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思考问题时头疼你正在思考什么?随意回答

Q1:在思考问题时你的习惯动作是?(单选)
看着一个地方发呆似得不动
温馨提示:前500个投票会员有 1银币的奖励

  当年的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自然科学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这个问题十分重大,引得无数的中外学者,来研究分析,并试图给出解答,或者否定这个问题本身。这个问题其实是由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引起的,就是中国为什么从远远领先于西方,变为远远落后于西方。在李约瑟的时代,更容易发现的,是科学与技术上的差距,而到了现在,在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急起直追了将近一百年之后,我们却发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然落后于西方,而另外一些领域的差距,较之自然科学,更加难以缩短,比如法制领域。于是我们产生了另外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法制思想?”
自然科学的差距,还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而在法制思想上,中国的人治大于法治的观念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甚至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的改观,为什么呢?
当我们深入的分析中西方法制思想的差距时,就越来越发现这只能称之为差别,而不能称之为差距,而这样的深刻的差别,与众多其它的因素一起,共同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因此我们的问题变成了两个:中西方法制思想差别何在?这样的差别为何会在近代导致中国的落后?

  中西方的法律,都出现甚早,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也大致相同,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往往徒有空文,无论立法者、执法者还是犯法者,都未对之有足够的尊重?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太把法律当作一回事,甚至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是需要考虑法律之外的更多因素。我们可以这样解答:在中国,由于法律的目标是追求正义,而为了追求正义,法律只是众多的手段之一,相对于其他的手段,法律既不是最高的,也不必然是最好的,为了追求更高的正义,法律即使被践踏,也不值得为之惋惜。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西方法制追求的不是正义吗?我这里要给出的回答是:的确,西方法制的目标首先并非正义,而是公平。但是通过追求公平,他们认为得到了正义。请注意,是他们认为,而不是中国人认为。在中国人看来,公平并不必然就是正义,而西方人认为,公平——即是正义。
公平与正义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是语言学家,即使是,这两个词我也很难从名词解释上给出答案。但是我能够给出两个意象,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
  说到公平,我们可以联想到天平,西方法院的门口,大多有这样一架天平,这意味着什么呢?相等,或者说对等。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讨论西方法制思想的出发点。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正义这个词,会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呢?请抬头往上看,对,就是他,老天爷!每当要追求正义的时候,中国人就会往上看,盼这父母官,盼着青天大老爷,盼着圣明的君主或者伟大的领袖,或者是圣人,再不行就是盼着老天爷。哪怕对这个天失望之极,也还是要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因为正义,是从天道而来的。这个天道,与西方的上帝,大有区别,这将是我们讨论中国法制思想的出发点。

