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亚马逊运营面试问题的日常是苦逼么?

我的前半生--亚马逊日常运营工作分享篇-邦阅
我的前半生--亚马逊日常运营工作分享篇
我的前半生--亚马逊日常运营工作分享篇
自从进入行业,我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可以说是:电商一入深似海,从此悠闲是路人我今年25岁,两年前毕业于广东一所大学。2015年是“互联网+”的辉煌年,那个男人雷布斯说过,“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也不知道,这是刚出生的小猪崽,还是短鼻子的大象而跨境电商行业,也处于意气风发的发展时期。怀着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和对美好钱程的向往,我便选择跨境电商,做亚马逊运营两年过去,酸甜苦辣尝了好多遍。如今回想,这两年,仿佛三毛所说,有一辈子那么长。朋友常问,你们做电商的应该是钱多活少离家近吧?朋友,你再这么说,咱俩就做不成朋友啦。我离家倒是很近,有时加起班来都恨不得拿公司当家吃喝拉撒睡,能不近么我的前半生,其实浓缩在一天当中早上7点,跟软绵绵的床闹几出生死离别肥皂剧之后,睡眼惺忪地起床。梳洗罢,再仔细端详镜子里的自己,上班去。9点,干劲十足地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劳作先查看邮件吧,说不定“姐夫”又偷偷告诉我亚马逊调整了哪些利好政策。接着看看有没有被下架,总会碰到这种事情的刚入行的时候,碰到listing被下架,慌张得直找妈,好像天要亡我的节奏。在老同事的教导下,学会接受结果,寻找原因,写POA向亚马逊官方申诉。我的前半生,总是会遇到一些好人,这是我的幸运去前台买家页面逛逛吧,检查listing,看看价格、图片和类目等是否正常,有异常要重新设置价格,换图片和类目等;确认有没有跟卖,有就启动防跟卖程序;然后再怀着初恋约会的心情,直接打开速易特ERP的review客户端软件运行看看有没有新增差评,如果不幸中枪,就要分析买家给差评的原因,及时沟通,通过速易特ERP群发邮件工具编辑好索要好评邮件模版,设定好邮件发送时间,诚恳请求买家删除差评。忙完这些工作,便开始处理售后问题,如站内信和售后邮箱,帮买家解决具体问题,或者开具发票。然后,检查库存是否充足。不过幸好根据速易特ERP的提供的FBA补货公式我可以精确的计算出FBA补货数量。这点完全不用我操什么心,提供的补货数量一致都很准,如果本地仓库有货物,直接建发货计划,通知仓库包货发到亚马逊。如果本地仓库没货,就要跟采购同事沟通提货。做亚马逊跨境电商,投广告是必要的。广告投出去,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要监控点击数据和转化率,适时调整广告。同时,必须做好产品推广,为销售产品铺好路亚马逊运营工作,量大而重复,有点繁琐,不过还好有速易特ERP辅助我管理店铺,提升了不少工作效率,有心坚持者,往往能脱颖而出。加班加点也是常有之事,毕竟,亚马逊的事情是做不完的然而,亚马逊平台一直在变,做得越多,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就越多,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吧。我可不想,我的前半生枯燥无味有时逛论坛里,会看到同行的感慨。有点迷茫,有点苦逼,真怀疑当初为何选择电商。我也会有怀疑人生的时刻,但正是这份唏嘘和怀疑,促使我咬紧牙关,不断摸索学习,不敢偷懒。这世上,哪一份工作不辛苦的?就算是拥有“忧郁的眼神、唏嘘的须根、神乎奇迹的刀法”的零零漆,也有他说不出口的烦恼有时,我会想,我的前半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而,每次都会对自己说,我喜欢这个当下。如果我的前半生是其他活法,我也喜欢其他活法的当下。每个问题,只有自己能够找到答案深圳的夜晚,千家万户灯火辉煌,可总有一扇有光的窗口,有一个人站在窗边望着城市的夜空,安静地等你回家。每次下班,坐在公交车上想起此情此景,便有一股暖意流遍全身。明天,又是忙碌、充实而充满美好和希望的一天。每一个昨天,都成为我前半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由此刻开始的岁月,又组成我的后半生。在这座青春活力的城市里,坚持梦想,努力奋斗的人,肯定能过好这一生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深圳市速易特科技有限公司今日: 1141|昨日: 1157|帖子: 568877|会员: 107101|欢迎新会员:
亚马逊账户注册相关问题交流版块。
7516 / 4万
亚马逊后台操作过程中的库存管理、订单管理、UPC、分类审核等相关问题交流版块。
2万 / <span title="万
亚马逊关联、账户表现、侵权等账户问题交流版块。
亚马逊站内、站外推广技巧交流。
6615 / 4万
国内发货、海外仓储和亚马逊FBA仓储交流版块。
9415 / 8万
亚马逊销售管理相关工具及软件。
742 / 4493
亚马逊非以上版块中的问题交流区。
5057 / 2万
WF是亚马逊重要的收款方式之一,安全,可靠,办理快捷实惠。
682 / 3774
昨天&15:59
P卡是亚马逊第三方收款类唯一合作伙伴,安全,可靠,办理快捷实惠。
1556 / 7493
1%费率,安全便捷的收款方式!
525 / 2152
业内唯一拥有国内支付牌照,0.7%封顶费率,极速提现,实时汇率。
亚马逊其他的收款方式。
256 / 1477
外贸B2C领域相关政策、行业动态分享。
1152 / 3648
关于创业、 团队、生活等感悟的分享。
2531 / 1万
关于亚马逊、外贸B2C领域的招聘需求发布。
1172 / 7605
650 / 6602
1827 / 8万
Powered by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本文由作者原创并授权「深圳前海跨境电商」于日首次发表。
作者介绍:Moss,目前长居新西兰,跨境电商技术宅男,单身待解救中。
版权声明:「深圳前海跨境电商」「 知无不言 」所刊载原创内容,并未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或传播。
最近正值旺季, 大家都忙着备货、忙着刷单,忙着冲排名。从目前的状态反映今年的旺季虽不及去年凶猛,但是杀号、尤其是杀大号却比往年更狠猛。而且在最近AMAZON的政策规则波动比较大,一些未正式公开的政策规则变动消息通过实际操作AMAZON平台先后得到印证,例如针对一些所谓的黑帽行为,特别是就在最近几周,AMAZON的Review System 以及一些算法都做了改变微调。关于算法和Review System的具体调整,AMAZON和Google一样是不会明确告知Seller的, 一般比较含糊。
MOSS在此写出来自己这段时间辛苦扒出来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益处,也希望引起大家警觉注意。
1、关于刷单:
毋庸置疑,刷单愈发的行不通了在今天。尤其是AMAZON对于每一个Buyer账号加入了所谓的评级制度,也就是类似于淘宝里面所谓的权重。那么显然,历史越久、真实购买行为比较多的账号,会被赋予较高的权重。
那些新账号,对几家店铺重复购买的账号,购买路径不够真实的账号,都会被赋予较低的权重,甚至进入黑名单。经常刷单的朋友可能知道,有些Buyer账号直接被限制了评论功能。而且,即使你能把评论弄上去,并不代表你成功避开了审查,半年前假的Review半年后被删掉得小红旗的案例比比皆是。
Moss自己刷单已经相当谨小慎微,最近还是收到了小红旗。给大家的提示是,关于刷单,尽量少刷、慎刷。如果一定要刷,不要找第三方刷单平台,最好自己来。
当然,这个消息不一定全部都坏,这意味着一些专门黑人的账号,或者新申请的账号,一般权重比较低。如果你被竞争对手黑的话,即使他的Review是Verified Purchased, 这种故意黑人的差评被挪掉的几率大大提高了。 Moss最近曾经亲测过,很容易的就删掉了竞争对手黑我的差评。
2、关于Super URL:
最近Amazon的 TOS 更新条文已经暗地里否定了Super URL, 按定义来讲Super URL归结于 Manipulation和 Artificially Rank的范畴, 相应的算法也做了调整。
不过,好在Amazon并没有直截了当提出 Super URL 已经无效。
所以准确的说,现在Super URL 已经属于 Grey Area。
再者,从技术角度来说AMAZON想取缔它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那些第三方Service Provider 提供的Super URL , AMAZON的算法能够非常非常容易识别,这个生成的链接显然不是Amazon internal Link(其实你肉眼都能看出来)。 只要算法上设置一个自动Devalue,Super URL马上实效,甚至还有反作用,越用排名越后 。
为了进一步确认Super URL是否有效果, MOSS 自己根据第三方软件做了测试,苦逼的送出了几件产品,同时参考了几大博主的Blog,得出的结论是: Super URL 针对主关键词,已然失去了效用,但是对于长尾关键词来说,效果其实还有,只是比以前弱化了。
不过由此可见,长远来看这个Trick会逐步被AMAZON取缔。 大家不要太依赖Super URL了。这个功能已经成为过去式,可以着手采取新的作法调研。
3、关于 Give Away:
“免费送,换评论”,这也是大部分卖家比较熟悉的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推广手段。下面请看截图: 这是前几天AMAZON的增修条文,刚出炉的特别热乎。
看到红框里面的文字大家是不是心头一惊,很失望有没有,很沮丧有没有。而且最近圈内的确有几位朋友就是因为不当Give Away被 Suspend掉账号。 现在,问题来了, 就是怎么定义 “Excessive”?
