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招生网官网本科专业是否开设可信计算课程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可锐教育"网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凡注明"稿件来源:可锐教育"的,其版权 均为"可锐教育"即杭州可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可锐教育"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考研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可锐教育" 未注明"稿件来源:可锐教育"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稿件来源:可锐教育" 或"稿件来源:考研村",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是的一个二级学院。1978年,武汉大学建立计算机科学院系;2000年8月,原武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合并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年1月,原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原武汉大学计算中心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截至2017年5月,学院拥有实验教学中心232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14336万元,其中30万元大型仪器设备72台;共有专任教师195人、本科生1560人、研究生909人(其中,博士生328人,硕士生581人)。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历史沿革
1978年,武汉大学建立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2000年8月,原武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合并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日,原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原武汉大学计算中心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5年,“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与隐私实验室”被确定为“湖北省(杰出)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
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办学条件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专业设置
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空间安全系。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2个、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
2016年,学院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安防应急信息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安防应急信息技术、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0月,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1个、卓越工程师专业1个,建设了多门精品共享课程、全英文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开设了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弘毅学堂”计算机班。
国家级精品课程:编译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密码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计算机科学卓越工程师班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
截至2015年10月,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了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0余项,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八十余篇。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有教职工267人,其中专任教师202人,实验教学28人。
截至2017年5月,学院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子3人。
国家教学名师:
长江学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宝文、刘梦赤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王骞、李宗鹏、陈震中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陈丹、荆晓远、肖春霞、彭智勇、刘娟
湖北省“百人计划”:李宗鹏、彭智勇、刘梦赤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陈丹、荆晓远
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术研究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平台
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湖北软件评测中心、4个学院研究所和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公共财政与经济运行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研究所(中心):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计算中心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成果
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多项,获专利授权和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170余项。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文化传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形象标识
学院标识为蓝色的线条图案构成,形似三页卷纸。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精神文化
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举行了五天契约情侣活动、E文化节等学生活动,2015年成立了车联网俱乐部。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院长胡瑞敏书记沃闻达副院长应时吴黎兵赵波李宗鹏彭正明副书记吴红波胡俊英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Processed in 0.05213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位置导航>>
【“双一流”笔谈】龚健雅:新时代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站位与战略布局
——关于武大遥感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 16:15&&作者:&&来源: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访问次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
编者按: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已经两月有余,对武汉大学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双一流”不是重复过去的故事,而是迈向一流机制和培养一流人才的新起点。武汉大学将如何建设“双一流”,入围学科将如何作为?武汉大学报、武汉大学新闻网特设专栏,请相关专家学者畅谈自己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国家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显然是建设中国现代化科技和教育强国的领头羊,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对新时代“双一流”建设要有新的站位和战略布局。本文结合武汉大学遥感学科谈谈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首先,一个科技和教育强国要有世界知名大学和一流学科。科技强国的标志是什么?在基础研究领域有若干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说有若干诺贝尔奖级的成果,在技术领域能够有若干引领世界社会变革发展的原创性技术。武汉大学作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有这样的站位和思维格局。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是国家选定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而且是目前位于世界前列的学科,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要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角度,在国际上引领该学科的发展。
2017年上海软科根据公开数据分析,列出了国际上52个主要学科的排名,其中中国七个学科排名世界第一,包括:清华大学的通信工程,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的矿业工程,中南大学的冶金工程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仪器科学。这一学科的排名主要是根据各个学科在国际杂志发表的论文总数、论文引用总数、论文平均引用数以及国际获奖等指标计算出来的,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不可否认它还是反映了一些客观事实。我国排名第一的七个学科都是工科,这也反映了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工程科技的发展。像我国的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无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复杂的工程,这些工程建设促进了我国工程科技的发展。很荣幸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也位列世界第一,而且国际上另一个排名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也将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排名第一。但是,我们很清楚,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要成为名符其实、令人信服的领先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传统学科不同,这些学科随着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萎缩,中国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枝独秀。但是,遥感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地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未来将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学科,而且会遇到一些强有力的竞争者。目前遥感学科排名在前几名的大学包括加州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所以,要建设领先的遥感学科,就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宽广的战略思维,教育部和武汉大学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发展遥感学科。