三、西方法制思想的脉络
  最早出现的概念非常直观,相等的现象很容易被发现,从物质上来说,苹果与苹果是相等的,从行为上来说,你打我一拳与我打你一拳是相等的。这样的概念因为交换的行为,而演变为“对等”,凡是可以交换的物质或行为,就是对等的。随着交换形式的复杂化,物质与行为之间也可以交换,例如劳动一天可以换两块肉,被打了一拳之后,可以得到一担柴的补偿。
  再进一步,当交换不是即时完成时,就出现了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在我被打了一拳之后,我就有权力打还一拳,或者在我得到了一头牛之后,我就有义务尽快付清余款。
  再进一步,当权利与义务有可能无法实现时,就需要有一种力量来保证,这样社会与契约也就同时出现了。当各种各样的契约,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力量来保证时,法律与国家也就同时出现了。
  当一个社会物质极度匮乏时,生存是唯一的目标,这样的社会,是不存在什么分配问题的,因为首要的问题是保证大家都能吃到足够活下去的食物。在分配的问题出现时,这一定是指多出来的财富,根据某种规则与习惯,人们进行分配,分配得让大家满意时,中国人会称之为“公平”,而在古希腊思想中称之为“分配正义”。亚里斯多德就将正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分配正义”,另一类是“矫正正义”,也就是受到损害之后得到适当的补偿。这两种正义,在中国人看来,其实也都是“公平”,因为这样的所谓正义,都有“等量、等比例”的概念在后面。
  在古罗马,法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罗马法的成就至今无可超越,是什么原因使得罗马法得以如此发展呢?有人又说,罗马法在立法上贡献极大,而在思想上却没有什么重要的著作,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奇怪,就是罗马法的私法极为发达,而在公法上却不过如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提出与一并解决,那就是:“罗马的法律,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公平”。一种清晰的、精确的、可以计算的公平。为此,罗马法学家们运用理性的思维,不断的努力,试图越来越准确的区分与界定各种权利与义务,这样一种不断提高“天平”精度的努力,使得罗马法成就惊人。而这种理性的努力,其实非常琐碎和平凡,不能够称之为“法制思想”,但是却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法制的进步。在这样的努力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契约是最适合用“公平”的概念来处理的,而在罗马,有神论,特别是明确的基督教的一神论,很晚才确立其正统地位,而在此基础上推演出的法制思想,要到中世纪才开始起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罗马的公法并不发达的原因。
  在古希腊与古罗马,很早就有自然法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清晰,它混合了神谕与理性两种意思,就像肯定存在,但尚未被完全认识的真理,自然法也是人定法的追求目标与终极的批判者。但是这自然法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却从来没能被说出来,因此这自然法对人定法的指导意义,也就有限了。
  另一方面,基督教出现之前的西方社会,道德的基础也并不牢固,它的三个来源“习俗、荣誉、直觉”,没有一个经得起仔细推敲,强权者的道德,成为相对而言最说得通的解释。
  基督教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经过早期教父们的努力,上帝、圣约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意味着:自然是上帝的创造,而自然法则是上帝的律法,这律法中与人相关的部分,以契约的形式记载于《旧约》与《新约》之中,而这样的契约,成为人类得救的保证,上帝的最终审判,也成为世间一切道德的基础和保证。
  人对上帝犯下的原罪,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犯罪显得无足轻重,因为事实上人人都“该死”,而上帝绝对公正,又使得世间的律法是否公正,不值得过于在意。人人都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得救与永生,如何进入上帝之城,至于现实中的国家与政府,反倒变得无需介怀了。
  野蛮人征服了罗马,却被罗马的基督教完全征服,那么多伟大辉煌的文化,在宗教的眼光下看来都是人类堕落荒淫的证明,中世纪之所以黑暗,就在于上帝作为最高级,使得所有的比较级失去意义。神性压制了人性,长达千年!
  历史不断的前进,回归人性的历程也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是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人的契约与人与上帝的契约始终存在,所谓回归人性,是指对于这两种契约的解释权回到了人手中。