MOSS来给大家详细分析。
Moss一向信奉理性分析,依赖自己的扒文功底以及向Amazon求证的几封信件中得出:大家以后在做Give Away的时候,千万记住,同一个Buyer在短期内最好只发一次code,而且最好在短期内只收到一个来自于这位Buyer的Honest Review。
大家千万注意:根据最近新政策,一个Buyer 如果短期内重复用你的Code买你的东西,留下不只一条Review,会被直接判定 Manipulate,也就是刷单。小红旗就接踵而至了。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注意一点,在Give Away的时候千万不要舍不得出Amazon fees 而刻意调低客单价。或者在刷单的时候,为避免高额Amazon fees 刻意调低客单价。这样做有种挑战AMAZON的感觉:你让AMAZON赚不到fee?!AMAZON就不会让你接着玩。大家切记。
后记:AMAZON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所以大家尽量按规矩来,不要试图采取一些所谓黑帽的做法,到头来自会自食其果。只要触犯Amazon的baseline, 真正的是格杀勿论。日出千单的账号被AMAZON毫不留情的K死,毫不夸张,客户经理求情都没用,这种案例是活生生的事实。
所以,请大家慎重遵守AMAZON规则,同时不要试图黑竞争对手,方能长久。前海电商特意提出和倡导跨境电商人应有的价值观是:“经商做人诚信务实,以维护跨境电商良好生态圈”,这个理念在这里,突然显得特别有用!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比邻论坛召集了150位千万级别卖家,以确保每个回复都是权威的。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8 次浏览 o 2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亚马逊的A9算法实现了网页上最基础的搜索和返回信息功能。这个算法将决定用户搜索时得到的结果和结果中各个不同内容的顺序。经过亚马逊自身的说明和卖家们实践,我们现在可以确认这个算法在运行时的标准包括:·与搜索内容的相关性·客户的浏览习惯和历史记录·特定产品的销售量以及一些我们还不能确定的参考标准。毕竟A9算法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是保密的,如果有人能破解整个算法的详细内容,那将毫无疑问为他带来巨大的财富。所有亚马逊的卖家都知道,只有自己的产品被搜索引擎选中并且展示在结果页面的前列,才能产生更高的销量,带来更多的收益,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没能在搜索页面第一页上展示的产品有很大的可能是不会被消费者看到的。就算在第一页上,当面对大多数连滚轮都懒得转两下的消费者时,也是毫无办法的。在亚马逊上,有着两个很残酷的事实:1. 70%的消费者都是在第一页中完成交易。2. 64%的交易量都是由排位前三的Listing贡献的。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第一页就完成了交易,同时他们更可能选择排名前三条的Listing。看到这两个数字,相信卖家们就会对优化Listing,使其在A9算法下能排的更靠前引起更高的重视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说说,在A9算法下影响Listing优化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将影响Listing质量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显性因素,第二类是隐性因素。显性因素包括,文本相关性,库存量,价格等,而隐性因素则是以销售速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因素。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看看在A9算法下如何进行搜索引擎优化来提高我们的产品排位。让我们从显性因素的几个重点内容开始:1. 产品标题标题永远是Listing优化的第一步。我们需要保证所有和我们产品以及消费者搜索习惯相关的内容都被包含在了标题里。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时,最好能避免填充式标题,或者说,变成了关键词的堆积地。单纯的堆积关键词会让标题失去可读性,最终失去消费者。亚马逊推荐卖家们在标题中包含这些内容:产品名称,自己的品牌,销售的数量,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产品颜色。当然具体到实践时,卖家们应当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调整。让我们来看两个标题的例子,理解填充式标题和非填充式标题的区别:这两个产品由于其价钱的差异,在销量上的差异是必然的,如果单纯看标题的话,会很明显的发现,后者的标题对于阅读来说更友好,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也就更大一些。2. 选准关键词选准关键词对于卖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选词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在我们的竞争对手的Listing里面去找。毕竟,竞争对手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所有我们没想到的地方,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都已经做到了。可以使用一些关键词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分析:Amzhelper的关键词规划师、Merchant Words、卖家精灵等等从同类目产品的Listing中,我们可以获取到许多精准的关键词,甚至包括美国人会使用的俚语等等。我们并不需要对每个同类产品的Listing进行筛选,只需要在销量最高,评价最多,排位最靠前的几个产品Listing中仔细的检查一遍,就能梳理出不少对我们来说相关性很强的关键词了。当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关键词表后,就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检查每个关键词的具体效果,例如点击量,相关性等等。经过这最后一步筛选,我们就算是得到了一张完美的关键词表了。3. 库存管理一旦产品脱销,那么Listing就无法在消费者的搜索结果中显示出来,这将极大的影响产品的销售。因此,做好库存管理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是我们使用了FBA的服务,我们可以设置自动提醒。当库存不足时,会自动提醒我们补足库存,这样就可以避免脱销等问题。而如果有卖家在多个网站上销售,也可以选择一些多渠道同步平台来帮助管理各个平台的库存。避免卖断货。除了使用FBA服务,也有只是在亚马逊上进行销售而不牵扯其他方面的卖家。这时,我们应该定期与仓管员,供应商保持联络,确保供货渠道通畅,仓库库存充足。4. 售价在产品准备就位后,我们便来到了定价流程。这时,我们需要先看一下整个竞争环境中该产品的销售情况,如果我们的定价和市场价差别太大,将很难给我们带来利润。一个比较偷懒的办法是,始终保持和竞争对手相应的价位,或者比竞争对手低一点点。不过在这么做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漩涡中。同时也要避开大卖们的“鲨鱼”模式,他们会通过极端的低价赶走其他商家来霸占市场。5. 产品图片亚马逊的产品图片有放大功能,为了更好的让这个平台提供的功能发挥效果,我们建议卖家们使用长宽均为1000像素的图片。但凡是销量喜人的产品,其图片质量必然给人惊喜。而随着销量的提高,产品的排位也会提高。此外,对于特定产品来说,除了展示产品本身,还可以展示产品的创造者。这一点在艺术品中表现的特别明显。以Medalia Art为例,当作者照片替换了他们的作品后,点击量提升了95%
亚马逊的A9算法实现了网页上最基础的搜索和返回信息功能。这个算法将决定用户搜索时得到的结果和结果中各个不同内容的顺序。经过亚马逊自身的说明和卖家们实践,我们现在可以确认这个算法在运行时的标准包括:·与搜索内容的相关性·客户的浏览习惯和历史记录·特定产品的销售量以及一些我们还不能确定的参考标准。毕竟A9算法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是保密的,如果有人能破解整个算法的详细内容,那将毫无疑问为他带来巨大的财富。所有亚马逊的卖家都知道,只有自己的产品被搜索引擎选中并且展示在结果页面的前列,才能产生更高的销量,带来更多的收益,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没能在搜索页面第一页上展示的产品有很大的可能是不会被消费者看到的。就算在第一页上,当面对大多数连滚轮都懒得转两下的消费者时,也是毫无办法的。在亚马逊上,有着两个很残酷的事实:1. 70%的消费者都是在第一页中完成交易。2. 64%的交易量都是由排位前三的Listing贡献的。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第一页就完成了交易,同时他们更可能选择排名前三条的Listing。看到这两个数字,相信卖家们就会对优化Listing,使其在A9算法下能排的更靠前引起更高的重视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说说,在A9算法下影响Listing优化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将影响Listing质量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显性因素,第二类是隐性因素。显性因素包括,文本相关性,库存量,价格等,而隐性因素则是以销售速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因素。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看看在A9算法下如何进行搜索引擎优化来提高我们的产品排位。让我们从显性因素的几个重点内容开始:1. 产品标题标题永远是Listing优化的第一步。我们需要保证所有和我们产品以及消费者搜索习惯相关的内容都被包含在了标题里。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时,最好能避免填充式标题,或者说,变成了关键词的堆积地。单纯的堆积关键词会让标题失去可读性,最终失去消费者。亚马逊推荐卖家们在标题中包含这些内容:产品名称,自己的品牌,销售的数量,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产品颜色。当然具体到实践时,卖家们应当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调整。让我们来看两个标题的例子,理解填充式标题和非填充式标题的区别:这两个产品由于其价钱的差异,在销量上的差异是必然的,如果单纯看标题的话,会很明显的发现,后者的标题对于阅读来说更友好,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也就更大一些。2. 选准关键词选准关键词对于卖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选词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在我们的竞争对手的Listing里面去找。毕竟,竞争对手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所有我们没想到的地方,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都已经做到了。可以使用一些关键词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分析:Amzhelper的关键词规划师、Merchant Words、卖家精灵等等从同类目产品的Listing中,我们可以获取到许多精准的关键词,甚至包括美国人会使用的俚语等等。