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豌豆这是药害还是玉米苗病害图片大全

多伦县农牧业和生态保护局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讲话
农业、畜牧业、渔业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农民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和连年栽培,病虫害种类将逐年增加,危害越来越重。因此必须树立提前预防的意识,在着手生产时就要从各个环节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如果做不到提前预防,一旦发生病虫害,有些措施很难奏效,且投入的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所以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服务理念,作为我们的工作方向,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一、明确植保方针的内容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将其阻挡在本地之外,限制在局部地区、控制危害,恶化发生条件,降低受害的程度,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在大发生以前。
  那么综合防治,就是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植物发生了病虫害,我们要进行防治,首先我们要识别病虫害的种类,
  二、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是我们正确防治的关键
  病害按照病原类别来划分,可分为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植物病害。如再进一步划分,又可根据病原生物的分类如真菌性病害又可分为霜霉病、白粉病等。非侵染性病害分为冷害、热害、营养不良等引起的脐腐病、日灼病、缺素症等。
  这种分类的优点在于,每类病原生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病害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也最能说明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上的特点。在田间诊断病害时首先要区分开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各种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发展都表现一定的规律,因此到发病现场做田间观察是诊断病害的首要工作。在观察中应详细记载和调查:病害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病害发展的快慢、在田间的分布、发生时期、寄主品种及生育期、受害部位、症状以及发病田的地势、土壤、昆虫活动等环境条件。根据病害在田间分布、发展情况、病株发病情况及发病条件等,初步判定病害的类别。
  对于蔬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可依据特征性的病状和病征进行识别进行防治。不同的病原物侵染可以引起相似的症状,比如叶斑病状可以由分类关系上很远的病原物引起,病毒、细菌、真菌侵染都可出现这类病状。蔬菜病害症状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有种种变化。多数情况下,一种蔬菜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种病害以后就出现一种病状,称为典型病状。如斑点、腐烂、萎蔫或癌肿等。但大多数病害的症状并非固定不变或只有一种症状,可以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有些病原物在其寄主植物上只引起很轻微的症状,有的甚至是侵染后不表现明显症状的潜伏侵染。表现潜伏侵染的病株,病原物在他的体内还是正常的繁殖和蔓延,病株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改变,但是外面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有些病害的症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消失,特别是许多病毒病的症状往往因高温而消失,这种现象称作症状潜隐也叫隐症现象。
  病害症状本身也是发展的,如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主要表现是叶面上的白色粉状物,后来变粉红色、褐色,最后出现黑色小粒点。而花叶病毒病害,往往随植物各器官生理年龄的不同而出现严重度不同的症状,在老叶片上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成熟的叶片上出现斑驳和花叶,而在顶端幼嫩叶片上出现畸形。
  1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在田间具有传染性,明显的由点到面,由点到面就是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的发展过程,在特定的品种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的存在。
  通常情况下,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花叶、黄化)、坏死(叶斑、叶枯、疮痂等)、腐烂(软腐、干腐、湿腐)、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真菌性病害通常造成蔬菜坏死、腐烂、萎蔫、畸形。并且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时候,在病部常产生一些病原物的特征,如锈粉、白粉、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
  (2)菌性病害通常造成蔬菜坏死、腐烂、萎蔫、畸形。在病部会产生含有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一般呈露珠状,或散布呈菌液层,在气候干燥时,会形成菌膜或者菌胶粒。就像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3)寄生性种子植物会造成蔬菜生长不良,在病部很容易看见寄生的植物株体。
