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初中文化报什么经济管理可以报读吗,我21了,15岁就没有读书了,现在想提升自己的能力

除特别注明外,作品版权归上传方所有和负责。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

  最近,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掌门人韦清文谈到2017年国庆节隆重开业的黑五类产业园区“民国小镇”这一文商项目时,动情地说:“我从1984年8月创业至今,企业从100平方米简陋的厂房到现在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容州黑五类产业园;从仅有企业发祥地容县单一的食品产业,到现在分布在全国的食品、物流、房地产三足鼎立的产业群,大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势!”是的,“黑五类”事业既是广西民营企业硬实力的辉煌,更是软实力的展现!

  1龙头起舞练“软功”

  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是领导能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管理也是如此,正所谓龙头起舞才能带动龙身龙尾,领导带头才能促进企业强劲崛起。黑五类食品集团3位负责人不离不散、精诚团结,30多年如一日“拧成一股绳”带领团队发展“黑五类”事业。他们是如何培育企业软实力的呢?

  创办企业之初,3位负责人学历都不高。李汉朝是中专生,李汉荣和韦清文都是初中生,用他们的话说,在科技知识突飞猛进的时代,他们只能算文盲或半文盲。但他们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断充电充实自我,立志做时代的弄潮儿。

  黑五类食品集团董事长韦清文人生经历十分丰富,14岁初中毕业就开始闯荡社会,20岁刚出头便有了办厂创业的想法。他联合李汉朝、李汉荣一起合作,不怕失败,愈战愈勇,3年办了3个厂,终于在1984年办食品厂获得了成功。在屡闯屡败直至成功的过程中,韦清文深感自己“浑身刀没有一把利”,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欲望。机会来了,1986年他作为“广西振兴八桂青年突击手”参加共青团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全国青年厂长培训班”学习,这是韦清文首进大学殿堂,他激动地说,“我作为‘泥腿子’能进国家重点大学学习,三生有幸,荣誉只代表过去,学习才能创造未来。”于是他在就读期间,如饥似渴学习管理知识,并努力探索科技奥秘,成为班上的“读书狂”。

  韦清文学习劲头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到郑州大学、海南大学相关专业培训班学习,捧回了一个又一个文凭,夯实了食品专业特别是“黑色食品”专业知识,为拓展“黑色食品”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韦清文不但在大学进行专业学习深造,还不断从书报、电脑网络甚至社会交际中获取新知识。他学习十分刻苦,从来不午休,数十年如一日,利用中午有限的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去求知,甚至通过亲朋好友的言论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韦清文勤思好学,他的知识面很广。上世纪90年代,他就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被称为“黑色食品之父”,成为全国著名的企业家,还两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李汉朝、李汉荣两位创始人也一道跟进,成为企业优秀管理人才。

  3位创始人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加上他们追求卓越,有伟大的抱负、坚强的信念和诚信笃实的好品性,产生了“1+1+1>3”的效应,企业领导能力的软实力在全国民企中名列前茅,加上团队的雄起,企业一次次攻坚克难。

  二、“雄起”的团队

  “黑五类”事业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营销生产和文化建设。在韦清文统率下,3位负责人共同带领各支团队“雄起”。

  当前黑五类食品集团营销团队十分强劲。销售总部驻地南宁,全国共计有10家分公司、48个区域办事处、28个中转仓、2000多个大卖场以及成千上万个终端市场。营销是企业的重头戏,韦清文亲力亲为,常抓不懈。他的营销故事不胜枚举。

  1984年4月14日,黑五类食品集团发生质量事故,经整改后,该集团把该天定为内部“质量耻辱日”。每年这一天,企业都要进行例行反思教育。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李汉朝代表3位负责人给企业全体职工写了一封要确保质量安全的公开信,在产品质量方面时时敲响警钟,使企业自此之后再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优质品牌食品源于科技的先进和创新。黑五类食品集团科研队伍一直重视科技创新。早在1998年,该集团就投资500万元建起技术研发中心,2000年后再投资3000万元办起国内领先的黑芝麻研发中心,并开办全国唯一的黑芝麻博物馆,产品研发获省级以上荣誉100多项。《黑色食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利用》研究项目更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切都使黑五类食品集团30多年来产销劲吹“黑旋风”。

