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感觉自己是得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如何判断自己是抑郁还是抑郁症?
早上真的很难离开床上,我只想躲起来,不要跟任何人谈话。我因为食欲很差所以瘦了很多。我认为世上再也不存在有趣的事情了…我很努力要让自己在晚上睡着,但怎么做都没有办法在晚上好好入睡。我知道我必须努力打起精神,因为还有事业等许多事,但是我就是无法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
以上的叙述是通常一些患者会有的状况,但每位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不尽相同。定义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如下:
1.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很抑郁
心情低落不是只是说单纯的心情不好而已。它可能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坐立难安,这些都可能是心情低落的症状。
2.对日常生活皆失去兴趣
抑郁症第二个主要症状就是兴趣缺失。原本喜欢的事情,现在都提不起劲来去做。以上两大症状必须要符合一个才行。
3.体重减轻或体重上升
抑郁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和饮食行为密切相关。
有些人抑郁的时候会廋,而且瘦得很厉害;此外有些人是变得很爱吃。抑郁症的患者大脑中血清素的量较低,因此抑郁的情绪也会影响食欲。
 4.失眠或过度睡眠
抑郁是引起失眠常见的原因。有的患者会很早醒过来,然后一醒过来,就再也不能入睡,只觉得心烦气躁,心情恶劣,然后会想到接下来的一天又要开始了,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时段给打发掉,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有的则常常会发现其他人都还依然安睡,而只有自己独自醒着,而感觉到空虚与寂寞。
5.精神运动激昂或迟滞
患抑郁症的人,会感觉思考变慢、说话变慢,或者感到世界运转的速度很快,自己却跟不上。
6.疲劳或失去活力
患抑郁症的人,会失去生活的动力,慢慢的体力会严重耗损,变得很没有精神,很没有元气。不只是心里上没有力气,连身体也跟着变得没有力气了。
7.无价值感或过度的罪恶感
患抑郁症的人经常感觉到罪恶感。觉得自己做错事情,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
8.思考力、注意力减退或容易犹豫不决
患抑郁症的人思考变得很容易犹豫,没有办法去下定决定。一件事情要想非常的久,然后还是没有办法下定论。
9.反复地想到死亡或有自杀意念、企图自杀等情形
抑郁症患者常常想到各种关于死亡的话题,可能是亲人的或是宠物的去世、或是一些死亡的画面。而自杀的念头也是抑郁症的特征之一。这个程度可以分成从自杀的念头到行为到有没有实现,差异很大。
沈阳脑康中医院温馨提示:那如果只是单纯的念头,很轻微的念头,连具体的方式要怎么做都没有想到的话,这部分不算很严重。如果到了比较具体的规划出来了,那就比较有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怎么感觉自己的抑郁症_百度知道
怎么感觉自己的抑郁症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好,最好不要感觉都《乱入聊斋》是我的血肉,我为他倾注所有,它还在襁褓,它需要养料,他不是咆哮的法西斯,它是最美好的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抑郁症患者会感觉到自己有抑郁症吗?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156分享邀请回答4311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5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当你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我的图书馆
当你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考虑到这篇文章可能会比较长,避免因为太长而导致重点不突出,所以下面我就分了副标题,其作用只是想告诉你,虽然这篇文章很长,但每一部分都是我经过思考、总结和查阅资料甚至是很认真地问我同学所得出来的,因此每一部分都很重要!!!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点什么的话,请耐心地仔细看下去。
一、我想做什么
我从一开始就想写一篇抑郁症的科普文章,自从我发了上两篇文章之后,这种想法更是强烈。但当我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询问自己,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他们只是想知道抑郁症是什么吗?同时我也继续在知乎和百度上找关于抑郁症的文章(我在下面也会附出一部分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比较好的问答和文章),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做这些事情,问题是既然很多人都在做这些事情,而且里面的赞也很多,那应该是相当多人都看到了,为什么现在情况仍然没有很大起色?这说明了什么?我继续在思考。然后我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看这些答案和文章,甚至是下面的评论,也去思考所有在我的文章下的评论和给我的私信,我发现,这可能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
或者说,他们并不那么想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他们想知道的是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到底算什么,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让他们表现成怎么样,他们现在所处的状态要怎么来解决。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我知道,我不能只单纯做一次科普,这样就好像往水里扔了一块石头,一下子激起了波浪,但很快就会平息一下,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我不想做这样的事情。我想要在这水里养起鱼虾这样的动物或者种下荷花莲花甚至水草之类的植物,让这些本无生命的水和这些可爱的生命相互依着起来,从而就好像达到我们人类大脑那样的效果,一堆堆小小的神经元组成一片片的神经网络并由此产生丰富的意识。
换句话说,我觉得我做的事情至少要让我觉得是起到了我理想中的作用的。
我不想去考虑我想做的事情是难还是简单,也不想去考虑这些事情到底是怎样,更不会去提前判断这些动物和植物以及水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就想做下去,看看事情变成了什么样。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二、你该用抑郁量表吗?
