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要参加德国游学夏令营费用,有必要额外买美亚保险吗?

暑假孩子要参加游学夏令营,有必要额外买美亚保险吗?_百度知道
暑假孩子要参加游学夏令营,有必要额外买美亚保险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匿名用户知道合伙人
个人感觉有必要哦,美亚保险里的个人责任险、慰问探访费用补偿还有医药费补偿等,还是很有用哒。尤其是小孩子独自出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更需要保障全面一些的保险。虽然,我们肯定都不希望有什么意外发生,但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Ahrenzhang知道合伙人
Ahrenzhang
擅长:暂未定制
出于转移风险考虑,夏令营一般会统一购买团体保险。但由于预算限制,夏令营购买的团体保险大多为基础保障险,保障项目有限、保额低,真正遭遇事故,不一定完全够用。所以,建议入营前先详细研究一下夏令营搭售的保险项目,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额外购买美亚保险作为补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放暑假了,请不要带孩子去旅行!让万千父母反思的好文
以“长见识”的名义绑架了家庭
经济水平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渴望,让儿童旅行变成热门。
各种“去哪儿”火爆,各种驴啊、牛啊的层出不穷,从每个周末的公园游,到五一、十一的国内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游学、夏令营,旅行费用,已经继择校费用、兴趣班费用之后,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钱杀手。
在“长见识”的背后暗流涌动的是消费层次的较量:
你带不带孩子出去玩?
你带到哪里去玩?
你们住什么酒店?
孩子的玩伴都去过哪里?
你们买什么礼物回来给老师同学?
这一个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被描述?
放假前后,在妈妈们接孩子放学的聚点,在办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饭的时候,在你跟邻居家长碰面的寒暄里,聊的都是“放假你们去哪啊?”
这一句话背后,体现的不是你的教育观念,而是你有钱有闲吗?你玩得起吗?
不管你是真心想带孩子出去“长见识”,还是比较心做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的经济实力如何,你都被卷入这阵风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见到了,不等于长了见识
城市化生活带来了玩伴匮乏、自然接触匮乏,电子设备和大型游乐场泛滥,为弥补这一缺失,我们选择带孩子出行。
可是我们带孩子去香港、去韩国,去马尔代夫,去欧美,现在还推出了最适合带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
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从你家门口商场里的小游乐场,带到了一个更大的游乐场,从一个城市的海洋公园,带到另一个城市的动物园、海洋公园……
“见到没见过的”和“长了见识”不能划等号。
昂贵的投入,带来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见识增长,“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在“好环境”中得到熏陶,到现代却逐步演变成对“物质繁荣”的嘘唏感叹。
在这些更豪华,更现代的环境中,得到的多是享乐与消费,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旅行,而不去审视什么样的旅行,最后结果就是,大家拿钱给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做贡献。
为享乐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也许你会说,我带孩子去的都是户外,不是高级场所,那么下面一段是说给你听的。
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
“在旅途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思考别人为什么活,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旅途所见与内心所遇结合起来,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
这是有些人所谓旅行的意义,这其中更多是想当然的“我认为”和“我以为”。
小孩子,不管她到哪,她最想去的还是游乐场玩,那么多名胜古迹她不在乎,不感兴趣,于是大人硬要她看,还硬要她看出点什么,实在可恨可笑。
一个孩子,也许乐意对着马路牙子发呆一上午,而不在意是中国的马路牙子还是外国的,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探索过程。
孩子到底能从中看到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样,所以,所有大人以为的旅行目的,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当你真正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我为什么存在”的时候,你才对自己和别人要“怎么活着”感兴趣,才有探索的欲望,甚至有人到了成年,不也是浑浑噩噩无目的的活着。
为什么把那些,孩子十几岁要跟同龄人结伴而行的地方,在小时候就由你带着他去呢?等到他大了,想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看到你们曾经在各个景点照的照片,你觉得他还有兴趣再去一次吗?
这时候,我们带孩子转遍全世界的结果,不是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长的夙愿。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旅行,是的,儿童不要这样的旅行。
这跟你让他去学钢琴,让他考好成绩有什么不同的高级之处吗?
行万里路长见识,长了见识以后呢,为了孩子的竞争力更强,然后找个好工作,有一个你认为意义上的好生活,这与孩子的幸福有一毛钱关系吗?
当今的教育,就像这发疯的儿童旅行一样,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不及思索的用一件错事去弥补另一件错事。
没有欲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旅行对孩子的意义取决旅行对父母的意义
我们希望孩子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至于他长大以后,是不是闭关狭隘,取决于你对旅行的兴趣和行动。
我们带着孩子出去,全是围着孩子转,不停地告诉孩子看,你从中看到了吗?
