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试机会我都抓不住我吧还能干什么

亲身经历:慕课证书能否为面试加分? | MOOC学院
亲身经历:慕课证书能否为面试加分?
说起MOOC,不得不提它对求职、就业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相信用人单位还是非常看好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精神。但找工作是一件非常讲究策略的事,存在着非常大的变数。因此,MOOC学习经历和证书并不等于好工作的通行证,反而有时候甚至是一把双刃剑。我写此文的目的,就是想结合我所参加的几次面试经历,谈谈MOOC对找工作的不同作用,以及在我眼里用人单位对MOOC的认识和态度。我的教育背景是机电控制专业,本科就读于国内二本大学,平均分85以上。然后,我去英国完成了硕士学位,专业成绩和毕业设计都名列专业前三名。虽然说好像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的内容比较广,但不够深入。而因为回国时间和国内校招不同步的原因,我参加的大部分面试都不是大规模的校招,而是要求相对较高的社会招聘。这便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困难:跟我一起竞争的人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但我还是尽量扬长避短,突出我的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因此在找工作的后半段,我开始逐渐在简历和面试中强调我在课外学习MOOC的经历,尤其是与我专业相关的MOOC学习经历。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有这些学习经历,或者有几张证书,对面试多半会是加分的,至少不会减分。但从我的经历看来,加分、无影响甚至减分的情况都是存在的。售后服务与主观能动性第一个面试机会是美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主要做存储设备和服务。招聘职位是关于售后服务的培训生。在通过总部和本部HR的电话面试后,我被邀请进入第三轮现场面试。面试官只有一个,是技术主管,首先要求我进行自我介绍。我像往常一样介绍后,特意提到了在课外参加MOOC的经历。接下来面试官详细介绍了这份工作的内容,特别强调了这样一层意思:这份工作以售后服务为主,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公司的一套服务流程,包括用移动终端进行任务接收、进度汇报和反馈提交等等。多次强调了这份工作只需要被动地按照流程完成,不需要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还举了很多因为觉得工作枯燥而干不下去的例子。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讲错话了,因为MOOC经历就是主观能动性的直接体现。果然不出所料,面试官一直反复强调工作的单调、乏味,年轻人耐不住寂寞等等困难,对我那些经历基本没什么兴趣。面试结果可想而知,当然也没有获得这份工作。总的来说,MOOC的经历不仅没给面试加分,反而减分了。面试官肤浅地把“售后服务”和“主观能动性”放在了对立面。但事实上,这两者并不矛盾。“售后服务”的具体工作流程的确比较死板,缺乏创新性,但绝对不等于不需要主观能动性。只要一个人热爱工作,再单调乏味的工作也能做出非同寻常的成绩,而不管做出什么样的成绩,绝对是需要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如果再给我一次面试机会,我会肯定地告诉面试官:“没有单调乏味的工作,只有消极怠工的态度!”我还可以提到参加字幕组的经历:“翻译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也没什么创造性,也很单调乏味,但因为我乐于为别人服务,我丝毫不觉得枯燥,反而我很乐在其中。”这样说,既解决了“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也表达了对工作“单调乏味”的信心。学MOOC与“能吃苦”第二个面试机会来自英国某500强公司,快速消费品行业。职位是某工厂的生产主管培训生,主要培养方向是生产主管、工厂厂长。我也在面试中简单谈到了MOOC。面试官有厂长、生产主管,也有HR,但只有HR对MOOC稍微感兴趣问了一个问题。厂长没有表态,只是强调这份工作需要能吃苦,要到车间从当工人开始,对我在自我介绍中展示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处理文档的能力、英语能力等等都好像不感兴趣,并非常直白地说:“工厂里的环境是很辛苦的,不是你们想的像白领一样坐在电脑前做做PPT那么简单。”这份工作虽然最后得到了,但是没有打算去。而MOOC的经历其实并没有对厂长产生什么影响,毕竟我介绍的时间太短,我都不知道他听没听懂什么意思,而且从这份工作所处的层面来讲,MOOC显得太高层次了。所以应该是不加分也不减分。但同样地,如果换个角度来讲,也能让MOOC对面试加分。比如我可以说:“每一门MOOC都需要至少4到8周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每周都需要按时完成听课、练习、做项目甚至期末考试。这足以体现我的坚持不懈,体现出我很能吃苦。”自己主动在网上听英文课程,这难道不是能吃苦的表现吗?这都已经是找虐了吧!广度与深度的权衡第三个面试机会也是外资,做半导体材料封装设备,职位是计算机视觉技术方向的工程师。这份工作可以说跟我的专业最近,但也包含了很多我学的比较浅的内容。首先参加笔试1个小时,全英文,包括图像处理、线性代数、统计学、机器学习、C语言等学科一共十多道题。笔试之后,我被带到会议室,与香港的技术经理视频面试。公司让我事先准备一个PPT介绍自己参加的项目,我除了放入毕业设计和其他项目以外,还在最后提到了MOOC的学习经历,重点展示了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对我认识这个领域的巨大作用。