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型抑郁症抑郁症的人知不知道自己抑郁了

警惕身边的这一群人:微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微笑|患者_新浪网
警惕身边的这一群人:微笑抑郁症患者!
警惕身边的这一群人:微笑抑郁症患者!
在许多人的眼中,抑郁症患者总是一副蓬头垢面、精神萎靡的模样,但是,有一群人,他们笑着,也想自杀,这就是微笑抑郁症。就在今年6月,16岁的英国少女Maisie因抑郁症自杀,而此前的Maisie活泼美丽,直到其家人为她整理遗物,才发现一张写着“I’m fine”的手纸,但倒过来,却分明写着“help me”。这不禁让我们反思,你眼前人的快乐是否真正的快乐,你不知道,人们在灿烂的笑容背后,内心也许正经历着颠沛流离。微笑抑郁症是什么?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大多发生在身份高、学识高的成功人士中,可能是高官、企业大老板,也可能是高职技术人员,也有出现在服务阶层,例如餐厅服务员、房地产销售人员等。他们常常因为工作需要、面子需要或者礼节的需要,在工作期间保持微笑,但其实,这些人跟普罗大众一样,有苦恼、困惑、悲伤,当这些负面情绪不断在内心积蓄、压抑,就会掉进一个孤独、抑郁的无底黑洞。一直有着阳光活泼形象的男神乔任梁因抑郁自杀身亡;逗笑全世界人的“憨豆先生”长期被抑郁折磨;扮演过各种心灵导师角色的罗宾.威廉也深陷抑郁自杀的深渊……患有微笑抑郁症的人群,在人前的状态常常十分积极,笑容满面,但是,其内心所经历的孤独和痛苦无人能够理解,强颜欢笑只会使他们的痛苦和孤独更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对医生说他感到很抑郁,生命太严苛太残酷,觉得自己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感觉孤身一人。医生说,“处方很简单。今天晚上最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在城里有演出,去看看吧,应该会让你心情好起来”。这个人突然痛哭失声,说:“可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英国科学家曾经对523名喜剧演员、364名演员以及831名普通人进行研究,发现与非喜剧演员和普通人相比,喜剧演员更容易体验快乐感觉的下降,更容易产生对人类的厌恶感。对幽默的人来说,他们不仅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也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美国洛杉矶比佛利山庄临床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说:他们习惯了在他人面前笑,或者引人发笑,但不愿意去承认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一种“软弱”。患者的微笑往往并非发自其内心,相反,工作中强颜欢笑使得他们在下班后一反常态,面对家人想笑却笑不出来,这种消极的情绪很容易郁积,成为一种负担。如此,当消极情绪长期存在,而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又差,不能及时疏导和缓解,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特别是微笑抑郁症。微笑抑郁症有什么表现?不同于人们认知中的抑郁症,微笑抑郁症患者既不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反应迟钝、思维愚钝,相反地,他们在自己抑郁的心境上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1. 把微笑当做自己的保护衣心理学上将这种内心悲伤,表面却微笑的现象描述为“防御”,它是患者在面临内心的失落与痛苦时给自己穿上的一件“保护衣”。这群微笑抑郁症患者尽管内心极度痛苦与煎熬,甚至时刻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仍会表现出若无其事,还常常面带“微笑”,为了应付家人、为了应对工作、为了不放弃自己的尊严,也为了保护面子,不愿将脆弱的一面展示出来。微笑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微笑,其实是对自己低落情绪的掩饰,它能帮助自己免受他们的怀疑,掩饰内心的悲伤和羞耻感。由于社会上仍存在对抑郁症的消极看法,这会使他们害怕自己不能被人理解,不能融入群体,甚至遭到歧视。他们的内心充满抑郁症带来的“病耻感”,于是,他们选择伪装,选择“看起来很好”,通过微笑来保护自己免受旁人的怀疑,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将自己锁进了抑郁的小黑屋,放弃了走出的机会。2. 极易被周围人忽视微笑抑郁患者的风险在于,他们的不对劲很难被他人发现,甚至有时候连他自己本人也难以察觉。他们能依靠自身毅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内心呈现极度痛苦的状态,便面上也与常人无异,甚至拥有较优秀的社交能力,误导外界认为他们至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当微笑抑郁症患者出现异常行为或者自杀时,其亲属、朋友往往感到难以置信。Rita Labeaune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在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虽然他们看起来在笑,但实际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绪中挣扎。3. 微笑抑郁症对患者产生伤害微笑抑郁会让患者产生持久的情绪不良,让病人体验到一种恶劣痛苦的心境,一方面让其心情总处在悲观厌世之中,另一方面抑郁与焦虑相伴而来,使病人出现莫名其妙的精神紧张、惊恐不宁的情绪。它能让一个原本充满精力的整张人变得整天无精打采,呆若木鸡。抑郁症病人对周围一切事情都没有兴趣可言,对工作、学习没有一点热情。不仅是精神上的折磨,还会带来身体上的各种症状,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浑身乏力,甚至是涉及到各个器官不适。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导致患者自残、自杀思想行为的出现。