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的是电容屏和电阻屏的区别还是电阻

||||||||||
||||||||||
查看: 6098|回复: 18
电解电容串一个电阻什么用?上图求解释
阅读权限35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1.这样连接有什么用?2. 看到一个电解电容串一个电阻什么用?
IMG_322.jpg (22.66 KB, 下载次数: 44)
08:13 上传
IMG_836.jpg (14.62 KB, 下载次数: 26)
08:13 上传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第二图,是电源部份的吗?
阅读权限25
在线时间 小时
看用在什么地方
阅读权限45
在线时间 小时
用在什么地方,画出电路图来,具体分析
阅读权限35
在线时间 小时
和电容配合吸收瞬时脉冲电压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吸收瞬时脉冲电压
阅读权限35
在线时间 小时
& && &&&电阻与电容配合吸收瞬时脉冲电压,具体还要看用在什么电路里.要有电路图才能更细致的分析其作用.
阅读权限35
在线时间 小时
开关电源正反馈绕组两边用的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学习了 学习学习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一般来说是起限流的作用
( 鄂ICP备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msenz Inc.
CopyRight (C)
电子邮箱:admin@jdwx.info
官方网址: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查看: 8353|回复: 8
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 下拉电阻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RT 感谢各位大佬..
(6.5 KB, 下载次数: 31)
16:11 上传
楼主的物理基础太差了。
电容在没有电荷的时候两极板电位相等,压差为0。
电路上电后,由于上电前电容上的电荷已放完,这时电位两极等电位(V电容=0),即RST端=VCC。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上电荷逐渐积,电容两段电压也逐渐增大,使得RST(= VCC - V电容)逐渐下降,当电容上充满电之后,V电容=Vcc,使得RST=0。
而单片机复位就是需要RST=高电平且保持一段时间,运行时RST又必须=低电平。所以电容的充电过程刚好制成造了这个条件。
电阻配合电容的充电,限制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RST=高电平的时间,当然也与电容的大小相关。R、C大小取值,主要依据单片机复位所需要的时间而设定,足够复位就可以了。
电阻下拉,是因为单片机运行时RST必须是低电平。反之如果单片机是低电平复位,高电平运行,则电阻就应该上接,而电容接地。
回帖助人的奖励!
RC延时用的,而且MCU正常工作时,有这个下拉电阻,抗干扰更好。
回帖助人的奖励!
51单片机推荐电阻选8.2k ,电容选10uF&&RC=10e-6 *S&&T=RCln(Ed/(Ed-Vt))=RCln2=0.7RC=0.7*0.1=0.07S&&当Vt=.5Ed&&可见推荐的RC时间常数是复位要求2个机器周期的很多倍,这充分考虑了上电时电源的不稳定因素。&&下拉电阻构成RC电路,没有R电容无法充放电呀。&&只有当电源电压低于电容电压时电容才会放电呀
回帖助人的奖励!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18:47 编辑
80C51复位电路.jpg (42.66 KB, 下载次数: 14)
18:46 上传
图1-12a为80C51上电复位电路。RC构成微分电路,在上电瞬间,产生一个微分脉冲,其宽度若大于2个机器周期,80C51将复位。为保证微分脉冲宽度足够大,RC时间常数应大于2个机器周期。一般取10mF电容、10kΩ电阻。
图1-12b为按键复位电路。R1C1构成上电复位电路,R1C2构成按键复位电路。若要复位,只需按下图中RESET键,R1C2使RST端产生一个微分脉冲复位,复位完毕C2经R2放电,等待下一次按下复位按键。
以上摘自张志良编著《80C51单片机实用教程——基于Keil C和Proteus》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 用于学习51单片机原理,程序(双解c和汇编)语句条条有注解,便于阅读理解,便于自学。
(42.66 KB, 下载次数: 25)
18:45 上传
电容是起一个上电自动复位作用
硬件消抖动
