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完全随机设计变异分解别可分解 为几个部分A.2,3

根据下面的图示.请回答:(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和 过程.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基础.(2)若细胞C是成熟的红细胞.那么细胞A是 .主要分布在 .对于白血病人来说.医学上常采用 的方法.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3)成熟红细胞中无核.无 .所以红细胞中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原核细胞的无核与成熟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根据下面的图示,请回答:(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和________过程,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基础。(2)若细胞C是成熟的红细胞,那么细胞A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对于白血病人来说,医学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3)成熟红细胞中无核、无________(细胞器),所以红细胞中呼吸作用的方式为(填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核细胞的无核与成熟红细胞的无核相比,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成熟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能力与细胞内含有________有关。(4)若C表示的是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细胞,他患病的根源是图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1)细胞分化(2)造血干细胞&骨髓&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3)线粒体&+能量&拟核&血红蛋白& (4)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某化工厂生产的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溶液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更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请回答以下各题:(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回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4)目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都是一次性的,某洗涤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加酶洗衣粉的设备,他们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洗涤完衣物后,经过简单处理,这些酶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酶叫________。(5)除加酶外,很多洗衣粉中还加有香精,高档洗衣粉中的香精都是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答出两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加酶洗衣粉中的淀粉酶可以从霉菌中提取。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过程。(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4)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按照这种自交→淘汰→选育的育种方法,理论上第n代种子中杂合体的比例是________。(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请回答利用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的问题。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IAA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步骤:第1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 mm,然后浸入蒸馏水中1& h。第2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10条为一组分别放入________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甲组)和IAA溶液(乙组)中。第3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25℃条件下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分析: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每一组要10条,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IAA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度的IAA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1)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培养的细胞在贴壁成长至铺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通过&&&&&&&&&&&&&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早期胚胎培养的发育培养液中含有的成分是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激素以及等。(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方法保存。(4)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分离培养获得。iPS与ES细胞同样具有发育全能性,有望在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细胞呼吸分为&&&&&&&&&&&&和&&&&&&&&&&&&两种类型,其中后一种类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2)图①过程反应的场所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阶段是&&&&(填图中数字)。(3)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补充能量产生的物质是&&&&&&&&&。(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C02的产生是在第&&&&阶段,H2O的生成是在第&&&&阶段,[H]的生成在第&&&&阶段。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产量分别比显性纯合和隐性纯合品种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间行均匀种植,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造成大面积自然受粉[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的受粉方式共计有&&&&&&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2)如果将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填“宽叶”或“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填“宽叶”或“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3)玉米矮花叶病是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的,在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叶病毒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下图是利用小球藻和酵母菌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K1、K2为阀门,实验开始前为关闭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通气管内的气体影响)(1)如果将小球藻培养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用白光照射小球藻色素提取液,吸收光谱中出现的波峰主要是&&&&&&&&&&&&&&&光。(2)打开K1,给予试管较强强度的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注射器活塞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停止移动的原因是&&&&&&&&&&&&&&&&&&&&&&&&&&&&&&&&&&&&&&。(3)打开K2,推空注射器后关闭K1,发现红色液滴由a处移至b处,继续给予试管光照,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忽略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①若液滴不移动,写出此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反应式&&&&&&&&&&&&&&&&&&&&&&&&&&。②若液滴右移,此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中一定有&&&&&&&&&&&&&&&&&&&&&&&&&&&&&&&。如果要进一步确定此结论,可取培养瓶中培养液,加入&&&&&&&&&&&(试剂),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医学统计学考试习题集文档版讲述.docx 10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医学统计学考试习题集文档版讲述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统计学基础?
一、是非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设计、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的科学。 (
)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
3.设计是影响研究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节。 (
)
4.对200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的资料为计数资料。 (
)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6.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分析的需要而相互转化。 (
)
7.欲了解中国40岁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现对某地40岁以上人口进行调查,所得到的患病率是一个统计量。 (
)
8.统计推断的目的是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因此,样本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
二、最佳选择题
1.统计学中对总体的要求是

A.有限的
E.大量的
2.统计中所说的同质是指

A.研究指标的可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指标的不可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C.研究对象之间个体差异很小
D.研究对象的测量指标变异很小
E.以上都不对
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参数
C.研究抽样误差
D.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E.计算样本统计指标
4.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指标值与参数值之差
B.个体指标值与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与参数值之差
D.个体指标值与个体指标值之差
E.以上都对
5.欲研究某地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现随机调查了该地1200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那么本次调查的总体是
A.该地所有成年男性
B.该地所有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值
C.该地所有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值
D.抽取的这12000名健康成年男性
E.抽取的这1200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值
6.某医生对200名糖尿病患者采用某新疗法进行治疗,该研究的总体是