我们并不需要对每个同类产品的Listing进行筛选,只需要在销量最高,评价最多,排位最靠前的几个产品Listing中仔细的检查一遍,就能梳理出不少对我们来说相关性很强的关键词了。当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关键词表后,就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检查每个关键词的具体效果,例如点击量,相关性等等。经过这最后一步筛选,我们就算是得到了一张完美的关键词表了。3. 库存管理一旦产品脱销,那么Listing就无法在消费者的搜索结果中显示出来,这将极大的影响产品的销售。因此,做好库存管理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是我们使用了FBA的服务,我们可以设置自动提醒。当库存不足时,会自动提醒我们补足库存,这样就可以避免脱销等问题。而如果有卖家在多个网站上销售,也可以选择一些多渠道同步平台来帮助管理各个平台的库存。避免卖断货。除了使用FBA服务,也有只是在亚马逊上进行销售而不牵扯其他方面的卖家。这时,我们应该定期与仓管员,供应商保持联络,确保供货渠道通畅,仓库库存充足。4. 售价在产品准备就位后,我们便来到了定价流程。这时,我们需要先看一下整个竞争环境中该产品的销售情况,如果我们的定价和市场价差别太大,将很难给我们带来利润。一个比较偷懒的办法是,始终保持和竞争对手相应的价位,或者比竞争对手低一点点。不过在这么做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漩涡中。同时也要避开大卖们的“鲨鱼”模式,他们会通过极端的低价赶走其他商家来霸占市场。5. 产品图片亚马逊的产品图片有放大功能,为了更好的让这个平台提供的功能发挥效果,我们建议卖家们使用长宽均为1000像素的图片。但凡是销量喜人的产品,其图片质量必然给人惊喜。而随着销量的提高,产品的排位也会提高。此外,对于特定产品来说,除了展示产品本身,还可以展示产品的创造者。这一点在艺术品中表现的特别明显。以Medalia Art为例,当作者照片替换了他们的作品后,点击量提升了95%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8 次浏览 o 2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Asin Grabber Light抓取工具是什么?ASIN抓取工具,每当您在Amazon搜索结果页面上时,点击插件,您就可以快速地从该页面抓取所有ASIN。您还可以在单个产品页面上单击插件,并从该页面抓取ASIN。然后,您可以复制整个列表并将其粘贴你需要的地方。这个工具是免费的,很多亚马逊卖家也在使用。Asin抓取工具操作界面是什么样的?Asin抓取工具操作界面Asin抓取工具在哪里下载?目前网上的下载途径并不多,可以在http://www.ikjzd.com/a/1597.html 这个链接下载。Asin抓取工具怎么安装?压缩包包括“Asin Grabber Light谷歌插件”文件夹、“Asin Grabber Light 360及其他浏览器.crx”。谷歌Chrome浏览器安装方法:地址栏直接访问chrome://extensions/ 跳转到扩展插件页面,勾选“开发者模式”,“加载已解压的扩展程序”,然后选择“Asin Grabber Light谷歌插件”文件夹 ,确定即可安装。谷歌浏览器不要使用“Asin Grabber Light 360及其他浏览器.crx”。360浏览器安装方法:在新标签页将"keepa 360及其他浏览器插件.crx"插件拽进去即可安装。360是默认浏览器则可以双击运行CRX文件安装。同样通过扩展插件管理也可以安装。理论上大部分浏览器都是能够安装,没有问题。Asin抓取工具支持的站点有哪些?目前来看亚马逊的站点都是能够使用的, 一个好的亚马逊运营绝对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
Asin Grabber Light抓取工具是什么?ASIN抓取工具,每当您在Amazon搜索结果页面上时,点击插件,您就可以快速地从该页面抓取所有ASIN。您还可以在单个产品页面上单击插件,并从该页面抓取ASIN。然后,您可以复制整个列表并将其粘贴你需要的地方。这个工具是免费的,很多亚马逊卖家也在使用。Asin抓取工具操作界面是什么样的?Asin抓取工具操作界面Asin抓取工具在哪里下载?目前网上的下载途径并不多,可以在 这个链接下载。Asin抓取工具怎么安装?压缩包包括“Asin Grabber Light谷歌插件”文件夹、“Asin Grabber Light 360及其他浏览器.crx”。谷歌Chrome浏览器安装方法:地址栏直接访问chrome://extensions/ 跳转到扩展插件页面,勾选“开发者模式”,“加载已解压的扩展程序”,然后选择“Asin Grabber Light谷歌插件”文件夹 ,确定即可安装。谷歌浏览器不要使用“Asin Grabber Light 360及其他浏览器.crx”。360浏览器安装方法:在新标签页将&keepa 360及其他浏览器插件.crx&插件拽进去即可安装。360是默认浏览器则可以双击运行CRX文件安装。同样通过扩展插件管理也可以安装。理论上大部分浏览器都是能够安装,没有问题。Asin抓取工具支持的站点有哪些?目前来看亚马逊的站点都是能够使用的, 一个好的亚马逊运营绝对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
发表了分享 o 3 个评论 o 13 次浏览 o 2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先来说说CPC代表什么意思吧儿童产品证书(Children’s Product Certificate, CPC)适用于所有以12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目标使用对象的产品,如玩具、摇篮、儿童服装等,如在美国本地生产则由制造商负责提供,如在其他国家生产则由进口商负责提供。也就是说,跨境卖家作为“进口商”,想把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需要向作为零售/分销商的亚马逊提供CPC证书。详情请见CPC证书。CPC证书需要包含的信息:1、产品信息2、产品适用的所有的法规和条列3、进口商或制造商(美国本土)的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电话4、支撑证书的检测结果档案持有人的联系信息:名称、地址、邮箱地址 和电话。(通常可以理解为美国本土以外的制造商)&5、产品生产日期和地址,生产日期必须到年月,地址必须到城市;6、检测时间和地址或者证书基于的检测报告7、第三方检测机构信息(CPSC认可的实验室):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先来说说CPC代表什么意思吧儿童产品证书(Children’s Product Certificate, CPC)适用于所有以12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目标使用对象的产品,如玩具、摇篮、儿童服装等,如在美国本地生产则由制造商负责提供,如在其他国家生产则由进口商负责提供。也就是说,跨境卖家作为“进口商”,想把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需要向作为零售/分销商的亚马逊提供CPC证书。详情请见CPC证书。CPC证书需要包含的信息:1、产品信息2、产品适用的所有的法规和条列3、进口商或制造商(美国本土)的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电话4、支撑证书的检测结果档案持有人的联系信息:名称、地址、邮箱地址 和电话。(通常可以理解为美国本土以外的制造商)&5、产品生产日期和地址,生产日期必须到年月,地址必须到城市;6、检测时间和地址或者证书基于的检测报告7、第三方检测机构信息(CPSC认可的实验室):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12 次浏览 o 4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一、. 站外引流有哪些好处1、增加转化率站外引流可以提升店铺的转化率,带动站内流量的提升2、提高搜索权重排名商品销量越多,Listing的排名会越高。所以Listing冲排名的时候,配上站外引流,冲击难度会降低很多。3、增加评论我们在做站外引流的时候都会搭配优惠活动(打折,免费配送,买一送一),可以让我们增加不少商品评论。4、提升销量站内流量提升、评论数量较多(能促使用户下单),就能达到销量提升的效果。二. 常用的几种站外引流方式1.搜索引擎推广常见的搜索引擎如Google付费搜索广告、Google网盟广告、Google shopping、Bing、Yahoo以及本地的搜索引擎都是不错的选择。针对搜索引擎而言,关键词仍然是最为重要的。2. 视频网站如YouTube,Vimeo,http://Dailymotion.com等,特别适应于但是对于热品和低价产品。3.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Pinterest,Quora,Slideshare都是不错的选择。在SNS平台上,务必得现有一群你自己的粉丝和认同你的群体,用展示产品,讲故事体验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进而把关注人群导流到平台店铺上。4. 导购网站SlickDeals,PriceGrabber,Shopping,Fatwalle,Kaboodle等折扣和比价购物网站,让你的产品被更多的顾客看到。5. 博客引流建议卖家自建博客,50%的产品是自己产品 ,有50% 放别人的产品。通过软件直接读取slickdeal,fatwallet等网站的数据,伴随着这些网站同步更新,慢慢的聚集粉丝和人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博客站内投放文字、图片广告,按点击付费。6. EDM引流EDM是邮件性质的营销,不同的国家,邮件的使用情况不一样,一般经常使用邮件的用户是在1到2天内的下单,再1到2天付款的比较多,也就是3到4天见到一个EDM完整的营销结果。一般参考最近2天的下单量和支付成功率就基本确定了销量。而EDM营销的主要问题在于用户的类型选取,用数据中心提供的用户群会比只考虑区域、是否购买、客均单价要准确、即转化率高,且对不需要的用户的骚扰最少。像一些软件:Amzhelper、酷鸟等都可以让你EDM营销操作的更加轻松。7. 其他渠道Lifehacker、Coupon、Deal网站等导购、促销和垂直类论坛投放相应的广告,都会带来一些流量和转化。三. 何时做站外引流效果好1、产品要有足够优势比同类产品功能更多、更齐全或者价格上有优势等等。2、库存充足断货对Listing的打击,那么如何确保备货充足呢?利用工具去爬取竞争对手的销售数量、历史销售价格等等数据来预估出需要储备的产品库存量。3、Listing足够成熟有一定量的Review,Listing已经完成了优化,能承受少量恶意差评。4、站内站外同步促销拉升销量,提高排名,尽快成为Best Seller。5、蹭节日热点重要的节日带来的流量是非常可观的,把促销时间尽量选在节日期间,可以从节日巨大的流量里分一杯羹。6、数据把控不管站内站外的推广,烧钱的时候,都应该及时的查看数据,发现没有效果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广告投放,找出影响点击、转化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加大力度,烧更多的钱。7、广告费用把控一款产品从上线到下架,推广力度是有不同的,新品上线的广告费用可以多一点,产品销量稳定后,广告费用根据产品利润去抉择(利润高的产品广告费用会相对增加)。8、产品转化率建议产品转化率超过10%,再去做站外引流。站外引流有诸多好处,做好站外引流,不仅可以增加流量,还可以促进销售,提高关键词排名,获得Best Seller, 帮助卖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但在站外引流这条路上有的人跌倒,有的人爬起来了。