抑郁的心境让人思想消极、悲观,总是沉浸在自我谴责、自卑之中,对前途悲观绝望。面对微笑抑郁症,该怎么做?1、自我诊断抑郁症不可怕,不过就是一场“心灵的感冒”,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微笑抑郁症属于情绪上的疾病,在专业诊断之前,我们可以首先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诊断可以通过做抑郁测试来实现,比如通过网络搜索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诊断出是否存在抑郁症,而量表的使用十分简单,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就可以进行自评。该量表以计分为原则,包括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人们在完成量表后,可通过相应的原则来计算最终得分,然后根据各分数等级,从而评定自己是否抑郁以及抑郁程度。2、调节情绪(1)内部认知调节由于认知和情绪体验息息相关,内部调节就是通过某种认知激活某种情绪体验,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总是会由于爸爸妈妈的离开而哭闹,这是父母与子女分离所引起的消极情绪,但是,大人常常会哄小孩说,爸爸妈妈离开一会儿就会来接你啦。其实,这里就是让孩子产生一种分离是短暂的认知,从而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消极情绪。(2)外部环境调节由于外部环境对于个人的情绪具有调节作用,有利的外部刺激能够帮助个体调节消极情绪,例如良好的人际交往、舒适放松的环境体验等。当处于抑郁的情绪状态下时,不妨通过艺术、音乐或者运动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充实个人的业余生活,激发个体对生活的热情,从而远离消极情绪的干扰。3、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通过自我的内部和外部调节都不能对消极情绪起到一定的调节效果,那么到专业的心理机构去寻求帮助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优化,对于精神健康也日益重视。目前,心理咨询逐渐成为一种缓解心理压力的不二选择。通过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诉,寻找支持性心理治疗,将更能准确地找出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抑郁的原因,从而找回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抑郁症离我们很远,因为好在我们没有,抑郁症又离我们很近,因为你不知道,那个面对着你微笑的活泼可爱的他或她,内心是否正经受着煎熬。抑郁症没有所谓应有的模样,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他人,都要时刻警惕。也希望正经受煎熬的患者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微笑抑郁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便也会对你微笑!…人 — 爱问知识人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微笑假面”背后的“眼泪”&你知道微笑抑郁症吗?
日15:10&&来源: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旨在鼓励人们通过微笑保持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常认为,微笑代表着快乐、幸福和希望,但对微笑抑郁症患者来说,微笑“假面”背后其实隐藏着抑郁。他们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活泼、开朗,但内心却充满了“眼泪”。那么,你对微笑抑郁症了解多少呢?
日,小学生们在进行“微笑比赛”。(杨显有/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1-。)
内心极度痛苦,表面却“云淡风轻”,到底什么是微笑抑郁症?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郭俊花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微笑抑郁症(Smiling depression)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与其他抑郁症患者相比,微笑抑郁症患者能够依靠自己的毅力控制情绪,即使内心极度痛苦,也可以表现得“云淡风轻”,甚至能够保持比较优秀的社交能力,让别人误以为其“过得很好”。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临床心理科教授邓云龙在接受《湖南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微笑抑郁症患者来说,微笑其实是一种‘防御’手段。他们虽然看起来很高兴,但内心往往遭受着极大的痛苦,情况严重时甚至有自杀倾向。”
这几类人更容易患上微笑抑郁症,你有没有“中招”?
北京回龙观医院抑郁症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牛雅娟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服务行业人员(如服务员、推销员、空姐、护士等)、职场白领等更容易患上微笑抑郁症。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总是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常常以“微笑示人”。但当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反应是巨大的,可能会从极度自信变得非常自卑,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自杀倾向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为了实现自杀的目的,也可能通过“强颜欢笑”的方式来逃避医务人员的注意。
避免患上微笑抑郁症,这四招你做到了吗?