我讲了大约半小时,然后被提问大约一个小时,压力非常大。但事实证明,对方一开始不了解MOOC,认为我的爱好就是读书,但在我详细地解释了MOOC和传统教育的区别后,对方表示很感兴趣,很深入地问我上过哪些课程,问国外教这些课程和国内有什么不同,在最后也说非常赞赏(appreciate)我这种学习的态度。但同时也表达出,虽然学了很多很广,但应该选择某一个专业的角度深入下去,而不要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对方还特别提到了我的PPT做的非常好。总的来说,MOOC在这次面试中是绝对加分的。但很遗憾,我没有得到这个offer,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自己掌握的内容不够深入,没有工作经验,即使表现出学习的能力,但现实的说,懂的太少、太浅。雇主对MOOC的态度与工作性质也有一定关系。三份工作,我都在面试中放入了MOOC的介绍,但却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反馈。第一次面试中,面试官应该能理解MOOC的意思,但因为工作职责的原因,对方明确表达不需要主观能动性,因此MOOC很遗憾地成了减分项。第二次,工厂的厂长虽然没表态,但我能感觉到他对MOOC并没有什么感觉,因此MOOC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第三个面试由于使用了PPT的缘故,我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我想说的东西,展示我参加的项目,还有MOOC的证书等等,因此我能感觉到对方从不了解MOOC到了解MOOC再到产生启发、表达赞赏的过程。虽然因为自己水平有限、能力不足,没有获得这份工作,但我却非常感谢这个公司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觉得我受到了尊重,MOOC也真的受到了认可,这给我很大的鼓舞。因此,MOOC经历和通过面试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MOOC却一定能或多或少地影响面试结果,这需要很多技巧。通过这几次面试的经历,可以总结出下面一些经验:1. 面试是一件非常需要策略的事情。很多时候,面试失败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被认为不够合适,所以MOOC在求职中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如果MOOC的学习跟工作有很密切的关系,而你又学得很好,那么一定是有帮助的。如果不是那么切合,就要好好琢磨从哪个角度切入比较好。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件事,叙述的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会完全不同。所以应该扬长避短,尽量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加以阐述。2. 其次,在面试中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包括面试官的态度、面试官的层次、公司的文化氛围等等,来决定是否需要提到MOOC。如果对方的层次不高,他也许并不能理解你说的是什么,你可能会对牛弹琴,反而拉远了自己和对方的距离。这种情况下,不必说太多,就不如说一些低层次的、好理解的内容来得实在。这里说明一下,我说的层次高地,并不是想贬低某些工作,更不是说低学历的人就不应该学MOOC(相反,我认为各个层次的人都应该参与MOOC,这才是MOOC的最大魅力)。我只是说,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展示你的MOOC经历。还是那句话,面试是讲究策略的。3. 深度很重要,但也很难。把课余时间投入MOOC已经是很需要毅力的了,一开始都是广泛地接收知识,而深入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所以即使MOOC的经历能为面试加分,但如果专业知识不过硬,让人感觉到不够深入的话,还是可能会错过机会的。因此MOOC只是一个助推器,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专业经历、工作经验等等。MOOC毕竟还是比较新鲜的学习方式,很多用人单位不够了解,而且在面试的短时间内也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这也是MOOC的作用有限的原因。但我相信,假以时日,MOOC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认可。作为一个MOOC学习者,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看法,也无需抱怨别人的层次太低。我相信贵在坚持,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用MOOC学到的东西武装自己,把那些不起眼的证书,真正体现在自己的身上。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东西,而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认识事物的态度,更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这些终生受益的收获,比通过一次面试、获得一份工作要重要得多。编辑的话:如何让MOOC证书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是所有MOOC学习者关注的话题,也是许多MOOC平台努力的方向。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目前大多数雇主还不了解MOOC,但在了解之后他们很愿意承认它的价值。请阅读,了解详细内容。扫描关注MOOC学院微信平台,把握最新课程资讯,回复任意关键词长知识!