一、. 站外引流有哪些好处1、增加转化率站外引流可以提升店铺的转化率,带动站内流量的提升2、提高搜索权重排名商品销量越多,Listing的排名会越高。所以Listing冲排名的时候,配上站外引流,冲击难度会降低很多。3、增加评论我们在做站外引流的时候都会搭配优惠活动(打折,免费配送,买一送一),可以让我们增加不少商品评论。4、提升销量站内流量提升、评论数量较多(能促使用户下单),就能达到销量提升的效果。二. 常用的几种站外引流方式1.搜索引擎推广常见的搜索引擎如Google付费搜索广告、Google网盟广告、Google shopping、Bing、Yahoo以及本地的搜索引擎都是不错的选择。针对搜索引擎而言,关键词仍然是最为重要的。2. 视频网站如YouTube,Vimeo,等,特别适应于但是对于热品和低价产品。3.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Pinterest,Quora,Slideshare都是不错的选择。在SNS平台上,务必得现有一群你自己的粉丝和认同你的群体,用展示产品,讲故事体验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进而把关注人群导流到平台店铺上。4. 导购网站SlickDeals,PriceGrabber,Shopping,Fatwalle,Kaboodle等折扣和比价购物网站,让你的产品被更多的顾客看到。5. 博客引流建议卖家自建博客,50%的产品是自己产品 ,有50% 放别人的产品。通过软件直接读取slickdeal,fatwallet等网站的数据,伴随着这些网站同步更新,慢慢的聚集粉丝和人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博客站内投放文字、图片广告,按点击付费。6. EDM引流EDM是邮件性质的营销,不同的国家,邮件的使用情况不一样,一般经常使用邮件的用户是在1到2天内的下单,再1到2天付款的比较多,也就是3到4天见到一个EDM完整的营销结果。一般参考最近2天的下单量和支付成功率就基本确定了销量。而EDM营销的主要问题在于用户的类型选取,用数据中心提供的用户群会比只考虑区域、是否购买、客均单价要准确、即转化率高,且对不需要的用户的骚扰最少。像一些软件:Amzhelper、酷鸟等都可以让你EDM营销操作的更加轻松。7. 其他渠道Lifehacker、Coupon、Deal网站等导购、促销和垂直类论坛投放相应的广告,都会带来一些流量和转化。三. 何时做站外引流效果好1、产品要有足够优势比同类产品功能更多、更齐全或者价格上有优势等等。2、库存充足断货对Listing的打击,那么如何确保备货充足呢?利用工具去爬取竞争对手的销售数量、历史销售价格等等数据来预估出需要储备的产品库存量。3、Listing足够成熟有一定量的Review,Listing已经完成了优化,能承受少量恶意差评。4、站内站外同步促销拉升销量,提高排名,尽快成为Best Seller。5、蹭节日热点重要的节日带来的流量是非常可观的,把促销时间尽量选在节日期间,可以从节日巨大的流量里分一杯羹。6、数据把控不管站内站外的推广,烧钱的时候,都应该及时的查看数据,发现没有效果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广告投放,找出影响点击、转化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加大力度,烧更多的钱。7、广告费用把控一款产品从上线到下架,推广力度是有不同的,新品上线的广告费用可以多一点,产品销量稳定后,广告费用根据产品利润去抉择(利润高的产品广告费用会相对增加)。8、产品转化率建议产品转化率超过10%,再去做站外引流。站外引流有诸多好处,做好站外引流,不仅可以增加流量,还可以促进销售,提高关键词排名,获得Best Seller, 帮助卖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但在站外引流这条路上有的人跌倒,有的人爬起来了。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14 次浏览 o 8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对于从事线上销售的卖家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想要拿出几个月来考察市场,调研产品绝对是痴人说梦。我们必须尽快决定产品,否则竞争对手就会先我们一步完成所有工作,将能吃肉的局面变成只能喝点汤。而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为此,快速,高效的做出决定就很有必要了。而通往快速决定的捷径,便是通过几个关键性问题,迅速定位了。如果在选品时犹犹豫豫,那么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可能会对我们重新找到正确的方向有所帮助。1. 给产品打分这里的打分并不是要求我们对产品的实用性,销售速度等等做评价,只有一点,对产品的熟悉度。我们需要评价我们对所选的产品到底有多熟悉。如果不确定怎么做,那么可以这样来做。建立一个简单的熟悉度表,从1到10代表毫不理解到精通。比方说对于绑鞋带这件事我们就可以打个10分,然后对于黑洞辐射理论可能就只有1分。我们对产品的熟悉度越高,越理解产品,在处理listing等内容时就越容易打动客户。说到底,处理客户反馈,回答疑问等等,这些都需要卖家亲力亲为,对产品的熟悉度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了。2. 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就是老生常谈了。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选品时产品成本控制的内容。简单来看的话,比较好的价格区间是15到50美元。低于10美元的产品往往让消费者怀疑产品品质,而高于50美元的产品则会将很多消费者拒之门外,同时也给成本控制这一环带来了沉重的包袱。3. 关键词流行度如果一个产品的关键词搜索量不是很大,那这可能说明搜索这个产品的人不是很多,这就意味着,市场容量不会太大。其实做选品就像是找一个合适的野营点,知道的方向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而关键词就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在亚马逊上选品时,我们建议大家在关键词的甄别上注意两个地方,首先是关键词的搜索量。对于该产品的前三个搜索关键词,每个月的搜索量在10万左右会比较好。另外一点则是相关性了。搜索用的关键词与我们要销售的产品越相关越好。4. 产品有多少评价想要在产品毫无评价的情况下进行销售是一件挺困难的事。但是当某个产品已经有别的卖家获得大量评价时,想要进入这个产品的销售则会更难。对于有一定评价,但是总量不高的产品来说,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成为该产品的Best
Seller,而成为Best Seller也会为我们带来更多五星好评。当然,找一些测评平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Amzhelper的留评模式、Product Elf平台、Snagshout平台、Giveaway Service平台、Haoreview平台。 5. 销售策略对于专业卖家来说,我们渴望更多的销量,那我们则需要对应的进行更大的投入。我们可能需要使用FBA来帮助处理存储和发货的事务。同时也会需要改价软件,评价软件等等来将简单的工作自动化以留下更多的时间让我们投入在写产品描述,选择广告方案,设计广告文案以及其他增强我们竞争力的事务上。6. LQS(产品页面评分)关于这个参数,我们不需要想的多复杂,这个想法应该贯穿我们的所有经营思想,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才有利于我们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发现正在看的listing的LQS很低,没关系,LQS只是用来评价一个listing的好坏的参数,分数越高,说明这个listing的标题,图片,五行等内容越完善。仅此而已,这可以为我们写自己产品listing的时候提供参考,但是不要在选品的时候被这些东西迷惑了。说到这里,让我们插一个排名参数。就算是同样的关键词搜索同样的产品,也会有多种类型,那么选哪个类型的呢,也很简单,选与销量好的产品相同的。7. 产品的热卖期理想的产品当然是全年都是热销期的啦,即是人们常说的,刚需品。不论时间,不论何种人家都要用的产品,当然是最理想的产品。其次就是季节性产品和节日用品了。但是一旦季节结束,节日过去,销量可能就变得很难看了。这两种商品的对比是否产生了既视感?想想龟兔赛跑的故事吧,缓慢但是持续的前进,就能赢得比赛。
对于从事线上销售的卖家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想要拿出几个月来考察市场,调研产品绝对是痴人说梦。我们必须尽快决定产品,否则竞争对手就会先我们一步完成所有工作,将能吃肉的局面变成只能喝点汤。而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为此,快速,高效的做出决定就很有必要了。而通往快速决定的捷径,便是通过几个关键性问题,迅速定位了。如果在选品时犹犹豫豫,那么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可能会对我们重新找到正确的方向有所帮助。1. 给产品打分这里的打分并不是要求我们对产品的实用性,销售速度等等做评价,只有一点,对产品的熟悉度。我们需要评价我们对所选的产品到底有多熟悉。如果不确定怎么做,那么可以这样来做。建立一个简单的熟悉度表,从1到10代表毫不理解到精通。比方说对于绑鞋带这件事我们就可以打个10分,然后对于黑洞辐射理论可能就只有1分。我们对产品的熟悉度越高,越理解产品,在处理listing等内容时就越容易打动客户。说到底,处理客户反馈,回答疑问等等,这些都需要卖家亲力亲为,对产品的熟悉度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了。2. 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就是老生常谈了。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到选品时产品成本控制的内容。简单来看的话,比较好的价格区间是15到50美元。低于10美元的产品往往让消费者怀疑产品品质,而高于50美元的产品则会将很多消费者拒之门外,同时也给成本控制这一环带来了沉重的包袱。3. 关键词流行度如果一个产品的关键词搜索量不是很大,那这可能说明搜索这个产品的人不是很多,这就意味着,市场容量不会太大。其实做选品就像是找一个合适的野营点,知道的方向信息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而关键词就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在亚马逊上选品时,我们建议大家在关键词的甄别上注意两个地方,首先是关键词的搜索量。对于该产品的前三个搜索关键词,每个月的搜索量在10万左右会比较好。另外一点则是相关性了。搜索用的关键词与我们要销售的产品越相关越好。4. 产品有多少评价想要在产品毫无评价的情况下进行销售是一件挺困难的事。但是当某个产品已经有别的卖家获得大量评价时,想要进入这个产品的销售则会更难。对于有一定评价,但是总量不高的产品来说,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成为该产品的Best
Seller,而成为Best Seller也会为我们带来更多五星好评。当然,找一些测评平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Amzhelper的留评模式、Product Elf平台、Snagshout平台、Giveaway Service平台、Haoreview平台。 5. 销售策略对于专业卖家来说,我们渴望更多的销量,那我们则需要对应的进行更大的投入。我们可能需要使用FBA来帮助处理存储和发货的事务。同时也会需要改价软件,评价软件等等来将简单的工作自动化以留下更多的时间让我们投入在写产品描述,选择广告方案,设计广告文案以及其他增强我们竞争力的事务上。6. LQS(产品页面评分)关于这个参数,我们不需要想的多复杂,这个想法应该贯穿我们的所有经营思想,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才有利于我们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发现正在看的listing的LQS很低,没关系,LQS只是用来评价一个listing的好坏的参数,分数越高,说明这个listing的标题,图片,五行等内容越完善。仅此而已,这可以为我们写自己产品listing的时候提供参考,但是不要在选品的时候被这些东西迷惑了。说到这里,让我们插一个排名参数。就算是同样的关键词搜索同样的产品,也会有多种类型,那么选哪个类型的呢,也很简单,选与销量好的产品相同的。7. 产品的热卖期理想的产品当然是全年都是热销期的啦,即是人们常说的,刚需品。不论时间,不论何种人家都要用的产品,当然是最理想的产品。其次就是季节性产品和节日用品了。但是一旦季节结束,节日过去,销量可能就变得很难看了。这两种商品的对比是否产生了既视感?想想龟兔赛跑的故事吧,缓慢但是持续的前进,就能赢得比赛。