要把武汉大学遥感学科建设成为领先的世界一流学科,本人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布局和加快发展。
一、补短板,建设强大而完善的遥感学科体系
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目前能够排名世界第一,是因为我们的几何遥感(包括摄影测量)很强,以及遥感信息处理的研究水平很高,得到了世界公认。我们不仅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而且研制的系统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甚至出口到国外。我们的博士毕业生能够到欧美的顶级大学当教授,说明我们的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世界一流也是当之无愧的。但是遥感不仅包括几何遥感,而且包括物理遥感(或者说定量遥感)和遥感传感器。在定量遥感方面,虽然武汉大学也有部分学者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其规模和在国际上的影响还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领先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定量遥感的发展。在遥感传感器方面,武汉大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没有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在国内也难有一席之地。所以,武汉大学决定成立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重点发展遥感卫星平台和遥感传感器,挂靠在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引进人才,希望若干年以后,该研究院能够成为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重要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我们的定量遥感和遥感传感器方向与我们的几何遥感一样都能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才能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二、建平台,构建世界领先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实验基地
我们已经有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我们成为本学科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奠定了基础。但是要在世界范围内引领本学科的发展,还要加强建设,或者成立新的更大的平台,如国家实验室和国际实验室等机构。目前,武汉大学与湖北省和武汉市已达成充分的共识,将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学科(地球空间信息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同意投入一定的经费加快地球空间信息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希望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地球空间信息(包括遥感)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目前武汉大学在该领域的基础,投入更多的经费,建立更先进的实验环境,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将武汉建成地球空间信息国际领先的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
三、转文风,形成争创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文化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当前大部分研究都还处于跟踪研究。大部分成果都是在国外已有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技术实现。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各种科技和人才评价体系都是以数量为标准,人们拼命地写论文,越多越好。一个结果是我们的论文呈几何级数增长,引用也随之增长,当然我们的学科排名也得益于这种增长,否则我们遥感学科也不能排名世界第一。但是,从科技发展来说,一个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需要一个科学家或者一个课题组几年甚至上十年才能研究出来。作为一个引领世界的一流学科,一定要有若干原创性,引领性的成果,或者具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的集成应用成果,如最近李德仁院士提出的通信、导航与遥感一体化的实时空间信息系统就有可能成为本领域的一个重大引领性成果。为此,我们要提出新的科技与人才培养考核体系,鼓励大家开展原创性研究,形成自由、开拓、敢于探索、静心钻研、宽容失败的创新研究氛围,为本学科的发展和人类的社会进步拿出几项真正有影响的原创研究成果。
世界领先的学科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能够提供各国学者进行科学实验的大型设施和方便使用的实验数据,以及开源共享的软件平台,要有人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不能要求大家都为论文而写论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世界各国学者来此进行研究和访问,与世界各国学者一起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
四、建联盟,促进遥感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
遥感作为一种对地物目标与环境的感知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传感器来说,它已经从可见光扩展到红外、高光谱、微波、激光、紫外、太赫兹等波段;从平台来说,它已经从航空扩展到航天、深空,以及低空、车载和移动手机;从应用来说,已经从测绘、地理、地质、大气、海洋、农业、林业等传统资源环境领域扩展到交通、机器人、无人车,以及社会经济感知分析等领域。武汉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拥有上十个与遥感相关的学科。建立学科联盟,加快武汉大学遥感学科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与电子信息学院合作发展遥感传感器,可以带动电子学、光学和仪器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合作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车方向的研究,这些既要用到精密传感器,又要用到人工智能与高速计算;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发展生态和农业遥感,开展生物的表型测量和光谱测量,应用于生物育种;与社会学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合作,开展社会经济信息感知与时空大数据分析研究,将社会经济的研究从定性分析拓展到定量分析;与测绘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合作已经有比较好的合作机制,包括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今后要进一步发挥这两个平台的作用,开展深度合作。目前,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和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这些学院都有一定的合作,例如,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成立了武汉大学“遥感表型组学杂交水稻精准育种实验室”;与电子信息学院合作举办了遥感仪器本科专业;与计算机学院合作成立了“空间信息可信计算国防重点实验室”;已经获批与社会学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合作成立武汉大学-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这些平台的建设将促进遥感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五、望全球,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无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定义,一个基本的条件必然是国际影响力。当然国际影响力的因子也有很多,如有影响力的教师,有影响力的校友,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论文。但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国际上有多少高水平的学者愿意到你这里来当老师,有多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愿意到你这里来读本科、硕士、博士和做博士后。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必定能够吸引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和一流的学生。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科。我们要把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放在重要位置,要创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合作环境与条件,吸引国际一流的学者来武汉大学工作,吸引世界各国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的学子来武汉大学学习和深造。为此,我们成立了“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申请获批了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芝加哥大学和密西根大学合作建立了“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筹办了“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国际学院”,而且成为“联合国地理信息管理培训网络”的主节点,形成了开展广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环境。但是我们还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有相当比例的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使武汉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测绘遥感教育之都。
中国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任重道远,要有战略眼光进行布局,而作为国际领先的遥感学科建设更要有更高的站位,不仅要考虑保持该学科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而且要引领该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科在未来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为此,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编辑:肖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当前第1页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电子邮箱:wdxw@whu.edu.cn 新闻热线:027-&&&&&&&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传真: 邮编:430072这个专业长年称霸就业榜 上哪些大学读好呢?|专业|长年称霸就业榜-教育时讯_华商网教育
这个专业长年称霸就业榜 上哪些大学读好呢?