这就跟兴趣班是一样的,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家长,培养不出有艺术情趣的孩子,孩子学的是父母,你先去行万里路,注意,不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才行万里路,而是因为你自己对旅行感兴趣。你能做到吗?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装到笼子,带到野生动物园的经历,笼子外那些悠闲的动物,是如何看我们呢?
其实,很多旅行无处不在牢笼之中,我们经常自欺欺人的为旅行而旅行,你真的从中体会到了你讲的那些意义吗?
对旅行没有热爱的父母,不如不要带孩子去!
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不在酒店和景点里
不管走到哪,我们住的是标准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门票套着小门票的景点,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连锁快餐店里解决。
难道在名胜古迹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吗?
等我们离开的那一刻,我们于这个新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生活,还是一片陌生,或者说是根本没有过融入和接触。
简单的参观游览,拿回来的一堆照片,那不是真正的旅行。
你一定要在某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当地人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除了身体的疲惫和人云亦云的感受,哪里会有对生活、对生命的观察和思考?
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个家庭互换,让孩子坐上当地的公交车,去当地的集市,你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村里那条小河蹚水,让她坐在门口的老树下打盹,让她交到几个当地的小朋友……
这段经历给她带来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她经历的,都不是人为制造的,都是不卖票的真实生活……
走马观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那怎么办?
以上旅行,坚决提倡孩子不要去,那是不是就不要带孩子出去了?天天在家观察马路牙子?
当你明白旅行与否可以不畏压力,不为炫耀;
当你明白享乐主义盛行之下的变味旅行;
当你不去给孩子安排不适合他的旅行,剥夺他的体验;
当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对旅行的热爱;
当你真正找到观察生活之源头。
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了。
当她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滚,抓虫子,渴望跟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时候,我不会只为满足自己,痴迷于带着她长途劳顿;
当他长到足够大一点,允许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伙伴的假期,一起去经历这个世界;
当她在一篇《望天门山》读过之后,对我说:我也想去天门山看看的时候,我会带她去;
当我在坚持户外活动,她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会让她跟着去;
当我有机缘,真的在给她设计生活经历的时候。
是的,这才是起点。
不是只有做飞机出门才叫旅行;没有思考与欲望在先,不会有所谓的新发现;没有榜样,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劳;
“孩子要旅行”已经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强调之后,更是浩浩荡大势所趋。不明所以,不得始终,儿童不要去旅行。
只是期望父母们不要“人云亦云”地带孩子去,给孩子留些体验,做她这个年龄该做的、想做的事情。
让她带你进群吧
本期编辑 | 呦呦妈
内容来源 | 综合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妈妈的夏校攻略:赴美3个夏令营 孩子收获了啥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暑假来临,许多家长都为孩子报了夏令营项目,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夏令营,出行之前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篇文章是国际学校家长圈以前的一位家长投稿,虽然是2015年,但对参加美国夏令营的国际学校的家长来说,依然适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微信公众号:Razkids
作者:双妈
临近2015暑假,诸多眼馋我们母女3人2014年美国夏令营两月的行动派们纷纷来取经,讨教DIY米国之行的攻略。整整两个月的美国生活,给我和女儿都留下了太多欢乐和美好的回忆。除了驻扎好友家,期间我还独自去了New York City,带着两家到波士顿小住,吃龙虾看鲸鱼,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逐渐有了一些心得,胆子也慢慢大了。
所以,我想“攻略”谈不上,分享不在大小,就把我们的经历和心得整理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
2013年10月
美国旅行签证和往返机票
流程走了一遍就发现其实一点也不难。从2013年10月份中旬,家有二小提醒我们可以开始订机票了,我就开始琢磨起签证的问题到25号面签顺利通过,不到2周的时间。
首先到“申请美国签证”的网站(http://www.ustraveldocs.com/cn_zh/index.html?firstTime=No)注册账号,了解旅游签证的类型为B2,有效期为一年(当时还没有十年),一年内多次往返。在线填写DS160表格,上传我和女儿的签证照片。再申请面签,女儿10岁,所以可以作为我的同行免面签。
面签的柜台类似于银行的现金业务柜台,隔着透明玻璃板,柜面上有一个凹进去的小抽屉,上面是一块可以推拉的盖板,连整张A4纸都没法完整地放进去,更别提文件夹了。我遇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女签证官,递上护照,她开始用英语发问:
——你什么工作?目前没有上班。
——老公做什么?日本公司职员。
——他是日本人吗?不是,是中国人。(心里纳闷:日本公司工作的就是日本人吗?!)
