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作文,你会帮孩子背书包吗

课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这组照片让千万家长泪奔
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让家长愤怒声讨教育制度,而是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我们怎样通过自己的正确努力,最大限度地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我们到底能不能为下一代做一点有益的事情?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改变这样的现状?
期末考试临近,不少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担心孩子考不好,于是没日没夜地给孩子辅导作业,请家教,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苦不堪言;
学校老师,怕学生考不好家长埋怨,影响年终考核,不断给学生和自己加压,精疲力尽;
孩子们,作业多、压力大,苦不堪言。
这一切仿佛进入了“减负减负,越减越‘负’”的怪网。摄影师张伏麟的一组纪实作品——《减负,冲不破的网》,深刻反映了这一现实。这组照片见证了一批批学生、家长和老师在“减负”这个无形的怪网中痛苦学习、矛盾工作的身影。这些镜头,让很多家长、孩子感同身受,有的家长、孩子看哭了……
1. 一位小学生每月11科固定的四千元多补课费,要花去爸爸、妈妈每个月一半多的工资,近几年保留不全的课外补课收费单据足足铺满了一张床。
2. 一位小学二年级女孩因写字过多,稚嫩的小手上生了老茧。
3. 早晨,一个小学生背、挎一大一小两个书包去上学,小书包里是放学后补习班要用的。
4. “减负令”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可这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手机里的“家校通”却天天作业通知不断。
5. 这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为了抓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和女儿像打架一样。家长说,孩子的班里看似不留作业,但家长每天都会收到老师要求她们帮助孩子预习、复习、找课外卷子做之类的通知。
6. 早晨,一位看上去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趴在妈妈后背上看书学习。
7. 这位老爸在校门前给儿子当起了临时“小课桌”,帮助儿子抓紧时间写作业。
8. 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下午放学后趴在妈妈的办公桌上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9. 早晨7点多,一位小学生上学路上疲惫地打起了呵欠。
10. 星期天,一位小学生在等候下一节舞蹈班上课前,边练功边写作业。
11. 晚上少儿音乐会演出开始前,两位小主持人在突击家庭作业。她们的妆都是一边写一边化的。
12. 一名感冒发烧的小学生在医院输液中心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13.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经常要到晚上11点多,有一次看到儿子抄写作文时昏昏欲睡,她心疼孩子就模仿儿子的笔迹把作文抄完,不料被老师识破,孩子被罚重抄5遍作文。
14.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在家写作业。家长说,由于作业多,孩子们写作业时很难长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孩子的脊柱小小年纪就变形的,这样的孩子有很多。
15. 妈妈抓紧孩子两个补习班之间的“空隙”,带孩子去公园“透透气儿”。怕孩子累着,她把孩子的所有学具都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妈妈头上的白发若隐若现。
16. 许多小学生对课外班都表示反感。一天中午放学,一位“小调皮”当着课外班招生人员的面,把她们塞给他的传单撕开,并做成雨具披在自己身上,还把装宣传资料的兜子顶在头上挡雨。
17. “我真要烦死了”、“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四瓣”……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周记》里发泄苦闷。
18. 晚8点多,一批小学生正在“晚托班”老师的监管下学习,有的孩子在这里写作业要到深夜11点多才能回家。
19. 两名中学生正在课前吃“早餐”。孩子说,他们经常很早就起来写作业,如果没有时间吃饭,就只能带些小零食“对付”一下。这些高热量零食的后果就是小胖墩越来越多。
20. 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在跑道上冲刺,许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却在“冲刺卷子”上埋头“冲刺”。调查显示,除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外,其他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几乎都不参与。
21. 教室后面的“目标墙”,上面写的是每个同学新一轮考试后制定的目标名次、目标分数和希望考取的高中目标学校。初中的学习成绩排名,竞争十分激烈,上千人的年级,如果总成绩相差1分,排名就得差出好几十名。所以,要想保住已有的名次,学生就得不停地给自己“加码”。
22. 一位妈妈正在班儿上给女儿检查作业、批卷儿、出卷儿。
23. 是否给学生减负,老师也很无耐。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有抱怨,也会影响自己的年终考核。许多教师调侃说:他们身上的模范、先进、标兵、高职等光环都是靠给自己和学生不断地增负、加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熬出来的。
中午时分,这些已经是妈妈的年轻老师也顾不得回家,校门外的小吃摊就是她们解决午饭的地方,而她们的孩子,可能也在“午托班”里被别人教育着。
24. 上级和学校要求“减负”,但每次考试后学校的质量分析会公布的分数统计都非常详尽,这令每位主科老师心里忐忑不安。为了减少自己班上的差生率,有些老师只能铤而走险,课外违规给差生加码、补课。
25. “作业量大,用眼过度”,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逐年加重的首要原因。某校五年级就有许多孩子戴上了近视镜。面色不佳、肥胖、近视、不快乐,这似乎成了大多数孩子的标签。
26. 近些年,由于学习压力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6月一天放学后,一位五年级班主任在学生家里给已经辍学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与心理疏导。
27. 在书店购买课外资料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今天中国的实体书店能生存下去,教辅功不可没。
28. 每到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课外补习班的老师就争相来学校门口“抢夺生源”。
29.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就过早地给他(她)们“套上了小夹板”。一对双胞胎姐妹正在完成“睡前”作业。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
随着学校授课内容中,很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一降再降、招生考试越来越简单、平均分数越来越高,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更重。因为凭借刷题和时间投入,才能在这些基本没有区分度的选拔性考试中胜出。
通过这组照片,真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没有那些负重前进、疲惫不堪的孩子们的身影,让“减负”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快乐伞”!
