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现在歌手还出唱片吗,她两三首新歌,三年前就公布基本完成了,为啥还不发布?整天有空演出,就没时间发新歌吗?

上周五晚,芒果台《时光音乐会2》(以下简称《时光2》)已播到第三期。当观众们沉浸在孙悦专场的感动之余,结尾部分突然加入邓紫棋演唱的《冰河时代》,让许多人表示摸不着头脑。三期连打,《时光2》变打歌节目?作为芒果一档高口碑音乐综艺,本季又有孙悦、田震、阿杜等歌手的惊喜加盟,《时光音乐会2》首播即得到大家的继续好评。笔者已在过往的文章中多次表达对《时光音乐会》的喜爱和赞美,认为它是近几年国产音综的天花板之一,树立了原创慢综艺的标杆。欢迎点击阅读往期文章。看过节目的观众都知道,邓紫棋和张栋梁是前两期的飞行嘉宾。在节目第一期,每位歌手要唱一首自己的歌,例如孙悦唱了代表作《快乐指南》,张栋梁唱了《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图:张栋梁演唱《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很多歌手上综艺节目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打歌的想法,例如在第一期中,胡夏没唱《那些年》,而唱了个人第一张专辑《胡 爱夏》中的歌曲《爱夏》,怀念刚出道时的自己;周深没唱《大鱼》,而唱了去年为“故宫600年”创作的新歌《光亮》,用“百年故宫”的大主题来扣“时光”之题,属于很棒的选歌。而邓紫棋在第1期唱了自己2019年专辑《摩天动物园》的一首知名度不高的歌《很久以后》,也算得上跟“时光音乐会”主题沾上了边。图:邓紫棋第1期演唱《很久以后》到了第二期,每人邀请一位好友合唱一首歌,但作为飞行嘉宾依然选择独唱,因此张栋梁选了16年前爆火电视剧《微笑Pasta》的主题曲《北极星的眼泪》,引发了一大波回忆杀。合唱组队方面,无论是飞行嘉宾金莎的《被风吹过的夏天》,还是周深与刘畊宏演唱刘畊宏本人作词的《回到过去》,还是梁咏琪的《许愿》、孙悦的《好人好梦》、田震的《干杯朋友》,无一不把观众的思绪带回记忆中的时光。图:孙悦与戴军合唱《好人好梦》而邓紫棋唱的是今年最新专辑《启示录》中的新歌《你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人》。节目中说是邓紫棋好友檀健次点的,实际上都能看出来是邓紫棋方自己的安排。图:邓紫棋在第2期演唱新专辑歌曲从本周的第三期开始,节目正式开启庄主模式,例如本期庄主就是孙悦,所有常驻和飞行嘉宾,包括周深、胡夏、吴莫愁等在内,需翻唱一首孙悦的歌曲。邓紫棋本期已经不再是嘉宾,节目中未露面,但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整期节目的结尾、“下期预告”之前,一席枣红裙的邓紫棋以“彩蛋”形式出现,完整演唱了今年新专辑的又一首歌《冰河时代》。演唱过程中,台下没有观众,没有乐队伴奏,而且直接放的伴奏带。表演看下来,就是利用《时光音乐会2》的资源和布景提前录了一个现场MV,并在第三期节目结尾播放。不仅是《冰河时代》,第1、2两期中邓紫棋唱的歌曲,也都没有启用现场乐队,而是直接放的伴奏带。这是节目中唯一一位所有歌曲都不启用乐队的歌手。原本户外乐队营造的那种放松、慵懒、甚至略带有蓝调和爵士味道的小风情,在邓紫棋的三首歌身上并没有得到体现。从主题来看,第2期《你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人》是唱亲朋/好友/爱人离别的,第3期《冰河时代》写的是恋人关系日渐走入冰点的状态。所有嘉宾的演出曲目看下来,只有邓紫棋的这两首歌跟“时光音乐会”主题无半点关系,可以说是严重跑题。