  (4)线虫病害通常造成蔬菜生长不良,萎蔫或畸形。有的表现为局部症状,有的表现为全株症状,局部症状有顶芽、花芽坏死,茎叶卷曲或组织坏死,根部生长停滞或卷曲,有的形成瘤块或从根,也有的腐烂。全株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衰弱,矮小,发育迟缓,夜色变淡,矮黄,类似缺肥营养不良的现象。这时就要观察根部是否有线虫。
  (5)病毒、类病毒所致的病害都不产生病征。但他们的病状有显著特点,如变色、畸形等全株性的病状。这些病状表现首先是从分支顶端开始,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出现,另外病株叶片手感比较僵硬而脆。
  2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这类病害在田间开始出现时一般表现为较大面积的均匀发生,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没有由点到面,就是没有由发病中心向周围逐步扩展的过程。
  非侵染性病害在症状表现上,除了个别病原如高温引起的日灼或喷洒药剂不当产生的要害等引起局部病变外,通常发病植株均表现为全株性,如缺素病、涝害等。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有:
  (1)变色:叶片颜色变浅以至变黄变白,或产生红色、黄色或紫色斑点;
  (2)坏死:植物组织局部坏死产生斑点、斑纹和焦枯;
  (3)落叶、落花或落果;
  (4)畸形、矮化、徒长、小叶或小果;
  (5)萎蔫
  3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
  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可归为营养失调、水分失调、温度不适、有害物质等。
  (1)营养失调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等16种营养元素,当营养元素缺乏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就会生病,表现为缺素症。缺磷镁容易引起空洞果,缺钙可引起脐腐病,诱发大白菜干烧心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锰,病株幼嫩内叶边缘褪绿凋零,后变为淡褐色、干枯、向内翻卷。病株生长不良,严重的不能包心或包心不实。轻病株可以包心,外观正常,但切开叶球可见内叶边缘黄化、干枯,有的叶片呈淡褐色干腐,没有臭味,入窖后易腐烂。
  (2)水分失调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对营养的吸收和运输,都必须有水分才能进行,水分在调节植物体温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当植物吸水不足时,营养生长受到限制,叶面积减小,花的发育也受到影响,缺水严重时,植株萎蔫,蒸腾作用减弱或停止,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运行,生长量降低,下部叶片变黄、变红,叶缘枯焦,造成落叶,落花或落果,甚至整株凋萎枯死。
  水分过多,会影响土温的升高和土壤的通气性,使植物根系活力减弱,引起烂根,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变红,造成落叶,落花或落果,严重时,导致植株株枯死。
  水分供应不均或变化剧烈时,对植株也会造成伤害。如在黄瓜果实生长期,水分供应不均,可形成各种畸形瓜;水分供应先匮乏后充足,可引起根菜类、甘蓝及番茄等果实开裂;前期水分充足后期干旱可使番茄发生脐腐病。
  (3)温度不适
  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它特定的温度范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超过了他的适应范围,植物代谢过程将受到阻碍,就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生病,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使其生病的温度也不尽相同。
  高温可使光合作用迅速下降,呼吸作用上升,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使植物生长减慢,有时会使植物矮化或提早成熟。温度过高,常使植物的茎叶果等组织产生灼伤。在自然条件下,高温常与强日照及干旱同时存在,其作用也密切相关,灼伤主要发生在植株的向阳面。番茄、辣椒等果实均易发生灼伤。暖棚栽培通风散热不及时,也常造型成高温伤害,高温干旱常使辣椒大量落叶、落花或落果。
  低温对植物危害也很大。轻者产生冷害,植物生长减慢,叶缘及叶肉变黄,授粉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和畸形果。比如番茄长时间处于15度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小,果皮硬,果肉心室与皮层分离、中空,番茄成熟也不着色。低温严重时,也就是0度以下,可使植物细胞内含物结冰,细胞间隙脱水,导致细胞及组织死亡。如晚秋的早霜、春天的晚霜,冬季的异常低温,都可能使植株的幼芽、花芽、叶片等器官组织受冻死亡。
  低温可引起瓜类等作物幼苗沤根病。若低温长期低于12度,土壤湿度又过大,黄瓜、西瓜、茄子等幼苗就会发病,病苗根部表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不长新根,叶缘变黄,后逐渐焦枯,生长缓慢,严重时几乎停止生长,最后萎蔫枯死。
  (4)有害物质
  空气、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有害物质,可使植物中毒而发病。化工厂、电厂、砖瓦厂等工厂烟囱中排出的有毒物质常造成大气污染,这些都可使植物受害,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时,若选用种类不当、施用方法不合理、使用时期不适宜、施用浓度过高,或喷施的除草剂随风吹到临近田地的敏感作物上,都可能使植物细胞、组织死亡,在叶片等部位形成不规则坏死斑,甚至全叶枯焦。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防止植物徒长,促进生殖生长,但若施用浓度过高,植株则生长缓慢,明显矮小,叶色浓绿,果实膨大受阻,产量降低,低浓度的24-D对防止茄瓜类蔬菜落花落果,促进果实膨大有明显作用,但若喷洒到叶片上,则是新生叶变细、弯曲、叶色加深,叶片增厚,植物几乎停止生长,严重的长达几个月不长新叶。