  文化团队建设亦是3位负责人常抓不懈的工作。文化兴,企业旺;文化强,企业强。黑五类食品集团先后组织起南方歌舞团、读书会、求知阁、诗社、救援队、教育基金会、博物馆、阅览室、慈善机构甚至“魔鬼特训营”等,并创办《南方黑芝麻》双月刊作为集团报,出版多本集团专著,定期出版《南方诗潮》书刊。30多年来,该集团为提升员工文化水平投资约1000万元,救灾赈灾投入数千万元,支持教育的项目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实施,捐资助学资金从2006年起逐年落实增加从不间断。企业员工均引以为豪,社会各界更是赞扬有加。

  2010年5月,黑五类食品集团诗社成立,企业内掀起了诗词创作热潮。2012年该集团诗社还被评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并获得表彰。

  有哲学家说过,“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反作用于实践。”硬实力与软实力是相辅相成的,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黑五类食品集团在实践活动中创新了理论,延伸了软实力。

  黑五类食品集团创业以来使用的“南方”商标越来越知名,前后多次获国内外大奖,2002年2月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广西较早获此殊荣的品牌,成为全国公认的名牌,也是国内较早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南方牌产品成为黑色食品全国领先品牌、糊类食品领先品牌,品牌无形资产评估超10亿元。

  2009年11月2日,《广西日报》头版头条编发了有关黑五类食品集团的长篇报道《激情励志圆“三梦”》,并配发评论,把该集团25年发展实践总结出来的“三梦”上升为“黑色食品”生产的理论。

  韦清文营销策略五花八门,最精彩的莫过于《攻占大上海》一文,该文2004年获全国征文评比特等奖,同时被编入《中国MBA经典案例》一书,成为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科书中的一个案例。

  2004年黑五类食品集团开始兴办物流业。韦清文在摸索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物流业的经验被记者采访写入《开拓物流新天地》一文,《广西日报》在2009年6月17日刊发,该经验被广西物流行业广泛接受。

  《黑色食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利用》是黑五类食品集团2000年后投入的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指导黑芝麻食品生产的技术支撑,是开发“黑色食品”的理论依据。

  2012年,由黑五类食品集团发起成立的广西中国-东盟黑芝麻产业协会,聘请全国10名食品行业科技专家为顾问,并创办了全国唯一的《黑芝麻产业》双月刊,成为黑芝麻食品专家的言论平台,也是体现黑芝麻产业软实力的著名专刊。

  黑五类食品集团南方诗社虽不直接服务于企业经营,但诗社可帮助员工陶冶情操,鼓舞员工斗志,是软实力有效组成部分。100多名员工写诗填词十分热烈,自2010年诗社成立以来,每期集团报都有一整版诗词专刊。诗社还结集出版了多期《南方诗潮》专著。

  2两次“借脑”迈大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咨询”自古有之。咨询业的特点是提供智力型服务,所以常被人们称为“头脑产业”,请咨询专家咨询也被称为“借脑”。农民出身的韦清文敢于“借脑”,善于“借脑”,是率先用咨询促企业迈大步发展的企业家。

  黑五类食品集团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用半年时间,聘请咨询行业的新星北京深蓝公司为该集团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开创了民营企业斥资百万元聘请咨询公司进行管理咨询促进整改的先河。北京深蓝公司团队主力人员均具有国内外著名高校MBA以上学历,该公司有强大的知识库和广泛的信息渠道,其投入和产出比为1∶8.27。该团队介入黑五类食品集团设定的课题是:集团化管理,人力资源和黑五类特色文化。

  此次咨询确立了“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生产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超越自我,竞争取胜,追求卓越”的“南方精神”,从根源上扭转了“事事都要老板盯”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使企业转变成为“制度化管人,流程化管事”的制度化管理企业。优异的企业内部环境,为黑五类食品集团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为企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3月,第一次咨询整改结束,4月韦清文宣布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并随即实施黑芝麻产业“精品工程”和“糊类第一品牌”战略。该战略的实施有了好的成效:在全国食品工业呈现负增长的不利局面下,该集团黑五类食品的销量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韦清文自豪地说,“这简直是奇迹!”