三期连唱三首自己的新歌,如此明显的打歌意图,相信已经不必多说。《时光音乐会》这档综艺从第一季开始,便是以“怀旧金曲重新演绎”为华点,通过邀请歌手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让他们讲述蕴藏在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而如今第二季的节目在邓紫棋身上明显双标的做法,让观众越来越看不懂,感觉就像是精致晚宴上多出的一道杀猪菜。图:邓紫棋在节目中真人秀环节只见流量不见“时光”,被抛弃的节目初心截至小编发文时,《时光音乐会2》的豆瓣评分已跌至8.1,节目播出三期以来已经三连降,负面舆论主要针对“飞行嘉宾”的选人原则,以及邓紫棋的打歌上。面对邓紫棋这样的流量担当,节目组自然求之不得。但为什么节目组能够接受邓紫棋打歌,演唱与节目“时光”定位明显不符的这几首歌。小编不清楚期间节目组有没有在选歌上与邓紫棋团队做过沟通努力,但从结果来看,原因要么客大欺店导致节目组沟通失败,要么节目组为了薅流量而选择了放弃初心,宁愿顶着口碑下滑的风险、被观众骂,也要让邓紫棋来打歌。不仅如此,小编从圈内朋友处得知:原来节目安排是和第一季一样,把“时光好友合唱”放在最后几期的,第二期就进入“庄主模式”的。但因为本季和邓紫棋签约了第1、2两期飞行嘉宾,经过双方协商,把“时光好友合唱”提前至第二期,把“孙悦专场”放在第三期,从而好让邓紫棋在前两期都能唱自己的歌,因此回避掉翻唱别人歌的情形。节目组为了充分利用邓紫棋带来的流量,果真打得一手好算盘。图:本季第三期“孙悦专场”振振有词的粉丝,不堪一击的逻辑漏洞关于“邓紫棋打歌”的舆论一出来,不少粉丝开始用各种理由为偶像行为找补,甚至攻击网上的质疑声音。小编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分以下N种说辞:1、“炫耀派”: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评论,“因为她是邓紫棋啊”认定邓紫棋是大牌艺人,所以节目组理应服从邓紫棋的安排;甚至表示是节目组巴不得安排邓紫棋来打歌,夸赞“姐就是这么牛X”并以此为豪。最后得出节目组、艺人、粉丝三方都赢麻了的结论。图:“炫耀派”部分言论此派言论散播个人本位主义,主张为一己私利可以牺牲全民利益,“我尊贵所以我可以破坏规则”。不以为羞反以为荣,罔顾秩序和规则,活活生强盗逻辑。2、“甩锅派”:认定打歌行为是节目组一手安排的,与邓紫棋毫无关系,甚至有人表示这不是邓紫棋本人意愿。图:“甩锅派”部分言论一档音综的选歌从来都是需要双方协商,且通常打歌基本都是由艺人方提议,节目方不会有主动帮艺人打歌的动机。此派言论的单纯让小编我大跌眼镜。而且这一派与前面说的部分“炫耀派”言论自相冲突。3、“吠咬党”:只要见有人负面评价邓紫棋,上来就是“关你P事”、“酸死你”、“没人逼你看”、“U can u up”等饭圈常用“问候语”,基本可划为无营养、无意义的劣质言论之列。更有甚者直接开骂、乱吠乱咬。总之,就当笑话看了。图:“吠咬党”部分言论对于这些粉丝,他们的世界观还处在“你不满是因为你嫉妒”、“你质疑是因为你操心”这样简陋的初级阶段,甚至还信奉“是你自己要出门的,就别怪天下掉花盆砸到你”这样的谬论。出于评论影响考虑,小编不把一些不堪入目的恶评放在图内展示。吠咬群体的优越心态和气急败坏昭然若揭,个人素质暴露无遗。4、“对家阴谋论”:一些粉丝点名道姓开始骂邓紫棋的几位所谓“对家”名字,例如直接炮轰周笔畅和张碧晨。一波操作把小编我直接整懵(笑),更是暴露了某些粉丝群体的幼稚可笑。图:“对家阴谋论”部分言论5、“分析派”:这一派比前面四派相对理性一些,分析了为什么邓紫棋打歌是妥的。