电阻配合电容的充电,限制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RST=高电平的时间,当然也与电容的大小相关。R、C大小取值,主要依据单片机复位所需要的时间而设定,足够复位就可以了。
电容抗干扰,电阻上拉的作用,应该是这样
Powered by有一个从换气扇小电机上拆下的电子元件 上面标着RH、130℃、TF 请问是什么东西 是不是电容 还是电阻
标签:电子元器件&电容器&电容器
浏览数:1759
有一个从换气扇小电机上拆下的电子元件 上面标着RH、130℃、TF 请问是什么东西 是不是电容 还是电阻
RH是合成膜电阻。
材料:将导电合成物悬浮液涂敷在基体上而得,因此也叫漆膜电阻。
特点:由于其导电层呈现颗粒状结构,所以其噪声大,精度低,主要用他制造高
& & & 压, 高阻, 小型电阻器。
130℃是它的工作时的最大温度值。还有其他类似的元件如下:
各种电阻的特性&
碳膜电阻器(RT)
材料:高温下将有机化合物(烷,苯等碳氢化合物)热分解产生的碳积在陶瓷肌体表面。
碳膜电阻器阻值范围宽,由良好的稳定性,温度系数不大且是负值,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阻器。&
超小型碳膜电阻:RT13功率:0.125W 阻值范围:1-1M 允差:G,J,K环境温度范围: -55---125C 额定温度70 C
最大工作电压:150V温度系数:-400---1500PPM 最大重量: 0.1G&
碳膜电阻:RT-0.25功率:0.25W 阻值范围:10-5.1M 允差:J,K环境温度范围: -55---100C 额定温度40 C
最大工作电350V 温度系数:-600---1200PPM 最大重量: 1.5G
&碳膜电阻:RT-1功率:1W 阻值范围:27-10M 允差:J,K
环境温度范围: -55---100C 额定温度40 C 最大工作电压:700V温度系数:-600---1200PPM 最大重量:3.4G
金属氧化膜电阻:(RJ)
材料:利用金属氯化物(氯化锑,氯化锌,氯化锡)高温下在绝缘体水解形成金属氧化物电阻膜。&
特点:由于其本身即是氧化物,所以高温下稳定,耐热冲击,负载能力强。
但其在直流下容易发生电解使氧化物还原,性能不太稳定。
RY 功率:0.25W阻值范围:1-1K 允差:J,K
最大工作电压:250V温度系数:+-700PPM(负温:+-1200PPM)最大重量: 0.25G
&RY 功率:2W阻值范围:1-10K 允差:J,K & & & & 最大重量: 3.5G最大工作电压:750V 温度系数+-700PPM(负温:+-1200PPM)
&RY70 功率:1W阻值范围:10-1K 允差:D,F,G 最大重量: 3.5G温度系数+-200PPM(负温:+300PPM)
SMT 电阻:(RI)
材料:片状电阻是金属玻璃铀电阻的一种形式,他的电阻体是高可靠的钌系列玻璃铀材料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电极采用银钯合金浆料。
&特点: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由于其为片状元件,所以高频性能好。
RI 功率:0.125W 阻值范围:50-10M 允差:J,K,M
最大工作电压:63V温度系数:+-500PPM +-700额定温度: 70C
尺寸:3.2*1.6mm
RI13 功率:0. 25W 阻值范围:5.1-10M 允差:J,K,M,G
温度系数: 500PPM额定温度: 70C尺寸:9*4.5mm
RI 功率:0. 05W 阻值范围:50-10M 允差:J,K,M,
温度系数: +-500PPM+-700PPM额定温度: 70C尺寸:2*1.25mm
金属膜电阻(RJ)
材料:通过真空蒸发或阴极溅射,沉积在陶瓷肌体表面上一层很薄的金属或合金膜。
特点: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电阻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噪声, 温度系数小,金属膜电阻由于结构不均匀,因此使他的脉冲负载能力差。
&RJ13功率:0.125W 阻值范围:100-510K 允差:,J,K
最大工作电压:150V 温度系数:+-500PPM 最大重量: 0.1G
&RJ17功率:0.25W 阻值范围:1000-1M 允差:B,C,D
最大工作电压:250V(脉冲500) 温度系数:+-25PPM(负温:+-100PPM) 最大重量: 2.0G
&RJ74功率:0.25W 阻值范围:K 允差:B,C,D,F
最大工作电压:250V 温度系数:+-15PPM
化学沉积金属膜电阻(RC)
材料:他是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陶瓷肌体表面形成金属薄膜,他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镀膜。目前一般沉积的是镍膜。
特点:由于化学沉积膜的电阻可以很低,可弥补精密金属膜电阻的低阻部分,由于化学膜反应时产生大量氢气使镀膜多孔,