那么,如何避免患上微笑抑郁症呢?《重庆日报》向大家提了4个建议:
1、转变思维方式,扯下微笑“假面具”。不要认为微笑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应该认识到真诚才是待人处事的“法宝”。
2、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
3、学点自我安慰和放松的技巧。比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欣赏音乐、学习书法等。
4、有意识地寻求“心理支持”。比如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可以通过与朋友谈心的方式释放压力;在心理压力过大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等。(赵鹏)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赵鹏(实习生)、张希)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为何那么“阳光”也会抑郁自杀?原来他隐藏了巨大的压力
“微笑型抑郁症”更可怕
日08:45&&来源:
原标题:“微笑型抑郁症”更可怕
9月16日晚,才28岁的影星乔任梁因患抑郁症而自杀身亡!而他,一直的形象都蛮活泼阳光的啊!
心理学专家说:一些企业家、演艺明星、官员及某些精英类人物,因社会角色的要求,容易患上“微笑型抑郁症”,看来乐呵呵的,其实是把压力潜藏起来了。这类患者都有追求完美、敏感、勤奋、要强、注重形象的特点。
这种“不向外界求助,独自在死胡同里打转”,是抑郁症发病及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您若如此,借用乔任梁主演的《死亡邮件》里的一句台词:自杀的,“下一个就是你!”
因此,抑郁了,请一定要向外界求助!
采访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杜文东
1 乔任梁因抑郁症而自杀
9月16日晚,乔任梁把塑料袋套在头上把自己活活闷死了,死前还有自残行为。
之后,经纪公司向媒体确认,乔任梁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乔任梁,2005年,参加湖南卫视金鹰之星“自由我心声”比赛,获全国冠军;2007年7月,签约橙天娱乐集团。10月,首本写真集《Klash-IMI》上海签售,销量破年2月,单曲《可爱的你》发行,在音乐电台Music Radio蝉联冠军;2012年参演电视剧《新神探联盟》;日,个人专辑《Pin.K/拼》正式发行;2013年主演年代剧《锦绣缘之华丽冒险》;2014年,主演电影《死亡邮件》等。
《陆贞传奇》2013年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后,收视率飙高,其主演乔任梁被誉为最耀眼的年轻实力之星。
人生如此光鲜亮丽,为何会抑郁自杀?
2 自杀是感到处境绝望了
公司发言人说:“黑暗和绝望一度伴随着他。”
“绝望”,会有何结果?
国外心理学专家做过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大水池的中心。小白鼠落水后,立刻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
小白鼠的鼠须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来,借此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不慌不忙地朝岸边游去。
实验者把另一只小白鼠的鼠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存在了,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
专家解释:第二只小白鼠是被“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为何抑郁症患者会自杀?
是抑郁的情绪改变了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感到处境绝望了!
乔任梁的“抑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3 误解和中伤加重了病情
日前,其好友陈乔恩在微博中痛悼:“心疼你受的那些苦!”
他受的是哪些“苦”?
其经纪人说:“过去的几年,他长期受失眠的困扰。去年在繁重的工作中,遇上外界种种对他不实的报道和中伤的言语后,他患上了抑郁症。
他的工作态度一向认真严谨,力求完美,拖着病体坚持完成已允诺的工作。但外界发出的歪曲事实和中伤他的言论报道,使他被误解,给他造成的无形压力导致病情加重,无助和绝望一度伴随着他!”
中伤在他死后也没有停止,其死讯刚传出,就有娱乐网站爆料:“乔任梁系SM(性虐)过度死亡,是性窒息!”
其经纪人愤怒痛批:“绝对没有传言中的那些事情,没有玩那些东西,网络暴力太可怕了!”
4 没有从受虐角色中抽离
乔任梁患抑郁症,还有个原因:入戏太深。
《陆贞传奇》中,乔任梁饰演一个傀儡皇帝,一个处处被虐的可怜人物。
他对此角色喜爱有加,他说:“我很享受这样的受虐角色,演出时,我要时刻提高警惕,接收到每个施虐的信号,将其内化至我的表情、内心、动作、挣扎中的每个小细节。”因此,他被观众誉为史上“最帅的受虐帝”。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有两种内心深处的恐惧或者脆弱性――“担心失去爱”、“担心无能”。这也是抑郁问题深层的两个根源。
当演员扮演的某个角色深深触动了他本来的脆弱性,他会在这个角色上体验得很充分;完成戏份后,他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抽离,从而陷入自我怀疑的打击中。
乔任梁呢?“受虐帝”的角色触动了他的脆弱性,他将其演得出神入化。回到生活中,他始终无法从角色中抽离!