例如有的粉丝认为第三期邓紫棋并未参与录制,只是在节目结束前加了个彩蛋单独唱了首歌,因此是合理的。还有人说,第二期因为邓紫棋的好友檀健次没来,所以也可以独唱一首新歌,而且想唱啥唱啥。图:“分析派”部分言论除以上之外,还有一些更加瞠目结舌的言论,例如两条最闪亮的评论。一条说“不去打歌那叫傻,浪费打歌机会”,另一条说“就五个字:存在即合理”。图:两条有趣的粉丝言论针对“分析派”一直纠缠的“彩蛋”问题,首先我想说,“彩蛋”是指在视频结尾部分,要么是影片细节补充,要么是拍摄花絮揭秘,要么是跟续集有关的情节线索。总之,一切给观众带来惊喜的影片延续部分,都可以叫“彩蛋”。作为节目,应该思考怎样的彩蛋既符合节目,又能让观众感到惊喜,回味无穷。邓紫棋在第三期结尾演唱《冰河时代》,对于邓紫棋粉丝来说可能确有惊喜。但如果是毫不考虑节目内容,以“本位主义”强行加塞个人目的,那只是属于邓紫棋粉丝的彩蛋,对于非粉丝的观众而言,并不是节目的延续,而是节目强行喂给我的东西,占用了我的时间,只能算得上是一段广告。假如是邓紫棋临走前留了句给孙悦或者节目的祝福,哪怕清唱一两句孙悦的歌,在第三期最后播出当彩蛋,那才是加分的,才称得上一段“彩蛋”!节目对于邓紫棋《冰河时代》这首不符合《时光音乐会》节目主题的歌曲的宣传,动用了节目在全网的新媒体推广资源,占用了节目时长(尤其卡在下期预告之前),消耗了观众观看时间。假如是在节目彻底结束后单播邓紫棋这一段,并完全撇开与节目的一切联系,小编我不会有任何意见。总体而言,面对邓紫棋部分粉丝铺天盖地的迷惑言论,小编我看到的是很多追星追得失去理智、三观尽失、丧失了辨明是非能力的粉丝。在本文发完之后,也许依然会在评论区看到部分粉丝的迷惑评论。来《时光》是报一箭之仇?盘点邓紫棋综艺打歌之路大家如果还有互联网记忆,可能会记得邓紫棋曾在7年前就有一次全网热议的打歌事件。在2015年的《我是歌手双年巅峰会》前夕,节目组先是官宣邓紫棋加盟,但随后总导演洪涛通过微博发飙向邓紫棋喊话,称:“你不换歌,我们换人!” 最终的结果便是邓紫棋并没有在巅峰会上出现。因为当时的《我是歌手》还是一档以翻唱为主题节目,当所有歌手遵守节目规则都在翻唱之时,带着自己新歌强行来打歌,等于是公然破坏节目规则,属实不妥,跟本次邓紫棋来《时光音乐会2》打歌的性质一样,只不过《时光2》的节目组显然没有洪涛老师的魄力,为了流量不要初心。即便后来《歌手》面临困境,把自己做回了打歌舞台,这也成了《歌手》口碑极具下滑的开始,最终在2020年之后顶着压力宣布停办。图:芒果洪涛与邓紫棋对待邓紫棋在《时光音乐会2》的打歌,有的粉丝发表评论认为是“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甚至还有人放言“当初芒果拒绝她,如今节目求着她”,认为是邓紫棋打了漂亮的反击战,值得吹响胜利的号角,实在是看着瞠目结舌。图:部分粉丝欢庆“报仇”胜利其实整个邓紫棋团队确实很善于寻找大平台打歌,例如邓紫棋曾在2015年央视春晚就唱了一首很暖心的新歌《多远都要在一起》,也是这首歌的初次亮相,是个不错的表演。图:邓紫棋春晚演唱《多远都要在一起》又如去年还去了为打歌而生的综艺《为歌而赞》,首唱了《超能力》,让大家惊艳了一把。图:邓紫棋《为歌而赞》打歌《超能力》此外,她还在《金曲捞》打过《单行的轨道》,在《盖世英雄》打过《红蔷薇白玫瑰》,在《中国音乐公告牌》唱过《倒数》《那一夜》,在《青春有你3》再次唱过活力满满的《超能力》,在《新说唱》带选手唱过说唱歌曲《孤独》。小编看来,邓紫棋团队利用不同平台进行打歌的营销意识要明显强于很多其它歌手。既然一些舞台本身就是为打歌而生,去打歌不会违背节目定位,粉丝愿意看,那确实应该多向邓紫棋学习。作为新歌宣发的基础工作,打歌本没有错。