使其防潮性较差。
&RC11 功率:0.25W阻值范围:1-2K 允差:J,K
环境温度范围: -55---125C 额定温度70 C 最大工作电压:250V 温度系数:+-600---+-1000PPM 最大重量: 0.25G
&RC70功率:0.25W阻值范围:1-1K 允差:J,D,F
环境温度范围: -55---100C 额定温度40 C
& &温度系数:+-200----+-300PPM 最大重量:0.5G
合成实心电阻(RS)
材料:将炭黑, 石墨等导电材料及其他材料混合后压制成一个实体的电阻器。
特点:实心电阻的性能不如薄膜电阻,但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高可靠性。
在卫星,海底电缆等场合常采用。
RS11 功率:0. 5W 阻值范围:4.7-22M 允差:M,K,J最大工作电压:350V
&金属玻璃铀电阻:(RI)
材料:将金属粉和玻璃铀粉混合,采用丝网印刷法印在基板上。
特点:耐潮湿, 高温, 温度系数小,主要应用于厚膜电路。
& &RI12 功率:0.25W 阻值范围:1-10M 允差:F,J,G,K
最大工作电压:250V温度系数:300PPM额定温度: 70C
绕线电阻:RX
材料:用高阻合金线绕在绝缘骨架上制造。
特点:绕线电阻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阻值精度高, 稳定性好,耐热耐腐蚀,主要做精密大功率电阻使用,缺点是高频性能差,
时间常数大。
& &RX21功率:2W 阻值范围:0.15-5.1K 允差:J,G额定温度:40C
& &RX27功率:2W 阻值范围:2.2-33 允差:J,额定温度:70C环境温度范围:-55---275 绝缘电阻:1000mohm
耐电压:1000V温度系数:250PPM
& 融断电阻:他具有双重功能,正常工作时,起电阻作用,过载时电阻将迅速融断,起保险丝的作用,这种电阻在彩电中得到广泛应用。
RRD 额定功率:1W阻值范围:0.47-1K 最大融断时间:10PH 60秒
深圳市丞扬电子有限公司 马先生&
本公司专业经销全系列电子元件 &CHANYO
电容;CBB;校正;安规;涤纶;独石;瓷片;电解;音频;钽电容;
电阻;压敏;热敏;集成IC;晶振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桥堆;电感
SMD;CL21X;CBB21;CBB22;CL233X;CL11/X1/X2/Y1/Y2电工学中t=rc中的电阻r是指与电容怎样的电阻,并联还是串联?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由易到难学电源——对电阻、电容、电感的认识
我的图书馆
由易到难学电源——对电阻、电容、电感的认识
【原创】由易到难学电源——对电阻、电容、电感的认识&&&司令&& & &最近周围很多人问了我关于、、方面这方面的知识,出现了很多疑惑,查了一些资料很多疑惑总算自己也弄得差不多啦。想写出来和大家共勉。写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共同进步!1、电阻& & 电阻是电子产品、设备中使用最多的电子元件,约占总数的,而有些产品如彩电则占以上,因此电阻器质量对产品影响很大。根据材料,可将电阻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实心(碳质)电阻和绕线电阻。& & 关于电阻的种类、标称值、误差、识别方法、表示方法以及一些主要参数等,我会在后面整理的文档中给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关于电阻的等效电路:&&&Ls包括电阻体寄生电感与引线电感。电阻体寄生电感与电阻结构有关,线绕电阻体寄生电感较大,非线绕,尤其是贴片电阻体寄生电感小。引线电感与引线长度有关,因此传统轴向引线封装引线寄生电感较大,无引线贴片电阻引线寄生电感最小。由于寄生电容Cs、寄生电感Ls与电阻结构有关,与阻值大小几乎无关。因此相同材料、相同结构的电阻,其频率特性与阻值关系非常密切。2、电容&& 实际电容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寄生电感包括了由引线寄生电感与内部寄生电感大小与电容内部结构,即工艺有关组成,电解电容来说,内部寄生电感远大于引线寄生电感;对瓷片电容,内部寄生电感较小。&&&&&&& 损耗角正切与频率的关系图&&& 寄生电阻&包括了介质极化损耗等效电阻(极化损耗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介质极化损耗越大,如图所示)、引线寄生电阻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介质损耗电阻比引线电阻大,因此寄生电阻&也统称为损耗电阻,用损耗角&&表征,大小与介质种类有关,其中云母电容、聚苯乙烯电容最小。绝缘电阻&引脚间距、表面洁净度、环境湿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干燥、表面干净情况下,&一般很大,可忽略。