——去美国干什么呢?过暑假,参加美国的夏令营。
——你们全家一起去吗?不是,我和双胞胎女儿,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去。
——之前去过哪里旅游?去年暑假去了香港,今年暑假在日本。
就是这样,在网上填表、付款、预约面签。面签当天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寄存包、排队、过安检、按指纹、轮到面签,顺利拿到一年多次往返。据说上海的通过率一直比较高,还有,如果之前有海外的旅行经历更容易过。我们之前连续两个暑假的日本和香港之行或许帮了大忙。
面签一过就可以定机票了。当然,先订机票再办签证也是可以的,只是稍稍冒一点签证能否通过的风险而已。我们当时主要参考了2个网站:www.flychina.com和www.expedia.com.hk,输入时间、出发地和目的地就有航班和价格。10月28日在 flychina下单,1大2小飞芝加哥再转机,往返含税价折合人民币25000左右。机票定的越早价格越便宜,转机也少。所以,准备工作还是要趁早啊!
夏令营筛选和报名
日,朋友告诉大家当地一所颇受欢迎的私校夏令营课程已经出来,可以在线报名了。一些热门的课程很快会被抢光,大家可以看起来了。事不宜迟,当天晚上九点多我们全家都开始上网,下载课程介绍,帮女儿翻译和介绍。
这个夏令营以两周为一个Session,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一天选5门课,孩子们走班上自己选的5门课。经过微信群里大家的商量,我们在网上先报了4周2个session,从6月30日——7月11日为第1个session,选了LEAPFrog Newspaper/Ceramics/Crime Lab/Cake Decorading/Golf,第2个Sesseion选了SetConstruction/Origami/WackyScience/Tennis/Puzzled&Game Grazed,信用卡网上直接支付。
第2个报的夏令营是YMCA的overnight camp。据说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夏令营之一。这个网站在国内被屏蔽,必须翻墙才能浏览,幸得微信群内技术大拿指点,发了几个翻墙的小软件才上去。可一看,适合我们的时间段都要排waiting list,只能等明年早点报名了。没想到,好友直接致电夏令营的负责人,好说歹说争取了3个回国前一周的大女孩名额,8月17日——22日,费用近1000刀每人。我得到消息赶紧上网报名,录入信用卡信息,等待3个工作日内扣定金保留名额。3天内得到扣款通知,再去选Skill Class。看看我们都选了些什么课:outdoorlivingskills, Farm and Animal care, Outdoor cooking, Sailing, Fishing, Archery,Canoeing,Woodworking, Improve and Theater, Water World10个项目。营地再根据孩子们的选项优先顺序安排4项。这么多户外活动,连我自己都心痒痒~
有个离住处比较近的Science Museum 7月28日到8月1日有个camp,我女儿属于3年级到6年级的班级,是乐高主题,这就成了我们报的第3个夏令营。第2个孩子还能享受9折优惠,真不错。
8周的行程6周已经在出发前落实好,另剩两周灵活机动。前两个夏令营是我自己上网报名,感觉他们的网站做得非常专业和细致,填写基本信息、选课、上传照片、T-Shirt size和扣款账号等等一应俱全,整个过程也都很顺利。期间,有过2次与Albany 的Email联络。第一次是咨询是否需要自备网球拍和高尔夫球具,第二次是5月末的自动扣款失败,我恢复额度后请他们安排再次扣款,都在隔天就得到了回复,响应非常迅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整整两个月不在家,除了旅行准备,还得安顿好家里的大小事务。6月份进入各种杂事准备阶段~
1、拆洗家里所有窗帘和空调过滤网,以备双爸随时启用空调;
2、申请了双爸全球支付信用卡的附属卡,在美国消费时可以折算成人民币入账,并且免收外汇兑换手续费,方便和双爸的主卡一并还款;
3、换美金:琢磨了旅行支票、西联汇款和网银境外汇款,发现手续费奇高,无奈放弃,随身携带现金入关,美国海关规定每个家庭可携带1万美金入关,无需申报,超过1万需要申报;
4、购买海外旅行保险:我们比较了美亚的万国游踪境外旅行保障计划和平安的境外险,虽然平安的绝对金额低,但是美亚保障范围广,条款清晰,又费了不少口舌,帮大家争取了8折团购价,比平安贵不了多少,但性价比超高,果断下单;虽然后来也没用上,不过保险就是这样,还是买个安心和万全之策,和几万块钱的旅行费用相比,几百块钱的保险费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钱啦~
