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与框柱一起灌注混凝土柱拆模时间,拆模时发现一条框柱只灌注到一半的混凝土柱拆模时间。如何补救?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时的质量通病?_百度知道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时的质量通病?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编制人:
陕西电力建设总公司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八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防治工程质量通病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职责。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根治质量通病,制定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一)原材料1、表面锈蚀(1)现象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2)原因分析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3)预防措施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4)治理方法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2、混料(1)现象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2)原因分析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3)治理方法发现混料情况后,应立即检查并进行清理,重新分类堆放,如果翻垛工作量大,不易清理,应将该钢筋做出记号,以备用料时提配注意,已用出去的混料钢筋应立刻追查,并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3、原料弯曲(1)现象钢筋在运至现场发现有严重曲折形状。(2)原因分析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条状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3)预防措施采用专车拉运,对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车卸车。(4)治理方法利用矫直台将弯折处矫直,对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矫直后应检查有无局部细裂纹,局部矫正不直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4、成型后弯曲裂缝(1)现象钢筋成型后弯曲处外侧产生横向裂缝。(2)防治方法取样复查冷弯性能,分析化学成分,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检查裂缝是否由于厚先已弯折或碰损而形成,如有这类痕迹,则属于局部外伤,可不必对原材料进行性能复检。5、钢筋原材料不合格(1)现象在钢筋原料取样检验时,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2)原因分析钢筋出厂时检查不合格,以致整批材质不合格或材质不均匀。(3)预防措施进场原材料必须送样检验。(4)治理方法另取双倍试样作二次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允许使用。(二)钢筋加工1、剪断尺寸不准(1)现象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断钢筋端头不平。(2)原因分析定位尺寸不准,或刀片间隙过大(3)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其尺寸,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4)治理方法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2、箍筋不规方(1)现象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2)原因分析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样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3)预防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4)治理方法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1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进行弯曲调整,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3、成型钢筋变形(1)钢筋成型时外形准确,但在堆放过程中发现扭曲,角度偏差。(2)原因分析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钢筋碰撞成份;堆放过高压弯,搬运频繁。(3)预防措施搬运、堆放时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施工需要运送现场并按使用后堆放,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三)钢筋安装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1)现象在楼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里安放时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2)原因分析成型工序能确保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安装质量影响因素有两点,多根钢筋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3)预防措施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4)治理方法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2、平板保护层不准(1)现象浇灌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2)原因分析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确,或垫块垫得少。(3)预防措施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多。(4)治理方法浇捣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及时采取措施补救。3、柱子外伸钢筋错位(1)现象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直。(2)原因分析钢筋安装后虽已自检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化,或浇捣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滑及时校正。(3)预防措施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样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固定好,浇捣混凝土前再重复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2)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4)治理方法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紧焊接联系。4、同截面接头过多(1)现象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中规定数值。(2)原因分析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2)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3)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不得小于搭接长度的规定,对于接触对焊接头,凡在30d区域内作为同一截面,但不得小于500mm,其中d为受力钢筋直径。4)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在受压区。(3)预防措施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搭配安装方法不同的(同一搭配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要加文字说明。2)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3)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4)如分不清接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接受压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拉或受压理解不同(表现在取料时,某分号有多少),则应讨论解决。(4)治理方法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如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或工期太和则可采用加焊帮条(个别情况经过研究也可以采用绑扎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接。5、露筋(1)现象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2)原因分析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3)预防措施砂浆垫块要垫得适量可靠,竖立钢筋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值。(4)治理方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找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厚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浆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护湿润的情况下补修,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6、钢筋遗漏(1)现象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2)原因分析施工管理不当,没有事先熟悉图样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3)预防措施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熟悉图样,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样相符。在熟悉图样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整个钢筋骨架绑完后应清理现场,检查有无遗漏。(4)治理方法遗漏掉钢筋要全部补上,骨架结构简单的在熟悉钢筋放进骨架即可继续绑扎,复杂的要拆除骨架部分钢筋才能补上,对于已浇灌混凝土的结构物或构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要通过结构性能分析确定处理方法。7、绑扎节点松扣(1)现象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节点松扣或浇捣混凝土时绑扣松脱。(2)原因分析绑扎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3)预防措施一般采用20~22号作业绑线,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5mm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粗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紧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4)治理方法将节点松扣处重新绑牢8、柱钢筋弯钩方向不对(1)现象柱钢筋骨架绑成后,安装时发现弯钩超出模板范围。