我看了很多关于抑郁的文章,也去学校图书馆翻了好几本比较严肃的著作(我下面会附出来),但我始终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然后我就去搜索比较权威的量表,但我仍然很困惑,因为我自己也测过,有亲身经历,就说我前两个星期测那个贝克量表,测了几次,隔了好几天,第一次是20分(代表轻中度抑郁),我心里就想:这你都能测出来?我最近挺好的啊,抑郁几乎没有发作啊。。。于是我陷入了一段重新怀疑自己的日子。又过了几天,测出来是3分(很健康),我心里想的就是:哈?? ???这个量表是要搞事吗?不过我只能保持围笑:-)。
总而言之,就是结果从20分到3分都有,说明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并且我也具备心理测量的专业知识,所以我知道这些量表对问题的说明的局限性到底在哪里。
于是我去询问我的同学,有几个是硕士毕业之后想做咨询的,目前正在申请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我就问了他们两个问题:你觉得这些量表怎么样?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怀疑他自己抑郁想测一下,你会怎么跟他说?
总结了他们的回答如下:
1.那些量表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文化环境不一样,而且在引进来的时候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所以需要谨慎对待。(这里其实就是所谓的效度问题)
2.如果有人怀疑自己抑郁而去测抑郁量表,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测出分数较高,因为心理暗示等心理作用会让他们不自觉夸大自己的症状。
3.不可否认,的确如果是如实回答这些测量量表,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事实上不是你想做到如实就可以如实的,这还要基于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和你的理性力量以及动机等等因素,所以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4.(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真的想用这些量表,比较建议的做法是用同一份量表,隔一段时间测一次,看看自己的分数是怎样。比如间隔三天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头尾各测一次。或者用多种量表,多测几次。(这里其实就是重测信度)
5.(这一点也很重要!!!)测出来的分数永远都是仅供参考的!!!因为目前的量表都还没有做到完美,不要自己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情况下随便推测自己得出来的分数的意义,如果真的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代表的意义,请找专业的具有从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和医师。(就好像我自己测贝克量表,分数一会高一会低一样,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不知道,反而可能让自己更困惑)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到底我该不该用量表测一下自己有没有抑郁症?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想直接给出答案,所以我也不会附上任何量表(避免引导),但我仍然会给出建议(结合我的思考和我同学的意见):
首先,拉上去再看看我刚刚写出来的5点总结。
然后,继续看下文(这不是瞎扯,而是我下面会继续讲抑郁症其本身,我想说的是你要先继续了解一下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会尽力排解你对抑郁症甚至是精神障碍的偏见,之后你再考虑自己要不要去测,不用问我,自己决定就可以了)。
三、怎样就算抑郁症
在此之前,我想说明的很重要的一点是:绝!对!不!要!怀着对号入座的心态来看我下面列出来的抑郁症的症状!!!对号入座的意思就是一条条看着这些症状,然后心里想,哎这我有,哎这我也有,哎那我就是抑郁了吗?。。。。。。不要这样做!!!因为你这样就会陷入意识狭隘,只看见自己符合的症状,却看不见自己不符合的症状,结果只依据自己看到的,而不是实际的情况来做出有失偏颇的判断,这样是不讲道理的。
但我知道人也很难做到在看这些症状的描述的同时不对自己进行判断,这可能是无意识就会做出来的,所以我要建议的是:请尽量客观地审视审查自己。我推荐你采用的方法就是对你具有这些症状的程度进行评分,比如1到10分,然后一项项记录,最后综合再看自己每一项得分的状况。
但!!!这些都是客观描述,并不是诊断,所以即使你觉得自己很符合,但也还是请持谨慎态度,因为(again)这都是客观描述,并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诊断!
