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手抄报自查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反思的好习惯_百度知道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反思的好习惯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将起着很重要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还给予适当的惩罚。二、培养学生“积极说”的习惯。这样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三、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这样在课堂中的听讲就比较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认真的习惯,在以后的作业或者考试中会很有帮助。在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以及积极挑错、改错的习惯。这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以后学习、生活都有很大好处。总之,孩子的数学习惯要提早培养,学生会终身受益。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正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艾湖小学 徐慧敏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善思、爱说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其思维更具形象直观性。在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去。在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很重要。搞好说话训练,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班级里,既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学生,也不乏胆小、害怕发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经常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一、二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更难以用语言表达。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去记、去算,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在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知识较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用眼细致地去看,用心仔细地想、认真地记;要抓住学生的眼神和思维,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让学生用心记,指的是利用数学中常用的数据,记住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的写也很重要。例如,一年级学生写等号时不用格尺,教师要训练学生,使他们书写规范、速度快。计算更为重要。教师在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而不图准,是不对的。
  三、有意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及时检查、调节思维的习惯
  很多小学生善于做题,但没有检查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不会检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例如,看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运用的公式是否准确,逐步计算过程是否出错,等等。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错误的习题,让学生去发现、去纠正,并让其说一说出现错误的原因及不检查的危害。
  总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关新闻本文地址:本社报刊网站报刊订阅广告业务手机浏览手机官网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山东教育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未注明出处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王凤英&&&&蓬溪县吉星镇小学校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还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成才的真谛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使学生在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上更好的发展与成长,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职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初中生可塑性强,这个阶段是最好、最适宜培养良好习惯的时期。抓好初中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而使他们终身受益。以下笔者就对常规性学习习惯和发展性学习习惯两个方面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常规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我们学习新课的前奏。预习的好坏,往往能影响到我们听课的结果。通过预习,我们不仅能带着问题,抓着要点来听,而且还能使我们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听课的效率更高,收效更好。因此学习每一节数学知识时,要求学生预习必须做到四要:一要妥善安排时间;二要明确任务,预习的总任务是感知材料,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三要看、思、做结合。用笔勾画出书中重要内容,动手做课后练习,遇可疑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四在预习前,教师要布置预习提纲,预习提纲不宜多,要少而精。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采用“提纲导向、抓住两点、知识迁移、记录疑点等方法。
1、提纲导向。课前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自学,任务明确,目标清楚。
2、抓住“两点”。在通读教材和对教材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3、知识迁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使相关的旧知识“升华”,用于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4、记录疑点。把预习中尚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听课,就可把课堂上的主要精力用在“刀刃”上。
(二)培养学生听课的习惯。
1、学生要用“心”、用“脑”去听课,要进入角色去听课,这样才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思想才不会开小差。要听出老师上的新知识,复习的旧知识,要注意易错之处和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听出老师的解题方法、技巧,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回答的问题。
2、边听边想,想到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和不懂之处,想一想老师的解题方法与自己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看到什么知识点就要想到有关的性质、定理、公式等,要紧跟老师的思维一起运转。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回答问题时,要排除心理和思想负担,不能怕别人笑话。回答问题时要大胆地、毫无顾虑地回答自己所想的东西,回答对也不骄傲,回答错,也不责怪自己,要有吃一堑,长一智的学习精神,敢于面对失败,大胆发言,踊跃发言。&
(三)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做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做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如讲解例题:已知△ABC中,AB=AC=5,BC=8,求△ABC的内心和外心之间的距离。经过分析得知,内心、外心都在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有一位学生及时将这发现的结论记在笔记本上,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将心得记在笔记本上。其他同学都模仿他,将结论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其中还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讲评和个别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就能习以为常。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次做作业时先认真阅读课本和重温听课笔记,记住有关的公式、规律,然后再像对待考试那样,认真解答每一道作业题。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稍一思考就问别人、看书本,应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力求独立解决问题。&
二、发展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习惯。&&
要教育学生养成处处思考、时时思考、寻根究底的良好习惯。观察数学图形要“观思”结合。做完题后要反思,不懂的问题要长思,概念规律要深思,关键知识要细思。正面思考受阻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某一思路受阻,就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侧面去思考。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首先,要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观察做到有序性、全面性。第三,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观察,如观察教具演示和数学实验,观察数学模型、函数图象、几何图形。通过以上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形成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力。&&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习惯。&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提出富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方案,用批判性思维、怀疑的目光审视整个教学、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提出反面意见,在问题讨论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争辩,在作业中发现学生不“循规蹈矩”的创新解法要给以表扬。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上因“怀疑真理、异想天开”而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励学生向前人挑战,打破学生对科学家的迷信,使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三)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索的时机要靠教师来创造。数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探究性。数学问题具有探究性是指为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数学活动问题应该具有发展。题目设计时,可以从教材中延伸问题,也可以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来。这些题目本身具有可探究的余地,在探究中能使学生得到新的发现,从而探究出有价值的东西。
&&例如,在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后,我提出让学生探究两条直线的距离应该怎样定义?进而让学生探究两个域之间的距离应该怎样定义?