  一方面,随着商业与殖民地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契约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蔑视财富的基督教,不可能发展出发达的民法和商法,从神的角度出发,这些都是可耻的欲望。不值得关心,但是事实上又必须有一套法律来处理这些契约关系,罗马法的复兴,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样的复兴,使得运用理性追求公平的精神,重新成为法学的主流。
  另一方面的变化,更为重要,需要打个比方来解释。中世纪的得救之路其实非常好走,人人都相信主要跟着前面的人走,目的地就是天堂。走在最前面的是教皇和他手下的一帮主教、教父们。走在前面的人,自然有资格告诉后面的人,“往左一点,往右一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时候识字的人不多,圣经也很少,在读过了圣经,了解了庞大复杂的神学体系的人之中,敢于产生怀疑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但是终于有些人走到前面去,回来后告诉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走也可能会错的,最前面的那个家伙也不知道怎么走才对!”宗教改革的意思其实就是在说:“我不要前面的人来告诉我该怎么走,我只听上帝的。”大家都各自找路走,对错的事情交给上帝来裁决,事实上上帝又从来不出来裁决人的对错(或者说他从来不急着出来),所以对于这份契约的解释权,就实质上回到了人手中。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就罢了,但是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当更多的人独自走到前面去看过之后,回来的说法就更多了,甚至有人说:“你们不是方向错了,而是目标根本就错了!天堂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这样的宣告,简直就是石破天惊,人类信守了千年的契约,现在发现立约的另一方并不存在,那么这份契约,还有何意义?“上帝死了”这个消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上帝若不存在,一切恶都可作。”立约者死了,救赎的承诺无法兑现了,最后的审判也无法执行了。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危机,因为道德基础“坍塌”了!
 e)程序正义——对公平的精确追求
  前面的话已经有点扯远了,我们再回来,讨论西方法制的发展。现在我们很关注的“程序正义”问题,其实不能称之为“程序正义”,而是“通过程序追求公平”,再加上一个隐含的理由:“追求公平就能达到正义”。
  我们都知道沙翁的名剧《威尼斯商人》,那位律师完全遵循法律和合同,要求夏洛克完全按照合同办事,自然吓得那个残忍而又愚蠢的商人不敢履行合同,皆大欢喜。中国人看这出戏,只看到正义伸张,并且佩服那个律师机智过人。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伸张方式,背后的西方法制精神。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妙就妙在这情理、法理,早在西方深入人心,而在中国,大多数人是看不到这一层的。
但是前面说的那个理解,其实大可怀疑,“通过程序能否追求到公平”其实并不确定。在英国,当年普通法最讲程序,所有的案件,都一定要申请到合适的“令状”才能开庭。打个比方,天平称重,只能得出“轻、重、相等”三个结果,要追求结果的精确,人们就开始制造砝码,能和砝码相等,就能有准确的重量,但是和砝码对不上的,就不知道有多重,所谓“无令状则无权利”就是指这个意思。后来英国发展出衡平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其实就是通过放宽程序的严格程度,来追求真正的公平。
  还有另一方面的怀疑,更加动摇这一理论。“通过公平能够得到正义吗?”功利主义者明确表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才是正义。”这两种思想其实有着同样的假设:“正义是可以计算的。”只是功利主义者认为,计算每个个人的得失是无益的,整个社会的总量增加才是有益的。一个行为总会让有些人得,有些人失,追求绝对的公平,几乎不可能,即使成功,那样得到的也不能称之为正义。这样的疑问固然有力,但是“公平主义”的反击也很有力:“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理由,而应该被牺牲。利益的最大化,不能作为剥夺一个人的利益的借口!”这样的争论,直到今天也没有分出胜负。但是基本上“公平”是体,而“功利”只能是用,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
  相等->对等—>契约—>人与人的契约和人与神的契约,是西方法制思想的主线,两大基本观念分别是:人与人的契约追求公平能够得到正义,而人与上帝的契约是社会道德的基础。这两大观念,都接受着挑战。一方面公平能否保证正义,并不确定,而另一方面,对上帝信仰的动摇,使得众多后起的理论,在寻找能够代替上帝的立约者。因为整个西方法制的思想,不出公平与契约的范围,因此他们的理论走向,也无非围绕着这两个焦点展开。这里要着重指出的就是:西方法制思想的两根柱子,并不牢靠,虽然不断有人在加固其基础,但是危机始终存在,并不能被西方社会、法制成就所掩盖。