也许在这里我有过分强调的嫌疑,但往极端偏一点才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怎样就是呢?(有些词我用百度百科的链接表示出来了,供参考,如)
美国是这么说的:
抑郁发作:
重性抑郁发作:
以上有两个关键词:心境低落、持续2周以上。尤其是后者是很重要的,必须是持续的低落症状才能考虑是否抑郁发作。
另外这本手册里面还讲了很多其他种类的抑郁症,值得我们仔细看下去。
我想我应该有必要再继续说清楚一点。
在这本书中讲到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
核心症状在于:(1)持续2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即感到忧伤、悲观和绝望,觉得生活没意思、郁郁寡欢、沉溺在痛苦情绪中无法自拔,可能还会出现焦虑、易激动和紧张不安等症状;
(2)兴趣缺乏: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以前觉得有意思没意思的现在都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不想去做,常常表现为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3)乐趣丧失:亦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主要表现在情感上,一是体验不能,简单来说就是该高兴的不高兴,该悲伤的不悲伤,没啥感觉;二是表达不能,就是能够体验到情感,但是无法用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
以上三个症状可能会一起发生、互为因果,但也可能会各有程度不一。
附加症状就包括心理症状:焦虑(紧张、注意困难、记忆不良、敏感、胸闷,呼吸困难、头痛、颤抖等等)、过度自责、幻觉或妄想、自杀观念、思维迟缓、缺乏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清醒认识以及躯体症状:难以入睡或早醒(提前一两个或几个小时)、食欲下降(体重一个月下降5%)、性欲减退、持续的疲乏无力、早晨抑郁的程度更深等等。
很正经地说完了上面那些症状之后,那到底怎样才算是抑郁症?怎样就不是抑郁症?你搞得清楚吗?
我觉得我还要再加入一点科普成分和对比才能说得更清楚一点(认真脸)。
1.抑郁不等于就是抑郁症。抑郁症是通过各种方式确诊了之后,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心理障碍,而很多人理解中的抑郁症其实是抑郁情绪,这两个光是听名字就知道是不一样的,关于抑郁情绪,我觉得这个答案写得很好,直接附上来:
2.抑郁是心灵的感冒吗?是,但也不是。说是感冒,是想说它的发生很正常,就好像感冒一样。但是感冒会让人生活障碍人际障碍吗?抑郁症是真的会。所以不要因为这个比喻就随便轻视抑郁症。
3.抑郁症目前并没有统一认定的没有争议的诊断标准,其病理基础也还不清楚,因此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我也还没有进行很深入的研究,所以暂时不瞎比比。但我想在贝克的这本书中说到的,抑郁症的分类存在分歧,亦即它是精神性的障碍还是器质性的障碍,还不能一下子就说清楚,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也许我会继续探究下去。不过我在这里最想说的还是,因为这些分歧,所以我们在面对诊断的时候,最好的也许还是自己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样就对诊断结果有更强的分辨能力和认识,这样是有好处的。
4.那怎样就不是抑郁症?(以下参考这本书)
除了上面所说的,少于两周的不能诊断为抑郁症,抑郁情绪不是抑郁症,还有:
不是抑郁症!焦虑是主观的内心紧张不安,是对未来的可能事件的过度担心,在观念上是不确定的,而抑郁症是既定的某种丧失,在观念上是确定的。并且焦虑对人是有保护性意义的,焦虑会鼓动你去采取预防措施,也就是说,在焦虑状态下你可能会觉得如果我再不采取措施,事情就会变得很糟糕。但确实,抑郁症的人也会有焦虑症状,就是因为这样才产生很多误会和混淆。