  该集团自2011年10月开始启动第二次咨询整改,历时2年3个月,总耗资近200万元。截至2014年1月,该集团及下属控股公司基本完成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共识别出经营风险5大类共56项,绘制出流程图近700个,形成有效经营管理制度近100个。在2013年会计年度,黑五类食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更是率先全面完成内部控制建设,并顺利通过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通过此次咨询,黑五类食品集团企业经营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性、结构性、长期性优势,逐步实现“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补偿性控制”等五大动态循环的互相牵制体系。

  第二次咨询整改结束后,黑五类食品集团进一步由文化型企业向文明型企业迈进,由单一食品业发展到食品、物流、房地产业三足鼎立,产业群遍布全国。该集团可控资产由原来10多亿元发展到现在45亿元。精神文明建设更由原先救灾、慈善扩展到救灾、慈善、扶贫、办学等领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扬。

  3梦想成真“花”满园

  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黑五类食品集团有了软实力之后,选择了继续追逐梦想,直到“梦想成真花满园”。当前,容县黑五类食品集团创业时期的100平方米旧厂房还在,已被开辟为传统的教育基地;制度型管理时期占地50多亩的厂房还在,已转型为商用房地产业,并扩大为占地403亩的黑五类产业园区。园内高楼林立,即使如此,黑五类食品集团依旧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创新进取的劲头也更足了。

  黑五类产业园位于容县县城城南出口处,整个产业园区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该园区自2008年5月9日开工建设以来,到今年基本建成。连年来捷报频传,年年都有开竣工庆典,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一朵盛开的“鲜花”是“10万吨糊类产能扩建工程”,该工程占地123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是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列入新增中央投资重点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1月建成投产,该项目可使黑芝麻糊类食品实现年产10万吨,产能翻番,成为黑五类食品生产重要基地。2010年该集团再投资5亿元在江西南昌建设占地220亩、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年产能10万吨、产值15亿元的黑芝麻食品生产基地,又使黑五类食品产能再翻一番。紧接着,该集团又在江苏、湖北、深圳开建黑芝麻食品生产企业,近两年又投资1.36亿元在河南安阳、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办独资或控股的黑五类食品生产基地,使黑芝麻“花开全国”。

  在黑五类产业园内的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物流综合产业园,是黑五类食品集团倾力打造的重点产业,占地280亩,总投资3亿元。商业城已逐步建成,陆续有上千家中小企业入驻,可安排就业近万人,年创税利超亿元。商用房产业已陆续投入使用,该集团首先让利1.5亿元,优惠供应截至2010年有5年以上工龄的550名员工,让他们以优惠的价格每人获得一套商住房。

  伴随着“10万吨糊类扩建工程”投产,投资了3000万元的南方黑芝麻研发中心以及黑芝麻博物馆亦建成并投入使用。黑芝麻研发中心,主体建筑5层,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内设产品研发中心试生产线以及研发与实验检测保障、研发信息、研发成果展等5个中心。该中心可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实现规模扩大和产品升级,展示南方黑芝麻产品养生文化和研发成果。南方黑芝麻博物馆展陈面积1500平方米,作为黑五类食品集团企业文化核心基地,大大提升了“南方黑芝麻”的文化精神。

  广西黑五类大厦和两座黑五类容州宾馆是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近年来三座超20层的宏伟建筑物。黑五类大厦是容县乃至玉林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大厦集商务办公、酒店、旅游业、综合服务于一体,其第16层还开辟了专业的音乐录音厅,制作的不少节目获国内外大奖,让集团员工和当地父老乡亲也从中享受到高品位的文化大餐。