四、中国法制思想的脉络
  如果认真追究词语的来源的话,其实“正义”这个词很晚才有了现在的这个意思。我们说中国的法制目标是追求正义,换成近代以前的说法,应该是追求天道,天理,这“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就是中国人理性中的终极正义。
  相对于古希腊,古代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农耕民族的特征,对于农耕来说,“天”极为重要,这种重要,不是像希腊诸神那样直接决定人的命运,而是通过寒来暑往,日换星移,雨雪风霜,沧海桑田来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样的大自然,既是神秘的,又是有可能了解的,即使变幻多端的,又是有可能共处的。中国人最早发展出来的思想,就是“如何与自然相处”的学问与艺术。
  推演开来,天道是可以体察的,天命是可以领会的,人与天是能够和睦相处的,甚至天人合一,也是可以追求,也应该追求的。
  再推一步,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和睦相处,因为人越是体察天道,就越是能够理解“合”是自然的,是美好的,也是必须的。
  再往下推出的概念,可以说都是手段,是使社会符合天道,和睦相处的手段,它们分别使“德、仁、义、礼、智、信”悲观的道家认为,正是因为失去了正道,不再和谐,人们才开始运用这些手段。“道、德、仁、义、礼、智、信”的先后次序,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西方法制思想基础的契约所最需要的“信用”,在中国,却是最后才要用到的手段之一。
  再推演下去,才出现了法律,但是这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手段,因为前面的那些手段,还都是建立在人性向善的基础上的。而法律,则是对人性的不在信任的产物。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看法,以“性本善”为主流,而西方则几乎一致的认为“人性本恶”。这之间的决然不同,也是中西方法制思想差异的主因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人难道就没有公平的概念吗?有,但是有区别。中国人的公平观念要看情况而定,远近亲疏,在公平的精度要求上,各有不同。越是不相干的人,越要跟他算清楚。越是亲近的人,就越不妨胡涂一些,不必太过分明。这种现象,也得从农耕民族的特性找原因。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安土重迁,大多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狭小的村庄范围内,村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事事处处计较,这个村子肯定鸡犬不宁。因此大家都礼让三分,守着和睦相处之道,但是如果外面来个什么人,也许这辈子就见这么一次,如果被他欺了、骗了,人都找不到,所以既要提防,又要在可能受损之后及时追讨。作为善良的庄户人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讲求公平的办法。但是越是对亲近的人,越是不该有防备之心,否则就会显得不厚道,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看法。
  于是公平与和谐,就成为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观念,长久地影响着中国人地思想。
  历史到了春秋战国,中国人的这套思想已经相当完整和成熟了,整个社会的宗法体系,已经建立,详细界定远近亲疏、君臣上下该如何相处的礼法,已经繁杂到有专门的学问,而且需要刻苦的学习了。但是有一个现象却非常奇怪,守着旧礼法不变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而积极彻底变法的国家,却发达强盛。过去的那一套难道错了吗?祖宗的东西已经不管用了?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法家是对的。最遵循法家思想的秦国统一了六国,彻底的变法早就了秦国的强大。但是再接下来的事实又证明,法家是错的。一个如此强大的秦国,竟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这样的历史巨变,带来了太多的疑问。
  法家为什么能使秦国如此强大?
  法家为什么又使秦国迅速灭亡?
  和谐与发展能不能共存?
  秦国的历史如何才能不再重演?
  立国之本,究竟应该以何为基础?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奠定了之后中国二千多年的法制思想基础。我们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当时的人们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另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应该给出的自己的答案是什么?
  我们现在当然已经知道,后来是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思想的主流,儒家的法制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但是在讨论儒家对法家的反思之前,有一段插曲也非常重要,我们不得不提出来讨论,关于儒家的话题,在下一节再专门讨论。
  儒家并不是在秦朝一灭亡,或者汉朝一建立就确立了主导地位的。当时的主流思想是讲求无为而治的道家。所谓“无为而治”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废除恶法,还民自由。而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一依秦旧”,同样的法律,同样的制度还在那里,并未废除,只是从皇帝到宰相,到下面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有法不依,有事不管,得过且过,与民休息,自己也休息。这样当然会带来问题,否则后来道家也不会被儒家替代。但是更糟糕的是,这段历史,从来没有被真正否定过,甚至还成为每个朝代的榜样,与民休息。这样带来的坏处是什么呢?法律不再有尊严,同样的法律,在不同的人手里,会有不同的解释,同样的条规,在不同的“大方向”下,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使得法律成了面团,任何力量,都可以把他捏成想要的形状。
  法家的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鼓励农战,加强法制,御下之术。与法制思想有关的,在古代看来,只有加强法制一方面,而现在我们看来,鼓励农战与御下之术,也是要靠法制来保证的。我们现在分析儒家对法家的反思,也就先不考虑另外两个方面了。
  的Open API的,他们有不错的API,还在Github上放了一个。只可惜,他们的API,最多申请5个API Key,每个Key明天的访问请求数量,不能超过1000次。当时我还不知道,其实openhub的数据只有28万多,还以为满打满算,至少得60多天才能全部抓完,顿时心就凉了。