只不过如果团队要打歌,应当挑选合适的渠道,精准地辐射给潜在群体,例如可以去《为歌而赞》《朝阳打歌中心》这样专门为打歌而生的综艺,或者等着最近在跨年晚会唱,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邓紫棋团队恰恰选择的是《时光音乐会》这档最不适合打歌的纯情怀类综艺。到头来只有粉丝内部闭环自嗨,让那些真正想渗透的用户群产生抵触情绪的反效果,自败好感,不能算是明智的打歌行为。节目组联合邓紫棋团队这样的“新歌三连打”操作,既给节目带来了流量,又满足了邓紫棋团队的打歌目的,还给了粉丝虚妄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可以说,这样的“铁三角”模式已经被芒果玩得贼溜,用粉丝的话来看,简直是“三赢”。但有赢必有输——输的是节目的忠实观众和潜在观众群体对待这档综艺的口碑,输的是邓紫棋在普通观众眼里的路人缘。两期下来,观众未必记得住要打的歌名,但一定记住了邓紫棋在孙悦专场的结尾还单独安插彩蛋打一首毫不相关歌的事实。看来这次邓紫棋及团队,并不理解“用力过猛必受其害”、“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每位观众心里都有杆秤,凡是公平合理与否,都会自有掂量。小编我很喜欢邓紫棋的歌,尊重每一位邓紫棋粉丝认为惊喜美好的权利。本文的观点不针对邓紫棋本人及团队,仅仅是想表达我作为节目忠实观众被迫看了一段强行植入的无关主题歌曲的不满,对邓紫棋团队以及节目组联合策划打歌行为表示失望。+ + + + + + + + + + +本文小结1、如果一档主打时光的节目,只为了流量和收视率,抛弃了节目定位和初心,最终定会在观众心中留下负面的影响。2、如果艺人以流量高自居,过于看重自我利益而破坏节目秩序,会影响艺人在路人心中的形象。3、如果艺人粉丝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偶像行为,不分青红皂白,不辨荣辱大放厥词,迟早也会让偶像本人为之买单。+ + + + +本期话题如何评价邓紫棋在《时光音乐会2》节目第三期结尾演唱《冰河时代》?记得写在评论区。我是小猿,在视频时代依然坚信文字的力量。全网同名,转载请私信联系。欢迎关注、点赞、收藏,第一时间获取原创文章。原创不易,侵权必究!
记忆里的那些歌,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很多歌都曾经是我们的单曲循环,但可惜的是,这些歌手唱红了这首歌之后,再也没有推出其他耳熟能详的作品。就这样,消失在了我们的青春里。马郁:《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当年,这首歌可谓红透了大江南北。朗朗上口的旋律,雅俗共赏的歌词,让它很快流传开来。马郁凭借这首歌一夜走红,频繁登上各种大型商演。当然,每次唱的都是这首歌,然后将现场变成一场大合唱。犹记得当时,央视的节目《同一首歌》曾多次邀请她上台演唱。不但可以唱自己的成名作,她还能在《同一首歌》举办的慈善演唱会专场中压轴演出,可见她当时有多红。不过,马郁在2004年推出《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之后,间隔了长达7年才推出下一张专辑。其中还经历了与经纪公司解约,艰难拿下作品演唱版权的坎坷。因为时间线拉得太长,马郁没能把握住她最红的那段时间,导致人气流失严重。第二张专辑中的作品也并无可取之处,让她从一个当红歌手,变得查无此人。一晃18年过去,再说起这首歌,或许有人还能哼唱两句。但马郁这个名字,怕是已经不为人知了。杨臣刚:《老鼠爱大米》就算是年轻的00后,对《老鼠爱大米》只怕也如雷贯耳。这首歌当年可太红了,毕竟能在2004年创下1.7亿的商业收入,够杨臣刚吹一辈子。