证书不是目的 重要的是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我们现在苦逼高中党而言,个人觉得如果能有mooc证书应该会有加分吧,毕竟大学更注重主观能动性。
楼主反思的好。是否有用在于如何利用这一经历。前一阵子问几个招生官,他们说,一纸证书对申请帮助其实不大,但课程内容对自身提高一定会有帮助吧。也是希望我们不要为了这些证书而忽视了对课程内容本身的重视。
说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没得到工作,这种说服力明显是虎头蛇尾的。但是,作者努力精神不可辜负,你定会走出一番事业和天地。
是的,我高中毕业,从一个哥哥那里了解了慕课。我的成绩没有很好,可是我也在坚持一些我喜欢的。我刚刚开始,没有在这里学习多少。但是我相信他会给我想要的一些内容。谢谢你的分享。
加油别气馁坚持下去
作为一个实际运营企业的人来说,我从作者的描述中只看到了“浮躁”二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面试的目的只有、且只应该有一个:甄别来面试的人是否符合企业当前设立的这个岗位的需要。一个面试官,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留给你“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说到这个,我想给所有将要去面对的人一个忠告:说对方想听的,而不是说你想说的。让面试官知道他想知道的,而不是你想让他知道的。在作者举出的三个例子里,第一个例子,太让我感同身受了,当然,是面试官的感受。曾经我也在一个500强企业担任过类似岗位的招聘工作,也见到了许许多多像作者一样来应聘的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但是说实话,真的令人失望。失望在哪里呢?并不是专业技能上不足,而就是作者说的:对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我也像文中的面试官一样,隐晦的甚至是直接的多次提醒面试者,这是一份流程和标准至上的工作——这意思非常明确,在遵守规则和打破规则二者上,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第一个,在第一个你能很好完成的情况下(这已经是你工作若干年之后的事情了),你才真正能够熟悉、了解并理解现有的流程的价值、意义和不得已之处。然后,假如你有能力,你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去建立更优良的规则。而很显然,面试者例如作者,完全没有能够领会面试官的苦心。事实上,对于这样的岗位和面试机会,如果你确实是想要获得这份工作的话,那么最好的应对态度,是在面试的时候表现你对工作的好奇心(多问一些例如这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不是为了真的获取答案,只是为了表示你确实对工作本身有兴趣),表现你对规则的服从性(比方说没有违反过校规校纪),表现你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比方说你高考的时候家里生活照常,没有全围着你打转因为你心态自我控制的很好)等等。而不是想都不带想的就开始展示那些“你想展示”的东西……第二个例子、第三个例子其实和第一个例子都一样的反应了作者的“浮躁”这个问题。第二个例子里,不管是厂长“反复”强调要吃苦,还是“非常直白地说:“工厂里的环境是很辛苦的,不是你们想的像白领一样坐在电脑前做做PPT那么简单。””这样的话,其实和例子一里那个面试官的意思都是一样,这话如果说的更不客气一点,其实就是:你在向我们吧啦吧啦的时候,有认真的想过你应聘是什么岗位么?你有认真的听我说话么?其实你只是在自说自话罢了…………而第三个例子里,我猜也许是一个女的HR岗位来做面试官(这样一般来说会更柔和),即便是这样,面试官也仍旧说了“而不要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这样很不客气的话……这里也给各位面试者提个醒,很多时候面试官对你笑的多并不表示你的表现有多好或者对方有多认可你,仅仅是面试官良好的职业素养促使他们这么做而已~~~曾经有这么一个面试者,在我说:“你好”之后就再没有给我说话的机会,又是展示他的简历(这孩子做了个动态的简历)又是展示他自己的作品,这也倒罢了,然后他还展示了他的才艺…………所以当他终于停下来之后,我能够说的也只有:“您说完了?好的,再见”。那么说回MOOC对面试的作用,其实和其它任何东西都一样,展示在需要展示的地方就会加分,胡乱展示只能是减分。打个比方说,我招一个坐在那里接热线电话的女孩,然后你在简历里夹艺术照,在面试的时候穿深V衫黑丝袜,你说这些东西是加分呢还是减分呢?