  水质及土壤污染也可对植物造成严重伤害。从工厂排出的废水、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等农药以及石油、重金属等污染物,可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影响水分吸收,导致叶片褪绿,严重时植株枯死。
  三、综合防治思路
  首先选用农业措施,积极选用生物防治,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就是通过栽培方式和栽培制度的改变,通过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调节病原物及害虫、寄主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和害虫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减少病虫来源和降低病虫害的发展速度,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农业防治是一种最经济,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可选用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在选用抗病虫品种时也要考虑适合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及市场需求。
  (2)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
  有些病害的病原物是随种子和苗木传播的,这类病害往往还都是比较难防的病害,如部分豆科和葫芦科蔬菜病毒病是通过种子传播的,白菜黑斑病菌的菌丝不仅能深入种子内部,而且它的分生孢子还可以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黄瓜角斑病种皮和内部带菌。对于防治这类病害,培育无病的种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育苗是蔬菜栽培中很重要的环节,选留无病种子,培育无病壮苗是防治中传病害的有效措施。种子繁育时一定要建立无病的留种田或无病的留种区。留种田和留种区要和常规生产田隔离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病原物的传染。必须加强留种田的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喷药保护。收货时要单打单收,繁殖混杂。
  (3)搞好田园卫生
  搞好田园卫生可以减少多种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菌来源和害虫的数量。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生长期将发病生的病株、病叶、病果及时撤除或拔掉并销毁,以免病害的田间扩大蔓延。另外,还要将田边地头的杂草清除干净,因为有些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往往是某些病毒和害虫的野生寄主,这些病毒是一些蔬菜病毒病的初侵染来源。如黄瓜花叶病毒可以在荠菜、刺儿菜等杂草上越冬,这些杂草在春季发芽后,由蚜虫将病毒传到黄瓜植株上。因此,铲除田边杂草对防治病毒病有重大意义,二是采收后,要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植株清理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和害虫的越冬数量。如白菜和萝卜霜霉病菌均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叶内越冬。收获后将病组织集中处理,对减少下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的初侵染来源有重要作用。
  (4)栽培措施
  通过改善种植方式,适当调整播种期,加强水肥管理可以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适当调整播期
  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将播种期提前或错后一段时间,使得作物的感病虫期与病原菌的大量繁殖侵入期和某种害虫的高发期错开,这样就可以减轻病的发生。如秋播的十字花科蔬菜播种期早的,病毒病发生重,播种期晚的,病毒病发生轻。这主要是由于播种早遇到高温干旱和蚜虫传毒影响所至。
  《2》改变种植方式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如改平畦栽培为高垄栽培可减轻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因为白菜软腐病菌喜欢高湿,随水传播,高畦栽培可减少病菌的侵染,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又如栽植过密,植株生长细弱,抗病力弱,同时栽培过密,通风透光差,田间小气候湿度大,使得一些低温高湿病害发生流行。
  《3》加强土水肥管理
  深翻土壤,使土质疏松,通气状况良好,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抗菌能力,减轻病害特别是根部病害的发生。同时也抑制了一些害虫,如地下害虫的生存和繁殖。
  合理施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抗病虫性的高低都有较大影响。一般多施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抗病虫性。,
  合理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水分不足或水分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抗病虫性。比如早春的棚栽番茄,浇水过多,极容易引起晚疫病和灰霉病的大发生。
  《4》轮作
  连作病重,对于很多病害是很明显的,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作物连作土壤地力消耗过大,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抗病虫力;另一方面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在土壤中积累大量的病原物,形成病土,使病害逐年加重。轮作对某些病害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它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物的数量,改变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结构,促进根际微生物群体组成的变化,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另外,轮作对单食性或寡食性害虫可起到恶化营养条件的作用。