2、创造性。探究问题具有创造性是指为课堂教学而设计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应具有一定的可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的学习,要使学生的发展更有个性特征,使学生更具活动力。因此,在进行课堂数学活动问题的设计时,应考虑到问题解决的思路或方法不应只是唯一的,其解答或答案也可以是多样性的。
3、实践性。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教、学、思、做合一,以达到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在进行课堂数学活动问题的设计时,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生活背景或来源,即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如图案的设计一章,让学生探究图案设计,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4、知识性。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能使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索、思考,使学生参与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及问题发生的全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四)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自信心不足,或是基础太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其实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给我展示的机会;让我说我想说的话;让我在玩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我是特困生,希望老师和同学给我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学生不愿意跟别人合作呢?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习惯。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就能做到群策群力,潜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久而久之,学习小组的成员就会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愉快、充满激情的学习团体。
1、学习内容设计要科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一个人操作不方便,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才能操作的内容,设计一些有吸引力的研讨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开放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2、注重合作形式的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形式十分多样、活泼,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在班内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也可以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如:横向小组合作;纵向小组合作;好朋友小组合作等,让孩子们在积极的参与中,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使学习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这样,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钟启泉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固镇镇中心学校――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固镇镇中心学校通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
当前位置: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编辑日期:&&作者/编辑:张成军&&阅读次数: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初中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的学习习惯呢?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4、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 5、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 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 6、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7、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辩清是非。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分不清习惯的好坏。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中心学校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卢杰夫 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 239300
  摘 要: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 习惯
  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回顾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学生数学的反思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正如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对小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兴趣&&反思能力培养的动力
  反思,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它是后天学习过程中培养而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反思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做到自我反思存在很大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调、枯燥地整天对学生说你们要反思是不可行的,更是无效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如现在的计算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啄木鸟给大树治病这类问题,有些老师看到这样的题目直接对学生说,你们改错吧!学生不管有没有错全部在旁边重新计算一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而我在遇到这个题目时会幽默地对学生说&大树生病了,你们看啄木鸟医生在给大树治病呢,你们想不想帮帮它?想帮它你必须要知道是什么病哦,对症下药,可别把大树越治越伤呀!&学生一听自己可以当医生,激动了,兴趣瞬间被提高,再一想自己可不能把大树治死了,得仔细找它病在什么地方,然后把它治好。看起来,我和另外一个老师的最终目的差不多,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并且我的学生找到了错的原因。找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可见我们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要从学生的兴趣开始。
  二、方法&&反思能力培养的关键
  掌握反思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的反思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会真正成为反思活动的主体,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重视让学生掌握一些反思的方法。
  1.预习反思。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预习习惯的学生通常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预习中,让学生参与反思,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新知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例题&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一共有多少只?&的学习过程中,我先让学生预习,向学生明确几个问题:你对这个例题的题型是否熟悉?里面有哪些数量关系?根据以前学习的经验,你会列算式吗?解决问题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预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反思,回顾自己以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首先学生回想到的是这个例题是我们最常见的&求一共&的题型,接着学生就会回想到&求一共&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于是班级学生出现两种情况,一部分用加法解决(12+12+12=36(只)),一部分用乘法解决(12&3=),这时用加法解决问题的学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用乘法解决的却发现没有办法用乘法口诀算出结果,遇到了困难。于是有的同学又开始反思,&3队大雁,每队12只&这里有3个12只大雁,那么就可以将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进行计算了&&在这个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已经能够将本节课学习的大部分内容自主解决掉,可见反思对于预习的重要性,同样预习也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方式。
  2.课中反思。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随时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大脑中有序地进行搜索:以前是否学习过类似的内容,当时的方法是什么,能不能继续用那样的方法解决,能不能用经验去解释遇到的问题等。如同一个题目里两个问,一个是小芳收集了10套动物画片,每套4张,求一共有多少张动物画片;一个是小军收集了25张动物画片和15张风景画片,求小军一共有多少张画片。我们都知道第一个问既可以用加法解决也可以用乘法解决,只是乘法更简单一些,第二个问却只能用加法解决,这时我们要问学生为什么第二个问只能用加法解决,而第一个问却能用乘法解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回顾乘法的意义和加法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和质疑,从而提高他们 思维品质,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3.课尾反思。课尾反思,省思得失,好的课尾反思,对一堂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学生经过反思,不仅巩固新知,而且有助于提升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促进思维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课堂总结时,我首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短暂的思考后,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学生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就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接着我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因为我们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就是一个回顾反思的过程,反思了整个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
  4.作业反思。重视学生作业后反思,有意引导学生在作业中、自查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在巩固练习时,通过练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并反思一些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提高做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主要是对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反思,题目错了,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粗心,不仔细这个层面上,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应该反思自己,题目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是粗心还是对新知一知半解,要想正确该怎么思考,通过这样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
  三、习惯&&反思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协同的过程。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并不能理解什么是反思。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长、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我们要将反思培养成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能进行自我反思,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当学生的反思意识转化为反思的习惯,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自觉地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弗赖登塔尔曾说,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想反思,而且会反思,同时爱反思,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个人简介
  卢杰夫,男,196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天长市城南小学副校长。工作以来,倾心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作风正派,勇担重任,在教师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和声誉,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师,天长市名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撰写多篇教学论文和案例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并有5篇文章在CN刊物发表。主持省级数学课题研究,辅导多名青年教师在省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