引用 的话:作为一个实际运营企业的人来说,我从作者的描述中只看到了“浮躁”二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面试的目的只有、且只应该有一个:甄别来面试的人是否符合企业当前设立的这个岗位的需要。一个面试官,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对于您的回复,我非常受用。作为一个有过管理经验,并且参与过招聘的人来说,您提供的信息和观点对求职者来说格外重要。 在本文中,我本不想探讨过多关于MOOC之外的东西,但读者关注点不同,读者的经历也不同,于是必然会产生不同角度的解读。对您说的大部分观点,我只能说,您站在您的角度上看问题,必然感觉自己很有道理,但很多描述并不是如您所想。我不想完全解释,只简述一二,供其他读者参考。 首先我没有您想的那么浮躁,我承认在求职的过程中,我的确表现出紧张和着急。但相比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我的表现已经非常平静了。求职者面临巨大的社会、家庭和心理压力,不浮躁是不可能的。但反过来想,作为招聘方你就不浮躁了么?你又想招一个才毕业的,又希望这个人什么都会做,什么地方都符合你的期望,你不浮躁么?你比我更浮躁。但这就是现实,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因此没有必要互相攻击,没有意义,大家都有自己的企图。 不同的单位对应聘者有不同的预期,我深知求职者必须要灵活适应不同单位的需求,要说别人想知道的。但作为求职者,即使做足功课,我也不能完全知道你的公司重视哪一方面要求,面试官想要什么样的人,因为这变数太大。与其去猜测,不如真诚的表现自我。因此,我需要先广泛的进行自我介绍,然后通过面试官的表现作出进一步合理的解释。这一点错了么?我没有巴拉巴拉说个不停,我没有千篇一律地背诵那些无聊的经历,我也没有迫不及待地倒出我想展示的东西。 找工作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却是值得的,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在长期的面试过程中,我也许没有获得如潮水一般的录取通知,但我获得了思考,认清了自己的价值,知道了我真正想要的工作是什么,让我明白,找工作不是埋着头“””,而且需要想一想,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你不要我,我还不稀罕你呢!
引用 的话:说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没得到工作,这种说服力明显是虎头蛇尾的。但是,作者努力精神不可辜负,你定会走出一番事业和天地。(^_^),第一句我笑了。谁说我没得到工作。。。
引用 的话:对于您的回复,我非常受用。作为一个有过管理经验,并且参与过招聘的人来说,您提供的信息和观点对求职者来说格外重要。 在本文中,我本不想探讨过多关于MOOC之外的东西,但读者关注点不同,读者的经历也不同,...唉,我说你浮躁,你觉得不舒服,这我理解,但是作为成年人,当别人指出你有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反躬自省,确认自己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然后再虚心接受或者组织反击。可是你呢?除了开始部分礼节性的段落,反击的第一段就是“我的确表现出紧张和着急”,我有说紧张和着急不对么?还是说你认为我说的浮躁就是紧张和着急?然后第二段,说"你又想招一个才毕业的,又希望这个人什么都会做,什么地方都符合你的期望,你不浮躁么?",请问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概念的呢?如果你仔细的看一下,我相信你应该晓得我文中应该没有这些意思吧?反击之前只想着反击,连仔细的筹备弹药粮草都不在意,你说这不是浮躁是什么呢?继续说回来,再说说面试的问题。我不认为在面试之前你对需要雇主需要什么样的人是完全不能推测的——你只需要认真的去看相关机构的的各方面资料,你是能够了解到这个机构的出身、发展、甚至主官的经历等等,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综合起来,我们基本上对这个机构内部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认识。打个比方说吧,你现在要去西门子求职,即便是求一个程序员的位置,我想你也应该非常清楚,那和在谷歌的一个程序员岗位,“味道”上是截然不同的。这并不需要你一定有一个在西门子的学长或者亲戚来告诉你。需要的,仅仅是自己多动手收集信息,多动脑分析信息。或者说,更“认真”而不是“浮躁”的来面对这样一个机会。那么咱们假设,你需要面对的有些机构是相当神秘的,在任何公开的媒体上都找不到他们存在的痕迹和任何有关的信息。是不是这样就完全无法做准备工作了呢?