来源 |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各学校官网、家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留学美国私立高中,你知道有这么严格的校规吗?
美国的私立高中有很多种,有天主教、犹太教等以不同教旨为主导的高中;也有单纯的私校,有女子学校、男子学校,也有混校。学费的价格差别很大,就以大纽约地区来说,大概从一年一万多到四万的不等。入学的要求也不同,有的非常看重成绩,有的也比较看重全面发展,很多私校竞争非常激烈,不是佼佼者真是连门都进不了,比较有意思的是,不少学校有这样一个习惯,在校或者毕业学生的兄弟姐妹有优先录取权,有的甚至百分之百的不能拒绝。那么如果选择美国私高留学,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留学专家指出,不少私立学校对学生要求都非常严格。
在校的学生一律需要身着校服,每个年级有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别,裙边到膝盖的距离不能小于两寸;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过问学生的衣着,裙子短了是要关禁闭的。学校有规定的日子允许学生穿自己的衣服,但是,超短裙绝不允许,并且夏天的背心带子要超过两寸宽。这些规定其实都深受家长欢迎,学生们虽然时有怨言,但也觉得这样子可以减少彼此攀比的压力——无论贫富,在学校里,大家都是一样的。
有些校规还很有意思,比如,不准涂指甲油、不准化妆等等。总是有小姑娘铤而走险,在这方面,学校的老师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宽容,不过要是谁敢用鲜艳耀眼的颜色还是会有麻烦的。
学校通常对学生的时间观念要求很严。迟到绝不是件小事情,不是喊一声报告就完了。迟到的学生下午放学的时候会被留下来关禁闭,哪怕是因为父母送孩子上学路上堵车迟到了,也不能原谅,因此很多孩子年纪轻轻就很有时间观念。
另外,上课期间不许离开学校。美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开放式的,没有校门,附近常常有不少商店,咖啡馆等等。哪怕是中午吃饭时间,学生也不得离开校园一步,否则抓到了会被关禁闭,禁闭被关的次数多了,就会被停课,而这些都是会进入学生档案的,将来会影响到申请大学。不许学生离开校园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万一出了什么事,学校难脱干系。
还有一点,不许带手机和随身听到校园。当然,会有学生悄悄地放在书包里,如果一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就会被没收,怕是要等上几天才能返还。
不过,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除了因为很多私校教学质量高以外,也因为他们接受较为严格的管教,孩子随时被人敲打着,免去家长的一些烦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去美国私高留学是个比较锻炼人的事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作者:萍老师图:Taku Bannai来源:萍语文 ID:dypyuwen清晨上班,前面有一对母子,是一位年轻妈妈送儿子上幼儿园。这位妈妈边走边念叨:“宝贝你怎么不听话,书包这么重,妈妈帮你背一下不好吗?”故事简单,情节明了,这又是一位包办妈妈吧!我见那孩子并没有卸下书包的意思,一脸倔强地朝向走,为他点十二个赞!目送他们远去,我又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未来,这个孩子还有多少自由生长的机会,将会被妈妈以爱的名义代劳?有一天,孩子幼儿园的园长跟我聊天,说幼儿园放学时,所有家长的第一个肢体动作,不是与孩子拥抱问好,而是先把书包撂到自己身上。她感慨,这个习惯性的标准动作令人担忧,因为它会掐掉孩子心中刚刚萌芽的责任意识。这让我想起在香港旺角看到的另一种场景——一群三四岁的幼儿在晨雾中排队上车,每个孩子都背着一个大书包,一手拎水壶一手撑伞&&我想,教育绝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中的事儿,肩膀上的教育同样润物无声,我们应该允许孩子背负他们可以承担的重量。一位在日本为女儿陪读的妈妈曾写过一篇网文,聊的也是一个背书包的故事。她说,每当她把女儿的书包摘下来放进车筐里时,孩子的同学就会义正辞言地告诫她:“自己的书包自己背,不要麻烦你的妈妈!” 小小书包,背与不背,已经成为一件关乎荣辱的事。看来,我们既要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也不可否认,小日本的启蒙教育里,有一种精神比我们更坚韧!这样的民族,即便小如弹丸,应该也不会轻易卸下荣誉和使命吧!中国父母总是爱心泛滥,历数为孩子代劳的那些感人事迹,背书包还只是入门级别,我就见过一个富爸爸买了个房车接送孩子,直接把“上学路上”也给省了!