  “容州民国小镇”是黑五类产业园2017年国庆节正式开业的文商项目。项目投资2亿元,重点打造文化、商务、旅游项目,定位为4A级特色旅游景区,集旅游、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度假、购物于一体,是广西乃至桂东南富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加商业项目之一。“容州民国小镇”开业不到半年,就接待了数百个旅游团队,既为集团增加收入,又助力了地方经济发展。

  黑五类食品集团创新发展永不停步。该集团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设想。当前该集团又计划在黑五类产业园另建一座“新托马斯小镇”,配套齐全的城市综合体,让黑五类产业园成为容县、玉林乃至桂东南旅游、住宿、购物的理想园区,相信“黑五类”梦想之花会越开越灿烂,黑五类食品集团的明天会更美好!


广西县域经济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语文教改引争论,特级教师阐述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是否可行?

写在前面的话:语文教改,一直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最新的部编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古诗和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温儒敏,原北大中文系主任,“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表示:文教育的病症在哪里?就是读书太少。所以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要用考试倒逼读书等。

最近,一篇针对他的文章走火网络:《敬问温儒敏:你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写信的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世和,他质疑温儒敏:

你主编的“部编本”教材,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是否有悖于“仁者爱人”的儒者情怀以及春风化雨的中国人文主义精神?面对教改愈改而学生负担愈重的现实,你是否觉得千方百计为孩子减负才是教改的第一要务,怎么还是一味给孩子“下猛药”、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

这场“争论”引起了曾为特级语文教师、曾多年任职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关注。在黄老师看来,这场讨论关系到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值得细细考量。为此,从四十多年语文教育感悟出发,写下这篇文章,阐述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十分精彩,推荐给大家!

用读书取代“刷题”极有意义,而且现实可行

如果仔细分想想,在上面这段表述里,有三个问题要弄清楚。

第一个问题:学生负担重是不是因为读书多?毫无疑义。如今恐怕稍有良知的教师和家长都不会否认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之重。早出晚归,睡眠不足,无暇户外活动……

这些确是实情。但造成这种负担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读书太多?

第二个问题,阅读量少是不是现实?程院长也同意学生的阅读量少。只不过强调他们“读书少”的原因并非“沉迷网络”,而是“课业太重”。

我同意程的意见,“沉迷网络”的孩子毕竟不是主流。而且网络也不是洪水猛兽。“课业太重”才是普遍的现象。

但不管什么原因,“读书少”的事实是毋庸否认的。“读书少”与“课业重”并存,正说明负担重的原因是课业,而与读书无关。

第三个问题,如果学生负担已然很重,再“用考试倒逼读书”是不是更加重负担?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恐怕是对“负担”的本质认识有误。想当然地认为,读书多会导致加重负担。以为减负就不能增加“阅读量”。

可见,减负和增加阅读量,并不矛盾;“刷题”带来的负担,才是应该减少的!

关于减负。2008年我曾在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讲座,题为“人是怎么不见的”。其中有一小节谈及,不妨录于此:

现在媒体上把“减负”叫得整天响。教育部门有规定,谁增加学生的负担,就一票否决,不能评级。
对减负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关键在于是否让他们学得有收获,学有兴趣,有收获有兴趣自然就觉得轻松愉快。
像现在那样,为了考卷上的几分之差,不断地反复地进行低层次的操练,必然会感到烦躁,感到压力大,负担重。
而且对“负担”也不能笼统地看,不是说所有的“负担”都要减,人总是要有负担的。
读书是苦中找乐的过程。该有的负担不能减少,而不该有的无效的负担则不但要减少,而且要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辅、无穷无尽的习题等等。
有些负担要加。以语文学科为例。我认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阅读的量要增加。
有些课文看一二遍就够了,不必没完没了的探究分析,做作业,但现在的问题是,常常无中生有,要求学生把课文里没有的东西讲出来,还硬要编成古怪的习题,美其名曰提高分析能力。
同学们为了做习题,便去买大量的教辅材料,对对答案,发现与自己做的完全不同,于是更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如此恶性循环,那才是真正加重负担!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教师为了不撞枪口而表面上不得不减少课时,一方面又为了提高所谓的成绩拼命在加班加点,并且号召学生们去补课去“家教”。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减负成绩下去了,校长那儿也是一票否决。这种政策叫逼良为娼。