5、衣物准备:根据当地天气酌情准备;
6、安置双爸:安排阿姨每周打扫一次;早餐成品塞满冰箱;充值2张交通卡备用(每张100元,万一丢了金额也不大);交代卫生卷纸等常用物品放置位置;教他怎么用洗衣机、挂熨机、电饭煲;如何给花草下肥料、网银转账以及如何用16升的小烤箱把超市的吐司片加工成自己爱吃的蒜蓉吐司;留下信箱钥匙;告知美国地址和联系电话;下载和试用SKYPE,可实践证明微信视频更好用~
7、联系班主任,返校请假并安排暑假作业;
8、扫描护照、签证和预防接种证,U盘随身带,并上传网盘备份;打印核对航班信息,打印各夏令营的课程表和体检表、报名表等表单;
9、手机充值并开通国际漫游业务,咨询使用方法:卡内余额200元以上,短信接收免费,发送0.39元一条,拨打和接听电话0.99元每分钟;注意事项,关闭蜂窝移动;到美国后自动搜索或者手动搜索ATT/TMOBILE运营商,这两家都是中国移动的合作商;
10、草拟购物清单:一听说你要去美国旅游,准保有一帮亲朋好友托你买这个带那个,认了吧,老老实实一样样记下来,别忘了下单前再拍张照让TA确认,免得买错了东西吃力不讨好。美国的物价真是无语了,连我这么没购物欲的人都给女儿、老公和自己买了一大堆Tommy的衣服回来,用国内一双的价格(还声称是优惠价)试探性地给老公买了两双Clarks的皮鞋。“奢侈品”卖白菜价,以至于我回国后都不习惯了,在Levi’s专柜被一条裤子1000多的价格惊得合不拢嘴:“这在美国不就是二三十刀嘛!?”
6月26日-29日
启程、到达和安顿
6月30日-7月25日
4周高大上的“城堡学校”夏令营
被孩子们爱称为“城堡学校”的是当地最有名的私立学校。有多气派,看看照片就知道了,高大雄伟的校舍,风景如画的校园,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看一眼就深深爱上它,更别提名目繁多的课程和活动,热情、亲切、和蔼的老师们第2天就能叫着每个孩子的名字:Good Morning!
“城堡学校”首日报到
6月30日是入营第一天,所有的家长们都陪着孩子们去报到。我陪着女儿办好入学手续,挂上写着名字和一天5门课程名称的胸卡,目送她们消失在绿草如茵的室外操场上一群活力十足的孩子中。此后,她们总喜欢早点去学校,玩手工编绳或者桌面游戏,还常提起中午的自助餐有多好吃。她们是如此适应和喜欢美国的生活,多少让我有点意外和欣喜。
连续4周的周一至周五,我6:30起床做好早餐,叫女儿们起床吃饭,再目送她们出门。扣除超市采购日用生鲜水果之外,白天大人们可以外出Shopping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趁着每次去奥特莱斯或者购物中心的机会,大家总是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孩子们除了白天的夏令营晚上定期还有外教英语课、YMCA会所游泳、周四晚图书馆表演等等,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临睡前的Quiet time是阅读时间,女儿们有了一份赚零花钱的工作,辅导低年级的弟弟们阅读英文原版书。
教会State Park聚餐+探访YMCA营地
久闻美国基督教盛行,没想到赴美参加的第一次华人集体活动就是教会聚餐。
这是当地华人组织的教会,欢迎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会友以及所有华人朋友们参加。除了每周小范围的分享活动以外,每月还有一次规模较大的聚餐活动。
到达第二天,我们连时差都还没倒过来就幸运地赶上了当月在State Park BBQ区举办的大活动。教会成员们自告奋勇带水果、餐点或者BBQ之类,自我介绍、唱圣歌、过生日、聚餐、聊天、钓鱼、远足等等,初来乍到华人见到这么多故乡同胞还是很有亲切感的,也能得到不少当地有用的生活信息。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我们老老小小一行人白吃白玩,真是有点过意不去。这天,我们结识了隔壁华人邻居和女儿小E。她比我女儿小一岁,生长在美国,就读当地公立学校。父母在家讲中文,还经常过来找小伙伴一起玩。
返程途中,顺路去探访Open Day中的YMCA营地,现场看看营地的住宿和活动设施。
营地紧靠Lake George, 风景宜人,设施齐全,小木屋里几张木制双层床,床垫之类一概没有。因为暂未开营,满是尘土,很久没人住的样子。当时并没有其他很特别的感手,后来,看过教会住宿营地后才比较出来——哦,原来这个条件已经算好啦!