也不是——最起码的,当你获得面试机会的时候,你至少知道了这个机构的名称、岗位的名称、机构的地址等等。从机构的名称中我们往往可以大概的得出机构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从岗位的名称我们可以大概的推断出机构对岗位的要求,从机构的地址我们可以大概的推断机构的经济实力、发展状况等等。而这些,都是你在准备面对面试之前可以获得的资料。即便到了这一步你仍旧无法收集到任何信息(那简直就是被打了闷棍套了麻袋绑架了么),进入面试环节之后,你完全可以明确的表示:我努力的收集了信息,但是仍旧无法搞清楚这个机构、这个岗位到底是要做什么,所以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适合去从事这个岗位,所以还请你进行介绍。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要求,反而会让面试官感觉良好,起码说明你确实是投注了心力的。那么当你获得了信息,对所面对的岗位有了认识之后——你还需要“先广泛的进行自我介绍”么?完全不需要,你只需要说那些和这个岗位有关系的内容就可以了。这一点上,你真的是错了。实际上,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何其广大,如果真的是一个广泛的自我介绍(按照你的原意,大约是表现一下各方面尽可能不产生遗漏的意思?),我真不知道对于一个二三十岁的人来说,三四天够不够。我想可能很悬。换句话说,其实你已经对所表达的信息做了筛选——但是不是基于这个岗位需求而进行的筛选,是基于什么呢?是基于自我表现和表达的需求进行的筛选。这个,难道还不叫“说你想说的”么?说到这里,说句题外话。可能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由招聘这个事情想到的。很多人,求职的时候其实是根本不看公司介绍和岗位说明(注意不是岗位要求)的。发简历也是无目的,格式化模版的群发,就改一个应聘岗位,有时候偷懒为了可以群发,干脆连应聘岗位都不懈。甚至有时候,招聘方打电话过去准备约面试了,结果应聘者的反应居然是:啊~~您哪家公司来着?招什么岗位来的?我投过么?可想而知,这种面试的意义究竟有多大了。其实归根究底,这反应了求职者的什么问题呢?就一个,态度问题。态度的什么问题?就一个,浮躁、不够认真的问题。当然,很多求职者会说,我就这样找到工作了啊~~~所以这里面有这么一个情况我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对于越低端的岗位,越贴近执行面的岗位,雇主对人的要求会更偏重工具属性而非人格属性。对于越高端的岗位,越贴近决策层的岗位,雇主对人的人格属性方面要求就会越来越高,甚至很多时候会压到对工具属性的要求。打个比方说,对于流水线上的工人,我们更关注四肢是否健全有力,是否色盲,听力是否有问题,方言问题等等,对于他求职时候的心态我们其实并不太关注。而对于一个营销总监来说,我们可能完全不在乎他是学什么专业的,他的外语水平如何,他的计算机能力或者是能否开车。我们更在乎的是他的工作态度。所以,你不认真的面对招聘,也有可能获得岗位。但是随着你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你这个不认真的态度会成为你获取更高级别岗位上越来越大的障碍。对于你回复的最后一句,我是很欣赏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岗位,求职者需要的是认真务实的态度,而不是卑躬屈膝的态度。事实上,劳动契约的双方是对等的——这说的并不是在讨价还价的实力上对等,这也不可能。而是在态度上,或者说的更直接一些,在驱动态度的人格基础上,是对等的。所以即便是再怎么金贵的工作,也永远不要弯下你的膝盖。这非常重要。
引用 的话:唉,我说你浮躁,你觉得不舒服,这我理解,但是作为成年人,当别人指出你有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反躬自省,确认自己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然后再虚心接受或者组织反击。可是你呢?除了开始部分礼节性的段落,反击...您对我说的这些话,我会记下的。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可能我们有些误解。我浮躁也好不浮躁也好,这都不重要,纠缠于此没有必要。我想说的是,我们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见得太少,自以为是的太多,所以需要更多的过来人,站在一个别的角度进行善意的提醒。当然,年轻的时候多吃点亏,受点挫折,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我甚至觉得应该多受点打击,多经历几次失败,而不是听别人的话,走别人走过的路。这些讨论早已跟MOOC无关了,但你的回复确实鞭策了我,我希望其他和我一样的晚辈看到后也能受用。谢谢!
