照着田明宏的脑袋就是一枪,田明宏当场死亡。&/p&&p&汪家礼觉得不解气,又冲田明宏开了两枪,回手又向田晓光头上连开了两枪,田晓光也死了——曾经拿铁棍杀人抬不起手的汪家礼,这时已成了一个完全没人性的暴徒。&/p&&p&事后,汪家礼开着桑塔纳四处寻找弃尸地,但因为人多就没弃。俩人开着桑塔纳又回了车行,把车扔下,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回家了。&/p&&p&第二天上午,公安分局刑警队副队长唐保书住在昆山西路,第二天上班的路上,他路过这辆桑塔纳时,发现这车没牌子,上前查看,发现后排叠着两具尸体,头部和胸部都是血。&/p&&p&他赶紧通知同事赶到现场,并在桑塔纳后坐发现了5枚7.62毫米的五四式手枪弹壳。&/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1e60d55994bfe60979a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91e60d55994bfe60979a_r.jpg&&&/figure&&p&&i&(警方在现场发现了54式手枪的子弹)&/i&&/p&&p&因为这是手枪第一次出现,警方仍没能把这件案子与之前的入室抢劫、杀司机的案子联系在一起。&/p&&p&这起案子也让警方很疑惑,他们联系到田氏兄弟的家人,得知俩人身上只有200块钱,就为这持枪杀人好像有点“不值”。&/p&&p&而对方的目的又显而不是劫车,因为凶手杀完人后,直接把车就扔路边了——他们哪能想到,这就是一起残忍的“试枪案”。&/p&&p&拿到手枪后,汪家礼和汪家仁觉得,有了手枪,什么情况都能应付,没必要和孙德林两兄弟一起抢劫了,于是单做了两起案。&/p&&p&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孙德林也很快猜到,汪家兄弟搞到了手枪,开始单干了,为了更好的抢劫,他找到汪家兄弟,商量要求合作,一起干票大的。&/p&&p&汪家兄弟知道这个“老大”人比较聪明,容易有路子,于是就答应了。&/p&&p&日,是第一饲料厂发工资的日子。&/p&&p&八点多,一辆伏尔加汽车载着刚从云峰北街工商银行取来的20.7万现金,开进厂子,停在办公楼前。保卫科的刘某从车里取出两个装满钱的旅行包,往楼里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3a4c63d2dc72dc0159f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3a4c63d2dc72dc0159f_r.jpg&&&/figure&&p&&i&(被抢劫的第一饲料厂)&/i&&/p&&p&一辆红色拉达出租车一个急转弯停在了伏尔加旁边,头上戴着口罩和黑色棒球帽,身上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孙德林从出租车上跳下,一边挥舞着手枪一边从刘某的手里抢夺旅行包。&/p&&p&刘某拖着旅行包向楼里跑,孙德林看他不撒手,照着刘某的胸口就是一枪,闪躲间子弹打进了他的腰里。&/p&&p&保卫科干部韩某就在附近,听到枪响后冲过来扑向孙德林,孙德林扣动扳机,子弹从韩某的左鼻翼射进,右脑射出,鲜血四溅,韩某当场死亡。&/p&&p&同样装扮的汪家仁从出租车上跳下,冲向了伏尔加的司机王某。他的任务是抢夺车钥匙,给逃跑创造机会。&/p&&p&因为汪家仁年岁已高,并不是司机王某的对手。孙德林看见以后几步跑到伏尔加前,隔着挡风玻璃朝他开了三枪,王某当场死亡。&/p&&p&孙德林和汪家仁坐上拉达出租车,汪家礼一脚油门就冲了出去,消失在了街上——整个案件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一分多钟!&/p&&p&第一饲料厂其他的同事将受伤的刘某送到了医院,并报了警。&/p&&p&上午10点多,红色拉达出租车在应昌街二段11号楼旁被找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71974bda749dadb7a4e7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71974bda749dadb7a4e7e_r.jpg&&&/figure&&p&&i&(警察在应昌街发现了劫匪开的出租车)&/i&&/p&&p&车内没人,警察在后备箱中发现了一具两腿弯曲向左躺着并在脖子和手腕上绑着绿色尼龙绳的男尸,经调查男尸正是这辆出租车的车主——34岁的王某。&/p&&p&这起案件发生后马上被上报到了公安部,沈阳公安局迅速组织了大量警力,对现场提取的尼龙绳、麻袋、弹头、弹壳进行检验,争取早日破案。&/p&&p&通过现场的弹头和作案手法,沈阳警方断定,这起“3.8抢劫杀人案”和之前的“6.28运钞车抢劫案”、“9.10杀人案”以及多起司机被杀案,都是同一伙人做的。&/p&&p&他们成立了专案组,开始全市排查可疑人员、枪支,并寻找证据。