美国独立日+爬山BBQ
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全国统一的国庆假期,城堡学校放假,我们到附近的小镇Saratoga一日游。
上午观看独立日游行庆典,顺带小逛国会公园,下午驱车游维多利亚式的温泉胜地Saratoga Springs。
纽约州萨拉托加Saratoga,“萨拉托加”的地名来自印第安语,意思是“河边的山岗”。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如今,这个历史名城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度假胜地。绿树成荫的街道和古老优雅的老维多利亚区,门廊摆动摇曳,花园充满着丰富多彩的动植物。每年8月开始的世界级赛马,著名的艺术表演和天然温泉水疗,外加13个高尔夫球场,10个博物馆,充满历史的战场,精品店,古董,餐馆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维持秩序的骑警
第一次看到骑警,Wow,那个威武和帅气无以言表!反正我看到骑警就走不动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哈哈~
暂且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好好享受美国小镇清新的空气、浓密的森林和那份简单和安宁的生活。
攀岩馆和州政府+GE Kids Day
这个市区室内的攀岩馆也是历次美国夏令营游学的保留项目,孩子们极爱在窄得仅容一人爬行的“山洞”中摸黑探险的惊险和刺激。除了钻洞,还有攀岩。我们从下午入场一直到6点下班时间,工作人员很耐心和nice地等我们离开,孩子们也过足了瘾,尽兴而归。随后,顺便看一眼州政府,俯览市区景色。
水上乐园+小木屋
Water Safari是美国东部最大的水上乐园,游客以当地老美为主。第一天3点后入园,第二天还能免费再次入园,真是贴心。更重要的是,没有国内的“人山人海”和“下饺子”,更没有等得不耐烦的长龙,除了个别热门项目,等个五分钟就能轮上。这才是真正的玩啊!
水上乐园,喜欢的项目玩了一次又一次。夜宿小木屋,我和女儿们一起经历的又一个第一次。据说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今年的行程中安排了3天2晚,足见孩子们有多喜欢。
提问:请问如何联系当地的夏令营?自己联系还是找中介呢?
我在文中提到过,因为有多年当地生活和夏令营的经验,所以我们都是直接联系学校报名,并没有找中介。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到底是“自由行”还是“团队游”呢?我觉得这取决于3点:语言、你手边已有的资源和你能花多少时间来准备。
第一,如果你不能直接浏览英文网站、和当地人进行语言沟通的话,就不要考虑自由行。比如双爸懂日语,所以我们去日本也是自由行,但我因为不会日语,加上日本人英语极差,我就提不起兴趣再去第二次。所以,对于不懂日语的朋友我总是建议他们团队游,虽然不够自由,但好过“鸡对鸭讲”,走错路,找不到地方等等的折磨。
网上报名需要看课程介绍、填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兴趣、保险、过敏史等等)、办理信用卡付款等一系列流程,语言不通怎么行呢?!
第二,你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了解程度。因为我从来没去过美国,所以即使语言和准备时间不是问题,这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单独带着孩子自由行2个月。
第三,夏令营报名、订机票、订酒店、看攻略和景点介绍哪个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啊~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您就对照着这3点自己权衡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科技馆夏令营的意外惊喜
7月28日-8月1日
原以为针对3-6年级孩子的乐高课程(3-6年级)无非就是搭搭乐高积木,没想到美国的乐高课程已经开始创作一些非静态有机械结构的作品,课上采用的Mindstorm EV3涉及了机械、结构和简单的编程,难怪女儿们回来说老师Balabala说了一大通没怎么听懂,面露难色,不过免费的午餐还是很好吃的,主食、水果、牛奶和小零食一样不少。想想一周的课程名都报了,也难也就一周时间,只能鼓励女儿们加油:今天是第一天刚接触,不熟悉很正常的嘛,或许明天就能听懂更多啦;如果明天再有不懂的举手问老师,因为你们是"外国人"老师一定会理解你们,耐心讲解,不用太担心。
好在女儿们善于随遇而安,后面几天也就这么过了。周末,Uncle Gary发现女儿们的照片出现在类似于新闻晨报的地方报头版,兴奋地拿着报纸来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国内的亲友看到微信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双爸美滋滋地:“咱老马家扬名米国啦!”哈哈,真是意外的惊喜啊。
简单生活的快乐
8月3日——7日
这个创办了67年的老牌夏令营在国内一定会被归为“吃苦”或者“体验贫困地区生活”的夏令营:板条搭建的宿舍、透明有机玻璃窗和卷帘门、简陋的手工活动室和操场,只有当年修葺一新的游泳池还不错。虽然提前踩点的朋友早有介绍,我陪着女儿们报到的当天还是对美国竟然还有这样条件的夏令营感到吃惊,当然费用也低得惊人,包食宿180刀每周,负担每个营员的生活成本都不够,得到了当地热心人士的捐助和无偿的奉献。