有的孩子,就这样退化为养尊处优的金丝雀,他们从未想过总有一天要独自跋山涉水。书包固然重,但它已经是人生征途中最轻最轻的负荷了,生命中还有许多不可承受之重。如果你的孩子连书包也不背,忽一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他还能背什么?有这么一个小趣事:一位母亲受不了邻里女人们的炫耀,向自己的女儿抱怨,同样是在北京,人家的女儿每个月都能给寄回来多少多少钱,你都工作这么久了,我却一直没能指望上你。女儿硬气地回应母亲道,你想让我去干她们女儿干的那种事,我不干;如果你想要那么一个女儿,那你自己再生一个,养大了让她将来接活去,给你寄钱。用这个小八卦,是想说,孝顺母亲有各自的方法,因了个人境遇状况的不同,总会有些差异,甚至各有苦楚;但一定都不是靠朋友圈那么说一说,就能信心满满地把自己归类到孝顺子女行列,当然,这又分明高估了他们的举动,通常他们的做法,不是在朋友圈说一说,而是内容不用看,光就标题瞟上一眼,合乎我的孝顺心意,随手一转发,大功已告成。就连这篇文章,也难逃这种命运。合乎一些人的心意,所以就会转发,究竟内容讲了什么,反而是不那么重要了。大概,朋友圈,就是这么一个网民在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会变得更孝顺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石成金的魔术棒,又或者该是叫做过滤网吧。年轻人也不读书,为什么还那么快活?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相对年轻人,年级大的人才会更容易感觉到不读书导致的输入缺乏。在年轻人中,具体来说主要指在校的学生或是刚毕业3年以内的工作者,则更少有机会能体验出来这种感觉。反而,现实中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年轻人正因为不读书,才过得特别快活,反而是那些读书的年轻人显得沉闷,生活毫无乐趣的样子。为什么年轻人不读书还能过得那么快活?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和前面说的输入输出的道理其实还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在过去那些年里的输入太多,所以就这么净输出的方式来工作,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而是感觉会得心应手。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整个社会对年轻人普遍持特别包容的态度。有一句话说的是“大学毕业等于零”,这话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着不小的伤害,但对于所有的过来人来说,却又基本认同这是一个事实,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对一个年轻人的期望,也就是“你什么都不会做”,因此对于找工作者最看重的自然不是业已拥有的工作能力,而是看他的态度、看他的潜力。因为有了这层对年轻人期望上的宽松要求,他们就不必把工作做得多么“符合要求”,所以工作做得很自由,而自由是做一份工作最美好的状态,也是创造力发挥的天然优势,在自由中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发挥和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机械化的工厂里,欢迎的是听话的工人和熟练工,而不是那些“有想法”的人;同时,在创新要求很高和需要敏锐反应能力的工作行当里,充斥着有活力的年轻人身影,等一个年轻人老了以后不再有活力时很容易就被“淘汰”掉。年轻人不读书却能够持续输出,靠的正是他们的年轻资本。年轻的资本是有限的,因此年轻人当珍惜,当善用。 林丹和赵雅淇,是私下合谋男欢女爱之事。不管他们是逢场作戏还是假戏真做还是情深深雨蒙蒙,他和她自己心里最清楚怎么回事,他和她也最享受整个过程。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也。唯一的不和谐,在于被曝光。曝光者的职业和信仰,就在做这样的事,也算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和谐的升级版,在于被曝光后,他和她的隐私事,没法再隐私地进行下去,而是被迫拿到明面上去做一个“了结”,要么公开表示继续,要么公开表示结束。现在的结果是,选择了公开表示结束。 这是我们听到的来自林丹的声音。甚至我们在听到林丹的声音之后,一个配合林丹声音的谢杏芳的声音。但是,我们却悲哀地发现,赵雅淇在这个最需要发出声音的重要场合,失声了。 赵雅淇的表态其实非常重要。这个社会其实应该给予她更多的发声机会。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和她的事,应该需要林丹和赵雅淇分别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前写过一篇文,标题起得特别俗气,但放在这里还算比较妥当。