与《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的好评如潮不同,《老鼠爱大米》作为“顶流”,跟现在的顶流艺人们如出一辙:黑红。俗、土、没品位、歌词太烂,甚至歌手太丑,都是这首歌被吐槽的原因。好作品到底应该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我只想说,不论是杨臣刚确实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也好,故意用这种方式吸引注意也好。《老鼠爱大米》的爆火让他看到了网络歌曲的商机,他发现,很多喜欢听网络歌曲的歌迷,更倾向于这种直白露骨的主题,和土到极致便是潮的表达。他决定继续走这种路线,顺势再推出专辑《老公PK老婆》,将土进行到底。但可惜的是,没能延续《老鼠爱大米》的神话。已经吃腻了这种口味的歌迷,迅速把他抛弃了。那两年来,正是我国网络歌曲爆发,网络歌手频出的年代。一个又一个歌手快速走红,快速沉寂。就算杨臣刚作为踢开我国网络歌曲大门的人,也无可避免。虽然艺术作品不应该将俗和雅的界限划分太明确,但从《老鼠爱大米》、《QQ爱》、《两只蝴蝶》等歌曲,都只能昙花一现,无法成为华语乐坛中的某一派别来看。口水歌,注定走不长远。王强:《秋天不回来》同样是一首歌词并不出众,甚至有些烂俗的情歌,为什么《秋天不回来》不会像《老鼠爱大米》一样被骂得那么惨呢?一首歌和一部电视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作品的呈现,是否用心和真诚,观众看得懂,歌迷听得懂。《秋天不回来》的写作背景,是王强为了心中的梦想,奔赴陌生的城市。他在一个夜晚,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突然想起了曾经和前女友一起许下的承诺,而如今已物是人非。《秋天不回来》的歌词同样很直白,但不露骨,而是朴实真诚,温情脉脉。旋律痛彻心扉,却不歇斯底里。不过,随着《秋天不回来》的走红,王强应该找不回那个萧索的秋夜,他孤单的心境了。他签约了经纪公司,也相继发行了不少其他歌曲作品。可是,没有一首歌像《秋天不回来》一样广为传唱。果然太顺利的人成不了艺术家,成为名人的王强,就这样被快速地遗忘了。江涛:《生日礼物》点开《生日礼物》这首歌的评论区,很多听这首歌长大的人,在缅怀自己逝去的爱情。可见,这首歌的火爆,是因为它精准捕捉了大众心理,释放强烈共鸣。那些年,《生日礼物》一度火在校园。失恋的主题,比很多当时的流行歌听上去要高大上的摇滚抒情曲风,加上江涛沧桑老派的声音。让这首歌具备了当时所有的流行元素和时尚感,被当时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孩儿疯狂追捧。不过,江涛并不是一个特别会营销自己的歌手,不像那些年的网络歌手一样,会制造各种各样的噱头。所以,他和很多唱红一首歌就销声匿迹的歌手一样,再也没有其他作品,可以超越《生日礼物》的高度。有人说,《生日礼物》的爆火花光了江涛所有的运气。他也只是淡淡一笑,并不甚在意。现在,还在听这首歌的人,大部分都年龄不小了。比起《生日礼物》,这些年,自然有更多更好听的歌层出不穷。但是,青葱岁月里,在课堂上听老师给放的音乐,大家一起跟唱起来的记忆,永远不可磨灭。以上是挑选出来的4位风格各异,各具代表性的歌手。在成为当红歌手的日子里,他们有的备受赞誉,有的受尽嘲讽。但相同的是,不论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再说起这几首歌,立刻能熟悉的跟唱起来。这大概就是青春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歌手还出唱片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