设施虽然陈旧简陋,但接触下来工作人员都非常友善好客,参加过历届夏令营的家长们也都说孩子们非常喜欢,二三十人的小规模,辅导员更容易照顾到每个孩子,而我们也希望她们在这样的小团体中能交些当地的朋友。
由于前期付款的问题,我和负责招生的老师一直保持邮件联系,她说女儿们过得很好,只是在交新朋友方面好像没什么进展。我也理解,短短一周时间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找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好像是不容易,更何况她们俩有伴,更没有交新朋友的动力。而她们也习惯了互相为伴的生活,除非迫不得已才愿意单独行动。
一周后去接她们回家,三个女孩子(我女儿再加一个比我们大一岁同行小赵)一路大声唱着刚学会的歌曲,告诉我们有一种甜甜的桃子很好吃(是黄桃水果罐头),还有烤棉花糖;吃饭的时候拿好自己的那份往后传;读《圣经》唱圣歌的时候她们都不懂,就跟着别人混呗;她们选了音乐课作为下午的选修课,因为有Ukulele的基础,所以她们的伴奏乐器是吉他,那些和弦也不难,一学就会,也有其他的简单乐器,最后一天的演出是自弹自唱;周三hiking,运动鞋上满是泥泞;晚上露营老师们直接钻睡袋躺草地上,营员们下面有防水垫......看着她们喋喋不休地说着这一周的生活,我也庆幸当初选择尝试的决定,简单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败坏她们的兴致,依然乐在其中,体会到简单生活的乐趣。离开上海,历经十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远渡重洋,不就是体会异国他乡的各种生活嘛!
如今,我们每天回家都能看到Karen亲手做的木门牌。
理想中的美国城市——波士顿
8月11日——15日
马塞诸塞州的波士顿紧邻纽约州,又有灰狗长途车直达,城市紧凑,公共交通便利。于是,我们母女3人和小赵祖孙俩2家合租了一家市内酒店的双人房,到波士顿小住4晚5天——大龙虾吃到扶墙,水陆两用的鸭子船游览全城,哈佛和MIT名校探访,科技馆免费入场畅游,出海看鲸鱼加照顾晕船的妈妈,哈哈~这孩子们怎么越来越能干啦!?
波士顿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由17世纪30年代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最早创建。清教徒的道德规范在波士顿塑造了一个极端稳定、结构良好的社会。例如,美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波士顿拉丁学校(1635年),和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1636年)都在波士顿建立不久由清教徒创立。 直到今天,努力工作、道德正直、重视教育仍然是波士顿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被誉为“美国雅典”——在波士顿大都会区拥有超过100所大学,超过25万名大学生在此接受教育。
灰狗(www.greyhound.com网上订票)长途汽车出站便是耳熟能详的中国城。“天下为公”的牌匾附近,中国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聊天,城内餐饮、茶点、首饰、纪念品商店等等一应俱全,看上去有点像90年代的老上海。据说,New York City的中国城更加脏乱。诚然,生活便利是这里最大的好处,如果衣食住行都在这个区域的话简直就和在国内一样。
出了中国城开始找地铁,我们幸运地遇到了在波士顿的第一位好心人——一位来美十多年的香港人,带着我们一起坐通往酒店方向的绿线地铁。第二位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黑人公交车女司机,我们去水族馆出海看鲸鱼时坐错车,她仔细地写下我们需要坐的每一班地铁、什么方向,让我感动万分;正巧,车上的另两名乘客和我们同坐第一辆地铁,他们热心地把我们送到转乘地铁的站台才离开。所以,和New York City相比,波士顿问路的效率更高,走在大街上的大部分是当地人或者留学生,游客以参观哈佛和MIT等名校的游学团为主,像我们这样自由行的散客实属少数。
The Midtown Hotel酒店(地址:220 Huntington Ave,244刀每晚,不包早餐,有游泳池)位于绿线Prudential Center和Symphony两个站点之间,两边步行各5分钟左右,游览车Duck Boat站点步行10分钟内,餐饮、出行都很方便,大名鼎鼎的Fine Arts Museum也在附近。入住当晚,我在YELP上查到附近有家吃大龙虾的餐厅评价极高,于是慕名而去。果然,工作日晚上都座无虚席,都是Local,来对地方了!每人点了一份推荐的大龙虾套餐,Karen还说要牛排,好,那就龙虾和牛排的Combo,竟也没留意价格。后来,四处张望才发现一份龙虾就要40多刀,不禁懊悔起来——我们仨这一顿就100多刀啊!再等到大龙虾上桌,明白了——分量超大,西式做法香浓而不腻,绝对物超所值!不过,这个量确实远超预期,只能吃到扶墙再打包,随后几天再没有胃口吃龙虾。后来,年末我和双爸去新西兰旅行,也没有吃到做得这么好的西式龙虾,又怀念起波士顿。我们阴差阳错误打误撞,才没有因为价格而错过了难得的美食。对了,顺便提一下Legal Sea Food 17刀的蟹肉卷,一个大大的蟹肉卷加薯条和色拉,Best Buy!