回复了问题 o
20 人关注 o 20 个回复 o 1744 次浏览 o 19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3 个回复 o 117 次浏览 o 19 小时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28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产品下边儿没有review,是一件挺让人着急的事情。有些卖家等不了,就开始刷~刷~刷~……刷评有风险,还是被禁止的,这是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的。然而,合规的、零风险的索评方式也就那么几种,怎么办?其实,为review劳心劳神的不止是我们中国卖家,咱一起看看外国同行总结的15种索评方式及建议↓↓↓一、零风险类1,早期评论人计划亚马逊安排专业的留评人员留review,一个asin收费60刀,可获得5个review,有专门的标识。前提条件是:品牌成功备案,asin价格不低于15刀,review少于5个。2,亚马逊Vine亚马逊邀请最值得信任的reviewer留评,卖家无法与reviewer直接联系,而为了保住自己的Vine Voice地位,reviewer的留评必须“helpful”。有一点不好的是:成本高。3,改善产品和listing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直接的索评方法,但确实能避免差评、增加好评。TIP:分析所有的review、feedback和买家的消息,把不好的找出来,比如产品缺陷、包装瑕疵、产品与listing不一致等等,还可以汲取竞争对手的优点,然后改进自己的。二,被禁止类假的真不了,如果内容不属实,自然留评也有可能被当成假的删了。看看以下这些被禁止的方式,你是不是也用了——4,花钱买给人钱、礼品卡、免费产品,或者在购买后退款……这些有偿性的索评方式都是违规的。5,用折扣换取向买家或reviewer提供大折扣的产品来换取好评,以前这在各种deal站上很盛行。现在,deal站和review club都是亚马逊禁止的。6,自己留评对国内卖家来说,买自己的产品然后留评,一看IP都是中国的,明显就是瓜田李下。7,让家人和员工留review亚马逊明确禁止家庭成员和员工撰写产品评论。8,平台外找买家亚马逊说不能打电话联系买家,但在其他渠道就不一定了,比如独立站,但是不能导入到亚马逊系统中。一些测评平台(1)、Amzhelper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把产品发布到amzhelper平台上,将通过面向海外用户的平台:http://reviewerclub.net推广你的产品,并通过一定的积分规则去引导用户进行留评操作。(非留评返现,符合亚马逊规则。)(2)、Product ElfProduct Elf评论网站上的产品也特别多(可能仅次于AMZ),而且会每天更新待评论产品列表。网站推送的并不一定是当下最时尚热门的主流产品,也可能是普通产品。(3)、SnagshoutSnagshout规定每次只能评论一件产品。这意味着,Reviewer一次只能订购、测试和评论一件产品。在Snagshout团队认证评论之前,Reviewer无法开始评论下一件产品。对卖家而言,没什么损失。(4)、Giveaway Service这是个很受Reviewer欢迎的网站,因为上面展示产品的零售价大多为60美元左右,甚至更高。另一个功能是,Reviewer可能拿到100%折扣的促销码,这意味着产品免费提供给评论者。(5)、Haoreview很单纯的一个测评平台,通过留评返现的形式来进行测评,可以说对卖家的利益有着最大的保障。三,有风险类9,优化客户服务有时买家遇到问题会主动联系卖家,这时候如果能让对方满意,留个评也是有门儿的,但要注意措辞,保持中立。10,利用独立站既然是独属于自己的网站,那和买家直接联系就很随意了,将他们引导到亚马逊上也是可行的。这个主要是和买家联系沟通方便了,至于索评,还是悠着点儿好。11,找朋友如果你有朋友在国外,而他又刚好需要你的产品,购买后留个评是没毛病的。但是,review是否真实客观,是否经得起亚马逊审查呢?12,找圈儿内人士如果你的产品是兴趣爱好、娱乐运动类的,就可以找找这个圈儿的人士测试、评论产品,如果无偿性的没人做的话,就得靠你的产品、服务和人格魅力了。13,发后续邮件在买家收到货后发后续邮件时,最好有一个联系他们的理由,比如提供产品使用建议,索评时,注意措辞。14,在包装上动手脚如果是自发货,卖家可以完全掌控包裹,使用FBA的话,只能控制产品包装。无论哪种方式,卖家都有机会在包装或产品包装盒中放点信息来索评。15,化差评为好评这个要看卖家处理问题以及与买家沟通的能力了,对方满意了,一切皆有可能。之所以有风险,主要还是卖家的索评措辞和review的真实性。最后,中国卖家找外国买家留评,还有潜在的问题:万一对方看不惯这种行为向姐夫打小报告呢?万一他们用这个来勒索呢?所以说,还是合规经营的好,review还是真实的更有效,别死了账号才后悔刷评,再者平台被玩坏了,大家都没得做。
产品下边儿没有review,是一件挺让人着急的事情。有些卖家等不了,就开始刷~刷~刷~……刷评有风险,还是被禁止的,这是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的。然而,合规的、零风险的索评方式也就那么几种,怎么办?其实,为review劳心劳神的不止是我们中国卖家,咱一起看看外国同行总结的15种索评方式及建议↓↓↓一、零风险类1,早期评论人计划亚马逊安排专业的留评人员留review,一个asin收费60刀,可获得5个review,有专门的标识。前提条件是:品牌成功备案,asin价格不低于15刀,review少于5个。2,亚马逊Vine亚马逊邀请最值得信任的reviewer留评,卖家无法与reviewer直接联系,而为了保住自己的Vine Voice地位,reviewer的留评必须“helpful”。有一点不好的是:成本高。3,改善产品和listing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直接的索评方法,但确实能避免差评、增加好评。TIP:分析所有的review、feedback和买家的消息,把不好的找出来,比如产品缺陷、包装瑕疵、产品与listing不一致等等,还可以汲取竞争对手的优点,然后改进自己的。二,被禁止类假的真不了,如果内容不属实,自然留评也有可能被当成假的删了。看看以下这些被禁止的方式,你是不是也用了——4,花钱买给人钱、礼品卡、免费产品,或者在购买后退款……这些有偿性的索评方式都是违规的。5,用折扣换取向买家或reviewer提供大折扣的产品来换取好评,以前这在各种deal站上很盛行。现在,deal站和review club都是亚马逊禁止的。6,自己留评对国内卖家来说,买自己的产品然后留评,一看IP都是中国的,明显就是瓜田李下。7,让家人和员工留review亚马逊明确禁止家庭成员和员工撰写产品评论。8,平台外找买家亚马逊说不能打电话联系买家,但在其他渠道就不一定了,比如独立站,但是不能导入到亚马逊系统中。一些测评平台(1)、Amzhelper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把产品发布到amzhelper平台上,将通过面向海外用户的平台:推广你的产品,并通过一定的积分规则去引导用户进行留评操作。(非留评返现,符合亚马逊规则。)(2)、Product ElfProduct Elf评论网站上的产品也特别多(可能仅次于AMZ),而且会每天更新待评论产品列表。网站推送的并不一定是当下最时尚热门的主流产品,也可能是普通产品。(3)、SnagshoutSnagshout规定每次只能评论一件产品。这意味着,Reviewer一次只能订购、测试和评论一件产品。在Snagshout团队认证评论之前,Reviewer无法开始评论下一件产品。对卖家而言,没什么损失。(4)、Giveaway Service这是个很受Reviewer欢迎的网站,因为上面展示产品的零售价大多为60美元左右,甚至更高。另一个功能是,Reviewer可能拿到100%折扣的促销码,这意味着产品免费提供给评论者。(5)、Haoreview很单纯的一个测评平台,通过留评返现的形式来进行测评,可以说对卖家的利益有着最大的保障。三,有风险类9,优化客户服务有时买家遇到问题会主动联系卖家,这时候如果能让对方满意,留个评也是有门儿的,但要注意措辞,保持中立。10,利用独立站既然是独属于自己的网站,那和买家直接联系就很随意了,将他们引导到亚马逊上也是可行的。这个主要是和买家联系沟通方便了,至于索评,还是悠着点儿好。11,找朋友如果你有朋友在国外,而他又刚好需要你的产品,购买后留个评是没毛病的。但是,review是否真实客观,是否经得起亚马逊审查呢?12,找圈儿内人士如果你的产品是兴趣爱好、娱乐运动类的,就可以找找这个圈儿的人士测试、评论产品,如果无偿性的没人做的话,就得靠你的产品、服务和人格魅力了。13,发后续邮件在买家收到货后发后续邮件时,最好有一个联系他们的理由,比如提供产品使用建议,索评时,注意措辞。14,在包装上动手脚如果是自发货,卖家可以完全掌控包裹,使用FBA的话,只能控制产品包装。无论哪种方式,卖家都有机会在包装或产品包装盒中放点信息来索评。15,化差评为好评这个要看卖家处理问题以及与买家沟通的能力了,对方满意了,一切皆有可能。之所以有风险,主要还是卖家的索评措辞和review的真实性。最后,中国卖家找外国买家留评,还有潜在的问题:万一对方看不惯这种行为向姐夫打小报告呢?万一他们用这个来勒索呢?所以说,还是合规经营的好,review还是真实的更有效,别死了账号才后悔刷评,再者平台被玩坏了,大家都没得做。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5 个回复 o 237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28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打造产品7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想必,把打造产品的7个步骤列出来,很多卖家仍旧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因此Bella将这7个步骤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化的分析,小编整理如下:1、选品。产品的选择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不是随便看到一款产品觉得不错就上架,而是要根据账号的定位及积累一定量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最后再确定。在选品方面,数据是支撑点,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来获取准确的数据,可以使用一些卖家软件来辅助选品,例如:Amzhelper、酷鸟、易麦宝等等。2、精细化上架。在上架之前,手动精心编辑一个listing也是必不可少的;提炼产品的亮点;优化图片:包括场景图、包装图、功能图等等。3、价格。对于产品价格的设置,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低价。低价确实是推广新品一个非常具有杀伤力的营销手段,但低价的前提还是得具体看产品。而比直接低价更好的方式是先了解市场的竞争热度,比如广告竞争、成本预算、推广预算等,然后再去设置一个合理的价格。4、FBA。FBA就是亚马逊仓储配送服务,可能一开始很多人会比较抗拒FBA,尤其是刚刚入门的小白,总认为FBA会增加运营成本,其实作为卖家遵循平台的规则肯定是不会出错的。FBA是亚马逊从13年开始重点打造的项目,也是亚马逊利润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卖来说,使用FBA可以在提升用户购物体验上占得先机,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产品曝光,所以可以说FBA是卖家在Amazon成长的必经之路。FBA的好处:曝光率高;享有亚马逊免运费活动;提高销售速度;节省管理成本。5、站内营销。亚马逊站内营销的方式有很多,如打折促销、买一送一、减免金额、设置捆绑都是引流的一种手段,可以吸引买家的注意力,从而带来消费转化,不得不承认一点:所有的消费者都喜欢享受打折带来的优惠及福利。6、作为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在运营推广上最绕不开的手段就是站内广告(简称CPC)Cost Per Click广告,CPC首先可以快速引进更多流量,而且是精准投放的流量,花费成本也比较合理 ,转化率也挺高。但在使用CPC时需要注意两个要点:关键词精准投放;广告不断优化。7、优化。打造产品的最后一步,就是优化。亚马逊卖家的销量取决于Listing的质量,如何做好Listing既是一门学问也是运营的重中之重。标题、五行特性、关键词、图片对于Listing的都是极为重要的。亚马逊卖家的优化,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第一是上架前的准备资料;第二持续保持优化页面,关键词,广告以及产品改良。