&&&对于特定系列、型号电容来说,寄生参数&、是一定的,如容量关系不大。例如相同材料、相同尺寸、相同工艺制作的贴片电容,容量与容量电容相同。对电容来说,正切角损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在频率下测量,因此寄生电感影响可忽略,根据定义:&&& &&有机薄膜电容介质为有机薄膜材料,主要包括涤纶电容、聚丙烯电容(包括金属化聚丙烯电容)、聚乙脂电容(包括金属化聚乙脂电容)、聚酯电容、聚苯乙烯电容、聚碳酸酯电容等,外形如图所示:&下面给出各种类别的比较框图:&&&& 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多用系列标度;小容量电解电容多用系列标度;容量小于以上的无极电容多用标度。3、电感电感线圈由铜导线绕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寄生电阻包括了绕线电阻、引脚串联电阻以及磁芯损耗电阻三部分组成,其中绕线电阻与线径、长度、铜线电阻率有关;引脚电阻与引线长短、粗细有关;磁芯损耗电阻与磁芯材料特性有关,显然磁芯损耗电阻还与与工作频率有关。寄生电容主要是绕线圈与圈之间的杂散电容(为级),与绕线工艺有关。等效导纳:&&&显然:当角频率ω频率较小时,呈电感性。当角频率ω等于时,导纳虚部为,呈现电阻性,即发生共振。令导纳虚部为,即可求出共振角频率&。&当角频率ω时,呈容性。实际线圈电抗特性与理想电感差别很大。当频率接近时,寄生电容的影响不能忽略。当频率=&时,呈阻性;而当频率&&,呈容性,失去了电感特性。因此,为使线圈在电路中逼近理想电感属性,最高工作频率一般取&例如某线圈电感,寄生电阻Ω,寄生电容,则共振频率:&在滤波电路中,电感线圈引线也不宜长,引线寄生电感对滤波有益,但引线寄生电阻会消耗额外功率。关于电阻的分类& & & 为了让更多朋友或者网友弄明白电阻,深刻的了解这个使用率非常高的元器件,我再补充谈一下关于电阻的分类,以及表示法等。请大家指正:1、分类:根据材料,可将电阻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实心(碳质)电阻和绕线电阻。&&& 第一类:碳膜(包括合成碳膜)电阻阻值范围宽~;耐高压;精度差(误差为、、),高频特性较差,常用作放大电路中的偏置电阻、数字电路中的上拉及下拉电阻。由于精度低,因此标称阻值及误差用精度为、(精度为)、(精度为)分度。额定功率范围从到,其中耗散功率为、,偏差为和的碳膜电阻器用得最多。热稳定性较差,温度系数典型值为℃。即温度升高℃,阻值的变化量为百万分之,即千分之五。例如一个标称阻值为的碳膜电阻,当温度升高℃时,阻值增加׉×,约。第二类:金属膜(包括金属氧化膜)电阻用真空镀膜或阴极溅射工艺,将特定金属或合金例如镍铬合金、氧化锡或氮化钽淀积在绝缘基体如模制酚醛塑料表面上形成薄膜电阻体,构成的电阻器成为金属膜电阻或金属氧化膜电阻。阻值范围也宽(从~),精度高(误差为~),温度系数小(金属膜电阻为;金属氧化膜电阻典型值为),噪声低,体积小,频率响应特性好,常用作电桥电路、振荡电路及有源滤波器的参数电阻、高频及脉冲电路、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匹配电阻。但耐压较低。由于精度高,因此标称阻值及误差用精度为、(精度为~)分度。阻值用位有效数字表示。金属氧化膜电阻温度系数比金属膜电阻大一些(),耗散功率较大。& & &第三类:线绕电阻线绕电阻阻值范围宽(从~)精度高,温度系数小(),耗散功率大,但寄生参数(分布电容、寄生电感)大,高频特性差。常用在对阻值有严格要求的电路系统中,例如调谐网络和精密衰减电路。第四类:特种电阻主要有热敏电阻(包括负温度系数的电阻以及正温度系数的电阻)、压敏电阻、光敏电阻、气敏电阻及磁敏电阻等。2、标称值及误差&&&&工业标准电阻、电容、电感大小按、、、、、、系列规范分度。所谓分度规范,把阻值分为档;而分度规范,把阻值分为档,各分度阻值及误差范围如下表所示。&工业标准电阻值误差分为:、、、、、、、、、。各种标准的规格就不一一列出了。大家可以自己查找一下啦!3、表示方法第一种:色环表示法&&&&色环法多用于轴向封装电阻即穿通式封装。&&&数码表示法用三位(对于普通精度)或四位高精度数码表示数值。对于电阻来说,单位为Ω;对于电容来说,单位为;对于电感来说,单位为。例如对于电阻来说是,即Ω;对于电容来说是,即或、、等。数码法多见于贴片电阻即封装。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是指:用数字表示电阻器阻值的有效数字,用字母——表示Ω、——表示Ω、——表示Ω作为阻值单位,且规定整数部分位于单位符号前,小数部分放在单元符号后,如下所示:Ω——用表示;Ω——用表示;Ω——用表示。直标法在电阻体上直接标出阻值及误差,如Ω。早期多用这种方法,目前电阻体积越来越小,直标法已不再适用。4、封装方式及尺寸电阻有两种封装方式:轴向引线电阻器即传统穿通式封装形式及贴片电阻封装形式。&&&传统穿通式:结合安装工艺要求,对于、以下电阻,在印制板上可选用封装方式;对于电阻,多选用或封装方式;对于、电阻,可选用或封装方式。