楼主的文章真的很详实,我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篇文章,觉得作为一个在面试场上屡屡碰壁的刚刚毕业生来说,这些都是真实的心路历程。相信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要说明自己多么的怀才不遇,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经验的分享,和对于未来面试中的改进的可能性的一种讨论。 学长作为过来人,给出了一些在企业HR角度的建议,有理有据,期待下一步的讨论。能够在空话大话抄袭连篇的网络留言上看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能够让人发人深省的留言,真是三生有幸。
引用 的话:您对我说的这些话,我会记下的。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可能我们有些误解。我浮躁也好不浮躁也好,这都不重要,纠缠于此没有必要。我想说的是,我们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见得太少,自以为是的太多,所以需要更...不客气,说句实话,我见过很多很多其实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不管是创造力还是对工作投入的激情,都是让人动容的。可是呢,却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屡屡碰壁。让人觉得非常的心疼也非常的可惜。究其原因,其实无非为人处事这四个字。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智商、经验等等,这些东西可以称之为硬价值,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或者说的更直接一些,听话听音,见机行事等等,就像是一个透镜。硬价值透过透镜所表现出来的,才是这个人在社会上实际能够表达出来的价值。如果硬价值为零,你再怎么会来事,也不好使,没干货嘛。而如果这个透镜是一个凸透镜,那么你有限的硬价值则可以表现的更大。或者这个透镜干脆就是一个平板玻璃也可以,起码你的硬价值能够不打折。可是遗憾的是,许多有才华的人,这个透镜干脆是个凹透镜……所谓恃才放旷就是这样的典型。最后委屈了自己,令人扼腕。我说这些,是希望能够给你和其它类似状况的年轻人一个建议。在重视自己学养的不断提升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对自己性格、与社会互动接洽,或者说的小清新一点:倾听和感同身受的能力的锻炼。因为只有有了这些,才不至于亏待了自己那么多的辛苦付出。
引用 的话:不客气,说句实话,我见过很多很多其实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不管是创造力还是对工作投入的激情,都是让人动容的。可是呢,却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屡屡碰壁。让人觉得非常的心疼也非常的可惜。究其原因,其实无非为人处...非常赞同您的说法。作为有多年行业经验的资深从业者,几次面试的经历让我反思了很多,正如您所说要展示面试官想了解的,而不是自己想展示的,我想这也是我得到的教训。最后您说的为人处事是硬价值的镜子,我深有体会。读书的时候总觉得成绩就是一切,只要成绩好,不愁没地方要,走上社会之后发现,成绩好不好并不是太重要,老干妈没有任何文凭一样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企业,体现在为人处事上的性格和价值观反而是决定因素。
引用 的话:非常赞同您的说法。作为有多年行业经验的资深从业者,几次面试的经历让我反思了很多,正如您所说要展示面试官想了解的,而不是自己想展示的,我想这也是我得到的教训。最后您说的为人处事是硬价值的镜子,我深有体会...其实这是我认为咱们的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只教书,不育人。传统上的私塾体制也好,师徒传承体制也好,教书,或者说技能培训和知识积累,只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部分,甚至还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而育人,或者说是素质教育的部分,才是最关键的部分。但是现在呢,学校是绝对不考虑育人的问题的,因为这种东西无法被量化考核,也就无法转化成成绩,也就没法体现绩效,自然也就不会被列入工作内容。更可悲的是,家长也不考虑育人,孩子往学校一丢,就没自己事情了……所以不管是之前被炒的很热的高分低能这个词,还是硕士毒杀同学的案例,其实都是只教不育的结果啊。
引用 的话:作为一个实际运营企业的人来说,我从作者的描述中只看到了“浮躁”二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面试的目的只有、且只应该有一个:甄别来面试的人是否符合企业当前设立的这个岗位的需要。一个面试官,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说得好
引用 的话:其实这是我认为咱们的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只教书,不育人。传统上的私塾体制也好,师徒传承体制也好,教书,或者说技能培训和知识积累,只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部分,甚至还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而育人,或者说是素质教...您说的很对,只教书不育人是目前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这种体制下的老师也很无奈,育人的部分只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进行。我一直想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只能做一个教书匠,最多在自己的课堂上传播一些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仍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此生可以实现做教育家和人生导师的愿望。
引用 的话:您说的很对,只教书不育人是目前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这种体制下的老师也很无奈,育人的部分只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进行。我一直想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向您致敬,诚心正意的。对于一个有理想的灵魂工程师,这样的敬意毫不过分。说实在的,我一直在想,就咱们这么一个环境,到底这个教育的体制应该长成什么样才能满足即教书又育人的工作。可惜的是我确实是想不出来。首先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太多,多到资源无论如何倾斜,都无法满足在普及教育的状况还能提供足够的教育质量。在过去,整体的人口素质低下,并且对人口的素质要求也低下,那么允许我们搞精英化教育。而一般化的教育中,其实首先被舍弃的教书,也就是技能培训这一块,而育人,也就是素质教育这一块的工作完全是由家庭来承担的。某种意义上这种分配实际上是合理的。但是现在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能教育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不允许放弃。另一方面,社会生产节奏加快,导致家庭内部的精力资源不得不更多的向生产倾斜,进而家庭育人的环境也在逐渐失去。最终导致由社会化的、专业化的、集中化的机构来完成教书,而育人被普遍放弃。怎么办?我真的不知道……靠教师队伍的理想化信念化道德化么?这完全不靠谱……怎么办?