  轮作并不是对所有的病害都有效,它只对以病原物的休眠体在土壤中存活的病害和土壤中能独立较长时间生活的病菌所致的病害效果较为明显。
  轮作时要考虑的问题。
  《1》轮作对象。轮作只对病原物或害虫寄主范围较窄的有效,轮作对象必须选择寄主范围以外的作物。
  《2》轮作年限。不同的病害轮作年限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前病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期限。如瓜类枯萎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年左右,因此防治瓜类枯萎病最好与非瓜类作物轮作6---8年,一般也应达到3年以上。
  2生物防治
  自然界有益生物对植物病原物或害虫可以发生各种作用,影响它们的生存与繁殖,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来抑制病原物或害虫的生存和活动,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这种防治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作用原理主要有抗菌作用,溶菌作用,寄生作用,竞争作用、交互保护作用和捕食作用等。
  (1)、以虫治虫,例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2)、以菌治虫防病,例如苏云金杆菌、木霉菌、夜蛾多角体病毒。
  3物理防治
  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射线,热力处理,机械设备等来防治病虫害的手段,称为物理防治。
  (1)土壤的热力清毒
  该方法的温室及苗床中经常使用,主要采用烧土,烘土,晒土 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例如,为了防治茄科蔬菜苗期的立枯病和猝倒病,在育苗前将苗床土翻松并敷以塑料薄膜,在阳光下保持一段时间,以便将土壤中的病原菌杀死。
  (2)诱杀
  《1》灯光诱杀
  如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2》黄板诱杀
  黄板诱杀是利用蚜虫、潜叶蝇、白粉虱等害虫的趋黄性原理而采用的物理防治技术,在园艺设施内悬挂一些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每亩设20---30块,置于田间高出植株高度10cm悬挂。
  《3》银灰膜避蚜
  播种或定植前,在菜田铺设银灰膜条,可有效避免有翅蚜迁入菜田
  《4》性诱杀
  用50---60目防虫网制成一个10厘米 直径3厘米的圆形笼子,每个笼子里放两头未交配的雌蛾,也可用成品性引诱剂,把笼子吊在水盆上,水盆内盛水并加入少许煤油,在黄昏后放于田中,一个晚上可诱杀数百至上千只雄蛾。
  《5》糖醋液诱杀
  糖六份,酒一份,醋2---3份,水10份,加适量敌百虫,可诱杀地老虎、余纹夜蛾、粘虫等。配好的诱液放在盆里,保持3---5厘米深,每亩放一盆,盆要高出作物30厘米,连续进行15天。
  《6》毒饵诱杀
  【1】将麦麸、豆饼粉碎做成饵料炒香,每5kg饵料加入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0.15kg,并加适量水拌匀。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每亩施用1.5----2.5kg.
  【2】地老虎幼虫发生期 ,采集新鲜嫩草,把90%晶体敌百虫50g溶角在1kg温水中,然后均匀喷在嫩草上,于傍晚放置于被害株旁和撒于作物行间,进行毒饵诱杀。
  (3)防虫网
  防虫网是一种新型农用覆盖材料,它以优质聚乙烯为原料,添加了防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经拉丝织造而成,形似窗纱,具有抗拉,抗热,耐水,耐腐蚀,无毒无味等特点,收藏轻便,正确保管寿命可达3---5年左右。蔬菜防虫网除具有遮阳网的优点外,最大的特点是能防虫防病 ,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是无公害蔬菜的关键技术,是一种简便,科学,有效的防虫措施。
  蔬菜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可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猿叶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据试验,防虫网对白菜菜青虫,小菜蛾,美洲斑潜蝇防效为94%----97%,,,对蚜虫防效为90%。
  病 毒 病是多种蔬菜上的灾难性病害,主要是由昆虫特别是蚜虫传病 ,由于防虫网切断了害虫这一主要传毒途径,因此,大大减轻病毒的侵染,防效为80%左右。
  夏季光照强度大,强光会抑制蔬菜作物营养生长,特别是叶菜类蔬菜,而防虫网可以起到一定的遮光和防强光直射作用。
  4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植物病虫害即为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农业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防治措施,它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方法简便等优点。但是,化学药剂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对环境及蔬菜的污染,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果长时间连续使用同一类杀菌剂或杀虫剂,容易诱发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化学农药分为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1)杀菌剂
  能够掏病菌生长,保护植物不受侵害,或能够渗进植物内部杀死病菌的化学药剂统称为杀菌剂,它主要包括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防治线虫病害使用杀线虫剂。防治病毒病害使用病毒钝化剂 。
  杀菌剂防治病害的作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作用