网易教育频道
[摘要]不过,伴随着高薪资的还有无数“码农”们对软件工程的吐槽——原本以为学了这个专业就能成为高富帅,而事实却只是在头顶开辟了一片“地中海”。那么到底要不要学软件工程?哪些学校的软件工程最厉害?那些已经成为“程序猿”的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份工作的?
& &提到软件工程,大家头脑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多金技术高。总感觉那些软件工程师们就像是来自外星球的生物,是他们用各种字母和数字为我们搭建起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而且软件工程的确前景广阔,据数据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最高的就是软件工程(96.5%),在本科专业中软件工程(5869元)的月薪资仅次于信息安全(5906元),位居第二(数据来源于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不过,伴随着高薪资的还有无数“码农”们对软件工程的吐槽——原本以为学了这个专业就能成为高富帅,而事实却只是在头顶开辟了一片“地中海”。那么到底要不要学软件工程?哪些学校的软件工程最厉害?那些已经成为“程序猿”的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份工作的?这些年的汗和泪都是那些年脑子进的水  PART1学科概述  软件、计算机、通信工程……它们有什么亲戚关系?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与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这些名词总是让刚接触的考生和家长困惑不已,傻傻分不清楚,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以上提到的这些均属于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共58个一级学科),设于工学学科门类(共13个学科门类)之下。在2011年之前,软件工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后来才从中独立出来。  总的来说,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以我们常用的手机为比方,软件工程就是致力于开发、设计和维护我们手机里诸如微信、微博、淘宝等各种应用软件。  至于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与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这些学科的区别,如果是详细解释可能用上几千字都说不完,而且还抽象难懂。用简单的话来概括的话,首先,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软件工程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独立出来的,属于计算机“一硬一软”中的“软”,侧重于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  而信息通信与工程以及电子科学技术,可以算作软件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表亲”。信息通信与工程不仅包含计算机及网络的通信,它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等众多高技术领域。至于电子科学技术,该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对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总体来说更偏重硬件开发。  从未来从事职业来看,这些有着“血缘”关系的学科与专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更是“直系血亲”,因此想学软件但又对读不读软件工程专业犹豫不决的同学,也可以考虑这些相似专业。选择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会从事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等职业。下表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关于各学院毕业生从事职业的统计,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在职业流向上相似度的确较高。(注:学院名称与专业并不一定对等,需要具体查询学校中各学院的专业设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PART2院校纵览  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软件工程有这些靠谱院校  200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钦点包括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在内的37所重点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允许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并“参照股份制模式运行”,对招生规模、录取考试、授课形式及教材、合资方背景、办学模式等采取了不加限定、不加统一的“开放式”原则。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隶属于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实验室(筹)作为其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同时还组建了四个研究所,分别在软件理论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系统安全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院设立了软件学院科学研究奖学金项目(SSRT),主办清华大学软件设计大赛,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联合举办软件创新人才高级训练营,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相关领域赛事,每年拿出10万余元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软件学院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合并而成,是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也是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获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拥有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筹)、教育部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可信软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筹)、上海市可信物联网软件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基地,设有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密码与安全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此外,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上海)、国家对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也均在该院落户。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是武汉大学直属学院,是武汉大学本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学院按国际通行办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方案与国际著名大学接轨,专业课全部引进国外著名大学课程并使用英语原版教材,三分之一的专业课聘请国外教师授课。学校实施“第三学期制”,引进国内外著名IT企业对学生进行IT项目实战训练,与微软(中国)、IBM(中国)、东软集团、中软国际、深圳易思博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学院还引进了IBM公司的DB2、webSMicrosoft公司的MCSD、MCDBA、MCSE;SUN公司的SCJP;Oracle公司的OCP、DBA;Cisco公司的CCNA、CCNP等认证课程供学生选修,并计入学分,鼓励学生在获得学位的同时,也能获得世界一流软件公司的认证资格。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前身为电子科技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2011年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以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代码独立招生。学院拥有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都)、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等机构。其中,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都)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批准的全国首批基地之一;IBM大型主机系统教育中心(成都)是全国首批建立的五个中心之一。