(2)原因分析绑扎疏忽,将弯钩方向朝外。(3)预防措施绑扎时使用柱的纵向钢筋弯钩朝柱心。(4)治理方法将弯钩方向不对的钢筋拆除,调准方向再绑,切忌不拆除钢筋而硬将其拧转这样做,不但会拧松绑口,还可能导致整个骨架变形。9、基础钢筋倒钩(1)现象绑扎基础底面钢筋的网时,钢筋弯钩平放。(2)原因分析操作疏忽,绑扎过程中没有将弯钩扶起。(3)预防措施要认识到弯钩立起可以增强锚固能力,而基础厚度很大,弯钩立起并不会产生露筋钩现象。因此,绑扎时切记要使弯钩朝上。(4)治理方法将弯钩平放的钢筋松扣扶起重新绑扎。10、板钢筋主副筋位置放反。(1)现象平板钢筋施工时板的主副筋放反。(2)原因分析操作人员疏忽,使用时对主副筋在上或在下不加区别就放进模板。(3)预防措施绑扎现浇板筋时,要向有关操作者做专门交底,板底短跨筋置于下排,板面短跨方向筋置于上排。(4)防治措施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应及时重绑返工。如已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才发现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复核其承载能力,再确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二、常见模板:木模板、组合胶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整合篇如下:(一)、接缝不严1、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表面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单位那个现象。2、产生原因:(1)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编造成裂缝;(3)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4)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5)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6)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3、防治措施:(1)翻样要正确,认真制作定型模板;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2)钢模板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堵漏;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二)、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2、原因分析:(1)轴线定位产生误差;(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3)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4)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5)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6)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3、防治措施:(1)严格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进行技术交底;(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4)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5)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三)、标高偏差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2、原因分析:(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2) 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3)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3、防治措施:(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2)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3)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4) 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四)、结构变形1.现象拆模后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2、原因分析(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2)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3)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文承部分地基下沉;(5)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7)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露天而变形。 3.防治措施(1)模板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5)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6) 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0。(五)、模板未清理干净1、现象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2、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力水清扫,封模前未进行清扫;(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3、防治措施(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六)、脱模剂使用不当1、现象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2、原因分析(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2)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面装饰质量。 3、防治措施(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七)、模板支撑选配不当1、现象由于模板支撑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2、原因分析(1)支撑选配马虎,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2)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3、防治措施(1)模板支撑系统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过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用扒钉固定好;(3)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4)支撑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如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5)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八)、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1、现象由于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气孔等缺陷,高柱、高墙模板未留浇捣孔,易出现混凝土浇捣不实等现象2、原因分析(1)墙体内大型预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土不实;(2)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造成混凝土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捣不实。3、防治措施(1)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2)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三、砼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蜂窝原因是砼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砼塌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砼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防治措施:(1)控制一次下料厚度,不宜超过500mm;(2)对柱、墙根部采用砂浆封堵;(3)认真振捣,防止欠振、漏振。(二)、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密实,也可能出现露筋。防治措施:(1)保证垫块厚度、位置、数量等正确且应牢靠固定;(2)砼浇筑时看筋人员应认真检查,及时修理;(3)振捣时应认真操作,确保不漏振、不欠振。(三)、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砼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防治措施:(1)对侧模拆除不易过早,强度至少应达到1.2N/M㎡后方可拆除且应保证不缺棱掉角;(2)拆模时不易用力过大,边角部位严禁撬动;(3)在浇筑砼时应对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四)、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或墙内预留尺寸较大,操作人员误判为门洞口而造成振捣不到位。防治措施:砼浇筑前应对砼浇筑负责人进行认真交底,现场摸底,了解特殊部位结构特点,认真振捣并安排专人在下层检查模板。(五)、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防治措施:(1)浇筑砼前应对施工缝处进行认真处理、清理,安排专人进行检查;(2)按要求加水泥净浆或同标号砼剥离石子的水泥砂浆进行铺底。(六)、梁、柱节点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防治措施:验筋时应对该部分进行检查,对刚度不够或尺寸不正确的应立即进行加固、返修。(七)、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找平。防治措施:(1)为保证梁板平整及标高,在浇筑前应在四周墙体、柱插筋上抄出50线,采用拉线与标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同时采用铁插尺进行检查砼厚度;(2)认真抹面、找平。(八)、砼裂缝由于砼收缩而产生,消除或减少措施:应采取二次振捣、二次抹压的方法进行控制。
采纳率:6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混凝土施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构造柱与框架柱区别( 2).doc 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构造柱与框架柱区别( 2)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哦?http://wenku.baidu.com/view/2cacc12fed9f495.html NO!NO!