  在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之前使用化学药剂,阴止病原物的侵入使植物得到保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剂称为保护剂。这一类药剂不能进入植物体内,对已侵入的病原物无效,必须在病原物侵入之前使用。在病害流行季节,及时喷药预防病原物的侵入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不同病害的发展特点不同,保护剂可有不同的用药时期和施药地点。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锰锌等都是保护剂。
  《2》治疗作用
  当病原物已经侵入植物或植物已经发病时,使用化学药剂处理植物,使体内的病原物被杀死或抵制,终止病害发展过程,使植物恢复健康的作用,称为化学治疗作用。用做化学治疗的药剂一般在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后施用,此类药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称为内吸治疗剂,简称内吸剂。这类药的特点是对侵入寄主体内的病原物有效,但是这类药剂一般都有较强的专化性,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类药剂时,容易诱发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是药剂防治效果降低,甚至完全失去作用。目前,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常用的内吸治疗剂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乙膦酸铝、甲霜灵、多抗霉素等。
  《3》钝化作用
  在植物病毒病害的防治方面,有些金属盐,氨基酸,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素和抗菌素能影响植物病毒的生物活性,起到钝化病毒的作用,病毒被钝化后,其侵染力和增殖力降低,从而减轻病毒病害的危害。
  (2)杀虫剂
  杀虫剂是用于防治害虫的农药,杀虫剂防止虫害的作用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毒作用。
  将杀虫剂喷撒在植物体的表面或制成毒饵,害虫通过咀嚼口器取食进入消化器官,引起中毒死亡。
  《2》触杀作用。
  指药剂与虫体接触后,经昆虫的体壁进入体内或封闭昆虫的气门,引起中毒死亡,触杀剂目前种类最多,使用范围最广。
  《3》内吸作用。
  有些杀虫剂使用后,能被植物吸收,并传导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使植物体内带毒,害虫取食后引起中毒死亡,蚜虫,白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可用内吸剂防治。
  《4》熏蒸作用
  有些杀虫剂在较低温度下气化性很强,有毒气体随空气经过昆虫的气门进入虫体中毒死亡。
  《5》拒食作用和忌避作用
  当害虫取食有些杀虫剂后虽不能直接死亡,但使其正常生活机能受到破坏,食欲减退,停止进食,引起饥饿死亡,这种作用称为拒食作用,另外,有些杀虫剂洒布于植物体后,害虫闻到气味而避开,称为忌避作用。
  《6》不育作用
  杀虫剂被害虫取食后作用于生殖系统,使雄性不育或雌性不孕而无法产生后代。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科学,合理,正确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是提高防治病虫害效果、保证无公害生产的前提。在使用杀菌剂 和杀虫剂 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作好病虫害调查,对症下药
  杀菌剂和杀虫剂的种类很多,各种药剂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要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性,在准确诊断和识别的基础上,按药剂的性能,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最有效的药剂。
  《2》适时施药
  适时施药是防治的关键 ,在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通常在发病初期或害虫的幼龄时期开始用药,既高效又省药,保护剂也可以在发病前夕施用。
  《3》严格控制使用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每种药剂都有一个建议的使用浓度,生产中要按照使用浓度用药,不要随意加大浓度,否则容易产生药害,造成浪费。
  《4》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在无公害生产中,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用于病虫害的防治。
  《5》几种药剂混合使用或轮换使用
  为避免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工作量,有时要几种药剂混合使用,但在混用时要注意碱性药剂和酸性药剂不能混用,混用后不发生药害。
  《6》根据病虫害特点和药剂特点选用正确的用药方法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害发生的又一重要因素,正确使用药剂时,必须根据农药的具体性质,防治对象的发生特点及环境因素等,选择相应的施药方法。例如,种传病害要进行种子的药剂处理,土传病害要进行土壤处理,气传病害要进行喷雾施药。喷洒药剂时要做到均匀、细致、周到,使用质量好的喷雾机械,精准用药。
  下面是我植保植检站多年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防治病害、虫害方面取得的一些微薄经验,给大家说一下
  对真菌性病害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700倍液预防。对发病田块如霜霉病,可用72%普力克800-1200倍液或杜帮克露7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500倍液防治;疫病可用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天用1次,连续防治2-3次。
  细菌性病害,例如大白菜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天用1次,连续防治3-4次。