标题叫做“精子思维阻碍女性的解放”。是的,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我们特别自觉地把男人当作中心去思考问题,毫不在乎地忽略事件中女人的存在。这种做法无益于我们看到事情真实面貌,尤其不利于我们成熟地看待整件事。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听到赵雅淇发出的声音,并且像传播林丹的声音那样传播赵雅淇的声音,就像传播谢杏芳的声音那样传播赵雅淇的声音。类似的,我们应该听到,并且传播姚笛的声音;我们应该听到,并且传播莱温斯基的声音。 有些相似的道理,我们也应该听到,并传播谢杏芳的声音。但需要特别清晰指出的是,我们要听到谢杏芳发出的自己的声音,而不仅仅是作为林丹声音的一种辅助的谢杏芳的声音。也许,这两种声音本来是混合在一起的,但我们在听到这个声音时,需要抱持着一颗理解的心,去分辨出其中谢杏芳作为一个女人的自己的声音。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img2.cache.netease.com/f2e/wap/common/images/weixinfixed1200low.jpg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更新于& 18:36
小学生把书包扔进垃圾桶谎称被抢劫!引出&沉重&话题,95%温州家长表示扎心了9月4日开学第一天,永嘉的小学生小伟(化名),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上学路上,由于不想上学,又嫌书包太重,一气之下将书包扔进垃圾桶,并回家谎称遭到抢劫&&最终民警揭开真相,从垃圾桶内找回了重重的书包。正值开学季,小学生沉重的书包和瘦弱的身躯,再次成为家长们牵挂的焦点,小学生书包到底重不重?有多重?今日,记者做了调查问卷,并在城南小学花柳塘校区等4所小学门口对书包进行现场称重,结果显示小学生的书包确实是重:书包最重的超9公斤,平均超5公斤。&案例:开学首日小学生将书包扔进垃圾桶 9月4日7时许,永嘉黄田派出所接到一位女士报警,称自己的儿子小伟在上学路上被抢,书包被抢走,人也差点被掳走。随后民警展开了调查。但民警汪海洪查阅了周边的监控,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情况,所以初步判定可能是小朋友说了谎话。经过民警耐心的沟通后,小伟终于说出实情。原来,在黄田一所小学读六年级的小伟第一天上学产生了厌学情绪。他需要背着沉重的书包步行20分钟到学校,一路上拖着沉重的步伐,越想越气,他就将所有的怨气撒在了书包上。路过一个垃圾桶时,他便把整个书包扔了进去,然后回家编出了这么一个谎言告诉父母。&之后,在民警的鼓励下,小伟带着民警将扔进垃圾桶的书包找了回来。路上,民警和小伟进行了沟通,并对他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回到派出所后,民警及时跟孩子父母进行了沟通。调查:百名家长95%认为书包过重&一个书包引发的&悬案&就此解开,但是书包的问题始终牵挂着家长们的心。9月7日,关于小学生书包重量的问题,记者在学校门口现场和几个学生家长群内,对市区100位小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题为:1.你觉得孩子目前的书包有没有过重?2.接送孩子时,你会不会帮孩子背书包减负?根据100位参与调查的反馈来看,问题1的调查结果,其中95%的学生家长认为书包过重,超过孩子自身的负荷能力。仅有个别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书包重量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问题2的调查结果则是80%的家长表示,会在接送孩子时帮孩子背书包减轻他们的压力。也有20%的家长认为,虽然书包重,但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会帮孩子背书包,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陈女士一直有帮女儿背书包,&书包很重,一二年级个子太小,书包太重,对他们的脊柱发育不好,任何事情不能以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而市民高女士是觉得重却不帮忙的代表:&重也得自己背啊,作业难做难道我也帮忙做吗?自己的事情当然要自己承担。&