以下小功率电阻引脚直径为~(即~)。在电路板上轴向封装元件引线较长,引线寄生电感比贴片封装大;占用电路面积也较大。但散热效果比贴片封装电阻好。&贴片电阻封装:封装规格电阻耗散功率为或;封装规格电阻耗散功率为(部分贴片电阻采用封装规格);封装规格电阻耗散功率为。5、电阻的主要参数阻值导电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流流过的物理性能。在保证测试灵敏度的情况下,应注意测试电压应可能低,时间尽量短,避免电阻发热引起误差。并使测量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的。标称电阻及允差实际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别。误差与标称值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阻值越大,误差越大。额定功率在正常大气压力()和额定温度下,长期连续工作并能满足性能要求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阻的额定功率也是采用标准化的额定功率系列值:、、、、、、、、、、。额定电压由阻值和功率换算得到的电压,考虑到电击穿,上升到一定值后,受最大工作电压的限制。最大工作电压由于尺寸结构的限制所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温度系数在某一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温度改变度时电阻的变化量。&其中温度对应的阻值为;温度对应的阻值为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压力下,电阻引线与电阻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噪声产生于电阻器中的一种不规则的电压起伏,包括热噪声和电流噪声两部分,热噪声是由于导体内部不规则的电子自由运动,使导体任意两点的电压不规则变化。在非线绕电阻中,还有电流噪声,由于电流噪声和电阻两端的工作电压成正比,所以衡量电流噪声指标表示为。稳定性在指定的时间内,受到环境,负荷等因素的影响,保持其初始阻值的能力。来几张实物图片,大家看看这三个玩意儿啊!先来电阻:电容:电感:&很多网有提到了关于实践中电阻的一些问题,下面先谈一下这方面,1、电阻基本问题:电阻一加电压就有电流流动,由于功率转换成热量,电阻由加热而引起温度上升,又通过辐射、对流、热传递而散热,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就会达到平衡。2、通常电阻的使用要在额定功率以下使用,若在额定功率下使用,电阻的温度会上升相当高。一般希望按照额定功率的1/4使用。大家都明白,额定功率较大的电阻,其必须增大尺寸、扩大表面积,为了增加的散热量。在使用时,必须了解电阻的各种特点。(这方面已经在前面的帖子中给出。)而在高温环境下的电阻场合,要特别注意连接焊接,在周边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也要考虑哦。说说我的看法。& & & 很好的贴子。 要好好讨论。现在书上写的不少,但重复太多,不够深入。到了应用还是一抹黑呀。有些教授,也是几十年的功力,可是对于这一块也还是半桶水。有过产品退货经验的朋友一定有深刻体会。& & &买的不如卖的精。& 真正要了解这些元件还是要找卖家啦。现在这东西假货遍地,能识货才是真功夫。&& 楼主可不可以针对每一种电阻电容建立对应的模型,指出模型参数的选择和测试方法。然后给出内部结构尺寸,材料特性,分析各种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特点。也就是如何从本质原理上分析得出产生各种电阻电容的性能的物理基础。& & & 同样两个厂家的电阻电容如何快速确认质量的好坏?如何能不破坏的情况下快速找出假货?这个要多多讨论呀。相信上当的人不知有多少吧。& & & 是呀。等吃过亏后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啦。& 就好象金属氧化膜电阻很多都是碳膜的。 结构尺寸外观阻值都一样的。 这引脚很多是铁的,同样的阻值,他内部参数给你随便动一下你就不知道哪里下了手脚了。& 特别那些电容,很多特性非线性,这里面的道道想必更多呀。书上的东西很多东西 没有厂家的生产资料,工艺标准,操作指引来得实在。那些个物理性能,要把他控制住,一定不是容易的事。&&就好象菲利普,他的图纸很简单,但你生产的东西就是没法和他竞争,为什么?他们肯定有一套实用的物料评估系统,达到了成本和质量的平衡,这不是一天两天能积累得了的呀。&& 特别是小公司,很多物料是小批量采购,更是考验真功夫。所以大家搞电源,一定要学到精。不是看两本书就能解决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阻电容的识别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