A.全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B.该医生收治的所有糖尿病患者
C.接受该新疗法的所有糖尿病患者
D.所有糖尿病患者
E.这200名糖尿病患者
7.以下对概率描述错误的是

A.概率值界于0和1之间
B.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C.概率用于描述某样本事件发生的强度
D.样本含量足够大时,频率接近概率
E.小概率事件是指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05或0.01
8.关于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下述正确的是

A.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E.三种误差都可以避免
9.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正常值范围的估计
B.统计描述和可信区间的估计
C.统计图表和与假设检验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10.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研究设计、调查、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研究设计、试验、整理资料、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研究设计、调查和试验、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E.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三、简答题
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中医药院校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
统计表和统计图
?
一、是非题
1.表内暂缺数字或无数字分别以“--”“…”表示。
)
2.统计表的纵、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方差分析公式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写为ANOV或ANOVA)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应用时要求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且各总体方差相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按实验设计和分析目的把全部观察值之间的总变异分为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然后再作分析。常用的设计有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一、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又称单因素方差分析。把总变异分解为组间(处理间)变异和组内变异(误差)两部分。目的是推断k个样本所分别代表的μ1,μ2,……μk是否相等,以便比较多个处理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其计算公式见表19-6.
表19-6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公式
离均差平方和SS
组间(处理组间)
SS组间/v组间
MS组间/MS组间
组内(误差)
SS总-SS组间
SS组内/v组内
*C=(ΣX)2/N=Σni,k为处理组数
表19-7 F值、P值与统计结论
<F0.05(v1.V2)
不拒绝H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F0.05(v1.V2)
拒绝H0,接受H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0.01(v1.V2)
拒绝H0,接受H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方差分析计算的统计量为F,按表19-7所示关系作判断。
例19.9 某湖水不同季节氯化物含量测量值如表19-8,问不同季节氯化物含量有无差别?
表19-8 某湖水不同季节氯化物含量(mg/L)
588.4(ΣX)
11100.84(ΣX2)
H0:湖水四个季节氯化物含量的总体均数相等,即μ1=μ2=μ3=μ4
H1:四个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先作表19-8下半部分的基础计算。
C= (Σx)2/N=(588.4)2/32=
SS总=Σx2-C=19.205=281.635
V总=N-1=31
V组间=k-1=4-1=3
SS组内=SS总-SS组间=281.635-141.107=140.465
V组内=N-k=32-4=28
MS组间=SS组间/v组间=141.107/3=47.057
MS组内=SS组内/v组内=140.465/28=5.017
F=MS组间/MS组内=47.057/5.017=9.380
以v1(即组间自由度)=3,v2(即组内自由度)=28查附表19-2,F界值表,得F0.05(3,28)=2.95,F0.01(3,28)=4.57.本例算得的F=9.380>F0.01(3,28),P<0.01,按α=0.05检验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湖水不同季节的氯化物含量不等或不全相等。必要时可进一步和两两比较的q检验,以确定是否任两总体均数间不等。
资料分析时,常把上述计算结果列入方差分析表内,如表19-9.
表19-9 例19.9资料的方差分析表
二、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
又称两因素方差分析。把总变异分解为处理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及误差三部分。除推断k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μ1,μ2,……μk是否相等外,还要推断b个区组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也就是说,除比较多个处理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外,还要比较区组间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该设计考虑了个体变异对处理的影响,故可提高检验效率。
表19-10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公式
离均差平方和SS
SS处理/v处理
MS处理/MS误差
SS区组/v区组
MS区组MS误差
SS总-SS处理-SS区组
V总-v处理-v区组
SS误差/v误差
C、k、N的意义同表19-6,b为区组数
例19.10为研究酵解作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从8名健康人中抽血并制成血滤液。每个受试者的血滤液被分成4份,再随机地把4份血滤液分别放置0,45,90,135分钟,测定其血溏浓度(表19-11),试问放置不同时间的血糖浓度有无差别?
H0:四个不同时间血糖浓度的总体均数相等,即μ1=μ2=μ3=μ4
表19-11 血滤放置不同时间的血糖浓度(mmol/L)
放置时间(分)
受试者小计
169.56(ΣX)
904.1214(ΣX2)
H1:四个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H0:八个区组的总体均数相等,即μ1=μ2=……μ8
H1:八个区组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先作表19-11下半部分和右侧一栏的基本计算。
C=(ΣX)2/N=(169.56)2/32=898.45605
SS总=ΣX2-C=904.05=5.66535
V总=N-1=32-1=31
V处理=k-1=4-1=3