打造产品7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想必,把打造产品的7个步骤列出来,很多卖家仍旧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因此Bella将这7个步骤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化的分析,小编整理如下:1、选品。产品的选择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不是随便看到一款产品觉得不错就上架,而是要根据账号的定位及积累一定量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最后再确定。在选品方面,数据是支撑点,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来获取准确的数据,可以使用一些卖家软件来辅助选品,例如:Amzhelper、酷鸟、易麦宝等等。2、精细化上架。在上架之前,手动精心编辑一个listing也是必不可少的;提炼产品的亮点;优化图片:包括场景图、包装图、功能图等等。3、价格。对于产品价格的设置,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低价。低价确实是推广新品一个非常具有杀伤力的营销手段,但低价的前提还是得具体看产品。而比直接低价更好的方式是先了解市场的竞争热度,比如广告竞争、成本预算、推广预算等,然后再去设置一个合理的价格。4、FBA。FBA就是亚马逊仓储配送服务,可能一开始很多人会比较抗拒FBA,尤其是刚刚入门的小白,总认为FBA会增加运营成本,其实作为卖家遵循平台的规则肯定是不会出错的。FBA是亚马逊从13年开始重点打造的项目,也是亚马逊利润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卖来说,使用FBA可以在提升用户购物体验上占得先机,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产品曝光,所以可以说FBA是卖家在Amazon成长的必经之路。FBA的好处:曝光率高;享有亚马逊免运费活动;提高销售速度;节省管理成本。5、站内营销。亚马逊站内营销的方式有很多,如打折促销、买一送一、减免金额、设置捆绑都是引流的一种手段,可以吸引买家的注意力,从而带来消费转化,不得不承认一点:所有的消费者都喜欢享受打折带来的优惠及福利。6、作为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在运营推广上最绕不开的手段就是站内广告(简称CPC)Cost Per Click广告,CPC首先可以快速引进更多流量,而且是精准投放的流量,花费成本也比较合理 ,转化率也挺高。但在使用CPC时需要注意两个要点:关键词精准投放;广告不断优化。7、优化。打造产品的最后一步,就是优化。亚马逊卖家的销量取决于Listing的质量,如何做好Listing既是一门学问也是运营的重中之重。标题、五行特性、关键词、图片对于Listing的都是极为重要的。亚马逊卖家的优化,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第一是上架前的准备资料;第二持续保持优化页面,关键词,广告以及产品改良。
回复了问题 o
20 人关注 o 19 个回复 o 735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8 个回复 o 680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23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Amazon的review动作频频,自媒体对这个review的炒作可是搞的热火朝天,不仔细看的话感觉到刷review是正常的,删除炒作review反而是不对的,舆论永远是站在自以为对的一方! 大家可以看到,在Amazon的搜索匹配端,除过价格和物流及活动方式之外等之外,黄色的review是非常醒目的,五星的填充和数量的显示,无疑是在客户点击率方面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以至于目前国内的很多言论是,一个Amazon新品,如果没有1个review护航,好像是就压根不打算卖产品一样;但反过来,review不是客户对产品的评测吗,为什么一个新品会必须要有review才行呢? 其实这个在Amazon之前是允许卖家找人做评测的,但是,我们聪明的卖家是把这个玩坏了,生生的让Amazon对review政策改了又改,而且这个目前是一直在强力执行的,为什么呢? 1、review 是有A9权重的
& & & &review是在点击率权重的一个隐形指标;也同时是转化率的一个显性指标,所以,Amazon的初衷是通过客观的星级填充和数量最快速的告诉客户一个产品目前的真实客户认同性,同时,通过显性指标在转化端进行客户购买指导,达到双向把关给客户;所以,review必须具备客观性才是公平的; 2、单个产品review的留评比例是可估算的 从国外的文化和客户习惯来讲,一个产品在购买订单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类review和订单数是有一个合理值的,就好比Amazon的
feedback,差不多25-100个订单根据品类不同才能换来1个feedback,所以,review也是一个道理;但是,随着之前Amazon允许卖家做评测,导致中国卖家大量的赠送产品,使review的数量增加发生了变化,而且用中国俗话来讲“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有很多非客观的review已经产生,影响到了客户客观判断了,所以,Amazon就叫停了免费赠送换取review,而变成了必须要是真正购买的VP
review才行;这个改革,直接一下子又让中国卖家脑洞大开,直接开始了虚假交易炒作review,专门刷review,比之前的赠送做的还过分,直接虚假操作;所以,认真研究产品的卖家注意到,一些ASIN的review一天的数量远远大于自己的销量,这就造成了评测欺诈; 和我们某宝上面没有道德底线的冒用善良的面孔制造滞销帮帮我们一个道理,虽然新闻都强调了欺诈性,但是某宝还是不闻不问;但,Amazon就不一样,姐夫是不允许让欺骗客户信任的事情发生的,所以,只要是拿欺骗做客户信任的,就是要严打! 3、欺骗性review过多会导致Amazon的客户流失 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当被欺骗过多,就不会再相信!如果Amazon再不对欺骗的review动手,随着美国家庭莫名其妙的收到包裹和大量的隐私安全和人身安全发生,和review的客观性不可参考,Amazon的忠实客户和潜入客户都会大幅度的减少,这个对于要给市场全球第二的公司来讲,绝对是不允许的,做平台只是姐夫的项目之一,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姐夫会“佛挡杀佛,魔挡降魔”!分析一些测评平台,都是真实老外购买进行真实评论的,这种真实度容易让买家信服1、Amzhelper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把产品发布到amzhelper平台上,将通过面向海外用户的平台:http://reviewerclub.net推广你的产品,并通过一定的积分规则去引导用户进行留评操作。(非留评返现,符合亚马逊规则。)2、Product ElfProduct Elf评论网站上的产品也特别多(可能仅次于AMZ),而且会每天更新待评论产品列表。网站推送的并不一定是当下最时尚热门的主流产品,也可能是普通产品。3、SnagshoutSnagshout规定每次只能评论一件产品。这意味着,Reviewer一次只能订购、测试和评论一件产品。在Snagshout团队认证评论之前,Reviewer无法开始评论下一件产品。对卖家而言,没什么损失。4、Giveaway Service这是个很受Reviewer欢迎的网站,因为上面展示产品的零售价大多为60美元左右,甚至更高。另一个功能是,Reviewer可能拿到100%折扣的促销码,这意味着产品免费提供给评论者。5、Haoreview很单纯的一个测评平台,通过留评返现的形式来进行测评,可以说对卖家的利益有着最大的保障。
最近Amazon的review动作频频,自媒体对这个review的炒作可是搞的热火朝天,不仔细看的话感觉到刷review是正常的,删除炒作review反而是不对的,舆论永远是站在自以为对的一方! 大家可以看到,在Amazon的搜索匹配端,除过价格和物流及活动方式之外等之外,黄色的review是非常醒目的,五星的填充和数量的显示,无疑是在客户点击率方面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以至于目前国内的很多言论是,一个Amazon新品,如果没有1个review护航,好像是就压根不打算卖产品一样;但反过来,review不是客户对产品的评测吗,为什么一个新品会必须要有review才行呢? 其实这个在Amazon之前是允许卖家找人做评测的,但是,我们聪明的卖家是把这个玩坏了,生生的让Amazon对review政策改了又改,而且这个目前是一直在强力执行的,为什么呢? 1、review 是有A9权重的
& & & &review是在点击率权重的一个隐形指标;也同时是转化率的一个显性指标,所以,Amazon的初衷是通过客观的星级填充和数量最快速的告诉客户一个产品目前的真实客户认同性,同时,通过显性指标在转化端进行客户购买指导,达到双向把关给客户;所以,review必须具备客观性才是公平的; 2、单个产品review的留评比例是可估算的 从国外的文化和客户习惯来讲,一个产品在购买订单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类review和订单数是有一个合理值的,就好比Amazon的
feedback,差不多25-100个订单根据品类不同才能换来1个feedback,所以,review也是一个道理;但是,随着之前Amazon允许卖家做评测,导致中国卖家大量的赠送产品,使review的数量增加发生了变化,而且用中国俗话来讲“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有很多非客观的review已经产生,影响到了客户客观判断了,所以,Amazon就叫停了免费赠送换取review,而变成了必须要是真正购买的VP