现场:最重超9公斤,平均超5公斤&9月7日下午3时许,记者走访了城南小学花柳塘校区和府学巷校区、建设小学五马校区和广场路小学广场校区等4所小学,随机抽取了各年级学生的共25个书包进行了重量检测。&&&数据显示,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书包重量为4.19公斤,一名四年级学生的书包为5.7公斤,两名五年级学生的书包重量分别为7.42公斤和6.9公斤,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书包重量甚至达到了9公斤。汤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六年级,她表示孩子一年级的书包就接近10斤,&孩子就像在背大米!&记者打开了四年级学生小詹重达6.48公斤的书包,发现书包中装了13本书。除了语、数、英、科学等常规课本外,还有两本辅导资料、试卷、文件夹、练习册、字典等,当然笔袋、水杯、纸巾也是不可缺少的上学物件。&这还不是最重的呢,周一的书最多,整个肩膀都要不好了。&小詹背着书包说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学生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会不时弓着腰背书包。一名六年级学生背着书包走在回家路上,男孩看上去比较壮实,但硕大的书包压在肩上引人注目,记者用弹簧秤称了称,这个大书包竟然重达9.1公斤,记者用一只手很难彻底提起。在现场,记者发现许多同学都选择了拉杆式书包,在地上拖着走减轻负担。一位刚接到女儿放学的父亲表示早上书包更重,水壶里灌满了水、作业本也还未上交,所以购买了拉杆书包。但是拉杆书包的重量可能装得更多,称重结果普遍较重。记者也从一些市区小学了解到,因为太重、有安全隐患等缘故,目前许多小学已经禁止学生使用拉杆书包。医生:长期负重将影响骨骼肌肉生长发育&9月7日下午,就在记者采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吴龙溪时,他刚从学校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接回来:&女儿刚才从学校见到我就把书包扔给了我,第一句话就是&书包重死了,我背不动!&,我大概拎了下书包重量在10斤上下,而我女儿的体重才40斤,她从教室到校门口这点距离已经让她吃不消。&
吴龙溪表示,虽然目前没有一个定论,但是作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单独背着超过体重25%重量的书包,这压力是太大了。&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骼和肌肉都十分薄弱,一旦外部压力超过承受力,还要维持住这个状态,就需要从身体其他部位借力来代偿,这就让身体处于一个不健康和不正常的状态,长期负重积累会导致孩子含胸、弯腰、驼背等病症,甚至会导致脊柱侧弯和盆骨旋移等疾病。&今年,他的科室曾经对市区一所小学96名学生进行过脊柱的健康调查,发现竟然有近30名孩子有诸如脊柱侧弯等各种脊柱疾病,发病率接近3成。&曾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来我的科室治疗颈椎和脊柱疾病,我发现他背过来的书包比我女儿的还要重,我一个成年人拿在手上都感觉到吃力,更别说是学生了。&吴龙溪表示,学生中脊柱疾病主要是由不良的学习姿势引起,但是和长期超负荷负重也有一定的关系。支招:只带每日必须课本,不常用课本留教室&在9月7日的采访中,有的家长也支招:如购买轻便减压书包、精简整理书包只带必须用品等建议。
有一些家长认为,一本书的重量有时候都超过1斤,每天能少带一本就减轻了很多重量。9月7日,在城南小学府学巷校区门口,一位六年级学生家长潘女士告诉记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意识到书包重量问题,于是每天根据课程表内容,对书包进行精简,从而达到减负的目的,她表示自己坚持了6年时间:&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对书包进行大整理,虽然麻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准备了2个书包,一个书包放学校,另一个书包来回背:&将不用的书本留在教室里,将要带回家做的作业和书本带回家,这样能有效地减轻负担,女儿的书包我从来没有帮她背过。&
但是有时候会临时调课,而且书本留在教室会丢失。&我们班基本没有同学会把书放在教室抽屉里,&城南小学五年级的戚同学表示,同学都担心书本放在学校会丢失,他们宁愿选择都带回家。
而针对这个问题,市民张女士则表示,目前许多学校教室里都购买了保险柜,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将不常用的书本放在保险柜中则能有效避免书本丢失这个问题。温州商报
显示方式:
TA共获得:
评分共:6 条
共获得金币 2
发表于 07:25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8:59
我儿子二年级昨天我拿了下书包,真的重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44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一切过去了 是否重新开始?