  病毒病被称为“蔬菜癌症”,高温、干旱是诱发病毒病的条件。发生后化学药剂难以发挥很大作用,尤其是西红柿、黄瓜等,一旦发生病毒病,只能拔除。因此,防治病毒病,要从切断病毒病传播途径,消除病毒病带毒源头做起。
  如蚜虫、白粉虱等,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棚室内环境适宜小型传毒害虫的生存繁殖,白粉虱、蓟马等发生日益严重。冬季棚内温度较外面高,害虫可直接越冬,春季温度升高后,害虫传到棚外,秋茬蔬菜定植后,再传入棚内,形成循环,造成虫害猖獗。消灭传毒害虫是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手段。防虫要抓住以下三点:一是防虫要早。秋茬蔬菜重点抓住苗期,要在苗床上早设防虫网,及时喷药,确保幼苗不被传毒害虫叮咬。二是防虫要严。多种措施并用,综合物理、化学措施,如设置防虫网、粘虫板等物理措施和药剂化学防治。棚室放风处要设防虫网,以防害虫从外界飞入棚中;棚内要设黄色粘虫板,以利于粘杀。在棚内的蔬菜残株和杂草等一起清除干净,或喷用杀虫剂,要上茬下茬一起喷,棚内棚外一起喷,蔬菜杂草一起喷。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和韭菜,果树、花卉等,都是病毒最重要的传染源,若有可能最好清除棚外毒源。三是防虫要连续。所谓连续,就是说防治要从苗期坚持到采收不放松。防住了传毒害虫就是切断了病毒病传播的主渠道,所以只要蔬菜未拉秧,防治传毒害虫的工作就不能停止。抓住以上三点,防治住了棚室害虫,病毒病就不再可怕。即使病毒病发生,也只是局限于小范围内,不会造成病毒病迅速传播。
  蔬菜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
  1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为害特点:
  菜青虫初龄期在叶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小形凹ao斑,三龄以后吃叶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只残留叶脉和叶柄。同时排出大量粪便,污染菜叶和菜心,是蔬菜品质变劣,且虫伤又为软腐病菌提供了入侵途径,导致菜株发生软腐病,加速全株死亡。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花椰菜,油菜等。
  防治措施:
  采用防虫网阻拦。
  (1)保护菜粉蝶的天敌昆虫,重点保护利用凤蝶金小蜂,广赤眼蜂,澳洲赤眼蜂等天敌。
  (2)用金杆菌可湿性剂,每亩用100――30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用青虫菌粉剂1000倍液喷雾;还可以用杀螟杆菌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成1000――15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任意一种,于害虫初现期开始喷雾。7――10天喷一次,可连续喷两到三次。以上方法可兼杀其他碟蛾类害虫。
  (3)还可以用20%除虫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1000倍液,这类药一般作用缓慢,通常在虫龄变更时才使害虫死亡,因此应提前几天喷洒,药效可持续15天左右。
  (4)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2.25%毒死碑20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防治手段。
  2小菜蛾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甘蓝,青花菜,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初龄幼虫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菜心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集中心为害,影响包心。
  防治措施
  (1)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本田。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并立即翻耕,可消灭大量虫源。
  (2)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亩设置一盏杀虫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使用防虫网。
  (3)《1》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小菜蛾。
  《2》用性诱剂防治小菜蛾。
  (4)0.6倍苦参碱水剂3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液10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抗性小菜蛾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20%氟铃辛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小菜蛾切忌单一种类的农药常年连续使用,一定做到交替使用或混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选用阿维菌素的,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3甘蓝夜蛾:又叫菜叶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为害特点:
  主要是以幼虫危害作物的叶片,初孵化的幼虫围在一起于叶片背面进行为害,白天不动,夜晚活动啃食叶片,残留下表皮,到四龄以后,白天潜伏在叶片下,菜心,地表以及根周围的土壤中,夜间出来活动,形成暴食。严重时,往往把叶肉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吃完一处再迁移为害。甘蓝夜蛾食性极杂,为害的蔬菜有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油菜、豆类瓜类等。
  防治措施:
  (1)使用防虫网
  (2)对菜田进行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虫蛹。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卵块。