后来有朋友介绍了一个很棒的直接抓取HTML页面,然后做DOM分析的工具,名叫。

就能够拿到所有项目的概要数据了。

当然,后续的331个项目的明细数据,还是得通过OpenHub的API来抓取。

官方教程《ProGit》里,提及了三种:集中式工作流、集成管理员工作流以及司令官与副官工作流。

在蒋鑫的《Git权威指南》里,又提及基于TopGit、基于submodule、基于subtree、基于repo、基于gerrit、以及git与svn配合使用的不同工作模型。

为什么会出来这么多workflow?因为团队与项目的差别,实在太大了。现在到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些在各种情况下都坚持使用SVN都开发者,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选择太多,也会带来另一种烦恼…

从Everything as Code到Everything Automation,是另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前两天,我从机场出来,正好看到两个并列的广告牌,一个广告的大意是:「UPS助您打通全球供应链」、 另一个则是「中国银行助您打通全球供应链」。这真的很有意思,看来在各行各业,大家都开始在关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打通。

只是,在软件领域,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一种回归。毕竟,最初的软件开发,都是很简单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自己写程序,自己编译,自己调试、运行,最后发布。既不用依赖他人,更不用等待什么流程。

随着项目越来越复杂,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软件,不能仅仅运行在自己的机器上,或者需要部署到服务器上,或者需要发布到某种平台上。在协作者众多的情况下,如何分工合作?
在开发者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质量?在分工、协作、流程与质量保证的要求之下,如何提高效率?

这些都是DevOps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也是DevOps不断得以发展的原动力。

总结:开源社区,始终在进步,Github代表的也只是「一代」而已,新的一代协作模式,还会被创造出来的。

六、暗线:工具、习俗背后的逻辑

过去是如何?未来又会怎样?想要回答这类问题,其实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开源社区的协作模式,为何会变?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开源社区研发工具的两大目标:降低门槛,提高效率

开源社区,与普通的软件开发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者多多益善。在《大教堂与集市》中,Eric Steven Raymond总结到:「如果开发者协调者有至少一个像Internet这样好的沟通媒介,并且知道如何不靠强制来领导,那么多人合作必然强于单兵作 战」,这简直就是绝妙的预言。虽然当年的ESR也许并未预测到,基于Internet会出现那么多辅助开源的相关工具(他们当时还只有邮件列表)。

所以,开源社区一直在致力于两个看上去相反的目标:「吸引尽可能多的人,以尽可能简单、便捷的方式,参与到开源中来」、「在人多得超乎想象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甚至不断提高效率」。

如何计算参与者的贡献?

开源社区,不会给参与者发工资,因此激励是一个大问题。公平、公开、公正大计算所有参与者的贡献,以所有人都能够接受都形式,计算并公布各种排行 榜,可以说是开源社区特有都「刚性需求」,因此SNS与开源社区的结合,成为必然。以后,面向开源协作的大数据分析,也一定会出现。

如何激励、吸引、回报参与者?

计算参与者的贡献,仅仅是公平激励的基础。让激励变得有趣,变得有价值,变得有意义,则是吸引与回报参与者的不二法门。因此:游戏化的思路,会被越来越多的引入到开源社区中来。

开源项目保障项目质量都最大利器,是引入数量众多都热心测试者。但是,仅仅有人愿意测试,主动、积极都帮助测试,已经越来越不够了。随着项目越来越复杂,开源项目必须逐步走出仅仅依赖肉眼、依赖人多+运气的质量保障模式。

自动化测试、以及更加规范的Review流程,则是必然出现,而且将越来越重要的环节之一。

自由与规范,计划与变化,兴趣与责任。经常会在社区里,成为争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在《大教堂与集市》中,ESR极力鼓吹「礼物文化远远胜过交换经济」,但是:「在一个庞大的社区,各种各样的事务都需要有人去完成,而且还不能漫无章法。」

因此:「某种调节手段、协调者与协调机制、甚至是看不见的手」之类的东西,会慢慢的回到社区

如何在社区里平等、高效的协商?