重读十年前的这段话,我的心还是很痛!当年还没有 “刷题”这些词,现在是愈演愈烈了,堂而皇之地提倡“刷题”,张贴广告上门“家教”,敲锣打鼓地开办“辅导”机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刷题”能力。

本来,教育是慢的事业,急不得。有一所美国中学老师告诉我,他们的校训是三个字“慢慢来”!

学习是一件艰苦并且快乐着的事,常能听到学生说一句话:“我不怕苦,只怕苦得没意义”。

负担要减轻,关键是要有兴趣,有收获,有成就感幸福感。

最近我带学生追寻东坡足迹,虽然一路在“游”,“学”的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但学生都很兴奋,情不自禁地谈体会,有两句特别令我动容:

“不知怎么我现在非常喜欢背书,一背书就开心”,“我喜欢上了写诗,遇到什么就想写,停不下来”。

可见,只要有兴趣有成就,读书背书写诗作文都不是负担。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学生的潜力无穷,关键在引导。你引导他读书,他就读书,你引导他刷题,他就刷题。

如今的现实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刷题。上课刷,回家刷,假期刷。什么叫刷题,就是一遍又一遍地低层次的重复,为了成为考试的熟练工,去揣摩去迎合命题者意图!

这种被动的、机械的、无趣的劳动,剥夺了自由地阅读主动地思考的空间和乐趣,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怎么能不感到“亚历山大”!

可见,“刷题”,才是负担沉重的祸首。

既然,负担是由“刷题”造成,只要“刷题”的现状不改变,“减负”便是一句空话。

怎么改变?与其“减负”,倒不如“换负”来得现实。以有益之负担,取代无益之负担。

换言之,就是用读书取代“刷题”。我理解,这正是温教授的这次改革的初衷,这是一个现实可行,也是极有意义的目标。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太重要了。简单地说,上学就是为了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不会读书等于没上学。

刷题与阅读的根本差别,在于刷题是迎合揣摩,是被动学习,仅仅为了分数,为了考试;而阅读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是为了丰富和提升自我,传承积累优秀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自有神。读书是多多益善的。谁的书读得多,谁的内涵就丰富。这是常识。

用现代词语说,阅读是“输入”。所以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质”才能上去,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一味应试做题,不但不能提升素养,相反会破坏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生的语感。

刷题,很枯燥、很累人。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除了几篇可怜的文章和毫无价值的教辅,什么都没有。更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没有培养阅读的习惯,没有具备阅读的能力。

有一位教师告诉我,他的一位学生,买了一百本教参教辅作文范本,苦读三年,结果还是“没考好”。这是何等悲哀!

当然,光读也不行,还要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巩固和考查学习的成果,就要做习题。

本来适当地做习题,是需要的。但两者关系,读书是本,习题是末,习题不能代替阅读。

可是现在竟然本末倒置,不但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发展到“刷题”一统天下的程度。

程院长担心“将书目弄得越来越多,让孩子们望而生畏,不但收不到良好效果,反而败坏孩子们阅读胃口”。所以,他反对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

背诵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真正的精读。通过背诵,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有的一辈子不忘怀。

如果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效率反而低下。犹太人提倡一种学习方法叫做“生吞之功”,这与我们传统的学习方法“吟诵之功”异曲同工。

以我五十多年在中学语文教育一线的经验而言,背下72篇经典,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那远比支离破碎的“阅读分析”“知识点讲解”具有操作性,而且更能让学生努力就有所得,找到成就感。