应该是这样:
首先要明确构造柱和框架柱是在什么地方用的/
构造柱是在砖混结构或砌体结构中应用的,他是89(1989年)版本规范中开始应用的,原因就是1976年6度(当时)地震烈度区域的唐山发生了8。2级地震,造成人员重点伤亡的惨痛经历所起到的重要改动。他的作用与圈梁作用一样,两者相互交接,以钢筋混凝土柔性保护砌体结构(刚性)在地震时不受破坏,从立体空间起到保护作用。他的截面一般为240*240MM,并带有马牙槎。他只起到保护作用,没有承重能力。不需要进行结构计算。/
框架柱是框架结构(或内框架结构)的柱子,他是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截面至少300*300MM,普通框架截面一般为500*500MM(比如6底层内框架结构),大型公共建筑基本在600——800MM以上,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当然在地震区域要进行抗震计算了,重要的建筑或高耸结构还要进行地震振型分析。/
构造柱:按构造要求设计即可,并不需要计算的。构造柱与圈梁形成一个整体,将墙体“包”住,在地震时墙体首先破坏并出现裂缝,裂缝逐渐延伸,至破坏。圈梁与构造柱可以阻止墙体裂缝继续向上层及周围延伸,从而起到抗震的作用。所以它是不成受重量的,这是构造柱的主要作用。
构造柱的施工程序:先在浇筑框架梁柱时预埋好构造柱的锚固筋,然后等该层主体和砌体砌筑完毕后绑扎构造柱钢筋,最后浇筑构造柱。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是需要通过计算来配钢筋的。
构造柱是种构造配筋的柱,用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只承受竖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弯矩。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按构造配筋,并设置拉结筋。
结构是能够承受荷载并且维持几何不变的构件体系,那么结构柱就是能够承受建筑物荷载的柱,以受压为主的竖向构件,区别于为构造而设置的不承重柱,比如构造柱,暗柱等。
框架柱和独立柱都是起承重作用的的受压结构柱,框架柱是用于框架结构或局部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柱,通过框架梁和连续梁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
独立柱是不依附墙体或其他构件而独立承重受压的柱,常见于砖混,底框,内框等,可以单独使用,独立承受荷载作用的柱子,以一根柱为表现形式。
矩形柱是以形状来区别的,建筑上柱截面以矩形为多数,但也有其他类型的柱子截面,比如:圆形,L形等,PKPM建模中在构件定义---柱定义---点截面类型--然后就有各种类型的截面柱子。
暗柱,端柱,构造柱,框架柱,定义与区别
11:31:33|??分类: 结构设计论文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订阅
??? 暗柱、端柱是剪力墙中的柱,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约束端(暗)柱,一种构造端(暗)柱,你可以这样理解,简单的剪力墙结构中端柱布置位置一般在剪力墙的两端或者转角处,一般柱宽大于或者等于剪力墙的厚度,暗柱指布置于剪力墙中柱宽等于剪力墙厚的柱,一般在外观看不出,如果布置位置在端部,也可以作为端柱分析 构造柱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结构构造要求布置的柱,使用范围比较大,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都有构造柱,一般不作为单独承重构件,主要根据当地的抗震设防设置,比较长的单向墙体一般也需要布置 框架柱顾名思义就是框架结构中用于支承结构中竖向荷载的柱
某十八层钢筋混凝土桩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桩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黄和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摘要:文章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了桩基础工程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对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桩基础工程;质量事故 中图分类号:TU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2??
桩基工程的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施工技术,又是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但由于目前尚无可靠快速的检测方法及时掌握并了解成桩过程中的质量,桩基础施工发生的质量问题,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   一、混凝土灌注桩常见质量事故分析   (一)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即不用护壁措施而直接排出土成孔的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以上的地质条件。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孔底虚土多、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塌孔、桩孔偏斜、桩顶位移偏差大等。   1.孔底虚土多。成孔后,孔底虚土过多,厚度超过规范的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桩≤150mm)。   主要原因有:(1)土质差,如松散填土;含有炉灰、砖头等大量杂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水泥楼面多久拆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