目前来说,依然只能是线上讨论+线下开会。虽然,很多开源社区,开始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样的开会圣经。但是,开会依然是最令程序员感到苦恼的事情。在这方面,将来会不会出现更好的辅助工具,这方面很值得期待。

唯有变化,是不变的。开源协作模式,同样如此。惟愿我们,能够成为推起其前进的力量之一。

看着很多朋友,都纷纷在总结回顾自己的2014,我也试着总结一下吧,原本想按照往年的传统,选一个年度汉字的,结果思前想后,发现至少需要三个字,才能表达这一年的林林总总。

一、转:这一年我有三大转变:

  • 加入华为,而且干满一年了;
  • 开始跑步,而且喜欢上跑步了(不是坚持,就是喜欢);
  • 彻底离开知乎,而且真的戒掉了;

二、进:这是我进步非常大的一年,因为在华为的工作与开源有关、与研发有关,我思考了很多、很多,也有了很多的收获。

在多年以后,也许会有人评价,2014年是华为的开源元年,而我们则是这一重大变革的亲历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感到非常自豪。

三、定:从而立到不惑,慢慢的就能定下来了

40不惑,无非是心有定见,眼看马上就要39了,我仔细思索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渐渐的感到:自己的想法,已经很少左右摇摆,虽然心态依然开放,但判断却很少犹豫,这大概就是一种不惑吧。

最后,祝愿所有的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我在微信上分享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方法论,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强,但很多读者还只是停留在阅读上了,真正去行动的人并不多。

同样是阅读我的文章,有的人在半年、一年内的变化非常大,而有的读者已经读了5、6年了,变化却很有限,这就是差距。

行动和没行动在刚开始时,不会有什么太明显的变化 ,但一旦持续几年时间,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一旦你看到哪篇文章对自己有帮助,少收藏多行动,努力去完成自己的100天行动,这才会让你产生变化。


1、把你想要用的东西放在你随手够到的地方。

因为特别喜欢喝咖啡,我曾经买了很多咖啡。

但是因为咖啡的制作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每次都不会主动煮咖啡,而是更愿意跑到路边的咖啡店买咖啡喝。

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多其实是因为我制作的咖啡的不顺当,然后我养成了把咖啡放在自己随手够到的地方,然后自己就养成了咖啡随手做的习惯了。

2、睡觉时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随手挂在床边,而不是堆在脏衣篓里。这样能让你快速起床。

还有类似一个观点是:只要醒了就立马起床,要不然会在床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提高起床的效率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起床的动力,如果你内心知道你的任务是什么,通常你起床会比较迅速,就算你睡眠不够。

比如说我们每天上班为什么能很快起床呢?因为你起晚了你就赶不上班车,就会迟到被扣钱。

另外一个怕起床的原因是不愿意改变现有状态,因为起来的那一刻,你必须改变被窝里暖暖的感觉,到一种很冷得环境下,尤其是冬天的时候。

我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把要穿的衣服放在你随手能够到的地方,养成一种超级好的心态来面对起床。每天做好内心都会受到一点点鼓励,这样你就能更优雅的起床了。

3、想起来就做,给每一件事限定时间。

拒绝拖延症的最好做法就是:想起来就做,并且记录时间开销,每次给自己限定时间做一件事。

第一次应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是但是第一次和朋友(现在的女朋友)聊天,当时她要赶第二天早上的飞机,因为很累,懒得动,懒得洗澡,懒得收拾东西。当时给她限定了10分钟收拾衣服,20分钟洗澡,然后睡觉。

她做到了,我明白这个方法是有用的,我自己也开始明白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一种变形。

我相信任何事情如果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好的习惯。拖延症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生活恶习,要想改变它,先从立马行动做起。

拖延症最大心理来自于给自己太大的时间预期,如果每个时刻都是deadline,那么你一定不会是一个拖沓的人。

昨天晚上在咖啡馆看书,看了两本关于吃的书籍,一本叫做《5:2轻断食》,另一本是《吃的科学》,启发我想到了很多东西。

当时用铅笔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了,回家后没有来得及整理,所以就放在今天早上来整理。这也是受校长(朱玉龙)启发,知识只有形成系统化才能发挥效用。