在具体操作上,程院长则提出要给语文教学范围定一个边界,这个意见是中肯合理的。

其实到底读多少,读什么,哪些要背下来,哪些非读不可,哪些凭你的兴趣自己去读去背,都是可以好好商量的。

温教授提出的数量和篇目未必对。程院长提出“二十四本”,也未必切合实际。

中小学二十四个学期,刚好一学期一本,似乎足够合理,足够理性。然而事实上真正操作起来,并不是这样匀速。

过去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的教改,一本《红楼梦》读几年,照样效果不错。如果是泛读,有能力的孩子,十二年里读上一百本又何妨?

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规定”,要慎之又慎!还是因人因校而异为好。

语文课本,严格地说是“杂志”。现在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这是一大进步。

我在多年前曾提出“读一本书,熟悉一个人”的建议,就是针对“碎尸万段”、浮光掠影的阅读而言。当时应者寥寥,现在提到议事日程来了,确实是件好事。

温教授倡导,将哲学、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内容都放入学习范围,这种“大语文”“大阅读”,很重要,这与过去为了解决几个知识点的语文学习截然不同。

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理解深刻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高了。

民国时期,从来没有人把文史哲分开的。民国时期是那么困难,但是教育是成功的。学生的人文基础打得多么扎实,培养出多少精英。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除了读万卷书,还要走万里路。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们出去走走,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触摸大自然,触摸历史,使读的书活起来。这比关在屋子里整天刷题,不知要好多少!

在我看来,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们获得享受幸福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

课堂讲授,习题作文,整本书阅读,研究性学习,文化行走,乃至应试,都不能背离这个目的。

要求读书,多多益善,学生不愿怎么办?家长不肯怎么办?教师不会怎么办?只有“倒逼”!

“倒逼”这个词很有意思,它的内涵是引导、促使,逼迫。

考试是指挥棒,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总是在倒逼。要么倒逼刷题,要么倒逼读书。总之,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是考、教、学,自然的关系。

考试就是倒逼。你不情愿也不行,那就叫说一不二的指挥棒!要么你像李白那样不参加考试! 或者你像柳永那样“浅酌低唱”“且去填词”。

帝制时代,是用八股“倒逼”考生读“四书”,读天下书。虽然僵化,还在读书。

现在的考试是倒逼学生刷题。说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其实是“善刷题者”得天下。那种语文习题,不是语文,是伪语文!反语文!

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读书的风气何其难!只能“逼”!

“逼”学生读书还不算太难,他们很听老师的话。

“逼”家长就不容易,他们更功利。

过去我在复旦附中教高中,逼学生读书,孩子们感到语文那么有趣那么重要,便主动地读书思考。

如今我在复旦五浦汇做校长,这里的学生整体也很优秀。可我不止一次地听家长们抱怨孩子“不爱学习,只喜欢看闲书”“成绩下降了,看那么多闲书有什么用?”把“学习”与“看书”对立起来。

看似荒谬,却有道理,因为多读书者,未必占优势。在竞争压力下,“提高分数”是首选,“读书”要为提高分数服务。

“逼”教师更不容易。让学生刷刷题多方便!反正答案在我手里,他们刷好题。我只要打个勾或者打个叉就完事了,谁都能当。

有人以为降低考试难度,就有时间读书了。于是大呼要降低要求,这也许有道理。但只要指挥棒方向不变,难度再低,负担照样可以很重。照样可以在低层面上工业化地刷题,学生更是苦不堪言。

有一位电视台的朋友告诉我,她孩子的老师教训她的女儿说:“你总是不听话,自说自话地写作文。不套题,写得再好也不给你高分,因为你养成自己发挥的习惯,考试时就比不过人家。”

不过,不要过分责怪那位老师,这也都是“逼”出来的。

既然,你可以用指挥棒倒逼亿万孩子刷题套题,那么,我也可以倒逼他们读书!