不是抑郁症!因为轻度抑郁常常会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症状,所以会被误以为是抑郁症,但很明显的是神经衰弱可能是因为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因素引起的,而且患者自知力良好,意思是患者对自身当前状态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不是抑郁症!两者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两者谁是原发性的和谁占主要地位。强迫症会引发抑郁心境,抑郁症患者也可能会有强迫症。另外,抑郁症是发作性的障碍,而强迫症是慢性的,而且后者与人格有直接联系,前者则不与某种人格有特定联系。
不是抑郁症!疑病的一个表现就是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注而产生疑虑,即使由医生解释后仍然排除不了的疑虑,而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疑病的观念,但这往往不会占主导地位。
抑郁症还需要与一系列应激相关障碍分清楚,例如、、、、(也称躁郁症,也可以说是抑郁症的一种吧,暂时不详细说,以后有机会再深入解释)、如、等。这里我就不自己解释那么多了。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必须讲清楚:就是反应不一定就是抑郁症!百度百科没有对居丧反应做出很详细的解释,所以我就根据书中的东西来讲一下。居丧反应就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反应,在我看来其轻度状况也包括失去恋人的情况,它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居丧者会常向周围人叙说悲伤心情,会有轻微的负罪感和体重减轻、睡眠紊乱,这些症状的强弱还应该与本人性格以及实际情况有关系,这种反应一般只要转移注意力就可以逐渐摆脱,2个月内严重症状会消失,1年内情绪会逐渐平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认为,居丧反应在2个月内没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和无价值观、自杀观念、精神病性症状和运动迟滞等严重症状,就不能诊断为抑郁症。
讲到这里,这一部分大概就讲完了,但我仍然还要附上一篇我觉得比较好的回答:
注意我附的回答都是针对里面某个人的回答,因为我好像不知道怎么样可以直接就链接到特定某个人的回答上,所以只能把问题的链接附上,但我确实只推荐你去看我在文本上写出来的那个人的回答。
四、患上抑郁症代表了什么?
在这里,我既不想你对抑郁症反应过度,也不想你过分轻视抑郁症,我希望你能够对抑郁症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但我同时也认识到这很难,即使我说得很理性客观,但你并不一定就可以理性客观地看待。如我上面所说,我就是要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会尽量理性客观,同时我也希望你能够理性客观地来看待。
首先,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说到底就是精神上得了疾病,这其实跟我们身体得了疾病没什么两样。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都承认我们这世界同时存在物质和精神,在这里我们把物质具体为我们的身体,精神具体为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身体会出毛病,会感染会生病,那么精神为什么就不会?精神作为一种存在,同样也会出问题会生病,我们对此的歧视和偏见,讲道理来说,就是毫无道理!!!只不过是由久以来,我们人类都无法解释精神上出现问题,于是人类就对此产生恐惧,用各种奇怪的理由来解释,反而越弄越糟糕,偏见越来越严重。但现在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让我们慢慢开始看见了这些精神上的疾病都是有据可循的,是可以解释的,那么就是时候该我们理性科学地去看待这些精神疾病。
出了问题就该去解释和解决,而不是去歧视去打压,人类不应该被自己的无知和恐惧支配。
那么,患上抑郁症代表了什么?