review才行;这个改革,直接一下子又让中国卖家脑洞大开,直接开始了虚假交易炒作review,专门刷review,比之前的赠送做的还过分,直接虚假操作;所以,认真研究产品的卖家注意到,一些ASIN的review一天的数量远远大于自己的销量,这就造成了评测欺诈; 和我们某宝上面没有道德底线的冒用善良的面孔制造滞销帮帮我们一个道理,虽然新闻都强调了欺诈性,但是某宝还是不闻不问;但,Amazon就不一样,姐夫是不允许让欺骗客户信任的事情发生的,所以,只要是拿欺骗做客户信任的,就是要严打! 3、欺骗性review过多会导致Amazon的客户流失 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当被欺骗过多,就不会再相信!如果Amazon再不对欺骗的review动手,随着美国家庭莫名其妙的收到包裹和大量的隐私安全和人身安全发生,和review的客观性不可参考,Amazon的忠实客户和潜入客户都会大幅度的减少,这个对于要给市场全球第二的公司来讲,绝对是不允许的,做平台只是姐夫的项目之一,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姐夫会“佛挡杀佛,魔挡降魔”!分析一些测评平台,都是真实老外购买进行真实评论的,这种真实度容易让买家信服1、Amzhelper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把产品发布到amzhelper平台上,将通过面向海外用户的平台:推广你的产品,并通过一定的积分规则去引导用户进行留评操作。(非留评返现,符合亚马逊规则。)2、Product ElfProduct Elf评论网站上的产品也特别多(可能仅次于AMZ),而且会每天更新待评论产品列表。网站推送的并不一定是当下最时尚热门的主流产品,也可能是普通产品。3、SnagshoutSnagshout规定每次只能评论一件产品。这意味着,Reviewer一次只能订购、测试和评论一件产品。在Snagshout团队认证评论之前,Reviewer无法开始评论下一件产品。对卖家而言,没什么损失。4、Giveaway Service这是个很受Reviewer欢迎的网站,因为上面展示产品的零售价大多为60美元左右,甚至更高。另一个功能是,Reviewer可能拿到100%折扣的促销码,这意味着产品免费提供给评论者。5、Haoreview很单纯的一个测评平台,通过留评返现的形式来进行测评,可以说对卖家的利益有着最大的保障。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 个回复 o 51 次浏览 o 1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分享 o 1 个评论 o 33 次浏览 o 3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很奇怪,亚马逊上不少店铺的评论突然消失了? 近日,有卖家爆料,其亚马逊产品的一条listing上的评论从14条降到了10条,而且还有一个真实顾客反映在提交评论时受限,一直不成功! 进一步了解得知,发生这种情况的亚马逊卖家不在少数。看来亚马逊review的整顿风暴从年初开始完全没有要放缓的意思,现在已经处于非常严格的时期,即使不刷单的卖家也可能被“误杀”! 留评太快,小心亚马逊锁定你的listing…… 亚马逊B卖家透露,其有一个listing一天出单量大概在70—100单的范围,一个月总共出了1500单,这个listing此前有45个好评,7个差评。 谁知最近留评的比例有所升高,竟被亚马逊锁定该条listing,禁止任何类型的评论。甚至亚马逊并不是在后台通知卖家被封锁的消息,而是客户不能留评才反映到卖家端,姐夫此举貌似有些“不留情面”啊! B卖家表示,尽管listing最近几天的留评比例是高了点,但是也都是正常买家留评。按照解决的流程,首先要自己排查下是否有刷单,由亚马逊招商经理调出50多个评论客户资料做严格分析,都是正常买家,稍有不正常的评论也会打电话去确认,因此,确定B卖家确实是被“误杀”了。 总结来说,如果在一定周期内,一条listing的评论高于该类目的留评水平,该listing将被封锁,且之后无论是好评、差评、直评等都无法接收。 咨询了其他卖家,他们认为这种被“误杀”的情况通过积极联系客服和招商经理沟通解决,还是可以解封的。 在此提醒广大卖家,亚马逊最近封了不少自己操作评论的账号,刷单刷评必然会严抓的,因此不要在这节骨眼上“顶风作案”,自个往枪口上撞了。 “两条腿”走路,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真实回评? 回溯过去,其实在2015年前,什么跟卖、卖仿牌都是跨境卖家圈很普遍的现象,甚至他们难以想象离开这些怎么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但是2015年后,亚马逊平台开始盯上这些卖家,跟卖和卖仿牌是绝对不允许的;到了2018年,刷单、直评也遭到严厉打击。 在如此严打刷单、刷评的时候,亚马逊卖家对于新品推广一筹莫展,测评还可以做吗?今后卖家该如何获取买家评论? Skyla对此作出回答,获取评论要用“两条腿”走路,即初期的新品测评和真实回评两手抓。 1、新品送评:测评还是允许的,如果亚马逊测评都不允许,那平台上99%的卖家都要被封号了。 因此在新品推广初期,还是要做送测,每天送一两个产品出去,积累前二十个评论。但要注意不是让你每天刷十几二十单,送评和刷单是两个概念。 2、真实回评:想要获取长期稳定的真实回评,发邮件索要review和feedback。订单多的卖家可以用工具,订单少的卖家可以手动催评。一周后将所有订单搜索出来,给客户发邮件:有问题可以联系我们,没有可以留个review,并放上所购买产品链接。 同时,feedback也很重要,可以利用低货值产品快速积累,不需要评论,上架之后平台会有一定流量倾斜,店铺、产品权重也会比较高。 其实,长远来看,真实回评才是店铺良好运营的保障,要是催来了差评,那就说明产品存在问题,那么最终也会被优胜劣汰,何不自己去淘汰掉低劣产品。分享一些测评平台:Amzhelper的留评模式、Product Elf平台、Snagshout平台、Giveaway Service平台、Haoreview平台。
很奇怪,亚马逊上不少店铺的评论突然消失了? 近日,有卖家爆料,其亚马逊产品的一条listing上的评论从14条降到了10条,而且还有一个真实顾客反映在提交评论时受限,一直不成功! 进一步了解得知,发生这种情况的亚马逊卖家不在少数。看来亚马逊review的整顿风暴从年初开始完全没有要放缓的意思,现在已经处于非常严格的时期,即使不刷单的卖家也可能被“误杀”! 留评太快,小心亚马逊锁定你的listing…… 亚马逊B卖家透露,其有一个listing一天出单量大概在70—100单的范围,一个月总共出了1500单,这个listing此前有45个好评,7个差评。 谁知最近留评的比例有所升高,竟被亚马逊锁定该条listing,禁止任何类型的评论。甚至亚马逊并不是在后台通知卖家被封锁的消息,而是客户不能留评才反映到卖家端,姐夫此举貌似有些“不留情面”啊! B卖家表示,尽管listing最近几天的留评比例是高了点,但是也都是正常买家留评。按照解决的流程,首先要自己排查下是否有刷单,由亚马逊招商经理调出50多个评论客户资料做严格分析,都是正常买家,稍有不正常的评论也会打电话去确认,因此,确定B卖家确实是被“误杀”了。 总结来说,如果在一定周期内,一条listing的评论高于该类目的留评水平,该listing将被封锁,且之后无论是好评、差评、直评等都无法接收。 咨询了其他卖家,他们认为这种被“误杀”的情况通过积极联系客服和招商经理沟通解决,还是可以解封的。 在此提醒广大卖家,亚马逊最近封了不少自己操作评论的账号,刷单刷评必然会严抓的,因此不要在这节骨眼上“顶风作案”,自个往枪口上撞了。 “两条腿”走路,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真实回评? 回溯过去,其实在2015年前,什么跟卖、卖仿牌都是跨境卖家圈很普遍的现象,甚至他们难以想象离开这些怎么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但是2015年后,亚马逊平台开始盯上这些卖家,跟卖和卖仿牌是绝对不允许的;到了2018年,刷单、直评也遭到严厉打击。 在如此严打刷单、刷评的时候,亚马逊卖家对于新品推广一筹莫展,测评还可以做吗?今后卖家该如何获取买家评论? Skyla对此作出回答,获取评论要用“两条腿”走路,即初期的新品测评和真实回评两手抓。 1、新品送评:测评还是允许的,如果亚马逊测评都不允许,那平台上99%的卖家都要被封号了。 因此在新品推广初期,还是要做送测,每天送一两个产品出去,积累前二十个评论。但要注意不是让你每天刷十几二十单,送评和刷单是两个概念。 2、真实回评:想要获取长期稳定的真实回评,发邮件索要review和feedback。订单多的卖家可以用工具,订单少的卖家可以手动催评。一周后将所有订单搜索出来,给客户发邮件:有问题可以联系我们,没有可以留个review,并放上所购买产品链接。 同时,feedback也很重要,可以利用低货值产品快速积累,不需要评论,上架之后平台会有一定流量倾斜,店铺、产品权重也会比较高。 其实,长远来看,真实回评才是店铺良好运营的保障,要是催来了差评,那就说明产品存在问题,那么最终也会被优胜劣汰,何不自己去淘汰掉低劣产品。分享一些测评平台:Amzhelper的留评模式、Product Elf平台、Snagshout平台、Giveaway Service平台、Haoreview平台。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31 次浏览 o 3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流量的多少,直接代表了你店铺订单的多少,所以,许多亚马逊卖家为了获取更多了流量,铤而走险,运用了许许多多的黑科技来获取流量,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流量大幅度的上涨,可是,一旦被亚马逊发现,面对的惩罚也往往不是你能够承受的起的:巨额罚金、店铺被关、账号遭受冻结等。首先我们先归纳下普遍亚马逊店铺流量少的原因:1、有一些卖家在设置标题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好关键词,选择的关键词大多数是搜索量较小的词,定位主要消费目标人群是小众群体。2、这些流量少的卖家,由于对亚马逊Listing排名规则不熟悉,在Listing的标题、Bullet Point描述和Search Term的关键词设置上,太过随意,错失了亚马逊的免费流量;3、部分新手卖家对于广告并不熟悉,所以也是流量入口缺失的一个因素。亚马逊的流量渠道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站内流量,一块是站外流量。站内的流量渠道,比如Listing关键词排名引流、Frequently
Together推荐引流、站内Deals秒杀引流、Coupons引流、亚马逊CPC广告引流、类目相关推荐引流等等;这些操作应该是一个成熟的运营应该一一学会并且掌握的。站外引流:例如,利用Facebook的流量渠道找正规流量、搭建符合Google规则的独立站引流、利用第三方博客资源引流、利用网络红人资源引流等等。这些流量的特点普遍集中在流量正规,不会被亚马逊惩罚,且这些流量随着运营的积累,也会叠加增速上升。EDM邮件营销也是个很大的流量入口,随着网络的普及度愈发的高,老外使用E-mail和我们使用微信是一样的,一封好的邮件往往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是需要广撒网的过程,需要收集邮箱,市面上的Amzhelper和酷鸟这类的EDM软件是一个不错的助手。以上
流量的多少,直接代表了你店铺订单的多少,所以,许多亚马逊卖家为了获取更多了流量,铤而走险,运用了许许多多的黑科技来获取流量,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流量大幅度的上涨,可是,一旦被亚马逊发现,面对的惩罚也往往不是你能够承受的起的:巨额罚金、店铺被关、账号遭受冻结等。首先我们先归纳下普遍亚马逊店铺流量少的原因:1、有一些卖家在设置标题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好关键词,选择的关键词大多数是搜索量较小的词,定位主要消费目标人群是小众群体。2、这些流量少的卖家,由于对亚马逊Listing排名规则不熟悉,在Listing的标题、Bullet Point描述和Search Term的关键词设置上,太过随意,错失了亚马逊的免费流量;3、部分新手卖家对于广告并不熟悉,所以也是流量入口缺失的一个因素。亚马逊的流量渠道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站内流量,一块是站外流量。站内的流量渠道,比如Listing关键词排名引流、Frequently