每个阶段的生活总会完成一些事,如果我们做计划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计划是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忘记了做计划,所以时间就慢慢的溜走了

不是我们没有更好的生活,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意生活。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会很累,但是当你每一件事就能想到一个心理学原理,每一秒钟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人生的意义就是这样的。

目标确定好了就就有了做事的方向,艾力在《你的8760个小时》提到过一个成功公式:成功=方向方法努力,方向取-1和﹢1,方法取0-10;努力也取0-10.那么结果就是-100到﹢100之间。

所以我们活着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在0-50之间徘徊,套用网上流行的那句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就没到拼智商的程度”。

5、不要轻易放弃正在做的事情,想到别的事情的时候就先记个提纲

就在刚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只把题纲列出来,等买菜归来再接着完成后面的文字。

其实这个习惯坏透了,我意识到我自己的写作能力没有提高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每次写到一点点的时候就会有放着吧,等到下次有时间的时候在好好写,其实我们有时间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想起来。

6、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思想一定要解放出来。

刚刚写起床习惯的那段想到了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来自于最近新公司的领导开会讲到的。

我们的部门分了好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都有自己的专业性,做技术的其实就应该这样,在管理学上这叫矩阵式管理。竖列是各个专业,横行是各个项目,这种布局能保证每个项目都有专业的人在做自己拿手的事情,从而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和质量。

这其实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我的规划是做一个资源协调者,也就是项目经理或者职业经理人这样的角色。

专业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各个专业都有牛人大师,而且技术方向需要内心更踏实,思路更开阔的人来做。

通常具备这种专业性的人是能够有所建树的,当然做技术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新毕业的同学一年内就能比你学到更多的东西,老板也会愿意雇佣新毕业的学生来完成更多的工作。

因此工程师如果不能在专业性上有所建树,迟早会受到威胁的,而且年龄越大这种威胁越明显,最后也可能迫于压力自己主动辞职。

所以遇到职业天花板是一个人短视、没有战略思维的表现。优秀的人总能在适当的时候从技术员工程师的岗位上变成管理者。

7、做一个爱好记录的好同学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思考了要落地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思考伴随了我很长时间,这也是我爱好读书的原因。我通常会做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 这也是我和别人交谈时候的一种谈资,要不然我岂不是变得很无趣。

有句话说:“读书就是用作者的眼睛去看世界。”我深深赞同这句话。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会做计划

计划其实就是在给自己限定时,你把它写下来,记在心里,不知不觉你就会去完成它。

因为你心里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事,所以写下你要做的事情,随时查看并记下来。

每次我们忘记事情都是因为任务并没有在心里完成多次重复。计划写在纸上,不容易丢失,每次看到都会明白自己今年的任务和这个月的任务。所以不知不觉你就会完成这个任务。

9、定期丢东西,实现断舍离。减少选择的时间。

断舍离能让你自己活在一个相对简单的世界里。

比如我现在基本不会因为每天穿什么而烦恼,因为自己的衣服就那么几件,除了A就是B,偶尔还会选择C,因为那是正式场合。

我现在基本上不会愿意花时间去做一些价值很低的事情,因为自己真的很忙,有很多书要看,很多技能要学习。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掌握的技能也是有限的。

为了让自己的价值更高一些,那么需要增加自己的价值,学更多的技能。你可以选择自己摸索,也可以选择找个老师或者买个课程来学习。

找个老师或买课程就是花钱换时间的一种具体体现。

(1)比如说我不会游泳,我自己摸索学习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我找游泳馆的教练,让他教我学,我支付他400块钱,他教我四次,每次1小时。四周后我学会了,而我只花了四个星期天,而不是一个月30天。

(2)我做不好PPT,我找了很多材料后发现自己需要筛选,寻找,浪费很多时

间。索性自己在某PPT教学网站上充值100元,得到系统性的课程,看完后知道怎么做好PPT了。

花钱买时间的人,时间价值都是很高的,他们能够认识到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商业思维。