温教授的改革就是想拨转指挥棒,使其导向读书,改变考试内容和形式,使揣摩、迎合、套路置于无用之地。当然,改革是一件极其严密极其烦难的事,必须极其慎重。

二十五年前,我在上海《文汇报》“教育园地”发过一篇小文章,就是谈“怎么逼”。

题为“语文应该考什么?”提出了考“三个多少两个怎么样”,即 “读了多少,背了多少,理解多少,文章写得怎么样,字写得怎么样。”

当时有人质问我,这样的考法,是不重视分析能力判断力,不重视想象力创造能力。

我说我没有不重视这些能力。分析判断想象创造太重要了,没有分析判断,怎么辨别是非?没有了想象创造,社会怎么进步?那比背几十篇文章读几本书重要得多!为什么不考?问题是,怎么考?

不是什么重要就能考什么的。道德品质重要,你用书面答题考得出吗?在目前情况下,直接考分析判断创造想象,结果会陷入上面所说的揣摩迎合的泥潭。

君不见三十多年来语文考卷不是充斥着分析题判断题吗?这样的考法能提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吗?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吗?

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考他的积累,理解和表达。通过考这些,逼孩子们读书,思考,表达,苦练。这才能考出真水平,这才能引导他们读书。

因为这样的考,来不得半点作假。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让你投机取巧,不让你混蒙拐骗,你再刷题也没用!只好老老实实地去读,去背,去理解,去思考,去写,去练!

可以想象一个读过几十本书,背出几百首诗几十篇文章的孩子,他的语文水平会差?!

我到今天仍然坚持二十多年前的观点。

我再说一遍,分析判断想象创造不是不重要,但是在考试中就很难直接考,因为他没有标准答案。而且一不小心,就滑入“教育专制主义”泥坑。

任何一种测试都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必须考量信度、效度、区分度,也就是要做到“考得到”“考得准”。

如今的语文考试恰恰是犯了“客观题不客观,主观题太主观”的错误。

所谓“客观题不客观,主观题太主观。”就是指今天我们的试卷中那些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是非题等客观题,它的标准答案其实是不标准不客观的。

比如对苏东坡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书上大多说写出东坡的豁达,但是我却读出了东坡的“伤感”。到底谁对对?没有标准答案。

相反,对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题,评判时又太主观。

比如,为什么一定要说李白是怀才不遇才算对,而分析李白不适合做官就错了呢?既然是主观题,为什么不容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呢?

作文也是如此。以审题符合不符合我命题者的主观意图为标准,一旦你谈的问题不对我的胃口,你的思想与我的思想不保持一致,那么,即使你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也得不到好分数。

这是多少年来无数学生 “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教训!可怜我们的命题人至今不悟,或知而不改。现在各地“辅导班”“补习班”如雨后之蘑菇,漫山遍野,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那种“不标准的标准化试题”,如果指挥棒指向广泛读书了,这样的乱象就会少得多。

中国的教育不是没有辉煌的时候。距离我们不远的民国时期,就是一个群星闪耀,大师辈出的年代。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民国的语文教学重自读,重背诵,重串讲,重自悟,重数量,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那时的学生,见识广博,思想开放,研究能力强,很少受“标准答案”的困扰。简言之,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自悟。那时候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教法”,其效果非今日可望其项背。

当然,时代在前进,我们不拒绝在信息时代教法的变革:大数据,微课程,情景切入,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掌握学习资源前题下的课堂变革。

这些顺应时代变化的做法,只要立足语文课堂需求,只要立足学生思维需求,都可以而且应该尝试。

改变了教什么,还要改变怎么教。

最近都在提倡整本书阅读,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我们还是原封不动地按照原来方法喋喋不休地去分析,是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

学生是爱读书的,72篇不成问题,二十四本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挑哪些书,以及如何把这些书列为教材,教师怎么组织学生读。

教无定法,有心的优秀语文教师,只要你让学生愿意读,组织大家一起读,就是有效指导。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让我们知道您的想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文化报什么经济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