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公司报道后还能反悔么还能上学吗

原标题:6000学生“在家上学”,教育部真能“叫得停”吗?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教育部之所以明文“叫停”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在家学习”,是因为“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昨天,在“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新闻发布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佳佳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正在实践“在家上学”的学生数已达约6000人,并且约5万名家长表示有意尝试这一教育模式。

此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实践在家上学者的规模约为2000人。同时,“在家上学联盟”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该论坛会员已达15973人,分布于包括上海、南京、苏州等全国的44个城市。“在家上学联盟”的微信群人数也从2013年的1.7万增至2.3万。由此可见,“在家上学”发展趋势不容小觑。

事实上,“在家上学”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种学习模式。据称,“在家上学”最初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美国教育部官方已经将学校的类型分为公办、私立、教会和在家上学等4种。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在家上学的人数有177万人,而民间组织的统计大约为204万人。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家长决定子女“在家上学”?王佳佳副教授认为,今天的学校是工业化的产物,所提供的是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然而,当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这种统一的教育和多样化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矛盾。因此,一定有人会尝试以更多样的方式或者新的形式满足自己的教育需要。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是,国内学生家长对公立学校教育的质量不满意,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理念不认同。由此致使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子女“在家上学”。

调查显示,决定子女“在家上学”的家长群体具有明显的共性,一是绝大多数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二是大部分居住在大城市,80%以上是城市居民;三是有过出国、教育经历的比例非常之高,20%的“在家上学”家长是有半年以上的出国经历的,更有50%的家长有一定的教学经历。

王佳佳副教授表示,与学校教育所强调的掌握知识和通过考试相比,“在家上学”的学生家长最关注的首先是道德品质的养成。调查显示,家长对在家上学的关注重点中,“道德品质的养成”占41.79%,“人文素养的提高”占24.36%,“知识结构的掌握”占11.19%。

在课程内容上,半数接受调查的家长选择直接引进国际教材,44.78%的家长选择自主开发教材,38.06%的家长仍然选择采用学校的教材。

至于“在家上学”效果怎么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在家上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表示满意,特别是在道德品德素养方面。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是其评判教育的最主要标准。相比较而言,考试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

尽管教育部“叫停”“在家上学”,但学生家长的教育需求并非一纸文件就能改变的。在之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在家上学”的学生家长采取请假休学的方式。而教育部的《通知》也规定:“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缓学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县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

据称,中国“在家上学”的家长的教育内容主要有五种取向:学校取向、非学校化教育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取向、宗教教育取向以及儿童特长或者特殊需要取向。如此看来,“在家上学”学生家长的需求确实不是国内学校所能够满足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考啥好微信公众号:kaoshahao

你好,外来务工子女上小学一年级前几天被教育局分到的学校报道了,现在又不想去那个学校了可以吗?可以去另一所小学上吗?孩子的档案都交到教育局分到的学校了。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报道后还能反悔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