带着孩子一定要去体验乘坐水陆两用的鸭子船游览波士顿全城和查尔斯河。开船的司机各个能说会唱,从我们一上船开始整整两个多小时,不断介绍着城市和沿途景点,不时穿插搞笑故事和欢快的歌曲,还在查尔斯河上让自告奋勇的孩子当一会“小船长”。据说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乘客们的小费,为了博得喝彩他们使劲浑身解数。事实上,当我塞上小费时是发自内心的感谢“Thank you, I had a good time.” They deserve the tips.
如果您不晕船的话,推荐您坐船出海看鲸鱼。虽然港口也有那种温文尔雅的Cruise,类似于浦江游览之类的观光,但和出海看鲸鱼相比简直是小儿科。你一定要坐着双层船远远地驶向大海深处,让疾驰而来的凉风吹乱一头长发,再静静等待鲸鱼喷涌而出的漂亮水花,那拍溅而起的巨浪,转身潜入水底的优雅身姿,以及从来没经历过的“晕船”。是的,我想上船的每个人都自认为是“不晕船”的,至少我自己是这样,从来没有晕船晕车的记录。刚开出港口船还比较平稳,越往外海浪越发高耸,船就像游乐场的过山车那样直上直下,连身体里的五脏六腑都好像跟着摇摆起来。3个孩子和我都开始有点不舒服,她们趴在桌上休息,我脸色苍白,胃里难受得想吐,找船员要了2个呕吐袋,嚼着他们送的Ginger Chew一种生姜制作的软糖,浑身无力地瘫坐在船尾的露天甲板山。同样经不住大风大浪的颠簸,已经有好几位乘客开始呕吐。哦,这晕船真是难受啊,幸亏没吃午饭胃里没多少东西,要不然吐得更狼狈。女儿们的反应比我小很多,她们不时来嘘寒问暖,帮我扔呕吐袋,再问工作人员要袋子和姜糖。当妈妈不再是她们可以依靠的后盾而需要她们照顾的时候,她们反而长大和坚强了,顿时倍感欣慰。开到观鲸点,她们听到讲解员说几点钟方向出现鲸鱼就兴奋地跑过去抓拍,还给我看她们拍到的视频。我坐在船舱里隔着玻璃窗瞄到几次完美的甩尾,又一路迷迷糊糊地睡回去。呵呵,说来惭愧,这就是我花了40多刀看鲸鱼,基本上就是晕船的历险。
参观哈佛和MIT就不细说了,网上一搜一大把。我们坐地铁去的,在哈佛著名的铜像下和国内的游学团抢着留影,后来大家索性就两边同时站人,各自注意取好景拍张照就算到此一游了。MIT没有围墙,出了地铁站就是校区,正赶上午餐时间,我们就在教学楼的Cafe解决,提前吃了一回MIT的食堂。
那天参观完学校,我们去了波士顿科技馆(Museum of Science,Boston www.mos.org)。办卡的时候把今年去夏令营的孩子都加上去了,所以我就冒充她,带着3个孩子免费入场,玩了整整一个下午。动物展览区有动物标本,还能闻到栖息地的臭味,摸一摸它们的皮毛和不同形状的爪子。在另一个生活展示区,看到了孵化中的鸡蛋和刚出壳的小鸡,解刨中的牛眼睛,每个人带一条手环可以记录下测量项目的数据,比如你的血压、心跳、步长、足弓的高度等等,孩子们直到完成所有项目才善罢甘休。此外,还有好几个馆连门都没进呢。所以,如果有时间科技馆应该多去几次。
除此之外,在4晚5天的时间内我们还匆忙地沿着自由之路走遍了波士顿的历史景点,昆西市场看看街头艺人的杂耍,到艺术馆太早只得在门口拍照留念。。。。。还有肯尼迪纪念馆、儿童博物馆、Eric Carle绘本艺术馆等等都没来得及去。波士顿去这座大小适中、交通便利、热情友善和文化浓郁的城市值得住上整整一个暑假,给孩子报Day Camp,周末畅游各种场馆,一定会过得开心又有意义。
所以,如果您的美国之行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那么波士顿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眼里,它除了贵——暑假游学团的高峰推高了房价,是您带孩子去体验美国城市生活和学习的首选。
放飞YMCA住宿夏令营
8月17日——23日
从波士顿一回家就忙着洗衣服,为周末即将开始的YMCA住宿夏令营准备。
YMCA全称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最早成立于1844年的英国,1851年传到美国后逐渐从单纯以宗教活动为号召的青年职工团体,发展成以“德、智、体、群”四育为宗旨的社会活动机构,致力于青少年体育、户外运动和野外生存技能的培养,遍布全美各地,家喻户晓。