Together推荐引流、站内Deals秒杀引流、Coupons引流、亚马逊CPC广告引流、类目相关推荐引流等等;这些操作应该是一个成熟的运营应该一一学会并且掌握的。站外引流:例如,利用Facebook的流量渠道找正规流量、搭建符合Google规则的独立站引流、利用第三方博客资源引流、利用网络红人资源引流等等。这些流量的特点普遍集中在流量正规,不会被亚马逊惩罚,且这些流量随着运营的积累,也会叠加增速上升。EDM邮件营销也是个很大的流量入口,随着网络的普及度愈发的高,老外使用E-mail和我们使用微信是一样的,一封好的邮件往往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是需要广撒网的过程,需要收集邮箱,市面上的Amzhelper和酷鸟这类的EDM软件是一个不错的助手。以上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25 次浏览 o 3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亚马逊的卖家们都很清楚,review对于一个店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订单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刷单屡试不爽,从而衍生出来各种第三方S单服务中介,趁机撸一把中国卖家羊毛。不得不说高质量的review确实在亚马逊A9算法中权重很高,千方百计获取review也成了卖家日常运营当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关于review的意义到底在哪?一、选品的重要依据长远的看,一个listing的review数量越多,证明它的销量越好,当然,这里面的水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通常200单左右才会有一个真实的review,这里面存在着大量的人为因素,所以我们要抱着“空杯心态”去学习竞品的各方面,比如标题的撰写,bullet point如何写才生动、有趣,而不是平淡无奇很单板等等方面,都应该值得我们去仔细推敲。二、转化率既然review在A9算法中占着很高的权重比例,那么作为亚马逊卖家的我们就不得不去深入的研究各种玩法获取review,某种程度上来讲,越多的review=越多的流量和转化=越多的订单。 消费者如果看到一个listing(特别新品)没有任何的review,其实内心是虚的,谁愿意去当试验小白鼠,一般都会条件反射地看看其他人怎么评价。高质量的review带来更多的曝光和流量,拉升listing的排名,从而产生转化形成order。另外高质量的review给潜在的顾客更多信心,提高listing转化。分享一些安全的测评平台:Amzhelper的留评模式、Product Elf平台、Snagshout平台、Giveaway Service平台、Haoreview平台。三、分析竞品还是那句话,你没想到的,你的竞争对手都帮你想好了,《孙子兵法》中讲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通过对竞品差评的研究,可以很好了解产品的品质状况和客户诉求,可以优化自己的产品,避免出现这类问题。以上
亚马逊的卖家们都很清楚,review对于一个店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订单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刷单屡试不爽,从而衍生出来各种第三方S单服务中介,趁机撸一把中国卖家羊毛。不得不说高质量的review确实在亚马逊A9算法中权重很高,千方百计获取review也成了卖家日常运营当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关于review的意义到底在哪?一、选品的重要依据长远的看,一个listing的review数量越多,证明它的销量越好,当然,这里面的水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通常200单左右才会有一个真实的review,这里面存在着大量的人为因素,所以我们要抱着“空杯心态”去学习竞品的各方面,比如标题的撰写,bullet point如何写才生动、有趣,而不是平淡无奇很单板等等方面,都应该值得我们去仔细推敲。二、转化率既然review在A9算法中占着很高的权重比例,那么作为亚马逊卖家的我们就不得不去深入的研究各种玩法获取review,某种程度上来讲,越多的review=越多的流量和转化=越多的订单。 消费者如果看到一个listing(特别新品)没有任何的review,其实内心是虚的,谁愿意去当试验小白鼠,一般都会条件反射地看看其他人怎么评价。高质量的review带来更多的曝光和流量,拉升listing的排名,从而产生转化形成order。另外高质量的review给潜在的顾客更多信心,提高listing转化。分享一些安全的测评平台:Amzhelper的留评模式、Product Elf平台、Snagshout平台、Giveaway Service平台、Haoreview平台。三、分析竞品还是那句话,你没想到的,你的竞争对手都帮你想好了,《孙子兵法》中讲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通过对竞品差评的研究,可以很好了解产品的品质状况和客户诉求,可以优化自己的产品,避免出现这类问题。以上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0 个回复 o 31 次浏览 o 3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0 个回复 o 34 次浏览 o 4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29 次浏览 o 4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https://v.qq.com/x/page/s0672gmek7z.html 【教程】如何打通Facebook-Youtube流量
【教程】如何打通Facebook-Youtube流量
发表了分享 o 0 个评论 o 41 次浏览 o 4 天前
o 来自相关话题
产品都上传了半个月了,每天十几几十的流量,更别说有订单了,我要怎么办呢?怎么做才能增加流量?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流量!流量提升=站内引流+站外引流一、店铺没流量的原因1、新品上架14天内无人问津。2、搜索访客转化率低(点击反馈差)。3、卖家评级低,店铺质量评分低(成交反馈差),4、停留时间短,产品质量评分低(文本关联度低),二、亚马逊站内引流技巧1、没有流量的卖家不是好卖家,提升流量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首先,产品结构划分要合理A低价产品(打造爆款、冲量、价格战)B利润产品(主推核心产品、保证利润率)C长尾产品(竞争度低、蓝海产品)D暴利产品(有特色、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2、FBA占有量,提升流量的不二选择。如果你有50个SKU,全部选择做FBA效果是最好的。很多人会问,这要压多少货呀?建议都做FBA,想重点推广的就做多点,想增加曝光的就少做点,几个也是可以的。我研究过—个非常成功的卖家,他拥有自己的海外仓,100%产品都做FBA,流量就飞起来了。备注:一般情况下建议:4:3:1。40%做FBA,30%海外仓发货,10%国内出货。不断优化发货渠道比例。3、亚马逊站内关键词广告(Sponsored Products )。点击关键词付费对于增加流量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也是目前很多电商第三方平台最热衷的赚钱利器。阿里巴巴国际站的P4P,天猫的烧钱利器直通车,诚信通的网销宝,百度的付费点击。亚马逊也是非常注重点击付费的盈利模式,也是亚马逊的重点推广的工具之一备注:新店铺、新产品、有利润,那就选择点击付费吧,让流量飞起来。4、爆款提升店铺流量。爆款有很多种选择,例如刷手机贴膜,轻的、便宜的、亏得少的。但是这个手段已经有些落后了,建议刷订单尽量找自己想做的。5、做好亚马逊各项指标、刷好评。订单缺陷率<1%、差评率<5%、好评率<3%、索赔率<5%、订单取消率<2.5%、订单迟发率<4%、退款率<5%。备注:时刻关注这些指标,爆款对于抵抗亚马逊各项项指标是非常有用的,做大分母,让流量飞起来。6、学会精通运用各种工具。人类是因为会运用工具才特别,因此,越想提升流量,越要精通运用各种工具,能坐车的何苦选择走路呢。7、跟卖,让跟卖疯起来跟卖对于新卖家来说,流量提升最快,订单来得也最快,但是往往也死得最快,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跟的。不要看到别人卖得贵卖得好,就意种羡慕嫉妒恨,在那里算啊算的,要抵制住诱惑,看清楚能不能跟。8、好产品,中国好产品。流量多,卖得好。产品总得好吧,没有好产品,就是神来了,也搞不火。按产品类目查看TOP100热销的产品,上新一款适合自己销售的同类产品,注意差异化,比如他卖的是白色,可以主图选择其他颜色,来进行细节区分。9 、抢占BuyBox 。10、做变体,吸引流量。11、精准搜索。覆盖精准的关键词,提高商品的曝光率,熟悉行业关键词在不同国家的叫法。三、站外引流的技巧站外引流主要是市场推广的人员使用,在做相关的估算时,一般只考虑相对宏观的数据,根据自己推广的渠道、推广的商品、折扣力度、季节和周期因素进行评估销售。可以通过 SNS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等 )、EDM、SEO、论坛和 其他广告方式去引流。(一)主动推送EDMEDM是邮件性质的营销,不同的国家,邮件的使用情况不一样,一般经常使用邮件的用户是在1到2天内的下单,再1到2天付款的比较多,也就是3到4天见到一个EDM完整的营销结果。一般参考最近2天的下单量和支付成功率就基本确定了销量。而EDM营销的主要问题在于用户的类型选取,用数据中心提供的用户群会比只考虑区域、是否购买、客均单价要准确、即转化率高,且对不需要的用户的骚扰最少。像一些软件:Amzhelper、酷鸟等都可以让你EDM营销操作的更加轻松。EDM:销量=邮件数量*发送人数*转化率*客单量(二)搜索引擎SEOSEM热词的分类和自动投放,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也可以树立品牌,特别针对一类商品和一个区域,效果非常明显,如果想做到霸占一类关键词,除了需要长期拥有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商品的专业性和品质,商品信息越充分,在广告投放上可以投放得越多,转化率更高。由于各个搜索引擎对渠道来源有不同的归因模型,SEM还会影响到其他渠道的数据SEM:销量=广告条数*到达率*转化率*客单量(三)直接流量:直接流量一般来源于收藏了网址的老用户,对网站熟悉,转化率稍高。如果有做网站的日志记录,可以根据日志行为来进行相关的推荐。销量=直接流量×转化率×客单量(四)引荐流量论坛无疑是用户的聚集地,尤其是亚马逊论坛,但里面存在的竞争对手也多。如果长期驻扎发帖,转化率还是挺高的。注意发帖一定要有针对性,广告要发隐性的,题目要吸引人等等。论坛:销量=论坛帖子×人数×转化率×客单量总结:亚马逊店铺吸引流量是一个长期过程,最好每天都上传新产品,长期没有流量的产品建议删除,或下架重新上架。站外引流效果远不如站内流量来得快,如果产品特殊,就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好了,自己就主导做站内引流。类目一定要选对,关键词匹配要精准,尽量覆盖更多的关键词,热门关键词、长尾关键词、冷门关键词,多匹配。核心关键词的出现频率高一些比如标题、描述都最好出现核心关键词,方便亚马逊站内抓取。付费推广对于快速提升流量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FBA是吸引流量神器,这个不做没得玩。
产品都上传了半个月了,每天十几几十的流量,更别说有订单了,我要怎么办呢?怎么做才能增加流量?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流量!流量提升=站内引流+站外引流一、店铺没流量的原因1、新品上架14天内无人问津。2、搜索访客转化率低(点击反馈差)。3、卖家评级低,店铺质量评分低(成交反馈差),4、停留时间短,产品质量评分低(文本关联度低),二、亚马逊站内引流技巧1、没有流量的卖家不是好卖家,提升流量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首先,产品结构划分要合理A低价产品(打造爆款、冲量、价格战)B利润产品(主推核心产品、保证利润率)C长尾产品(竞争度低、蓝海产品)D暴利产品(有特色、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2、FBA占有量,提升流量的不二选择。如果你有50个SKU,全部选择做FBA效果是最好的。很多人会问,这要压多少货呀?建议都做FBA,想重点推广的就做多点,想增加曝光的就少做点,几个也是可以的。我研究过—个非常成功的卖家,他拥有自己的海外仓,100%产品都做FB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马逊日常运营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