发表于 09:57
记得有一次开学发新书,新书包背回家路上肩带就断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0:02
重点不应该是小孩撒了个大谎吗,怎么跑到书包重量上去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1 条
发表于 11:21
学校规定书本不准留教室。哪像我们小时候,不上的书都放在教室的抽屉里,每天只带要用的书,都不用背书包。
TA共获得:
评分共:4 条
爱是一门很深地功课,眼泪和挫败是我们交的学费
发表于 11:43
我们家小朋友,喜欢上学,还不让我们帮着背书,要自己背,不过她也说书包太重。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2:19
中国的应试教育目前的情况就这样,谁也无法改变啊,就只能吐吐槽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不介意孤独,比爱你舒服、
发表于 15:56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欢迎您到《早知道版块和口水乐园》来发贴!
发表于 16:11
引用:1学会管理自己的书包,没有必要的就不用带回家――不要因为怕丢就带家现在的学校 超BT 书本不许留桌里 就为了看起来整洁& 真的很无语 不像之前我们 回家带需要做作业的书等课本就好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6:48
引用:1我孩子学校反而叫我们放学校的呀!我同事的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说了,不准把书和别的东西放在学校,一定要拿回家
与本帖相关的人: 展开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爱是一门很深地功课,眼泪和挫败是我们交的学费
发表于 08:07
引用:1学校规定书本不准留教室。哪像我们小时候,不上的书都放在教室的抽屉里,每天只带要用的书,都不用背书包。那就把不用的书放家里,第二天要上什么课用什么书,就带那几本,其他的不带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40
引用:1我孩子学校反而叫我们放学校的呀!引用:2我同事的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说了,不准把书和别的东西放在学校,一定要拿回家那可能每个学校不同,我们是把书都放学校的,每天回家就带几本主课书和作业,放学校的好处就是不用背来背去,也不怕学校临时调课。可能有些学校是让放家里的,每次带当天上课的书去学校,但是遇到调课就麻烦了,有些家长还得给送书去。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41
引用:1学校规定书本不准留教室。哪像我们小时候,不上的书都放在教室的抽屉里,每天只带要用的书,都不用背书包。引用:2那就把不用的书放家里,第二天要上什么课用什么书,就带那几本,其他的不带你说的很对,反正我是没见过每天把所有书背来背去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42
引用:1学会管理自己的书包,没有必要的就不用带回家――不要因为怕丢就带家引用:2现在的学校 超BT 书本不许留桌里 就为了看起来整洁& 真的很无语 不像之前我们 回家带需要做作业的书等课本就好了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我们学校就是你说的后一种。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6:34
书都放家里,每天按课程表自己整理需要用的书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0:40
引用:1我孩子学校反而叫我们放学校的呀!引用:2我同事的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说了,不准把书和别的东西放在学校,一定要拿回家引用:3那可能每个学校不同,我们是把书都放学校的,每天回家就带几本主课书和作业,放学校的好处就是不用背来背去,也不怕学校临时调课。可能有些学校是让放家里的,每次带当天上课的书去学校,但是遇到调课就麻烦了,有些...
同桌一起看好了呀,为什么要送书呢?有时候孩子也是惯出来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爱是一门很深地功课,眼泪和挫败是我们交的学费
发表于 09:48
学校会临时调课,没带书的小朋友会被扣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3:08
引用:1我孩子学校反而叫我们放学校的呀!引用:2我同事的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说了,不准把书和别的东西放在学校,一定要拿回家引用:3那可能每个学校不同,我们是把书都放学校的,每天回家就带几本主课书和作业,放学校的好处就是不用背来背去,也不怕学校临时调课。可能有些学校是让放家里的,每次带当天上课的书去学校,但是遇到调课就麻烦了,有些...
引用:4同桌一起看好了呀,为什么要送书呢?有时候孩子也是惯出来的。呵呵~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告知:中间1个楼层(1#)被屏蔽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19楼百事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学路上背书包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