V区组=b-1=8-1=7
SS误差=SS总-SS处理-SS区组=5.38-2.97
V误差=(k-1)(b-1)=3×7=21
MS处理=SS处理/v处理=2..9681
MS区组=SS区组/v区组=2..3569
MS误差=SS误差/v误差=0..0125
F处理=MS处理/MS误差=0.5=77.448
F区组=MS区组/MS误差=0.5=28.552
推断处理间的差别,按v1=3,v2=21查F界值表,得F0.005(3,21)=3.07,F0.01(3,21)=4.87,P<0.01;推断区组间的差别,按v1=7,v2=21查F界值表,得F0.05(7,21)=2.49,F0.01(7,21)=3.64,P<0.01.按α=0.05检验水准皆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放置时间长短会影响血糖浓度且不同受试者的血糖浓度亦有差别。但尚不能认为任两个不同放置时间的血糖浓度总体均数皆有差别,必要时可进一步作两两比较的q检验。
表19-12 例19.10资料的方差分析表
三、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q检验
经方差分析后,若按α=0.05检验水准不拒绝H0,通常就不再作进一步分析;若按α=0.05甚至α=0.01检验水准拒绝H0,且需了解任两个总体均数间是否都存在差别,可进一步作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较多,在此仅介绍较常用的q检验(Newman-Keuls法)
(各组ni相等)公式(19.14)
(各组ni不等)公式(19.15)
式中,xA-xB为两两对比中,任两个对比组A、B的样本均数之差;sxA-xB为两样本均数差的标准误;ni为各处理组的样本含量;nA,nB分别为A、B两对比组的样本含量;MS误差为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组内均方(MS组内)或两因素方差分析中的误差均方(MS误差)。
计算的统计量为q,按表19-13所示关系作判断。
例19.11 对例19.9资料作两两比较
H0:任两个季节的湖水氯化物含量的总体均数相等,即μA=μB
H1:任两总体均数不等,即μA≠μB
表19-13 |q| 值、P值与统计结论
<q0.05(v.a)
不拒绝H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q0.05(v.a)
拒绝H0。接受H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q0.01(v.a)
拒绝H0,接受H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1.将四个样本的均数由大到小排列编秩,注明处理组。
2.计算 sxA-xB本例各处理组的样本含量n1相等,按式(19,14)计算两均数差的标准误。已知MS组内=5.017,n=8
3.列两两比较的q检验计算表(表19-14)
表19-14 两两比较的q检验计算表
xA-xB (2)
(4)=(2)/0.7919
q0.05(v.a)(5)
q0.01(v.a)(6)
(1)与(4)
(1)与(3)
(1)与(2)
(2)与(4)
(2)与(3)
(2)与(4)
表中第(1)栏为各对比组,如第一行1与4,指A为第1组,B为第4组。第(2)栏为两对比组均数之差,如第一行为X1与X4之差,余类推。第(3)栏为四个样本均数按大小排列时,A、B两对比组范围内所包含的组数a,如第一“1与4”范围内包含4个组,故a=4.第(4)栏是按式(19.13)计算的统计量q值,式中的分母0.7919是按式(19.14)计算出来的SXA-XB.第(5)、(6)栏是根据误差自由度v与组数a查附表19-3q界值表所得的q界值,本例v误差=28,因q界值表中自由度一栏无28,可用近似值30或用内插法得出q界值,本例用近似值30查表,当a=4时,q0.05(30,4)=3.85,q0.01(30,4)=4.80
,余类推。第(7)栏是按表19-13判定的。
4.结论由表19-14可见,除秋季与冬季为P<0.05外,其它任两对比组皆为P<0.01,按α=0.05检验水准均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不同季节的湖水氯化物含量皆不同,春季氯化物含量最高,冬季含量最低。
数理统计知识整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
高等数学积分公式大全
没有更多推荐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三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ppt 9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3.(2015·莆田模拟)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解析] 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A正确;诱变育种可形成新的基因,杂交育种不能形成新的基因,B错误;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过程就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错误;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和不定向的,诱变育种虽可提高突变率,但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D错误。 [答案] A 4.(2015·江苏南京三模)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不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四倍体杂种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解析] 甲、乙两种植物,存在生殖隔离,无法通过杂交获得可育后代,C项错误。 [答案] C [B 真题体验] 1.(2013·四川高考)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解析] 本题要求正确把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同时明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大豆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但仍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具有全能性,A项正确;
单倍体植株细胞含2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变为40条,B项错误;因为植株X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50%抗病,说明植株X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随着自交代数增加,纯合子逐代增多,C项错误;基因突变只能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错误。 [答案] A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2)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对基因单独考虑时符合分离定律。(3)测交是指用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故应先用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1,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答案] (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3.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解变异猎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