同理,与戏中角色共情的观众,也要防止深陷剧情,不能自拔而患病。
5 他患的是微笑型抑郁症
在悼念他的微博里,很多明星提到:他爱笑,他一直的形象都蛮活泼阳光的,与自杀这个反差太大了,毫无预警!
心理学专家表示,心理疾病本身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隐秘性。抑郁症的核心是主观痛苦,如果没有严重到破坏社会功能,别人就很难察觉出来。因此,有些抑郁症具有“隐形”特征,如“微笑型抑郁症”。
乔任梁刚出道时是一个特别有个性的人,为了成功,他变了好多,年少时的锋芒差不多被磨平,变成乖巧的“流水线产品”了。这里面有多少痛苦?人们不知道,只看见了他的“社会角色”,看见了一个“舞台上光彩熠熠,活力四射,玩起来无拘无束的帅哥”。
再则,现在我们的社会,似乎过于推崇拥有快乐。很多人认为“快乐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能力,而不快乐是羞耻的”。这种风气容易让人不能接纳自己悲伤的一面。
乔任梁深受此风影响,他一直都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得病的事情,甚至不对父母坦白。
6 没有主动获得亲朋的支持
为何微笑型更危险?因为它让人远离“社会支持”!
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度较低,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遭遇生活事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如,多与家人、朋友交往,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倾诉与求助,有利于个体的情感的疏泄,有利于削弱生活事件带来的高度紧张,可使心身保持平衡。
对于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则有助于康复。
如大S,她就靠服药、运动,以及“姐妹们的陪伴开解”,摆脱了抑郁。她说,有抑郁症不可耻,一定要向外界求助。
乔任梁呢?因其“一直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得病”。以致陈乔恩在微博中说:你走了,我更多的是自责,我不知道你病的那么重,对不起对不起我的后知后觉,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多多的关心你……
7 诸多明星走出了抑郁
乔任梁其实也访医问药过,为何最后仍决绝地与世诀别?难道抑郁症治不好吗?
心理学专家说:抑郁症是可治愈的,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治愈率在90%以上。
很多名星都走出了抑郁的阴霾,如崔永元、周润发(曾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孙宁、周华健、张惠妹、张家辉、“憨豆先生”、杨坤、小甜甜布兰妮、妮可?基德曼等。
崔永元曾告诫患者朋友:重视病情,好好配合医生治疗,这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李兰陵)
(责编:聂丛笑、权娟)
这两天,因为本报官方微信上一则“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上下下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上至院长下至急诊科,都接到了无数咨询电话。
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都在谈论养生,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养生”旗号的保健品和机构。其实,养生既不神秘,也不复杂。中医养生只需记住8个字:“童心、蚁性、龟柔、猴行”。“我很好”的背后是“救救我”: 如何识别身边的微笑抑郁症?
她感到悲伤,却一直在笑
今年6月,英国东米德兰兹的诺丁汉郡的16岁少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周围所有人眼中,Maisie是个开朗活泼的姑娘,学习不用父母操心,笑起来没心没肺,在他人眼里,永远展露出最可爱的样子。
悲剧发生前没有人觉得她哪里不对。就在前不久,她还兴致勃勃地和一家人讨论8月希腊旅行的计划。
“我们讨论得那么开心,阳光也非常好,我们还一起去给Maisie买了墨镜,她非常喜欢,对整个夏天都充满期待。”家人说。
号的清晨,Maisie和往常一样,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着妈妈Helen做着上班前前的准备。就在妈妈出门没几走步,Maisie还探出头,对着妈妈大喊了一句“再见”。
下午,Maisie外出一直未归,第二天凌晨,警察在Maisie家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她的尸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调查,警方确认Maisie生前,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而这正是她自杀的原因。
Maisie的家人和朋友,对这一调查结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她那么开朗活泼,与人为善,怎么可能患有抑郁症呢?