跟身体疾病一样,代表你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况出现了障碍。
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我都不知道里面哪个字是可以去掉的。
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生了病,都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两种,轻病和重病。轻的病对你没多大影响,重的病可能会要了你的命,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轻重之间还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带。小小的感冒我们拖拖就会痊愈,小小的抑郁我们拖拖也会痊愈,因为我们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 能力总归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程度就无法依靠我们人体自身调节来解决。这个度其实就是灰色地带的上下限,但这个度我无法量化,我觉得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量化,只能依靠相对可靠的医师来诊断。
我感觉再怎么说下去也是重重复复的一堆废话,我想说的也大概就这些,所以我干脆就打住,再附两篇文章:
五、那我到底该怎么办?!
这里说的“我”是指患上抑郁症的人和知道身边的人患上抑郁症的人。
我本来没想着写这一部分,但写到这里感觉没有这部分好像是在耍流氓一样,一直在说是怎样是怎样,却不说要怎样。
简单粗暴的一句话就是:有病就治病,别拖着耗着,该怎么办自己好好想想;没病该觉得开心,别老觉得自己有病,做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有啥不好?
再认真地来讲,我想提出我的建议:
对于觉得自己患上了抑郁症的人,先好好了解抑郁症是什么东西,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以谨慎的态度来对自己作初步判断(要清楚自己的这个判断是伴随着一定的误判风险的),然后自己选择做不做量表,自己决定要不要去看医生。
每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我真的无法针对性地告诉你,你该自己去治疗自己还是该去找医生。
但我能说的是,一切都要基于对抑郁症的知识和思考以及对自己的了解来做决定。
另外,我觉得知乎上真的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回答,告诉你得了抑郁症到底该怎么办,例如:
这里要讲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被理解该怎么办?
我能够给出的建议是首先你要自己理解自己,基于你对抑郁症的了解,正视抑郁症。你得自己不歧视自己,才讲得到让别人不歧视你甚至理解你。很多时候是你自己都没有正视自己,而且你自己也没有发现这一点,毕竟没有经历过自我探索,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可能会比较浅。
然后,基于现实情况,你要接受的是,的确不是有那么多人能够接受你的抑郁症的,这是现实,我们无法否认,这也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但有黑暗面那是因为存在光亮面,对于抑郁症的人群,应该常常提醒自己这一点,仍然有一些可以理解你接受你的人存在,如果觉得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承受,那就向这些人诉说。如果你觉得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那就寻求心理咨询等等各种办法,只要你想做,那你就一定能找到办法。积极一点,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无法拯救一个完全不想拯救自己的人。人都有生的本能,至少我就经常能够感受到那些表面说放弃的人其实还是心里存留着一些希望的。
很多事情,你得先接受其存在本身,才能真正着手去解决这些事情。
对于知道身边的人患了抑郁症的人,我想还是可以先看看这个:
然后还可以看看这个
看完了之后,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后还有一个好像该说说的,就是自杀的问题。在这里,其实我的想法很中立,但并不是中立就能够帮到想自杀的你,所以我还是引用一篇很好的文章:
这几天我收到了很多评论和私信,我抱歉我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回复,但我都看到了。有很多诉说其症状的人,我真的很想帮到你们,但我确实还不具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资格,我能够做的只是依据我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来跟你聊聊而已。
我也在寻找一些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小伙伴来跟我一起做,目前还在进行中,当然,我希望是坐标和我一样的人,这样做起来比较方便。
我知道我目前发的文章都还停留在抑郁症的表面,但这些表面的东西必不可少,之后我会想办法继续深入地去研究。我自己实验室的事情也很忙,所以可能下面的评论我也不能一一回复,但我还是会抽空尽量回复一下的。
很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但如果你能够因此进行一些思考的话,我会更加感激。
虽然在第一篇文章里,我附上了一个TED演讲视频,但我觉得可能没有多少人看了,我再附一次:
然后我再把我这几天看的书附上来,大家自己可以看看:
(这本书我推荐的原因是它里面结合实际案例讲了一些治疗方法,我觉得应该挺有用的)
好了,我说完了,谢谢你们。
如果你想转载请随意,不用问我,方便的话可以附上出处。
[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发作是什么感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