这个住宿营地位于Lake George湖畔,四周森林密布,郁郁葱葱。自然环境和教会夏令营差不多,硬件就好了很多,小木屋宽敞明亮,当然价格也是前者的5倍。我和女儿们找到宿舍安顿下来,她们铺好床,放好生活用品,坐在床上等着室友到齐后一起去游泳测试,Local的孩子们以极其随意的口吻和极快的语速说笑着。我跟两位辅导员打声招呼后去小赵的宿舍串门,回来正听到Karen结结巴巴地自我介绍着,不禁心头一酸——她们连话都插不上,会被冷落吗?她们会难过吗?而我作为母亲还能帮她们再做些什么吗?
我敲门进去,跟辅导员商量完周五我们需要提前来接的时间和地点,特地解释了我们来自中国,她们的英语没有当地的孩子那么好,但她们非常希望在这里have fun and make new friends。和女儿们简单告别,告诉她们周五中 午1点来接,再去尼亚加拉大瀑布玩。
回家路上,心里一阵阵酸楚:孩子,妈妈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接下来这一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全靠你们自己了!纵有千般不舍,她们迟早也要独自外出闯荡,哪是我能保护一辈子的。
这一周,我独自去New York City旅行,享受一个人独处的随意和宁静。看腻了高楼大厦和嘈杂的人群,这个类似于上海的超级大都市没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花了整整一天逛大都会博物馆,着迷于梵高、莫奈等印象派色彩绚丽的杰作;拜访世界顶尖的教育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幻想自己是否有出国求学的那天;911纪念馆已然成了熙熙攘攘的旅游景点,不由感慨: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珍惜自己活着的每一天。
终于到周五,忐忑不安地去接她们。事实证明,还是当妈的太多虑了,她们一脸兴奋和快乐,附赠又一个惊喜——她们俩被寝室的两位辅导员一致推荐为优秀营员。从女儿点点滴滴的描述,比如教美国孩子讲中文、其他营员缺席时她们自告奋勇帮忙收拾餐桌等事情中我隐约猜测,是她们热心、善良和随和的性格弥补了语言的障碍,得到了同龄人和辅导员们的欢迎和喜爱。哎,不得不承认,“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人父母的放手了,孩子才能展翅飞翔。
Happy Ending:Niagara Fall
8月23日-24日
世界三大瀑布之首的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我们和小赵两家接上孩子一路往北,驱车5个多小时到达驻地,正赶上周五晚10:00加拿大岸边烟花表演,于是当晚赏夜景,第二天上午参加了两个必玩项目:Cave of the Winds 和 Maid of the Mist。简单来说一个是我们自己站在较小的瀑布下方,另一个则乘坐游船靠近水势最宏大的那段瀑布。虽然穿着雨衣,当我们无限接近瀑布时,那飞流而下溅起的水珠扑面而来,几乎睁不开眼睛,脸上头发上都淋得湿透。若非亲身经历,很难想象尼亚加拉瀑布如此气势磅礴,真的大开眼界。返程时专门找了buffalo wings当地有名的鸡翅外带,两家边吃边聊边休息,有说有笑,辛苦了开车的小赵爸爸。
就此,尼亚加拉大瀑布2日游为我们的2014美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理行囊,满载着欢声笑语和美好的回忆回到温暖的家,回到独守2个月空房的双爸身边。离家再远,外面的世界再精彩,而最温暖的那个地方一定是——家,有爱有爱人的地方。
洋洋洒洒,终于写完了我们的2014夏令营游记。各位看官,希望您和我一样经历了一段愉快的美国之行。
感谢作者双妈的授权!谢谢您分享给我们这么棒的故事!
作者:双妈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Razkids”
责任编辑:小雨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游学夏令营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