有的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盖着自己。
这种现象,被称为“微笑抑郁”。
她的笑,是沉重的武装
更是瞄准自己的武器
微笑抑郁症也属于抑郁症,只是抑郁症患者隐藏了其真实症状,而以“微笑”示人。
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瘫软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反而,他们可能看似拥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社会功能。
如此大的隐蔽性,导致周围的人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往往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在Maisie去世之后,姐姐Amy在整理妹妹遗物时,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I’m fine”(我很好),让人想起她一如既往的明媚笑靥。
但当姐姐不经意间将它倒过来的时候,这纸条上的字竟然变成了:“help me”(救救我)。
这或许是在某个无助的夜里,她小心翼翼发出的求救信息。
可惜,微笑的武装背得太久,以至于大家都觉得微笑的人不会痛苦地哭泣,因此错过了帮助她的时机。
而更可怕的是,微笑不仅仅是这些患者的武装,也是他们瞄准自己的武器。
我们可能也试过,在非常难过的时候,对着别人努力挤出来笑容,结果只能越来越压抑和疲惫。
但这样煎熬的体验,已经成为了这些患者每天的例行折磨,如同噩梦般,挥之不去。
当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内心的痛苦只能在深深的笼罩下,无处排解。
“微笑”过后会是更深的孤独和抑郁,而“微笑抑郁”患者只能继续笑着,无法逃离。
最后,很多患者只能像Maisie一样,带着这幅微笑的面具,背着沉重压抑的情绪,离开了这里。
伪装的笑,“可爱”
真实的抑郁,“可耻”?
很多时候,在微笑抑郁患者看来,向人表达自己的软弱是羞耻的,只有“让人快乐”,别人才会喜欢自己,而“抑郁”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能被大家接受和喜爱的。
因此当悲伤来袭,他们往往像个哑巴,无法表达真实的情感。
最后干脆完整地压抑所有的不开心,带着笑容,走向心底更深的绝望。
不断讨好:友善的我,才会被喜欢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对于很多微笑抑郁患者来说,在关系模式上,他们可能会有更多“讨好”别人的部分。
有一位抑郁患者,她从来不会对人说“不”,即使是别人让她去做她不愿意做的事,为了避免让别人感到受伤,她情愿自己忍受不舒服的感受,也不会去拒绝别人。
并且,她发现自己无法在别人面前发泄情绪,当不开心时,只能悄悄地压抑着,或是找个角落委屈地哭。
这个可怜的孩子相信,只有努力表现出友善的一面,别人才会喜欢自己。
对于大部分人,当我们有一些需求时,跟别人沟通,能够让需求得到满足或者缓解;当我们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可以直接表达愤怒和不满,那么消极的情绪会消解到一大半。
也许对于微笑抑郁症的患者来说,曾经在表达了真实的情绪后,得到的是周围人的漠不关心,甚至冷言相对:
“为什么你总是不开心?”
“为什么你每天都是负能量?”
当真诚的表达得到了淡漠或负面的反馈,渐渐地,他们会认为没有人在意自己;与其暴露了自己的弱点而受到伤害,不如将自己包裹起来,不让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
因为他们担心表达了愤怒之后,会伤害到别人,会破坏关系,会导致别人不再爱自己;他们怕表达了自己真实的需求,会给人带来困扰,导致别人觉得自己麻烦。
而微笑,则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保护自己的方式,笑着掩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真实需求,或许能更加“被爱”。
但实际上,他们的“友善”,已经变成困扰,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在面带微笑的讨好中,他们抑郁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若你不是真正地快乐
请卸下微笑的保护色
“微笑抑郁”患者往往不易被察觉,也不愿主动求助,所以往往比其他抑郁患者而言,更容易越走越深,陷入深渊。
“若你不是真正地快乐,也请你卸下微笑的保护色”——这是每个“微笑抑郁”患者,走出抑郁的开始。
(1)哭泣和抑郁,并不是羞耻的事情
“抑郁”从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它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只是一场生病。
任何情绪都是合理,它只是一种反应,提醒着我们一些需要关注的事情。
而用微笑来压抑负面情绪,反而让我们忽视“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阻挡别人对我们的关心,也让内心的情绪无法发泄,久而久之只会更加糟糕。
所以,找个值得信任的人,跟ta表达你的情绪,暴露你的脆弱,或许能理清一些思路,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2)不讨好,才是健康关系的开始
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不是不友善,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会对关系有很大的破坏。
某些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有时候,是比微笑更好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因为它会让人知道你的边界和底线在哪里。
而表达真实的需求,也是一种人与人之前正常不过的沟通罢了,在沟通中,我们能更加了解对方,达到一个平等合作的结果。
但若我们带着微笑的面具,通过讨好获得的关系,即使获得了,也是无法长久维系的。因为这种关系本质是不平等的。
而压抑的情绪和需求并不会消失,如果不处理的话这些情绪会越积越多,直到最终的崩溃和爆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笑匿性抑郁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