引用 的话:向您致敬,诚心正意的。对于一个有理想的灵魂工程师,这样的敬意毫不过分。说实在的,我一直在想,就咱们这么一个环境,到底这个教育的体制应该长成什么样才能满足即教书又育人的工作。可惜的是我确实是想不出来。首...这个话题有点大了,我觉得得靠教师、家长、政府、学校、社会工作者及学生自己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吧。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该尽的职责,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就会好很多;如果各方面互相推诿,都觉得教育是别人的责任,情况就会很不妙。我管不了别人,就做好自己能做的,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影响我身边的人,我相信正能量是可以传递的,星星之火,从我燃起。
引用 的话:这个话题有点大了,我觉得得靠教师、家长、政府、学校、社会工作者及学生自己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吧。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该尽的职责,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就会好很多;如果各方面互相推诿,都觉得...怒顶!
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底下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对话之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能够为求职者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绝对是 Enhance Your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 职业生涯与就业技能提升
我比较赞同
比如第一个岗位,你已经是第三轮面试了,前两轮是否有提问机会,你是否问了这个岗位特点?你是否在网上了解这个项目的要求?其实这些在就业技能提升那课里也讲了。从自我介绍开始就要符合岗位特点和企业文化,而不是直到交流的时候才弄明白企业想找的是什么样的人。
樓主這篇介紹貼,是不是也從某些方面反應出,您最開始並沒有期待mooc證書能給您的面試加分,或者說在面試官抉擇時起決定性作用。因為感覺您在面試前並沒有對mooc證書在面試中的作用里進行定位,您並沒有把mooc證書的功用最大化的展現在面試官面前。感覺,如果在面試前分析透徹的話,mooc是能夠在面試中幫到您的~
引用 的话: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底下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对话之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能够为求职者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绝对是 Enhance Your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这个大实话,就业本身绝对可以是一门单独的学问………………
引用 的话: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底下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对话之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能够为求职者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绝对是 Enhance Your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等待下期開課,這回給錯過了...
引用 的话: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底下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对话之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能够为求职者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绝对是 Enhance Your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是的。这门课真的很实用。不过我还是觉得您说的不对,不是最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证书不是加分的,这门课教的技能才是最加分的吧。
引用 的话:樓主這篇介紹貼,是不是也從某些方面反應出,您最開始並沒有期待mooc證書能給您的面試加分,或者說在面試官抉擇時起決定性作用。因為感覺您在面試前並沒有對mooc證書在面試中的作用里進行定位,您並沒有把m...是的。我的确没有。甚至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在面试中提到MOOC。很多人不了解MOOC,这也不是一两句能解释清楚的,因此我没有想过用MOOC证书来加分多少。关键还是看自己适不适合别人的要求。
引用 的话:我比较赞同 比如第一个岗位,你已经是第三轮面试了,前两轮是否有提问机会,你是否问了这个岗位特点?你是否在网上了解这个项目的要求?其实这些在就业技能提升那课里也讲了。从自我介绍开始就要符...我当然上网仔细查了该查的,做了该做的功课,每一次面试都有一次的收获和思考,也会做出相应的改进。每一份工作的面试,所用的简历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最基本的态度。算了不说了,这篇文章表达出来的信息很有限,无法还原现场,没有说不代表没有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总能看出很多东西,却往往也会看不到很多东西。对我是这样,对各位看官也是如此。
引用 的话:是的。这门课真的很实用。不过我还是觉得您说的不对,不是最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证书不是加分的,这门课教的技能才是最加分的吧。哎,为了押韵么~~
再说只有做了作业才能拿证书,他的作业都是自己反思那种,认真花时间的话收获会不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证书,不如有证书来得收获大。
引用 的话:哎,为了押韵么~~ 再说只有做了作业才能拿证书,他的作业都是自己反思那种,认真花时间的话收获会不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证书,不如有证书来得收获大。对,就是需要反思。另外有机会看看别人的经历,然后让别人评价下自己,顺便锻炼下英语。。完美了。。
引用 的话:看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底下求职者和面试官的对话之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能够为求职者加分的一门MOOC证书绝对是 Enhance Your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正准备等这门课开下一期的时候去学呢,还准备申请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奖学金,分享学到的内容。
引用 的话:您说的很对,只教书不育人是目前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这种体制下的老师也很无奈,育人的部分只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进行。我一直想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同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只要有志于此的同志能够乐观积极,就一定能够激发更多的正能量。“育人”是一个长期而耐心的工作,假如我们不能耐心到每个学生,或许我们可以关注1/4,或者1/4学生(从学号最后一个开始起)。如果这样,我们也可以比现在做的更好。既然正能量是可以激发与传递的,那么我们特别关心的能量,也会被传递。我的CSDN博客: ,欢迎踩一踩,希望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能看到这样精彩的交流,我感到很开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的心态是比较浮躁的,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并且对于人情了解甚少。看到楼主的经历,我也禁不住想象我自己的未来和反思在大学期间社团的面试经历。我还没楼主那么心细去仔细查找资料呢。希望大家能一同进步,提高自我~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交流
怒顶!!!