&/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9c0a74fc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9c0a74fc8_r.jpg&&&/figure&&p&&i&( 54手枪)&/i&&/p&&p&这个工作量十分巨大,到1998年2月中旬,沈阳警方已经查出了全市符合年龄段等工作条件的嫌疑人86万人,重点嫌疑人2.3万人。其中,采纳掌纹1.5万枚,排查去向不明的重点人员332人,查获涉枪案件线索30多件。&/p&&p&”3.8“大案发生后,沈阳市公安局分析了整个案件:&/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b1ee4d0cfab615cf2ec29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1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b1ee4d0cfab615cf2ec29_r.jpg&&&/figure&&p&&i&(警察确定了案犯特征)&/i&&/p&&p&除了对媒体公开外,沈阳市公安局局长常绪武召集全市警察开会,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排,复印了1万5千多份,发给全局系统民警,让他们根据指示进行排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5a24e6f590bbb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1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5a24e6f590bbb_r.jpg&&&/figure&&p&&i&(全沈阳的民警人手一份)&/i&&/p&&p&在警方全力以赴的时候,劫匪们又在干什么呢——他们在内斗。&/p&&p&做完“3.8”大案后,汪氏兄弟又开始撇开孙德林兄弟俩单干。&/p&&p&日、11月9日,不到一个月,汪家仁、汪家礼连杀两人,抢劫现金和财物14万6千多元。&/p&&p&10月16日,36岁的张某在自己位于铁西区南八中路25—2号楼的家中被汪家礼用枪杀死,抢走一万多元。&/p&&p&11月9日,温州商人项某的妻子王某,在皇姑车行买车时被汪家礼用枪射入心脏,当场死亡。&/p&&p&于此同时,连猎枪都扔了的孙德林兄弟,只能重新使用冷兵器作案,日,孙德林两兄弟试图绑架五爱市场的一位女业主,但因为对方拼命反抗未遂,孙德林再次意识到,光靠冷兵器没法成事——他必须得有手枪。&/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5db130fdb315a2cdd5e594e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5db130fdb315a2cdd5e594e_r.jpg&&&/figure&&p&&i&(五爱市场)&/i&&/p&&p&在此之前,他曾经去管汪家礼兄弟借枪,他们约了一个地点见面后,汪家礼掏出59手枪递给汪家仁,说已经顶火(上膛)了,同时又掏出了54手枪,自己上了膛。&/p&&p&当时是夏天,孙德林却看到汪家仁的手一直在哆嗦,他明白,有了手枪的汪家兄弟,已经彻底不认自己这个老大了——他们起了杀心!&/p&&p&孙德林买手枪的心越来越坚决,这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p&&blockquote&1、没有手枪抢劫不方便。
2、汪家兄弟作案越来越猖狂、没有顾忌、这样下去容易出事连累到自己和弟弟孙德松,他必须买到手枪,重新当上老大,控制他们的行为。&/blockquote&&p&于是,他购买了去广西的车票。&/p&&p&1998年5月,孙家兄弟出发,带着钱去广西买枪。他们也学着汪家兄弟,打算分头进入越南——孙德林先去,孙德松去南宁玩几天再去。&/p&&p&到了边境东兴镇以后,孙德林假装旅游找了个向导,希望向导把自己带出境。他买枪心切,刚出境,就跟向导说了自己要买枪。&/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5df5acdf8daf81af9cb0690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5df5acdf8daf81af9cb0690_r.jpg&&&/figure&&p&&i&(孙德林过了边境去越南买枪)&/i&&/p&&p&两天后,向导给孙德林带了一支“五四式”手枪,要价5500元。除了枪钱,孙德林又给了向导500块钱好处费。&/p&&p&这把枪比汪家兄弟的贵不少,但孙德林一想以后可以用它赚大钱也就不在乎了。&/p&&p&枪拿到手后,孙德林没想到的是,那个卖枪给他的向导举报了他,在回国时,孙德林被边检站的警察逮捕了。&/p&&p&在南宁玩了几天的孙德松知道以后傻了眼,一个人回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312违章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