(3)刚来北京的时候,特地根据公司班车路线找了房子。

公司在郊区(大兴),班车线路10条,查看了每个线路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了一个上班最晚,回家最早的路线,并拒绝在公司附近租房,虽然那边房租很便宜。

我的思维是,相对别的同事减少上下班路上的时间2-3个小时,第一自己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第二不用赶,第三郊区物质匮乏,精神匮乏,不利于年轻人成长,贫民窟里出不来富翁,道理类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用多出来的时间去学习新的技能,用这些技能去创造新的价值,例如兼职等。

11、定期升级自己的装备

为了更快速的看书,自己升级了个显示器,显示器清晰,屏幕大。以前我三小时能看完一本书,现在两小时就能看完。原因就是显示器大,显示的内容多,每一屏可以显示好几页的内容吗,200页的书只需要翻20下基本就完事了。

春节的时候,抢红包总结的道理,苹果手机比别人抢到的红包多50%以上,因

为它快。所以自己现在的手机平板都是苹果的。不是因为别的,就图一个快,省心。

把不用的东西扔掉,把常用的东西换好的。

简洁高效的含义就是 : 少

时间用的最少,东西用的最少。

不高效的人通常对时间没有概念,所以需要一块手表。

而不是每次打开手机,然后看到微信的小红点,顺手看看,然后发现朋友圈有更新,有评论,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忘记了你看时间的最初目的。

生活模块化越多的人,越简洁高效。

这就是涉及到平台化的知识。我自己的方式是:归类。

内裤一共四条用盒子装起来,衬衫3件在最左边,外套4件在最右边。裤子在下层衣柜里。衣服搭配固定,每次最左边对最左边。基本不会在衣服搭配上浪费时间。洗完衣服后收纳的时候就做好分类。

洗脸用的东西在浴筐里。学习用的东西在床头。生活用的东西在右边格子里。所有的卡都在名片夹。就这样各自位置固定,不用去重新搭配,寻找,节省思考、决策的时间。

系统性思考问题和学习是最近才想通的问题。

学习最有效率的时候是deadline的时候,大家是不是最有感触的就是为什么一个学期学的东西,在考试周几天就能记住并顺利通过考试,这个时候的效率是最高的。

引申一下就是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学会一门技能,或一门学科。它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去轰炸它。

集中注意力的结果就是学的内容多而全,全面的掌握一门知识/技能需要从上到下去了解他。系统性就是全面把握这个知识/技能,这样不会因为你不明白其中的某些东西而导致大部分都不明白。

我最近自费报名了在职研究生考试,四门学科。每一门都需要花好多时间。为了学习效果,我把每个月分成四个周,每个周只学其中一门。

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效果立马显现,逻辑学那么晦涩的东西,我在在一周内看了12本书,然后去做题,基本都能对,这既是系统性学习的重要性。

这个原理可以用到各行各业。

我觉得看书是增加知识,思考是触及事物发展的本质。

生活之所以拖拉,乱七八糟。根本原因是做事的时候没有思考事物的本质,而不思考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的匮乏。

多看书就能多了解世界,通过作者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去经历那么多事情,所以涨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看书。

当知识到达一定境界以后,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了,很多问题也不会纠结了,因为道理你都明白了。

这个是很重要的人生哲学,所以图书市场上最畅销的就是这类的书。

处理情绪我总结的关键词是:我丢东西了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忽略,不走心即可。

很多同学经常因为别人的话黯然伤神,郁闷。原因就是太在意别人的行为和言辞,太走心。

人活着又不是非要活给别人看,自己过得舒坦就好呀。(建议:偶尔看看毕淑敏的散文挺有帮助的。)

17、定期收拾自己常在区域

不论是工作台还是卧室;以前有个非诚勿扰的女生提到过这个习惯,说她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收拾屋子,把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

我自己觉得有道理,所以每周收拾一次屋子。每周前三四天天都是很干净的,后面几天需要自己再整理一下。所以现在基本按时每周四、周日要打扫一遍。

文来自知乎用户Leesun,LinkedIn领英经授权转载。

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考问题时头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