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美国、英国、爱尔兰、比利时、印度等国的30余所著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项目,每年选派本科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印度、新加坡等国开展实训。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这些软件学院实力雄厚,不仅有着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上也是优势明显。不过,正是由于这些软件学院的投入较高,其学费也普遍较高(例如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大一、大二的学费和其他专业相同,大三和大四则是16000元)。这些学院在学生大三大四的时候会提供相当多的国际实战机会,软件工程属于高精尖行业,若能获得更多的国际化训练,的确好处多多,而且软件学院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及大赛奖励也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因这些高昂的学费而打退堂鼓之前,还需多方综合考虑。  不过,这些学校这么多,究竟哪一个排名更高呢?有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权威依据?教育部学位中心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中106所高校进行了学科评估(2012年;该评估5年一次、2017年结果尚未公布),虽然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变化较快,但这一排行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教育部学位中心软件工程学科评估排名(部分)  37所“国家级”之外的软件强校  除了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考生和家长也可以考虑一下其他一些高校的软件学院,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软件工程水平也不错,而且学费通常不用像上文所提到的学院那般高昂。需要指出的是,软件工程专业并不一定在软件学院里,而且有的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软件学院,具体情况还需考生和家长查询相关学校的院系设置信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该院设有全国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学院年均承担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航空基金等各类项目50余项,年科研到款超过2000万元。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验室。其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现有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大学—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苏州大学IT校企合作联盟(包括微软、西门子、百度在内的50余家企业)。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9年成立软件学院。学院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崭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在软件开发、数字媒体、嵌入式系统三方向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与Microsoft、IBM、Oracle、Intel、HP、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外著名的IT企业和著名高校开展了多途径的合作办学。  有人可能想提问,不少学校的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在一个学院,而且刚刚也介绍到这两个专业所学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软件工程就业率这么高,会不会分数线比计算机更高?要不要改报计算机专业呢?其实,在这些软件强校里这两个专业的分数线几乎没多少差距,而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分数线往往比软件工程还要高上一点。例如2016年北京理科,清华大学软件工程的录取平均分约为68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约为690分;2016年湖北理科,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录取平均分约为643分,计算机类录取平均分约为652分。所以考生和家长千万别想当然,要查询清楚意向学校往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  PART3 就业前景  软件“攻城狮”就业称霸各学校 软件工程就业薪资究竟有多高?  在文章的一开头,我们就介绍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整体就业率和薪资,那具体到各个学校,它们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到底如何呢?我们就以北京为例,这七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就业率均超越了这些学校的其他很多学院,位居前列。北京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就业率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软件学院的薪资水平,例如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年薪在8万元以上的超过70%,远远领先于其他学院;又比如电子科技大学,该校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共6个专业居于本科毕业生平均初始月收入的前十,最高达7948元/月。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但是,就像俗语所说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软件工程高薪资的背后,需要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也是非常人可比。且不说在大学期间,你将面临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离散数学、电子技术、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复杂的课程简直掏空人的大脑。而到了毕业,更是彻底跳进了代码深渊,加班修复“bug”这种事情都是家常便饭。现在在很多IT公司中,加班已经成为常态,据滴滴大数据发布的2016年加班排行榜显示,在各IT公司中最“狠”的京东平均下班时间达到了23:16。所以大家总是调侃高新软件园就像个动物园,里面住着各种“程序猿”、“攻城狮”。  就像有人说的,代码写着写着,当初的一腔热情似乎也慢慢写消退了,加班归家时留下的只有一身疲惫,而第二天的“元气满满”里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挣钱养家或是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因此虽然软件工程薪资很高,不少同学们依然会看到各种人劝说不要去做“程序猿”。毕竟写代码应该是我能拿得出手的手艺中最赚钱的了  关于“软件工程师这么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坚持”的问题,各位同学可以看看那些过来人怎么说(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题页:体质不好,颜值不行,家底中下,要在这个翻滚的世界活下去真得很累,我希望写点程序能改变些什么,至少网上能购物、网上能付钱、网上能查火车地铁、网上能看妹子、网上能跟课程、网上能看视频,已经因为程序的关系变得容易生活得多了,我希望能再多改变一些,自己写程序是必不可少了,就像对某些人来说就像是开车、做饭、园艺、打扮类似的生活技能不能少。  @单国涛:为数不多的,只要有扎实技术,就能混口饭吃的行业。最起码不用昧着良心骗人,对社会有些许贡献,当然也不要沾沾自喜。毕竟这只是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是两码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既然曾今喜欢过加上自己也没什么别的手艺就请继续吧。  @小芋头君:coding,一方面是我的工作,它养活我,养活我老婆,养活我家人。另一方面是我探索世界的工具,我用它创造,工作中算一部分,更多的是业余的创造,编程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我唯一感兴趣的点,学习很多语言的目的是用它们做出一些我脑子中的想法。  @蒙奇D撸码客:技术高低不谈,能做出一些好玩的东西吧。再就是安心。  总而言之,没有哪个职业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加班也并不是“程序猿”、“攻城狮”的特例。到底要不要学习软件工程,除了需要确认自己有没有相应的能力(例如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更需要考虑清楚是否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编辑:崔好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