看到这篇文章受益匪浅,特别是评论里各位前辈的互动,赞一个。
个人认为,有针对性的企业实习经历比参加职业规划和面试技巧的课堂训练更重要,当然,后者本身也是很有用。应届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实践经验不足,企业当然也了解这个现实,所以对应届生和有经验的应聘者的要求本就不同。但对应届生而言,尽可能参加有针对性的实习,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了解岗位的实际工作方法,学习真正的职业技能,体悟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虽不必要求短期内能达到百分百胜任某岗位的要求,此淬炼之过程是非常必要且绝对加分的。MOOC的经历是否能引起企业的认同,也跟岗位的性质有关,甚至跟招聘人自身的学习态度有关(起码我知道不少中年或中层主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有所停滞,其进修的重点已经偏向管理哲学和人际关系了)。对于工程研发岗位,主动学习能力非常必要,起码我个人比较喜欢有学习热情的应聘者。另外,治学是否严谨、诚实、塌实也非常重要。个人的习惯是,提前查阅应聘者的发表文献,面试时会提问其中的问题,并且问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有个人的领悟,须知即使经典的教科书也存在基本概念谬误的事实。学校教育特别是应用领域的教育模式,仍然与具体的工作实践有一定距离,学子们只通过课堂或老师的教诲难以得到足够的工作准备,也难以检验自己的学分是否有用。建议多上国内外的专业论坛或大公司的技术博客,学习前辈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资料,甚至直接与职场前辈交流,以检视自身的不足和有针对性的提高自我。
楼上各位的讨论让我受益颇深,感谢~
好像是老贴了。但是真心不错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没把握好这点最后一个为什么MOOC能说得上话了? 因为计算机视觉本身就是高新科技, 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方又是香港人, 思维观念就是半个老外, 所以不懂也能很快理解MOOC并且appreciate. 你悲剧恐怕因为你不是这个专业的, 当时业余学习的水平也只停留在Ng的那门课上说什么出于礼貌才听你讲我谨慎地表示呵呵
让人受益匪浅啊,正准备换个工作呢,很大的启发呐~
评论才是亮点啊
想起我应届毕业时的简历,厚厚的一本,全是各种聘书荣誉证书奖状奖学金,还有一份感人的自荐书,然而并没什么卵用,现在简历只有薄薄的一页纸,简述一下自己的工作技能就足够了
原来是老帖了....讨论太精彩.....虽然是大学狗但经过实习也知道人家看重的是你能为对方做什么而不是你自己会做什么,然而知道也没有什么卵用,深深地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尤其是文科生,大学到底学了点什么啊
想多了。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家伙,我觉得只有三种东东可以获得加分:颜值、背景和资源。
引用 的话:就我们现在苦逼高中党而言,个人觉得如果能有mooc证书应该会有加分吧,毕竟大学更注重主观能动性。想太多。。。。
评论非常精彩,甚至比本帖原本的内容要亮瞎狗眼……………………哈哈哈大家都很认真啊,祝各位新年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虽然我也只是一只苦逼大学狗
引用 的话:证书不是目的 重要的是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英语
表示已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办法抓不住新机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