  (3)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可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诱虫灯或糖醋液诱杀。
  (4)在幼虫期可用素云金杆菌制剂,并要在幼虫钻入叶球前施用。
  (5)在卵孵化高峰期低龄幼虫发生盛期进行突击防治,喷洒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都可进行防治
  4斑潜蝇危害特点: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其可危害黄瓜、南瓜、西瓜、红豆、豌豆、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大白菜、等植物。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在斑潜蝇为害重的地区,要考虑蔬菜布局,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适当蔬植,增加田间通透性;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斑潜蝇为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
  (2)棚内保护地使用防虫网,能防止斑潜蝇进入棚室中为害、繁殖。防虫网中有残虫的,可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始盛期至始末期,每亩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一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一次,也可用黄板诱杀。
  (3)没有使用防虫网的,适期进行科学用药。可选用40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0%阿维单杀微乳剂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40%阿维敌畏乳油1000倍液,1%苦参碱2号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3.3%阿维联苯菊乳油13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斑潜蝇发生量大时,定植时可用噻虫嗪灌根,更有利于对斑潜蝇的控制。
  5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主要有瓜蚜、桃蚜、萝卜蚜、甘蓝蚜、豆芽等。
  为害特点
  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芽、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想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煤污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阻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另外,在为害时还可以传播病毒。
  防治措施
  (1)使用防虫网
  (2)采用黄板诱杀。每亩地用黄板20——30块,置于植株上方15——20cm高处,并随着植株生长随时上调。
  (3)在蚜虫点片发生时,喷洒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0.3%苦参碱杀虫剂纳米技术改进型2200倍液、99.1%敌死虫乳油300倍液。
  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10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6%吡敌畏乳油1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20%吡虫啉浓可溶剂4000倍液、抗蚜威对桃蚜、萝卜蚜、甘蓝蚜防效好,但对瓜蚜防效差。               保护地可选用10%异丙威杀蚜烟剂,每亩36克。生产上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在定植前2—3天喷洒幼苗,同时叫药液渗到土壤中。要求每平方米喷淋药液2升。也可直接向土中浇灌根部,控制蚜虫,持效期为20—30天。
  6白粉虱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为害特点:
  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植物萎蔫、退绿、黄化甚至枯死,还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覆盖、污染了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病的发生。其危害的蔬菜种类有黄瓜、菜豆、番茄、辣椒、白菜、芹菜、大葱等。
  防治措施:
  对白粉虱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培育“无虫苗”。
  (1)培育无虫苗,把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理杂草和残株,并在通风口和门口安装防虫网,控制外来虫源。
  (2)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白粉虱对黄色敏感,有强烈趋势,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3)25%噻嗪酮乳油1000倍液対粉虱有特效。25%甲基克杀螨乳油1000倍液,対粉虱成虫、卵皆有效。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99.1%敌死虫乳油300倍液,20%吡虫啉浓可溶剂4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500倍液。
  (4)吡虫啉是一种正温度效应杀虫剂,气温高于25度时可用吡虫啉,一天中也应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施药,可提高其杀虫活性。气温低于25度以下,可选用温度效应不明显的杀虫剂。生产上白粉虱为害严重时可在蔬菜定植时,浇灌25%噻虫嗪4000倍液,可控制20—30天。
索&&引&&号
农牧业和生态保护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害与病害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